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父母的心》教学设计 苏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父母的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明确“父母的心”的真正含义,在至爱亲情中受到教育;
2、明确本文以人物的对话推进情节发展的结构安排;
3、学习本文的对话写法
教学重点:
目标1
教学难点:
目标2、3
教学前准备:
学生准备:
熟读课文;收集作者的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播放音乐,设置情境;
上课播放《母亲》或《父亲》歌曲,使学生进入情境。

教师导入:大家听着播放的歌曲,不知有何感受呢?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教育我们成长,是多么的不容易呀!常言说:谁言寸草心,报的三寸晖。

父母之情,我们是很难报答的。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家六口,相依为命,在贫穷和生死线上挣扎,但在别人愿意为他们提供金钱,而要他们将子女送给人家时,他们会怎么做呢?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父母的心》。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将自己不认识或认为重要的字词画出来,进行交流。

学生活动。

交流字词。

作者简介。

2、一句话概括文意。

请用“这篇文章讲了------------------------的事”进行说话。

3、谈初读感受。

那么,读完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呢?请大家先来谈谈自己的初读感受。

学生交流。

三、再读课文,研讨探究。

1、学生再读课文。

思考:
这篇课文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

那么,在故事推进的过程中,是靠人物之间的什么来推进情节发展的呢?(对话)
2、现在请同学们找出这些对话,尤其是文中这一对夫妇的话,进行有感情的朗读。

并找出让你感动的语言,说明理由。

学生交流。

学会对话的几种写法。

大家有没有发现,在文中的对话中,有几种方式?
归纳:人前话后
话前人后
话人话
话(无人)
注意以上几种方式中,标点符号的用法。

3、在整件事的发展中,夫妇和财主夫人在事件的前后都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请同学们找出他们在那些方面都发生了变化?
学生活动。

教师预设:夫妇的变化
1、所给人的孩子发生着变化
2、夫妇的神情发生着变化表情却十分地犹豫眼含热泪,难割难舍无精打采很不好意思失魂落魄痛哭失声说了这么一句就又哭了
3、替换孩子的语言在变化
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学生交流。

另外在此处使学生明确:之所以不断的变换,找各种理由都是借口。

实际上在最后一次才说的是实话,是不愿意把孩子给人。

财主夫人的变化
从想要孩子不要孩子
4、在这些变化中有没有不变的?学生讨论。

明确:夫妇都孩子的爱不变明确主题。

四、情感体验,写作练习。

本文主要以对话为主,在对话中展开情节。

对这对夫妇的语言进行了描写,但对这对夫妇的心理,描写较少。

现在请同学们展开想象,选择其中一段,补充这对夫妇的心理和对话,试着写下来。

(注意对话中,标点符号的用法)
学生写作,进行交流。

设计简由:
这是人教版教材的文本。

按常规确定目标需要参照“单元导言”和“课后练习题”。

但这次例外,我将本文的目标确定为:明确“父母的心”的真正含义,在至爱亲情中受到教育;明确本文以人物的对话推进情节发展的结构安排;学习本文的对话写法。

由于本文放在“至爱亲情”中,所以我将本文的重点确定为:明确“父母的心”的真正含义,在至爱亲情中受到教育。

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

我认为在教学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比例不一定都是1:1,要视文本而定,哪个多一些,哪个少一些,要视具体情况。

另外,本文是一篇小说,有具体的情节。

所以,在教学中从情节入手,让学生在“变”与“不变”中,体会亲情。

整个设计的基本思路是:整体感知-------精彩研讨------写作拓展。

我总认为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学到实际的东西。

所以,我让他们注意对话中标点的用法。

并在
写作中主动运用。

平时备课,我总是离不开教参。

这是开天劈地第一次,可是用上“吃奶的劲”了。

还望大家多多指导,向我“开炮”。

备选方案:
由于本文是一篇小说,情节简单。

所以还可以这样教学:
第一课时:
1、学生默读课文,
2、交流字词
3、作者简介
4、再读课文
5、概括情节
6、谈阅读感受
7、讨论主题
8、三读课文
第二课时
1、朗读课文
2、写作练习
可以让学生从以下题目中选择:
1、假如在这对夫妇将第一个孩子交给财主夫人后,财主夫人连夜带着孩子走了,这对夫妇的表现
2、一家团聚以后,这对夫妇的心理活动
3、财主夫人在“这一家人团聚后”的心理活动和与女佣的对话
4、这对夫妇在将第一或第二个孩子送给人后,晚上的心理活动和对话
5、变换人称,以这对夫妇之一的角度,以第一人称“我”改写课文
6、以财主夫人的角度,用第一人称改写课文
7、以“爸爸,妈妈”为话题,写读后感
3、学生交流。

4、师生评价。

以上设计突现“读”、“写”两个版块,通过读写带动其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