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治疗简介ppt课件

合集下载

基因治疗PPT课件

基因治疗PPT课件
(一) 直接策略:
• 针对致病基因
(二) 间接策略:
• 导入与致病基因无直接联系的治疗基因
(一)直接策略
1. 基因矫正(gene correction) 2. 基因置换(gene replacement) 3. 基因增补(gene augmentation)
又称为补偿性基因治疗 4. 基因失活(gene inactivation)
1990年9月14日,世界首例基因治疗:SCID
感染性疾病的基因治疗
• 引入治疗基因来抑制病原繁殖
• 方法: 1. Anti-sense 2. Ribozyme RNA
肿瘤基因治疗临床试验方案
黑色素瘤 83 前列腺癌 44
基因治疗
Gene therapy
传统治疗方法
1. 药物治疗 2. 手术治疗 3. 放射治疗 4. 理疗
• 新的生物治疗: • 基因治疗(gene therapy)
基因治疗
一、概念 二、策略 三、基本流程 四、应用与展望
一、基因治疗的概念
• Gene therapy is a medical intervention based on modification of genetic materials in living cells.
(3) 药物增敏基因治疗
• 将外源基因插入肿瘤细胞后,改变肿瘤细胞对 药物的敏感性。
• 如将钙调素基因转入癌细胞,利用其对癌细胞 MDR的逆转作用,使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 性明显提高。
3. 其它策略
(1) 特异性细胞杀伤 (2) 多基因转染
特异性细胞杀伤
• 指利用重组DNA技术将生物来源的细胞毒素基 因与一些特异受体的配体基因融合,构建融合 基因,导入高度表达该受体的肿瘤细胞,以特 异性杀伤该肿瘤细胞。

基因治疗的原理与研究概况PPT课件

基因治疗的原理与研究概况PPT课件
2. 旁观者效应
*
*
(五)基因免疫治疗
通过将抗癌免疫增强的细胞因子或MHC基因导入肿瘤组织,以增强肿瘤微环境中的抗癌免疫反应。
*
*
二、基因转移技术
*
*
基因治疗的两种途径
载体
目的基因
in vivo
ex vivo
靶细胞
*
*
基因转移(gene transfer)技术:
1.病毒介导的基因转移 2.非病毒介导的基因转移
4.靶向性差。
1.不能整合到靶细胞的基因组DNA中。分裂增殖快的细胞,导入的重组病毒载体,随分裂而丢失的机会增多,表达时间相对较短。
(1)腺病毒产生过程中与293辅助细胞内E1区序列发生同源重组; (2)腺病毒载体与被治疗的患者体内已感染的野生型腺病毒,甚至乳头瘤病毒、巨细胞病毒发生重组。
*
*
(3)腺病毒相关病毒载体 腺病毒相关病毒(adenovirus associated virus,AAV)是一类单链线状DNA缺陷型病毒。其基因组DNA小于5 kb,无包膜,外形为裸露的20面体颗粒。AAV不能独立复制,只有在辅助病毒(如腺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痘苗病毒)存在时,才能进行复制和溶细胞性感染,否则只能建立溶源性潜伏感染。
③前病毒通过LTR高效整合至靶细胞基因组中,有利于外源基因在靶细胞中的永久表达。
④包装好的假病毒颗粒(携带目的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以出芽的方式分泌至辅助细胞培养的上清液中,易于分离制备。
*
*
逆转录病毒载体的主要缺点
随机整合,有插入突变、激活癌基因的潜在危险; 逆转录病毒载体的容量较小,只能容纳7 kb以下的外源基因。
*
*
1.病毒介导的基因转移系统

基因治疗PPT课件

基因治疗PPT课件
象外科移植手术,切除病变部分,换上正 常健康基因,这在目前还难以做到
(二)基因取代或基因干预
基因置换 (gene replacement)
通过体内基因同源重组,原位替换病变细胞内的致病基因
基因增补 (gene augmentation)
不除去异常基因,向靶细胞导入外源基因通过非定点 整合,使其表达产物,从而弥补缺陷基因的功能
体细胞——目前常用体细胞有:
①淋巴细胞 ②骨髓细胞 ③内皮细胞 ④皮肤纤维细胞 ⑤肝细胞 ⑥肌细胞
附:选择靶细胞依据 ①疾病累及的主要部位。 ②靶细胞来源的难易程度。 ③体外培养的成活率和存活时间。 ④接受正常基因的能力。 ⑤新的正常基因能否在靶细胞能否
正常表达和持续时间。
⑦角化细胞(keratinoyte)
第二节
基因治疗的 基本原理
基因治疗的基本程序(基本原理或基本步骤):
治疗性基因的选择
基因载体的选择 病毒载体 非病毒载体
载体与治疗基因 将重组DNA导入靶细胞,检测目 重组及筛选鉴定 的基因和标记基因的表达产物
靶细胞的选择 体细胞 生殖细胞
基因治疗的基本程序(基本原理或基本步骤):
基因转移 间接体内疗法 直接体内疗法
1.吸附——病毒衣壳糖蛋白与细胞膜受体特异性结合,吸 附在膜受体上。
2.入胞——病毒核酸进入host细胞,逆转录,整合到 host DNA 中去,转录、复制
3.病毒颗粒成熟——病毒核酸和病毒蛋白装配成成熟 病毒颗粒
4.病毒颗粒的释放——释放的子病毒又可感染其它细 胞,每个细胞可以释放105子病毒。
图11-2 Rous肉瘤病毒毒粒结构示意图
一.病毒载体——转基因的生物学方法
逆转录病毒载体
(一)逆转录病毒的生活(命)周期 (二)逆转录病毒的基因组结构 (三) 逆转录病毒载体结构功能特点 (四) 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结构 (五)重组逆转录病毒的制备 (六)重组逆转录病毒基因转移系统 (七)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基因转移的安全性问题

基因治疗概述课件

基因治疗概述课件
演讲人
目录
01. 基因治疗的基本概念 02. 基因治疗的发展历程 03. 基因治疗的技术方法 04. 基因治疗的伦理与法规
基因治疗的定义
基因治疗:通过改 变基因表达或功能 来治疗疾病的方法
基因治疗的类型: 基因添加、基因删
除、基因编辑等
基因治疗的应用: 遗传病、癌症、病
毒感染等
基因治疗的挑战: 安全性、有效性、
基因治疗的起源
01
1972年,Paul Berg首次成功将 外源基因导入细 菌
02
1974年, Werner Arber和 Hamilton Smith 发现限制性内切 酶,为基因编辑 提供了工具
03
1978年,Walter Gilbert和Allan Maxam发明 DNA测序技术, 为基因治疗提供 了基础
基因治疗载体
01 病毒载体:如腺病毒、腺相关 病毒、慢病毒等
02 非病毒载体:如质粒DNA、 RNA、脂质体等
03 基因编辑技术:如 C R I S P R / C a s 9 、 TA L E N 等
04 基因沉默技术:如RNA干扰、 反义RNA等
基因治疗的伦理问题
基因编辑技术的 安全性和可靠性
基因治疗的应用
遗传病治疗:通过基因编辑 技术,修复或替换致病基因, 治疗遗传病
癌症治疗:利用基因编辑技术, 对癌细胞进行基因改造,使其 失去生长和扩散能力
病毒感染治疗:通过基因编辑 技术,对病毒进行基因改造, 使其失去感染和复制能力
基因编辑技术:通过基因编辑 技术,对基因进行编辑和改造, 实现基因治疗的目的
等问题
基因治疗需要 进一步研究和 发展,以实现 更广泛的应用
基因编辑技术
CRISPR/Cas9技术:一种新型的基因编辑技术, 具有高效、精确、简便等特点。

第四十七章基因治疗ppt课件

第四十七章基因治疗ppt课件

一、遗传病基因治疗
基因治疗最初设想是将具有正常功能的外源基因导入遗 传病患者的细胞里取代或补充缺陷基因,使其恢复正常功能 而达到治疗遗传病的目的。目前遗传病基因治疗的首选病例, 是某些单基因遗传病,这是因为其缺损的基因已确定,对致 病基因的结构、功能(如定位、测序、调控)及蛋白质产物 等都有较深入的研究和认识。迄今遗传性疾病基因治疗临床 试 验 已 有 超 过 十 余 种 , 如 腺 苷 脱 氨 酶 ( adenosine deaminase , ADA ) 缺 乏 导 致 的 重 症 联 合 免 疫 缺 陷 综 合 征 ( SCID ) 、 家 族 性 高 胆 固 醇 血 症 ( 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FH)又称高-脂蛋白血症等。
第四十七章
基因治疗
(gene therapy)
基因治疗(gene therapy)
是指改变细胞遗传物质为基础的医学治疗。通 过一定基因转移载体将正常或有治疗价值的目的基 因或核酸分子导入靶细胞,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效 果。基因治疗通过携带目的基因或核酸分子的载体 或遗传修饰的体细胞,在人体内产生特定的功能分 子(核酸或蛋白质),实质上可以看作是导入一个 具有治疗作用的给药系统,有人将基因治疗载体或 体细胞称之为基因药物(gene medicine)。
2.病因性基因治疗
目前肿瘤病因性基因治疗主要针对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其策略是抑制、阻断癌基因的表达或者替代、恢复抑癌基因 的功能。 ①针对癌基因治疗:采用反义寡核苷酸、核酶和siRNA抑制 癌基因的表达有可能使肿瘤的基因表达调控回复到正常并使 细胞重新分化或者诱发其凋亡(apoptosis)。 ②针对抑癌基因治疗:替代或恢复由于缺失或突变而丢失的 抑癌基因(tumor suppressor gene)的正常功能是肿瘤病 因性治疗的策略之一。常用于基因治疗的抑癌基因有p53、 p16、p21、apc等。

《基因治疗》课件

《基因治疗》课件
丙型肝炎的基因治疗主要集中在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编 码抗病毒蛋白的基因导入肝细胞,以清除体内的丙型肝炎 病毒。
神经性疾病基因治疗案例
01
总结词
神经性疾病基因治疗案例主要通过调节神经细胞内的基因表达,改善神
经系统的功能,以达到治疗神经性疾病的目的。
02
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基因治疗策略包括利用基因工
伦理与法律问题
01
02
03
伦理问题
基因治疗涉及到人类基因 的改变,可能引发一系列 伦理问题,如人类尊严、 基因优化的道德界限等。
法律问题
基因治疗技术的监管和法 律地位不明确,可能引发 法律纠纷和社会问题。
解决途径
建立完善的伦理指南和监 管机制,加强国际合作与 交流,共同探讨制定相关 伦理和法律规范。
04 基因治疗的挑战与前景
CHAPTER
技术挑战与解决方案
技术难题
未来展望
基因治疗技术仍面临许多技术挑战, 如精确靶向、基因导入效率、安全性 等。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基因治疗将有 望成为更多疾病的根治手段,为人类 健康带来更多福祉。
解决方案
通过不断的研究和技术创新,开发更 高效的基因导入载体、优化基因编辑 技术等手段,逐步克服技术难题。
详细描述
感染性疾病基因治疗涉及对免疫系统的调控,如增强巨噬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的功能,提高人体对病 原体的抵抗力。此外,基因治疗还可用于预防和治疗病毒性、细菌性和真菌性感染。
神经性疾病基因治疗
总结词
神经性疾病基因治疗旨在通过基因工 程技术,调节神经细胞的活性,改善 神经性疾病的症状。
详细描述
神经性疾病基因治疗针对帕金森病、 阿尔茨海默病、亨廷顿氏病等神经性 疾病,通过调节神经递质、神经营养 因子等基因的表达,改善症状并提高 患者的生活质量。

2.8 基因治疗 PPT课件

2.8 基因治疗 PPT课件
第八节 基因治疗与基因诊断
一、基因治疗的概念
◆基因治疗(gene therapy)——就是向有功能 缺陷的细胞补充相应功能基因,以纠正或补偿 其基因缺陷,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Gene Therapy Principles
AAV
Nucleus
Adenovirus
Therapeutic Protein
• 致病基因(裂解细胞、癌基因使细胞转化)删除
• 插入外源基因长度受限删除非必须基因/必须基因 (由辅助病毒或宿主细胞提供该基因的功能)
◆反转录病毒(Retrovirus, RV)载体
优点:基因转移的效率 高,细胞宿主范围较广 泛,DNA整合效率高于 其它病毒载体等。 缺点:只感染分裂状态 的细胞,载体容量小( ≤8kb),目的基因在 未分化的细胞中常丢失 ,随机整合潜在致癌的 危险。
◆腺病毒(AV)载体
优点: I. 安全,不整合到染色体上 II. 不需要宿主细胞的分裂增殖就能进入细胞 缺点:
I. 免疫原性较强
II. 不能整合到宿主细胞基因组使得外源基因 表达持续时间有限
III.插入外源DNA的能力也有限(≤7kb)。
◆疱疹病毒(HSV)载体
优点: I. 嗜神经组织 II. 能插入较长外源基因(20kb或略长些 缺点:
形成高效包装DNA的人造膜,与细胞膜极为相似。 形成脂质双层包围水溶液的脂质微球,与细胞融合后被 细胞内吞。
人工脂质体膜具有如下特点
1. 2. 3. 4. 5. 无毒性和免疫原性 可生物降解,不会在体内堆积 可制成球状(0.03-50 m),包容大小不同的生物分子 可带有不同的电荷 具有不同的膜脂流动性、稳定性、及温度敏感性,能适 应不同的生理要求
重症综合性免疫缺乏症(SCID)

《基因治疗》PPT课件

《基因治疗》PPT课件
DNA复合物 3. 多聚物/DNA复合物 4. 其它方法
1. 裸DNA
• 方法:直接注射或基因枪轰击 • 溶液类型对基因表达有影响:
重组DNA可贮存于5%-30%的蔗糖溶液中 也可用生理盐水或PBS
2. 脂质体/DNA复合物
形成高效包装DNA的人造膜,与细胞膜极为相似。 形成脂质双层包围水溶液的脂质微球,与细胞融合后被
重症综合性免疫缺乏症(SCID)
腺苷脱氨酶(ADA)缺乏症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 致死性疾病,患者由于ADA缺乏导致脱苷腺氨酸增多, 改变了甲基化能力,致使淋巴细胞受损,从而导致 免疫缺陷
1990年,首次将ADA转基因T淋巴细胞注射到 人体骨髓组织(患有--腺苷脱氨酶(ADA) 缺乏症的4岁儿童) ,治疗SCID
细胞内吞。
人工脂质体膜具有如下特点
1. 无毒性和免疫原性 2. 可生物降解,不会在体内堆积 3. 可制成球状(0.03-50 m),包容大小不同的生物分子 4. 可带有不同的电荷 5. 具有不同的膜脂流动性、稳定性、及温度敏感性,能适
应不同的生理要求
3. 多聚物/DNA复合物
• 阳离子多聚体 • DNA带负电 • 细胞表面带负电
(一)基因治疗的病毒载体
• 应该具有的基本条件: I. 携带外源基因并能组装成病毒颗粒 II. 介导外源基因的转移和表达 III. 对机体没有致病能力
病毒载体的产生
➢ 充分了解载体病毒的基因组结构和功能(编码区/非编 码区、结构蛋白/非结构蛋白、必须基因/非必须基因 、包装容量等)
➢ 外源基因插入病毒基因组的非必须区 • 致病基因(裂解细胞、癌基因使细胞转化)删除 • 插入外源基因长度受限删除非必须基因/必须基因(
2.种系细胞的基因治疗:在生殖细胞(精子、卵子 或未分化的受精卵)中引入正常基因或修复缺陷基因 以校正遗传缺陷。引入的外源基因(整合到基因组) 能遗传给后代。

基因治疗PPT课件

基因治疗PPT课件
3
❖ 黑色箭头所示:从患者体内分离细胞,在实验室中修饰后回输给患者(回体基因治疗) ❖ 灰色箭头所示:细胞在患者体内进行修饰(体内基因治疗)
4
基因治疗特点
❖ 普通的医疗方法对绝大多数遗传病都束手无策,即使治疗也是 治标不治本;基因治疗在基因水平上进行操作,能从源头上解 决疾病的发生。目前在没有治疗方法或疗效不佳的领域基因治 疗将大有作为
基因治疗
北京大学眼科中心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1
目录
第一部分 基因治疗概述 第二部分 基因治疗载体选择 第三部分 基因治疗的发展历程 第四部分 临床基因治疗
2 2
一、基因治疗概述
❖ 1993年FDA定义: 基于修饰活细胞遗传物质而进行的医学干预
❖ 包括以下两方面: ➢ 患者体内分离细胞,进行体外修饰,随后再注入患者体内 ➢ 基因治疗产品直接注入患者体内,使细胞发生遗传学改变
10
❖ 反转录病毒含三个转录单位,还有一个顺式作用元件,在载体中,三个转录单位 被治疗基因替代,最大克隆的容量是8kb。重组体在特定细胞中包装,该细胞可提 供必需的三个转录单位,但不含完整的反转录病毒基因组。
11
腺病毒(AV)
❖ 双链DNA病毒,线性双链DNA基因组在细胞核内作为附加体 存在而不整合
26
首例基因治疗死亡病例
❖ 18岁的 Gelsinger成为第一例基因治疗死亡病例(1999年9月 17日)。患者患有鸟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缺陷,1999年在宾 西法尼亚大学接受以编码OTC基因的腺病毒基因治疗。为获得 足够的有功能的基因,通过肝动脉注射了大剂量的病毒载体。
❖ 半个世纪以来,分子生物以空前的速度迅猛发展,极大的推动了 基因工程技术和基因治疗的发展。
23

基因治疗(概述)PPT

基因治疗(概述)PPT

(基四)因基治因疗增的补 策略
又称基因修饰,是指将目的基因导入病变细胞或其他 细胞,目的基因的表达产物能修饰缺陷细胞的功能会使原 有的某些功能得以加强。
在这种治疗方法中,缺陷基因仍然存在于细胞内,目 前基因治疗多采用这种方式。
(五基)因基因治干疗扰的策略
又称基因失活,有两种干扰方法: 1、抑制有害的基因表达:导入肿瘤抑制基因, (如rb或 p53),以抑制癌基因的异常表达。 2、封闭有害基因:用反义RNA或小分子干扰RNA来疯币癌基 因,同样不能恢复癌基因的正常功能,但可用来抑制病原体 的关键基因。
如向肿瘤细胞导入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然后 给予患者无毒性的环氧鸟苷药物。肿瘤细胞被杀死,而对 正常细胞无影响。
基因治一些疗常的见策疾略病的基因治疗策略:
基因治疗
目录
1 2 3 4 5
基因治疗的发展史 基因治疗的概述 基因治疗的策略 基因治疗的方式
问题互动
Company Logo
基基因因治治疗疗(g的en定e th义erapy)
是指将外源正常基因导入靶细胞,以纠正或补偿因基因 缺陷和异常引起的疾病,以达到治疗目的。也包括转基 因等方面的技术应用。也就是将外源基因通过基因转移 技术将其插入病人的适当的受体细胞中,使外源基因制 造的产物能治疗某种疾病。
(基三)因基治因疗激的活 策略
有些正常基因不能表达并发生了基因突变,而是由 于被错误地甲基化或编码区组蛋白去乙酰化所致;也有的 是编码区是正常的但调控区发生了突变。
前者可以通过去甲基化或乙酰化使基因恢复活性;后 者可以加入正常启动子来激活基因。
但是实现定点去甲基化和乙酰化也非易事;原位修复 调控序列也是很难的。
基因诊断:产生基因缺陷的原因除了进化障碍 因素外,主要包括点突变、缺失、插入、重排 等DNA分子畸变事件的发生。 目前已建立多种病变基因的诊断和定位方法: 如PCR扩增序列法、单链构型多态性分析法、人 类基因库搜寻法等

基因治疗.ppt

基因治疗.ppt
四、基因治疗的途径
第一节 基因治疗的概念及其策略
四、基因治疗的途径
1. ex vivo法,是将受体细胞在体外培养,转入外源基因, 经过适当的选择系统,把重组的受体细胞回输到患者体 内,让外源基因表达以改善患者症状。
2.in vivo法,直接将外源DAN注射到机体内,使其在体 内表达发挥治疗作用。in vivo法比ex vivo法更简单、直 接和经济,疗效也比较确切,常用的体内基因直接转移 手段有病毒介导,脂质体介导和基因直接注射等。
第一节 基因治疗的概念及其策略
二、基因治疗的前提条件
1、发病机制在DNA水平上已经清楚 ; 2、要转移的基因已经克隆分离,其表达产物有详尽 的了解 ; 3、该基因正常表达的组织可在体外进行遗传操作。
第一节 基因治疗的概念及其策略
三、基因治疗的总体策略
(1)基因置换(gene replacement) 用正常基因在原位替换致病基因,使细胞DNA完全恢复正常状态;
第一节 基因治疗的概念及其策略
六、 基因治疗的现状与展望
1990年9月,美国批准世界上首个基因治疗方案,腺 苷酸脱氢酶(ADA)基因对两位因ADA基因缺陷而导 致严重免疫缺损的女孩进行治疗,获得了令人满意的 结果。迄今报道已有数千例经基因治疗的患者,病种 主要是恶性肿瘤,艾滋病、肺囊性纤维化等。
第二节 基因治疗的载体

肿瘤的基因治疗
肿瘤的发生是由于某些元癌基因的激活、抑癌基因 的失活及凋亡相关基因的改变从而 导致细胞增殖分 化和凋亡失调。针对肿瘤发生的遗传学背景,将外 源性目的基因引入肿瘤细胞或其他体细胞内以纠正 过度活化的基因或补偿缺陷的基因,从而达到治疗 肿瘤的目的,即为肿瘤的基因治疗。
肿瘤的基因治疗
针对抑癌基因的基因治疗 针对癌基因的治疗 肿瘤免疫基因治疗

基因治疗(概述)ppt课件

基因治疗(概述)ppt课件
. Logo
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的基因转移
带有外源性基因的重组病毒在感染细胞时.可 将外源性基因序列导人细胞内。目前主要使用的病 毒载体有逆转录病毒和腺病毒。逆转录病毒可将遗 传物质整合到宿主细胞基因组内,因而很合适作基 因治疗载体。将野生的逆转录病毒进行重组,除去 编码病毒自身蛋白的序列,插人目的基因。
如向肿瘤细胞导入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然后 给予患者无毒性的环氧鸟苷药物。肿瘤细胞被杀死,而对 正常细胞无影响。
. Logo
基因治疗的策略
一些常见疾病的基因治疗策略:
. Logo
基因治疗的方式
1. 直接体内疗法(in vivo) 是指将目的基因直接导入体内有关的组织器
官,使其进入相应的细胞并进行表达。 2. 间接体内疗法(ex vivo)
. Logo
基因治疗的策略
(六)免疫调节
将抗体、抗原或细胞因子的基因导入患者体内,改变患者 的免疫状态,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如将白细胞介素-2导入肿瘤患者体内,提高患者IL-2的水 平,激活体内免疫系统的抗肿瘤活性,达到防治肿瘤复发 的目的。
. Logo
基因治疗的策略
(七)药物敏感疗法
应用药物敏感基因转染肿瘤细胞,以提高肿瘤细胞 对药物的敏感性。
. Logo
基因治疗的策略
(四)基因增补
又称基因修饰,是指将目的基因导入病变细胞或其他 细胞,目的基因的表达产物能修饰缺陷细胞的功能会使原 有的某些功能得以加强。
在这种治疗方法中,缺陷基因仍然存在于细胞内,目 前基因治疗多采用这种方式。
. Logo
基因治疗的策略
(五)基因干扰
又称基因失活,有两种干扰方法: 1、抑制有害的基因表达:导入肿瘤抑制基因, (如rb或 p53),以抑制癌基因的异常表达。 2、封闭有害基因:用反义RNA或小分子干扰RNA来疯币癌基因 ,同样不能恢复癌基因的正常功能,但可用来抑制病原体的 关键基因。

基因治疗基本知识ppt

基因治疗基本知识ppt
分类
根据导入基因的方式不同,可分为体内基因治疗和体外基因 治疗。
基因治疗的发展历程
1960年代至1980年 代初:基因治疗概 念的提出和探索阶 段
1990年代初至今: 基因治疗进入临床 试验阶段,并逐渐 发展成熟
1980年代初至1990 年代初:基因治疗 进入实验室研究阶 段
基因治疗的基本原理
疾病的发生发展与基因密切相 关,对疾病进行根本性的基因
病毒感染的基因治疗
病毒感染概述
病毒感染是指病毒侵入人体细胞 ,利用细胞内的营养物质进行自 我复制,并导致机体出现一系列 症状的疾病。
基因治疗原理
通过干扰病毒的复制过程,增强 机体免疫系统的抗病毒能力,达 到治疗目的。
病毒感染基因治疗现 状与进展
目前,基因治疗已在某些病毒感 染中取得初步成果,如丙型肝炎 、艾滋病等。然而,由于病毒种 类繁多且变异较快,病毒感染的 基因治疗仍需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
癌症
通过抑制致癌基因、促进凋亡基 因等途径治疗癌症。
感染性疾病
针对病毒感染的基因治疗,如丙型 肝炎、艾滋病等。
基因治疗的伦理与法规
伦理原则
尊重人权、保护隐私、遵循医学目的等。
法规规定
各国卫生部门对基因治疗的相关规定和监管措施 。
安全与效果评估
对基因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严格评估和审 批。
03
基因治疗的应用领域与效果
05
基因治疗的挑战与前景
基因治疗的挑战
技术挑战
伦理和法规挑战
基因治疗面临着诸多技术挑战 ,包括基因转录和翻译的效率 、细胞靶向和持久性、以及基 因表达的调控等问题。
关于基因治疗的伦理和法规尚 不完善,如何保护患者的权益 ,如何评估和避免潜在的风险 和副作用,以及如何制定合理 的定价策略等问题都需要解决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三)靶细胞的选择
---- 分为生殖细胞和体细胞两大类,现阶段只限于应 用体细胞
靶细胞选择的原则: • 1.易操作; • 2.易培养; • 3.易接受外源基因; • 4.在体内能持久高效表达
目前常用的靶细胞包括:成纤维细胞、淋巴细胞、上皮细胞、造血 细胞、肝细胞、肌细胞等
12
(四)基因转移方法
• 耐药基因治疗:在肿瘤治疗中,为提高机体耐受 肿瘤化疗药物的能力,把产生抗药物毒性的基因 导入人体细胞。如将多药耐药基因MDR-1导入骨 髓造血干细胞,减少骨髓受抑制的程度,以加大 化疗剂量,提高化疗效果。
8
三 基因治疗的基本步骤
治疗性基因的获得
基因载体的选择 靶细胞的选择
病毒载体 非病毒载体
体细胞 生殖细胞
LOGO
2019/9/4
基因治疗简介
1
一 基因治疗的概念
经典概念(狭义概念):将具有正常功能的基因 置换或增补患者体内缺陷的基因,从而达到治 疗疾病的目的。 广义概念:将某些遗传物质转移至患者体内, 使其在体内表达,最终达到治疗某种疾病的方 法,均称之为基因治疗。
2
基因治疗的类型
• Types of gene therapy
• Gene therapy may be classified into the two following types: • Germ line gene therapy(生殖细胞基因治疗) • In the case of germ line gene therapy, germ cells, i.e., sperm or eggs, are modified by
the introduction of functional genes, which are integrated into their genomes. Therefore, the change due to therapy would be heritable and would be passed on to later generations. This new approach, theoretically, should be highly effective in counteracting genetic disorders and hereditary diseases. However, many jurisdictions(司法部门) prohibit this for application in human beings, at least for the present, for a variety of technical and ethical reasons.[citation needed] • Somatic gene therapy(体细胞基因治疗) • In the case of somatic gene therapy, the therapeutic(治疗的) genes are transferred into the somatic cells of a patient. Any modifications and effects will be restricted to the individual patient only, and will not be inherited by the patient's offspring or later generations.
17
(六)回输体内
方式:静脉注射、肌注、皮下注射、滴鼻等 基因修饰的淋巴细胞以静脉注射的方式回输到血 液中; 将皮肤成纤维细胞以细胞胶原悬液注射至患者皮 下组织; 采用自体骨髓移植的方法输入造血细胞; 或以导管技术将血管内皮细胞定位输入血管等。
5
– 基因增补 (gene augmentation)是指不去除异 常基因,将有功能的正常基因导入病变细胞, 表达正常产物以补偿缺陷基因的功能,或使原 有的功能得以加强。
– 基因失活 (gene inactivation)是将特定的反义 核酸(反义RNA、反义DNA)和核酶导入细胞, 在转录和翻译水平阻断某些基因的表达,而实 现治疗的目的。多用于抗肿瘤和抗病毒感染的 治疗。
基因转移方法
化学法、物理法、病毒 载体系统、膜融合法等
转导细胞的选择鉴定 利用载体中的标记基因
回输体内
9
(一)治疗性基因的获得
导入的治疗基因应是与缺陷基因相对应的有功能的同源基因 或与缺陷基因无关但有治疗意义的基因。
10
(二)基因载体的选择
基因治疗关键步骤之一,是将治疗基因高效转 移入患者体内、并能调控其适度表达。 病毒载体:逆转录病毒(RV)、腺病毒(AV)、腺相 关的病毒(AAV)等。 非病毒载体:这类载体的发展较快,目前主要是 脂质体。
化学方法——磷酸钙沉淀法、DEAE-葡聚糖法 物理方法——电穿孔法、粒子轰击法(基因枪) 病毒法——主要通过携带有外源基因的病毒载体
感染靶细胞来实现基因的转移。 膜融合法——细胞融合法、脂质体介导法、原生
质体融合法、微细胞核介导法等
13
14
15
16
(五)转导细胞的选择和鉴定
• 标记基因技术 • 基因缺陷型受体细胞技术 • 基因共转染技术 • 分子杂交技术 • 外源基因表达鉴定
3
二 基因治疗的总体方法
–基因矫基因的应用 –免疫基因治疗 –耐药基因治疗
4
– 基因矫正 (gene correction) 是指将致病基因 的突变碱基加以纠正,而保留正常部分。
– 基因置换 (gene replacement)指用正常基因通 过同源重组技术,原位替换致病基因,使细胞 内的DNA完全恢复正常状态。
6
• “自杀基因”的应用:HSV-TK • 自杀基因又称前体药物酶转化基因,这种基因
导入受体细胞后可产生一种酶,它可将原来无细 胞毒性或低毒药物前体转化为细胞毒性物质,将 细胞本身杀死,这种基因被称为“自杀基因”。 • 自杀基因导入肿瘤细胞后,可将肿瘤细胞杀死。 但对正常细胞则无伤害作用。
7
• 免疫基因治疗:是把产生抗病毒或者肿瘤免疫力 对应的抗原决定族基因导入机体细胞,以达到治 疗目的。如细胞因子基因治疗 、免疫增强基因疗 法、肿瘤DNA疫苗疗法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