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量-说课稿 PPT

合集下载

物质的量PPT课件(说课) 人教版

物质的量PPT课件(说课) 人教版

根据学生的思考回答的情况,给予学生以下支持
如何迅速知道1口袋大米有多少米粒?
12双袜子 100枚别针 约40000粒大米
1打 1盒 1千克
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帮助学 生认识和建立起“堆量”的概念
通过“堆量”,可以达到“化 繁为简”的目的,但是意义不 变
在学生认识到“堆量”后,自然而然引出联系宏观数量与 微观粒子数量的堆量——物质的量 引出物质的量,并且与其他国际基本单位作类比 解释1mol的含义,引出阿伏加德罗常数 意大利化学家。1776年8月9日生 于都灵市一个律师家庭,1856年 7月9日卒于都灵市。1792年进都 灵大学法律系学习,取得法学博 士学位后,曾开业当律师。1800 年弃法从理,十分勤奋,1820年 被聘任都灵大学理科教授。自 18 年被选为都灵科学院院士后,还 担任过意大利教育委员和度量衡 学会会长
6.02x1023个水分子 1molH2O
物质的量 (
)H
O(
) 物质的量
通过上述的活动,学生认识了物质的量是联系宏观与微观的桥 梁。但返回课堂最初提出的问题,仍然无法解决。提问:我们 还要需要什么? 引出对1mol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研究
化学式 Fe NaCl H2O 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分子质量 56 58.5 18 质量 56g 58.5g 18g 体积 0℃101kPa 20℃101kPa —— 7.2cm3 —— —— 27.0cm3 18.0cm3 0℃202kPa —— —— ——
驱动性问题引入 给予生活中“堆量”例子
学生活动过程
激发学生思考 寻求问题解决的方法,建立“堆量”的概 念 总结出n、NA、N的关系 通过应用发觉定量认识物质组成的新视角 无法解决,继续激发学生思考 观察表格数值特点

物质的量说课PPT

物质的量说课PPT

粒子符号
相对分子(原子) 质量/g
单个微粒质量/g
微粒个数
C Fe H2O Na+
12
1.193×10-23
≈6.023×1023
56
9.302×10-23
≈6.023×1023
18
2.988×10-23
≈6.023×1023
≈6.023×1023
23
3.821×10-23
1mol物质 的质量
12g 56g 18g 23g
C.1使.整用理物笔质记的,量加时强,理应解用和化记学忆式。指明粒子的种类 D.21.完m成ol课H本2的1质7页量2是、13g题
3.预习下一节内容
【板书设计】
一.物质的量
一.定义 二.单位——摩尔的含义 三.阿伏伽德罗常数 四.n、N、NA的关系
二.摩尔质量
一.定义 二.单位 三.n、m、M的关系
m 180 g 10mol 那我们水怎么迅速知道
=180g,M水 =18g/mol
M 18g 一杯水(180g)有多
少 水 分水子 呢 ?
则n水=
则N水分子=n水 ×NA=10×6.02×1 023=6.02×1024
【小结】
微观世界 宏观世界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 识了四个名词、两个公式, 并认识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 物质的量
。 。 。
mol Na+。
请同学自己归纳n、m、M三者关系
解决 重点
n m M
(问题探究)
STEP1
STEP2
STEP3
STEP4
STEP5
在知道水分子的“集 合”—物质的量后, 我们又知道了水分子 的摩尔质量,就可以 轻而易举的解决我们 最开始提出的问题了。

物质的量ppt课件

物质的量ppt课件
铅笔打数 = 铅笔支数 ÷ (12支/打)
以H2O为例,已知H2O的分子数为1.204×1024个,阿伏加德 罗常数约为6.02×1023/mol,计算H2O的物质的量是多少mol?
= 物质的量(n)
粒子数(N) ÷ 阿伏伽德罗常数(NA)
2mol
= 1.204×1024 ÷ 6.02×1023/mol
探究活动
1 mol H2O 约含有6.02×1023个水分子,
质量是18g
1molAl 约含有6.02×1023 个铝原子,
质量是27g
1mol任何粒子集合体都约含6.02×1023个粒子, 那么1mol粒子的质量是多少呢?
探究活动
1mol任何粒子或物质的质量以克为单位时,能得出其数值与该粒子 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瓜子包数 = 瓜子质量 ÷ 每包质量
以H2为例,知道H2的质量为20g,H2的摩尔质量是 2g/mol,计算H2的物质的量是多少mol?
= 物质的量(n)
质量(m)
÷ 摩尔质量(M )
10mol
= 20g
÷ 2 g / mol
物质的量( n )、摩尔质量( M )、质量( m)
的关系式 :
n= m
M
= 物质的量( n )、阿伏伽德罗常数( NA )、粒子 n
N
数( N)的关系式 :
NA
物质的量的“四化”
专有化 微观化 具体化

• 专有名词,表述时不可增减字。如不能说成“物质量”或 “物质的数量”等
• 只适用于微观粒子(原子、分子、离子、原子团、电子、
质子、中子 等) • 必须指明具体粒子的种类。如“1 mol O”、“2.5 mol

物质的量ppt课件

物质的量ppt课件
1.定义: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是国际单位制七个 基本物理量之一。 2.符号:n
3.单位: 摩尔( mol),简称摩
4.描述对象:微观粒子或结构
01
物质的量
一、物质的量
01
物质的量
一、物质的量
注意:
①物质的量是一个基本物理量,是专有名词,四个字不可拆分、 省略。
②物质的量只能用来描述微观粒子或结构,不能用来描述宏观物 质。
32
2.991×10-23g 18.006g
18
02
摩尔质量
一、摩尔质量
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做摩尔质量。
2.符号:M
3.单位:g/mol(或g·mol-1)
4.数值:数值上等于相应物质的相对化学式量(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分子质量等)
02
摩尔质量
一、摩尔质量
4.换算关系:
例6:36g葡萄糖(C6H12O6)的物质的量为_0_._2_mol,其中含C_1_.2_mol, 含H_2_._4_mol,含O_1_.2_mol。
PART 02
02
摩尔质量
我们已经学习了物质的量和阿伏伽德罗常数,那么1mol粒子所 具有的质量是多少呢?
粒子 Fe原子 O2分子 H2O分子
物质的量 1mol 1mol 1mol
粒子数 NA NA NA
单个粒子质量 物质的质量 相对化学式量
9.288×10-23g 55.91g
56
5.314×10-23g 31.99g
01
物质的量
一、物质的量
生活中:
一双筷子═2根筷子 一打鸡蛋═12个鸡蛋
那么1mol粒子到底是多少个粒子呢?
01

物质的量说课(人教版)PPT课件

物质的量说课(人教版)PPT课件

宏观与微观之间的桥梁 工具性概念
物质的量
化学定量研究的基础 核心地位
2019/10/21
.
2
物质的量 说教材 说学情 说教法 说学法 说教学过程 说板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物质的量是一 个物理量,摩尔是物质 的量的基本单位; (2)体会摩尔这一概念 的重要作用,懂得阿伏 加德罗常数的涵义; (3)了解物质的量与微 观粒子数之间的关系。
2019/10/21
.
9
物质的量 说教材 说学情 说教法 说学法 说教学过程 说板书设计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一瓶600 mL的矿泉水中有多少个水分子? 我们买水的时候为什么不用“个”作单位呢?
一滴水的体积大约是0.05 mL,质量大约是0.05 g,含有大约1.7×1021 个水分子。如果让10亿人去数一瓶水中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 日夜不停,需要3万年才能数完。
【设计意图】吸引学生眼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019/10/21
.
8
物质的量 说教材 说学情 说教法 说学法 说教学过程 说板书设计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一双筷子 一打铅笔
一箱啤酒
集团计量 单个计量 单个计量
购买
购买
使用
纸张



大头针

×

大米

×
×
【设计意图】使学生感 受到化学与我们的生活 息息相关。同时,通过 表格的运用,学生可以 很自然的发现,外观越 小,用集团来计量越方 便。为学生建构微观粒 子的集合作铺垫。
2019/10/21
.
12
物质的量 说教材 说学情 说教法 说学法 说教学过程 说板书设计

物质的量说课.ppt

物质的量说课.ppt

1、4molH2SO3中含____molO,约含____个H2SO3
2、1.806×1024个CO2的物质的量是_____mol, 含_____个O。
(五)复习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完成探究 【探究】1molx原子的质量与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在数值上 的关系. 复习:①若一个x原子的质量为ma,则它的相对原子质量 即ma= 1 m A ( x ) 12 c r ②12g12C含NA个12C,则NA个12C的质量为12g; 引导: 1 1 A ( x)mcNA = A ( x) 12 1molx原子的质量M = maNA = 12 r 12 r = A (x) Ar(x)=
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
三、教法和学法分析
教法: (1)
对比归纳法:通过与生活中的某些质量小,数量大的实例 对比指出化学反应中存在的相同情况--提出物质的量的概念;通过 与其它基本物理量和单位的对比提出摩尔的概念,帮助学生通过对 比理解和记忆物质的量与摩尔的关系;通过与生活中实例对比 (100kg黄豆)重点说明摩尔的概念,以此使学生对抽象的摩尔概 念具体化;通过适当的分层练习强调指出学习摩尔需要注意的问题 并帮助学生由浅入深的掌握本节知识。 (2)讲练结合: 课上讲练结合的教学方式不仅能使老师很快掌 握学生的情况,更能让学生及时地熟悉所学知识。
五、板书设计
物质的量
一、物质的量 1、概念: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符号为n。 2、单位:摩[尔],符号mol。 国际上规定:1mol粒子集体所含的粒子数与0.012kg 12C 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相同,约为6.02*1023 3、阿伏加德罗常数: 1mol任何粒子所含的粒子数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符号为NA, 约为6.02×1023mol-1 4、n、N和NA之间的关系:n=N/NA 二,摩尔质量 1、概念: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符号为M。 2、数学表达式及单位:M=m/n ,单位:g/mol、kg/mol等 3、数值:等于粒子的相对原子(或分子)质量。 4、m、n和N之间的关系:NA/N=n=m/M

物质的量-说课稿27页PPT

物质的量-说课稿27页PPT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制订一部永远 适用的 宪法, 甚至一 条永远 适用的 法律。 ——杰 斐逊 52、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 格索尔
53、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 一种的 网,触 犯法律 的人, 小的可 以穿网 而过, 大的可 以破网 而出, 只有中 等的才 会坠入 网中。 ——申 斯通 54、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 夏,庇 护着我 们大家 ;它的 每一块 砖石都 垒在另 一块砖 石上。 ——高 尔斯华 绥 55、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 ——罗·伯顿

《物质的量说》课件

《物质的量说》课件

如何计算物质的量?
物质的量可以根据物质的质量和物质的摩尔质量来计算。计算公式为n = m/M,其中n表示物质的量,m表示物 质的质量,M表示物质的摩尔质量。
物质的量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物质的量在化学反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化学反应的平衡条件涉及到反应物和产物的物质的量。此外,物质的 量还可以用来计算反应的热效应。
《物质的量说》PPT课件
# 物质的量说 PPT课件 ## 什么是物质的量? - 物质的量是物质的基本概念之一。 - 物质的量的单位是摩尔,通常用符号mol表示。
物质的量的概念
在化学中,物质的量是表示一定量物质的单位,用摩尔来计量。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一部分,简称mol。它 是表示物质的数量的基本单位,就像计量长度是化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用于表示物质的数量。它的单位是摩尔,计算公式为n = m/M。理解和应 用物质的量对于理解和掌握化学反应和计算是至关重要的。

物质的量完整课件(共39张PPT)

物质的量完整课件(共39张PPT)

0.2
0.2
0.1
二、摩尔质量
1. 1mol物质的质量 2. 1mol 任何粒子或物质的质量以克为单位时,其数值都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 量或相对分
子质量相等。
3. 2. 摩尔质量 4. 〔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做摩尔质量,符号为M。 5. 〔2〕单位:g/mol 6. 〔3〕数值:数值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分子〔原子〕质量。
;分子数是
1.204 ×1024

〔6〕SO4- 摩尔质量是
,物质的量是

96 g/mol
9.6g
3. 物质的质量〔m),物质的量(n),摩尔质量(M)三者之间的关系
n m M
m n N
M
NA
【例题6】24.5gH2SO4 的物质的量是多少?
n (H 2 S4 O )M m ( (H H 2 2 S S4 4 O ) O ) 92 g 8 ./5 4 m g o 0 .2 lm 5ol
〔2〕标准状况下〔0℃,101kPa), 1mol 任何 气体的体积都约占22.4 L/mol。
25℃,101kPa时,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4.5L/mol。
〔3〕计算公式:
V V 注意:
m
n ①22.4L/mol 使用条件:适用气体,且一般指标准状况,即0℃、101kPa。

适用对象:必须是气态物质,单一或混合气体均可用。
溶质的单位 溶液的单位
单位
公式
物质的量浓度
溶质的质量分数
mol
g
L
g
mol·L-1
CB
溶质的物质的(n量B) 溶液的体(积 V)
-
wB溶 溶质 液的 的((m m 质 质 B))量 1量 0% 0

物质的量PPT课件(说课)

物质的量PPT课件(说课)

逐 渐 深 入
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三维教学目标 对“物质的量”及相关概念的应 用
教学重点

掌握配制一定体积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对物质的量、摩尔、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的理解
教学难点
由配制溶液的过程形成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整体教学安排
第1课时 物质的量/摩尔 摩尔质量
计划新授课3课时
第2课时 第1课时巩固、应用 气体摩尔体积 物质的量与化学反 应的关系 进一步完善从“物质 的量”认识物质组成 的新视角 建立从“物质的量” 认识化学反应的新视 角 第3课时 学生实验活动: 配制一定体积的物 质的量浓度溶液
问题解决
板书设计及学生作业
作业 1.以“摩尔”为第一人称,写一篇摩尔的自述(400字左右) 2.查阅资料了解阿伏加德罗这位科学家的贡献
谢谢大家 请批评指正
1、快乐总和宽厚的人相伴,财富总与诚信的人相伴,聪明总与高尚的人相伴,魅力总与幽默的人相伴,健康总与阔达的人相伴。 2、人生就有许多这样的奇迹,看似比登天还难的事,有时轻而易举就可以做到,其中的差别就在于非凡的信念。 3、影响我们人生的绝不仅仅是环境,其实是心态在控制个人的行动和思想。同时,心态也决定了一个人的视野和成就,甚至一生。 4、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了不起,也永远有人比更强;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不幸,永远有人比你更不幸。 5、也许有些路好走是条捷径,也许有些路可以让你风光无限,也许有些路安稳又有后路,可是那些路的主角,都不是我。至少我会觉得,那些路不是自己想要的。 6、在别人肆意说你的时候,问问自己,到底怕不怕,输不输的起。不必害怕,不要后退,不须犹豫,难过的时候就一个人去看看这世界。多问问自己,你是不是已经为了梦想而竭尽全力了? 7、人往往有时候为了争夺名利,有时驱车去争,有时驱马去夺,想方设法,不遗余力。压力挑战,这一切消极的东西都是我进取成功的催化剂。 8、真想干总会有办法,不想干总会有理由;面对困难,智者想尽千方百计,愚者说尽千言万语;老实人不一定可靠,但可靠的必定是老实人;时间,抓起来是黄金,抓不起来是流水。 9、成功的道路上,肯定会有失败;对于失败,我们要正确地看待和对待,不怕失败者,则必成功;怕失败者,则一无是处,会更失败。1、快乐总和宽厚的人相伴,财富总与诚信的人相伴,聪明总与高尚的人相伴,魅力总与幽默的人相伴,健康总与阔达的人相伴。 2、人生就有许多这样的奇迹,看似比登天还难的事,有时轻而易举就可以做到,其中的差别就在于非凡的信念。 3、影响我们人生的绝不仅仅是环境,其实是心态在控制个人的行动和思想。同时,心态也决定了一个人的视野和成就,甚至一生。 4、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了不起,也永远有人比更强;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不幸,永远有人比你更不幸。 5、也许有些路好走是条捷径,也许有些路可以让你风光无限,也许有些路安稳又有后路,可是那些路的主角,都不是我。至少我会觉得,那些路不是自己想要的。 6、在别人肆意说你的时候,问问自己,到底怕不怕,输不输的起。不必害怕,不要后退,不须犹豫,难过的时候就一个人去看看这世界。多问问自己,你是不是已经为了梦想而竭尽全力了? 7、人往往有时候为了争夺名利,有时驱车去争,有时驱马去夺,想方设法,不遗余力。压力挑战,这一切消极的东西都是我进取成功的催化剂。 8、真想干总会有办法,不想干总会有理由;面对困难,智者想尽千方百计,愚者说尽千言万语;老实人不一定可靠,但可靠的必定是老实人;时间,抓起来是黄金,抓不起来是流水。14、成长是一场和自己的比赛,不要担心别人会做得比你好,你只需要每天都做得比前一天好就可以了。 15、最终你相信什么就能成为什么。因为世界上最可怕的二个词,一个

高一化学《物质的量》PPT说课省公开课获奖课件市赛课比赛一等奖课件

高一化学《物质的量》PPT说课省公开课获奖课件市赛课比赛一等奖课件
物质旳量是高中化学中一种非常主要旳概念, 是定量学习化学旳基础,它旳应用贯穿高中化学 旳一直,在化学计算中处于关键地位。
之前学生能够进行简朴旳定量计算,但未涉 及微观与宏观之间旳联络,这堂课旳学习会使学 生对“量”有一种全新旳认识,也为下节有关摩 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旳量浓度旳计算打 下了基础,而且与本章旳试验“物质旳量浓度旳 配置”相结合,也为后来进一步学习有关旳计算 打下基础。所以,物质旳量旳教学不但是本章中 旳要点,也是整个中学化学教学旳要点之一。
2.学生在接受学习中需要内化所学知识,以便后 来使用。为此,及时旳反馈练习能够到达强化记忆旳 目旳。另外不定时旳对知识尝试回忆,有利于记忆旳 保持。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化学,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 学走向社会
说教材
教材
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选自化学必修1第一章第二节<<化学计 量在试验中旳应用>>第一课时
情感态度价值观:
经过学习概念旳推导及应用,形成相信科学、尊重科学、 依托科学旳思想; 养成学习自然科学旳爱好及不断进取、创新旳优良品质
要点难点
要点:
物质旳量、摩尔、 阿弗加德罗常数 旳概念 物质旳量与物质 微粒间旳转化。
难点:
物质旳量旳引出 阿弗加德罗常数 旳接受与了解 物质旳量与物质 微粒间旳转化。
本堂课整体线索
启发诱导,引入主题 予以生活中例子 合作学习突破难点 反馈练习,自主归纳
板书设计及学生作业
作业 查阅资料了解阿伏加德罗这位科学家旳贡献
谢谢大家 请批评指正
物理量就要有单位,引出物质旳量旳单位 ,而且与其他国际基本单位作类比,如质 量旳单位是“公斤”,符号为“Kg”
前面提到1打涉及12个,1盒有1000枚 别针等等,那1mol含多少个微观粒子 数呢?

物质的量说课课件

物质的量说课课件

物质的量


阿伏加德罗常数
国际单位制的七个基本单位
物理量 长度 质量 时间 电流
热力学温度 物质的量
发光强度
单位名称 米
千克 秒 安培 开尔文 摩尔
……
单位符号 m Kg s A K
mol ……
物质的量 符号:n ➢是国际单位制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表示物质所含粒子数目的多少
分子、原子、离子、质子、电子 …… ➢ “物质的量”是一个整体,不可拆开 ➢ 物质的量的单位是 摩尔

练习
• 1、下面有关摩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摩尔是国际单位制的一种基本单位
• B、摩尔是表示物质微粒数量的单位
• C、摩尔是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衡量标 准的物质的量 的单位
• D、摩尔是表示物质质量的单位
•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 1mol大米
1 摩尔氧
• 1 摩尔氧原子 2 摩尔分子氢
• 3 摩尔 水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
量筒

教 1、物质的量是联系微观 材 世界和宏观世界的桥梁。

2、概念多且较抽象,理 特 论性强,教学难度较大。

3、计算多,实用性强,
能力要求高。
以往教学得失
• 以往教材重在知识体系的完整性,教 学中教师以课堂、课本为中心的知识 传授,忽视学生自身认知水平和学生 学习的主体地位。
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 物质的量(第一课时)
说课流程图
教材分析 教法阐述 学法指点 教学过程 教学说明
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与作用
1、本节内容是深入学习化学的桥梁 • 化学的特征就是认识分子,制造分子,物
质的量为高中深入理解微观粒子与宏观物 质之间的联系从本质上认识物质架设起桥 梁。 2、本节内容是中学化学计算的核心与基础 • 物质的量是中学化学计算的中心,本节对 于培养学生的化学计算技能和构成中学化 学计算体系,有着不可忽视的启蒙作用。

物质的量公开课ppt课件

物质的量公开课ppt课件
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同温同 体积下,气体的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同温同压下 ,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之比。
气体摩尔体积与阿伏伽德罗定律关系
01 02
联系
气体摩尔体积和阿伏伽德罗定律都是描述气体性质的重要概念。阿伏伽 德罗定律是气体摩尔体积的理论基础,而气体摩尔体积则是阿伏伽德罗 定律的具体应用。
80%
影响因素
气体摩尔体积受温度和压强影响 。在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 约为22.4L/mol。
阿伏伽德罗定律内容及应用
阿伏伽德罗定律内容
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阿伏伽德罗定律应用
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可以推导出气体密度、相对分子质量 、物质的量浓度等计算公式。
阿伏伽德罗定律的推论
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物质的性质与其结构密切相关。通过了解物质的结构特点,可以预测其可能具有的性质和用途。例如, 通过了解分子的极性和空间构型等信息,可以预测其在溶解、熔沸点等方面的性质表现。
THANK YOU
感谢聆听
摩尔浓度
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 质的量,常用符号c表示。计 算公式为:c = n / V,其中n 为溶质的物质的量,V为溶液 体积。
质量摩尔浓度
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 量与溶剂的质量之比,常用符 号m表示。计算公式为:m = 溶质质量 / 溶剂质量 × 1000 。
溶解度概念及影响因素
01
区别
气体摩尔体积侧重于描述气体所占的体积大小,而阿伏伽德罗定律则侧 重于描述气体分子数与体积、压强等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03
应用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将气体摩尔体积和阿伏伽德罗定律结合起来,用于

物质的量说课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ppt

物质的量说课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ppt

教学手段:PPT辅 助教学,结合实验 演示,强化学生理 解能力
教学特色:注重实 践操作,培养学生 动手能力
教学过程:通过问 题引导、小组讨论 等方式,激发学生 学习兴趣
市公开课的背景和意义
背景:为了促进教育公 平和提升教育质量,各 级政府和学校都在积极 推进课程改革和开展教 研活动
意义:通过开展市公开 课,可以促进教师之间 的交流和合作,提高教 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 养,同时也可以为学生 提供更优质的教育资源 和学习机会
,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
目录
课程背景介绍
课程主题:物质的量说课 课程目标:帮助学生理解物质的量概念,掌握其计算方法 教学内容:介绍物质的量及其单位,结合实例进行讲解和练习 教学方法:采用互动式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促进知识掌握和应用能力提升
课程目标与内容
知识目标: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掌握 物质的量与微粒数、气体摩尔体积等之间 的关系。
能力目标:能够运用物质的量进行计算、 分析、推断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物质 的量,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和科学精神, 增强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自信心。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物质的量及其单位, 理解物质的量与微粒数、气体摩尔体积 等之间的关系;难点是运用物质的量进 行计算、分析、推断等。
课程重点与难点
重点:物质的量的概念、单位和符号
难点:物质的量与微粒数、摩尔质量之间的关系
解决方法:通过讲解、案例分析和实验演示帮助学生理解重点和难点
实际应用:通过练习和思考题,让学生掌握物质的量及其相关计算,培养其分析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与手段

物质的量说课PPT

物质的量说课PPT

填写以下表格,从这些数据中得出相关结论
粒子符 相对分子 单个微 微粒个 1mol物
号 (原子) 粒质量 数 质的质量
质量/g
/g ≈6.023×1 12g
C
12
1.193×10- 023
56g
23
Fe
56
9.302×10- ≈6.023×1
18g
23
023
23g
H2O
18
2.988×10- ≈6.023×1
通过对概念的了解,体验科学家的艰辛与伟大。
一、教材分析
突 老师引导
出 学生归纳
3.教学重、难点
重 1、 学生掌握物质的量、 摩尔、 阿伏 加德罗常数、摩尔质量的概念及使用注

意事项。
罗算常关2、数系学、。生微掌粒握数物、质摩的尔量质、量突破阿之引 提伏间入问加的、德运
难 如何深入简出的引出这些抽象类的比、概念, 学生能够从本质上理解、 接受讲概述念的
物质的量
微观世 界
n N NA
n m M
宏观世界
【课堂练习】
1、下列关于摩尔质量的说法正B确的是 ( ) A、氯气的摩尔质量是71克 CB、氯化氢的摩尔质 量为36.5 g/moL C、1摩尔氢气的质量为2克 D、O2的摩尔质量为 12、6g作/下m业列oL说法错误的AD是 ( ) A.11.整m理ol任笔何记物,质加都强含理有解约和6记.0忆2×。1023个原子 B.20.完.01成2k课g1本2C1约7页含2有、63.0题2×1023个碳原子 C.3使.预用习物下质一的节量内时容,应用化学式指明粒子的种类 D.1mol H2的质量是1g
人教版化学必修1 第一章、第二节、第一课时
说课内容

物质的量(公开课)省公开课获奖课件说课比赛一等奖课件

物质的量(公开课)省公开课获奖课件说课比赛一等奖课件
2. 原则情况下,44.8LH2旳物质旳量为 2 mol 。
物质旳量(n)
气体体积(V气)
公式:
Vm
V n
牛刀小试
下列说法是否正确?为何?在使用气体摩尔体 积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 (1)1mol任何气体旳体积都约为22.4L。 × (2)1molH2O在标况下旳体积约为22.4L。
√(3)原则情况下,0.4molN2和0.6molO2旳混合气体旳 体积约为22.4 L。
【课堂小结】
化学常用物理量,三个概念来帮忙; 连接微观宏观桥,合用范围要记牢。
体积
Fe
固体
56 g
7.86 g/cm3
7.1 cm3
Al
固体
27 g
2.70 g/cm3
10 cm3
H2O
液体
18 g
0.998 g /cm3
18 cm3
H2SO4 液体
98 g
1.83 g/cm3
53.6 cm3
发觉规律: N、V气关系探究
①在相同旳温度和压强下, 1mol固体或液体旳体积 不同;1mol任何气体所占体积在数值上近似相等。 ② 1mol物质,固体液体体积远不大于气体体积
一滴水旳自述
质量0.05克 体积0.05毫升
一种正常成年人每天需摄入1500毫升水, 那他每天喝入多少个水分子呢!
一.物质旳量及其单位
1.物质旳量:表达具有一定微粒数目微粒旳集合体。符号:n
国际单位制中七种基本物理量及其单位
物理量 长度 质量 时间 电流强度 热力学温度 发光强度
物质旳量
单位
单位符号
1molH2O
2 molH
1 molO
1molH2O中有 化2 学mo式l旳中H;:有 1 mol 旳O 1个H角2O码中有比=2个个数H;比有=物1 质个旳旳O量比

物质的量说课课件_图文

物质的量说课课件_图文
物质的量说课课件_图文.pptx
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物质的量
教学教法
教学过程
能应用物质的量 进行相关计算
应用
理解n、NA、M 的含义与单位
教学目标
理解
思维
体会化繁为简的 科学思想与定量 研究的思维方法
以质量为核心进行的化学方 程式的计算已经深入人心
微观想象能力比 较弱
学情分析
思维习惯及观念 难以转变
经过几代科学家的测算,这个数值约为6.02×1023。
1、1mol H2所含
个氢气分子;
3、0.1mol 碳约含有
个碳原子;
4、2mol氧气约含有
个氧气分子;
5、1.204×1024个水分子的物质的量约为

n= N NA
核心概念
教材分析
工具型概念
教学难度大
通过与旧概念的联 系、对比深化认识
概念
教学教法
通过类比法 微观 来直观感受
关系
式 通过对数据的处
理、分析、归纳
设问,提出“阿 伏伽德罗常数”
系列情境,引出 “物质的量”
教学过程
深化理解“摩尔 质量”的概念
环节一 系列情境,引出“物质的量” 【情境一】超市买大米
【情境二】喝水
【情境三】化学方程式的微观含义 例:2H2 + O2 =点=燃= 2H2O 2分子H2与1分子O2燃烧生成2分子H2O;
环节二 设问,提出“阿伏伽德罗常数” 【问题】1mol物质所含的粒子数为多少呢?
阿伏伽德罗常数:国际上规定,1mol粒子集合体所含的粒子 数为0.012Kg12C所含有的碳原子数; 为了纪念伟大的物理学家阿伏伽德罗,我 们将这个数值叫做“阿伏伽德罗常数”。 符号:NA 单位:mol-1

化学课件《物质的量》优秀ppt(说课) 人教版

化学课件《物质的量》优秀ppt(说课) 人教版

2g
22.4L
24.0L
32g
22.4L
24.0L
44g
22.3L
23.9L
0℃202kPa —— —— —— —— 11.2L 11.2L 11.2L
1mol物质的质量在数值上有什么特点?
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1mol的不同气体的体积在数值上有什么特点?
通过学生数据观察,自然而然引出摩尔质量的概念
再次返回驱动性问题
无法解决,继续激发学生思考 观察表格数值特点
问题解决
总结
板书设计及学生作业
作业 1.以“摩尔”为第一人称,写一篇摩尔的自述(400字左右) 2.查阅资料了解阿伏加德罗这位科学家的贡献
谢谢大家 请批评指正
85.每一年,我都更加相信生命的浪费是在于:我们没有献出爱,我们没有使用力量,我们表现出自私的谨慎,不去冒险,避开痛苦,也失去了快乐。――[约翰·B·塔布] 86.微笑,昂首阔步,作深呼吸,嘴里哼着歌儿。倘使你不会唱歌,吹吹口哨或用鼻子哼一哼也可。如此一来,你想让自己烦恼都不可能。――[戴尔·卡内基]
“物质的量”说课
教学内容分析 学生情况分析 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整体教学安排 具体教学设计 板书设计及学生作业
பைடு நூலகம்
教学内容分析
宏观数量
物质的量
微观粒子数目
定量认识物质组成
定量化学反应
“物质的量”及相关概念
“工具性”概念
今后的学习当中会不断使用
不同版 本教材
整套教材相对靠前的地方进行介绍
人教版教材:第一章 第2节进行介绍
提供国际计量委员会于1969年提出,1971年第十四届国际计 量大会通过的关于摩尔的条文 ,学生阅读:

物质的量 说课(教学课件)高中化学 人教版(2019)必修一

物质的量 说课(教学课件)高中化学 人教版(2019)必修一

Nn
微观量
定性 n
板书设计
mV
宏观量 定量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学目标
1
难点
通过“数珠子”方法讨论与总结,建立宏观物体集合体“堆” 的概念,演绎微观粒子的计算方法,促使物质的量概念的形成, 建立学习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摩尔质量的认知模型。
2 通过对物质的量的学习,从微观上理解物质由粒子构成
N
对宏观和微观的
4g36氢g联气水和系电3解缺6g得乏氧到认气 知
m
水电解得到 2体积氢气和1体积氧气
V
3
Part Three
教法学法
教材分析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学情分析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难点拆分 问题驱动 逐步引导
教学 法法
类比探究 归纳总结 学练结合
4
Part Four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思维建模,推进新课 实施过程 课堂总结 作业布置
通过活动让学生从宏观上建立集 合体的概念和数个数的思维模型 ,类比归纳出“数微观粒子”的 方法,培养学生模型的构建与模 型的应用能力; 同时将数水分子数目的方法拆分 三步,形成了本节课的情境线:
“集合体”是什么?
每个“集合体”中的水分子数是多少?
每个“集合体”水分子质量是多少?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
搭建宏观物质与 微观粒子之间的桥梁
36g 水
2mol
?2mol×6.02×1023mol-1 水分子 1.204×1024
教材分析
作业布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基本概念教学的困难: 无生动有趣的实验 抽象、复杂
对学生的要求: 运用想象力,思维能力
未来教育的理想:不以传授” 事实“为基础,而要”发展思 维“,使学生具备“训练有素 的思维”
有效“生成”课堂:调动学生 求知欲,让每位学生体会到成 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背景分析】 【学生学情分析】 【教法学法选择】 【教学过程设计】 【板书设计】
一、 教学背景分析
(一)、学生学情分析
(二)、教育任务分析
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节教材与前后章节联系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材深入剖析】 【学生学情分析】 【教法学法选择】 【教学过程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目标

识 掌握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的含义。
与 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
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 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化学(必修1)》第一章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的第一课 时“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物质的量是 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由它可导出摩尔质量、 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物理量,这些 物理量不但贯穿于整个高中阶段化学学习,而 且被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另 外,物质的量作为联系物质宏观数量和微观粒 子数量的桥梁,为学生定量认识物质组成和化 学反应提供了新的视角。
第一部分:情景创设
分析C + O2 == CO2 反应:
一、 教学背景分析 (一)、学情分析
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节教材与前后章节联系
【教学背景分析】 【学生学情分析】 【教法学法选择】 【教学过程设计】 【板书设计】
一、 教学背景分析
(一)、学生学情分析
(二)、教育任务分析
教学重点、难点及其成因
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节教材与前后章节联系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 、 态 度
与 价 值 观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到微观和宏观的相互转化是 研究化学的科学方法之一。 2.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的思想。 3.通过问题探究宏观物质与微观粒子之间 的联系。
【教材深入剖析】 【学生学情分析】 【教法学法选择】 【教学过程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阿伏伽德罗常数
一、 教学背景分析 (一)、学生学情分析 (二)、教育任务分析 (三)、教学环境描述 (四)、教学策略
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节教材与前后章节联系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四)、教学策略
教法:
问题探究式教法 1.讲授法、讨论法
——问题探究式
在传统的概念教学方法: 将学习内容设计成若干与有
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归 纳演绎等基础上,进行 “问题探究式”教学。
创设问题情景,启迪学生
一定挑战性的问题,循序渐 进地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 的探索过程。
思维,引发学习兴趣;采
用循序渐进的问题,调动 学法:分层次讨论;
学生的求知欲,让不同层
次的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
分难度梯度的练习实践
悦,
推动课堂教学的进程,从 而“生成”课堂。
技 了解物质的量、物质的微粒数、阿伏加德罗常数

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材深入剖析】 【学生学情分析】 【教法学法选择】 【教学过程设计】 【板书设计】
过 程 与 方 法 目 标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运用演绎推理、归纳推理、逻 辑推理等能力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教材深入剖析】 【学生学情分析】 【教法学法选择】 【教学过程设计】 【板书设计】
【教材深入剖析】 【学生学情分析】 【教法学法选择】 【教学过程设计】 【板书设计】
教 学 背 景 分 析
教材地位和作用
同时,“物质的量”及相关概念是属于“工具 性”概念,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及工作当中会不 断使用,因而新版本的各类教材中均将此部分 知识放在了整套教材相对靠前的地方进行介绍。 因此,物质的量概念的学习历来被认为是重点 和难点,非常重要。
难点:物质的量的引入、形成
一、 教学背景分析 (一)、学生学情分析 (二)、教育任务分析 (三)、教学环境描述
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节教材与前后章节联系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教学环境描述
本节课我选在多媒体展厅,让学生通过 查阅资料,收集了相关资料,上课时让学生 代表展示成果,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 学生学习兴趣,加大对知识概念理解,有利 于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师生配合就默契。
学情分析(高一学生)
认知水平
知识:1.初中化学知识 2.化学基本实验方法
技能:1.具备初步微观 想象能力 2.科学思维方法 尚未完全形成
1.学习热情高 2.好奇心重 3.追求成功的愿望强 烈 4.抽象思维能力相对 薄弱
心理特征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
【教材深入剖析】 【学生学情分析】 【教法学法选择】 【教学过程设计】 【板书设计】
物质的量-说课稿
说 课
一、教学背景剖析

(一)、学情分析

(二)、教学任务分析 (三)、教学环境描述

(四)、教学策略
二、教学过程展示 三、教学反思:
一、 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节教材与前后章节联系
【教材深入剖析】 【学生学情分析】 【教法学法选择】 【教学过程设计】 【板书设计】
教 学 背 景 分 析
设置不同侧重, 切实提升能力
归纳总结 及应用
构建完整知识体系, 巩固知识与技能
第一部分:1、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新课引入:首先教师向学生展示两个装有大头针的信封 (其中一个是标有100枚的盒装产品,另一个散落在信封 中),请两位同学来做一个简单的游戏。请同学给我两 百枚大头针。请大家告诉我谁更快。
设 用动画曹冲称象的故事引入 ,亲近“摩尔” 计 用动画曹冲称象的故事引入 ,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引 意 入集团的概念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方便。为后面引 图 入摩尔的重要性埋下了坚实的感性基础。
二、教学过程展示
问题探究式学习 认为:学习者不 是把知识从外界 搬到记忆中,而 是以原有的经验 为基础通过与外 界的相互作用来 获取新知识。
发展思维
情景创设 新课讲授
引入新课
物质的量——摩尔 阿伏伽德罗常数
在运用多媒体教学 的同时,设置循序 渐进、有内在逻辑 性联系的问题 ,逐 层深入
练习实践 提升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