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简明高等教育学》复习要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简明高等教育学》复习要点
(题型:选择,判断,简答,论述,分析)
第二章高等教育发展简史
1. 西方古代的高等教育,萌芽于古埃及和古印度,发展于古希腊和古罗马。
2. 西方文明古国的博物馆和图书馆是从事高等教育活动的重要场所。
3. 中国古代带有高等教育性质的教育活动,早在3000年前就已出现。
4. 西周学校的教育内容是“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
5. 我国教育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宋代四大书院”是白鹿洞书院、应天府书院、岳麓书院和石鼓书院。
6. 中国封建教育史上的第一所高等学府是春秋时代的“稷下学宫”,也是中世纪世界教育史上最早的大学。
7. 西汉太学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官立大学制度的确立。
8.孔子提出了启发式教学、因材施教的原则;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提出“有教无类”。
《学记》提出了教学相长的原则;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9. 欧洲中世纪大学的雏形是求学青年按照籍贯组成的同乡会和学者们按照各自专长组成的教授会。
10. 欧洲中世纪以学生团体为主体形成的大学是“学生的大学”。
11. 中世纪大学的特点:①行会性;②自治性;③国际性。
12. 中世纪大学实行的是专业教育,主要有四大学科:文学、法学、医学、神学。
13.直观不是目的而是手段。
14. 洪堡教育思想的基本原则: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学术自由的原则。
15. 从洪堡开始,出现了两个新词,即“教自由”和“学自由”。
16. 柏林大学首开研究生教育的先河。
17. 自由选修制度萌芽于柏林大学,成型于美国。
18. 通过“莫利尔法案”、“赠地学院运动”建立的名校:康奈尔大学、威斯康辛大学。
19. 美国的《莫利尔法案》旨在通过赠地建立学院,以培养农业机械工程技术人才。
19. 威斯康辛思想提出高校的三大职能: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由其拓展而来),是高校三大职能确立的标志。
20. 中国近代第一所具有高等教育性质与功能的学校是京师同文馆;也是中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学校。
21. 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颁布并予以实施的学制是“癸卯学制”,将教育机构划分为初、中、高三个阶段。在高等阶段又分为三级(第一级是高等学堂,相当于大学预科;第二级是大学堂,招收高等学堂和大学预科毕业者;第三级是通儒院,招收大学堂毕业者,修业五年为限。通儒院开了中国研究生教育的先河。
22. 蔡元培倡导教育“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
23. 教育史上片面强调传授知识重要性的学派是实质教育论。
24. 我国的选修制始于20世纪初的北京大学(蔡元培)。
第三章高等教育发展的社会基础
1. 政治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
①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规定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②阶级关系规定高等教育发展的利益追求;
③政治任务影响高等教育的发展重点;④主流意识形态影响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环节;
⑤教育民主化运动促进了高等教育机会的扩展;⑥建立国家高等教育体制。
☆2. 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简答,P53)
①经济制约高等教育发展规模。②经济发展制约高等教育发展决策。
③经济制约高等教育结构的完善程度。④经济促进高等教育终身体系的形成。
3. 基础教育亦称国民基础教育,基础教育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方面:
①基础教育质量制约高等教育质量;②基础教育规模影响高等教育规模。
4. 决定教育领导权和受教育权利的主要因素是政治。
5. 高等教育再生产着社会政治关系。
6. 高等教育对社会公平具有促进作用。
第四章高等教育的价值与功能
1. 高等教育的经济价值(简答,P71)
①作为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源泉;②有助于个人收入分配趋于平等,促进社会公平。
2. 根据人力资本理论代表人物舒尔茨的计算,美国国民经济增长额中,33%归因于教育。
3. 高等教育的文化价值(简答,P74)
大学亚文化:特定社会群体发明、信奉、推行的一种特有的文化价值体系、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
高等教育对文化的发展作用:传承文化、改造文化和创新文化。
☆4. 怎样理解高等教育的个人价值
高等教育体系中,最基础最根本的是高等教育的个人价值,即高等教育促进个人发展的价值。主要表现在:
①提高个人的知识与能力水平。教育的基本职能是传授知识、发展能力,这是高等教育最基本的价值。
②养成良好的综合素质。不仅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同时还提高学生的个性心理水平。
③提高个人劳动效率,增加个人收入。
④提升个人社会地位。
5. 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是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简答,P79)
6. 如何理解高校“直接为社会服务”职能(简答,P81)
第五章高等教育目标
1. 高等教育目标是高等教育教学活动的总方向,是高等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2. 制定高等教育目标的依据:
①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本位);②人的发展的需要(个人本位)。
3. 制定教育目标应处理好的几对关系(简答,P91)
4. 高等教育培养目标是高等教育目标在不同的高等学校的具体化。
5. 教育方针: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基本国情,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为教育事业确立的总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
6. 高等教育由“英才教育”演变为“大众教育”的时期是“19世纪后半期”。
7. 知识面和职业应用面宽广的是通才,单一的是专才。
8.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9. 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德育原则是教育家陶行知的成功经验。
10. 高等教育目标具有主观性、客观性和复杂性。
11. 大学生的身心特殊性(简答,P86)
①具有较高的智力水平;②具有较扎实的知识基础和较丰富的知识面;③具有较好的的品德修养;
④具有较为远大的理想;⑤面对的压力较大;⑥心理成熟度不够高。
12.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简答)
①“大学素质教育”的目标指向较“普通教育”、“通识教育”更加明晰, 更加科学。
②“大学素质教育”内容将专业教育也涵盖在内。换句话说, 专业教育也应根据大学素质教育的思想重组, 由过去的注重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学习转向注重专业素养的提高。
③大学素质教育的形式、途径更具多样性, 除了以课程教学为主体外, 它还借助学术讲座、课外读书、个人或群体的专题研究、校园文化活动及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
☆13. 高等教育目标的意义或作用(简答,P88)
教育目标:是指把教育对象培养成一定社会所需人才的基本要求,是高等教育教学活动的总方向,是高等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①高等教育目标是高等教育活动的总方向,对高等教育活动的结果起着规范的作用;
②高等教育目标是高等教育活动的依据,是一切高等教育工作的出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