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雪原》与十七年文学关系的探讨
谈十七年文学
联系作品实际谈一谈你对十七年文学的理解认识。
十七年文学指文化大革命前的十七年,即1949年~1966年间的文学创作。
十七年——这是文学与政治相互交融的时期,在这一时期涌现了大量优秀的作品,人们歌颂祖国,歌颂党,文艺作品多有歌颂的色彩。
十七年文学时期产生了很多艺术成就很高的文学作品,例如:《保卫延安》、《红日》、《林海雪原》、《红旗谱》、《青春之歌》、《上海的早晨》、《创业史》、《红岩》等。
还涌现出如杜鹏程、曲波、周立波、等优秀作家,老舍、田汉等老作家也奉献了不少好的作品。
在这些作品中不难看出十七年文学的特征:首先,十七年文学是带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和强烈的政治色彩的。
面对那时的作品,我们几乎能真切的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政治气息和那个时代人们的某些精神特征。
这一阶段的作品题材大约有三个:歌颂、回忆、斗争。
歌颂党、领袖、社会主义、人民;回忆战争岁月,回忆苦难年代,回忆过去生活;和帝国主义、资本主义、旧思想、旧观念作斗争。
杨沫的《青春之歌》就揭示了在阶级斗争、名族矛盾空前激烈的年代,知识分子的觉醒与分化,表明青年人只有走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道路,只有把个人的命运和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才是唯一的道路。
《青春之歌》是以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35年一二·九运动时期党所领导的北平学生运动为背景的。
主人公林道静是三十年代革命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她曾经是一个有着小资产情调的知识分子,但在后来五四思潮的影响下,她蜕变,一步步的蜕变为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
小说歌颂的是革命力量的不可战胜和人们对革命力量的追求。
然后,十七年文学创作普遍追求重大的社会题材,追求文学的史诗效果,也就是表现大的历史进程,和对英雄人物的壮美性格的崇高,在题材内容上拓展较宽,开掘较深,且多重视影响社会生活的富有社会意义的题材。
十七年文学的题材极具多样性,有对革命历史在现的题材,有农村题材的,有描写革命战争的,不论是《青春之歌》还是其他作品,都表现了一个大的进程,《青春之歌》以九一八事变和一二九运动为历史背景,以林道静的思想飞跃为进程,以此也表现了社会的每一进程。
谈谈我对十七年长篇小说的认识
谈谈我对十七年长篇小说的认识十七年长篇小说定义:十七年小说专指1949年到1966年里出版的中国大陆的长篇小说。
中国当代文学的分期有多种分期。
最常见的就是三分法,按照政治来分期1949-1966(文革前)为十七年文学时期,1966-1976是文革文学时期,1978-?是新时期文学。
十七年文学时代风格政治色彩浓烈。
服务于政治,服从于政治。
十七年文学的说法本来就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它的划分是以政治分期为标准的。
当时,中国的革命事业刚刚胜利。
毛泽东曾经总结革命胜利的经验时说过,革命的胜利靠的是“枪杆子”和“笔杆子”。
新中国成立后,关于文学在社会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起什么作用,被提到了政治的高度,中央十分重视文艺的发展方向。
毛泽东文艺思想《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在1949年后逐渐成为指导全国文学艺术工作的唯一正确的文艺思想。
这时期的文艺路线是:文学为政治服务,文学为工农兵服务。
文学别无选择的充当了生活教科书的任务。
十七年长篇小说的类型一方面出于对中国革命胜利的喜悦,更重要一方面出于要符合当时的文艺路线,把政治与艺术统一。
此时的长篇小说的类型是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统一的“两结合”型文学。
一方面从革命现实出发,但是另一方面在革命现实中展现的是美好胜利的明天。
所以此时一切批判、暴露社会黑暗,存在消极思想的文学一律没有生存的空间。
此时的文学体现的就是歌颂革命胜利,歌颂社会主义建设,将这种美好的革命理想反应在作品中,让人们对美好的胜利的明天充满信心。
所以十七年的长篇小说从题材的摄取,形象的塑造,情节的安排,细节的细节,直至创作的全过程,用革命理想来指导对现实发展的描写,以此来激励人们前进。
在十七年的长篇小说中,作品成就高,称作文学界用八个字来概括了这八个优秀经典长篇“三红一创,青山保林”。
“三红一创”即《红日》(1957)、《红岩》(1961)、《红旗谱》(1957)、《创业史》(1960),“青山保林”即《青春之歌》(1958)、《山乡巨变》(1958)、《保卫延安》(1964)、《林海雪原》(1957)。
《林海雪原》不同文艺样式的比较解读
《林海雪原》不同文艺样式的比较解读作者:马燕妮来源:《文学教育》2012年第12期内容摘要:《林海雪原》是“十七年文学”中出现的一部“红色经典”小说,相继被改编成电影、样板戏、电视剧等不同艺术形式。
本文试图通过对不同艺术形式的分析,解读在不同政治语境和社会大环境影响下的传播意图和内在含义。
关键词:红色经典林海雪原不同版本改编再解读一.“红色经典”与“再解读”何谓“红色经典”?“红色”是中国革命特定语境下的产物,是反映了社会主义革命、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等革命信仰和意识形态的艺术再现,是象征着社会主义革命、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等革命信仰和意志的符号,在中国现当代史中有非常明确的政治意义。
“红色经典”因其所覆盖的作品的时间跨度,又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从广义的方面来看,“红色经典”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国人民的国内解放战争和民族解放战争为题材的一批文学艺术作品,包括小说、诗歌、戏剧、电影、舞蹈等方面的作品,这些作品诞生在烽火连天的战争年代和“文革”前17年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时期。
从狭义的方面看,“红色经典”建国后到文革之前17年间以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社会主义建设为题材的文学作品。
成就最高的作品历来被认为是“三红一创”、“青山保林”(即《红旗谱》《红日》《红岩》《创业史》《青春之歌》《山乡巨变》《保卫延安》《林海雪原》)。
何谓“再解读”?“再解读”是1990年以来,一种以经典重读为主要方法的研究思路。
“再解读”作为一种批评的策略侧重探讨文学文本的结构方式、修辞特性和意识形态运作的轨迹,把文学推入更深入具体的层面。
“再解读”研究主要包括了三种方式:一种是考察同一文本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结构方式和文类特征上的变化,辨析不同文化力量在文本内的冲突或“磨合”关系。
这也是本文重要运用的解读方式。
第二种分析文本的方式,讨论作品的具体修辞层面与其深层意识形态功能(或文化逻辑)之间的关联。
第三种文本分析方式主要是试图把文本重新放置到产生文本的历史语境之中,通过呈现文本中“不可见”的因素,把“在场”/“缺席”并置,探询文本如何通过压抑“差异”因素而完成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全面覆盖。
林海雪原与传统小说
“十七年”小说研究《林海雪原》与传统小说李 杨 能够代表“十七年文学”最高成就的作品,历来被认为是“三红三红一歌”,即《红旗谱》、《红日》、《红岩》和《创业史》或《青春之歌》,因为这些与主流意识形态高度契合的作品的确鲜明地反映出这一时代特有的精神状况。
然而,在“十七年文学”中还有许多在政治上没有进入主流,却因为拥有非常广泛的读者群的作品同样不可忽略。
以《林海雪原》、《新儿女英雄传》、《铁道游击队》、《敌后武工队》、《烈火金刚》、《野火春风斗古城》等为代表的“革命通俗小说”为例,这一类型的作品虽然在主题思想上与“三红一创”并不存在真正的区别,然而由于这些作品大量借用了传统小说的艺术方式,诸如小说以情节为中心的结构方式、类型化的人物塑造、“花开三朵,各表一枝”以及“大故事套小故事”的叙事方式、情节与叙事节奏上的章回小说痕迹、使用大量“巧合”造成的传奇效果、全知全能的叙事角度等等,因而极大地满足了积淀于读者意识层面与潜意识层面的传统审美习惯,实际上承担了将抽象与超验的“革命”与“政治”通俗化的功能,因而在“十七年文学”的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作为这一类“革命通俗小说”的代表作品,《林海雪原》一直被视为这种“新的政治思想和传统的表现形式互相结合”的典范,①在有关《林海雪原》的创作谈中,只读过六年书,十多岁就参加了革命的曲波,坦承自己的文学知识主要并不是来源于像《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样的外国小说,而是来自于类似于《水浒传》、《三国演义》、《说岳全传》等中国传统的通俗小说。
②《林海雪原》出版后,小说的“民族风格”即一直为论者所关注,但多停留于以上论及的“形式”范畴。
清末民初小说批评家管达如曾将“英雄、儿女、鬼神”视为中国小说的“三大元素”③,本文尝试以此为基点,通过分析《林海雪原》与此三大元素构成的中国通俗小说的三大类型———“神魔小说”、“英雄(武侠)小说”与“言情小说”的内在联系,揭示这部作品与传统通俗小说在人物类型、叙事结构、修辞方法以及艺术风格等等“形式的意识形态”层面更为内在的联系。
试析“十七年”时期的文学批评眼光与批评风尚―以《林海雪原》的早期批评为例
试析“十七年”时期的文学批评眼光与批评风尚―以《林海雪原》的早期批评为例论文关键词:《林海雪原》文学批评现实性传奇性真实论文摘要:“革命英雄传奇”《林海雪原》初版于1957年,1958年和1961年经受了两次大规模的评介。
第一次以专业批评家为主体,第二次则出现了大量群众评论。
两次批评活动都以“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为评价标准,强调作品的思想性、现实性、真实性与群众教育功能。
这些评介并非纯粹的文学批评,在理论探索上鲜有贡献。
要了解一个时代的文学思潮和文艺思想,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是阅读那个时代对具体作家作品的评论,尤其是当这种评论较为集中,形成某个热点时。
初版于1957年9月的长篇小说《林海雪原》,被当时的批评家看作“建国以来优秀作品之一”,在当时广大“工农兵群众”中影响非常大,不到一年即发行55万册。
由此也引发了批评家们诸多评论,这些初期的批评主要集中在1958年秋季以前。
检视这些主要是针对作品本身的评论,不难从中透视出一个特定时代(1949-1966,后来在当代文学史上被称为。
十七年’,时期的文学批评眼光和批评风尚。
《林海雪原》写的是解放战争初期,东北解放军一支36人的“小分队”在深山密林所进行的剿匪斗争。
它能够在“深人”“普及”到读者群方面取得很大的成功,这其中的原因是批评者最先需要考虑的问题。
许多评论者都注意到这部作品具有鲜明的“独创性”,有人将它与《烈火金刚》等一同看作“一种特殊类型的小说”,并名之为“革命英雄传奇”,认为这种小说“比普通的英雄传奇故事要有更多的现实性……它又比一般的反映革命斗争的小说更富于传奇性。
许多人的评论正是在这“现实性”与“传奇性”两方面及其关系上做文章,有的由“传奇性”又进一步得出作品的“民族风格”“民族特色”来。
说《林海雪原》“富有传奇色彩的特色”,甚而把这视为小说最重要的成就之一,这样的表述在当时的评论文章中极为常见。
而对所谓传奇性的理解,各人也都大同小异,并无争议,主要是指这样一些方面:故事情节的奇特与巧合;人物的大智大勇等经过“神化”的性格特征;以及自然环境的极度险恶与壮丽。
浅析《林海雪原》作品中的革命浪漫主义
生共 鸣 。
一
利时戒骄戒躁 , 不悲不喜 , 一心计划着下一步的作战计划 。少剑波
在 曲波 笔下 是完 美 的 , 具 有将 帅之 风 , 但却有一种概念化倾向 , 完
、
பைடு நூலகம்
故事情节 超乎寻 常 , 富有传奇 色彩
美到极致不免有做作之嫌。总之从整体上来看 , 少 剑波 的形象是 充满着完美 主义的 , 体现 了一种浪漫主义理想色彩。 “ 以我最深的敬 意 ,献给我英雄 的战友杨子 荣、高波等 同
的真人为原型创造的英雄形象 , 作者说 , 在他 率领 小分队深入林
惊 心的惨状” , “ 令人胆寒 ” 。“ 村 中央许家店门前广场上 , 摆着一
口鲜血染红 的大 铡刀 , 血块凝结在刀床上 , 几 个人 的尸体一段段 尸体却都没有 了头 。… … 狼藉地倒着二十多具被害者的遗体 , 有 老头 , 有小孩…. . 文章开篇就 描写了一幕幕血腥惨 烈的景象 。 接着 描写少剑波受命 剿匪 , 刘勋苍猛擒 了刁 占一夜审 、 捉妖道 ,
理论 前 沿 2 0 1 5 年第 2 期
浅析《 林海雪原》 作品中的革命浪漫主义
高 龙
( 长安大学政治学 院 ,陕西 西安 7 1 0 0 6 4 ) 【 摘 要】 在“ 十七年 文学” 中还有许 多在政 治上没有进入 主流 , 却 因为拥有非常广泛的读 者群体而 同样不被 忽视的作品 . 它们被称 为
敌取得 胜利 的故事 。通过奇袭奶头山、 智取威虎 山、 大战 四方 台
红一创” 或“ 三红~歌” , 即《 红旗谱》 、 《 红日 》 、 《 红颜》 和《 创业史》 或《 青春之歌》 , 因为这些与 主流 意识形态高度契合 的作品鲜明
十七年文学代表作品
十七年文学代表作品一.《保卫延安》《保卫延安》写的就是解放战争中的延安保卫战。
一九四七年三月初,国民党反动派以数十万兵力对我延安发动了疯狂的进攻,我人民解放军和陕甘宁边区人民在毛主席亲自领导下,从防御转入进攻,并在沙家店等有名战役中歼灭数倍于我的敌人,取得了当时西北战场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辉煌胜利。
这部长篇小说真挚动人地描写了这次保卫延安战争中几个著名战役,描写了彭德怀将军,描写了指战员中不少奋不顾身的英雄人物,作品以周大勇连长的英雄事迹为核心,描绘了人民战争的历史画卷,是一部描写我国人民解放战争的有力作品。
二.《红日》1959年面世的小说《红日》,属于“红色经典”的文学范畴。
如今被人们视为“红色经典”的文本。
吴强的长篇小说《红日》在用艺术形式表现重大战役方面作了较好的探索。
它以1947年山东战场的涟水、莱芜、孟良崮三个连贯的战役作为情节的发展主线,体现出作者对现实战争小说的“史诗性”的艺术追求,即努力以宏大的结构和全景式的描写展示出战争的独特魅力。
这三次战役中,解放军有败有胜,各具特点,作家的描写也有略有详,各有侧重,在叙述历史事件的过程中,体现了其在小说结构上的匠心。
作品采用先抑后扬的方法,先以涟水撤退来表现当时国共双方力量的悬殊和解放军面临的严峻形势。
发生于1946年底的涟水战役,以国民党军队攻占涟水,人民解放军因伤亡惨重而被迫撤退而结束。
涟水撤退在整个国共军事冲突中只是一个小插曲,但作家将它一开始就展现在读者面前,使整部作品充满了悬念和吸引力,使后面战事的发展成为读者共同关心的焦点。
而且,作家通过解放军在战场上的被动局面,既形象地表现了当时山东战场上力量的强弱对比,为解放军的最终胜利造成强烈对比,以说明战争胜利的来之不易;同时也为进一步刻划国共双方各具个性的人物形象作了很好的铺垫。
作家一开始就把解放军放在“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绝境之中,这样的结构布局在当时习惯于描写解放军“横扫千军如卷席”的文学作品中显得独特而又真实,体现出这位战争小说作家在当时的时代共名下对表现现代战争的独到眼光。
传奇与真情:一部独特的战争小说《林海雪原》-论文
本科生毕业论文题目传奇与真情:一部独特的战争小说《林海雪原》目录中文摘要、关键词 (11)一、《林海雪原》的神奇性 (4)1、环境的险恶之奇 (4)2、情节的巧合之奇 (5)3、理想人物的传奇塑造 (6)(1)、理想的青年指挥官—少剑波 (7)(2)、理想的打匪英雄——杨子荣 (8)(3)、理想的“白衣天使”——白茹 (9)(4)、理想的革命英雄能手群体 (9)二、真情的自然流露 (10)1、对匪徒的憎恨与对人民的热爱的情感交织 (11)2、革命恋情 (12)3、战友深情 (13)注释 (23)参考文献 (23)英文摘要、关键词 (25)传奇与真情:一部独特的战争小说《林海雪原》摘要:曲波的《林海雪原》充满激情的讲述了少剑波带领小分队在茫茫无际的林海雪原剿灭许大马棒等土匪的传奇故事。
从全文看,作品充满了传奇色彩,艰难险恶的环境,紧张激烈的战斗生活,见证了小分队的神奇与勇猛。
不仅如此,与其他革命传奇小说相比,《林海雪原》的字里行间真切的体现出人间真情,这里不仅有小分队对人民的热爱,战友之间的阶级情谊,还有战火之中燃烧的那份真挚的爱情。
整部作品以“奇”与“情”贯穿其间,是一部值得一读的优秀的战争小说。
关键词:《林海雪原》传奇真情导语:作为十七年小说的经典之作,曲波的《林海雪原》以其独特的叙事方式、语言特色及其浓厚的传奇色彩赢得了众多读者的青睐,它是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基础演绎的一部震撼人心的林海雪原剿匪英雄传奇。
作者曲波在作品中富有激情的讲述了团参谋长少剑波奉命率领三十六人的小分队在严寒的冬季奔赴茫茫林海、皑皑雪原剿灭许大马棒、座山雕、九彪、马希山等顽匪的英雄传奇故事。
作品生动的展现了我人民解放军战士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创造的一系列神奇的战术以及他们不畏艰苦、勇于奋斗、敢于拼搏、乐观向上的革命心态。
整部作品充满了传奇色彩,可以说是十七年革命英雄传奇的代表之作。
而且作品中最值得读者回味的还是文中流露出的对人民、对战友、恋人的真情实意,这一点是作品胜于其他革命传奇小说的最根本所在。
《林海雪原》“五虎将”人物形象分析
《林海雪原》“五虎将”人物形象分析韩济阳山东大学(威海)文化传播学院摘要:《林海雪原》是“十七年文学”中革命历史题材小说八部经典长篇作品“三红一创,青山保林”的一部,描写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一支小分队在东北地区剿匪的故事,作者曲波依照其自身经历创作而成。
作为“十七年文学”中的经典作品,其创作基调是宣扬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至今仍使读者有着强烈的阅读快感,得益于作者借鉴并采用了中国传统小说中的“五虎将”模式,在创作模式中融合了浓厚的民间趣味。
关键词:林海雪原;五虎将;英雄主义;革命乐观主义;阅读快感;民间趣味“五虎将”即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中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五位蜀将。
由于他们均忠肝义胆、武艺高强且性格各异,所以后世小说也往往借鉴这种角色设定模式,比如知侠的《铁道游击队》中的“五虎将”:刘洪、王强、林忠、鲁汉、小坡。
在《林海雪原》中,“五虎将”自然便是少剑波、刘勋苍、杨子荣、栾超家、孙达得。
少剑波是作者曲波依照其自身经历塑造出来的人物形象。
作为《林海雪原》整部作品中的主人公,其自然是“五虎将”之首。
少剑波所展现的是一位对党忠诚,有勇有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指挥员的形象。
他从小失去父母,由其姐姐鞠县长抚养长大,并且在青年时期就加入八路军,较早地接触到了革命思想,并成为了一位对党忠诚,立场坚定的八路军战士。
比如,当他对女卫生员白茹产生爱情时,他始终把党的任务放在第一位。
同时,少剑波还是一位智勇双全型指挥官。
在前往东北剿匪前便在烟台运用自己智慧深入虎穴,成功解救城隍庙中被困同志,大显身手;在整个东北剿匪中,他进行巧审刁占一、秒擒定河老道、奇袭奶头山、智取威虎山、大战四方台等行动,这些行动无一不彰显出他的智勇。
作为小分队的大脑,少剑波是整个剿匪过程的核心人物。
作者对于少剑波的着墨是最多的,除了描写他的忠诚、勇毅、智慧之外,还把他塑造成一位浪漫的儒帅。
少剑波还为白茹创作出了极其浪漫的诗歌,而他与白茹正是一对类似于传统小说中“英雄美人”的人物。
林海雪原
2-3千的文学分析评论文章缺失与审美价值并存的文学魅力--《林海雪原》之我评十七年小说是以唱诵歌为主流的红色经典,通过塑造高大全的英雄形象歌颂中国共产党,是为政治服务的高度政治化的文艺生产的产物。
它们具有统一的一般审美模式,有一个共同的单调的色彩—红色。
然而,这些红色经典作品虽然有很强的政治性,但是艺术美感也很强,十七年的小说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仍有值得称赞的地方。
其中有很多可读性很强,深受广大读者喜爱的作品,比如《林海雪原》。
作为众多红色经典中具有传奇性、可读性强的《林海雪原》,既有缺失,又有它独特的艺术价值。
《林》没有摆脱和突破当时战争小说的一般审美模式,在利用传统的民间文化因素方面没有获得完全的成功。
十七年文学时期是文学独白时期,比较单一,《林》打上了太多那个时代的烙印,它的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
作品中的人物塑造过于“神化”,显得不真实。
比如杨子荣这样的英雄人物成天除了干革命打土匪外,几乎没有自己的情感世界可言,邵剑波这一主要英雄人物,生活中他有时候象一个小孩子一样需要姐姐的照顾,工作上,对党无限忠诚,对上级和领导十分尊重又交往融洽;对于属下,既能平等交往又能显示威严;对于女同志,既十分关爱又能坚持立场;对于普通群众,能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困难,与他们交朋友,而邵剑波与白茹之间纯洁的爱情,却因为种种顾忌而写得云遮雾盖,欲说还休,不敢越雷池半步。
看来作者是怕什么情呀爱呀之类东西多了,会影响英雄人物的高大形象,这些英雄人物让我觉得就像神一样,他们没有失败,没有缺点,缺乏难于被现代人所接受。
小说中白茹这一人物让“十七年文学”塑造的英雄人物总是高、大、全,反面人物则是假、丑、恶,两种人物泾渭分明,好人特别的好,坏人特别的坏。
在人性的背景下,这些人物过于平面化和抽象化,以至于因长期受这样的文学作品影响,读者的审美情趣和思考模式也在某种程度上被固定化、概念化。
《林海雪原》就是这样的典型,从中可以看出作家是通过怎样的想象性描写,使英雄人物神话起来,美化起来;反面角色是如何作为对立面存在,从而完成想象的共同体来强化社会主义意识,最终完成民族国家的重构。
“十七年文学”的“再解读”对文学史写作的意义和启示
象 等浅 层次 的分 析上 , 始终 摆 脱 不 了庸俗 文 学 观
收稿 日期 : 2 0 1 5 —0 3 —2 O 作者简介 : 双 爽( 1 9 8 7 ~) , 女, 河南平顶山人 。硕 士研 究生 , 主要从 事现 当代 文学研 究。
・ 5 3 ・
2 0 1 5年 第 6期
式 获得 了异 常 丰 富 和 复杂 的价 值 , 它 本 身 所包 含
的丰 富议 题 在 当代 文 学 研究 中成 为 2 O世 纪 中国 现 当代 文学 的重 要命 题 。基于 这些 原 因 , 对“ 十 七 年 文学 ” 的研 究 已然成 为 学界研 究 的热点 。
一
个热 潮 。邓小 平在 第 四次文 代会 祝词 中进 一步 肯
NO V . 2 01 5
“ 十七年文学” 的“ 再解读 ” 对文学史写作 的意义和 启示
双 爽
( 重庆 师 范大 学 文 学院 , 重庆 沙坪 坝 4 0 0 0 0 0 )
摘 要: “ 十七年文学” 是 2 0 世 纪文 学 史上 , 它 既 被 高 度
定 了“ 拨 乱反 正 ” 的举 措 , 他 认 为 文 革 之前 的文 艺
路线 基 本上 是 正 确 的 。但是 由于 这 个 时期 对 “ 文 革” 的4 t t N, 也 殃 及 到 了 具 有 鲜 明 意识 形 态 性 的 “ 十七年 文学 ” , 而 长 期 封 闭 的 文 学环 境 也 限制 了
赞 扬过 , 也 被 彻 底 否定 过 。 对“ 十七年文 学” 的研 究 , 可 以 或 隐或 显 地 看 出 时 代 的 变化 , 以及 文学研 究的转 向。
其中, 9 0年代一 些海 内外学者对“ 十七年 文学” 的“ 再解 读” 是 当代 “ 十七年 文 学” 研 究比较 重要的 一部 分 , 他们 运用 多种理论方法对“ 十七 年文学” 进行深入 阐释 , 在这一 文学思潮 中, 李杨 的解读借 助福柯 的知识 考古 学, 推 进 了十七年文 学的研究 。通过对“ 十七年文学” 接 受史的回顾 , 以及对李杨“ 再解读” 思路 的深入 剖析 , 从 中提 炼
结合作品谈谈对十七年文学的总体特征的认识
十七年文学之概括及论述五六十年段中国文坛,受到政治的压迫“强奸”,而不得不服从于政治,以政治的要求作为文学创作的动因。
政治气息充斥于文学作品之中.。
十七年文学作品虽有种种的不足,但在中国文学史上也是占有相当的地位的。
在中国近、现、当代文学史上有着较高的艺术成就和丰富的艺术内涵。
集中体现于三红,创青山保林——《红颜》,《红日》《红旗谱》《创业史》《青春之歌》《山乡巨变》《保卫延安》《林海雪原》。
其作品都体现着如下的特点。
一,史诗创作情结。
写作类容都为有关新中国的重大历史或者有特别意义的事件为落点,用极大的篇幅笔墨去渲染。
营造史诗性的效果。
如《红日》描写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及社会主义建设等不同历史时期我国人民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和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
《林海雪原》描写东北民主联军一支小分队,在团参谋长少剑波的率领下,深入林海雪原执行剿匪任务的过程。
《红旗谱》将故事背景置于大革命失败前后十年革命斗争的历史背景下,冀中平原两家农民三代人和一家地主两代人的尖锐矛盾斗争,以“反割头税”和“二师学潮”为中心事件,展示了当时农村和城市阶级斗争和革命运动的壮丽图景。
《红岩》描写重庆解放前夕残酷的地下斗争,特别是狱中斗争;小说把反动派在全局上不可逆转的覆灭命运,与局部上的气势汹汹,疯狂镇压;把革命事业全局上的辉煌胜利,与革命者个人的悲壮牺牲,统一起来。
《山乡巨变》完整地描写了湖南省一个叫清溪乡的农业生产合作社从初级社到高级社的发展过程,艺术地展现了合作化运动前后,中国农民走上集体化道路时的精神风貌和新农村的社会面貌。
二,英雄崇拜心理。
《林海雪原》中的杨子荣是聪明,机智勇敢的化身,上演了一场绝妙的“无间道”,为了进一步了解威虎山匪帮的情况,提出打入匪帮的内部,乔装成成土匪,只身来到威虎山,机智的回答了“八大金刚”盘问;在座山雕精心布置的“与来袭共军激战”的战斗中,保持清醒的头脑,识破诡计,将计就计乘机送出所摸清楚的情报,并且打入敌人内部。
浅谈红色经典《林海雪原》
浅谈红色经典《林海雪原》我是在初二的时候拜读的曲波的《林海雪原》,当时还和一个很好的朋友一起看了样板戏《智取威虎山》,被其中少剑波、杨子荣、刘勋苍等的胆识和大无畏的精神所折服。
许多年过去了,现在想来,小说中那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血肉饱满的英雄形象依然能鲜活的浮现在我眼前。
曲波,山东龙口人,是我很喜欢的一位作家。
当全面抗战正式打响,年仅15岁的曲波就参加了八路军,16岁便当上文化干事,17岁当上指导员。
战争十分艰苦,也十分残酷,在一次战争中,曲波受了重伤,留下了终生残疾。
更不幸的是,1942年,曲波被打成“托派”,遭受严刑拷打、逼问,在逆境中,曲波坚守信仰,最后平反昭雪。
日寇投降后,内战爆发,东北的国民党顽固势力组成数十万土匪武装,顽据在林海雪原。
为了对付匪股,曲波率领一支英勇善战的小分队,深入东北牡丹江一带深山密林与敌人周旋,进行艰难的剿匪战斗。
曲波于1957年出版《林海雪原》,这部小说是他在回忆这段传奇的经历时创作出来的,小说出版不久就在全国引起轰动。
1959年至1962年他先后完成了《山呼海啸》和《桥隆飙》两部长篇小说的初稿,他还创作有反映工业建设题材的小说《热处理》、《争吵》和散文《散观平武》等。
在文化大革命时期他受到严重的打击和迫害,作品被红卫兵视为毒草而烧毁,直至文化大革命后才得以平反。
已经了解了小说的作者和背景,如果想要深入探究这部文学作品还必须要将其历史还原,从叙事结构、内容题材、表现手法等方面来研究。
当时正值建国初期,文学界正处在我们现在定义的“十七年文学”时期,这一阶段的作品题材大约有三个:歌颂、回忆、斗争。
《红旗谱》、《红日》、《红岩》和《创业史》、《青春之歌》在“十七年文学”时期成就最高。
《林海雪原》这部作品虽然在主题思想上与“三红一创一歌”并不存在什么区别,不过由于这些作品大量借用了传统小说的艺术表现手法,小说以情节为中心的叙事结构、典型人物的形象塑造、大故事套小故事的叙事手法,情节展开与叙事节奏上与章回小说相似,使用大量“巧合”形成传奇效果等等。
“十七年”时期的文学批评眼光与批评风尚——以《林海雪原》的早期批评为例
对 于 “ 奇 性 ” 内 涵 , 有 人 尝 试 作 出概 括 。 传 的 也 如说 “ 所 谓 传 奇 色彩 , 际 上 就是 一 种 浪 漫 主 义 的手 法 ” 。对 这 样 的 实 ④
实相 符 、 扎 根 在 现 实 生 活 的 土壤 里 ” 一 角 度 着 眼 , 对 于 “ 这 如
它 又 比一 般 的反 映 革 命 斗 争 的小 说 更 富于 传 奇 性 ” 。 许 多 ② 人 的评 论 正是 在 这 “ 实性 ” “ 奇 性 ” 方 面 及 其 关 系 上 现 与 传 两
这种 小说 “ 比普 通 的英 雄 传 奇故 事要 有 更 多 的 现 实 性 … …
致 的“ 本 精 神 ” 什 么 , 只 作 为 一 种 想 像 中 的“ 根 是 则 常识 ” ,
缺 少 必 要 的理 论 概 括 和 阐述 。不 过从 一些 文 章 的具 体评 述
过程 看 . 致是指一些类 似尊重现 实生活 的“ 观规律性” 大 客 的东 西 。论 者 对 《 海 雪 原 》 奇 性 的 正 面评 价 , 林 传 多从 它 与 现
第 3 0卷 第 3期
20 0 9年 5月
云 梦 学 刊
J umal f nme o o Yu ng
V0_O.No3 l 3 .
Ma . 0 9 y2 0
“ 十七 ’ 年’ 时期的文学批评眼光 与批评风 尚 以《 海Βιβλιοθήκη 雪原 》 林 的早 期 批 评 为例
侯 桂 新
( 南 大 学 中文 系 ,香 港 ) 岭
致 的 浪 漫 主 义 , 不 是任 何 其 他 的 浪 漫 主 义” 。至于 这 种 相 而 ⑤
论《林海雪原》的"狂欢化"叙事
限 。在狂 欢节 期 间 , 人们 只能按 照它 的规律 , 即按 照狂 欢 节 自由的规律 来生 活 。 狂欢 节 具有 宇 宙 的性质 , 这是 整 个世 界 的一 种 特
获得的一种酒神体验 , 在暴力的表演 、 实施过程中, 个 体的生命强力被宣泄 、 放大和尽情演绎 , 生命 的狂放 姿态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展现。《 林海雪原》 中“ 刘勋苍
猛擒 刁 占一 ” 一 节 中有 这 么一段 描 写刘 勋苍 与 敌人 肉 搏 的场 面 : 只离二 十 步远 , 刘勋 苍 抓起 一 块石 头 , 猛 掷 过去 。 正击 中那 人 的后脚 跟 , 他歪 了两 歪 , 倒下了。 刘 勋苍 抢 上去 , 刚 要 伸手 , 那 人 从 腰 中抽 出一 把 匕首 —— 这 是 土 匪最后 一招 , 每个 土 匪都 备有 一把 —— 准 备最 后 挣 扎厮 杀 。 那人 咬牙 瞪 眼 , 握 着 匕首 , 朝 刘勋 苍 的胸上 刺 来 。刘勋 苍 向旁 边一 闪 , 躲 过 匕首 , 飞起 一脚 , 向匪 徒 还 没 收 回 的右手 踢 去 , 正 中匪徒 的右 腕 。那 把 匕首 发 出铮 铮 的哨声 , 向一 旁 飞去 , 正刺 在一棵 树 上 。 刘 勋 苍 掐 住 那 匪 徒 的 脖 子 一 甩 ,那 匪 徒 滚 了 两三个滚 。 待 他就势顺 坡爬起来 时 , 已经 上 气 不 接
下 气 … …
看作 通 往 悲剧 诗人 心 理 的桥 梁 。 ” 革 命 历史 小说 大部 分 是关 于革 命 战争 记 忆 的力作 , 革命 战争 中敌我 双方 的 拼杀 , 从 战役 整 体上 说 自然 是 一种 基 于周 密策 划 的
《林海雪原》》,曲波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1月出版
《林海雪原》》,曲波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1月出版作者:来源:《科学导报》2021年第07期《林海雪原》描寫的是解放战争初期东北剿匪的战斗。
1946年冬天,东北民主联军一支小分队,在团参谋长少剑波的率领下,深入林海雪原执行剿匪任务,侦察英雄杨子荣与威虎山座山雕匪帮斗智斗勇。
《林海雪原》一直被视作“革命通俗小说”的典型代表,并被誉为“新的政治思想和传统的表现形式互相结合”的光辉典范,它更是整个“十七年文学”发展之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小说作品。
一切都来源于矿山,一切都来自童年的生活。
《把一切献给党》是吴运铎一生的真实经历。
他的生命源于矿山,也就注定了他在机械方面的天才。
战乱的时代给了他觉悟的意识,也为他发挥才能创造了条件。
吴运铎的一生与共和国的枪炮制造史一起走过。
《青春之歌》是女作家杨沫的代表作。
这是一部全面反映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学生运动的长篇小说,展现了从“九一八”到“一二·九”这个历史时期,北京的一批青年大学生为了反对封建统治,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拯救危难中的祖国而进行顽强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真实、生动地揭示了一代知识分子走向革命的必由之路。
1937年,胶东半岛王宫庄贫农冯大娘,面临丈夫被地主逼死,大儿子离家出走,便参加了革命,后来和大女儿一起,积极参加村里的抗日民主政府,抵抗日寇的扫荡。
冯大娘支持女儿当民兵,送二儿子参加八路军。
在遭到汉奸告密后,未来的儿媳不幸牺牲,自己也被捕,但冯大娘强忍悲痛,把敌人引向地雷阵。
最后,冯大娘拿起枪,将仇恨的子弹射向了汉奸王柬芝。
本书从家庭为出发点,生动描写了一位伟大母亲在民族和个人的漩涡中的崇高情操。
王树增历时六年,精心创作的《长征》从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重新认识了长征的重要意义,是红军长征70多年以来,第一部用纪实的方式最全面的反映长征的文学作品;王树增查阅了大量的史料,实地采访了许多老红军战士,书中的许多重大事件和资料都是首次披露;在书中,作者弘扬了长征体现出来的国家统一精神和不朽的信念力量;此外,作者还讲述了在这一伟大壮举中许多感人小事,让我们通过丰富的细节更加亲近地去接触长征的历史。
“家先于国”:《林海雪原》的无意识叙述
011作品评析“家先于国”:《林海雪原》的无意识叙述曹 源《林海雪原》作为十七年中国文学的代表作品,政治化、阶级性无可避免,并且在那种特定的历史环境下,批判、斗争,强调阶级性是时代加之于《林海雪原》及其同时期相似作品的历史任务和社会使命。
然而,《林海雪原》正如批评者所说:“没有处理好‘私仇’与‘公愤’的关系,缺乏集体意识与群众的深厚感情。
带有小资产阶级因素,封建因素。
” 家先于国——从家庭覆灭中走向国家层面的革命。
这里所说的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庭概念,而这里的国,是指现代革命中的国家概念。
《林海雪原》的主要人物少剑波、杨子荣都有先家庭、后国家的倾向,换言之,在“公愤”之前,都有极深的“私仇”存在。
“至此,少剑波的身份由一名单纯的解放军转变为肩负杀‘父’血仇的复仇王子。
”[1]在失去了个人层面的小家庭后,转而投身革命事业,走向人民。
“有个人的恩仇,也有民族的恩仇,当两者合二为一时,无疑是最理想的。
”[2]一、“无父无母”的英雄塑造模式小说主要人物少剑波、杨子荣都无父无母,卫生员白茹也没有父母兄弟,其他小分队的人物也没有很准确地对家庭完整的描述。
少剑波唯一的姐姐鞠县长在作品第一章就光荣牺牲。
这种切掉“家庭羁绊”的革命模式不外乎就是弱化家的概念。
在十七年文学思潮中,家庭、爱情等个人情感都是被看作不利于革命事业的对立因素。
家庭会处在革命的对立面,这是从一个反面,客观上证明了家庭对于人本身的重要性。
家庭的存在,会左右英雄人物的情感。
因此,现代革命中的国家和传统意义上的家庭就无可避免地存在矛盾冲突。
在国和家的选择中,英雄人物也一定要选择牺牲亲人,维护集体利益,要“以党为家,以革命为家”。
[3]如若不然,便会受到批判。
因而,无一例外的“无父无母”成为塑造英雄的出路。
二、家庭成为参加革命的起因作品的一个主要人物——杨子荣,走上革命的原因是家庭破碎,无路可走后开始了革命。
“年轻的杨子荣,天天想报仇,可是一来力孤势弱,二来没有机会下手,也只有长期忍耐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海雪原》与十七年文学关系的探讨
——《林海雪原》之读书笔记关于我文章中的这次探讨,主要集中在两个关键点上面,即是曲波的《林海雪原》这部作品以及代表着从建国之后直到文化大革命前夕这十数年间颇具典型性的十七年文学。
这两个关键点,是与我们所要探讨的主题密切相关的,通过对两个关键因素的逐步深入的探寻,不久就一定可以找到我们所一直追寻的答案。
在进入正题之前,我觉得很有必要在文章开始之前由我为大家大致地介绍一下《林海雪原》大概的故事情节,以便大家能够对这部作品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从而使我的这一篇文章能够有一定的事实依据。
《林海雪原》这部小说主要讲述了解放战争初期,国民党军队的主要兵力压向东北,形成了国共双方严重对峙的局面。
与此同时,国民党又搜罗了一些伪满官吏、地主、恶霸等社会邪恶势力,组织了土匪武装,号称所谓“中央先谴军”,不断地对共军进行军事骚扰,使其处于腹背受敌的困境。
而当共军抽出力量进行扫荡后,一部分被击溃的国民党匪首又钻出了深山老林,疯狂地烧杀抢劫,凶恶之状闻所未闻。
就这样,为了清除匪患,由小说的主人公少剑波所带领的36人的小分队,插进了林海雪原,与这些“鲨鱼性、麻雀式”的敌人不断地进行交锋。
经过上面一段对小说故事情节的介绍之后,想必大家对于小说的内容应该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那么,接下来,就让我继续来为大家介绍一些关于作者曲波的一些情况以及小说相关的创作背景,以此希望能够让本文对于作品的探讨可以达到知人论世这一重要的治学标准。
小说的作者曲波出生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是山东蓬莱人。
15岁高小毕业
后参加了八路军。
1945年,担任牡丹江军区二团副政委,1946年冬,亲自带领一支小分队,深入林海雪原,与国民党在牡丹江一带的残匪周旋。
经过近半年的艰苦斗争,终于歼灭了这些顽匪。
作者的这一军旅生涯,也就成为了其创作这部小说重要的素材来源。
关于小说的创作背景,我们需要了解的是:这部小说问世于1952年,此时正值建国不久,国内文学界也涌现出了大量描写革命的红色革命文学,而这部小说则是这些作品中颇为经典的一部。
接下来,我们有必要来揣摩一下作者创作这部小说的写作目的以及其实际上所发生的社会功用。
根据小说的故事情节以及作者一生的经历,可以很容易地知晓,这部小说一个很直接的目的,即是以此一部小说来记录自己一生经历的主观想法,由此,我们也可以大致地将其看做是作者的自传。
但是,除此之外也有另外一个目的,也是可以很明显地表现在小说内容的诸多描写之中的。
或许是由于作者社会身份的客观原因吧,小说中有着明显的褒共贬蒋的倾向,甚至于完全把共产党天使化、完美化,而把国民党则完全地恶魔化、丑恶化。
因此,不难看出,这部小说的主要目的在于迎合时代的潮流,为共产党,即胜利者歌功颂德,这与我们所学到的古时候的所谓的御用文学也并无什么太大的区别。
由此看来,这部作品的社会功用也不甚艰深,共产党普遍地受到了人民的支持,而这部小说也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一部脍炙人口的红色经典作品。
文章到此为止,大致完成了对于第一个关键因素的探讨,接下来我们将对第二个关键因素进行探寻,即是“十七年文学”这一专有名词的讨论。
十七年文学是指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到"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1966年)开始,这一阶段的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属于中国当代文学的一个时期。
十七年文学所呈现的特点亦是非常鲜明的,因为正值建国之初,全国人民
对于中国共产党以及它的领袖都是无比崇拜的,整个国度的人都是如此地激情澎湃,而思想却是相当的单纯,这也不同程度地反映在文学作品中了,所以这一阶段的作品题材主要有三种:歌颂、回忆、斗争。
歌颂党、领袖、社会主义、人民;回忆战争岁月,回忆苦难年代,回忆过去生活;和帝国主义、资本主义、旧思想、旧观念作斗争。
从十七年文学的创作题材我们可以不难看出,那个时期的中国全都沉醉于解放战争胜利的巨大喜悦之中,以致于对于正在接近他们一场浩劫却全然不知。
十七年文学,所集中体现的问题主要在于,长期以来所形成的盲目的领袖崇拜主义以及极端的个人英雄主义崇拜,正是因为这些,才导致了后来的那一场历时长,危害大的灾难——文化大革命。
熟语有云:“窥一斑而知全豹。
”通过这一部《林海雪原》,我们可以知道整个十七年文学的内容大致是有点类似的,都是为了歌颂共产党的胜利而作的赞歌。
所以这个时期的作品普遍性的问题就是艺术性不高,这些作品虽然也不同程度地体现了文以载道的思想,但作品的风格终究还是失之于简单,人物也呈现出过于程式化的倾向,因此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的文学性还有待提高。
古往今来,“成王败寇”早已成为了一条屡试不爽的潜规则。
无论在那一方面,这条规律都会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
作为专习文学的大学生,我想大家一定听过这一句话吧——“历史通常都是由胜利者所书写的”。
这在哪朝哪代,都是不会有任何改变的。
古时的秦汉是如此,后来的唐宋元明清也是如此,再到如今的中国自然也无法成为例外。
因此,在理解这部小说的时候,我们应该以一种尊重历史的清醒意识去仔细品读。
作为众多的歌功颂德文学之一部的《林海雪原》,也无法避免地会在脱离
事实的基础上将国民党完全地丑恶化,而将共产党极度地完美化。
我依稀记得,小说中有这样一句话,是说国民党在抗日战争整个过程中,都没做出过任何实际性的行动,更谈不上任何牺牲了,而共产党则一直在起着主要的作用。
就从这一点来看,小说的描写与历史是有出入的,我们都知道在抗日战争积极抗战时期,国民党做出了很大的牺牲,而且在很长时期内起着主导作用的一直都是国民党所领导的正面战场。
由此,我们应该知道,在阅读这个时期的作品时,我们应该学会以一种批判的眼光去看待,不能盲目地相信作品的内容,而应该持一种“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态度,合理地汲取其中的积极因素,而摒弃其中不合实际的因素。
在以上所论的基础之上,我想再谈一谈对于十七年文学之利弊与是非的看法。
由那个时代整体来看,《林海雪原》并不是微不足道的个别现象,而是早已成为了时代的主流。
在那个时代,整个中华民族都不约而同地萌发对于毛泽东这位伟大领袖的盲目而又极度地崇拜,极端的个人英雄主义占据了每一个中国人的脑海。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想必大家很早就曾听说过这句话了吧,但那个时代中国缺少的却正是这样一种理智,而完全自己心中那一种对于毛主席浓烈的崇敬之情所淹没。
孔夫子有云,如是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对于孔子的教导,其时的国人没有仔细领悟。
正因为这些种种原因,后来的一场造成了空前危害的政治行动,震撼了整个中国,也震撼了每一位中国人的心灵。
这一场灾难—文化大革命—将统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儒家文化完全给否定了,也将无数的革命人士打成了右派,给这些人的一生都留下难忘的阴影,更让我们国家本就脆弱不已的经济显得更加风雨飘摇了。
从马克思哲学的观点来看,以《林海雪原》这部作品为代表的诸多描写红色革命的文学,与十七年文学是一种个别与整体以及因素与系统的关系。
这两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紧密联系,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也就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一种如胶似漆的关系。
即是说,从十七年文学里,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林海雪原》的影子;而在《林海雪原》之中,我们亦不难看出十七年文学的大致特点。
而从西方的文学理论的观点来看待这一论题,则可以如是解答:在正常的历史条件下,文学与政治所发生的联系一般是极少的,因为文学历来都奉行着一条准则,即是远离政治,唯有如此,创作出来的文学才是真正的文学,才是足以称得上是经典的文学。
而在十七年文学,这一时期里,文学并没能与政治保持足够的距离,更甚至于沦落为了政治的附庸,而被政治所绑架了。
因此,这一时期的文学,只是文学士人为历史的胜利者所作的赞歌,其政治性远远地超越了它的的文学性,自然其可读性并不强。
另外,由于这部作品,更甚至于这十七年文学中的所有作品,大多都是一些为共产党,即胜利者歌功颂德的应酬唱和之作。
因而,很难保证作品中的一切都是与事实完全相符合。
因此,我们在阅读和理解这些作品时,要时刻注意保持自己清醒的意识并以一种批判的合乎理性的眼光去看待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而不能盲目地相信书中所写的内容。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自己不为政治所欺骗,才能了解到历史的真相。
专业:汉语言文学(师范)六班学号:20120505215
姓名:严龙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