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使用常识资料

合集下载

农药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农药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农药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农药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物质,科学、安全地使用农药对于保障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保护生态环境和农民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农药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以期为广大农民提供参考。

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精心编写的4篇《农药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供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农药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篇1一、农药的使用方法1. 选用合适的农药品种:根据防治对象和病虫害的种类,选择具有针对性的农药品种,避免盲目使用农药。

2. 合理配制药剂:根据农药的使用说明,正确配制药剂,避免过量使用或配制不当导致药效降低或失效。

3. 适期施药:根据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生长特点,选择最佳的施药时间,避免施药过早或过晚。

4. 合理施药:根据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和病虫害的严重程度,合理确定施药量和施药方式,避免浪费和过度施药。

5. 安全防护:在施药过程中,要注意个人安全防护,穿戴好防护服、口罩、手套等,避免农药接触皮肤和口腔。

二、农药的使用注意事项1. 遵守农药使用规定:使用农药时,要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禁止使用禁用的农药品种和过量使用农药。

2. 了解农药特性:在使用农药前,要了解农药的毒性、药效、作用机理等特点,避免误用和滥用农药。

3. 保存农药:农药要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潮湿和高温,确保农药的质量和安全性。

4. 避免污染环境:在施药过程中,要避免农药污染土壤、水源和空气等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畜健康。

5. 应急处理:在施药过程中,如果不慎接触到农药,应及时用清水冲洗,严重者应及时就医。

总之,农药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是科学、安全使用农药的关键。

《农药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篇2农药是一种防治病虫害的重要手段,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合理用药:要根据病虫害的种类和程度选择合适的农药品种和浓度,避免过量使用。

过量使用农药不仅会增加成本,还会对作物和环境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农药使用常识

农药使用常识

农药使用常识一、下雨不受影响的农药喷洒农药进行防治病虫时,如果遇到下雨天气往往会发生药效下降甚至药效尽失的情况,而有些农药即使雨季使用也不会影响其药效,这些农药是:1、速效性类农药——这类农药有很强的触杀作用,使用1~2小时后就可以杀死害虫,用药2小时后下雨也不会影响药效。

2、内吸类农药——如氧化乐果、蚜虱净等杀虫剂和多菌灵、托布津等杀菌剂,这类农药4~6小时后能有60%以上的有效成分被作物吸收,6小时后即便下大雨仍能起到杀虫和杀菌的作用。

3、耐雨类农药——这类农药耐雨水冲刷,使用2~4小时即使下雨也不会影响效果,如井岗霉素、波尔多液等。

提示:在打药时不要在药液中添加黏着剂,可以加一些植物油助剂,但一定要按说明书上规定的方法进行使用。

二、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注意事项植物生长调节剂是生物体内的调节物质,在使用时要注意四个方面:1、要注意不能以药代肥:也就是说它不能代替肥水及其他农业措施。

即使是促进型的调节剂,也必须以充足的肥水条件才能发挥其作用。

2、不要随便改变浓度:农作物对植物生长剂的浓度要求比较严格,浓度过大,会造成叶片增肥变脆,出现畸形叶片干枯脱落,甚至全株死亡;浓度过小,则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3、要注意适时使用: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要根据其种类、气候条件、药效持续时间和栽培需要,选择最佳使用时机,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投入。

三、果树忌用的农药是什么?1、磷胺:桃树忌用。

2、甲2氯:各种果树都忌用。

3、敌敌畏:核果类果树禁用。

4、乐果、氧化乐果:桃、梨对稀释倍数小于1500倍的药液敏感,使用前要先作试验,以确定安全使用浓度。

5、稻丰散:对桃和葡萄的某些品种敏感,使用要慎重。

6、螨克和克螨特:梨树禁用。

7、田安和砷制剂:核果类、柑橘和梨的某些品种不可使用。

8、草甘膦和克无踪:这两种药剂均系灭生性除草剂,不能用于各种果树,只用在果树行间定向喷雾除草。

9、石流合剂:对葡萄、桃、梨等果树的幼嫩组织易发生药害,使用时要慎重。

农药使用常识

农药使用常识

农药使用常识农药是用于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化学物质。

农药的使用可以有效地控制田间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但是,农药过量使用和错误使用会带来严重的环境和健康问题。

为了正确使用农药,下面我们分享一些关于农药使用的常识,以确保农作物的健康生长和人类的健康。

一、正确购买农药1.选择正规通道购买农药,避免从非法渠道购买农药。

2.购买农药时,需要注意农药包装上是否有有效期和使用方法等必要信息。

3.购买农药时,应该慎重选择具有高毒性和高残留的农药。

二、农药的正确使用1.在使用农药时,一定要穿戴好防护服、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品。

2.不要在害虫或病菌大量繁殖后再使用农药,应该采取预防措施进行早期防治。

3.农药的使用剂量应该明确,不宜盲目投药,避免过量使用。

4.使用农药前,应该对作物进行分析,确定作物的抗性和灵敏度,避免使用抗性差的农药。

5.在使用距离规定时间内不能采摘和前往田间观测。

6.在使用农药时,要严格遵守禁止剂量规定,不违反剂量使用。

三、警惕农药残留问题1.食物中的农药残留对人体的健康有着严重的影响,应该注意掌握食品安全知识,减少农药残留的摄入。

2.认真检查购买的水果、蔬菜等食品是否有明显的农药残留痕迹,如果有则不要购买。

3.在食用蔬菜和水果之前必须要进行彻底的清洗,以减少农药残留对人体的影响。

四、正确存储农药1.农药应该存放在有限的有效期内,一旦过期就要尽快消耗或者报废。

2.农药应该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密封的环境中,远离火源和孩子。

3.农药应该远离饮用水、餐具等物品,以避免污染。

综上所述,正确使用农药对于农业生产和人类健康都是非常重要的。

在使用农药时,我们应该根据作物类型、病虫害类型、气候条件等多个方面的综合因素进行综合判断,灵活选择农药类型和使用方法,确保农药使用的安全和有效。

同时,我们也应该加强对农药的正确存储、正确运输、正确处理和正确回收等方面的管理,全方位做好环保工作,为促进农业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农药使用技术指南

农药使用技术指南

农药使用技术指南一、农药的定义和作用1.1 农药的概念农药是指用于农田、林地、园艺和家庭等农业领域的,用来防治农作物、林木和家庭卫生害虫、病害和杂草的化学药剂。

1.2 农药的作用•防治作物病虫害:农药可以有效地降低作物受到病虫害侵袭的风险,保护作物生长发育和增加产量。

•提高农作物品质:农药可以减少作物的质量损失,增加农产品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保护林木和园艺作物:农药可以帮助保护林木和园艺作物免受病虫害的侵害,维持生态平衡和经济效益。

•家庭卫生防治:农药可以被用于家庭卫生防治,有效地杀灭蚊蝇、蟑螂等害虫,提高居民生活环境的卫生状况。

二、农药的分类2.1 按用途分类•杀虫剂:用于杀灭农作物和林木上的害虫,如氯氟虫脒、敌敌畏等。

•杀菌剂:用于防治农作物和园艺作物的真菌病害,如多菌灵、硫磺等。

•除草剂:用于防治农作物和林木上的杂草,如草甘膦、草铵膦等。

2.2 按作用方式分类•胃毒性农药:害虫摄食后,通过消化道作用阻止其正常的代谢功能,如敌敌畏等。

•触杀性农药:害虫与农药直接接触后,通过对其神经系统的作用杀死害虫,如拟除虫菊酯等。

•熏蒸性农药:通过农药的蒸汽、烟雾或气体形式对害虫进行防治,如磷化铝等。

2.3 按化学结构分类•有机磷农药:以磷为主要成分的农药,如敌敌畏、敌百虫等。

•有机氯农药:以氯为主要成分的农药,如滴滴涕、百菌清等。

•有机硫农药:以硫为主要成分的农药,如硫磺等。

三、农药的使用技术3.1 全面防治原则•综合治理:采取多种措施,综合防治病虫害,避免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合理选药:根据病虫害类型和程度,选择并合理使用不同类型的农药。

•适期防治:在害虫、病害大量繁殖和扩散的高发期,进行适时的防治措施。

•定向施药:根据病虫害的分布情况,有针对性地施药,减少农药的使用量。

3.2 农药的正确使用方法•严格按照标签指导使用:在使用农药前,仔细阅读农药的标签说明,按照标签的使用说明和禁忌条件进行正确使用。

农药的知识点科普常识

农药的知识点科普常识

农药的知识点科普常识
农药是农业生产中用于防治害虫、病害和杂草的化学物质。

以下是关于农药的一些基本知识点科普常识:
1. 分类:农药通常分为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四大类。

杀虫剂用于防治害虫,杀菌剂用于防治病害,除草剂用于消除杂草,植物生长调节剂用于促进或抑制植物生长。

2. 作用方式:农药可以通过接触、胃毒或熏蒸作用来杀死或抑制害虫、病菌或杂草的生长。

不同类型的农药可能有不同的作用方式。

3. 安全使用:农药具有毒性,必须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正确使用。

使用者要穿戴好防护装备,并注意保护环境和人身安全。

农药必须存放在儿童无法接触的地方。

4. 农药残留:农药在农产品上可能会留下残留物。

为了保护人类健康,每个国家都有规定最大残留限量,对超出限量的产品进行管控。

5. 抗性:由于长期、频繁使用同一种农药,害虫或杂草可能会产生抗药性,导致该农药对害虫或杂草产生较低或没有效果。

使用者应轮换不同种类的农药,并结合其他防治措施,以减少抗药性的产生。

6. 替代方法:除了使用化学农药,还可以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农业机械、合理的农业管理等方法来控制害虫、病害和
杂草,以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和环境污染。

这些是农药相关的一些基本知识点。

使用农药时,应严格按照农药说明进行操作,并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以确保安全使用。

农药常识和使用注意事项

农药常识和使用注意事项

农药常识和使用注意事项农药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一种化学物质,可以有效地抑制或杀灭害虫、病菌和杂草,保证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和产量。

然而,农药的正确使用非常重要,如果不慎使用不当,不仅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还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

下面是一些农药常识和使用注意事项,以确保农药的安全使用。

首先,了解农药的种类和使用方法非常重要。

农药通常分为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

选择适合的农药种类,根据作物类型和害虫、病菌、杂草的种类选择相应的农药。

同时,仔细阅读农药的使用说明书,了解正确的使用方法和剂量,确保农药的安全使用。

其次,注意农药的储存和保管。

农药应存放在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食品、饮水和饲料。

避免将农药与其他物质混合存放,以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储存期限有限,过期的农药应及时销毁,以防止使用过期或变质的农药导致的安全隐患。

第三,农药的使用应遵循安全操作规程。

在使用农药之前,应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防护眼镜、口罩和防护服等。

在室外作业时,注意风向,避免农药飘散到非目标区域。

使用农药时,要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和吸入其雾气。

使用农药的工具和器材需要专门划分,避免与食品和饮用水接触。

此外,农药使用后的残留物的处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农药的残留物可能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在使用农药后需要及时清洗使用工具和器材。

清洗的废水应进行专门处理,不得直接排放到土壤和水体中。

同时,使用农药的地块在一定时间内不宜作为食品生产区域,以避免残留物对作物的污染。

最后,要加强对农药使用的知识培训。

农民和农业从业者应定期学习农药的使用知识和安全操作规程,提高对农药的认识和使用技能。

政府和农业部门应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指导,提供农药使用的相关信息和技术支持,确保农药的安全和合理使用。

综上所述,农药的正确使用非常重要,不仅关系到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也关系到人体健康和环境保护。

农药的种类和使用方法需要进行仔细的了解和选择,农药的储存、保管和废弃物的处理也需要严格遵守规范。

农药常识及使用注意事项

农药常识及使用注意事项

农药常识及使用注意事项农药是用于农田作物和果树等农业作物防治害虫、杂草和病害的化学或生物制剂。

正确使用农药可以有效保护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但错误使用农药可能会对农作物、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

因此,了解农药的基本常识和正确使用方法至关重要。

以下是农药的常识及使用注意事项。

一、农药的种类和作用机制常见的农药有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

杀虫剂主要用于杀灭害虫,包括吸食类杀虫剂和接触类杀虫剂。

杀菌剂主要用于防治植物病害,可以抑制或杀灭病原菌。

除草剂主要用于除去杂草,可以通过根部吸收或叶面喷洒进入杂草体内,杀死杂草。

不同农药有着不同的作用机制,了解它们的作用机制有助于正确使用和合理调配农药。

例如,杀虫剂可以通过干扰虫体的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来杀死虫害。

杀菌剂可以通过抑制病原菌的代谢过程或破坏病原菌的细胞壁来达到防治病害的目的。

除草剂可以通过抑制杂草体内的特定酶活性或破坏杂草的生长点来实现除草的效果。

1.选择合适的农药:根据作物的种类和害虫、病害的种类选择合适的农药。

同时,要注意农药的使用约束和副作用,选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影响较小的农药。

2.正确施药方法:根据农药的性质和作物的需要选择适当的施药方法。

常见的施药方法包括叶面喷洒、土壤处理和种子处理等。

在施药过程中,要注意药液的浓度和均匀度,避免喷洒过多或过少,以保证施药效果的最大化。

3.控制施药时间:合理控制施药的时间,避免在农作物生长期、花后期或果实成熟期使用农药,以免对农作物产生不必要的影响。

4.遵循安全操作规程:在使用农药前要仔细阅读并遵循农药的使用说明书。

在使用农药时,要穿戴合适的防护服和防护具,避免农药直接接触皮肤、口腔和眼睛。

在施药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农药的飘散和溅溅,以免对人体和周围环境造成危害。

5.防止农药残留:在农药施用后,要保持施药区域的安全距离,避免人畜长时间接触施药区域。

在农作物采收前,要留出合适的安全期间,以确保农药残留在规定的安全范围内。

农药使用的基本常识

农药使用的基本常识

农药使用的基本常识常用杀菌剂的分类一保护性杀菌剂在植物的体表或体外,直接与病原菌接触,杀死或抑制病原菌。

从而保护植物。

这类杀菌剂叫保护性杀菌剂。

常用的有波尔多液,石硫合剂,代森锌,扑海因等。

二内吸性杀菌剂药剂施于植物体的一部分,如叶部,茎部,根部(浇灌),被植物体吸收后传导到植物周身。

发挥其杀菌作用。

常用的有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百菌清,杀毒矾,农用链霉素等。

常用杀虫剂的分类一内吸剂药物喷施后,被植物吸收传导到植物体各部分,害虫通过食取植物而中毒死亡。

二触杀剂药物直接喷洒在害虫体表而杀死害虫。

三胃毒剂害虫啃食了表面有药物的植物体而中毒死亡。

四熏蒸剂药物喷施后挥发,通过害虫体表的毛孔进入害虫体内而杀死害虫。

使用农药的正确方法一控制药量应严格按照浓度配置药液,不得随意增减药量,造成农药的浪费或达不到防治效果。

要改变以往为了省事而用估摸的方法取药。

用量杯,天平,精准手称等工具称量。

(目前农业生产中大部分的病菌都已经产生了很强的抗药性,市面上大部分的农药不能按规定浓度配置,使用中应提高0.5—1倍的用药量。

)二交替使用农药每一种农药连续使用2—3次后(即每周一次,2—3周为一个疗程),为了不让病菌产生更强的抗药性,应该换另一种农药继续使用。

有几种农药因在植物体内可以相互转化或因氧化作用变为另一种农药,如甲基托布津和多菌灵,敌百虫和敌敌畏,乐果和氧化乐果等,这几种农药最好不要轮用,如要用间隔期应拉长。

三农药的复配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农药混合在一起配制药液,叫农药的复配。

复配的好处是病菌不易产生抗药性,可对植物的多种病害和虫害同时进行防治。

可以是杀菌剂与杀菌剂,杀菌剂与杀虫剂,或以上两种与营养剂同时复配。

需要注意到的是,碱性农药和酸性农药不能复配,有益菌农药不能和杀菌剂复配。

作用相同或相近的农药,成分相同或相近的农药复配意义不大。

四掌握用药时间植物的病害应以防为主,每7—10天一次。

为了减轻劳作负担,连续晴朗的天气在15天以上,可放宽到10—15天。

农业行业农药使用安全常识

农业行业农药使用安全常识

农业行业农药使用安全常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而农药作为农业生产中的一种必要工具,对于增加产量、保护农作物免受病虫害的侵害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农药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安全隐患。

为了确保农民和消费者的安全,充分利用农药的作用,有必要了解和遵守农业行业农药使用的安全常识。

一、选择合适的农药在使用农药之前,农民应该对所需农药有所了解,并选择合适的农药。

要遵从农药使用的原则,比如对目标害虫选择有针对性的农药,不要滥用农药。

使用农药前应仔细阅读标签和说明书,了解农药的用途、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

同时,农民应咨询农药技术人员的意见,以确保选择合适的农药。

二、正确配制和使用农药正确的配制和使用农药对于农药的效果和安全性极为重要。

在配制农药溶液时,应该按照标签和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操作,保持浓度和配比的准确性。

同时,要选择合适的配制环境,不要在风大或有人员活动的地方进行操作,避免农药飘散或误伤其他人员。

在使用农药时,要保持正确的姿势和动作。

农民应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比如手套、口罩和工作服等,避免直接接触农药。

在农药施用过程中,要注意风向,避免农药被风吹散或进入自己的呼吸系统。

施药完毕后,要进行个人清洁,将使用过的工具彻底清洗干净。

三、注意农药的贮存和处置农药的贮存和处置也是农药使用安全的重要环节。

农药应该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和无人员经过的地方,防止农药在高温或潮湿环境下分解或变质。

农药的贮存区域应该远离住宅和学校等人员密集区,以防止农药泄漏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

农药的废弃物应该妥善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农民在使用完农药后,应该将剩余的农药和包装物进行分类,按照农药的种类和包装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处理。

在农药包装物处置时,要遵守相关的环保法规,并尽量选择可回收利用的方式进行处理,减少对环境的伤害。

四、定期接受培训和学习新知识农药使用安全常识的知识是不断更新的,为了掌握最新的农药使用安全知识,农民应定期参加相关的培训和学习。

农药安全使用常识

农药安全使用常识

农药安全使用常识农药的应用安全性至关重要,农业生产中经常发生药害问题,出现药害的原因较复杂,除了药剂本身的安全性外,许多都是使用不当引起的,如浓度过高,高温下施药,花期施药等均能形成药害。

合理选药1、根据防治对象选择对路药剂。

2、优先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优先选用生物农药,坚决不用国家明令禁止农药。

3、选用水乳剂、微乳剂、水溶性粒剂等环保剂型产品。

安全配制1、用准药量。

根据植保部门要求或农药标签上推荐的用药量使用。

不随意混配农药,或任意加大用药量。

2、采用“二次法”稀释农药。

水稀释的农药:先用少量水将农药稀释成“母液”,再将“母液”稀释至所需要的浓度;拌土、沙等撒施的农药:应先用少量稀释载体(细土、细沙、固体肥料等)将农药制剂均匀稀释成“母粉”,然后再稀释至所需要的用量。

科学使用1、适期用药。

根据病虫发生期及农药作用特点,在防治适期内使用。

2、用足水量。

一些农民朋友在使用农药时,为减少工作量,往往多加药少用水,用药不均匀,防效差,并且增强病菌、害虫的耐药性,超过安全浓度还会发生药害。

3、选择性能良好的施药器械。

应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药械,定期更换磨损的喷头。

4、注意轮换用药。

抑制抗药性。

5、添加高效助剂:如植物油助剂和有机硅助剂,可有效提高药效,减少化学农药用量。

6、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规定。

农药安全间隔期是指最后一次施药到作物采收时的天数,即收获前禁止使用农药的天数。

在实际生产中,最后一次喷药到作物(产品)收获的时间应比标签上规定的安全间隔期长。

为保证农产品残留不超标,在安全间隔期内不能采收。

安全防护1、施药人员应身体健康,经过培训,具备一定植保知识。

年老、体弱人员,儿童及孕期、哺乳期妇女不能施药。

2、施药前检查施药药械是否完好,施药时喷雾器中的药液不要装得太满。

3、要穿戴防护用品。

如手套、口罩、防护服等,防止农药进入眼睛、接触皮肤或吸入体内。

4、要注意施药时的安全。

下雨、大风、高温天气时不要施药,高温季节下午4时后温度下降时施药,以免影响效果和安全;要始终处于上风位置施药不要逆风施药;施药期间不准进食、饮水、吸烟;不要用嘴去吹堵塞的喷头。

农药基本知识及安全使用

农药基本知识及安全使用

农药基本知识及安全使用农药是用于防治农、林、牧以及环境卫生的病、虫、草、鼠等灾害的化学药剂的总称。

农药在生产、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如果使用不当或误食,就会造成药害、环境污染和人畜中毒。

为了更好地使用好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农药,下面对农药的基本知识及常用农药作一些介绍。

一、农药分类农药种类很多,为便于识别和使用,常根据原料来源、用途、作用方式等进行分类。

(一)按用途分类1、杀虫剂。

防治害虫的药剂,如乐果、敌敌畏、万灵。

这类药剂只能用来杀虫,不能用来防病。

2、杀螨剂。

用来防治螨类的药剂,如克螨特、双甲脒等。

3、杀菌剂。

用来防治植物病害的药剂,如瑞毒霉、百菌清、代森锌、粉锈宁等。

4、杀线虫剂。

用来防治线虫的药剂,如铁灭克、克线磷等。

5、杀鼠剂。

用来防治鼠害的药剂。

6、除草剂。

用来除草的药剂。

7、植物生长调节剂。

用来促进或抑制植物生长的药剂。

(二)按作用方式分类按作用方式分类,可把杀虫剂(杀螨剂)分为下列几类:1、胃毒剂。

通过消化系统进入虫体使其中毒死亡的药剂,如敌百虫、杀鼠剂等。

2、触杀剂。

通过接触表皮或渗入虫体使其中毒死亡的药剂,如除虫菊等。

3、熏蒸剂。

以气体状态、通过呼吸系统进入虫体使其中毒死亡的药剂,如敌敌畏、溴甲烷等。

4、内吸杀虫剂。

通过植物的根、茎、叶吸收进入植物体内,在植物体内输导、散布、存留或产生代谢物,害虫在取食植物组织或汁液时,使其中毒死亡的药剂,如乐果等。

5、特异性杀虫剂。

对害虫有特殊的作用,但无毒,如拒食剂、不育剂、驱避剂等。

同样按作用方式分类,可把杀菌剂分为下列几类:1、保护剂。

在植物感病前,喷布覆盖于植物表面,能抑制病菌孢子的萌发或杀死萌发的病原孢子,以保护植物免受病原物侵染危害的药剂。

如波尔多液等。

这类药剂应在发病前施用,发病后病源物已侵入植物组织内部,再施药就无效。

2、治疗剂。

在植物感病后,施用药剂能从植物表皮渗入植物组织内部,但不能在植物体内输导、散布,能抑制病菌孢子的萌发或杀死萌发的病原孢子,以消除病症的药剂。

农药安全使用常识

农药安全使用常识

农药安全使用常识农药是一种用于农业生产中防治有害生物的化学物质。

在农业生产中,农药的使用是非常普遍的。

然而,农药如果不正确使用,不仅会对农作物产生负面影响,还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因此,正确使用农药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农药安全使用的常识。

首先,选择合适的农药。

在使用农药之前,必须明确要防治的有害生物是什么。

不同的有害生物对应着不同的农药。

选择正确的农药可以有效地防止农作物被有害生物侵害,并且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和成本。

其次,严格遵守农药的使用规范。

每种农药都有详细的使用说明,包括使用剂量、喷洒时间、施药方法等。

使用农药之前,务必仔细阅读并遵守农药的使用说明。

不要贪图一时方便,随意增减农药的使用量。

使用农药时要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具,避免皮肤接触和吸入农药。

第三,正确储存和处理农药。

农药属于危险化学品,需要进行专门的储存和处理。

首先,农药应该储存在干燥、阴凉、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食品和动物饲料。

其次,农药瓶子应标明农药的名称、有效成分、生产日期等信息,并严禁将农药倒入其他容器中。

农药瓶子用完后,应该进行冲洗并在指定的垃圾箱内处理。

切勿将农药瓶子和农药残留物随意扔掉或倒入河流和水源中,以免污染环境。

第四,合理使用农药。

农药的使用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

不要轻易滥用农药。

只有在有害生物严重威胁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情况下,才需要使用农药进行防治。

农药的使用期限应该掌握好,不要在丰收前离间施用。

第五,注重农药安全知识的学习和技术的提高。

农药的安全使用是一个经验积累和技术累积的过程。

农民和农药使用者应该定期学习有关农药安全使用的知识,提高自己的农药使用技术,避免因不了解农药知识而造成错误使用。

最后还要提醒,农药的使用不仅仅是个人行为,也是一个社会责任。

农民和农药使用者应该与周围环境和农田相邻区域的人民和农作物相关部门建立沟通渠道,共同关注农药使用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进行联防联控,共同维护农作物的安全生产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农药使用知识汇总

农药使用知识汇总

农药使用知识汇总农药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资,它对保障农作物的生长、防治病虫害、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农药的使用涉及到人类健康、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等多个方面,因此,合理、科学地使用农药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农药使用知识进行汇总,以期为农业生产者提供参考。

一、农药的分类及特点农药按照其作用对象和作用方式,可分为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杀鼠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五大类。

1.杀虫剂:用于防治害虫的农药。

根据杀虫剂的作用方式,可分为胃毒剂、触杀剂、内吸剂、熏蒸剂等。

常见的杀虫剂有有机磷类、拟除虫菊酯类、氨基甲酸酯类等。

2.杀菌剂:用于防治病原微生物的农药。

根据杀菌剂的作用方式,可分为保护剂、治疗剂、铲除剂等。

常见的杀菌剂有多菌灵、百菌清、甲基硫菌灵等。

3.除草剂:用于防治杂草的农药。

根据除草剂的作用方式,可分为选择性除草剂和灭生性除草剂。

常见的除草剂有草甘膦、百草枯、2,4-D等。

4.杀鼠剂:用于防治鼠害的农药。

根据杀鼠剂的作用方式,可分为急性杀鼠剂和慢性杀鼠剂。

常见的杀鼠剂有敌鼠钠、溴鼠灵、磷化锌等。

5.植物生长调节剂:用于调节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农药。

根据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可分为生长素类、赤霉素类、细胞分裂素类等。

常见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有萘乙酸、矮壮素、多效唑等。

二、农药使用原则农药使用应遵循以下原则:1.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在农业生产中,应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非化学防治措施,尽量减少农药的使用。

2.选择合适农药:根据防治对象、作物种类、生育期和环境条件等因素,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对环境友好的农药。

3.适时用药:掌握病虫害的发生发展规律,抓住关键时期进行防治,以取得最佳防治效果。

4.严格用药剂量:按照农药标签上的推荐剂量使用,避免过量或不足。

5.轮换用药:避免长期使用同一类农药,以防止病虫害产生抗药性。

6.安全用药:遵守农药安全使用规定,做好个人防护,确保人身和环境安全。

农药的知识点科普常识

农药的知识点科普常识

农药的知识点科普常识
农药是指用于防治农作物、林木、果树和畜禽等农业生产中的病虫草害的化学物质或生物制剂。

下面是关于农药的一些常识:
1. 类别:农药主要分为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四大类。

2. 毒性:农药的毒性分为高毒、中毒和低毒。

使用农药时必须按照标签上的剂量和使用方法进行,以避免对人体和环境产生危害。

3. 农残:农残是指农药在农产品中残留下来的化合物。

食用农产品前应注意清洗和处理,以减少农残的摄入。

4. 技术进展: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研发出了一些相对安全和环保的农药,如生物农药(利用微生物、植物提取物等杀灭病虫草害)和微量农药等。

5. 定期检测:为了确保农产品的安全,许多国家都制定了农产品农药残留标准,并定期进行农产品的农药残留检测。

6. 农药管理:农药的使用和管理应遵守相关的法规和标准,包括储存、携带、使用和废弃物处理等。

7. 环境影响:农药的过度使用可能会对土壤、水体和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因此需要合理使用农药,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和频率。

8. 可替代方法:为了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一些替代方法也被提出,如良种良法栽培技术、生物防治等。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农药时必须严格遵循使用说明,并尽量减少使用量,以最大程度地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农药使用常识》课件

《农药使用常识》课件
雾或涂抹。
安全使用农药
02
农药的毒性及安全防护
农药的毒性
农药是一种有毒物质,使用不当 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不同 类型的农药有不同的毒性级别, 对人体的危害也不同。
安全防护措施
在农药使用过程中,应采取必要 的防护措施,如穿戴防护服、手 套、口罩等,以减少农药对人体 的危害。
农药的残留与环境影响
总结词
农药的剂型包括粉剂、可湿性粉剂、乳油、悬浮剂等,使用方法根据不同剂型和防治对 象而异。
详细描述
农药有多种剂型,包括粉剂、可湿性粉剂、乳油、悬浮剂等。不同剂型的农药使用方法 也不同,需要根据防治对象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剂型和剂量。例如,粉剂适合用于喷 粉或拌种,可湿性粉剂适合用于喷雾,乳油适合用于喷雾或拌种,悬浮剂则适合用于喷
整、行走速度的控制等。合理的喷施技术可以提高农药的附着率和利用
率,减少农药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农药的混用与轮用原则
农药的混用
在防治病虫害时,有时需要将不同种类 的农药混合使用。但需要注意,不是所 有农药都可以任意混用。应遵循农药使 用说明或者专业人员的建议,避免因混 用不当导致药效降低或者产生药害。
统计数据分析法
收集病虫害发生的数据, 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农药 使用的效果。
专家评估法
邀请农业专家对农药使用 效果进行评估,提供专业 意见和建议。
农药抗药性的监测与预防
建立抗药性监测网络
01
在各地区设立监测点,定期收集和分析数据,了解抗药性发展
情况。
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理的农药
02
避免长期使用单一农药,采用轮换用药策略,降低抗药性风险
《农药使用常识》ppt 课件
目录
• 农药基础知识 • 安全使用农药 • 农药的选择与购买 • 农药的合理使用 • 农药使用的效果评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农药使用概述为了普及农药使用中的一些常识性问题,本人结合部分农技网站、农药论坛,农药实用技术方面的刊物等多渠道资料,整理了这篇农药使用概述,现将其发表在农资人论坛,望大家多提宝贵建议与意见,将其逐步完善,共同服务三农。

1、农药间混用的原则。

农药混用有许多优点,但并不是说所有的农药品种都能混合使用,也不是所有的农药都需要混合使用。

混用是有严格要求的,必须依据药剂本身的化学和物理性质,以及病虫草害发生的规律和生活史等,来判断是否能混合或需要混合。

各种农药能否相互混合使用,大体上要考虑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1.要明确农药混合使用的目的:农药混合使用主要应达到增效、兼治和扩大防治范围的目的。

如不能达到上述目的,就不宜混用,否则就会造成浪费,收不到应有的效果,甚至还会造成药害。

1.2.农药混合后不应发生不良的化学和物理变化:如药剂混合后不被分解,乳油不被破坏,悬浮液不产生絮聚或大量沉淀等。

例如乐果、敌敌畏、马拉硫磷、杀螟硫磷、甲萘威、混灭威、杀虫双等农药是属于中性农药,它们之间可以相互混用。

有不少的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遇到碱性物质很快分解失效。

凡在碱性条件下极易分解的药剂,都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

1.3.混合后无药害:混合后混合药液对作物不应出现药害现象,如出现药害,就不能相互混合使用.1.4.混配后要增效:药剂混合后,应该是提高了混合药液的药效,至少不应降低药效,也就是说,混配后要增效。

1.5.混合后毒性不增强:药剂混合后,其混合液的急性毒性一般不能高于各自原来的毒性,也就是说不能增毒。

1.6.严格使用浓度:有的人把1000倍的甲药与1000倍的乙药分别配好后再混合一起,当作1000的甲、乙药使用,其实混合后甲、乙两种农药的稀释倍数已不是l000 倍,而是2000倍了,应该在配成1000倍所需用的水量中包括1份甲药和1份乙药。

如:50公斤水加50克甲药和50克乙药,则为1000倍的甲、乙混合药.1.7.严格按安全间隔期采收:安全间隔期是指农药安全使用标准所规定的某种农药在作物上最后一次施药距收获的天数,主要为保证收获时农药残留量能降到允许的含量以下。

因此,在烟草采摘收获前的一段时间内,禁止使用农药。

如烟草病虫害发生面积大,而且确实需要喷施农药,应延长烟草采摘收获时间,达到安全间隔期。

2、农药与化肥的混用要掌握的原则。

2.1. 混合后能保持原有的理化性状,其肥效、药效、激素均得以发挥;2.2. 混合物之间不发生酸碱中和、沉淀、盐析等化学反应;2.3. 混合物不会对农作物产生毒害作用;2.4. 混合物中各组分在药效时间、施用部位及使用对象都较一致,能充分的发挥各自的功效。

2.5. 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可先在小范围内进行试验,在证明无不良影响时才能混用。

3、农药混用提高增效性需要掌握的几点因素。

3.1. 作用机理不同:农药之间会相互增效,特别是那些作用机理不同的农药,增效更加显著,这样就提高了防治效果。

3.2. 药效速度不一样:两种农药药效速度不一样,若合理混配,可以优势互补。

例如: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作用快,而特异性杀虫剂杀虫速度迟缓,两种混配可以取长补短,如阿维菌素与高效氯氰菊酯混配,前者杀虫慢,后者杀虫快,混配后可加速杀虫作用。

如保护性杀菌剂药效缓慢,治疗性杀菌剂药效快,通常将治疗性杀菌剂与保护性杀菌剂混用,如:甲霜·锰锌。

3.3.扩大防治谱:有些杀虫剂对鳞翅目害虫杀伤效果好,但对螨类无效。

如果和杀螨作用很强的杀虫剂或杀螨作用很强的杀虫剂或杀螨剂混配,就可以同时防治鳞翅目害虫和和螨类害虫了。

一药多用,可节省劳力和时间。

例如:阿维·哒螨灵。

3.4. 延缓抗药性:拟除虫菊酯农药比较容易引起某些害虫产生抗药性,比如棉铃虫,如果它们与其他杀虫剂混配使用,就可使害虫的抗药性推迟产生或抗药性水平低缓。

据试验资料显示:用20%菊马乳油(氰戊菊酯单剂与马拉硫磷混配)与20%氰戊菊酯分别处理棉铃虫,经过16代不断处理后,进行抗性水平测定,发现用氰戊菊酯单独棉龄虫比用菊马乳油处理的棉铃虫抗性高出65.54倍,表明菊马乳油有显著延续棉铃虫抗药性的作用。

3.5.有效成分的加成作用:许多农药混用时,各组分间具有相互增效的作用。

例如乙酰甲胺磷与敌百虫、二溴磷、丰丙磷、二甲硫吸磷、乙拌磷、叶蚜磷、乙硫磷、蚜灭多及亚胺硫磷当中的一种或数种配制成混合农药时,乙酰甲胺磷与他们之间具有相互增效作用。

苯醚甲环唑与丙环唑。

乐果中性和酸性杀菌性如代森锌、可湿性硫磺、胶体硫等混用,药效不仅不受影响,反而略有提高。

等。

杀虫混剂增效不增效怎样来判断呢?通常是通过一定的方法进行试验得出的数据,再按一定的公式计算,算出一个数字,叫“共毒系数”。

共毒系数大于1,说明增效,数字越大,效果越高,共毒系数小于1,说明减效,说明两种杀虫剂混合后,比原来单独使用效果还低。

因此,通常大家都用共毒系数的大小来判断和表明增效作用。

例如:高效氯氰菊酯与马拉硫磷按一定比例混配,用于棉铃虫试验,其共毒系数为219,用桃蚜试验,其共毒系数为476,这表明这两种杀虫剂混配有显著增效作用。

4、农药间混用的注意事项。

几种农药混合使用,可取长补短,收到好效果。

但是,混合不当,会降低药效,造成浪费。

杀虫剂可分为植物性杀虫剂、微生物杀虫剂、无机杀虫剂和有机杀虫剂。

每个类别还可以分。

如有机杀虫剂分有人工合成的有机杀虫剂,如敌百虫、敌敌畏等。

按化学组成不同又可分为有机氯杀虫剂、有机磷杀虫剂、有机氮杀虫剂、拟除虫菊脂杀虫剂等。

杀菌剂可分为保护剂、治疗剂、铲除剂。

按来源可分为无机杀菌剂、有机合成杀菌剂、农用抗菌素、植物性杀菌素。

简单地问杀虫剂和杀菌剂能混用吗的问题,是很难答复的。

如杀虫的敌百虫可以和杀菌的退菌特、代森类、福美类混合使用,而杀虫的乐果、敌敌畏就不能与杀菌的石硫合剂、波尔多液、石灰等混用。

要具体到药物的成分、特性,混合后能否产生化学反应生成有毒的、无效的其它物质。

4.1. 酸碱度是影响各组分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在碱性条件下,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福美双、代森环等二硫代氨基甲酸类杀菌剂易发生水解或复杂的化学变化,从而破坏原有结构。

在酸性条件下,2.4-D钠盐、2钾4氯钠盐、双甲脒等会分解,因而降低药效。

有些杀虫剂遇碱性物质会分解失效,如有机磷类杀虫剂,如果与它们混配的药剂具有碱性会减效,所以并不是所有杀虫剂混配一定就会增效。

有的农民朋友常拿几种杀虫剂,到田头混在一起使用,这种操作方法不妥,要注意使用。

4.2. 有机硫类和有机磷类农药不能与含铜制剂的农药混用。

如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杀菌剂、2.4-D盐类除草剂与铜制剂混用因与铜离子结合而失去活性。

4.3. 微生物杀虫剂和内吸性有机磷杀虫剂不能与杀菌剂混用。

4.4. 乳油和可湿性粉剂混用,要求不出现分层、浮油、沉淀等现象。

4.5. 应避免混合物出现药害,混合物组成中有效成分的化学变化可产生药害,例如石硫合剂与波尔多液混用可产生有害的硫化铜,也会增加可溶性铜离子含量,敌稗、丁草胺等不能与有机磷、氨基甲酸酯杀虫剂混用。

5、化肥、农药、激素混用注意事项。

化肥与农药混合一般而言,固体农药化肥可直接混用,其要求不甚严格,而固液混合或液液混合则应先考虑混合后可能发生的变化,因而肥药混合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5.1. 碱性农药如波尔多液,石硫合剂、松脂合剂等不能与碳酸铵、硫酸铵、硝酸铵、氯化铵等铵态氮肥和过磷酸钙混合,否则易产生铵挥发或产生沉淀,从而降低肥效;5.2. 碱性化肥如氨水、石灰、草木灰不能与敌百虫、乐果、速灭威、甲胺磷、托布津、井岗霉素、多菌灵、叶蝉散、杀虫菊酯类杀虫剂等农药混合使用,因为多数有机磷农药在碱性条件下会发生分解失效。

5.3. 化肥不能与微生物农药混合,因为化学化肥挥发性、腐蚀性强,若与微生物农药如杀螟杆菌、青虫菌等混用,易杀死微生物,降低防治效果。

5.4. 含砷的农药不能与钾盐、钠盐等混合使用,例如砷酸钙、砷酸铝等如钾盐、钠盐混合则会产生可溶性砷,从而发生药害。

在所有的肥药混合使用中,以化肥与除草剂混合最多,杀虫剂次之,而杀菌剂较少。

6、化肥与化肥混合的注意事项。

6.1. 过磷酸钙不能与草木灰、石灰氮、石灰等碱性肥料混用,否则会降低磷的有效性;磷矿粉、骨粉等难溶性磷肥也不能与草木灰、石灰氮、石灰等碱性肥料混用,否则由于土壤中的有机酸被中和,使难溶性磷肥更加难以溶解,作物无法吸收利用;6.2. 钙镁磷肥等碱性肥料不能与铵态氮肥混施,因为碱性肥料若与铵态氮肥混施,会增加铵挥发。

6.3. 化学肥料不能与细菌性肥料混用,因为化肥吸水性、腐蚀性、挥发性较强,如与根瘤菌等细菌性微生物混合,会杀伤或抑制活菌体,使细菌性肥料失效。

鉴别激素能否与其它农药、化肥混合最简单的方法是将农用激素与农药或是化肥放到同一个容器内进行混合,并制成溶液,如果没有浮油、絮结、沉淀、变色、发热和产生气泡等现象发生,就表明可混合使用。

辛硫磷可以与多菌灵混用。

7、农药与肥料的相互作用。

7.1. 杀虫、杀螨剂与肥料混用。

7.1.1. 杀虫剂对植物矿质营养的影响众多生产实践证明,许多氯代烃类、有机磷类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能影响植物生长和矿质营养。

乙拌磷能降低玉米对锰的吸收,而增加对锌的吸收;甲拌磷的使用可使棉花植株体内含氮量下降;杀虫脒处理棉花后,棉叶柄中钙、镁、磷、钾等元素的浓度增加。

在研究不同氮肥和杀线虫剂对棉花的混合作用时,杀线虫剂显著地促进了棉花的生长,增加了产量和提高棉叶中氮和钾的含量;涕灭威的作用大于杀线威,同单用杀线虫剂和单用氮肥比,杀线虫剂同氮肥(硝铵、硫铵、尿素)配合使用,棉花的株高、单株总桃数、植株干重及叶中氮、磷含量都有明显增加。

水稻上的试验表明,呋喃丹和甲拌磷增加了水稻对氮素的吸收,而且呋喃丹比甲拌磷对氮的吸收促进作用强,氮肥和杀虫剂的相互作用是增效的。

在研究高梁施用过磷酸盐和久效磷对磷吸收的相互作用时,发现在杀虫剂应用浓度低时,过磷酸盐和久效磷混合使用对磷素的吸收表现出拮抗作用,而在久效磷浓度较高时,则表现出协同作用。

7.1.2. 肥料对杀虫剂的影响氮、磷、钾肥与杀虫剂混用有可能改善一些农药的表面活性,增加其渗透性和附着力等,从而增加其杀虫活性。

对一些微量元素来说,则可能与不同的杀虫剂发生反应,增加或减少其活性。

一些肥料本身还可作为杀虫剂、杀菌剂应用,如俄罗斯人用硝酸铵作杀线虫剂,既防治土壤线虫又减少应用杀虫剂而造成的环境污染。

植物营养的改善也会提高其对虫害的抵抗力,幼嫩组织或分生组织较成熟的或生长缓慢的部分易受虫害,因此施用氮肥与害虫侵袭之间通常呈正相关,但大量施用钾肥能减少虫害的侵袭。

植物体内糖、氨基酸、酰胺等是多数刺吸式昆虫的饲用刺激物,植物体矿质营养的变化会影响这些物质的变化,施肥就可通过调整这些低分子有机化合物的累积或可作为驱虫剂化合物的减少,对植物的抗虫性产生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