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成语故事》教案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8成语故事 苏教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8成语故事  苏教版

8、《成语故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画龙点睛》。

2.学会本课7个生字,绿线中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总是”、“不是……而是……”造句3、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画龙点睛》。

难点:明白成语故事中包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完了《金蝉脱壳》这篇课文,知道课题“金蝉脱壳”就是一个成语。

你还知道哪些成语,你能说几个给大家听吗?2、今天我们一起来读几个成语故事。

板书课题:8 成语故事3、什么样的成语称为成语?(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

也有少于四字的成语,如“敲门砖”“莫须有”“想当然”之类,多于四个字的如“桃李满天下”“真金不怕火炼”“心有余而力不足”“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之类,但这些在成语中都占绝对少数。

)二、初读课文1、布置课内预习要求。

过渡:课文给我们介绍了哪三则成语故事了?请大家自己读课文。

(1)轻读课文,边读边圈出文中生字。

(2)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3)画出课文中不理解的词,准备质疑。

2、学生自学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3、检查自学情况。

(1)指导生字、正音。

chuōsāi fèng lùbìyùn hǔ戳腮俸禄壁韵唬(2)指导词语,注意正确书写。

腾空俸禄自相矛盾画龙点睛戳穿墙壁滥竽充数张口结舌4、质疑不理解的词语,小组讨论。

文中的哪些词你不理解?让学生通过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三、指导预习及写字。

1、再读课文,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

2、指导书写习字册。

四、作业设计1、课堂作业抄写生字词语2、熟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每则故事的意思。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8成语故事 苏教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8成语故事  苏教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8成语故事苏教版2、学生自学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3、检查自学情况。

(1)指导生字、正音。

chuō sāi fèng lù bì yùn hǔ戳腮俸禄壁韵唬(2)指导词语,注意正确书写。

腾空俸禄自相矛盾画龙点睛戳穿墙壁滥竽充数张口结舌4、质疑不理解的词语,小组讨论。

文中的哪些词你不理解?让学生通过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三、指导预习及写字。

1、再读课文,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

2、指导书写习字册。

四、作业设计1、课堂作业抄写生字词语2、熟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每则故事的意思。

板书设计成语故事自相矛盾滥竽充数画龙点睛第二课时一、复习字词。

请同学上黑板板书三个成语。

二、精读《自相矛盾》。

1、“矛”和“盾”,你们能分得清吗?请同学看图指一指。

“矛”(古文字图)上象其锋,中象其身,下端有銎(斧子上安丙的孔),所以纳柲(古代兵器的柄)。

“盾””(古文字图),瞂也,所以扞身蔽目。

“厂”象盾之侧是形,“十”象盾之握,“目”象盾之用。

2、(1)“矛”很“锐利”,锐利就是锋利的意思,矛“锐不可当”。

(2)“鲁迅的文笔很锐利”,这里的“锐利”是(目光、言论、文笔等)尖锐的意思。

(3)“盾”很“坚固”,坚固是牢固的意思,盾“坚不可摧”、“牢不可破”。

3、讨论:“夸口”的意思。

文中是谁在说大话?他说的是什么大话?“张口结舌”的意思。

刚刚还“夸夸其谈”的楚国人,为何“张口结舌”说不出话的呢?4、联系实际说说有没有犯过与此人同样的错误?。

三、精读《滥竽充数》。

1、滥竽充数,“滥竽”的意思是吹不成调的竽。

真是“竽”的错吗?2、指名读课文,边听边想:(1)南郭先生知道了齐宣王喜欢听许多人一起吹竽的消息,他想(2) 南郭先生从来不会吹竽,当他得到了和别人一样的俸禄,他想(3)当他得知齐湣王喜欢听别人一个一个地吹,他又想(4)看到不吹竽拿到同样俸禄的南郭先生,你会对他说些什么?(5)看到了流浪街头的南郭先生,你又想对他说些什么?(6)对于今天的那些“滥竽充数”“以次充好”的厂家,你会对他说四、精读《画龙点睛》。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成语故事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成语故事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成语故事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成语故事的由来,理解成语的含义。

2.培养学生通过成语故事学习成语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引导学生学会从成语故事中汲取智慧,提高道德修养。

二、教学重点1.成语故事的讲解与理解。

2.成语在句子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1.成语故事中蕴含的深刻寓意。

2.成语在不同语境中的运用。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成语故事课件。

2.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成语的来源和成语故事的概念。

2.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成语故事。

(二)成语故事讲解1.教师讲解《守株待兔》成语故事。

2.学生听讲,理解故事内容。

(三)讨论与交流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

(四)成语应用1.教师给出句子,让学生用成语填空。

2.学生展示成语应用成果。

(五)课堂小结2.学生反馈学习收获。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个成语故事?2.学生回答并简要复述故事内容。

(二)成语故事讲解1.教师讲解《画蛇添足》成语故事。

2.学生听讲,理解故事内容。

(三)讨论与交流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

(四)成语应用1.教师给出语境,让学生用成语造句。

2.学生展示成语应用成果。

(五)成语接龙游戏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成语接龙游戏。

2.学生积极参与,提高成语运用能力。

(六)课堂小结2.学生反馈学习收获。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教师提问:我们学习了哪些成语故事?2.学生回答并简要复述故事内容。

(二)成语故事讲解1.教师讲解《井底之蛙》成语故事。

2.学生听讲,理解故事内容。

(三)讨论与交流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

(四)成语应用1.教师给出语境,让学生用成语概括故事。

2.学生展示成语应用成果。

(五)成语手抄报制作1.教师布置成语手抄报制作任务。

2.学生分组制作,展示成语手抄报。

(六)课堂小结2.学生反馈学习收获。

六、课后作业1.学生复习所学成语故事,巩固成语含义。

2.学生用所学成语造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完整)苏教版五年级语文成语故事教案

(完整)苏教版五年级语文成语故事教案

第八课《成语故事》教案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自相矛盾的意思,培养学生学习成语,积累成语的兴趣。

初步按触文言文,能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3、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

4、仿编成语故事,培养学生学习成语故事的兴趣,发展学生想象思维能力及模仿写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体会成语故事的寓意,创编成语故事弄清成语故事中精辟的语句,揭示其比喻义。

教材分析《成语故事》主要将三个成语还原成故事的形成帮助学生加深理解与记忆,这三个成语故事的教学比较简单,可以读给学生听一听,让学生说一说自相矛盾的表现主要在哪里?滥竽充数的表现在哪里?画龙点睛的表现在哪里?这三条成语的道理又在哪里?本篇课文这是教学的一个载体,其教学内容还可不断扩充。

学生实际分析学生对于言简意赅的成语故事是非常喜欢的,可利用这种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如开一个成语故事会,讲讲自己所知道的成语故事,这样本课的教学就得到了拓展,学生的思维也得以开拓。

同时,引导学生举行一些语文实践活动,比如办一期关于成语故事的手抄报等。

教学过程一、积累成语,揭示课题。

教师活动:同学们,经过一天的精心准备,相信大家一定搜集了许多的成语。

我们比一比哪个小组的成语多。

学生活动:起鼓相当纸上谈兵卧薪尝胆釜底抽薪刻舟求剑班门弄斧春暖花开天上人间海阔天空教师活动:幻灯出示成语,齐读成语。

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其中的很多成语都是我们知道的一些小故事啊,同学们知道哪些成语小故事啊?学生活动:齐读以上成语,加深印象。

交流一下自己知道的成语故事。

教师活动:什么样的词称为成语?(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大多由4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

学生活动:交流:说说什么的词叫成语?教师活动:咱们已经知道了很多的成语故事,我们一起来学习第8课三则《成语故事》之中的《自相矛盾》。

板书课题《自相矛盾》,简介矛与盾(矛:古代兵器,在长杆的一端装有青铜或铁制成的枪头;盾:盾牌,用来防护身体、遮挡刀箭的武器。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成语故事》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成语故事》教学设计
2.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学生在语言表达方面有待提高,教师应通过丰富的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4.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有限,教师应结合成语故事,引导学生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民族自豪感。
5.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沟通不畅、团队协作能力不足等问题,教师应适时引导,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5.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成语学习的心得体会,分享自己在学习成语过程中的收获、困惑和感悟。教师通过阅读学生的心得体会,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6.家长监督学生课后阅读成语故事书籍,每周至少阅读一个成语故事,并在作业本上记录阅读心得。此作业有助于培养学生课后阅读的好习惯,拓展成语知识视野。
6.课后拓展,巩固知识
布置成语积累、成语故事写作等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课后继续巩固所学知识。
7.教学评价,反馈调整
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给予反馈,调整教学方法。
8.家校合作,共同促进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鼓励家长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共同促进学生的成语学习。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2.家长协助学生收集5个生活中常用的成语,了解其含义和用法,并记录在作业本上。通过这项作业,学生可以在家长的引导下,关注日常生活中的成语使用,提高成语积累的积极性。
3.完成课后练习册中与本节课相关的成语练习题,要求学生认真完成,巩固所学知识。此作业有助于学生查漏补缺,提高成语知识水平。
4.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创作一个成语故事表演剧,将在下节课上进行展示。此作业旨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表演能力,同时加深对成语故事的理解。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成语故事》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成语故事》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成语故事》教学设计教学分析:这一课共有三个成语故事,分别是《自相矛盾》、《滥竽充数》、《画龙点睛》。

每一则成语故事短小精悍,语言通俗易懂,容易被五年级的学生接受。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展示成语故事研究的特质——用一个小故事来解读这个成语,让学生了解成语的由来,理解成语的意思,并能运用于实际生活中。

在感受成语故事魅力的同时,开展丰富而生动的言语实践活动,让学生从中获得语言的发展。

本课设计为第一课时,主要研究《自相矛盾》和《滥竽充数》这两则成语故事。

教学过程:一、揭题自学1、成语是我们语言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许多成语背后都藏着生动有趣的故事。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几则成语故事。

2、自由读课文,课文讲了哪三个故事,同时把每一个故事读准确,读流畅。

3、交流齐读三个成语故事的题目。

点评:整体感知三个成语故事的大约内容;读正确,读流利为深退进修三个故事打下奠定。

二、解读“自相矛盾”1、指名读故事,“矛”和“盾”本意分别指什么东西?指名回答后,媒体出示图片,对两种刀兵有一个形象化的认识。

过渡:这两种刀兵怎么会引出“自相矛盾”这个成语呢?让我们来深切地相识这个故事。

点评:追溯“矛”和“盾”的本意,引发学生质疑,激起他们浏览故事的兴趣和愿望。

2、指名简单说故事内容后,引出故事的重点句(媒体出示):他拿起自己的盾夸口说:“我的盾坚固得很,随你用什么矛都戳不穿它。

”又举起自己的矛夸口说:“我的矛锐利得很,随你什么盾它都能戳穿。

”1)指名读,自由读2)这两句话的提示语中都出现了“夸口”一词,什么意思?理解“夸口”。

请学生想象楚国人“夸口”时的样子(得意洋洋的,叫喊之前故意清清嗓门,叫喊的时候眉飞色舞,唾沫四溅,手舞足蹈……),带着自己丰富的想象读好两句话。

3)探究两句话的矛盾之处。

师:这里的“谁你用什么矛”怎么理解?生:无论你用什么矛,不论你用什么矛。

师:这里的“什么矛”指得是不管这种矛出自哪位能工巧匠之手;不管这种矛是细的,还是——(粗的);不管这种矛是铁制的,还是——(铜制的)……总而言之包括天底下——(所有的矛),当然也包括他自己——(卖的矛)(此时鼠标点击,“谁你用什么矛”替换成“我的矛”。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成语故事 教案设计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成语故事 教案设计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成语故事教案设计课题8、成语故事总2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中的生字,理解词语意思。

会用“总是”、“不要……而要……”造句。

3、了解成语故事内容,感悟故事包含的道理。

第 1 课时课型:新授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多媒体难点了解成语故事内容,感悟故事包含的道理。

教学环节与内容(预习展示反馈)方法指导与拓展评价教学反思课题总2课时教学目标本课第 2 课时课型:新授重点教具:多媒体难点教学环节与内容(预习展示反馈)方法指导与拓展评价一、学情调查1、说说三个成语故事的意思。

2、故事中的人物给你印象深刻的是谁?说说你的理由。

二、合作探究——感受形象,理解故事寓意。

学习引导 (一)1、分角色读故事《自相矛盾》。

注意读出楚国人的“夸口”语气和最后“张口结舌”神态,围观人的嘲笑讽刺的语气。

2、评价卖矛和盾的楚国人。

3、联系自己生活经验,理解自相矛盾含义。

学习引导(二)1、读《滥竽充数》,说说齐宣王和齐泯王喜欢听吹竽的不同之处。

2、联系生活经验,感受滥竽充数成语的两个含义,一比喻没有真正才干,混在行家里凑数;二比喻不好的混在好的里面充数。

用两个意思分别说一句话。

学习引导(三)1、仔细品读张僧繇点睛前后龙变化的句子,评价张僧繇。

2、想象和讨论“游客看到点睛之后的龙腾空飞去,会说些什么?”3、尝试背诵故事《画龙点睛》。

引导学生以联系生活实际的方式理解感受成语的含义,让学生真正领悟成语故事中包含的深意。

三、展示交流1、联系生活实际经验,任选择一个说说故事的含义2、想象说话:游客看到点睛之后的龙腾空飞去,会说些什么?3、小组选择一个故事表演课本剧。

四、达标检测1、完成补充习题的第三题。

2、填空:学了《自相矛盾》后,我懂得了;学了《滥竽充数》后,我明白了;在《画龙点睛》故事中,我知道了。

五、总结提升1、学习了三个成语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2、联系生活实际说一段话,用上其中的一个成语。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8成语故事苏教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8成语故事苏教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8成语故事苏教版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画龙点睛》。

2.学会本课7个生字,绿线中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

明白得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总是”、“不是……而是……”造句3、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明白得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画龙点睛》。

难点:明白成语故事中包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时刻: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完了《金蝉脱壳》这篇课文,明白课题“金蝉脱壳”确实是一个成语。

你还明白哪些成语,你能说几个给大伙儿听吗?2、今天我们一起来读几个成语故事。

板书课题:8 成语故事3、什么样的成语称为成语?(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一样都有出处。

也有少于四字的成语,如“敲门砖”“莫须有”“想因此”之类,多于四个字的如“桃李满天下”“真金不怕火炼”“心有余而力不足”“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之类,但这些在成语中都占绝对少数。

)二、初读课文1、布置课内预习要求。

过渡:课文给我们介绍了哪三则成语故事了?请大伙儿自己读课文。

(1)轻读课文,边读边圈出文中生字。

(2)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3)画出课文中不明白得的词,预备质疑。

2、学生自学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3、检查自学情形。

(1)指导生字、正音。

chuōsāi fèng lùbìyùn hǔ戳腮俸禄壁韵唬(2)指导词语,注意正确书写。

腾空俸禄自相矛盾画龙点睛戳穿墙壁滥竽充数张口结舌4、质疑不明白得的词语,小组讨论。

文中的哪些词你不明白得?让学生通过或联系上下文明白得词义。

三、指导预习及写字。

1、再读课文,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

2、指导书写习字册。

四、作业设计1、课堂作业抄写生字词语2、熟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每则故事的意思。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成语故事》教案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成语故事》教案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成语故事》教案 -同学们,我们的头脑里已经记了不少成语了,你能说几个给大家听听吗?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读几个成语故事。

ﻭ板书:6、成语故事三则ﻭ二、初读指导1、布置课内预习。

过渡:课文中讲了哪三则成语故事呢?ﻭ⑴轻读课文,圈出文中生字。

ﻭ⑵拼读生字,记住字音,字形。

⑶朗读课文,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ﻭ⑷画出不理解的词。

ﻭ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ﻭ3、检查自学情况。

ﻭ⑴出示生字词(幻灯片)。

ﻭ⑵分析哪些字音易错。

⑶文中哪些词不理解。

ﻭ⑷指名读课文。

ﻭ三、指名书写。

ﻭ四、布置作业.ﻭ抄写生字,朗读课文ﻭ第二课时ﻭ一、复习生字词.1、认读生字词。

ﻭ2、填词.自相(矛)盾画龙点(睛)(滥)(竽)充数张口(结)舌ﻭ二、精读《自相矛盾》。

ﻭ1、自由轻声读课文,想一想这个故事讲的是件什么事?2、讨论:夸口的意思。

文中是谁在说大话?他说的是什么大话?张口结舌的意思.那人为什么张口结舌说不出话的呢?ﻭ3、联系实际说说有没有犯过与此人同样的错误?.ﻭ三、精读《滥竽充数》。

ﻭ1、查字典:滥、竽、充、数4个字分别是什么意思?ﻭ2、指名读课文,边听边想:南郭先生从来不会吹竽,为什么也得到了和别人一样的俸禄?ﻭ理解句子: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总是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3、后来他怎么又装不下去了呢?ﻭ4、朗读课文.四、精读《画龙点睛》。

ﻭ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

⑴张画的龙为什么不点睛?⑵后来为什么又给龙画上眼睛了?⑶点睛的结果怎样?ﻭ2、逐题讨论,指导朗读ﻭ3、启发想象,领悟寓意.ﻭ五、布置作业.ﻭ朗读课文,造句:不要而要。

ﻭ板书设计ﻭ6、成语故事三则ﻭ自相矛盾夸口张口结舌ﻭ滥竽充数得俸禄逃走了ﻭ画龙点睛点睛飞走了ﻭ(二)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ﻭ2、学会9个生字,绿线中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ﻭ3、解课文内容,知道三个成语的意思。

4、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

8【教学设计】《 成语故事》(语文苏教五上)

8【教学设计】《 成语故事》(语文苏教五上)

《成语故事》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课文由三个成语故事组成,都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安排的。

主要是将某一深刻道理融入叙事过程中,让读者从生动的故事里领悟事理,受到启迪。

教学时可以借助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

《自相矛盾》整个故事先写楚人夸口和旁人的诘问,后写楚人的窘态,形象地表达出楚人话语中的矛盾;《滥竽充数》紧扣题目,运用对比,写齐宣王和齐湣王的不同喜好以及南郭先生装模作样的丑态和后来灰溜溜逃走的命运、结局;《画龙点睛》围绕点睛前后故事中人物的表现和感受,特别是游客的心理变化,写出他们由点睛前的奇怪、怀疑到点睛后的惊叹。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词,在阅读中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文中词语的意思。

学会用关联词语“总是”、“不要……而要……”造句。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故事,背诵《画龙点睛》。

2、朗读课文,知道三则成语故事的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三则成语故事所包含的意思。

3、了解成语故事的特点,学习作者采用对比的表现手法刻画人物形象,并根据《滥竽充数》的内容进行创编故事。

4、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故事的内容,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知道这三个成语的意思。

【教学难点】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

课前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资料,搜集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课1、谈话交流:同学们,伴随悠扬的古乐,呼唤我们步入中国文学───成语的殿堂,静静地欣赏,你的脑海中会涌现出一个个妙趣横生的成语故事,你能说几个给大家听听吗?2、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几个成语故事。

板书:8.成语故事,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来唤醒学生对于成语的学习记忆,联系学生的已有积累打开文本内容的学习,比较自然。

二、借助预习单,检查预习(1)检查并交流生字识、写。

(2)检查词语的识读和理解运用。

苏教版成语故事教案

苏教版成语故事教案

苏教版成语故事教案教案标题:苏教版成语故事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一个与成语相关的故事。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成语解释故事中的关键词汇。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成语,创作属于自己的成语故事。

教具准备:1. 白板/黑板和彩色粉笔/白板笔。

2. 成语故事绘本或故事卡片。

3. 学生练习册。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显示故事绘本/故事卡片,用一个吸引人的方式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今天我们要学习苏教版成语故事!成语是汉语中的特殊表达方式,它通过几个字就能够表达一个意思。

我们一起来探索吧!”正文活动:2. 把白板分为两部分,一侧写上成语,一侧写上故事的关键词汇。

向学生展示一组成语,例如"亡羊补牢"。

3. 通过与学生互动的方式,了解学生对这个成语的了解,并帮助他们猜测成语的意思。

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解释成语的意思。

4. 展示一个与成语相关的故事绘本/故事卡片,并告诉学生这个故事的名字就是与成语相同。

读出故事并强调关键词。

鼓励学生与你一起读故事,以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

5. 给学生分发练习册,并完成与故事相关的练习,如填空或选择题。

巩固活动:6. 将学生分成小组,要求他们用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力,创作一个属于自己的成语故事。

鼓励学生运用他们所学的成语,使故事更加有趣生动。

7. 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分享他们的成语故事。

总结活动:8. 回顾本课所学的成语和与之相关的故事,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这个成语的意思。

9. 鼓励学生积极运用所学的成语,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拓展活动:10. 给学生留下一些成语,要求他们在家中找到与这些成语相关的故事,并在下节课与同学分享。

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可以适当调整故事的难易度。

2. 鼓励学生运用成语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在教学过程中,多与学生互动,鼓励他们提问和参与讨论。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8成语故事苏教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8成语故事苏教版

8、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8成语故事苏教版教学目的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画蛇添足»。

2.学会本课7个生字,绿线中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

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总是〞、〝不是……而是……〞造句3、仰仗课文中详细的言语资料,使先生在了解寓意的进程中遭到启示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画蛇添足»。

难点:明白成语故事中包括的深入道理。

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进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提醒课题。

1、同窗们,上节课我们学完了«缓兵之计»这篇课文,知道课题〝缓兵之计〞就是一个成语。

你还知道哪些成语,你能说几个给大家听吗?2、明天我们一同来读几个成语故事。

板书课题:8 成语故事3、什么样的成语称为成语?〔人们临时以来习用的、繁复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普通都有出处。

也有少于四字的成语,如〝敲门砖〞〝莫须有〞〝想当然〞之类,多于四个字的如〝桃李满天下〞〝真金不怕火炼〞〝心缺乏而力缺乏〞〝江山易改,脱胎换骨〞〝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之类,但这些在成语中都占相对少数。

〕二、初读课文1、布置课内预习要求。

过渡:课文给我们引见了哪三那么成语故事了?请大家自己读课文。

〔1〕轻读课文,边读边圈出文中生字。

〔2〕朗诵课文,留意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3〕画出课文中不了解的词,预备质疑。

2、先生自学课文,教员巡视指点。

3、反省自学状况。

〔1〕指点生字、正音。

chuō sāi fèng lù bì yùn hǔ戳腮俸禄壁韵唬〔2〕指点词语,留意正确书写。

腾空俸禄自相矛盾画蛇添足掩饰墙壁鱼目混珠张口结舌4、质疑不了解的词语,小组讨论。

文中的哪些词你不了解?让先生经过或联络上下文了解词义。

三、指点预习及写字。

1、再读课文,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

2、指点书写习字册。

成语故事苏教版五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

成语故事苏教版五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
-对成语知识掌握较弱的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教师个别辅导等方式,帮助他们理解和记忆成语,提高学习自信心。
3.精讲多练,提高运用能力:
-精选具有代表性的成语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掌握成语的基本用法。
-设计丰富的练习活动,如成语填空、成语改错、成语作文等,让学生在实际运用中提高成语水平。
4.互动交流,促进思维发展:
-提问:同学们,你们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2.学生分享自己对故事的感悟,教师引导他们总结出成语“守株待兔”的含义和用法。
3.教师通过PPT展示成语“守株待兔”的出处、基本解释和例句,帮助学生初步掌握该成语。
(二)讲授新知,500字
1.教师结合课本内容,详细讲解成语“守株待兔”的来源、意义和用法。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以下过程与方法:
1.采用故事导入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
2.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形式,让学生在互动中掌握成语知识,提高合作能力。
3.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视频、图片等,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成语故事,提高记忆效果。
4.创设语境,让学生在实际运用中感受成语的魅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各小组汇报学习成果,分享成语故事和心得体会。
4.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讨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课堂练习,500字
1.教师设计成语填空、成语接龙、成语解释等练习题,检验学生对成语知识的掌握。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及时反馈,纠正错误。
3.教师挑选部分练习题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巩固所学成语。
成语故事苏教版五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成语的来源、意义及用法,掌握至少10个常用成语,并能正确运用到口语交流和写作中。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成语故事》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成语故事》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成语故事》教学设计本节课主要研究三个成语故事:“自相矛盾”、“滥竽充数”和“画龙点睛”。

这三则成语故事短小精悍,语言通俗易懂,适合五年级学生研究。

通过讲解故事的背景和含义,帮助学生理解成语的意思,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同时,在教学中也要注重言语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感受成语故事魅力的同时,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第一步,让学生自学三个成语故事,重点是要读准确、读流畅,并理解故事大意。

然后交流齐读三个成语故事的题目,以整体感知三个成语故事的大概内容,为深入研究三个故事打下基础。

第二步,解读“自相矛盾”这个成语。

先追溯“矛”和“盾”的本意,引发学生质疑,激起他们阅读故事的兴趣和欲望。

然后指名简单说故事内容后,引出故事的重点句。

学生要自由读、指名读,并想象楚国人“夸口”时的样子,带着自己丰富的想象读好两句话。

最后探究两句话的矛盾之处,让学生理解“谁你用什么矛”的含义,以及卖的矛和盾谁更厉害。

请大家再次阅读楚国人的故事,他卖矛又卖盾,说自己的矛能戳穿任何盾,又说自己的盾能挡住任何矛,这就是自相矛盾。

而“滥竽充数”这个成语则是讲述了一个乐队演出时,有人用不好的乐器来凑数,让整个演出变得不完美的故事。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为了凑数而使用不好的东西,让整个事情变得不完美。

XXX虽然不会吹竽,但他却混进XXX队里,假装自己会吹。

课文中有三处提到这一点,但最重要的一句是:“每当演奏时,他就鼓着腮帮,按着XXX,装出会吹的样子,居然得到了和别人一样多的俸禄。

”教师可以指名学生读这句话,并展示竽上的小孔(即“竽眼儿”),帮助学生理解。

然后,让学生模仿XXX先生的吹竽姿态,并播放录像,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

最后,教师可以点出“滥竽充数”这个成语的寓意,即不懂装懂、不会装会,只会让人最终落荒而逃。

滥竽充数”这个成语已经广泛应用,并且意义也有所发展。

教师可以展示一些例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用法。

接下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原文,比较课文和古文的差异,体会古人的语言精炼之处。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成语故事》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成语故事》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成语故事》教学设计教学分析:这一课共有三个成语故事,分别是《自相矛盾》、《滥竽充数》、《画龙点睛》。

每一则成语故事短小精悍,语言通俗易懂,容易被五年级的学生接受。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展示成语故事学习的特质——用一个小故事来解读这个成语,让学生了解成语的由来,理解成语的意思,并能运用于实际生活中。

在感受成语故事魅力的同时,开展丰富而生动的言语实践活动,让学生从中获得语言的发展。

本课设计为第一课时,主要学习《自相矛盾》和《滥竽充数》这两则成语故事。

教学过程:一、揭题自学1、成语是我们语言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许多成语背后都藏着生动有趣的故事。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几则成语故事。

2、自由读课文,课文讲了哪三个故事,同时把每一个故事读准确,读流畅。

3、交流齐读三个成语故事的题目。

点评:整体感知三个成语故事的大概内容;读准确,读流畅为深入学习三个故事打下奠基。

二、解读“自相矛盾”1、指名读故事,“矛”和“盾”本意分别指什么东西?指名回答后,媒体出示图片,对两种兵器有一个形象化的认识。

过渡:这两种兵器怎么会引出“自相矛盾”这个成语呢?让我们来深入地了解这个故事。

点评:追溯“矛”和“盾”的本意,引发学生质疑,激起他们阅读故事的兴趣和欲望。

2、指名简单说故事内容后,引出故事的重点句(媒体出示):他拿起自己的盾夸口说:“我的盾坚固得很,随你用什么矛都戳不穿它。

”又举起自己的矛夸口说:“我的矛锐利得很,随你什么盾它都能戳穿。

”1)指名读,自由读2)这两句话的提示语中都出现了“夸口”一词,什么意思?理解“夸口”。

请学生想象楚国人“夸口”时的样子(得意洋洋的,叫喊之前故意清清嗓门,叫喊的时候眉飞色舞,唾沫四溅,手舞足蹈……),带着自己丰富的想象读好两句话。

3)探究两句话的矛盾之处。

师:这里的“谁你用什么矛”怎么理解?生:无论你用什么矛,不管你用什么矛。

师:这里的“什么矛”指得是不管这种矛出自哪位能工巧匠之手;不管这种矛是细的,还是——(粗的);不管这种矛是铁制的,还是——(铜制的)……总而言之包括天底下——(所有的矛),当然也包括他自己——(卖的矛)(此时鼠标点击,“谁你用什么矛”替换成“我的矛”。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8 成语故事(苏教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8 成语故事(苏教版)

1成 语 故 事自 相 矛 盾2古时候❶,有个楚国人卖矛又卖盾。

[句导读:此句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

]他拿起自己的盾夸口说:“我的盾坚固得很,随你用什么矛都戳不穿它。

”[①“夸口”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3又举起自己的矛夸口说:“我的矛锐利得很,随你什么盾它都能戳穿。

”[句导读:这个楚国人的话,前后矛盾。

]有个围观的人问他:“用你的矛来戳你的盾,会怎么样呢?”那个楚国人张口结❷舌,回答不出来了。

4[②那个楚国人为什么会“张口结舌”?]滥 竽 充 数5战国❸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yú)❹,他总是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③哪些词最能说明南郭先生能“充数”的原因?]有个南郭先生,从来不会吹竽,也混了进来。

每当演奏时,他就鼓着腮帮,按着竽眼儿,装出会吹的样子,居然得到了和别人一样多的俸(fènɡ)禄(lù)❺。

[④“鼓着腮帮”“按着竽眼儿”写出了南郭先生怎样的神态?]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湣(mǐn )王也喜欢听吹竽。

1 ☜2 ❶古时候:故事中常用来点明时间的词,意思是古代的某个时候。

3①“夸口”就是吹牛,说大话。

说明那个楚国人言过其实,这才造成了他的自相矛盾。

❷结,在这里读jié。

②重点句解析:那个楚国人随意夸口,言语前后矛盾,引来了围观人的尖锐提问与嘲笑讽刺。

在错误面前,他理屈词穷了。

45 ❸战国: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代(公元前475~公元前221)。

❹竽:古乐器,形状像现在的笙。

③“许多人”“一齐吹”等词点明了南郭先生能“充数”的原因。

❺俸禄:封建时代官吏的薪水。

④写出了南郭先生装腔作势的神态,这也是他能“充数”的一个原因。

可是他不要许多人一齐吹,而要一个一个地单独吹。

南郭先生只好逃走了。

6[句导读:南郭先生逃走的原因是齐湣王不让许多人一齐吹,而是一个一个地单独吹,所以他只好灰溜溜地逃走了。

]画龙点睛南北朝❻时,7有个画家叫张僧繇(yóu)。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成语故事》教案
同学们,我们的头脑里已经记了不少成语了,你能说几个给大家听听吗?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读几个成语故事。

板书:6、成语故事三则
二、初读指导
1、布置课内预习。

过渡:课文中讲了哪三则成语故事呢?
⑴轻读课文,圈出文中生字。

⑵拼读生字,记住字音,字形。

⑶朗读课文,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⑷画出不理解的词。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3、检查自学情况。

⑴出示生字词(幻灯片)。

⑵分析哪些字音易错。

⑶文中哪些词不理解。

⑷指名读课文。

三、指名书写。

四、布置作业。

抄写生字,朗读课文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

1、认读生字词。

2、填词。

自相(矛)盾画龙点(睛)(滥)(竽)充数张口(结)舌
二、精读《自相矛盾》。

1、自由轻声读课文,想一想这个故事讲的是件什么事?
2、讨论:夸口的意思。

文中是谁在说大话?他说的是什么大话?张口结舌的意思。

那人为什么张口结舌说不出话的呢?
3、联系实际说说有没有犯过与此人同样的错误?。

三、精读《滥竽充数》。

1、:滥、竽、充、数4个字分别是什么意思?
2、指名读课文,边听边想:南郭先生从来不会吹竽,为什么也得到了和别人一样的俸禄?
理解句子: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总是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3、后来他怎么又装不下去了呢?
4、朗读课文。

四、精读《画龙点睛》。

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

⑴张画的龙为什么不点睛?
⑵后来为什么又给龙画上眼睛了?
⑶点睛的结果怎样?
2、逐题讨论,指导朗读
3、启发想象,领悟寓意。

五、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造句:不要而要。

板书设计
6、成语故事三则
自相矛盾夸口张口结舌滥竽充数得俸禄逃走了画龙点睛点睛飞走了(二)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9个生字,绿线中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解课文内容,知道三个成语的意思。

4、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1、讲清成语故事中精辟的语句,揭示其比喻义。

2、加强朗读和复述训练。

3、明白成语故事中包含着的深刻道理。

教学准备:投影片、教学挂图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语。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读通读顺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同学们,我们的头脑里已经记了不少成语了,你能说几个给大家听听吗?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读几个成语故事。

(板书:6、成语故事三则)
谁来告诉大家,什么样的词称为成语?(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大多由4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
这里的则是什么意思?(量词,当篇讲)
二、初读指导
1、布置课内预习。

过渡:课文中讲了哪三则成语故事呢?请大家读课文。

(1)轻声读课文,边读边圈出文中的生字。

(2)拼读生字表中的生字,想办法记住字音、字形。

(3)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宇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4)画出文中不理解的词,准备质疑。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3、检查自学情况。

(l)出示生字词。

楚国、戳穿、演奏、腮帮、俸禄、滥竽充数、南郭先生
(2)请你说说哪些字音容易读错,要提醒大家注意。

楚、戳是翘舌音;奏、腮是平舌音;滥、禄是边音;竽是第二声,不能读成第三声。

(3)启发学生质疑:文中的哪些词你不理解?让学生通过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夸口:说大话。

戳穿:刺穿。

(用实物进行演示)
腮帮:腮。

(让学生指指自己的腮帮,再鼓鼓腮帮)
俸禄:封建时代官吏的薪水。

(4)指名读课文,注意正音。

三、指导书写
楚上下结构,上面是林,下面是。

戳书写时注意左宽右窄。

第一、四笔都是横折,不是横折钩。

滥左右结构,书写时注意左窄右宽。

奏上下结构,下面是,最后一笔是点。

俸左窄右宽。

右边注意与奏进行比较。

禄左边是示字旁,右下部不能写成水。

四、布置作业
1、用钢笔描红、临写。

2、抄写生字词语(习字册)。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精读课文,明白成语故事中包含着的深刻道理
教学重点:
抓住成语故事中精辟的语句,帮助学生理解成语的比喻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词
1、填字成词。

自相()盾画龙点()()()充数张口()舌
二、精读《自相矛盾》
1、自由轻声读课文,想一想这个故事讲的是件什么事。

(写古代一个人卖盾和矛,先夸盾好,什么也戳不破;又夸矛好,什么都能戳破。

旁人问他:拿你的矛刺你的盾,怎么样?那人哑口无言)
2、请学生朗读夸口的语气。

要求读得语气很夸张,把那种当众吆喝、自卖自夸的语气形象地读出来。

3、结合插图,以替换词语和句子的方式来理解、感悟张口结舌。

将原句改成那个楚国人------------------,回答不上来了请学生填空。

有进行一段话的描写的,如那个楚国人急得满头大汗,看看自己的矛,又看看自己的盾,支支唔晤地傻了眼,最后什么也回答不上来。

也有学生是以替换词语的方式来进行的,他们会分别将目瞪口
呆、慌慌张张、哑口无言、吞吞吐吐等词语放进原句来理解!这样,那个楚国人狼狈不堪的情景也充分表现出来了!自相矛盾这一寓意也就水落石出了!
4、联系实际说说自己有没有犯过与此人同样的错误,你周围有没有人犯过这样的错误
读了这则故事你知道了什么。

三、精读《滥竿充数》
1、请同学们查,看看滥、竽、充、数这4个字分别是什么意思?
( 滥就是不加选择,竽是古代的一种乐器,充指冒充,数就是数目)
2、指名读课文,边听边想:南郭先生从来不会吹竽,为什么也得到了和别人一样的傣禄?
理解句子: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竿竽,他总是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出示三个句子:
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常常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总是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①比较这三个句子意思有什么不同。

谁能用总是说一句话?
②朗读句子:每当演奏时,他就鼓着腮帮,按着竽眼儿,装出吹的样子,居然得到和别人一样的傣禄。

③这句话要读出什么语气?(要读出南郭先生装模作样的语气)
3、后来他怎么又装不下去了?
出示句子:可是他不要许多人一齐吹,而要一个一个地单独吹。

指名用不要而要造句。

4、朗读课文,说说生活中有没有见过像南郭先生这样的人,读了这个故事你知道了什么。

四、精读《画龙点睛》
1、请大家默读课文,边读边想:
(l)张僧繇画的龙为什么不点睛?
(2)后来为什么又给龙画上眼睛?
(3) 点睛的结果怎样?
2、逐题讨论,指导朗读。

(l)点睛前的龙是什么样子的?(张牙舞爪,形象逼真,但缺少神韵)所以人们觉得怎样?(人们觉得奇怪、可惜)
(2)张僧繇为什么不给龙点睛?(画上眼睛,龙就会飞走)后来为什么又给龙画上眼睛?(应游客的一再要求)
(3) 点睛的结果怎样?(点睛后天气突变,龙腾空飞去)此刻人们的态度又怎样?(惊叹不已)
(4)读这则故事时要读出什么语气?(要读出人们由奇怪到怀疑最后惊叹的语气)
3、启发想象,领悟寓意。

游客们看到画上眼睛的龙真的腾空飞去,会说些什么呢?让学生自由讨论。

五、分类布置作业:
(一)基础题:
1、朗读课文。

2、用总是、不要而要造句。

(二)挑战题
1、绘声绘色讲故事,丰满人物形象。

提示:可补充以下几点:(1)南郭先生是如何混进吹竽队伍的?
(2)第一次拿到俸禄后,有什么举动,会怎么想?
(3)当齐泯王要求单独吹奏时,他是怎样惴惴不安,然后偷偷
逃跑?
2、创编故事,挑战自我。

提示:
(1)讲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事情完整。

(2)刻画人物细致、具体。

(3)题目自拟如:《南郭先生失业记》、《下岗后的南郭先生》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