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文言文断句方法(上课用)ppt

合集下载

高考复习文言文断句ppt18

高考复习文言文断句ppt18
个自然段断句。(3分)
▪ 异史氏曰满招损谦受益天道也名小立 遂自以为是执叶公之余习狃而不变势 不至大败涂地不止也满之为害如是夫
前提: 读文段
断句的基础在于领会全篇的文意,因 此断句前先要读几遍原文,力求对原文内容 有个大致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 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分析难断的句子。
语感对断句有很大的帮助,除此之外, 还可以借助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来帮助断句。
▪ 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 一大特点。
▪ 利用这两大特点,我们就可以比较好 地断句。
课堂小结:
前提:读文段 语感
▪ 文言断句的方法:
• 找名词 • 看虚词
• 察对话: • 据修辞:
句首:夫、惟、盖、凡、 窃、敬、请、苟、若、岂
句末:者、也、矣、乎、哉、 耶、耳、
“曰”“云”“ 言” 顶真、排比、对偶
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 者/曰/犬马最难/孰最易者/曰 鬼魅 最易
B能力拓展 : 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
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 然为其后可复者也则事寡败矣(提示:找特征
( 找名词 、虚词 、对话、 修辞)
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 /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 /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后可 复者也/则事寡败矣。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作业1: :
1、 时帝姊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
微观其意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帝曰方 且图之后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 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知 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帝顾谓主曰事不谐矣
第一步:读文段,抓住要点。
(什么人,什么事,结果是什么?)
夫、惟、盖、凡、窃、敬、请、苟、若、岂

高考文言文断句(共34张PPT)

高考文言文断句(共34张PPT)

的人交朋友,同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这是有害
的。”
20
固定结构
如“……者……也”、“孰与……乎”“为……
所……”、“受……于……”“奈……何……”,
“何以……为”,“与其……孰若……”等,根
据这些结构也可断句。
“何……之有”(宋何罪之有?);
“如……何”(如太行王屋何?);
“唯……是……”(唯余马首是瞻);
15
4.有些常用的关联词 如“苟”“虽”“纵”“纵使”“是故”
“于是”“向使”“然而”“继而” “然则”“无论”“至若”等前面大多可 以断句; 5.常在句首的时间词
如“顷之”“向之”“未几” “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 前后都可以断句 6.“之、以、则、而、于”等助词、连词、 介词常放在句子中。
10
第一人称 吾、予、我、余、吾属、 吾侪chái(我们这些人)
第二人称 汝(女)、若、其、而、乃、若 属、汝辈、尔曹(你们这些人)
第三人称 之、彼、其、或(有的人)、 莫(没有谁)、相(互指代词)
谦 皇帝自称:寡人、朕、孤、不谷 男性自称:臣、仆、不才、鄙人、愚 女性自称:妾、贱妾、婢子
称 和尚自称:老衲
力。
4
文言断句之步骤:
1、通读全文,弄懂大意 2、循序渐进,先易后难 3、寻找标志,各个击破
末了,再回读全文,以查漏补缺… …
其中,通读与理解最是关键之所在啊!!!
衡量断句正确与否的方法: A.断句后,意思是否讲得通。 B.断句后,内容是否合理。
5
规律一:借名(代)词、介宾短语定 句读。
和现代汉语一样,名词或代词常常 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 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往往可以确定停顿的

高中语文 《文言文断句》 课件 (24张PPT)

高中语文 《文言文断句》 课件 (24张PPT)
安……哉(也)、孰与……乎 被动句式:为……所……、见(受)……于…… 固定句式:况……乎,奈……何,何以……为,
得无(无乃)……乎,如(若)……何
• 人称: 第一人称:吾、我 、予、自、余、予·· 谦称:寡人、臣、妾、朕、孤、仆 第二人称:尔、汝、女、若、乃、而、阁下、·· • 敬称:君、公、卿、子、先生、足下、阁下 • 指示代词:其__、__彼_、__此__、_是__、__之_、__斯_。
• 无定指代词:___莫______________ 。
例4: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 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 /相如奉璧奏秦王 /秦王 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左右皆呼万岁。
17
⑵据排偶,定句读
排比、对偶是文言文常见的修辞方法, 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 这一特点,又为我们断句提供了方便。
例: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 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
匡衡勤学而无烛 /邻舍有烛而不 逮 /衡乃穿壁引其光 以/ 光映书而
读之。
8
知识成分的是动词,断句时,可以先找
语句中的动词,确定作谓语的动词,然后根据谓语前
的状语、主语和谓语后的宾语来断定语句的停顿。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人以药淬之
文言文断句技巧
1
学习目标
1.继续培养文言语感,探究断 句的方法,正确断句。
2 .通过练习文言断句,进一 步提高解题及阅读浅易文言文 的能力。
2
什么叫断句
中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一篇文章甚至一 本书,都是一个汉字挨着一个汉字地写下来 的,所以前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常常在一 句话的末了用“。”断开,叫“句”;在一 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 “读”(dòu)。给古书断句也可以叫断句 读。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dòu)者”

高考复习文言文断句方法PPT1 (共33张PPT)

高考复习文言文断句方法PPT1 (共33张PPT)
4
其前提: 读文段,通文意… …
断句的基础或前提在于:
领会全篇的文意,因此断句前先要读几 遍原文,力求对原文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 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 然后再集中分析难断的句子。 自然,语感对断句有很大的帮助,但 除此之外,还可以借助一定的方法和技巧 来帮助断句。
5
解题方法
一、借助名词(或代词)、 介宾短语断句。
拓展练习
1、武帝欲杀乳母乳母告急于 / 东方朔朔曰帝忍而愎旁人言 / / / 之益死之速耳汝临去但屡顾 / / / 我我当设奇以激之乳母如言 / / / 朔在帝侧曰汝宜速去帝今已 / / 大岂念汝乳哺时恩耶帝怆然 / / / 遂舍之
29
拓展练习
2、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 / 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 / / 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 / 恙耶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 / / 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 / / 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
10
例题分析
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 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 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 /孰与君少长/良曰/长 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 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 /要项伯
11
解题方法
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 献之历王/厉王使玉人相之/ 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 刖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 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 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 /王又以和为诳而刖 其右足
22
例题分析
3.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 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 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 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并吞八荒之心。
23
小试身手
1.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 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 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 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 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 在战矣 (《六国论》)

文言断句复习课件(40张ppt)

文言断句复习课件(40张ppt)
• 子相于文笔尤奇,第其力足以破冗腐,成一 家言,夺今之耳观者,而大趣乃在北地李先 生。以 子 相 之 诗 足 无憾于法乃往往屈法 而伸其才其文足尽于才乃往往屈才而就法而 又不假年以没悲夫然具是 不 朽 矣。
• 参考答案:以子相之诗//足无憾于法/乃往 往屈法而伸其才/其文足尽于才/乃往往屈才 而就法/而又不假年以没/悲夫/然具是不朽 矣
文言断句复习课件(40张ppt)
文言断句复习课件(40张ppt)
• (三)利用对话词断句 • 在文言文中,可借助“曰”“云”“言”“谓”“道” • “问”等动词来判断人物的对话,进行断句。
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时写出人名, 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时, 应根据上下文理清问者、答者,明辨句读。 虽然在高考卷中这种例子并不多,但关键 时候还是有一定的作用的。
2020高考复习之
文言断句 ——快速做准断句题
• 一、利用词语,结合语法或者对话标志断句
• (一)抓名词和代词,找出主语或宾语断句。
• 文言文中的名词和代词常用来作主语或者宾语, 断句时可先找出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 国名、朝代名、器物名、动物名等;也可先找 出代词,如吾、予、余(表示“我”)、尔、汝 (女)、公、卿、君、若(表示“你”)、其、彼、 此、之等。这些名词和代词如果作主语,那么 它的前面就可能断开;如果作宾语,那么它的 后面也可能断开。
文言断句复习课件(40张ppt)
文言断句复习课件(40张ppt)
• 3.连词“而”有时用于词或短语之间起连接 作用,所连接的内容共同作句子的成分,前 后联系很紧密,一般不在其前断开。但如果 “而”是连接两个句子,则往往要在其前断开。 如:“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 所谓前洞也。”

文言文断句技巧(45张PPT)

文言文断句技巧(45张PPT)

返回
[教材示例] 请用“/”给文言语句断句。 于 是 余 有 叹 焉 古 人 之 观 于 天 地 山 川 草 木 虫 鱼 鸟 兽 往 往 有 得以 其 求 思 之 深 而 无 不 在 也 夫 夷 以 近 则 游 者 众 险 以 远 则 至 者 少 而 世 之 奇 伟 瑰 怪 非 常 之 观 常 在 于 险 远 而 人 之 所 罕 至 焉 故 非 有 志 者 不 能 至 也 (《游褒禅山记》)
解析:要给这段文字断句,可以先寻找作为断句标志的虚词: 于、也、而、其、者、则;再确定所列虚词所处位置: “而(某 些)、其、则”属于句首虚词,“也、者”属于句尾虚词,“于、 而(某些)”属于句中虚词。由此,就可以准确断句。
返回
参考答案:孟祥之匿于深山而不为世用/穷而在下/如冰雪冱 寒之穷冬也/及其以善及人/而有成物之心/其不为果哉者/则 又如雪之有生物弭灾之功也
参考译文:徐孟祥隐居深山,不被世俗重用,贫穷困顿居于 人下,就像天寒地冻的冬天;说到他用善惠及别人,并且有 成就万物之心,他这样做大概不是为了结果吧!这就如大雪 一样有蕴含生机、消除灾祸的功绩啊。
返回



文言文中的固定结构、判断句、被动句、变式句等都可以作 为断句的切入点。判断句,如“……者,……也”“……也”等; 反 问 句 , 如 “ 不 亦 …… 乎 ”“ 孰 与 …… 乎 ”“ 其 …… 乎 ”“ 安 …… 哉 ”“ 何 …… 为 ” 等 ; 被 动 句 , 如 “ 为 …… 所……”“受……于……”“见……于……”等;固定句,如 “如……何”“况……乎”“何……为”等。但是,文言文中常 常会出现省略的情况,阻碍学生正确断句。因此,学生必须依据 语境补出省略的内容,才能准确做出判断。
返回

文言文断句的方法技巧ppt课件

文言文断句的方法技巧ppt课件

基本技巧
六、利用虚词标志
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 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 为其后可复者也则事寡败矣。
基本技巧
六、利用虚词标志
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 小 / 小不可大也 / 目小可大 / 大不可小也 / 举事亦然 / 为其后可复者也 / 则事寡败矣
• 翻译:雕刻人的技巧往往是,鼻子不如刻得 大一点,眼睛不如刻的小一点。鼻子刻大了, 可以削小雕小了,就无法加大了。眼睛刻小 了,可以修大;刻大了,就无法改小。 办任何事情都是这个道理,为了以后可以再 有挽回的余地那么,失败的可能性就会减少 了。
基本技巧
三、利用整齐句式
唐太宗问许敬宗曰:“朕观群臣之中唯卿最贤, 然有人言卿之非者,何也?” 敬宗对曰:“春雨如 膏滋生万物农夫喜其润泽行者恶其泥泞秋月如镜普 照四方佳人喜其玩赏盗贼恶其辉光。天地之大,人 犹憾焉,何况臣乎?臣无肥羊美酒以调和众口是非, 且是非不可听,听之不可说。君听臣受戮,父听子 遭诛,夫妇听之离,朋友听之绝,亲戚听之疏,乡 邻听之别。人生七尺躯,谨防三寸舌,舌上有龙泉, 杀人不见血。谁人面前不说人?谁人背后无人说?” 太宗曰:“卿言甚善,朕当识之!”(《贞观政 要》)
基本技巧
四、利用固定结构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 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 教然 后知困 /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 知困然后能自 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礼记·学记》)
• 尽管有味美可口的菜肴,不吃是不会知道它 的美味的;尽管有高深完善的道理,不学习 也不会了解它的好处。所以,通过学习才能 知道自己的不足,通过教人才能感到困惑。 知道自己学业的不足,才能反过来严格要求 自己;感到困惑然后才能不倦的钻研。所以 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

高考文言文断句技巧ppt课件

高考文言文断句技巧ppt课件
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异 议侵权的话可以联系删除,可编辑 9
教学目标: 1、了解断句的重要性,掌握断句 的基本方法,提高断句能力。 2、通过练习文言断句,总结归纳 断句的方法,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 的能力。
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异 议侵权的话可以联系删除,可编辑 10
断句步骤 第一步:通读全文,弄懂大意。 第二步:循序渐进,先易后难。将能断 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 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与上下文的联 系。 第三步:借助“特征”,巧妙断句。
规律一: 找名词(或代词),定句读。 和现代汉语一样,名词或代词 一般也常常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 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 词,就可以确定停顿的位置。 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 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 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
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异 议侵权的话可以联系删除,可编辑 13
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异 议侵权的话可以联系删除,可编辑 7
△1957年,《羊城晚报》刊出以“世界上最短的剧” 为题的剧本,也是用杜牧《清明》诗改的。 时间:清明时节。 天气:雨纷纷。 地点:路上。 人物、情节: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 童遥指杏花村。”
◇更有甚者,后来还有人将诗改为电影剧本镜头:
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异 议侵权的话可以联系删除,可编辑
6
◇一诗多断
晚唐著名诗人杜牧有一首脍炙人口的绝句《清明》,诗 云: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谣指杏花村。 杜牧绝对想不到,在他之后,会有许许多多形形色色而 妙趣横生的《清明》出现! △传说,在1078年清明这天,大文豪苏轼登云龙山放鹤 亭拜见张山人,吟诵了这首诗。恰巧张山人兴致很高,知 苏轼才华横溢,便有意一试,要求苏轼将该诗变其形,而 不失其意。苏轼欣然答应,脱口而出: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 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仅变几处标点,竟成了一首绝妙小令。

2018届高考文言文断句方法(上课用)ppt

2018届高考文言文断句方法(上课用)ppt

4
标点留客:
一位潦倒书生,到友人家中做客。 刚巧连日下大雨,书生在友人家住了好 几天。其友人想赶他走,就写了一张字 条:“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字条 本意指“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书生看后,脑子一转,在字条上加了几 个标点,就变成了:下雨天,留客天, 留我不?留。其友人见状,便只能无可 奈何地让书生继续住下去。
2019/1/30 11
解题方法
二、借助动词,特别是表说话 的动词断句。
在文言文中,可借助动词,特别是 “曰”“云”“言”“谓”等表说话的动词 作为标志进行断句。 文言句式中,主谓结构居多,但主语常省略, 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 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
2019/1/30 12
2019/1/30 9
小试身手 1.汉 六 年 正 月 封 功 臣 良 未 尝 有 战 斗 功 高 帝 曰 运 筹 策 帷 帐 中 决 胜 千 里 外 子 房 功 也 自 择 齐 三 万 户
/
/
//
/ /
/
汉六年正月,封功臣。良未尝有战斗功,高帝 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 择齐三万户。” 汉六年(前201年)正月,封赏功臣。张 良不曾有战功,高帝说“出谋划策于营帐之中, 决定胜负在千里之外,这就是子房的功劳。让 张良自己从齐国选择三万户作为封邑。
2019/1/30 23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 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 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 乎 2、呜呼/其信然邪/其 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
2019/1/30
例题分析
唉!这是真的呢?还是做梦呢?还是传信的弄错了 真实情况呢?
24
解题方法
五:借助修辞断句
排比、对偶、对称是文言文常 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较 多,这可供我们断句时参考。 1、“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 形式,句子前后相承,按顶真句式来 考虑句读,又为我们断句提供了方便。

2018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优质课件:文言语段断句 (共21张PPT)

2018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优质课件:文言语段断句 (共21张PPT)

小结:文言断句的方法
1、找名词(或代词),定主宾。 2、找虚词,定句读。 3、察对话,定位置。 4、借句式,明语法。
实际 操作 中要 综合 运用
二、说学情
蒙 猜 碰
三、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能力: 运用文言字词知识积累,对文段进 行正确断句。 • ⑵过程与方法:通过典型例题的断题,对断句的方法 进行总结,让学生做题有法可依,按 照标志去做题。
• ⑶情感与价值:通过正确的断句,使学生正确理解文 言文内容,从而感受文言的独特魅力。 • 教学重点: 总结出一般常用的断句方法。 • 教学难点: 理解并综合运用断句的方法。
规律四: 借句式
明语法
记住文言文的一些习惯句式,如:“何……之 有”(宋何罪之有?);“如……何”(如太行王 屋何?);“唯……是……”(唯余马首是瞻) ;“非唯……抑亦……”(非唯天时,抑亦人 谋。);“不亦……乎”(不亦说乎?);“何 ……之为”(秦则无礼,何施之为?);“无 乃……乎(无乃不可乎?);“可得……欤” (可得闻欤?);“得无……乎”(得无异乎? )等,可以帮助断句。
题型展示,总结规律
例1、匡
衡 勤 学 而 无 烛 邻 舍 有 烛 而 不 逮 衡 乃 穿 壁 引 其 光 以 光 映 书 而 读 之。
匡衡勤学而无烛 /邻舍有烛而不 逮 /衡乃穿壁引其光 / 以光映书而 读之。
• 例2: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
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 学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 为则易者亦难矣
兴趣导入: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韩愈《师说》
小试牛刀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2018高考语文真题断句PPT

2018高考语文真题断句PPT

北京卷·取材《荀子》、《吕氏春秋》 江苏卷·《重到沭阳图记》·袁枚
小结:文言断句的方法
1、找名词(或代词),定句读。
2、找虚词,定句读。 3、对话、引文定句读。 4、据修辞,定句读。
5、依总分,定句读。 6、借助句子成分及固定结构断句
实际 操作 中要 综合 运用

巩固练习:
阅读语段,用“/” 为画横线的句子断句并翻译 张仪已学而游说诸侯。尝从楚相饮,已而楚相亡璧。门下意张
•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纯礼(范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安县永昭陵 建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 pì:砖)及工徒于一路独永安不受令 • A.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安县/永昭陵建京西转运 使/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一路/独永安不受令/ • B.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安县/永昭陵建/京西转 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一路/独永安不受令/ • C.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安县/永昭陵建京西转 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一路/独永安不受令/ • D.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安县/永昭陵建/京西 转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一路/独永安不受令/
文言文断句
掌握规律,灵活运用,才能无往而不胜
断句步
文言文断句步骤骤
第一步:通读全文,弄懂大意。 第二步:循序渐进,先易后难。将能 断开的先断开, 逐步缩小 范围,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 断句与上下文的联系。 第三步:借助“特征”,巧妙断句。
• 1、下列对文中面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爽(曹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鲁芝)坐爽下狱当死而 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 A.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 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 B.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 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 C. 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 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 D. 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论直志/不 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 答案:C ——2018全国Ⅰ 卷

高考文言文复习:断句技巧 课件(共31张PPT)

高考文言文复习:断句技巧  课件(共31张PPT)
初中丞相赵高欲专秦权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
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或言鹿者。高因阴中诸言鹿者以法。后群臣皆畏高,莫敢言其过。
高前数言“关东盗无能为也”;及项羽虏王离等,而章邯等军数败,上书请益助。自关以东,大
抵尽畔秦吏,应诸侯;诸侯咸率其众西乡。八月,沛公将数万攻武关,屠之。高恐二世怒,诛及其
【边练边悟】 5.(2022·哈尔滨市高三检测)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C )
四年,西幸,道出河阳境上。时节度王显被疾还京,以综权知孟州事。未几召还, 复出知并州。以政绩闻,州民乞留,优诏嘉奖。归朝知审官院改吏部郎中综强敏有吏 材所至抑挫豪右振举文法时称干治然尚气好胜,不为物论所许。
从这以后,天下处于战国时代,互相争斗,尊崇欺诈和武力而轻视仁义 道德,推崇先占有财富而后讲究辞让。所以平民百姓中富有的人有的累积上 万财富,而贫穷的人有的连糟糠都吃不饱;强大的诸侯国兼并弱小的诸侯国, 使他们称臣服从,而弱小的诸侯国有的断绝了祖宗的祭祀,国家也灭亡了。
(七)凭借谓语中心词断句
首先找到句子当中的谓语(动词或形容词),但要善 于识别兼语句和连动句。
排比,对偶,对称是文言文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 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 例如: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 /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 不舍/金石可镂
6.用“/”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 齐桓公用管仲之谋,通轻重之权,徼山海之业,以朝诸侯,用区区之齐显成霸
J解析:“学”是“兵法”的谓语,中间不能断开,据此可排除A、B两项;“言”是“兵事”的谓语, 中间不能断开,据此可排除D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11/22 19
子 有 不 夫 须 不
2017/11/22
曰 /十 室 忠 信 如 如 丘 之 以 孔 子 好 学 /今 勉 乎
之 丘 好 之 人
邑 /必 者 焉/ 学 也/ 圣 /犹 不 可
孔子说:“即使只有十户人家的小村子,也一 定有像我这样讲忠信的人,只是不如我那样好 学罢了。”连孔子这样的圣人,仍须努力地学 20 习,今人难道不该以此勉励自己吗?
独立成句的叹词:嗟夫 呜呼……
2017/11/22 17
断句口诀:
“曰”后冒,“哉”后叹, “夫”“盖”大都在句前。 “于”“而”一般在句间, “矣”“耳”后面画圆圈。 “耶”“乎”经常表疑问, “也”“者”作用要停顿。
2017/11/22 18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 地……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 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 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六十老翁产一子人言非是我子也家产田 园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争执
断句方式一: 六十老翁产一子,人言非是我子也,家产 田园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争执。
---给女婿
断句方式二: 六十老翁产一子,人言“非”,是我子也。 家产田园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争执。 ---给幼子
2017/11/22
断句不同 遗嘱迥异
(赵国被秦国围困) 齐人、楚人奔赴赵国。赵国粮食匮乏,向齐国 借粮,齐王不同意。周先生说:“赵国对于齐国、楚国来说,是屏障。 就像牙齿和嘴唇的关系,嘴唇没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今天赵国灭亡了, 明天就会祸及齐国、楚国。况且援救赵国,表明我国非常仁义,打退秦 国军队,能使我们扬名诸侯。不为了这个而吝惜粮食,这是作为治理国 【例】( 2006年北京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5分) 家的人的过失。”
2017/11/22 26
☆当堂断句练习: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 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 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 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名分不正,说起话来就不顺当合理,说话不顺当合理, 事情就办不成。事情办不成,礼乐也就不能兴盛。礼乐不能 兴盛,刑罚的执行就不会得当。刑罚不得当,百姓就不知怎 么办好。所以君子一定要定下一个名分,必须能够说得明白, 说出来一定能够行得通。君子对于自己的言行,是从不马马 虎虎对待的。” 2017/11/22 27
4
标点留客:
一位潦倒书生,到友人家中做客。 刚巧连日下大雨,书生在友人家住了好 几天。其友人想赶他走,就写了一张字 条:“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字条 本意指“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书生看后,脑子一转,在字条上加了几 个标点,就变成了:下雨天,留客天, 留我不?留。其友人见状,便只能无可 奈何地让书生继续住下去。
2017/11/22 5
有这样一个笑话:古时候,有一个赖汉,由于 娶老婆心切,屡屡上当受骗。有一天又有人给 他提亲,媒人写信告诉他要给他介绍这样一个 姑娘:脚不大好头发没有麻子。赖汉很高兴, 脑中立刻浮现出一个脚不大、好头发、没有麻 子的淑女形象。赖汉急于想见到这位姑娘,便 给了媒人很多钱和东西。等媒人把人带到赖汉 眼前时,他才傻了眼:眼前那里是他想象中的 淑女,而是一个大脚丫子,一脸麻子,没有头 发的丑婆子。赖汉很生气,说媒人骗了他,要 索回钱物。媒人说:我并没有骗你呀!一开始 我就告诉你她:“脚不大好,头发没,有麻子 ”吗?这位聪明的骗子的骗术就是玩弄了一个 标点符号的游戏,使赖汉哑吧吃黄连——有苦 2017/11/22 说不出。
2017/11/22
22
文言文中有很多特殊句式,熟悉这些 固定句式,对文言断句很有帮助。 判断句式:„者„也 反问句式:不亦„乎、何„为、岂„ 哉、安„哉(也)、孰与„„乎 被动句式:为„„所„„、受„„ 于„„ 其它固定句式:况„„乎,奈„„何, 如(若)„„何,得无(无乃)„„乎, 何以„„为,与其„„,孰若„„
2017/11/22 9
1.汉 六 年 正 月 封 功 臣 良 未 尝 有 战 斗 功 高 帝 曰 运 筹 策 帷 帐 中 决 胜 千 里 外 子 房 功 也 自 择 齐 三 万 户
/
/
//
/ /
/
汉六年正月,封功臣。良未尝有战斗功,高帝 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 择齐三万户。” 汉六年(前201年)正月,封赏功臣。张 良不曾有战功,高帝说“出谋划策于营帐之中, 决定胜负在千里之外,这就是子房的功劳。让 张良自己从齐国选择三万户作为封邑。
文言文断句方法
1、通读全文,把握大意 2、先易后难,攻破难点 3、寻找标志,辅助断句
2017/11/22
8
一、查找名(代)词断句法 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宾语或定语,在它 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 阅读中,要随时标出文段中的重要的名词, 特别是专有名词,人名、地名、事名、物名、 官名、族名、国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 朝代名、官职名等。然后再考虑:什么人,怎 么样,为什么,采用什么方式,取得什么效果。
2017/11/22 29
☆当堂断句练习:
积善多者虽有一恶是为过失未足以亡积恶多者 虽有一善是为误中未足以存人君闻此可以悚惧 布衣闻此可以改容。 积善多者/虽有一恶/是为过失/未足以亡/积恶 多者/虽有一善/是为误中/未足以存/人君闻此/ 可以悚惧/布衣闻此/可以改容。
善事如果做得多,偶尔做了一件 坏事,也只能算是失误,不足以导致灭 亡。而坏事做多了,偶尔做了一件善事, 也只能算是不小心做的,不足以求得生 存。 2017/11/22
2017/11/22 25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 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左右皆呼万岁。 汝 心 之 固 /固 不 可 彻 /曾 不 若 孀 妻 弱 子 /虽 我 之 死 /有 子 存 焉 /子 又 生 孙 /孙 又 生 子 / 子 又 有 子 /子 又 有 孙 /子 子 孙 孙 无 穷 匮 也。
2017/11/22 11
二、借助动词,特别是表说话 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词断句。
在文言文中,可借助动词,特别是 “曰”“云”“言”“谓”等表说话的动词 作为标志进行断句。 文言句式中,主谓结构居多,但主语常省略, 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 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
2017/11/22 12
2017/11/22
16
句首虚词:夫、盖、至若、若夫、初、 惟、凡、今、且夫、嗟夫等常用于一句话 的开头,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句尾虚词:也、矣、焉、耳等经常用 于陈述句末尾;与(欤)、邪(耶)、乎 等经常用于疑问句末尾;哉、夫等经常用 于感叹句末尾。它们的后面一般要断开。 句中虚词:以、于、为、则、而,往 往用于句中,这些词前后一般不断句。
2017/11/22 14
诸葛亮之次渭滨关中 震动魏明帝深惧晋宣 王战乃遣辛毗为军师
诸葛亮再次率大军到达渭水的边上,整个关中(指长安凉州一代) 民心不稳,魏明帝很害怕司马懿会出战看,所以派遣辛毗做军队的 司马(官位,等于监军)。
2017/11/22 15
/ /
/
三、借助虚词位置断句。
古人写文章,不用标点符号,他 们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 标志。尤其是一些语气词和连词 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
什么叫断句
古书无标点,古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常常 在一句话的末了用“。”断开,叫“句”;在一 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 ( dò u )。现代用的标点符号是“句读”的发展, 所以用标点符号给古书断句也可以叫断句读。 断句是考察文言文的传统方式,是学习文言 文的基本功,从前的大学入学国文考试,多采用 此题型。
30
⑶察反复,定句读
反复,特别是间隔反复,在文言文中是 相当常见的修辞方法。
例9:向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
⑵据排偶,定句读
排比、对偶是文言文常见的修辞 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 文的一大特点。这一特点,又为我们断 句提供了方便。 例8: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 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 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 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017/11/22 28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 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 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 之∕ 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外连 横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这一段文字之中,“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 是对偶;“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是排 比;“内”“外”是对照。根据这样的语言特点, 确定句读也就容易多了。
上(刘邦)尝从容与信(韩)言诸
/ / / 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 / / // / / 如臣多多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 / / / / 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 / / / 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
2017/11/22 13
/
有一次,刘邦与韩信谈论各位将领的能 力,韩信回答说各有差异。又问韩信:“依 你看来,象我这样的人能带多少人马?”韩 信答道:“陛下带十万人马还差不多。”刘 邦再问道:“那么你呢?”韩信不客气地说: “臣多多而益善耳(我是越多越好)!”刘 邦于是笑道:“你既然如此善于带兵,怎么 被我逮住了呢?”韩信沉吟半晌才说:“您 虽然带兵的能力不如我,可是您有管将的能 力啊。”
(赵困于秦)齐人、楚人救赵。赵人乏食, 粟于齐,齐王弗许。周子曰:“夫赵之于齐 楚扞蔽也犹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赵 明日患及齐楚矣且救赵高义也却秦师显名也 不务为此而爱粟为国计者过矣。”
利用重要虚词可方便快捷地为上段文字断句。
2017/11/22 21
四、借助固定的词组和句子结构断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