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部编版1.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课件(1)

合集下载

1.1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课件)(共43张PPT)高中政治必修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1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课件)(共43张PPT)高中政治必修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加 工
劳动对象
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
生产资料
生产关系是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生产资料归谁所有(所有制形式)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 系的基础,决定着生产关 系的其他两个方面。
生产 关系
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产品的分配方式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1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要求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
古代占卜师
脑力劳动和体力劳 动的分工
使人类摆脱了蒙昧野蛮的状态,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
分议题二:
阶级社会演进的动因是什么?
情境探究
尼古拉斯拥有500个奴隶,奴隶们每天耕种,但收成全都归他所有,他每天过着逍遥自在的生
活。
生产工具改进
有一天,他在其他奴隶主那看到了用铁犁和牛耕地,速度快多了。又听说修筑水利,可以让农
调整生产关系
于是,他想了个办法:释放奴隶,给奴隶自由,把土地分成小块,交给获释的奴隶耕种,但要
求他们缴纳地租,并承担一定的劳役。获释的奴隶在缴纳完地租后还能留有一部分自己的劳动成功,
生产的积极性大大增加,更愿意去使用新的劳动工具。许多奴隶主也纷纷调效动仿生尼古产拉积斯极,释性放奴隶,
收取地租,整个社会的生产力得到大发展。之后,尼古拉斯联合其他奴隶主,推动土地私有合法化。


新兴资产阶级















自由 平等 博爱
资 产 阶 级 革 命
本 主 义 社 会 的 开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工业革命的发生和完成, 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促进了人 类思想的解放,使科学、教育、文化的发展达到了 前所未有的成就。

1.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课件-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课件-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会的评价:
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后,金属工具的广泛运用、城市的出现、 文字的发明和应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等,促进了生产力 的发展,使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这 是历史的进步。
甲 骨 文
玉 琮
(7)封建社会的产生
奴隶社会后期,当生产力发展到新的水平时,出现了封建制生 产关系,奴隶制日渐成为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就被封建制所 代替。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课程标准】 1.描述不同社会形态的本质特征; 2.解释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 3.阐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取决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 会的演进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
? !
飧县不稼兮坎彼猎取且置素庭兮稼千坎
兮鹑狩不。伐君,禾直之餐有?不兮坎
在一个社会中,会存在不同阶级, 其中一个阶级由于经济上有主导地 位从而有社会地位,因而位居其他 阶级之上,被称为统治阶级;其他 阶级则被统称为被统治阶级。
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的阶级矛 盾就是阶级社会的主要矛盾
(2)奴隶社会的生产力水平:
掌握了青铜技术,进入金石并用时代,之后又进入青铜器时代。 生产力水平较原始社会有了显著提升。

兮 ? 彼
不 猎 ,
穑 , 胡
河 水 清
轮 兮 ,
子 兮 ,
胡 瞻 尔
三 百 亿
猗 。 不
河 之 侧
兮 ! 坎
县 狙 兮
不 狩 不
穑 , 胡
。 河 水
伐 檀 兮
伐 檀
君 子 兮 不 素
胡 瞻 尔 庭 有
取 禾 三 百 兮 ?
且 沦 猗 。 不
置 之 河 之 滑

部编版高中政治新教材人教版必修1课件:第1课 第1框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部编版高中政治新教材人教版必修1课件:第1课 第1框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一、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
[想一想] 在生产关系的特点中,起基础作用的是什么? 提示: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决定着生产关系的 其他方面。
一、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
(社会末期,一些近亲的氏族构成部落,有的部落 联合起来组成 部落联盟 。
()
提示:错误。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地 租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
二、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 2.资本主义社会 (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封建社会后期,随着社会生产力 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_封__建__社__会__内部萌生出来。 (2)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建立必须具备的两个基本条件 ①要有大批失去生产资料、有人身自由、能够自由出卖_劳__动__力__ 的人。 ②要有开办资本主义企业所必需的 大量货币 当作资本。
公共参与:列举实例,说明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不会从根本上 改变工人阶级的地位;诵读《共产党宣言》名言名句,与同学们分 享自己的感想。
第一框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 演进
学习任务
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
1.描述与分类:原始社会生产力状况;阶 标志;判断社会形态更替是否进步的主要
一、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
[辨一辨] 私有观念的存在,是私有制产生的根本原因。 提示:错误。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的发展是私有制产生的根 本原因。
一、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
(2)两大集团形成: 奴隶主阶级 和奴隶阶级。 (3)人类社会迈入文明时代的门槛: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后,金 属工具的广泛使用、 城市 的出现、 文字 的发明和应用、脑力劳动和 体力劳动的分工等,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摆脱 蒙昧野蛮 的状 态,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这是历史的进步。

1-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 人类社会发展形态
第一课 实践的发展
社会主义的产生、发展、实践
第二课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 中国
第三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第四课
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为什么要发展社会主义? 怎么发展社会主义?形成具有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理 论、制度、文化 进入新时代,为什么发展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 怎么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 奴隶制生产力及生产关系的特点: (1) 生产力的特点: ①金属工具广泛使用。 ②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③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
(二) 奴隶社会——人类迈入文明的门槛
1. 私有制的确立与阶级的产生
生产工具的改进
生产力发展
个体劳动盛行
争夺生产资料
贫富分化
生产资料逐渐私有化
胜者处于支配地位 败者处于被支配地位
出现奴隶主与奴隶的阶级 对立(阶级社会产生)
人类社会首次出现了两大对立的阶级——奴隶主阶级与奴隶 阶级,前者属于剥削者的地位,后者处于被剥削者的地位。
胜者处于支配地位 败者处于被支配地位
生产力发展
个体劳动盛行
生产资料逐渐
贫富分化
(土地变成私有财 产标志着私有制的
确立)
出现奴隶主与奴隶的阶级 对立(阶级社会产生)
5. 原始社会的解体
①原因:生产工具的改进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②过程/表现:①生产工具的改进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剩余 产品出现 ②以氏族为单位的共同劳动,逐渐被以家庭为单位 的个体劳动代替; ③生产资料相应地由氏族公有转归家庭私有; ④土地变成私有财产,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 ⑤贫富分化加剧,氏族成员地位越来越不平等, ⑥原始社会逐渐解体。

1.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课件(共57张PPT)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课件(共57张PPT)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奴隶社会 奴隶社会的生产关系特征
所有制形式 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
生产关系
人与人在生 产中的地位
和关系
分配形式
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强制劳动
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全部劳动产品,只 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
奴隶阶级与奴隶主阶级的矛盾
奴隶主的残暴统治,迫使奴隶一再发动大规模武 装起义。公元前73年,世界古代史上最大的一次 奴隶起义---斯巴达克斯起义爆发了。 罗马进兵北希腊时,在一次战争中斯巴达克被罗 马人俘虏,被卖为角斗士奴隶,送到一所角斗士 学校,遭受非人待遇。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斯 巴达克斯向他的伙伴们说:“宁为自由战死在沙场, 不为贵族老爷们取乐而死于角斗场。”角斗士们拿 起了厨房里的刀和铁叉,冲出了牢笼。夺取了几 辆装运武器的车子,并跑到几十里以外的维苏威 火山上聚义。斯巴达克斯率领起义者在这里安营 扎寨,建立起一个巩固的阵地。
原始社会的演进:
生产工具改进
Hale Waihona Puke 生产力发 展生产资料公有转私有 土地也变成私有财产
标志私 有制的
确立
贫富分 化加剧
原始社 会解体
2
奴隶社会

slave society
现代社会的“奴隶”
为什么将他们称之为“奴”?
奴隶社会
角斗士
角斗士(gladiator),古罗马时代的角斗士大多是奴隶、罪犯、战俘,后来 也有很多自由人加入。在罗马帝国时期,有许多人倾家荡产、丧失工作、 流离失所。只有成为角斗士后他们才能获得高昂的奖金,每日吃饱饭,受 伤后有人治疗,获得令人称羡的尊重与崇拜。
私有制的产生
生产工 具进步
生产 力发 展
剩余产 品
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 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 的最终决定力量。

1.1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课件 2024-2025学年部编版高中政治必修一

1.1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课件 2024-2025学年部编版高中政治必修一
(3)思维导图:生产工具改进---生产力发展---剩余产品出现— —家庭个体劳动代替氏族共同劳动---氏族公有转归家庭私有---土地标志确立---贫富分化----地位不平等----社会解体形成奴隶 主阶级和奴隶阶级——进入奴隶社会
“一个代替、一个转归、一个标志”
阅读教材P3“探究与分享”(第3页)
①私有制的产生是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在私有制产生的基础上人们有了最初的私有观念。因 此说私有制不是从来就有的,私有观念也不是人所固 有的。
②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私有制将灭亡,并不是 天然合理的,私有观念也将随之消亡,并不会永远 存在。
• 思考:(1)如何评价上述观点?
• (2)运用所学知识,对上述观 点加以辨析?
结合下列四幅图片思考并回答: 为什么奴隶社会会成为人类迈入文明时代的门槛?
青铜工具
金属工具的广泛使 用
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良渚古城遗址
城市的出现
甲骨文
文字的发明和应用
古代占卜师
脑力劳动和体力 劳动的分工
使人类摆脱了蒙昧野蛮的状态,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
6.评价:历史进步
(1)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根本原因是奴隶制生产关系的 建立适应并促进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 (2)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主要表现:金属工 具的广泛使用、城市的出现、文字的发明和应用、脑力劳动和 体力劳动的分工等,
4.生产关系的特点(第2页)
1.共同劳动(劳动方式) 2.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生产资料所有制) 3.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 相互关系) 4.平均分配劳动产品(产品的分配关系)
探究活动一
假如人类社会的历史是240万年,我们把这240万年看作一天,那么大约

1.1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课件(共41张PPT)高中政治部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1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课件(共41张PPT)高中政治部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
课堂练习
2. 下列关于国家的属性说法正确的是( )①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②国家从原始社会开始就有的③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④国家体现的是全体人民的共同意志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B
课堂练习
3. 《诗经》中描述了奴隶们的穿着情况:“冬月北风收得尖,腊月寒气添,粗布衣裳无一件,怎样挨过年?”在 奴隶社会里,奴隶们建造了富丽堂皇的楼阁宫殿,自己住的却是狭窄、潮湿的地穴。奴隶主们过着“以酒为池,悬肉为林”的奢侈生活,而奴隶们却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 )①奴隶制国家机器的建立②奴隶劳动时使用的工具比较落后③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④奴隶毫无人身自由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主要表现: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大量生产资料被闲置,大批生产企业、银行破产,大批工人失业,生产迅速下降,信用关系被破坏,整个社会生活陷入混乱
资本主义社会
7.资本主义经济危机(3)产生原因①直接原因:a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 b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②根本原因/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1.1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主线:生产关系的特点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
第1课时: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
生产力
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
劳动者
谁来改
劳动工具
怎么改
劳动对象
奴隶社会
奴隶社会
5.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之间的矛盾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课件)高一政治上学期课件(统编版必修1)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课件)高一政治上学期课件(统编版必修1)
(3)生产关系特点: (4)主要矛盾:奴隶阶级和奴隶主阶级之间的矛盾 (5)国家: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军队、法庭、监狱等)
第一课 第一框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一、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
2、奴隶社会
(1)产生: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的出现 (2)阶级:就是在一定生产关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集团 (3)生产关系特点: (4)主要矛盾:奴隶阶级和奴隶主阶级之间的矛盾 (5)国家: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②生产关系:地主占有多数土地和劳动成果并通过地租徭役 剥削、农民有一定自由和部分劳动成果、生产积极 性提高
③进步意义:替代了奴隶制度,是社会的进步
第一课 第一框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二、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
1、封建社会
(2)统治手段:
①经济基础:封建的土地所有制 (土地绝大多数属于封建地主阶级,农民必须依附 于地主)
3)资本主义的命运:
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
第一课 第一框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在原始社会,人们的劳动产品十分有限,只能够维
持人们生存的需要。如果不实行平均分配,就会有一部
第一课 第一框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一、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
1、人类的童年期——原始社会
(1)地位: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也是最低阶段
(2)生产力:低下 (3)生产关系特点: (4)组织单位(上层建筑)
(政治法律制度、意识形态)
上层建筑
氏族——部落——部落联盟

近亲关系结成;

经济基础 议事会共同管理集体事物;
第一课 第一框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部编版高中政治必修1课件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部编版高中政治必修1课件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使新兴资产阶级在经济上显 示出很大的优势。但是,封建制度的存在使新兴资 产阶级的这种优势难以充分发挥,只有推翻封建政 权,才能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障碍。于是,新兴资 产阶级和他们的思想家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 等口号,利用劳动人民的力量,发动了向封建地主 阶级夺取政权的革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标志 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开始,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 历史阶段。
生产力包括劳动者、生产资料(劳动对象、生产工具) 劳动者→制造、使用者→主导作用 生产工具→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劳动对象→反映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高低
分析原始社会生产力状况
原始人使用的工具极其简陋。(绝大部分是用石头加工而成的简陋的石器) 原始人的劳动对象极为有限,果实、根茎,小动物、昆虫,土地、种子、野兽、鱼 类、牲畜等。 原始人的生产经验很少,劳动技能和知识水平很低。
2、资本主义社会
在14世纪的佛罗伦萨,有钱的羊毛商人开设 了与众不同的工场,直接控制和组织呢绒的 生产,他们把许多作坊组织起来,雇佣工人 对半毛进行加工、洗刷、械滑,然后将其分 给城市或农村的手工业者纺成线、织成呢、 其他技术较为复杂的工序,如染色、碾平等, 则由较大的手工场完成。14世纪中期,在佛 罗伦萨的城区和近郊,从事呢绒生产的手工 工场约有200家,年产几万匹。这就是资本 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奴隶制生产关系的特点是: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奴隶无 人身自由,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奴隶劳动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 和支配,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 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之间的矛盾,是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
奴隶国家如何产生的?
奴隶主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必然 遭到奴隶的反抗。奴隶主为了维 护本阶级的利益,建立了军队、 法庭、监狱等暴力机关。这样, 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国家一一奴隶 制国家产生了。国家是阶级矛盾 不可调节和的产物,阶级统治的 工具。

部编版《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ppt完美版1

部编版《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ppt完美版1

● (1).该接受赠物的居民为什么把被子撕成一块块的布片,分给当地每一个人?
因为原始社会人们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 关系,平均分配劳动产品(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特点)
● (2).原始人平均分配劳动产品的原因是什么?
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原 始社会低下的生产力水平使得人们不得不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平均分配 劳动产品。这也是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 ②原始社会是按血缘关系结成的氏族,人们通过氏族议事会管理集体事务,一切大 事都在议事会上由全氏族成年人共同讨论决定。
部编版《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 的演进 》ppt完 美版1
探究活一
假如人类社会的历史是240万年, 我们把这240万年看作一天,那么大约 从0点到23点54分,人类都处于旧石器 时代;大约从23点54分到23点57分, 人类都处于新石器时代;大约从23点 57分开始,人类才进入文明时代。如果 把原始社会比作人类的童年,那么这个 童年期占到人类社会历史的99.98%。
产品的分配关系(平均分配、按资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 按劳分配、按需分配)
判一判:
√ 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决定了产品如何分配。( )
部编版《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 的演进 》ppt完 美版1
部编版《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 的演进 》ppt完 美版1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请同学们在书中找出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
部编版《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 的演进 》ppt完 美版1
生产关系只有适应生产力时才会 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部编版《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 的演进 》ppt完 美版1
一、原始社会
生产力
打制石器

1.1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第一目)课件

1.1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第一目)课件
隶社会
材料一:原始社会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由当时低下的劳动生产率决定的。由于 原始人使用的工具异常简陋,单独的个人不能同自然界进行有效的斗争,只有大家 联合起来,进行共同劳动,才能保证共同生存。这就要求对生产资料共同占有。
材料二:原始人的共同劳动,是以公社为整体,在自然分工和简单协作的方式 下进行的。他们一般是按照性别和年龄实行分工,如男子从事狩猎、捕鱼,女子从 事采集和种植,老人从事制造工具,儿童帮助工作,以及有人经管公共事务等。人 们在从事较繁重的生产劳动时通常是或多或少的人形成一个集体,互相协作。原始 人在共同劳动中的自然分工和简单协作,体现着原始共产主义的平等和互助合作关 系。
阶级社会的演进
✓六 资本主义社会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
✓七 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部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1.1 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 (第一课时)
(一)从 原 始 社 会 到奴隶社会
部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远古神话传说
女娲造人
古人类化石:早期人类进化
亚当和夏娃
人的出现大约在二三百万年前, 有了人,就有了人类社会的历 史。第一个阶段,便是原始社 会阶段。
根据所给图片,想象描述一下原始社会是什么样的?
(一)从 原 始 社 会 到奴隶社会
食物来源得不到保障
居无定所
野兽袭击
部落战争,死人是家常便饭
没有医疗,高死亡率
相信我, 在原始 社会, 你穿越 过去活 不过第 一集!
(一)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
部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 发展的最初阶段,也 是最低阶段。如果把 原始社会比作人类的 童年,那么这个童年 期长达二三百万年, 其中,绝大多数时间 处于旧石器时代。

第一课第一框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课件【新教材】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PPT

第一课第一框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课件【新教材】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PPT
2.奴隶社会——阶级社会的开始 (1)阶级的出现:随着原始社会的解体,出现了两大地位不同 的集团—— 奴隶主阶级 和 奴隶阶级 ,前者处于剥削 者的地位,后者处于被剥削者的地位。
第 一 课 第 一 框 原 始 社会 的解体 和阶级 社会的 演进 课 件 --【 新教材 】高中 政治统 编版( 2019) 必修1
第 一 课 第 一 框 原 始 社会 的解体 和阶级 社会的 演进 课 件 --【 新教材 】高中 政治统 编版( 2019) 必修1
第 一 课 第 一 框 原 始 社会 的解体 和阶级 社会的 演进 课 件 --【 新教材 】高中 政治统 编版( 2019) 必修1
预习检测 1.判断说明 (1)在氏族制度下,氏族长用强制手段负责处理氏族内部日常 事务。 答案:错误。氏族长负责处理氏族内部日常事务,他不靠强制 手段,全靠风俗习惯和自己的威望解决氏族内部的问题。 (2)人类进入奴隶社会后,个体劳动才逐渐盛行起来。 答案:错误。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个体劳动逐渐 盛行起来。
地租等方式,占有 农民 大部分劳动成果。 封建制生产关系代替奴隶制生产关系的根本原因
是什么? 提示:当奴隶制日渐成为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阻碍时,就被
封建制所代替,这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第 一 课 第 一 框 原 始 社会 的解体 和阶级 社会的 演进 课 件 --【 新教材 】高中 政治统 编版( 2019) 必修1
第 一 课 第 一 框 原 始 社会 的解体 和阶级 社会的 演进 课 件 --【 新教材 】高中 政治统 编版( 2019) 必修1
第 一 课 第 一 框 原 始 社会 的解体 和阶级 社会的 演进 课 件 --【 新教材 】高中 政治统 编版( 2019) 必修1

1.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课件)(共41张PPT)高中政治必修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课件)(共41张PPT)高中政治必修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
2、奴隶社会——阶级社会的开始 (1)奴隶主阶级与奴隶阶级的产生
阶级:在一定生产关系中处 于不同地位的集团。
随着阶级的产生,原始社会的解体,人类社会第一次出现了两大对 立阶级——奴隶主阶级(剥削阶级)与奴隶阶级(被剥削阶级)。
(2)奴隶制生产关系特点
①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
材料二:老约翰生活在15世纪的英国,他有大量的财富和广袤的土地。在冶 铁业、炼铅业等众多手工业中,他选择建立羊毛纺织工厂,琢磨着雇佣工人,开 出的条件是:每人每天劳动需满16小时,可领2便士薪水。一些贫困的农民,除 了自己的劳动,再没有别的东西可卖了。为了生存,他们不得不受雇于老约翰, 成为雇佣工人。老约翰心里非常得意:这群傻瓜!你们4个小时的劳动,就值2便 士啦!其他12个小时,都是为我赚的!
教学重难点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的本质特征、直接 原因和根本原因
重点
资本主义社会的 基本矛盾
难点
16
思维导图
原始社会的 解体和阶级 社会的演进
从原始社会 到奴隶社会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生产力:旧石器天然食物→新石器原始畜牧业 生产关系:公有、平均分配、平等 上层建筑:氏族、部落管理 解体:生产力发展→个体劳动盛行→生产资料 家庭私有(确立的标志:土地变成私有财产)
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
根源。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坚定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
【科学精神】
明确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 力;理解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
【公共参与】
积极主动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实现共产主 义奉献自己的力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论六:2.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工业革命的发生和完成,促进了生产 力的巨大飞跃,促进了人类思想上的 极大解放,使科学、教育、文化的发 展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四、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情境七 材料一《1929—1933年资本情境七 创原家独
材料二: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金融风暴。2008年第三季 度美国经济下降0网.3%,个人消费下降3.1%,第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比第三 季度下降1.5%,均创下近年来新低。这次危机随即波及全球,造成重大经 济损失。原油就从科 147美元跌到33美元,主要金融市场急剧恶化,多家银 行倒闭,全球股市遭受重创。
二、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
情境三
两汉时期,租种豪强地主土地、缴纳地租的佃农和被豪强地主雇佣 耕作、领取雇值为生的雇农数量有了明显增加。从东汉末年到魏晋,战 乱使更多的农民被豪强地主所控制,他们不仅要为地主耕种土地、缴纳 地租,还要服劳役,任杂物,战乱时则武装为私兵部曲,不单立户口, 而依附于主家户籍,世代相袭,非自赎或主人放免不得脱籍,但他们又 都有自己的财产,并且不像奴隶那样可以被买卖。
二情、境从奴四隶社会到封建社会
材料一:晚唐时有人曾说农民有“八苦”:一苦官吏苛刻;二苦高利 贷重;三苦赋税繁多;四苦事事摊钱;五苦当差服役;六苦无处伸冤;七 苦冻死无衣饥无食;八苦病不得医死不得葬。
材料二: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指出,中国的男子, 普通要受三种有系统的权力的支配,即政权、族权、神权的支配,至于女 子,除以上三种权力的支配外,还受夫权的支配,这四种权力—政权、族 权、神权、夫权,代表了全部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是束缚中国人民特 别是农民的四条极大的绳索。
部编版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第一框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领会人类自奴隶社会进入文明时代,再到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人 类文明一次次跨越的意义,能认识到从根本上讲,社会的发展进步是人类社会基本矛盾 运动的必然结果,能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演变的推动力是科技革命,会分析这种生 产关系的变革并不能根本上克服其固有的主要矛盾,社会主义社会代替资本主义社会是 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社会主义社会代替资本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趋势,增强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认同感,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增强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认同感,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二、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
创原家独
哪里有压迫网 ,哪里就有反抗。在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下, 在农民起义的冲科 击下,封建社会制度必将走向没落。但农民 起义不可能建立学 起一种比封建制更进步的社会制度。只有当 出现新的生产力,封建制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发展的时候, 封建社会才会走向灭亡。
情境一 三、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 材料一

材料三:1929-1933年的某一个冬天。寒冷的北风呼啸着,一个身 穿着单衣的美国小女孩蜷缩在屋子的角落里。“妈妈,天气这么冷,你 为什么不生起火炉呢?”小女孩在瑟瑟发抖。妈妈叹了口气,说:“因 为我们家里没有煤,你爸爸失业了,我们没有钱买煤。”
“妈妈,爸爸为什么会失业呢?” “因为煤太多了。”
情四、境资七本主义经济危机
结论六:1.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制 度,确立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为资本 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扫清了道路,标志着 资本主义社会的开始,人类社会进入一个 新的历史阶段。
三、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
情境六
材料二:“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
一切时代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的总和还要多、还要大。……由于采用机器
、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
比较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异同点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生产资料归属
奴隶和生产资料全部归奴隶主所有 大部分土地归地主阶级所有,农民可以占 有一部分生产资料
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 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在奴隶主的强 地主不完全占有农民,农民处境有一定改

关系和地位
制下劳动
善,但没有真正的自由
探究活动一:1.该接受赠物的居民为什么把被子撕成一块块的 布片,分给当地每一个人?请你帮这位欧洲人解惑。
一、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
情境一
1.该接受赠物的居民为什么把被子撕成一块块的布片,分给当地每一 个人?请你帮这位欧洲人解惑。
实行平均分配, 没有剥削。
一情、从境原一始社会到奴隶社会
达尔文在环球考察中记叙过这样一件事:一个 欧洲人来到美洲的火地岛,送给岛上的居民一条被子。 接受赠物的居民把被子撕成一块块的布片,分给当地每 一个人。好端端的被子,顷刻间变成了用处不大的碎步 片,这使来访的欧洲人大惑不解。
材料二:在奴隶社会,奴隶主占有大量奴隶,他们可以任意买卖奴 隶,可以把奴隶当作财产转让、赠送,也可以把奴隶作为遗产继承。奴 隶主像对待牛马那样强制奴隶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如果发现奴隶稍有 懈怠,就用皮鞭和木棒毒打他们,若有反抗,就要处以各种酷刑。
一、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
情境二 创原家独

探究活动二:1.结合材料一和教材知识,
氏族成员地
位不平等加 剧
贫富差距拉 大
一情、从境原始二社会到奴隶社会
探究活动二:2.结合材料二和教材知识,分析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奴隶制生产关系的特点。
结论: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之间的 矛盾,是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
奴隶制生产关系的特点是: 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 奴隶;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在奴隶主 的强制下劳动;奴隶的全部产品都归 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主只给奴隶 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
三、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
情境五
探究活动五:1. 根据视频资料,请简明概括手工工场的基本情况。并据此归纳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
结论五:1.当时的手工工场:a.规模大,雇佣工人多,集中生产。b. 工人实行很细的分工。c.不仅雇佣男工,还雇佣女工和童工。d.工人都是 穷苦人,靠出卖劳动力为生,工作时间长,工资待遇微薄。据材料和教材 可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是: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失去生产 资料的劳动者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受雇于资本家,成为雇佣工人; 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分析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进步 是怎样推动私有制学确立、进入奴隶社会的?
2.结合材料二和教材知识,分析奴隶社会 的主要矛盾和奴隶制生产关系的特点。
一情、从境原三始社会到奴隶社会
结论二
进入奴隶社 会
原始社会解体, 形成奴隶主阶 级和奴隶阶级
个体劳动盛 行,代替氏 族集体劳动
为生 家产 庭资 私料 有转
2.科学精神:辩证的看待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文明,辩证的看待资本主义 社会的发展演变,领会人类自奴隶社会进入文明时代,再到封建社会,人类文明的一次 次跨越的意义,能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问题和危机产生的原因,培养学生用全面的、 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
一情、境从原一始社会到奴隶社会
达尔文在环球考察中记叙过这样一件事:一个 欧洲人来到美洲的火地岛,送给岛上的居民一条被子。 接受赠物的居民把被子撕成一块块的布片,分给当地每 一个人。好端端的被子,顷刻间变成了用处不大的碎布 片,这使来访的欧洲人大惑不解。
三、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
情境六
材料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不仅反映了他们发生的地区的要求,而且在 更大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 ——马克思
探究活动六:1.结合本节课知 识和材料一,分析资产阶级革命胜 利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三、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
情境六
探究活动六:1.结合本节课知识和材料一,分析资产阶级革命胜利 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奴隶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和 地主阶级通过地租、高利贷等方式,占有
产品分配方式 支配,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 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农民的劳动成果除
生活资料
地租外能留下一部分归自己支配
相 都是生产资料私有制;都没有真正的人身自由;尽管农民受剥削的程度比奴隶有所减轻,但他们仍
同 然受着残酷的剥削

据材料概括两汉和魏晋时期所属的社会形态和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
二情、境从奴三隶社会到封建社会
根据材料概括两汉和魏晋时期所属的社会形态和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
两汉和魏晋时期代表的是封建社会。封建社会 生产关系的特点是:地主阶级占绝大多数土地,通过 地租、高利贷等方式,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农 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有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有自己 的一点土地;劳动成果除地租外能留下一部分归自己 支配。
一、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
国家的产生
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之间的矛盾。奴隶 主为了维护本阶级利益,镇压奴隶的反抗,建立了军队、法庭、监狱等暴 力机关,这样,奴隶制国家就产生了。
小结本目
只有阶级形成后,当两个对立的阶级的矛盾达到不可调和 时才出现了国家。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统 治的工具。
三、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
情境五
材料二:马克思说:“资本来到世 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 肮脏的东西”。“资本原始积累是用血 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
探究活动五:1. 根据以上材料,简明概括手工工场的基本情况。据此归 纳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和本课教材知识分析,谈谈你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建立 的过程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的理解。
2.原始社会是按血缘关系结成 的氏族,人们通过氏族议事会管理 集体事务,一切大事都在议事会上 由全氏族成年人共同讨论决定。
一、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
【知识拓展】 生产关系,即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成要素:
一、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