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新教材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教案:第一章第三节 地球的历史

合集下载

1.3地球的历史教学设计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1.3地球的历史教学设计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4.针对本章节所学内容,设计一份课堂练习题,要求题目具有代表性和启发性,能够有效检测学生对地球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
5.学生撰写一篇学习心得,总结自己在学习地球历史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教师将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1.作业量适中,确保学生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避免过度负担。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此环节,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旨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思考能力。
1.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确保每个小组成员在知识、能力、性格等方面互补,有利于讨论的展开。
2.话题:为学生提供具有讨论价值的话题,如“地球历史中的生物灭绝事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等。
2.情境式导入:展示地球演变过程的图片、视频等,让学生对地球的历史产生直观的认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关联式导入:联系学生已学的地理知识,如地球的结构、地质作用等,为新课的学习搭建知识桥梁。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阶段,教师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地球的形成与演变:介绍地球的起源、地壳运动、气候变化等基本知识,让学生了解地球历史的发展脉络。
2.作业难度要适中,既能够巩固所学知识,又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
3.鼓励学生合作完成作业,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4.教师应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5.关注学生在作业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现,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1.请学生结合课堂学习内容,绘制一份地球历史时间轴,标注出关键的地质事件、生物进化历程等,以加深对地球历史发展脉络的理解。
2.选择一个感兴趣的地球历史现象,如地壳运动、气候变化、生物灭绝等,进行深入研究。要求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过程及影响,并撰写一份研究报告。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历史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历史教学设计
5.请学生收集有关地球历史的趣味知识,如灭绝的生物、奇特的地质现象等,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整理成册,与同学分享。
作业布置要求:
1.作业内容要结合课本知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2.作业形式多样化,鼓励学生发挥创意,提高学习兴趣。
3.作业难度适中,既要巩固基础知识,又要适度拓展,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3)结合实例,讲解我国地域地质变迁及其对地质资源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地理信息解读能力。
2.针对教学难点,采取以下教学措施:
(1)创设情境,如模拟地质变迁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降低知识点的抽象性;
(2)采用图示法,绘制地质年代表,帮助学生梳理不同地质时期的特点,提高记忆效果;
(3)开展小组讨论、实地考察等活动,引导学生关注地球历史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历史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地球历史的基本概念,掌握地球历史的发展阶段,包括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等不同地质时期的特点及主要生物群落。
2.学会运用地质年代表,解释地球历史上重大地质事件、生物演化过程,分析地球环境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3.掌握地球历史中我国地域地质变迁的基本情况,了解我国地质资源的分布特点,提高地理信息解读能力。
4.培养学生运用地球历史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地质现象,提高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展示地球历史上的典型地质事件,引导学生探究地质变迁与生物演化的关系。
2.利用地质年代表,指导学生整理、归纳地球历史的发展脉络,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信息整合能力。
3.教学过程注重以下方面:

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 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件第一章第3节-地球的历史(28张PPT)

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 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件第一章第3节-地球的历史(28张PPT)

23:00,恐龙出现。
2021/4/29
14
若将地球46亿年的历史压缩为一天24小时,地球诞生于0点, 你能算出地质年代表中的时间分别大致对应一天中的什么时刻吗?
23:40分,小行星撞地球,恐龙灭绝。
2021/4/29
15
若将地球46亿年的历史压缩为一天24小时,地球诞生于0点, 你能算出地质年代表中的时间分别大致对应一天中的什么时刻吗?
26
练习
《侏罗纪公园》是一部科幻冒险电影,影片主要讲述了 哈蒙德博士召集大批科学家利用凝结在琥珀中的史前蚊 子体内的恐龙血液提取出恐龙的遗传基因,将已绝迹6 500万年的史前庞然大物复生,使整个努布拉岛成为恐 龙的乐园,即“侏罗纪公园”。下图为影片中某场景的 照片。 (1)人类是如何认识这种早已灭绝的爬行动物的? (2)在恐龙化石分布较多的地区,在恐龙生活的时代, 这些地区的气候和植被有什么共同特点? (3)在恐龙繁盛的时代,地球上主要以什么植物为主? 对于目前人类社会有何积极影响?
4
一、化石与地层
鱼类化石
三叶虫化石
在沉积岩的形成过程中,有些生物的遗体或 遗迹会在沉积物中保存下来,形成化石。
2021/4/29
5
一、化石与地层
1 同一时代的地层往往含有相同或者相似的化石。
化 2 越古老的地层含化有越低级、越简单生物的化石。


3 通过研究地层和化石可以了解地球的生命历史 和古地理环境。
问6:物种大灭绝时期, 生物具有什么特点? 大量新物种诞生。 过渡性特点
无脊椎动物→脊椎(鱼形)动物→两栖动物(青蛙、鳄鱼) →爬行动物→哺乳动物→人类
2021/4/29
蓝藻→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2020-2021学年新教材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1.3地球的历史 学案一

2020-2021学年新教材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1.3地球的历史 学案一

第三节 地球的历史学案设计(一)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教材,知道地层和化石在确定地质年代和恢复古地理环境中的意义。

2.结合地质年代表示意图认识地球历史阶段性时间单位划分。

3.运用地质年代表等资料掌握不同地质时期重要的地壳运动、生物演化以及矿产形成。

自主预习一、化石和地质年代表1.地层{定义:具有时间顺序的层状岩石。

沉积岩的 地层具有明显的构造特点:先沉积的层在,后沉积的层 在研究地层的作用:了解地球的主要途径2.化石{定义:在沉积岩的形成过程中,有些生物的 或遗迹会在沉积物中保存下来,形成特点:同一时代的地层往往含有或者相 似的化石;越古老的地层含有越、 越生物的化石3.地层和化石的指示作用古生物形成的化石种类及特点会打上当时地理环境的烙印,通过研究 和化石,可以发现不同时期主要生命形式的特点及其变化,并以此了解地球的 和古地理环境。

4.地质年代表科学家通过对地层和古生物化石的研究,发现地球演化呈现明显的阶段性。

根据 、生物演化阶段、岩石年龄等,科学家把地球历史按宙、 、纪等时间单位,进行系统性地编年。

二、地球的演化历程 (一)前寒武纪1.时间:自地球诞生到距今5.41亿年,包括了冥古宙、太古宙和元古宙,在此期间,地球的大气层、海洋和陆地形成,并出现原始生命。

2.地球原始大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和氨,缺少氧气。

3.生物演化{冥古宙时期:只有有机质,没有太古宙时期:出现蓝细菌等生物, 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元古宙时期:大爆发,演化出 生物和多细胞生物4.成矿时期:铁、 、镍、 等矿藏出现在该时期的地层中。

(二)古生代1.时间和范围:距今5.41亿年~2.52亿年,意为“远古的生物时代”。

2.海陆变迁:古生代期间 剧烈,海陆格局发生多次变迁,到后期各块大陆汇聚成一个整体,称为 。

3.生物演化{早古生代:海洋 动物发展的时代,如三叶虫、 笔石、鹦鹉螺等。

后期,海洋面积缩小,陆地上出现 低等植物晚古生代: 动物发展的时代。

1.3地球的历史优秀教学案例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1.3地球的历史优秀教学案例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五、案例亮点
1.实践性:本案例通过实地考察和观察,使学生亲身感受到地球历史的变迁,增强了学生对地质知识的实践体验。这种实践性的教学方式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地理素养。
2.情境创设:利用多媒体展示地球演变的历史图片和视频,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身临其境的学习氛围。这种情境创设的教学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球历史知识。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地球演变的历史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地球的历史。
2.设计实地考察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地质变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通过设置悬念,引发学生对地球历史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4.以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二)讲授新知
3.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拓展他们的知识面。
4.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价,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导入新课、讲授新知、学生小组讨论、总结归纳和作业小结五个环节为主线,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学习地球历史。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和实际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希望在本章节的教学中,学生能够充分参与,积极主动地学习,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球历史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同时,我还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观察和思考,从而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通过这个教学案例,我希望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地球的历史,培养他们的地理学科素养。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地球历史的基本概念,了解地球的演变过程,包括原始大气、生命的起源、地质时期等。

【新教材】2021版地理人教必修第一册课件:第1章 第3节 地球的历史

【新教材】2021版地理人教必修第一册课件:第1章 第3节 地球的历史

自主梳理 合作探究 素养培优 课堂小结 随堂达标 开阔视野 课时作业
自主梳理
一、化石和地质年代表
1.地层
((12))概特念 征: :具 沉有积时岩间的顺地序层的具有__层_明_状_显__的岩__石_。____构造。
2.化石
层理
(1)概念:在沉积岩的形成过程中,生物的_______或_______在沉积
事件,到晚白垩纪晚期被子植物开始迅速兴盛,逐渐代替了裸子植物的
优势地位,形成延续至今的被子植物群。所以白垩纪时期主要繁盛的植 物是裸子植物。故本题选择C。
素养培优
策略指导
确定地层顺序和地质年代的方法 1.根据地层岩石年龄确定地层顺序和地质年代 如果岩石年龄已经确定,则年龄越大的地层形成的时间越早,反之 越晚。同时,还可对照地质年代表确定该岩石所属的年代。如距今5亿年 的岩石形成的时间早于距今2亿年的岩石,对照地质年代表可知,前者形 成于古生代,后者形成于中生代。
5.图示地球生命的演化过程
典例剖析 图,据例此题完2成((12)0~20(2·)山题东。潍坊期中)下图为地球某地质时期地理环境复原
(1)该地质时期是指 ( B )
A.古生代
B.中生代
C.新生代
D.第四纪
(2)该地质时期被称为( )
A.海生无脊椎动物时代C
B.海生脊椎动物时代
C.爬行动物时代
D.灵长哺乳动物时代
等植物
动物繁盛
地壳运动剧
烈,海陆格局
海洋脊椎动
多次变迁,最 后形成联合古 陆
裸子植物开始 出现,蕨类植 物繁盛
物繁盛,出 现两栖类动 物并逐渐进 化为爬行动

成煤时期
地质历史时期 地表的演化
生物的演化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历史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历史说课稿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地质年代的划分和地壳的运动和变化。学生需要掌握地质年代的基本划分,了解各个时代的地质特征,以及认识地壳的运动和变化过程。
2.教学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主要是地壳的运动和变化。学生需要理解板块构造理论,了解地震和火山等现象的形成原因,这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地理知识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地球的历史、地质年代的基本划分和地壳的运动和变化等知识,提高地理学科素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地质现象、分析地质资料等方式,培养学生地理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地球的历史,使学生认识到地球的漫长发展和生命的演化过程,增强对地球的敬畏之情,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地质现象和地壳运动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地球的历史和地质运动的特点。这种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3.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探究地球历史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
这些教学方法的选择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即学习应该以学生的主体性和问题解决为核心,通过实践活动和合作交流来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思维发展。
(二)媒体资源
为了辅助教学,我将使用以下教具和多媒体资源:
1. PPT课件:通过制作精美的PPT课件,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地球的历史和地质运动的变化过程,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
2.地质现象视频:播放地质现象的视频,如地震、火山喷发等,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和理解地质运动的过程和影响。
3.地质模型:使用地质模型来展示地球的内部构造和板块运动等概念,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地质现象的原理和过程。

2020-2021学年新教材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1.3地球的历史 学案一

2020-2021学年新教材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1.3地球的历史 学案一

第三节 地球的历史学案设计(一)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教材,知道地层和化石在确定地质年代和恢复古地理环境中的意义。

2.结合地质年代表示意图认识地球历史阶段性时间单位划分。

3.运用地质年代表等资料掌握不同地质时期重要的地壳运动、生物演化以及矿产形成。

自主预习一、化石和地质年代表1.地层{定义:具有时间顺序的层状岩石。

沉积岩的 地层具有明显的构造特点:先沉积的层在,后沉积的层 在研究地层的作用:了解地球的主要途径2.化石{定义:在沉积岩的形成过程中,有些生物的 或遗迹会在沉积物中保存下来,形成特点:同一时代的地层往往含有或者相 似的化石;越古老的地层含有越、 越生物的化石3.地层和化石的指示作用古生物形成的化石种类及特点会打上当时地理环境的烙印,通过研究 和化石,可以发现不同时期主要生命形式的特点及其变化,并以此了解地球的 和古地理环境。

4.地质年代表科学家通过对地层和古生物化石的研究,发现地球演化呈现明显的阶段性。

根据 、生物演化阶段、岩石年龄等,科学家把地球历史按宙、 、纪等时间单位,进行系统性地编年。

二、地球的演化历程 (一)前寒武纪1.时间:自地球诞生到距今5.41亿年,包括了冥古宙、太古宙和元古宙,在此期间,地球的大气层、海洋和陆地形成,并出现原始生命。

2.地球原始大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和氨,缺少氧气。

3.生物演化{冥古宙时期:只有有机质,没有太古宙时期:出现蓝细菌等生物, 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元古宙时期:大爆发,演化出 生物和多细胞生物4.成矿时期:铁、 、镍、 等矿藏出现在该时期的地层中。

(二)古生代1.时间和范围:距今5.41亿年~2.52亿年,意为“远古的生物时代”。

2.海陆变迁:古生代期间 剧烈,海陆格局发生多次变迁,到后期各块大陆汇聚成一个整体,称为 。

3.生物演化{早古生代:海洋 动物发展的时代,如三叶虫、 笔石、鹦鹉螺等。

后期,海洋面积缩小,陆地上出现 低等植物晚古生代: 动物发展的时代。

2020-2021学年高一新教材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学案:第1章

2020-2021学年高一新教材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学案:第1章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热点链接】2020年3月10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无线联试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圆满完成。

这次试验充分验证了探测器与地面系统的接口匹配性和一致性,为中国飞船登陆火星打下了坚实基础。

按照科学家的测算,每隔约26个月,会有一段时间是发射火星探测器的最佳窗口期。

决定最佳窗口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提示火星与地球的位置关系。

地球和火星绕日公转,每隔约26个月,地球会运行到与火星最近的位置,此时是发射火星探测器的最佳窗口期。

课程标准学业质量标准核心素养定位运用资料,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水平1:通过观察影像资料,辨认主要天体类型;通过地理资料,归纳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的含义。

水平2:通过图表资料,归纳主要天体的特征,说明天体系统的层级关系,描述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指出八大行星运动特征和结构特征。

水平3:根据图表资料,判断天体类型,描述天体特征,绘制天体系统层次图,分析说明宇宙探索的意义。

水平4:通过图表资料,探讨存在生命的地理条件,探讨行星运动特征的形成机制。

人地协调观:通过探讨地球的宇宙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结合宇宙垃圾的危害,指出合理开发利用宇宙资源的途径,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观念。

综合思维:分析行星运动特征,探讨存在生命的条件。

区域认知:运用地理位置的理论,描述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地理实践力:观察星空,辨认主要天体,说明其所属的天体系统。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1.天体(1)主要类型:01恒星、星云、02行星、流星体、03彗星等。

04星云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呈05云雾状外表的天体恒星由06炽热气体组成、能自己07发光的天体行星绕08恒星运行的天体,靠09反射恒星的光而发亮卫星围绕10行星运转的天体(2)概念:11宇宙中物质存在的形式。

2.天体系统(1)形成:运动中的天体相互吸引、12相互绕转。

(2)级别:由低到高的级别,依次为13地月系、太阳系、14银河系、可观测宇宙。

1.3地球的历史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1.3地球的历史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4.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精神,使学生具备面对未来挑战的信心和勇气。
本章节教学设计旨在让学生全面了解地球的历史,通过学习地球的形成与演变,掌握地理知识,培养科学思维,提高实践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具备良好的品德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成长。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同时,注重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提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确保教学目标的全面实现。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在掌握地球历史知识的基础上,具备较高的地理素养和综合素质。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通过展示地球从形成至今的演变历程视频,引发学生对地球历史的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1.3地球的历史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形成与演变过程,掌握地球历史的基本知识,如地球的起源、地质年代、重要地质事件等。
2.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地球历史中的地理现象,如板块运动、气候变化、生物演化等。
3.引导学生运用地图、地质图、古生物图等资料,观察、描述和解释地球历史中的地理事件,提高学生的地理信息解读能力。
4.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等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地球历史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
2.通过学习地球历史,使学生认识到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3.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尊重和热爱。
(2)阅读有关地球历史研究的科普文章,了解科学家们是如何研究地球历史,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历史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历史优秀教学案例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地质年代作为研究主题,引导学生共同探讨该地质年代的特点和意义。
2.组织小组讨论和汇报,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
3.鼓励学生相互质疑、交流和讨论,激发他们的思维碰撞,提高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总结归纳
1.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强化对地质年代概念和地球演化历程的理解和记忆。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地层岩石和地貌景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2.运用地质年代的知识,分析地球演化过程中的关键事件和地层形成的原因。
3.采用小组合作和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
4.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和科学方法,进行户外实地考察和数据分析,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问题导向
1.设计一系列递进式的问题,引导学生从地表现象到地质成因,逐步深入探讨地球历史演化过程。
2.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思考地质年代与生物进化、气候变化、地貌形成等方面的关联。
3.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和科学方法,分析地球演化过程中的关键事件和地层形成的原因。
4.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2.总结地质年代与生物进化、气候变化、地貌形成等方面的关联,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
3.强调地球历史研究的重要性和地理学科的实际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对地理科学的热爱。
(五)作业小结
1.布置相关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实际案例,如我国某地质公园的地层特点和演化历程。
2.作业中鼓励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和科学方法,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2.设计地球历史时间轴和地层模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地球演化历程,帮助学生建立起地质年代的概念。

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历史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

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历史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
2.利用图表、实物、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设计课堂实践活动,如模拟地层挖掘、古生物化石复原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地球历史的研究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引导学生关注地球历史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运用地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4.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鼓励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努力,探索地理学科的奥秘。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地球历史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特布置以下作业:
1.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绘制一张地球历史时间轴,标注出各个地质年代的重要事件和特征,要求图文并茂,逻辑清晰。
2.选择一个地球历史时期的生物或地质事件,进行深入研究,撰写一篇500字左右的科普文章,要求语言简练,观点明确,能够向他人介绍该时期的特点。
3.分析地球历史研究方法,如地层学、古生物学、同位素地质学等,并结合实例讲解其原理和应用。
4.引入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地球历史研究中的应用,展示现代技术在地理学中的重要作用。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阶段,我将组织以下活动: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特定地球历史时期的生物特征、地质特征等问题进行讨论。
3.教学评价:
-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包括闭卷考试、课堂表现、小组项目、口头报告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在评价中展示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定期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指导学生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提高自我管理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阶段,为了激发学生对地球历史的兴趣和好奇心,我将采用以下方式: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历史”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历史”教学设计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地球的历史”的教学设计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地理必修(1)章节:第一章第三节一、教学目标课程标准:运用地质年代表等资料,简要描述地球的演化过程。

学习目标:1.通过对化石和地质年代表的学习,了解认识地球历史的途径及地球的历史。

2.了解地质年代表的划分,能够运用地质年代表简要描述地球的演化过程。

3.通过对地球演化历程的学习,了解地球发展的历史。

二、教学重点:地球发展的历史。

三、教学难点:地球发展的历史。

四、教学方法问题引导法、讨论法、辩论法、材料分析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知识回顾]: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概况2.太阳辐射(1)概念:(2)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3)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4)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的分布3.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的大气层2.太阳活动(1)概念:(2)类型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新课导入]:【多媒体展示】出示“梁龙化石骨架”图,导入。

[新课教学]:【多媒体展示】太行山王莽岭地层图仔细观察:图中的岩石是不是一层一层的?沉积岩的地层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

要了解地球的历史,研究地层是最主要的途径。

一、化石和地质年代表1.研究地球历史的途径地球约有46亿年的历史,要了解这些经历,研究地层是最主要的途径。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第14页,回答:1.什么是地层?地层有什么特点?2.什么是化石?化石和地层有什么关系?2.地层(1)定义地层是具有时间顺序的层状岩石。

(2)地层的特点沉积岩的地层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一般先沉积的层在下,后沉积的层在上。

3.化石定义:在沉积岩的形成过程中,有些生物的遗体或遗迹会在沉积物中保存下来,形成化石。

4.地层和化石的关系①同一时代的地层往往含有相同或者相似的化石。

②生物总是从低级向高级,从简单向复杂进化的。

③越古老的地层含有越低级、越简单生物的化石。

【多媒体展示】图1.23思考:A、B两地是否具有同一时代的地层?将同时代的地层用虚线连接起来,猜想两地地层产生差异的原因。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历史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历史优秀教学案例
此外,学生还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观察、分析、推理等地理学科所需的技能,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
(二)过程与方法
本节课的过程与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展示地球早期生命的证据,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出生命的起源过程;
2.运用地质时期划分的依据,让学生自主探究不同地质时期的特点;
3.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运用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原理,探讨生物如何影响环境,以及环境对生物进化的影响;
2.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如“我认为我在本节课中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需要提高的地方?”等;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哪些优点?还存在哪些不足?”等;
4.结合评价结果,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改进建议,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果。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本节课的导入环节,我采用了多媒体课件展示地球早期生命的证据,如化石、岩石等,让学生对地球历史有一个初步的了解。随后,我提出了本节课的核心问题:“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是什么?”、“地质时期是如何划分的?”等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历史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内容以“地球的历史”为主题,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地质时期划分以及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等知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对地球历史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针对高中生地理学科的知识深度,我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第三节为例,设计了一份优秀教学案例。本节课主要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地球生命的起源,通过展示地球早期生命的证据,引导学生了解生命如何在地球上诞生;第二部分是地质时期的划分,通过分析不同地质时期的特点,使学生掌握地质时期划分的依据;第三部分如何影响环境,以及环境对生物进化的影响。

1.3地球的历史优秀教学案例人教版必修一高一上学期

1.3地球的历史优秀教学案例人教版必修一高一上学期
五、案例亮点
1.创新的情景创设:本案例以地球历史为主题,通过多媒体展示、实地考察等多种方式,创新性地创设了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到地球的变迁。这种情境创设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2.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本案例通过设计具有挑战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地球历史演变的过程及原因。这种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问题导向
1.设计具有挑战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地球历史演变的过程及原因。
2.鼓励学生提问,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问题导向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分析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地球演变过程中的关键事件,如火山爆发、物种灭绝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提问学生:“你们对地球历史有什么了解?”,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3.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明确学习重点和难点。
(二)讲授新知
1.教师以生动、形象的语言,系统讲授地球历史的基本概念,如地质年代、地层对比、生物进化等。
4.学生总结自己的学习收获,明确今后的学习目标。
(五)作业小结
1.教师布置具有针对性的作业,巩固学生对地球历史的认识。
2.学生完成作业,教师及时批改,给予反馈,指导学生纠正错误。
3.教师总结作业情况,对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掌握程度进行评估。
4.学生根据作业反馈,调整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1.3地球的历史精品课件

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1.3地球的历史精品课件
中生代被称为爬行动物的时代 —恐龙
[归纳总结] 地球环境的演化历史 根据同位素年龄测定法可知,地球形成约有46亿年的历史了。 从其形成到现在,地球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可以
通过地层的研究认识其环境的演变过程: 1.海陆的演变:
(1)地球形成,原始海洋出现,形成最初的海洋、陆地分布 状况。
(2)古生代,地壳运动剧烈,形成一块联合古陆。 (3)中生代,板块运动剧烈,联合古陆解体,各大陆漂移。 (4)新生代,形成现代海陆分布格局。地壳运动剧烈,形成 了现代地势起伏的基本面貌。
4.新生代--最近的生物时代 (1)地球形成,原始海洋出现,形成最初的海洋、陆地分布状况。
较早的地质年代跨越的 硬体生物的大量出现是寒武纪的开始,代表着地球上有大量生物开始出现的新时期,因此寒武纪为显生宙的开始。
3)划分依据:地球演化 1)根据地层岩石年龄确定地层顺序和地质年代
时间较长。 根据同位素年龄测定法可知,地球形成约有46亿年的历史了。
• 2.大气层的演变:
• (1)原始大气: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 和氨,缺少氧气。
• (2)现代大气: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
• (3)演变原因: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 放氧气。因此地球上生命的出现和演化与大气中氧气 的增多密不可分。
• 3.生物的演化:
• 科学家对全球各地的地层和古生物化石进行了对比研 究,发现地球演化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生物的演化呈 现出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向复杂进化的特征。如下 为部分地质年代表:
例如:有丰富植物化石的含煤地层,表示当时是森林茂密的 湿热环境。含有珊瑚化石的石灰岩,表示的是温暖的浅海环境。
4.地质年代表 新 生 代
• 1)含义:
(1)时•间:2距)今 年时~ 间亿年尺, 度:宙、代、纪

2020年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1章第三节地球的历史

2020年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1章第三节地球的历史

第三节地球的历史梳理教材夯实基础一、化石和地质年代表1.地层与化石(1)地层:地层是具有时间顺序的层状岩石。

(2)沉积岩地层特点①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

②常含有化石。

(3)化石:在沉积岩的形成过程中,有些生物的遗体或遗迹会在沉积物中保存下来,形成化石。

(4)地层与化石的关系:同一时代的地层往往含有相同或者相似的化石,越古老的地层含有越低级、越简单生物的化石。

(5)研究意义:通过研究地层和它们包含的化石,可以了解地球的生命历史和克地理环境。

2.地质年代表:地球演化呈现明显的阶段拄,科学家把漫长的地球历史按照由、代、纪等时间单位,进行系统性的编年,这就是地质年代表。

填写下表:[判断]1.地层中的化石是指沉积物中的生物遗体。

(X )2.各类地层中都含有化石。

(X )二、地球的演化历程1.前寒武纪(1)时间:自地球诞生到距今5.41亿年。

(2)演变历程2.古生代(1)时间:距今541亿年〜2.52亿年(2)演变历程(3)古生代末期,发生了地球生命史上最大的物种灭绝事件,几乎95%的物种从地球上消失, 古生代由此告终。

3.中生代(1)时间:距今2.52亿年~6 600万年(2)演变历程⑶中生代末期发生了物种大灭绝事件,绝大多数物种从地球上消失,包括我们所熟知的恐龙,成为中生代结束的标志。

4.新生代(1)时间:距今6 600万年至今(2)演变历程【判断】1.地球大气层中氧气的出现与生物发展密切相关。

(V )2.含有三叶虫化石的地层多形成于中生代。

(X )3.煤炭中有时候会发现含有被子植物的化石。

(X )4.古生代末期、中生代末期均发生了物种大灭绝事件,成为这两个时代结束的标志。

(J )5.第四纪气候蒸冷期,冰川范围扩大,海平面上升,生物向较低纬度迁移。

(X )探究重点提升素养探究点一地层与化石。

探究导引地质历史上各种地质事件的结果和影响,都可在地层和岩石中留下一定的痕迹,因此, 追溯地层和岩石的各种特征及其空间关系,就可了解地壳的发展历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地球的历史教案
一、课标分析
本节课标要求为:运用地质年代表等资料,简要描述地球的演化过程。

本条标准关注的重点是学生会使用地质年代表这类资料去描述地球的演化过程。

为了使学生会使用地质年代资料,则首先要讲明什么是“地质年代”,“界(代)”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要让学生在脑子里建立相应地质年代地球表面的自然图景和不同地质年代之间的关系,形成一种宏观视角下的时空组合。

因此从这部分内容来说学生需要教师提供大量通俗易懂的文字和图像以供其驱使。

其次,“描述”是对学生的要求,指学生会用文字或言语说出地球的演化过程,教学中需要为学生提供“描述”的机会。

而“地球演化过程”指“界(代)”的更替过程,包括据今的年份、地球的基本面貌、地壳运动的情况、古生物情况等。

在描述的过程中,要求学生突出各个年代的特征,注重动态发展的内容和年代间的转变,以获得对地球演化的整体认识。

二、教材分析
通过研读2017版高中地理课程标标和2019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材,了解本章是属于“地球知识”模块组,是教材的开篇章,目的是让学生对地球与宇宙间的关系以及地球的演变过程及内部结构形成一个宏观的认识,为后续的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知识奠定基础。

本章的一二节中分别讲述了地球与宇宙的关系以及太阳与地球的关系。

本节《地球的历史》是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三节的内容,讲述的是地球形成后的演化过程。

本节教材中出现了大量的图表及文字资料,这与本节的内容特点与课标要求相符,因此,学生课前应先对教材进行一个系统的浏览,形成大致的印象,教师在课堂上则应引导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归纳,使学生获得的零散的片面的知识能够系统化、条理化便于记忆,对教材中缺失的前提概念或者背景知识要进行一定的补充。

三、学情分析
1.知识储备
本节内容学生在初中生物课程及初中地理课程当中有涉及到,但由于学习的时间距离稍远,学生大部分能已经遗忘,此外初中所接触的这部分内容对比本节内容相对浅薄,因此学生的知识储备还是相对薄弱,亟待丰富与强化。

备是非常薄弱的。

2.认知特点
高一学生思维活跃,渴望探索自然奥秘、认识生活环境,学生内在的求知欲能促使他们对地球的演变过程产生浓厚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去解决新的问题。

此年龄阶段的青少年记忆力极佳,有利于其识记地质年代及相应的地理环境特征。

十一、板书设计
3.1地球的历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