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专版)2019中考语文复习方案考题训练(三)专题八古代诗歌鉴赏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的鉴赏》复习教案的内容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的鉴赏》复习教案的内容高考语文《古代诗歌的鉴赏》复习教案的内容一、教学目的明确古代诗歌鉴赏的考试内容:1、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诗歌的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掌握基本的鉴赏方法二、教学方法:分层探究法三、教学程序:导——练——矫——结教程:导语:高考诗歌鉴赏一般考查对关键词语意义的理解、思想内容的把握和语言技巧的赏析,近几年的高考古诗鉴赏题考查的主要内容是“诗眼”的理解、形象的赏析、意境的领悟和艺术手法的评价,其复习方法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方法提示一:抓诗眼——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
所谓“诗眼”是全诗意境展开的总纲,是情感的脉络。
因此,抓住诗眼,就能扣住主旨答题,把握了诗歌的灵魂。
典题练习: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一)秋夕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诗歌一、三句写景,你认为哪两个字用得最好?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解析及答案:“冷”和“凉”用得最好。
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写景,很好地衬托了一个失意宫女的孤独生活和凄凉心情。
(二)雪晴晚望贾岛倚仗望晴雪,溪云几万重。
樵人归白屋,寒日下危峰。
野火烧冈草,断烟生石松。
却回山寺路,闻打暮天钟。
“闻打暮天钟”是不是全诗的诗眼?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解析及答案:是全诗的诗眼。
因为,这句用在篇末起着点活全诗的作用。
前七句都是写静景,是望景。
“闻打暮天钟”写一声清脆的钟声,由视觉转到听觉。
这钟声不仅惊醒了默默赏景的诗人,而且钟鸣谷应,使前六句所有景色都随之飞动起来。
整个诗境形成了有声有色、生动活泼的局面。
在这充满山野情趣的诗境中,似乎隐隐吐露出诗人“归卧故山”的思想。
方法提示二:析形象——诗歌中的形象往往指诗中的景物和人物,反映出诗歌的感情基调和作品风格,寄寓着诗人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和认识,融入历史文化内涵形成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或者情景交融拓展为具有深刻内涵的意境。
阅读答题时要特别注意分析诗人描绘的生活图景,领悟蕴含在其中的情趣和理趣。
古诗文赏析(专题复习课)
行旅诗:游子漂泊在外(久戍边关、久 宦在外)的孤独寂寞和对家乡、亲人的 思念。 咏物诗: 借某物的特点来表达自己的人 格品性或追求。 怀古诗:悲叹怀才不遇的感慨;抒发昔 盛今衰的愤慨;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 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 闺怨诗:对丈夫的思念,离别的孤独寂 寞之感;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古诗词赏析复习课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阅读下列古诗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过故人庄(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登飞来峰(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诗歌的作者一般考试出题选取诗文都是能代 表作者主要创作风格的诗作,例如苏轼、辛 弃疾的豪放,李白的浪漫主义,杜甫的忧国 忧民,王维的“诗中有画”等等。注意到这 一点,对整体鉴赏很有好处 诗歌的注释有的注释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 暗示诗歌的思想内容;有的介绍相关诗句, 那是在暗示诗歌的用典或意境。有的介绍作 者,那是在暗示诗歌的写作风格。所以,同 学们答题时一定要仔细研读注释!
诗歌表现技巧
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有三个层面的内容:
⑴、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 夸张、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 ⑵、表达方式:主要有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 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 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 描写:动静结合、化静为动、虚实结合、点面结合、 明暗结合、正侧结合、声色结合、粗笔勾勒、 白描工笔等。 表现手法:赋、比、兴;照应,对比,抑扬变化,烘托 渲染,象征联想,借古讽今,化无形为有形等。 ⑶、篇章结构: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小见 大、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
2019年北京等通用卷地区中考语文真题汇编(诗词赏析+名著阅读)含答案
2019年北京等通用卷地区中考语文真题汇编诗词阅读赏析汇编说明:1.这些地区多以全省通用卷为主,涉及地方有北京、天津、安徽、河南、河北、重庆、陕西、山西、江西、吉林、新疆、海南等(如果有误,请指正)2.其中安徽、重庆A卷、重庆B卷、吉林没有考查诗词赏析。
3.为方便查阅对比使用,保持试题原题号不变,全部有答案,部分解析。
1.【北京中考】(二)阅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①》,完成10-11题。
(共5分)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注:①【蜀州】有的版本写作“蜀川”。
10.这是一首送别诗。
朋友将远赴蜀州,离别之际,诗人以两人共同的境遇“①”宽解友人,并以“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劝慰鼓励友人。
全诗既抒发了诗人送别友人的②之情,也表现了诗人③的人生态度。
(3分)11.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一作“随风”)直到夜郎西”,与本诗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的都是对朋友的深厚情谊。
请你结合诗句内容,简要说明两位诗人各自是如何抒发内心情感的。
(2分)答:【答案】10.宦游人,不舍、依依惜别,乐观豁达【解析】本题考查诗歌内容、作者情感和人生态度,难度易。
①从诗中“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判断诗人共同的境遇“宦游人”;②送别诗表达的情感为不舍、依依惜别;“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诗人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1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友谊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抒发作者乐观豁达的情感;“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运用寄情于景和拟人的手法,作者借“明月”寄托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体现了对友人的忧虑、关切、同情和不舍。
【解析】本题考查诗词含义、手法和情感,难度中。
题目要求“两位诗人各自是如何抒发内心情感的”,需要分别对两首诗的含义、手法、情感进行分析。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意思是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好像近在眼前,表达作者乐观豁达的心情;“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的意思是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伴随着你一直走到夜郎以西!诗中意象“明月”,作者寄情于景,表达了对友人的忧虑、关切、同情和不舍。
中考古诗赏析专题复习(附答案)
中考古诗赏析专题复习(附答案)中考古诗赏析专题复习【复习目标】1、认识并总结出诗歌赏析常见的题型、考点及答题方法。
2、通过练习来巩固做诗歌赏析题的方法,加深对课内诗歌的理解。
考点分析(第一课时)绝句二首杜甫江碧鸟愈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1、诗的前两句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画?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来。
答:江面碧波荡漾,白色的小鸟,掠翅江面,格外醒目,山青翠欲滴,盛开的鲜花,简直像燃烧的火焰,红艳无比。
(重点是描绘出几种景物的颜色。
2分)(内容形象)2、作者在本诗中抒发了什么感情?答:作者通过本诗抒发了思乡盼归之情。
(思想感情2分)3、“山青花欲燃”中的“燃”字妙在何处?答:“燃”突出了花朵色彩的火红、艳丽(1分),同时与“青山A”相互映衬,写出了春的勃勃生机。
(1分)(表现手法)田园乐王维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1、本诗绘形绘色,突出了景物特点,请结合诗歌的前两句作简要分析。
答:写桃花、柳丝、春雨等,抓住了富有春天特征的景物;用“红”、“绿”、两字,使景物色彩鲜亮怡目;渲染了桃花、柳丝在春雨、水雾中的婀娜多姿,柔和可爱;诗句细致描绘,层层渲染,构成了一副浓墨重彩的美丽的图画。
(内容形象表现手法)2、诗歌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意境?请举例说明。
答:营造了清晨一种清幽的意境,如诗歌最后一句用“莺啼”的声音衬托了“犹眠”的静。
(或用“未扫”、“犹眠”等写出了幽静也可)(内容形象思想感情)江畔独步寻花黄四娘家花满溪,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恋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1、全诗描绘了什么样的情景?请简要回答。
答:黄四娘家鲜花盛开景象的描绘。
黄四娘家的庭院花团锦簇,把人行小路都遮盖了,那千朵万朵花把枝头都压低了。
诗人用夸张手法来写花的繁盛。
后两句用侧面烘托手法来写花香。
花香招来了蝴蝶,花香引来了黄莺,那留连忘返的蝴蝶在花间翩翩起舞,那歌喉宛转的黄莺也不停地啼鸣,真是鸟语花香的世界。
2019年新中考语文配套检测题 古代诗歌鉴赏 含答案
第三章古代诗歌鉴赏训练一课内古代诗歌鉴赏训练(一)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1.下面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使:出使. B.单车:自行车.C.征蓬:泛指远行的人. D.长河:黄河.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首尾叙事,中间写景,融写景、叙事、抒情于一体.B.颔联既言事又写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诗人出汉塞入胡天时激动、自豪的情感.C.这首诗中最值得称颂的是颈联,它充分体现了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色.D.这首诗形象生动地描绘出壮丽、奇特、别致的塞外风光,动静结合,意境雄浑.(二)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1.下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千寻塔:名叫千寻的塔.B.眼:视线.C.最高层:最高处.D.“自缘”的意思是“因为”.2.下面对本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畏”显示出作者的自信,表达了作者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B.“浮云”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比喻阻挠变法的小人或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C.诗人登高远望,似觉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D.这首诗借景说理,以理入诗,表现了作者身居高位、踌躇满志的情怀.(三)过故人庄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1.“把酒话桑麻”中的“桑麻”指的是()A.桑树和麻树B.植物C.农事D.吃的和穿的2.对这首诗中“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两句诗近景与远景结合,写出了山村优美的田园风光,表现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环境的喜爱之情.B.这两句诗运用了对仗的手法,“绿树”对“青山”,“村边”对“郭外”,词性相同,互相对应,十分工整.C.这两句诗用词造句十分讲究,诗中有画.如一个“合”字,表现了绿树的环抱相拥的情态,突出了村边绿树的繁茂.D.诗中的“斜”字,形象地描绘出了村外青山倾斜的特点,画面感特强.(四)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1.下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昔人:传说中的仙人.B.悠悠:闲静的样子.C.晴川:白日照耀下的汉江.D.乡关:乡间关卡.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是唐代诗人崔颢.B.诗的首联借传说落笔,“空余”二字,令人心生遐思.C.颔联中“空悠悠”的“空”字写的是黄鹤楼.D.这首诗的前四句与后四句相互映衬又联成一体,既烘托了诗人登楼远眺的愁绪,使全诗波澜起伏而又一气贯通.(五)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A.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B.诵读颔联时应该使用上扬的语调,体现诗句平野开阔、大江直流的宏大气势.C.颈联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通过拟人手法,在描写景物和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D.尾联紧承颈联,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激动的心情.2.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客路”指旅途.B.“青山”指北固山.C.“旧年”指年底天.D.“乡书”指乡村的书信.(六)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烟”“水”“月”“沙”由两个“笼”字联系起来.B.秦淮,即秦淮河.“江”在这里指长江.C.商女,即歌女,旧时卖唱为生的女子.D.《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是南朝陈后主所作的乐曲,被后人称为“亡国之音”.2.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写景,描绘了一幅清新热闹的水色夜景.B.第二句叙事,点明夜泊地点.C.后二句由一曲《后庭花》引发无限感慨.D.这首诗写诗人所见所闻所感,语言精当含蓄,构思精巧缜密.(七)水调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1.下列对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把酒:举起酒杯. B.何事:为何,为什么.C.恨:怨恨. D.婵娟:月亮.2.下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阕写作者把酒问月,萌生了“乘风归去”的奇想,而天上的高寒又使他转向对人间的喜爱.B.按照常识,从下阕“转朱阁,低绮户”可以看出时值刚入夜时分.C.下阕怀人,即兼怀子由,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同时感念人生的离合无常.D.全词以“明月”贯穿,表达了词人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八)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1.诗中的“杨花”在旧体诗中常常象征()A.离散、漂泊B.时光飞逝C.正直、高洁D.怀旧2.对这首诗的分析、鉴赏不准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题目中“左迁”是“贬谪”“降职”的意思.B.从诗体上看,这是一首七言律诗.C.本诗通过“杨花”“子规”“明月”等意象,渲染出一种哀伤、惆怅的气氛.D.诗人将“愁心”寄予“明月”,是因为月照中天,朋友见月如见诗人.(九)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1.下面是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从总体着眼描绘了钱塘湖蓬勃的春意.B.颔联、颈联写莺、燕、花、草四种最能体现春色的景物.C.诗人善于把握景物特征,运用最准确、最具有表现力的词语加以描绘和渲染.D.尾联详细描写了“白沙堤”的美丽景色.2.下列对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孤山:孤伶伶的一座山.B.乱:繁,多.C.没马蹄:初长的青草似毯,刚能淹没马蹄.D.行不足:游赏得还不够.(十)渔家傲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渔家傲是词牌名.B.范仲淹,南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岳阳楼记》就是他的作品.C.“燕然未勒”指边患未平、功业未成.D.“霜满地”指夜深寒重.2.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写出了边塞秋天的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B.“千嶂里”中的“千嶂”是指很多像壁障一样并列的山峰.C.“浊酒一杯家万里”形象地写出了戍守边关的将士们的思乡之情.D.“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边关虽寒冷,但有羌管鸣奏,生活并不艰苦.(十一)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1.下列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君问:您(致信)垂问.B.归期:归家之期.C.何当:何时能够,为想象希望之词.D.共剪西窗烛:在西窗下一起剪窗花.2.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第一句写诗人虽日日思归,却没有准确归期,无可奈何之情跃然纸上.B.第二句写想象景象,把已跃然纸上的愁苦交织于幻想中连绵的夜雨、涨满的秋池.C.第三、四句超越时空,把当前的时间推移到未来,让未来的欢聚反衬出今夜的愁苦.D.全诗“期”字和“巴山夜雨”重复出现,造成回环往复的意境,抒发了诗人羁旅他乡时思“君”的深情.(十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1.下面对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是作者为答谢白居易而作的.B.“二十三年弃置身”写出了作者遭贬谪时间之长.C.诗的颔联用二则典故写出了人事的变迁.D.诗的颈联作者以“沉舟”和“病树”自比,以“千帆”和“万木”比喻白居易.2.下面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凄凉地”一词富有感情色彩,表现出作者贬谪生活的痛苦.B.诗的颈联富有哲理,包含着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C.“长精神”三字含义深刻,表现出作者意志不衰,坚忍不拔的气概.D.全诗慷慨激昂、感情豪放,蕴含哲理,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十三)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1.“天狼”喻指西北方的敌人,在当时所指的应该是()A.宁夏B.西夏C.西藏D.甘肃2.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是说词人自己有少年人的豪情.B.“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是以孙权自比.C.“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是指自己本来年纪已大,但借酒壮胆,依然充满了雄心壮志.D.“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是以魏尚自比,希望朝廷把边事委托给他.(十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作伴好还乡...须纵酒,青春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1.判断对诗歌中加点字词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涕泪:眼泪.B.妻子:妻子和儿女.C.放歌:放声高歌. D.青春:青年时期.2.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或品味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颔联中,“忽传”“初闻”“却看”“漫卷”表达了作者听到叛乱已平的捷报后感情的变化,从乐极流泪到欢快欲狂.B.尾联中,从“即从”“穿”“便下”“向”这四个富有动感节奏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作者已经以最快的速度回到了故乡.C.这首诗一改杜甫“沉郁顿挫”的风格,而以爽朗明快取胜,被称为杜甫“平生第一快诗”.D.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中间两联是对仗的,它们实际上也是一副对联.(十五)长相思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1.联系创作背景和词中对景物的描写,判断此词表述的时令,正确的一项是() A.早春B.夏季C.秋季D.冬季2.下面对这首词的分析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在词中描绘了山水、山海关、风雪、千帐灯、故园这些景物.B.长相思,词牌名.内容多写男女或朋友久别思念之情,故名.C.榆关:山海关的别称.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三更.D.上下片均用“一”字,不但对仗工整,而且使文字呈连续不绝之势,词风更加缠绵.(十六)如梦令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1.对词中“绿肥红瘦”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叶茂花残. B.红花绿叶相映衬.C.红花绿叶很艳丽. D.绿叶红花茂盛.2.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浓睡不消残酒”表明作者一夜未眠,但仍然酒意未消.B.“知否?知否?”是“卷帘人”在追问.C.这首词押韵的字是“人”和“旧”.D.这首词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惜春伤感情绪.(十七)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干戈:武器装备. B.惶恐:恐惧不安.C.零丁:指孤苦无依. D.汗青:史册,史书.2.下面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通过写过零丁洋的所见、所闻、所感,充分体现诗人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气节.B.本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感情趋势深沉.C.“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采用拟人、对偶的修辞,借地名表现内心孤苦无依的苦痛.D.本诗风格慷慨悲凉.始为悲愤,终为高亢,表现了诗人的铮铮铁骨、耿耿忠心.训练二课外古代诗歌鉴赏训练(一)玉楼春·戏赋云山辛弃疾何人半夜推山去?四面浮云猜是汝.常时相对两三峰,走遍溪头无觅处.西风瞥起云横度,忽见东南天一柱.老僧拍手笑相夸,且喜青山依旧住.1.下面对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常时:平时. B.无觅处:遍寻不见.C.瞥起:骤起. D.住:居住.2.下面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的前两句使用拟人手法,很容易使人想到词人喃喃自语的情态.B.词的上片透露出了词人遗憾的心情,而下片则反映了词人喜悦之情.C.词的最后两句是以老僧之喜衬托词人之喜.D.这首词格调雄浑粗犷,清新活泼,反映了词人积极乐观的一面.(二)江畔独步寻花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1.诗中____、____两个字写出了花的繁盛.2.第三句中“留连”改为“翻飞”好不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首句点明寻花的地点是在“黄四娘家”的小路上.“蹊”是指小溪.B.次句“千朵万朵”形容数量之多.“压”和“低”两个字用得十分贴切、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春花密密层层,又大又多,沉甸甸地把枝条都压弯了.C.诗人用“时时”“恰恰”这些极富韵律的字眼,使得全幅明丽纷繁的画面充满了动感,也使得诗歌有着更明快、更流利的节奏.D.全诗表达了诗人在春天所感受到的由衷的快乐.(三)武陵春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1.这首词词情极其哀愁.其中“__________”四个字写出了词人愁苦的缘由.2.下面对这首词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风住尘香花已尽”交代了暮春时节的景象.B.“日晚倦梳头”用外在的行为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哀愁.C.“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写出了词人泛舟双溪的欢乐.D.“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一句化虚为实,说愁绪重得连船都承载不动.(四)天净沙·秋白朴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1.下列与本曲描述的季节相同的一项是()A.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B.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C.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D.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2.本曲前后两组景物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阙题①刘慎虚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时有落花至,远闻流水香.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幽映每②白日,清辉照衣裳.【注释】①阙题:“阙”通“缺”,此诗原题在流传过程中遗失.②每:每当.1.白云深处,清溪岸边,山路蜿蜒,柳条掩映,体现了“读书堂”环境之______.(请用诗中的一个字概括)2.下面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颔联从视觉角度描写了缤纷的落花,清澈的流水;从嗅觉的角度描写流水落花的芳香,表现出环境的清静.B.诗中写诗人完全被青溪春色吸引住了,不知不觉中流露出“流水落花春去也”的感伤.C.“闲门向山路”是说这里是没有多少人来打扰,所以门也成了“闲门”.D.尾联点明这里环境清幽,气候适宜,是专注读书的好地方.(六)清平乐·村居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①赖,溪头卧剥莲蓬.【注释】①亡:此处读作“wú”.1.“最喜小儿亡赖”一句中“亡赖”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列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清平乐”是词牌名,“村居”是词的题目.B.词的上片描写江南山村的景色,下片描写两代人的生活画面.C.这首词紧紧围绕着小溪,布置画面,展开人物的活动.D.全词表达了作者对农村和平宁静生活的喜爱之情.(七)秋风引刘禹锡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1.此诗中,诗人流露出的情思是()A.送别之情B.思归之心C.喜悦之意D.愤怒之思2.下面与“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意境相近的一项是()A.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B.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C.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D.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八)闻乐天授江州司马①元稹残灯无焰影幢幢②,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注释】①此诗是元和十年(815年)写的.这年三月元稹被贬为通州司马.②幢幢:摇曳.1.下列字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授:授职,任命.B.残灯:快要熄灭的灯.C.谪:古代官吏因罪被降职或流放.D.垂死:病死.2.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B.诗中“垂死病中惊坐起”一语,是传神之笔,突出了消息的惊人、闻者的震动和心情的悲痛.C.首句描写了自己处所之阴暗的背景,衬托出被贬谪又处于病中的作者心境的凄凉和痛苦.D.全诗表达了作者知道好友被贬后极度震惊和心中的悲凉.(九)塞下曲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①.【注释】①楼兰:这里泛指侵扰西北的敌人.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塞下曲:唐代乐府曲名.B.折柳:折下柳条.C.直:径自.D.李白是屈原之后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2.请选出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A.首联从“天山雪”开始,点明“塞下”,极写边地苦寒.B.颔联写战士听笛子吹着折杨柳的曲调,去寻觅杨柳青青的春天愉悦的心情.C.颈联“宵眠抱玉鞍”一句中,用“抱”字生动地写出了将士们无心睡眠怀抱马鞍随时应战的景象.D.尾联“直”与“愿”字呼应,语气斩截强烈,一派心声,喷涌而出,自有夺人心魄的艺术感召力.第三章古代诗歌鉴赏【演练·巩固提升】训练一(一)1.B 2.B(二)1.A 2.D(三)1.C 2.D(四)1.D 2.C(五)1.D 2.D(六)1.B 2.A(七)1.C 2.B(八)1.A 2.B(九)1.D 2.A(十)1.B 2.D(十一)1.D 2.B(十二)1.D 2.D(十三)1.B 2.C(十四)1.D 2.B(十五)1.A 2.C(十六)1.A 2.D(十七)1.A 2.C训练二(一)1.D 2.D(二)1.满压2.不好,“翻飞”只写出了蝴蝶嬉戏花间的情状,而“留连”不仅写出蝴蝶留恋花间的情景,还流露出诗人对花的喜爱之情,做到情景交融.3.A(三)1.物是人非 2.C(四)1.B 2.迟暮萧瑟明朗绚丽(五)1.幽 2.B(六)1.顽皮,可爱 2.B(七)1.B 2.A(八)1.D 2.A(九)1.B 2.B。
北京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模拟训练题
诗歌鉴赏阅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完成小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1.本诗首段的词语“①____”将风拟人化,显示出狂风破屋的巨大威力;紧接着二、三段通过“群童抱茅”和“①______”的铺叙,为最后一段“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情感升华奠定了基础。
我们从这首诗中能够感受到一位①_______的诗人形象。
2.刘禹锡《陋室铭》中“南阳诸葛庐”、陶渊明《饮酒》中“结庐在人境”与本诗“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都写到了“庐”。
请简要说明三位诗人分别借“庐”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阅读《饮酒(其五)》,完成下面小题。
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3.依据你对这首诗的理解,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诗的开头,诗人虽然“结庐在人境”,却感受不到“_____”;诗的结尾,诗人已得“_____”,却“欲辨已忘言”。
4.“心远地自偏”一句中的“心远”意指远离俗世生活。
依据这首诗的内容,你认为诗人理想的生活场景是怎样的?用自己的话描述。
(不得抄写原文)阅读《观沧海》,完成下面小题。
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5.动静结合是古诗文常用的一种写景手法,往往能够达到“着一字而境界全出”的效果。
本诗中用“澹澹”表现了水波荡漾之动态,用“①____”描绘出静态的山岛耸立挺拔的样子;再写草木与洪波,静与动映衬,显示大海①____的特点,形成意象和意境的和谐统一。
古代诗歌语言鉴赏练习题(含答案)
古代诗歌鉴赏教案----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一、故事激趣:传说中,苏东坡有个聪明的妹妹苏小妹,其诗才在东坡之上。
一次妹妹出题考哥哥,要大哥在“轻风细柳”和“淡月梅花”之中各加一字,作为诗眼。
苏东坡不假思索,张口就来:前句加“摇”,后句加“映”,即成为“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
”不料苏小妹不屑,讥之曰“下品”。
苏东坡认真地思索后,再来两句:“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
”小妹微笑道:“虽好,但仍不属上品。
”东坡哑然。
苏小妹不慌不忙,念出答案:“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
”东坡吟诵玩味之后,不禁叫绝。
我们也不妨吟玩一下其中的味道:“轻风”徐徐,若有若无,“细柳”动态不显,唯有“扶”字才恰到好处地形象地描绘出轻风徐来,柳枝拂然的柔态,与“轻”、“细”相宜,和谐自然。
“扶”字又把风人格化了,给人以一种柔美之感。
东坡的“摇”、“舞”当与“狂风”相配才妥帖。
下句中添“映”全无朦胧之美,“隐”也欠贴切。
既然恬静的月亮已经辉满大地,梅花自然就没有白天那么显眼。
在月光照映下,也就黯然失色了。
这样,一个“失”字,就勾画了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情景。
一着此字,满句生辉。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这种手段叫炼字。
炼字是古代诗人提升诗歌品味的重要手段。
今天我们就来品味一下“炼字”给诗歌带来的妙处。
二、试题研析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早 梅 唐 齐己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映春台。
你觉得颔联中哪一个字用得最好,为什么?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一”字用得最好。
梅花开于百花之先,已见其“早”;而“一枝”又先于众梅,就更显示出此梅不同寻常,就更加突出了题中“早”字。
诗人含蓄地表达了他不甘寂寞孤独,希望能在明年应时而发,在望春台上独占鳌头的思想感情。
2、炼字佳句赏析:雨晴 王驾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飞来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问题:王安石改“飞来”为“纷纷”,为什么好?答:因为只有蜂忙蝶乱的侧写妙笔才能令人真实地感受出晚春雨后特有的美景。
2019年中考古诗词赏析分类练习题【2-1】
2019年中考古诗词赏析分类练习题(山水诗)一、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5分)鲁山山行[宋]梅尧臣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注释]①鲁山:在今河南鲁山县。
②适:恰好。
③野情:喜爱山野之情。
④惬:心意满足。
⑤随处改:是说山峰随观看的角度而变化。
⑥幽径:小路。
⑦熊升树:熊爬上树。
⑧何许:何处,哪里。
1、这首诗写的哪个季节的景色?从诗中哪个词可以看出。
(2分)2、颔联中说“幽径独行迷”,颈联、尾联又写到“熊升树”、“鹿饮溪”、“一声鸡”,这是否矛盾?谈谈你的理解。
(3分)1、“霜落”、“林空”,点明了作者是在秋天登山的。
2、颈联、尾联运用了动中有静的写作手法:山中人迹罕至,山林空荡,然而在这个无比幽静之处,依然有着熊在爬树,鹿在饮水;白云深处,也时有鸡鸣传出。
寥寥数笔,将动感的画面和幽静的诗意天衣无缝地揉合在一起了。
二、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5分)冰壶洞(明)胡应麟一线悬崖鸟道通,石床钟乳斗玲珑。
飞流万尺无人到,谁宿庐山此洞中。
1、“石床钟乳斗玲珑”中的“斗”字用的很有意思,说说你的理解。
(2分)2、诗歌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3分)1、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地写出了钟乳的精巧美丽。
2、对冰壶洞瀑布磅礴气势的赞美和无人赏识的感慨。
三、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5分)忆钱塘江宋·李觏①昔年乘醉举归帆,隐隐山前日半衔。
好是满江涵②返照,水仙③齐著淡红衫。
【注释】①觏:读gòu。
②涵:包含。
③水仙:指水中女神。
这里喻指归帆。
1、这首诗描绘了________时分的景色。
诗中“隐隐”照应了前句中的“_______ ”一词。
(2分)2、此诗想象奇特,比喻生动。
请描绘三、四两句所展现的画面。
(3分)1、黄昏(傍晚)醉2、最迷人的是夕阳返照江面,江水一片红光。
水面上,点点白帆也泛着淡红光芒,在夕阳的辉映下,宛如一群穿着淡红衣衫的水仙,凌波微步,美艳动人。
2019高考语文考前精刷卷专题八古代诗歌鉴赏
专题八古代诗歌鉴赏一、(2018·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陆游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
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
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
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首诗写诗人观看自己已完成的一幅草书作品,并回顾它的创作过程。
B.诗人驰骋疆场杀敌报国的志向无法实现,借书法创作来抒发心中郁闷。
C.诗人把书法创作中的自己想象成战场上的战士,气吞山河,势不可挡。
D.诗人豪情勃发,他在砚台中磨出的浓黑墨汁,也映射着烛光纵横飞溅。
答案 D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
“烛光相射飞纵横”指的是烛光与墨色相互映射,诗人下笔纵横飞舞,气势磅礴,并非墨汁“映射着烛光纵横飞溅”。
2.诗中前后两次出现“酒”,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6分)答:答案①第一个“酒”出现在作书之前,诗人把它比喻成战场上的旗鼓,起到酝酿情绪、积蓄气势的作用;②第二个“酒”则用来表现创作完成之后诗人的心理状态,他“如见万里烟尘清”,似乎赢得了一场战役的胜利,心满意足、踌躇满志。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意象的能力。
“酒”是诗歌中的重要意象,要准确解读就必须读懂原句“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和“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
第一个“酒”表现作者书法创作之前借酒壮势,趁势挥洒的心境;第二个“酒”表现作品完成后作者志得意满的情态。
白话诗歌胸中有宏伟的作战韬略,却报国无门,空有不凡之志。
举起酒杯如同举起战旗鼓槌,拿起笔好似拿起刀槊,笔势奔放急骤,如银河倾泻从天而落。
端溪石砚中磨出浓浓墨汁,烛光与墨色相互映射,下笔纵横飞舞,气势磅礴。
顷刻收卷再端起酒杯畅饮,就像看见万里战场上,烽烟尘土终于平静。
二、(2017·全国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欧阳修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训练之古诗文积累训练题及答案
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训练之古诗文积累训练题及答案一、默写出下面古诗文的上句或下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河之洲,君子好逑。
2、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骥伏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壮心不已。
4、_____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
5、醉里挑灯看剑,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为有源头活水来。
7、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千里共婵娟。
9、莫道不消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诚宜___________……不宜___________,引喻失义,_____________也。
11、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12、______________________,奉命于危难之间。
13、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入大荒流。
14、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欲为圣明除弊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枯藤老树昏鸦,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__________________,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19、感时花溅泪,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______________________,忽复乘舟梦日边。
21、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
23、蝉则千转不穷,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诗鉴赏-2023年中考语文三轮冲刺知识点+答题注意+真题解析+专项练习(原卷版+解析)
2023年中考语文三轮冲刺知识点+答题注意+真题解析+专项练习古诗鉴赏(原卷版)诗词鉴赏做题技巧总结关于对诗意理解的考查,一般会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对诗句意义的理解,对诗中景物、形象和情感的理解,对全诗深层含义的领悟,对全诗名句的感悟,可大致归纳如下:1.诗歌的主要内容有:(1)写景抒情诗,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
(2)咏物言志诗,通过所咏之物寄托诗人品质或理想。
(3)即事感怀诗,因一事而引发感慨。
(4)怀古咏史诗,以历史典故为题材,或借古讽今,或抒发感慨。
(5)边塞征战诗,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等。
2.诗歌中的人物形象主要有:(1)豪放洒脱的形象,如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2)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3)乐观豁达的形象,如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4)慷慨悲壮的形象,如范仲淹的“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5)忠心报国的形象,如苏轼的“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6)踌躇满志的形象,如辛弃疾的“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3.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主要有:不畏艰难、忧国忧民、建功立业、思念家乡、想念亲人、感叹世事、壮志难酬、孤傲脱俗、凄清哀婉、热爱山水、豁达豪迈、愁苦孤寂、向往美好、恬淡自乐、离愁别绪、焦虑矛盾、遭贬愤世、怀才不遇、惆怅悲凉、踌躇满志等。
4.诗歌语言的以下特点:(1)清新自然,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生动形象,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3)含蓄隽永,如“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4)言简义丰,如“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5)平实质朴,如“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6)简洁明快,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5.诗歌表现手法:(1)借景抒情。
如“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2)寓情于景,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诗歌鉴赏练习-2023年中考语文考前专项练习(北京)(原卷板+解析版)
诗歌鉴赏练习-2023年中考语文考前专项练习(北京)(原卷板+解析版)诗歌鉴赏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阅读《饮酒(其五)》,完成下面小题。
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依据你对这首诗的理解,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诗的开头,诗人虽然“结庐在人境”,却感受不到“_____”;诗的结尾,诗人已得“_____”,却“欲辨已忘言”。
2.“心远地自偏”一句中的“心远”意指远离俗世生活。
依据这首诗的内容,你认为诗人理想的生活场景是怎样的?用自己的话描述。
(不得抄写原文)【答案】1.车马喧真意2.示例:在南山下的几间草屋中隐居,悠闲地漫步在庭院中的菊花从里,随意地采摘几朵。
偶然间抬起头来,看那夕阳西下,雾气在山峰间缭绕,让人心旷心怡。
鸟儿结伴回到巢穴,使人倍感温馨。
【解析】1.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
诗的开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意思是: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
诗人虽然身居闹市,却感受不到“车马喧”。
“车马喧”形象地表现了世俗交往的喧扰。
诗的结尾,“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意思是:大自然中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表达,却已忘记了怎样表达。
表现了诗人已得“真意”,享受田园之乐,体悟自然的美好,表现了诗人纯洁自然的恬淡心情。
用诗歌中的原词句填空即可。
2.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描述。
这首诗,写出了作者理想中的生活场景,作者沉醉其中,自得其乐。
可根据“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进行扩展,结合诗句含义以及作者情感,加入适当的修饰成分呈现画面即可。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思是:秋日里,诗人来到庭院东边的篱笆下,弯下腰一朵一朵地采摘着菊花,菊香飘逸扑鼻,好不惬意。
不经意间,诗人抬起头来,远处的南山尽收眼底,多么悠然自得啊!“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意思是: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美好好,日暮的岚气,若有若无,浮绕于峰际;成群的鸟儿,结伴而飞,归向山林。
(北京专用)高考语文总复习 专题四 古典诗歌鉴赏精练(含解析)不分版本
(北京专用)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四古典诗歌鉴赏精练(含解析)不分版本专题四古典诗歌鉴赏古典诗歌鉴赏专题训练(一)1.(XXXX海淀期末)阅读下面的这首词,完成问题。
(12分)水调歌头·与李长源游龙门元好问滩声荡高壁,秋气静云林。
回头洛阳城阙,尘土一何深。
前日神光牛背,今日春风马耳②,因见古人心。
一笑青山底,未受二毛③侵。
问龙门,何所似,似山阴④。
平生梦想佳处,留眼更登临。
我有一卮芳酒,唤取山花山鸟,伴我醉时吟。
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
[注] ①神光牛背:面对他人侮辱不与之计较。
②春风马耳:比喻对外界议论漠然无所动心。
③二毛:头发白黑相间。
④山阴:语出《世说新语·言语》“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
(1)词中描写的龙门景色美不胜收,请用三个词语分别概括龙门美景的特点。
(2分)答: (2)“我有一卮芳酒,唤取山花山鸟,伴我醉时吟〞是词人形象的生动写照,词中多有这样的传神之笔,请结合相关词句对词人形象加以分析。
(6分)答: (3)如果将“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这一诗句作为赠言与朋友共勉,请你说说其中的寓意。
(4分)答: 答案(1)壮观清静(清幽、幽静、静谧、清雅) 山青水绿(山清水秀) 鸟语花香(写出整体特点或局部特点均可)(2)(例如)“滩声荡高壁,秋气静云林〞两句中,“荡〞字为传神之笔,写出了水急声喧的非凡景色。
“静云林〞也写出了秋日风和、云止林静的特有画面。
词人写景,用笔甚简,以短短二句,包容龙门山水之胜,一动一静,有声有色,相映成趣,其间融进了词人对祖国河山的由衷热爱。
(3)(例如)这两句的本意是说身处一个美好的环境里,根本不用弹琴作乐,因为山水流动的声音本身就是一首乐曲。
其寓意是词人勉励朋友,让他不要受外界所扰,不要计较世俗议论的得失,让朋友和自己一样,洁身自好,独善其身。
2.(XXXX海淀一模)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问题。
(12分)燕子来舟中作杜甫湖南①为客动经春②,燕子衔泥两度新③。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及答案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及答案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训练1.阅读诗歌,完成小题。
柳枝词(宋)郑文宝亭亭①画舸②系春津,直到行人酒半酣③。
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
【注】①亭亭:高高耸立的样子。
②画舸(gě):即画船。
③半酣:半醉。
(1)诗中短语“烟波与风雨”一语双关,请写出你的理解。
(2)这首诗从多个不同角度表现离愁别恨,试选择两个角度进行简要分析。
【答案】(1)既指现实中的烟波和风雨,又指社会的险恶,生活中的困难、挫折、逆境。
(2)①诗题中“柳”,谐音“留”,暗含惜别之意;②首句描写“画舸”“春潭”,以乐景衬哀情,反衬离别时的不舍之情;③面对离别,借酒浇愁;酒只半酣,船却起锚,隐含离别的不舍和无奈;④画船、柳枝、春潭几个意象构成静谧优美的意境,反衬了离别时愁绪的零乱;⑤末句中“载将离恨”,将抽象无形的离恨化为可载之物(化虚为实),突出离愁的深重。
【解析】【分析】(1)公元975年(北宋开宝八年)宋灭南唐后,郑文宝仍被宋朝廷录用,被任命广文馆生。
此诗乃作者宦途中所作,抒写诗人在运河之上、隋堤之畔的客舟之中的一段离情别恨。
结合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和最后一句诗的内容,可知“烟波与风雨”一语双关既指现实中的烟波和风雨,又指社会的险恶,生活中的困难、挫折、逆境。
(2)诗人表达自己的感情可以有多种方法,有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侧面烘托等。
因此答题的时候只需任选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即可。
如从“题眼”方面分析,诗题中“柳”,谐音“留”,暗含惜别之意;从衬托手法分析,首句描写“画舸”“春潭”,以乐景衬哀情,反衬离别时的不舍之情;画船、柳枝、春潭几个意象构成静谧优美的意境,反衬了离别时愁绪的零乱。
故答案为:⑴既指现实中的烟波和风雨,又指社会的险恶,生活中的困难、挫折、逆境。
⑵ ①诗题中“柳”,谐音“留”,暗含惜别之意;②首句描写“画舸”“春潭”,以乐景衬哀情,反衬离别时的不舍之情;③面对离别,借酒浇愁;酒只半酣,船却起锚,隐含离别的不舍和无奈;④画船、柳枝、春潭几个意象构成静谧优美的意境,反衬了离别时愁绪的零乱;⑤末句中“载将离恨”,将抽象无形的离恨化为可载之物(化虚为实),突出离愁的深重。
古代诗歌鉴赏练习题(含答案)
古代诗歌鉴赏练习题.一、田园山水诗(一)田园诗诗歌史上,把田园诗和山水诗是分开的。
用诗歌吟咏田园风光描写农村生活的乐趣大约始于东晋的陶渊明。
代表作是《归园田居》、《饮酒》等,到了唐代,田园诗不但描写出如画一般的朴素优美的田园景象,而且写出了诗意般的农家生活。
如孟浩然《过故人庄》、司空曙《江村即事》、王建《雨过山村》等都描绘了农村美丽的风光和淳朴的人情,辞章流露出作者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宋代,不仅吟咏田园风光的诗词多了,内容也有了拓展。
作品或描写农村风光,或描绘山村、水乡的风俗画,或写农村生活,农民劳动和各式各样的人物,它们不仅表现农村恬淡寂寥的闲适情趣,而且通过农村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的描写,着意表现充满生机的自然及纯朴而富有活力的劳动者。
如辛弃疾《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陆游《游山西村》等。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田园诗如同它的名字一样,语言清新质朴,不事雕琢,常常选择典型事物进行叙述描写,形象真切近人,生活意味极浓。
(二)山水诗山水诗从曹操的《观沧海》始,经南朝谢灵运、谢眺的进一步创造到唐代已臻成熟,成为蔚为大观的诗歌流派。
出现一批胸襟旷达,气象宏伟,意境阔大的讴歌祖国壮丽山河的诗篇,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杜甫的《望岳》《登岳阳楼》、王维的《终南山》、孟浩然的《望洞庭湖呈张丞相》等,更有大量的诗歌着意描写山水绮丽迷人的风光,山林的幽静花鸟怡人的自然秀美,如王维《山居秋暝》、杜甫《春夜喜雨》《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杜牧的《山行》《江南春》等。
山水诗都表达了作者的主观感情。
古人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什么样的景(包含读者的感受),即反映出作者什么样的情怀。
大凡用明丽的诗句写出壮美的诗篇,多表现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民族自豪感和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如《望岳》;用清丽的词句,描写秀丽迷人风光的山水诗,大多表现作者热爱生活,积极用向上精神或恬淡快乐的生活情怀。
2019年中考语文模拟集锦题--古诗词鉴赏【详细解析】
2019年中考语文模拟集锦题--古诗词鉴赏【详细解析】一、诗歌鉴赏1.诗歌赏析。
(甲)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乙)南乡子李珣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
远客扁舟临野渡,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幕。
(1)简析两诗中写景的作用。
(2)两诗一写秋景,一写春景,都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但诗歌表达的感情却不样,请简要分析两诗表达的情感。
【答案】(1)两诗的写景均有点明时令的作用;两诗都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幅凄凉孤寂的画面,烘托了人物心情。
(2)《野望》抒发了向伯夷、叔齐两位隐士看齐的惆怅、孤寂的情怀;《南乡子》抒发了诗人遥居异乡的思乡之愁。
【解析】【详解】(1)要求学生识记诗词写景的作用。
诗词一般写景的作用是:点名时令:既营造了氛围,也为后面的抒情作铺垫,有时也间接抒发了诗人的特定情感。
本题两诗的写景均有点明时令的作用;写景时几笔就勾勒出一幅凄凉孤寂的画面,烘托了人物心情。
(2)要求学生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分析。
《野望》中:傍晚时分,诗人望着山野景色,看到打猎的人各自随意而归,不禁怀念古代采薇而食的伯夷、叔齐,心情抑郁于是长声歌唱《诗经》中的“采薇”之句。
这里诗人借伯夷、叔齐不愿为周臣的典故,流露出几分彷徨苦闷,孤独抑郁的心情以及避世退隐的欲望。
《南乡子》借景抒情,用烟、雨、落花以及鹧鸪的叫声来渲染出思乡之情。
潮退了,天晚了,思乡而不得归乡,更突出强化了思乡之情。
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各题。
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丰年留客足鸡豚”中“鸡豚”是指鸡肉、鱼肉,“足鸡豚”的正确语序应是“鸡豚足”。
B.颔联描写诗人信步而行,疑若无路,忽又开朗的情景,道出了世间事物此消彼长的哲理。
2019年中考古诗词鉴赏试题及答案
2019年中考古诗词鉴赏试题及答案阅读纳兰容若的这首词,完成1-2题。
(5分)木叶纷纷归路,残月晓风何处。
消息半浮沈①,今夜相思几许。
秋雨,秋雨,一半西风吹去。
【注释】①浮沈:即“浮沉”。
意谓消息隔绝。
1.这首词的词牌名是()(3分)A.忆江南B.如梦令C.天净沙D.沁园春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答:___________【答案】1.(3分)B2.(2分)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亲人(妻子)的相思之情。
或:因不得与亲人(妻子)相聚而生的愁苦之情。
【甘肃省天水市】落梅宋代:刘克庄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
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
乱点莓苔①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
东风谬②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
【注释】①莓苔:苔藓植物。
②谬:(miù)1.从诗歌体裁来看,本事是一首七言_____押_____韵2.本诗颔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
3.“乱点莓苔多莫数,衣袖久留香”与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中“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有异曲同工之妙。
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他们的“同工”之处。
【答案】1.律诗、ang2.示例一:①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落梅比喻为过岭的迁客,赴湘的骚人.②生动描绘了落梅凋谢飘零、随风坠落的凄美景象,表现出梅花的高洁傲岸.示例二:①颔联用典.“飘如迁客来过岭”中的“过岭”,暗指韩愈被贬谪潮州的旧事.“坠似骚人去赴湘”中的“赴湘”,暗用屈原放逐湘水,投汨罗江而死之典故.②借此表达对落梅高洁品格的赞美,对命途坎坷却坚守节操的志士的赞颂。
3.两句诗表面上都写了梅花的不幸遭遇,“零落成泥”,寂寞凄凉,与莓苔为伍.赞美梅花虽遭不幸但香气经久不灭.实际上托物言志,赞美的不只是梅花,更是那些虽然遭迁谪放逐但仍坚守志节的迁客骚人。
【2017甘肃省兰州】金城北楼①高适北楼西望满晴空,积水连山胜画中。
湍上急流声若箭,城头残月势如弓。
垂竿已羡磻溪老②,体道③犹思塞上翁。
2019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古诗词阅读(附答案)
2019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古诗词阅读(附答案)古诗词专题【浙江衢州】 1.参照示例,根据提示,赏析《三衢道中马上口占》。
(4分)答案:【四川南充】 12.诗歌鉴赏。
(4分) 浣溪沙苏轼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澳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问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上阙描写 (季节)的景色,表现该季节特征的景物有。
(2分) (2)下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具体词句分析。
(2分) 答案:12.(1)春天或春季(1分);兰芽、子规(任答一个得1分) (2)借溪水西流(1分)表现作者老当益壮,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1分)(意近即可)【四川成都】一、诗歌鉴赏(共4分)阅读下面的五代词,完成1-2题。
南乡子李��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
远客扁舟临野渡,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幕。
1.烟、雨、落花、鹧鸪组合在一起,除了点明暮春时节之外,还有哪些作用?请简要作答。
(2分)2.下面哪一个选项的诗句最能表达词中“远客”的心境?请作出判断并简要分析。
(2分) A.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B.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C.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D.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答案: 1.从“思乡”二字告诉我们这是一首思乡小词。
词中写岸边烟雨朦胧,花瓣伴着雨滴飘落水中,鹧鸪几声啼叫,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幅凄凉孤寂的画面,借景抒情,为下文渲染了离愁别恨的崽乡之情做铺垫。
2.C。
《南乡子》表达的远客心境是,身在遥远异乡,内心孤独凄凉,思归心切,却只能在潮退的日暮春色里,遥寄乡愁。
而C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也是表达了作者深处边疆之“远”,保家卫国,但功业未建,只有在杯酒中表达内心的孤独凄凉,寄托思乡之愁。
【四川巴中】 14.阅读下面唐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4分)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2019年北京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9年北京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2019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一、基础运用(共15分)学校开展“丝绸之路”历史文化主题研究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下面是一位同学找来的一段介绍“丝绸之路”的文字。
阅读这段文字,完成(1)—(2)题。
(共3分)公元前119年,XXX奉XXX之命,率300多人的使团,带着牛羊、丝绸等物品出使西域。
此后,汉朝和西域的使者开始相互往来。
商人们载着汉朝的丝绸、漆器等货物,从长安(今西安)穿过河西走廊,经西域运往中亚、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又把西域的物产和奇珍异宝运到中原。
这条通欧亚的陆上交通道路,就是载入史册的“丝绸之路”。
后来,汉朝又开辟多条海上航线,逐渐形成了“海上丝绸之路”。
二者XXX映、共同谱写了人类交融互鉴的历史篇章。
近年来,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就是为续丝绸之路的辉煌历史、开创灿烂未来而贡献的卓越智慧。
1)依次给这段文字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1分)A。
载(zài)载(zǎi) B。
载(zài)载(zài) C。
载(zài)载(zǎi) D。
载(zǎi)载(zǎi)2)在这段文字横线处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
①勾②沿 B。
①勾②延 C。
①沟②沿 D。
①沟②延2.同学们参观“文化记忆—中国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看到一件蜀锦展品,它来自四川成都。
成都又名“锦官城”,我国朝诗人XXX就有“花重锦官城”的诗句。
(1分)3.一位同学准备去做“文化记忆——中国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的志愿讲解员,他拟写了下面的一段讲解词。
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本次展览展示了丝绸之路沿线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甲】展品的年代跨越久远,有西汉时期的铜鼓,也有明清时期的瓷器;展品的种类十分丰富,包括乐器、瓷器、织锦、刺绣等;展品涉及21个民族,表现了这些民族丰富的非遗文化。
2019年北京等通用卷地区中考语文真题汇编(诗词赏析)及参考答案
2019年北京等通用卷地区中考语文真题汇编诗词阅读赏析汇编说明:1.这些地区多以全省通用卷为主,涉及地方有北京、天津、安徽、河南、河北、重庆、陕西、山西、江西、吉林、新疆、海南等(如果有误,请指正)2.其中安徽、重庆A卷、重庆B卷、吉林没有考查诗词赏析。
3.为方便查阅对比使用,保持试题原题号不变,全部有答案,部分解析。
1.【北京中考】(二)阅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①》,完成10-11题。
(共5分)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注:①【蜀州】有的版本写作“蜀川”。
10.这是一首送别诗。
朋友将远赴蜀州,离别之际,诗人以两人共同的境遇“①”宽解友人,并以“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劝慰鼓励友人。
全诗既抒发了诗人送别友人的②之情,也表现了诗人③的人生态度。
(3分)11.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一作“随风”)直到夜郎西”,与本诗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的都是对朋友的深厚情谊。
请你结合诗句内容,简要说明两位诗人各自是如何抒发内心情感的。
(2分)答:【答案】10.宦游人,不舍、依依惜别,乐观豁达【解析】本题考查诗歌内容、作者情感和人生态度,难度易。
①从诗中“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判断诗人共同的境遇“宦游人”;②送别诗表达的情感为不舍、依依惜别;“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诗人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1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友谊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抒发作者乐观豁达的情感;“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运用寄情于景和拟人的手法,作者借“明月”寄托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体现了对友人的忧虑、关切、同情和不舍。
【解析】本题考查诗词含义、手法和情感,难度中。
题目要求“两位诗人各自是如何抒发内心情感的”,需要分别对两首诗的含义、手法、情感进行分析。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意思是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好像近在眼前,表达作者乐观豁达的心情;“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的意思是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伴随着你一直走到夜郎以西!诗中意象“明月”,作者寄情于景,表达了对友人的忧虑、关切、同情和不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题训练(三)专题八古代诗歌鉴赏一、[2018 •朝阳区一模]阅读《过零丁洋》,完成问题。
(5分)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 与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完全不一致..的一项是()(2分)A.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B. 怀旧空吟闻笛赋,至修翻似烂柯人。
C.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D.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2. 诗人过零丁洋时情绪复杂。
请从画线诗句中任选一句,说说你阅读后的体验。
(3分)[2018 •大兴区一模]阅读《渔家傲》,完成问题。
(6分)渔家傲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1. 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星河欲转千帆舞”在你脑海中所呈现的画面。
(3分)2. 这首词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词人处境的凄凉,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与命运抗争的不屈形象。
请从词中任选一处,说说你阅读后的体验。
(3分)三、[2018 •东城区一模]阅读《饮酒(其五)》,完成问题。
(4分)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 诗中用菊花、南山、山中晚景、归林飞鸟构成了一幅大自然的美丽画卷,表现出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心境。
(2分)2•阅读画线诗句,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这两句诗在你脑海中呈现的画面。
(2分)四、[2018 •海淀区一模]阅读《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完成问题。
(4分)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1.这首词起笔一问一答,饱含着词人的万千愁绪。
请结合上阕内容,展开联想,以词人的口吻,描述你从画线句中读到的词人的心理活动。
(3分)2•词的下阕借写孙权,含蓄地表现了词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这种手法在古诗词中叫作“用典”。
你读过的古诗词中“用典”的语句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诗句允许有一个不会写的字用拼音替代)(1分)五、[2018 •北京一模]阅读《寒食寄京师诸弟》完成问题。
(5分)寒食①寄京师诸弟韦应物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②寒食草青青。
[注释]①寒食:节令名,在清明前一天。
这天禁止燃火,只能吃冷食,故称寒食。
②杜陵:位于京师故园西安南郊杜陵塬上。
1. 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诗歌一二句所展示的画面。
(2分)2•“杜陵寒食草青青”历来为人所称道,请从情与景关系的角度结合全诗进行赏析。
(3分)六、[2018 •通州区一模]阅读《使至塞上》,完成问题。
(8分)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维,其代表作有《山居秋暝》《相思》等。
B. 本诗为五言律诗,其中押韵的字是“边”“延”“天”“圆”“然”。
C. 全诗写到了出使路线、沿途所见风光以及与都护交谈时的场景。
D. 诗中“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景象展现了壮丽的大漠风光。
2. 请从画线诗句中选出你感受最深的一个字(词),谈谈你对它的理解。
(2分)3. 这首诗与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有相似点____________ :诗中的颈联与《渔家傲》中“ ”一句在写景上有异曲同工之妙;尾联与《渔家傲•秋思》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句用同一个典故,寄托了作者向往建功立业的心情。
另外,这首诗与《渔家傲•秋思》同属边塞题材,这种题材的诗句还有很多,比如“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
(4 分)七、[2018 •房山区一模]阅读《木兰诗》节选,完成问题。
(8分)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1•“可汗问所欲”时,木兰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意愿。
(2分)2•阅读画线语句,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这两句在你脑海中呈现的画面。
(2分)3. 这首民歌通过描写边塞特有的事物,表现军旅生活。
请从文中找出此处描写,说说你阅读后的感受。
(2分)4. 木兰代父从军,屡建战功,在我国的古诗词中也有不少渴望建功立业的诗句,如:“ 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分)八、[2018 •平谷区一模]阅读《游山西村》,完成问题。
(5分)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游山西村》描写了“游村”的见闻,诗人借助农村日常生活表达了自己__________________ 的心情。
(2分)2.这首诗通过不同情境的描写,表现了秀丽的山村自然风光和淳朴的村民习俗。
请你任选一个情境,说说阅读后的体验。
(3分)九、[2018 •平谷区二模]阅读《渔家傲•秋思》,完成问题。
(6分)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词的上阕描写了边塞秋景,突出一个“ _______________ ”字。
(1分)2•“悲愁”是中国古代诗歌一个永恒的主题:它可以是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中所表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也可以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所表现的羁旅乡愁;还可以是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表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分)十、[2018 •顺义区二模]阅读《使至塞上》,回答问题。
(6分)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 这首诗写于开元二十五年(737)春天,王维奉唐玄宗之命,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使边塞凉州(今甘肃武威),慰问将士。
在诗中作者所写景物有什么特点?其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2. 除《使至塞上》外,古代以边塞为主题的诗歌还有很多,请你列举出其中一个代表句,并描述其展现的图景。
(3分)十^一、[2018 •西城区二模]阅读《望岳》,回答问题。
(5分)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诗人在《望岳》中借助描绘泰山之景,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分)2•阅读画线的两联诗句,从中任选一联,写出你的阅读体验。
(3分)十二、[2018 •燕山区一模]阅读《行路难(其一)》,完成问题。
(8分)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阅读全诗,说一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一种什么样的情怀。
(2分)2•阅读画线句子,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诗句呈现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3分)3. 李白同几个唐代诗人穿越到宋代,遇见苏轼等几个宋代词人。
两队人准备以飞花令的形式来一场诗词大会,彼此商定以“酒”为令(与饮酒有关的诗句也可以)。
根据你的阅读积累,为后面横线处补上恰当的句子。
(3分)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苏轼:李白队:苏轼队:十三、[2018 •东城区二模]阅读《天净沙•秋思》,完成问题。
(5分)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 与这首元曲所表达的情感一致的一项是()(2分)A.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B.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C.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D.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 有人对这首元曲所配插图提出了质疑,认为与本曲内容不符。
请根据你的理解,谈谈看法并说明理由。
(3分)十四、阅读《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回答问题。
(3分)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1. 虚实结合是这首词最突出的写法。
词中除了“醉里挑灯看剑”外,请你找出另外一句实写的句子。
(1分)2. 这首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十五、阅读《观沧海》,完成问题。
(5分)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 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东临碣石”中的“临”,写诗人登高观沧海,起笔气势不凡。
B•“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水波和山岛。
C. 诗中描写了萧瑟的秋风、汹涌的波涛,营造悲凉伤感的意境。
D. 本诗寓情于景,体现诗人博大的胸襟和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
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简要分析。
(2分)卜六、阅读《兼葭》,完成问题。
(7分)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兼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兼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 这首诗歌中运用了景物描写,这些景物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分)2•你如何理解这首诗所抒发的感情?(2分)3. 重章叠唱是《诗经》典型的艺术特色,请简要分析这首诗重章叠唱的表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