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的区别———从绘画思想论苏轼之别于陶渊明

合集下载

浅析苏轼的绘画特征及其艺术思想的形成

浅析苏轼的绘画特征及其艺术思想的形成

浅析苏轼的绘画特征及其艺术思想的形成【摘要】苏轼作为宋代著名文人,不仅在文学领域有着卓越的成就,同时也在绘画领域展现出独特的艺术才华。

本文从苏轼的绘画艺术意义和作为文人画家的身份入手,探讨了苏轼在绘画中的特征表现、影响因素、艺术思想的形成过程,以及他的绘画主题、表现手法和作品的价值。

通过对苏轼绘画艺术的分析,可以看出他作品的深厚文化底蕴和艺术内涵,同时也体现了他对自然、人生和历史的独特见解。

苏轼的绘画艺术不仅在当时备受推崇,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展现出他绘画风格的独特性和艺术思想的时代意义。

苏轼的绘画作品至今仍被广泛研究和收藏,是中国绘画史上的重要篇章。

【关键词】苏轼、绘画特征、艺术思想、文人画家、主题、表现手法、价值、影响因素、独特性、时代意义、影响、形成过程。

1. 引言1.1 苏轼的绘画艺术意义苏轼作为宋代文学大家,其绘画艺术也是备受瞩目的。

苏轼的绘画艺术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风貌和独到的艺术见解。

苏轼的绘画作品在形式、内容和意境上都具有独特的魅力,反映了他对自然、生活和人文的深刻理解。

苏轼的绘画作品不仅在当时备受推崇,而且对后世艺术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绘画史上的经典之一。

苏轼的绘画艺术意义在于展示了他卓越的艺术才华和对艺术的独特见解,为中国绘画史增添了一笔璀璨的色彩。

通过深入研究苏轼的绘画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作为文人画家的身份,并体会到他对艺术的热爱和执着追求。

苏轼的绘画艺术不仅是他个人的表现方式,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当代依然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意义。

1.2 苏轼作为文人画家的身份苏轼作为文人画家,不仅是一位文学家,更是一位懂得绘画的文人。

他以诗文著称于世,同时也擅长书法和绘画,展现出了多才多艺的一面。

苏轼在绘画领域展现出了独特的艺术才华和审美观念,他的画作不仅仅是简单的艺术创作,更蕴含着他对生活、自然和人文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作为文人画家,苏轼对绘画的追求并非只在于技巧的表现,更注重作品的内涵与意境的表达。

浅析苏轼的绘画特征及其艺术思想的形成

浅析苏轼的绘画特征及其艺术思想的形成

浅析苏轼的绘画特征及其艺术思想的形成引言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他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文学家和政治家,同时也是一位卓越的书画家。

苏轼的绘画作品流传至今,具有独特的风格和艺术特征。

本文将浅析苏轼的绘画特征以及这些特征背后的艺术思想的形成。

一、苏轼绘画特征1.山水画的独特风格苏轼的山水画以其独特的风格而闻名。

他善于运用墨色和水墨技法,以简洁、凝练的笔墨表现出山水风景的气势和神韵。

苏轼的山水画注重画面的布局和构图,常常通过借景增幅来增强画面的空间感。

此外,苏轼的山水画多用意象化的手法表现情感,使观者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和自然之美。

2.人物画的生动表现除了山水画外,苏轼还擅长绘制人物画。

他对人物的描绘非常有生命力,通过细腻的线条和饱满的笔墨,表现出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苏轼的人物画常常注重人物形态的自然流畅,给人以亲切、自然的感觉。

他注重描绘人物的面部表情和动作姿态,使人物形象真实而栩栩如生。

3.草书的独特风格苏轼的绘画作品中,草书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他以一种独特的方式书写草书,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草书风格。

苏轼的草书字形奔放、洒脱,富有灵动的生命力。

他注重在草书中体现情感的表达和自我情绪的宣泄,使草书不仅是一种文字的书写形式,更成为一种传递心灵感悟和情感表达的艺术表现。

二、苏轼艺术思想的形成1.对古人艺术的继承与发展苏轼对古人艺术情有独钟,他积极学习古代文人的绘画作品,吸取他们的精髓,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

他深入研究古代绘画理论,尤其对大家谢赫心仪,这对于他形成自己的艺术思想起到了关键作用。

2.文学与绘画的结合苏轼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巨擘,他的文学才华对他的绘画艺术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苏轼将自己的文学才华与绘画相结合,通过绘画表达文学情感,通过文字补充绘画的意境。

他善于通过诗词来解读自己的绘画作品,使绘画和文学相得益彰。

3.追求心灵自由与审美追求的统一苏轼的艺术思想强调个人内心的自由和审美追求的统一。

澄怀观道,诗心画魂——论苏东坡绘画艺术及其理论之审美特征

澄怀观道,诗心画魂——论苏东坡绘画艺术及其理论之审美特征

31美学史研究苏轼(1035-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铁冠道人,有苏仙之称。

四川眉山人。

除了精于诗文、书法之外,对于绘画也颇有研究,而且被公认为宋代文人绘画的倡导者与实践者。

苏东坡的绘画作品意在追求“荒怪意象外”的情趣,给人以淡远、狂怪、苍厚之感。

其代表作有《古木怪石图》《枯木竹石图》《潇湘竹石图》等。

苏东坡思想以儒家为主导,掺杂佛道,在文艺思想上表现出多重复杂性[1]228。

他在绘画理论方面亦有独到见树。

其艺术美学思想被后来的文人画家在艺术实践中加以传承与发展,直接促使了元代文人画蔚然成风,并影响至今。

据史料可知,苏东坡绘画艺术题材虽广有涉猎,然其最为钟爱的莫属竹石松木而已,他曾言:“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

”(《于潜僧绿筠轩》)以此类看似简单的物象作为绘画素材,并非苏东坡限于造型能力而不能描绘繁杂的对象,实乃不想为也。

苏东坡选取松木竹石入画,根本原因在于其崇尚萧散简古、诗画相融、以书入画、笔随心性、师法自然的艺术风尚与审美情怀。

苏东坡的绘画艺术及其理论是心灵意志的游牧与文人意趣的表达,更是一种自我超越、明心见性的方式。

一、澄怀观道:苏东坡的绘画艺术(一)萧散简古苏东坡绘画上倡导“萧散简古”,提出“发纤于简古,寄至味于平淡”(《书黄子思诗集后》)。

此句虽为苏东坡诗评,然足以代表其推崇外在质朴平淡与内在含蓄浓郁相结合的绘画审美风尚,其绘画艺术是文人画尚简趣味最典型的范本。

从苏东坡经常画的松木竹石形象来看,木并非枝叶繁茂、青翠葱郁,而是老干枯枝;竹并非清新嫩绿、高耸劲挺,而是翰墨传神;石并非重叠规整、形体分明,而是奇形异态。

在《古木怪石图》中,仅有怪石、枯木、细竹和衰草几个形象。

怪石与枯木占据画面大半个空间,除去细竹和衰草之外空无一物。

与院体画追求形似、意在写真的艺术风格不同,苏东坡崇尚简洁的文人画趣味可谓意在笔先,力求神韵。

这种极其简化的处理,使苏东坡的绘画一开始就把人们的目光引向形象的“物质性”之外,去领略它们所蕴涵的生命意味。

苏轼的绘画观点

苏轼的绘画观点

苏轼的绘画观点苏轼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文艺理论家和艺术家。

他不仅以其卓越的文学才华闻名于世,还对绘画艺术有着独到的见解和热爱。

在他的诗词中,经常可以看到对绘画的赞美和观点。

苏轼对绘画有着独特的理解和认识,他认为绘画应该从写实中追求表现的艺术,同时也注重意境和精神的表达。

苏轼认为绘画应该追求写实和表现的艺术。

他在《东坡乐府》中写道:“我即不画山水,亦不作文。

但才子与佳人,不离其室。

”这句诗中表达了他对绘画的观点,他认为绘画应该通过写实的手法来表现自然界的美。

他认为绘画是一种表现手法,可以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感受。

他追求绘画的真实性和表现力,希望通过绘画来传达他对自然界的独特见解和感受。

苏轼注重绘画的意境和精神表达。

他认为绘画不仅仅是对自然界的写实,更重要的是要表达艺术家的情感和思想。

他在《答琴师》中写道:“古人写意犹写形,今人写形不写意。

胸中无事亦无物,一曲高歌一曲哀。

”这句诗中表达了他对绘画的观点,他认为绘画应该追求意境的表达,通过绘画来表现艺术家的情感和思想。

他认为绘画是一种精神的表达方式,可以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对世界的思考和感悟。

苏轼还注重绘画的技法和艺术表现力。

他认为绘画是一门需要技巧和才华的艺术,艺术家需要通过绘画技法来表现自己的创作意图和情感。

他在《石灰吟》中写道:“画工画好,画巧画高。

画巧者,画中有画;画高者,画外有画。

”这句诗中表达了他对绘画技法的重视,他认为好的绘画作品应该具备技巧和表现力,能够通过绘画来表达更深层次的意义和境界。

苏轼的绘画观点是追求写实和表现的艺术,注重意境和精神的表达,同时也注重绘画的技法和艺术表现力。

他通过诗词和评论来表达自己对绘画的理解和认识,对后世绘画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苏轼的绘画观点不仅仅适用于古代,对于现代绘画艺术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学习和借鉴苏轼的绘画观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绘画艺术,同时也可以更好地发展和创新绘画艺术。

陶渊明、苏轼人格特征异同浅析

陶渊明、苏轼人格特征异同浅析

i 多 阅读 文 { 课 语言 学探 卜
陶渊明、苏轼Biblioteka 格特征异 同浅析 将 _ 蒋泽洪 革) 共
( 州省盘县第一 中学,贵州 盘县 550) 贵 550
陶渊 明 、苏 轼都 是我 国古代 士人 阶层 有 着代 表 性格 的人 意识 的方面 ,在 他的杂诗 中这种救世 意识及其受 挫后 的失 意心 物 ,他们 的人 格 结 构都 是 由心 灵 自救 与社 会拯 救 两种 倾 向构 态 也有所 表现 ,例 如 : “3月掷人去 ,有 志不获骋 。念此怀 悲 1 成 ,可 以说 “ ”与 “ ” , “ ”与 “ 退 进 仕 隐” , 自救 与救世在 凄 ,终 晓不能静 。”和 “ 我少壮时 ,无乐 自欣豫 。猛志逸 四 忆 他 们身上交 织在一起 ,都有 着成为道 家与成为 儒家两种 可能性 海 ,骞 翮思远翥 ”等等 。而他 的 《 桃花 源记 》更是 士人救世 意 确 地反 映 了陶渊 明 、苏轼 这 种 二重 人格 。这种 二 重人 格表 现 的人格基础 ,孟子说 : “ 则兼 济天 下 ,穷则独 善其身 ” ,准 识 的理 想化 呈现 。 达 苏 轼 是我 国文 学 史上 成就 卓著 的 伟大 宗师 , 自幼受 儒家
在 其文 学 创作 上 ,就 使文 学 成 为 自救 的 目的与 救世 目的 的方 思想 的影 响 ,童年 曾受于嵋 山天 庆观道士 ,读 《 庄子 》,认为 式 。以文学 为方式 的 自救主要是 抒泄感情 与 陶冶情操 ,这 样既 深 得 己心 ,此外还受 过佛教濡染 。就其整 个思想而 言 ,是兼取 可 以在 精神上超 越现 实政治 ,又可获得 心灵 的宁静 与瞬 间的愉 儒 、道 、释 三家 ,但 观其一身行 事 ,实 以儒 家济世救 民精神为 悦 ,与文学方 式 的救世 主要是在 作 品中宣 扬一种 价值观念 ,扬 基本 处世原则 。他 的仕 途极为坎坷 ,因在新 旧两党 的政治角色 善抑恶 ,以 “ 刺 ”形 式来干 预社会政治 ,从大体 上来说 ,陶 中敢 于坚 持 己见 ,不 肯 随声 附和 ,而 为 两方所 不 喜 ,屡遭 贬 美

自由的区别——从绘画思想论苏轼之别于陶渊明

自由的区别——从绘画思想论苏轼之别于陶渊明

自 由 的 区 别
从 绘 画 思 想 论 苏轼 之 别 于 陶渊 明
濮 阳职 业技 术 学院 万 颖
[ 摘 要] 崇尚 自由是陶渊明和苏轼的共 同特点之 一 , 从文 学方面来说 , 陶诗和 苏词颇有相似之 处。然而 , 苏轼 的绘 画思想 中表达 出 的对 自由 的理 解 和 追 求 方 式 , 陶 渊 明 有 着 明显 的 不 同 。词 发 展 到 宋朝 成 为 一 种 可 以抒 发 豪 情 壮 志 的 文 体 , 画 则 是 文 人 心 理 情 绪 与 绘
1 浑 然 天 成 的 气 度 和 溢 于 毫锋 的 画趣 、
陶 渊 明 生 活 在 玄学 之 风 浓 郁 的 晋 宋 时 期 ,玄 学 家提 倡 任 真 自由 委运任化 , 玄远静谧 的山水 田园与玄学 家追 求 的“ 具有很 大的共通 道” 性, 人们 在 自然面前更 容易敞开胸 怀 , 渊明追求 的是心与物 游 , 陶 自然 适性 的 自由 , 的 自由有一 种焕然天成 的气 度。 而苏轼生 活在宋朝 , 他 他 的文人画 与宋代宫廷绘 画追求 严谭 、 工细 、 重写实不 同 , 注 以写意为先 , 抒 怀写情 , 笔放逸 而不拘 常格 , 这也是 自由的一种表现 , 苏轼说“ 以 文 达吾心 , 画以适吾意 而已”这 说明无论是苏轼 的诗还是 画, , 都有一 个苏 轼 的影 子 存 里头 , 内心 的感 受 的 自 由表 达 , 文 人 的 “ 是 是 画趣 ” 于 毫 锋 溢 的结 果 , 不 是 陶渊 明 “ 我 之 境 ” 自由 。 而 无 的 陶渊 明把 眼 光 投 向 于 范 宇 宙 、 歌 自然 , 重 生 命 本 体 与 自然 万 讴 注 物 相 交相 融 的关 系 , 观 俯 察 , 自然 巾体 悟 到 “ ” 无 穷 , 期 达 到 天 仰 从 道 的 以 人 合 一 境 界 他 的 为 人 处 世 、 官 归 隐 、 生 态度 都 受 了魏 晋 玄 学 自 的 辞 人 由思想 的影 响 , 而他 的人生境界 又超越 了同时代的士人 们 。渊 明虽有 “ 至人” 的胸襟 , 高超的情怀 , 具备 “ 吾生梦幻 间, 何事 绁尘羁 ! 的仙 风道 ” 骨, 但他 从不 自视清 高 , 能够保 持一个平 常人 的心 , 让千年 之后 的渎者 依然觉得特别亲切。他的伟 大之处就在于将道家 自由遨游 , 和谐共处 的 境 界化作了现实。“ 结庐在人境 , 而无车马喧 。 问君何能尔 ?一 远地 自 1 2 , 偏。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j气 H夕佳 ,飞鸟相与还 。 此 中仃真 I J 意, 欲辨已忘青。 ”身在 尘世而能感 受超尘绝俗的真趣 。 处人境 而无 喧嚣 之感 , 能保持 一种 内心的平 静 , 受干扰。苏轼说 :因采菊而 I, “ I l境与 意 会 , 句 最有 妙 处 ” 南 山 胜 境 、 然 心 情 , 此 。 悠 日落 山景 , 鸟 归 巢 , 隐 飞 与 居生 活 融 而 为 一 , 体道 至 深 又 能 贴 近 生 活 , 自 南 于无 形 之 中 。 融 苏轼所 画的《 枯木竹石 图》 充分表 明宋代 文人画开始走 向借笔举 以 抒 发抑 郁 心 情 之路 , 成 为 叶 围 l 一 支 “ 并 1 画的 尚意 ” 军 , 尚 意 ” 是 一 种 新 “ 也 自由 , 文人 情 思 在 艺 术世 界 里 的 自由 驰 骋 。米 芾 《 史 》 言 :了 瞻 作 是 画 巾 “ 怙 木 , 干 虬 屈 无 端 , 皴 亦 怿 怪 奇 奇无 端 , 其 胸 中盘 郁 也 。 ”苏 轼 的 枝 不 如 枯 木 集 巾 了 他 精 神 因 素 的 精 力 、 慨 、 致 、 趣 、 绪 、 冲 贯 注 以 及 气 兴 意 情 伞 _ 创 作 冲动 , 目的 主要 不 在 于 枘 水 的 形 象 , 在 于 胸 中 的盘 郁 。 轼 位 其 而 腊 高官 , 于 邀 游 于天 地 之 间 只 能 心 存 向 往 之 意 , “ 意 ” 神来 体 现 对 以 写 精 他 的 自 由审美 情 怀 , 中 的风 采 画趣 , 淀 了众 多 中 国 文 人 的心 坪 素 质 其 积 和 审 美 心 理 。 同时 苏 轼 以 气 运 笔 , 强 了绘 画 的精 神性 和 表 现 性 , 增 电带 动 _ 法笔意在文人I r 面中的运用 与重视 。 论画 以形似 , 于儿 童邻。 “ 见 作 诗必此诗 , 定知非 诗人”如针对写意 而言是没有错 的 , 重点 已不在 于对 客 舰 事 物 的模 仿 冉 现 ,而 在 于 通 过 近似 于 客 体 的形 象 传 达 主 观 审 美 意 趣 , 现 韵 味 隽 永 的笔 墨 意趣 , 此 在 艺术 世界 中 自 由 的挥 洒 宣 泄 。 表 借 2 自然 天 地 的 邀 游 和 象 牙塔 里 的 画 意 、 陶 渊 明追 求 精 神 的 自 由和 灵 魂 的超 越 ,灵 魂 在 清 新 的 人 自然 I水 l l

浅析苏轼的绘画特征及其艺术思想的形成

浅析苏轼的绘画特征及其艺术思想的形成

浅析苏轼的绘画特征及其艺术思想的形成【摘要】苏轼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大家,同时也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

他的绘画作品在中国艺术史上也有着重要的地位。

本文从苏轼的艺术家生涯和绘画背景入手,探讨了苏轼绘画的技艺特征、题材取向、风格特点以及艺术思想的形成过程。

苏轼的绘画作品富有诗意和情感,展现了他对自然和生活的独特理解。

他追求表现简洁而自由的艺术风格,注重意境和情感表达。

苏轼的艺术思想深受儒家和道家哲学的影响,强调审美情感与生活体验的融合。

在绘画史上,苏轼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艺术思想,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艺术遗产,对中国绘画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苏轼的绘画作品展现出独特的魅力,他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成为后人学习和借鉴的对象。

【关键词】关键词: 苏轼, 绘画, 艺术家, 生涯, 背景, 技艺特征, 题材取向, 风格特点, 艺术思想, 艺术追求, 独特魅力, 影响, 地位, 绘画史1. 引言1.1 苏轼的艺术家生涯苏轼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文学巨匠,他的诗词散文被传颂至今,苏轼还是一位出色的绘画家。

苏轼的艺术家生涯可以追溯到北宋时期,他的绘画才华使他在当时的艺术圈内声名远播。

苏轼在文学和绘画两个领域都有着非凡的造诣,他通过绘画表现出对自然、人生和人性的独特见解,展现了他丰富的艺术情感和对世界的独特理解。

苏轼的绘画作品虽然在数量上不及其文学作品,但在质量和影响力上却同样引人注目。

苏轼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艺术修养,成为中国绘画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之一。

苏轼的艺术家生涯不仅令人钦佩,也启发后人对绘画艺术的探索和追求。

1.2 苏轼绘画的背景苏轼作为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文艺评论家和政治家,其绘画才华也备受世人瞩目。

苏轼在文学方面颇有造诣,而他的绘画才华同样值得一提。

苏轼的绘画背景可以追溯到他在青年时期就开始涉足绘画领域。

苏轼学习绘画的起因可以追溯到他对文学与绘画之间的联系的深刻认识,以及对文人雅士的文学与绘画双修的追求。

“渊明吾所师”——陶渊明对苏轼艺术人生的影响

“渊明吾所师”——陶渊明对苏轼艺术人生的影响

“渊明吾所师”——陶渊明对苏轼艺术人生的影响陶渊明在苏轼的生命里有着重要的地位,陶渊明带给苏轼的影响不容忽视,尤其是在苏轼的贬谪生涯里,陶渊明是苏轼一位不在场的知己,在精神上陪伴着苏轼度过许多艰难岁月。

陶渊明与苏轼相去六百年,被苏轼引为知己,有着很深的“陶渊明情结”。

随着人生际遇的变化,早年对陶渊明自由精神的欣赏到后来以之为师,苏轼在创作上风格上和心境上逐渐向陶渊明靠拢。

在元丰二年(1079 年),是王安石在朝廷任相大刀阔斧进行改革的时候,苏轼因反对“新法”和作诗暗喻而沦为阶下囚,就是有名的“乌台诗案”,牢狱之灾数月且险些丧命,被神宗贬至黄州,这时苏轼已经年过不惑。

神宗死后,幼的哲宗即位(1085 年),祖母高太后垂帘听政,启用旧党司马光等人,包括苏轼苏辙兄弟。

在朝廷中,苏轼短时间内一路升迁,至翰林学士(皇帝的秘书官)。

但苏轼在仕途如此之顺的时候,然保持着清醒而独立的思考。

他不同意司马光将新法一概废除的做法,认为一些可以去除时弊的改革当以保留,主张“校量利害,用所长”,因此苏轼又不可避免地跟旧党人士发生了争执。

不久旧党领袖司马光逝世,旧党分裂,多党并起,陷入混乱的党争局面。

苏轼作为蜀党之首而遭其他党派的激烈弹劾。

为避祸,苏轼请求外任,先后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

高太后死后,哲宗以继承神宗遗志为由又重新启用新党人士,而苏轼又迎来了一场政治风暴,夺职、降阶,再次被贬窜而终至蛮荒之地惠州(今广东惠阳东)。

贬至惠州已是对朝臣极大的惩罚了,而绍圣四年(1097 年)又掀起了一次大规模贬谪行动,苏轼安居惠州的计划也落空,终将他责授儋州。

到了海南岛,实在是远无可远,难以复加,所欠唯一死”了。

此时苏轼已经六十二岁了,也准备终老海南了。

但1100 年,哲宗去世,哲宗异母弟赵佶继位,就是徽宗。

政局又在新皇帝手中发生了逆转,新党下去,旧党上来。

苏轼接告令离开居住了三年的儋州,渡琼州海峡北返。

这也是苏轼生命的最后一年。

从绘画思想论苏轼之别于陶渊明

从绘画思想论苏轼之别于陶渊明
郁 结 重 重 。“ 诗不 能 尽 , 而 为 书 , 溢
陶 渊 明追 求 精 神 的 自由 和 灵 魂 的 超 越 ,灵 魂 在 清 新 的 大 自然 I 田园 中得 到 释 放 , 态 从 容 、 ¨水 心
自然 ,乐 天 委 分 , 以至 百 年 ” 快 “ ,
马 喧 。问 君 何 能 尔? 心 远地 自偏 。
崇 尚 自由是 陶渊 明 和 苏轼 的 共 特 点 之 一 , 文 学 _ 米 说 , 从 , J ‘ 陶
诗和苏词颇有相似之处 。苏轼 日:此东方一 J 渊叫也. “ r 不知从之
游 者 , 乎 ? 了得此 一 段 , 即 渊 明 , 明 即 我 也 。川 谁 若 我 渊 ” 然 苏轼 的 绘 画 思想 中表 达 出 的对 自由的 理 解 和 追 求 方 , l陶 渊 明 卸 行 着 明 J j
学教 育
羁 !” 仙 风 道 骨 , 他 从 小 自视 的 但 清高 , 够保持一 个平常人的心 , 能 让 千年 之 后 的读 者 依 然 觉 得 特 别 象 传 达 主 观 审 美 意 趣 ,表 现 韵 味 隽 永 的笔 墨 意 趣 ,借 此 在 艺 术 世
界 中 自由 的挥 洒 宣 泄 。 2 .自然 天 地 的邀 游 和 象 牙 塔 里 的 画 意
变 而 为 画 ” 绘 画 是 他 宣 泄 个 人 的 , 主观 情 感 的 方 式 。文 人 画 以 其 特 有 的立 意 ,以 借 物 寓 心 的 方 式 形 成 抒 发 个 性 的 创 作 高 潮 。 苏 轼 在
人 生 之 祸 福 逆 顺 中 胸 怀 自 由 精
采菊东篱下 , 悠然 见南… ;l 日 I气 l
静, 不受 干扰 。苏 轼 说 : 因采 菊 而 “ 见 山 , 与 意 会 , 句 最 有 妙 处 ” 境 此 。 南 山胜境 、 然 心情 、j 山景 、 悠 r落 飞 鸟归 巢 , 隐 居 生 活 融 而 为一 , 与 体 道 至 深 又 能 贴 近 生 活 ,融 自由

苏轼的文学思想

苏轼的文学思想

苏轼的文学思想墨痕澹处,卧观云岭——浅析苏轼的文学思想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

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和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在文学历史的长河中实为一颗璀璨的明珠。

苏轼素喜蜀学,曾自述云:“孔老异门,儒释分宫,又于其间,禅律交攻。

我见大海,有此南东,江河虽殊,其至则同。

”(《祭龙井辩才文》)可见其思想实则儒释道浑融,中庸至和。

故其行事著文,皆通脱而旷达,虽值党争剧烈,仕途坎坷,然其自由精神不改,“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清幽疏旷而不失执著,正是一个大写的真人!而儒、道、佛三家思想的影响下,苏轼具有着有别于一般文人骚客的超然物外的旷达态度和自然天成的文学思想,。

那么,下面便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探微,以期略窥其妙旨。

一、道艺相合,辞以达意。

苏轼在文学创作的“知”和“能”、“道”和“艺”的关系上,有着十分可贵的见解,他认为,创作的实现是“道”和“艺”的结合,即:“有道有艺。

有道而不艺,则物虽形于心,不形于手”(《书李伯时山庄图后》)。

并将“道”,“艺”关系转化为实际创作时的“心”、“手”关系:“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和手者乎?”他的这一思考是相当深入的,在艺术思维的过程中,外界的客观物象转化为主体心中的审美形象和意象,并最终表现为物态化的图画和语言文字。

在这一基础上,苏轼又提出了著名的“辞达”观点。

孔子曾说“言之不文,行而不远”和“辞,而已矣”,这是着眼于宣传效果而要求文辞通达。

苏轼则在他的《答谢民师书》中对其做了创造性的阐释和发挥:“夫言止于达意,疑若不文,是大不然。

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和手乎?是之谓词达,词至于能达,则文不可胜用矣。

”这里提出,辞的表达是意,作者做到“辞达”,首先是摆脱任何偏见的束缚,使作品能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感情,表现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在万千世界变化无定的物象中,表现事物的本质。

苏轼与陶渊明的对比作文

苏轼与陶渊明的对比作文

苏轼与陶渊明的对比作文要说中国古代的大诗人啊,苏轼和陶渊明那可都是响当当的人物。

这两位就像是两颗璀璨的星星,在文学的天空中各自闪耀着独特的光芒,不过呢,他们的生活态度、文学风格啥的,还真有不少有趣的对比之处。

先说说这生活背景吧。

陶渊明生活在东晋那个乱世,那时候社会动荡不安,官场也是乌烟瘴气的。

他呢,本来也是有一腔热血想在官场上大展身手的,可看来看去,这官场就不是他能待的地儿。

“不为五斗米折腰”,干脆就拍拍屁股走人,回家种地去了。

你看,这陶渊明多有骨气,为了自己心中的那份清高,果断放弃了官职。

再看苏轼,他处在北宋时期,这个时候宋朝虽然文化繁荣,可政治上也有不少麻烦事儿。

苏轼一生也是起起落落,被贬来贬去的。

但是苏轼可不像陶渊明那样一甩手就彻底离开官场,他是被命运的大手拨弄着,一会儿在朝廷,一会儿又被流放到偏远的地方。

不过不管到哪儿,他都像一颗顽强的种子,在哪儿都能发芽。

这就引出他们对待仕途的态度啦。

陶渊明那是彻底对仕途绝望了,他向往的是那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

每天种种地,喝喝酒,写写诗,过着一种与世无争的小日子。

他觉得官场那些勾心斗角啊,就像洪水猛兽一样,他只想躲得远远的,在自己的小天地里享受自然的美好。

苏轼呢,虽然仕途不顺,但他心里始终还是有着对朝廷、对国家的一份责任感。

他被贬到黄州的时候,还想着为当地的百姓做点实事儿呢。

他在诗词里也常常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即使遭受挫折,也有一种“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

他不是不想在仕途上有所作为,只是命运总是给他使绊子。

说到文学风格,那也是各有千秋。

陶渊明的诗就像一幅淡雅的水墨画,充满了田园气息。

他的文字简洁质朴,读起来就像一位老者在你耳边慢悠悠地讲述着乡村生活的点滴。

像“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多生动啊,简单几个字就把乡村那种宁静祥和的氛围给描绘出来了。

苏轼的诗词就像是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既有豪迈奔放的一面,又有细腻婉约的地方。

他的豪迈之作,像“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那气势,简直就像汹涌澎湃的江水,一下子就能把你的豪情壮志给激发出来。

浅析苏轼与陶渊明的相似之处

浅析苏轼与陶渊明的相似之处

浅析苏轼与陶渊明之相似摘要:苏轼,中国文化史上的旷世奇才,罕见的多面手:诗、词、文、书、画无所不能。

他以神奇的文笔、渊博的学识、睿智的思想、高尚的人格、丰富的经历、巨大的成就,在中华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在历代人民的心中树起了一座丰碑!然而却和他生活隔绝约七百年的陶渊明为知音,其晚年在扬州、惠州、儋州创作了“和陶诗”,据清代王文诰统计为124首,另有11首和陶诗文,在中国文学史上,这种大规模次韵前代诗人之诗,似乎是苏轼首创,实属罕见。

本文将浅析苏轼与陶渊明的相似之处。

关键字:苏轼、陶渊明、相似之处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实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假道学的憎恨者,一位瑜伽术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心肠慈悲的法官,一个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一个月夜的漫步者,一个诗人,一个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他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比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官场中人或者山野隐士更具有多样的才华,丰富的感情,幽默的语言,豁达的心境。

南晋的陶渊明却和他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一)相似的人生遭遇苏东坡和陶渊明有着相似的人生遭遇。

陶渊明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怀才不遇,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隐居于山水。

苏轼是宋代首屈一指的文学家,一生之中仕途坎坷,屡遭贬谪。

怀才不遇,仕途道路坎坷,不能实现自己的宏图之志。

在贬谪的生活中,苦中作乐,寄情于山水之中。

(二)相似的人生境界苏东坡与陶渊明的人生境界相似。

陶渊明的人生境界为苏东坡所景仰,因而,苏东坡到惠州后,能积极去履陶渊明的足迹,如“罗浮稚川界,梦往从之游。

”“我欲作九原,独与渊明归。

”“愧此稚川翁,千载与我俱。

画我与渊明,可做三士图。

”“携手葛与陶,归哉复归哉”等零星诗句,可管窥诗人胸臆之一斑。

苏轼觉得自己可与葛洪、陶潜画为三士图,并作逍遥游,追求回归自然、质朴闲适、超然物外的田园生活,可见他决心以渊明为榜样了。

陶渊明苏轼旷达之比较

陶渊明苏轼旷达之比较

陶渊明苏轼旷达之比较作者:李彩云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新疆乌鲁木齐,830054刊名: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HOTAN TEACHERS COLLEGE年,卷(期):2007,27(1)引用次数:0次1.王瑶陶渊明集 19832.杜安成苏轼诗词的旷达风格简论 1997(2)3.王晓莉微苦的旷达--浅析苏轼非隐即隐的精神境界[期刊论文]-天中学刊 2002(6)4.赵爱梅旷达与乐观--透过苏轼词作看其人生态度[期刊论文]-青海社会科学 2005(4)5.王萍外似旷达而内蕴悲感--苏轼文学作品中情感状态浅论[期刊论文]-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5(2)1.期刊论文张映梦陶渊明在宋代的地位及其与苏轼、朱熹之关系-内蒙古社会科学2002,23(2)到了宋代,陶渊明开始受到一致的推崇.宋人对陶渊明的景仰,首先在于对陶渊明正气凛然、不屈服于强权的高尚人格的推重;陶渊明在世俗生活中时时体现出的高怀逸趣--艺术的眼光、艺术的心情,让宋人羡慕不已.陶渊明在宋代备受推崇,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宋代内忧外患,士大夫忧心忡忡,希望找到一个能安顿人生、超越痛苦的精神榜样,而陶渊明正是最理想的人选.苏轼一生推重陶渊明、由衷喜欢陶渊明.朱熹慧眼独具,对陶诗有特别的体味,看出了陶诗内涵的丰富性、艺术风格的多样性.可以说,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是在宋代得以最后确立;陶诗独特的美学价值,是宋人发现并给以理论上的完全肯定.2.学位论文赵戎试论苏轼诗中的“陶渊明”情结2007苏轼,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诗、词、文、书、画无所不能,异常聪明敏锐的文艺全才,却视与之生活时代相隔约七百年的陶渊明为异世知音,写有不少涉及陶渊明、间接模仿陶诗冲淡质朴风味的作品和对陶诗平淡风格的评介。

在其晚年,更于扬州、惠州、儋州三地写有124首“和陶诗”、10首《归去来集字》和1篇《和归去来兮辞》,此在中国文学史上,实属罕见。

自由的区别———从绘画思想论苏轼之别于陶渊明

自由的区别———从绘画思想论苏轼之别于陶渊明

自由的区别———从绘画思想论苏轼之别于陶渊明〔摘要〕崇尚自由是陶渊明和苏轼的共同特点之一,从文学方面来说,陶诗和苏词颇有相似之处。

然而,苏轼的绘画思想中表达出的对自由的理解和追求方式,与陶渊明有着明显的不同。

词发展到宋朝成为一种可以抒发豪情壮志的文体,绘画则是文人心理情绪的浮现,更能体现出作者最真实的心理感受。

苏轼绘画思想中的自由倾向更接近他的真实想法,本文从苏轼的绘画思想入手,从四个方面讨论苏轼与陶渊明对自由的不同诠释和追求,进而在对比中分析陶渊明和苏轼对自由不同的追求方式,发掘中国传统文化中自由思想的蕴含。

〔关键词〕自由画;趣画;意画;风画韵崇尚自由是陶渊明和苏轼的共同特点之一,从文学方面来说,陶诗和苏词颇有相似之处。

苏轼曰“:此东方一士,正渊明也,不知从之游者,谁乎?若了得此一段,我即渊明,渊明即我也。

”然而,苏轼的绘画思想中表达出的对自由的理解和追求方式,与陶渊明有着明显的不同。

词发展到宋朝已经不再是“诗余”,而成为一种可以登大雅之堂,抒发豪情壮志的文体了。

绘画则是文人心理情绪的浮现,更能体现出作者最真实的心理感受,苏轼绘画思想中的自由倾向更接近他的真实想法。

1、浑然天成的气度和溢于毫锋的画趣陶渊明生活在玄学之风浓郁的晋宋时期,玄学家提倡任真自由与委运任化,玄远静谧的山水田园与玄学家追求的“道”具有很大的共通性,人们在自然面前更容易敞开胸怀,陶渊明追求的是心与物游,自然适性的自由,他的自由有一种焕然天成的气度。

而苏轼生活在宋朝,他的文人画与宋代宫廷绘画追求严谨、工细、注重写实不同,以写意为先,抒怀写情,用笔放逸而不拘常格,这也是自由的一种表现,苏轼说“文以达吾心,画以适吾意而已”,这说明无论是苏轼的诗还是画,都有一个苏轼的影子在里头,是内心的感受的自由表达,是文人的“画趣”溢于毫锋的结果,而不是陶渊明“无我之境”的自由。

陶渊明把眼光投向于茫茫宇宙、讴歌自然,注重生命本体与自然万物相交相融的关系,仰观俯察,从自然中体悟到“道”的无穷,以期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从苏轼的哲学观观其绘画思想

从苏轼的哲学观观其绘画思想

从苏轼的哲学观观其绘画思想张祎豪(渭南师范学院美术设计学院美术学11级5班)摘要:苏轼,作为一个全才文人,却生于一个苦于无处施展抱负的朝代。

八岁母亲就告诉他要“齐家治国平天下”,最终这个愿望却没有实现。

但是在当时特定的社会环境和坎坷遭遇之下,苏轼的人生观艺术观的哲学基础却慢慢发展为以儒学体系为根本而浸染道的思想。

苏轼用自己的智慧巧妙地把“佛家的否定人生,儒家的正视人生,道家的简化人生”融会贯通,这对他的诗词及绘画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这种思想体系成全了苏轼在文学上的“功业”。

政治与文学的互动,使得诗人不仅收获了斐然的文学成绩,同时也在文学中释然自己苦闷的心情,从而为后人展现了面对不幸命运的生存智慧。

关键词:艺术观、儒佛道哲学思想、形似与神似、以诗入画、文人画一、苏轼的生平及其哲学观1 .儒家思想对于苏轼的影响在苏轼的思想中,是很推崇儒家的经世济民的思想的,再加上乐观旷达的态度和追求独立完善的人格。

苏轼自幼就研读儒家经典,受儒家思想影响颇深,他以修身为出发点,进而实现齐家平天下的伟业。

这些我们从他的所为所为和作品中就能看出。

不论是进士及第的光鲜亮丽、意气风发还是最终贬谪荒岛、风烛残年,他的一生都经历了大起大落,虽有经世之才,却备受打击,不受上位者重用。

但是不论是正处于朝堂之上还是被贬谪下放之际,他都会尽自己所能为百姓做事。

当他被贬谪到密州、徐州等地时,并没有颓废低落,而是勤于政务、救灾灭蝗、修筑桥梁等等。

在密州所作词句:“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 中我们就可以看到苏轼虽遭受贬谪却仍然坚持儒家立身进取、积极入世的思想。

就可以看出她当然儒家思想也无疑还体现在他的政论史论文章之中,其中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让人显而易见。

可是当苏轼再努力奋起,也无法达到他“经世济民”的想法之时,无奈之下只得转向道家的清净和宠辱不惊。

2.道家、佛家思想对于苏轼的影响苏轼汲取了道家佛家思想中的积极因素,然后将积极进取和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儒家思想结合起来,,进行调和,对人生又有了一种新的思考。

苏轼的美学思想

苏轼的美学思想

苏轼的美学思想如下是有关苏轼的美学思想:苏轼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书画家,擅长表现墨竹,重视绘画神韵,主张创作时要托物言志,反对形似与程式的束缚,提倡“诗画一律”,并明确提出文人画理念,为今后的文人画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代表作品《古木怪石图》、《潇湘竹石图》。

其美学思想体现在:(1)创作意图:将绘画作为托物言志的手段,借助绘画表现情感,对艺术具有超然的态度,主张“自乐于一时,聊寓其心”。

创作时通常选择身边的事物最常见的松、竹、梅,但表现的并不是对这些事物单纯的复制,模仿而是将自己的主观情思迁入到客观对象之中,使得这些事物赋予一定的思想,通过这些事物来传递自己的主观情思,把对事物的具象的客观表现变为托物言志的手法。

(2)文人画理论:在绘画创作中讲究意气,认为文人画与画工画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此,重在神韵而不是外表。

主张“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

在艺术品评中,他推崇王维,贬低吴道子,认为“吴子虽妙绝,尤以画工论“。

苏轼的理论成为了文人画的开端,在苏轼的创作中不再是单纯的对客观事物的复制与描绘,而要结合自己的主观情思对事物进行创造,苏轼反对当时流行的追求纤巧与形似的方法,强调画家主观情思的表达,追求意气与神韵。

(3)艺术家的修养:重视艺术家学识水平的修养,通过艺术展现文学气质,提出诗、书、画为一体,讲究诗画一律。

重视用笔,认为书法与绘画相互关联,为书法用笔应用在文人画笔墨中提供了条件。

对文人修养的重视,划分了工匠画与文人画的区别,使得作品除了有追求形式、讲求功力的绘画表现方式之外,还有通过绘画表现文学气质的文人画的表现形式,在中国绘画的表现上别开新意。

并且他提出的书法与绘画关联,为“以书入画”的应用奠定了基础,增强了绘画艺术的表现力,在绘画中融入诗词,达到以诗入画的目的,增强了绘画中的韵味与意境,更能体现艺术家的修养和文学品位。

(4)绘画题材:选择竹木、怪石作为表现对象,代表作品《枯木怪石图》,用笔苍劲老辣,重视对个人意趣的抒发;《潇湘竹石图》形象简练,强调文学修养忽视绘画技巧,不求形似,具有书法的意味。

《宋词鉴赏:陶渊明与苏轼的不同境遇》

《宋词鉴赏:陶渊明与苏轼的不同境遇》

宋词鉴赏:陶渊明与苏轼的不同境遇1. 引言宋代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宋词作为其中的一大流派,深受文人士子的喜爱。

在众多优秀的宋词作家中,陶渊明和苏轼无疑是最具影响力的两位。

本文将主要从他们的不同生平背景、创作风格以及文化价值等方面探讨陶渊明和苏轼在宋词领域的差异。

2. 陶渊明的境遇与作品特点2.1 生平背景陶渊明(365年-427年),字元亮,江南六朝时期著名文人。

出生在东晋朝阳新野(今河南新野),后隐居田园,并以耕读自给为生。

他在政治上并不成功,但在田园诗歌创作方面取得了很高的造诣。

2.2 创作风格陶渊明的诗歌以素雅自然、寄情田园为主题,表现了对山水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他以清丽的语言表达对大自然优美景色的赞美,描绘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境界。

他的作品格调高远,充满了浓厚的哲学思考和人生智慧。

2.3 文化价值陶渊明的诗歌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情感表达,被后世誉为“田园派”的代表。

他以独特的视角揭示了社会现实中世俗纷扰所带来的心理冲突,并呼吁人们回归宁静、朴素、自然的生活状态。

陶渊明所创作出来的一系列田园诗歌不仅给读者带来审美上的享受,更在精神上塑造了一个真挚、纯净并追求内心震撼及超越外界常态存在之仙境。

3. 苏轼的境遇与作品特点3.1 生平背景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

他出生在一个文化世家,后任官于太原府。

苏轼一生饱经沧桑,在政治和人生道路上遭受了很多挫折和逆境。

3.2 创作风格苏轼的词作风格独特,充满了情感与思想的冲击力。

他常常运用短小精悍的文字表达深刻的感受,善于抓住生活中的矛盾、边缘与悲欢离合之情,并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生体验的描绘,展现了他丰富多样、纷繁复杂的情感世界。

3.3 文化价值苏轼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为杰出的辞章家之一,他精湛绝伦的才华和独具特色的文化品味使得他成为宋代最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诗人之一。

苏轼的词作不仅在艺术形式上有突出表现,更在内容上展示出激烈反思社会现实积弊、传递人文关怀以及彰显个处于命运起伏忧愤单薄历程壮志豪语心境。

陶渊明与苏轼的相似处

陶渊明与苏轼的相似处

陶渊明与苏轼的相似处陶渊明出宦海而归南山,是因为自己厌恶官场的黑暗与腐败,他想要一个“干净”的自己,他对官场的“规则”有着自己的要求,要求自己两袖清风,也要求别人和自己一样.可是他的意志毕竟无法端正其他同僚的行为.所以他选择绝宦海而生南山.苏轼夜游承天寺是因为自己的政治主张没有被执权者采纳,而且自己在朝堂的地位也受到了对立党派的排挤和打压.所以自己不得不抱着怀才不遇的惆怅,被逼无奈的离开自己欲大展宏图的官场.归结起来:陶渊明的离开是毅然决然的,而苏轼是心有不甘的无奈之举;陶的离开是因为自己的正确的“强求”,而苏的离开则是做好了自己,别人如何那是别人的事,他显得比较“随和”.虽然苏陶二人都闲居于朝堂之外,但出发点是不同的.陶的闲居是一种主动寻求到的“出路”,幽幽南山是他余生的舞台,而苏轼的闲居却是被动的“退路”,承天寺只是他命途中的一座“驿站”.东坡与陶渊明所处的时代不同. 苏东坡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那个时代是中国历史言论最为自由的时代,王安石变法也好,司马光废法也罢,他们都只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为了富国强兵、人民安居乐业.苏东坡虽和他们的政治观点时不相容,但他毕竟胸怀一颗激荡挚诚的心,一腔凌云冲天的志气,一身熊熊燃烧的激情,一种积极进取的希望.所以即使他宦海沉浮不定,仕途艰难险恶,也不会穿上衲衣,离开仕途,远离尘世.即使归隐田园,他也总是一脚走进隐逸的山水,一脚还留在他热爱的人间.而比起苏东坡所处的时代,陶渊明则显得不幸得多.他生活在东晋后期,统治者篡弑频繁,杀戮成性,贵族腐败,门阀制度森严,阶级矛盾十分尖锐,政治极为黑暗.当时黑暗的现实已经逼出了像阮籍、嵇康这些放浪形骸的“竹林七贤”, 陶渊明同样身遭门阀制度的排挤.处在那样的时代,无论他怎样的少年好学和知识渊博,也无论他所写的诗、赋、文如何出色,都无法施展他的政治抱负.这就是陶渊明仕途不通的原因,也是陶渊明以决绝的态度,远离尘世的社会根源.苏东坡与陶渊明的典型意义不同.苏东坡是中国文化史上的旷世奇才,罕见的多面手.他以神奇的文笔、渊博的学识、睿智的思想、高尚的人格、丰富的经历、巨大的成就,在中华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在历代人民的心中树起了一座丰碑!毫无疑义,他的成就远非任何一个今人所能相比.借用林语堂评价的话说“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实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假道学的憎恨者,一位瑜珈术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心肠慈悲的法官,一个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一个月夜的漫步者,一个诗人,一个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他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比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官场中人或者山野隐士更具有多样的才华,丰富的感情,幽默的语言,豁达的心境.而陶渊明在当时只以隐士著称,他的文学创作没有得到高度的评价,这是因为他平淡自然的风格与当时崇尚的华丽文风不合.萧统是第一位发现陶渊明文学价值的人,既推崇其人格也推崇其文学.到了宋朝,特别是经过苏轼、朱熹的弘扬,以及汤汉对其作品的诠释,陶渊明才真正确立了他在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这地位一直保持到今天,并获得了世界的声誉. 陶渊明又是安贫乐道与崇尚自然的魏晋风流的代表,是中国士大夫的一个精神归宿和精神家园,许多士大夫在仕途上失意以后,或厌倦了官场的时候,往往回归到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可贵精神上来,从他身上寻找新的人生价值,并借以安慰自己.白居易、苏轼、陆游、辛弃疾等莫不如此.于是,不为五斗米折腰也就成了中国士大夫精神世界的一座堡垒,用以保护自己出处选择的自由.而平淡自然也就成了他们心目中高尚的艺术境地.苏东坡与陶渊明归隐田园的缘由不同.苏东坡是在“乌台诗案”中大难不死的境况下,被逼无奈地来到贬谪地黄州的,不但过着躬耕自食、极其清苦的生活;而且随时都有可能被朝廷赐死,丢掉卿卿性命.好在苏轼是阔略旷达之人,作为一个有着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在黄州,他依然能苦中作乐,安贫乐贱,灾难舛途和艰难困苦消磨不了他心中坚定的人生信念.在黄州过田园生活,只表明他在政治上不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在仕途上落魄失意之时,才寄情于山水间;他也并不仅仅满足于在“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的夜晚吹吹风,饮饮酒,写写诗的闲适日子,有朝一日,他还要去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陶渊明与苏东坡最大不同的是,他是自愿辞官归隐.只要自己愿意,他随时都可以东山再起,吃腻那“五斗米”. 陶渊明看到了社会的腐朽,但没有力量去改变它,只好追求自身道德的完善.他看到了社会的危机,但找不到正确的途径去挽救它,只好求救于人性的复归.归隐后,陶渊明每天心甘情愿地忙于耕种、交游、饮酒,过着自给自足、悠然自得的生活.这种归隐生活,使他像一只长久被关在笼中的鸟儿,终于随心随性,复归自然了.毫无疑问,他归隐以后尽情享受着“娱情诗酒、崇尚自然、尽享天伦、体验农趣、抚摸伤痛,不忘忧思”的文人雅士之情趣.陶渊明的思想可以这样概括:通过泯去后天的经过世俗熏染的“伪我”,以求返归一个“真我”.这可以在他自己所创造的诗境里找到依据.比照苏东坡和陶渊明的一生,我们也可挖掘他们的许多相同之处.两人的才学、为人和为官以及对待进退的态度,历来被中国的读书人视为典范.在才学方面,他们皆少年好学,知识渊博,诗、文都写得非常出色,是中国文学史上被人们津津乐道的文人大家.在为人方面,他们能在逆境中保持坚贞气节和独立人格,决不随波逐流;在为官方面,他们都能坚持为官一地,造福一方;在人生态度上,他们即使归隐田园,过着平淡的生活,也能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孟子所云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这句话的内涵,在他们身上则能很好地体现出来.苏东坡和陶渊明归隐田园的生活境遇和心愿相似.他们都亲自耕作,亲自修建草房,过着清苦的生活.但陶渊明的洒脱是苏东坡所向往的.可以说,陶渊明是寄托于山水,苏东坡则寄托于陶渊明,也就是两人都寄托于山水.苏东坡有《江城子》一词为证:“梦中了了醉中醒.只渊明.是前生.走遍人间,依旧却躬耕.昨夜东坡春雨足,乌鹊喜,报新晴.//雪堂西畔暗泉鸣.北山倾.小溪横.南望亭丘,孤秀耸曾城.都是斜川当日境,吾老矣,寄余龄.”他还“隐括”陶渊明《归去来辞》成《哨遍》一词:“使家童歌之,时向从于东坡,释耒而歌之,扣牛角为之节,不亦乐乎?”.这些都表明,在精神上苏东坡有陶渊明抛去熙来攘往的污浊世界,纵浪大化,不期生灭的感悟.在黄州,苏东坡也的确过上了与陶渊明一样隐逸的生活,在短短两年零七个月时间里,苏东坡和陶诗多达四十七首,几乎把陶渊明的诗应和了一遍,“只渊明,是前身”,可见苏东坡对陶渊明的向往之情.而这种向往,其实就是苏东坡身处不幸的精神武器,他从陶渊明的身上看到了生活的另一种样式,生命的另一种乐趣.苏东坡与陶渊明的人生境界相似.陶渊明的人生境界为苏东坡所景仰,因而,苏东坡到惠州后,能积极去履陶渊明的足迹,如“罗浮稚川界,梦往从之游.”“我欲作九原,独与渊明归.”“愧此稚川翁,千载与我俱.画我与渊明,可做三士图.”“携手葛与陶,归哉复归哉”等零星诗句,可管窥诗人胸臆之一斑.苏轼觉得自己可与葛洪、陶潜画为三士图,并作逍遥游,追求回归自然、质朴闲适、超然物外的田园生活,可见他决心以渊明为榜样了.在经历了冤狱生死之后,苏东坡“乐乎于田野乡间”,这是他灵魂的一个歇息.所以我们在苏轼身上,常常也能寻到陶渊明的影子.当然,从客观上讲,苏东坡的人生境界虽日臻脱俗,但比起陶渊明的境界来,终究略逊一筹.毕竟两人个性与追求大不相同.因为陶渊明隐而不仕出于自愿,东坡则出之无奈.难怪东坡“深愧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也.”苏东坡与陶渊明过着“躬耕自食”的生活时,他们的妻妾都能安贫乐贱,与他们甘苦与共.陶渊明辞官归里,过着“躬耕自资”的生活.其夫人翟氏,始终与他志同道合,安贫乐贱.归隐之初,他们“夫耕于前,妻锄于后”,共同“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维持生活,然后又利用“方宅十余亩”,盖起了“草屋八九间”,还在房后种植柳树、榆树,房前栽桃树、李树.即使在陶渊明的晚年,生活愈来愈贫困,落入饥寒交迫的境地,夫人翟氏也一样不怨不悔地与他固穷守节.苏东坡因“乌台诗案”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时,手头拮据,入不敷出,时常都有断炊之忧,过得极其清苦生活,幸亏夫人王闰之与侍妾王朝云甘愿一直布衣荆钗,与他一起共同劳动,躬耕自食,并在农民的指点帮助下,共同修建五间茅房.在妻妾的得力辅助下,东坡在黄州度过了最艰难困苦的四年时间.夫人王闰之死后,贬谪惠州的苏东坡即使在“坐废累年,不敢复齿缙绅”,渐“不为人识”,“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的凄凉晚景下,侍妾王朝云依然不弃不离,对他深情款款.苏东坡与陶渊明的田园生活,还有一个明显的共同特征,这就是他们都能歌颂劳动,亲自参加生产劳动,尊重劳动人民,接近劳动人民,能和劳动人民生活在一起,并且感到有很大的乐趣.作为封建社会的文人官吏,能够做到早出晚归辛勤耕作,能够与劳动人民打成一团,这在当时社会士大夫鄙视劳动的情况下,是很不容易做到的,也是在中国文学史上极少见的,他们劳动的本身便具有进步意义,同时也使他们的田园诗具有劳动生活气息,不仅描写了诗人参加劳动的情况,还宣扬了依靠劳动而食的真理,这种观点确实是十分难得的.尤为难得的是,他们对劳动人民的感情是十分真挚的,苏东坡说自己“我是识字耕田夫”,陶渊明在诗中说:“且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两位诗人与劳动人民的密切关系.。

浅析苏轼的绘画特征及其艺术思想的形成

浅析苏轼的绘画特征及其艺术思想的形成

浅析苏轼的绘画特征及其艺术思想的形成在中国绘画史的历史长河中,宋代可以说是举足轻重,无可替代的一个时期。

这一时期的绘画形成了空前繁荣的景象。

在院体画派的基础上产生了文人画这一新兴画派。

以苏轼为代表的文人画追求“尚简”,“尚神”,“尚意”的审美意趣,对艺术要求是不拘于形似,而要得其“常理”、“得之象外”,抒发主观情思。

对后世的画家影响深远。

一、艺术特征苏轼从中年开始从事绘画,流传下来的作品较少,最具代表的作品是《古木怪石图》。

从这幅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苏轼绘画上的一些艺术特征。

《古木怪石图》画的是一块怪石于左,怪石左上露出一些碎小丛竹,怪石之右画一株虬曲的古木,倾斜而上。

古木有枝无叶,怪石与古木皆用清淡,空灵,松散之笔似勾似擦,草草而成。

土坡一笔带过,怪石似卷云皴,实则无皴法,信手写出,不求形似,不具皴法。

体现出一种“萧散简远”,“古雅淡泊”的意味。

米芾曾这样评价这幅画“子瞻作枯木,枝干虬屈无端,石皴硬亦怪怪奇奇无端,如其胸中盘郁也。

”认为苏轼所画的枯木,石头,枝干盘缠曲折,石纹奇怪皆无一定法度的画风,认作是苏轼胸中的郁闷盘结而发。

画家将自身的内在精神与外在的自然表现对应在一起,表现出极佳的意境。

苏轼想以大刀阔斧的写意笔法来改造宋代严谨精细的书画实践,要冲破创作对象外在形式的束缚。

由此看出,苏轼所推崇的艺术境界是“萧散简远”、“简古”和“澹泊”。

二、绘画思想绘画作品体现画家的绘画风格,绘画风格反映画家的主流思想。

苏轼的艺术思想主要体现在他所提出的几个理论观点上,如“常理”和“常形”、“象外”“身与竹化”等。

苏轼首次提出“常理”和“常形”两个概念是在熙宁三年(1070)《净因画院记》里:余尝论画,以为人禽宫室器用皆有常形。

至于山石竹木,水波烟云,虽无常形,而有常理。

常形之失,人皆知之。

常理之不当,虽晓画者有不知。

故凡可以欺世而取名者,必托于无常形者也。

虽然,常形之失,止于所失,而不能病其全,若常理之不当,则举废之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由的区别———从绘画思想论苏轼之别于陶渊明[摘要]崇尚自由是陶渊明和苏轼得共同特点之一,从文学方面来讲,陶诗和苏词颇有相似之处.然而,苏轼得绘画思想中表达出得对自由得理解和追求方式,与陶渊明有着明显得不同.词进展到宋朝成为一种能够抒发豪情壮志得文体,绘画则是文人心理情绪得出现,更能体现出作者最真实得心理感受.苏轼绘画思想中得自由倾向更接近他得真实办法,本文从苏轼得绘画思想入手,从四个方面讨论苏轼与陶渊明对自由得不同诠释和追求,进而在对比中分析陶渊明和苏轼对自由不同得追求方式,发掘中国传统文化中自由思想得蕴含.[关键词]自由画;趣画;意画;风画韵崇尚自由是陶渊明和苏轼得共同特点之一,从文学方面来讲,陶诗和苏词颇有相似之处.苏轼曰“:此东方一士,正渊明也,不知从之游者,谁乎?若了得此一段,我即渊明,渊明即我也.”然而,苏轼得绘画思想中表达出得对自由得理解和追求方式,与陶渊明有着明显得不同.词进展到宋朝差不多不再是“诗余”,而成为一种能够登大雅之堂,抒发豪情壮志得文体了.绘画则是文人心理情绪得出现,更能体现出作者最真实得心理感受,苏轼绘画思想中得自由倾向更接近他得真实办法.1、浑然天成得气度和溢于毫锋得画趣陶渊明生活在玄学之风浓郁得晋宋时期,玄学家提倡任真自由与委运任化,玄远静谧得山水田园与玄学家追求得“道”具有非常大得共通性,人们在自然面前更容易放开胸怀,陶渊明追求得是心与物游,自然适性得自由,他得自由有一种焕然天成得气度.而苏轼生活在宋朝,他得文人画与宋代宫廷绘画追求严谨、工细、注重写实不同,以写意为先,抒怀写情,用笔放逸而不拘常格,这也是自由得一种表现,苏轼讲“文以达吾心,画以适吾意而已”,这讲明不管是苏轼得诗依然画,都有一个苏轼得影子在里头,是内心得感受得自由表达,是文人得“画趣”溢于毫锋得结果,而不是陶渊明“无我之境”得自由.陶渊明把眼光投向于茫茫宇宙、讴歌自然,注重生命本体与自然万物相交相融得关系,仰观俯察,从自然中体悟到“道”得无穷,以期达到天人合一得境地.他得为人处世、辞官归隐、人一辈子态度都受了魏晋玄学自由思想得妨碍,而他得人一辈子境地又超越了同时代得士人们.渊明虽有“至人”得胸襟,高超得情怀,具备“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得仙风道骨,但他从不自视清高,能够保持一个平常人得心,让千年之后得读者依旧觉得专门亲切.他得伟大之处就在于将道家自由游览,和谐共处得境地化作了现实.“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咨询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己忘言.”身在尘世而能感受超尘绝俗得真趣.处人境而无喧嚣之感,能保持一种内心得平静,不受干扰.苏轼讲“: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南山胜境、悠然心情,日落山景,飞鸟归巢,与隐居生活融而为一,体道至深又能贴近生活,融自由于无形之中.苏轼所画得《枯木竹石图》充分表明宋代文人画开始走向借笔墨以抒发抑郁心情之路,并成为中国画得一支“尚意”新军,“尚意”也是一种自由,是文人情思在艺术世界里得自由驰骋.米芾《画史》中言“:子瞻作枯木,枝干虬屈无端,不皴亦怪怪奇奇无端,如其胸中盘郁也.”苏轼得枯木集中了他精神因素得精力、气概、兴致、意趣、情绪、全神贯注以及创作冲动,其目得要紧不在于枯木得形象,而在于胸中得盘郁.苏轼位居高官,关于游览于天地之间只能心存向往之意,以“写意”精神来体现他得自由审美情怀,其中得风采画趣,积淀了众多中国文人得心理素养和审美心理.同时苏轼以气运笔,增强了绘画得精神性和表现性,也带动了书法笔意在文人画中得运用与重视.“论画以形似,见于儿童邻.作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如针对写意而言是没有错得,重点已不在于对客观事物得模仿再现,而在于通过近似于客体得形象传达主观审美意趣,表现韵味隽永得笔墨意趣,借此在艺术世界中自由得挥洒宣泄.2、自然天地得游览和象牙塔里得画意陶渊明追求精神得自由和灵魂得超越,灵魂在清新得大自然山水田园中得到释放,心态从容、自然,“乐天委分,以至百年”,欢乐地顺从自然规律,物我两忘,在自然山水间自由游览.苏轼尽管崇尚自然,想要摆脱束缚,但作为一位有责任心得仕人,他也强调艺术得“有为而作”,绘画更多得是宣泄个人得主观情感得方式,间或躲进象牙塔享受画意之美,求得心灵临时得自由,最终还要回归现实朝廷政务中去.辞官归隐是陶渊明通过仕途上多次颠簸和心灵反复冲突斗争后做出得决定.他明白了社会得现状并不适合自己理想地实现,便转而探求内心得本真所在,探寻生命得本质,关注得是个体存在得终极意义.烦扰得官宦社会如同牢笼,渊明处身其中无疑确实是拷上了精神枷锁.热爱自由得他为误入“迷途”,感到“独悲”,因此一旦卸掉了枷锁他就感受到莫大得欢乐.倦鸟返旧巢,池鱼归故渊,让受压抑得灵魂在清新得大自然山水田园中得到释放.依稀得村落、淡淡得炊烟,幽静得庭院,这基本上最真实得田园生活,因而也是最自然得.因此李泽厚先生讲“:田园景色在他笔下,不再是作为哲理思辩或徒供观赏得对峙物,而成为诗人一辈子活(参加了一定田园劳动)兴趣得一部分.”因此陶渊明得自由表里如一,与百姓“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在白云蓝天下,青山绿水间,和一般老百姓一起耕而食、织而衣,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享受最真切得自由.这一点是苏轼时时向往然而最终也做不到得.苏轼一生历仁、英、神、哲、徽宗五朝,政治生涯充满坎坷,心中郁结重重.“诗不能尽,溢而为书,变而为画”,绘画是他宣泄个人得主观情感得方式.文人画以其特有得立意,以借物寓心得方式形成抒发个性得创作高潮.苏轼在人一辈子之祸福逆顺中胸怀自由精神,寄情笔墨之中,运用概括夸张得手法,在似与不似之间把士人得雅趣、文人得韵味在艺术中展现出来.另外,苏轼得绘画理论中较少有绘画性得技法要求,他不再汲汲于形似而追求神似,强调得是“意”,把绘画文学化了.像苏轼一样得文人士大夫们从事绘画,只是副业,本色仍是文人,他们得绘画精神本身确实是非功利得,只是为了舒泄烦闷、表现心志.文人画作为一种精神补偿,功利意识较弱,容易陶养出自由超然得情怀,然而这种自由,是局限于政治环境之下得,是郁闷得文人有限得自由.3、贴近自然得诗性与重韵尚雅得画风对自由得不同感悟和追求表现在艺术作品中就会有不同得风格呈现出来.陶渊明思想中得自然率真是直承庄子得,反映到艺术作品中确实是他贴近自然得诗性.而苏轼得“墨戏”得画风明显表现出重韵尚雅得特征.“试酌百情远,重觞忽忘天.”《(连雨独饮》)“,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都达到了道家物我泯一得境地,陶渊明具有自生而来得自然、洒脱,清亮透明得自由魂灵,正是这种“质性自然”得本性真情开拓出了清新淳朴得自然田园.陶渊明是一个骨子里潇洒得人,他得血液里流着自由得因子“.迁化或夷险,肆志无窊隆.即事如以高,为必升华嵩!”生命在迁移变化中本来就有平有险,只有保持自由得心智,就无所谓身处高山或者低谷了,只要心是自由得,处处基本上桃花源,身处俗世依旧能够享受高妙得境地,没有必要蹬什么华嵩、做什么神仙.渊明临终前写《自祭文》得悠然自得是深信不疑得.他面临得不是痛苦得死亡之路,而是踏上最终得回家之途,陶渊明是自然之子,其每一首诗都饱含自然之性. 宋代绘画一种是以赵诘为首得院体画,推崇形神兼备;另一种是以苏轼为代表得士大夫文人画,“墨戏”得画风明显表现出.文人画在宋代开始兴盛,与院体画并驾齐驱,并随着时刻得推移,靠着它鲜亮得绘画风格占据了绘画得统治地位.文人尊崇得是儒家之道,潜意识里却崇尚禅宗思想,那么文人画家所创作得作品无意识地为自己得人格自由树起了物化标识,最能真实地彰显自我.苏轼反对过分拘泥于形似得描摹,艺术上力求洗去铅华,而趋于平淡素雅,力倡天真清新得风格.因此他艺术创作推崇“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得境地,在绘画上尤其倾向于追求淡雅之韵,追求妙在笔墨之外得远韵.讲白了,苏轼得画,画得是精神,熟练得技巧大概只是必定得副产品,它得终极目标是完美人格、淡雅韵味得体现.4、物我为一得从容和淋漓逸气得画韵人一辈子而自由,庄子认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得境地确实是自由,达到这一境地,就能够游览宇宙之中.渊明直截了当受到了他得妨碍,不管在艺术世界依然现实世界都从容面对自然法则和生死规律,这是一种从容得自由.苏轼则将乐天达观得精神、自由高尚得人格融为一体,化合出了文人画情趣得“逸”.“逸”在绘画上是一种超然出世得风韵,也是文人画家得心理需求,这是一种淋漓逸气得自由画韵.陶渊明在《五月旦作和戴主簿》中,首句便是“虚舟纵逸棹,回复遂无穷.发岁始仰府,星纪奄将中”.引用《庄子·列御寇》中“(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游览.)泛若不系之舟,虚而游览.”揭示了宇宙得本来面目:时间不停,迅速流失;四季循环,无穷无尽.与庄子不同得是,渊明追求得只是精神上得自由,日常行事丝毫没有庄子式得狂颠之举.“既来孰不去,人理固有终.居常待其尽,曲肱岂伤冲.”他从日常生活中体悟到万物之规律,没有惊天动地得行为,却在一点一滴得岁月变迁中,安贫乐道待终,生活尽管贫穷困难,而无伤于精神世界中得冲虚之道,人得一生仅如沧海一粟,这种消逝不是颓废得空寂,而是宇宙自然运化得一部分,人之消亡就如同从大海蒸发出得一滴水又重归无边大海之中一样.陶渊明只是坚持本真、顺应天道大化,从而达到了高妙得境地,从容生活在诗意与现实融合得世界中.苏轼得自由局限于内心得一个角落里,运行于创作中确实是一种淋漓逸气得自由画韵.苏轼得绘画着重表现主体精神和情感世界,将外部世界仅仅看作是表现内心生活得自由形式.他尊崇得是治国平天下得经世大道,心中虽怀不平之治,却受制于政治礼制得约束,令人惶惧,潜意识里所崇尚得自由独立人格,表现在绘画中确实是淋漓逸气得画韵,以此获得心灵得自由与宽解.苏轼得《枯木竹石图》不专师承,率意而为,追求绘画得简淡天真和笔墨韵味.一棵枯树扭转盘曲上扬,树枝杈桠,树叶已落尽.旁有一块怪石,石旁有几株幼竹,除竹叶和一些树枝外,全画大都用淡墨乾笔画出,完全是率意信笔,虽属草草墨戏,但颇具笔墨韵味,与职业画家对树石质实得刻画方法迥然相异.这与苏轼得绘画思想是统一得,他把再现写实和形似放到次要地位,把抒发主体之情和神似放到了要紧地位,如此才能使画外有情,画有寄予.不重形似,并非不要形似,而是为了突出以韵为主,使逸气得以贯穿其中.本文从苏轼得绘画思想入手,从四个方面讨论苏轼与陶渊明对自由得不同诠释和追求,进而在对比中分析陶渊明和苏轼对自由得不同追求方式,发掘中国传统文化中自由思想得蕴含.参考文献[1]苏轼《陶渊明研究资料汇编》中华书局出版社,1959年12月,书渊明东方有一士诗后,第33页[2]袁行霈撰《陶渊明集笺注》之《饮酒》其二中华书局,2003年4月第一版,第247页[3]陈竹,曾祖荫著《中国古代艺术范畴体系》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第一版,第461页[4]李泽厚《美得历程》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年,第105页[5]袁行霈撰《陶渊明集笺注》中华书局,2003年4月第一版,第121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