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谐音古诗、对联笑话》
谐音对联古诗歇后语
![谐音对联古诗歇后语](https://img.taocdn.com/s3/m/1094ab4a6c175f0e7cd13771.png)
古代谐音对联上联: 灯笼笼灯,纸(枳)壳原来只防风。
下联; 鼓架架鼓,陈皮不能敲半下(夏)。
上联: 二猿断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对锯(句)。
下联; 一马陷足污泥内,老畜生怎能出题(蹄)。
上联: 狗啃河上(和尚)骨。
下联; 水流东坡诗(尸)。
上联: 孔子生于舟(周)未。
下联; 光舞(武)起自汉中。
上联: 莲(连)子心中苦。
下联; 梨(离)儿腹内酸。
上联: 两舟竞渡,橹速(鲁肃)不如帆快(攀哙)。
下联; 百管争鸣,笛清(狄青)难比萧和(萧何)。
上联: 身居宝塔,眼望孔明(诸葛亮),怨江围(姜维)实难旅步(吕布)。
下联; 鸟处笼中,心思槽巢(曹操),恨关羽不得张飞。
上联: 师姑田上担禾上(和尚)。
下联; 美女堂前抱绣裁(秀才)。
上联: 向阳门第春常在。
下联; 积善人家庆(罄)有余(鱼)。
上联: 因荷而得藕(因何而得偶)。
下联; 有杏不须梅(有幸不须媒)。
上联:船尾拔钉,孔子生于舟(周)末;下联:云间闪电,霍光(火光)出自汉中。
上联:东不管(馆),西不管,酒管,下联:兴也罢,衰也罢,喝罢(吧)。
上联:独览梅花扫腊雪(多来米发索拉西). 下联:细睨山势舞流溪(一二三四五六七).上联:酒热不须汤盏汤(烫)。
下联:厅凉无用扇车扇(煽)。
上联:立湖石于江心,岂非假岛(贾岛);下联:蒙虎皮于马背,谓是斑彪(班彪)。
上联:猫儿竹下乘凉,全无暑(鼠)气;下联:蝴蝶花间向日,更有风(蜂)来。
上联:闵子牵(闵子骞)白牛(伯牛),过王子店;下联:白公骑(百公琦)乌马,赶公冶场(公冶长)。
上联:木屐为鞋,足下果然无履(无礼);下联:椰瓢作盏,尊前委的不钟(不忠)。
上联:泥肥禾尚瘦(尼肥和尚瘦)。
下联:晷短夜差长(鬼短夜叉长)。
上联:披衣靸鞋而走,急事急事(给事);下联:弃甲曳兵而走,常输常输(尚书)。
上联:上海秀才下第,只为落书(洛书);下联:华亭百姓受灾,皆因孽报(聂豹)。
上联:师姑田里挑禾上(和尚)下联:美女堂前抱绣裁(秀才)上联:士农工(宫)商角徴羽。
精选汉字谐音的古诗、歇后语、对联或笑话
![精选汉字谐音的古诗、歇后语、对联或笑话](https://img.taocdn.com/s3/m/10fe706a0722192e4436f632.png)
一些关于汉字谐音的古诗、歇后语、对联或笑话字谜丰收在望——稿字谜:啄木鸟——枭字谜:喜上眉头——声字谜:一只黑狗,不叫不吼——默字谜1一个小人色上头,牛头有力人牵走,有了眼就看不见,三更时分少一夜,天鹅飞去鸟不归!猜五字一句话。
字谜2搓土为坟走上字,三十一或二十七,写字留下一个撇,歪头歪脑装模样,真少两点还有人,两人行路一寸日,溜了一半怎么看,总归还算有心人!猜八字一句话。
字谜3扮。
打一日常生活用语 (1.你伤害了我2.这世界不值得留恋2.谐音类歇后语妈妈的众姐姐 -- 多疑(姨)戏台上的垛口 -- 不成(布城)戏台上的鞭子 -- 加码(假马)1 观音堂里着火 -- 妙哉(庙灾)孙猴子坐金銮殿 -- 不象仁(人)君寿星打靶 -- 老腔(枪)寿星弹琵琶 -- 老生常谈(弹)麦柴秆吹火 -- 小气(器)弄堂里跑马 -- 题(蹄)难出扯胡子过河 -- 谦虚(牵须)过度(渡)扯铃扯到半空中 -- 空想(响)抓蜂吃蜜 -- 恬(甜)不知耻(刺)护国寺买骆驼 -- 没那个事(市)花椒掉进大米里 -- 麻烦(饭)了苍蝇飞进牛眼里 -- 找累(泪)吃豆渣贴门神 -- 不沾(粘)豆箕柴着火 -- 着急(箕)豆腐干煮肉 -- 有份数(荤素)豆腐乳做菜 -- 哪还用言(盐)两口子锄地 -- 不顾(雇)人两百钱的花生 -- 有得驳(剥)两手捧寿桃 -- 有理(礼)两把号吹成一个调 -- 想(响)到一块来了旱魅拜夜叉 -- 尽(精)见鬼园外竹笋 -- 外甥(生)2 男人不打老婆 -- 好福气(夫妻)秀才做诗 -- 有两手(首)秃子脱帽子 -- 头名(明)何家姑娘给郑家 -- 正合适(郑何氏)肚子里撑船 -- 内行(航)龟盖量米 -- 什么声(升)饭锅里冒烟 -- 迷(米)糊了床底下点蚊香 -- 没下文(蚊)冻豆腐 -- 难办(拌)冷锅炒热豆子 -- 越吵(炒)越冷淡灶神上贴门神 -- 话(画)中有话(画)沙石打青石 -- 实(石)打实(石)沙滩上行船 -- 搁(起)浅了没角的牛 -- 假骂(马)谐音类对联谐音类。
《谐音古诗、对联笑话》
![《谐音古诗、对联笑话》](https://img.taocdn.com/s3/m/b0fbc1fc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5d.png)
《谐⾳古诗、对联笑话》1、⼆猿断⽊深⼭中,⼩猴⼦也敢对锯(句)⼀马陷⾜污泥内,⽼畜⽣怎能出题(蹄)——————解缙2、因荷⽽得藕,(因何⽽得偶)有杏不须梅,(有幸不须媒)3、狗啃河上(和尚)⾻--苏轼⽔流东坡诗(⼫)--佛印4、师姑⽥上担⽲上(和尚)美⼥堂前抱绣裁(秀才)5、孔⼦⽣于⾈(周)未光舞(武)起⾃汉中(光舞:闪电;汉中:天空)6、灯笼笼灯,纸(枳)壳原来只防风⿎架架⿎,陈⽪不能敲半下(夏)7、莲(怜)⼦⼼中苦梨(离)⼉腹内酸8、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莫围棋。
(烛-嘱,围棋-违期)杨柳枝温庭筠9、杨柳青青江⽔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出西边⾬,道是⽆晴却有晴。
(晴-情)⽵枝刘禹锡谐⾳对联东不管,西不管,酒管;兴也罢,衰也罢,喝罢。
清代江南⼀酒馆⽣意萧条,有书⽣为题此联,⽣意渐好。
“管”谐“馆”,“罢”谐“吧”⼆闵⼦牵⽩⽜,过王⼦店;⽩公骑乌马,赶公冶场。
某学童集孔门弟⼦戏对。
“闵⼦牵”谐“闵⼦骞”,“⽩⽜”谐“[冉]伯⽜”,“⽩公骑”谐“百公琦”,“公冶场”谐“公冶长”三上海秀才下第,只为落书;华亭百姓受灾,皆因孽报。
明上海知县郑洛书、华亭知县聂豹戏对。
“落书”谐“洛书”,“孽报”谐“聂豹”四顺风帆逆风帆,帆迟帆快;涨潮橹退潮橹,橹直橹扳。
祝允明对某友。
“帆迟”谐“樊迟”,孔⼦弟⼦;“帆快”谐“樊哙”,汉初⼤将;“橹直”谐“鲁直”,宋黄庭坚字;“橹扳”谐“鲁班”,古代巧匠五船尾拔钉,孔⼦⽣于⾈末;云间闪电,霍光出⾃汉中。
解缙对某友。
“⾈”谐“周”,“霍光”谐“⽕光”六猫⼉⽵下乘凉,全⽆暑⽓;蝴蝶花间向⽇,更有风来。
“暑”谐“⿏”,“风”谐“蜂”七披⾐靸鞋⽽⾛,急事急事;弃甲曳兵⽽⾛,常输常输。
兵部尚书夏元吉、给事中周⼤有戏对。
“急事”谐“给事”,“常输”谐“尚书”⼋解⾐脱冕⽽⾏,舍⼈给事;弃甲曳兵⽽⾛,宣抚尚书。
赵九龄对张焘。
“给事”谐“急事”,“尚书”谐“常输”⼋⽊屐为鞋,⾜下果然⽆履;椰瓢作盏,尊前委的不钟。
体现汉字特点的对联大全
![体现汉字特点的对联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f8811c2b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f8.png)
体现汉字特点的对联大全1.笑话:香菇走在路上,被橙子撞了一下。
香菇大怒道:“没长眼啊,去死吧。
”然后橙子就死了。
因为菌要橙死,橙不得不死。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2.古诗: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晴同情)3.歇后语:小葱拌豆腐——一青二白(青同清)4.对联:上联:莲(怜)子心中苦下联: 梨(离)儿腹内酸谐音是用同音或近音的字词构成特殊表达的一种手段,是对同音现象的积极利用和开掘。
正如一些学者所指,谐音在汉语、汉文化中可以称得上是一种艺术。
的确,众所周知,谐音不是汉语独有的现象,世界上大多数语言中都有这种表达,而唯有汉语将谐音发挥得淋漓尽致。
据阮显忠统计,汉语中与谐音相关的仅修辞格就有13种。
除此之外,谐音已经超越了言语范畴,在一些非言语领域穿行,散发出汉语独特的气息。
可以这样说,谐音艺术渗透着汉民族的智慧,谐音艺术彰显着汉文化的特质。
以往人们对谐音的关注多从修辞的方向和民间风俗角度着眼;从文化角度进行关照,将会丰富谐音艺术的内涵。
体现汉字特点的对联有哪些太多了,先说几个常见的吧。
一担重泥拦子路;两行夫子笑颜回。
(一旦,仲尼)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
(怜子,离儿)二舟并行,橹速不如帆快,八音齐奏,笛清难比萧和。
(鲁肃,樊哙,狄青,萧何)因荷而得藕;有杏不须梅。
(因何而得偶;有幸不须媒)船尾拔钉,孔子生之舟未;云间闪电,光舞起于汉中。
(周末,光武帝刘秀)宝塔七八层,中容大鹤;通书十二页,里记春秋。
(中庸,大学,礼记)月朗星稀,今夜断然不雨;天寒地冻,明朝必定成霜。
(传为秦观、苏小妹洞房对句。
“不语”“成双”)贾岛醉来非假倒;刘伶饮尽不留零。
无山得似巫山好;何叶能如荷叶圆。
移椅倚桐同玩月;点灯凳阁各攻书。
童子打桐子,桐子落,童子乐;和尚游河上,河上幽,和尚悠。
饥鸡盗稻童筒打;暑鼠凉梁客咳惊。
修撰进馐馔,馐馔饱充修撰腹;指挥绕纸灰,纸灰飞上指挥头。
密云无雨,通州水不通舟;巨野有秋,即墨田多积麦。
体现汉字谐音特点的古诗、歇后语、对联或笑话
![体现汉字谐音特点的古诗、歇后语、对联或笑话](https://img.taocdn.com/s3/m/01d7e423453610661fd9f406.png)
体现汉字谐音特点的古诗、歇后语、对联或笑话:一、体现汉字谐音特点的古诗:1、二猿断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对锯(句)一马陷足污泥内,老畜生怎能出题(蹄)--解缙2、因荷而得藕,(因何而得偶),有杏不须梅,(有幸不须媒)3、狗啃河上(和尚)骨--苏轼,水流东坡诗(尸)--佛印4、向阳门第春常在--苏轼,积善人家庆(罄)有余(鱼) --佛印5、师姑田上担禾上(和尚),美女堂前抱绣裁(秀才)6、孔子生于舟(周)未,光舞(武)起自汉中(光舞:闪电;汉中:天空)7、灯笼笼灯,纸(枳)壳原来只防风,鼓架架鼓,陈皮不能敲半下(夏)8、莲(怜)子心中苦,梨(离)儿腹内酸二、体现汉字谐音特点的歇后语:妈妈的众姐姐--多疑(姨)戏台上的垛口--不成(布城)戏台上的鞭子--加码(假马)观音堂里着火--妙哉(庙灾)孙猴子坐金銮殿--不象仁(人)君寿星打靶--老腔(枪)寿星弹琵琶--老生常谈(弹)麦柴秆吹火--小气(器)弄堂里跑马--题(蹄)旱魅拜夜叉--尽(精)见鬼园外竹笋--外甥(生)男人不打老婆--好福气(夫妻)秀才做诗--有两手(首)秃子脱帽子--头名(明)何家姑娘给郑家--正合适(郑何氏)肚子里撑船--内行(航)龟盖量米--什么声(升)难出扯胡子过河--谦虚(牵须)过度(渡)扯铃扯到半空中--空想(响)抓蜂吃蜜--恬(甜)不知耻(刺)两百钱的花生--有得驳(剥)两手捧寿桃--有理(礼)护国寺买骆驼--没那个事(市)花椒掉进大米里--麻烦(饭)了三、有关汉字谐音特点的对联:1.莲(连)子心中苦,梨(离)儿腹内酸2.身居宝塔,眼望孔明(诸葛亮),怨江围(姜维)实难旅步(吕布)3.鸟处笼中,心思槽巢(曹操),恨关羽(关羽)不得张飞(张飞)4.两舟竞渡,橹速(鲁肃)不如帆快(攀哙)5.百管争鸣,笛清(狄青)难比萧和(萧何)6.因荷而得藕,(因何而得偶)有杏不须梅,(有幸不须媒)7.孔子生於舟(周)未,光舞(武)起自汉中8.史笔流芳,虽未成名终可法;洪恩浩荡,不思报国反成仇!史可法,洪承畴。
一些汉字谐音的古诗歇后语对联或笑话
![一些汉字谐音的古诗歇后语对联或笑话](https://img.taocdn.com/s3/m/bfe14418336c1eb91a375de8.png)
饭锅里冒烟--迷(米)糊了
床底下点蚊香-- 没下文(蚊)
冻豆腐--难办(拌)
冷锅炒热豆子--越吵(炒)越冷淡
灶神上贴门神--话(画)中有话(画)
沙石打青石--实(石)打实(石)
沙滩上行船--搁(起)浅了
没角的牛 --假骂(马)
谐音类对联
谐音类。利用汉字的同音字,借此字之音而达彼字之意。如,一岳丈出联考其未来女婿:
两口子锄地-- 不顾(雇)人
两百钱的花生--有得驳(剥)
两手捧寿桃--有理(礼)
两把号吹成一个调--想(响)到一块来了
旱魅拜夜叉-- 尽(精)见鬼
园外竹笋--外甥(生)
男人不打老婆--好福气(夫妻)
秀才做诗--有两手(首)
秃子脱帽子--头名(明)
何家姑娘给郑家--正合适(郑何氏)
肚子里撑船--内行(航)
2010-12-6各位大侠谁能帮我找到一些好的对对联的基础知识,比如 风对雨,绿对...7
2010-12-2我想学习诗,对联,基础知识该从哪方面学习?
更多关于对联:基础知识的问题>>;
回答共15条
2011-10-30 14:25 r紫樱梦蝶r |一级
孔夫子搬家——净是书(输)
0
|评论
2011-10-30 14:27热心网友
2009-11-7字谜,体现汉字谐音的古诗,歇后语,对联,笑话 308
更多关于关于凉州的对联.风俗.诗歌的问题>>
对联:基础知识对联:书法作品对联:聊天室对联:广告代码
2010-12-17对联基础知识6
2011-12-29寻 对联诗词基础知识书籍
2006-4-2谁能帮我找到《【DOC】六年级(下)语文文学对联基础知识学能测评》的...9
(完整版)体现汉字谐音古诗笑话歇后语
![(完整版)体现汉字谐音古诗笑话歇后语](https://img.taocdn.com/s3/m/cb01af2c783e0912a2162a75.png)
三、体现汉字谐音的笑话
▪ 站着吃
一个外国女孩嫁到中国来,在早饭时, 对于不会吃油条的她被指点说:“你蘸着 吃。” 她马上站起来,又被告诉“你蘸着 吃!” 她一头雾水,委屈的说:“让我站 着吃,我已经站起来了,还要站到哪儿 去?”
四、体现汉字谐音的歇后语
▪ 咸菜煎豆腐——有言(盐) ▪ 在先 嘴上抹石灰——白说(刷) ▪ 精装茅台——好久(酒) ▪ 猪八戒拍照——自找难堪(看) ▪ 怀里揣小拢子——舒(梳)心 ▪ 小苏他爹——老输(苏) ▪ 四两棉花——谈(弹)不上 ▪ 梁山泊的军师——无(吴)用 ▪ 一二三五六--没事(四) ▪ 一二三四五六七--王(忘)八
(烛-嘱,围棋-违期)
二、体现汉字谐音的对联
1.二猿断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对锯(句) 一马陷足污泥内,老畜生怎能出题(蹄)
2.孔子生于舟(周)未 光舞(武)起自汉中
3.莲(怜)子心中苦 梨(离)儿腹内酸
二、体现汉字谐音的对联
▪ 二猿断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对锯(句) 一马陷足污泥内,老畜生怎能出题(蹄) --解 缙 因荷而得藕,(因何而得偶) 有杏不须梅,(有幸不须媒)
谢谢大家的观看
体现汉字谐音的 古诗、对联、笑话、歇后语
猜字谜
周巷镇中心小学教育集团 五(2)班
第13小组
猜字谜
一、体现汉字谐音的古诗
▪
竹枝
▪
刘禹锡
▪ 杨柳青青江水平,
▪ 闻郎江上唱歌声。
▪ 东边日出西边雨,
▪ 道是无晴(情)却有晴(情)。
(晴-情)
一、体现汉字谐音的古诗
杨柳枝 温庭筠 ▪ 井底点灯深烛(嘱)伊, ▪ 共郎长行莫围棋(违期)。 ▪ 玲珑骰子安红豆, ▪ 入骨相思知不知。
有关谐音的古诗、对联、笑话、歇后语
![有关谐音的古诗、对联、笑话、歇后语](https://img.taocdn.com/s3/m/816258c26529647d272852b7.png)
一、对联1、二猿断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对锯(句)一马陷足污泥内,老畜生怎能出题(蹄)——解缙2、因荷而得藕,(因何而得偶)有杏不须梅,(有幸不须媒)3、灯笼笼灯,纸(枳)壳原来只防风鼓架架鼓,陈皮不能敲半下(夏)4、孔子生于舟(周)未光舞(武)起自汉中(光舞:闪电;汉中:天空)5、师姑田上担禾上(和尚)美女堂前抱绣裁(秀才)二、古诗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丝-思)(无题李商隐)2、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
(烛-嘱,围棋-违期)杨柳枝温庭筠3、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晴-情)竹枝刘禹锡三、笑话1、地名有关元旦晚上,小弟带两位侨生到家晚餐,一个性情开朗,一个较为拘谨. 席间,那位开朗的同学笑指拘谨的同学给我们介绍说:"他是缅甸来的,所以比较腼腆."随后他举起酒杯向大家敬酒,仰首一饮而尽,接着说:"我是仰光来的."2、校长发火校长在学期结束时的校务会议上,对人事行政效率之低,大发雷霆.他说:"负责董事业务的不懂事;负责人事管理的不省人事;身为干事的又不干事!"3、乡村开会一个乡里开会,由于谐音,村长说:"兔子们,虾米们,不要浆瓜,咸菜太贵了."(同志们,乡民们,不要讲话,现在开会了.)主持人说:"咸菜请香肠浆瓜."(现在请乡长讲话.)乡长说:"兔子们,虾米们,今天的饭狗吃了,大家都是大王八."(同志们,乡民们,今天的饭够吃了,大家都用大碗吧)4、《卧春》(《我蠢》)5、暗梅幽闻花(俺没有文化)、卧枝伤恨底(我智商很低)、遥闻卧似水(要问我是谁)、四、歇后语妈妈的众姐姐 -- 多疑(姨)孙猴子坐金銮殿 -- 不象仁(人)秀才做诗 -- 有两手(首)何家姑娘给郑家 -- 正合适(郑何氏)肚子里撑船 -- 内行(航)两百钱的花生 -- 有得驳(剥)两手捧寿桃 -- 有理(礼)护国寺买骆驼 -- 没那个事(市)花椒掉进大米里 -- 麻烦(饭)了。
有趣的汉字(谐音歇后语、字谜、古诗、对联、笑话)
![有趣的汉字(谐音歇后语、字谜、古诗、对联、笑话)](https://img.taocdn.com/s3/m/60da234cbed5b9f3f80f1c09.png)
有趣的汉字(谐音歇后语、字谜、古诗、对联、笑话)谐音的歇后语音类孔夫子搬家——尽输(书)大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咸菜煎豆腐——有言(盐)在先外甥打灯笼——照旧(舅)嘴上抹石灰——白说(刷)精装茅台——好久(酒)猪八戒拍照——自找难堪(看)怀里揣小拢子——舒(梳)心小苏他爹——老输(苏)四两棉花——谈(弹)不上梁山泊军师——无(吴)用一二三五六--没事(四)一二三四五六七--王(忘)八,(最不喜欢人只念到七!)一丈二加八尺--仰仗(两丈)一个墨斗弹出两条线--思(丝)路不对一斤面粉摊张饼--落后(烙厚)一头栽到炭堆里--霉(煤)到顶一百斤面蒸一个寿桃--废(费)物点心一层布做的夹袄--反正都是理(里),(谁最有权穿这袄?)一条腿的裤子--成了群(裙)一根灯草点灯--无二心(芯)一辈子做寡妇--老手(守),(网上的“终身寡妇”都有些谁?)二十五两--半疯(封)二三四五--缺衣(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缺衣(一)少食二两棉花四张弓--细谈(弹)二姑娘梳头--不必(蓖)十二个时辰占三个字--身(申)子虚(戌)十八岁的宫娥--正享福(想夫)十文钱掉了一文--久闻(九文)十五的月光--大量(亮)十月里的桑叶--谁来睬(采)你,(对付硝烟诱饵的最好办法)八十岁的老太打哈欠--一望无涯(牙)八月的核桃--挤满了人(仁)八百个铜钱穿一串--不成调(吊)九月初八问重阳--不久(九)刀子切元宵--不愿(圆)三九天穿单衣--威(畏)风谐音的古诗杨柳枝温庭筠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
(烛-嘱,围棋-违期)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竹枝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晴-情)二猿落入深山中,小猴子怎敢对锯(对句)一马陷足污泥里,老畜牲怎能出蹄(出蹄)两舟并济,橹速(鲁肃)不如帆快(樊哙)八音齐奏,笛清(荻青)怎比萧和(萧何)身居宝塔,眼望孔明,怨江围(姜唯)实难旅步(吕布)鸟处笼中,心思槽巢(曹操),恨关羽不得张飞灯笼笼灯,纸(枳)壳原来只防风鼓架架鼓,陈皮不能敲半下(夏)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无情)却有晴(有情)。
体现汉字谐音古诗笑话歇后语
![体现汉字谐音古诗笑话歇后语](https://img.taocdn.com/s3/m/784c648ddaef5ef7ba0d3cd8.png)
鸡鸣小学 Peace jin
一、体现汉字谐音的古诗
竹 枝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 。 (晴-情)
杨柳枝
杨柳枝 温庭筠 井底点灯深烛伊, 共郎长行莫围棋。 玲珑骰子安红豆, 入骨相思知不知。 (烛-嘱,围棋-违期)
二、体现汉字谐音的对联
1.二猿断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对锯(句) 一马陷足污泥内,老畜生怎能出题(蹄) 2.孔子生于舟(周)未 光舞(武)起自汉中
3.莲(怜)子心中苦 梨(离)儿腹内酸
三、体现汉字谐音的笑话
见鸡而作
笑一笑:
从前有一个地主,很爱吃鸡, 佃户租种他家的田,光交租不行, 还得先送一只鸡给他。 有一个 叫张三的佃户,年终去给地主交 租,并佃第二年的田。 去时, 他把一只鸡装在袋子里,交完租, 便向地主说起第二年佃田 的事, 地主见他两手空空,便两眼朝天 地说:“此田不予张三种。” 张三明白这句话的意思,立刻从 袋子里把鸡拿了出来。地主见 了鸡,马上改口说:“不予张三 却予谁?” 张三说:“你的话 变得好快呵!” 地主答道: “方才那句话是‘无稽(鸡)之 谈’,此刻这句话是‘见 机 (鸡)而作’。”
听萧亚轩的《爱的主打歌》,以为是 《爱的猪大哥》,里面唱“我在唱什么, 什么都觉得,原来原来你是我的猪大哥”, 特别是还有“整个城市都是爱的猪大哥”, 特别的郁闷 。
耳朵在此
新上任的知县是山东人,因为要挂帐子,他对 师爷说:“你给我 去买两根竹竿来。” 师爷把 山东腔的“竹竿”听成了“猪肝”,连忙答应着, 急急地跑 到肉店去,对店主说:“新来的县太 爷要买两个猪肝,你是明白人, 心里该有数 吧!” 店主是个聪明人,一听就懂了,马上割 了两个猪肝,另外奉送 了一副猪耳朵。 离开肉 铺后,师爷心想:“老爷叫我买的是猪肝,这猪 耳朵当然 是我的了……”于是便将猎耳包好,塞 进口袋里。回到县衙,向知县 禀道:“回禀太 爷,猪肝买来了!” 知县见师爷买回的是猪肝, 生气道:“你的耳朵哪里去了!” 师爷一听, 吓得面如土色,慌忙答道: “耳……耳朵…… 在此……在我……我的口袋里!”
谐音对联古诗歇后语
![谐音对联古诗歇后语](https://img.taocdn.com/s3/m/3b2b3af9915f804d2a16c1be.png)
古代谐音对联上联: 灯笼笼灯,纸(枳)壳原来只防风。
下联; 鼓架架鼓,陈皮不能敲半下(夏)。
上联: 二猿断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对锯(句)。
下联; 一马陷足污泥内,老畜生怎能出题(蹄)。
上联: 狗啃河上(和尚)骨。
下联; 水流东坡诗(尸)。
上联: 孔子生于舟(周)未。
下联; 光舞(武)起自汉中。
上联: 莲(连)子心中苦。
下联; 梨(离)儿腹内酸。
上联: 两舟竞渡,橹速(鲁肃)不如帆快(攀哙)。
下联; 百管争鸣,笛清(狄青)难比萧和(萧何)。
上联: 身居宝塔,眼望孔明(诸葛亮),怨江围(姜维)实难旅步(吕布)。
下联; 鸟处笼中,心思槽巢(曹操),恨关羽不得张飞。
上联: 师姑田上担禾上(和尚)。
下联; 美女堂前抱绣裁(秀才)。
上联: 向阳门第春常在。
下联; 积善人家庆(罄)有余(鱼)。
上联: 因荷而得藕(因何而得偶)。
下联; 有杏不须梅(有幸不须媒)。
上联:船尾拔钉,孔子生于舟(周)末;下联:云间闪电,霍光(火光)出自汉中。
上联:东不管(馆),西不管,酒管,下联:兴也罢,衰也罢,喝罢(吧)。
上联:独览梅花扫腊雪(多来米发索拉西). 下联:细睨山势舞流溪(一二三四五六七).上联:酒热不须汤盏汤(烫)。
下联:厅凉无用扇车扇(煽)。
上联:立湖石于江心,岂非假岛(贾岛);下联:蒙虎皮于马背,谓是斑彪(班彪)。
上联:猫儿竹下乘凉,全无暑(鼠)气;下联:蝴蝶花间向日,更有风(蜂)来。
上联:闵子牵(闵子骞)白牛(伯牛),过王子店;下联:白公骑(百公琦)乌马,赶公冶场(公冶长)。
上联:木屐为鞋,足下果然无履(无礼);下联:椰瓢作盏,尊前委的不钟(不忠)。
上联:泥肥禾尚瘦(尼肥和尚瘦)。
下联:晷短夜差长(鬼短夜叉长)。
上联:披衣靸鞋而走,急事急事(给事);下联:弃甲曳兵而走,常输常输(尚书)。
上联:上海秀才下第,只为落书(洛书);下联:华亭百姓受灾,皆因孽报(聂豹)。
上联:师姑田里挑禾上(和尚)下联:美女堂前抱绣裁(秀才)上联:士农工(宫)商角徴羽。
有趣的汉字(谐音歇后语、字谜、古诗、对联、笑话)
![有趣的汉字(谐音歇后语、字谜、古诗、对联、笑话)](https://img.taocdn.com/s3/m/5cf7c8bd767f5acfa0c7cdd0.png)
谐音的歇后语音类孔夫子搬家-—尽输(书)大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咸菜煎豆腐-—有言(盐)在先外甥打灯笼——照旧(舅)嘴上抹石灰--白说(刷)精装茅台——好久(酒)猪八戒拍照——自找难堪(看)怀里揣小拢子-—舒(梳)心小苏他爹——老输(苏)四两棉花—-谈(弹)不上梁山泊军师——无(吴)用一二三五六--没事(四)一二三四五六七--王(忘)八,(最不喜欢人只念到七!)一丈二加八尺--仰仗(两丈)一个墨斗弹出两条线--思(丝)路不对一斤面粉摊张饼--落后(烙厚)一头栽到炭堆里--霉(煤)到顶一百斤面蒸一个寿桃--废(费)物点心一层布做的夹袄--反正都是理(里),(谁最有权穿这袄?)一条腿的裤子--成了群(裙)一根灯草点灯--无二心(芯)一辈子做寡妇--老手(守),(网上的“终身寡妇”都有些谁?)二十五两--半疯(封)二三四五--缺衣(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缺衣(一)少食二两棉花四张弓--细谈(弹)二姑娘梳头--不必(蓖)十二个时辰占三个字--身(申)子虚(戌)十八岁的宫娥--正享福(想夫)十文钱掉了一文--久闻(九文)十五的月光--大量(亮)十月里的桑叶--谁来睬(采)你,(对付硝烟诱饵的最好办法)八十岁的老太打哈欠--一望无涯(牙)八月的核桃--挤满了人(仁)八百个铜钱穿一串--不成调(吊)九月初八问重阳--不久(九)刀子切元宵--不愿(圆)三九天穿单衣--威(畏)风谐音的古诗杨柳枝温庭筠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烛-嘱,围棋-违期)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竹枝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晴-情)二猿落入深山中,小猴子怎敢对锯(对句)一马陷足污泥里,老畜牲怎能出蹄(出蹄)两舟并济,橹速(鲁肃)不如帆快(樊哙)八音齐奏,笛清(荻青)怎比萧和(萧何)身居宝塔,眼望孔明,怨江围(姜唯)实难旅步(吕布)鸟处笼中,心思槽巢(曹操),恨关羽不得张飞灯笼笼灯,纸(枳)壳原来只防风鼓架架鼓,陈皮不能敲半下(夏)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无情)却有晴(有情).灯笼笼灯,纸(枳)壳原来只防风鼓架架鼓,陈皮不能敲半下(夏)孔子生于舟(周)未光舞(武)起自汉中(光舞:闪电;汉中:天空)狗啃河上(和尚)骨—-苏轼水流东坡诗(尸)——佛印向阳门第春常在 --苏轼积善人家庆(罄)有余(鱼) —-佛印谐音的对联上联:和尚过河,手掣荷花何处插?下联:侍郎游市,眼前柿树是谁栽?新联:委员入闱,脸上威风为甚猥!(无情)上联:何所长,何所长,何所长因何当所长.上联:先生磨墨,墨溅先生两脉墨。
汉字谐音特点的古诗+笑话+对联+歇后语[1]
![汉字谐音特点的古诗+笑话+对联+歇后语[1]](https://img.taocdn.com/s3/m/fdfd89c8f01dc281e53af0bb.png)
汉字谐音特点的古诗+笑话+对联+歇后语[1]汉字谐音特点的古诗笑话对联歇后语一、古诗1、二猿断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对锯(句)一马陷足污泥内,老畜生怎能出题(蹄)——————解缙2、因荷而得藕,(因何而得偶)有杏不须梅,(有幸不须媒)3、狗啃河上(和尚)骨--苏轼水流东坡诗(尸)--佛印4、师姑田上担禾上(和尚)美女堂前抱绣裁(秀才)5、孔子生于舟(周)未光舞(武)起自汉中(光舞:闪电;汉中:天空)6、灯笼笼灯,纸(枳)壳原来只防风鼓架架鼓,陈皮不能敲半下(夏)7、莲(怜)子心中苦梨(离)儿腹内酸8、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
(烛-嘱,围棋-违期)杨柳枝温庭筠9、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晴-情)三、对联1.、莲(连)子心中苦梨(离)儿腹内酸2.、身居宝塔,眼望孔明(诸葛亮),怨江围(姜维)实难旅步(吕布)3.、鸟处笼中,心思槽巢(曹操),恨关羽(关羽)不得张飞(张飞)4.、两舟竞渡,橹速(鲁肃)不如帆快(攀哙)5.、百管争鸣,笛清(狄青)难比萧和(萧何)6.、相传有个神童,宰相爱其才招为女婿。
宰相宴请时,当着满堂宾客出一上联请女婿对:因荷而得藕。
女婿手指席上果品,答:有杏不须梅。
这里因用了谐音(荷—何,藕—偶,杏—幸,梅—媒)而妙言他意,客人们顿时而悟,连连称妙。
7.、孔子生於舟(周)未光舞(武)起自汉中8.、史笔流芳,虽未成名终可法;洪恩浩荡,不思报国反成仇! (史可法,洪承畴。
)9、泥肥禾尚瘦(尼肥和尚瘦)晷「音鬼」短夜差长(鬼短夜叉长)上联的意思是:泥土肥沃,但禾苗仍然瘦弱。
下联的意思是:太阳在天上的时间越来越短(所谓晷短,此乃夏至后发生的自然现象),日夜的时差越来越长。
10、童子打桐子,桐子落,童子乐;幼儿摘柚儿,柚儿完,幼儿玩。
11、眼珠子,鼻孔子,珠(朱)子还居孔子上;眉先生,须后生,后生更比先生长。
四、歇后语妈妈的众姐姐-- 多疑(姨)戏台上的垛口-- 不成(布城)戏台上的鞭子-- 加码(假马)观音堂里着火-- 妙哉(庙灾)孙猴子坐金銮殿-- 不象仁(人)君寿星打靶-- 老腔(枪)寿星弹琵琶-- 老生常谈(弹)麦柴秆吹火-- 小气(器)弄堂里跑马-- 题(蹄)旱魅拜夜叉-- 尽(精)见鬼园外竹笋-- 外甥(生)男人不打老婆-- 好福气(夫妻)秀才做诗-- 有两手(首)秃子脱帽子-- 头名(明)何家姑娘给郑家-- 正合适(郑何氏)肚子里撑船-- 内行(航)龟盖量米-- 什么声(升)难出扯胡子过河-- 谦虚(牵须)过度(渡)扯铃扯到半空中-- 空想(响)抓蜂吃蜜-- 恬(甜)不知耻(刺)两百钱的花生-- 有得驳(剥)两手捧寿桃-- 有理(礼)护国寺买骆驼-- 没那个事(市)花椒掉进大米里-- 麻烦(饭)了。
有趣的汉字(谐音歇后语、字谜、古诗、对联、笑话)
![有趣的汉字(谐音歇后语、字谜、古诗、对联、笑话)](https://img.taocdn.com/s3/m/002f63494b73f242336c5fb6.png)
谐音的歇后语音类孔夫子搬家一尽输(书)大葱拌豆腐一一清(青)二白咸菜煎豆腐——言(盐)在先外甥打灯笼——照旧(舅)嘴上抹石灰一白说(刷)精装茅台——好久(酒)猪八戒拍照一自找难堪(看)怀里揣小拢子一舒(梳)心小苏他爹一老输(苏)四两棉花一谈(弹)不上梁山泊军师一无(吴)用一二三五六一一没事(四)一二三四五六七一一王(忘)八,(最不喜欢人只念到七!)—丈二加八尺——仰仗(两丈)一个墨斗弹出两条线一一思(丝)路不对一斤面粉摊张饼一一落后(烙厚)一头栽到炭堆里一一W(煤)到顶一百斤面蒸一个寿桃一一废(费)物点心一层布做的夹袄一一反正都是理(里),(谁最有权穿这袄?)一条腿的裤子一一成了群(裙)—根灯草点灯----- 无二心(芯)一辈子做寡妇一一老手(守),(网上的“终身寡妇”都有些谁?)二十五两一一半疯(封)二三四五一一缺衣(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缺衣(一)少食二两棉花四张弓一一细谈(弹)二姑娘梳头一一不必(菌)十二个时辰占三个字一一身(申)子虚(戌)十八岁的宫娥一一正享福(想夫)十文钱掉了一文一一久闻(九文)十五的月光---- 大量(亮)十月里的桑叶一一谁来睬(采)你,(对付硝烟诱饵的最好办法)八十岁的老太打哈欠------- 望无涯(牙)八月的核桃一一挤满了人(仁)八百个铜钱穿一串一一不成调(吊)九月初八问重阳一一不久(九)刀子切元宵一一不愿(圆)三九天穿单衣一一威(畏)风谐音的古诗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R 岀四边雨,道是无晴(无情)却有晴(有情).灯笼笼灯,纸(枳)壳原来只防风 鼓架架鼓,陈皮不能敲半下(夏) 孔子生于舟(周)未光舞(试)起自汉中(光舞:闪电;汉中:天空) 狗啃河上(和尚)骨“苏轼 水流东坡诗(尸)“佛印 向阳门第春常在“苏轼 积善人家庆(罄)有叙佝)“佛印杨柳枝温庭筠 井底点灯深烛伊,玲珑骰子安红豆, 共郎长行莫围棋。
(烛一嘱,围棋一违期) 入骨相思知不知。
竹枝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 东边R 出四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有关谐音的古诗、对联、笑话
![有关谐音的古诗、对联、笑话](https://img.taocdn.com/s3/m/49816428c5da50e2534d7f08.png)
有关谐音的古诗杨柳枝温庭筠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
(烛-嘱,围棋-违期)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竹枝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晴-情)无题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丝-思)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有关谐音的对联因荷而得藕,(因何而得偶)有杏不须梅。
(有幸不须媒)孔子生于舟(周)未光舞(武)起自汉中(光舞:闪电;汉中:天空)莲(怜)子心中苦梨(离)儿腹内酸有关谐音的歇后语老太婆上鸡窝--------笨蛋。
(奔蛋)雨打黄梅头----------倒霉。
(倒梅)马店买猪------------没那事。
(没那市)腊月天气------------动手动脚。
(冻手冻脚)父亲向儿子磕头------岂有此理。
(岂有此礼)公共厕所仍石头------引起公愤。
(引起公粪)外婆死了儿子--------无救。
(无舅)乌龟爬门槛----------但看此一番。
(但看此一翻)钝刀破竹------------想不开。
(响不开)电线杆上绑鸡毛------好大的胆子。
(好大的掸子)灯草打鼓------------不想。
(不响)盐店里谈天----------闲得没事做。
(咸得没事做)空棺材出葬----------目中无人。
(木中无人)生花生--------------非吵不可。
(非炒不可)猴子学走路----------假惺惺。
(假猩猩)癞虾蟆跳水井--------不懂。
(噗咚)吃饺子不吃馅--------调皮。
(挑皮)打灯笼搬石头--------照办。
(照搬)耕地里甩鞭子--------吹牛。
(催牛)酱缸里泡石头--------一言难尽。
(一盐难进)千年的石佛像--------老实人。
(老石人)唐僧的书------------一本正经。
(一本真经)后边扎小辫------违法乱纪。
(尾发乱系)炉子翻身------------倒楣。
有关谐音的对联笑话故事歇后语等
![有关谐音的对联笑话故事歇后语等](https://img.taocdn.com/s3/m/6117e5282f60ddccda38a057.png)
一、绕口令:演员制服男演员穿蓝制服,女演员穿棉制服,蓝制服是棉制服,棉制服是蓝制服。
男演员穿蓝棉制服,女演员穿棉蓝制服。
瘸子和矬子小山屋南面来了个瘸子,腰里别着个橛子,北边来了个矬子,肩上挑着担茄子。
别橛子的瘸子要用橛子换挑茄子的矬子的茄子,挑茄子的矬子不给别橛子的瘸子茄子。
别橛子的瘸子抽出腰里的橛子打了挑茄子的矬子一橛子,挑茄子的矬子拿起茄子打了别橛子的瘸子一茄子。
提灯笼绕口令提灯笼小凤提着圆灯笼,小龙提着方灯笼。
小凤的圆灯笼上画着龙,小龙的方灯笼上画着凤,小凤要拿圆龙灯笼换小龙的方凤灯笼。
南边的喇嘛和北边的哑吧从南边来了个喇嘛,提拉着五斤塔嘛。
从北边来个哑吧,腰里别着个喇叭。
提拉塔嘛的喇嘛,要拿塔嘛换别喇叭哑巴的喇叭,别喇叭的哑巴,不愿意拿喇叭换提拉塔嘛喇嘛的塔嘛。
提拉塔嘛的喇嘛拿塔嘛打了别喇叭的哑巴一塔嘛,别喇叭的哑巴,拿喇叭打了提拉塔嘛的喇嘛一喇叭。
也不知提拉塔嘛的喇嘛拿塔嘛打坏了别喇叭哑巴的喇叭。
也不知别喇叭的哑巴拿喇巴打坏了提拉塔嘛喇嘛的塔嘛。
提拉塔嘛的喇嘛敦塔嘛,别喇叭的哑巴吹喇叭。
二、谐音古诗:杨柳枝温庭筠井底点灯深烛(嘱)伊,共郎长行莫围棋(违期)。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李商隐《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丝”与“思”)刘禹锡《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晴”与“情”晋代乐府民歌《子夜歌(其一)》:“始欲识郞时,两心望如一。
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
”(“丝”谐“思” ;“悟”谐“误”)《乐府诗集》之《西洲曲》:“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
”“莲子”谐“怜子”,三、谐音歇后语大全:十八岁的宫娥--正享福(想夫)十文钱掉了一文--久闻(九文)十五的月光--大量(亮)十月里的桑叶--谁来睬(采)你八十岁的老太打哈欠--一望无涯(牙)四、对联:一东不管,西不管,酒管;兴也罢,衰也罢,喝罢。
唐诗宋词 谐音古诗笑话
![唐诗宋词 谐音古诗笑话](https://img.taocdn.com/s3/m/63dce20a6edb6f1afe001f03.png)
唐诗宋词谐音古诗笑话
在一个热闹的集市上,一个卖鱼的喊道:“鲜鱼!”这时,一个卖泡泡糖的紧接着喊:“泡糖! (泡汤)”那个卖鱼的听了,对那个卖糖的人说:“哎,你为什么说我的鱼泡汤了啊?”他们越吵越凶。
就在这时,一个卖豆芽的又喊道:“豆芽! (斗呀)”一位治安员走了过来问:“还有谁在和他们吵架啊?”正巧一位卖油果的喊道:“油果! (有我)”治安员听了以后说:“那好,把你们四个一并带走!”??
--你饭量大吗?
--我嘴多时吃过8个馒头。
(最多)
--那你现在有几个嘴?杨柳枝温庭筠
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
(烛-嘱,围棋-违期)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竹枝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晴-情)
谐音联:
二猿断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对锯(句)
一马陷足污泥内,老畜生怎能出题(蹄)--解缙
因荷而得藕,(因何而得偶)
有杏不须梅,(有幸不须媒)
狗啃河上(和尚)骨--苏轼
水流东坡诗(尸)--佛印
向阳门第春常在--苏轼
积善人家庆(罄)有余(鱼) --佛印
师姑田上担禾上(和尚)
美女堂前抱绣裁(秀才)
孔子生于舟(周)未
光舞(武)起自汉中(光舞:闪电;汉中:天空)灯笼笼灯,纸(枳)壳原来只防风
鼓架架鼓,陈皮不能敲半下(夏)
莲(怜)子心中苦
梨(离)儿腹内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二猿断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对锯(句)一马陷足污泥内,老畜生怎能出题(蹄)——————解缙2、因荷而得藕,(因何而得偶)有杏不须梅,(有幸不须媒)3、狗啃河上(和尚)骨--苏轼水流东坡诗(尸)--佛印4、师姑田上担禾上(和尚)美女堂前抱绣裁(秀才)5、孔子生于舟(周)未光舞(武)起自汉中(光舞:闪电;汉中:天空)6、灯笼笼灯,纸(枳)壳原来只防风鼓架架鼓,陈皮不能敲半下(夏)7、莲(怜)子心中苦梨(离)儿腹内酸8、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
(烛-嘱,围棋-违期)杨柳枝温庭筠9、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晴-情)竹枝刘禹锡谐音对联东不管,西不管,酒管;兴也罢,衰也罢,喝罢。
清代江南一酒馆生意萧条,有书生为题此联,生意渐好。
“管”谐“馆”,“罢”谐“吧”二闵子牵白牛,过王子店;白公骑乌马,赶公冶场。
某学童集孔门弟子戏对。
“闵子牵”谐“闵子骞”,“白牛”谐“[冉]伯牛”,“白公骑”谐“百公琦”,“公冶场”谐“公冶长”三上海秀才下第,只为落书;华亭百姓受灾,皆因孽报。
明上海知县郑洛书、华亭知县聂豹戏对。
“落书”谐“洛书”,“孽报”谐“聂豹”四顺风帆逆风帆,帆迟帆快;涨潮橹退潮橹,橹直橹扳。
祝允明对某友。
“帆迟”谐“樊迟”,孔子弟子;“帆快”谐“樊哙”,汉初大将;“橹直”谐“鲁直”,宋黄庭坚字;“橹扳”谐“鲁班”,古代巧匠五船尾拔钉,孔子生于舟末;云间闪电,霍光出自汉中。
解缙对某友。
“舟”谐“周”,“霍光”谐“火光”六猫儿竹下乘凉,全无暑气;蝴蝶花间向日,更有风来。
“暑”谐“鼠”,“风”谐“蜂”七披衣靸鞋而走,急事急事;弃甲曳兵而走,常输常输。
兵部尚书夏元吉、给事中周大有戏对。
“急事”谐“给事”,“常输”谐“尚书”八解衣脱冕而行,舍人给事;弃甲曳兵而走,宣抚尚书。
赵九龄对张焘。
“给事”谐“急事”,“尚书”谐“常输”八木屐为鞋,足下果然无履;椰瓢作盏,尊前委的不钟。
明胡唯庸、袁柳庄戏对。
“无履”谐“无礼”,“不钟”谐“不忠”九立湖石于江心,岂非假岛;蒙虎皮于马背,谓是斑彪。
文征明对徐祯卿。
“假岛”谐“贾岛”,“斑彪”谐“班彪”十雨打儒冠,好似盛油木杓;雪飘僧顶,犹如舂粉擂槌。
尤秀才对雷和尚。
“油”谐“尤”,“擂”谐“雷”十一叶落枝枯,看光棍如何结果;刀砍斧劈,是总督也要拔根。
光棍对知县。
“督”谐“蔸”十二莲败荷残,落叶归根成老媪;谷成禾熟,吹糠去壳做新娘。
方言。
“老媪”谐“老藕”,“新娘”谐“新粮”十三史笔流芳,虽无成功终可法;洪恩浩荡,不能报国反成仇。
(说明未史可法与洪承畴,何苦加注)“成仇”谐“承畴”,讽洪承畴十四风坠雀巢,二三子连窠及地;月穿鸡屋,四五声金膀啼鸣。
明年富对塾师。
“连窠及地”谐“连科及第”,“金膀啼鸣”谐“金榜题名”十五风落鹊巢,二三子连窠及地;雨淋猿穴,众诸侯戴漏朝天。
此联传为明徐阶应试时对宗师。
“连窠及地”谐“连科及第”,“诸侯”谐“诸猴”十六风坠鹊巢,二三子连柯及地;雨打猿穴,众诸猴戴露朝天。
此为上联的又一面目,惟以“诸猴”谐“诸侯”与上联反十七赭山湾上浪高低,橹班橹速;白塔洋前风缓急,帆快帆迟。
“橹班、橹速、帆快、帆迟”谐“鲁班、鲁肃、樊哙、樊迟”十八劈破石榴,红门中许多酸子;咬开银杏,白衣里一个大仁。
“红门”谐“黉门”,“大仁”谐“大人”十九先生知其几乎,何为又入职方也;太史非附热者,奈何只管翰林耶。
职方陈式斋戏对太史李西涯。
“几”谐“[织]机”,“职方”谐“织坊”,“太史”谐“太湿”,“翰林”谐“汗淋”二十弄子弄狮,一副假头皮,难充真兽;画工画猴,这等无心腹,枉作生猿。
新娘戏对生员。
“猿”谐“员”二十一鸡卵与鸭卵同窠,鸡卵先生、鸭卵先生;马儿偕驴儿并走,马儿蹄举、驴儿蹄举。
学官对提举。
“蹄举”谐“提举”二十二身居宝塔,眼望孔明,怨江围实难旅步;鸟处笼中,心思槽巢,恨关羽不得张飞。
内江三元塔楹联。
“江围”谐“姜维”;“旅步”谐“吕布”;“槽巢”谐“曹操”二十三宝塔七八层,中容大鹤;通书十二页,里记春秋。
罗万藻对知府。
“中容大鹤”谐“《中庸》、《大学》”;“里记春秋”谐“《礼记》、《春秋》”二十四筵上枇杷,本是无声之乐:草间蚱蜢,还同不系之舟。
“枇杷”谐“琵琶”;“蚱蜢”谐“舴艋”二十五月朗星稀,今夜断然不雨;天寒地冻,明朝必定成霜。
传为秦观、苏小妹洞房对句。
“不雨”谐“不语”,“成霜”谐“成双”二十六闷拔红炉,尽是长叹短叹;愁拈素帕,提起千思万思。
陶振对杨性。
“叹”谐“炭”,“思”谐“丝”二十七脚穿芒鞋迎宾,足下无履;手执椰瓢劝酒,目前不钟。
明梁国公对铁冠道人张景华戏对。
“无履”谐“无礼”,“不钟”谐“不盅”二十八永夜无聊,同向西窗剪蜡;良宵独坐,好从东阁燃藜。
嘲瘌痢头联。
“蜡”谐“瘌”,“藜”谐“痢”二十九坐破寒砧,从此渐入佳境;磨穿铁砚,而今才得出头。
某生员被罚荷枷示众,作此联自嘲。
“佳境”谐“枷颈”三十市肆屠沽,大畜挂,小畜挂;街坊博弈,前汉输,后汉输。
明杨基、徐贲市景即对。
“挂”谐“卦”,“汉输”谐“汉书”三十一三天不吃饭,胸中无点屎;六月穿棉袄,胯下有汗淋。
刘宁对周济。
“点屎”谐“典史”;“汗淋”谐“翰林”三十二道童锅里煎茶,不知罐煮;和尚墙头递酒,必是私沽。
陈道复对唐寅。
“罐煮”谐“观主”;“私沽”谐“师姑”三十三灯笼笼灯,纸壳原来只防风;鼓架架鼓,陈皮不能敲半下。
药名巧对。
“纸”谐“枳”;“下”谐“夏”三十四打铁锤鸣,红火焰中三尺雪;弹棉弓响,白云堆里一声雷。
明代一考官想除一考生之名,出上联试之,考生应以下联,功名得留。
“打铁锤鸣”谐“打叠除名”,“弹棉弓响”谐“但愿公想”,即从国家社稷出发三十五乞丐分符,教化大行于郡邑;优伶秉铎,弦歌遍沐于胶庠。
清松陵有富人生性鄙吝,以叫化得名,康熙年间援例加纳为县令,同时有某人以善歌而得选某省教职,乃有是联。
“教化”谐“叫化”三十六伏羲抖乱神农草,伯夷叔齐;钟离失却吕公绦,寒山拾得。
刘珏。
“叔齐”谐“束齐”三十七陈教授数茎头发,无髻可施;陆大参一道髭髯,何鬚如此。
陈震对陆容。
“髻”谐“计”,“鬚”谐“须”三十八蜘蛛结网转运丝,来往巡檐;鹁蛤带铃左右翼,纵横出哨。
于谦对某翰林。
“转运丝”谐“转运司”,“巡檐”谐“巡盐”,皆官名三十九播谷禽鸣,催起农夫忙播谷;提壶鸟语,唤醒酒客出提壶。
前一“播谷”谐“布谷”,“提壶”谐“鹈鹕”,皆鸟名四十两猿截木山中,这猴子也会对锯;匹马陷身泥内,此畜牲怎得出蹄。
陈启东戏对陆文量。
“锯”谐“句”,“蹄”谐“题”四十一和尚上楼,楼高梯短,何上,何上;尼姑沽酒,酒美价廉,宜沽,宜沽。
和尚、尼姑戏对。
“何上”谐“和尚”,“宜沽”谐“尼姑”四十二二猿断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对锯;一马陷足污泥内,老畜生怎能出蹄。
一说陆容、陈震互对,一说解缙、李调元互嘲。
“锯、题”谐“句、题”四十三两舟竞渡[两船并行],橹速不如帆快;百管争鸣[八音齐奏],笛清难比箫和。
陈洽父子巧对。
“橹速、帆快、笛清、箫和”分别谐“鲁肃、樊哙、狄青、萧何”四十四礼部重开天榜,状元榜眼探花,有些惶恐;内阁翻成妓馆,乌归王巴篾片,总是遭瘟。
明温体仁为乌程籍归安人,王应熊为巴县人,广有恶行,吴宗逵秉二人意旨为恶,时人视为“篾片”。
适逢礼部堂官黄士俊、孔贞运、陈子壮为三鼎甲,有人乃题上联。
“惶”谐“黄”,指黄士俊;“恐”谐“孔”,指孔贞运;“乌归”乃“乌程归安”之省,谐“乌龟”,指温体仁;“王巴”谐“王八”,指王应熊为巴县人;“瘟”谐“温”,亦指温体仁。
对联格式作者:对联属于一种凝缩了的文学艺术品类。
在众多的文学品类中,对联与格律诗有着极其相近的特征,那就是都以最精巧的语言和有节奏的韵律集中地反映人们的生活而抒发情感。
对联与格律诗相比,其实质是相同的,只是形式上有所不同,其实,一副好的对联,就是一首诗,可以说,对联是具有特殊形式的诗。
概括对联的特点,主要分四个方面:一是形式对称,二是内容相关,三是文字精练,四是节奏鲜明。
也有人将其称为对联四美,即建筑美、对称美、语言美和节律美。
下面分别介绍对联的四大特点:(一)形式对称对称,指上下联句的对仗形式,也称对偶形式。
对仗,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一项重要的修辞方法,是对联的魅力和生命之所在。
什么是对仗呢?对仗,换言之,就是对偶句的对称。
“对仗”一词来源于古代宫中卫队行列(仪仗队),这种行列是两两相对排列,故称对仗。
对仗作为一种修辞方式运用到汉语文字艺术中,即比喻用平行的两句话,成双成对地排列,表达相关或相反的关系。
中国古代文学中,对偶句屡见不鲜。
不管是《诗经》还是《尚书》、《易经》、《老子》、《淮南子》都有对仗鲜明的佳句,两汉以后的赋体文学,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骈体文学,唐代以后的格律诗,对偶这一辞格逐渐被人们所掌握,成为古典文学中不可替代的修辞方式。
对仗,是汉语文学的一大特征。
中国的方块字,一字一言,本身便为对仗艺术的产生提供了适宜其生长的先决条件。
这一特点使得骈文、诗歌、对联这种凝缩艺术千年不衰,具备了强大的生命力。
对联中的对仗是在对联的出句和对句中把同类的概念或相对的概念放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之并列起来,形成联句的对称美。
在对联中,对仗方式尤为重要,它是对联艺术的精髓所在。
民间有一则关于春联的谜语,这样写着:两姊妹,一般长同打扮,各梳妆满脸红光,年年报吉祥。
只言片语,很精到地写出了对联的对称美、建筑美和祝颂吉祥的特点。
对仗形式的产生,来源于客观世界本来具有的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的现象,这是一切事物存在的基本形式,这种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启示了文学艺术的对称美,同时也迎合了中国古代阴阳学说中“一阴一阳为之道也”的理论。
刘勰在他的《文心雕龙·丽辞》篇中指出,“造化赋形,支体必双,神体为用,事不孤立。
”强调了客观事物的对偶状态。
刘勰还讲到:“丽辞之体,凡有四对,言对为易,事对为难,反对为优,正对为劣。
”因为,反对更能反映充满复杂矛盾的客观存在博物馆能表现作者的辩证思维,更好地揭示事物的本质。
学会写对联,必须掌握对仗方式的基本要求。
古人曰:“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前人讲对仗,有明确的原则。
《缥湘对类》一书提出“实对实,虚对虚”的基本法则,强调“有无虚与实,死活重兼轻”,这为后来的楹联艺术奠定了基本框架。
古人做对仗,又将汉字分为实字、虚字、助字三大类。
实字类又另外分出半实字,虚字类又分出活与死两小类,并且又另附半虚字。
分类如下:实字:花、草、林、山、天、地……半实:力、雄、文、武、光、雷……虚字(死):高、新、强、大、精、小……虚字(活):流、歌、升、斗、照、开……半虚:上、下、中、内、外。
里……助字:之、也、然、哉、焉、何……前人对以上这种分类,概括了几句话:“无形可见为虚,有迹可指为实,体本乎静为死,用发乎动为生,似有似无者半虚半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