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牧童》教学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牧童》教学设计

【理论依据】:

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聆听音乐、表现音乐,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以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音乐课的教学应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终身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基础。

《课标》中提到: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应该是演唱教学中的主要目标。对任何一首歌曲,教师都应该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歌词内容、音乐特征、歌曲意境等。再用恰当的速度、力度、音色、表情去表现歌曲的情感。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将知识技能与歌曲处理以及欣赏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强化学生的知识积累,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使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活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牧童》是四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地球,我们共同的家》里的第一首演唱歌曲,由王健词、士心曲。曲风欢快,其调式为C大调,由“起承转合”关系的4个乐句组成的乐段结构。起句音区较低,旋律以级进为主,结构上一气呵成,不可划分。

教学对象分析:

经过近几年的教学改革实验,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能力,对音符的时值和附点音符等一些基本知识有了了解和最初的认识,大多数学生对音乐很感兴趣,他们很喜欢上音乐课,对新的知识掌握也很快。由于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在音乐素质上存在着各别差异,采取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环节,层层相扣。在教学本课时,我诱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尽可能选用趣味性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创设情景,让学生自主参与,自主探索,独立获取知识。同时充分利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使之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整个教学活动成为师生之间不断进行思维交流与

心灵沟通的过程,以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充分调动孩子们全身的感官,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分组合作、质疑探究来突破难点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组第一乐句的合作展示,检验学生微课程的学习效果,并熟练应用自学方法合作学习第二乐句。

2、通过反复聆听、感受,80%的同学能够熟练掌握《牧童》的演唱,感受体验歌曲的情绪并用明亮、清脆的声音演唱歌曲。

3、通过尝试运用重复旋律和歌曲轮唱等演唱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感受合唱和歌曲创编的乐趣。

4、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力。通过此课例的研究,提高全组教师合理运用教材、改编教材、创编教材的能力,并结合本校的教学实际提高教师教学的能力。【教学重点】:

感受体验歌曲的情绪,并用明亮、清脆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1、感受并掌握切分节奏,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把这种节奏所表达的快乐情绪用歌声表达出来。

2、正确掌握歌曲3段歌词中,不同歌词的高音演唱方法,培养学生创编和演唱二声部合唱的能力。

【教具准备】:

钢琴、PPT 课件、铃鼓、碰铃

【教学过程】:

一、趣味节奏,发声练习:

1、边做手势,边唱音阶(柯尔文手势)

1 2 | 3 4 | 5 6 | 7 ⅰ|ⅰ7 | 6 5 | 4 3 | 2 1 ||

2、用八分节奏和四分节奏演唱音阶:

师:我们改变一下节奏,用八分节奏和四分节奏演唱音阶吧。想想,我们在

微课学习中,他们分别起的什么名字呢.?(生交流)

2/4 1 1 1︱2 2 2︱3 3 3︱4 4 4︱5 5 5︱6 6 6︱7 7 7︱ⅱⅰ︱

ⅱⅰ︱7 7 7︱6 6 6︱5 5 5︱4 4 4 ︱3 3 3︱2 2 2︱1 1 1||

3、用切分节奏演唱音阶:

师:现在老师再把难度提高,瞧一瞧,这个节奏你还认识吗?

出示切分节奏X X X

生:认识,是切分节奏。(出示切分节奏)

师:我们在微课程中学习过,叫什么呢?

生:跑快点

2/4 1 1 1 | 2 2 2 | 3 3 3 | 4 4 4 | 5 5 5| 6 6 6| 7 7 7 | ⅰⅰⅰ|

ⅰⅰⅰ| 7 7 7 | 6 6 6 | 5 5 5 | 4 4 4 | 3 3 3| 2 2 2 | 1 1 1 |

【设计意图:通过用柯尔文手势演唱不同节奏的音阶,让学生熟悉柯尔文手势和难点节奏,即切分节奏,为歌曲的难点解决进行了有效地铺垫。

二、激情导入,激发兴趣。

1、师:今天老师带大家到一个美丽的地方去玩一玩,竖起你的小耳朵、闭上你的眼睛,仔细的听听、想想,我们要去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音乐起(背景音乐采用歌曲旋律)

2、配乐旁白:

蓝蓝的天空,白白的云朵,白云下面一片绿油油的青草地,远处,一个手提着羊鞭、身背着小笛的小孩儿,赶着小黄牛和一群雪白可爱的小羊儿走了过来,小羊儿们看到了清澈的水,高兴地在草地上打起了滚儿,津津有味地喝了起来,小孩儿也高兴的取出小笛吹起来,听,悠扬的笛声传来了……

3、学生回答

师:“我们去的地方是一个什么样儿的地方?你仿佛看见了什么?”

生:我们仿佛来到了大草原,看到许多牛羊……

4、大屏幕出示牧童放牧的画面

5、点题:师:“猜猜看,牛羊是谁赶来的?牧童是什么意思?”

生:“牛羊是牧童赶来的。”“牧童就是放牧的儿童”。

6、出示课题牧童

三、逐层深入,学唱歌曲:

(一)、感受歌曲:

1、初听歌曲感受情绪:

师:“看到这么美丽的画面,老师不禁想起了一首歌,你听……”

听录音范唱。生答:活泼、欢快的

2、再听歌曲:我们在听的时候想一想“歌曲采用了什么演唱形式?”‘

生答:二声部合唱

3、下面我们再来听一遍,这遍老师又有了一个新问题,听一听歌曲描绘了一幅

怎样的画面?

4、按照节奏朗读歌词

歌曲究竟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让我们还是通过歌词来看看吧。能按照节奏读读歌词吗?

(1)师读第一段。

找出切分节奏在歌曲的什么地方出现了?共出现了几次?”(让学生指出切分节奏在歌曲中的运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