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国考行测常用公式集锦:推理公式、直言及复言命题

合集下载

公务员考试判断推理常用公式

公务员考试判断推理常用公式

判断推理常用公式一、逻辑判断并非(A或B)=非A且非B⏹真假判断题型解题技巧六种关系矛盾关系(主体相同的两句话,必一真一假)①某个S就是P,某个S不就是P; ②所有S都就是P,有的S不就是P;③所有的S都不就是P,有的S就是P; ④P且Q,非P或非Q。

⑤P或Q,非P且非Q⑥如果P→Q,P→非Q(如果天下雨,路就滑)反对关系⑤有的S就是P,有的S不就是P(至少有一真);⑥所有S都就是P,所有S都不就是P(至少有一假)。

包容关系例: 所有A→B 所有老师都会英语A 校长会英语B①一直前假如果题目问只有一个就是真的分析,如果A真,B截然为真。

与问题说的只有一真矛盾,哪么A一定为假②一假后真如果题目问只有一个就是假的分析,如果B假,A截然为假。

与问题说的只有一假矛盾,哪么B一定为真二、翻译推理1、单句判断①所有(凡就是)S都就是P 翻译S →P②所有(凡就是)S都不就是P 翻译S →—P③没有S就是P (所有S不就是P) 翻译P →—S 见没有改所有④没有S不就是P (所有S就是P) 翻译S →P⑤不就是S都就是P 翻译—S →P⑥不就是S都不就是P 翻译—S →—P2、否定关系1、并非所有A都就是B 等价于有的A不就是B(并非所有换成有的,就是换不就是)2、并非有的A就是B 等价于所有A都不就是B(并非有的换成所有,就是换成不就是)3、等价关系1、所有的A都不就是B 等价于所有的B都不就是A2、有的A就是B 等价于有的B就是啊五个解题步骤①符号化;②找关系(六种关系);③推知其余项真假;④根据其余项真假,得出真实情况;⑤带回“矛盾或反对”项,判断其真假。

排列组合题型1、选项信息充分,运用排除法,2、选项不处分,找推理起点:信息最大优先,特殊信息优先■削弱题型方法:1、否因削弱已知因果推理主线:因→果否因削弱:强调原因不成立或起不到作用。

2、她因已知推理主线:因→果她因削弱:强调存在别的原因会导致该结果,或者导致不了该结果。

逻辑判断推理中常用的逻辑公式

逻辑判断推理中常用的逻辑公式

逻辑命题与推理必然性推理(演绎推理):对当关系推理、三段论、复合命题推理、关系推理和模态推理可能性推理:归纳推理(枚举归纳、科学归纳)、类比推理命题直言命题的种类:(AEIOae)⑴全称肯定命题:所有S是P(SAP)⑵全称否定命题:所有S不是P(SEP)⑶特称肯定命题:有的S是P(SIP)⑷特称否定命题:有的S不是P(SOP)⑸单称肯定命题:某个S是P(SaP)⑹单称否定命题:某个S不是P(SeP)直言命题间的真假对当关系:矛盾关系、(上)反对关系、(下)反对关系、从属关系矛盾关系:具有矛盾关系的两个命题之间不能同真同假。

主要有三组:SAP与SOP之间。

“所有同学考试都及格了”与“有些同学考试不及格”SEP与SIP之间。

“所有同学考试不及格”与“有些同学考试及格”SaP与SeP之间。

“张三考试及格”与“张三考试不及格”上反对关系:具有上反对关系的两个命题不能同真(必有一假),但是可以同假。

即要么一个是假的,要么都是假的。

存在于SAP与SEP、SAP与SeP、SEP与SaP之间。

下反对关系:具有下反对关系的两个命题不能同假(必有一真),但是可以同真。

即要么一个是真的,要么两个都是真的。

存在于SIP与SOP、SeP与SIP、SaP与SOP之间。

从属关系(可推出关系):存在于SAP与SIP、SEP与SOP、SAP与SaP、SEP与SeP、SaP与SIP、SeP与SOP 六种直言命题之间存在的对当关系可以用一个六角图形来表示,“逻辑方阵图”SAP SEPSaP SePSIP SOP直言命题的真假包含关系全同关系、真包含于关系、真包含关系、交叉关系、全异关系复合命题:负命题、联言命题、选言命题、假言命题负命题的一般公式:并非P联言命题公式:p并且q “并且、…和…、既…又…、不但…而且、虽然…但是…”选言命题:相容的选言命题、不相容的选言命题相容的选言命题公式:p或者q“或、或者…或者…、也许…也许…、可能…可能…”【一个相容的选言命题是真的,只有一个选言支是真的即可。

公务员考试判断推理常用公式

公务员考试判断推理常用公式

判断推理常用公式一、逻辑判断⏹翻译推理关键词形式表达逻辑含义推理规则如果P,那么Q 所有的P都是Q 为了P,一定Q P需要QP离不开Q P→Q P是Q的充分条件肯前必肯后:P→Q否后比否前:非Q→非PP→Q,Q→R 可得P→R非P和Q作为前提的时候,不能得到肯定的结论,能够得到的是可能的结论。

只有Q,才P不Q,不P除非Q,否则不P Q是P必不可少的Q是P的基础P→Q Q是P的必要条件且、和、既…又…A且B AB两者并存或,至少有一个A或B AB中至少有一个存在否定肯定式:非A→B非B→A德摩根定律:并非(A且B)=非A或非B并非(A或B)=非A且非B⏹真假判断题型解题技巧六种关系矛盾关系(主体相同的两句话,必一真一假)①某个S是P,某个S不是P;②所有S都是P,有的S不是P;③所有的S都不是P,有的S是P;④P且Q,非P或非Q。

⑤P或Q,非P且非Q ⑥如果P→Q,P→非Q(如果天下雨,路就滑)反对关系⑤有的S是P,有的S不是P(至少有一真);⑥所有S都是P,所有S都不是P (至少有一假)。

包容关系例:所有A→B 所有老师都会英语A 校长会英语B①一直前假如果题目问只有一个是真的分析,如果A真,B截然为真。

与问题说的只有一真矛盾,哪么A一定为假②一假后真如果题目问只有一个是假的分析,如果B假,A截然为假。

与问题说的只有一假矛盾,哪么B一定为真二、翻译推理1、单句判断①所有(凡是)S都是P 翻译 S → P②所有(凡是)S都不是P 翻译 S →—P③没有S是P (所有S不是P)翻译 P →—S 见没有改所有④没有S不是P (所有S是P)翻译 S → P⑤不是S都是P 翻译—S → P⑥不是S都不是P 翻译—S →—P2、否定关系1、并非所有A都是B 等价于有的A不是B(并非所有换成有的,是换不是)2、并非有的A是B 等价于所有A都不是B(并非有的换成所有,是换成不是)3、等价关系1、所有的A都不是B 等价于所有的B都不是A2、有的A是B 等价于有的B是啊五个解题步骤①符号化;②找关系(六种关系);③推知其余项真假;④根据其余项真假,得出真实情况;⑤带回“矛盾或反对”项,判断其真假。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用公式集锦(四):推理公式、直言和复言命题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用公式集锦(四):推理公式、直言和复言命题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用公式集锦(四):推理公式、直言和复言命题十四、三段论的推理形式所有A是B,所有B是所有A是C所有A是B,所有B不是所有A不是C有些A是B,所有B是有些A是C有些A是B,所有B不是有些A不是C例14.有些媒体很开放,所有媒体都关注民生大事。

据此,可以推出()。

A.有些很开放的媒体关注民生大事B.有些关注民生大事的媒体不开放C.有些媒体不开放,但关注民生大事D.有些媒体很开放,但不关注民生大事例14.【答案】A。

中公解析:考查三段论推理规则。

由题干显然可推出A项;“有些媒体很开放”包含一种特殊的情况是“所有媒体都很开放”,故B、C两项不能推出;由“所有媒体都关注民生大事”可知D项错误。

故答案选A。

十五、直言命题的对当关系(一)矛盾关系所有……是…… 和有些……非……(一真一假)所有……非…… 和有些……是……(一真一假)某个……是…… 和某个……非……(一真一假)例15.对某受害人的五位朋友进行侦查分析后,四个警员各自做出了如下推测:甲说:这五个人都有嫌疑。

乙说:老陈不能逃脱干系,他有嫌疑。

丙说:这五个人不都是有嫌疑的。

丁说:五人中肯定有人作案。

如果四个人中只有一个人推测正确,那么以下哪项为真?A.甲推测正确,老陈最有嫌疑B.丙推测正确,老陈没有嫌疑C.丙推测正确,但老陈可能作案D.丁推测正确,老陈有嫌疑例15.【答案】B。

中公解析:甲的话和丙的话矛盾,必有一真一假,由只有一真可知乙和丁的话均为假,由乙的话为假可知老陈没有嫌疑,进而可以推出丙的话为真,甲的话为假。

故答案选B。

(二)反对关系所有……是…… 和所有……非……(上反对:必有一假,不能同真)有些……是…… 和有些……非……(下反对:必有一真,不能同假)例16.今年春运对全市中巴客运车的安全检查后,甲、乙、丙三名交警有如下结论:甲:所有中巴客运车都存在超载问题乙:所有中巴客运车都不存在超载问题丙:如意公司的中巴客运车和吉祥公司的中巴客运车都存在超载问题。

行测逻辑推理公式

行测逻辑推理公式

行测逻辑推理公式
行测逻辑推理公式包括但不限于充分必要条件公式、命题逻辑公式、假言命题、链式推理等。

充分必要条件公式表示条件A是事件B发生的充分条件,也是事件B发生的必要条件。

常见的充分必要条件公式有以下几种形式:
1. 如果A,则B;反之,如果非B,则非A。

2. A是B的充分必要条件,可以表示为A↔B。

3. A是B的充分条件,可以表示为A→B。

4. B是A的必要条件,可以表示为B→A。

命题逻辑公式是对命题进行逻辑连接和推理,来判断命题的真假。

常见的命题逻辑公式有以下几种形式:
1. 与(∧):表示两个命题都为真时,结果为真;一方为假时,结果为假。

2. 或(∨):表示两个命题有一个为真时,结果为真;两个都为假时,结果为假。

3. 非(¬):表示对一个命题否定,即取反。

4. 蕴含(→):表示如果A成立,则B也成立。

5. 等价(↔):表示A成立当且仅当B成立。

以上是部分行测逻辑推理公式,供您参考,建议查阅行测教辅资料获取更全面的信息。

公考常见公式

公考常见公式

公考常见公式
公考即公务员考试,常见的公式包括但不限于:
1. 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2. 内角和定理:正多边形内角和定理,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 - 2)
×180°(n大于等于3且n为整数)。

已知正多边形内角度数,则其边数为360°÷(180°-内角度数)。

3. 倍数特性:当满足条件a:b=m:n,其中a、b、m、n均为整数,则a是m的倍数,b是n的倍数,a±b是m±n的倍数。

4. 经济利润问题:利润=售价-成本;总利润=单利润×数量;利润率=利润÷成本;折扣=售价÷定价。

5. 逻辑判断:直言命题的矛盾关系、反对关系和推出关系;联言命题“A且B”的矛盾命题和推理规则;相容选言命题“A或B”的矛盾命题和推理规则;不相容选言命题“A要么B”的矛盾命题和推理规则;条件命题的翻译规则、矛盾命题、等价命题和推理规则等。

这些公式在公务员考试中常常出现,尤其是行测考试部分。

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熟练掌握这些公式,以便在考试中能够快速准确地解题。

2013国考备考资料有详细解析资料分析中重点公式(1)_行测_言语理解

2013国考备考资料有详细解析资料分析中重点公式(1)_行测_言语理解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中重点公式随着国考时间的日益临近,广大考生已经进入全面冲刺状态。

在剩余的短短几天内如何能更更快的提高分数,更有效率的复习是每个考生都想迫切知道的。

在国考中数量关系和资料分析占的分值比较大而且每道题的分值比重也是最高的,所以在最后时间对数量关系和资料分析模块冲刺一下,能更明显提高广大考生的分数。

在数量关系和资料分析模块中,资料分析内容较少,题目比较容易可以说是广大考生首先的突破点。

首先,资料分析题目要做快做正确,资料分析中的几个常用公式必须非常熟悉,下面把几个常用公式给大家整理出来,便于大家记忆。

其次,广大考生也必须熟悉国考资料分析必考的几个重点,将来在考场上做题可以得心应手,快速准确解题。

必考点2:增长量相关【2012年国考】2010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9334.3亿美元,同比增加30.9%;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4924.1亿美元,同比增长30.7%。

2010年,机电产品进口额达到6603.1亿美元,同比增长34.4%,高新技术产品进口额达到4126.1亿美元,同比增长33.2%。

在2010年我国进出口贸易中,下列哪一项的同比增长金额最高?A. 机电产品出口B.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C. 机电产品进口D. 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在经验分享:在这里我想跟大家说的是自己在整个公务员考试的过程中的经验的以及自己能够成功的考上的捷径。

首先就是自己的阅读速度比别人的快考试过程中的优势自然不必说,平时的学习效率才是关键,其实很多人不是真的不会做,90%的人都是时间不够用,要是给足够的时间,估计很多人能够做出大部分的题。

公务员考试这种选人的方式第一就是考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就是考思维,第三考决策力(包括轻重缓急的决策)。

非常多的人输就输在时间上,我是特别注重效率的。

第一,复习过程中绝对的高效率,各种资料习题都要涉及多遍;第二,答题高效率,包括读题速度和答题速度都高效。

我复习过程中,阅读和背诵的能力非常强,读一份一万字的资料,一般人可能要二十分钟,我只需要两分钟左右,读的次数多,记住自然快很多。

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见基础公式汇总

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见基础公式汇总

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见基础公式汇总公务员考试中,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其中涉及到众多的知识点和公式,掌握这些基础公式对于提高解题效率和准确性至关重要。

下面为大家汇总了一些行测常见的基础公式。

一、数量关系1、等差数列通项公式:$a_n = a_1 +(n 1)d$,其中$a_n$表示第$n$项的值,$a_1$表示首项,$d$表示公差。

例如,已知一个等差数列的首项为 3,公差为 2,求第 10 项的值。

则$a_{10} = 3 +(10 1)×2 = 21$等差数列求和公式:$S_n =\frac{n(a_1 + a_n)}{2}$,其中$S_n$表示前$n$项的和。

例如,求上述等差数列前 10 项的和,$a_{10} = 21$,则$S_{10}=\frac{10×(3 + 21)}{2} = 120$2、等比数列通项公式:$a_n = a_1×q^{n 1}$,其中$q$为公比。

例如,一个等比数列的首项为 2,公比为 3,求第 5 项的值。

则$a_{5} = 2×3^{5 1} = 162$等比数列求和公式:$S_n =\frac{a_1(1 q^n)}{1 q}$($q ≠1$)3、行程问题相遇问题:$S =(v_1 + v_2)×t$,其中$S$表示路程,$v_1$、$v_2$表示两个物体的速度,$t$表示相遇时间。

例如,甲、乙两人分别以 5 米/秒和 3 米/秒的速度相向而行,经过10 秒相遇,求他们最初的距离。

则$S =(5 + 3)×10 = 80$米追及问题:$S =(v_1 v_2)×t$例如,甲以 8 米/秒的速度追赶以 5 米/秒速度前行的乙,经过 10 秒追上,求他们最初的距离差。

则$S =(8 5)×10 = 30$米4、工程问题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例如,一项工程,甲单独完成需要 10 天,乙单独完成需要 15 天,两人合作需要的时间为:$1÷(\frac{1}{10} +\frac{1}{15})=6$天5、利润问题利润=售价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例如,一件商品成本为 80 元,售价为 100 元,则利润为$100 80 =20$元,利润率为$20÷80×100\%= 25\%$二、资料分析1、增长率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100%例如,某地区去年的 GDP 为 100 亿元,今年为 120 亿元,则增长率为$(120 100)÷100×100\%= 20\%$2、平均数平均数=总数÷个数例如,某班级 5 名学生的成绩分别为 80、90、85、95、70 分,平均成绩为$(80 + 90 + 85 + 95 + 70)÷5 = 84$分3、比重比重=部分÷整体×100%例如,某公司总人数为 500 人,其中男性 250 人,则男性所占比重为$250÷500×100\%= 50\%$三、判断推理1、集合推理“所有的 S 都是P”可以推出“有的 S 是P”“某个 S 是P”可以推出“有的 S 是P”2、翻译推理“如果……那么……”:前推后“只有……才……”:后推前3、逻辑论证加强论证:增加论据、建立联系、补充前提削弱论证:削弱论据、切断联系、否定前提四、言语理解与表达虽然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没有像数量关系和资料分析那样有明确的公式,但一些解题技巧和规律还是需要掌握的。

国考省考行测公式汇总

国考省考行测公式汇总

国考省考行测公式汇总行测是国家公务员考试和地方公务员考试中的一项重要科目,它主要考察考生的基本知识和能力,包括文字理解、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等方面。

为了能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掌握一些行测的公式和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是一些国考省考行测的公式汇总。

一、文字理解1.追求理解的速度和准确性行测中,理解题目的文字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对于长篇阅读材料。

为了追求理解的速度和准确性,可以采用以下技巧:-空读法:快速浏览整篇文章,了解大意和段落结构。

-分段阅读法:对文章进行分段阅读,理解每一段的主旨和要点。

-标记法:使用笔记本或者考试纸上的便签,标记关键词和关键句,方便后面查找。

2.推理判断的常用逻辑行测中的推理判断题目,主要考察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逻辑关系和推理方法:-全部推断法:通过观察或者推理,得出一个全部的结论。

-对应推理法:根据已知条件,通过对应关系进行推理。

-排除法:通过排除其他选项,确定最合适的答案。

-因果关系:根据因果关系进行推理和判断。

二、数量关系1.比例关系行测中经常出现比例关系题目,考察考生对数量关系的理解和计算能力。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比例公式:-速度=距离/时间-面积=长度*宽度-扇形面积=(弧长*半径)/2-比例=较小数/较大数2.积分关系积分关系是数量关系题目中常见的一种类型,涉及到正比例、反比例和多元线性关系等。

常见的积分关系公式有:- 正比例关系:y = kx(其中k为比例常数)-反比例关系:y=k/x(其中k为比例常数)- 多元线性关系:y = ax + bx + c(其中a、b、c为常数)三、判断推理1.图形推理图形推理是判断推理题目中的一种重要类型,涉及到图形的变化关系和规律。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图形推理公式和技巧:-线段长度的变化:计算线段的长短,观察线段的延伸方向。

-图形形态的变化:观察图形的形态、组成部分和排列方式。

-图形位置的变化:观察图形的位置关系和排列顺序。

公务员考试逻辑推理公式

公务员考试逻辑推理公式

逻辑推理公式1、所有的S是P 所有的S不是P有的S是P 有的S不是P推论:不是所有的S是P = 有的S不是P不是所有的S不是P=有的S是P总结1:A不是后移;B所有的变有的,有的变所有的所有的S是P=不是有的S不是P总结2:A否定前件,B所有的变有的,有的变所有的;C是变不是,不是变是总总结:否定前件,所有的变有的,有的变所有的;是变不是,不是变是2、必然P 必然非P可能P 可能非P推论:不可能非P=必然P不必然非P=可能P(这两个公式根据矛盾关系可推出)推论:不是所有的S必然是P=有的S可能不是P不是有的S必然不是P=所有的S可能是P不是有的S不必然不是P=不是有的S可能是P=所有的S必然不是P=>所有的S可能不是P=>有的S可能不是P(这个例句多看看,对照一下,注意等号和箭头)总结:“不必然不,不可能不”先变更为“可能,必然”(没有“不必然不、不可能不”的不需要变更);否定前件;有的变所有的,所有的变有的;是变不是,不是变是;可能变必然,必然变可能;3、如果P,那么Q P -------> Q 非P<——非Q 或者非P,或者Q只有P,才Q P ←----- Q 非P——>非Q 或者P,或者非Q总结:否定之后变方向,另外注意箭头的读法,顺着箭头读“如果XXX,那么XXXX”;反着箭头读“只有XXXX,才XXX”几个典型题目:a.已知A→B,C→非B,非C→D,现在非D,求A还是非A,B还是非Bb.已知A或B→C,现在非C,求A、B、A和B、非A、非B、非A和非B等,此题答案是非A和非B;c.已知A和B→C,现在非C,可推出非A或非B,或非A非Bd.假如“如果P,那么Q”为真,可以推出“P并且Q”;假如为假,可以推出“P但非Q”e.假如“只有P,才Q”为真,可以推出“Q并且P”;假如为假,可以推出“Q但非P”(d.e此类题目一般都考是假的情况)f.更复杂点的是这几类集合到一块考6、上反对关系,必有1假,可以同假;下反对关系,必有1真,可以同真;矛盾关系,必有1真1假。

公务员行测常用公式汇总掌握常见计算方法提高答题速度

公务员行测常用公式汇总掌握常见计算方法提高答题速度

公务员行测常用公式汇总掌握常见计算方法提高答题速度公务员行测常用公式汇总控制计算方法提高答题速度公务员行测考试是选拔公务员的重要环节之一,在考试中熟练掌握常见的计算方法是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性的关键。

本文将汇总总结公务员行测常用公式,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一、逻辑计算常用公式1. 倍数关系计算公式在逻辑计算题中,经常需要计算数字之间的倍数关系,常用的公式有:(1)最大公约数:最大公约数是指几个数中公有的约数中最大的一个。

求最大公约数的方法可以使用辗转相除法,例如:最大公约数(48,64)= 最大公约数(64,48)= 最大公约数(48,16)= 最大公约数(16,0)= 16(2)最小公倍数:最小公倍数指几个数的公有倍数中最小的一个。

计算最小公倍数可以通过最大公约数公式辅助,计算公式如下:最小公倍数(a,b)= a * b / 最大公约数(a,b)2. 图形计算公式图形计算常见于公务员行测中的几何题,掌握图形计算公式可以迅速推算出答案,常见公式包括:(1)矩阵面积公式:矩阵的面积等于底边长乘以高。

面积 = 底边长 * 高(2)三角形面积公式: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边长乘以高再除以2。

面积 = 底边长 * 高 / 2(3)圆的面积公式:圆的面积等于π乘以半径的平方。

面积= π * 半径²3. 概率计算公式公务员行测中的概率计算题目需要考生掌握常见概率计算公式,常用的有:(1)百分数的计算:百分数是指以100为基数的百分制计数。

百分数的计算公式如下:百分数 = 实际数值 / 总数值 * 100%(2)几率计算:几率是指事物发生的可能性,几率计算公式如下:几率 = 事件发生数 / 事件不发生数二、数量关系计算常用公式1. 数列计算公式数列计算是公务员行测考试中的常见题型,掌握数列计算公式可以减少计算过程中的出错率,常见公式包括:(1)等差数列公式:等差数列是一种特殊的数列,相邻两项的差值(公差)是固定的。

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题常用公式汇总

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题常用公式汇总

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题常用公式汇总
行测作答贵在神速,是考场上争分夺秒的强力工具,中公教育专家认为,懂得利用公式,是制胜行测考场的不二法门,考生们一定要重点掌握,本篇汇集了逻辑判断部分的常用公式,以期考生从中获益。

1、直言命题的对当关系
“所有A是B”与“有的A不是B”、“所有A不是B”与“有的A是B”是矛盾关系,必有一真一假。

“所有A是B”与“所有A不是B”是反对关系,必有一假,可以同假。

“有的A是B”与“有的A不是B”是下反对关系,必有一真,可以同真。

一个命题前面加“并非”,等值于这个命题的矛盾命题,即:
并非“所有A是B”=有的A不是B:并非“有的A不是B”=所有A是B
并非“所有A不是B”=有的A是B;并非“有的A是B”=所有A不是B
可简记为:所有与有的互换,有“不”的去掉,没“不”的加上。

2、三段论推理
一特得特:两个前提不能都是特称命题,且只要前提有一个为特称,则结论为特称。

特称命题即含有“有的”的直言命题。

一否得否:两个前提不能都是否定命题,且只要前提有一个为否定,则结论为否定。

5、假言命题
6、模态命题
并非“必然P”=“可能非P”,即:不必然=可能不;
并非“必然非P”=“可能P”,即:不必然不=可能;
并非“可能P”=“必然非P”,即:不可能=必然不;
并非“可能非P”=“必然P”,即:不可能不=必然。

可简记为:把必然与可能互换,肯定与否定互换。

中公教育专家建议在备考中将以上公式多加练习,能够熟练运用,全面掌握,逻辑题就不再是难题!。

国考省考公务员数学推理计算公式汇总

国考省考公务员数学推理计算公式汇总

行测考试中(包含初中所有的公式)用到的公式总结:1. 乘法公式与因式分解:(1)222)2a b a ab b ±=±+((2)2222)222a b c a b c ab ac bc ++=+++++((3)22()()a b a b a b -=-+(4)33223)33a b a a b ab b ±=±+±((5)3322()()a b a b a ab b ±=±+ 2. 指数(1)m n m n a a a +⋅= (2)m n m n a a a -÷= (3)()m n m n a a = (4)()m m m ab a b =(5)()mmm aab b = (6)1mmaa-=3. 对数(log ,0,1a N a a >≠) (1)对数恒等式 l o g a NN a=,更常用ln N N e =(2)log ()log log a a a M N M N =+ (3)log ()log log a a a M M N N=-(4)log ()log na a M n M =(5)1log log aa M n=(6)换底公式log log log b a b M M a=(7)log 10a =,log 1a a = 4.排列、组合与二项式定理(1)排列 (1)(2)[(1mn A n n n n m =--⋅⋅⋅-- (2)全排列 (1)(2)321nn A n n n n =--⋅⋅⋅⋅⋅=(3)组合 (1)(2)[(1)]!!!()!mn n n n n m n C m m n m --⋅⋅⋅--==-lObbaAC组合的性质:(1)m n m n n C C -= (2)111m m m n n n C C C ---=+ (3)二项式定理 ()01111nn n n n n n n nnna b C a C a b Ca b C b---+=++++●展开式特征:1)11,0,1,...,k n k k k n k T C a b k n -++==通项公式:第项为 2)1n +项数:展开总共项 3)指数:1100;a n b n a b n−−−→−−−→逐渐减逐渐加的指数:由;的指数:由各项与的指数之和为 4)展开式的最大系数: 212132nn n n n n C n n n C +++当为偶数时,则中间项(第项)系数最大2+1当为奇数时,则中间两项(第和项)系数最大。

国考省考行测常用公式大全

国考省考行测常用公式大全

国考省考行测常用公式大全目录数学运算——常用公式及性质 (4)一、基础公式 (4)二、基本数列 (4)三、行程问题 (4)四、工程问题 (5)五、浓度问题基本公式 (5)六、几何问题常用公式 (5)七、排列组合问题 (6)八、容斥公式 (6)九、盈亏问题基本公式 (6)十、利润问题基本公式 (6)十一、银行利息问题基本公式 (6)十二、年龄问题重要结论 (7)十三、方阵问题常用公式及性质 (7)十四、植树问题基本公式 (7)十五、牛吃草问题 (8)十六、鸡兔同笼问题 (8)十七、时钟问题基本性质 (8)十八、闰年、平年判断方法 (8)资料分析——常用公式 (10)一、平均增长 (10)二、同比增长 (10)三、环比增长 (10)四、比重 (11)五、平均数 (11)六、拉动增长率 (11)七、贡献率 (12)八、倍数与翻番 (12)九、人口自然增长率 (12)资料分析——30秒速算法 (14)一、错位相加(减、乘、除) (14)二、尾数法 (15)三、截位法 (16)四、混合增长率速算法 (19)五、乘除转换法 (20)数学运算——常用公式及性质一、基础公式①完全平方公式:(a ±b)2=a 2±2ab+b 2;②平方差公式:a 2-b 2=(a+b)(a-b);③完全立方公式:(a ±b)3=a 3±3a 2b+3ab 2±b 3;④立方和(差)公式:a 3±b 3=(a ±b)(a 2 ab+b 2);⑤裂项公式:)(d n n d+=n 1-dn +1;⑥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ax 2+bx+c=a(x-x 1)(x-x 2)]:x 1=a ac b b 242-+-,x 2=aac b b 242---(b 2-4ac≥0);韦达定理:x 1+x 2=-a b ,x 1·x 2=ac;⑦均值不等式:na a a a n++++ 321≥n n a a a a 321⋅⋅,当且仅当a 1=a 2=…=a n 时,等号成立。

(完整版)公务员考试判断推理常用公式

(完整版)公务员考试判断推理常用公式
一、逻辑判断
判断推理常用公式
翻译推理 关键词
形式表达
逻辑含义
推理规则
如果 P,那么 Q 所有的 P 都是 Q
P→ Q
P 是 Q 的充分条 件
肯前必肯后: P→Q 否后比否前:非 Q→非 P
为了 P,一定 Q
P→Q,Q→ R 可得 P→ R
P 需要 Q P 离不开 Q 只有 Q,才 P 不 Q,不 P
■ 立体折叠解题技巧总结
1.特殊面法:针对不规则的立体图形(有凸凹) 面。
,选择一个特殊
2.相邻面法:相邻面的位置关系在折叠前后要对应,不能有变 动。
3.相对面法:相对面不能同时出现,但是必现其一。
■ 图形重组解题技巧总结 1.子图前后对应:原有子图在重组后要对应,不能出现多余或新 图形。 2.旋转而不翻转:每个子图只能旋转,而不能翻转。 三、类比推理 ■ 解题技巧 1.想关系:词义、范围、对应、条件、程度 2.造句子:加“谓语” 、加“宾语” 、谓宾结构 3.看词性:动词、名词、形容词;抽象和具体 四、定义判断 ■ 解题技巧 1.提取定义中的“关键信息” ,并将其作为判断依据作为快速解题的切入点。 2.使用“代入法”与“排除法”相结合解题。 3.定义要件过长时,可将定义进行合理拆分,从而找出符合或不符合定义要件的选项。
①符号化;②找关系(六种关系) ;③推知其余项真假;④根据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余项真假,得出真实情况;⑤带回“矛盾
或反对”项,判断其真假。
排列组合题型
1.选项信息充分,运用排除法,
2.选项不处分,找推理起点:信息最大优先,特殊信息优先 ■ 削弱题型方法: 1 .否因削弱
已知因果推理主线:因→果
否因削弱:强调原因不成立或起不到作用。

(完整版)公务员考试判断推理常用公式(可编辑修改word版)

(完整版)公务员考试判断推理常用公式(可编辑修改word版)

判断推理常用公式一、逻辑判断⏹翻译推理德摩根定律:并非(A 且B)=非A 或非B并非(A 或B)=非A 且非B⏹真假判断题型解题技巧六种关系矛盾关系(主体相同的两句话,必一真一假)①某个S 是P,某个S 不是P;②所有S 都是P,有的S 不是P;③所有的S 都不是P,有的S 是P;④P→Q P, 且非Q。

反对关系⑤有的S 是P,有的S 不是P(至少有一真);⑥所有S 都是P,所有S 都不是P(至少有一假)。

五个解题步骤①符号化;②找关系(六种关系);③推知其余项真假;④根据其余项真假,得出真实情况;⑤带回“矛盾或反对”项,判断其真假。

⏹排列组合题型1.选项信息充分,运用排除法,2.选项不处分,找推理起点:信息最大优先,特殊信息优先■削弱题型方法:1.否因削弱已知因果推理主线:因→果否因削弱:强调原因不成立或起不到作用。

2.他因已知推理主线:因→果他因削弱:强调存在别的原因会导致该结果,或者导致不了该结果。

3.反例已知推理主线:因→果反例削弱:举出一个反例,即满足了“因”却没有得到所说的“果”。

4.因果倒置已知推理主线:A、B 两个现象同时出现→A 导致了 B因果倒置:很有可能是 B 导致了A。

■假设、支持题型方法:1.排他因已知推理主线:因→果排他因: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或排除其他可能性,使推理更可信。

2.否因否果已知推理主线:因→果否因否果:非因→非果,会支持“因→果”3.建立联系已知推理主线:因→果建立联系:因果之间有跳跃,唯有建立联系才可行。

4.推论可行已知推理主线:因→果推论可行:因果之间有漏洞,需加前提才可行。

■解释题型关键:解题技巧:抓住需要解释的关键信息。

■归纳题型技巧:1.四项原则:从弱原则,整体原则,就近原则、协调原则2.不能夸大事实3.不能无根据地猜测4.结论越宏观不一定好5.“绝对答案”一般不选:必然、必须、一定、肯定。

二、图形推理■规律推理类解题思路图■立体折叠解题技巧总结1.特殊面法:针对不规则的立体图形(有凸凹),选择一个特殊面。

公务员考试判断推理常用公式汇编

公务员考试判断推理常用公式汇编

判断推理常用公式一、逻辑判断⏹翻译推理关键词形式表达逻辑含义推理规则如果P,那么Q 所有的P都是Q 为了P,一定Q P需要QP离不开Q P→Q P是Q的充分条件肯前必肯后:P→Q否后比否前:非Q→非PP→Q,Q→R 可得P→R非P和Q作为前提的时候,不能得到肯定的结论,能够得到的是可能的结论。

只有Q,才P不Q,不P除非Q,否则不P Q是P必不可少的Q是P的基础P→Q Q是P的必要条件且、和、既…又…A且B AB两者并存或,至少有一个A或B AB中至少有一个存在否定肯定式:非A→B非B→A德摩根定律:并非(A且B)=非A或非B并非(A或B)=非A且非B⏹真假判断题型解题技巧六种关系矛盾关系(主体相同的两句话,必一真一假)①某个S是P,某个S不是P;②所有S都是P,有的S不是P;③所有的S都不是P,有的S是P;④P且Q,非P或非Q。

⑤P或Q,非P且非Q⑥如果P→Q,P→非Q(如果天下雨,路就滑)反对关系⑤有的S是P,有的S不是P(至少有一真);⑥所有S都是P,所有S都不是P (至少有一假)。

包容关系例:所有A→B 所有老师都会英语A 校长会英语B①一直前假如果题目问只有一个是真的分析,如果A真,B截然为真。

与问题说的只有一真矛盾,哪么A一定为假②一假后真如果题目问只有一个是假的分析,如果B假,A截然为假。

与问题说的只有一假矛盾,哪么B一定为真二、翻译推理1、单句判断①所有(凡是)S都是P 翻译S →P②所有(凡是)S都不是P 翻译S →—P③没有S是P (所有S不是P)翻译P →—S 见没有改所有④没有S不是P (所有S是P)翻译S →P⑤不是S都是P 翻译—S →P⑥不是S都不是P 翻译—S →—P2、否定关系1、并非所有A都是B 等价于有的A不是B(并非所有换成有的,是换不是)2、并非有的A是B 等价于所有A都不是B(并非有的换成所有,是换成不是)3、等价关系1、所有的A都不是B 等价于所有的B都不是A2、有的A是B 等价于有的B是啊五个解题步骤①符号化;②找关系(六种关系);③推知其余项真假;④根据其余项真假,得出真实情况;⑤带回“矛盾或反对”项,判断其真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用公式集锦(四):推理公式、
直言和复言命题
十四、三段论的推理形式
所有A是C∀所有A是B,所有B是C
所有A不是C∀所有A是B,所有B不是C
有些A是C∀有些A是B,所有B是C
有些A不是C∀有些A是B,所有B不是C
例14.有些媒体很开放,所有媒体都关注民生大事。

据此,可以推出()。

A.有些很开放的媒体关注民生大事
B.有些关注民生大事的媒体不开放
C.有些媒体不开放,但关注民生大事
D.有些媒体很开放,但不关注民生大事
例14.【答案】A。

中公解析:考查三段论推理规则。

由题干显然可推出A项;“有些媒体很开放”包含一种特殊的情况是“所有媒体都很开放”,故B、C两项不能推出;由“所有媒体都关注民生大事”可知D项错误。

故答案选A。

十五、直言命题的对当关系
(一)矛盾关系
所有……是…… 和有些……非……(一真一假)
所有……非…… 和有些……是……(一真一假)
某个……是…… 和某个……非……(一真一假)
例15.对某受害人的五位朋友进行侦查分析后,四个警员各自做出了如下推测:
甲说:这五个人都有嫌疑。

乙说:老陈不能逃脱干系,他有嫌疑。

丙说:这五个人不都是有嫌疑的。

丁说:五人中肯定有人作案。

如果四个人中只有一个人推测正确,那么以下哪项为真?
A.甲推测正确,老陈最有嫌疑
B.丙推测正确,老陈没有嫌疑
C.丙推测正确,但老陈可能作案
D.丁推测正确,老陈有嫌疑
例15.【答案】B。

中公解析:甲的话和丙的话矛盾,必有一真一假,由只有一真可知乙和丁的话均为假,由乙的话为假可知老陈没有嫌疑,进而可以推出丙的话为真,甲的话为假。

故答案选B。

(二)反对关系
所有……是…… 和所有……非……(上反对:必有一假,不能同真)
有些……是…… 和有些……非……(下反对:必有一真,不能同假)
例16.今年春运对全市中巴客运车的安全检查后,甲、乙、丙三名交警有如下结论:
甲:所有中巴客运车都存在超载问题
乙:所有中巴客运车都不存在超载问题
丙:如意公司的中巴客运车和吉祥公司的中巴客运车都存在超载问题。

如果上述三个结论只有一个错误,则以下哪项一定为真?
A.如意公司的中巴客运车和吉祥公司的中巴客运车都不存在超载问题
B.如意公司的中巴客运车和吉祥公司的中巴客运车都存在超载问题
C.如意公司的中巴客运车存在超载问题,但吉祥公司的中巴客运车不存在超载问题
D.吉祥公司的中巴客运车存在超载问题,但如意公司的中巴客运车不存在超载问题
例16.【答案】B。

中公解析:考查直言命题对当关系,甲和乙两个命题是上反对关系,不能同真,必然有一假,已知结论只有一个是错误的,所以丙一定是真的。

选项B的表述和丙一致,所以正确答案是B。

例17.某单位共有20名工作人员。

①有人是本科学历;②单位的负责人不是本科学历;③有人不是本科学历。

上述三个判断中只有一个是真的。

以下哪项正确表示了该单位具有本科学历的工作人员的人数?
A.20个人都是本科学历
B.只有1个人是本科学历
C.20个人都不是本科学历
D.只有1个人不是本科学历
例17.【答案】A。

中公解析:考查直言命题的对当关系。

①和③是下反对关系,必有一真。

由“只有一个为真的”可知,②必然为假,即可推出单位的负责人是本科学历,进而推出①为真,则③为假,可推出所有人都是本科学历。

故答案选A。

十六、复言命题的三种形式
(一)联言命题
例18.“小孙并非既会游泳又会打网球。


根据以上表述,下列哪项断定必然为真?
A.如果小孙不会打网球,那么他一定会游泳
B.如果小孙会打网球,那么他一定不会游泳
C.小孙既不会游泳,也不会打网球
D.小孙会游泳,但不会打网球
例18.【答案】B。

中公解析:联言命题“p且q”的负命题为“非p或者非q”,故题干等价于“或者不会游泳,或者不会打网球”。

B项是相容选言命题的否定肯定式,正确。

故答案选B。

(二)选言命题
例19.一桩投毒谋杀案,作案者要么是甲,要么是乙,二者必有其一;所用毒药或者是毒鼠强,或者是乐果,二者至少其一。

如果上述断定为真,则以下哪一项推断一定成立?
Ⅰ.该投毒案不是甲投毒鼠强所为。

因此,一定是乙投乐果所为。

Ⅱ.在该案侦破中,发现甲投了毒鼠强。

因此,案中的毒药不可能是乐果。

Ⅲ.该投毒案的作案者不是甲并且所投的毒药不是毒鼠强。

因此,一定是乙投乐果所为。

A.只有Ⅰ B.只有Ⅱ
C.只有Ⅲ
D.只有Ⅰ和Ⅱ
例19.【答案】C。

中公解析:考查复言命题。

由题干可知作案者是甲和乙,两者必有其一,毒药是毒鼠强或乐果,两者至少其一,所以如果不是甲投毒鼠强所为,那么可以是甲投乐果或是乙投乐果或是乙投毒鼠强所为,所以Ⅰ错误。

Ⅱ也错误,因为甲可以同时投毒鼠强和乐果两种毒药。

Ⅲ正确,因为作案者不是甲,毒药不是毒鼠强,那么根据题干意思,只能是乙投乐果所为。

(三)假言命题
例20.某煤矿发生了一起瓦斯爆炸事故。

煤矿人员有以下断定:
值班主任:造成事故的原因是操作问题。

矿工1:确实有人违反了安全规程,但造成事故的原因不是操作问题。

矿工2:如果造成事故的原因是操作问题,则有人违反了安全规程。

安全员:造成事故的原因是操作问题,但没有人违反了安全规程。

如果上述断定中只有一个人的断定为真,则以下哪一项可能为真?
A.值班主任的断定为真
B.安全员的断定为真
C.矿工1的断定为真
D.矿工2的断定为真,没有人违反安全规程
例20.【答案】D。

中公解析:若题干中出现多个人说话或者是多种表述的情况,并且题干中说“仅有一人断定为真”,“仅有两个人说的与事实不相符”,“只有一人撒了谎”等,一般在其中都会有一对矛盾命题,我们就可以锁定这一对矛盾命题,判断其真假,从而打开
题目的缺口。

观察本题的题干,矿工2说的话是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其矛盾命题应该是“由其肯定的前件和否定的后件”所组成的联言命题。

而安全员说得话是一个联言命题。

经过分析可知两者的话是一对矛盾命题。

由于题干说“只有一个人断定为真”,因此真话在矿工2和安全员之间产生。

值班主任和矿工1的话均为假话。

值班主任的话为假话,可以推出“造成事故的原因不是操作问题”;矿工1的话是一个联言命题,根据命题与肢命题的真假关系,联言命题为假,至少其中一个肢命题为假,因此由“造成事故的原因不是操作问题”,可以得出“没有人违反安全规程”。

由于安全员的话也是联言命题,它要为真必须两个联言肢都为真,因此安全员的话为假。

那么矿工2的断定为真。

例21.食品安全的实现,必须有政府的有效管理。

只有政府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配合,才能确保政府进行有效的管理。

但是,如果没有健全的监督制约机制,是不可能实现政府各部门之间协调配合的。

由此可以推出:
A.要想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必须有政府的有效管理
B.没有健全的监督制约机制,不可能实现食品安全
C.有了政府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配合,就能实现食品安全
D.一个不能进行有效管理的政府,即是没有建立起健全的监督制约机制的政府
例21.【答案】B。

中公解析:考查复言命题的推理。

题干给出的条件为:①政府有效管理←食品安全的实现;②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政府进行有效的管理;③没有健全的监督制约机制→不可能实现政府各部门之间协调配合。

可组成一个必要条件假言连锁推理:健全的监督制约机制←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政府进行有效的管理←食品安全的实现。

B项根据上面的推理关系,否定前件则否定后件,正确;A项和C项混淆了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D项否定后件不能否定前件,错误。

故答案选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