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原理

合集下载

专题: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探究实验设计

专题: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探究实验设计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探究实验设计1.化学反应原理如图5-1所示,利用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从而使容器内形成负压,打开止水夹后,水进入容器内。

进入容器中的水的体积,可粗略地认为是空气中所含氧气的体积。

2.探究方案:⑴在集气瓶中放入少是水(用于溶解生成的五氧化二磷,同时可吸收燃烧产生的热,有利于瓶内降温),做上记号,并将瓶内剩余体积均分为五等分。

⑶用止水夹夹紧乳胶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观察到红磷燃烧,产生浓厚的白烟。

⑶红磷熄灭后,冷却至室温,打开止不夹,观察到水进入集气瓶内,最终水面在五分之一记号处。

3.要做好该实验,关键要注意以下几点:⑴用更易燃烧的可燃物代替红磷(如白磷);⑶装置的气密性要好;⑶燃烧匙伸入集气瓶中的速度要快,并塞紧塞子。

5.资源开发:通过刚才的分析,我们知道,在做好本探究实验除用白磷代替红磷外,就是尽可能防止或减少气体泄漏的可能。

我们可以利用以下装置来进行探究:⑴用凸透镜将太阳光聚焦到白磷,使白磷燃烧。

此法可以防止燃烧匙伸入集气瓶时气体的散逸。

如图5-2。

⑵用水浴加热的办法使白磷燃烧,也可以防止燃烧匙伸入集气瓶内气体的散逸。

白磷的着火点仅40℃,水温稍高,足以使白磷着火燃烧。

如图5-3。

做此实验时,盛白磷的广口瓶不能直接放入沸水中,也以免广口瓶因骤热而爆裂。

可先用温水淋浴后,再将热水注入外面的大烧杯中。

⑶用钟罩代替集气瓶进行实验,如图5-4所示。

钟罩下方敞口,气体受热膨胀时,可将水压出一部分从产生减压作用。

用此法既减少了气体泄漏的可能,准确性比原实验方案高。

⑷在一端封闭的粗玻璃管内放一颗白磷,用胶塞塞住,并使从推入到玻璃管中部,记下位置。

用酒精灯微微加热白磷,使之燃烧,同样可观察到白磷燃烧,有大量白烟生成,胶塞被推向外侧(右侧)。

待装置冷却,胶塞逐渐向内侧(左侧)移动,根据胶塞停止时的位置,确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

如图5-5。

这种方法在不透气的情况下进行,几乎可以完全防止漏气。

专题一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及氧气的制取中考化学一轮复习之核心考点透析(原卷版)

专题一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及氧气的制取中考化学一轮复习之核心考点透析(原卷版)

专题一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及氧气的制取重点突破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1、实验原理①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消耗氧气生成固体,使密闭容器中的压强,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即为消耗氧气的体积。

②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生成固体五氧化二磷,使密闭容器中的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烧杯中的水被压入集气瓶,进入集气瓶内的水的体积约等于消耗氧气的体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P+5O22P2O5。

2、实验结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3、实验装置4、实验步骤( 1 )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

( 2 )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橡胶塞,观察红磷燃烧的现象。

( 3 )待红磷熄灭且装置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观察现象。

5、实验现象( 1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 2 )装置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倒流入集气瓶中,集气瓶内水面上升的体积约占原容器中空气体积的1。

56、实验结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

57、误差分析8、实验反思用其他药品代替红磷时应该满足什么条件?( 1 )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不能与空气中的其他物质反应。

分析:若选用的物质能与空气中的其他物质反应( 如镁能与O2、N2、CO2反应),则集气瓶内减少的气体体积不只是O2的体积,会使测量结果偏高。

( 2 )物质与氧气反应的生成物不是气体,或生成的气体能被集气瓶中的液体吸收。

分析:若选用的物质与氧气反应生成气体,如木炭、硫粉等,则会导致反应后集气瓶内压强无明显变化,使测得的结果偏差较大。

改进实验:用NaOH溶液代替集气瓶中的水。

(3)在空气中不反应的物质分析:若物质在不与空气反应,那么就无法消耗氧气,如铁在空气中不反应。

9、改进装置基础练1.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反应后燃烧匙中的红磷完全消失B.进入瓶中水的体积约为氧气的体积C.钟罩内气体压强的减小导致水面上升D.反应结束后需冷却至室温再观察钟罩内的液面高度2.实验室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在这个实验过程中,下图能正确表示的广口瓶内气体体积变化情况的是()A.B.C.D.3.某同学利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红磷燃烧后恢复到室温,打开弹簧夹后,发现进入广口瓶的液体体积小于广口瓶容积的。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的拓展一、在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测定实验中,要注意观察实验现象,体会从实验事实导出结论的思维过程(如图1)。

现象:实验中可以观察到,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大量热;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后,烧杯中的水倒流入集气瓶中,至约占集气瓶容积的1/5。

结论:通过实验得知,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1/5。

原理解释: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生成固体五氧化二磷,使集气瓶内压强变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烧杯中的水倒流入集气瓶内,且空气中氧气体积约占空气体积1/5,所以倒流入集气瓶内的水约占集气瓶容积1/5。

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前要进行气密性检查) 反应物:1、反应物只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2、反应物不能是气体。

3、反应物足量,确保氧气反应完,使测得氧气的体积更接近空气中氧气的实际体积。

生成物:生成物不能是气体读数:冷却至室温才能读数这个实验还可推论出氮气的性质 :氮气不能支持燃烧(化学性质);集气瓶内水面上升一定高度后,不能继续上升,可以说明氮气难溶于水(物理性质)。

实验失败因素分析:在这个实验中,若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1/5,导致结果偏低的原因可能有:(1)红磷的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耗尽;(2)装置漏气;(3)未冷却至室温就读数。

若该实验中气体减少的体积大于1/5,原因可能是(1)点燃红磷后,插入燃烧匙时,瓶塞子塞得太慢,使得瓶中空气受热膨胀,部分空气溢出。

(2)实验开始时,没有夹或没夹紧止水夹。

(3)装置气密性不好;二、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反应物选择:1、燃烧法 可用红磷、白磷加热法 可用Cu 、Hg比较:A:红磷、白磷 原理相同:4P+5O 2—→2P 2O 5红磷须外部点燃;白磷着火点很低,微热即可,所以可直接在密闭装置内引燃实验结果:用白磷比用红磷误差小。

B :Cu 、Hg 汞有污染,不建议使用2、不可用:铁丝 因为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不可用: Mg 因为Mg 能与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氮气反应不可用:S 、C 、蜡烛 因为均有气体生成,※3、对实验进行改进后, S 、C 、蜡烛也能测氧气含量原理:S+O 2—→SO 2 C+O 2—→CO 2 蜡烛燃烧生成H 2O 和CO 2SO 2、CO 2能与碱溶液反应 如:CO 2+Ca(OH)2→CaCO 3↓+H 2O CO 2+2NaOH →Na 2CO 3+H 2O SO 2+2NaOH →Na 2SO 3+H 2O装置:三、利用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原理除去空气中的氧气方法一、红磷(白磷)燃烧法方法二、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铜(如右图所示)点燃 点燃 点燃 S 或C 或蜡烛澄清石灰水或稀氢氧化钠溶液 实验成功满足条件 亚硫酸钠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题归类一、实验药品选择型例1.小军根据燃烧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认为可用木炭替代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并按左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测定氧气含量的原理是

测定氧气含量的原理是

测定氧气含量的原理是
测定氧气含量的原理涉及到气体的化学反应和测定方法的选择。

以下为一种常见的测定氧气含量的原理。

原理:
氧气含量的测定方法之一是利用氧气与还原剂发生化学反应,通过测量反应前后还原剂的变化来间接测定氧气含量。

还原剂是一种能够与氧气发生反应并被氧气氧化的物质,如硫酸亚铁(II)。

其化学反应可以表示为:
4FeSO4 (aq) + O2 (g) + 2H2O (l) -> 4Fe(OH)3 (s) + 4H+ (aq)
在该反应中,氧气与亚铁离子发生反应产生水和铁(III)氢氧化物。

通过测量反应前后还原剂溶液的颜色或氧化还原电位的变化,可以间接计算出氧气的含量。

实施步骤:
1. 准备好含有还原剂的溶液,并在适当条件下进行反应,例如加热或搅拌等。

2. 记录反应前后溶液的颜色变化或测量溶液的氧化还原电位。

3. 根据已知的反应计量关系和反应条件,计算出氧气的含量。

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测定方法可能采用不同的原理和步骤。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实验条件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探究实验设计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探究实验设计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探究实验设计1.化学反应原理如图5-1所示,利用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从而使容器内形成负压,打开止水夹后,水进入容器内。

进入容器中的水的体积,可粗略地认为是空气中所含氧气的体积。

2.实验仪器:集气瓶、燃烧匙、烧杯、玻璃管、乳胶管、止水夹。

实验药品:红磷、水。

3.探究方案:⑴在集气瓶中放入少是水(用于溶解生成的五氧化二磷,同时可吸收燃烧产生的热,有利于瓶内降温),做上记号,并将瓶内剩余体积均分为五等分。

⑶用止水夹夹紧乳胶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观察到红磷燃烧,产生浓厚的白烟。

⑶红磷熄灭后,冷却至室温,打开止不夹,观察到水进入集气瓶内,最终水面在五分之一记号处。

4.探究评价:该探究实验在反应原理上就存在错误。

我们都知道,反应物浓度越小,反应的速率越慢。

当燃烧持续进行时,氧气的浓度越来越小,氧化的速率也越来越小。

一旦燃烧放出的热量不足以维持可燃物在着火点以上温度时,燃烧便停止了。

这也是有些物质不能在空气中燃烧,但能在氧气中燃烧的原因。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利用燃烧试图除尽空气中的氧气,是很难达到目的的。

维持红磷燃烧需要的氧气浓度相对较高,因此就更无法除尽氧气了。

很多教师在做该实验时,都发现,最终水面停在十分之一处,而不是五分之一处,原因就在于此。

该实验装置可能发生气体泄漏的地方太多,加之燃烧的红磷伸入集气瓶中加热了内部的空气,使之外逸,都会导致实验的误差。

要做好该实验,关键要注意以下几点:⑴用更易燃烧的可燃物代替红磷(如白磷);⑶装置的气密性要好;⑶燃烧匙伸入集气瓶中的速度要快,并塞紧塞子。

5.资源开发:通过刚才的分析,我们知道,在做好本探究实验除用白磷代替红磷外,就是尽可能防止或减少气体泄漏的可能。

我们可以利用以下装置来进行探究:⑴用凸透镜将太阳光聚焦到白磷,使白磷燃烧。

此法可以防止燃烧匙伸入集气瓶时气体的散逸。

如图5-2。

⑵用水浴加热的办法使白磷燃烧,也可以防止燃烧匙伸入集气瓶内气体的散逸。

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

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

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放开往日的学习中的紧张,用一颗平常心去轻松面对,相信你会考出自己理想的成绩的。

愿好运一直陪伴着你!下面是作者给大家带来的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欢迎大家浏览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初中化学实验: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

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

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刻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视察红磷燃烧的现象。

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视察实验现象及水面的变化情形。

在这一反应中,红磷(学符号为P)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一种叫做五氧化二磷(化学符号为P2O5)的新物质。

集气瓶内水平面上升,说明空气中的氧气被消耗了。

实验表明,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运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1实验原理:利用足量红磷燃烧消耗密闭集气瓶中的氧气,集气瓶中氧气被消耗,压强减小,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进入水的体积,就是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

2红磷燃烧实验现象:产生大量白烟。

(易错,注意是白烟,不是白雾,也不是烟雾。

由于红磷燃烧产生的是五氧化二磷,是固体。

固体是烟。

而雾指的是液体。

这里容易出错!)3实验成功关键:装置气密性要好;红磷要足量;操作迅速,燃烧的红磷要迅速伸入集气瓶内;装置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

4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

(注意1这里指的是体积,不能说质量。

第二在本实验中只能说是五分之一,不能说是百分之二十一) 5实验误差分析:如果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低于五分之一的原因有多是:红磷不足;装置气密性不好;装置未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6从本实验得出氮气的性质有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化学性质);难溶于水(物理性质)7药品挑选需要满足的条件:能够和氧气反应,并且只能消耗氧气;产物必须是固体,不能是气体。

举一反三:不能用木炭代替红磷,由于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

不能用镁条代替红磷,由于镁在空气中不但会消耗氧气,还能和氮气以及二氧化碳反应。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课本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课本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课本实验再现(1)实验用品①仪器:集气瓶、橡胶塞、燃烧匙、导气管、乳胶管、弹簧夹、烧杯、酒精灯及火柴。

②药品:红磷、水。

(2)实验原理利用红磷燃烧消耗密闭容器内空气中的氧气,使密闭容器内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水进入容器,进入容器内水的体积即为减少的氧气的体积。

(3)实验步骤①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在集气瓶内装入少量的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成五等份,并做上记号;③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观察红磷燃烧现象;④待红磷熄灭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实验现象。

(4)实验现象①红磷燃烧,发出黄色火焰,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②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内空气总体积的1/5。

(5)实验结论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6)注意事项①红磷要过量;②装置必须密封;③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④插入燃烧匙的速度要快;⑤弹簧夹要夹紧;⑥塞塞子要迅速;⑦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⑧实验所用药品一般为红磷,不能用硫、木炭、铁丝等物质代替。

【注意】哪些因素会导致结果偏小?哪些又会导致结果偏大呢?偏小:红磷量不足、装置气密性不好、未待冷却就打开弹簧夹、点燃红磷后伸入集气瓶内过慢。

偏大:弹簧夹未夹紧、塞塞子动作太慢。

拓展训练1.如图是用红磷燃烧法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装置图,有关此实验的结论与分析错误的是( )A.此实验证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B.此实验证明,反应后组气瓶内剩余的气体,既不易溶于水,也不支持燃烧C.该实验中的红磷还可以用硫来代替D.若该实验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可能的原因之一是装置气密性不好造成的2.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选用不同可燃物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实验起始时在集气瓶中装入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五等份。

将燃烧匙内的可燃物加热至燃烧或红热后,伸入瓶中塞紧瓶塞。

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记录数据如表(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测量原理:利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原理是利用红磷燃烧消耗密闭容器中的氧气,使密闭容器内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容器内水的体积即为减少的氧气的体积。

药品:红磷或白磷和水,并且红磷要过量。

所用的装置:图1(老教材)图2(新教材)实验成功的关键:(1)红磷需过量(2)装置必须密封(3)导管内先注满水(4)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实验中出现的现象(打开止水夹前后)和结论:现象:红磷在集气瓶内燃烧,产生黄白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大量白烟(五氧化二磷小颗粒),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水经导管进入集气瓶,进入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内空气总体积的1/5。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结论: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剩余气体主要是谁?有何性质?有何用途?主要是氮气。

氮气不支持燃烧,自身也不燃烧。

难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

氮气是制硝酸和化肥的重要原料;氮气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是一种常用的保护气,如焊接金属时用氮气作保护气,灯泡中充入氮气以延长使用寿命,食品包装时充氮气以防腐;医疗上在液氮冷冻麻醉条件下做手术;超导材料在液氮的低温环境下显示超导性能。

误差分析:1.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小:(1)红磷不足(2)装置气密性不好(3)导管事先未注满水(4)装置未冷却就打开弹簧夹2.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大:(1)燃烧匙插入得太慢,导致空气受热膨胀逸出(2)弹簧夹没有夹紧,导燃烧红磷时空气从弹簧夹逸出实验探究:药品:用C、S、Fe、Mg、蜡烛代替红磷,行不行?装置:改变点燃红磷方法(如电打火、热的鹅卵石或玻璃棒,加热,热水,放大镜等)来使装置更严密,防止空气散失。

图3 图4图51.在“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探究中,(1)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如图所示,在燃烧匙内盛过量红磷,点燃后立即插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待红磷火焰熄灭,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水流入集气瓶。

实验过程中,观察到主要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3篇

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3篇

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3篇放开往日的学习中的紧张,用一颗平常心去轻松面对,相信你会考出自己理想的成绩的。

愿好运一直陪伴着你!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初中化学实验: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

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

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观察红磷燃烧的现象。

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实验现象及水面的变化情况。

在这一反应中,红磷(学符号为P)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一种叫做五氧化二磷(化学符号为P2O5)的新物质。

集气瓶内水平面上升,说明空气中的氧气被消耗了。

实验表明,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1实验原理:利用足量红磷燃烧消耗密闭集气瓶中的氧气,集气瓶中氧气被消耗,压强减小,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进入水的体积,就是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

2红磷燃烧实验现象:产生大量白烟。

(易错,注意是白烟,不是白雾,也不是烟雾。

因为红磷燃烧产生的是五氧化二磷,是固体。

固体是烟。

而雾指的是液体。

这里容易出错!)3实验成功关键:装置气密性要好;红磷要足量;操作迅速,燃烧的红磷要迅速伸入集气瓶内;装置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

4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

(注意1这里指的是体积,不能说质量。

第二在本实验中只能说是五分之一,不能说是百分之二十一)5实验误差分析:如果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低于五分之一的原因有可能是:红磷不足;装置气密性不好;装置未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6从本实验得出氮气的性质有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化学性质);难溶于水(物理性质)7药品选择需要满足的条件:能够和氧气反应,并且只能消耗氧气;产物必须是固体,不能是气体。

举一反三:不能用木炭代替红磷,因为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

不能用镁条代替红磷,因为镁在空气中不但会消耗氧气,还能和氮气以及二氧化碳反应。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主要基于氧气与还原剂之间的化学反应。

在实验中,可以使用以下两种方法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一种是利用还原剂与氧气反应生成产物,并测定产物的量,另一种是通过测定还原剂的消耗量来间接计算氧气的含量。

方法一:利用还原剂与氧气反应生成产物的原理在此方法中,还原剂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氧化物。

通过测定氧化物的质量或体积,从而计算出氧气的含量。

常见的还原剂是碘化钾(KI)。

碘化钾可以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钾(K2O)或碘化钠(NaI)。

反应方程式:2KI+O2->2K2O或2KI+O2->2NaI实验过程如下:1.取一定体积的空气,通入碘化钾溶液中。

2.碘化钾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物。

3.通过测量氧化物的质量或体积,计算出氧气的含量。

方法二:通过测定还原剂的消耗量来测定氧气的含量在此方法中,使用已知浓度的还原剂溶液与空气反应,测定还原剂溶液的消耗量,从而计算出氧气的含量。

常见的还原剂是亚硝酸钠(NaNO2)。

亚硝酸钠可以与氧气反应生成氮气(N2)和硝酸钠(NaNO3)。

反应方程式:2NaNO2+O2->2NaNO3+N2实验过程如下:1.取一定体积的空气,并通入亚硝酸钠溶液中。

2.进行反应,在反应过程中,亚硝酸钠被氧气氧化为硝酸钠。

3.通过测量亚硝酸钠溶液的消耗量,计算出氧气的含量。

可以利用一些定量分析方法对还原剂的消耗量进行测定,例如滴定法或电化学测定方法。

无论使用哪种方法,都需要对实验条件进行控制,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例如,保持实验环境的稳定、控制反应温度和压力等。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验中,还需考虑氧气以外的其他气体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因为空气中还有其他成分,如氮气、二氧化碳等,所以需要通过其他方法或技术来排除这些成分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总之,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主要包括利用还原剂与氧气反应生成产物,或通过测定还原剂的消耗量来间接计算氧气的含量。

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探究实验设计

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探究实验设计

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探究实验设计设计者:永安中学谢爱军1.化学反应原理:如课本实验装置所示,利用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从而使容器内形成负压,打开止水夹后,水进入容器内。

进入容器中的水的体积,可粗略地认为是空气中所含氧气的体积。

2.该实验中存在的缺陷有:1)该探究实验在反应原理上就存在错误。

我们都知道,反应物浓度越小,反应的速率越慢。

当燃烧持续进行时,氧气的浓度越来越小,氧化的速率也越来越小。

一旦燃烧放出的热量不足以维持可燃物在着火点以上温度时,燃烧便停止了。

这也是有些物质不能在空气中燃烧,但能在氧气中燃烧的原因。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利用燃烧试图除尽空气中的氧气,是很难达到目的的。

维持红磷燃烧需要的氧气浓度相对较高,因此就更无法除尽氧气了。

很多教师在做该实验时,都发现,最终水面停在十分之一处,而不是五分之一处,原因就在于此。

2)实验中点燃红磷后伸入集气瓶的过程慢会造成气体膨胀流出瓶外,或外面的气体进入瓶内,从而使实验结果偏差大。

3)导管内的空气会造成实验偏差,或实验后期的水倒流时会在导管中残留也会造成实验偏差。

4)试验后读数时,由于瓶内外压强差会造成实验结果偏差大。

3. 针对以上的问题,我对演示实验做了一些改进:1)实验装置如下图:2)实验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按上图将装置组装好,③将水装入至玻管刻度1处,关好止水夹。

④用放大镜点燃白磷,⑤白磷熄灭后,待到玻管冷却到室温后打开止水夹,⑥将玻管降至玻管内的液面和烧杯内的液面相平后,读取数据。

4.改进的实验的优点:①白磷比红磷更能将玻管内的氧气消耗,②事先往玻管内压入水可以避免导管干扰实验,③在容器内点燃白磷,使实验密封性更好,④读数时,避免了压强差的影响。

5.实验还存在的缺陷:①实验药品有毒②点燃方式不佳酸雨的影响实验演示设计设计人:永安中学谢爱军一、实验原理S + O2→SO2SO2 + H2O → H2SO3Mg + H2SO3→ MgSO3 + H2CaCO3 + H2SO3→ CaSO3 + H2O +CO2二、装置设计三、实验步骤1、按左图组装好装置2、先往集气瓶内收集氧气3、点燃硫并立即封闭在集气瓶内4、待到硫熄灭后,用注射器将水注入到集气瓶内四、实验的优点:1、演示硫燃烧的实验,同时介绍了酸雨产生的一种原因。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探究:(1)可用多种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其原理都是利用某些物质在一定量的空气中,完全消耗其中的氧气而又不产生其他气体,导致压强减小,减少的体积即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

(2)常用来研究空气成分的药品和装置研究空气成分的常用药品必须是易与氧气反应且没有气体生成的物质,如磷、铜丝,因为它们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生成固体物质,一般不选择铁丝,因为铁丝在空气中难以燃烧,也不选择碳和硫,因为它们燃烧后生成的产物分别是二氧化碳气体和二氧化硫气体,燃烧后装置内压强变化不大。

装置除课本提供的类型外通常还有如下四种:图1注意:所用来反应的物质必须足量,容器的气密性必须良好,不漏气【例题】用来测定空气成分的方法很多,图1所示的是小明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测定方法。

实验过程第一步:将集气瓶容积划分为五等份,并做好标记。

第二步: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第三步: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发现水被吸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总容积的1/5。

请回答下列问题:(1)上面的实验同时证明了氮气有_________________的化学性质。

(2)实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总容积的1/5,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对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如图2所示),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

图2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1.小明用上中图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对该实验认识正确的是()A.使用红磷的量多或少,都不会影响实验结果B.燃烧足够的红磷可使进入容器的水占容器的4/5C.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使容器内压强下降,水面上升D.红磷一燃烧完,就要立即观察,并记录水进入容器的刻度2.某同学为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设计了如上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该同学在“金属梯”的每一步的凹处放置一颗用滤纸吸干水后的白磷,用放大镜会聚6 V手电筒光于靠近水面的一步“金属梯”处的白磷上。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空气的含氧量是生物、工业和环境中的重要参数,但是由于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受到复杂的环境因素的影响,对空气氧气含量的测定一直是实验和研究的重点。

本文的目的是介绍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所涉及的原理。

一、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定义空气中氧气含量是指在给定温度、状态和气压条件下,单位体积空气中氧气的量,也就是空气中含氧成分的百分比。

二、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1、分析精度高的原子吸收光谱法。

利用原子吸收光谱的原理,来测量空气中含氧气含量,原子吸收仪内有一定范围的可调节的激发源(可以是离子化灯,也可以选择火焰耦合激发),将测量空气中气体样品放入分析仪,仪器自动会对待测样品进行分析,测定其中氧气含量;2、电化学分析法:利用电化学反应原理,将要测气体放入一定的腔室中,由电化学工艺现象产生的电流和电势与腔室中气体的组成成正比,根据其中的氧气含量可以换算出该气体的成分;3、气体浓度计法:也叫氧传感器法,其原理是利用不同气体在带有活性材料的气体传感器上,具有不同的电导率变化的特性,用电流的变化来识别、分类各种气体,从而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三、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方法1、收集样品:根据需要,选择采样地点,收集样品,将样品完整地装入空气样品容器;2、测定实验:将收集的样品放入原子吸收仪器,分析样品中各种气体成分,测定其中氧气含量;3、计算结果:根据实验测定出的各气体成分浓度,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4、记录结果:完成测定,将测定结果记录,保存在数据库中,供后期分析和使用。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主要使用上述三种测定原理,根据不同的应用场合,选择合适的仪器和仪器组合,得出准确的测定结果。

原子吸收光谱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最大优点是准确度高,适用于探测空气中氧传感的重要环境参数,为环境的监测和研究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九年级化学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步骤注意事项

九年级化学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步骤注意事项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利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将瓶内氧气消耗掉,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使空气内压强减少,在大气压作用下,进入容器内水的体积即为减少的氧气的体积。

4P + 5O22P2O5•实验中的注意事项:1.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时,所用物质应满足的条件:①此物质能够在空气中中燃烧,不能用铁丝代替,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②此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的时只能消耗氧气,不能消耗其他气体。

不能选用镁代替红磷,因为镁不仅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还和二氧化碳反应。

③此物质在空气中燃烧时只能生成固体,而不能生成气体,一般不用木炭,硫代替红磷。

2.实验失败与成功的原因:①装置不漏气是本实验成功的关键,所以实验前应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如果气密性不好,外界空气会进入容器,使测定结果低于1/5。

②实验中红磷要过量,以消耗容器内全部氧气,否则会使测定结果低于1/5.③实验完毕,待容器冷却至室温后,再打开止水夹,观察进水的体积,避免因温度高,气体膨胀,使测定结果低于1/5.•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的改进:1.测定原理:(1)红磷(白磷)在密闭的容器中燃烧,消耗氧气,生成白色固体五氧化二磷。

密闭容器内压强减小,大气压将水压入容器,通过测定容器中的水的量测定氧气在空气中的含量。

(2)利用金属与氧气反应,消耗密闭容器中的氧气使密闭容器内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推动刻度器上的活塞移动,测出氧气体积。

2.装置3.实验现象(1)红磷(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2)a中睡眠上升约占钟罩内空气体积的1/5b中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液面以上容积的1/5c中活塞移动到4处d中U形管左侧液面上升至刻度1处e中试管中液面上升至刻度1处f中右侧的活塞会左移4.结论空气中氧气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5.注意事项(1)实验中红磷要过量,以消耗容器内全部氧气,否则会使测定结果低于1/5.(2)装置不漏气是本实验成功的关键,所以实验前应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原理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原理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原理1. 引言嘿,朋友们!今天咱们要聊聊一个很酷的话题,那就是怎么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你们知道吗?空气并不是单一的东西,里面可有大大小小的“成分”,而氧气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

想想吧,咱们每天都在吸氧气,生活都离不开它!那么,怎么样才能知道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呢?别急,接下来我就带你们一步步揭开这个神秘的面纱。

2. 空气的组成空气看似无色无味,实际上就像一个大锅,里面煮着各种气体。

我们通常认为空气主要是氧气和氮气。

其实,氧气大约占了21%,而氮气则占据了将近78%。

还有一些稀有气体,比如二氧化碳、氦气之类的,虽然数量不多,但它们可都是大名鼎鼎的角色哦!想想看,如果没有氧气,我们可就没法好好呼吸了。

说到这儿,想必大家心里都有点小紧张吧,没氧气可真是太可怕了!2.1 氧气的作用氧气是生命之源,咱们的身体需要它来进行新陈代谢。

试想一下,没有氧气的日子,那简直比没有盐的菜还难以下咽。

它帮助我们产生能量,让我们的肌肉能够运动、脑子能够思考。

甚至连植物也离不开它,尽管它们在光合作用中“制造”氧气,但它们在夜晚又需要呼吸,吸入氧气。

所以,氧气的测定,既是为了保护我们自己,也为了了解我们周围的环境,尤其是空气质量的好坏。

3. 测定氧气含量的方法好啦,进入正题!那我们到底怎么测量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呢?有几个常见的方法,今天就跟大家聊聊其中的几种。

3.1 化学法首先,咱们来看看化学法。

这种方法就像是小实验室里的魔法,利用一些特殊的化学反应来测量氧气的含量。

比如,氧气可以和某些化合物反应,产生特定的颜色变化,科学家们就通过观察这种变化来判断空气中的氧气浓度。

哎哟,这就跟看天气预报似的,颜色越深,氧气就越少,反之亦然。

不过,这种方法需要一些专业的设备,家里不太容易操作。

3.2 物理法接下来,咱们再聊聊物理法。

这种方法比较高大上,通常用在科研和工业上,比如氧气传感器。

它通过测量电流或电压的变化来得出氧气的含量。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原理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原理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原理一、电化学法电化学法是一种常用的氧气含量测定方法。

该方法利用电极与溶液中的氧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通过测量电流或电压的变化来确定氧气的含量。

其中最常见的方法是使用氧化银电极(Ag/AgCl电极)和参比电极,通过测量氧气对电极的影响来计算氧气的含量。

二、光学法光学法是另一种常用的氧气含量测定方法。

该方法利用氧气对特定波长的光的吸收特性,通过测量透射光强或反射光强的变化来确定氧气的含量。

最常见的方法是使用氧气传感器,其内部有一种荧光材料,当氧气与荧光材料发生作用时,荧光强度发生变化,通过测量荧光强度的变化来计算氧气的含量。

三、化学法化学法是一种传统的氧气含量测定方法。

该方法利用氧气与某些化学物质发生反应,通过测量反应产物的变化来确定氧气的含量。

其中最常见的方法是使用碘滴定法,即通过氧气与碘化钾溶液反应生成的碘量来计算氧气的含量。

四、热导法热导法是一种基于氧气对热导率的影响来测定氧气含量的方法。

该方法利用氧气对热的传导能力较差的特性,通过测量样品与空气之间的热传导差异来计算氧气的含量。

五、质谱法质谱法是一种高精确度的氧气含量测定方法。

该方法利用氧气在质谱仪中的离子化特性,通过测量离子信号的强度来确定氧气的含量。

质谱法具有高灵敏度和高准确度的特点,但设备成本较高。

六、红外吸收法红外吸收法是一种非常便捷的氧气含量测定方法。

该方法利用氧气对红外光的吸收特性,通过测量红外光透射或反射的变化来确定氧气的含量。

红外吸收法具有快速、准确和非破坏性的特点,广泛应用于氧气含量的测定。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方法有多种,包括电化学法、光学法、化学法、热导法、质谱法和红外吸收法等。

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场景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可以准确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初三化学空气组成和氧气含量的测定-知识讲解与基础练习

初三化学空气组成和氧气含量的测定-知识讲解与基础练习

初三化学空气组成和氧气含量的测定-知识讲解与基础练习【梳理知识点】知识点一、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空气的成分拉瓦锡实验结论: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笔记:知识点二、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方法1.实验原理:利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将集气瓶内氧气消耗掉,生成五氧化二磷白色固体,使密闭容器内压强减小;在大气压作用下,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即为减少的氧气的体积。

2.实验装置:3.实验步骤:(1)将仪器连接好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在集气瓶底装入少量的水,再把剩余的容积分成五等份并做上记号。

(3)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

(4)在燃烧匙内放入过量的红磷。

(5)点燃红磷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6)红磷燃烧停止,待集气瓶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

4.实验现象:(1)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并放出热量。

(2)打开弹簧夹后烧杯中的水倒吸入集气瓶中,进入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中空气体积的1/5。

5. 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知识点诠释】1.可燃物必须选用燃烧后生成物为固体的物质。

不能选用木炭、硫等,因为木炭、硫燃烧产生的是气体物质,且与所耗氧气体积相同,使瓶内外气压相等,水不会倒吸入瓶中。

2.红磷必须过量,燃烧时才能使容器内氧气消耗完。

3.红磷燃烧停止后,要等集气瓶内温度降至室温,方可打开弹簧夹。

4.该实验还能得到的结论:氮气(集气瓶内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具有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和难溶于水的性质。

5.实验后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21%的原因:(1)红磷的量不足(则不能将集气瓶内空气中的氧气完全反应掉,集气瓶内水面上升不到原瓶内空气体积的1/5,导致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小)。

(2)装置漏气(当集气瓶内氧气耗尽时,瓶内压强减小,瓶外空气会进入集气瓶内,导致进入水的体积减小,测得的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小)。

(3)装置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温度较高气体压强较大,进入瓶内水的体积减小,引起测定结果偏低)。

考点06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考点06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考点06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一、拉瓦锡测定氧气的含量1.测定原理拉瓦锡测定空气的组成的原理:汞+氧气氧化汞,氧化汞汞+氧气。

2.实验装置汞槽中汞的作用是,作反应物,起液封作用,二、吸水法测定氧气的含量1.测定原理利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原理是利用红磷燃烧消耗密闭容器内空气中的氧气,使密闭容器内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容器内水的体积即为减少的氧气的体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P+5O22P2O5。

2.实验装置(1)仪器:集气瓶、燃烧匙、导管、烧杯、橡胶管、弹簧夹。

(2)药品:红磷、水。

3.实验步骤(1)先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

(2)连接装置。

(3)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4)用弹簧夹夹紧橡胶管。

(5)点燃红磷,迅速伸入集气瓶内。

(6)燃烧结束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

4.实验现象红磷在集气瓶内燃烧,放出热量,生成大量白烟(五氧化二磷小颗粒),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水经导管进入集气瓶,进入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内空气总体积的1/5。

5.实验成功的关键(1)红磷要过量。

(2)装置必须密封。

(3)导管内先注满水。

(4)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

6.实验分析与结论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五氧化二磷极易溶于水,不占有体积。

红磷燃烧消耗了集气瓶内的氧气,冷却后,大气压把烧杯内的水压进集气瓶,压进的水的体积约是集气瓶内消耗的氧气的体积,由此证明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友情提示:通过此实验也能得出氮气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及不易溶于水的性质。

7.实验注意事项(1)红磷要足量。

如果红磷的量不足,则不能将密闭容器内空气中的氧气完全反应掉,密闭容器内水面上升不到原气体体积的1/5,导致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小。

(2)实验装置的密封性要好。

如果密封性不好,则外界的空气会进入密闭容器内,导致所测得的氧气体积偏小。

(3)不能用硫、木炭、铁丝等代替红磷。

因为硫或木炭燃烧后产生的气体会弥补反应所消耗的氧气,导致测得的氧气的体积不准确;而细铁丝在空气中难以燃烧,氧气的体积几乎不会变化,因此密闭容器内水面不上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且所不选能药生品成只__能__与_新_空_的_气气__中体_的_____;_O_③_2 药__品_反的应量,要不__能__和足_其_量_他_;气④体装反置应,
的气密性要____良_好___;⑤反应完成后要待冷却至室温再读数。 常用药品是 红磷 、 铜丝 等。 可不不可可以以,用因蜡为烛蜡烛代燃替烧红生磷成来的是消气耗体氧二气氧?化碳和水,瓶内压强不会减小。
分析
• 装置的容量小,受热气体容易膨胀, 导致误差偏大
• 反应过程中当氧气的浓度下降到不 能支持可燃物燃烧时,反应也就终止 了,导致结果偏小。
实验装置的再设计 讨论分析:上述选用
的装置用哪些不足之 处?请指出来。
请你选用上述可以用的药品,设计一个 更好的装置,并简单说明设计的理由。
铁夹
红磷 水
一些测定氧气含量的装置,说出它的优缺点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考什么?
1、药品、器材的选择 2、关键步骤 3、关键操作及原因解释 4、关键现象的观察和记录 5、实验思想方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如何重复实验---) 6、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 7、结论及应用 8、异常现象的解释 9、误差分析 10、实验改进及评价
思考:该反应之所以可以用来测定空气中的氧气, 其原理是什么?
可供选择的物质有:铁丝,铝箔
讨论分析:上述物质可否用来测 定氧气含量?
选择除氧剂
补充的物质有:白磷,化学性
铁夹
质与红磷相似,燃烧生成P2O5;
镁条,可直接在空气中燃烧,生
成物也是固体
镁条
镁条实验演示 水
根据实验现象思考:燃烧生成固体的,还需要考虑 什么因素?

选择除氧剂
点燃
• 2Mg + O2= 2MgO
图2、图3的优点:
不需要加热,节约能源,装置密封,。 太阳光 误差小。



实验的改进及评价
········ ·
图2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仪器总结
足量白 磷 电阻丝
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的 实验改进及评价 原料选择和装置设计探究 使反应物充分反应 20.7% 青铜峡市节第能、四装中置学简单、气闫密性淑好梅等
实验装置要密闭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试剂总结
C、S可以代替红磷(集气瓶底部必须放入氢氧化钠溶 液吸收生成的SO2、CO2) Fe不能代替红磷(Fe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Mg不能代替红磷( Mg会与其他气体反应) 小结:选择什么药品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要综合考虑那些因素?
1、要能和氧气发生燃烧 2、生成物最好是固体,如果是气体要能 被吸收。 3、不能和空气中的其他成分发生反应
• C + O2= CO2
燃烧后会生成气态二氧化碳 需要用碱性液体对二氧化碳进行吸收
若碳过量的话,碳与氧气反应会生成 一氧化碳
选择除氧剂
蜡烛
事先在容器内加入 10ml的氢氧化钠溶液
点燃
• 蜡烛 +氧气→二氧化碳 + 水
燃烧后会生成气态二氧化碳 所以我们需要用碱性液体对二氧化碳 进行吸收
再探究二、对燃烧生成物是固体的进行探究
对这两种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D )
图4
①甲同学可能使用红磷的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 ②甲同学可能未塞紧瓶塞,红磷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 ③乙同学可能没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瓶内部分空气受热从导 管逸出 ④乙同学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部分空气受 热逸出 A.只有①③ B.只有②④ C.只有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点燃
•3Mg + N2= Mg3N2
点燃
•2Mg + CO2= 2MgO + C

选择除氧剂
铁在空气中缓慢氧化变成铁锈
点燃
•3Fe + O2= Fe3O4
反应在纯氧中进行
铜、 钠、钾
选择除氧剂
加热
• 2Cu+O2=2CuO • 4Na +O2=2Na2O • 4K +O2=2K2O
将铜、钠、钾预先放在试管中,塞紧塞子 后加热。
结论: 空气是混合物,其中约1/5体积是氧气。

若水面上升不高,则可能的原因(至少两点) ___①_气__密_性__不_好________②_红__磷_不__足___
此实验说明剩余气体有哪些性质(至少两点)。
___①_不__燃_烧__也_不__支_持__燃__烧___②__不_溶__于_水_
练习1、小亮和他的同学们用图4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先用 弹簧夹夹住乳胶管。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待红磷熄 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广口瓶内水面变化情况。实验完 毕,甲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 乙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下列
可以在密闭装置中进行
再探究一、对燃烧生成物不是固体的进行探究
常见的物质有:木炭、蜡烛、硫磺,请同学们就这几
个物质讨论分析,是否可以用于测定氧气含量,如可
以如何设计实验。
以硫磺作为实验对象,
选择除氧剂
演示实验。
点燃
• S + O2=SO2
铁夹
反应生成气体
硫磺
需要用碱性溶液来吸收
石灰水

选择除氧剂
点燃
为测量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将钟罩放入盛水的水槽中,
把钟罩内水面以上的容积分为五等份,在燃烧匙内盛红磷,
用酒精灯点燃后,立即放入钟罩内,同时塞紧皮塞,试说明
观察到的现象,原因及结论。
现象:红磷燃烧,产生白烟,恢复至室温,钟罩内水面上升至 。
总体积的1/5处
原因: 红磷燃烧,消耗掉氧气,使气压降低,水面就上升。 。
1、实验原理
1、实验原理: 燃烧法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在相同气压下,某种物质燃烧完全消耗掉氧气后,导致瓶 内的气压变小,恢复原状态后气体减小的体积即为氧气的体积。
(2)可以用红磷燃烧,生成P2O5固体颗粒且可铁夹溶于水
2、实验实验装置、过程及现象
红磷
科学方法:转换法
3、实验注意:

①实验药品和装置可以多样,但测定原理和注意事项基本一致;
1、燃烧消耗氧气 2、生成物为固体 提出疑问: (1)燃烧生成物不是固体可以吗 (2)生成物是固体是不是就一定可以呢?
铁夹
红磷 水
影响测定结果的因素:
• 红磷的用量 • 温度 • 气密性
研 究 思 路:
从燃料的选择和 装置的气密性好 两方面综合考虑
除氧剂的选择 装置的改进 红磷的着火点高,
必须在容器外加热点火 白磷的着火点低,稍微加热即可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