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生物专题复习 生物实验设计教案
2019-2020年高三生物实验专题教案(2) 苏教版

2019-2020年高三生物实验专题教案(2)苏教版【考纲要求】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知识梳理】一、物质鉴定类实验:一个。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必修一P18)。
主要通过这类实验4个“特定的”复习(“特定的物质”与“特定的化学试剂”在“特定的条件”下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明确:什么是对比(对照)实验?实验中如何排除干扰因素?怎样选择合适的材料与试剂?为何要设置空白对照组?(课题4)。
二、物质提取鉴别类实验:一个。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必修一P97)。
不同的物质应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分离与提纯,掌握层析法分离物质的方法。
(课题23)。
三、观察类实验:需用显微镜观察的实验有六个。
“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必修一P7,主要考核高倍显微镜的使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必修一P26,课题7),“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必修一P47,课题11),“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必修一P115,课题31),“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必修二P21,主要考核高倍显微镜的使用),“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必修二P88)。
明确光学显微镜的工作基本原理,掌握显微镜的操作方法(课题1);理解对照实验中的自身对照。
【基础训练】1、下面是围绕显微镜的实验操作题:显微镜镜盒中有4个镜头。
甲、乙镜头一端有螺纹,丙、丁皆无螺纹。
甲长5cm(标有40/0.64),乙长3cm(标有10/1.05),丙长3cm(标有16×),丁长6cm(标有10×)。
2019-2020年高三生物复习教案人教版

2019-2020年高三生物复习教案人教版【考点链接】(1)细胞周期的概念(2)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征(3)无丝分裂过程(4)减数分裂的概念(5)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复习注意点】(1)正确理解细胞周期的概念以及分裂产生子细胞去路(是否能继续分裂)(2)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与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的比较(3)染色体数目和DNA含量的变化在一个细胞核中还是一个细胞中的变化曲线(4)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的比较(5)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的异同点(6)细胞分裂图像与染色体(DNA)变化曲线图相联系【重点知识联系与剖析】一、细胞增殖的方式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的重要生命特征,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
包括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1.细胞周期什么是细胞周期?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上一次分裂结束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结束时止。
一个细胞周期分为细胞分裂间期和细胞分裂期两个时期,分裂期又人为的分为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
细胞分裂不是无限进行的,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有的继续分裂,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如红骨髓造血细胞、根尖生长点细胞、形成层细胞等;也有的暂时失去分裂能力,进入生长发育时期,最后形成某种成熟的组织,但当受到某种刺激时,又可恢复分裂能力,如植物的皮层细胞、叶肉细胞等;哺乳动物的上皮组织细胞、肝细胞等。
也有的发育成高度分化成熟的组织,永远失去分裂能力,如哺乳动物的红细胞、被子植物的筛管细胞等。
2.有丝分裂细胞分裂各时期的主要特征见表3-1。
时期主要特征间期G1期转录大量的RNA和合成大量的蛋白质,为DNA复制作准备S期DNA复制,一个DNA分子复制出的两个DNA分子通过着丝点连在一起,与蛋白质结合形成2个姐妹染色单体G2期为进入分裂期做准备分裂期前期染色质转变成染色体;核膜解体,核仁消失;形成纺缍体中期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中央;染色体数目最清晰,形态最固定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裂,在纺缍丝牵引下移向细胞两极末期染色质转变成染色体;核膜重建,核仁出现;纺缍体解体;赤道板→细胞板→细胞壁(植物),中央向内凹陷(动物)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情况是:间期虽进行了染色体的复制,但形成的2条姐妹染色单体通过一个着丝点连接在一起,并未真正成为2个染色体。
2019-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七讲 实验教案

2019-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七讲实验教案【命题趋向】一、直击考点[能力点]Ⅰ.理解能力要求:能根据高中所学的生物学要点,把握住实验进行的背景知识和并能用相关理论对实验中涉及的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Ⅱ.实验与探究能力要求:(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列表中”所列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应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量、做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反感、处理和解释数据、根据数据做出合理的判断等。
Ⅲ.获取信息的能力:会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相关生物学信息,能运用信息,结合所学知进行实验原理的阐述、实验器材的选择。
能用文字、图表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的描述实验结果。
Ⅳ综合运用能力:能运用高中所学的相关概念、原理、过程等知识,运用实验的方法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高考热点]近几年高考主要以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生命活动的调节、遗传的基本规律为知识背景,考察考生实验能力与探究能力,考察点集中在实验原理、实验步骤的设计、实验结果的预测与分析等方面。
二、命题方向和应试策略Ⅰ.经典实验将被重视以经典实验为背景,重点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及运用已有知识在新情境下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复习时,不仅要重视学生实验,更应重视教材中隐含的经典实验。
Ⅱ.教材试验不容忽视考纲中明确划定了所要考察的教材实验,以这些实验内容为命题素材,考查学生对实技术的掌握,对实验原理、实验程序、实验数据和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等内容的分析、归纳和总结能力。
在复习中,要注意实验洞察能力与分析推导能力的培养,强化训练运用恰当的语言对实验结果做出科学描述和解释的能力。
Ⅲ.以实验提为载体,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实验题不会只考察实验与探究能力,而是以给出的材料为基础,要求根据现有条件,设计实验程序、预测实验结果,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解释,考查学生使用恰当的方法验证简单的生物学实施,并对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等综合运用能力。
高三年级生物 《实验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实验
7
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 实验
47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
探究 62
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探究 78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
探究 83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实验
97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观察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 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
探究
91
实验
115
探究
110
必修2、3实验一览表(共8个)
第五小组: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实验(张宇扬、聂聆聪等) 包括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光合作用中O2的释放、噬菌体 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等
探究 112
课本隐性实验(经典实验)
1、验证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2、验证光合作用释放O2 3、验证光合作用需要CO2 4、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光照
5、验证细胞膜流动性实验 6、肺炎球菌转化实验
7、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8、合作用
第一小组:观察类实验(李蒙,林伟康等) 包括叶绿体、细胞质的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观察、 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观察等以及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实验专题复习
课前准备:请同学们按照一定的 分类方法,总结在必修阶段学习 的实验,分小组合作。整理的内 容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 验方法、结论及注意事项。
必修1实验一览表(共11)
实验课题
实验类别 书页
观察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
实验
26
检测生物组织中糖、脂肪、和蛋白质等 实验
18
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
实验课题
实验 页 类别 数
观察蝗虫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 实验 21
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2019-2020年高三生物《二轮实验专题复习(11)》教学设计

2019-2020年高三生物《二轮实验专题复习(11)》教学设计一、高考导航20009年《高考说明》中实验与探究能力(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二、知识网络1、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2、实验方案评价和修订的方法三、知识梳理1完全实验设计的基本步骤:(1)确定是验证性实验还是探究性实验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2)确定实验目的、实验原理(3)找出单一变量,确定对照组和实验组的设置,无关变量如何控制(4)设计合理的实验装置(5)设计实验步骤:5.1材料的预先处理(如材料是要用液体,但题目中给的是固体材料;如溶液的配置和浓度的设置)5.2实验的前测(如生理实验中需要对实验前的材料进行生理指标的测量等)5.3给相同的实验器材(或实验材料)编号或分组A、B、C或1、2、3;5.4根据实验要求加入(等量;生理条件一致或其他等同条件的语句)实验材料,说明A为对照组,B、C为实验组5.5确定单一变量的设置,同时确保其他培养实验条件一致(如实验试剂的成分体积等量,实验器具大小型号相同,处理方法相同等;排除其他无关变量),实验时间多少,观测哪些具体指标5.6实验结果的处理(如观测的现象是什么,是否需要统计即对数据的整理,是否需要将数据转化为图表或图象,设计表格等)(6)结果的分析(对应验证实验和探究实验)验证性实验如“验证……”、“证明……”都可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
探究性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惟一,大多有三种可能: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变量与结果无关2、实验方案评价和修订的方法实验评价就是利用已有的生物学知识,从实验取材、药品试剂、步骤及操作、结果及预测等进行评价,从而正确解答有关内容。
对实验方案评价时,要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实验原理是否正确(2)药品和试剂的使用是否正确;(3)实验材料的选择是否正确(4)有无对照,如果有看对照设计是否合理(5)实验步骤是否科学(实验是否遵循了单一变量原则;是否漏做某个实验步骤;操作步骤是否颠倒;操作方法是否正确。
2019-2020年高考生物总复习单元整合复习教案12 新人教版

2019-2020年高考生物总复习单元整合复习教案12 新人教版实验材料的选择、实验检测试剂的使用与实验操作注意事项1.实验材料的选择(1)在显色的物质鉴定实验中最好选择不带色或颜色浅的材料。
(2)斐林试剂只可鉴定糖类中的还原糖如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等,因此选择实验材料时注意不能选用甘蔗、甜菜等,因为甘蔗、甜菜中主要含有非还原糖——蔗糖。
(3)在蛋白质的检测实验中,蛋白液的浓度不可过大,否则反应后会粘固在试管壁上,不易清洗。
2.实验检测试剂的使用与实验操作注意事项(1)斐林试剂的甲液(0.1g/mL的NaOH)和乙液(0.05g/mL的CuSO4)必须等量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样液中,现配现用。
(2)双缩脲试剂的使用:先加A液1mL(0.1g/mL的NaOH),再加入B液(0.01g/mL的CuSO4)4滴,注意加入双缩脲试剂B时,要少量(4滴),否则过量的试剂B会与试剂A反应,使溶液呈蓝色,而掩盖生成的紫色。
3.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检测步骤(1)在还原糖的鉴定实验中,需要50~65℃水浴加热,其颜色变化:蓝色(氢氧化铜的颜色)→棕色(氢氧化铜和氧化亚铜混合物的颜色)→砖红色(氧化亚铜的颜色)。
(2)在脂肪的鉴定中:a.制作切片时,切片要薄,如厚薄不均就会导致观察时有的地方清晰,有的地方模糊;b.用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染色后,要用1~2滴50%酒精洗去材料表面的浮色;c.需使用显微镜观察。
(3)在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不需加热,实验中要留出一部分组织样液,以便对比。
【自主训练】下列试剂在使用过程中,都不需要进行水浴加热的是( )A.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和二苯胺试剂鉴定DNAB.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和苏丹Ⅲ染液鉴定脂肪C.班氏糖定性试剂鉴定尿糖和苏丹Ⅲ染液鉴定脂肪D.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和二苯胺试剂鉴定DNA解析:用斐林试剂和二苯胺分别鉴定还原糖和DNA时,都需要水浴加热;而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和苏丹Ⅲ染液鉴定脂肪不需要加热。
2019-2020年高三生物《二轮实验专题复习(11)》教学设计

2019-2020 年高三生物《二复(11)》教课一、高考航20009 年《高考明》中与研究能力(4):能一些的方案做出适合的价和修。
二、知网1、的一般步。
2、方案价和修的方法三、知梳理1完整的基本步:( 1)确立是性是研究性一般在干中有“ ⋯⋯”、“ 明⋯⋯”、“研究⋯⋯”,后来内容就是的目的。
(2)确立目的、原理(3)找出一量,确立照和的置,没关量怎样控制(4)合理的装置(5)步:5.1 资料的先理(如资料是要用液体,但目中的是固体资料;如溶液的配置和度的置)5.2 的前(如生理中需要前的资料行生理指的量等)5.3 同样的器械(或资料)号或分A、B、C 或 1、2、3;5.4 依据要求加入(等量;生理条件一致或其余等同条件的句)资料,明 A 照, B、C5.5 确立一量的置,同保证其余培育条件一致(如的成分体等量,用具大小型号同样,理方法同样样;清除其余没关量),多少,哪些详细指5.6 果的理(如的象是什么,能否需要即数据的整理,能否需要将数据化表或象,表格等)( 6)果的剖析(和研究)性如“ ⋯⋯”、“ 明⋯⋯”都可到与目的一致的果。
研究性如“研究⋯⋯” 的果不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量促果;量克制果;量与果没关2、方案价和修的方法价就是利用已有的生物学知,从取材、品、步及操作、果及等行价,进而正确解答相关内容。
方案价,要注意从以下几方面下手:(1)原理能否正确(2)品和的使用能否正确;(3)资料的能否正确(4)有无照,假如有看照能否合理(5)步能否科学(能否按照了一量原;能否漏做某个步;操作步能否倒;操作方法能否正确。
)( 6)能否采纳正确的方法行果的呈和(7)对实验结果的展望与剖析能否合理(8)实验的 xx 怎样。
2019-2020年《高考生物专题复习》word教案

2019-2020年《高考生物专题复习》word教案2019-2020年《高考生物专题复习》word 教案 一、网络导学 [本专题包括必修第三章生物的新陈代谢、选修第二章光合作用与生物固氮、选修第五章微生物与发酵工程。
]新自养型 异养型 兼性营养型 需氧型 厌氧型 兼性厌氧型同化作用 异化作用 酶 ATP 植物代谢 水分代谢 细胞呼吸 矿质代谢 光合作用 动物代谢 储存 甘油+脂肪酸 糖元 葡萄糖 脂肪 氨基酸 肌糖元 肝糖元 糖、脂肪 组织蛋白、 酶、激素 新的氨基酸 不含氮部分 含氮部分 尿素 保证有序进行 直接能源 微生类群 原核生物界 原生生物界 真菌界 病毒界 生理 营养 代谢 生长 发酵工程 (流程) (五大营养素.培养基) (产物.调节) (群规律.影响因素) 应用【命题趋向】二、直击考点[知识点]新陈代谢的概念和类型新陈代谢的概念//酶和ATP//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
植物的水分代谢渗透作用的原理//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体内水分的运输和利用和散失//合理灌溉。
植物的矿质代谢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矿质元素的运输和利用//合理施肥。
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发现//叶绿体中的色素//光合作用的过程(包括光能在叶绿体中的转换)//C3、C4植物的概念及叶片结构的特点(C4途径不做要求)//光合作用的重要意义、提高农作物光能利用率。
生物固氮共生固氮菌和自生固氮菌(共生固氮的途径不作要求)、生物固氮的意义//生物固氮的作用。
人和动物的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糖类、脂质和蛋白质代谢//三大物质代谢的关系//物质代谢与人体健康。
细胞呼吸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细胞呼吸的意义。
微生物的类群细菌的结构和繁殖//病毒的结构和增殖(放线菌不作要求)。
微生物的营微生物需要的营养及功能//培养基养的配置原则//培养基的种类。
微生物的代谢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微生物代谢的调节//微生物代谢的人工控制。
微生物的生长微生物群体的生长规律//影响微生物生长的环境因素。
2019-2020年高三生物《二轮实验专题复习(2)》教学设计

2019-2020年高三生物《二轮实验专题复习(2)》教学设计一、高考导航安徽省20009年高考说明中实验与探究能力(1):能独立完成“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二、知识网络实验的基本内容(包括实验的原理、目的、材料、方法、操作步骤和实验现象的呈现)的分析。
三、知识梳理1、实验原理实验原理是本实验设计所依据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基本知识。
如DNA粗提取和鉴定实验中,涉及生物知识的原理有:渗透作用原理;化学原理有:DNA遇二苯胺沸水浴变蓝,DNA在不同浓度氯化钠溶液中溶解度的不同,酒精可溶解细胞内某些物质但不溶解DNA,柠檬酸钠与钙离子反应有抗凝血作用;物理原理有:离心沉降作用的原理等。
实验原理必须具有科学性:实验原理是实验设计的依据,它必须是前人总结或科学检验得出的科学理论。
2、实验目的实验目的是实验的具体目标,必须具有明确的指向,主词必须清晰明了。
3实验材料实验材料的选择必须具有科学性。
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选择恰当的实验材料,是保证实验达到预期实验结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如孟德尔选用自花传粉、闭花授粉的豌豆作为实验的材料,探究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是否具有半透性的实验选用紫色的洋葱表皮细胞作为实验材料都是成功选材的范例。
实验材料还必须具有典型性、取材方便性和可操作性。
如摩尔根选择的果蝇,杂交试验常用的玉米,遗传物质的研究用的肺炎双球菌、T2噬菌体,植物生长素研究用的燕麦胚芽鞘等4、实验方法不同的实验,实验的不同材料,实验的不同目的采用的实验方法不同.常规实验的方法归纳为以下9种:4.1显微观察法。
如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
4.2直接观查法。
豌豆的高矮、豆荚的形状、花的位置等遗传实验。
4.3示踪原子法。
如T2噬菌体浸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用S35和P32分别标记T2噬菌体的外壳蛋白和DNA。
4.4加法创意。
2019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实验与探究教案(适用全国)

1.纵观近五年的全国卷高考试题,侧重考查教材基础实验的材料、原理、规律、方法、步骤及相关操作要领等。
对一些生物学问题的初步探究能力也有所考查。
2.多以选择题形式考查教材试剂选用、显色反应、基础实验的共性归纳等。
也会以非选择题形式设计新的背景材料,并结合代谢、遗传、调节等有关知识考查变量的确认及结果结论的预测分析等。
3.备考时,着重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复习:(1)针对不同类型的基础实验如物质鉴定、显微观察、模拟调查的相似实验进行比较分析。
(2)通过变量分析掌握实验设计的原理,总结实验步骤设计表述的一般思路及实验评价的方法等。
【知识网络】一、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1.科学性原则所谓科学性原则,是指实验的原理要符合科学原理,实验结果的预期有科学依据,实验的各个环节不能偏离生物学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以及其他科学领域的基本原则。
科学性原则具有两个方面的含义:首先,必须保证实验的设计不出现科学性错误;其次,实验设计要具有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因素。
具体地说,科学性原则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实验原理的科学性、实验方法的科学性、实验材料选择的科学性、实验结果处理的科学性及实验结果分析的科学性等。
2.平行重复原则平行重复原则要求控制某种因素的变化强度,观察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程度。
任何实验都必须能够重复,在同样条件下重复,实验结果应该一致或相近,实验设计时,可以通过在一组实验中同时处理多个材料体现重复性原则。
3.单一变量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可使实验中的复杂关系简单化,使结果更准确。
其含义包括:①不论一个实验有几个实验变量,都应做到一个变量对应一个需要观测反应变量;②实验中要尽可能避免无关变量及额外变量的干扰。
这一原则强调实验组和对照组只有一个量是不同的,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结果差异只能是由这个单一变量导致的,从而证明实验组变量的作用。
因此,在进行实验设计时,要首先确定实验变量并正确设置。
4.对照原则对照原则是中学实验中最常用的原则。
2019-2020年高三生物复习教案人教版(I)

2019-2020年高三生物复习教案人教版(I)【考点链接】(1)细胞分化的概念(2)细胞癌变的机理、特性和诱变因子(3)细胞衰老的机理和特性【复习注意点】(1)细胞分化与细胞分裂不同点(2)细胞癌变的机理和特性(3)细胞衰老的特性【重点知识联系与剖析】细胞生长到一定的时期受到细胞体积增大而相对表面积减少的制约,进入到分裂状态。
绝大多数生物个体发育都是从一个受精卵开始的,按右边图4-1方式进入到其后的生命活动状态:一、细胞分化图4-1细胞分化是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生命现象。
在个体发育中,相同细胞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叫做细胞分化。
细胞分化是一个渐变过程,是一种特久的稳定变化。
细胞分化与细胞分裂不同处在于:细胞分裂能产生许多相同的细胞,使细胞数量增加;细胞分化使分裂后产生的子细胞发生内部化学物质的变化,并形成特定的形态和功能,而细胞数量并无变化。
细胞分化通常是稳定的,一旦细胞沿一定方向分化,便不会再反分化到原来状态,因其不具有周期性,是不可逆的。
一般多细胞生物体的发育起点是一个细胞(受精卵),细胞分裂只能产生许多相同的细胞,只有经过细胞的分化才能形成胚胎、幼体,并发育成成体。
在胚胎时期是细胞分化最旺盛的时期。
由于个体发育从受精卵开始,通过有丝分裂产生了大量的体细胞,因此,一般已分化的细胞都有一整套与受精卵相同的染色体,携带有本物种相同的DNA分子,即具有全套的遗传信息。
因此,分化的细胞具有发育成完整新个体的潜能。
在合适的条件下,有些分化的细胞具有恢复分裂、重新分化发育成完整新个体的能力。
一般地,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具有全能性,而动物细胞的全能性随细胞分化程度提高而分化潜能变窄,但高度分化细胞的细胞核仍具有全能性(如克隆动物的培育)。
二、癌细胞所谓癌细胞实际上是一种突变的体细胞,这种突变体脱离了细胞社会关于增殖和存活的控制,因此可以无限制的增殖产生肿瘤。
癌细胞与正常的细胞有很大的不同,有许多特有的生物学特征。
高三生物实验设计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高三生物实验设计专题复习”教学设计1、内容分析: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深入呈现逐年加大的趋势,实验题型也由实验分析题逐渐向实验设计题的方向发展,对考生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
所谓实验设计,就是要求学生根据实验原理,选择实验材料、实验器具,安排实验步骤,设计数据处理的方法及实验现象的分析。
实验设计的题型常见的主要有:补充型实验、改错型实验、验证型实验、探究型实验等。
题目考察的知识对象往往是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知识要求是低的,但运用知识能力的要求极高,涉及到实验探究能力、综合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判断推理能力以及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结,并能在此基础上根据题意构建一个解释方案或一个模型,而且能够对证据的权衡和对逻辑的检查,决定哪种解释和模型是最佳的。
这与考试大纲关于“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确认变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相一致。
这类试题是提高试题区分度的重要考点,赋分比重大,但学生对实验设计的有关理论知识理解不深,遇到这类试题,常感茫然,无所适从,往往答非所问,得分率不高。
如何解答好生物实验设计题,提高答题准确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2、教学策略: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具,在详细分析考纲要求后,根据学生实际,先对实验设计中涉及的相关理论进行系统分析讲解。
然后以一道典型例题为载体,与学生下起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总结做设计类试题的方法与思路,并板书。
最后对每种题型结合典型例题训练,从学生讨论中发现问题,归纳总结每类题型的解题策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再结合课后针对训练,达到触类旁通。
3、教学目标及重点与难点:知识目标:1、实验设计方法的理论基础2、实验设计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3、不同类型实验设计题的解题方法能力目标:1、会观察分析和解释实验中产生的现象、数据,并得出合理的实验结论。
高中生物实验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中学生物试验专题复习教学设计每年高考复习,一般都是把必修试验和选修课题能够结合的作为专题设计在一起,在归纳中让学生驾驭试验基本技能,强化对生物学原理的相识。
为此,和《考纲》和《考试说明》研读为抓手,设计并开展试验设计专题复习。
基本做法如下:一、考试大纲解读考纲对中学生试验设计实力要求如下:1、能独立完成所列生物试验,包括理解试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驾驭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洁生物学事实的实力,并对试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说明、分析和处理。
3、具备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实力,包括运用视察、试验和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和系统分析等科学探讨方法。
4、能对一些简洁的试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二、试验设计的一般程序:1、明确试验目的;2、分析试验原理;3、选择材料用具;4、设计试验步骤;5、预料试验结果;6、视察收集数据;7、分析推理得出结论。
三、试验设计遵循的原则:1、单一变量原则①自变量和因变量自变量是试验中由试验者操纵的因素或条件,而因变量是指由试验变量而引起的变更结果,二者之间是前因后果的关系。
试验的目的就在于获得和说明前因和后果。
例:关于“唾液淀粉酶水解淀粉”的试验中,“低温(冰块)、适温(37℃)、高温 (沸水)就是试验变量,而这些变量引起的试验变更结果就是反应变量。
该试验旨在获得和说明温度变更(自变量)和酶的活性(因变量)的因果关系。
②无关变量和额外变量无关变量是指试验中除试验变量外的影响试验结果和现象的因素或条件。
由无关变量引起的变更结果就叫额外变量。
它们之间也是前因后果的关系。
但它们的存在对试验和反应变量的获得起干扰作用。
例如:“唾液淀粉酶试验”中,除试验变量(温度)外,试管的干净程度、唾液的簇新程度、淀粉浓度、温度处理的时间长短等等就属于无关变量。
如无关变量中的任何一个或几个对三组试验不等同、不均衡,就会产生额外变量,影响试验的真实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高三生物专题复习生物实验设计教案一. 教学内容生物实验设计二. 学习重点了解有关高考生物实验设计的题型,一般的解题方法。
三. 学习过程(一)考试说明要求考生能掌握《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实验,包括了解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和实验步骤,会控制实验条件和使用实验仪器,会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解释实验结果(数据),并得出实验结论;能够根据要求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
所谓设计型实验题,就是题目要求学生设计实验原理,选择实验器材,安排实验步骤,设计数据处理的方法及分析实验现象,主要考查学生是否理解实验原理和学会分析实验结果,是否具有在不同情况下迁移知识的能力。
(二)生物高考实验设计基本题型1. 续写实验步骤的题型这类题目的题干中已经提供了比较多的信息,基本上划定了答题的模式,目的明确,前面的方法步骤等信息已为续答作了铺垫,只要明确题目中的实验变量和反应变量,然后设计对照组,再根据有关原理分析,一般就能比较正确地写出答案。
2. 评价和纠正给定的实验步骤的题型试题中既有合理成分,又有不合理成分,干扰因素较多,要求在吸取原有设计的合理成分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实验设计思路。
这表面上是考查对实验设计的分析与评价能力,实质上是全面检测设计生物学实验方案的能力,同时还考查考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方面的水准。
3. 独立设计实验方案的题型这类题型是与研究性学习相配套的,要求学生要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对实验过程有所体验,考查的过程性要求主要体现在课题的选择及理由阐述、研究方法的理解和运用、研究成果的类型选择等。
题目有一定的开放性,便于考生发挥个性特长。
(三)生物实验设计题应对策略1. 生物高考实验设计的三种题型虽然在形式上有一定的差异,但在答题中却有共同点,先要认真研究课题,找出其中的实验变量和反应变量,其次是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捕获手段,最后再选择适宜的实验材料,在注意实验步骤关联性的前提下表达实验的方法步骤。
在实验方法和步骤设计中最重要的是把握好变量控制。
2. 重视课本实验的复习。
考试说明明确提出了,要求“理解所学实验的实验内容,包括实验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术”。
这一要求,在2003年高考中也得到了体现,如第33题,考查的就是对课本实验的理解。
3. 挖掘课本知识点中所蕴含的实验因素。
生物学的每一个知识结论都是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得出的,都包含培养实验能力的基点,在平时的复习中要注意多挖掘知识结论中所蕴含的科学思想和方法。
例: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中,涉及生长素产生的部位、感光的部位、反应的部位、运输的方向等。
这些都可以思考如何设计实验来证明。
4. 要注意考试大钢中提出要“理解探索性实验的一般方法:能够制订课题研究的初步计划”的要求,高考实验命题中也出现了从验证向探究变化的趋势,因此,要认真思考和完成教材中有关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切实提高自身进行探究研究的能力。
(四)实验设计型题的一般解题思路1. 了解题目的要求:解题首先要明确题意。
2. 明确实验目的:明确实验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
3. 分析实验原理:进行实验所运用的基础知识。
4. 确定实验思路:犹如作文的构思,是建立实验设计的基本框架。
5. 设计实验步骤:有了思路具体怎样操作?就需要充分利用题目中所给的实验条件,进行精心的设计。
6. 预测结果与分析:针对实验可能的现象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典型例题】(一)设计实验步骤:此类题目要求根据给定的器材和药品以及实验提出的目的,设计或补全实验步骤。
如:血液中的钙离子在血液凝固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缺乏则血液不能凝固,草酸钾溶液能与血液中的钙离子发生反应,形成草酸钙沉淀,起抗凝作用,请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简要写出第二步及以后的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验证钙离子在血液凝固中的作用,并回答问题:1. 实验材料和用具(1)家兔(2)生理盐水(3)酒精棉(4)适宜浓度的草酸钾溶液(5)适宜浓度的氯化钙溶液(6)试管、注射器(针管、针头)2. 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第一步:在A、B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草酸钾溶液和生理盐水第二步:第三步:第四步:结果:3. 问题:设置B管的目的是。
(二)设计实验方案:题目给出实验目的及一些附加条件,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写出实验原理。
解答这类题目,首先根据题目的要求和给出的条件,确定跟书本相关的知识点和实验原理,构思相关的生物情景,然后再设计便于操作的实验方案。
如:设计一个于室外空旷处进行的、在不用任何药剂、装置和触及幼苗的情况下,使幼嫩植株长成如图示形态的实验方案,并说明其原理。
(1)实验方案:(2)设计原理:(三)设计实验改进方法:此类试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实验设计的严密性和科学性,并以此为媒介,引导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和科学能力。
如:有人设计了一个实验来证明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他在两支试管里装入蓝色的BTB 溶液(这种溶液在酸性条件下呈黄色,碱性条件下呈蓝色),向管内吹入二氧化碳,溶液都变为黄色,在1号试管内加入绿色水草,放在阳光下,2号试管内也加入水草,用黑纸包起来,一小时后发现1号试管内BTB溶液变蓝,2号试管内溶液仍呈现黄色。
因此,他认为这个实验可以证明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有人认为这个实验不够严密。
你认为如何在上述实验装置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就可以使实验更加严密地说明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答案:(一)设计实验步骤:第二步:用酒精棉消毒,用注射器取家兔血第三步:立即将等量的新鲜血分别加入A、B两试管中,过一段时间后,结果A管不凝固,B管凝固。
第四步:将等量的CaCl2溶液分别加入到A、B两试管中。
结果:A管凝固,B管仍凝固。
作为A管的对照(二)设计实验方案:(1)将正常生长的植株花盆侧放地上,待其茎弯向上方生长后,再摆正花盆(2)利用茎的背地生长的特性(三)设计实验改进方法:加对照组【模拟试题】(答题时间:90分钟)1. 现有面包、生鸡蛋、花生油等实验材料和试管、烧杯、温度计、洒精灯、三角架、盐酸、氢氧化钠、蒸馏水、碘酒等实验仪器和药品。
请你设计一个实验,以验证胃液在化学性消化中的作用。
(1)胃液的采集:将一只对铃声已建立起食物反射的狗,在其胃底部做一个人工胃瘘(胃液可由胃瘘流到体外),利用_________的方法,可获得纯净的胃液。
(2)实验材料选择和制备:将并各取2ml,分装在甲、乙两个试管中。
(3)验证胃液的化学性消化:在甲试管中加入,乙试管(对照)中加入,然后将甲、乙试管同时放入中约20—30分钟。
(4)实验结果及其分析:实验结果是;此结果说明。
(5)如果要进一步验证胃液的消化作用在于酶,而不是盐酸。
可以在上述实验中再加一个试管C,试管C内应加入:。
2. 在淀粉分解实验中,仅向你提供分别装于试管中的唾液5ml,1%淀粉液10ml。
滴瓶中的碘液若干,滴管一只,白瓷板10块,手表一块,室温25℃,请严格按照给的实验条件设计一实验,证明唾液淀粉酶约需多少时间能完全消化淀粉。
步骤(1)。
(2)。
(3)。
3. 给你两个大小相同的萝卜(新鲜的),10%的盐酸、蔗糖、蒸馏水、显微镜、玻片、小刀、烧杯、吸水纸等材料用具。
请从中选用部分器材,用最简单的方法,设计一个小实验,验证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1)你准备选用的实验材料和器具是(2)操作过程是(写出要点即可)(3)过一段时间后,你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4)实验结论是。
4. 设计一个测定洋葱表皮细胞液浓度的范围的实验方案。
(1)实验原理:水分的作用。
(2)材料用具:略(3)方法步骤:①配制蔗糖溶液:配制的蔗糖溶液;②制作装片:制成洋葱表皮细胞装片;③观察装片:④结论:该洋葱表皮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是。
5. 过氧化氢酶和Fe3+都能在常温下催化过氧化氢分解成水和氧气。
比较两者分别催化过氧化氢分解时,2分钟内产生气泡多少和产生的氧气量多少,可得知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比Fe3+高。
气泡的多少用肉眼观察,氧气量用带火星的卫生香检测。
用质量分数为20%的肝脏研磨液和质量分数为3.5%的氯化铁溶液做实验,已知每滴氯化铁溶液中的Fe3+数大约是每滴肝脏研磨液中过氧化氢酶分子数的25万倍。
其它实验材料和用具:(1)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2)量筒(3)试管(4)滴管(一)简要写出你设计的实验步骤(提示:取相同体积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滴入相同滴数的氯化铁溶液和肝脏研磨液)(二)为什么要说明每滴氯化铁溶液中的Fe3+数大约是每滴肝脏研磨液中过氧化氢酶分子数的25万倍?6. 以下为某同学自己设计的制作并观察洋葱根尖细胞分裂装片的实验步骤:切取2—3cm 根尖,放入0.01%龙胆紫中染色后,立即放入成有10%的盐酸溶液的小玻璃皿中解离,待根尖酥软后,放在滴有清水的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
压片后用显微镜低倍镜找到分裂中的细胞,然后移到视野正中换成高倍镜仔细观察。
你认为他设计不妥之处为(并说明原因)。
(1)(2)(3)(4)7. 某学生在实验时,先用一块洁净纱布揩拭镜头,再在一干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放入一小块植物组织切片,小心展平后,放在显微镜载物台正中央,并用弹簧夹片压住。
然后在双眼侧视下,将物镜降至距玻片标本约1~2cm处停止。
用左眼朝目镜里观察,同时转动粗调节器,缓缓上升镜筒。
请指出该生操作中不正确的地方:8. 黄瓜的植株即开雄花也开雌花,雄花和雌花容易分辨。
现在生物园里有几株黄瓜正在开花,为你提供必要的器具和药品,请你完成下面的实验方案,以证明黄瓜的子房发育成果实需要种子提供的生长素。
器具和药品:透明纸袋、回形针、小纸牌、剪刀、镊子、毛笔、烧杯、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溶液。
实验方案:步骤一:选择一批发育正常、即将开放的黄瓜雌花,为每朵花套上透明纸袋,用回形针将袋子固定好,然后将这些雌花分为三组,分别挂上标有1、2、3的小纸牌。
步骤二:结果预测:第一组雌花:第二组雌花:第三组雌花:9. 请根据下列材料和实验原理设计一个证明酶是蛋白质的实验:(1)实验材料:5%的NaOH溶液、3%的CuSO4溶液、鸡蛋、人的口腔唾液(酶)、水、小烧杯、玻璃棒、试管和滴瓶。
(2)实验原理:鸡蛋的蛋清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在碱性溶液中,蛋白质与 CuSO4反应能产生红紫色物质,即蛋白质的双缩脲反应。
如果能通过实验证明,酶能发生双缩脲反应,即可证明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第一步:制备蛋清液:取生鸡蛋一个,打破蛋壳(不要破坏蛋黄)。
取少许蛋清注入小烧杯中,加入30ml的清水,用玻璃棒调匀。
第二步:第三步:第四步:实验结果:结果分析:10. 根据所给的用具和材料,设计一个实验测定玉米幼苗胚芽鞘对光的敏感部位。
用具和材料:一个空纸盒、6株约两厘米高的生长健壮的玉米幼苗、黑纸一张、60W的台灯一盏。
步骤:(1)(2)正确实验结果是:正确的结论是:11. 请根据下述条件设计一实验,鉴别两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写出实验步骤并分析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