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均功率固体激光及其大气传输
低能激光武器讲解

低能激光武器及高能激光武器低能激光武器即激光干扰与致盲武器,是重要的光电对抗装备。
它仅需采用中、小功率器件,技术较简单,现已开始装备部队。
这种武器能干扰、致盲甚至破坏导引头、跟踪器、目标指示器、测距仪、观瞄设备等,并可损伤人眼,在战场上起到扰乱、封锁、阻遏或压制作用。
目前各国均在积极发展此类激光器,用于保护高价值飞机,有的已装备部队。
当用于反卫星时,能干扰、破坏卫星上的电子器件。
与高能激光武器相比,低能激光武器具备成本低廉和容易使用的特点。
目前激光武器的主要任务是摧毁敌人的精密传感器。
随着科技的进步,传感器也变得越来越精密和灵敏,但是越是精密和灵敏的传感器越是容易被低能激光武器所摧毁。
在过去的十年中,美国军方一直习惯性的认为美军需要的是能够立即融化导弹外壳的高能量激光武器,但是美国陆军和空军通过研究发现低能量激光武器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野战武器。
在近些年的研究中,美国军方发现低能量激光武器能够有效的引爆来袭导弹的战斗部和安放在路边的路边炸弹。
对此,美国国防部也已经进行了大量的试验以验证低能激光武器的作战效能。
为了能够有效降低美军的伤亡,目前美国陆军正在为所装备的悍马越野车安装低能激光武器,以试图通过低能激光武器引爆隐藏在路边的路边炸弹,美国空军也正在为C-130“大力神”运输机安装类似的低能激光武器。
在作战效果方面,美国陆军和空军目前正在研发新型低能激光武器可以与高能激光武器匹敌,因为新型低能激光武器同样能够摧毁飞行中的火箭弹、导弹和炮弹。
同时,美国环球战略网在文中指出,目前美国正在全力推出这方面的研发工作,用不了多久美军将会大量装备和使用低能激光武器和微波武器。
目前技术成熟并成功应用的至少有两种:一种是俄罗斯的地基反卫星激光武器;二是英国在军舰上装备的舰载激光致盲武器。
早在1982年英阿马岛之战时,英军就使用激光眩目致盲武器使阿飞行员因眩目而放弃攻击。
美国已研制成功但尚未投入使用有两种:一是低能激光步枪,它由电源提供激光能源,有效射程1.6千米,可使人致盲;二是激光榴弹,通过高爆振荡和加热惰性气体产生激光,使敌人轻则晕头转向,重则致盲,并能使坦克、车辆、舰船等武器平台内的光学瞄准镜、激光测距器、目标探测器等装置不能正常工作。
脉冲激光在3种大气模型下传输的热晕与湍流效应研究

摘 要 : 于 中纬度地 区夏 季 、 季 、 带地 区 3种大 气模 型下 的 实验 数 据 , 基 冬 热 通过 最 小 二乘 法 拟
合, 分别得 到 了大气 的 吸收 系数 随海拔 高度 变化 的函数 式 , 建立 了序 列脉冲 激 光在 地 对 空传 输
的热晕和 湍流 效应模 型 , 写 了四维 程序 。通过 数值 分析 的方 法 , 量地研 究 了这 3种 大 气模 编 定
( .n t ueo ce c nomain E gn eig U iest,Z e gh u4 0 0 ,Chn ;2 C l g f 1 Isi t fS in e,Ifr t n ie r nv ri t o n y h n zo 5 0 1 ia . ol eo e
P o nee t n S i c n n ie r g ai a U i r t o e n eT c n l y h n s a 0 3 hn ) h t —l r ce ea dE gn e n ,N t n l nv s y f f s e h o g ,C a g h 1 7 ,C ia o co n i o e i D e o 4 0
Re ttv l le s r i r e A t o p r c M o l pe ii ey Pu s d La e n Th e m s he i des
LU We , I O Ta —e , A i g I i LA i h G O Q o n n
s ro s ta h ti n e n t e s me r go ei u h n t a n wi tri h a e in.
Ke r s:h r lb o m ig;e ttv l u s d ls r la ts a e m eh d; b o p in c e ce ; y wo d t e ma l o n rpeiiey p le a e ;e s qu r t o a s r to o f int i amo p e i d l t s h rc mo e
大气湍流中的激光传输

使用适应性强的接收器
要点一
总结词
使用适应性强的接收器可以捕获更多信号,降低噪声和干 扰。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在湍流大气中,光束的形状和强度可能会快速变化。因此 ,使用适应性强的接收器非常重要。这种接收器能够快速 响应光束的变化,并捕获更多的信号能量。此外,接收器 还应具有较低的噪声和干扰水平,以提高信号检测的准确 性。通过结合适应性强的接收器和适当的信号处理技术, 可以进一步改善激光传输的性能,提高通信和探测系统的 可靠性。
激光遥感技术能够实现高分辨率、高精度的目标成像,为地理信 息获取、资源调查等领域提供支持。
穿透性强
激光的波长较短,能够穿透一定厚度的云层和植被,因此在气象预 报、森林防火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实时监测
激光遥感技术能够实现实时、动态的目标监测,为灾害预警、环境 保护等领域提供及时的信息支持。
THANK YOU
大气湍流的特性
总结词
大气湍流的特性包括随机性、非线性和尺度变化等。
详细描述
大气湍流的随机性表现在流场中各点的速度和方向都是随机的,无法预测下一个时刻的状态。非线性则是指湍流 中各种物理量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非线性的,导致流场的复杂性和混沌性。此外,大气湍流还具有尺度变化的特性, 从小尺度到大气边界层,湍流的作用范围广泛。
04
大气湍流中激光传输的改善方 法
提高激光功率
总结词
提高激光功率可以增强信号强度,减少 因大气湍流引起的信号衰减。
VS
详细描述
通过使用更高功率的激光器,可以增加信 号的能量,从而提高在湍流大气中传输的 信号强度。这有助于克服湍流引起的光束 漂移和扩展,降低误码率,提高通信和探 测系统的性能。
优化光学系统设计
固体激光器原理固体激光器

固体激光器原理-固体激光器固体激光器发展历程固体激光器发展历程固体激光器用固体激光材料作为工作物质的激光器。
1960年,梅曼发明的红宝石激光器就是固体激光器,也是世界上第一台激光器。
固体激光器一般由激光工作物质、激励源、聚光腔、谐振腔反射镜和电源等部分构成。
这类激光器所采用的固体工作物质,是把具有能产生受激发射作用的金属离子掺入晶体而制成的。
在固体中能产生受激发射作用的金属离子主要有三类:(1)过渡金属离子;(2)大多数镧系金属离子;(3)锕系金属离子。
这些掺杂到固体基质中的金属离子的主要特点是:具有比较宽的有效吸收光谱带,深圳市星鸿艺激光科技有限公司专业生产激光打标机,激光焊接机,深圳激光打标机,东莞激光打标机比较高的荧光效率,比较长的荧光寿命和比较窄的荧光谱线,因而易于产生粒子数反转和受激发射。
用作晶体类基质的人工晶体主要有:刚玉、钇铝石榴石、钨酸钙、氟化钙等,以及铝酸钇、铍酸镧等。
用作玻璃类基质的主要是优质硅酸盐光学玻璃,例如常用的钡冕玻璃和钙冕玻璃。
与晶体基质相比,玻璃基质的主要特点是制备方便和易于获得大尺寸优质材料。
对于晶体和玻璃基质的主要要求是:易于掺入起激活作用的发光金属离子;;具有适于长期激光运转的物理和化学特性。
晶体激光器以红宝石和掺钕钇铝石榴石为典型代表。
玻璃激光器则是以钕玻璃激光器为典型代表。
工作物质固体激光器的工作物质,由光学透明的晶体或玻璃作为基质材料,掺以激活离子或其他激活物质构成。
这种工作物质一般应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质、窄的荧光谱线、强而宽的吸收带和高的荧光量子效率。
玻璃激光工作物质容易制成均匀的大尺寸材料,可用于高能量或高峰值功率激光器。
但其荧光谱线较宽,热性能较差,不适于高平均功率下工作。
常见的钕玻璃有硅酸盐、磷酸盐和氟磷酸盐玻璃。
80年代初期,研制成功折射率温度系数为负值的钕玻璃,可用于高重复频率的中、小能量激光器。
晶体激光工作物质一般具有良好的热性能和机械性能,窄的荧光谱线,但获得优质大尺寸材料的晶体生长技术复杂。
高功率固体激光器热管理新技术研究

高功率固体激光器热管理新技术研究
高功率固体激光器在工业、医疗和国防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其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导致激光器的温度升高,影响其性能和寿命。
因此,研究高功率固体激光器的热管理新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有几种常见的高功率固体激光器热管理技术:
1. 激光冷却技术:利用液冷或气冷方式,通过传导或对流的方式将固体激光器的热量传递到冷却介质中,从而降低激光器的温度。
这种技术相对简单,但对冷却系统的设计和维护要求较高。
2. 热水冷却技术:通过将激光器放置在水池中,利用水的高比热和吸热能力,将激光器的热量传递到水中,然后通过水的循环冷却系统进行散热。
热水冷却技术具有较高的热量传递效率,但对于大功率激光器来说,需要解决水的波动和腐蚀等问题。
3. 热管技术:利用热管的原理,将激光器产生的热量传导到热管中,然后通过热管的传热和换热能力实现激光器的散热。
热管具有热导率高、体积小、结构简单等优点,适用于高功率固体激光器的热管理。
4. 碳纳米管散热技术:将碳纳米管材料应用于固体激光器的热散热装置中,通过碳纳米管的高导热性能和较大的比表面积,实现高功率固体激光器的热量快速传导和散热。
这种技术目前仍处于研究阶段,但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总的来说,高功率固体激光器热管理新技术的研究主要包括激光冷却技术、热水冷却技术、热管技术和碳纳米管散热技术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改善固体激光器的热管理,提高其性能和寿命,并进一步推动激光技术的发展。
固体激光器基本原理以及应用

汇报人:
单击输入目录标题 固体激光器的基本原理 固体激光器的应用 固体激光器的发展趋势
添加章节标题
固体激光器的基本原理
固体激光器的组成
泵浦源:提供能量使激光介质产生 激光如氙灯、半导体激光器等
冷却系统:保持激光介质的温度稳 定提高激光器的性能和寿命如水冷、
风冷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技术进步:提高输出功率、降低能 耗、提高稳定性
研究热点:新型材料、新型结构、 新型工艺等
固体激光器的应用拓展势
医疗领域: 用于眼科、 皮肤科等 疾病的治 疗
工业领域: 用于切割、 焊接、打 标等加工 工艺
科研领域: 用于光谱 分析、激 光雷达等 科学研究
军事领域: 用于激光 武器、激 光通信等 军事应用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激光介质:产生激光的物质如YG晶 体、Nd:YG晶体等
光学谐振腔:使激光在腔内反复反 射形成稳定的激光输出如反射镜、
全反射镜等
电源和控制系统:提供激光器的工 作电压和电流控制激光器的工作状
态如电源、控制器等
固体激光器的工作原理
激光产生:通过激发态粒子的受激辐 射产生激光
激光治疗:用于 皮肤病、肿瘤、 血管疾病等治疗
激光诊断:用于 皮肤病、肿瘤、 血管疾病等诊断
激光美容:用于 皮肤美容、整形 等美容项目
军事领域的应用
激光制导武器:利用激光精确 制导提高打击精度
激光通信:实现远距离、高速、 保密通信
激光雷达:用于探测、跟踪、 识别目标
激光武器:用于摧毁敌方武器 装备、设施等
增益介质:使用固体材料作为增益介 质如稀土离子掺杂的晶体
第八讲-光在大气和水中的传播、激光损伤

I2 [ln(I / I 0 )]2 4[ln(A / A0 )]2 4 2
(2.1-10)
2 式中, 2 可通过理论计算求得,而 I 则可由实际测量 得到。在弱湍流且湍流强度均匀的条件下:
2 1.23Cn (2 ) 6 / 7 L11 / 6 2 12.8Cn (2 ) 6 / 7 L11 / 6 I2 4 2 2 6 / 7 11 / 6 0.496Cn (2 ) L 2 1.28Cn (2 ) 6 / 7 L11 / 6
10.4
9.6
2、 大气分子散射, m
(1)散射的基本概念
大气中总存在着密度起伏,破坏了大气的光学均匀性,
造成部分光会向其他方向传播,从而导致光在各个方向上的
散射(实质是反射、折射和衍射的综合反映)。散射主要发生 在可见光波段,其性质和强度取决于大气中分子或微粒的半
径r与被散射光的波长λ二者之间的对比关系。
3
4
(2.1-6)
式中
m为瑞利散射系数(cm-l);
N为单位体积中的分子数(cm-3);
A为分子的散射截面(cm2);
为光波长(cm)。
m 0.827 N A /
3
4
波长越长,散射越弱;波长越短,散射越强烈。 因此可见光散射大于红外光散射,而蓝光散射又大 于红光散射: • 在晴朗天空,其他微粒很少,因此瑞利散射是主 要的,又因为蓝光散射最强烈,故明朗的天空呈 现蓝色。 • 而黎明和黄昏时,太阳辐射穿过大气的路程长, 蓝绿光已被散射殆尽,只剩下黄红光,所以阳光 呈黄红色。
(2)散射的类型
瑞利散射(Rayleigh-Scattering),选择性散射
大气分子的半径是10-4 m量级的,在可见光(0.4-
三维激光雷达系统分类大全

三维激光雷达系统分类大全在测绘界,移动三维激光雷达系统(Mobile LiDAR System)正在测绘界的宠儿,其高效的数据采集模式,高密度高精度的点云信息,使其在新型基础测绘建设中大放异彩。
激光雷达是集激光、全球定位系统(GPS)、和IMU(惯性测量装置)三种技术于一身的系统,相比普通雷达,激光雷达具有分辨率高,隐蔽性好、抗干扰能力更强等优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激光雷达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机器人、无人驾驶、无人车等领域都能看到它的身影,有需求必然会有市场,随着激光雷达需求的不断增大,激光雷达的种类也变得琳琅满目,按照使用功能、探测方式、载荷平台等激光雷达可分为不同的类型。
一、激光雷达按功能分类(一)激光测距雷达激光测距雷达是通过对被测物体发射激光光束,并接收该激光光束的反射波,记录该时间差,来确定被测物体与测试点的距离。
传统上,激光雷达可用于工业的安全检测领域,如科幻片中看到的激光墙,当有人闯入时,系统会立马做出反应,发出预警。
另外,激光测距雷达在空间测绘领域也有广泛应用。
但随着人工智能行业的兴起,激光测距雷达已成为机器人体内不可或缺的核心部件,配合SLAM技术使用,可帮助机器人进行实时定位导航,,实现自主行走。
思岚科技研制的rplidar系列配合slamware模块使用是目前服务机器人自主定位导航的典型代表,其在25米测距半径内,可完成每秒上万次的激光测距,并实现毫米级别的解析度。
(二)激光测速雷达激光测速雷达是对物体移动速度的测量,通过对被测物体进行两次有特定时间间隔的激光测距,从而得到该被测物体的移动速度。
激光雷达测速的方法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基于激光雷达测距原理实现,即以一定时间间隔连续测量目标距离,用两次目标距离的差值除以时间间隔就可得知目标的速度值,速度的方向根据距离差值的正负就可以确定。
这种方法系统结构简单,测量精度有限,只能用于反射激光较强的硬目标。
另一类测速方法是利用多普勒频移。
激光大气传输特性分析研究

激光大气传输特性分析研究激光大气传输特性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和应用价值,对于激光通信、激光雷达、激光武器等领域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阐述激光大气传输特性分析的研究背景、现状和难点,介绍主要方法和技术,总结研究结果和发现,并强调其在应用上的重要性和价值。
激光大气传输是指激光在大气中传播的过程,受到大气中各种粒子的吸收、散射和折射等作用的影响。
在大气传输过程中,激光的强度、方向和波形等都会发生改变,从而影响激光通信、激光雷达和激光武器等系统的性能。
因此,对激光大气传输特性进行分析,有助于了解激光在大气中传播的规律和机理,为这些领域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
目前,激光大气传输特性分析主要集中在理论和实验研究两个方面。
理论分析主要包括辐射传输理论、气体分子动力学理论、气候学理论等,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模拟激光在大气中的传输过程。
实验测量则是在实际环境中对激光传输的特性进行测量和记录,以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然而,由于大气传输过程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理论和实验研究都存在一定的难度和挑战。
理论分析方法:基于辐射传输理论,建立激光大气传输模型,计算光强、光谱、相位等传输特性,分析各种因素的影响。
例如,运用蒙特卡罗方法模拟光在大气中的散射和吸收过程,评估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
实验测量方法:通过在实验场地或实际环境中进行激光传输实验,测量光强、方向、波形等参数,获取实际数据。
例如,利用望远镜观测远程目标上的激光斑点,分析斑点特征和变化规律。
数值模拟方法:利用计算机模拟程序,模拟激光大气传输过程,获取各种传输特性参数。
例如,通过模拟不同气候条件下的激光传输过程,预测激光通信系统的性能。
通过对激光大气传输特性的理论和实验研究,科学家们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例如:发现了大气中各种粒子(如气溶胶、水蒸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对激光的吸收、散射和折射作用,以及这些作用的温度、压力和湿度等影响因素。
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辐射传输理论体系,用于描述激光在大气中的传输过程,并开发了相应的数值模拟软件,可对不同条件下的激光传输进行模拟和预测。
光电子技术2.1光波在大气中的传播

I
dl
I'
大气衰减图示
传输距离L后的大气透过率(%)用T表示,应为:
I L dl T exp 0 I0
若在 传输距离L上β为常数,则有:
I T exp L I0
式中,I0和I分别为通过距离L前后的光强。
此式即为描述大气衰减的朗伯定律。
dB / km 4.343 1 / km
1、大气分子的吸收, km
(1)吸收的概念:
吸收电磁辐射是物质的普通性质,是指电磁辐射与物体 作用后,转化为物体的内能。根据吸收的强弱和随波长的变 化,吸收分为两种: ①一般吸收: 在电磁辐射的整个波段内都有吸收,且吸 收率随波长的变化几乎不变的吸收。 ②选择吸收: 在一些波段上吸收很大,而一些波段上吸 收很少,即吸收率随波长的变化有急剧变化的吸收。 任何物质对电磁辐射的吸收都由这两种吸收组成,如石 英在可见光范围内为一般吸收,在红外波段为选择吸收。
激光的大气湍流效应,实际上是指激光辐射在折射率 起伏场中传输时的效应。 湍流理论表明,大气速度、温度、折射率的统计特 性服从“2/3次方定律”
Di(r ) (i1 i2 )2 C i2r 2 / 3
(2.1-9)
通常用折射率结构常数的数值大小表征湍流强度
2 Cn 2.5 1013 强湍流: 2 弱湍流: Cn 6.4 1017 2 中等强度湍流: 2.5 1013 Cn 6.4 1017
Re Δvl /
(2.1-8)
式中, 为流体密度(kg/m3);l为某一特征线度(m) vl为在l量级距离上运动速度的变化量(m/s), 为流体 粘滞系数(kg/ms)。雷诺数Re是一个无量纲的数。
大气激光通信原理

大气激光通信原理
大气激光通信(Free Space Optical Communication,FSO)是一种利用激光光束在大气中传输信息的通信技术。
其原理如下:
1.激光发射器:通信系统中的发射端使用激光发射器产生一束高
功率、窄束宽的激光光束。
常用的激光器包括半导体激光器和
固体激光器。
2.光束传输:激光光束通过大气传输。
由于大气中存在各种大气
湍流和光散射现象,会对激光光束造成衰减和扩散,从而影响
传输质量。
3.接收器接收:接收端使用光学接收器接收传输过来的激光光束。
接收器通常包括一个光学透镜和光电探测器。
4.探测和解调:光电探测器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
随
后,对电信号进行探测和解调,以恢复出原始的信息。
需要注意的是,大气激光通信受到大气湍流、大气吸收和大气散射等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导致传输质量的下降。
因此,为了提高大气激光通信的可靠性和性能,通常会采取以下措施:
•自适应光学系统:利用自适应光学技术对激光光束进行实时调整,以适应大气湍流和传输条件的变化。
•前向纠错编码:采用前向纠错编码技术,使数据能够在传输过程中进行纠错,以增强传输的可靠性。
•光束整形:通过光学系统对激光光束进行整形,使其更加集中和稳定,减少大气散射的影响。
大气激光通信具有高带宽、免许可、抗干扰等优点,适用于需要高速、远距离、抗干扰的通信场景,例如军事通信、卫星通信、无线回传等领域。
然而,由于大气的不稳定性,大气激光通信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一些挑战,需要通过技术手段进行优化和改进。
大功率固体激光器的原理及应用

大功率固体激光器的原理及应用大功率固体激光器的原理基于激光的原理。
激光的产生需要两个条件:能级反转和受激辐射。
固体激光器中的固体材料通常是一些晶体或陶瓷形式,其中掺杂了一定的活性离子(如Nd3+、Yb3+等)。
这些活性离子通过光泵浦过程被激发到较高的能级,而后通过过程传递能量至基态能级,最终通过受激辐射产生激光。
具体而言,大功率固体激光器的主要原理如下:1.光泵浦:通过外部光源(如二极管激光器、闪光灯等)对固体材料进行光学激发,将活性离子从低能级激发到高能级,形成能级反转。
2.刺激辐射:由于能级反转,活性离子从高能级经过自发辐射或受到外界的辐射而返回到低能级。
在特定的波长和能级结构条件下,活性离子的辐射将受到受激辐射的促进,使得更多的光子被放大,并由此产生激光。
1.材料加工:由于其高能量、高亮度和可调谐的特点,大功率固体激光器广泛用于材料加工领域。
特别是在切割、焊接、打孔等高精度、高速度和高稳定性的加工过程中,固体激光器通常能够提供卓越的性能。
2.激光器打标:大功率固体激光器被广泛应用于激光打标领域。
通过调整激光的功率、频率和模式,可以实现对各类物品进行标记、雕刻和刻印。
这种非接触式的打标方式可以适用于各种材料,包括金属、塑料、陶瓷等。
3.军事应用:大功率固体激光器在军事领域也有重要应用。
例如,将固体激光器用于激光导引器、激光制导器、激光通信等系统。
其高功率和高能量密度可以实现远程目标识别、精确制导和激光防御等任务。
4.医疗领域:大功率固体激光器在医疗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用于激光手术、激光激发和激光诊断等领域。
固体激光器可以提供高能量、高强度的激光束,以进行手术切割、封闭血管、清除肿瘤等。
综上所述,大功率固体激光器作为一种重要的光学器件,在多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光泵浦和受激辐射的原理,固体激光器能够产生高能量、高亮度和可调谐的激光。
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固体激光器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并在更多领域创造更多的应用价值。
固体激光器ppt课件

§5.1.1 固体激光器的基本结构与工作物质
一、固体激光器的基本结构
1. 激光工作物质 2. 泵浦系统 3. 谐振腔 4. 冷却系统 5. 滤光系统
图5-1 固体激光器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长脉冲固体激光器的基本结构示意图(冷却、滤光系统未画出)
固体激光器的基本结构
激光二极管端面泵浦固体激光器结构示意图 激光二极管侧面泵浦固体激光器结构示意图
5.1.4 新型固体激光器
1. 半导体激光器泵浦的固体激光器 ➢半导体激光器泵浦固体激光器的结构,有如图(5-7)(a)所 示的端泵浦方式和图(5-7)(b)所示的侧泵浦方式。
图(5-7) 半导体激光器泵浦固体激光器的结构示意图
优点:模式匹配好, 阈值低,效率高 光束质量好
优点:可获得大功率输出
5.1.4 新型固体激光器
§5.1 固体激光器
固体激光器是以掺杂离子的绝缘晶体或玻璃作为工作物质的 激光器。
固体激光器主要特点: ① 运行方式多样。可在连续、脉冲、调Q及锁模下运行,获得
高平均功率、高重复频率、高单脉冲能量和高峰值功率; ② 能实现激光运转的固体工作物质多达数百种,激光谱线数千
条,多工作于可见光及红外光区,通过频率变换技术可到紫 外区; ③ 固体激光器系统简单,工作容易,传输灵活,可接光纤; ④ 结构紧凑,牢固耐用,价格低廉,应用前景广泛。 固体激光器应用: 目前固体激光器在激光应用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可用于 材料加工、激光测距、激光光谱学、激光医疗、激光化工、 激光分离同位素及激光核聚变等。
图(5-2) 红宝石中铬离子的吸收光谱
❖ 吸收特性与光的偏振状态有关(各向异性图(5导-3)致红宝)石中铬离子的能级结构 ❖ 红宝石晶体在可见光区有两个强吸收带:
固态激光武器系统指标设计与分析

固态激光武器系统指标设计与分析王辉华【摘要】With development of solid state laser weapon technology, and according to the incoherent combing laser action mechanism which was addition of laser energy, the infection ingredient such as laser diffraction, beam quality, atmospheric turbulence, tracking and aiming error etc., were synthesized into the spreading of far field spot. The index of sub-caliber system was simulated and analyzed, and the index of solid state laser weapon system such as laser power, combination number, system beam director size, beam quality, tracking and aiming error etc., were analyzed synthetically, and the sys⁃tem optional index scheme was presented.%针对固态激光武器技术的发展,利用其非相干合束的能量叠加作用机理,通过将激光束衍射、光束质量、湍流、跟瞄误差等因素归一化成远场光斑的扩展,对子口径发射时的指标进行仿真分析,并根据仿真结果、子口径与系统发射口径间的关系,对固态激光武器系统的单台激光器功率、合束数量、发射口径,以及光束质量、跟瞄误差等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给出了一定输入条件下的武器系统指标备选方案。
激光大气传输相关参数

激光大气传输相关参数
激光大气传输是指在大气环境中利用激光进行信息传输,其传输距离可达几百公里。
在激光大气传输过程中,相关参数的选择和调整对传输质量和传输距离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们将围绕“激光大气传输相关参数”展开阐述。
一、激光功率
激光功率是指激光通过单位面积所携带的能量。
在选择激光功率时,需要考虑传输的距离、传输介质的吸收特性以及接收器的敏感程度等因素。
一般而言,传输距离越远、介质的吸收特性越强、接收器的敏感程度越低,则需要选择更大的激光功率。
二、激光波长
激光波长是指激光在介质中波长的选择。
在大气传输领域中,选择适当的激光波长对于降低散射和吸收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般而言,选择1-1.6微米的近红外激光波长效果最佳。
三、激光脉冲宽度
激光脉冲宽度是指激光脉冲信号的持续时间。
在激光大气传输中,需要选择适当的脉冲宽度,以达到最佳传输效果。
一般而言,选择10-15纳秒的脉冲宽度是比较合适的。
四、大气透过率
大气透过率是指大气对于激光传输的透过率。
在激光大气传输中,需要针对大气透过率进行一定的计算和分析,以提高传输质量和传输距离。
五、激光束发散角度
激光束发散角度是指激光束在传输过程中的扩散程度。
该角度对于激光传输距离的影响较大。
在设计激光大气传输系统时,需要考虑激光束的发散角度,以计算传输的最大距离。
以上是关于“激光大气传输相关参数”的一些阐述。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对这些参数进行仔细的分析和优化,以达到最佳传输效果。
固体激光器:固体激光材料与器件

固体激光器:固体激光材料与器件固体激光器是一种利用固体激光材料产生激光束的装置,它在科学研究、医疗、通信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重点探讨固体激光材料和器件的特性与应用。
一、固体激光材料固体激光材料是指能够通过外界的能量激发而产生激光辐射的固体物质。
常见的固体激光材料包括掺铬宝石(Cr3+:Al2O3)、掺铥宝石(Tm3+:YAG)、掺铒玻璃(Er3+:Glass)等。
这些材料具有宽阈值特性、较高的效率和良好的光学性能。
掺铬宝石是最早用于激光器的固体材料之一。
它具有较宽的发射带宽,可通过调节掺杂浓度、温度等参数来改变激光波长。
掺铥宝石可以产生中红外激光,并且适用于医疗和卫星通信等领域。
掺铒玻璃是一种用于光纤激光器的重要材料,它具有较宽的增益谱段和高的光学质量。
二、固体激光器器件1. 激光泵浦源激光泵浦源用于提供合适的能量给固体激光材料,以激发其处于激发态的粒子。
常见的激光泵浦源包括氘灯、闪光灯和半导体激光器等。
氘灯是最早使用的激光泵浦源之一。
它具有较宽的光谱范围,可以激发多种固体激光材料。
闪光灯是一种高亮度、高频率的光源,适用于高能量密度的激光泵浦。
半导体激光器则具有小体积、高效率和长寿命等特点,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固体激光器中。
2. 激光谐振腔激光谐振腔用于增强激光材料的辐射能量,并使其沿着一定方向传播。
它通常由凹透镜、反射镜和输出镜等光学元件组成。
凹透镜具有放大激光束的作用,它在谐振腔中起到放大器的作用。
反射镜和输出镜则分别用于产生光路的反射和输出。
通过合理设计激光谐振腔的结构和参数,可以获得高效、稳定的激光输出。
三、固体激光器的应用1. 科学研究固体激光器在科学研究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固体激光器可以用于精确测量、光谱分析和激光诱导击穿等实验。
激光诱导击穿技术可以实现高精度的光纤传感和工业检测等应用。
2. 医疗固体激光器在医疗领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它可以用于眼科激光手术、牙科激光治疗和皮肤美容等。
激光在大气中的传输特性研究

的应 用要 求为出发 点, 大气的组成入手 , 从 对激光在 大气中传输 的理论特性进行研 究. 并推导激光在大气 中传输损耗 的数学公式。针对 以上 几 个 因素 的影响 。 文在选择 波长的基础上 , MA L 本 用 T AB软 件对激光经过 大气散射后 的透射 率进行模拟 . 并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 通过数据计 算 和 MA L T AB软 件 的模 拟证 明 , 传 输 距 离相 同的条 件 下 , 长越 长 , 在 波 分子 的散 射 越 弱 ; 长越 短 . 散 射 越 明显 波 其 【 关键词 】 激光测距 ; 大气传输 ; 吸收 : 散射
fr l. n ve o h b v e ea a tr n n tec ieo v ln t we u ete sf r i ltd tels rta s sin i t s h r a d omua I iw ft ea o esv r lfcosa di h hoc fwa ee gh, s h ot e smuae h ae rn miso n amo p ee n wa
科技信息
O科教 前沿0
S IN E&T C O O F MA I N CE C E HN L GYI OR T O N
21 0 2年
第 l 5期
激光在大气中的传输特性研究
吕宏飞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刘 丙才 ( 西安 工业 大学 光 电工程 学 院 陕西 西安
【 摘
7 0 2 1 3) 0
要 】 光在 大气中传输 受到 大气的吸收 , 激 大气中微粒 的散射和折射 的影响 , 使激光在传输过程 中能量不断衰减 本文以激 光测距设计
.
a a y e t e i lto r s ls n lz d h smu a i n e u t .As h p o f o h d t a d t e r o f t e a a n MAn AB i l to d s ly n h r n mi so s me it n e o d to smu ai n i p a .i t e ta s si n a d sa c c n iins t e h
高功率固体激光器的设计与研究——以碟片激光器增益晶体的冷却方案为例

动 、 损耗 、 无 机械 部件 极少 、 寿命 长等优
点 . 常 用 于 核 反 应 堆 等 。 图 2为
D n m c S公 司 开 发 的 C U用 液 态 a a isAp P
传统 的 固体激 光器 相 比 . 碟片 激光 器具 较 低 的温度 . 否则 温度 过 高会 导致光 光 并 有很 多 优 势 : 透镜 效 应 很 低 , 片 激 效 率降 低 . 且还 会导 致增 益介 质导 热 热 碟 光亮 度很 高 :对泵 浦源 亮度 要求 低 、 电 高平均 功率 系 统 中 : 内部强度 不 变 的 在 情 况 下 .光束 横 截 面 与 输 出 功率 成 正 比: 深增 益饱 和避 免 了常见 于光 纤 激光 器 系统 中 的有 害背 向反射 : 区横截 面 模 大. 可避 免一 些 由非线 性效 应所 引起 的 问题 。正是 由 于这些 优势 . 片激光 器 碟 克服 了诸 多传 统 棒 状 增 益介 质激 光 器
在笔 者研 究 中 . 将借 鉴各 领 域新 技 较好 的冷却 效果 金 刚石 导 热 : 即以金 刚石 作 为导 热
术 改进碟 片 激光器 的冷却 方案 . 以实 现 接 触 面 区 域 的 附 加 热 阻
材料. 其技 术亮 点 在于金 刚石极 高 的导 热率 ( 达 2 0 w m・ 。 高 30 / K) 该技 术现 已经
图 1 上 右 为 L D 阵 列 。 左 为 金 刚 石 散热 E 上
碟 片激光 器 近期 主要 研究 成果 有 :
热管 将 发 热 物 体 的热 量 迅 速 传递 到热
源外 ,其 导热 能力 超过 任何 已知金 属 。
激光大气传输吸收衰减效应研究

第 3 6卷
第 3期
20 0 8年 5月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 科 学 版 ) J u n l f n nNo ma iest ( t r lS in e o r a He a r lUn v riy Na u a ce c ) o
1 激 光 在 大 气 信 道 中的 吸收 衰 减 特 性
当激 光在 大气 中传 播 时 , 由于大气 中存 在着各 种 气体 分 子 和微 粒 , 尘 埃 、 雾 以及 刮风 , 雨 , 雪 等 如 烟 下 下
气象 现象 , 部分 能量 因散射 而偏 离原来 的传播 方 向 ( 使 即辐射 能量 在空 间 重新 分配 ) 部 分 光辐射 能 量被 吸收 , 而转 变 为其 他 形式 的能 量 ( 热 能等 ) 如 . 大气 对激 光 引起 的吸收 衰减 主要有 大气 分子 吸 收和 大气 气 溶 胶 吸 收. 应 的大 气 吸 收衰 减 系 数 由两 项 相
大气 激光通 信 又称 为无线 光通 信 , 是 以光 波 为载体 , 它 在大 气 中传 递 信 息 的通 信 技 术. 由于 大气 信 道是 随机 的 , 光在 通过 大气 信道传 输 时会 产 生 大气 衰 减 效 应 及 大 气 湍 流 效应 , 而 造 成 光束 的弯 曲 、 激 从 闪烁 , ( ( ) () 1
式 中 , 为 大气 分子 吸收 引起 的衰减 系数 , a () a ()为 气溶 胶 吸收引 起 的衰减 系 数.
1 1 大气分 子 吸收 .
大气 分子 的吸收是 将光 辐射 能量 转换 成 大气 组 成 分 子 的运 动 . 收能 量 的衰 减 与 激 光 束 的波 长密 吸 切 相关 , 在可 见光 波段 和 1 0 r 长 , . 6 n波 大气 分子 的吸 收 可 以忽 略 , 对 1 . z 波 长 , 气 分子 吸收 的影 但 0 6/ m 大 响最 为严重 . 1所示 的大气 窗 口为 0 7 ~1 z 但 这 只是 一 种 粗 略 的说 法 . 图 . 2 5/ m, 大气 分 子 的吸 收还 与海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强激光与粒子束#$%&!"!’$&()! !第!"卷!增!刊!*))+年,月-./-0123456(346’70648.953:36;(6<=&!*))+!文章编号!!!))!>,?**"*))+#()>)!??>)+高平均功率固体激光及其大气传输"强希文"中国人民解放军O?O++部队!新疆马兰@,!"))#!!摘!要!!固体激光器是一种具有重要应用背景的高功率激光器!对包括激光波长$光束发射口径$发射功率$光束质量等在内的激光器参数的选择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大气介质的光学性质$激光大气传输效应以及激光辐射与靶目标的耦合机制与耦合效率等因素的影响%相关结果表明!))Y2的固体激光器的综合效能可与*%?倍平均输出功率的7D化学激光器相当!这说明高平均功率固体激光器是一种具有潜在优势和良好发展前景的高功率激光器%!!关键词!!激光技术&!固体激光&!高功率激光&!激光大气传输!!中图分类号!!1,?"&8’*,!!!!!文献标识码!!6!!电驱动的高平均功率固体激光器"((5#与化学激光器相比!由于不使用化学物质!所以没有废气排出!而且不需要特别的保障条件!只需要利用车载发动机即可保证其正常工作&另外!由于它不产生高温及烟雾!同时系统运行时无噪音!仅受车载电源及驱动系统的限制!所以高功率固体激光器具有化学激光器无法比拟的优势%现有的实验已经证实利用热容方式运行的固体激光器!其平均功率可超过!)Y2!而且有望在将来达到!))Y2’!!*(%目前!已经开始了!))Y2热容固体激光器的概念设计!它可以对所感兴趣的靶目标形成显著的破坏!所以!!))Y2已经作为固体激光器系统及其对靶目标形成破坏的功率标准%另外!热容固体激光器具有较高的功率质量比!这在系统的小型化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而且便于机动化%!!选择固体激光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其到达目标处的平均功率为多大%由于这不但涉及到激光器系统的性能!包括光束发射功率$光束质量$光束发射口径$激光波长等!而且与其传输的大气介质的光学性质$激光大气传输效应以及激光辐射与靶目标的耦合机制与耦合效率等因素密切相关%所以!需要对以上因素进行综合考虑%本文对影响高平均功率固体激光大气传输的相关参数进行了探讨!并根据国外有关文献!讨论这些参数对!&)O"J的固体激光与?&@"J的7D化学激光大气传输的影响效果%$!激光器系统参数设计$&$!激光器的波长选择!!高平均功率固体脉冲激光器是基于在固体晶体中掺入钕"’K#离子和镱"E N#离子!从而激发产生!"J波长的激光!其波长位于电磁波谱的近红外区!与位于中红外的7D激光的波长相差较远!大致是7D激光波长的!),!所以其特征也与7D激光明显不同%!!对于激光系统而言!激光波长与由于衍射而引起的光束发散$大气湍流引起的光束畸变$大气分子和气溶胶粒子的吸收与散射导致的光束能量的衰减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大气热晕效应等因素密切相关!所以激光波长是激光器系统的一个重要参数%!!由于!"J波长的激光其波长相对较短!所以在减小衍射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另外!在某些情况下!它在减小分子吸收上也同样有明显的优势%由于大气对激光束能量的吸收可导致传输光束形成热晕效应!从而使得激光束形状产生畸变$光束质量下降!影响激光与靶目标耦合效果%虽然大气湍流对!"J波长的固体激光的影响与7D激光相比较大!但是由于目前自适应光学技术的应用!可使得大气湍流对以上两种激光的影响甚小!其差别也不显著%$&%!光学衍射与发射口径!!由于光波的波动性!发射的激光束均具有由于衍射引起的较小的光束发散角!该发散角正比于波长!另外!光束在焦斑处的最大光强和束散角的平方成反比%基于这个原因!假设光束直径和功率相同!则!"J的固体"收稿日期!*)),>!!>**&!!修订日期!*))+>)?>!O基金项目!国家@O?计划项目资助课题作者简介!强希文"!P O"*#!男!陕西西安人!硕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激光大气光学等方面的研究&3>J G H%+Q H R L A_V H G A F!!O?&S$J%激光到达靶目标处的最大光强大致是?&@"J 的7D 激光的!?倍!!!除了衍射因素之外"还有许多因素可引起比较衍射极限更大的光束发散"这些因素包含大气湍流#热晕和在激光器系统和光束控制系统中未经补偿的光束畸变!由大气湍流和光束控制系统的光学器件引起的畸变可以利用自适应光学的变形镜来校正"而热晕效应引起的非线性束发散很难校正"所以应尽量使其最小!由于光束的衍射极限与发射口径相关"波长为?&@"J 的7D 激光器的发射口径为!"J 的固体激光器的?&O 倍时"二者的衍射极限大致相同!而光束发射系统的口径增大同时引起系统体积#质量的增加"系统跟瞄难度增加"从而使得利用增加发射口径减小光束发散角显得不太现实!表!是平均发射功率为*))Y 2#光束发射直径?)S J 的激光系统传输+Y J 距离后"理论计算给出的不同波长激光到达靶目标处的最大光强以及光斑参数的比较!表$!不同波长激光到达靶目标处的最大光强以及光斑参数N 7=I /$!"/7M 5997@5710/71@3:-2:797./2/93-12796/23G -98795-H 3I 73/93<G =G J L M L =B $C B <$M $A M G =F L M ?&@"J $7D %G B L =B%!&?!+"J $91.5%!&)O "J $((5%B <$M K H G J L M L =&S J "&O *&O *&!B <$M G =L G &S J *,+&,+&??&+H ==G K H G A S L &$Y 2’S J ‘*%,&,?"&"+O &O%!大气传输效应%&$!大气吸收和热晕!!当激光束向靶目标传输时"其部分能量将被大气吸收!这种吸收有两个重要的影响"其一是导致光束的功率减弱"传播到目标上的光强减小(另一个更重要的是大气吸收将使得光束传输通道的大气加热"光束形状发生畸变"产生热晕效应"这将进一步增加光束的发散和减小靶目标处的光强!热晕效应与光强分布呈非线性关系"另外"大气中垂直于光束传输方向的风速也与热晕密切相关"而大气风速呈现随机性"使得不可能利用自适应光学技术对热晕进行预校正!!!引起热晕效应的因素有两种)大气分子吸收和气溶胶吸收!大气分子吸收是由于大气分子吸收激光能量"导致能级跃迁!对于分子吸收"!"J 波长的固体激光有很多优势!当波长为?&@"J 的7D 激光在海平面上的吸收为$+]%O ]%&Y J 时"!"J 的大气分子吸收可以忽略!即使在不考虑热晕影响的情况下"+]&Y J 的吸收衰减将导致在大气中传播!)Y J 后能量损失,)]!在所有的情况下"大气分子对!"J 波长固体激光的吸收系数均小于)&)!]&Y J !另一种引起热晕效应的因素是大气气溶胶的吸收"即大气中分布的液体或固体微粒对激光束能量的吸收!这种气溶胶包括灰尘和烟雾!由于气溶胶并不是大气的气态成分"所以它们的成分和浓度随着天气条件#地理位置#海拔高度和当地局地地形等因素变化!为了说明气溶胶吸收的量级"利用512846’"软件"在海拔高度为)%*Y J 时利用边界层模型*?+#海拔高度在*Y J 以上时利用对流层模型"表*给出乡村条件下不同能见度时大气气溶胶的吸收系数的高度分布!表%!乡村条件下不同能见度时的大气溶胶吸收系数N 7=I /%!<=3-9:258/0-/G G 505/12-G 7/9-3-I #$8535=5I 525/3G -99H 97I 79/73G %M H M I K L &Y JG N B $=<M H W L S $L C C H S H L A M C $=?&@"J $7D %G B L =B %&$]’Y J ‘!%G N B $=<M H W L S $L C C H S H L A M C $=!&?!+"J $91.5%&$]’Y J ‘!%G N B $=<M H W L S $L C C H S H L A M C $=!&)O "J $((5%&$]’Y J ‘!%X J ^*?Y JX J ^!)Y JX J ^*?Y JX J ^!)Y JX J ^*?Y JX J ^!)Y J)&))&*)&,)&"!&O )&"!&@!&))&!)&,)&+!&P )&+*&)*&))&!)&!)&?)&?)&?)&??&))&))&))&!)&!)&!)&!,&))&))&))&!)&!)&!)&!+&))&))&))&))&))&))&)!!如果只考虑大气分子的吸收"则结论可能是固体激光束的传输不受热晕效应支配!尽管对于!"J 波长的激光"其大气分子吸收可以忽略"但是表中的吸收系数表明!"J 波长激光的大气气溶胶粒子的吸收是不能忽略的!在!)Y J 能见度条件下"!"J 波长气溶胶吸收达到*]&Y J "可与?&@"J 7D 激光的)&,]&Y J 的气,?!强激光与粒子束第!"卷溶胶吸收和!+]%O ]"#Y J 的分子吸收相比较$!!以上讨论没有考虑烟雾中存在的碳质气溶胶对激光束的吸收%表?给出了城市碳质气溶胶在不同能见度时吸收系数的对比情况$可以看出碳质气溶胶对!"J 波长的激光的吸收要比?&@"J 的吸收强烈$表&!城市碳质气溶胶不同能见度时吸收系数的对比N 7=I /&!<=3-9:258/0-/G G 505/12-G 079=-170/-H 37/9-3-I #$8535=5I 525/3G -9H 9=7179/73W H B H N H %H M U #Y J G N B $=<M H W L S $L C C H S H L A M C $=?&@"J !7D 5"#!]&Y J ‘!"G N B $=<M H W L S $L C C H S H L A M C $=!&)O "J !((5"#!]&Y J ‘!"*?)&P *&?!)*&"O &"!!对于碳质气溶胶%*?Y J 能见度下的!"J 波长激光的吸收系数增长了大约与!)Y J 能见度乡村条件下相同大小的值!*]#Y J "$尽管!)Y J 能见度下!"J 波长激光的碳质气溶胶吸收系数相当大%但是当同时考虑大气分子和气溶胶的吸收时%这个值仍然小于?&@"J 波长激光在所有情况下的大气吸收$%&%!大气散射!!大气散射主要是指当光波与其传输路径上不规则分布的小微粒作用时产生的光学衍射%这是引起激光束能量衰减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值得注意的是%与大气的光学吸收不同%光学散射并不会在大气中储存热量%从而不会产生热晕效应$!!瑞利散射描述了大小与波长可比拟的微粒的散射%主要是大气分子的散射%其散射导致的衰减与波长的,次方成反比$由于瑞利散射在!"J 波长的固体激光和?&@"J 波长的7D 激光系统中影响很小%所以在这里不考虑这种散射$利用51246’"软件和与表*中相同的大气气溶胶模型%则光学散射是高度的函数%表,给出了乡村条件不同能见度时大气气溶胶散射消光系数$与大气气溶胶吸收的情况类似%表+给出了城市碳质气溶胶不同能见度时大气气溶胶散射散射系数$表(!乡村条件不同能见度时大气气溶胶散射消光系数N 7=I /(!,0722/95160-/G G 505/12-G 7/9-3-I #$8535=5I 525/3G -99H 97I 79/73G %M H M I K L #Y JB S G M M L =H A F S$L C C H S H L A M C $=?&@"J%G B L =#!]&Y J ‘!"B S G M M L =H A F S $L C C H S H L A M C $=!&?!+"J%G B L =#!]&Y J ‘!"B S G M M L =H A F S $L C C H S H L A M C $=!&)O "J%G B L =#!]&Y J ‘!"X J ^*?Y JX J ^!)Y JX J ^*?Y JX J ^!)Y JX J ^*?Y JX J ^!)Y J)&)!&O ?&@,&O !)&P O &)!,&,!&))&P ?&+*&"!)&+?&O !?&P *&))&+)&O !&"!&"*&?*&??&))&))&))&P )&@!&!!&!,&))&))&))&,)&,)&O )&O +&))&))&))&*)&*)&?)&?表)!城市碳质气溶胶不同能见度时大气气溶胶散射系数N 7=I /)!,0722/95160-/G G 505/12-G 079=-170/-H 37/9-3-I #$8535=5I 525/3G -9H 9=7179/73W H B H N H %H M U #Y J B S G M M L =H A F S$L C C H S H L A M C $=?&@"J !7D 5"#!]&Y J ‘!"B S G M M L =H A F S $L C C H S H L A M C $=!&)O "J !((5"#!]&Y J ‘!"*?*&*"&?!)+&?!@&)%&&!大气湍流!!当激光束在湍流大气中传播时%大气湍流可使得光束发生畸变$其中对光束传输造成影响的大气折射率起伏主要是由于大气温度起伏所致%它可导致光束的跟瞄误差和增加到达预定靶目标处光束的发散$在惯性子区间大气湍流满足局地均匀各向同性条件%可以利用[$%J $F $=$W 定律’,(描述$当考虑大气湍流所致的光束发散时%引入大气相干长度’+(!一般记为()"是非常有用的$此时在靶目标处的时间平均焦斑直径可以认为与孔径为()的衍射极限光束一致$当大气湍流增加而相应的()减小时%辐照在靶目标处的光斑直径相应增加$利用大气湍流的[$%J $F $=$W 理论%则可以得到()的大小与#!U *成正比%激光束的时间平均束发散与,#=)成正比%靶目标处的光斑直径与#M )U *成正比%其中#为激光波长$!!由于大气湍流导致的光束畸变是一个线性过程%而且可以利用目前较为成熟的自适应光学技术进行校正$但是对于未经校正的光束%当光束发射口径相同时%!"J 波长的激光光斑大小是?&@"J 波长的!&?倍$+?!增!刊强希文等)高平均功率固体激光及其大气传输&!能量传输与耦合&&$!连续波激光的传输D H F &!!0=$<G F G M H $AB H J I %G M H $A C $=*))Y 2G W L =G FL <$R L =!?)S JK H G J L M L =I A S $==L S M L KN L G J图!!平均功率*))Y 2!直径?)S J 光束传播的模拟"未校正#!!考虑前述大气传输效应!引入了中纬度夏季大气模型!在能见度为*?Y J 的乡村气候条件下!假设风速为*&+J $B !假定?&@"J 和!"J 两种波长的激光束的平均功率均为*))Y 2!光束发射口径为?)S J !两种光束均假设为具有两倍衍射极限的光束发散!光束旋转角速率分别设置为+J =G K $B 和+)J =G K $B%作为比较!图!给出了靶目标处光强为+Y 2$S J*时作为距离和高度函数的光强等值线%!!可以看出!对于两种角速率!!"J 波长激光束有一个明显的增强"大于*倍#范围%由于发射光强反比于传输距离的平方!所给结果说明!"J 波长激光束较?&@"J 波长激光束的大气传输具有明显的优势%这意味着在这些条件下!!"J 波长激光束到达靶目标时的平均光强大约是?&@"J 激光的!)倍%由于!"J 光束的优势在空气能见度较差时受到拟制!但即使能见度下降到!)Y J !其传输后到达靶目标处的光强还有可能是?&@"J 激光*%?倍%另外!在此所给的结果均没有考虑利用自适应光学技术对大气湍流影响进行校正!所以!在考虑校正后!!"J 波长激光的传输优势将更加明显%&&%!脉冲激光的传输!!固体热容激光器输出的是一系列的脉冲!而不是连续的光束%典型的实时占空因数为!)]!这意味着在每一个激光脉冲当中!输出的功率是平均功率的!)倍%例如!!))Y 2的热容激光将有一个峰值功率!每个激光脉冲峰值功率为!;2%这种脉冲形式可能对光束向目标的传播和与目标表面的相互作用有潜在的影响%!!一般而言!脉冲激光可能产生比连续波激光更强的热晕效应!但具体还需考虑大气的吸收因素%另外!在考虑表面损伤机制时!高功率高重频脉冲激光具有明显的优势%由于固体热容激光可有效地在靶目标上积聚能量!从而使得靶目标表面温度迅速升高%对于金属靶!吸收几乎完全发生在表层!能量一旦积聚!热量在传入金属内部之前即可使得其表面产生损伤%相比之下!由于热传导作用!吸收同样的能量时!连续波激光不能使金属达到同样的高温%所以!对于给定的激光输出功率!连续波激光对靶目标引起的损伤较小%!!为了阐明这种优势!考察一个*J J 厚的钢板上*S J_*S J 的光斑%钢板受到*))-Z 平均功率为!))Y 2的@个脉冲的固体热容激光辐照!同时!钢板受到相同时间",)J B #相同功率的连续波激光辐照%对于固体热容激光!温度以脉冲的形式增加!峰值达到!+))f !该值高于连续波激光%在钢板后表面!固体热容激光产生的温升较连续波高约!))f %!!值得指出得是!金属的吸收率不仅随温度增加!而且随激光的频率增加!由于固体热容激光具有较高的频率!这一点是固体热容激光器的优势%(!结!论!!!"J 波长的高平均功率固体激光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这不仅是因为目前激光器系统本身所具有的小型化&机动性以及由电源提供动力等优势!而且也是因为其具有高重频&高平均功率!特别是较好的大气传输性能%!!基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初步结论’光束发射口径相同时!!"J 波长固体激光在目标上产生的最大校正光强是?&@"J 激光的!?倍(?&@"J 波长激光典型的分子吸收系数为"+]%O ]#$Y J !!"J 波长激光的远小于)&!]$Y J (热晕是非线性现象!较难利用自适应光学技术进行校正(!"J 波长固体激光的气溶胶吸收比?&@"J 的高(但在能见度!)Y J 的乡村气溶胶条件下!!"J 波长固体激光的大气分子和气溶胶吸收总和小于?&@"J 的一半(碳质气溶胶的吸收对!"J 固体激光的传播有着重要的影响!在!)Y J 能见度且存在烟雾的环境下!!"J 和?&@"J 的大气吸收大致相等!在更低的能见度条件下!!"J 的吸收大于?&@"J %在具有烟雾的低能见度条件下!两种波长激光的传输均受到较为严重的影响(大气散射与波长成反比!可表示为#‘!!由O?!强激光与粒子束第!"卷于大气散射不引起大气的加热!从而不导致热晕效应!所以它对光传输的影响较吸收小"大气湍流引起的光束发散可表示为#‘)&*!由于大气湍流可以利用自适应光学技术进行校正!这对!"J 波长固体激光更为有利#!!综合考虑大气传输的影响!在能见度为*?Y J 乡村气溶胶条件下!若在靶目标处达到的光强相同!则!"J 波长激光的传输距离是?&@"J 激光的?倍以上"固体激光为脉冲方式束且光束较小!热晕效应相对较严重!需要对脉冲宽度以及重复频率进行优化"固体热容激光器的脉冲输出可增加激光与金属靶目标的耦合效率!从而增加对靶目标的损伤效果#参考文献!$!%!:L =F L =c !2L %S T7!(S H C =L B7!L M G %&-H F T <$R L =S $A M H A I $I B >R G W L A L $K U J H I J &G %I J H A I J F G =A L M %G B L =L A K ><I J <L K N U G %G B L =K H $K L G ==G U$c %&C 77.>:5$’33!!P @"!)$&!**!’!**,&$*%!任国光!黄裕年&高功率固体激光器的最新进展及其军事应用$6%&*))?年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9%&武汉!*))?&,O "’,"!&(4L A//!-I G A F E ’&8T L A L RK L W L %$<J L A M G A KJ H %H M G =U G <<%H S G M H $A $C T H F T ><$R L =B $%H K >B M G M L %G B L =B &*))?d B9T H A L B L (U J <$B H I J$A1<M $L %L S M =$A H S 8L S T A $%$F U&2I T G A !*))?&,O "’,"!)$?%!(J H M TD/&6M J $B <T L =H S <=$<G F G M H $A $C =G K H G M H $A &#$%I J L *$C8T L .A C =G =L Kn 3%L S M =$>1<M H S G %(U B M L J B-G A K N $$Y $;%&:L %%H A FT G J !2G B T >H A F M $Ab (6!(0.31<M H S G %3A F H A L L =H A F 0=L B B !!P P ?&$,%![$%J $F $=$W6’&8T L %$S G %B M =I S M I =L$C M I =N I %L A S L H AH A S $J <=L B B H N %LW H B S $I B C %I H KC $=W L =U %G =F L4L U A $%K BA I J N L =B $c %&N *0.%#5C0%#Q %,0V ==F !!P ,!!&F &?)!’?)O &$+%!D =H L K75&(M G M H B M H S B $C G F L $J L M =H S =L <=L B L A M G M H $A$CR G W L C =$A M K H B M $=M H $A $c %&J *1A 73=*+C 6!!P O +!))&!,*"’!,?+&U 56478/976/:-;/93-I 5@L 3272/I 73/971@523:9-:76725-15124/72.-3:4/9/e .6’/\H >R L A(O ?O ++V "43*1>’*7.’Z &$42’(%34*"C (65!S%.%"@,!"))!!:4"%)!!<=329702&!6B GT H F T <$R L =%G B L =R T H S TT G B B $J L H J <$=M G A M G <<%H S G M H $AN G S Y F =$I A K !M T L B L %L S M H $A$C B $%H K >B M G M L %G B L =*B <G >=G J L M L =B B I S TG BR G W L %L A F M T !N L G JG <L =M I =L !<$R L =!G A KN L G J V I G %H M U T G B N L L A G A G %U Z L K !G A K M T L H A C %I L A S H A F C G S M $=B B I S T G B M T L G M J $B <T L =H S $<M H S G %S T G =G S M L =H B M H S B !M T L L C C L S M B $C %G B L =N L G J B <=$<G F G M H $A H A M T L G M J $B <T L =L !G A K M T LJ L S T G A H B JG A K L C C H S H L A S U $C %G B L =N L G JS $I <%H A F R H M T M G =F L M BT G BN L L A H A W L B M H F G M L K &8T L =L %G M L K =L B I %M B B T $RM T G M M T L F L A L =G %L C C H S H L A S U $C !))Y 2B $%H K >B M G M L %G B L =B S $==L B <$A K B M $7D %G B L =BR T H S TT G W L M R $M $M T =L L M H J L B G W L =G F L $I M <$R L =!M T I B M T L T H F T G W L =G F L $I M <$R L =B $%H K >B M G M L %G B L =H B K L J $A B M =G M L KG B G %G B L =$C B $J L <$M L A M H G %G K W G A M G F L B G A K C G W $=G N %L <=$B <L =H M U&!!>/?;-9@3&!5G B L =M L S T A $%$F U "!($%H K B M G M L %G B L ="!-H F T <$R L =%G B L ="!5G B L =<=$<G F G M H $A H A M T L G M J $B <T L =L "?!增!刊强希文等&高平均功率固体激光及其大气传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