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教学系统设计应用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系统化教学设计范文

系统化教学设计范文

系统化教学设计范文引言:教学设计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有针对性的规划、组织和实施的活动,旨在促进学生的学习。

系统化教学设计是一种以系统论为理论基础的教学设计模式,强调教学的系统性和整体性。

在系统化教学设计中,教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策略、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等,以此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学习质量。

一、明确教学目标:在系统化教学设计中,明确教学目标是设计的基础和核心。

教学目标应该具有明确的指向性,从而帮助学生具备所需的知识、能力和态度。

教学目标可以分为三个层次:认知层次、技能层次和情感层次。

认知层次的目标是使学生获取相关的知识和理解相关概念;技能层次的目标是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情感层次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

二、选择教学内容:在系统化教学设计中,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是非常重要的。

教学内容应该符合学生的年龄、发展水平和学科需求。

教学内容可以根据教学目标进行筛选和编排,选取相关的知识、技能和经验等。

同时,教学内容应该紧密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融入社会实践和实际问题,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三、设计教学策略:在系统化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需要设计合适的教学策略,以帮助学生达到教学目标。

教学策略包括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活动等。

教学方法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如讲授法、讨论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

教学手段可以包括多媒体教学、实验教学、作品展示等。

教学活动可以通过布置作业、课堂演讲、参观考察等方式进行。

四、评价学生学习效果:在系统化教学设计中,评价学生学习效果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评价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的评价,通过课堂练习、小组讨论等方式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

终结性评价是指在教学结束后进行的评价,通过试卷考试、作品展示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

五、教学设计实例:为了更好地理解系统化教学设计,以下是一个教学设计的实例。

《教学系统设计》案例

《教学系统设计》案例

卜算子·咏梅陆游【课题名称】《卜算子·咏梅》【授课对象】初中一年级【授课学时】1课时(课时45分钟)【学习者特征分析】1.学习者一般特征分析本节课所面对的是刚从小学升入初一的学生。

他们还带有小学生所具有的调皮好动的特性。

并且这个阶段的学生对新事物都带有很强的好奇心。

他们一般喜欢记忆短小的文章,对长篇文章,尤其是文言文会感到比较腻味,烦躁。

由于还比较贪玩,所以学习的主动性不高。

2.学习者初始能力分析本节课所面对的对象是初中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在小学时接触了唐诗宋词的学习,但由于在小学阶段时受到条件限制,对宋词的知识知道的很少,知识只是处于记忆和初步赏析的阶段。

【教学目标分析】1.认知领域目标(1)阅读并能背诵这首宋词。

(2)了解作者陆游的生平、代表作。

(3)了解作者写这首词的背景,分析作者当时的思想情感。

(4)理解这首词的大意并赏析词文。

2.情感领域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会对宋词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在学习本词的同时,了解作者陆游的生平,知道作者在写这首词的时候的社会背景,也了解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重点:词文的赏析。

难点:作者在这首词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

【教学方法】以讲授法为主,演示法作为辅助,中间加以教师对学生的提问,让学生自己进行思考。

【教学策略】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

【教学材料及教学媒体】语文课本、教案和投影。

【教学内容分析】1.词的内容。

2.作者的生平与代表作。

3.词的大意。

4.词文的赏析。

5.作者在词中所赋予的思想情感。

【教学过程】一、导课以梅的特性和世人对它赋予的情感等知识导入新课。

二、词的内容卜算子·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三、作者的生平与代表作。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三十岁,参加礼部组织的科举考试,因为言语触怒了秦桧,进士落地。

s7-200plc课程设计

s7-200plc课程设计

s7-200 plc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S7-200 PLC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其编程方法。

2. 使学生了解PLC在工业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掌握常见的输入输出设备及其接线方式。

3. 帮助学生理解PLC程序的组织结构,学会编写和调试简单的PLC控制程序。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PLC进行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与维护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编程软件进行PLC程序编写、修改和调试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能够将PLC技术应用于实际工程中。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学习PLC技术的兴趣,培养其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使其在学习和实践中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3. 强化学生对工业自动化技术的认识,提高其职业素养和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工电子基础知识,对PLC技术有一定了解,但实践经验不足。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提高其综合运用PLC技术的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S7-200 PLC的硬件结构:介绍PLC的基本组成,包括CPU模块、输入输出模块、编程设备等,并关联教材第二章内容。

2. PLC工作原理:讲解PLC的工作过程,包括输入采样、程序执行、输出刷新等,对应教材第三章。

3. PLC编程语言:学习梯形图(LD)、指令表(IL)、功能块图(FB)等编程语言,以教材第四章为基础。

4. 常见输入输出设备及其接线:学习各种传感器的接线方式及输出设备的控制方法,参考教材第五章。

5. PLC程序编写与调试:结合实例,教授程序的组织结构,编写、修改和调试方法,依据教材第六章。

6. PLC应用案例分析:分析实际工业控制中的PLC应用案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教材第七章为例。

教学系统设计实践主题(3篇)

教学系统设计实践主题(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教育领域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

多媒体辅助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手段,以其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特点,逐渐成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探讨多媒体辅助教学设计在实践中的应用,以提高教学效果。

二、建构主义理论概述建构主义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教育理论,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认为学习是个体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与外界环境的互动,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

建构主义理论主要包括以下观点:1. 学习观: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非被动接受知识。

2. 知识观:知识是动态的、发展的,学习者通过实践活动不断丰富和拓展知识。

3. 教学观:教学应以学习者为中心,注重培养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4. 评价观:评价应以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为依据,关注学习者的个体差异。

三、多媒体辅助教学设计原则1. 目标导向原则:多媒体辅助教学设计应围绕教学目标进行,确保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2. 内容优化原则: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合理选择多媒体素材,提高教学效果。

3. 互动性原则:多媒体辅助教学设计应注重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4. 可操作原则:多媒体辅助教学设计应具有可操作性,便于教师在课堂上灵活运用。

5. 创新性原则:多媒体辅助教学设计应注重创新,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四、多媒体辅助教学设计实践案例以小学语文《秋天的雨》一课为例,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认识“淋、沥、沙”等生字词。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秋天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 教学内容(1)课文朗读:引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注意节奏和语调。

(2)生字词教学:讲解生字词的读音、结构和含义。

(3)课文分析:分析课文中的景物描写,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写作手法。

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案例分析PPT课件

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案例分析PPT课件
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案例分析
邵贵明 黄冈师范学院国培教育2012.12.3
2021/7/23
1
一、教师成为研究者
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教育出现了一种 “反思性转向”。以美国为开端,关于反思的 讨论迅速在教师教育界兴起。这种讨论的结果 就是形成了“教师即研究者”( Elliott, 1990 )的理念,也就是说,教师不应只是别人研究 成果的消费者,更应是研究者。
Isis
Osiris
Horus
Seth
Thoth
伊西斯 (妻) ——爱情之神
奥斯里斯(夫)霍鲁斯(儿) 塞特(夫弟) 托勒 ——丰饶之神 ———天神 ———战神 ——智慧之神
埃及神话中的诸神
h20tt2p1/:7////wiki/%E5%9F%83%E5%8F%8A%E7%A5%9E%E 26 8%AF%9D
38
数学历史发生原理
2021/7/23
洛利亚 (G. Loria, 1862-1954) 数学史是联结中学数学和大学 数学教学的纽带。
洛氏还提出数学史在数学与其 他学科关系、发生教学法等方 面的作用 。
39
数学历史发生原理
迪克斯特休: “对于师范生来说,关于 这门学科历史演进的知识 乃是一种财富,这种财富 不仅是宝贵的,而且是不 可或缺的。”
24
案例3 生命的最后旅程
A. De Moivre (1667-1754)
2021/7/23
棣莫佛于1754年去世。去世前 不久,他声称以后每天比前一 天多睡15分钟。睡满24小时那 天,就是他的生命终点。
假设棣莫佛当年9月24日睡眠时 间为8小时。他去世于哪一天?
25
案例4 神话传说中的等比数列
• 用隔桌子互相喂水喝讲加法的交换律

教案名称:河川模式

教案名称:河川模式

教案名称:河川模式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材来源于《环境科学》第七章,主要介绍了河川模式,包括河川模式的定义、组成要素和应用。

河川模式是一种以河流生态系统为核心的环境科学模式,旨在帮助环境科学工作者更好地了解河流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和保护措施。

二、学情分析学生为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生,具备一定的环境科学基础知识,但对于河川模式的具体内容尚不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重点讲解河川模式,使学生对河川模式有全面的了解。

三、教学三维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河川模式的定义、组成要素和应用。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河川模式进行实际操作的能力。

3.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关爱河流生态系统的意识,提高环境保护责任感。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河川模式的定义、组成要素和应用。

难点:运用河川模式进行实际操作。

五、教学对象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生。

六、教学任务分析1. 讲解河川模式的定义、组成要素和应用,使学生了解河川模式。

2. 培养学生运用河川模式进行实际操作的能力。

七、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实践操作法。

八、教学准备1. 课件制作:制作包含河川模式的课件。

2. 教具准备:准备与河流生态系统相关的实物教具,如河流生态系统模型、评估工具等。

九、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教师行为: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内容。

学生行为:回答问题,回顾上节课内容。

教学设计目的: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河川模式:教师行为:讲解河川模式的定义、组成要素和应用。

学生行为:认真听讲,记录重点内容。

教学设计目的:使学生了解河川模式。

3. 案例分析:教师行为:提供一个河川模式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模式特点和应用。

学生行为:分析案例,讨论并分享自己的观点。

教学设计目的:培养学生运用河川模式进行实际操作的能力。

4. 实践操作:教师行为: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指导学生根据河川模式进行实际操作。

人工智能教育辅助教学方案

人工智能教育辅助教学方案

人工智能教育辅助教学方案第一章引言 (2)1.1 教育背景分析 (2)1.2 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现状 (2)第二章人工智能教育辅助教学理论框架 (3)2.1 人工智能教育辅助教学的基本原理 (3)2.2 人工智能教育辅助教学的目标与任务 (3)2.2.1 目标 (3)2.2.2 任务 (3)2.3 人工智能教育辅助教学的原则与方法 (4)2.3.1 原则 (4)2.3.2 方法 (4)第三章个性化学习支持系统 (4)3.1 个性化学习需求分析 (4)3.2 个性化学习资源推荐 (5)3.3 个性化学习路径规划 (5)第四章智能辅导系统 (6)4.1 智能辅导系统设计 (6)4.2 智能辅导策略与应用 (6)4.3 智能辅导效果评估 (7)第五章智能问答与交互系统 (7)5.1 智能问答系统设计 (7)5.2 交互式学习支持 (8)5.3 问答与交互系统的应用案例分析 (8)第六章智能评估与反馈系统 (8)6.1 学生学习效果评估 (8)6.1.1 评估方法 (9)6.1.2 评估指标 (9)6.2 教师教学效果评估 (9)6.2.1 评估方法 (9)6.2.2 评估指标 (9)6.3 实时反馈与个性化建议 (9)6.3.1 实时反馈 (10)6.3.2 个性化建议 (10)第七章课堂管理与辅助教学系统 (10)7.1 课堂行为分析 (10)7.2 课堂互动与协作 (10)7.3 课堂管理与辅助教学策略 (11)第八章创新教育与实践 (11)8.1 人工智能与项目式学习 (11)8.2 人工智能与跨学科融合 (12)8.3 人工智能与创新教育实践案例 (12)第九章人工智能教育辅助教学的实施与推广 (12)9.1 人工智能教育辅助教学的实施策略 (12)9.1.1 完善顶层设计 (12)9.1.2 建立教师培训体系 (13)9.1.3 优化教学资源配置 (13)9.1.4 强化实践教学 (13)9.2 人工智能教育辅助教学的推广路径 (13)9.2.1 构建多元化推广模式 (13)9.2.2 加强区域合作 (13)9.2.3 建立示范项目 (13)9.2.4 完善评价体系 (13)9.3 教育政策与法规支持 (13)9.3.1 完善相关政策法规 (13)9.3.2 加大资金投入 (13)9.3.3 强化政策引导 (14)第十章未来展望与挑战 (14)10.1 人工智能教育辅助教学的发展趋势 (14)10.2 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14)10.3 人工智能教育辅助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15)第一章引言科技的快速发展,教育领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

《CATIA V5R21基础与应用案例教程》教学课件 第七章

《CATIA V5R21基础与应用案例教程》教学课件 第七章

surface】选项,将截面轮廓拉伸至指定的曲面处。
下拉列表框:用于定义拉伸第二方向属性,其中的各选项的作用与
下拉列
表框中的相同。
【Mirrored extent】复选框:选中此复选框,可对称拉伸以生成钣金壁。
【Automatic bend】复选框:选中此复选框后,当轮廓截面中有尖角时,系统自动创建圆角。
边线侧壁只能附着在已有钣金壁的直线边上。 默认情况下,边线侧壁带有折弯。
7.2.3 创立边线侧壁
如图7-22所示的【Height & Inclination】选项卡,用于定义边线侧壁的高度和倾斜角度,该选项卡中各选项 的作用如下。
【Height:】下拉列表框:用于设置侧壁的高度类型。其中,【Height:】选择表示通过指定的高度值限制
1.自动形式的边线侧壁
下面看一个创立自动形式的边线侧壁的实例。
步骤1 翻开本书配套素材文件“CH07〞>“7-2-3a.CATPart〞,如图7-21所示
选择此棱边(上侧 的边)作为附着边
图7-21 素材
7.2.3 创立边线侧壁
步骤:
步骤1 翻开本书配套素材文件“CH07〞>“7-2-3a.CATPart〞,如图7-21所示 步骤2 单击【Walls】工具栏中的【Wall On Edge】按钮 ,或选择【插入】>【Walls】 >【Wall On Edge】菜单项,弹出【Wall On Edge Definition】对话框。 步骤3 此时,【Type】下拉列表框中的【Automatic】选项被选中,然后选取如图7-21 所示的棱边为附着边。
钣金设计根底 创立钣金壁 折弯与展平钣金件 创立成型特征 其他钣金操作
7.1 钣金设计根底

组态王仿真课程设计

组态王仿真课程设计

组态王仿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组态王软件的基本概念,掌握其操作界面及功能模块;2. 学会使用组态王进行简单的监控系统设计,包括数据采集、监控界面设计及报警系统配置;3. 掌握组态王与硬件设备之间的通信原理及方法。

技能目标:1. 能够独立进行组态王软件的安装与配置;2. 运用组态王软件设计出符合实际需求的监控系统界面,并进行数据实时监控;3. 掌握利用组态王进行故障排查及系统优化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勤于思考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对自动化监控技术的兴趣;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沟通协调能力;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其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程中,体会技术带来的社会价值。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旨在通过组态王软件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自动化监控系统的设计原理及实现方法。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基础,对自动化技术有一定了解,但实际操作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实践操作,采用案例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将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组态王软件概述:介绍组态王的发展历程、应用领域及基本功能,让学生对组态王软件有整体的认识。

- 教材章节:第一章 组态王软件概述2. 组态王软件安装与配置:学习如何安装组态王软件,并进行基本配置。

- 教材章节:第二章 组态王软件安装与配置3. 组态王功能模块学习:详细讲解组态王软件的各功能模块,如变量管理、设备管理、画面制作、动画制作等。

- 教材章节:第三章至第六章 组态王功能模块4. 实际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的组态王监控系统项目案例,使学生了解监控系统设计流程及方法。

- 教材章节:第七章 实际案例分析5. 监控系统设计与实践:指导学生运用组态王软件进行监控系统设计,包括数据采集、界面设计、报警系统配置等。

教学系统设计(何克抗)

教学系统设计(何克抗)

第一章教学系统设计概论1.教学系统设计、教学设计模式教学系统设计的内涵:(课本P2—3)系统计划教学的过程教学是以促进学习的方式影响学习者的一系列事件,而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加涅,1992)教学系统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研究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各部分的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它们的方法步骤,然后评价教学成果的系统计划过程。

(肯普,1994)教学设计是指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资料、教学活动、信息资源和评价的具体计划的系统化过程。

(史密斯、雷根,1999)教学系统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

(乌美娜,1994)教学设计主要是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教与学的系统“过程”或“程序”,而创设教与学系统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习者的学习。

(何克抗,2002)创设和开发学习经验和学习环境的技术教学是一门科学,而教学设计是建立在教学科学这一坚实基础上的技术,因而教学设计也可以被认为是科学型的技术。

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教学设计的目的是创设和开发促进学生掌握这些知识技能的学习经验和学习环境。

(梅瑞尔,1996)一门设计科学教学设计是设计科学大家庭的一员,设计科学各成员的共同特征是用科学原理及应用来满足人的需要。

因此,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帕顿,1989)一门学科“教学设计是一门涉及理解与改进教学过程的学科。

任何设计活动的宗旨都是提出达到预期目的最优途径,因此,教学设计主要是关于提出最优教学方法的处方的一门学科,这些最优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发生预期的变化。

”(瑞格卢斯,1994)解决教学问题的过程教材观点:教学系统设计主要是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为根本目的,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等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有效的教与学系统的“过程”或“程序”。

智能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应用案例

智能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应用案例

智能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应用案例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教育已经成为了当前的热门话题。

智能教育指的是利用智能化手段来提升教育的效果,采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提供个性化、智能化的学习方式。

而智能教学系统,则是智能教育的重要工具之一。

本文将对智能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应用案例进行探讨。

一、智能教学系统的设计智能教学系统需要通过学生的学习行为数据进行学习行为分析、个性化建模、精准推荐等操作,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

因此,智能教学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数据收集:智能教学系统需要对学生的个人信息、学习记录、测试结果等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以此为基础,进行智能化的学习推荐。

2. 数据分析: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以此为基础建立学生的个性化模型,实现个性化的推荐功能。

3. 智能化操作:智能教学系统需要采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并具有一定的学习算法模型,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进而调整和优化学习路径。

4. 交互体验:智能教学系统需要具备友好、简洁的用户界面,方便学生使用,具有个性化推荐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二、智能教学系统的应用案例智能教学系统的应用已逐渐被教育行业所接受。

以下是智能教学系统的几个应用案例:1. 学习辅助系统学习辅助系统是智能教学系统的一种应用形式。

它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习惯和个性化需求,为学生推荐教学资源、课程以及辅导资料。

如“学习桥”系统,该系统可以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其推荐适合自己的在线课程,实现个性化的教学内容随机分配。

2. 课堂教学系统课堂教学系统也是智能教学系统的一种形式。

这种系统可以将学习差异与学生学习转化为数据,依据数据中学生的知识差异与学习状态差异进行平衡调整,帮助教师发现学生的弱点,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和提升。

如桂林理工大学所开发的智能教学系统,该系统在课堂上与学生互动,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服务。

3. 考试测评系统考试测评系统是智能教学系统的一种类别。

plc液体课程设计

plc液体课程设计

plc液体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液体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2. 学生能够掌握PLC编程的基本步骤和液体控制相关指令的使用。

3. 学生能够描述常见液体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PLC进行简单的液体控制程序编写,实现液位的自动控制。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调试并优化液体控制程序,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效率。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PLC知识,解决实际液体控制过程中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兴趣,激发探索精神,提高创新意识。

2. 学生能够认识到PLC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3.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严谨、细致、勤奋的学习态度,提高自我管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结合学生所在年级的知识深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课程针对具有一定电子、电气和控制基础知识的学生设计,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液体控制系统中。

教学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PLC液体控制的相关技能。

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PLC基础知识回顾:包括PLC的定义、结构、工作原理及其在工业控制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一章《PLC概述》2. PLC编程软件的使用:介绍编程软件的安装、界面及基本操作方法。

教材章节:第二章《PLC编程软件的使用》3. 液体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讲解液位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等部件的功能及选型。

教材章节:第三章《液体控制系统及其组成》4. 液体控制程序编写:学习液位控制程序的编写方法,包括逻辑指令、定时器、计数器等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四章《PLC编程基础》和第五章《液体控制程序编写》5. 液体控制系统的调试与优化:介绍系统调试的方法和技巧,分析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车辆工程制动器课程设计

车辆工程制动器课程设计

车辆工程制动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制动器的基本工作原理,理解其在车辆工程中的重要性。

2. 学生能够描述不同类型的制动器系统,并了解其适用范围及优缺点。

3. 学生能够解释制动器设计中的关键参数,如制动力、热容量和磨损率。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制动器设计原理,参与小组讨论,设计简单的制动器系统。

2. 学生能够分析制动器在实际车辆中的应用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3. 学生能够利用计算工具对制动器性能进行初步的计算和评估。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制动器系统对于车辆安全的重要性,增强安全意识。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学会尊重他人意见。

3. 学生在制动器设计过程中,培养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对车辆工程学科的兴趣和热情。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制动器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中年级,具备一定的物理基础和车辆工程基础知识,对实际应用有较高的兴趣。

教学要求:结合理论与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提高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通过具体的学习成果分解,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得到全面提升。

二、教学内容1. 制动器原理概述:介绍制动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包括摩擦制动、液压制动和气压制动等。

相关教材章节:第二章“车辆制动系统概述”。

2. 制动器类型及特点:讲解不同类型的制动器系统,如盘式制动器、鼓式制动器、电子制动器等,分析各自的适用范围及优缺点。

相关教材章节:第三章“制动器类型及结构”。

3. 制动器设计参数:阐述制动器设计中的关键参数,包括制动力、热容量、磨损率等,并进行实例分析。

相关教材章节:第四章“制动器设计参数及计算”。

4. 制动器设计方法:介绍制动器设计的基本流程和方法,包括需求分析、参数计算、结构设计等。

相关教材章节:第五章“制动器设计方法及实例”。

5. 制动器性能评估:讲解制动器性能评估的方法和指标,如制动距离、制动效能等,并进行实际操作演示。

教学设计结果的评价ppt课件

教学设计结果的评价ppt课件
❖ 指导性原则 评价时不能就事论事,应该把评价和指导结合起来,要对 评价的结果进行认真分析,从不同角度查找因果关系,明 确以后的努力方向。
❖ 科学性原则 利用科学的方法、测量手段,而不是靠经验和直觉进行判断
第二节 教学效果的评价
❖ 教学系统设计结果的评价:
属于教学评价的范畴
包含对学习效果的评价的设计,即通常所说的教 学评价设计,包括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的评价。
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属于教学评价范畴,它是教学设计 成果趋向完善的重要环节。
第一节 概述
❖ 1、教学评价的功能
教学评价的作用 教学设计的评价从确定教学目标时已经开始,并
贯穿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它可以起到激励和监督的作 用,使教师和学生在评价中受到鼓舞和鞭策,促进教 师的教学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没有评价环节, 教学设计过程就会缺少一种重要的内部动力,教学设 计也难以达到真正的完美。
对象有教学系统设计方案、教学材料和支持工具 等设计成果的评价以及对教学系统设计结果的形 成性评价。
第二节 教学效果的评价
❖ 1、教学效果评价的内容和指标
知识和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
教学过程——过程性状态 基础
教学结果——教学的结果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的评价指标
❖ 与教师因素有关的指标
教学能力 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
根据信息资料所反映的教学状况作出即时反馈
❖ 如何进行反馈,反馈有哪些
校正性反馈 鼓励性反馈 帮助性反馈 根据课堂搜集到的信息不同、学生本身情况的不同
选取不同反馈
❖ 教师授课质量评价
(1)评价标准
❖ 在教学实践中,许多学校都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 教学效果等基本维度来评价教师授课质量。
(2)基本方法

《系统的分析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粤科版》

《系统的分析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粤科版》

《系统的分析》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学目标本导学案旨在援助同砚全面理解系统的分析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精通系统分析的基本流程,并能够运用系统分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导学内容1. 系统的观点系统是由一组互相关联、互相作用的组成部分组成的整体。

系统分为开放系统和关闭系统,开放系统可以与外部环境进行能量和信息交换,关闭系统则不行以。

2. 系统的特征系统具有的特征包括整体性、互动性、目标性、动态性和开放性。

了解系统的特征是深度理解系统分析的前提。

3. 系统的分析方法系统分析方法是一种综合分析和综合设计的方法。

主要包括系统建模、数据流分析、结构化设计等内容,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对系统进行分析和设计。

4. 系统分析的基本流程系统分析的基本流程包括需求分析、系统建模、数据流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现和系统维护等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其奇特的任务和方法,需要系统分析师进行细致的分析和设计。

5. 系统分析的应用系统分析方法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如管理系统、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等。

同砚应该了解系统分析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为将来的工作做好筹办。

三、导学方法1. 理论讲解:通过教室讲解系统的观点、特征和分析方法,援助同砚对系统分析有一个全面的熟识。

2. 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同砚运用系统分析方法解决问题,提高同砚的系统思维能力。

3. 小组谈论:组织同砚参与小组谈论,共同探讨系统分析中的关键问题,增进同砚之间的沟通和进修。

4. 课外作业:安置相关的课外作业,让同砚独立沉思和练习系统分析方法,加深他们对系统分析的理解。

四、导学反馈1. 知识测验:通过知识测验检查同砚对系统分析的理解水平,准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2. 教室谈论:在教室上对同砚进行表现评判,提供准时反馈和指导,援助他们更好地精通系统分析的方法。

3. 作业批改:对同砚安置的作业进行批改和指导,准时纠正错误,促使同砚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系统分析能力。

通过本导学案的进修,信任同砚们能够更深度地了解系统的分析,提高系统分析的能力,为将来的进修和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教育行业中的智能教室设计与教学应用案例分析

教育行业中的智能教室设计与教学应用案例分析

教育行业中的智能教室设计与教学应用案例分析智能教室是指利用先进的技术设备与教学资源,通过网络互联、数据传输和信息管理等手段,提供高效的教育服务的教学空间。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智能教室成为当今教育行业的热点,为教师和学生带来了许多新的教学机会和挑战。

本文将从智能教室的设计和教学应用的角度进行案例分析,探讨智能教室在教育行业中的价值和作用。

一、智能教室的设计1. 多媒体设备和网络设备的配置智能教室的设计首先要考虑多媒体设备和网络设备的配置。

多媒体设备包括投影机、电子白板、音响系统等,能够给教学带来更加生动、直观的效果。

网络设备包括电脑、服务器、无线路由器等,能够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和快速传输。

通过合理配置这些设备,在教学中能够更好地展示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 智能家居技术的应用智能家居技术是智能教室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智能家居技术,教师和学生能够更便捷地控制教室中的灯光、空调、窗帘等设备,提供一个更加舒适和适宜的学习环境。

同时,智能家居技术还能够根据教室的使用情况,自动进行能耗管理和节能调控,降低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实现可持续发展。

3. 教室空间的布局和设计教室空间的布局和设计是智能教室设计的重要环节。

在教室的布局中,需要充分考虑到设备的位置和摆放,保证教师和学生的视线通畅,确保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和交流。

同时,教室的装饰和设计也应该注重舒适性和美观性,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学习和交流的氛围。

二、教学应用案例分析1. 互动教学模式的应用智能教室可以实现多媒体教学的互动性,提供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手段。

例如,在语文课上,教师可以借助电子白板展示课文内容,并与学生进行互动演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在数学课上,教师可以利用投影仪和电脑展示数学问题的解题过程,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通过互动教学模式的应用,提升了教学效果,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 个性化学习的实践智能教室提供了个性化学习的机会。

教学系统化设计第七章 PPT课件

教学系统化设计第七章 PPT课件
方式进行,任务不能太复杂。特殊情况除外。 • 测验项目中不能出现对特定群体的偏见。 • 设计者要帮助学习者进行自我评估、自我改进。
2020/3/29
14
第三节 怎样设计测验(3.编写测验项目)
3、以情境为中心的标准
• 测验项目和任务要尽量的符合实际,或与真实的行为情境贴近。 • 测验项目中应该包含学习环境中需要的资源和设备。
描述实施标准参照测验的目的。 描述教学设计者如何运用起点行为测验、前测、练习性
测验和后侧。 指出开发标准参照测验的四类标准,并列出每类标准中
的几个注意事项。 给出各种具体目标,编写出符合所有四类标准的标准参
照型的、客观类的测验项目。
2020/3/29
3
本章学习目标
为产品开发、实际行为表现和态度评估开发教学,并开 发用于评价学习者作业的准则。
智力技能:
客观题,制作作品,现场表演。
复杂智力技能评分标准的制定:提供做题指示,同时建立 一套标准来判断学习者完成的质量——等级量表。
态度技能:
要求学生自述偏好
老师观察学习者的行为并推断学习者的态度
2020/3/29
9
第三节 怎样设计测验(1根据目标领域决定测试类型)
心因动作技能 用核查表或等级量表来显示学习者是否恰当的执行了每一 个步骤
评价宏观教学目标、下位技能、学习者和情境分析、行 为表现目标以及标准参照测验项目等方面的一致性。
2020/3/29
4
第七章 开发评估工具
第一节 背景 第二节 标准参照测验类型 第三节 怎样设计测验 总结及建议
2020/3/29
5
第一节 背景
1.为什么在此处进行评估工具的开发
➢ 测验项目必须和行为表现目标一一对应 ➢ 测验项目的性质,对教学策略的开发具有重要的影

zigbee温湿度课程设计

zigbee温湿度课程设计

zigbee温湿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Zigbee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场景;2. 学生能掌握温湿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数据处理方法;3. 学生能了解无线传感器网络在智能家居、环境监测等领域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Zigbee模块搭建简单的无线通信系统;2. 学生能通过编程实现对温湿度传感器的数据采集、处理和显示;3. 学生能设计并实现一个基于Zigbee的温湿度监测系统。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物联网技术产生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2. 学生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3. 学生增强环保意识,认识到物联网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重要作用。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信息技术学科,结合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初中年级,具有一定的电子和编程基础,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的动手实践,鼓励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具体的学习成果依据。

二、教学内容1. Zigbee技术原理:介绍Zigbee无线通信技术的起源、特点、协议栈结构,使学生理解其工作原理和应用优势。

教材章节:第三章“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2. 温湿度传感器:讲解温湿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测量范围、精度等参数,分析传感器数据采集和处理方法。

教材章节:第四章“传感器技术与应用”3. 程序设计与数据处理:教授如何使用编程语言(如C语言)对Zigbee模块和温湿度传感器进行编程,实现对数据的采集、处理和显示。

教材章节:第五章“程序设计与数据处理”4. 系统设计与实现: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实现一个基于Zigbee的温湿度监测系统,包括硬件连接、软件编程、系统调试等。

教材章节:第六章“综合项目设计与实践”5. 应用案例分析:介绍Zigbee温湿度监测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成功案例,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操作系统》课程教案

《操作系统》课程教案

《操作系统》课程教案第一章:操作系统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操作系统的定义、功能和作用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分类理解操作系统的历史和发展1.2 教学内容操作系统的概念操作系统的功能:进程管理、存储管理、文件管理、作业管理和用户接口操作系统的分类:批处理系统、分时系统、实时系统和分布式系统操作系统的历史和发展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和讨论相结合的方式,介绍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功能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操作系统的实际应用场景引导学生思考操作系统的未来发展1.4 教学资源教材:《操作系统概念》或《现代操作系统》课件:操作系统的概述和分类案例:Windows、Linux、Mac OS等操作系统的介绍1.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了解学生对操作系统的认识和理解程度期中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操作系统知识的掌握程度第二章:进程管理2.1 教学目标掌握进程的概念和属性理解进程的状态转换和调度算法掌握进程同步和互斥的原理及实现方法2.2 教学内容进程的概念和属性:进程的定义、进程的标识符、进程的属性进程的状态转换:进程的状态及其转换条件进程调度算法:先来先服务算法、短作业优先算法、轮转算法和高响应比优先算法进程同步和互斥:同步的概念、互斥的概念、信号量机制和管程机制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和实验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理解进程的概念和属性通过模拟实验,让学生掌握进程的状态转换和调度算法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进程同步和互斥的应用场景2.4 教学资源教材:《操作系统概念》或《现代操作系统》课件:进程的概念和属性、进程的状态转换和调度算法、进程同步和互斥实验软件:模拟进程调度和同步互斥的实验环境2.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了解学生对进程概念和属性的理解程度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进程状态转换和调度算法的掌握程度期中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进程管理知识的掌握程度第三章:存储管理3.1 教学目标掌握存储管理的基本概念和任务理解内存分配和回收策略掌握虚拟存储器和分页、分段机制3.2 教学内容存储管理的基本概念和任务:存储管理的任务、存储管理的层次结构内存分配和回收策略:首次适应法、最佳适应法和最坏适应法虚拟存储器:虚拟存储器的概念、虚拟内存的实现机制分页和分段机制:分页机制、分段机制、分页和分段的比较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和实验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理解存储管理的基本概念和任务通过模拟实验,让学生掌握内存分配和回收策略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虚拟存储器和分页、分段机制的应用场景3.4 教学资源教材:《操作系统概念》或《现代操作系统》课件:存储管理的基本概念和任务、内存分配和回收策略、虚拟存储器和分页、分段机制实验软件:模拟内存分配和回收的实验环境3.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了解学生对存储管理基本概念和任务的理解程度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内存分配和回收策略的掌握程度期中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存储管理知识的掌握程度第四章:文件管理4.1 教学目标掌握文件和目录的概念理解文件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掌握文件系统的实现和操作4.2 教学内容文件和目录的概念:文件的概念、目录的概念文件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顺序存储结构、存储结构、索引存储结构文件系统的实现和操作:文件系统的组织结构、文件系统的创建和删除、文件的打开和关闭4.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和实验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理解文件和目录的概念通过模拟实验,让学生掌握文件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第四章:文件管理(续)4.4 教学资源教材:《操作系统概念》或《现代操作系统》课件:文件和目录的概念、文件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文件系统的实现和操作实验软件:模拟文件存储和访问的实验环境4.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了解学生对文件和目录概念的理解程度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文件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的掌握程度期中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文件管理知识的掌握程度第五章:作业管理5.1 教学目标掌握作业的概念和分类理解作业调度和进程调度的关系掌握作业管理和进程管理的基本方法5.2 教学内容作业的概念和分类:批作业、交互式作业、批处理作业作业调度:作业调度的任务和算法进程调度:进程调度的任务和算法作业管理和进程管理的基本方法:作业队列的管理、进程队列的管理5.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和实验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理解作业的概念和分类通过模拟实验,让学生掌握作业调度和进程调度的关系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作业管理和进程管理的基本方法5.4 教学资源教材:《操作系统概念》或《现代操作系统》课件:作业的概念和分类、作业调度和进程调度的关系、作业管理和进程管理的基本方法实验软件:模拟作业调度和进程调度的实验环境课堂讨论:了解学生对作业概念和分类的理解程度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作业调度和进程调度的掌握程度期中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作业管理知识的掌握程度第六章:用户接口6.1 教学目标掌握命令接口和图形用户接口的概念理解命令接口的设计和实现理解图形用户接口的设计和实现6.2 教学内容命令接口的概念:命令接口的定义、命令接口的设计原则命令接口的实现:命令的解析、命令的执行图形用户接口的概念:图形用户接口的定义、图形用户接口的设计原则图形用户接口的实现:图形界面的设计、图形界面的交互6.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和实验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理解命令接口和图形用户接口的概念通过模拟实验,让学生掌握命令接口的设计和实现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图形用户接口的设计和实现6.4 教学资源教材:《操作系统概念》或《现代操作系统》课件:命令接口和图形用户接口的概念、设计和实现实验软件:模拟命令接口和图形用户接口的实验环境课堂讨论:了解学生对命令接口和图形用户接口概念的理解程度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命令接口设计和实现的掌握程度期中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用户接口知识的掌握程度第七章:操作系统安全7.1 教学目标掌握操作系统安全的基本概念理解操作系统的安全机制掌握操作系统的安全策略7.2 教学内容操作系统安全的基本概念:安全威胁、安全属性操作系统的安全机制:访问控制、身份认证、审计和监控操作系统的安全策略:最小权限原则、安全分层模型7.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理解操作系统安全的基本概念通过模拟实验,让学生掌握操作系统的安全机制通过讨论,使学生了解操作系统的安全策略7.4 教学资源教材:《操作系统概念》或《现代操作系统》课件:操作系统安全的基本概念、安全机制和安全策略案例:操作系统安全威胁的实例分析7.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了解学生对操作系统安全概念的理解程度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操作系统安全机制的掌握程度期中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操作系统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第八章:操作系统性能评价8.1 教学目标掌握操作系统性能评价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理解操作系统性能评价的指标和准则掌握操作系统性能评价的实验方法和工具8.2 教学内容操作系统性能评价的基本概念:性能评价的目的、性能评价的方法操作系统性能评价的指标和准则:响应时间、吞吐量、CPU利用率操作系统性能评价的实验重点和难点解析1. 进程的概念和属性:理解进程的定义和各种属性是理解操作系统其他概念的基础。

第七讲 教学系统设计应用

第七讲 教学系统设计应用
目标设定实现 内容选择与设计
媒体运用(色彩、媒体与内容的对应)
界面设计
交互设计
运行快、操作简便
第三节 网络课程的设计
œ 一、网络课程的概念
œ 二、网络课程的特点
œ 三、网络课程的构成 œ 四、网络课程的设计原则 œ 五、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过程 œ 六、网络课程开发平台 œ 七、网络课程设计案例分析
œ 二、多媒体教学软件的教学特点
œ 三、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基本类型 œ 四、多媒体教学软件的设计原则 œ 五、多媒体教学软件的设计与开发过程 œ 六、多媒体教学课件脚本设计案例分析 œ 七、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评价
七、多媒体教学课件评价标准 P180
œ 分析课件:雷雨/与计算机手拉手
评价课件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教学系统设计
第七章 教学系统设计的应用
陈述内容
教学系统设计的应用范围 P10
学校教育
继续教育
职业教育 行业培训 远程教育 教学软件与教学材料开发
outline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课堂教学的设计 多媒体教学软件的设计 网络课程的设计 培训系统的设计
本章学习目标与要点
×××学科教案 年 月 日 学校 年级 班 教师 1.单元名称 2.教学目标 3.学生的情况分析 4.教学内容分析 5.教学过程的具体安排
二、教学设计案例 P222-233
œ 1.语文教学系统设计案例
œ 2.数学教学系统设计案例
œ 3.英语教学系统设计案例
第二节 多媒体教学软件的设计
œ 一、多媒体教学软件的概念
二、教学设计案例
1. 教案的构成要素
(1)教学目标/学习目标(知识/能力/情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1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案例分 析
• 从广义的涵义看,多媒体教学软件至少包括教学信息 资源中最重要的两种形式:多媒体教学课件和网络课 件(网络课程)。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开发不同于一般 多媒体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开发,其开发是在现代教育 思想和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做好项目定义、教学系统 设计、系统设计、数据准备、软件编辑、试用评价和 形成产品等几个阶段的工作,并在教学实践中反复使 用,不断修改,才能使开发的多媒体教学软件符合教 学规律,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本节将分别提供多媒 体教学课件和网络课件(网络课程)的设计案例,以 供参考。
第七章 教学系统设计应用案 例分析
安徽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 张新明
【学习目标】
• • • 教学系统设计可以运用于哪些实践领域? 如何应用教学设计理论和方法进行课堂 教学系统设计? 如何运用教学系统设计理论和方法进行 教学产品的设计?
【教学内容】
• 教学系统设计是一门既注重理论研究又 强调实践性和应用性的学科。它广泛应 用在各种教学软件的设计、开发和各种 教学设计的过程中,。
一、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概述
•多媒体教学软件的设计与开发过 程
(1)项目定义 (2)教学设计

(3)系统设计 (4)脚本设计 (5)数据准备 (6)软件编辑

(7)试用评价
(8)形成产品
二、多媒体教学课件脚本设计案 例分析
• 在多媒体教学课件开发的设计阶段,尤 以脚本编写最为重要,因为它是多媒体 教学课件开发的蓝本,在教学系统设计 和系统设计阶段分别形成文字脚本和制 作脚本。本节将分别提供多媒体教学课 件文字脚本的编写案例和多媒体教学软 件制作脚本的编写案例。
【思考题】
• 1.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与开发的一般过程是 什么? • 2.网络课程设计的原则是什么? • 3.试举例说明:网络课程设计与一般的多媒 体教学软件设计有何相同与不同之处? • 4.列表比较:企业培训系统设计与课堂教学 系统设计需要的支持有哪些相同与不同之处? • 5.写下自己本章的学习心得。
(3)网络课程的设计原则
• 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网络课程 在设计上应体现如下的教学策略:突破 简单的演示型模式,体现知识的意义建 构过程;重视问题与回答方式的设计, 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程度;加强对学生 的引导和帮助,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意义 建构;提供丰富的多媒体资源,创设有 意义的学习情境;实现软件的超链接结 构,启发学生的联想思维。
7.2网络课程设计案例分析
一、网络课程概述
• 与一般的多媒体教学软件相比,基于 Internet的网络课程在使用环境。教学功 能和教学作用上有很大不同。因此,在 优质网络课程比较缺乏的情况下,探索 和研究网络课程的开发理论、构成要素、 设计原则以及编写过程与方法具有重要 意义。
(1)什么是网络课程
• 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 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 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 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其中 网络教学支撑环境特指支持网络教学的 软件工具、教学资源以及在网络教学平 台上实施的教学活动。
(2)网络课程的构成

• • • • • • • •

网络课程与一般的多媒体教学软件不同,它是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远程学 习的教材,根据 网上教学的特点和人才培养的需要,完整的网络课程应由如下几个系统 构成: ①教学内容系统:包括课程简介、目标说明、教学计划、知识点内容、 典型实例、多媒体素材等; ②虚拟实验室系统:包括实验情境、交互操作、结果呈现、数据分析 等; ③学生档案系统:包括学生密码、个人账号、个人特征资料其他相关 资料等; ④诊断评价系统:包括形成性练习、达标测验、阅卷批改、成绩显示、 结果分析等; ③学习导航系统:包括内容检索、路径指引等; ⑤学习工具系统:包括字典、词典、资料库、电于笔记本等; ①协商交流系统:包括电子邮件、电子公告牌、聊天堂、讨论区、教 师信箱、问答大地、疑难解答等; ③开放的学习环境系统:包括拓展知识、参考文献、网址等。
• ③设计教学模块,建立系统结构。确定网络课 程的主要教学模块,建立各模块之间的关系, 从而形成网络课程的系统结构。 • ④划分栏目内容,设计屏幕版面。将每一教学 模块划分成若干个栏目,并规划好它们在屏幕 上的具体位置。 • ⑤编写脚本卡片,收集素材资料。根据具体情 况,详细说明每一屏幕的呈现方式和链接关系, 编写成脚本卡片,并收集有关的素材资料。
【学习资源】
• • • • • • • • • • • • • • 乌美娜.教学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巴巴拉.西尔斯,丽塔· 里奇著教学技术:领域的定义和范畴[M].乌美娜,刘 雍潜等译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9. 何克抗,等.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何克抗,等.教育技术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章伟民,曹揆申.教育技术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尹俊华,等教育技术学导论.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盛群力,等.现代教学设计应用模式[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李克东,谢幼如.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陈搞,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1997 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武法提.基于 WEB的学习环境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00(4). 毛新勇.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设计[J].外国教育资料,1999(1). 张文兰.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师角色的再定位[J].电化教育研究,1999(4). 蔡建东.试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学生角色的转变[J].开放教育研究,2003(3)
【学习活动建议】
• 1.结合本章所提供的案例,总结归纳出多媒 体课件与网络课程设计开发的异同。 • 2.分析教师是如何进行本章课堂教学设计的, 并提出几点建议。 • 3.组成学习小组,协作开发一个多媒体教学 软件或者网络课程,体验设计与开发过程。 • 4.收集几个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方案, 分析其教学流程,并指出其优点和不足。 • 5.参考Intel未来教育,设计一套关于信息技术 与教师教育培训的方案。
生 字
词 句
句 子
段 落 分 析
中 心 思 想
知 识 1
知 识 … 2 .
知 识
n
画面:课文
序号:1-1
进入方式: 色宝丰单画面通过庄稼的好朋友按钮进入。 键出方式: 1.通过课文的题目喇叭,进行全文朗读。 2.通过课文中各个句子的喇叭,进行各个句子朗读。 3.通过“学习指导”功热键,进入学习指导,按任意键“学习指导”消失。 4.通过讲解按钮,进入“生字和科学知识的学习(-)”。 5.通过拼音按钮,出现拼音,再按拼音按钮拼音消失。 6.通过“看一看”路图标,进入看一看画面,包括图片、动画、视频,按返回按钮,可以返回。 7.通过“想一想”图图标,出现三个问号,点按问号,出现问题和提示。双台鼠标,问题和提示消失。 8.通过“写一写”魏图标,进入练习本画面。 9通过“乐一乐”题图标,进入乐一乐画面。 10.通过“课文目录”图标,可回到课文目录。 11.通过“下一页”图标,进入下一页内容。 12.通过“最后页”图标,跳到最后一页内容。
1.《初中语文新诗赏析》--多 媒体教学课件文字脚本案例
2.《小学语文科学小品文》-- 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脚本案例
课文屏幕
课文讲解
看一看
想一想
写一写
乐一乐
图 片
动 画
Hale Waihona Puke 视 频知 识 1知 识 … 2 .
知 识
知 识 1
知 识 … 2 .
知 识
n
n
语文知识
科学知识
学 习 指 导
拼 音 和 朗 读 、 讲 解
• 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 容及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按一定的教学目 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 支撑环境。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过程包括以 下环节:分析教学对象,明确教学目标;突出 课程特色,确定教学功能;设计教学模块,建 立系统结构;划分栏目内容,设计屏幕版面; 编写脚本卡片,收集素材资料;选择编著工具, 建立片段模型;开展教学试验,进行评价修改; 不断充实完善,登记上网发布。
• ⑤选择编著工具,建立片段模型。选择网络课 程的开发语言和编著工具,如FrontPage、 Dream weaver等,根据脚本卡片建立网络课程 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个片段模型。” • ⑤开展教学试验,进行评价修改。利用已经完 成的片段模型,设计教学应用方案,实施教学 活动之后进行评议修改。 • 不断充实完善,登记上网发布。对片段模型不 断充实和完善,并完成整门网络课程的开发, 经技术测试后,申请注册,上网发布。
二、网络课程设计案例
• 同设计多媒体课件一样,网络课程的设 计也包括最为重要的两个步骤,教学系 统设计与系统设计。本节选取《有机化 学》网络课程作为案例,以供参考。
• 该网络课程在设计过程中,突出体现了自主学 习策略的设计和协作学习策略的设计,并且提 供了如资料库、记事本、网络电话、共享白板 等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工具。重视问题与回答 方式的设计,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程度;加强 对学生的引导和帮助,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意义 建构;提供丰富的多媒体资源,创设有意义的 学习情境;实现软件的超链接结构,启发学生 的联想思维,并且设计了易懂、易操作的友好 界面。
(4)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过程
• 根据教学软件设计与开发过程的一般规 律,结合网络课程的特点,可以将网络 课程的编写过程归纳为8个步骤。
• ①分析教学对象,明确教学目标。开发网络课 程,首先要分析教学对象的特征和需求,明确 网络课程的教学目标。 • ②突出课程特色,确定教学功能。作为完整的 网络课程,应具有通常所要求的一般模块和栏 目。但根据每门网络课程的教学对象和教学目 标的不同,可以突出网络课程某方面的特点, 并在教学功能上有所体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