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沪粤版初二上) (2)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4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
5.能够运用升华和凝华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自然现象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以下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升华和凝华的知识:
1.利用实物、图片和多媒体等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观察升华和凝华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4.教师强调升华和凝华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责任感。
5.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升华和凝华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实现知识的内化。
五、作业布置
1.请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的升华和凝华知识,观察并记录生活中至少三个升华或凝华现象,并尝试用所学的物理原理进行解释。此作业旨在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学以致用的能力,提高学生对物理现象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4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升华现象的定义,知道升华过程中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不经过液态。
2.了解升华过程吸热的特点,并能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明升华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理解凝华现象的定义,知道凝华过程中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不经过液态。
2.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发现,如窗户上的冰花、干冰等,并解释这些现象背后的物理原理。
3.教师对每个小组的发言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升华和凝华在生活中的应用。
4.学生在讨论过程中互相学习、互相启发,提高对升华和凝华现象的认识。
(四)课堂练习
1.教师出示一些关于升华和凝华的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做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完成课后练习册中与升华和凝华相关的习题,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教师应注意习题的难度和梯度,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沪粤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4.4升华和凝华教案
教案:沪粤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4.4 升华和凝华一、教学内容1. 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及特点;2. 升华和凝华现象在生活中的实例;3. 升华和凝华过程中吸热和放热的特点;4. 升华和凝华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升华和凝华的定义,掌握其特点;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中升华和凝华现象的能力;3. 让学生了解升华和凝华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及特点;2. 升华和凝华现象在生活中的观察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2. 学具:笔记本、课本、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冬天窗户上的冰花,引导学生思考这是什么现象。
2. 知识讲解:介绍升华和凝华的定义,通过PPT展示升华和凝华的现象,让学生了解升华和凝华的特点。
3. 实例分析:让学生举例生活中遇到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并进行讨论。
4. 练习巩固:出示随堂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拓展延伸:讨论升华和凝华在科技和生活中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第四章物态变化第四节升华和凝华1. 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2. 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3. 升华吸热,凝华放热;4. 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及应用。
七、作业设计1. 完成课本课后练习题;2. 收集生活中遇到的升华和凝华现象,下节课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让学生掌握了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及特点,了解了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在课堂拓展延伸环节,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升华和凝华在科技领域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升华和凝华的应用在沪粤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四节“升华和凝华”的教学中,升华和凝华的应用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这部分内容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及特点,还需要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中,理解升华和凝华在科技和生产领域的实际应用。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4.4-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
文档: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4.4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1. 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升华是指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凝华是指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
2. 升华和凝华的现象:生活中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如冰雕作品的消融、衣柜里的樟脑球消失、窗户上的霜等。
3. 升华和凝华的条件:温度是影响升华和凝华的主要因素,物质的种类、压强等也会对升华和凝华产生影响。
4. 升华和凝华的应用:升华和凝华在生产、生活以及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如干冰的制冷作用、固态二氧化碳的制造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升华和凝华的定义、现象及条件,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2. 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3.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升华和凝华现象的理解,以及影响升华和凝华的条件。
2. 教学重点:升华和凝华现象的观察,以及升华和凝华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实验器材。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樟脑球,提问樟脑球消失的现象是什么?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引出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2. 知识讲解:通过多媒体课件,详细讲解升华和凝华的定义、现象、条件及应用。
4. 例题讲解:分析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如冰雕作品的消融、衣柜里的樟脑球消失等,让学生理解升华和凝华的应用。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升华和凝华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6.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升华和凝华在生产、生活及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分享讨论成果。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一、升华1. 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2. 现象:冰雕作品的消融、樟脑球消失等3. 条件:温度、物质种类、压强等二、凝华1. 定义: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2. 现象:窗户上的霜、固态二氧化碳的制造等3. 条件:温度、物质种类、压强等七、作业设计:1. 描述生活中一个升华和凝华的现象,并解释原因。
沪粤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4.4升华和凝华教案
教案:沪粤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4.4 升华和凝华一、教学内容1. 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及特点;2. 升华和凝华在日常生活中的实例;3. 升华和凝华的应用及意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升华和凝华的定义、特点及应用,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的能力;3. 通过对升华和凝华的学习,提高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升华和凝华的概念及其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理解;2. 教学重点:升华和凝华的特点及其实例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讲述一个关于升华和凝华的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如冬天窗玻璃上的冰花、夏天衣物的晾晒等,引发学生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介绍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及特点;(2)分析升华和凝华在日常生活中的实例;(3)讲解升华和凝华的应用及意义。
3. 例题讲解:选取一道与升华和凝华相关的题目,如“解释冬天窗玻璃上的冰花形成原理”,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4. 随堂练习:布置几道关于升华和凝华的练习题,让学生现场完成,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板书升华和凝华板书内容:升华:定义:固体直接变为气体的过程特点:吸热、无液体阶段实例:冰冻的衣服变干、干冰制冷凝华:定义:气体直接变为固体的过程特点:放热、无液体阶段实例:冬天窗玻璃上的冰花、霜的形成七、作业设计1. 题目:解释下列现象中升华和凝华的过程,并说明其特点。
(1)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2)夏天,冰箱内的冰块逐渐变小。
2. 答案:(1)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是升华过程。
升华是固体直接变为气体的过程,吸热,无液体阶段。
这个现象说明,在低温下,冰可以从固态直接变为水蒸气,而不经过液态。
(2)夏天,冰箱内的冰块逐渐变小,是凝华过程。
凝华是气体直接变为固体的过程,放热,无液体阶段。
4.4升华和凝华—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设计
4.4 升华和凝华—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1. 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及特点2. 升华和凝华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实例3. 升华和凝华的原理探究4. 升华和凝华的热效应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升华和凝华的定义,掌握它们的特点及规律。
2.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升华和凝华现象,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升华和凝华现象的原理及热效应。
2. 教学重点:升华和凝华的定义、特点及规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冰块、灯泡等)。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冬天户外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这一现象的原理。
2. 新课导入:介绍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及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升华和凝华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 原理探究:通过实验和多媒体课件,讲解升华和凝华的原理,让学生深入理解升华和凝华现象。
4. 实例分析:分析生活中常见的升华和凝华实例,如冰雪融化、灯泡发光等,让学生学会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课堂互动: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实例,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交流能力。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升华和凝华1. 定义: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
2. 特点: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3. 规律:升华和凝华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
4. 应用:冰雪融化、灯泡发光等。
七、作业设计1. 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及特点。
2. 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升华和凝华现象的应用。
3. 讨论升华和凝华现象在自然界和工业生产中的意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引入、实验演示、小组讨论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升华和凝华的定义、特点及规律。
粤沪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4升华和凝华》教案
教案:粤沪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升华和凝华》一、教学内容1. 升华和凝华的定义:物体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物体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
2. 升华和凝华的现象:生活中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如冰冻的衣服变干、室内的霜等。
3. 升华和凝华的条件:温度和压力的影响。
4. 升华和凝华的应用:如制冷剂的升华和凝华在空调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升华和凝华的定义,掌握升华和凝华的现象和条件。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物理的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升华和凝华现象的理解,以及温度和压力对升华和凝华的影响。
2. 教学重点: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升华和凝华的现象和条件,升华和凝华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实物模型等。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器材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如冰冻的衣服变干、室内的霜等,引导学生关注物理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 介绍升华和凝华的定义,解释物体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物体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
(2) 讲解升华和凝华的现象,如冰冻的衣服变干、室内的霜等。
(3) 讲解升华和凝华的条件,如温度和压力的影响。
3. 实例分析:通过分析生活中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如空调制冷剂的升华和凝华,帮助学生理解升华和凝华的应用。
4. 课堂练习:布置随堂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升华和凝华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一、升华1. 定义:物体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
2. 现象:冰冻的衣服变干、室内的霜等。
3. 条件:温度和压力的影响。
二、凝华1. 定义:物体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
2. 现象:室内的霜、冰冻的衣服变干等。
3. 条件:温度和压力的影响。
粤沪版八年级物理教案:4.4升华和凝华
粤沪版八年级物理教案:4.4升华和凝华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升华和凝华的基本原理,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
2. 让学生掌握升华和凝华的基本原理。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升华和凝华的概念及特点。
难点:升华和凝华的基本原理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验器材(如冰块、加热器等)、PPT。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PPT,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升华和凝华。
2. 讲解:讲解升华和凝华的定义、特点和基本原理。
3. 实验: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升华和凝华的现象。
4.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升华和凝华的应用场景。
六、活动重难点:1. 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
2. 升华和凝华的基本原理的应用。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估。
2. 拓展延伸:让学生思考升华和凝华在生活中的其他应用场景,进行实践活动。
重点和难点解析:我要详细说明的是实验环节。
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通过实验,学生可以亲手操作,观察现象,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在本节课中,我准备了冰块和加热器等实验器材,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我会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冰块在不同温度下的变化,如冰块融化成水、水蒸气凝结成水滴等。
通过观察这些现象,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
我还会让学生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数据,以便进行后续的分析和讨论。
我要详细说明的是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环节。
在课后,我会要求学生反思本节课的学习过程,思考自己对升华和凝华的理解是否深入,是否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同时,我会鼓励学生进行拓展延伸,思考升华和凝华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科技、环保等。
我还会推荐一些相关的阅读材料,让学生在课后进一步深入学习。
4.4升华和凝华教案2023-2024学年学年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教案:4.4 升华和凝华学年:20232024学年年级:八年级科目:物理教材版本:沪粤版【一、教学内容】1. 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及其特点;2. 升华和凝华现象在生活中的实例;3. 升华和凝华过程中的热量变化;4. 升华和凝华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及特点,能够识别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2. 让学生掌握升华和凝华过程中的热量变化规律;3. 培养学生运用升华和凝华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升华和凝华过程中热量变化的规律;2. 教学重点:升华和凝华的定义、特点及其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教材、笔记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的一些升华和凝华现象,如冰雕作品的形成、衣柜里的衣物变干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物理原理。
2. 知识讲解: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讲解升华和凝华的定义、特点及热量变化规律。
重点讲解升华和凝华过程中的热量变化,引导学生理解物质在升华和凝华过程中吸收或释放热量的原因。
3. 例题讲解:教师选取一些典型的例题,如升华和凝华的应用题目,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解答疑问。
4. 随堂练习:教师布置一些有关升华和凝华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知识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升华和凝华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制冷技术、材料科学等,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六、板书设计】黑板上写出本节课的“升华和凝华”,然后分别列出升华和凝华的定义、特点、热量变化规律及应用。
【七、作业设计】1. 请列举生活中你见过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并解释其原理;【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教师要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检查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同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更多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4.4升华和凝华—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设计
1.增强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
2.认识到物理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对科学技术的认识和尊重。
3.在实验和探究过程中,体验科学研究的艰辛与快乐,培养坚持不懈、勇于探索的精神。
4.关注环境变化,认识到升华和凝华在自然界中的重要作用,提高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生活中的升华或凝华现象进行讨论。
2.讨论内容包括:现象描述、原理分析、应用实例等。
3.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4.针对学生的讨论,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升华和凝华知识。
(四)课堂练习,500字
1.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升华和凝华知识解决问题。
2.完成课后练习题,包括:
(1)选择题:考查对升华和凝华概念的理解。
(2)填空题:测试对升华和凝华特点的掌握。
(3)简答题:运用升华和凝华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结合所学知识,设计一个简单的升华或凝华实验,并记录实验过程和观察结果。
4.撰写一篇关于升华和凝华现象的小短文,要求:结构清晰,语言简练,不少于300字。
2.自主探究,构建概念
(1)让学生回顾已学的物态变化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自主探究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
(3)组织学生讨论,总结升华和凝华与其他物态变化的联系和区别。
3.实践操作,深化理解
(1)设计实验,让学生亲身参与,观察升华和凝华现象,深化对概念的理解。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分析实验数据,培养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沪粤版初中物理八上 4.4 升华和凝华 教案 (2)
升华和凝华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2)对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能用物理的语言进行解释。
2.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实践能力。
(2)根据观察结果进行间接分析,从而推断出物理过程的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结合升华和凝华的教学,渗透事物间相互联系、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及其教学策略重点:对升华和凝华现象的认识。
教学策略:通过实验探索、观察思考和实例分析来加深理解。
2.教学难点及其突破策略难点:升华和凝华是物质的固态和气态之间的直接变化,而学生易误认为需通过液态这一过程。
突破策略:加强实验指导、教师启发点拨,着重指导学生注意观察实验过程。
教学用具碘锤、一杯热水、一杯冷水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及主要语言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旧知复习引导学生画出物态变化示意图问:物质一共有几种形态?问:我们已学的是哪两种物态变化?板书引出课题《升华和凝华》展示本节学习目标,引导学生预习问:升华是物质从什么状态变成什么状态?(同问凝华)板书在导学案上画出已学的物态变化示意图。
预设回答:固态、液态、气态,已经学过汽化和液化。
自主预习课本预设回答: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做升华。
物质从气态直接复习旧知,引入新课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板书设计主:4.4升华和凝华升华:固态变成气态,要吸收热量如:碘→碘蒸气冰→水蒸气凝华:气态变成固态,要放出热量如:碘蒸气→碘水蒸气→小冰晶副:干冰(固态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升华吸热,导致周围空气温度降低水蒸气→小水珠“烟雾”的实质是:小水珠。
沪粤版初中物理八上 4.4 升华和凝华 教案 (2)
升华和凝华实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分组实验,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气态可以直接转化2、通过观察分析实验,知道升华和凝华,并得出升华吸热,凝华要放热。
3、学以致用,通过设计实验,动手实验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1、从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出发,经历探究过程,通过讨论,交流,合作与实验, 得出固气直接转化的两种物态变化,纠正错误认识。
2、根据实验中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创新实验设计,改进碘升华的加热方法。
3、学生亲历干冰升华吸热过程,有助于理解它在日常生活中多种用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关心身边环境,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中物理道理的情感,同时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对科学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2、体会和感悟实验的方法对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性。
3、加强了将科学知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树立物理服务生活的理念。
教学重点通过碘的升华和凝华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通过日常生活中实例的解释,培养学生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通过识别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科学探究教学程序及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引入课题演示实验:在金属盘中放入干冰,然后倒入部分水,浓雾产生。
提问:想不想知道舞台上的雾是如何产生的?观察现象并思考实验激趣,引入新课。
承前启后二、新知识的导与学(一)升华和凝华的概念展示学习目标1.复习前面的四中物态变化提出问题:固态和液态是否能直接转化。
2.展示课本实验方案。
提示:碘的熔点113.7℃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500 ℃.提问:是否有液态出现,如何改进?3.提出问题:给碘管加热,碘会发生怎样的变化?4.指导学生完成“碘的升华猜想结合课本提出实验方案培养动手、观察和分(二)升华和凝华过程中的吸、放热(三)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和凝华”实验。
(提醒学生仔细观察碘在状态变化过程中,是否出现液态)5.请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派代表发言,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4.4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沪粤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
教学资源
1.硬件资源:
-升华和凝华实验装置(干冰、热风机、温度计等)
-投影仪或智能教室设备
-实验材料(如冰块、酒精、棉花等)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升华和凝华的基本概念。升华是指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凝华是指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它们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制冷、干燥等。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以干冰为例,讲解其在保鲜、制冷等领域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升华过程实现。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围绕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展开: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科学态度与责任。
1.物理观念:通过升华和凝华的学习,使学生建立物质状态变化的基本观念,理解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升华)和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凝华)的物理过程,以及这些过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科学思维: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分析升华和凝华现象,通过观察、比较、归纳等思维活动,形成对物态变化规律的深刻理解,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4.4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沪粤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4.4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沪粤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为沪粤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的4.4节“升华和凝华”。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升华的概念、升华过程中物质的状态变化、凝华的概念、凝华过程中物质的状态变化,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此外,课程还将探讨升华和凝华与温度、压力的关系。
沪粤版初中物理八年级4.4升华和凝华教案
沪粤版初中物理八年级 4.4 升华和凝华教案一、教学内容1. 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及其特点;2. 升华和凝华在生活中的实例;3. 升华和凝华的热力学原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升华和凝华的定义,掌握其特点;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3. 引导学生关注物理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及其特点;升华和凝华在生活中的实例。
难点:升华和凝华的热力学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讲述一个关于升华和凝华的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如冬天窗玻璃上的冰花、夏天衣物的晾晒等,引导学生关注物理与生活的联系。
2. 知识讲解:(1)升华和凝华的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
(2)升华和凝华的特点: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3)升华和凝华的热力学原理:升华过程中,物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减弱,分子间距离增大;凝华过程中,物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增强,分子间距离减小。
3. 例题讲解:出示一道关于升华和凝华的例题,如“冬天,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窗玻璃,在窗玻璃的内表面形成冰花,这是什么现象?请解释原因。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出示几道关于升华和凝华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知识拓展:介绍一些与升华和凝华相关的现象,如霜、露、雾等,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升华和凝华的定义、特点以及热力学原理。
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题;2. 搜集生活中关于升华和凝华的实例,下节课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引入,引导学生关注物理与生活的联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知识讲解环节,通过讲解升华和凝华的定义、特点以及热力学原理,使学生掌握了相关知识。
沪粤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4.4升华和凝华教案
教案:沪粤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4.4 升华和凝华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沪粤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四节“升华和凝华”。
本节主要介绍了升华和凝华的概念、物态变化过程以及生活中的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1. 升华和凝华的定义;2. 物态变化的基本过程;3. 升华和凝华在生活中的实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升华和凝华的概念,掌握物态变化的基本过程;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思考问题的能力;3. 通过对升华和凝华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升华和凝华的概念及其物态变化过程;2. 教学重点:掌握升华和凝华的特点,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笔记本、课本、作业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生活中升华和凝华的实例,如冰雕融化、衣物晾晒等,引导学生关注物理现象;2. 概念讲解:通过多媒体课件,详细讲解升华和凝华的概念,让学生理解物态变化的基本过程;3. 实例分析:分析生活中升华和凝华的实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现象;4. 随堂练习:设置有关升华和凝华的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5.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升华和凝华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7. 作业布置:布置有关升华和凝华的作业,让学生课后巩固;8.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学生进行拓展学习。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第四章物态变化第四节升华和凝华1. 升华:固态→气态2. 凝华:气态→固态3. 物态变化过程:固态→液态→气态,液态→固态,气态→液态→固态七、作业设计(1)冬天,室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玻璃会凝结成水滴;(2)衣柜里的樟脑球逐渐变小,消失。
答案:(1)水蒸气遇到冷玻璃,温度降低,从气态变为液态,发生凝华现象;(2)樟脑球在衣柜里逐渐变小,是因为樟脑球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发生升华现象。
2. 请举例说明生活中升华和凝华的应用。
4.4升华和凝华(教案)-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初二物理同步备课(沪粤版)
教案:4.4 升华和凝华学年:20232024学年年级:八年级科目:物理版本:沪粤版一、教学内容1. 升华和凝华的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
2. 升华和凝华的特点: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3. 升华和凝华的实例:冰雕融化、衣物晾干、呼吸产生的白气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升华和凝华的概念,了解它们的特点和实例。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升华和凝华过程中热量变化的判断。
2. 教学重点:升华和凝华的概念、特点和实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科书、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讲述冬季衣物晾干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衣物为什么会晾干。
2. 知识点讲解:1) 升华的概念: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
2) 凝华的概念: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
3) 升华和凝华的特点: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4) 升华和凝华的实例:冰雕融化、衣物晾干、呼吸产生的白气等。
3. 例题讲解:举例说明升华和凝华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冬季衣物晾干、冰雕融化等。
4.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有关升华和凝华的应用题,让学生独立解答。
5. 讨论与思考: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升华和凝华过程中热量变化的判断,分享讨论成果。
六、板书设计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吸热。
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放热。
实例:冰雕融化、衣物晾干、呼吸产生的白气等。
七、作业设计1. 完成教科书上的练习题。
2. 搜集生活中有关升华和凝华的实例,下节课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检查学生对升华和凝华概念、特点和实例的掌握程度。
2. 拓展延伸:研究升华和凝华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科学技术、生产实践等。
思考如何运用升华和凝华原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4升华和凝华》教案2
《4.4 升华和凝华》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2、知道升华吸热、凝华放热及其应用3、知道生活祝你过得升华和凝华现象(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分析了解升华和凝华现象(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探索一些自然现象奥秘的兴趣及培养学生关系环境的环保意见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升华与凝华的定义及条难点会分析升华和凝华现象三、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通过之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物质通常存在的状态有固、液、气三种,并且我们通过学习知道了固态和液态的相互转化,液态和气态的相互转化,那么下面我请一位同学帮忙完成下面的关系图:写出图中箭头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及吸、放热过程固态液态气态提问:既然固态和液态、液态和气态之间可以相互转化,那么固态和气态之间是否可以相互转换呢?(二)新课教学1、升华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固态碘在加热情况下直接变成了气态的紫红色的碘蒸气我们把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
这个实验叫做“碘的升华实验”。
提问:那么升华需要什么条件呢?是不是我们的固态碘放那儿,我们不给它加热,就可以自动升华为气态碘蒸气呢?在这个实验中,酒精灯起到了什么作用?(加热)固态碘可以吸收到热量,这样固态的碘才可以升华,由此可知:升华需要吸热。
想一想,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属于升华现象?樟脑丸、北方冰冻的衣服也可以晒干、……2、凝华下面我们再次观察一下刚刚的碘锤的位置的状况,看看有什么变化?这说明了什么?可见:物体可以不经过液化过程,直接由气体变成了固体,这个过程称为“凝华”。
想一想,凝华需要什么条件呢?同样,在日常生活中,哪些现象属于凝华呢?在北方寒冷的冬天,玻璃窗生出现的“冰花”;北方秋冬两季早晨出现霜;树枝上出现的“雾凇”;……(三)课堂小结1、升华1)定义: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2)条件:升华吸热3)举例:樟脑丸随时间会慢慢变小;冰冻的衣服变干了;用“干冰”制冷;用久了的钨丝会变细;……2、凝华1)定义:物质有气态直接变为固态2)条件:凝华放热举例:北方秋冬两季早晨出现霜;窗玻璃上出现冰花;树枝上出现“雾凇”;……。
4.4升华和凝华—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设计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在导入新课环节,我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关注升华和凝华现象。首先,我会提出以下问题:“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衣服在冰冻的情况下变干的情况吗?有没有注意过冬天窗户上的霜是如何形成的?”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从而引出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5.思考与讨论: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升华和凝华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6.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布置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7.课后作业:设计有关升华和凝华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对物理学科已有一定的知识基础,掌握了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学生对升华和凝华的概念及现象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可能尚未形成系统、深入的理解。因此,教学中需关注以下几点: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d)知识巩固:
-通过课堂提问、练习题等形式,巩固升华和凝华的相关知识。
-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e)总结与拓展:
-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的记忆。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课后巩固所学知识,并进行适当的拓展。
4.4升华和凝华—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升华和凝华的概念,掌握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
2.学习升华和凝华的常见生活实例,如冰冻的衣服变干、霜的形成等,能运用物理知识解释这些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沪粤版初二上)(2)
教学目标
1.明白升华和凝华的概念,明白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2.了解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并能用物理的语言进行讲明。
3.学会依照观看结果进行间接分析,从而推断出物理过程的思维方法。
4.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观看能力,分析推理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手脑并用,理论联系实际和语言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明白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2.了解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并能用物理的语言进行讲明。
难点:
1.明白升华和凝华的条件,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2.了解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并能用物理的语言进行讲明。
教学理念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讨论探究。
教学方法
采纳边学习、边实践、边观看、边分析、边讨论、探究,要多摸索、多猜想、多推理和理论联系实际;并用物理语言进行小组交流的学习方法。
教学预备
樟脑丸、试管、试管夹、筷、火柴、酒精灯、碘锤、滴管、水、烧杯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第一从复习着手,在黑板上自上而下写出气态、液态、固态。
让学生回忆前面学过的固态和液态的相互转化,液态和气态的相互转化,并由学生上黑板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及吸热、放热的过程,然后让学生推测固态和气态之间物态是否能够相互转化呢?
二、学习新课
〔一〕活动:学习自主学习──学生分组实验──—合作探究«人工造〝雪〞»
关于人工造〝雪〞实验我们作了改进;把碘粒改为樟脑丸,锥形瓶改为试管,铁架台改为试管夹。
在实验时要向学生讲清晰实验器材,提醒学生在试管中加少许樟脑九,给试管加热时需要微微加热,筷放在试管的中间,不能触及樟脑丸,加热一会儿后,看到试管内有较多白气向上冒,这时移去酒精灯或移去被加热的试管。
熄灭酒精灯,待樟脑九降温后小心取出筷。
同时提醒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观看物理现象,要多猜想,多分析,最后归纳得出结论。
观看物理现象。
把观看到的物理现象填入下面空格里。
加热时:樟脑丸由〔〕态直截了当变成〔〕态,条件是〔〕热。
冷却时:樟脑丸由〔〕态直截了当变成〔〕态,条件是〔〕热。
筷上显现:〔〕,它的形状像〔〕,颜色是〔〕色。
学生讨论、探究、交流:
把你观看到的物理现象与同组的同学讨论、探究一下,同时进行相互交流,得到正确答案,并得出结论。
结论:物质从固态直截了当变为气态的现象叫做升华,由气态直截了当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做凝华。
引出课题:四升华和凝华
〔二〕演示:
碘锤──磺〝搬家〞
请两位同学上讲台演示,并边做实验边讲解,把观看到的物理现象告诉同学们。
想一想:
碘锤内有一些碘粒,在下端微微加热,让碘锤冷却一会儿,在上端凹部分滴几滴水,能够发觉内凹部分的内表面上析出的碘比容器壁上的多,你能讲明这是什么缘故吗?
〔三〕升华和凝华的应用:
讨论:
自然界中〝雪〞是如何样形成的?让学生探究,教师指导。
举例:
1.〝霜〞是如何样形成的?
2.冬天窗玻璃上显现冰花,这是什么缘故?
3.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
4.樟脑丸变小了。
5.灯泡发黑了。
在上述几个例子中,要专门强调:物态变化中初始状态和最终状态,以及变化过程中的条件,即升华的条件是要吸热,凝华的条件是遇冷。
如冰冻衣服晾干,是因为衣服下的冰吸热升华成水蒸气,初始状态是冰,最终状态是水蒸气,条件是吸热,物态变化是升华。
〔四〕学生自主学习──阅读«人工降雨»,探究«人工降雨»
讨论:
1.«人工降雨»的方法有几种?
学生回答:
2.«人工降雨»中,干冰〔固态二氧化碳〕进行人工降雨所经历的物态变化的过程。
让学生讨论相互交流、共同探究、教师指导。
那个地点干冰到雨经历了三个物态变化的过程,一是干冰的升华降温;二是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晶;三是小冰晶下落遇到热的气流溶化成小水珠,小水珠越结越大,小水珠的重力大于上升气流产生的浮力时,水珠下落到地面就形成雨。
3.探究干冰粉喷洒在舞台上就形成白雾,那么舞台上的白雾是如何样形成的呢?
干冰粉喷洒到舞台上,迅速升华降温,使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来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
4.物态变化有六种,可分为两大类:
吸热和放热两类。
三、课堂小结
让学生小结这堂课学到的知识:一是升华和凝华的现象和概念。
二是升华和凝华的应用。
三是学到了探究物理、学习物理和触摸物理的方法。
四、布置作业
略。
提示:
医学上采纳冷冻疗法,是采纳液态氮的沸点-195.8℃来获得超低温,从液态氮中取出治疗棒在病人〝疣子〞的部位接触,使〝疣子〞冷冻而坏死,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