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_民主决策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主决策:做出最佳选择》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途径;理解民主决策的意义。
2.过程和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探究民主决策的途径,逐步提高政治生活参与的能力;对课前预习做出要求,筹备模拟听证会,提高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公民自觉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途径;四种民主决策的区别,民主决策的意义。
三、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
四、课时:1课时
五、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通过对《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的简单回顾,从而得出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间接方式,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人大代表代表自己进入决策机关(权力机关)进行决策。由此引出参与民主决策的直接方式。用讲授方式简单对比精英决策和民主决策的区别,让学生感受民主决策的意义,并结合课前预习提出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四种方式。
一、民主决策的方式
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
含义(了解)方式(了解)依据(重点)意义(重点)
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
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公民向决策机关
反映意见、提出
建议
电话、信函、
传真、新闻
媒体等
拓宽民意反映渠
道,是决策机关
进行科学决策的
重要前提
使决策反映
社情民意
专家学者利用自己
掌握的专业知识、
相关信息
论证会、座
谈会
专家学者的专
业知识、相关
信息
提高决策的科
学性、可行性
决策机关将涉及公
众利益的各项决策
进行公示
公示
公民有知情权,
这是公民参与民
主决策的前提和
基础
有利于提高决
策的透明度和
公众的参与度
成果展示:根据课前预习安排,科代表组织了6位同学准备了模拟听证会,课堂当堂进行成果展示,同时让同学们直观感受再次强化民主
决策的意义。同学们模拟不同角色(学校领导、学生代表、教师代表、家长代表、教育局领导、教育专家)围绕“禁止学生带手机进入校园”发表不同观点和看法。同学们在观看的过程中能够自觉的体会到民主决策对于决策者、公民来说的重要性,同时对决策本身的生成同样具有重要作用。
合作学习:根据课前预习的成果,同学们按小组分别讲解“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分别说明每一种制度的含义、适用范围、理论依据、作用和意义等,并介绍一个小组课前收集到的案例。教师稍加点拨、补充、纠正等。
知识讲授:结合学生小组学习成果展示,教师以表格形式将四种制度以直观的知识表格逐一呈现,在呈现过程中根据前一环节学生学习成果情况,适当作出详略的安排,学生自学展示比较充分的,稍微精简;学生自学不够完善的,适当补充。在每一种方式讲解完毕后适当补充一两个案例,加以说明。
二、民主决策的意义 2018/4/16三、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重要意义
决策者①有助于促进公民对于决策的理解,
推动决策的实施;
②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
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
感。民主性;
决策的科学性。
公民
民主决策的意义,结合知识讲解和学生自习成果,特别是模拟听证会的观摩,学生对于民主决策实现了由表及里,从现象到本质,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对于民主决策的意义已经有了充分的理解。此时只需要稍加点拨,对于民主决策的意义必须从决策者和公民两个角度来理解,同时强调决策生成力求民主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课堂总结:作为中学生,应当从现在开始加强自己的公民素养,当前,公民素养高低的标志就是是否关注公共事务,涉及公共利益的决策是否能够自觉参与。今天的中学生就是明天的国家栋梁,我们必须积极参与民主决策,为将来有效参加社会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七、板书设计:略
1、学生的心理和兴趣
高一学生心理基本成熟,但是还处在摇摆期,容易受不良的思想干扰和影响,他们对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还没有完全定型,他们对未知世界保持着
较为浓厚的兴趣。
2、学生的知识储备
高一学生已经学完了必修1《经济生活》的内容,对身边的经济现象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这有助于他们站在经济知识的基础上来分析政治现象,但是由于接触较少,学生对于“决策”一词理解不够,对此知识认识还比较生疏。
3、学生的能力水平
高一学生经过一学期的学习,理性思维能力有很大提高,但由于他们对知识的掌握还没有形成体系,还缺少辩证思维的能力,所以有时不能对社会现象作全面公正的分析。而本课研究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一定距离,也不是学生的关注点和兴趣点,所以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多观察、多思考身边的实例,用事实说话。
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和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应该包括三个核心部分:一是学习效果评价。衡量一节课成功与否的标准不是看老师讲的多么津津有味,而是看学生对于基础知识有没有掌握,基本技能有没有提高,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没有树立,所以我用了四分钟,通过习题和一些现实热点问题来获取反馈信息,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总的来讲效果较好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二是学生自我评价。学生通过作业和课外阅读来进行自我评价作业评价可以反馈给老师,课外阅读可以通过师生谈话来获取信息。三是教师自我评价。主要通过教师的反思完成自我评价。
《民主决策:作出最佳的选择》是《政治生活》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中的第二框题。课程标准对这一框题的基本要求是知道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主要方式;了解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是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环节;理解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发展要求是提高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识和能力。其逻辑关系是在知道什么是民主决策的基础上,理解民主决策不仅对于决策者增强决策科学性,对于公民自身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并由此而产生积极参与民主决策的热情和意愿,从而使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到升华。这也是本框的最终教学落脚点和教育意义所在。当然这是以对民主决策有了较为充分的认识为基础的。而教学难点则是提高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识与能力。
评测练习:
1.物权法草案的制定和修改,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人们纷纷通过各种渠道发表自己的意见和主张。这说明()
①我国公民的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增强②我国已形成了完善的法律监督体系③我国的民主与法制建设得到进一步完善④参政议政、献言献策,是我国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中国农民十分看重村委会产生的程序性问题中能体现民主精神的做法,如:“海选”提名方式;“预选”提名方式;组织公开竞选;设立秘密计票间。由村民直接选举村民委员表明()
A.我国的国家基层政权机关得到巩固和加强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人民享有广泛民主权利的制度保障
C.我国人民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已充分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