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各镇区名由来

合集下载

中山市人民政府印发《中山市地名管理办法》的通知(2001)

中山市人民政府印发《中山市地名管理办法》的通知(2001)

中山市人民政府印发《中山市地名管理办法》的通知(2001)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山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1.11.21•【字号】中府[2001]120号•【施行日期】2001.11.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区划地名正文中山市人民政府印发《中山市地名管理办法》的通知(中府〔2001〕120号)火炬区管委会,各镇政府、区办事处,市属各单位:现将《中山市地名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贯彻执行。

2001年11月21日中山市地名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对地名的管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交往的需要,根据国务院《地名管理条例》、《广东省地名管理规定》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我市行政区域内地名的管理。

凡涉及地名的命名与更名,地名的标准化处理,标准地名的使用,地名标志的设置和管理,地名档案的管理等行为,均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的地名是指:(一)山(峰)、河(涌)、湖、海、岛礁、沙滩(滩涂)、岬角、海湾、水道、关隘、沟谷、泉、瀑、洞、地形区等自然地理实体名称;(二)镇、街道办事处、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名称;(三)城镇、村、农林牧渔点、住宅小区及街、巷、楼门号等居民地名称以及大型建筑物的大楼、大厦、广场、商业城、商住大楼等名称;(四)具有地名意义的台、站、港口(码头)、机场、铁路、公路、水库、渠道、堤围及具有地名意义的企业事业单位名称;(五)风景名胜、文物古迹、纪念地、公园、自然保护区、广场、体育场馆等公共场所名称;(六)城镇道路、桥梁、隧道、立交桥等市政设施名称;第四条地名管理实行统一管理、分级负责制。

第五条中山市民政局是管理本行政区域内地名工作的主管部门,中山市地名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地名办)负责本办法的组织实施和监督。

其职责是:(一)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市有关地名管理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二)编制本行政地名规划;(三)制定本市地名工作的长远规划和近期规划,并组织实施;(四)统一审核本市地名的命名和更名,推行地名的标准化、规范化,监督标准地名的使用;(五)组织设置地名标志;(六)审查、编纂地名资料、图书;(七)管理地名档案和资料,并提供利用;(八)查处违法行为;(九)承办省和市其他地名工作任务。

中山乡土文化

中山乡土文化

中⼭乡⼟⽂化中⼭乡⼟⽂化中⼭市,是中国4个不设市辖区的地级市之⼀,古称⾹⼭县,1925年,改名为中⼭县,以纪念孙中⼭先⽣,是中国唯⼀以伟⼈名字命名的地级城市,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其具有丰富多样的乡⼟⽂化。

中⼭民间艺术丰富,其中有中⼭民歌、舞龙狮鹤凤、崖⼝飘⾊等。

中⼭是民歌之乡,民间流⾏的民歌有咸⽔歌、⾼棠歌、⼤缯歌、客家⼭歌、鹤歌、姑妹歌、渔⿎、龙⾈、⼩调⼉歌等,其中以咸⽔歌和⾼棠歌最有特⾊,这两种民歌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流⾏于坦洲镇等⼤沙⽥区。

中⼭著名咸⽔歌,是⼈们为调剂⽣活,增加村与村之间的友情,逐渐形成的⼀种对歌酬谢的习俗。

各地多半在农忙之前或收获之后,搭起歌台,进⾏⽐试;中秋节时,还把船摇到江⼼,连成“中⼭咸⽔歌擂台”。

醉龙舞蹈是中⼭民间特有的⽂化,最早源于西区的长洲村。

每年农历的四⽉初⼋浴佛节祭祀后,群众将舞动醉龙,翩然巡游。

中⼭舞龙分为⽊龙、⽕龙、⾦龙、沙龙、草龙、游龙、板龙、云龙等8个种类。

时⾄今⽇,威风凛凛的醉龙舞其实更代表着回望传统与⽂化继承。

南朗镇崖⼝村的崖⼝飘⾊,源出于当地流⾏的⼀个民间故事。

相传在很久以前,崖⼝⼀位谭姓青年因家境贫穷到邻乡做帮⼯,与邻村⼀位⽼郎中之⼥结为夫妻。

有⼀年发⽣海啸,把崖⼝⼀带淹没,后发⽣瘟疫。

谭⽒夫妇死⾥逃⽣,在娘家避疫中得⽼郎中传授祖传秘⽅后,⽇以继夜上⼭采药免费为村民治病,治好村中很多⼈,被村民赞为神医,誉为“活菩萨”。

但过度劳累终于把怀孕的谭妻累倒,导致流产⽽死,其夫也因上⼭采药失⾜跌下悬崖伤重⾝亡。

崖⼝村民为他们举⾏隆重葬礼,在五⽉初六⽇出殡那天,村中⼀位纸扎艺⼈为纪念这位⽆私妇⼥,按其⽣前模样扎制1个纸⼈,貌似菩萨,由其4个⼉⼦抬着纸⼈参加送葬。

此后,崖⼝各村乡民在每年农历五⽉初六⽇举⾏巡游兴起了“耍菩萨”祭祀谭妻。

后村中⼈认为,⽤⽵、纸裱扎的“菩萨”巡游太呆板,⽽且在巡游完毕后将菩萨焚化实在浪费,后村中习武之⼈从舞狮技艺中的“骑膊马”得到启⽰,将“耍菩萨”演变为在⼀个⽊板中竖上铁枝,将⼩孩固定在铁枝上扮演“菩萨”,由⼈抬着巡游。

中山资料

中山资料

中山是中国伟大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故乡.位于珠江三角洲中南部,珠江口西岸,北接广州,南连珠海,西通江门,毗邻港澳.全市下设19镇,4个区,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市政府所在地东区松苑路1号.中山是著名的侨乡,有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80多万人,旅居世界五大洲87个国家和地区.中山古称香山.在汉代属番禺县地,晋以后为东官郡地,唐代为东莞县地.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设香山县,并"割南海,番禺,新会三县滨海地益之",隶属广州.民国后直属广东省.香山县翠亨村是孙中山先生的故乡.1925年香山县易名中山县.1983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山县改为中山市(县级).1988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地级市.中山市地质构造体系属于华南褶皱束的粤中坳陷.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中部高亢,四周平坦,平原地区自西北向东南倾斜.五桂山,竹嵩岭等山脉突屹于市中南部,五桂山主峰海拔531米,为全市最高峰.中山市地处低纬,全境均在北回归线以南,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为光热充足,雨量充沛,干湿分明.年平均为21.8℃.夏季风带来大量水汽,成为降水的主要来源.影响全市的灾害性天气有台风,霜冻,低温阴雨,寒露风和暴雨.植被代表类型为热带季雨林型的常绿季雨林,植被主要种类有610多种,森林覆盖率为12.95%.主要旅游景区有孙中山故居,孙文纪念公园,中央电视台中山拍摄基地中山城,孙文西路文化旅游步行街,孙中山纪念堂,中山温泉,泉林山庄,海上庄园,岭南水乡,紫马岭公园,阜峰文塔,逍遥谷等,其中"孙中山故居"为国家4A级旅游景点.2002年全市户籍人口136万人,家庭户43.4万户.汉族人口为230.18万人,占97.39%,少数民族人口为6.17万人,占2.61%.居住在城镇的人口143.41万人,占总人口的60.67%.中山市的语言状况较为复杂,主要使用汉语方言,包括粤方言,闽方言及客家方言.其中使用粤方言的人数最多,粤语方言分为4种:石岐话,沙田话(近顺德话),三角话(近东莞话),古镇话(近新会话).中山民间艺术丰富,其中有中山民歌,舞龙狮鹤凤,黄圃飘色等.中山是民歌之乡,民间流行的民歌有咸水歌,高棠歌,大缯歌,客家山歌,鹤歌,姑妹歌,渔鼓,龙舟,小调儿歌等,其中以咸水歌和高棠歌最有特色,这两种民歌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流行于坦洲镇等大沙田区.改革开放以来,中山市经济社会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水陆交通发达.2002年城市化水平达57%.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为1153公里,105国道,广珠公路和京珠高速公路贯穿全境.全市有3个对外贸易港口及11个出口起运点,从中山港经海路往香港仅75分钟,1.5小时车程内可达广州,深圳,珠海,香港,澳门五大国际机场.中山近年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科技兴市先进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畅通工程模范城市"等称号.1997年荣获联合国颁发的"世界人居奖".比尔盖茨到底有多少钱???他到底有多少钱呢,让我们来打个比方——1、盖茨每秒赚250美元,即每天赚2000万美元,一年赚78亿美元;2、假如盖茨掉了1000美元,他才懒得去捡,因为他去捡要花掉四秒钟,这一弯腰他已赚回1000美元;3、美国的国家债务约56200亿美元,如果由盖茨来还,他能在少于10年内偿还美国的债务;4、如果盖茨将钱捐给地球上每个人15美元,到头来,他还剩下500万美元的零用钱;5、迈克尔·乔丹是美国收入最高的运动员,如果他不喝不吃,将3000万美元的年收入存起来,他必须存上277年,才能像盖茨现在这样有钱;6、假如盖茨是一个国家,他将是地球上第37个最富有的国家,或是美国第13家大公司,甚至比IBM还大;7、如果将盖茨所有的钱换成一美元,你可以建一条路连接地球和月亮,来回14次,但你必须用1400年不停地建造这条路,而且用713架B747飞机来运这些钱;8、盖茨今年45岁,假设他能再活35年,他必须每天花678万美元,才能在上天堂前花完他所有的钱;9、不过如果微软视窗的用户每次在电脑死机时可以向盖茨索赔1美元,盖茨会在三年内破产;目前他的家产大概有480亿美圆,最多时有960亿要看潜力你先看看地理位置:中山市是广东省辖地级市,位于珠江三角洲中南部,北连广州,毗邻港澳,全市总面积1800平方公里,半径100公里范围内有5个机场(其中3个是国际机场)和4个外轮深水码头,从水路至香港只需75分钟。

人文东凤

人文东凤

人文东凤东凤镇(DōngfèngZhèn),中山市辖镇。

在市境西北部。

北临桂洲水道与顺德县桂洲镇相望。

镇因圩名。

1958年建圩。

东凤镇原名叫分凤乡、凤鸣乡、东海乡。

分凤乡就是现在的同安、安乐、民乐三个乡;凤鸣乡就是现在的和平、吉昌、和泰三个乡;东海乡就是现在小沥、永益、东西罟四个乡。

1957年设东凤乡。

1958年成立东凤公社,1983年改区,1986年建镇。

在1957年,东凤的总人口才2万多,有小数民族19个,以汉、藏、瑶、摩罗族居多,到2005年就有7万多了。

东凤镇地处广东省中山市“北大门”,是珠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重点工业卫星镇之一,水陆交通便利,珠江支流小榄水道、鸡鸦水道绵延而下。

北邻顺德,南接小榄,105国道、364省道(东阜公路)和正在建设的珠三角城际快速轨道、太澳高速公路贯穿境内。

经济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东凤镇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老百姓积极创业、勤劳致富、务实创新的精神蔚然成风;从60年代各大队办砖厂才有砖建屋,到现在家家户户住上了小楼房,各式别墅犹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到处可见,各式小区层出不穷;从70年代年均收入只有102元到现在过万元;结婚从坐艇到现在坐高档车穿街过巷随处可见;商店超市、健身广场、各种娱乐场所一应俱全不断落成。

今天的东凤镇,是那么的美丽,那么的可爱,是那么的充满活力。

56.24平方公里土地,12.3万人口,其中户籍人口7.35万人。

2010年,全镇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16亿元,增长75%,占全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49%。

全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32.2亿元,是“十一五”期末的3.29倍,年均增长26.9%。

今年1-6月份,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8.06亿元,同比增长(下同)21.1%;工业总产值182.99亿元,增长29.1%;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71.63亿元,增长30.9%;服务业增加值22.91亿元,增长21.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78亿元,增长45%;国地两税收入7.13亿元,增长25.08%;一般预算收入2.64亿元,增长30.36%;1-5月份,全镇出口总值2.48亿美元,增长47.95%。

中山市基本情况

中山市基本情况

市情概况】中山市,是全国唯一以伟人名字命名的城市。

中山,古称香山,人杰地灵,名人辈出。

1866年11月12日,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诞生在香山县翠亨村,为纪念孙中山先生,香山改名为中山。

[1]中山市全年平均气温23.0℃。

市域公路通车里程1665.8公里;市内有3个对外贸易港口;市外周边有5大机场;铁路运输经由广州通达全国各地。

[编辑本段]【自然地理】位置范围中山市,位于珠江三角洲中部偏南的西、北江下游出海处,北接广州市番禺区和佛山市顺德,西邻江门市区、新会区和珠海市斗门区,东南连珠海市,东隔珠江口伶仃洋与深圳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相望。

全境位于北纬22°11′~22°47′,东经113°09′~113°46′之间。

市中心陆路北距广州市区86公里,东南至澳门65公里,由中山港水路到香港52海里。

地质特征中山市地质发展历史悠久,地壳变动频繁,地质构造体系属于华南褶皱束的粤中坳陷,中山位于北段。

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中部高亢,四周平坦,平原地区自西北向东南倾斜。

五桂山、竹嵩岭等山脉突屹于市中南部,五桂山主峰海拔531米,为全市最高峰。

地貌由大陆架隆起的低山、丘陵、台地和珠江口的冲积平原、海滩组成。

其中低山、丘陵、台地占全境面积的24%,一般海拔为10~200米,土壤类型为赤红壤。

平原和滩涂占全境面积的68%,一般海拔为-0.5~1米,其中平原土壤类型为水稻土和基水地,滩涂广泛分布有滨海盐渍沼泽土及滨海沙土。

河流面积占全境的8%,西江下游的西海水道、磨刀门水道自北向南流经市西部边界,由磨刀门出南海;北江下游的洪奇沥水道自西北向东南经过市东北边界由洪奇门出珠江口。

其间汊道纵横交错,其中小榄水道、鸡鸦水道横贯市北半部,汇入横门水道由横门出珠江口。

水系划分为平原河网和低山丘陵河网两个部分,平原地区河网深受南海海洋潮汐的影响,具典型河口区特色。

气候特征中山市地处低纬度区,全境均在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充足,雨量充沛,太阳辐射能量丰富。

有趣的中山市各镇区名由来

有趣的中山市各镇区名由来

有趣的中山市各镇区名由来中山市 中山市(ZhōngshānShì)在佛山市南部。

市政府驻石岐。

1987年辖市区及市郊24镇。

古称香山。

因香炉山(亦称五桂山)花香而得名。

隋设香山寨。

唐设香山镇。

宋初置香山场。

南宋绍兴三十二年(1162)置香山县。

民国14年(1925)为纪念孙中山,改为中山县。

1983年撤县改市(县级),由佛山市代管。

石岐(Shíqí)又名铁城。

中山市中心,石岐水道与广珠公路及岐湾公路交会处。

惯称石岐城区。

中山市人民政府驻地。

旧为中山(香山)县治。

因石岐山而得名。

石岐古时写作石歧。

古代取阜峰山石沿江垒堤,山延伸临江,堤由此分歧,故称石歧山。

后取“风鸣岐山”吉祥意,写作石岐山。

山下有集市称石岐圩。

南宋绍兴二十四年(1154)建香山城,“布铁沙于地以筑城,因号铁城”。

城内称铁城,城西仍称石岐。

民国10年(1921)拆城墙,统称石岐,民国17年(1928)设石岐镇。

1953年改石岐市。

1959年称石岐镇,1984年撤销石岐镇,石岐成为中山市区主要部分。

中山路(ZhōnshānLù)在中山市区西南边缘。

呈半环状,北起狮 口大桥,向南经中山大桥,折东至白庙村与中山港大道相接。

为原人民路,长洲路合并而成。

1983年起分段修建,为纪念孙中山,改称今名。

孙文路(SūnwãnLù)在中山市区中部。

西起岐江桥,东至齐东村口,由孙文东、中、西路三段组成。

民国14年(1925)由观澜街、岐阳里、永宁街、文集坊等 8条街合并而成,为纪念孙中山而命名。

悦来路(YuâláiLù)在中山市区中南部。

北接孙文路,南连广珠公路。

由悦来路、悦来中路、悦来南路组成。

民国25年(1936)初由悦来街和逢源街扩建而成。

据传,南宋绍兴二十四年(1154)建城时已有悦来街,街口门楼横匾书“近悦远来”。

19 69年曾改为红旗路,1981年复称悦来路。

广东省 中山市 古镇镇简介

广东省 中山市 古镇镇简介

广东省中山市古镇镇简介[概况]古镇镇是闻名国内外的“中国灯饰之都”。

位于广东省中山市西北面,是中山、江门、佛山市(顺德区)三市的交汇处,毗邻港澳。

全镇总面积47.8平方公里,由古镇、曹步、海洲三大自然村组成,下辖12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常住人口6.8万人,外来人口超过10万人,历来是外商投资和发展经济贸易合作的理想宝地。

改革开放以来,古镇镇按照“工业立镇,工农商并举”的发展思路,逐步从单一的农业经济镇发展成为区域特色经济明显,以灯饰、花卉苗木两大产业为支柱的工业城镇。

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为古镇赢得了各种荣誉,被授予和评为“中国灯饰之都”、“国家文明镇”、“国家卫生镇”、“首届全国投资环境百强乡镇”、“全国造林绿化百佳镇”、“广东省首批工业卫星镇”、“省教育强镇”、“省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广东省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2007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90亿元,国内生产总值60亿元,人均1.2万美元,首次突破人均1万美元大关;各项税收8.55亿元,农民人均收入14500元,全市第一;各项存款余额近90亿元。

[灯饰行业] 古镇镇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十分突出,个体、私营经济十分活跃,占经济总量的95%以上。

目前,古镇镇已形成全民创业的社会氛围,全镇已登记注册的个体工商牌照超万家,超过六成的家庭成为大大小小的企业主。

其中灯饰业是古镇的龙头行业,也是古镇的经济支柱。

从1982年发展至今,已成为世界性几大灯饰专业市场之一,是国内最大的灯饰专业生产基地和批发市场。

经过十几年的引导、扶持,古镇镇沿新兴大道形成了十里“灯饰一条街”,共有灯饰铺位1000多家。

2002年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照明电器协会联合授予“中国灯饰之都”荣誉称号,形成了闻名世界的区域性特色经济和较具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目前,全镇已登记注册的灯饰厂企五千多家,从业人员6万多人。

2007年,灯饰业总产值近150亿元,占全国市场份额的60%以上;出口创汇6.1亿美元,产品不仅畅销全国,还出口到港澳台地区、东南亚、日本、美国及欧洲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享有较大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话说石岐

话说石岐

话说“石岐”石岐区,中山市24个镇区之一,位于市中心区域,是中山最古老的城区。

在中山本土人士以及熟悉中山的人们心目中,石岐是中山的代名词。

曾几何时,省城广州到中山的客车客船,站名是“石岐”而非“中山”;中山的“官话”是“石岐话”而不叫“中山话”;香飘四海的中山名菜“红烧乳鸽”,即使远在大洋彼岸,仍然用着响当当的名字“石岐乳鸽”……无可置疑,石岐在中山的发展史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历史地位。

一、关于“石岐”之名的传说综合有关资料,“石岐”原为“石歧”,关于石岐(歧)的命名有几种传说,且显示早在唐代,就有“石岐(歧)”这个地名:传说一:在《封神榜》的故事中,武王伐纣,征战西岐,灭商兴周800年。

为取其祥瑞好兆头,人们将“西岐”音译演化为“石岐”作为本地地名;传说二:春秋战国时期,吴越战事导致越国的岐人南迁避乱,部分徙民飘泊到后来属香山县的山边,在此栖息繁衍。

安家于此的岐人认为此山山体较大,而古汉字“硕(巨大)”与“石”相通,故称此山为石(硕)岐山,也就是现在的烟墩山,又称阜峰山、凤山。

石岐山周围一带的地方自然就叫做“石岐”。

获得较多认同并有相应印证材料的说法是:石岐山原是石山,由于历代采石作料,才渐把石山剥成了现在的土山。

古时人们用该山石沿江垒筑基堤,基堤向南、北伸展,北堤为“上基”,南堤为“南基”、“下基”(这些地名现仍在使用,位于步行街西段附近与中恳广场之间一带)。

山抵其中,基堤由此分歧,故将此山称为“石歧山”。

后取“凤鸣岐山”(歌颂武王伐纣的传统戏剧)之意,渐将“歧”改为“岐”。

中山历史上有诗流传下来的第一位诗人—唐文宗开成二年进士郑愚,任内曾返故乡游览,吟下《泛石岐海》一诗,据说这是历史上第一次有文字记载“石岐”:“此日携琴剑,飘然事远游。

台山初罢雾,岐海正分流。

渔浦扬来笛,鸿逵翼去舟。

鬓愁蒲柳早,衣怯芰荷秋。

未卜虞翻宅,休登王粲楼。

怆然怀伴侣,徒尔赋离忧。

”诗中提到的“岐海”即石岐海,指现在的岐江河。

中山市各镇区名由来

中山市各镇区名由来

中山市各镇区名由来中山市(ZhōngshānShì)在佛山市(顺德区)以南。

市政府驻石岐。

1987年辖市区及市郊24镇。

古称香山。

因香炉山(亦称五桂山)花香而得名。

隋设香山寨。

唐设香山镇。

宋初置香山场。

南宋绍兴三十二年(1162)置香山县。

民国14年(1925)为纪念孙中山,改为中山县。

1983年撤县改市(县级),由佛山市代管。

1988年升格为省辖地级市。

现辖24个镇区,市政府驻东区松苑路1号。

石岐(Shíqí)又名铁城。

中山市中心,石岐水道与广珠公路及岐湾公路交会处。

惯称石岐城区。

中山市人民政府驻地。

旧为中山(香山)县治。

因石岐山而得名。

石岐古时写作石歧。

古代取阜峰山石沿江垒堤,山延伸临江,堤由此分歧,故称石歧山。

后取“凤鸣岐山”吉祥意,写作石岐山。

山下有集市称石岐圩。

南宋绍兴二十四年(1154)建香山城,“布铁沙于地以筑城,因号铁城”。

城内称铁城,城西仍称石岐。

民国10年(1921)拆城墙,统称石岐,民国17年(1928)设石岐镇。

1953年改石岐市。

1959年称石岐镇,1984年撤销石岐镇,石岐成为中山市区主要部分。

中山路(ZhōnshānLù)在中山市区西南边缘。

呈半环状,北起狮窖口大桥,向南经中山大桥,折东至白庙村与中山港大道相接(后经改建今至陵岗村止与江陵大道相接)。

为原人民路,长洲路合并而成。

1983年起分段修建,为纪念孙中山,改称今名。

孙文路(SūnwénLù)在中山市区中部。

西起岐江桥,东至齐东村口,由孙文东、中、西路三段组成。

民国14年(1925)由观澜街、岐阳里、永宁街、文集坊等8条街合并而成,为纪念孙中山而命名。

注:孙文东路基本由原岐濠车路(西起学宫即人民医院东至濠头)改建。

后增加齐东至白庙段也属孙文东路,东接中山港大道。

悦来路(YuèláiLù)在中山市区中南部。

北接孙文路,南连广珠公路。

中山市乡土地理概要2(有图,练习B4)

中山市乡土地理概要2(有图,练习B4)

中山市乡土地理概要中山古称香山。

在汉代属番禺县地,晋以后为东官郡地,唐代为东莞县地。

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设香山县,并"割南海,番禺,新会三县滨海地益之",隶属广州.民国后直属广东省.香山县翠亨村是孙中山先生的故乡。

1925年香山县易名中山县,1983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山县改为中山市(县级)。

1988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地级市。

中山市是广东省辖地级市,下设24个镇区,位于珠江三角洲中南部,北连广州,毗邻港澳,全市总面积1800平方公里,年平均温度22°C,户籍人口138万。

中山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故乡,又是著名的侨乡,有旅居世界五大洲87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80多万人。

中山市是我国沿海开放城市之一,近年来大力推进“工业强市”战略,先后建成了全国包装印刷基地、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民营科技园等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业园区,基本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龙头,以优质产品为拳头的多元化产品结构,有乐百氏饮料、耶鲁固力门锁、凯达精细化工、华帝燃气具、嘉华电子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工业品牌。

小榄五金、古镇灯饰、沙溪休闲服、大涌红木家具、南头空调、黄圃腊味、东升脆肉鲩等区域特色经济网站蓬勃发展,产品在全国占有较大的市场分额。

全球500强在中山办了20多家企业,2003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01.40亿元,工业总产值1544.29亿元。

中山市的投资环境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全市现有公路通车里程1067公里,形成了以国道和干线公路及京珠高速公路为骨架的四通八达的公路网;90公里半径范围内有广州、深圳、珠海、香港、澳门等5大机场;铁路运输经由广州通达全国各地。

目前,随着神湾港的开通,中山已形成东有中山港、南有神湾港、北有小榄港的“品”字形码头布局,其中,中山港的集装箱年吞吐量更是跻身全国十强、世界百强。

从中山港往香港航程仅需75分钟。

中山供水供电充足,并初步建成以城区为枢纽,贯通各镇区、大中型企业的宽带高速大容量的信息网络,形成了“中山信息高速公路”。

历年中山市行政区划调整表

历年中山市行政区划调整表

历年中山市行政区划调整表
以下是中山市历年的行政区划调整表:
1. 1983年:中山市划归广东省辖市,设立中山市辖区。

2. 1991年:中山市辖区调整为中山市辖市。

3. 1994年:中山市下辖区划调整为中山市辖区,设立了七个区,分别是东区、南区、西区、北区、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小榄镇和沙溪镇。

4. 2002年:中山市下辖区划调整为中山市辖区,撤销了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设立了中山市东区、中山市南区、中山市西区、中山市北区、中山市小榄镇、中山市沙溪镇、中山市石岐区、中山市翠亨新区、中山市古镇镇、中山市坦洲镇和中山市南朗镇。

5. 2011年:中山市下辖区划调整为中山市辖区,撤销了中山市东区、中山市南区、中山市西区、中山市北区、中山市小榄镇、中山市沙溪镇、中山市石岐区、中山市翠亨新区、中山市古镇镇、中山市坦洲镇和中山市南朗镇,设立了中山市东区、中山市南区、中山市西区、中山市北区、中山市石岐区、中山市中山港区、中山市南朗镇、中山市古镇镇、中山市横栏镇、中山市三角镇、中山市南头镇、中山市五桂山镇、中山市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山市黄圃镇、中山市东凤镇、中山市阜沙镇、中山市小榄镇、中山市东升镇、中山市板芙镇、中山市神湾镇、中山市坦洲镇、中山市港口镇、中山市
大涌镇、中山市沙溪镇、中山市三乡镇、中山市民众镇和中山市东区。

以上是中山市历年的行政区划调整表,仅供参考。

如有最新调整,请以相关政府部门公布的信息为准。

中山简介

中山简介

中山简介中山,古称香山;人杰地灵,名人辈出。

1152年设立香山县。

1866年11月12日,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诞生在今中山市南朗镇翠亨村。

1925年,香山县改名为中山县,以纪念孙中山先生。

1983年12月22日,撤销中山县,设立中山市(县级),以中山县的行政区域为中山市的行政区域。

1988年1月7日,县级中山市升格为地级中山市,由广东省人民政府管辖。

中山市是全国唯一以伟人名字命名的地级城市。

中山市是孙中山先生的故乡,地处珠江三角洲南部,东望香港、深圳,南邻珠海、澳门,北临广州,是一座具有800多年历史的南国名城。

中山景点菊城金瓣菊城金瓣是指小榄镇,这个别名菊城的小镇,每户居民都喜欢种养菊花,并有几百年的历史。

阳台楼顶,以至街头巷尾,都有数不清品种名目的菊花种养。

清朝嘉庆十九年(1814年)开始,这里每逢一个甲子(60年)就会举行一次大型的菊花盛会。

最近一次是在1994年,参展菊花阵容鼎盛,总数达50多万盆,吸引了近800万中外游客来参观。

坐车线路:在开发区文化广场乘坐 33路(坐16站) 到竹苑市场下车;在竹苑市场换乘 38路(坐35站) 到小榄车站下车,即到。

长江叠翠相传,三百年前,有姓龙的叔侄二人,从江西老家来到这里拓荒,为表示不忘故土之情,把定居地方叫长冈(因他们来时,曾走过一列长长的山冈),又把冈字谐音为江,暗喻他们祖居江西之意。

这就是长江名字之来源。

长江叠翠是指位于东区的长江水库风景区,水库在1963年建成,大坝长330米,集水面积36平方公里。

整个库区群山叠嶂,树木郁郁葱葱,一派生机。

景区内有长江度假村、怡景假日大酒店、长江高尔夫球场等旅游设施。

坐车线路:在开发区文化广场乘坐033路(坐20站)到体育场站(体育路)走到马路对面的体育场站(体育路)转乘006路(原6路)(坐12站)到长江浪漫水城总站下。

走约20米到长江浪漫水城兴中缀锦兴中缀锦位于中山市南北中轴线上的兴中道,它的南北两端都是一个山丘,北端的山丘上是市人大气势雄伟的牌坊式建筑,南端山丘上是孙文纪念公园高大的孙中山铜像。

中山市—搜狗百科

中山市—搜狗百科

中山市—搜狗百科古代中山古称“香山”,地多神仙花卉,故曰香山。

在距今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山只是珠江口伶仃洋上的一个岛屿,此时就有古越族人在此渔猎、生活。

近十几年,在中山发现了多处新石器时代的古人生活遗址,包括有南朗镇的龙穴彩陶遗址、石岐区的白水井遗址、大涌镇的全禄遗址等,出土了一批彩陶、磨制石器、夹砂陶器等文物。

其中,南朗镇的龙穴遗址还是一个由新石器时代直至春秋战国时期的沙丘遗址,在后期的遗存中还发现有青铜器和铸铜石范等物。

前214年,秦始皇平定岭南地区的百越之地后,中山属南海郡番禺县辖地。

秦朝末年,赵佗创立南越国,中山属南越国领地。

前111年,汉武帝灭亡南越国,中山重回汉朝中央管辖。

秦汉时期,中山除了原先生活在此地的南越人外,开始有少量的中原人移居至此。

三国时,中山属于吴国领地。

西晋末年,晋朝皇族之间爆发了史称“八王之乱”的宫廷权力争斗,为躲避战乱,大批中原人口移居岭南,其中一部分来到香山岛上。

东晋咸和六年(331年),南海郡分出东官郡,中山改为东官郡辖地。

南北朝时期的刘宋永初元年(420年),东官郡改为东莞郡,中山属东莞郡辖地。

隋朝开皇十年(590年),中山属宝安县(古东莞县)辖地。

唐朝至德二年(757年),宝安县更名东莞县,中山属东莞县辖地。

因为中山盛产海盐,官府开始在今珠海市山场村设立了名为香山镇的军事营镇。

北宋元丰五年(1082年),设立香山寨,仍属东莞县。

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由于香山寨的发展,升级为香山县,中山始有县级行政区划,此时的香山县隶属于广州府。

南宋末年,宋端宗在元军的追杀下,曾逃往香山躲避,南宋灭亡后,大批南宋皇族和官员的后裔流落定居于香山。

明朝,香山北部地区开始淤积成陆,此时才与大陆相连。

清朝,珠江三角洲一带开始逐步修筑防洪防潮的河道堤围,香山县围垦的田地在不断增加,农业产量也在提高。

在清朝嘉庆年间,由于农业的发展,香山由原来的下等县改成与南海、番禺、东莞等县同列的大县。

中山市历史沿革

中山市历史沿革

• (2)沙田话(近顺德话),主要分布在南头镇、黄圃镇、东凤 镇、小榄镇、阜沙镇、东升镇、横栏镇、港口镇、民众镇、坦 洲镇、板芙镇及西区的沙朗、南朗镇的横门等地;
• (3)三角话(近东莞话),主要分布在三角镇;
• (4)古镇话(近新会话)主要分布在古镇镇。闽语方言,主 要分布在沙溪镇、大涌镇、三乡镇及火炬区的张家边等地。客 家语方言,主要分布在五桂山镇、神湾镇及坦洲镇的南部小区。
翠亨故里
翠亨村,一个原本十分普通的小山村,却因为诞生于此的世 纪伟人——孙中山而闻名于世,天地之灵气,无外乎坐拥 山水,孙中山故居所在的翠亨村就是如此。
民国18年(1929年)2月,国民政府第19次国务 会议以“中山县为总理(孙中山)故乡, 1925年 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改称中山县。”,“该 县为粤中最繁盛之区,岁入甚鉅,民智早开, 人才辈出”
南海、顺德、东莞、中山,当时是广东改革 开放先走一步的象征
民国18年(1929年)2月,国民政府第19次国务会 议以“中山县为总理(孙中山)故乡”,“该县为粤 中最繁盛之 区,岁入甚钜,民智早开,人才辈出” 等确定中山县为全国模范县。1925年3月12日孙中 山先生逝世,同年4月15日,香山县易名中山县, 以纪念孙中山先生。1950年4月,中山县以其人口 稠密、土地广阔、财税丰厚,被广东省民政厅列 为特等县。
从香山县建县之初起至今已有840余年历史, 经历了从下等县-大县-模范县-特等县-城市几 个经济文化的发展阶段。香山在汉代属番禺 县地,晋以后为东莞郡地,唐代为东莞县地。 南宋绍兴22年(1152年)设香山县,隶属广州, 由一群海岛组成,并“割南海、番禺、新会 三县滨海地益之”,彼此没有陆地相连,人 口稀少,经济落后,宋、元、明代均被朝廷 列为下等县。

中山概述

中山概述

中山概述中山市地处珠江三角洲中南部,珠江口西岸,北连广州,毗邻港澳。

下辖1个国家级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5个街道办事处,18个镇,总面积1800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42.3万。

有祖籍本市的海外华侨和旅居港澳台同胞共80多万人。

中山古称香山,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故乡,建制于南宋绍兴二十二年(公元1152年),1925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改称中山县。

1983年撤县设市,1988年升格为广东省辖地级市。

近年来,中山市委、市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大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坚持“工业强市”、“依法治市”、“科教兴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经济社会建设取得新成就。

2006年实现全市生产总值1036亿元,户籍人均生产总值73198元,国地两税收入157.49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6.45亿元,总量居全省地级以上城市第五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42.77亿元。

一、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3.1:61.6:35.3。

工业保持较快发展,质量效益同步提高。

2006年全市工业总产值达到3018.42亿元,增长19.1%,工业增加值605.85亿元,增长17.6%。

其中,装备制造业实现总产值651.06亿元,增长22.3%。

产业集群优势明显,拥有22个国家级产业基地、11个省级专业镇、7个广东省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

名牌战略成效显著,累计获得国家、省名牌名标、免检产品342个,被评为“中国品牌经济城市”和“全国质量兴市先进市”。

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与阳江、韶关、河源等市合作建设规划总面积达3.8万亩的4个产业转移园区。

全面实施东部沿海开发战略,保税物流中心等重大项目加快推进,东部“一区三镇”生产总值占全市经济总量的22.8%。

第三产业增加值366.21亿元,增长16.8%。

其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1.07亿元,房地产市场供需两旺,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分别为1073.83万平方米、372.13万平方米和113.50亿元;邮电业务收入40.27亿元,旅游总收入75.37亿元。

广东省的区划调整,21个地级市之一,中山市为何不管县区?

广东省的区划调整,21个地级市之一,中山市为何不管县区?

广东省的区划调整,21个地级市之一,中山市为何不管县区?中山市和东莞市一样,也是直接管理街道和乡镇,并没有划分区县。

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认真说,这与广东省的黎笋区划、中山市的经济发展有关。

广东省是我国沿海省份,也是经济实力最强的省份,例如广东省的GDP总量,超过了很多二流发达国家。

其实,广东省的历史也非常悠久,孕育了璀璨的粤文化。

不得不说,在粤文化的传承方面,广东省做得非常好。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了东方六国以后,并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继续北伐和南征。

从匈奴的手里,夺取了水草丰美的河套地区。

在南方,征服了面积辽阔的百越地区,广东当时就属于百越地区。

当时的百越地区人口稀少,不过,秦朝的统治仅仅是昙花一现,转眼就“秦。

”汉朝统治时期,把全国划分为13个州,广东隶属于交州管理。

到了唐朝统治时期,广东隶属于岭南道管理。

广东地区的荔枝非常出名,出现了“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诗句。

到了宋朝统治时期,全国划分为23。

不过,有时候仍然把广东称之为岭南。

宋朝文豪苏东坡,留下了“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诗句。

其实,我国很多省份的名称,都起源于宋朝。

宋朝在这方面非常讲究,例如福建路、两浙路、荆湖北路、荆湖南路、广南东路、广南西路等等。

广东和广西就是这么来的,到了13世纪中期,北方的元朝迅速崛起,在几十年时间里,先后吞并了西夏国、西辽国、大金国、南宋等一系列政权,建立了一个疆域空前辽阔的庞大帝国。

不过,随着疆域面积的扩大,缺乏管理经验的元朝开始发愁了。

看着地图上全国几百个州府、几千个县,密密麻麻的数字,元朝根本忙不过来,有点茫然。

无论是唐朝的15道,还是宋朝的23路,都属于监察区。

唐宋时期的州县两级区划,对于元朝来说并不合适。

最终,元朝结合了宋朝23路、金国行尚书台的经验,推出了升级加强版,那就是行省制度。

元朝把全国划分为10个行省,例如岭北行省、甘肃行省等等。

当时,广东还没有成为省份,广东省的东部,隶属于。

中山市人民政府关于中山市部分行政区划变更的公告

中山市人民政府关于中山市部分行政区划变更的公告

中山市人民政府关于中山市部分行政区划变更的公告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中山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21.07.19
•【字号】
•【施行日期】2021.07.19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城市管理
正文
中山市人民政府关于中山市部分行政区划变更的公告
经广东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将中山市部分行政区划变更情况公告如下:
一、撤销小榄镇、东升镇,设立新的小榄镇,以原小榄镇、东升镇的行政区域为新的小榄镇的行政区域,小榄镇人民政府驻升平中路8号(原小榄镇人民政府驻地)。

二、撤销民众镇,设立民众街道,以原民众镇的行政区域为民众街道的管辖范围,民众街道办事处驻六百六路61号(原民众镇人民政府驻地)。

三、撤销南朗镇,设立南朗街道,将中山港街道海滨社区的马安村划归南朗街道管辖,以原南朗镇的行政区域和马安村的范围为南朗街道管辖范围,南朗街道办事处驻美景大道26号(原南朗镇人民政府驻地)。

特此公告。

中山市人民政府
2021年7月19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山市各镇区名由来中山市(ZhōngshānShì)在佛山市(顺德区)以南。

市政府驻石岐。

1987年辖市区及市郊24镇。

古称香山。

因香炉山(亦称五桂山)花香而得名。

隋设香山寨。

唐设香山镇。

宋初置香山场。

南宋绍兴三十二年(1162)置香山县。

民国14年(1925)为纪念孙中山,改为中山县。

1983年撤县改市(县级),由佛山市代管。

1988年升格为省辖地级市。

现辖24个镇区,市政府驻东区松苑路1号。

石岐(Shíqí)又名铁城。

中山市中心,石岐水道与广珠公路及岐湾公路交会处。

惯称石岐城区。

中山市人民政府驻地。

旧为中山(香山)县治。

因石岐山而得名。

石岐古时写作石歧。

古代取阜峰山石沿江垒堤,山延伸临江,堤由此分歧,故称石歧山。

后取“凤鸣岐山”吉祥意,写作石岐山。

山下有集市称石岐圩。

南宋绍兴二十四年(1154)建香山城,“布铁沙于地以筑城,因号铁城”。

城内称铁城,城西仍称石岐。

民国10年(1921)拆城墙,统称石岐,民国17年(1928)设石岐镇。

1953年改石岐市。

1959年称石岐镇,1984年撤销石岐镇,石岐成为中山市区主要部分。

中山路(ZhōnshānLù)在中山市区西南边缘。

呈半环状,北起狮窖口大桥,向南经中山大桥,折东至白庙村与中山港大道相接(后经改建今至陵岗村止与江陵大道相接)。

为原人民路,长洲路合并而成。

1983年起分段修建,为纪念孙中山,改称今名。

孙文路(SūnwénLù)在中山市区中部。

西起岐江桥,东至齐东村口,由孙文东、中、西路三段组成。

民国14年(1925)由观澜街、岐阳里、永宁街、文集坊等8条街合并而成,为纪念孙中山而命名。

注:孙文东路基本由原岐濠车路(西起学宫即人民医院东至濠头)改建。

后增加齐东至白庙段也属孙文东路,东接中山港大道。

悦来路(YuèláiLù)在中山市区中南部。

北接孙文路,南连广珠公路。

由悦来路、悦来中路、悦来南路组成。

民国25年(1936)初由悦来街和逢源街扩建而成。

据传,南宋绍兴二十四年(1154)建城时已有悦来街,街口门楼横匾书“近悦远来”。

1969年曾改为红旗路,1981年复称悦来路。

长洲(Chángzhōu)又名烟洲。

在中山市区西缘。

含西村、北村、中心村。

因所处沙洲狭长,故名长洲。

又因朝暮时刻,沙洲沿马山上空烟雾缭绕,“长洲烟雨”为石岐一景,故雅称烟洲。

员峰(Yuánfēng)又名员山仔。

在中山市区北偏西1.4公里处。

相传元初由施、伍、吴等姓人建村,因村处员山南麓,名员山仔村。

清光绪初年称下员山村。

民国期间,乡人认为峰比山高,改称员峰,村亦改称为今名。

恒美(Héngměi)在中山市区西南6公里处。

南宋末,李姓人从新会河塘村迁此。

为纪念故里,以恒(方音河)美命名。

渡头(Dùtóu)在中山市区西南6.7公里。

属环城区。

明洪武十八年(1 385)建村于石岐河南岸,岸边筑船渡码头,俗称渡头。

张家边(Zhāngjiābiān)在中山市区东北7.5公里。

北濒横门水道。

南宋咸淳年间(1265—1274),张凤冈一家从良宋都张婆澳迁此,因村处海边,且为张姓首居,故名张家边村。

西桠(Xīyā)在中山市区东9.3公里。

村处小隐涌上游分叉之西,初称西溪,后改名西丫。

因“丫”与“桠”同义,清宣统三年(1911)后称今名。

濠头(Háotóu)在中山市区东4.5公里。

含员山、李家村、上陂头、下陂头等自然村。

属火炬开发区区。

南宋绍定年间(1228—1233),郑氏建村。

临海,盛产蚝(蠔)、溪称蚝溪,后溪易名为濠头涌。

村因溪而名。

黄圃镇(HuángpǔZhèn)中山市辖镇。

在市境北部,西北邻顺德县桂洲镇,东北隔洪奇沥水道与番禺县大岗镇相望。

因镇区附近山坡曾盛长黄菊,如天然大花圃,名大黄圃,后简称黄圃。

1952年建黄圃镇。

1958年成立黄圃公社。

1986年黄圃区并入,仍名为黄圃镇。

横档(Héngdàng)在中山市区北22.5公里,东濒洪奇沥水道。

属黄圃镇。

含4个自然村。

因当地有海拔76.2米小山,山势如屏挡潮得名横档山。

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始有人聚居山南,名镇南,后范围扩展,改用山名村。

顷二(Qǐngèr)在中山市区北26.2公里。

属黄圃镇。

清同治七年(18 68),顺德县梁氏迁居于此,时垦田约120亩,故名顷二。

翠亨村(Cuìhēngcūn)在市境东部,东濒珠江口伶仃洋,清康熙年间(1662—1722),蔡氏来此建村,因村近山坑,人称蔡坑村。

后人见山林青翠,以方言谐音,于道光初改名翠亨。

寓“万事亨通”意。

镇因村名。

1955年设翠亨区,1957年改设翠亨乡。

1958年建翠亨公社。

1986年建翠亨村镇(现属南朗镇管辖)。

保留有孙中山故居。

崖口(Yákǒu)在中山市区东偏南18.6公里。

属翠亨村镇(现属南朗镇)。

含东堡、中堡、西堡等6个自然村。

元至顺元年(1330),谭姓从东莞县大宁乡徙此建村,因处崖门山西北侧,又当溪流出海口,故名。

小榄镇(XiǎolǎnZhèn)中山市辖镇。

在市境西北部,西北与顺德县均安镇隔河相望。

镇区地处凤山四周,凤山形似橄榄,故名小榄。

原有大榄都。

清光绪初称榄镇。

1958年成立小榄公社。

1963年改设小榄镇。

中心海(Zhōngxīnhǎi)在中山市区西北22.5公里。

属小榄镇。

含太乐、同丰等4个自然村。

因地处河涌交错的中心,故名。

北村(Běicūn)又名北街。

在中山市区西22.3公里。

永宁办事处驻地。

属小榄镇,清中叶,在妙灵宫至文昌庙一带已形成街市,称大榄市。

因地处天妃庙北,故名北街,后改称今名。

沙口(Shākǒu)在中山市区西北22公里。

属小榄镇。

1960年始渐成村庄。

因地处榄面沙及小榄水道东埒口,故名。

金龙(Jīnlóng)原名宝丰,曾称新丰。

在中山市区西北14.8公里。

属小榄镇。

清咸丰七年(1875),张坤海从顺德来此建围馆,称宝丰。

光绪十二年(1886)成村落,易名为新丰。

因避镇内同名,1985年改为今名。

阜沙镇(FùshāZhèn)中山市辖镇。

在市境北部。

东临鸡鸦水道。

镇人民政府驻阜圩。

清初有人聚此垦耕,后形成集市,称浮圩,因处浮圩山南麓而得名,谐音埠圩。

1957年设阜沙乡。

1983年改阜沙区,1986年建镇。

低地(Dīdì)原名牛角。

在中山市区北偏西17.9公里。

属阜沙镇。

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始有人定居。

因地势较低,故名。

南头镇(NántóuZhèn)中山市辖镇。

在市境西北部。

清道光年间(1821—1850)建圩,名南和。

同治三年(1864)因处坡头沙之南改名南头圩。

镇因圩名。

19 55年设南头区。

1957年设南头乡。

1958年成立南头公社,1983年改区,1986年建镇。

聚财(Jùcái)在中山市区西北23.6公里。

属南头镇。

清同治初,村民从顺德县容奇、桂洲及本市黄圃等地迁此,建聚财社,故名。

东凤镇(DōngfèngZhèn)中山市辖镇。

在市境西北部。

北临桂洲水道与顺德县桂洲镇相望。

镇因圩名。

1958年建圩。

取东海、凤仪、凤鸣三乡之首字名东凤。

1957年设东凤乡。

1958年成立东凤公社,1983年改区,1986年建镇。

同安(Tóngān)在中山市区北偏西26.5公里。

属东凤镇。

含怡安、同乐等4村。

清初,顺德县桂洲、大良及本市黄圃人先后迁此,筑成怡安、同乐、裕丰、广益等围。

1951合并,建同安乡,寓意“大家安乐”,后以乡名村。

古镇镇(GǔzhènZhèn)中山市辖镇。

在市境西北部,西临磨刀门水道。

传说北宋末有古氏族人由南雄珠玑巷迁来,初称古溪。

清中叶已渐成圩镇,遂改为古镇。

1957年设古镇乡,1983年改区,1986年建镇。

冈镇(Gāngzhèn)在中山市区西北22.6公里。

属古镇镇。

含四巷、南胜、广厚里等自然村。

南宋淳熙年间(1174—1189)建村。

清末因其地处大冈山之南,名冈南坊。

1950年改称十坊。

1955年改为今名。

教昌(Jiàochāng)在中山市区西北26·5公里。

属古镇镇。

含新圩、外闸等5个自然村。

清末因有教昌庙而得名。

寓“教化其昌”之意。

曹二(Cáoér)在中山市区西北21·9公里。

属古镇镇。

含首龙南、首龙北等5村。

1958年原为曹步二、六两大队,1965年两大队合并,称为曹二村。

民众镇(MínzhòngZhèn)中山市辖镇。

在市境东北部,东北隔洪奇沥水道与番禺县万顷沙相望。

清末成圩。

民国19年(1930)间黄泽生从番禺迁此建民众茶室,因此得名民众圩。

镇因圩名。

1950年设民众乡。

1959年置民众公社,1983年改区,1986 年建镇。

易家(Yìjiā)在中山市区东北18·6公里。

属民众镇。

清末,有易姓人在此承耕,称易家围,因以名村。

浪网镇(LàngwǎngZhèn)中山市辖镇。

在市境东北部。

流动渔民常在此处沙滩晾晒渔网,方言“晾”与“浪”音同,称浪网沙。

清光绪十二年(1886)始有人定居,宣统二年(1910)形成集市,初名万安圩,1949年改名浪网圩。

镇因圩名。

1950年设浪网乡。

1974年成立浪网公社,1983年改区,1986年建镇。

(1999年并入民众镇)三墩(Sāndūn)在中山市区东北16.9公里。

属浪网镇。

明代海边有三垫沙,当地称三墩沙。

清代形成村落,沿用沙名为村名。

三角镇(SānjiǎoZhèn)中山市辖镇。

在市镇东北部,东北临洪奇沥水道与番禺县横沥、万顷沙相望。

明代为海边沙洲,近三角形,故名三角沙。

清道光末渐成聚落。

民国5年(1916)形成圩集,初称万和圩,后易名为三角圩。

镇因圩名。

1957年设三角区。

1 959年成立三角公社,1983年改区,1986年建镇。

高平(Gāopíng)在中山市区东北22.3公里。

原名高沙。

属三角镇。

含上赖生、下赖生、蔡份等自然村。

清中叶建村,因地属高沙田,初名高沙。

地势平坦,1953年改称高平。

南蓢镇(NánlángZhèn)中山市辖镇。

在市境东部,东濒珠江口。

镇区原是一片海滩,元至元年间(1335 —1340)建村,因村南多长蓢草,故名南蓢。

明末成南蓢圩。

镇因圩名。

1957年设南蓢乡。

1958年设南蓢公社,1983年改区,1986年建镇。

东濠涌(Dōngháochōng)在中山市区东17.1公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