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水墨画产成的原因

合集下载

解读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中的水墨运用技巧

解读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中的水墨运用技巧

中国绘画虽然是一种图画艺术,但是它与书法中的笔、墨、纸、砚不可分割。

中国绘画的内容可以是世界上的任何事物,如山水、花鸟和鱼虫等,这些内容的表达都与这四种书法工具不可分割。

中国绘画技术是世界上引人注目的艺术形式,尤其是水墨技法在创作中国绘画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国绘画中水墨的使用非常困难,创作者需要对纸张的特点、水墨技法和用笔技巧十分熟悉。

一、水墨元素在中国绘画艺术中的应用中国绘画艺术的用笔和水墨是传统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优质的绘画作品不可能与文化表现分开。

水墨的运用技巧非常多,比如线条和留白,它们增强了绘画表达效果,展现出了中国绘画艺术的魅力,再加上彩色元素的整合,中国绘画艺术的表现已经十分丰富。

水墨文化元素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大,笔者认为艺术家需要深入了解水墨文化,以便更好地将水墨应用于中国绘画艺术创作。

水墨在我国传统文化和艺术史上可以说是一种文化的沉积,更重要的是它是绘画和书法创作的一个重要部分。

关于传统的水墨,我们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是绘画的一种元素,是中国绘画众多技巧中一个简单的组成部分。

单从纸墨来看,其也是一种简单的材料,但就是这样简单的工具创造了许多瑰丽的艺术作品。

创作者通过使用独特的水墨和色彩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在创作过程加入一系列的技巧,使得中国绘画的创作具有独特的意义。

中国绘画艺术中蕴含着创作者的情感,在中国绘画创作中应用水墨文化元素可以展示中国传统艺术的内在精神,并使观者能够发现更深刻的内在美。

目前在中国绘画艺术创作中,水墨文化元素的应用主要是以下几点:首先是线条的应用。

它是中国绘画艺术的基本构成元素,展示了图画的外部形状和图像内涵。

在绘画艺术中,水墨线条表现力十分丰富,它的各种形态变化都有不同的表现效果,例如长度、曲率和粗细等,在图像构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复杂场景中,突出了绘画表达的特殊含义,从而增强了艺术感染的能力。

中国绘画创作过程中只运用线条框架也可以显示出作品真实的特征。

制墨工艺与中国古代水墨画成熟的关系研究

制墨工艺与中国古代水墨画成熟的关系研究

曰景,五曰笔,六曰墨”[2],在 与 谢 赫 的 “六 法 论 ”并 列中却把与颜色有关的“随类斌彩”不吝去掉。
二、隋唐以前的制墨技术与水墨画成熟 的关系
据 《述古书法纂》 载:“西周邢夷始制墨,字从 黑土,煤烟所成,土之 类 也 ”。 在 西 汉 文 字 中 最 早 关 于墨的记 载 是 蔡 质 的 《汉 官 仪》:“尚 令、仆、丞、 郎,日赐蚗麋大墨一丸”。
今传媒 2020年第 3期
文化传播与教育
制墨工艺与中国古代水墨画成熟的关系研究
王秀珂
(上海大学 上海美术学院,上海 200000)
摘 要:墨作为中国文化的“四宝”之一,既是中国传统水墨画的主要绘画工具,也是形成中国水墨画最具特 色的特征之一。在此基础上,以线为主的白描到以墨块造型的水墨画,由线描———破笔———破墨———泼墨———水 墨形成一个完整的链节。这些链节与制墨工艺技术的出现和成熟有着必然的客观联系,最终促成了近代意义上中 国水墨画的成熟,成为东方艺术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唐代制墨工艺的改进,使墨的色彩相对于石墨有 了更多 微 妙 的 变 化,故 张 彦 远 说 “墨 色 而 五 色 具”。 但有研究者认为唐代的水墨画已经成熟,如李新峰先 生认为,张 彦 远 在 《历 代 名 画 记》 中 道:“草 木 敷 荣,不待丹绿 而 彩 …… 运 墨 而 五 色 具,谓 之 得 意”, 说明“唐代山水 不 仅 有 水 墨 代 色 的, 花 鸟 画 的 表 现 也 有以墨为主的。这是水墨画登上历史舞台,且具有主 体身份的有力见证”[10]。
三、唐时松烟制墨工艺成熟与以“破笔” 为主的水墨画之间的关系
自魏晋始,道观经院盛行,抄写道规经书对墨的 产量和要求有了急剧的增长。相对于石墨,松烟墨的 质量和稳定性更好,现加上唐帝国相对稳定的政治社 会环境,使松烟墨的制作工艺水平进一步提升,如唐 朝墨官祖敏研究在前人松烟墨工艺的基础上,改善了 朝鲜进贡松烟墨的制作方法,墨锭形状多样,坚实耐 用,闻名于天 下 , [8] 此 时,墨 模 完 全 取 代 了 手 工 捣 杵,松烟 墨 产 量 开 始 大 增。唐 时 松 烟 墨 的 制 作 工 艺 是:首先,从松木 取 烟; 其 次, 在 烟 中 加 入 各 材 料, 如鸡蛋白、鱼皮胶、牛皮胶,和成烟料团;再次,将 烟料团放入铁臼中捣练或用铁锤锤击数万次,制成墨 团;最后,把墨团放入墨模中,合紧锤砸即可制成松 烟墨的 成 品。此 外,还 常 常 在 墨 锭 中 添 加 药 物 助 墨 色、发香味。普通墨加丹砂、兰麝,御用墨加龙脑或 麝香。制作的墨不仅香气袭人,而且发出紫红、紫蓝 等悦目的 光 彩。李 白 在 《酬 张 司 马 赠 墨 》 中 写 道: “上党碧松烟,夷陵 丹 砂 末。 兰 麝 凝 珍 墨, 精 光 乃 堪 掇”[9]。

水墨画课件

水墨画课件
文化背景
水墨画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深受儒、道、佛等哲学思想的影响,强调人与自 然的和谐统一,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审美追求。
02
水墨画工具和材料
毛笔
毛笔是中国传统的绘画工具,通常由笔杆和 笔头组成。笔头一般采用动物毛发或合成纤 维制成,以保持笔锋的弹性。
毛笔的种类繁多,不同的毛笔有不同的用途 和特点。例如,小号毛笔适合绘制细节,大 号毛笔则适合绘制大面积的背景。
当代艺术市场的热捧
随着艺术市场的繁荣,当代水墨画作品在拍卖行 和画廊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追捧。
水墨画未来的发展和展望
新材料的应用
01
未来水墨画将在材料上有所突破,新型材料的应用将为水墨画
带来更多可能性。
数字化与多媒体技术的结合
02
数字多媒体技术为水墨画提供了新的传播途径和表现形式,将
为水墨画带来更多的创新和发展空间。
渲染色彩
根据画面需要选择合适的颜色,通过渲染来表现物体的光影 和质感。
细节处理
对画面中的细节进行深入的处理,如线条的粗细、颜色的深 浅等。
调整和完善
检查错漏
检查画面中是否有错误或不足之处,进行修正。
完善色彩和线条
根据整体效果进行调整,如色彩的搭配、线条的 流畅度等。
最终润色
对画面进行最后的润色,以达到更加完美的效果 。
毛笔的保养也十分重要。使用后应及时清洗 干净,并轻轻甩干水分,避免阳光直射和潮 湿环境。
宣纸
宣纸是一种吸水性好、质地柔软的纸张,适合用于水墨画和其他中国传统绘画形式 。
根据不同的绘画需求,宣纸有各种不同的规格和质地。一般来说,生宣纸比较吸水 ,适合绘制写意画;熟宣纸经过加工处理,不太吸水,适合绘制工笔画。

水墨画的材料

水墨画的材料

水墨画的材料水墨画是一种传统的中国绘画艺术形式,它使用水墨颜料和宣纸作为主要材料进行创作。

下面将介绍水墨画的材料和用途。

1. 水墨颜料:水墨颜料是水墨画的核心材料,它由墨块或墨条制成。

墨块一般由砚石或石墨砂磨成,然后和适量的水混合制成粘稠的墨浆,墨条是将墨块压制成条状。

墨块和墨条有不同的质地和颜色,如黑墨、浓墨和淡墨等,艺术家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墨块或墨条使用。

2. 宣纸:宣纸是专门用于水墨画的纸张,它由柔韧的蒲草纤维制成。

宣纸的特点是质地轻盈、质地韧性好、吸水性强,并且能够较好地保持墨色的效果。

宣纸有不同的种类和规格,可以按照需要选择合适的宣纸进行创作。

3. 水彩画笔:水墨画创作中常用的画笔主要分为毛笔和羊毫笔两种。

毛笔由动物毛制成,有不同的长度和硬度,艺术家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毛笔使用。

毛笔可以控制墨色的深浅和变化,并且能够产生不同的笔触效果。

羊毫笔是由细羊毛制成的画笔,主要用于绘制细节和修饰作品。

4. 调墨台:调墨台是用来调配墨水的工具,它由陶瓷或石材制成。

调墨台上有凹槽和细槽,艺术家可以在上面放入墨块并用水慢慢磨开,形成墨浆。

调墨台可以控制墨浆的质量和浓度,使其适应不同的画笔和画纸。

5. 水盘和水刷:水墨画创作中需要频繁地加水和清洗画笔,因此需要使用水盘和水刷。

水盘用于放水,艺术家可以在水盘中调配适量的水,并用水刷来调配和控制墨浆的浓度和湿度。

6. 其他辅助用具:水墨画创作中还可以使用其他辅助材料,如画架、印台、印章等。

画架用于固定画纸,方便创作和展示;印台用于制作印章,艺术家可以在作品上加盖个人印章,显示身份和鉴别真伪。

总之,水墨画的材料包括水墨颜料、宣纸、水彩画笔、调墨台、水盘和水刷等,它们共同构成了水墨画的创作基础。

艺术家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并通过技法和创作方法来表达自己的艺术意境。

水墨画以其独特的韵味和表现力,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广泛的赞誉和欣赏。

小学美术课堂中传统水墨画教育的现状与策略研究

小学美术课堂中传统水墨画教育的现状与策略研究

小学美术课堂中传统水墨画教育的现状与策略研究引言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墨画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据着重要位置。

而在小学美术课堂中,传统水墨画教育一直是美术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随着社会的变化和教育理念的更新,小学美术课堂中的传统水墨画教育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惑。

本文将探讨小学美术课堂中传统水墨画教育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策略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传统水墨画教育的现状传统水墨画作为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其教育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传统水墨画教育在小学美术课堂中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1. 教育资源匮乏传统水墨画教育的教材和教学资源相对匮乏,很多学校的美术教师在开展传统水墨画教育时,往往面临着教材不足、教学资源不完备的情况,制约了教学的开展和效果。

2. 教学内容单一传统水墨画教育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往往局限于模仿古典作品和技法的传授,缺乏对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培养。

传统水墨画教育的内容往往过于注重技法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思维的培养。

3. 教学方法陈旧传统水墨画教育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往往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比如以师范手抄古人作品,模仿传统技法的方式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法往往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影响了教学效果。

针对传统水墨画教育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可以提出一些策略进行研究和探讨,以提升传统水墨画教育的效果和质量。

学校可以通过建设艺术教育资源库,收集整理相关的教材、教学资源和教学案例,为教师开展传统水墨画教育提供支持和帮助。

还可以通过建立传统水墨画教育的数字资源平台,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和案例,以提高教学的多样性和质量。

在传统水墨画教育中,可以逐步拓展教学内容,引入更多的当代艺术元素和创新的艺术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综合艺术素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艺术创作和表现。

传统水墨画教育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可以采用更为活跃和多样的教学方法,比如采用实践性教学、实验性教学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

《水墨画》阅读及答案

《水墨画》阅读及答案

嚼得草根,做的大事参观校史馆有感08012215 潘志鹏在思修课我们乘坐校车前往四牌楼参观了东南大学的校史馆,其实也不光是进入了校史馆,也参观了学校具有重大意义和悠久历史的建筑地点。

作为一名刚到东南大学学习不到一学期的大一新生来说,这样的参观真是一次完美的视觉享受和思想震撼。

其中我感触最深的一点就是东南大学的老校训:嚼得草根,做得大事。

这次参观的主要部分就是校史馆。

在老师的带领下,我踏入了校史馆。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金碧辉煌的建筑模型,让我深深感受到东南大学百年历史的大气。

进入正厅,顺着参观提醒,我最先看到的就是八个大字:嚼得草根,做得大事。

何为嚼得草根,做得大事?可以从小事做起,不怕吃苦,奋发向上,这样的人可以在将来做出一番大事业。

这是两江师范时期的校训。

看着校史馆展览的一张张古老的图片,一个个永恒事迹,我的心中充满了震撼。

“嚼得菜根,做得大事”的校训体现了东南大学对教育和人才的理解,源自明朝洪应明的《菜根谭》一书——“古人云:‘性定菜根香。

’夫菜根,弃物也,人多忽之,而菜根之香,非性定者莫喻,惟静心沉玩者,乃能得旨。

”这其中的韵味是十分深长的。

我由此想到,当年两江师范学院的校长李瑞清之所以亲笔题写这八个字作为校训,一定是有感于当时社会的浮躁。

但他可能没想到,一百年后的中国社会,浮躁之风更甚于当年。

如果将之作为今天的大学校训,恐怕更具针对性。

有了这样的校训,我们东大的学生培养成诚实、俭朴、勤学、勤劳的风气,诚朴的精神逐渐形成。

看着校史馆里陈列的各个旧照片,一个个学生老朴实的笑容,再联想到东南大学的毕业生在社会中扮演的重要角色,这不正诠释了嚼得草根,做得大事的真谛吗。

嚼得草根,这是一种行为,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高尚的思想境界。

现在的社会多少孩子被家长蜜糖般宠着,多少社会青年看不起细小的事情,卑微的工作。

殊不知,不经历风雨,不养成诚朴的性格和从小事做起的习惯,他在将来是难以有很大成就的。

真正做成大事的人,真正有成就的人真的是能够嚼得草根而依旧朝着自己的梦想微笑着前进!这是怎样的一种思想修养啊。

文字艺术知识:水墨画艺术在当代的发展与创新

文字艺术知识:水墨画艺术在当代的发展与创新

文字艺术知识:水墨画艺术在当代的发展与创新水墨画作为中国传统的绘画艺术形式,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与演变,已经成为了中国的民族文化遗产之一。

水墨画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倡导的是一种虚实通达,意境深远的审美观念,它受到了众多文艺爱好者的喜爱和推崇。

在当代,水墨画艺术也在发展与创新中,不断与现代文化融合,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艺术风格。

水墨画艺术在当代的发展与创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探讨:一、形式创新在历史上,水墨画往往是表现山川、水波、花鸟等传统主题的艺术形式。

但在现代,水墨画的题材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山水花鸟,更多地表现了社会生活和当代文化。

如当代著名水墨画家鲁家珍的作品《方寸之地》,就以当代的城市文化为素材,将城市风景与传统意蕴相结合,创造了新的水墨艺术境界。

此外,水墨画的传统绘画技法也在不断地进行创新。

比如,传统的水墨画多采用笔墨飘逸、构图质朴的古典画风,而现代水墨画则更注重色彩的运用和实验,注重笔墨的形式多样性,同时还和其他艺术形式结合,如雕塑、书法等。

二、手法创新水墨画在当代的发展中也不断尝试着新的手法和技艺,以便更好地表达作者想传达的艺术意境。

如在色彩方面,许多现代水墨画家不局限于传统的黑白灰色,而是用彩色水墨、水墨颜料、水性颜料等多种颜料,使画面更加生动、鲜活。

同时,针对各自的艺术需求和表达方式,国内外一些水墨画家也在画布上尝试着用其它材料进行创作,比如布、毛等各种不同的纹理材料,从而达到更好的艺术效果。

三、双向融合传统的水墨画和现代文化之间的双向融合是当代水墨画的发展与创新的重要表现。

现代文化的流行、传媒和科技等发展,不仅带来了我们生活的便利,也使得水墨画这一传统的艺术形式更加面向世界,使得各种不同文化的艺术形式可以相互交流和融合。

例如,在国际艺坛上,一些中国水墨画家与外国著名的艺术家之间不断进行着文化交流,用各自的艺术特点共同创造出许多新的艺术形式,这种交流不仅是艺术上的融合和创新,也增进了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沟通。

水墨画艺术的历史与发展演变

水墨画艺术的历史与发展演变

水墨画艺术的历史与发展演变水墨画是中国独有的传统艺术形式,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汉朝时期,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与发展,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部分。

本文将从水墨画艺术的起源、历史传承以及现代发展等方面展开探讨。

一、水墨画艺术起源水墨画艺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汉朝时期,但最初的水墨画并不是以纸作画板而是以丝绸为材料。

据考证,宋代画家米芾在《论画》中提到了水墨画:“画者必以重色重笔为上,轻色轻笔为下,于太素之中得之”。

太素,又称为“素诗”,指的是用墨画的一种画法。

这表明,早在唐宋时期,中国画家已经开始了用水墨作画,而这种画法一直延续至今。

宋代著名画家陆游更是在其所著《点绛唇》中提到:“我国之画以墨为主”,可见水墨画在宋代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二、水墨画艺术的历史传承水墨画艺术的历史传承可谓是源远流长,自古以来就有许多画家以水墨画为主要创作方向。

唐代著名画家怀素主张“取法自然”,注重创作基础技巧,他的绘画风格具有刚健有力的特点。

宋代的文人画以创造一种胜于现实的意境为主,而元代的花鸟画则更显得细腻贴近,如赵孟颐的“一蔷薇一世界”,更是在花鸟画中达到了巅峰之作。

明代画家仇英则以山水画著称,他的作品常带有浓郁的诗意和哲思,时代感和文化内涵都是比较深刻的。

清代以来,随着社会治理体系的改变,新画派逐渐兴起。

如“八大山人”袁乙、陈洪绶,他们主张“意在笔先”,强调形神兼备,水墨技法更加出彩。

清朝吴门六家则主张“写事准确”,重视物理形态的瞬间瞬态,传统的形式技法得到进一步发扬。

三、现代水墨画的发展20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的飞速增长,水墨画艺术的创作兴趣和市场需求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众多画家开启了水墨画的革新尝试,有将水墨画与当代艺术思想紧密融合的,有将它转化为装饰品、文化产品贩卖的,也有将其传统形式与当代科技相结合的“数码水墨画”。

如丁乙、江苏李石等倡导把水墨技法运用到当代艺术的创作中,他们的作品中水墨的表达方式极具现代感和时代感。

水墨画的一般用途

水墨画的一般用途

水墨画的一般用途
水墨画是一种传统的中国绘画形式,其特点是以水和墨为主要绘画材料,通过运用不同浓淡的墨色和笔法,创造出独特的画面效果。

水墨画的一般用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艺术欣赏:水墨画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它可以作为室内装饰,用于美化环境,提高室内档次。

同时,也可以作为艺术品收藏,供人们欣赏和收藏。

2. 表达情感:水墨画能够通过画面表现出画家的情感和思想,传递出深刻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

观众可以通过欣赏水墨画来感受画家的情感和思想,从而达到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升华。

3. 文化传承:水墨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传承和弘扬水墨画,可以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

4. 教育启蒙:水墨画可以作为教育启蒙的工具,通过教授绘画技巧和艺术鉴赏知识,培养儿童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文化修养。

5. 商业应用:水墨画也可以应用于商业领域,例如在服装、家居、装饰品等领域中作为设计元素,或者在广告、包装、品牌形象等领域中作为视觉元素,以提升品牌形象和文化内涵。

总之,水墨画具有广泛的用途,可以在各个领域中发挥其独特的价值和作用。

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检测八年级语文试题卷说明:1.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否则不给分。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共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了一场名为“大唐风华”的博物展,参观者①。

此次展览的展品既有镂刻精巧的法门寺地宫珍宝,也有展现唐代风俗的壁上丹青,还有呈现胡风汉俗的三彩陶俑和多元共存的珍贵文物。

回望大唐,不禁感②,那里不仅有才华卓越的大唐诗人,有粗犷豪迈的英雄将领,也有万国衣冠拜冕旒的昂扬气象,汲取四方奇风异俗的博大胸怀。

1.文中加点字“犷”的读音和填入横线②处的字全部正确的是()(2分)A.kuǎng 嘅B.kuàng 忾C.guǎng 慨D.guāng 概2.在文中横线①处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A.连绵不断B.络绎不绝C.川流不息D.纷至沓来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5题。

江西是一片充满红色记忆的红土地,波澜壮阔的中国共产党革命史,许多源头都在江西。

星星之火在革命摇篮井冈山点燃,共和国的襁褓岁月在红都瑞金度过()人民军队的第一枪在英雄城南昌打响,工人运动的澎湃在萍乡安源发祥……_______。

只要无时无刻铭记革命先烈精神,才能不断激发中华民族的力量,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之力,为新时代提供坚强的精神支撑,让世界的中国发展实现新的突破。

3.下列填入文章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1分)A.追溯雄壮史诗,传承红色精神。

B.追溯雄壮精神,传承红色史诗。

C.传承红色精神,追溯雄壮史诗。

D.传承红色史诗,追溯雄壮精神。

4.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标点符号,正确的是()(1分)A.;B.,C.。

D.!5.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2分)A.只要无时无刻铭记革命先烈精神,才能不断激发中华民族的信仰力量B.只有无时无刻铭记革命先烈精神,才能不断提高中华民族的信仰力量C.只有无时无刻铭记革命先烈精神,才能不断激发中华民族的信仰力量D.只要无时无刻铭记革命先烈精神,才能不断提高中华民族的信仰力量6.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2分)A.多年不见的老同学带了许多家乡土特产来我家,我推辞不了,最后只好笑纳。

中国画颜色 “水墨”为上的成因

中国画颜色 “水墨”为上的成因

浅析中国画颜色“水墨”为上的成因摘要:东方绘画以中国画为代表,中国绘画中以水墨为代表。

中国画用墨历史可以远溯到原始社会时期,在陶器上就多用黑线画出漩涡纹、波状纹、几何形花纹来进行装饰美化,这是用墨的开始。

汉代绘画其帛画中的所有形象都用墨笔勾画,轮廓十分清晰,但是在汉代绘画中还没有显现出对墨的完全关注。

魏晋时期,社会政治混乱,许多玄学名士纷纷在书学中寻求寄托,也是在这个时期水墨画开始了真正的兴起。

黄宾虹也认为“梁元帝《山水松石格》始称破墨,异于丹青,水墨之始,兴于六朝。

”①董巨荆关,元四家、清六家等历代名家皆以水墨见长。

关键词:中国画;“水墨”为上;成因为何中国绘画史主流画家和作品都是以水墨为主,这其中的原因在我看来有四个方面的影响比较重要:一.东方人种的生理特征和地理环境的影响中国绘画选择以墨为主。

黄皮肤、黑眼睛的东方人这一个生理特征决定了在审美心理上我们对黑色有一种潜在的认同感。

相对而言,而欧洲白色人种的黄、红、棕的头发、蓝、绿色的眼睛这些特征也使他们对赤橙黄绿的色彩有着别样的迷恋。

徐悲鸿在《古今中外艺术论——在大同大学演讲辞》中也说:“欧洲物产不丰,艺人限于思。

故恒以人之妙态令以制图作饰,其所传人体之美,乃为吾东人所不及,亦惟因其人体格之美逾于我,例如其色浅淡,含紫含绿,包罗万彩;其像之美,因彼种长肌肉,不若黄人多长脂肪,此莫可知何事。

故彼长于写人,而短于写花鸟;吾人长于写花鸟,而短于写人,可证美术必不能离其境遇也。

”②也说明了人种不同的生理特征对审美意识的影响。

同样外部环境的影响使中国人对色彩的倾向选择不仅体现在绘画、书法上选择以墨为主,中国古代建筑也多选用黑灰色。

后来汉文明南移,徽州民居以白墙黑瓦的特色成为中国民居美学的典范,徽州黄山在中国人心中就是中国山川之美的精华代表。

黄山的墨绿松、灰山石、白云海便是鲜活地中国水墨山水画博物馆,而徽州民居这种黑白灰的颜色恰与建筑周围的山水树木相结和谐。

水墨-中国传统元素

水墨-中国传统元素

大肚陶瓷茶壶 上有似随心所欲的 一笔水墨,顿时使 得茶具显得墨香古 典韵味十足。
水墨风 中式古典陶瓷台灯
这是一款古典风格的现代卧室客厅 陈设灯,蕴含着深厚的书香气息,给人以高 贵典雅的品味气质,除了给温馨的家居带来 惬意的采光环境,兼具美观装饰之宜。
米蓝水墨画MP50移动电源
2013年注定是一个国货风行的年头。 消费类数码配件实力品牌米蓝,最 新推出的便携式移动电源MP50, 便以中国国粹水墨画为主题,百搭 黑白色为主打色,向人们展示了什 么是集科技与古典于一身的数码配 件产品。 米蓝水墨画MP50移动电源的包 装也很有中国风气息,包装封面 的水墨画与移动电源本身融为一 体,小桥流水、云淡风轻,为快 节奏的生活增添一份静谧和惬意。
水墨-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品
工设101第六组: 刘金体 朱波涛 晋威龙
水墨的特色
我国素有“书画同源”之说,水墨画更是体现了这一 特点:它就是纯用水墨所作,“墨即是色”用墨的浓淡变 化来表现色的层次变化。蕴含三种特性:单纯性、象征 性、自然性,唐代王维对画体提出“水墨为上”,后人 宗之。长期以来水墨画在中国绘画史上占着重要地位。 水墨是中国绘画的独特产物,它作为中国人 观察和表现世界的一种重要而独到的方式,不仅参与建 构中华文明的灿烂光辉,为世界美术的多元格局提供了 自立和自足的一极,而且以其不可替代的特殊文化品格, 渗透于当今绝大多数中国人的血液中。 水墨画和西方绘画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艺术形态。 西方绘画是受的形而下的哲学影响。考究于外部的形式 (求全),所以在艺术形态上是用光、色彩塑造立体感, 用焦点透视的画法,去观察局部真实的物象。中国水墨 画是受中国形而上的哲学影响。形而上讲究和谐,讲究 自省、自身修炼,以人和天、达到天人合一境界。通过 若即若离、似与不似、定而未定的高度灵活抽象的“诗 性”艺术形式,来表达个人内心独特感受。

学习中国水墨画的心得体会

学习中国水墨画的心得体会

学习中国水墨画的心得体会中国水墨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以其独特的韵味和艺术表现力,吸引了无数人的关注与研究。

在学习中国水墨画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其独特的魅力,并从中汲取了许多启示与体会。

一、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中国水墨画具有数千年的历史,每一幅作品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学习过程中,我意识到传统与现代可以相互结合,创造出更加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

通过学习传统水墨画的技法和理念,并结合当代的审美观念与创作表达,我能够创作出更具个性和现代感的作品。

这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让中国水墨画焕发出新的艺术生命力。

二、笔墨的变化与表现力水墨画的魅力在于其丰富多样的笔墨表现力。

墨的浓淡、湿度、笔触的轻重都会对作品产生深远的影响。

通过学习与实践,我逐渐领悟到笔墨的变化与运用的重要性。

用墨浓淡的变化来表现景物的明暗、远近,运用湿笔与干笔的组合来创造出不同的质感和纹理,使作品更具层次感与立体感。

掌握了墨的运用技巧,我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对世界的感悟与理解。

三、意境的营造与传递中国水墨画强调意境的营造与传递,通过抓住事物的灵魂与气息来表达作者的情感与思想。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发现要创造出良好的意境并传递给观者,需要有一颗净化与深思的心。

只有用心去感受并领略绘画的内在意义,才能够通过画作传达出深邃的情感和独特的思考。

水墨画是一种富有哲理的艺术形式,它使我学会用艺术的形式来思考生活、思考世界。

四、笔者风格的培养与形成水墨画艺术的魅力在于每一位画家都能够通过自己独特的笔墨风格来表达个性与情感。

在学习过程中,我也开始思考如何培养和形成自己的笔墨风格。

通过学习各个著名画家的作品,我悟出了一个道理——只有通过大量的实践和不断地尝试,才能够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与表达方式。

坚持自主创作和积极的思考,培养自己独特的笔者风格是每个水墨画学习者应该努力追求的目标。

综上所述,学习中国水墨画是一段充满艺术魅力和思想发现的旅程。

通过学习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笔墨的变化与表现力、意境的营造与传递以及笔者风格的培养与形成,我对中国水墨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独特的体会。

水墨文化的当代意义

水墨文化的当代意义

水墨文化的当代意义一水墨艺术作为中国特有的一种艺术样式构成了独具特色的水墨文化系统,这个系统包括了材料媒介、符号语言、美学价值体系、及其综合而成的艺术规范。

首先从物质文化层面来看,构成水墨的首先是笔墨纸砚的材料和工具系统。

正是这些特殊的工具和材料形成了独特的视觉效果。

水墨画正是在不断完善和丰富水墨的材料特性中不断发展的。

从符号层面来看,中国传统水墨画在充分挖掘水墨材料的可能性中建立起了丰富的语言符号系统,集中体现在笔墨范畴中。

以水墨在宣纸上形成的干湿浓淡、疏密黑白、线条团块作为造型的基本要素,以系统的笔法、墨法、水法达到墨分五彩、素以为绚的艺术效果。

从价值观层面来看,传统水墨文化绝不仅仅是一种绘画的材料和语言系统,必然依托于一定的审美价值体系。

而文人士大夫加入绘画行列在唐宋之际促成了水墨画的形成。

道家哲学追求天人合一,返璞归真的美学思想和儒家的人格理想和节义思想构成了水墨文化的价值基础。

文人画家们以“五色令人目眩”为由,排除色彩在绘画中的重要性,提出所谓“画道之中,水墨为上”的主张,后来系统发展出了以书入画,山水为上的传统,建立起了“能、妙、神、逸”的评价体系,都集中体现了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

所以研究水墨文化断不可仅仅在材料笔墨上计较而必须研究文人士大夫的精神世界和美学追求。

从文化规范层面来看,文人水墨文化构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规范,在上千年的发展完善过程中完成了水墨绘画的程式化,最终形成了诗书画印相结合的独特艺术系统,综上所论,传统文人水墨作为一个完整的文化系统,包括材料媒介、语言符号、审美价值体系和艺术规范四个层面。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漫长历史中形成了独特的水墨绘画系统,成为中国传统绘画中最具影响的绘画体系和形态,同时在人类文化中也具有鲜明的特色与独具的价值。

二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文人水墨文化在封建社会晚期走过了它的高峰期进入了衰退和转变。

在扬州画派时期文人水墨画就经历了一次调整,石涛对个性的张扬和”笔墨当随时代”的主张使其成为了扬州画派的精神领袖,扬州画派对市民趣味的引入一定程度上开启了文人水墨画的变革过程。

水墨画的材料

水墨画的材料

水墨画的材料首先,我们来说说水墨画的纸张。

水墨画所使用的纸张,一般称为宣纸,它是以苇草、桑树皮等植物纤维为原料制成的一种传统手工纸。

宣纸质地细腻,吸墨性好,适合于水墨渲染的表现。

在选择宣纸时,要注意其质地是否均匀,有无瑕疵和杂质,以及是否适合自己的绘画风格和技法。

其次,水墨画所使用的墨是至关重要的。

传统的水墨画墨分为固体墨和水墨两种。

固体墨是以研磨后的墨块直接使用,它具有浓淡变化自如、墨色纯正饱满的特点。

而水墨是将墨块研磨后加入水调和而成,适合于水墨画的渲染和晕染。

在选择墨的时候,要注意墨色的浓淡和质地,以及是否符合自己作品的要求。

另外,水墨画中的笔也是必不可少的材料。

水墨画所使用的笔分为毛笔和细笔两种。

毛笔是水墨画的主要工具,它的笔锋柔软,能够表现出水墨画特有的线条和笔墨效果。

细笔则用于勾勒细节和补充线条。

在选择毛笔时,要注意笔头的形状是否符合自己的绘画需求,笔杆是否舒适握持,笔毛是否饱满有弹性。

此外,水墨画的调色工具也是关键之一。

在水墨画中,调色一般使用水盆和调色碟。

水盆用于调和水墨,而调色碟则用于调和水墨的浓淡和色彩。

在使用调色工具时,要注意水的清洁程度和颜色的搭配,以及调色碟的大小和材质。

最后,水墨画所需的其他材料还包括湿毛巾、画架、画匣等。

湿毛巾用于擦拭毛笔和调节墨色,画架和画匣则用于支撑和保存作品。

总之,水墨画的材料对于作品的质量和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选择适合自己的纸张、墨、笔和调色工具,是每位水墨画家在创作过程中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希望以上介绍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水墨画的材料,为自己的水墨画创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水墨画的介绍

水墨画的介绍
返回

• • 中国画用纸种类广泛。 如宣州所产宣纸、四川的皮 纸、河南禹县布纸、湖南来 阳棉纸等等,推而广之,不 但是纸、绫、绢等织物都是 绘画的材料。 但宣纸种类多,产量高,品 质好,其特性将国画要求反 复地上色,因此像绢织物一 样,适合于画工笔画; 生宣是没有经过矾水加工的, 水墨容易渗透,落笔为定, 无从更改,而且渗透开来, 能产生丰富的笔墨变化,所 以写意画多用生宣。
水墨画的特点
• “气韵生动”,不拘泥于物体外表的肖似,而 多强调抒发作者的主观情趣。 • “以形写神”,追求一种“妙在似与不似之 间”的感觉。 • “笔墨神韵”,笔法要求:平、圆、留、重、 变。墨法要求墨分五色,浓、淡、破、泼、 渍、焦、宿。 • “骨法用笔”,不讲究焦点透视,不强调环 境对于物体的光色变化的影响 。 • 讲究空白的布置和物体的“气势”。
水墨画的工具
• “笔 墨 纸 砚” • 是中国古代文人不可缺少的工具,号称“文 房四宝”,其意义不止于书写绘画方面,中 国文人对其给予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感情, 历代文人书画大家和笔墨纸砚相关的故事举 不胜举。

• 笔:能将墨的神韵最好的 发挥出来,毛笔是中国所 创,分硬毫,软毫和兼毫, 硬毫以狼毫(黄鼠狼尾) 为代表,软毫以羊毫(山 羊须)为代表,根据写字 绘画,种类,以及个人习 惯的不同,用笔也不一样, 羊毫柔软,狼毫刚健,兼 毫柔中带刚。


返回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砚是磨墨用的。要求 细腻滋润,容易发墨, 并且墨汁细匀无渣。 砚以安徽歙县之歙砚、 广东端溪的端砚、甘 肃的及山西的澄泥砚, 最为名贵,号称四大 名砚。常有古人为求 一方名砚,不惜倾其 所有。
水墨画特点与欣赏
水墨画简介
• 水墨画:是绘画的一种形式,更多时候,水墨画被 视为中国传统绘画,也就是国画的代表。 • 基本的水墨画,仅有水与墨,黑与白色,但进阶的 水墨画,也有工笔花鸟画,色彩缤纷。後者有时也 称为彩墨画。 • 在中国画中,以中国画特有的材料之一,墨为主要 原料加以清水的多少引为浓墨、淡墨、干墨、湿墨、 焦墨等,画出不同浓淡(黑、白、灰)层次。别有 一番韵味称为“墨韵”。而形成水墨为主的一种绘 画形式。

传统水墨画产成的原因

传统水墨画产成的原因

从宇宙观、材料、笔墨看水墨画的发展郑文水墨画是中国人以水墨材料为主要表现方式的画种,它的产生无疑与中国人的宇宙观和审美意识有关。

其历史悠长,早在唐代就已开始萌芽,文人画的产生和发展则是其成熟的标志。

水墨画作为中国传统艺术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它的博大精深和丰富的养料,已成为学习中国画的重要源泉。

本文试从其产生的原因、水墨材料、笔墨形式入手,来探讨水墨画传统的发展成因。

“天人合一”——水墨画产生的原因对宇宙由来已久的兴趣,使我们的祖先一开始即从探讨宇宙的本原入手进行美学思考,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道”的本原说。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四十章》),这以“道”为核心的宇宙观体系,直接衍化了中国哲学和中国艺术的思想体系。

在中国文化中,“道”是“充天地而不竭,神覆宇宙而无望,莫知其始,莫知其终,莫知其端”(《吕氏春秋·下贤》),又是“无状之状,无象之象”(《老子·十四章》),这个既没有限定性又不可认识的“道”,导致了人们对宇宙本原的把握只有通过心灵的静观方式才能实现。

当观照者达到心斋、坐忘的虚静之境,全部精神都已融入宇宙之中时,由此而感到宇宙就是真实存在的一切,这种“物我为一”主客体相交融的宇宙本原论,使人与自然的距离消失了。

人与宇宙自然融合一体的宇宙意识,及依靠内心的体悟来把握世界的思维方式,使中国人的思维情致导向了人的内心世界。

因此,中国绘画着重表现的不是外在的客观世界,而是艺术家主体与大自然相激相荡,完成人格修养之后,从人的心灵中生发出来的形象。

由此传统水墨画呈现出来的世界完全不是靠再现来创造的,而是出自艺术家的心灵观照。

魏晋南北朝时就已形成的以道家、佛学为主要基础的艺术胚胎,虽在中唐以前一度受到儒学的抑制,但仍在悄悄发育、成长。

那融合着老庄道家意识的中国式佛学——禅宗在盛唐、中唐时开始复苏。

在绘画上表现为放弃对美丽眩目的自然色彩的追求,导向寂寞、静谧的水墨,其中王维、王墨即是代表。

关于水墨画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关于水墨画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关于水墨画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一、中国水墨画的传统绘画观中国画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绘画体系,以文人画为代表,以书入画,诗画一体等形式来进行表现,而笔墨系统经过长期的演化发展,已成为常用的一个概念,是中国画传统的艺术核心。

以“形”,“神”两个层面来分析绘画,造型语言上采用线描形式,淡墨渲染,以及完整的造型规范和审美要求,以达到气韵生动,形神兼备的目的。

在这种理论下,中国画延绵千年,形成了内容丰富,积淀深厚的一种艺术形式,也代表了人类文化发展的一个方向。

中国画的突出特点在于与其他画种的区别。

例如媒介的特殊性,如毛笔、宣纸、水墨等。

它有题材的局限性,主要以花鸟、山水、人物、动物等,它的形式是假定的笔墨语言,是书写性的线性结构,他的文化是一个特殊的文化和人文系统,是一个农耕文化背景的,特有的人文艺术形式,这是中国传统特有的地域性和局限性,使它面对现代工业和科技发展所面对的尴尬与瓶颈,笔墨当随时代,传统的笔墨观是否适应社会的发展,是否需要现代化的改造,能不能坚持在假定笔墨语言这一基本核心的基础上,对传统中国水墨画进行横向借鉴,和纵向改造,这是我们当下所要讨论的问题。

二、中国水墨画的当代转型1985年李小山在《江苏画刊》上发表了《当代中国画之我见》,文中提出了中国画已到了穷途末日了,由此引发了长达数年的争论,文人画也成了一个被质疑的对象,这其实暗含了一个社会文化转型的問题,因为艺术层面的改革,首先是受文化改革的影响,所以我们看到了面对水墨领域的改革,顺应的是一种文化的思潮,尤其到了90年代末,社会文化转型伴随着商业文化的消费文化的渗透,随着电脑和互联网的发展。

极大的改变了人思想观念,水墨如果还固守的传统规范,自然要被时代所淘汰,人们现在关机所关心的是水墨会不会无法表征现代性而退场,传统的笔墨系统是否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是否需要一系列的水墨实验,来探索一条现代文化相适应的水墨形式,并建立起一套新的水墨体系,因此,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实现水墨现代化是每个学者面临的问题。

国画和水墨画的介绍与比较

国画和水墨画的介绍与比较

国画和水墨画的介绍与比较中国传统绘画艺术源远流长,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便是国画和水墨画。

国画是中国绘画的主要类型,而水墨画则是国画的一种表现形式。

本文将对国画和水墨画进行介绍与比较,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两种艺术形式。

一、国画的介绍国画是指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类,以描绘山水、花鸟、人物为主要内容。

其特点是以墨线为基础,注重表达意境和审美情趣。

国画历史悠久,起源于古代中国,经过多个朝代的发展和演变,形成了独特的绘画风格。

国画的材料一般使用宣纸、墨笔和水墨颜料。

画家通过淡墨渲染、点染、洒墨等技法,创造出独特的笔墨效果,使作品呈现出纵深感和氛围感。

国画强调意境的表达,注重画面的空灵和意蕴,追求“似与不似”的审美效果,给观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二、水墨画的介绍水墨画是国画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一种以水墨为媒介的绘画技法。

它与传统国画相比,更偏重于墨色、笔墨的表现。

水墨画多用于山水和花鸟领域,着重描绘主题的神韵和墨色的变化。

水墨画的特点是运用水墨的湿、干、浓、淡等性质来表现形象和意境。

画家运用不同的笔墨技法,如点、线、染、洒等,创造出独特的效果,使画作富于变化和层次感。

水墨画强调笔墨的灵动性和笔墨的冲淡,以形似之中寓意,以意趣之间表达画家的情感。

三、国画和水墨画的比较国画和水墨画虽然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也存在一些明显的区别。

首先,在材料上,国画和水墨画都使用墨笔和水墨颜料,但国画更注重墨线的表现,而水墨画则更注重墨色的运用。

其次,在表现形式上,国画更多地以山水、花鸟、人物为主题,注重意境的表达和审美情趣;而水墨画则更突出神韵的描绘和墨色的变化,追求笔墨的灵动性和冲淡效果。

最后,在审美效果上,国画强调“似与不似”的审美观念,给观者留下想象的空间,使人有更多的思考余地;水墨画则更注重捕捉瞬间的情感和墨色的变化,给人以冷静而深沉的艺术享受。

综上所述,国画和水墨画都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瑰宝,它们通过不同的表现方式和审美效果,展现出中国绘画独特的魅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宇宙观、材料、笔墨看水墨画的发展郑文水墨画是中国人以水墨材料为主要表现方式的画种,它的产生无疑与中国人的宇宙观和审美意识有关。

其历史悠长,早在唐代就已开始萌芽,文人画的产生和发展则是其成熟的标志。

水墨画作为中国传统艺术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它的博大精深和丰富的养料,已成为学习中国画的重要源泉。

本文试从其产生的原因、水墨材料、笔墨形式入手,来探讨水墨画传统的发展成因。

“天人合一”——水墨画产生的原因对宇宙由来已久的兴趣,使我们的祖先一开始即从探讨宇宙的本原入手进行美学思考,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道”的本原说。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四十章》),这以“道”为核心的宇宙观体系,直接衍化了中国哲学和中国艺术的思想体系。

在中国文化中,“道”是“充天地而不竭,神覆宇宙而无望,莫知其始,莫知其终,莫知其端”(《吕氏春秋·下贤》),又是“无状之状,无象之象”(《老子·十四章》),这个既没有限定性又不可认识的“道”,导致了人们对宇宙本原的把握只有通过心灵的静观方式才能实现。

当观照者达到心斋、坐忘的虚静之境,全部精神都已融入宇宙之中时,由此而感到宇宙就是真实存在的一切,这种“物我为一”主客体相交融的宇宙本原论,使人与自然的距离消失了。

人与宇宙自然融合一体的宇宙意识,及依靠内心的体悟来把握世界的思维方式,使中国人的思维情致导向了人的内心世界。

因此,中国绘画着重表现的不是外在的客观世界,而是艺术家主体与大自然相激相荡,完成人格修养之后,从人的心灵中生发出来的形象。

由此传统水墨画呈现出来的世界完全不是靠再现来创造的,而是出自艺术家的心灵观照。

魏晋南北朝时就已形成的以道家、佛学为主要基础的艺术胚胎,虽在中唐以前一度受到儒学的抑制,但仍在悄悄发育、成长。

那融合着老庄道家意识的中国式佛学——禅宗在盛唐、中唐时开始复苏。

在绘画上表现为放弃对美丽眩目的自然色彩的追求,导向寂寞、静谧的水墨,其中王维、王墨即是代表。

这种追求静谧、空冷、萧条、寂寞的禅学意趣正显示出有着无穷生命力的新画风——文人画的滥觞已经开始,同时也标志着水墨逐渐取代色彩,成为中国绘画的主要特征之一。

文人画作为一种艺术思潮产生于北宋后期,其萌芽状态亦可上溯到盛唐之时。

文人画以表现文人的主观精神、情感为核心,不为客观具象所束缚,自适、遣兴成为文人绘画的方式。

对内心情感的珍视导致对内心修养的重视,崇尚表现“人品”,发抒“性灵”。

绘画虽被看成是诗文墨翰之余的笔墨游戏,然书法和文学的修养亦融入画中,因而它与状物写实、周密不苟的宫廷绘画作风大相异趣。

文人画专注于意象的开拓,导致了对笔墨形式独立性的前所未有的关注,文人画讲究笔精墨妙,对笔墨形式的体味变得更为精致、敏锐。

他们推重的逸品,并非具有独特的造型变化或描绘效果的出神入化,而是强调笔墨的人格化体现。

文人画在追求主体心灵的自由,在“依仁游艺”的墨戏中体现了个体人格的实现和超越,使生命得以完善和提升,这种追求艺术终极意义的文人画与中国传统的宇宙论是合二为一的,因而成为自北宋之后元、明、清绘画发展的主流。

笔墨材料——水墨画发展的外在动因从人类艺术史的发展看,一个民族文化艺术样式和面貌的形成是两方面关系不断相互作用的结果。

一方面,民族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思维不断地寻找或运用一些材料使自身的内涵得以实现。

另一方面,物质材料也依照自己天然存在的本质限定或制约这些观念,或迫使其改变方向。

因而研究熟悉材料的本质特性就成为研究传统水墨画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中国绘画的基本材料通常是指笔、墨、纸、砚、色,其中笔、墨、纸最为重要。

笔墨两字包含着多种含义。

首先,它是作画工具毛笔和主色颜料墨的合称,其次,笔墨又是用笔、用墨技法的简称,它成为传统水墨画语言系统的主干,始终占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中国人偏爱使用毛笔和黑色颜料可上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

在彩陶艺术中,选用毛笔来绘制纹饰的可能性已被多数学者所认可,纹饰的主要色彩是黑色,说明了中国远古即有尚黑的实例。

春秋时期,孔子曾提到“绘事后素”“素以为绚兮”(《论语·八佾》)“素”是指素色,具有单一、纯正的意味。

他强调那种“正白”、“正黑”的纯净之美,追求不事雕琢、纯正单一的审美。

这说明对单色(即素色)的追求早于对绚丽色彩的追求。

毛笔是传统水墨画基本材料得以相互结合的绘画工具。

与油画笔不同,毛笔具有倒金字塔似的上粗下尖的形状,由于笔毛柔软而有弹性,决定了它可以灵活自如的表现出各类意韵不同的线、点及面。

毛笔的每一笔运行状态都能被宣纸或绢忠实地记录下来,因而毛笔制作的精良程度直接影响画面效果,笔毛质量的优劣、制笔工艺的好坏都为画家们所关注。

墨最大的特点就是明暗层次的丰富变化,中国画墨法的基点正是从这种丰富的变化出发。

由于中国人历来的审美观,及墨所具有的丰富层次可以代替色彩,因而墨就有高于色彩的崇高地位,成为传统水墨画的主要材料。

纸的发明及造纸工艺的不断成熟完善,为中国人选择以纸本为主要绘画材料成为可能,同时,由于纸最适合于表现笔墨的丰富性,加之中国人的宇宙观、审美观,决定了中国人选择纸本材料的必然性。

纸早在汉代就已发明,绘画用纸的大量使用则在元代。

随着造纸工艺的不断改进,研制出各种适合于作画的纸张,其中以皖南的宣纸具有制作精良,利于发挥笔墨效果而为后代书画家广为使用。

中国绘画的底子从功能上可分为两类。

一类为纸,另一类为绢。

从绘画发展来看,宋之前以绢底为多,这一时期以写实为主,人物画发展成为主流,元明清至今以纸底为多,以表现抒情为主,文人画成为主流。

从绢纸材料本身属性看,绢具有比纸更强的坚实性、耐磨性,也更细腻,易于晕染着色。

而纸则具有对笔墨更强的敏感性和表现的丰富性,且易于保存。

所以,在宋之后水墨画渐居主流的大气候中纸便占了绢的上风,并一直延续至今。

中国绘画材料的最大特点是绢或纸与水墨或水色之间的相互渗化,这就使得下笔后不许修改或不允许超过一定限度的修改。

材料的这一特性令中国绘画的形式必然走向单纯简洁。

这是因为造型复杂,容易产生笔误,更主要的是不易发挥材料的特性,抑制了材料表现的丰富性。

中国艺术为了发挥纸墨的渗化效果而放弃了复杂的造型。

这就是为什么传统水墨画中获得极大发展的是山水画和写意花鸟画而非人物画,且评判传统水墨画的优劣是以“气韵生动”为首要标准,而不是形象的准确。

笔墨形式——水墨画发展的内在动因传统水墨画的发展历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笔墨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这是因为笔墨不仅是水墨画语言的主干,而且笔墨这一载体还可以表达中国人的哲学观念、审美情趣等。

笔墨作为形式语言,它的丰富完备同样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

早在原始美术中就有用线作画的纪录,但那时的线与此后的线有极大的差异。

战国帛画及西汉帛画中用线虽已较流畅,但直到东晋顾恺之创立游丝描,中国绘画中线的艺术才开始丰富起来,对用笔的要求也就逐步受到重视。

之后,谢赫的“六法”提出了“骨法用笔”,理论上把笔的作用提到相当的高度,对后世产生了较大影响。

较之于用笔,对墨的重视则较晚,唐代王维创立了水墨渲染之法,才开始奠定了墨法的地位。

五代荆浩“六要”,主张笔墨并具,在理论上肯定了笔和墨是中国画的要素。

五代之后水墨山水画成为中国画发展的主流。

五代、两宋时,笔依然遵循传统“骨法”的要求,除了状物的目的之外,“力遒”是它的审美要求,墨则如荆浩“六要”所言;“墨者,高低晕淡,品物浅深,文彩自然,似非因笔”,墨成为塑造物象体积、质感、层次、空间、阴阳、气氛的手段。

此一时期,用墨比用笔突出,墨色黝黑浓重,目的在于表现大自然的静穆雄浑。

墨不仅具有了表象的能力,同时亦具有了表意的功能。

至此,墨作为协助用笔体现物象轮廓的历史即将结束,墨的价值开始显现,墨与笔开始拥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但笔墨的意义仍然主要是为造型、气氛、意境服务,自身独立的价值尚未被发掘。

谈到元代水墨画的发展,赵孟頫无疑是个值得注意的特殊人物。

他提倡“古意”,追求简率不似的文人画风,这种不求形似、讲究传神的画风成为元代画家普遍追求的目标,这种倾向为明清笔墨的独立及不似之似画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与这种不求形似相关的是对书法意味的追求。

以书入画,在唐代已由张彦远提出,但真正的影响及实践应在元代。

元代讲究笔墨,更讲究用笔。

元人改宋人的湿笔为干笔,使得笔墨变化更为细腻、丰富,这与讲究含而不露、宁静淡泊的人生态度有了更为紧密的关联。

同时,也是因为绢已为纸本材料所取代,纸本更适合表现用笔的变化。

此时的笔墨已有了超出形象本身而具独立审美价值的可能。

但纵观中国绘画史,元代作为过渡阶段的以书入画的倡导,更多强调的还是书法用笔与造型的有机结合。

在欣赏元代作品时,我们能体会到其中书法用笔的确在完成造型任务之后已具有再现自我的审美价值,但这与明清绘画中笔墨第一的审美还是有区别的。

明清绘画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情感表现特征的进一步强化及情感品质由封闭型向开放型的演变。

开始于元代的以画寄情之风到了明清更为普遍,并成为所有文人画家的宗旨。

同时,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表现为一种强烈的入世情绪,如徐渭的咒骂,傅山的仇恨,龚贤对礼法的蔑视,八大辛辣的揶揄等等,这种强烈的自我表现通过笔墨反映在画上,这就迎来了以笔墨独立表现情感绘画的新时代。

对笔墨的追求,使笔墨获得了与气韵几乎同等的崇高地位,“气韵藏于笔墨,笔墨都成气韵”(恽南田《南田画跋》)明清文人画通过笔墨形式的表现与最高的审美标准“气韵”的联姻,把水墨画的审美层次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笔墨既然与气韵相连,自然也就成为品评作品高下的标准。

这是因为笔墨在明清文人画家眼中,不仅是造型的手段,更是表达心绪的载体,只有如此,他们才能把笔墨同绘画所能传达的最高境界——气韵生动相联系。

对笔墨的高度重视,自然形成了对笔墨的详尽研究,它可分为三方面。

一方面是对用笔的高度强调。

受董其昌的影响,四王着力发展了用笔之法,他们学习董源、巨然和元四家,以干墨枯笔为尚,其中王原祁在用笔上创造了前人未及的艺术境界。

之后,金石、碑学的兴起,吴昌硕融金石书画为一炉,亦使用笔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第二方面是对用墨的研究和实践。

董其昌的理论和墨法实践,无疑深刻地影响着明初的画坛。

陈淳、徐渭以其淋漓恣肆的墨法推动了写意花卉的发展。

而龚贤的积墨法则把墨法推向了极致。

最后一方面是笔墨并重。

其中最具成就的是清四僧等人。

石涛曾说“墨之溅笔也以灵,笔之运墨也以神,墨非蒙养不灵,笔非生活不神”。

“笔与墨会,是为氤氲”(石涛画语录)。

要达到人心之宇宙与造化之宇宙的浑然一体,笔墨的相映成趣无疑是重要的。

水墨画自诞生到元代为止,一直是通过对自然物象的描绘去创造幽深隽永、诗情画意的“意境”。

在明清,虽然兴起了以笔墨来传达情感的潮流,但在笔墨取得自身独立价值时仍未抛弃对具象的表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