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圈》课件解析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初一上册生物生物圈精彩课件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初一上册生物生物圈精彩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初一上册生物教材中“生物圈”的相关内容。
具体章节为第二章第三节,内容包括生物圈的概念、生物圈的构成、生物圈中生物的相互关系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生物圈的概念,掌握生物圈的构成。
2. 了解生物圈中生物的相互关系,认识到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明白保护生物圈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生物圈的构成及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重点:生物圈的概念、生物圈的统一性和环保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教材、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地球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地球上的生物是如何共生的,从而引出生物圈的概念。
2. 讲解:详细讲解生物圈的定义、构成和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身边的生物圈现象。
4. 例题讲解:分析教材中的例题,让学生理解生物圈的统一性。
5. 随堂练习:布置与生物圈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生物圈的概念2. 生物圈的构成原生生物圈植物圈动物圈3. 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食物链生态平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简述生物圈的概念。
(2)列举生物圈的三个构成部分,并简要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3)结合实际,谈谈生物圈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答案:(1)生物圈是地球表面生物活动的总和,包括生物体、生物体生存的环境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原生生物圈、植物圈、动物圈。
它们之间通过食物链、生态平衡等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生物圈。
(3)生物圈为人类提供了生存的环境和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保护生物圈,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对生物圈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生物圈的知识。
第三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课件-2023-2024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C.海洋生态系统
D.森林生态系统
2.下列关于生物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生物圈是指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
B.生物圈中的各个生态系统是各自独立、互不相干的
C.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D.生物圈中的物质和能量都是单向流动的
3.沼泽属于下列哪一类生态系统?( D)
A.淡水生态系统
B.海洋生态系统
C.农田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
源头
灌溉
河流(淡水) 生态系统
沿途 形成
湿地生态系统
供水 流入
农田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
以河流生态系统为例:
1.非生物因素方面: 各生态系统都共享阳光、空气和水并受其影响。
2.地域关系方面: 各生态系统是相互关联的。
3.生物方面: 各种生物通过运动可到达不同的生态系统。如植物的传播、鱼类 洄游、鸟的迁徙、人类活动等。
资料拓展
DDT是一种剧毒化学药剂,喷洒在植物上可以杀虫,但是DDT在自然界中很 难分解。长期大量、不合理地使用,会造成环境污染,并会随食物链传递。
DDT (农田生态系统)
河流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
资料拓展
“生物圈2号”实验
生物圈2号全景
生物圈2号外景 居住区
热带草原
农业区
沙漠
沼泽
海洋
淡水生态系统
为人类提供 饮用、灌溉 以及工业用 水的水源, 能调节气候、 净化水源、 蓄洪抗旱、 保护生物多 样性等
海洋生态系统
调节气候,资 源丰富
农田生态系统 生物种类较单一,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
城市生态系统
自我调节能力 很小,对其他 生态系统具有 很大的依赖性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初一上册生物《生物圈课件》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初一上册生物《生物圈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初一上册生物教材,主要讲述生物圈的相关内容。
具体章节为第二章《生物和生物圈》的第一节,内容包括生物圈的定义、组成、特点以及生物圈对生物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生物圈的概念、组成和特点,了解生物圈对生物的重要性。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生物圈知识解释生活中现象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生物圈的兴趣,提高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物圈的概念、组成和特点。
难点:生物圈对生物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地球仪、生物圈模型。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地球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地球上的生物在哪里生存,引出生物圈的概念。
2. 新课导入:详细讲解生物圈的定义、组成、特点,让学生了解生物圈的重要性。
3.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生物圈中的不同生物适应环境的事例,让学生认识到生物圈对生物的影响。
4.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生物圈知识的例题,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生物圈的定义、组成、特点。
2. 生物圈对生物的影响。
3. 例题及解题步骤。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教材第22页第1、2、3题。
2. 答案:(1)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
(2)生物圈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
(3)生物圈对生物的影响表现在生物适应环境、生物改变环境等方面。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掌握生物圈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了解它们的生存环境,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生物圈的定义、组成和特点。
2. 生物圈对生物的影响。
3. 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一节生物圈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
一.生物圈的范围 地球表面分成三个圈层
地 球 大 气 圈
水 圈
岩 石 圈
生物圈的范围
由生物圈的范围和各个圈层的特点 来看,能给我们什么启示? 来看,能给我们什么启示?
答:1、人类和其它生物所生存的环境并不 够宽阔, 够宽阔,我们必须行动起来保护自己的家 ——生物圈 生物圈。 园——生物圈。 2、在生物圈中,各个圈层都有生物存在, 在生物圈中,各个圈层都有生物存在, 人类相对于其它生物来说活动能力最强, 人类相对于其它生物来说活动能力最强,但 我们不能以强欺弱, 我们不能以强欺弱,不能肆无忌惮的破坏生 物圈,必须合理开发和利用。 物圈,必须合理开发和利用。
3、海洋中的生物大部分生活在距海平面150米以内的水 、海洋中的生物大部分生活在距海平面 米以内的水 层中,主要是因为150米以下的水域缺少 ( B ) 层中,主要是因为 米以下的水域缺少 A、氧气 B、 阳光 、 、 C、营养物质 D、 生存空间 、 、 4、如果有一天太阳毁灭了,那么无法在地球上生存的 、如果有一天太阳毁灭了, 生物是 ( D ) A、只有人类 B 、只有人类和其他动物 、 C、只有人类绿色植物 D、地球上所有有生命的物体 、 、 5、为了获取科学信息,我们可以去图书馆查阅书刊报 、为了获取科学信息, 纸或上网搜索, 纸或上网搜索,这种科学探究方叫 收集和分析资料 , 数据及音响资料, 资料形式包括 文字 , 图片 ,数据及音响资料, 获取资料后要进行 整理 和 分析 。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生物和生物圈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 第二章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
问题: 问题:
讨论: 1、讨论:你在什么环境中见到过 什么生物,它们在做什么? 什么生物,它们在做什么?
2、看录像 3、地球的哪些地方有生物? 地球的哪些地方有生物? 写出你熟悉旱会使粮 食减产? 食减产? 因为农作物的生活需 要水,没有水, 要水,没有水,植物 就不能正常生长, 就不能正常生长,所 以干旱会使粮食减产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了解生物圈2-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PPT课件
生物圈是最大的 生态系统
一、生物圈的范围
大气圈的部 1.生物圈的范围 水圈的大部
岩石圈的表面 2.以海平面为基准,上、下各达 10千米,总厚度为20千米左右。
3.岩石圈的表面大多覆盖着土壤, 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练习1: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正确的 是:A.生物圈由植物、动物以及微生 物构成B.生物圈包括地球的全部 C.生物圈是指生物活动能够到达的范 围 D.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生物及其生存
检测对象 A B
DDT浓度/ 0.00 2.0
×10-6
5
CD E 0.5 75.5 0.04
检测对象 A B C D E
DDT浓度/ 0.00 2.0 0.5 75.5 0.04
×10-6
5
根据上表所列检查结果分析:
(1)5种生物的食物链关系可能
是A E C B D 。
(2)从表中可以看出, 生物体中 DDT浓度的积累是通过 食物链 这条
3.海洋生态系统 海洋中植物每年制造的氧气占地 球每年产生氧气总量的70%。 4.森林生态系统 特点:动植物种类繁多,有“绿 色 水5.库淡”水及生“态地系球统之肺”的美称。
6.农田生态系统: 特点:以农作物为主体,动植物
种 类 7.相城对市较生少态,系统结构简单, 易退 人化类。起着重要的支配作用。植物的 种类和数量少。
练习2:生物圈的范围为: A.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 B大气圈和水圈的全部、岩石圈的 上部 C.大气圈的底部、水圈和岩石圈 的全部 D.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 岩石圈的表面
二、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1.草原生态系统 草原在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等方 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2.湿地生态系统 湿地具有净化水质、蓄洪抗旱的 作用。有“地球之肾”之称。
生物圈与栖息地课件PPT
这些特征包括但不限于,颜色、 体型、行为习性等方面的变化, 以更好地适应环境,提高生存和 繁衍机会。
繁殖策略
总结词
生物在繁殖方面也有各种策略,以最 大程度地保证基因的传递。
详细描述
这些策略包括但不限于,单次大量产 卵、多次产卵、一夫一妻制、一夫多 妻制等,都是生物在长期演化过程中 形成的生存策略。
生物圈的层次
生物圈包括多个层次,如生态系统、 群落、种群、个体等,这些层次相 互作用,共同维持生物圈的稳定。
生物圈的组成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遗传多样性
生物圈包含了地球上数以万计的物种, 这些物种在形态、生理和生态等方面 具有多样性。
生物圈中的每个物种都拥有独特的基 因组,这些基因组决定了物种的遗传 特征和进化方向。
详细描述
沙漠中的植物和动物都具备极端的适应性,如骆驼、仙人掌等。沙漠生态系统对 于全球气候变化和土地保护具有重要价值,同时也在科学研究中具有特殊意义。
水域栖息地
总结词
水域栖息地包括海洋、湖泊、河流等水体,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
详细描述
水域栖息地支撑着大量的水生生物,包括鱼类、贝类、水生植物等。水域生态系统对于维持地球的水 循环和气候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水域栖息地也是人类重要的食物来源和生活用水来源。
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物圈由各种生态系统组成,如森林、 草原、沙漠、海洋等,每个生态系统 都有其独特的生物组成和环境特征。
生物圈的功能
物质循环
生物圈通过物质循环,将水、碳、 氮、磷等元素在生物和非生物环 境中循环利用,维持地球生态平
衡。
能量流动
生物圈中的能量流动是指太阳能 通过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等 环节,逐步传递到各个营养级的
苏科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生物生存的家园——生物圈 课件
保护生物圈
大气圈的 上层、水圈、 岩石圈的上层
范围 生物圈
为生物生 存提供
生物圈Ⅱ号的启发
阳光 空气 水分 温度 食物等
随堂反馈
1.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它的范围包括( D ) A.大气圈、水圈、岩石圈 B.大气圈的下层、水圈、岩石圈 C.大气圈的下层、水圈的上层、岩石圈 D.大气圈的下层、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上层
“生物圈Ⅱ号”的实验宣告失败!!!
1.科学家们为什么要提前撤出“生物圈Ⅱ号”? 2.“生物圈Ⅱ号”为什么会失败?请各抒己见。 3.“生物圈Ⅱ号”实验的失败给了你什么启发?
结论
在现有技术条件下,人类还无法模拟出一 个类似地球一样的、可供人类生存的生物圈。 生物圈是我们唯一的家园!
3 生物圈是生物的家园
生物生存的家园——生物圈
目 录
CONTENTS
新课导入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可 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 早已不是什么神话。人类可以 离开地球,到别的星球上去。 但是我们能否寻找到一个或是 创造一个地球以外合适人类居 住的生物圈呢?
学习目标
1.描述生物圈的大致范围; 2.说出“生物圈Ⅱ号”实验失败的原因; 3.说明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基本条件; 4.阐明生物圈是生物生存的唯一家园。
生物圈能为生物的生存提供哪些基本条件呢?
万 物 生 长 靠 太 阳
水 是 生 命
的 源 泉
生 物 的 生
长 需 要 营
养 物 质
如今,生物圈面临着哪些问题呢?
水污染
我国的空气污染
沙尘暴
乱砍滥伐 小树发出SOS的呼救
土地沙漠化
为了我们的家园
天更蓝 山更绿
水更清
你能做些什么……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初一上册生物《生物圈精彩课件》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初一上册生物《生物圈精彩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初一上册生物教材第三章节《生物圈》,详细内容包括:生物圈的定义、生物圈的构成、生物圈的层次结构、生物圈的生态平衡及生物圈对人类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生物圈的基本概念,了解生物圈的层次结构和生态平衡,提高学生的生物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认识到生物圈对人类的重要性,树立环保意识,关爱生态环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物圈的定义、构成和层次结构,生物圈的生态平衡。
难点:生物圈的生态平衡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生物圈课件、图片、视频等。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尺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地球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地球上的生命是如何生存和发展的,进而引出生物圈的概念。
2. 基本概念:介绍生物圈的定义、构成和层次结构,让学生对生物圈有初步的认识。
3. 生态平衡:讲解生物圈的生态平衡,结合实例进行分析,让学生了解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4.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生物圈中各种生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5. 例题讲解:讲解典型例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6.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巩固练习,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六、板书设计1. 生物圈的定义、构成和层次结构。
2. 生物圈的生态平衡。
3. 生物圈对人类的重要性。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谈谈你对生物圈的认识,以及如何保护生物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在本节课结束后,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不足之处进行调整。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查阅资料,了解生物圈中其他有趣的生物及其相互关系,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新教材】人教版初中生物生物圈ppt优秀课件1
【新教材】人教版初中生物生物圈ppt 优秀课 件1
艾滋病病毒
HIV攻击人的T细胞
【新教材】人教版初中生物生物圈ppt 优秀课 件1
【新教材】人教版初中生物生物圈ppt 优秀课 件1
讨论3: SARS病毒上破坏肺部细胞,导致非典型
肺炎;HIV破坏淋巴细胞,导致爱滋病。说明
了?
生物体的某一种细胞受到损害,也会影 响该种生物的生命活动,甚至导致其死亡。
生命活动的生物。单细生物由一个细胞构成生物体
【新教材】人教版初中生物生物圈ppt 优秀课 件1
【新教材】人教版初中生物生物圈ppt 优秀课 件1
种群:在一定自然区域内,同种 生物的所有个体。
群落: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所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 种群组成一个群落。(各种 生物的总和)
例如,一个池塘中的所有鲤鱼就是一个种群, 而这个池塘中的所有生物就构成了一个群落。 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他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 成的统一整体 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生物和其生存的无机环境共同 组成
【新教材】人教版初中生物生物圈ppt 优秀课 件1
【新教材】人教版初中生物生物圈ppt 优秀课 件1 【新教材】人教版初中生物生物圈ppt 优秀课 件1
【新教材】人教版初中生物生物圈ppt 优秀课 件1 【新教材】人教版初中生物生物圈ppt 优秀课 件1
此外,还能举出特定的细胞受到损伤导 致疾病的例子吗?
【新教材】人教版初中生物生物圈ppt 优秀课 件1
【新教材】人教版初中生物生物圈ppt 优秀课 件1
(二)单细胞生物
【新教材】人教版初中生物生物圈ppt 优秀课 件1
【新教材】人教版初中生物生物圈ppt 优秀课 件1
实例.草履虫的运动和分裂
新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生物圈是生物的共同家园》ppt教学课件
)
A.大气圈的底部
B.岩石圈的上部
C.水圈的最终要受到惩罚,保护生 物圈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让我们自觉 地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一起共同努力 ,把自己的家乡、国家和地球村建设得更 加美好!
归纳总结、拓展提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你有哪些收获?
课后研讨
上完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有什么样的感悟?与同学相互 交流讨论。
生物圈是生物的共同家园
嫦娥一号探月
月球信息
月球:基本无大气,太阳连续曝晒约两个星期 , 最高气温达127℃ ,接着两个星期长夜, 最低气温下降到-183℃ 。
一、生物圈
1、什么是生物圈呢? 2、生物圈的范围有多大?
1、生物圈的概念: 地球上所有生物和它们所生存的环境共同
构成的生态系统,叫做生物圈。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应当永远记 住这个真理。
——毛泽东
课后作业
1. 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 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演示完毕 感谢聆听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2、生物圈的范围: 海平面以上23千米和海平面以下11千
米的这样的一个区域。 分为三个部分:大气圈的底部、水圈
的大部、岩石圈的上部。
二、生物圈Ⅱ号
1、讨论:
(1)为什么把这个实验基地命名为生物圈Ⅱ号?
(2)科学家为什么要提前撤出“生物圈Ⅱ号”?
(3)生物圈Ⅱ号实验的失败给你什么启示?
三、生物生存的家园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哪些条件?
我们身边的环境
四、保护生物圈
1、请同学们联系本地的环境状况,说一说生物圈遭 受了哪些破坏?作为中学生的我们能为它做些什么?
2、如果你是连云港市市长,你将怎样谋求与生物 圈的和谐共处呢?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初一上册生物生物圈课件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初一上册生物生物圈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人教版七年级初一上册生物教材第二章《生物圈》的内容,详细探讨生物圈的概念、结构和生物圈对生物的重要性。
具体包括:生物圈的定义、生物圈的层次结构、生物圈的构成要素以及生物圈中生物的相互关系。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生物圈的概念、层次结构及构成要素。
2. 了解生物圈对生物生存的重要性,提高环保意识。
3. 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例了解生物圈中生物的相互关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生物圈的层次结构、生物圈中生物的相互关系。
教学重点:生物圈的概念、构成要素及生物圈对生物的重要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课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地球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地球上的生物是如何生存和相互关联的。
2. 新课导入:详细讲解生物圈的概念、层次结构和构成要素。
3. 实践情景引入:分析生物圈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以实例讲解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4. 例题讲解:讲解生物圈中生物相互关系的典型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及时解答学生疑问。
六、板书设计1. 生物圈的概念2. 生物圈的层次结构地球表层大气圈、水圈、岩石圈3. 生物圈的构成要素非生物要素:阳光、空气、水、土壤等生物要素: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等4. 生物圈中生物的相互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简述生物圈的概念、层次结构和构成要素,并举例说明生物圈中生物的相互关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物圈的环保问题,组织课外活动,如参观生态农场、开展环保志愿者活动等,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生物圈的概念和层次结构的理解。
2. 生物圈中生物相互关系的分析。
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
4. 板书设计中的内容布局和逻辑性。
冀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 7.2.3生物圈 课件 (共41张PPT)
(1)在该池塘中,体内含铅汞等有毒物质最高的是哪种生物?
(2)(氮乌、磷鱼含)量过高,会给池塘生态系统带来什么不利影响?
(池塘中氮、磷含量过高,会使浮游植物获得丰富的营 养而大量繁殖,导致鱼和其它水生生物因缺氧而死亡)
(三)酸雨
小辞典
溶液的酸碱度
溶液的酸碱度用pH表示,任何溶液都有一定的 pH值。25 ℃以下,其范围在0~14之间。 pH等 于7的溶液呈中性, pH小于7的溶液呈酸性。 pH 小于5.6是酸性降水,包括雨、雪、雹和雾,叫酸 雨。
①工业三废未经处理直接排放 ②植树造林,加大绿化面积 ③不食用野生珍稀动物 ④节约能源 ⑤减少空气中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防止生成酸雨 ⑥买东西时尽量不用纸袋和塑料袋 ⑦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A. ②③④⑤⑦ C.①②③⑤⑥
B.②③④⑤⑥⑦ D.①④⑦
学以致用
3、连线题
①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A.固体废弃物污染
阳光 水 空气
适宜的温度 营养物质 一定生存空间
四、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1、温室效应:自学105页实际用(人类对环境的主要危害? (1)危害:会造成全球气候异常,自然灾害频繁,疾 病流行,冰山融化,海平面上涨等严重问题。 (2)防止主要措施:在工业生产上控制二氧化碳的排 放量。
2、破坏大气臭氧层 (1)臭氧层的作用:吸收紫外线; (2)破坏臭气层的危害:地球上的所有生物无法生存。 (3)保护臭氧层的主要措施:控制氟利昂气体的排放。
一、人类的活动对环境产生的积极影响
植树造林:可起到防风固沙、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作用。 “三北防护林”工程、“长江中下游的防护林”工程等。
建立自然保护区:可以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还起到了涵 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稳定地区小气候等重要作 用。
人教版七年级初一上册生物生物圈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初一上册生物生物圈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七年级初一上册生物教材第二章《生物与环境》的第三节《生物圈》。
详细内容包括生物圈的概念、结构、功能以及生物圈对生物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生物圈的概念、结构和功能,了解生物圈对生物的重要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生物、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学生的环保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生物圈的结构和功能,生物圈对生物的重要性。
2. 教学重点:生物圈的概念,生物圈的组成及其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生物圈模型,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铅笔,生物圈结构图。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地球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地球上的生物生活环境,从而引出生物圈的概念。
2. 新课导入:讲解生物圈的概念、结构、功能,展示生物圈模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生物圈的组成。
3. 例题讲解:讲解生物圈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使学生了解生物圈的作用。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生物圈结构图的绘制,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讨论生物圈对生物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板书设计1. 生物圈的概念2. 生物圈的结构地球表层生物圈层3. 生物圈的功能能量流动物质循环4. 生物圈对生物的重要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本节课所学,谈谈你对生物圈的认识,不少于300字。
2. 答案:要求学生从生物圈的概念、结构、功能以及对生物的重要性等方面进行阐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了解生物圈的现状,关注环保问题,参与环保活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3. 板书设计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是教学设计的基础,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圈2号”,计划在“生物圈2号” 中生活两年。然而,一年多以后, “生物圈2号”的生态状况急转直下, 氧气含量从21%迅速下降到14%, 而二氧化碳和二氧化氮的含量却直 线上升,大气和海水变酸,很多物 种死去,而用来吸收二氧化碳的牵 牛花却疯长。大部分脊椎动物死亡, 所有的传粉昆虫的死亡造成靠花粉 传播繁殖的植物也全部死亡。由于 降
重点
生物圈是如何满足生物生存的基 本条件的。
难点
探究能力的培养。
一、生物圈的范围
生物圈:地球上全部生物和它们的无 机环境的总和,叫做生物圈。 范围:生物圈只是地球表面的一薄层。 以海平面为标准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 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的 深处。 大气圈的底部 生物圈 水圈的大部 的范围 岩石圈的表面
C.大气圈的底部、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
D.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
表面
4.对于一只生活在田野中的兔子来说,它 的生活环境是指( D )
A.田野中的植物和苍鹰等动物 B.阳光、空气、温度、水分等非生物因素 C.A与B的总和 D.A与B的总和再加上田野中的其他兔子
5.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成功 发射,杨利伟成功绕地球飞行20小时,你认为 “神舟五号”的太空舱中,应携带哪些维持生 命所需的物质( C ) A.空气 C.空气、食物、水 B.食物、水 D.水
3.岩石圈
岩石圈是地球表层的固体部分。 岩石圈表面大多覆盖着土壤,是一 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岩石圈中有森林、草原、沙漠、奇花 异草、昆虫、飞禽走兽以及大量的细菌、 真菌。
岩石圈中的生物
岩石圈中的生物
岩石圈中的生物
讨论
为什么生物圈中有生物,其他地方没有呢?
月球
二、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 提供了基本条件
雨失控,人造沙漠变成了丛林和草地。 “生物圈2号”内空气的恶化直接危及 了居民们的健康,科学家们被迫提前离 开了“生物圈2号”, “生物圈2号” 的实验以失败告终。 “生物圈2号”的失败告诫我们: 人类在茫茫宇宙中只有地球这一处家园, 逃离和束手待毙都是于事无补的。地球 不是实验室,我们输不起,只有善待和 保护她才是我们真正的出路。
阳光 水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 存提供的基本条件 营养物质 空气 适宜的温度 一定的生存空间
航天员杨利伟 杨利伟飞向太空时必须从生物圈中携带 哪些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质?
课堂小结
大气圈的底部 生物圈的范围 水圈的大部 岩石圈的表面
阳光 营养物质 生物圈为人类的生 存提供的基本条件 空气
水 温度 生存空间
收集和分析资料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 去图书馆查阅;
收集和分析资料的途径 拜访有关人士;
上网搜索。 文字 资料的形式 图片 图表 音像资料
分析下面的资料:
向日葵和桃树的生活需要什么条件? 向日葵和桃树的生长都需要阳光、水、营 养物质(无机盐)、空气(二氧化碳和氧气)、 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课堂练习
1. 下列不属于生物圈范围的是( B ) A.大气圈的底层 B.地心
C.岩石圈的表面
D.水圈的大部分
2.下列能构成生物圈的是( D ) A.森林中的所有树木 B. 湖泊中的所有生物
C.地球上的所有人类
D.地球及生物
3.生物圈的范围是( D )
A.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
B.大气圈和水圈的全部、岩石圈的上部
6.以下不是仙人掌生存需要的基本条件 的是( D )
A.阳光 B.水分
C.空气
D.有机物
练习答案
1.不能绝对分开。例如,水圈中含有空气; 岩石圈中有空气,也有水。 2.淡水、营养物质(食物)、空气(氧 气)。
3.花的生活需要一定的光、温度、水和无 机盐。不同品种的花卉对光、温度、水和无机 盐的要求有所不同,应根据栽培花卉的要求, 提供适合它生长的各种条件。
课外扩展
“生物圈2号”实验失败 “生物圈2号”建造在美国亚利 桑那州的沙漠中, 是一个人工建 造的模拟地球生态环境的全封闭的 实验场。“生物圈2号”是一个占 地1.3万平方米,8层楼高的的圆顶 形密封钢架结构玻璃建筑物。
在“生物圈2号”这个微型世界 中,有海洋、平原、沼泽、雨林、沙 漠和人类居住区,是个自成体系的小 生态系统。“生物圈2号”虽然与外 界隔绝,但可以通过电力传输、电信 与计算机与外部取得联系。工作人员 在“生物圈2号”内可以看电视,可 以通过无线电通讯与亲友联系。 1993年1月,8名科学家进入生
新课导入
地球上的哪些地方有生物呢? 月球上有生物吗?为什么?
知识目标
1.描述生物圈的范围;
2.说出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 本条件。
能力目标
具有初步搜集、处理图文资料的能力, 运用观察、分析、比较等方法解决生物学 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自己是生物圈这个家庭中的 一员,应该积极、主动认识并保护生物 圈这个家。
牛和鲨鱼的生活需要什么条件? 牛和鲨鱼的生活条件是阳光、水、营养物 质(食物)、空气(氧气)、适宜的温度和一 定的生存空间。
无论是植物还是动物,无论 是水生还是陆生,无论是生活在 干旱缺水的荒漠还是生活在相对 湿润的环境中,生物的生活都需 要阳光、空气、水、营养物质、 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生物圈的范围
大气圈
岩石圈Leabharlann 水圈1.大气圈大气圈的空气由氮 气、氧气、二氧化碳等 气体组成 。
大气圈中主要生活 着能飞翔的昆虫和鸟类, 还有细菌等微小生物。 大气圈
大气圈中的动物
2.水圈
水圈包括地球上的 全部海洋和江河湖泊。
水圈中的大多数生 物生活在水面下150米 以内的水层中。
水圈
水圈中的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