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作战原则和战例共24页文档

合集下载

《孙子兵法》(Word打印版) 原文

《孙子兵法》(Word打印版) 原文

《孙子兵法》原文《计篇》第—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经之以五事,校(jiao)之以计而索其情。

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道者,令民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畏危也。

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

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

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

曰:主孰(shu)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将(jiang)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

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

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兵者,诡(gui)道也。

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rao)之,卑(bei)而骄之,佚(yi)而劳之,亲而离之。

攻其不备,出其不意。

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

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于此观之,胜负见矣(xian yi)。

《作战篇》第二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si),革车千乘(sheng),带甲十万,千里馈(kui)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其用战也贵胜;久则钝(dun、盾)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

夫钝兵挫锐、屈力殚(dan)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

故兵闻掘速,未睹巧之久也。

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

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

国之远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

近于师者贵卖,贵公家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

力屈、财竭,中原内虚于家。

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车罢(pi)马,甲胃(zhou)矢弩(nu),戟(ji)楯(dun)蔽橹(lu),丘牛大车,十去其六。

孙子兵法作战篇总结

孙子兵法作战篇总结

孙子兵法作战篇总结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学的经典之作,被誉为军事智慧的典范。

其中,《孙子兵法·作战篇》是孙子兵法的核心内容,总结了战争的基本原则和策略,为后世军事家和统帅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参考。

本文将就《孙子兵法·作战篇》进行总结,探讨其中的关键观点和战争策略。

《孙子兵法·作战篇》强调了诸多重要原则,如“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兵不厌诈”、“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等。

这些原则都强调了对敌我双方的全面了解和合理运用。

通过深入了解敌方情报,根据敌情制定恰当的战略,才能在战争中取得胜利。

同时,孙子兵法还提出了“以正合”的原则,即根据敌方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战术,以奇胜的原则,即通过出其不意的战术取得优势。

《孙子兵法·作战篇》强调了统帅的重要性和作用。

统帅在战争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他们应具备智谋、决断、指挥等优秀素质。

在制定战略和战术时,统帅应对敌我双方的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正确的决策。

此外,统帅还应善于运用兵员和资源,合理分配任务和职责,提高战斗力和战胜敌人的能力。

《孙子兵法·作战篇》强调了战略和战术的重要性。

战略是指全局性的规划和部署,而战术则是指实际行动和应对具体情况的手段。

孙子兵法提出了“以正合”的战略原则,即根据敌情制定相应的战术,使敌人陷入被动。

同时,孙子兵法还强调了运用奇袭、诱敌深入、埋伏等战术手段,以取得战争的胜利。

《孙子兵法·作战篇》还阐述了兵员的重要性。

兵员是战争的基础,他们应具备勇敢、忠诚、服从命令等优秀品质。

孙子兵法提出了“兵不厌诈”的原则,即兵员应具备诈术和谋略,善于运用计谋和策略,以迷惑敌人并取得战争的胜利。

《孙子兵法·作战篇》是一部经典的军事著作,总结了战争的基本原则和策略。

通过深入研究和运用其中的原则和战略,可以提高战争的胜算。

然而,孙子兵法并非一劳永逸的法宝,战争的形式和环境在不断变化,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适应,才能在现代战争中取得胜利。

《孙子兵法》作战原则避实击虚、因敌制胜例析课件

《孙子兵法》作战原则避实击虚、因敌制胜例析课件

• 此战创造了我军在敌重兵集团密集并进的态势 下,从敌战线中央割歼其进攻主力的范例。这 一战役的胜利,是在诱敌深入,持重待机,最 大限度地集中兵力于能应付各种可能情况的机 动位置这一指导思想下取得的。关键的一着在 于,前线指挥员粟裕善于分析敌情的变化,适 时而准确地看出了强敌在一定条件下出现了致 命的弱点,从而当机立断,迅速抓住战机,毫 不犹豫地定下“虎口拔牙”的决心;在战役指 导上,做到因时因地制宜,改变了攻歼侧翼之 敌的习惯战法,果敢地采取了“中间突破”的 大胆行动:利用山区的复杂地形,隐蔽地楔入 敌人纵深,集中优势兵力实施分割包围,连续 攻击,不给敌人以喘息整顿的机会;并且严密 组织了主攻兵团与阻援兵团的配合与协同,从 而达成了全歼和速决。
• 对于战略路径的选择,一般地,进攻的路径 有很多,但是其中肯定有一条是最致命、最 有效、同时又是代价最小的,而这个点必然 是不虞、不及、不备的关键之地。以这条路 线为核心,来组织你的资源,设计你的进攻 方案。
• 充分利用你的突破,造就强大的持续冲力。 一旦打开突破口,一定要果断地将第二梯队 和预备队大胆地投入进去,迅速地向纵深发 展,以扩张战果,一定不要让对手从突破的 震撼与混乱中恢复过来。除非你已经提前准 备好在某个点一旦突破成功时投入的增援力 量,否则就不要发起任何进攻,不然只能给 你的对手以机会来了解你的战略和战术。
• 避实击虚所着眼的是敌人整体结构 的瓦解,最好的击虚之处,应该不 但是竞争对手易受攻击之处,而且 应该是攻击一旦成功,就会给对手 造成重大损害之处。
• 打敌人强点中的弱点,最强大的对 手也会有薄弱的环节,孟良崮战役 就是很好的证。
• {案例} • 1947年3月,蒋介石对山东和陕北解放区实施
• 3.将军可夺心:将对方统帅的心理作 为进攻决策的核心要素

孙子兵法的战略原则

孙子兵法的战略原则

孙子兵法的战略原则孙子兵法的战略原则孙子兵法绵延二千余年,长盛不衰,在于其深刻的战略思想,恒久的哲学思维。

外在的物质世界在变,而人性未变,竞争的普遍规律未变,孙武子基于对人性和竞争规律的深刻洞察,著就兵法十三篇。

十三篇浑然一体,形成一套竞争致胜的完整体系,对这一体系的认识和运用,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环境的改变,有所不同,而其基本原则历久弥新。

孙子兵法内容丰富,根据自己体会,构建一组战略原则,有:一、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知彼知己,是制定和实施一切战略战术的前提和基础。

孙子曰:知彼知己者,百战不贻;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贻。

(《谋攻篇》)又曰: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不穷。

(《地形篇》)又曰:故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

(《用间篇》)又曰:料敌制胜,计险厄远近,上将之道也。

(《地形篇》)竞争以“知”为先,人民领袖毛泽东用了一句通俗的语言表达:“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概而言之,“己”指主观因素,“彼”指客观环境,“彼”和“己”概指一切影响胜利的因素,搜集分析所有影响胜利的主要因素,是取胜的前提和基础。

知彼知己,于兵战大而言之是“五事”“七计”,五事即:道、天、地、将、法,七计即: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始计篇》)孙武子对如何“知彼”作了详尽的阐述:知敌之谋,察敌之情:策之而知得失之计,作之而知动静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

(《虚实篇》)用间谍探知敌情:五间俱起,莫知其道,是谓神纪,人君之宝也(《用间篇》)。

临战“相敌”:相敌三十二法。

敌近而静者,恃其险也;……兵怒而相迎,久而不合,又不相去,必谨察之。

(《行军篇》)二、先胜而后求战“先胜而后求战”,就是要打有把握之仗,充分体现了孙武子的慎战思想。

孙子曰: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

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

故其战胜不忒。

不忒者,其所措必胜,胜已败者也。

《孙子兵法》第七篇《军争》的主要原则

《孙子兵法》第七篇《军争》的主要原则

《孙子兵法》第七篇《军争》的主要原则《孙子兵法》第七篇《军争》的主要原则《军争》篇是《孙子兵法》的第七篇,主要论述了后发先至,这样就能以逸待劳,战胜敌人。

后发先至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使用利和害来拖慢敌人,使敌人晚到;一种是自己权衡辎重和速度,尽可能早到和多到士兵。

全篇分为六章,第一章讲用兵之难在于军争,军争之难在于以迂为直,以患为利。

第二章讲后发先至,使用利和害拖慢敌人,权衡自己辎重和速度以求士兵多到,这是这一篇的核心。

第三章讲故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合为变者也。

第四章讲旗鼓统一战斗步调。

第五章讲治兵四要,包括治气、治心、治力和治变。

第六章讲用兵八禁忌(如图1所示)。

图1 《军争》篇的主要原则军争中争取先到战场,对应于管理学中就是抢先占领先机,如抢先占领空白市场,定位理论中的抢先占领消费者心智等。

麦当劳是世界快餐的领导者,但是肯德基率先进入中国,抢先占领市场,肯德基在中国的发展就比麦当劳要好。

第一章讲用兵之难在于军争,军争之难在于以迂为直,以患为利。

【原文】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交和而舍,莫难于军争。

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

【译文】孙子说:用兵的原则,将领接受君命,从召集军队,安营扎寨,到开赴战场与敌对峙,没有比率先争得制胜的条件更难的事了。

“军争”中最困难的地方就在于以迂回进军的方式实现更快到达预定战场的目的,把看似不利的条件变为有利的条件。

【详解】第一章讲用兵之难在军争,军争之难在于以迂为直,以患为利(如图2所示)。

图2 用兵之难在军争军争指两军争利,争取有利于胜利的先机。

敌我双方都争取先到达战场,在有利地形上展开有利态势,以逸待劳的迎击敌军,从而获得胜利。

而两军争取有利条件的难点就是如何以迂为直,以患为利,以迂回的方式更快达到现场,把不利条件变为有利条件。

直觉上,直接比迂回可以更快的达到目的,但是现实却不是这样。

因为这不是单独一方的行军,还有对方进行竞争,对于自己最直接的路线,敌人也会预料到,敌人更容易采取计谋来阻碍你,从而是你达到的时间加长。

孙子兵法第二篇作战篇

孙子兵法第二篇作战篇

武汉理工大学军事教研室
26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 所以用兵的法则,有十倍于敌人的 五则攻
兵力就包围敌人,有五倍于敌人的兵力 十倍 就进攻敌人,有一倍于敌人的兵力就要 设法分散敌人,与敌人相等的兵力就要 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 势均力敌 善于抗击敌人。
武汉理工大学军事教研室
27
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 避之。故
击破敌人的“旅”就差一些;使敌人全 “卒”完整地降服是上策,击破敌人的 500人为一旅 100人为一卒 “卒”就差一些;使敌人“伍”完整地 降服是上策,击破敌人的“伍”就差一 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 50人为一伍 些。
次之。
武汉理工大学军事教研室
21
善者也;
因此,百战百胜,还不算好中最好, 好中最好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 不战而使敌人屈服,才算是高明中最高
武汉理工大学军事教研室 5
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 久也。夫
所以用兵打仗只听说笨拙的方法 是速战速决,没有见到弄巧的持久。 听说 看见 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 战争持久而对国家有利,是不会有的 事情。所以不完全了解用兵有害方面 的人,就不能完全了解用兵的有利方
故不尽知
面。
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 兵之利也。
6
武汉理工大学军事教研室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 粮不三载;
善于用兵的人,兵员不征集两次, 征集 兵役 粮秣不运输三回;军需自国内取用,粮
秣就敌国征发,这样军队的粮秣供给就
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 可以满足了。 依靠 武器从国内食可足也。
武汉理工大学军事教研室
7
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 输则百姓
国家之所以会因军队出动而贫穷 军队 的,就是由于远道运输,远道运输,

《孙子兵法》中的行军打仗技巧

《孙子兵法》中的行军打仗技巧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了解敌情:掌握敌人的兵力、装备、战术等信息,制定相应的作战计划 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兵力、装备、战术等实际情况,合理配置资源 灵活应变:根据战场形势变化,及时调整作战计划,保持灵活性和适应性 团结协作:加强内部团结,发挥集体智慧和力量,共同应对敌人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兵无常势:行军 打仗没有固定的 模式,要根据实 际情况灵活应对。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孙子兵法简介
《孙子兵法》的作者及背景
作者:孙子,即孙 武
创作背景:春秋时 期,战争频繁,孙 子总结战争经验, 写成《孙子兵法》
兵法内容:涉及战 争策略、军事思想、 战术等多个方面
影响:对后世军事 思想产生了深远影 响,被誉为“兵学 圣典”
《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原因:战争形势瞬息万变,将领 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决策,以 际情况灵活应对,同时也要遵 守君主的命令,以维护国家的利 益和尊严。
04
行军技巧
地形篇
地形分类:山地、 平原、水网、沙 漠等
地形对行军的影 响:选择有利地 形,避免不利地 形
夜间行军:利用夜色掩护,保持安静,避免灯火通明引起敌方注意
阵法篇
阵法种类:方阵、 圆阵、雁行阵等
阵法作用:保护 士兵、攻击敌人、 迷惑敌人等
阵法运用:根据 地形、敌情等因 素选择合适的阵 法
阵法变化:根据 战场形势灵活调 整阵法,保持战 斗力
策略篇
了解地形:行军前要了解目的地的地形地貌,以便选择最佳的行军路线。 保持队形:行军时要保持队形整齐,避免出现混乱和脱节的情况。 保持联系:行军时要保持与友军的联系,以便及时调整战略和战术。 做好准备:行军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物资、装备、人员等方面的准备。

孙子兵法全篇

孙子兵法全篇

孙子兵法(完整版):永久收藏,终生研读!第一套胜战计第一计瞒天过海备周而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

太阳,太阴。

译:认为准备万分周到,就容易松劲;平时看惯了的,就往往不在怀疑了,秘计隐藏在暴露的事物中,而不是和公开的形式相排斥。

非常公开的往往蕴藏着非常机密的。

第二计围魏救赵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译:树敌不可过多,对敌要各个击破,对现在还不忙于消灭的,要隐藏我们的意图。

第三计借刀杀人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出自力,以损推演。

译:作战的对象已经确定,而朋友的态度还不稳定,要诱导朋友去消灭敌人,避免消耗自己的力量。

第四计以逸待劳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

译:控制敌方力量发展的命脉来扼杀他,而不采取进攻的形势,这就是“损刚益柔”原理的演用。

第五计趁火打劫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

译:敌方的危机很大,就乘机取利,用优势力量攻击软弱的。

第六计声东击西乱志乱萃,不虞“坤下兑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译:敌人乱撞瞎碰,摸不清情况,这是《易经》“萃”封上所说的“坤下兑上”的混乱征状。

必须利用敌方失去控制力的时机加以消灭。

第二套敌战计第七计无中生有译: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

少阴,太阴,太阳。

无中生有是运用假象,但不是弄假到底。

而是使假象变真象,大小假象,掩护真象。

第八计暗渡陈仓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

译:故意暴露行动,利用敌方固守的时机,便主动偷袭。

第九计隔岸观火阳乖序乱,阴以待逆,暴戾恣睢,其势自毙。

顺以动豫,豫顺以动。

译:敌人内部分裂,秩序混乱,我便等待他发生暴乱,那时敌人穷凶极恶,翻目仇杀,势必自行灭亡。

我要根据敌人变动作好准备;作好准备之后,还要根据敌人的变动而行动。

第十计笑里藏刀信而安之,阴以图之,备而后动,勿使有变:刚中柔外也。

译:使敌人相信我方,并使其麻痹松懈,我则暗中策划,充分准备,一有机会,立即动手,使他来不及应变,这是暗中厉害,表面柔和的策略。

第十一计李代桃僵势必有损,损阴以益阳。

2023版孙子兵法十三篇(打印版)

2023版孙子兵法十三篇(打印版)

孙子兵法--始计第一孙子兵法--作战第二孙子兵法--谋攻第三孙子兵法--军形第四孙子兵法--兵势第五孙子兵法--虚实第六孙子兵法--军争第七孙子兵法--九变第八孙子兵法--行军第九孙子兵法--地形第十孙子兵法--九地第十一孙子兵法--火攻第十二孙子兵法--用间第十三孙子兵法--始计第一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道者,令民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危也;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之者不胜。

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

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

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兵者,诡道也。

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

多算胜少算,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孙子兵法--作战第二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

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

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

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

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

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

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近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

孙子兵法行军篇-不同地形的行军作战原则

孙子兵法行军篇-不同地形的行军作战原则

战 者 , 无 附 于 水 而 迎 客 ; 视 生 处 高 , 无 迎 水 流 ,
水 而 来 , 勿 迎 之 于 水 内 , 令 半 济 而 击 之 , 利 ; 欲
战 隆 无 登 , 此 处 山 之 军 也 。 绝 水 必 远 水 ; 客 绝
孙 子 曰 : 凡 处 军 相 敌 : 绝 山 依 谷 , 视 生 处 高 ,
此 处 水 上 之 军 也 。 绝 斥 泽 , 惟 亟 去 无 留 ; 若 交
战 者 , 无 附 于 水 而 迎 客 ; 视 生 处 高 , 无 迎 水 流 ,
水 而 来 , 勿 迎 之 于 水 内 , 令 半 济 而 击 之 , 利 ; 欲
战 隆 无 登 , 此 处 山 之 军 也 。 绝 水 必 远 水 ; 客 绝
行 军
题解:
行军篇
“行军”意即行军布阵,驻扎安营。 “行”本意指道路,引申为行列、阵势,也就是战 场上的战斗序列。 “军” 本意指军队,这里为“屯”,也就是军事术 语所谓的宿营,引申为驻军、驻扎。 《行军篇》主要论述军队在不同的地理环境行军作 战、驻扎安营和观察敌情等方图
水 而 来 , 勿 迎 之 于 水 内 , 令 半 济 而 击 之 , 利 ; 欲
战 隆 无 登 , 此 处 山 之 军 也 。 绝 水 必 远 水 ; 客 绝
孙 子 曰 : 凡 处 军 相 敌 : 绝 山 依 谷 , 视 生 处 高 ,
第一部分,不同地形的行军作战原则 孙子曰:凡处军相敌: 孙子说:凡是处置部署军队和观察判 断敌情,都应该注意: “处”处置、安顿、部署的意思 “处军”指行军舍营、处置军队,即在 不同地形条件下,军队行军、作战、驻 扎诸方面的处置方法 “相”视、看、观察的意思 “相敌”观察敌情
孙 子 曰 : 凡 处 军 相 敌 : 绝 山 依 谷 , 视 生 处 高 ,

孙子兵法各篇的核心原则及简单解析

孙子兵法各篇的核心原则及简单解析

谋 攻 篇
管理视角: 知的战略——SWOT分析,波特五力模
型: 企业外部环境分析PEST分析 内部资源分析 市场营销的4PS,3C
PEST宏观环境分析法
谋 攻 篇
孙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贡献—— 不但提供战略高度的竞争理论, 还提供了方法论

——周易的核心思想“三易”

——孔子的核心思想“仁”

——老子的核心思想“道”
学习战略管理的目标:学会系统

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突破思维瓶颈:子贡一石五鸟、
孙膑诱师、丁渭建宫
初识兵法
初 识 兵 法
你为什么要选择这门课? 你是如何看待孙子兵法与现代管理这门课的? 你认为孙子兵法能给你提供什么启示? 你是如何看待竞争的?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 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孙武

计 篇

作战篇


谋攻篇

形 篇


势 篇

虚实篇


军争篇 九变篇 行军篇 地形篇 九地篇 火攻篇 用间篇
孙 它总结了春秋末期及其以前的

作战经验,包含着朴素的唯物

论和辩证法。《孙子兵法》历

来被称为“兵经”,广受国内
谋 攻 篇
知己知彼(四)
管理视角:
知员工:
异质性(属性和层次):不同层次, 不同背景、不同知识结构、不同能力, 价值取向、工作动机。如何知人善任? 如何激励?找准激励点,在不增加或 少增加成本的情况下提高员工的满意 度和中程度(朝三暮四、己所不欲勿 施于人的探讨,什么是真正的以人为 本)。
知己知彼(五)
初 识 兵 法

孙子兵法及战例应用

孙子兵法及战例应用
学,在先秦和两汉时期受到特别 重视,到宋朝宋神宗元丰年间得到传承与 光大,官方明令颁布《武经七书》——孙
子、吴子、六韬。司马法、三略、尉缭子、
李卫公问对,雕版刊行。 中国兵学文化的思维特色,在整体性、 兼容性,思辩性等方面更为突出。
2、孙子兵法与中国兵学
茅元仪说,前孙子者孙子不遗,
后孙子者不遗孙子。
孙子兵法十三篇内容是——计、作、谋、形、 势、虚、争、九、行、地、九、火、间。孙子 的军事思维,具有五大突出的特征:
一是理智性——主张止戈为武,慎
战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 战;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 之道,不可不察也。
二是总体性——战争胜负多因素
(道、天、地、将、法)综合考量,运 筹;强调先胜而后求战,安国全军;
【译文及段意】
第一层:战争需耗巨资。孙子说: 凡用兵作战的一般规律是,要动用轻 型战车千辆,重型战车千辆,军队十 万,还要越境千里运送军粮,那么前 方后方的经费,款待使节、游土的用 度,作战器材的费用,车辆兵甲的维 修开支,每天都要耗资巨万,然后十 万大军才能出动。
第二层:作战应速胜。用这 样的军队去作战,就要求速胜, 旷日持久就会使军队疲惫、锐 气挫伤,攻城就会使兵力耗损, 军队长期在外作战,会使国家 财政发生困难。
【译文及段意】
第一层:战争意义和重要性。
孙子说: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它关
系到军民的生死,国家的存亡,是
不可以不认真考察研究的。
第二层:探索战争胜负的“五事七计”。 因此,要通过对敌我双方五个方面、七种情况 的分析和比较,来探索战争胜负的情势。(这 五个方面)一是政治,二是天时,三是地利, 四是将领,五是法制。政治,就是要让民众和 君主的意愿一致,因此可以叫他们为君主死, 为君主生,而不存二心。天时,就是指昼夜、 晴雨寒冷淡热。四时节候的变化。地利,就是 指高陵洼地、远途近路、险要平坦、广阔狭窄、 死地生地等地形条件。将领,就是指智谋、诚 信、仁慈、勇敢、严明。

孙子兵法作战篇打印

孙子兵法作战篇打印

作 战
题解:
作战篇 其一、发起战争
作,起也 战,斗也
其二、战争准备
作:始、开始之意 故土之与人也,道之与法也者,国家之本作也。
《荀子· 致士》
作 战
题解:
作战篇
“战”
广义的“战”泛指一切战争、战役和战斗
狭义的“战”则专指野战 战争开始,首先进行的,必定是野战
作 战
题解:
作战篇
题解:
作战篇
作战篇不是作战方法的论述,而主要从战争对 人力、物力、财力等物质条件的依赖关系出发, 指出了“兵贵胜,不贵久”的速战速决思想。
第一部分,战争耗资巨大
“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
甲,盔甲 带甲十万,意为穿戴盔甲的士卒十万人 “士”是指车兵 “卒”是指步兵
师 举 矣 。
胶 漆 之 才 , 车 甲 之 奉 , 日 费 千 金 , 然 后 十 万 之
带 甲 十 万 , 千 里 馈 粮 , 则 内 外 之 费 , 宾 客 之 用 ,
第一部分,战争耗资巨大
“胶漆之材”
制作和维修弓矢等军用器械的开销费用。 通“财” “材”,“材料”; “以广辟土地,著税伪材。”
《墨子.公孟》
师 举 矣 。
“临材见利,不敢句富。”
《为吏之道》
胶 漆 之 才 , 车 甲 之 奉 , 日 费 千 金 , 然 后 十 万 之
带 甲 十 万 , 千 里 馈 粮 , 则 内 外 之 费 , 宾 客 之 用 ,
孙 子 曰 : 凡 用 兵 之 法 , 驰 车 千 驷 , 革 车 千 乘 ,
第一部分,战争耗资巨大
“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
具体配置:
右24人
师 举 矣 。
前224人

孙子兵法(完整版)

孙子兵法(完整版)

孙子兵法(完整版)第一套胜战计第一计瞒天过海备周而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

太阳,太阴。

译:认为准备万分周到,就容易松劲;平时看惯了的,就往往不在怀疑了,秘计隐藏在暴露的事物中,而不是和公开的形式相排斥。

非常公开的往往蕴藏着非常机密的。

第二计围魏救赵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译:树敌不可过多,对敌要各个击破,对现在还不忙于消灭的,要隐藏我们的意图。

第三计借刀杀人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出自力,以损推演。

译:作战的对象已经确定,而朋友的态度还不稳定,要诱导朋友去消灭敌人,避免消耗自己的力量。

第四计以逸待劳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

译:控制敌方力量发展的命脉来扼杀他,而不采取进攻的形势,这就是“损刚益柔”原理的演用。

第五计趁火打劫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

译:敌方的危机很大,就乘机取利,用优势力量攻击软弱的。

第六计声东击西乱志乱萃,不虞“坤下兑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译:敌人乱撞瞎碰,摸不清情况,这是《易经》“萃”封上所说的“坤下兑上”的混乱征状。

必须利用敌方失去控制力的时机加以消灭。

第二套敌战计第七计无中生有译: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

少阴,太阴,太阳。

无中生有是运用假象,但不是弄假到底。

而是使假象变真象,大小假象,掩护真象。

第八计暗渡陈仓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

译:故意暴露行动,利用敌方固守的时机,便主动偷袭。

第九计隔岸观火阳乖序乱,阴以待逆,暴戾恣睢,其势自毙。

顺以动豫,豫顺以动。

译:敌人内部分裂,秩序混乱,我便等待他发生暴乱,那时敌人穷凶极恶,翻目仇杀,势必自行灭亡。

我要根据敌人变动作好准备;作好准备之后,还要根据敌人的变动而行动。

第十计笑里藏刀信而安之,阴以图之,备而后动,勿使有变:刚中柔外也。

译:使敌人相信我方,并使其麻痹松懈,我则暗中策划,充分准备,一有机会,立即动手,使他来不及应变,这是暗中厉害,表面柔和的策略。

第十一计李代桃僵势必有损,损阴以益阳。

《孙子兵法》关于战略战术原则(转载)

《孙子兵法》关于战略战术原则(转载)

《孙子兵法》关于战略战术原则(转载)孙子生活的时代没有将战争、战役、战斗区分开,在战争指导上也没有对战略、战法、战术严格区分。

用今天的眼光看,《孙子兵法》中确实大量地论述了关于战争全面谋划问题,它是最早论述战略原理的名著。

其中也有论述战法、战术的内容。

但更多的理论则是既适用于战略,又适用于战法、战术,讲的是关于战略、战法和战术的一般原则。

概而言之,有如下几条:先知原则。

《孙子兵法·用间篇》中说:“故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

”先知就是预先掌握情况,预见战争胜负。

《谋攻篇》说:“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强调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必须掌握。

《用间篇》对如何知彼作了专门的论述,提出了五间俱起的方略;《虚实篇》论述用计算、挑动、示形、试探性较量等方法了解敌情的问题;《行军篇》列举了30多种相敌之法。

这些都是讲的“知彼”问题。

书中对“知己”也多有论述,如强调国君对将帅要知;将帅对士卒之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要知;对士卒在不同环境下的心理特点要知等。

先知是预测战争胜负的依据,是进行决策的前提,是指挥军队的先决条件(“三军所恃而动”),因此要不惜爵禄重金,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手段达到这一目的。

《孙子兵法》关于先知的思想具有超越时空的价值,是其战略战术原则中首要的原则之一。

先胜原则。

《孙子兵法·形篇》中说:“胜兵先胜而后求战”。

先胜,就是先要使自己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谋划等方面都胜过敌人。

从国家战略角度讲,要通过“修道而保法”,使人民服从国家统治者的意志;要重视国家经济和军事实力的积累,形成如积水于千仞之山之势;通过外交斗争,孤立敌人,增强自己的势力等。

在全局上占优势,还要在局部上也占优势,这就要合理部署,备其当备,攻其不守,守其必攻,而不能无所不备;在全局上处于劣势,更要通过专我分敌、示形欺敌等手段,造成自己局部上的优势,以专击分,达到战役战斗上先胜的目的,并逐步扩大为全局上的胜利。

孙子兵法作战原则与战例

孙子兵法作战原则与战例
田忌虚心采纳了孙膑这一作战建议,统率齐军主力迅速向大梁方向挺进。魏军 不得不以少数兵力控制历尽艰辛刚刚攻克的邯郸,而由庞涓率主力急忙回救大梁 。这时候,齐军已把桂陵(今山东菏泽东北一带)作为预定的作战区域,迎击魏 军于归途之中。魏军由于长期攻赵,兵力消耗很大,加上长途跋涉急行军,士卒 疲惫不堪,面对占有先机之利、休整良好、士气旺盛的齐军的截击,顿时陷入了 被动挨打的困境,终于遭受到一次沉重的失败。
第四页,共22页。
“诡道”之四:亲而离之 核心理念:通过离间对方核心领导层的亲密关系,使他们自相生疑,削弱
对方核心领导层的指挥能力。即三十六计之离间计。
战例:汉之三年,项羽断绝刘邦集团粮道,导致刘邦军乏粮,被迫 请和。范增建议项羽乘胜追击,全歼刘邦集团,将刘邦围困荥在阳 。刘邦十分忌惮范增,用陈平离间计。“项使者来,为太牢具,举 欲进之。见使者,详惊愕曰:’吾以为亚父使者,乃反项王使者。’更
使卫国屈服称臣。于是魏国便籍口保护卫国,出兵攻赵,包围了其国都邯郸。赵 与遣使向齐国求援。齐威王闻报赵国告急,就召集文武大臣进行商议。丞相邹忌 反对出兵救赵。齐将段干朋则认为不救赵既会失去对赵国的信用,又会给齐国争 雄造成困难,因而主张救赵。但他同时又指出,从战略全局考虑,他主张实施使 魏与赵相互削弱,而后“承魏之弊”的战略方针。具体地说,是先派少量兵力南 攻襄陵,以牵制和疲惫魏国。待魏军攻破邯郸,魏、赵双方均师劳兵疲之际,再 予以正面的攻击。段干朋这一谋略显然有一石三鸟的用意。第一,南攻襄陵,牵 制魏军,使其陷于两面作战的窘境。第二,向赵表示信守盟约、提供援助的姿态 ,帮助赵国坚定其抗击魏国的决心。第三,让魏、赵继续互相攻伐,最后导致赵 国遭受重创、魏国实力削弱的结果,从而为齐国战胜魏国和日后控制赵国创造有 利的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