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药
麻醉药的使用流程
![麻醉药的使用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3863722e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c2.png)
麻醉药的使用流程一、麻醉药的定义麻醉药是指通过药物作用使患者进入无痛或半失去痛觉的状态,以便进行手术或治疗的药物。
麻醉药主要包括全身麻醉药、局部麻醉药和镇痛药。
二、麻醉药的分类麻醉药按照作用部位和作用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全身麻醉药:主要用于手术过程中使患者失去痛觉和意识,包括各类静脉麻醉药、吸入麻醉药等。
2. 局部麻醉药:主要用于局部麻醉,使某一部位失去痛觉,包括表面麻醉药、浸润麻醉药等。
3. 镇痛药:主要用于减轻术后疼痛和其他疾病引起的疼痛,包括非麻醉性镇痛药、麻醉性药物等。
三、麻醉药的使用流程麻醉药的使用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麻醉评估和准备在使用麻醉药物之前,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麻醉评估,包括了解患者的一般健康状况、过敏史、手术部位等信息。
同时,还需要了解患者是否正在服用其他药物,以及是否有与麻醉药物相互作用的情况。
评估完毕后,医生将准备好所需的麻醉药物和设备。
2. 麻醉诱导麻醉诱导是指通过给患者输入适量的麻醉药物,使其迅速进入失去意识的状态。
这个过程需要医生的专业技术操作,一般通过静脉注射或吸入的方式进行。
在麻醉诱导过程中,医生需要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确保其安全。
3. 维持麻醉一旦患者成功进入麻醉状态,医生需要维持患者在整个手术过程中的麻醉效果。
这通常需要根据手术的需要来调整麻醉药物的浓度和剂量。
同时,医生还需要持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以确保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
4. 麻醉解除手术结束后,医生需要逐步解除患者的麻醉状态,使其恢复意识和痛觉。
这个过程通常通过停止输注麻醉药物,或使用特定的解麻药物来实现。
在麻醉解除的过程中,医生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避免出现意外并做好相关的安抚工作。
四、麻醉药的风险和注意事项麻醉药的应用在一些情况下可能会存在一定的风险,使用麻醉药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麻醉药的使用应由专业医生进行,术前要与患者充分沟通,确保患者了解并同意使用麻醉药物。
麻醉药品目录
![麻醉药品目录](https://img.taocdn.com/s3/m/6eb4188c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14.png)
麻醉药品目录麻醉药品目录是指一份详细列出各种麻醉药品的清单。
麻醉药品是医疗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用于手术和医疗程序中,通过抑制病人的感觉和意识来实现止痛、缓解焦虑和促进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常见的麻醉药品。
1. 催眠药催眠药是一类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来引起睡眠的药物。
常见的催眠药包括巴比妥类药物和非巴比妥类药物。
巴比妥类药物具有较强的镇静和催眠作用,但也有一定的成瘾性和副作用。
非巴比妥类药物是一类相对安全的催眠药,常用于治疗失眠。
2. 局部麻醉药局部麻醉药是用于局部麻醉的药物,用于使特定区域的神经失去感觉。
常见的局部麻醉药包括利多卡因、布比卡因和普鲁卡因。
这些药物通过阻断神经冲动的传导,使目标部位无法感受疼痛。
3. 全身麻醉药全身麻醉药是用于全身麻醉的药物,用于在手术过程中使患者完全失去意识和感觉。
常见的全身麻醉药包括挥发性麻醉药和静脉麻醉药。
挥发性麻醉药一般通过麻醉气体或液体的呼吸吸入途径给药,而静脉麻醉药则通过静脉注射给药。
4. 镇痛药镇痛药是一类用于缓解疼痛的药物。
常见的镇痛药包括阿片类药物、非甾体消炎药和局部麻醉药。
阿片类药物通过作用于大脑的阿片受体来缓解疼痛,但也有一定的成瘾性和副作用。
非甾体消炎药通过抑制体内炎症反应和止痛物质的合成来缓解疼痛。
5. 麻醉辅助药麻醉辅助药是用于辅助麻醉药物的一类药物,用于增强麻醉的效果。
常见的麻醉辅助药包括镇静药、肌松药和镇吐药。
镇静药用于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恐惧,肌松药用于使患者的肌肉松弛,以便手术进行,镇吐药用于预防和治疗麻醉药引起的恶心和呕吐。
总结起来,麻醉药品目录包括催眠药、局部麻醉药、全身麻醉药、镇痛药和麻醉辅助药。
这些药物各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和应用范围,医生在使用麻醉药品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手术类型进行选择和调整剂量。
正确使用麻醉药品有助于保障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安全。
与此同时,患者在接受麻醉药物治疗时也需要密切配合医生的指导,以确保药物的安全使用。
麻醉药简介介绍
![麻醉药简介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4137cc17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6d.png)
吸入性麻醉药的缺点在于需要特定的吸入装置和麻醉机,且有可能引起吸入性肺炎 等并发症。
静脉麻醉药
静脉麻醉药是指通过静脉注射进入体内的麻醉药物,主要作用于中枢神 经系统,产生麻醉作用。常见的静脉麻醉药有巴比妥类、苯二氮卓类和 阿片类等。
局部麻醉药的优点在于操作简便、对全 身影响较小,能够保持患者的清醒状态
,适用于小手术或局部手术。
局部麻醉药的缺点在于作用时间较短, 需要多次给药,且有可能引起局部组织
损伤和神经阻滞不全等不良反应。
04
麻醉药的副作用与注意事项
呼吸抑制
总结词
呼吸抑制是麻醉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表现为呼吸频率减慢、潮气量降低, 严重时可导致呼吸衰竭。
02
麻醉药的作用机制
麻醉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麻醉药可以降低患者的应激反 应和疼痛感受。
改变意识状态
麻醉药可以改变患者的意识状态,从清醒到昏迷,使患者失去感知 和记忆能力。
抑制自主神经系统
麻醉药可以抑制自主神经系统,影响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等生 理功能。
过敏反应
总结词
过敏反应是麻醉药较为严重的并发症 之一,表现为皮肤瘙痒、皮疹、胸闷 、呼吸困难等症状。
详细描述
过敏反应的发生与个体差异有关,部 分患者对某些麻醉药成分过敏。在使 用麻醉药前,应仔细询问患者的过敏 史,并做必要的过敏试验,以降低过 敏反应的发生风险。
其他副作用与注意事项
总结词
其他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苏醒延迟、认知功能障碍等。
麻醉药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抑 制神经传导或兴奋神经传导,使 大脑无法感知疼痛,从而达到无 痛的目的。
麻醉药
![麻醉药](https://img.taocdn.com/s3/m/3c66902d58fb770bf78a5534.png)
1麻醉用药主要包含镇静催眠药、麻醉药、镇痛药以及肌松药。
局部麻醉药是在病人清醒的情况下,能选择性地暂时阻断传入神经末梢或神经干对神经冲动的传导,使身体局部暂时失去痛觉和其他感觉的药物。
局部麻醉药的作用范围小,不良反应少,使用比较方便和安全。
2、罗哌卡因是阿斯特拉制药公司研制开发的新型长效酰胺类局麻药,于1996年在荷兰首次上市,并于同年9月24日在美国获得FDA批准上市,1997年在英国上市,到目前为止已在数十个国家上市。
我国于1998年12月17日批准进口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耐乐品),三种规格分别为2毫克/毫升,7.5毫克/毫升、10毫克/毫升、包装规格为10毫升/瓶、20毫升/瓶。
本品具有突出的感觉神经与运动神经阻滞分离效应;中枢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低毒性;良好的稳定性;新生儿对本品有良好的耐受性,对产妇的运动神经阻滞作用较轻,对子宫胎盘血流无明显影响;有血管收缩作用,使用时无需加肾上腺素。
该品可能通过升高神经动作电位的阈值,延缓神经冲动的扩布,降低动作电位升高的速度,发挥阻断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作用而产生局麻作用。
3、局部麻醉药的主要品种市场趋于成熟,2004年~2006年以来药品销售排序较为稳定。
罗哌卡因、布比卡因、丁卡因及利多卡因销售金额一直稳定在前4位,且占据相当大的市场份额,其他的局麻药品很难从这4种药品中抢到更多的市场份额,这也说明局麻药品的市场竞争激烈。
4、阿斯利康是全球领先制药公司,由前瑞典阿斯特拉公司和前英国捷利康公司于1999年合并而成。
阿斯利康在六大治疗领域为患者提供富于创新、卓有成效的医药产品,包括消化、心血管、肿瘤、中枢神经、麻醉和呼吸等,其中许多产品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其局部麻醉药领域的主要产品为耐乐品(罗哌卡因)。
5、我国麻醉药品医疗消耗量明显不足,远没有满足临床镇痛的需要。
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麻醉药品医疗消耗量明显不足,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
以吗啡为例,2004年全球消耗的33021公斤吗啡中,发达国家消耗30742公斤,占93.1%,人均31.31毫克,发展中国家仅消耗2279公斤,占6.9%,人均0.75毫克。
麻醉药说明书
![麻醉药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4b2d4141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29.png)
麻醉药说明书麻醉药是一类用于麻醉治疗的药物,广泛应用于手术、疼痛管理和其他相关医疗程序中。
本说明书将详细介绍麻醉药的使用方法、作用机理、注意事项和可能的副作用。
请仔细阅读本说明书并按照医生的指示正确使用麻醉药。
一、麻醉药的类型麻醉药可分为全身麻醉药和局部麻醉药。
1.全身麻醉药:全身麻醉药通过影响中枢神经系统产生麻醉效果,使患者失去痛觉和意识。
常见的全身麻醉药包括七氟醚、异氟醚和丙泊酚等。
2.局部麻醉药:局部麻醉药作用于局部神经纤维,阻断神经传导,使感觉和运动丧失。
常见的局部麻醉药有利多卡因、布比卡因和普鲁卡因等。
二、麻醉药的使用方法麻醉药的使用方法根据具体情况和手术类型有所不同,请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正确使用。
1.全身麻醉药使用方法:(1)给药途径:全身麻醉药一般通过静脉注射或吸入给药。
(2)剂量和速度:药物剂量和给药速度应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病情和手术类型进行调整。
(3)监护:在全身麻醉下,患者的生命体征需要被密切监测,包括心率、血压、呼吸和体温等。
2.局部麻醉药使用方法:(1)给药途径:局部麻醉药一般通过注射或局部涂抹的方式给予。
(2)剂量和时间:注射剂量和涂抹时间应根据疼痛区域的大小和手术类型进行调整。
(3)监护:在局部麻醉下,患者应继续接受监测,以确保麻醉药物的效果稳定。
三、麻醉药的作用机理麻醉药的作用机理主要涉及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1.全身麻醉药作用机理:(1)神经抑制:全身麻醉药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抑制神经细胞的兴奋性,从而产生麻醉效果。
(2)GABA受体激活:某些全身麻醉药可与神经细胞上的GABA受体结合,增加GABA的神经传递,产生抑制作用。
2.局部麻醉药作用机理:(1)神经阻滞:局部麻醉药通过阻断神经纤维上的钠通道,抑制神经冲动的传导,从而达到局部麻醉的效果。
(2)作用时间:局部麻醉药的作用持续时间与药物的种类和剂量有关,通常为数小时至数天。
四、麻醉药的注意事项1.用药过程中请严格按照医生的指示使用麻醉药物,不得自行增减剂量或改变给药途径。
麻醉药及麻醉方法
![麻醉药及麻醉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31ad09f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1e.png)
麻醉药及麻醉方法麻醉是在医学领域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技术,用于使患者在手术或其他医疗过程中无痛或减轻疼痛。
麻醉药物的使用和麻醉方法的选择对手术结果和患者的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讨论常见的麻醉药及麻醉方法,以帮助读者对麻醉过程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麻醉药物麻醉药物是用于引起麻醉效果的药物,根据其作用机制可以分为许多不同的类别。
以下是目前常用的麻醉药物:1. 局部麻醉药:局部麻醉药主要用于表面手术或局部麻醉,通过阻断神经传导来减轻疼痛。
这些药物可以分为酯类和酰胺类两大类。
常用的酯类局部麻醉药有利多卡因、普鲁卡因等,而最常用的酰胺类局部麻醉药是利多卡因。
2. 全身麻醉药:全身麻醉药可以分为静脉麻醉药和吸入麻醉药。
静脉麻醉药包括巴比妥类药物(如硫喷妥钠)、苯二氮䓬类药物(如咪达唑仑)以及苯咪喹啉类药物(如异丙酚)。
静脉麻醉药的作用快速、效果可控,并且适用于较短时间的手术。
吸入麻醉药主要是指气体形式的麻醉药物,如氧气、一氧化氮和氯仿。
吸入麻醉药的优点是可以快速达到麻醉效果,并且适用于长时间手术。
二、麻醉方法选择适当的麻醉方法是手术成功和患者安全的关键。
麻醉方法的选择取决于手术的性质、患者的年龄和健康状况等因素。
以下是常用的麻醉方法:1. 局部麻醉:局部麻醉是通过直接应用局部麻醉药物在手术区域产生麻木,从而使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无痛感。
局部麻醉方法适用于小型手术,如皮肤修复、探查等。
2. 腰麻和硬膜外麻醉:腰麻和硬膜外麻醉是将局部麻醉药物注射到腰椎或硬膜外腔,以达到全身麻醉的效果。
这种麻醉方法常用于剖腹产、盆腔手术等。
3. 静脉麻醉:静脉麻醉是通过静脉注射麻醉药物使患者处于麻醉状态。
这种麻醉方法应用广泛,适用于多种手术。
4. 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是将患者气管插管后,通过给予吸入麻醉药物维持麻醉的效果。
这种麻醉方法适用于复杂手术和长时间手术。
总结麻醉药及麻醉方法是现代医学手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了解麻醉药物的种类及其作用机制,以及各种麻醉方法的适用范围,可以帮助医生和患者选择最适合的麻醉方案。
麻醉药与麻醉药品
![麻醉药与麻醉药品](https://img.taocdn.com/s3/m/ddfb6c7b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d1.png)
麻醉药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手术的麻醉, 使肌肉松弛 、疼痛消失或减轻, 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麻醉药品在临床上主要用于创伤性疼痛、内脏绞痛 、手术后疼痛、晚期癌症剧痛等, 作用于疼痛感觉的中枢 部位, 使疼痛感觉减轻, 并具有镇静安抚作用, 常用于手术 前用药, 以增强麻醉效果。
麻醉药品是一把“双刃剑”, 具有药品与毒品的双重身 份, 合理用于医疗就是药品, 滥用就是毒品。例如度冷丁, 临床上使用有良好的镇静止痛效果, 但久用成瘾即成毒品 。
麻醉药属于一般药品, 在管理上无特别 要求(氯胺酮因属于第一类精神药品而除外 ), 但在使用上要求谨慎一些;
麻醉药品属国家重点管制药, 《麻醉药 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对其种植、生产、 运输、销售、使用、储存、销毁等各个环节 都有详细规定, 并明确了相关单位相应的法
可卡因;可待因;蒂巴因;双氢可待因; 氢可酮;美沙酮;羟考酮;氢吗啡酮; 芬太尼;瑞芬太尼;舒芬太尼; 吗啡(包括吗啡阿托品注射液);乙基吗啡;二氢
丙泊酚(异丙酚):
【临床应用】用于全麻诱导及维持
【用量】全麻诱导1.5-2.5mg/kg体重,维持412mg/kg体重,每10秒钟约给药40mg,年老体弱者 、ASA三级、四级的病人,给药速度应更慢,每10秒钟 约20mg。维持时只能用5%葡萄糖稀释,稀释度不超过 1:5(2mg/ml)一般用原液泵入。
许多人对麻醉药和麻醉药品的区别不是很清楚 , 常常将两者混淆, 给工作带来不便。别看两者之间 仅一字之差, 但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概念, 二者既有 区别又有联系。
麻醉 药
指能使整个机体或机体局部暂时
、可逆性失去知醉乙醚(现已少用)、恩
氟烷及异氟烷、氧化亚氮(笑气)、硫
埃托啡; 阿片(包括复方樟脑酊、阿桔片);哌替啶; 罂粟壳;罂粟秆浓缩物(包括罂粟果提取物、罂粟
常用麻醉药大全
![常用麻醉药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0209df90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21.png)
常用麻醉药大全引言麻醉是医学中常用的一种技术,用于使病人失去意识、消除疼痛、放松肌肉,以便进行手术或其他医疗操作。
在麻醉过程中,常用麻醉药物起到关键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麻醉药物,包括其分类、作用机制以及适应症。
一、局部麻醉药1. 利多卡因•作用机制:利多卡因是一种钠通道阻滞剂,通过阻断神经细胞的电信号传导,达到麻醉效果。
•适应症:利多卡因常用于局部麻醉,适用于手术或其他治疗过程中的疼痛控制。
2. 普鲁卡因•作用机制:普鲁卡因与利多卡因类似,也是一种钠通道阻滞剂,能够阻止痛觉信号的传导。
•适应症:普鲁卡因也常用于局部麻醉,在手术或其他非手术治疗中起到止痛作用。
二、全身麻醉药1. 巴比妥类药物•作用机制:巴比妥类药物通过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产生全身麻醉效果。
•适应症:巴比妥类药物常用于诱导和维持全身麻醉,适用于各种手术。
2. 高氟醚•作用机制:高氟醚是一种静脉麻醉药,通过作用于神经细胞膜上的受体和通道,阻断神经传导,产生全身麻醉效果。
•适应症:高氟醚常用于手术过程中的麻醉,可用于诱导和维持麻醉状态。
3. 芬太尼•作用机制:芬太尼是一种强效的镇痛药,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阿片受体,产生镇痛和全身麻醉效果。
•适应症:芬太尼常用于全身麻醉过程中的镇痛,可用于各种手术。
三、神经肌肉阻断剂1. 苯海明•作用机制:苯海明是一种非脱枝剂,通过阻断乙酰胆碱在神经肌肉接头的作用,阻断信号传导,达到肌肉松弛和麻醉效果。
•适应症:苯海明常用于手术过程中的肌肉松弛,便于操作。
2. 棉囊化气体•作用机制:棉囊化气体是一种通过阻止神经肌肉接头上乙酰胆碱的作用,使肌肉不能收缩,达到松弛作用的药物。
•适应症:棉囊化气体常用于手术过程中的肌肉松弛和操作。
结论以上是一些常用的麻醉药物,涵盖了局部麻醉药、全身麻醉药以及神经肌肉阻断剂。
不同的麻醉药物有各自的作用机制和适应症,医师需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合适的药物。
在麻醉药物使用过程中,需密切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和药物副作用,以确保安全有效的麻醉效果。
麻醉药品使用规范
![麻醉药品使用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b23c1b03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17.png)
麻醉药品使用规范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五章第三十五条规定:国家对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实行特殊管理。
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制定。
二、按照《麻醉药品管理办法》,特制定医院麻醉药品使用规范。
三、麻醉药品是指连续使用易产生身体依赖性,能成瘾癖的药品,主要有阿片类、可卡因类、大麻类、合成麻醉药类及卫生部指定的其它易成瘾癖的药品,药用原植物及其制剂,我国规定的麻醉药品范围共八类,33个品种。
四、麻醉药品只限于医疗、教学、科研的需要。
五、采购麻醉药品时,须向麻醉药品经营单位填送“麻醉药品申购单”,持“麻醉药品购用印鉴卡”去指定的药品经营单位购买,麻醉药品申购单留存两年备查。
六、医疗机构购买麻醉药品时,应派麻醉药品管理人员两名,公安人员一名,专车完成购买、运输任务;缩短途中停留时间,保证运输安全。
七、麻醉药品的验收入库和出库要执行双人开箱验收、清点、双人签字制度,建立麻醉药品出、入库帐目,及时盘点,做到帐物相符。
帐目至少保存三年备查。
八、禁止非法使用、储存、转让或借用麻醉药品。
要实行“五专管理”,即专人负责、专柜加锁、专用帐册、专册登记、专用处方,做到日清月结。
九、麻醉药品除了严格实行专柜保管外,专柜必须执行双人双锁保管制度,仓库内需要有安全措施,如报警器、监控器。
十、麻醉药品的大部分品种,特别是针剂遇光易变质,故库(柜)应注意避光,采取遮光措施。
十一、开具麻醉药品处方的医务人员必须具有执业医师资格,并经考核合格能正确使用麻醉药品,授予麻醉药品处方权。
具有麻醉药品处方权的医师需将签字式样送药剂部备查。
十二、麻醉药品处方要用专用处方。
开写处方要书写工整,不得缺项、涂改;医师、划价、配方、发药及核对人员均应签全名。
十三、麻醉药品注射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三日常用量,控(缓)释制剂一次不超过十五日用量,其他剂型一次不超过七日用量。
处方保留三年备查。
十四、癌症患者因镇痛需要长期使用麻醉药品时,需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办理“麻醉药品专用卡”。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目录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目录](https://img.taocdn.com/s3/m/ad324be4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cf.png)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目录
麻醉药品包括:
局部麻醉药物:利多卡因、普鲁卡因、布比卡因、罗派卡因、丁卡因等,医院常用利多卡因、罗派卡因。
全身麻醉药物:包括吸入麻醉药如恩氟烷、异氟烷、七氟烷、地氟烷、氧化亚氮等,常用七氟烷;静脉麻醉药物如硫喷妥钠、丙泊酚、依托咪酯、氯胺酮等,常用丙泊酚、依托咪酯;肌松药物如罗库溴铵、维库溴铵、顺式阿曲库铵等,常用顺式阿曲库铵;镇痛药物如芬太尼、舒芬太尼、瑞芬太尼等。
精神药品包括:
第一类精神药品:共68种,例如三唑仑、他喷他多、布苯丙胺、莫达非尼、依他喹酮、二甲基安非他明、丁丙诺啡、苄基哌嗪等。
第二类精神药品:共81种,例如佐匹克隆、扎来普隆、曲马多、丙己君、氨酚氢可酮片、纳布啡及其注射剂、呋芬雷司、芬氟拉明、麦角胺咖啡因片、地佐辛及其注射剂、右旋芬氟拉明、安钠咖、咖啡因、布托啡诺及其注射剂、丁丙诺啡透皮贴剂等。
除了上述药品,还有一些传统的精神类药物(如利培酮、奥氮平、阿立哌唑、氨磺必利、奥氮平喹硫等)、抗抑郁剂(如舍曲林、帕罗西汀、氟伏沙明、艾司西酞普兰等)、情绪稳定剂或抗躁狂药(如碳酸锂、丙戊酸镁、丙戊酸钠等)和抗焦虑药(如丁螺环酮、坦度螺酮等)等精神类药物。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药品的使用需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
同时请注意,滥用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可能会导致严重的身体和精神健
康问题,包括成瘾、戒断症状、精神错乱甚至死亡。
因此,务必通过正规渠道获取这些药物,并在使用时遵循专业医疗建议。
麻醉药品相关的概念
![麻醉药品相关的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e296996e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c3.png)
麻醉药品相关的概念
麻醉药品是指对中枢神经存在麻醉作用,连续使用、滥用或不合理使用使人产生身体依赖和精神依赖的成瘾药品。
麻醉药品属于活性精神物质,这类物质在严格管理下,合理使用并具有一定的临床治疗价值,称为药品。
如果麻醉药品不具有临床的治疗和研究意义,则被称为毒品。
麻醉药品可以分为全麻药和局麻药。
1、全麻药:全麻药是一类可以抑制中枢神经功能的药物,使患者意识和反射暂时消失,肌肉松弛,主要用于外科手术,例如膝关节置换手术、关节镜手术、腰椎手术等术前麻醉;
2、局麻药:局麻药是在用药部位可逆性阻断痛觉的药物,不影响患者神志和肢体运动,主要用于小手术,例如拔牙、切除皮肤浅表肿物等。
麻醉药品包括阿片类、可卡因类、大麻类、合成麻醉药类及国家食药监局指定的其他易成瘾癖的药品、药用原植物及其制剂。
常用的麻醉药品有醋托啡、乙酰阿法甲基芬太尼、醋美沙朵等。
麻醉用药
![麻醉用药](https://img.taocdn.com/s3/m/77e8ef6048d7c1c708a14597.png)
麻醉科常用药品一、全身麻醉药(一)吸入麻醉药:恩氟烷、异氟烷、七氟烷、氧化亚氮(二)静脉麻醉药:硫喷妥钠、氯胺酮、丙泊酚、咪达唑仑、依托咪酯、羟丁酸钠(三)局部麻醉药:布比卡因、丁卡因、利多卡因、普鲁卡因、罗哌卡因、左布比卡因二、麻醉辅助药(一)肌肉松弛药:琥珀胆碱、阿曲库铵、罗库溴铵、哌库溴铵、泮库溴铵、维库溴铵(二)其他:麻黄碱、艾司洛尔三、镇痛药芬太尼、吗啡、哌替啶、氟比洛芬酯、舒芬太尼、丁丙诺啡、瑞芬太尼、曲马多四、肾上腺皮质激素类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甲泼尼龙7五、胰岛素动物源或重组人胰岛素六、H1 受体阻断药苯海拉明、异丙嗪七、抗重症肌无力药新斯的明八、中枢兴奋药洛贝林、尼可刹米、多沙普仑九、神经系统用药物(一)镇静催眠药:苯巴比妥钠(二)其他:甘露醇、甘油果糖十、抗精神病药氟哌啶醇、氯丙嗪、氟哌利多十一、抗焦虑药地西泮、咪达唑仑十二、平喘药氨茶碱十三、消化系统药物(一)抗酸药:碳酸氢钠、复方氢氧化铝(二)抑酸药:西咪替丁十四、抗胆碱药阿托品、山莨菪碱、东莨菪碱十五、胃动力药和止吐药昂单司琼、格拉司琼、托烷司琼十六、循环系统用药(一)强心药:地高辛、毛花甙丙(西地兰)、安利农、米力农(二)抗心律失常药:胺碘酮、奎尼丁、普罗帕酮、普萘洛尔(心得安)(三)钙拮抗药:维拉帕米(异搏定)、尼莫地平、心痛定(四)β受体阻滞药:美托洛尔、阿替洛尔、艾司洛尔(五)作用于α受体的药物:酚妥拉明、乌拉地尔(六)血管舒张药:硫酸镁、硝普钠、硝酸甘油、单硝酸异山梨酯、三磷酸腺苷(七)阿片受体拮抗药:纳洛酮(八)血管活性药:多巴胺、多巴酚丁胺、间羟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麻黄素、异丙肾上腺素、苯肾上腺素(九)利尿药:呋塞米(十)脱水药:甘露醇十七、血液系统药物(一)止血药:氨甲苯酸、凝血酶、鱼精蛋白、氨基己酸、氨甲环酸、酚磺乙胺、维生素K、巴曲酶(二)抗凝血药:肝素、枸椽酸钠(三)血浆及血容量扩充药:右旋糖酐40、琥珀酰明胶、羟乙基淀粉(四)调节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用药:复方氯化钠、氯化钾、葡萄9 糖、葡萄糖氯化钠、乳酸钠林格、碳酸氢钠、葡萄糖酸钙、门冬氨酸钾镁(五)抗心律失常药:利多卡因、苯妥英钠。
麻醉药物PPT课件
![麻醉药物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f9cca91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63.png)
R2 H2N
R1 COOCH2CH2N( C 2H5) 2
R1 R2 R3 Cl H H 氯 普 鲁 卡 因 Chloroprocaine OH H H 羟 普 鲁 卡 因 Hydroxyprocaine
氯(羟)普鲁卡因,空间阻碍阻止水解,作用时间延长。
H2N
COO CH2CH2 N(C2H5)2 普鲁卡因 Procaine
H2N
COOCH2CH2N( C 2H5) 2 HCl
化学名称: 4-氨基苯甲酸-2-(二乙胺基)乙酯盐酸盐 4-aminobenzonic acid-2-(diethylamino) ethyl-
ester hydrochloride (Novocaine).
合成和性质:(课本P94)注意: ①酯化中有少量没反应对氨基苯甲酸---药典分
CH3
H2N
COO CH2CH2N(C2H5)2 普鲁卡因 Procaine
H2N
CO S CH2CH2N(C2H5)2 硫卡因 Thiocaine
H2N
CO NH CH2CH2N(C2H5)2
普 鲁 卡 因 胺 Procainamide 麻醉作用弱,治疗心律不齐。
•代表药物:普鲁卡因procaine
COO CH2CH2N(C2H5)2
普鲁卡因 Procaine
CH3 NHCOCH2N(C2H5)2 HCl
CH3 利 多 卡 因 Etidocaine
CH3 NH
R ON C#
CH3
R CH3 C3H7
C4H9
甲 哌 卡 因 Mepivcaine 罗 哌 卡 因 Ropivcaine 布 比 卡 因 Bupivcaine
3、其他类
H2N
麻醉药
![麻醉药](https://img.taocdn.com/s3/m/890b313710661ed9ad51f322.png)
3、检查
药典规定检查酸度、醛类和过氧化物等 项目。 过氧化物
CH3CH2OCH2CH3
新制碘化钾淀粉试液 振摇
呈蓝色
过氧化物
醛
类
醛类
碱性碘化汞钾,如显浑浊(析出汞)
4、贮存 贮存乙醚时,要装满、熔封、避火,并 需加入洁净的铁、氢醌或没食子酸丙酯作为 稳定剂,臵于冷暗处保存。贮存二年以上, 需重新检查合格方可供药用。开瓶24小时以 上,不能再供药用。 5、用途: 全身麻醉。
对氨基苯甲酸微溶于水,且具酸性,故 药典规定要检查酸度和澄清度,水针剂要检 查对氨基苯甲酸。
5、用途
应用最久最广的局麻药,用于浸润麻醉、 传导麻醉及封闭疗法等。
盐酸利多卡因
1、化学结构及名称
2-二乙氨基-N-(2,6-二甲基苯基)乙酰 胺盐酸盐一水合物,又名:赛罗卡因
2、理化性质 ①分子中含酰氨键,但邻位有两个甲基。
只用于表面麻醉 用于表面麻醉
③氨基酮类:盐酸达克罗宁
表面麻醉作用比可卡因强1000倍,而毒性仅为 ⑤氨基甲酸酯类:盐酸卡比佐卡因
表面麻醉作用为可卡因250倍,浸润麻醉作用 比普鲁卡因强400多倍,可用于有炎症的组织的麻醉。 ⑥其他类:如脒类 非那卡因
3、构效关系
大部分局部麻醉药的基本骨架概括为:
(1)亲脂性部分 Ⅰ :Ar可为苯环及芳杂环,但以苯 环的作用最强,苯环取代以氨基在对位作用最好。
3、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比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稳定而且持效 时间也较长是因为: A 盐酸利多卡因结构中的酰胺键比盐酸普鲁卡因 中的酯键 稳定 B 盐酸普鲁卡因对热不稳定易水解 C 盐酸普鲁卡因易被氧化变色 D 盐酸利多卡因不易被酯酶水解 E 结构中的酰胺键受其邻位两个甲基空间位阻保护不易水解
麻醉药品有哪些
![麻醉药品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556a9822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29.png)
麻醉药品有哪些概述麻醉药品是一类常用的药物,用于在医疗和外科手术中提供麻醉效果。
麻醉药品可以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和途径产生麻醉效果,包括局部麻醉、表面麻醉和全身麻醉等。
在医疗行业中,麻醉药品在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麻醉药品及其作用机制。
一、局部麻醉药品局部麻醉药品通过使特定部位失去痛觉来产生麻醉效果,常用于局部手术和疼痛治疗。
局部麻醉药品分为两类:局麻药和表面麻醉药。
局麻药是一种用于阻断某一个特定部位的疼痛感知的药物。
常见的局麻药包括利多卡因、布比卡因、普鲁卡因等。
这些药物通过阻断神经传导产生麻醉效果。
它们可以通过局麻注射或外用的方式给予。
表面麻醉药是一种用于表面麻醉的药物,常用于皮肤手术和疼痛治疗。
表面麻醉药物包括利多卡因贴片、琥珀酸甲酯喷雾等。
这些药物通过在皮肤上形成局部麻醉效果来减轻痛觉刺激。
二、全身麻醉药品全身麻醉药品通过产生意识丧失和疼痛阻断来实现全身麻醉效果,常用于大手术和复杂手术中。
全身麻醉药品分为静脉麻醉药和吸入麻醉药。
静脉麻醉药包括异丙酚、芬太尼等。
这些药物通过临静脉注射或静脉输注的方式快速产生麻醉效果。
静脉麻醉药物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因为其作用迅速、维持时间可控。
吸入麻醉药物是一类通过吸入蒸汽或气体形式给药的麻醉药物。
常见的吸入麻醉药物包括七氟醚、笑气等。
这些药物通过通过呼吸系统进入体内,产生麻醉效果。
它们在手术中的使用需要特殊的设备和监控。
三、其他麻醉药品除了局部麻醉和全身麻醉药品,还有一些其他类型的麻醉药品。
镇痛药是一种用于缓解疼痛的药物,常用于术后疼痛控制。
常见的镇痛药包括吗啉类药物、非甾体抗炎药等。
这些药物通过改变神经传导或降低炎症反应来减轻疼痛感。
麻醉辅助药物是一种用于辅助麻醉药物的药物。
常见的麻醉辅助药物包括镇静剂、肌松剂等。
这些药物可以提高麻醉的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
总结麻醉药品是一类在医疗行业中广泛使用的药物,用于实现麻醉效果。
麻醉药使用指南
![麻醉药使用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28c38a59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53.png)
麻醉药使用指南麻醉药是一类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的药物,其主要作用是通过抑制患者的疼痛感知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达到有效的麻醉效果。
在临床实践中,正确的使用麻醉药对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给予医务人员一份详尽的麻醉药使用指南,以保证麻醉过程的安全和患者的福祉。
一、麻醉药的分类及作用机制麻醉药可以根据其作用机制和应用范围进行分类。
常见的麻醉药包括全身麻醉药、局部麻醉药和中枢麻醉药。
1. 全身麻醉药全身麻醉药通过体内注射或吸入的方式作用于全身,使患者失去意识和痛觉。
常见的全身麻醉药包括巴比妥类药物、苯妥英钠、吗啡类药物等。
2. 局部麻醉药局部麻醉药主要在手术局部进行应用,以阻断疼痛传导。
其作用时间较短,不会对全身产生明显的影响。
常见的局部麻醉药有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等。
3. 中枢麻醉药中枢麻醉药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通过抑制神经细胞的兴奋性来产生麻醉效果。
常见的中枢麻醉药有乙醇、巴比妥酸盐类药物等。
二、麻醉药的使用注意事项在使用麻醉药时,医务人员需要遵守以下注意事项,以确保麻醉过程的安全和成功:1. 全面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病史,并针对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麻醉方案。
2. 选择合适的麻醉药和麻醉技术,并根据手术类型、手术时间和患者特点进行调整。
3. 在麻醉过程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和风险。
4. 严格控制麻醉药剂量,避免过量使用引发中毒反应以及呼吸循环抑制等不良反应。
5. 使用麻醉药时需注意药物的保存、使用和处置,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药物的质量和安全。
三、麻醉药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在使用麻醉药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医务人员需要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常见的麻醉药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心血管抑制、呼吸循环抑制等。
应注意以下处理方法:1. 过敏反应过敏反应常表现为皮疹、荨麻疹、呼吸困难等症状,如发生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麻醉药物,并给予适当的抗过敏治疗。
麻醉药
![麻醉药](https://img.taocdn.com/s3/m/a10d5764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45.png)
麻醉药麻醉药——令人感受无痛的奇迹麻醉药,是一种让人们在手术等医疗过程中获得无痛感受的药物。
它通过阻断疼痛信息的传递,使病人不再感到疼痛。
在人类医疗史上,麻醉药的发现和应用可谓是一项重大的科学成就。
正因为有了它,让无数人在手术中免受痛苦,帮助他们恢复健康。
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麻醉药的分类、作用机制以及应用领域。
一、麻醉药的分类麻醉药根据其作用方式和用途的不同,可以分为全身麻醉药、局部麻醉药和神经阻滞剂三类。
全身麻醉药是指能够影响中枢神经系统,使病人在手术过程中完全丧失知觉的药物。
主要包括静脉麻醉药和吸入麻醉药。
静脉麻醉药常用的有丙泊酚、异丙酚等,通过静脉注射进入病人体内,迅速产生麻醉效果。
吸入麻醉药则是通过呼吸道吸入,例如恩氟烷、七氟醚等。
局部麻醉药是指只能起到局部麻醉效果的药物,不会全身麻醉。
主要适用于手术局部,比如皮肤、黏膜、深层组织等区域。
常见的局部麻醉药物有利多卡因、普鲁卡因等。
神经阻滞剂是指通过注射麻醉药物到神经或神经丛附近,以达到阻断神经传导的目的。
其作用局限于注射区域,例如腰麻就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阻滞方法,常用药物有布比卡因、罗哌卡因等。
二、麻醉药的作用机制麻醉药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影响神经系统的传导,从而阻断疼痛信号的传递。
具体来说,麻醉药可分为以下几类作用:1. 阻断神经传导:麻醉药通过抑制神经细胞的电兴奋传导,阻断疼痛信号的传递。
这种作用主要发生在神经细胞的细胞膜上,使其对正常的刺激不再产生反应。
2. 抑制中枢神经系统:麻醉药作用于大脑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神经传导、降低大脑兴奋性,使人进入无意识状态。
这种作用主要是通过影响神经递质的释放或抑制神经突触的反应来实现的。
3. 改变疼痛感知:麻醉药还可以直接影响病人对疼痛的感知,使其感觉变得迟钝或消失。
这种作用主要是通过作用于感觉神经末梢或脊髓传入神经纤维来实现的。
三、麻醉药的应用领域麻醉药广泛应用于临床各个领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手术麻醉:这是麻醉药最常见和重要的应用领域之一。
麻醉药品名词解释
![麻醉药品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3f7d7043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d8.png)
麻醉药品名词解释
麻醉药品是一类用于诱导和维持麻醉状态的药物。
麻醉药品可以分为全身麻醉药、局部麻醉药和混合麻醉药。
全身麻醉药主要用于手术过程中,使患者失去意识和疼痛感。
局部麻醉药主要用于局部部位的手术,通过阻断局部神经传导来达到止痛的目的。
混合麻醉药则是同时应用全身麻醉药和局部麻醉药,以达到更好的麻醉效果。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麻醉药品及其解释:
1. 氟烷:是一种常用的全身麻醉药,具有强效的麻醉效果和快速的起效速度。
氟烷在手术中广泛应用,但由于其对肝功能的损害,近年来使用频率有所下降。
2. 丙泊酚:一种静脉麻醉药,能迅速诱导和维持麻醉状态。
丙泊酚具有快速恢复清醒的优点,且对心脏和呼吸系统的抑制作用较小。
3. 罗库溴铵:一种气管内麻醉药,常用于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过程中,具有快速的作用和短暂的麻醉效果。
4. 利多卡因:一种常用的局部麻醉药,通过阻断局部神经传导来达到止痛作用。
利多卡因广泛用于皮肤手术和牙科手术等局部麻醉过程中。
5. 布比卡因:一种常用的混合麻醉药,属于局部麻醉药的一种。
布比卡因具有局部麻醉药和全身麻醉药的作用,常用于手术中
同时实施局部和全身麻醉。
6. 全麻药混合剂:是一种由多种麻醉药组成的混合剂,通过调节各种药物的比例和浓度,以达到优化麻醉效果的目的。
总之,麻醉药品对于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疼痛管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医疗人员在应用麻醉药品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手术需求来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并进行恰当的监测和管理,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非吸入性全身麻醉药 (静脉麻醉药)
早期用超短时巴比妥类静脉麻醉药
O R1 R2 O R1 C2H5 CH2 CH2 CHCH2 CHCH2 N XNa N R3 R2 CH3CH2CH2CH CH3 CH3CH2CH2CH CH3 CH3CH2C CCH CH3 CH3 O H S R3 H X S
cocaine
• 具有成瘾性 • 其它毒副反应 –致变态反应性 –组织刺激性 –水溶液不稳定 • 价格高
一、局部麻醉药的发展 普鲁卡因的发现
N CH3 N COOCH3 O H C O C6H5 H CH3 COOH OH H O C O C6H5 N CH3
可卡因
CH3 OCOC6H5 COOCH3
药物化学
麻醉药
主讲教师:杨 俊
学时:56
课前复习
一、前药、原药、软药的概念 二、为什么药物的脂水分配系数在一定范围 内,才能显示最佳的药效? 三、为什么药物的解离度对药效有影响?
教学目标
一、掌握麻醉药的分类、应用特点 二、了解麻醉药的发展过程 三、了解局部麻醉药的分类、构效关系 四、掌握局部麻醉药:普鲁卡因、丁卡因、 利多卡因的结构、化学名、理化性质及应 用 五、理解普鲁卡因的合成方法
二、局部麻醉药的结构类型 1.苯甲酸酯类 ① 普鲁卡因苯环上有其它基团取代,空间位阻增大 而使酯基水解慢,局麻作用增强。
R NH2 COOCH2CH2N C2H5 C2H5 R = Cl R = OH
氯普鲁卡因 羟普鲁卡因
② 苯环氨基引入烷基,局麻作用增强;苯环氨基以 烷氧基取代,保持局麻作用。
C4H9NH COOCH2CH2N C2H5 C2H5 C2H5 C2H5
爱康宁
托哌可卡因
CH3 OCOC6H5 H
HN CH CH3 3 CH3
HN CH CH3 3 CH3
α-优卡因
β-优卡因
NH2
COOC2H5
NH2 HO
COOCH3
苯佐卡因
阿索方
HO NH2
COOCH3
NH2
COOCH2CH2N
C2H5 C2H5
新阿索方
普鲁卡因
N
CH3
O O O O CH3
简化可卡因化学结构来得到新的局部麻醉药。 发现苯甲酸酯是可卡因局部麻醉作用的必要结构, 可卡因的含氮双环可简化成氨代烷基侧链。
-HCl CHF2OCF2 O C F
CHF2OCF2CHClF
CHF2OCF2CHFOH
CHF2OCF2COOH + F
第二节
局部麻醉药
理想的局麻药具备条件: ① 麻醉作用强,吸收快,作用时间长 ② 无明显毒性,安全范围大 ③ 选择性作用于神经组织,穿透神经组织能力强 ④ 性质稳定 ⑤诱导期短
可卡因(Cocaine)
• 1532年,秘鲁人咀嚼南 美洲古柯树叶来止痛 • 1860年,Niemann从古柯 树叶中提取到一种生物 碱,命名为Cocaine • 1884年,可卡因作为局 部麻醉药正式应用于临 床
CH3 O N O O H O CH3
Cocaine的结构简化
CH3 O N O O H O CH3
地哌冬(狄奥散)
卡比佐卡因
6. 其它类:脒类、醇类、酚类
C2H5O C2H5O NH C CH3 N
非那卡因
• • • • • • • • •
O 苯甲酸酯类: O H 2N
CH 3
CH 3 N CH 3
酰胺类:
▲ 结构类型
H N O CH 3
N
CH 3 CH 3
O
氨基酮类Ar
O
N
Ar
N
CH3 CH3
COCl
OH Al2O3 AlCl3 O C Cl NH2CH3 NCH3 Cl C
Cl
O C
Cl Br2 CCl4 O HCl NHCH3
Br
Br
. HCl
Cl
三、全身麻醉药的构效关系和作用机理 1. 结构非特异性药物(Nonspecific drug) 全身麻醉强度与脂水分配系数。 用血气分配系数来表示苏醒快慢的指标。 2. 作用机理: ① 类脂质学说 ① 突触学说 四、全身麻醉药的体内代谢
- CO2
O
H2O
OH
+
CH3 N CH3
HO
[O] 有 色 物 质
H2N
易被氧化(芳伯氨基),重氮化偶合反 应生成红色沉淀鉴别。
O O H 2N N CH 3 O
NaNO2 , HCl
CH 3 O N CH 3
CH 3
Cl N2 +
O
OH
CH 3 O N CH 3
,
NaOH
OH
N
N
红色沉 淀
作用:局部麻醉药。能竞争性地与神经细胞上 的钠离子通道牢固结合,阻滞钠离子的进入 ,阻碍神经纤维的传导。临床用于浸润麻醉 、腰椎麻醉、硬膜外麻醉和局部封闭疗法。
中国古代针刺麻醉
一、吸入性全身麻醉药 发展概述
早期用乙醚、氯仿、氧化亚氮,各有缺点。 低分子量的脂肪醚具有麻醉作用 在烃类及醚类分子中引入卤原子能增加麻醉作 用,但毒性也增加。后来发现引入氟原子毒性 比其他卤原子小,产生一类含氟全麻药。
CF3 CHBrCl Cl2CHCF2OCH3 CHF2OCF2CHFCl
合成:
3.传导麻醉(conduction anansethesia)
将局麻药注射到外周神经干附近,阻断神经冲动传导 ,使该神经支配的区域麻醉。普鲁卡因、利多卡因、布
比卡因。
4.蛛网膜下腔麻醉(subarachnoidal anaesthesia),又称脊 髓麻醉或腰麻(spinal anaesthesia)。常用于下腹部和下 肢手术。 5.硬膜外麻醉(epidural anaesthesia) 将药物注射到硬膜外腔, 通过扩散,使神经根麻醉。
丁卡因 乙氧卡因
C2H5O
COOCH2CH2N
③ 侧链碳链改变,可使麻醉作用延长,稳定性增加。
CH3 NH2 COOCHCHCH2N(CH3)2 CH3 NH2 CH3 COOCH2CCH2N(CH3)2 CH3
徒托卡因
二甲卡因
④ 羧酸酯中的氧被硫置换,脂溶性增大,起效快。
O NH2 C S CH2CH2N(C2H5)2
硫卡因
2. 酰胺类
CH3 N H N(CH3)2 NHCOCH2N(CH3)2 CH3
Isogramine
CH3 CH3 NHCOCH2N(C2H5)2 CH3
利多卡因
NHCOCHNHC3H7 CH3 CH3
三甲卡因
CH3 R O N R = CH3 R = C4H9 R = C3H7
丙胺卡因 甲哌卡因(卡波卡因) 布比卡因 罗哌卡因
• 连接部分:由极性基团和碳链组成。 • 局部麻醉药的稳定性受水解的影响较大。 • 作用时间:-CONH2->COS->-COOO O • NH 麻醉强度:COS->-COO->-COCH2->C S CH CH N(C H ) NH C NH CH CH N(C H ) CONH22 2 2 2 5 2 2 2 2 2 5 2
, HCl
化学名:4-氨基苯甲酸-2-(二乙氨基)乙酯盐 酸盐 理化性质:易溶于水,酸性。碱化可得普鲁 卡因。对光敏感,需避光保存。
易被水解(酯基),酸性条件较稳定;代谢 水解得到对氨基苯甲酸可脱羧为苯胺,苯胺易氧 化成有色物质,使注射液变黄。此外,对氨基苯甲 酸对人体有刺激性。
O O H2N N CH3 CH3 H2N
如膜的流体性质、通透性等。
结构非特异性药物:具有相同物理性质的药物产生相
同的生物活性,而与分子结构的关系很小。
四、局部麻醉药的构效关系
通式:
O
Ar
C (II)
X
(C)n (III)
N (IV)
亲水部分
(I)
亲脂部分
连接部分
亲脂部分:
亲脂性部分可改变的范围很大,可以是芳烃及芳杂环, 但苯环作用较强。
NH C CH3
3. 氨基醚类
OCH2CH2N(CH3)2 N C4H9 C4H9O O(CH2)3 N O
二甲异喹(奎尼卡因)
普莫卡因
4. 氨基酮类
RO COCH2CH2N R = C4H9 R = C3H7
达克罗宁 法立卡因
5. 氨基甲酸酯类
NHCOOCH2 NHCOOCH CH2 N O(CH2)6CH3 NHCOOCHCH2N(C2H5)2 CH3
.
O O
.
CH2CHOCH2CH3 O O
.
CH2CH O O CHCH3 OH OH
CH3CH
O O n
过氧化物遇热会爆炸;对粘膜有刺激作用。含 过氧化物的乙醚不能供药用,要检查其含量。为增 加麻醉乙醚的稳定性,可加入稳定剂(没食子酸丙 酯、氢醌、乙醇),避光保存。
用途:氟烷为 C H 吸入全麻药, F C * 可用于小手 术或复合麻 Br F 醉,具肝脏 结构:1,1,1-三氟-2-氯-2-溴乙烷 毒性。 一个手性C 理化:无色易流动的重质液体,
硫喷妥钠
美索比妥钠 硫代比妥钠
非巴比妥类静脉麻醉药 ★盐酸氯胺酮
O
Cl , HCl NH CH3
*
化学名:2-(2-氯苯基)-2-(甲氨基)-环己酮盐酸盐。 理化性质:易溶于水,显酸性,加碱后可使氯 胺酮游离,不得与弱碱性的溶液混合使用。 手性:右旋体>左旋体, 副作用主要由左旋体产生。
• 作用:麻醉作用迅速,并具有镇痛作用,适用于 麻醉诱导和辅助麻醉。 • 易产生幻觉,属Ⅱ类精神药品。 • 代谢:N-去甲基化,代谢产物仍具有活性 • 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