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储层描述技术

合集下载

现代油藏精细描述技术和方法探讨

现代油藏精细描述技术和方法探讨

现代油藏精细描述技术和方法探讨现代油藏精细描述技术和方法是石油勘探和开发中必不可少的技术,能够更准确、更精细地描述油藏地质特征和分布规律,为油田的开发和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现代油藏精细描述技术包括地震、测井、岩心、地质建模等多种方法。

首先,地震是现代油藏精细描述中重要的技术之一。

通过地震勘探技术可以获取地下构造和岩石特性信息,对油气藏分布范围及其性质进行分析,为油气勘探提供重要依据。

地震勘探技术包括地震反演、地震旋回分析等。

其中,地震反演技术可以更好地识别油气层界面及其岩性,而地震旋回分析则可以更好地刻画油气层地震响应和油气藏的空间分布特征。

其次,测井技术也是现代油藏精细描述的一种常用工具。

测井技术通过对钻井后测量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获取地质、物理、化学等多个方面的信息。

各种测井仪器可以得到不同的数据,如电测井、声波测井、核磁共振测井等。

通过测井数据,可以定量地评估储层孔隙度、渗透率、岩性等参数,为油气开发提供数据支持。

再者,岩心分析是现代油藏精细描述的另一种重要技术。

通过钻井获取的岩心样品的鉴定和测试可以获得岩石力学、物理、化学和孔隙结构等方面的信息。

通过岩心分析,可以确定储层岩石类型、储层物性参数、孔隙度等参数,为油气勘探和开发工作提供重要数据支持。

最后,地质建模也是现代油藏精细描述的一种重要方法。

地质建模利用多种信息数据源,如地震、测井、岩心等,将不同来源的地质数据整合成完整的三维地质模型,进一步分析储层的地质特征和分布规律。

通过地质建模可以定量地描述储层的参数,如孔隙度、渗透率、油气饱和度等,为合理地设计油气开发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综上所述,现代油藏精细描述技术和方法的发展和应用,为石油工业提供了更加科学、可靠的技术手段和理论支撑,有助于提高油气勘探开发的效率和精度,对推进我国能源结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石油精细油藏描述技术规范

中国石油精细油藏描述技术规范
中国石油精细油藏描述 技术规范
2020/11/3
中国石油精细油藏描述技术规范
目录
n 一、前言 n 二、精细油藏描述技术规范 n 1.精细油藏描述的范围 n 2.规范性引用文件 n 3.术语和定义 n 4.不同开发阶段精细油藏描述的主要任务 n 5.精细油藏描述的基础资料 n 6.精细油藏描述内容 n 7.精细油藏描述成果(成果图件、数据体要求)
二、精细油藏描述技术规范
n 4.不同开发阶段精细油藏描述的主要任务
n 开发初期精细油藏描述 n 开发初期精细油藏描述是在油田正式开发方案实施后,在开
发基础井网全部完钻的新增资料基础上进行的精细油藏描述。 n 开发初期精细油藏描述的任务是油藏地质再认识,落实构造
形态、断层、油气水分布状况及砂体连通、油气水界面、储 层参数等,检查开发方案设计的符合率,修改原有的地质模 型,为储量复算、开发调整等提供地质依据。描述成果是建 立开发初期的地质模型。
中国石油精细油藏描述技术规范
一、前言
n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与生产 专业标准化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n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 港油田分公司、北京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大庆油 田有限责任公司
n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窦松江 李桂林 何鲁平
中国石油精细油藏描述技术规范
目录
特征参数,主要包括:排驱压力(MPa)、中值压力(MPa)、最大孔喉半径
(μm)、孔喉半径中值(μm)、吼道直径中值(μm)、相对分选系数、
孔喉体积比、孔隙直径中值(μm)、平均孔喉直径比、低渗与特低渗储层
的启动压力(MPa)等。
中国石油精细油藏描述技术规范
二、精细油藏描述技术规范
n 6. 精细油藏描述内容

广北区精细油藏描述的做法及效果分析

广北区精细油藏描述的做法及效果分析

广北区精细油藏描述的做法及效果分析广北区作为中国主要的油气生产基地之一,拥有众多的精细油藏资源。

精细油藏是指储层孔隙度小、孔隙体积低、非均质、非均一的油气藏。

这些油藏储层类型多样,储量较少,储区分散,常规方法难以有效开发。

对广北区精细油藏的描述、开发及效果分析尤为重要。

一、精细油藏的描述1. 储层特征广北区的精细油藏多分布于构造比较复杂的地区,储层特征复杂多样。

通过地震勘探、岩心分析等技术手段,发现储层孔隙度小,孔隙体积低,非均质、非均一。

由于受到构造运动的影响,储层常常出现断层、裂缝等现象,造成油气分布不均匀,储量较少。

2. 流体性质精细油藏中的原油具有高黏度、高密度、高密度、高硫含量等特点。

这些特点使得开采难度增加,需要采用更为先进的技术手段来进行开发。

3. 岩石特征精细油藏的岩石类型多样,包括砂岩、泥岩、页岩等,而且储层之间常常存在较强的非均质性。

在开发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钻井、完井技术,同时需要进行大量的地质、地球物理、地震勘探等工作。

二、精细油藏开发的做法1. 采用先进的勘探技术为了更好地描述广北区精细油藏,首先要采用先进的地质、地球物理勘探技术。

通过地震勘探、电磁探测等手段,发现并描述出储层结构、性质等信息。

钻井是精细油藏开发的重要环节。

需要采用先进的水平井、定向井等钻井技术,以增加产量,提高采收率。

进一步使用先进的完井技术,包括多点压裂、侧钻井等手段,以增加储层的有效产能。

在开发过程中,需要选择合适的提高采收率的生产技术,比如油藏压裂、水平井生产等。

三、效果分析通过以上做法,可以达到以下效果:1. 提高产量通过先进的勘探、钻井、完井、生产技术,可以有效提高精细油藏的产量,实现更好的生产效益。

2. 提高采收率先进的油藏管理技术,可以实现更为合理的油气开采,提高采收率,延长油田寿命。

3. 降低成本通过提高产量、提高采收率,可以降低单位产量的开采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4. 优化油田结构通过对精细油藏的开发,可以优化油田结构,实现资源有效利用,提高整体开发效率。

现代油藏精细描述技术和方法探讨

现代油藏精细描述技术和方法探讨

现代油藏精细描述技术和方法探讨油藏精细描述是指通过进行科学、系统、细致的分析和评估,建立出准确、细致、全面的油藏模型,利用先进的技术和方法对油藏进行细致、全面地描述和评估,从而实现有效地开发和管理油田的目的。

现代油藏精细描述技术和方法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数学、物理等科学技术手段,对油藏样本、监测数据、实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与模拟,建立油藏地质模型,对地下储层进行精细描述,从而优化采油方案、提高油田开发效率。

一、三维地震技术三维地震技术是一种油藏精细描述技术,是先进的地球科学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三维地震技术可以获取数据的立体图像,对地下的地质构造进行详细的分析,了解油藏的构成、形态和剖面,预测油藏内的流体分布等,有助于优化采油方案,提高油藏开采效率。

二、重力和磁力测量重力和磁力测量是油藏地质勘探的重要手段。

它们可以检测地下沉积物和矿物质,确定沉积相、岩性等地质参数,研究石油运移规律和储集条件,并预测地下储层的规模和分布。

利用重磁测量技术可以对油藏进行细致的描述和评估,为油田的开发提供更精准的数据支持。

三、岩石物性分析岩石物性分析是指对油藏储层岩石的物理、化学和机械性能进行分析与测量。

例如,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储层岩石的微观结构和岩石矿物组成进行研究,可以得到岩石物性参数,如孔隙度、渗透率等,对油藏进行更加准确的描述和评估。

四、油藏动态监测技术油藏动态监测技术是指通过采用现代计算机、通信和自动检测技术,对地下油藏物理和化学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

例如,可以利用时间域反演技术对储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进行监测,或者利用微小地震监测技术对油藏的压力、温度和产油情况进行实时监测,从而了解油藏内的动态情况,为油藏优化开发和管理提供依据。

五、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信息科学和数理统计等手段,在模拟和控制人类智能过程的基础上,实现油藏地质勘探和开发的智能化。

例如,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油藏样本数据进行分析和模拟,建立油藏预测模型,并预测油田内的地下储层规模和分布,优化采油方案,提高油田的开发效率。

井震结合储层精细描述在水平井设计中的应用

井震结合储层精细描述在水平井设计中的应用

据 与 =波 进行 反褶 积 , 反演 出波 阻抗 ( 反射 系 数 ) 数
据 ; 后通 过测 井 曲线 和砂 泥 解 释 成 果 建立 波 阻 抗 然 与岩性 、 物性 ( 渗/ ) 孔/ 饱 的关 系 , 般 这 种 关 系 是 一
非线性 , 最终将波阻抗体变成地质体 ( 岩性体、 物性
应 用前 景 。
地震 反演 储 层 预 测 方 法 是 通 过 变 差 函数 建 立 统 计关 系 来 描 述 空 间数 据 场 中数 据 之 问 的相 互 关 系 。储层 预测 的重 点 是 井 问储 层 的变 化 , 层 空 间 储
1 井震 结合反演技术
该 方法 以测 井 数 据 为 主 , 间 变 化 用地 震 数 据 井
88 8
变 差 函 数







l 2卷
表 1 A一 1 2 5水 平 井 采 油情 况 一 览 表
3 结论
利用 井震 结合 地 震 反 演 技 术 进行 储 层 预测 , 能
有效 提 高储层 预测 精 度 , 在大 庆 长 垣 北 部 区 块 精 并
图 2 变 差函数理论模型示意 图

要 单纯依 靠测井进行井 间储层预测存在很 多困难 , 而地震 具有横 向密度 大 的优 势。采用 井震结合 反演技 术进 行储 层
预测 , 能有效提高储层预测精度 。利用该 方法在 大庆 长垣 北部 区块精细油藏描述及 开发应用 中见到 实效 , 根据 砂岩反 演剖面 布 置 了 A一 1 平井 , 2 5水 其砂岩钻遇 率为 9 % , 2 该井 目前累计产 油 96 6t展现 了良好 的应用前景 。 8 ,
的各 向异 性 用 变 差 函 数 表 示 。 变 差 函数 是 区域 化

大型河流——三角洲沉积储层精细描述方法

大型河流——三角洲沉积储层精细描述方法

大型河流——三角洲沉积储层精细描述方法大型河流——三角洲沉积储层精细描述方法三角洲沉积储层是流域内最为丰富的沉积体系之一,它深受很多表层沉积物的影响,在缓解洪涝灾害、生态建设、水资源配置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因此,对三角洲沉积储层的精细描述具有重要意义。

一、内部结构描述1、沉积物结构三角洲沉积储层中的沉积物大多以砂、泥及其组合的方式存在,其内部结构比较复杂。

2、、沉积物粒度特征三角洲沉积物的粒度比较多样,大多存在砂、粉砂、砂粒和粒状细粉,比重通常在2.6~3.3之间,颗粒沉积总量一般在10%以上。

3、岩相特征三角洲沉积储层大多数由泥层、砂层、泥砂层以及石英屑层组成,其中,随着深度的增加泥层和砂层的比例会随之变化,且特征缓坡场地和展开砂岩地带也常常存在。

二、沉积物的渗透特性1、渗透率变化特点在不断增大深度和变化比例时,渗透率会不断变化,有较大变幅,且开采深度较大时,渗透率变化趋势也比较明显。

2、层间渗透率变化三角洲沉积储层的层间渗透率变化,主要受岩层的厚度、渗透率、粒度、密度以及包含的各种成份的变化影响,存在明显的层间渗透率差异。

三、水力特性1、渗流特性三角洲沉积储层也多受水渗流的影响,渗流特性的变化会影响储层的渗流量。

2、储层厚度变化储层厚度变化也会影响渗流特性,厚度变化越大,渗流速度也会越快。

3、渗流量评价三角洲沉积储层的渗流量,需要综合考虑渗透率、储层厚度以及渗流特性,以此来衡量其各项水渗流性质。

综上所述,由于三角洲沉积裂缝储层精细描述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开采前应深入研究其内部结构、沉积物粒度特征以及岩相特征,以及时识别层间渗透率变化,并回避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以此深入了解三角洲沉积储层。

动静态精细油藏描述及剩余油分布研究方法和技术

动静态精细油藏描述及剩余油分布研究方法和技术

动静态精细油藏描述及剩余油分布研究方法和技术动静态精细油藏是指储层中油水分布与流动状况相对复杂的油藏。

在这种油藏中,油水界面的变动频繁,储量分布不均匀,储层渗透率差异大,流体性质复杂,难以准确预测剩余油分布。

因此,针对动静态精细油藏的描述及剩余油分布研究需要采用一系列的方法和技术。

一、动静态精细油藏描述方法:1.目视描述法:通过实地观察和描述油藏、储层的基本特征,如油水界面的形态、断层的分布、储层孔隙结构等。

2.孔隙特征分析法:通过岩心切片的显微观测和扫描电镜等分析技术,研究储层中的孔隙特征,包括孔径、孔隙度、孔隙连通性等,为进一步研究剩余油分布提供基础数据。

3.测井揭示法:通过采用测井技术,获得储层的物性参数,如渗透率、饱和度等,从而分析储层的流体性质和剩余油分布情况。

4.静测法:通过进行压力临近稳定的恒流生产试验,获得动态压力数据,并通过解压分析和生产预测计算,得到储层的动态物性参数和剩余油分布。

二、动静态精细油藏剩余油分布研究技术:1.三维地质模型构建:通过采样岩心、测井数据和地震数据等,结合地质学原理和平面地质分析方法,构建动静态精细油藏的三维地质模型,包括储层厚度、岩性、构造等信息。

2.压力历史匹配法:利用历史生产数据和动态压力数据,通过数值模拟方法,模拟油藏的生产过程,更新储层的渗透率、储量等参数,进一步优化剩余油分布预测。

3.产量反演法:通过对不同时间段的生产数据进行分析和反演,得到剩余油分布的变化规律和分布特征,从而提供预测剩余油储量和开采方式的依据。

4.储层可视化技术:利用计算机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将储层数据转化为可视化的三维图像,实现对储层的直观观察和分析,进一步揭示剩余油分布的规律。

总之,动静态精细油藏的描述及剩余油分布研究需要综合运用地质学、物理学和数学等多学科的知识,结合实地观察和实验分析,采用多种方法和技术,以获得全面准确的储层信息,为精细油藏的开发和油藏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储层微构造精细描述技术研究

储层微构造精细描述技术研究
化 ,常 规 的 网格 增 量 和 网格 半 径容 易漏 失微 型 构 造 ;5 米 以上 的
微构造 主要包括正向微构造 、负向微构造和斜向微构造 ,
其 成 因主 要与 沉 积环 境 、差 异压 实 、沉积 古地 形 和 构造 应 力等 有
关… 。油 田的勘探生产实践证 明 :正向微构造对油气的聚集最有 利。因此,储层微构造识别技术主要是识别正向微构造。 当储层 分布 广泛 ,构造背 景简单时 ,储层 的微圈闭范围与 其地层倾角成反 比。微构造根据其所处的沉积和构造环境可以分
构造较 简单 的缓坡带及浅层 由于受构造运动影响较小 .主 要形成的是与构造作用力无关的受沉积环境 、差异压实作用和古 地貌等方面影响的微幅度构造 。这类构造 的识别描述主要是判 断微高点和最大限度的界定其圈闭范围。这里介绍一种最新的非 常有效的微幅构造描述方法一倾角屙 技术。倾角参数是反映地 层空 间倾斜程度的参数 ,倾角属性图显示的是时问梯度 的变化
2 度
3 度
0 2 5 7 k m 。
0 . 1 1 k m
1 0采
5 度
0 . 0 4 k m ‘
表 1 角度 与 面积 对应 关 系表
微型构造 :这类构造多分布在构造复杂带和地层倾角较大
的 地 区 ,幅 度 不 限 ,面 积小 于 0 . 2 k m。 或储 层 分 布 范 围局 限 而 面积 较小。
本特征 , 目前大都进入高勘探成熟期 ,且大部分油 区均 已进入 中、高含水期,经历多次方案调整和补钻生产井,积累了大量资
料 ,为储 层 深入 研究 提 供 了物 质基 础 ,加 以油 田地 下情 况 日趋 复
向;同相轴的宽度可以指示地层的倾角和反射波的频率变化 。因

中国石油精细油藏描述技术规范 LN

中国石油精细油藏描述技术规范 LN

目录
一、前言 二、精细油藏描述技术规范 1.精细油藏描述的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不同开发阶段精细油藏描述的主要任务 5.精细油藏描述的基础资料 6.精细油藏描述内容 7.精细油藏描述成果(成果图件、数据体要求)
二、精细油藏描述技术规范
5. 精细油藏描述的基础资料 基本要求 必须重视各开发阶段静、动态资料的录取,并按各
井资料等(开发中后期还应包括水淹程度、水洗效率、剩余油饱和度的 测定等资料)。 测井资料:按描述要求,测全各种曲线。在开发中后期,要求有水淹层 测井等系列; 动态资料:油田所有的动态资料,包括产油量、产水量、压力、试井、 产出剖面、注入剖面、井间剩余油监测及裂缝(微裂缝)等动态监测资 料。
目录
开发阶段有关资料录取要求和技术标准述
的需要; 已有的资料必须建立相应的数据库。
二、精细油藏描述技术规范
5. 精细油藏描述的基础资料
基础资料 精细油藏描述的基础资料是指在油藏现阶段可以获取到的所有静、动态
资料。包括: 地震资料:与地质条件相适应的满足精细油藏描述的地震资料; 地质资料:所有井的地质、岩心化验分析等资料以及分阶段的密闭取心
中国石油精细油藏描述技术规范_976
目录
一、前言 二、精细油藏描述技术规范 1.精细油藏描述的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不同开发阶段精细油藏描述的主要任务 5.精细油藏描述的基础资料 6.精细油藏描述内容 7.精细油藏描述成果(成果图件、数据体要求)
二、精细油藏描述技术规范
二、精细油藏描述技术规范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 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 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 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 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A油田某油层储层精细描述方法研究

A油田某油层储层精细描述方法研究

A油田某油层储层精细描述方法研究【摘要】本文在充分调研国内某油层描述方法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现代沉积理论,以岩心资料为依据,从油层对比、沉积环境、油水分布特征等方面对A 油田某油层进行研究,研究成果对于指导某油层射孔方案编制、油田开发方案制定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某油层储层描述研究1 前言A油田某油层为浅水湖泊—三角洲相沉积,空气渗透率一般在0.1~1.5mD 之间,孔隙度在10%~16%之间,属于低孔、特低渗储层。

为降低启动压力梯度,建立有效驱动体系,提高井网控制程度,试验区采用井距300m、排距80m的大规模压裂矩形井网线性注水方式;为使井网系统面积波及系数最大,驱替效率最高,试验区井排方向采用裂缝系统方向,即北东70°方向。

为了搞清某油层地质特征,从油层对比、沉积环境和油水分布等方面开展了项目研究。

2 建立垂向细分对比标准某油层目的层地层厚度约340m,垂向划分为四个油层组。

经过分析,决定GR、RLLD、RLLS、微电极、AC测井曲线作为垂向细分对比和微相识别曲线(如图1,2)。

在各级基准面旋回识别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试验井测井曲线特征进行闭合对比,将某油层细分为52个沉积单元。

3 某油层沉积环境3.1 建立测井相模式通过对取芯井分析,三角洲前缘亚相主要为绿色、灰绿色泥岩沉积,岩性以泥岩、泥质粉砂岩为主,三角洲分流平原相主要为紫色、紫红色砂、泥沉积,岩性以粉砂岩、泥质粉砂岩为主,岩性较三角洲前缘沉积粗。

在某油层主要选取了GR、AC,RMG、RMN曲线,同时配合深浅侧向曲线,建立微相研究的标准测井相模式。

根据曲线形态、韵律性、发育厚度共建立主河道砂、分流河道砂、河间薄层砂、滨湖砂坝、河间泥五种微相类型。

3.2 分析沉积环境根据离研究区最近的C井岩心柱状综合图,结合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从下至上,将某油层划分为3个中期基准面半旋回。

整个Y油层一组是中期基准面上升半旋回,岩心中紫红色泥岩大量存在,植物化石少,说明水体很浅,干旱氧化环境,以三角洲分流平原相为主。

精细储层描述与流动单元研究 (NXPowerLite)

精细储层描述与流动单元研究 (NXPowerLite)

②计算:均值

xi

1 h
n
xij
j 1
方差
S 2i

1 n 1
n
( X ij
j 1

X
j )2
均方根 i
1 n 1
n
( X ij
j 1

__
Xi )2

X i1 X i


__
Xi

则属于主层

__
Xi

允许误差


__
• 第三,用PVT相图计算的塔中4CⅡ凝析气
的成藏期为第四纪,“就象昨天才形成的 一样”。
• 第四,塔里木构造演化史研究成果也认为
存在晚第三纪―第四纪的构造活动。
• 以上4个线索说明塔中4油田的水动力(流
体势能差)就发生在很近的现代并且正在 继续进行。这是我国新构造运动作用于流 体势能的一个例证。
4)反映储层动态信息: 用生产动态资料的历史拟合修正静态地质模型。
5)计算机化程度高,可视化强。 目前,精细储层描述中,两个值得注意的研究的 热点: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 ▲ 流体流动单元研究。
一、关于地层对比
• 地层对比是地质科学的基础,贯穿于
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的各个阶段。
• 地质科学工作者在进行储层评价时,
• 6、塔中石炭系地层内的三个不整合; • 7、8、冀东柳赞油田、东海平湖气田控制油气分布的
下第三系地层内的不整合面。
(二)对比标志层(标准层)
○我国石油地质界地层对比的指导原则是大庆经验 “旋回对比、分组控制”。
○大庆原本地层对比的三要素:①用标准层划分大段; ②用三级旋回划分小段;③掌握三级旋回内各类岩 性组合规律对比单层。

现代油藏精细描述技术和方法探讨

现代油藏精细描述技术和方法探讨

现代油藏精细描述技术和方法探讨引言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传统油气储量的逐渐枯竭,对于新油气田的勘探和开发变得愈发迫切。

现代油藏精细描述技术和方法的研究,对于有效的勘探和开发新油气田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现代油藏精细描述技术和方法的相关内容,分析其在油气田勘探开发中的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

一、现代油藏精细描述技术和方法概述现代油藏精细描述技术和方法是指利用先进的地质学、物理学和化学等知识,对油气储层进行细致的描述和分析的技术手段。

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加全面、准确地认识油气储层的地质特征和储层性质,以便指导油气田的勘探和开发工作。

现代油藏精细描述技术和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岩心分析技术:通过对岩心样品的详细分析,可以获得油气储层的孔隙结构、孔隙类型、孔隙度、渗透率、孔隙流体性质等重要信息。

2. 地震勘探技术:利用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特性,可以获得地下岩石的构造、厚度、成岩相、孔隙度等信息。

3. 电阻率测井技术:通过电阻率测井仪器,可以测量地下岩石的电阻率信息,进而获得岩石的孔隙度、渗透率等特征。

4. 成像技术:利用现代成像技术,可以对地下油气储层进行三维成像,获得储层的空间结构、油气分布情况等信息。

二、现代油藏精细描述技术和方法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现状现代油藏精细描述技术和方法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成果。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油气储层预测:利用岩心分析技术和地震勘探技术,可以对潜在的油气储层进行准确的预测。

这为油气勘探工作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2. 油气储层评价:利用电阻率测井技术和成像技术,可以对已经发现的油气储层进行详细的评价,为油气勘探的后续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3. 油气储层开发:通过现代油藏精细描述技术和方法,可以对油气储层的开发潜力进行深入分析,指导油气田的合理开发。

三、现代油藏精细描述技术和方法的发展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油气勘探技术的不断创新,现代油藏精细描述技术和方法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现代油藏精细描述技术和方法探讨

现代油藏精细描述技术和方法探讨

现代油藏精细描述技术和方法探讨随着石油勘探和开采技术的不断发展,油藏精细描述技术和方法也在不断提升。

现代油藏精细描述技术是指通过一系列高精度的勘探手段和方法,对油藏的地质特征、储层性质、流体分布等进行详细的描述和分析,以实现油田的高效开发和生产。

本文将就现代油藏精细描述技术和方法进行探讨,希望对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一、现代油藏精细描述的意义和挑战1. 意义现代油藏精细描述技术和方法的发展,对于油田勘探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精细描述可以帮助油田工程师深入了解油藏的地质特征和储集规律,从而指导合理的勘探布局和开发方案。

精细描述可以提供更准确的储量评估和产能预测,为油田的经济效益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精细描述还可以指导油田的管理和调整,提高油田的开发效率和产能利用率。

2. 挑战要实现现代油藏的精细描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一方面,油藏的地质条件多样复杂,勘探和描述的难度较大。

现代油藏精细描述技术需要运用多种高精度的勘探手段和方法,要求工程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油田的勘探和开发过程中,还可能面临一些技术挑战和风险,如水淹、气液混输等问题。

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实现油藏的精细描述,是当前油田勘探和开发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1. 三维地震成像技术三维地震成像技术是一种利用地震勘探数据,通过数学和物理手段对地下储层进行成像和描述的高精度方法。

通过对地震波在地下岩石中传播和反射的特性进行分析和计算,可以获取地下储层的地质结构、岩性分布、裂缝状况等信息。

目前,三维地震成像技术已经成为油田勘探和地质描述的重要手段,可以为油藏的精细描述提供丰富的地质信息。

2. 微地震监测技术微地震监测技术是一种通过对地下微地震活动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获取储层压裂和流体注入过程中的地质信息的方法。

通过对微地震信号的采集、处理和解释,可以了解储层的应力状态、岩石变形情况、流体运移路径等重要信息。

微地震监测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页岩气和致密油的开发中,可以为油藏的精细描述和开发提供重要的实时监测手段。

精细储层描述常用图幅编制技术规范3

精细储层描述常用图幅编制技术规范3

采油一厂
161.25
87002633158采油二厂182.85
8567
1717
195
采油三厂
118.8
7248
628
99
采油四厂
181.4
5534
1618
102
采油五厂
310.6
5197
675
57
采油六厂
100
4499
564
115
采油七厂
314.87
2719
70
26
合计
1369.77
38579
7542
井数(口) 5300 1366 459
611
739 1376 409 10260
储层微型构造图(张) 112 13 13
6
5 4 22 175
应用情况 3 术语和定义
绘制栅状图近千张,储层参数等值图近万张;外围油田绘制油(气)砂体图 近千张;这些图幅均已应用于油田开发分析和调整挖潜工作中,使用情况良好。
3 术语和定义
应用情况
应用情况
大庆油田第一至七采油厂近几年应用储层精细描述常用图幅编 制技术,已全面完成二次加密后区块沉积微相分布图的编制,研究 区覆盖面积1369.77km2,井数38579口,绘制图幅7542张。
大庆长垣沉积微相分布图绘制工作量汇总表
单位
面积(km2) 井数(口) 沉积微相分布图(张) 单元(个)
夹层分布图 饱和度等值图 有效厚度等值图
栅状图
油砂体图
谢谢! 请专家批评指导!
655
3 术语和定义
应用情况
完成了面积140.8km2、7125口井、138张储层微型构造图。

储层精细解释方法研究及应用实例分析的开题报告

储层精细解释方法研究及应用实例分析的开题报告

储层精细解释方法研究及应用实例分析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油气资源的逐渐枯竭,勘探重心正逐渐从“大油田”向“小油气藏”转移。

在这个背景下,储层精细解释就显得越来越重要。

储层精细解释是指通过分析地震、测井、岩心等资料,建立地质模型,并进行精细解释,从而获得更准确的储层描述信息。

储层精细解释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精细勘探和精细开发,提高油气勘探开发的成功率和经济效益。

储层精细解释方法的研究和应用在石油工业中具有广泛的意义,对油气勘探开发的成效起到了关键作用。

本项目将研究储层精细解释相关方法,并结合实例进行应用分析,旨在提高勘探开发效益,促进石油工业的发展。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项目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储层精细解释方法、储层特征分析、地质模型建立等方面。

研究方法包括资料收集、图像处理、地质模型建立和模拟等。

(一)储层精细解释方法本项目将介绍常见的储层精细解释方法,包括地震解释、岩心分析、测井解释等。

通过分析不同储层精细解释方法之间的优缺点,确定最佳的解释方法,从而提高储层描述的准确度。

(二)储层特征分析本项目将通过分析储层的地质属性、岩性、孔隙度、压力等特征,建立储层特征分析模型。

通过对储层特征进行分析,可以提高储层描述的准确度,并为后续的地质建模和精细勘探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三)地质模型建立本项目将使用常见的地质建模软件,建立储层地质模型。

通过对储层属性的细致描述,建立更加准确的地质模型。

地质模型是油气勘探开发的基础,其精确度直接影响后续开发的成功率和经济效益。

(四)模型模拟本项目将使用储层模拟软件进行模型模拟。

通过对储层的流体运移规律进行模拟,预测储层的储量、质量等参数。

同时,可以预测各类开发方案的管网参数、工艺参数、生产参数等。

通过模拟,可以进一步提高油气勘探开发的效益。

三、应用实例分析本项目将选取一个实际的储层进行研究,分析其地质属性、模型建立和模型模拟等方面的问题。

通过应用实例分析,检验研究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陡岸浊积岩储层精细描述技术——以东营凹陷滨县凸起东坡为例

陡岸浊积岩储层精细描述技术——以东营凹陷滨县凸起东坡为例

Ab s t r a c t : Th e e a s t s l o p e o f Bi n x i a n u p l i f t wa s o f“ h i g h h i l l a n d s t e e p s l o pe ”i n t h e d e p o s i t i o n a l s t a g e o f t h e Mi d d l e
YU J i n g — q i a n g , HU Zu n — we i , CAO Li — p i n g , LEI Le i
( C e o p h y  ̄ i c a l R 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o fS h e n g l i O i e l d B r a n c h C o . , D o n g y i n g S h a n d o n g 2 5 7 0 2 2 , C h i n a )
测储层 的含 油气性 , 实 际应 用效果 良好 。
关键 词 : 浊积岩 ; 古地形 恢复 ; 甜心体 ; 高 亮体 ; 滨县 凸起
Fi n e d e s c r i p t i o n f o r r e s e r v o i r o f t u r b i d i t e s a n d i n t h e s t e e p s l o p e z o n e : A c a s e h i s t o r y o f he t e a s t s l o p e o f he t Bi n x i a n u p l i f t o f Do n g y i n g s a g
t o c o n i f r m h y d r o c a r b o n b e a r i n g p r o p e t r y ) we r e d e v e l o p e d , w h i c h i s s u i t a b l e t o d e s c r i b e t h e t u r b i d i t e s a n d r e s e r v o i r

气藏精细描述技术

气藏精细描述技术

气藏描述的发展阶段
4、深化发展阶段 从21世纪之初开始,气藏描述进入了深化发展阶段,随着四维 建模技术、仿真建模技术的发展及计算机软件水平的提高,从而使气 藏动态模型的建立和气藏预测成为可能。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 高,气藏描述必将进一步发展深化。
气藏描述的主要内容
气藏描述是以多学科理论为指导,综合利用地质地震、测井和气藏工程等资料,研
气藏描述的发展阶段
2、快速成熟与发展阶段 该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石油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在 油气藏勘探开发难度日益加大的情况下,为了更清楚地认识隐蔽型、复杂型油气藏,掌握油 气藏基本特征和规律,从客观上要求石油科技工作者尽可能掌握气藏描述的理论和方法技术 ,从而更可靠地揭示油气藏的各种地质特征。与此同时,相关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 法不断产生,如地震地层学的快速发展、层序地层学的诞生、相干技术的问世、核磁测井应 用、成像测井技术的诞生、地质建模技术的日趋完善、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等理论和技术 ,以及油气藏工程技术的革新、油气藏开发理论的完善等,为气藏描述注入了新的活力。因 此,气藏描述工作迅速发展成为一项综合运用地质学、地球物理学、油藏工程等多学科理论 和方法技术的方法体系,并在油气藏勘探开发的实际应用中显现出巨大的生命力。
气藏描述的发展阶段
3、精细描述阶段 该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21世纪之初,随着相关学科的方法理论逐渐 完善并成熟,以及测井手段及水平不断提高,如层序地层学理论的完善、地质统计 学理论的成熟等,使得气藏描述的技术手段越来越丰富,气藏描述的定量化程度、 准确程度越来越高,研究尺度越来越细且分辨率越来越高,不但进行储集体宏观性 质的描述,而且还描述和表征储集体微观特征,使气藏描述进入精细研究阶段。本 课题主要是运用气藏描述的手段对气藏进行精细解剖、定性与定量分析。

储层精细刻画与预测技术研究

储层精细刻画与预测技术研究
裂 缝。
① 投入 开发 的区块 , 储层特 征研 究 是地质 体研 究 中 的
② 砂 岩储 层 和 裂缝 性 储层 的研 究 分 别 以单 砂体 刻 画
和裂缝 表征预 测 技术 为核心 :
三 级是 裂缝 开 度 小于 0 . 1 u m 的 超 微 裂 缝 ,是 完 全 无 效 的 重 要 部 分 :
并 预 测 了有利 目标 , 在 该 区针 对单 个 油 砂体 进 行 区域变质 岩 主要 包括 粒岩 类 、 角 闪质 岩 类、 片麻 岩类 、 片岩 藏 模 式 , 共部 署 井位 1 6口 , 其 中滚动 井 4口 , 开 发井 1 2 类等 岩 石 , 该 类岩 石 由于 混 合岩 化 和热 液作 用 , 大 部 分发 井位部 署 , 生蚀 变、 退 化 变质现 象 。混合 岩是 区域 变质 岩在 液相 流体 口, 水 平井 1 2口 , 直井 4 口, 实现 了此类油气 藏有 效开 发。
型: 第 一级 为 宏观 裂缝 , 裂缝开 度 大于 1 0 u m, 第 二 级 是微

图 3 兴 古 潜 山裂缝
预 测 技 术
图 4 纵 叠 平错
三维 井 网
4 结论 与建议 通 过本课 题 的研 究得 到如下 认识 :
裂缝, 裂缝 开度 0 . 1 —1 0 u m, 是裂缝 中的有效 孔 隙空 间 , 第
3 技术应 用及 取得 成果
3 . 1 岩 究所 用资 料大部 分 为间 接资 料或 一孔 之见 ,
综 合运 用 动 、 静 态 资料 可 以 提 高 铁 1 7块 条 带状 低 幅边水 油藏 有其 特殊 性 ,开发 对 象 以石油 地质 理 论 为基 础 , 为单个 含油 砂体 , 且 分布 范 围局 限 , 平面 展 布呈 不规 则状 , 研究 的精度 : ④ 目前单 井 的储层评 价 技术 手段相 对 成熟 , 但研 究 井 只有 适合 的井距 才能 既控制 边水 , 又 不损 失井 间储 量。 而 间 资料还 是 三维地 震 为主 , 地 震 资料 有其纵 向分辨 率低 的 水 平 井开 发该 类油 藏具 有较 大 的优 势 , 可 以有 效抑 制边 水 应用 中注意 可识 别和 可预 测 的区别 : 水侵 , 均 匀充分动 用储 量。根 据 铁 1 7块 含 油砂 体 薄 , 油层 局 限性 , 随着 油 田开 发 不 断深 入 和 辽河 油 田地质 条件 先 天 单一 , 按一套 开 发层 系开发较 为 适宜。因此 , 为获 得好 的经

精细储层描述常用图幅编制技术规范课件

精细储层描述常用图幅编制技术规范课件

北1-51-E62
北1-53-E62
有效渗透率
有效厚度
砂岩厚度
射孔井段
小层编号
油层组
有效渗透率
有效厚度
砂岩厚度
射孔井段
小层编号
油层组
0.793
1.139
1.217
SII
SII
SII
-F
0.44
SII
SII
SII
0.775
0.775 10
1.2 0.6
未 钻 穿
精细储层描述常用图幅编制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井1
井2
井3
基线
1.5cm
辅助线
井轴线
900
井深
0.2-0.3cm
精细储层描述常用图幅编制技术规范
1.油(气)层对比剖面图
有效渗透率
有效厚度
砂岩厚度
射孔层段
小层层号
油层组
1.2.2 编制单井柱状剖面。
1.2.2.1 在基准线与辅助线之间标注柱状剖所需各项内容的名称。井轴线左侧依次为有效渗透率、射孔层段、小层层号;井轴线右侧依次为水淹级别、砂岩厚度、有效厚度、油层组。
精细储层描述常用图幅编制技术规范
1.油(气)层对比剖面图
1.2.3.8 同一沉积单元(单砂层)或不同沉积单元(单砂层),河道砂体连通厚度小于1.0m,且主要与层位较低砂岩的顶层微相连通,可不连线。
1.2.3.9 一个层在某一方向上与邻井同一沉积单元(单砂层)的几个层连通,且属同一沉积微相,在两井间编绘夹层尖灭线,之后合成一个层连线 。
油底
1.5cm
3cm
精细储层描述常用图幅编制技术规范
1.油(气)层对比剖面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77 B347
济阳坳陷上第三系河流发育
飞雁滩地区三维可视化技术识别河流相
惠民凹陷河道砂体可视化解释
单家寺地区河道砂体全三维解释
3、相干分析技术
不同的沉积相其地震相也不同, 地震相不同其相干性也不同。通 常沉积稳定的地区,地震相干性 强,沉积不稳定的地区,地震反 射相干性减弱,根据此进行沉积 相分析,从而达到储层预测的目 的。
振幅-频率指数法: h=k(A/f)^n
时频特征分析法:
时频特征是从地震记录的变换频谱中提取的频率特征。研究认为:储层 厚度与时频特征值存在一个严格的函数关系,厚度渐小,频率渐高,且 方向不变,反之厚度渐大,频率渐低,据此拟和函数关系式。
该方法的最大优点是不受薄互层干涉的影响,可精确地反演储层的 厚度,研究储层厚度的横向变化。
6、储层厚度求取技术
近几年,伴随地震技术的发展,相继涌现出 了多种利用地震信息反演储层厚度的技术。研 究表明:具有薄互层组合特点的地层的地震响 应,其频率成分对反射波特征影响很大。因此, 若简单地采用振幅法求薄储层厚度存在较大误 差。根据胜利油田第三系砂泥岩薄互层组合特 点及实际应用效果,提炼了两种反演方法,即 振幅频率指数法和时频特征分析法。
樊101井区V砂组反射层累计振幅图
樊101井区沙三中V砂组砂体厚度图
樊101井区V砂组反射层频率图
当在一个弱波阻界面附近存在砂体时, 地震反射波能反映砂体反射,该反射波 随着砂体增大而频率增强,累计振幅减 弱,如樊101井区 V、VII—2沙层组反
射层。
樊101井区VII-1砂组反射层累计振幅图
地震频带宽 有 利 于
薄储层识别
储层的深度、厚度、 物性的精细描述
结合多学 科知识
方法思路
三个结合一个重点一个原则
(1)地质与物探的结合
(2以)地地质震构与造测演变井和的地结层沉合积规律(即地质模式)指导地震和
测井的地质解释
(3)分反析演储层处在理地与震剖反面演上解地震释波的形的结反合射特征和在测井曲线
A、是全三一维项化:全充分新发的挥三地维数震据解体的释作用方,法从三,度空它间 是显更示有在效地的震层地波面质的及振自油幅动气、信频追息率、。踪相彻的位底地、基从空二间础维信上的息束等,缚,下提借解供助脱更出多于来、, 无建立限起立实体时解释图的新形观计念。算机技术,综合利用 地结B构质、变快化、速特化测征:,井能并够、能快够速试对的地油显质示等体地直质多接体进学的行整科解体释形资成态图料特。征,缩和短内在资部 三料解维释周空期间, 对地震波的振幅、频率、相 位及C其、、变定化空量,化间利:于信能沉够息积从相三进、度构行空造间全研定究量三,的从维显而示综达地到质合定体量解的进地释行震储属,层性 有预测效和油地气指预测导的目油的气。 勘探、开发。三维可 视点,D化、提精高技确解化术释:精的能度够。应准确用把是握断石层及油岩勘性体探在空技间术内的的变化重特 大突E、直破观之化:一地。下地质体的面貌清楚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振幅 频率 能谱 相位等
地质模型
合成记录
地震参数
CFD29-1-1
该井完钻后 获日产125t 的高产油流
SH6
聚类分析
对多种地震属性进行交互分析,建 立各种地震属性数据的二维或三维交 绘图,观察属性点在交绘图中的聚类 分布情况,从而确定某一聚类区域内 的点在平面上的分布位置,来推断油 气聚集区。
沉积相
沉积 能量
相关性
王 庄 、

河流相


一 区
三角洲前缘

中—差
沙 三

滨浅湖相 高--中 中等


半深湖相


分 析
冲积扇



扇体发育 相关值低
深湖相沉 断层 积,低能
环境,反 射波横向 变化小, 相似性好,
相关值高。
滨浅湖相处于低能 与高能的过渡区, 具有中振中连能量 高-中,相关值较前 缘相高
滚动井
L39
预测含油面积 0.9km2,石油地 质储量90万吨
单家
单气12
推测古水流自北 西向东南方向, 有一条主要河道
寺地区
单气10
流经单气12—— 单气10——单气 11一带。
Nm
单气9
单气11







4、多参数提取及综合分析技 术
地质参数
地震参数
地下构造 地层结构 储层发育程度 物性 含油性等
• 该研究成果96年获得国家储委特等奖。
5、地震模式识别技术
通过应用正演模拟技术查明地震信息与储 集层的相关性,建立地震相与沉积相转换关系, 在此基础上,借助地震相的平面变化或剖面特 征研究沉积相的特点。尽而达到利用地震信息 进行储集层预测的目的。
在高勘探程度区,利用已有的钻井和地震资 料确定储集层的横向岩性变化,需要更细致的 研究反射波形的变化。这种细微的分析即可通 过模式识别微地震相自动化解释来完成。
沙三中5储层预测图
沙三中4储层预测图
中4砂组13m 中4砂组39m
利85井区 利88井区
利98井区
SZ361油田东下段储层预测图
秦皇岛32-6油田油藏描述
• QHD32-6储量一直未能上报。为精确计算该油田的 石油地质储量,论证优选了10项油藏描述技术,计 算探明储量1、2亿吨、控制储量8000万吨。
Strata
模拟退火法
井稀少的地区
共轭梯度法
构造简单地区
反演效果:砂体可识别率达85%以上。
孤北21
孤北22
反演效果:在孤北22井高部位通过反演进行储层 预测部署的孤北21井钻探获得成功。
反演效果:在孤北34井高部位通过反演进行储层 预测部署的孤北341井钻探获得成功。
2、三维可视化技术(全三维解释技术)
樊东地区沙二段相关分析图
樊东地区沙二段沉积相图
f1
F50
F19
F128
F20
F48 F83 T85
l4
利101
砂层厚70 米,含油
水层 1层16.8米
利101井区相关分析图
砂体面积12km2, 预测含油面积 2.5km2,石油地 质储量400万吨
利101
滚动井
l39coor
利 39 井 区 相 关 分 析 图
上 提 (4的高)响反储以应演储层特剖层的征面追的踪精地解细质释解标为释轴定线是,重处理点——解释,再处理——再解释,
(5标)从定定标性准层到,定确量定的极原性则和相位。确定不同的储层,
其子波响应的波形特征。
第一步反演重点在构造和储层特征上,第二步进行储层精 细、定量反演。
给定子波
合成记录 提取子波
樊101井区沙三中71砂体等厚图
樊101井区VII-1砂组反射层频率图
当在一个强波阻抗界面附近存在砂体 时,地震反射波是个复合波,频率减 弱,累计振幅增强,如樊101井区 VII—1、VII—3砂体组反射层。
沙三下储层预测图
w78
w79
沙三中6储层预测图
中6砂组17m 中6砂组11m
中6砂组29m
统计参数直方图
二维交会阵列图
参数间的相关图(二维交会图)
聚类样点的发送
埕东2工区已知 储层的分布情况
1
T5 反 射 层 振 幅 平 面 分 布 图
T5
2




率平Βιβλιοθήκη 面分布图
孤岛东三维沙三下聚类分析
孤南131
孤南32
孤东281
在馆陶组、沙河街组 共钻遇油层30.8米,对 沙河街组油层试油, 日产40吨。
三角洲前缘相具有 高振中连中等能量 的特点,相对于滨 浅湖相相关值为低
单家寺西部地区Nm底相关系数图
河流相属于高能环 境的沉积,具有高 振幅、横向变化大、 连续性差等特征; 其相关值低。
滨三区--滨二区Es2相关分析图
相关系数高值区为横向上较稳定
中—弱振幅、平行较连续的地震 相,反映冲积平原或滨浅湖亚相

修改子波 或初始模型

测井资料
测井资料处理


初始模型
地震资料 地震资料处理
层位解释
满意否 是
约束反演
误差分析
满意否 是
输出结果
在反演过程中,结合地质特点,根据各反演软件特点,合理的 选用反演软件和各软件合理的组合使用,充分发挥处理与地质 人员相结合的特点,取得很好的反演效果。
稀疏脉冲法
构造复杂地区
利用地震相识别火成岩
滨666井区砂砾岩体滑塌特征立体显示图
桩34
钻遇S2-S1螺云岩 近200米,并获得 222t/d的高产工 业油流。
桩 34 井 开 发 区 , 由于常规地震剖 面上螺云岩的特 征不明显,不能 准确落实螺云岩 的平面分布范围, 采用模式识别微 地震相分析技术 对储集层进行了 平面预测,较准 确地圈定了螺云 岩的分布范围, 取得了较好的开 发效果。
油气藏描述中储 层的描述至关重要, 特别对于陆相断陷盆 地而言,有无储层决 定圈闭的有效性。
储层预测技术
1、测井约束反演技术 2、三维可视化技术 3、相干分析技术 4、多参数提取及综合分析技术 5、地震模式识别技术 6、储层厚度求取技术
地震频带窄 不 利 于
薄储层识别
1、测井约束反演技术 测井
完整的低频成分 丰富的高频信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