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三十年 农村教育大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革开放三十年农村教育大发展
——农村学校的经历与思考
安徽省怀宁县实验小学刘川生
作为一名农村小学教师,二十八年的亲身经历,真真切切地见证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人民摆脱贫穷走向富裕,国家走出积弱迈向富强,我们的教育事业尤其是农村基础教育从小到大、从大到强的历程。
一、不平凡的三十年,农村学校教师为农村教育的发展付出了艰辛。
八十年代末分配至农村学校工作的年轻人,都清楚地记得当时除了校舍破旧外,人们没有从心里根本走出“贫下中农管理学校”的阴影。
“贫下中农管理学校”是“文革”的产物,是由一群所谓出身好自来红的文盲们管理学校的模式,管理者的权限实际就是压制教师。
“文革”期间,教师们稍有轻举妄动即会遭遇“斗争”,学校上课只能以“语录”为准,学生可以不上课“闹革命”,可以“炮轰老师(大字报)”。
因此农村产生了大量的文盲半文盲。
八十年代中期国家包分配的师范生们,奔赴农村学校首先要挑起“一师任两教,教了日校教夜校”的普及初等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的重担。
二十岁的年轻人和一批“民办教师”们拿着三十元月薪,凭着“党的号召”,鼓起一腔热血,全身心投入农村普及小学教育工作。
经历五、六年漫跑,“跑得路边不长草,跑经人家狗不咬”,终于使小学儿童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均达100%。
小学普及工作刚刚报捷,农村教师又接受了全力动员学生进入初中“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两基”重任。
那时的小学教师完全处于“行政压力”中,党政和教育主管部门一声令下,包村到户(包学生读完初中的硬指标)必须无条件接受。
而且全日制课不能丢,工作必须尽职,只能早晚进村入户动员初中辍学的学生返校。
那时一所小学七、八名教师,整天是行色匆匆,脸色肌黄,大家心里惦记着辍学生,关于个人的读书和生活及工作报酬,根本无暇顾及。
随着《义务教育法》、《教师法》等法律法规颁布并强力实施,教师非本职的社会义务逐渐压缩,一些关于职称、称号、名誉、工资待遇等也逐渐给了农村教师。
虽然那只是极小的比例,却让农村教师(尤其是“民师”)看到了希望。
2000年前的“民师”大转正,让“熬”了几十年的“民师”们热泪盈眶,有些人为此兴奋几夜不眠。
农村教师因积年磨难已沉默无耐,当改革开放成果的雨露滋润一下他们时,即使是中、老年教师也焕发了青春,全身心投入到谋求学校发展和增强自身素质上来。
当农村学校教师的工作中心由完成地方政府交办的非教育义务性任务转向“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教育正轨后,“校本教研、课题科研”成了农村教师提高自身素质的崭新任务,广大教师通过实施“优质课”、“优
秀课件”、“优秀反思”、“优秀论文”等校本工程,开展“课改”和“专项课题研究”等,创新精神和创新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涌现出一大批教育教学上的“土专家”、“名教师”,他们用自己的真心和奉献,赢得农村百姓、千家万户的赞誉和爱戴,被地方党政誉为“人民满意”的校长或教师。
有道是“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农村小学教师们在顺应农村各项改革的同时,用自己的“一片冰心”铸就了一座座乡村教育的“丰碑”。
二、改革开放三十年,农村教育的发展给农村学生带来了最大的实惠。
改革开放之初,国家掀起了尊师重教之风,对教育发展实施了三步走战略,使农村的孩子大多脱离了文盲或半文盲,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现在已“跳出农门”,走向全国各地。
这是因为上世纪七十年代出生的人正好赶上了国家推行“普及初等教育”、“普级九年义务教育”两个时期(后者又称“两基”时期),亲身享受到改革带来的成果。
可以说农村山区和贫困地区教育的跨时代发展就是“两基”期间。
当时各级党委、政府采取强制的、救助的、奉献的等形式,通过教师将徘徊于学校大门外的农村适龄少儿基本动员返回了学校,95%的农村孩子读完初中,这是一项多么伟大的工程呀!有了初中文化和没初中文化的青少年可大不一样啊!拓展了视野的他们,肩背包袱走进城市,成为了建设城市、发展城市的一员。
他们辛辛苦苦赚来了血汗钱,立即转向倾注全力培养自己的下一代。
正好农村教育也由“两基”转向“两全”,学生真的逢上了好时代。
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农村和农业的改革又催生了中国的城市和工业改革,国家得到强势发展。
那么农村学校也要适应国家要求和自谋发展的需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让农民真正受益中国教育的发展。
近年随着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民增多,“留守儿童”依靠祖辈或亲朋生活,产生了“留守儿童”怎么办的难题,农村中小学的一些管理者和改革者们又主动地承担起社会责任,举办“寄宿学校”或“寄宿班”,为农村和农民解决了许多后顾之忧。
在农村寄宿制学校,每逢“春”、“秋”两次开学,校园里满是肩背挎包、提着行礼的村民,他们给孩子办完报名手续、整理好被褥床铺,然后含着热泪头也不回地奔向自己打工的驻地,孩子交给学校、托付给老师,他们虽有牵挂但很放心。
我们农村寄宿制学校在对学生的管理上真正体现了“发展为本、人文关怀”,“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得到真正落实。
如我们倡导“辛苦老师、幸福孩子”,教师主动担当24小时跟踪学生,“一片心思在寄宿”;我们推行“让孩子在爱的阳光雨露下茁壮成长”,关爱每一位学生,营造温馨的“爱的家园”;我们开展“爱与责任规范教育”,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用习惯成就自己的一生;
我们鼓励学生“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求知更求“法”,学文兼学“能”;我们和孩子们一起做活动,一起学电脑,一起展特长,寄宿制小学的师生们即是“师徒”又是“伙伴”,学校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健康、快乐、和谐的成长。
因此寄宿生们“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生活愉快、身心和谐”,两个月的成效就让家长看到自己孩子身体、心理、智力的大变化,还有什么有比这更让他们快乐、欢欣鼓舞的呢?
农村小学里的教师们“付出”和所得是极不相称的,但他们精神上的所得是任何一个高层级或城里学校的老师们无法体会的。
我们培养的小学生、初中生会经常来母校看自己的老师,有些孩子读高中了还念念不忘六年级老师,这让清贫的小学老师们收获了“付出”的快乐,分享着孩子们的快乐……
三、成就卓著三十年,农村学校的发展变化见证了国家由弱变强的历程。
二十六年前我初为人师所见到的校舍是典型的农家“四合院”,外看像座房,内看无光线,“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无处躲藏”,一打听才知道农村学校大多是“拆祠堂庙宇”或“群众献工献料”修建的。
1990年前农村学校校舍的基建、维修基本靠“乡(镇)村”自筹。
奋力实现“两基”时,各地强力推出“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本,民以助教为荣”的捐资助教措施,“举全民之力”集资建校。
当时口袋里并没有几块钱的农民兄弟靠借、靠贷、靠变卖家产,每口每户出资几十、几百元不等,全力新建孩子们读书的校舍,于是村村为有自己的“教学楼”而骄傲、自豪。
如国企改革一样,中国的乡村教育也经历了十年阵痛期。
“两基”实现国家验收后,各级仍在高喊“措施不丢、力度不减、班子不散”,实际上农村学校是十年风雨无人过问,学校发展是上无配套政策,下无经济来源,步步维艰,连教师的各项政策性补贴也一拖再拖……幸好中央财政蒸蒸日上,近五、六年里中央通过多种渠道增加农村教育投入,省、市、县也集中财力新建了一批学校,教学楼、综合楼。
这些设施经层层把关验收,的确要牢固、漂亮、实用得多。
一些农村中心学校便抓住机遇,大胆创办了“农村寄宿制学校”,如果没有国家关于基本建设的投入,办寄宿制学校是不可能的。
学校的发展不仅仅局限在房屋、场所的改造扩建上,内部教学硬件设施的配备是必不可少的。
2006年国家实施“农远”工程,惠及亿万农村中小学,我省配套的计算机网络教室工程等都极大地提升了农村学校现代化教育技术水平。
办学条件的先进,校园环境的改善,让农村学校的管理观念有了跨越式进步。
调整学校布局,优化教育资源,激活内部活力,是当前农村学校改革的着力点。
结合农村村镇合并,当地党委和政府加大了村级小学的调减力度,逐步扩大中心
校和联办学校的办班规模,优化资源配置,拟用较高的管理质量和教学水平来吸纳学生,整合布局。
其次,农村学校教育管理者们牢固树立起“办人们满意的教育”和“办家长满意的学校”服务理念,努力净化美化校园,努力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本领,通过环境、服务和管理育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大力培养百姓喜欢、社会需要的学生。
学校的发展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需要社会、领导及百姓的广泛理解和支持,需要充分发挥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性和主人翁精神,更需要大胆创新和卓有成效的管理。
回顾三十年的改革开放,让我们看到了社会主义中国的美好,也让我们对教育更加美好的明天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