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专题复习.ppt
合集下载
文言文虚词专项复习 课件(共66张ppt)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
![文言文虚词专项复习 课件(共66张ppt)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https://img.taocdn.com/s3/m/1a9ac0a6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6d.png)
作连词 二、表递进关系
(“不但......而且”)
①敏而好学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作连词 三、表转折关系
(译为“但是”;表转折时,前后一般会出现否定词)
①人不知而不愠 ②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③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作连词 四、表承接关系
(表示动作的先后顺序)
①扁鹊见蔡桓而旋走 ②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介词
②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译作“把”。
)
eg: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介词
③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
eg: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介词
④表示动作、行为进行的方式,译作“按照”或不译。
eg:以貌取人 余船以次俱进。
介词
⑤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 译作“在”“从”。
eg: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 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 以八月十三斩于市。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连词
“以”作为连词时,除“转折”外, 其他的作用与“而”作连词时相同。
回顾一下,“而”作连词时表示的逻辑关系
而作连词意思多, 五六七八真不少。 并列递进和转折, 承接因果和目的。 假设修饰别忘记, 偶尔通假译作你。
eg:险以远,则至者少。
樊哙侧其盾以撞。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属予作文以记之。 木欣欣以向荣
“修饰”实则为状语, 与“承接”的区别:看两个动作是否先后发生。
记忆口诀
“以”作介词“把、拿、用”, “因为”“按照”“在”和“从”。 用作连词如同“而”, 除了“转折”余照搬。
文言重点实词复习 课件(共71张ppt)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
![文言重点实词复习 课件(共71张ppt)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https://img.taocdn.com/s3/m/589acfe2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96.png)
基本结构形式:【动+宾】=【使】+宾+动
使动用法示例:
让耳朵扰乱…让身体疲惫…
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让
(谤讥于市朝者)闻寡人之耳者 使
使我听到
(书)汗牛充栋 用牛运书让牛累得出汗 使
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表示主语认为宾语怎么样,或主语把宾 语当作什么。
意动用法示例
当 作
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把 把游人的快乐当作快乐
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重点实词
我选择狗带!
I choose to go die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你们城里人真会玩!
You urban folks really know how to play.
城中戏一场,山民笑断肠。
目录
考
分
归触
点
类
纳类
解
梳
总旁
析
理
结通
解 析 《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阅读的要求
单独充当句子成分,既有词
汇意义又有语法意义的词。
129 + 5 + 4
实词
虚词
特殊句式
词法现象
1.一词多义
2. 通假字
3. 词类活用
4. 古今异义
归 纳 总 结
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
1.识记住重要实词的核心词义; 2.在已有词义中选择填空或同义替换; 3.切忌自己生造词义。
实词词义间的识记逻辑
以“亡”为例
《记母教铨》 益,行.过,止
家益落/益慕圣贤之道。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铨每病,母即抱铨行于室中/行拂乱其所为 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先府君苟有过/及鲁肃过浔阳 选自《孙权劝学》 听而后止/河曲智叟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选自《愚公移山》
使动用法示例:
让耳朵扰乱…让身体疲惫…
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让
(谤讥于市朝者)闻寡人之耳者 使
使我听到
(书)汗牛充栋 用牛运书让牛累得出汗 使
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表示主语认为宾语怎么样,或主语把宾 语当作什么。
意动用法示例
当 作
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把 把游人的快乐当作快乐
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重点实词
我选择狗带!
I choose to go die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你们城里人真会玩!
You urban folks really know how to play.
城中戏一场,山民笑断肠。
目录
考
分
归触
点
类
纳类
解
梳
总旁
析
理
结通
解 析 《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阅读的要求
单独充当句子成分,既有词
汇意义又有语法意义的词。
129 + 5 + 4
实词
虚词
特殊句式
词法现象
1.一词多义
2. 通假字
3. 词类活用
4. 古今异义
归 纳 总 结
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
1.识记住重要实词的核心词义; 2.在已有词义中选择填空或同义替换; 3.切忌自己生造词义。
实词词义间的识记逻辑
以“亡”为例
《记母教铨》 益,行.过,止
家益落/益慕圣贤之道。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铨每病,母即抱铨行于室中/行拂乱其所为 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先府君苟有过/及鲁肃过浔阳 选自《孙权劝学》 听而后止/河曲智叟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选自《愚公移山》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实词 课件(共66张PPT)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实词 课件(共6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9b6cb5c7cc17552706220850.png)
❖ 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 (通假字:“得”、“与”——本字:
“德”、“欤”)
通假字三种形式
①同音通假。如: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坐”通“座”,意思是“座位” “甚矣,汝之不惠。”——“惠”通“慧” ②音近通假。如: “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意思是“没有”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阙”通“缺”,意思是“缺口” ③音变通假。如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通 “悦”, “军士吏被甲”——“被”通“披”
无冻馁之患矣 患 生于忧患 名词,忧患
由是则可以辟患而不为也
名词,祸患,灾难
一词多义整理
益慕圣贤之道 名词,学说
道 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动词,讲述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仁政
一词多义整理
并自为其名 自以为不如
代词,自已
自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介词,从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若,如果
自三峡七百里中 介词,在
(1)原因——如“既克,公问其故” (2)所以——如“彼竭我盈,故克之” 故 (3)故意——如“广故数言欲亡” (4)旧——如“两狼之并驱如故” (5)特意——如“桓侯故使人问之”
一词多义整理
于是入朝见威王 朝廷
朝 皆朝于齐
朝见、拜见
朝晖夕阴 朝辞白帝彩云间 早晨
一词多义整理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实情
野芳发而幽香
发 征于色,发于声
出发 开(花) 表现、显露
舜发于畎亩之中 起、被任用
苍颜白发
头发
一词多义整理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巩固
固 固以怪之矣
本来
吾义固不杀人 本来,引申为坚决
一词多义整理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国防
“德”、“欤”)
通假字三种形式
①同音通假。如: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坐”通“座”,意思是“座位” “甚矣,汝之不惠。”——“惠”通“慧” ②音近通假。如: “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意思是“没有”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阙”通“缺”,意思是“缺口” ③音变通假。如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通 “悦”, “军士吏被甲”——“被”通“披”
无冻馁之患矣 患 生于忧患 名词,忧患
由是则可以辟患而不为也
名词,祸患,灾难
一词多义整理
益慕圣贤之道 名词,学说
道 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动词,讲述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仁政
一词多义整理
并自为其名 自以为不如
代词,自已
自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介词,从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若,如果
自三峡七百里中 介词,在
(1)原因——如“既克,公问其故” (2)所以——如“彼竭我盈,故克之” 故 (3)故意——如“广故数言欲亡” (4)旧——如“两狼之并驱如故” (5)特意——如“桓侯故使人问之”
一词多义整理
于是入朝见威王 朝廷
朝 皆朝于齐
朝见、拜见
朝晖夕阴 朝辞白帝彩云间 早晨
一词多义整理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实情
野芳发而幽香
发 征于色,发于声
出发 开(花) 表现、显露
舜发于畎亩之中 起、被任用
苍颜白发
头发
一词多义整理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巩固
固 固以怪之矣
本来
吾义固不杀人 本来,引申为坚决
一词多义整理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国防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复习演示课件.ppt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复习演示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d78e7022ad02de80d5d84032.png)
精选课件
【 命题规律探寻】常见题型:
1. 用“/”给文中画 线句断句。(限断两 处)(3分) 范与兰七十有三 好琴喜种兰及盆 池 小 景。
(2015年温州)
2.用“/”给文中画线的 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2分) 倍卫三十里闻宁喜 之难作右宰谷臣死 之。
(2015年台州)
常见题型2——断句
精选课件
1. 本文所倡导的为政之
道,与下列哪篇课文的主 题最接近?( )(3分)
A.《唐雎不辱使 命》 B.《曹刿论战》
C.《大道之行 也》 D.《醉翁亭记》
2.这篇短文给了你哪些人 生启示?请用自己的话回 答。(2分)
(2015年绍兴、义乌)
(2015年金华)
常见题型7——主旨情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握
精选课件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
靖郭君:为了筑高薛国城墙起初不听别人劝告 ,后来在齐人的进谏下接受意见,是一个 能虚心纳谏、知错就改的人。 (2分)
精选课件
【把握人物形象策略指导】
1.概括事件知个性。 2.品味描写显性情。
精选课件
【实战演练】
4. 根据文章内容,简要评析郑武公、靖郭君两 人的性格特点。( 2 分)
5. 阅读【甲】【乙】【丙】文后,你获得了怎 样的人生启示?请结合邻人之父、关其思、 齐人作答。(4 分)
纵使、苟、然、故、是故)前往往需要停顿;语
气助词(乎、哉、也、焉、耳、欤)后面往往需
要停顿。
精选课件
【实战演练】
甲乙丙三个文段比较阅读(14分)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 分) (1)胡,兄弟之国也,子言伐之,何也?
(2)失齐,虽隆薛之城到于天,犹之无益也。
精选课件
【 命题规律探寻】常见题型:
1. 用“/”给文中画 线句断句。(限断两 处)(3分) 范与兰七十有三 好琴喜种兰及盆 池 小 景。
(2015年温州)
2.用“/”给文中画线的 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2分) 倍卫三十里闻宁喜 之难作右宰谷臣死 之。
(2015年台州)
常见题型2——断句
精选课件
1. 本文所倡导的为政之
道,与下列哪篇课文的主 题最接近?( )(3分)
A.《唐雎不辱使 命》 B.《曹刿论战》
C.《大道之行 也》 D.《醉翁亭记》
2.这篇短文给了你哪些人 生启示?请用自己的话回 答。(2分)
(2015年绍兴、义乌)
(2015年金华)
常见题型7——主旨情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握
精选课件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
靖郭君:为了筑高薛国城墙起初不听别人劝告 ,后来在齐人的进谏下接受意见,是一个 能虚心纳谏、知错就改的人。 (2分)
精选课件
【把握人物形象策略指导】
1.概括事件知个性。 2.品味描写显性情。
精选课件
【实战演练】
4. 根据文章内容,简要评析郑武公、靖郭君两 人的性格特点。( 2 分)
5. 阅读【甲】【乙】【丙】文后,你获得了怎 样的人生启示?请结合邻人之父、关其思、 齐人作答。(4 分)
纵使、苟、然、故、是故)前往往需要停顿;语
气助词(乎、哉、也、焉、耳、欤)后面往往需
要停顿。
精选课件
【实战演练】
甲乙丙三个文段比较阅读(14分)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 分) (1)胡,兄弟之国也,子言伐之,何也?
(2)失齐,虽隆薛之城到于天,犹之无益也。
精选课件
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七下文言文全面复习课件(共96张PPT)
![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七下文言文全面复习课件(共9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a82c43d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b0.png)
《孙权劝学》 复习课
复习目标
(1分钟)
1、掌握文言词语的含义; 2、掌握重点语句的翻译; 3、理解文章内容。
复习指导及检测一(5分钟)
结合课下注释,翻译重点字词: 初( 当初 ),权 谓( 对……说 ) 吕蒙曰:
“卿今( 现在 )当涂( 当道,当权 )掌( 掌管 ) 事( 事情 ),不可不学!”蒙辞( 推托 )以 ( 用 )军中多务( 事务 )。权曰:“孤岂( 难道 ) 欲( 想 )卿治经( 研究儒家经典)为(做,成为 ) 博士邪( 同“耶”)?但( 只,只是 ) 当( 应当 ) 涉猎( 粗略地阅读 ),见( 了解 )往事 ( 历史 )耳( 罢了 )。卿言(说 )多务,孰( 谁 ) 若( 比得上 )孤?孤常读书,自以为( 认为 )大 有所益。”蒙乃( 于是,就 ) 始就( 从事 )学。
4
复习指导及检测二(5分钟)
翻译:
1、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国家大 事,不能不学习!” 2、蒙辞以军中多务。 吕蒙用军中事务多来推辞。
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吗?
4、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 自以为大有所益。
吕蒙无可推辞。
侧面烘托
B.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既从正面烘托出了孙权
劝学的显著成效,也进一步告诉人们读书,学习
的重要性。
C.鲁肃与吕蒙的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
显示了二人的真实性情与融洽关系。
D.鲁肃与吕蒙“结友而去”,从侧面表现了孙
权劝学的结果以及吕蒙才略的惊人增长。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通过吕蒙与鲁肃的“论议”来表现 侧面描写
复习目标
(1分钟)
1、掌握文言词语的含义; 2、掌握重点语句的翻译; 3、理解文章内容。
复习指导及检测一(5分钟)
结合课下注释,翻译重点字词: 初( 当初 ),权 谓( 对……说 ) 吕蒙曰:
“卿今( 现在 )当涂( 当道,当权 )掌( 掌管 ) 事( 事情 ),不可不学!”蒙辞( 推托 )以 ( 用 )军中多务( 事务 )。权曰:“孤岂( 难道 ) 欲( 想 )卿治经( 研究儒家经典)为(做,成为 ) 博士邪( 同“耶”)?但( 只,只是 ) 当( 应当 ) 涉猎( 粗略地阅读 ),见( 了解 )往事 ( 历史 )耳( 罢了 )。卿言(说 )多务,孰( 谁 ) 若( 比得上 )孤?孤常读书,自以为( 认为 )大 有所益。”蒙乃( 于是,就 ) 始就( 从事 )学。
4
复习指导及检测二(5分钟)
翻译:
1、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国家大 事,不能不学习!” 2、蒙辞以军中多务。 吕蒙用军中事务多来推辞。
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吗?
4、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 自以为大有所益。
吕蒙无可推辞。
侧面烘托
B.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既从正面烘托出了孙权
劝学的显著成效,也进一步告诉人们读书,学习
的重要性。
C.鲁肃与吕蒙的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
显示了二人的真实性情与融洽关系。
D.鲁肃与吕蒙“结友而去”,从侧面表现了孙
权劝学的结果以及吕蒙才略的惊人增长。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通过吕蒙与鲁肃的“论议”来表现 侧面描写
【2024四川专用】中考文言文专题-04-《答谢中书书》 课件(共42张PPT)
![【2024四川专用】中考文言文专题-04-《答谢中书书》 课件(共4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05b957e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ad.png)
重点问题
4.“高峰入云,清流见底。”这两句描写了哪些景物?是从哪些角度来写的?
描写了高山、白云、流水三种景物,突出了山之高,水之净。 分别从仰观、俯察两种视角来写。
5.“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试用形象的语言描绘其画 面,并说说这几句描写取得怎样的表达效果?
猿鸟的呜叫声穿越了清晨即将消散的薄雾,传入耳际;夕阳 的余晖中,鱼儿在水中竞相嬉戏(意思对即可)。
2.四时俱备
四时:________四__季__________________
3.晓雾将歇
歇:_________消__散_________________
4.夕日欲颓
颓:_________坠__落_________________
5.沉鳞竞跃
沉鳞:________指__水___中__潜___游__的___鱼_____
文本理解 巩固训练
3.结合全文,简要分析“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一句在文中的作用。
内容上:是作者针对眼前的美景发出的感慨和展开的议论,突 出了山水的奇绝,并表达了自己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 的心愿。
结构上:总结全文,首尾呼应,将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
文本理解 巩固训练
4.赏析“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中“乱”“竞”的表达 效果。
㈠对比阅读《与顾章书》文言文,完成试题。(共12分)
4.下面语段【甲】和语段【乙】中的句子表现出两位作者怎样的处世态度?你如 何看待他们的这种处世态度?(4分)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仁智之乐,岂徒语哉!
这两句话体现了两位作者远离尘俗,洁身自好的处世态度。 他们乐山乐水、挣脱尘网,拥有高洁的品性、宽广的胸襟、超 凡的气度,是常人所不能及的。
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课件(共41张PPT) 文言文考点讲解-学习篇
![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课件(共41张PPT) 文言文考点讲解-学习篇](https://img.taocdn.com/s3/m/dd9eb661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5d.png)
答题方法
学习类文言文一般情况下有两种:
记叙类:知悉主人公的学习方法, 论述类:理解文意,明确论
明确学习态度
述对象,分析论证过程
熟悉主人公的求学经历,是
找出作者的论述对象以
借书、抄书而读,还是不断求师, 及关于该论点的分论点和论
刻苦学习。再找出有关主人公读 据,分析相关语句体现出何
书经历的关键性语句,了解其运 种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
【针对训练】
钱文端苦学
钱文端公幼贫甚,隆冬早起读书。灶无宿薪,汲井水盥①手,肤
为之坼②。未弱冠依人京师,佣书糊口,冬无裘,入市以三百钱买皮
袖,自缀于袍,钞纂益力。逾数年旋里,课两弟,读书于南楼,去梯
级,缒③绳送饮食,岁除始一下楼。如是者二年,学大进,遂以文字
邀异遇,高官大年,席宠累代。高庙南巡,公扶杖迎銮,御制诗至有
数数往来,濙怪其频举,所借书咨询悉记忆。濙大喜曰:“吾架 上书不下万卷,不能举付汝,汝当就吾舍读。”因命其子福②同 室而学,三年遂尽其书。
(选自《戒庵老人漫笔》,有删改) 【注释】①杨濙(yínɡ):元末隐士。②福:杨福。
刘畅将本文和《送东阳马生序》一起上传至古文论坛,两文中主 人公的学习态度引发了网友讨论,请你将留言补充完整。
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
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
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尊师方式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 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 获有所闻……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专题-《河中石兽》《智和塞》 (2) (共24张PPT)
![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专题-《河中石兽》《智和塞》 (2) (共2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9a9f556f7ec4afe04a1df8d.png)
1、实词虚词回顾——为、而、殆、善、
说、故 2、今日默写任务——《龟虽寿》《过故 人庄》《题破山寺后禅院》 竟、螣、骥、枥、暮、已、幸甚至哉 黍、合、圃、话桑麻、就菊花 幽、禅、潭、籁、钟磬音。
《河中石兽》
文言文复习3——寓理于事类
《河中石兽》《智子疑邻》《塞翁失马》
寓理于事: 指运用通俗化、趣味化的方法,以典型的案例情 节作为主体部分,让读者更容易的从中悟出深刻 的道理。 寓言: 寓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 给人以启示的文学体裁。
道理启示:
不能主观臆断,实践出真知
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 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仅仅根据 自己的一知半解而主观臆断,而应理论联 系实际,根据实践经验作出判断。
《智子疑邻》寓示道理
本意:(进言者)向人进言,要注意自己跟听者 的关系。如果关系疏远,即便说的意见正确,效 果也不见得好。 寓意:(受言者)对待人家的劝告或意见,不能 因关系的亲疏远近而异。即不能因人废言。 因人废言:因为那个人不好、疏远或地位低下, 就把他正确的言论也否定了。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君子不因为人家一句话(说得好)便提拔他,不 因为他是坏人而鄙弃他的好话。
活动四:文言词法梳理:
本节课出现了很多可以通用的重点实词
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 ,竟不可得。
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是非木杮(fi),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渐沉渐深耳。
凡河中失石。 盖石性坚重 如是再啮,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 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人皆吊之 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天雨墙坏。
1、考查课下注释你认为的重点字词 比比谁能难住谁!
说、故 2、今日默写任务——《龟虽寿》《过故 人庄》《题破山寺后禅院》 竟、螣、骥、枥、暮、已、幸甚至哉 黍、合、圃、话桑麻、就菊花 幽、禅、潭、籁、钟磬音。
《河中石兽》
文言文复习3——寓理于事类
《河中石兽》《智子疑邻》《塞翁失马》
寓理于事: 指运用通俗化、趣味化的方法,以典型的案例情 节作为主体部分,让读者更容易的从中悟出深刻 的道理。 寓言: 寓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 给人以启示的文学体裁。
道理启示:
不能主观臆断,实践出真知
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 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仅仅根据 自己的一知半解而主观臆断,而应理论联 系实际,根据实践经验作出判断。
《智子疑邻》寓示道理
本意:(进言者)向人进言,要注意自己跟听者 的关系。如果关系疏远,即便说的意见正确,效 果也不见得好。 寓意:(受言者)对待人家的劝告或意见,不能 因关系的亲疏远近而异。即不能因人废言。 因人废言:因为那个人不好、疏远或地位低下, 就把他正确的言论也否定了。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君子不因为人家一句话(说得好)便提拔他,不 因为他是坏人而鄙弃他的好话。
活动四:文言词法梳理:
本节课出现了很多可以通用的重点实词
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 ,竟不可得。
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是非木杮(fi),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渐沉渐深耳。
凡河中失石。 盖石性坚重 如是再啮,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 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人皆吊之 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天雨墙坏。
1、考查课下注释你认为的重点字词 比比谁能难住谁!
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专题-《三峡》《答谢、承天寺》 (共32张PPT)
![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专题-《三峡》《答谢、承天寺》 (共3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1aae41ab52acfc789ebc98d.png)
背诵热身 理Leabharlann 记忆• • • • • • • • • •
1、表现山连绵不断的语句: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正面表现山高耸巍峨的语句: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3、视觉上侧面表现了山高: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4、正面描写江水因猛涨而水势险恶的语句: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5、照应“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书:即书信,又叫 “尺牍”或曰“信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札”,是一种应用性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文体,多记事陈情。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yù)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重点字词解释
• • • • • 五色交辉 交相辉映 四时俱备 季节;全、都 晓雾将歇 清晨;消散 夕日欲颓 坠落 实是欲界之仙都。 指人间;神仙生活的美好 世界,或指天堂、仙境。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
•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 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 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 • •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实际意思:自非亭午不见曦,自非夜分不见月。 2、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实际意思:素湍回清,绿潭倒影。
重点句子翻译
•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 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见太阳;如果不是半夜, 就看不见月亮。 •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即使是骑着快马驾着狂风,也不比它更快。 • 3、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 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影 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 4、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有很多趣味。
中考复习:文文言文阅读技巧 课件(36张PPT).ppt
![中考复习:文文言文阅读技巧 课件(36张PPT).ppt](https://img.taocdn.com/s3/m/cf8ee5d3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aa.png)
题型三:文言句子翻译
3.文言句子六字翻译法:对、换、留、删、补、调。 (1)对,就是对译,逐字逐句落实。 (2)换,就是用现代词语替换古代词语。 (3)留,就是保留文言文中的一些基本词汇和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 国名、朝代名、官职名、年号、政区名、典章制度及度量衡名称以及古 今意义不变的词语等。 (4)删,就是删去文言文中的某些虚词。有些文言虚词在句中只起语法作 用,在翻译时不必也不能翻译,只要不影响语气,就可以删去。一些句 首的发语词、在句中表顺接的一些连词、起补充音节或停顿的结构助词 等,均可略去不译。 (5)补,就是补出文言文中的省略成分。 (6)调,就是调整语序。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主谓倒装等,在翻译时 就要把这些倒置的成分调整过来,使之符合现代汉语语法。
感叹,“啊”“呀”;Leabharlann 词尾。 ②介词:“于” “在” “从”
考纲所列18个文言虚词
⑷乃 ①副词:表承接,就、才、于是;表转折,却、竟;表判断,就是。 ②代词:你、你的。 ⑸其 ①副词,表测度,大概;表疑问,不译;表反诘,难道;表期盼,可 要、要。 ②连词,表选择,是……还是;表假设,如果。 ③代词:仅不代第二人称;指示代词,那、其中。 ⑹且 ①副词,将要、将、暂且;表程度,已经、很。 ②连词,表并列,又;表递进,并且、而且、况且;表选择,还是; 表假设,如果;表让步,即使、尚且;表转折,可是、却。 ③助词,用于句首。
初中语文
文言文阅读技巧
如何读懂选文?
(1)先读最后一道题目,了解大致内容和主要事件。(此 题如果要求“选择正确的一项”则除外) (2)然后带着“何人?”“何时何地做何事?”“结果怎 样?”“为什么?”等问题对文段用心地默读文章,以 “事件”为依据对文章分层,理清文章思路。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断句课件(共24张PPT).ppt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断句课件(共24张PPT).ppt](https://img.taocdn.com/s3/m/4911730e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e5.png)
文言文断句
目·录
习题小练 找方法
沙场点兵 分享收获
壹
习题小练
习题小练
1、匡 衡 勤 学 而 无 烛 邻 舍 有 烛 而 不 逮 衡 乃 穿 壁 引 其 光 以 光 映 书 而 读 之。
2、其 母 随 而 啼 臣 诚 弗 忍 窃 纵 而 予 之
3、秦 王 坐 章 台 见 相 如 相 如 奉 璧 奏 秦 王 秦 王 大 喜 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
找时间词 找修辞
固定句式
对话标志
肆
分享收获
分享收获
这节课,我学到了什么?
操千曲而后晓声 观千剑而后识器
多积累文言词语 多读文言范文 多练文言断句
谢谢聆听!
臣 闻 之 受 人 者 畏 人 予 人 者骄人
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
沙场点兵
粟山高六十二丈,周回十八里二百步。山下有石人岭 峭拔凝工形如人状双髻耸然。过岭为西溪,居民数百家, 聚为村市。 (2022·湖南·长沙市长郡双语实验中学一模)
山 下 有 石 人 岭 峭 拔 凝 工 形 如 人 状 双 髻 耸 然。
富民相里氏奇之/妻以女/由是资用稍给
沙场点兵
飨宾客军吏舍人,是以匈奴远避。虏曾一入,尚率车骑击 之,所杀甚众。臣愚以为陛下法太明赏太轻罚太重。且尚坐上 功首虏差六级。陛下下之吏,削其爵,罚作之。由此言之。” 文帝说,是日,令冯唐持节赦魏尚,复以为云中守。 (2021年荆州中考)
臣 愚 以 为 陛 下 法 太 明 赏 太 轻 罚 太 重。
全义明察人不能欺而为政宽简 全义明察/人不能欺/而为政宽简
沙场点兵
嘉佑二年,始举进士,至京师,则范公残:既葬而墓 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 见其面岂非命欤!”是岁登第,始见知于欧阳公,因公以 识韩、富,皆以国士待轼,曰:“恨子不识范文正公。”
目·录
习题小练 找方法
沙场点兵 分享收获
壹
习题小练
习题小练
1、匡 衡 勤 学 而 无 烛 邻 舍 有 烛 而 不 逮 衡 乃 穿 壁 引 其 光 以 光 映 书 而 读 之。
2、其 母 随 而 啼 臣 诚 弗 忍 窃 纵 而 予 之
3、秦 王 坐 章 台 见 相 如 相 如 奉 璧 奏 秦 王 秦 王 大 喜 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
找时间词 找修辞
固定句式
对话标志
肆
分享收获
分享收获
这节课,我学到了什么?
操千曲而后晓声 观千剑而后识器
多积累文言词语 多读文言范文 多练文言断句
谢谢聆听!
臣 闻 之 受 人 者 畏 人 予 人 者骄人
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
沙场点兵
粟山高六十二丈,周回十八里二百步。山下有石人岭 峭拔凝工形如人状双髻耸然。过岭为西溪,居民数百家, 聚为村市。 (2022·湖南·长沙市长郡双语实验中学一模)
山 下 有 石 人 岭 峭 拔 凝 工 形 如 人 状 双 髻 耸 然。
富民相里氏奇之/妻以女/由是资用稍给
沙场点兵
飨宾客军吏舍人,是以匈奴远避。虏曾一入,尚率车骑击 之,所杀甚众。臣愚以为陛下法太明赏太轻罚太重。且尚坐上 功首虏差六级。陛下下之吏,削其爵,罚作之。由此言之。” 文帝说,是日,令冯唐持节赦魏尚,复以为云中守。 (2021年荆州中考)
臣 愚 以 为 陛 下 法 太 明 赏 太 轻 罚 太 重。
全义明察人不能欺而为政宽简 全义明察/人不能欺/而为政宽简
沙场点兵
嘉佑二年,始举进士,至京师,则范公残:既葬而墓 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 见其面岂非命欤!”是岁登第,始见知于欧阳公,因公以 识韩、富,皆以国士待轼,曰:“恨子不识范文正公。”
2024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备考策略课件
![2024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备考策略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1d63661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1e.png)
词性 活用类型
含义
示例
如果名词后面的词 小信未孚,神弗福
是名词、代词,那
也。(《曹刿论战》 )【解析】后一个“
名词 名词作动词 么该名词就作动词 福”在句子中作谓
。如处在谓语位置 语。名词活用作动
上,也作动词。 词,保佑。
词性 活用类型 含义
示例
名词放在 动词前,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 灭可见。(《小石潭记》) 【解析】名词在句子中一般
中考真题
考查内容
参考答案
【解题策略】
简答题考查的内容一般从以下几个角度设置问题:对文章
内容、主旨的把握;对文章写作手法、艺术特色的分析;对文
章具体语句的赏析;对人物形象的分析等。
在复习时,我们要做到对每一篇文章都能“逐字解释,逐句
翻译,明确主旨,熟知结构,弄清写法”,确保每个知识点都掌
握好。
在解答时,我们可以直接总结归纳,也可以根据题目的提
感(根据原文意思填写);二是“
应内容 宠辱偕忘
,
”的“因物而喜
”的感情(用原文句子填写)。
中考真题
考查内容
参考答案
3.(2010·广东)文末描写“
一是突现了三峡秋季
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凄清、肃杀的环境特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句段作用 点;二是突出了三峡
突现了三峡的什么特点
山高、峡长、岭连的
?
地形特点。
写出了洞庭湖浩瀚磅礴的非凡气势。
C. 第③④段采用对比手法描写洞庭景色,一阴
一晴,表明了作者由悲到喜的情感变化。
D. 第⑤段抒情和议论交融,表达了作者“先天
写法分析
C 【解析】
词语赏析
应该是表 现了“迁
中考语文复习课件:专题三 课外文言文阅读(共31张PPT)(优质版)
![中考语文复习课件:专题三 课外文言文阅读(共31张PPT)(优质版)](https://img.taocdn.com/s3/m/288feaada58da0116d174912.png)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儿当佣钱塘数月,得钱米活家,母勿忧。 我会到钱塘去做几个月的雇工,赚钱买米使家人活下去,请母亲不要担忧。 ②于是日操瓢道乞。 从此,(他和女子)每天拿着瓢沿路乞讨。
4.潘生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其言行分析。 潘生是一个有担当、深明大义而又孝顺的人。可从以下几方面看出:潘生在 家人因食物缺乏面临死亡威胁时,主动外出赚钱养活家人;穷困潦倒的潘生 帮助女子与远在南方的家人团聚,又不图回报;潘生毅然放弃做家境较好人 家女婿的机会,执意回家侍奉母亲,照顾弟弟。
名题强化 一、(2017烟台)文言文阅读。 又西五十二里,曰竹山,其上多乔木,其阴多铁。有草焉,其名曰黄雚①,其 状如樗②,其叶如麻,白华而赤实,其状如赭③,浴之已疥④,又可以已胕⑤。 竹水出焉,北流注于渭,其阳多竹箭,多苍玉。丹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洛水, 其中多水玉,多人鱼。有兽焉,其状如豚而白毛,大如笄⑥而黑端,名曰豪彘 ⑦。 【注】①黄雚guàn;草名。②樗chū:树名。③赭:赭石,就是现在所说的赤 铁矿,即古人使用的一种黄棕色的矿物染料。④疥:疥疮,一种皮肤病。⑤胕 fú:浮肿。⑥笄:古代的一种簪子,用来插住挽起的头发或插住帽子。⑦豪彘: 即豪猪,俗称箭猪。
1.请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限断两处) 汝父为吏常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
汝父为吏/常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①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
②修给闻犯而人服找之活终下身来。(不死)的理由却找不到,那么死者和我都不会感到遗憾。
欧阳修听了母亲的话后,一生都遵从父亲(母亲)的教导。
考点三 概括、探究、感悟
典型例题 (2013兰州)阅读《师旷撞晋平公》一文,回答1~3题。 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 师旷①侍坐于前,援②琴撞之。公被衽③而避,琴坏于壁。公曰:“太师谁 撞?”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故撞之。”公曰:“寡人也。”师 旷曰:“哑④!是非君人者之言也。”左右请除⑤之。公曰:“释之,以为 寡人戒⑥。” 【注】①师旷:春秋时晋国乐师。他双目失明,对音乐有极深的造诣。②援: 执持,拿。③衽:衣襟。④哑:表示不以为然的惊叹声。⑤除:消除。⑥戒: 鉴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仰首审视,见口中含肉,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时
狼革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缘木求鱼,狼则罹
⑤之亦可笑已!
【注】①欻(xū):忽然。 ②蚤:通“早”。
③昧爽:拂晓。 ④逡(qūn)巡:徘徊不前。
2020⑤-11-罹16 (lí):遭遇灾祸。 感谢你的观看
12
翻译思路 还原——解词——串意——顺意
1.把翻译句子放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读懂大 意。
留:对句中人名、地名、年代、官名、物品名等,
可直接用,不用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换:对句中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
字,应用现代汉语相应的词语加以置换。
2020-11-16
感谢你的观看
8
牛刀小试
翻译下列句子 1、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2、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3、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4、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5、其如土石何?
6
⑤……然则(虽然如此,那么)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读一读 译一译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补 甚矣,汝之不惠。 调 夫战,勇气也。 删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留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换
2020-11-16
感谢你的观看
7
翻译方法
补:对句中省略成分根据上下文意,适当补上
调:对句中倒装成分依照现代正常语序进行调整 删:对句中无实在意思的虚词,舍去不译
①此百药无可施,惟有针法;然吾艺未至此,不敢措
手也。
(生1:这百年的药没有可以施行,只有用针法;然
而我艺术不好,不敢下手了。)
(生2:这用什么药都没有用,只有针灸疗法;但是
我的技术还没到这一步,不敢下手。)
②其家惊喜拜谢,敬之如神,而不知其所以然。
(生1::她家的人高兴得拜谢他,对他像对待神一
样,但不知道为什么。)
D传者以为笑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翻译句子)
①詹乃从竟学,一时琴师莫能及。
②然书实不工,人皆苦之。
4、詹懋举喜琴,钟弱翁好字,而两人的品性有什么不同?
请简要回答。
(分析人物)
2020-11-16
感谢你的观看
3
平时作业中的翻译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感谢你的观看
2
中考样题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实词运用)
A詹适弹琴(正好)
B即老人所贻(遗留)
C使僧梯取之(用梯子)
D拂拭就视(靠近)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 (虚词运用)
A詹予以金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B因请观之
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C乃鲁国颜真卿书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2020-11-16
感谢你的观看
11
实战演练
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欻①一狼来瞰担上肉,
似甚涎垂;步亦步,尾行数里。屠惧,示之以刃,则
稍却;既走,又从之。屠无计,默念狼所欲者肉,不
如姑悬诸树而蚤②取之。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
空空。狼乃止。屠即经归。昧爽③往取肉,遥望树上
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逡巡④近之,则死狼也。
稍却;既走,又从之。屠无计,默念狼所欲者肉,不
如姑悬诸树而蚤②取之。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
空空。狼乃止。屠即经归。昧爽③往取肉,遥望树上
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逡巡④近之,则死狼也。
仰首审视,见口中含肉,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时
狼革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缘木求鱼,狼则罹
⑤之亦可笑已!
【注】①欻(xū):忽然。 ②蚤:通“早”。
③昧爽:拂晓。 ④逡(qūn)巡:徘徊不前。
2020⑤-11-罹16 (lí):遭遇灾祸。 感谢你的观看
2020-11-16
感谢你的观看
9
实战演练
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欻①一狼来瞰担上肉,
似甚涎垂;步亦步,尾行数里。屠惧,示之以刃,则
稍却;既走,又从之。屠无计,默念狼所欲者肉,不
如姑悬诸树而蚤②取之。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
空空。狼乃止。屠即经归。昧爽③往取肉,遥望树上
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逡巡④近之,则死狼也。
仰首审视,见口中含肉,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时
狼革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缘木求鱼,狼则罹
⑤之亦可笑已!
【注】①欻(xū):忽然。 ②蚤:通“早”。
③昧爽:拂晓。 ④逡(qūn)巡:徘徊不前。
2020⑤-11-罹16 (lí):遭遇灾祸。 感谢你的观看
10
翻译划线句子
1.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 2.屠惧,示之以刃,则稍却。 3.屠无计,默念狼所欲者肉,不如姑悬 诸树而蚤取之。 4.缘木求鱼,狼则罹之亦可笑已!
3.省略句:
①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②先生曰:“君与俱来。”
4.固定格式:
①不亦……乎(不是……吗)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②得无……乎(该不会,莫非)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③……孰与……(与……相比)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④何20…20-1…1-1为6 (为什么……呢)感谢你的观看夫子何命焉为?
2020-11-16
感谢你的观看
5
常见句式 1.判断句: ①“……者,……也”,“……,……也”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②用“乃、即、则、皆、诚、为”作判断。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③采用否定副词“非”,表示否定。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
2.倒装句: ①宾语前置:孔子云:何陋之有。②主谓倒装:甚矣,汝之不惠。
2.关注句中的关键词,初步做到字字落实。
3.把字词意思串联起来;分析翻译句子句式的 特点;看看句中有没有特殊地方需要处理。
4.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将文言句子准确表达。
2020-11-16
感谢你的观看
13
实战演练
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欻①一狼来瞰担上肉,
似甚涎垂;步亦步,尾行数里。屠惧,示之以刃,则
中考文言文专题复习 ——文言文翻译
乔司镇中学 邵晓丽
2020-11-16
感谢你的观看
1
知能目标
1.认真阅读文章,正确理解文言实词、 虚词在文中的具体意义或作用。
2. 把握重要句子的特点,理解句意, 并正确地翻译成现代汉语。
3. 在整体把握篇段内容的基础上,分 析人物形象,概括中心思想。
2020-11-16
(生2:她家的人高兴得拜谢他,像敬神一样敬他,
但不知道他是怎么治好妇人的。)
比较同学的翻译,你能否分析第一位同学丢
2020-11-16
感谢你的观看
4
分的原因。
翻译原则
1、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2、做到“信”、“达”,“雅”
信——不走样(译文要符合原意,不遗漏) 达——无语病(译文要合于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 雅——有文采(译文要尽量做到美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