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

合集下载

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

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
端 走 向 世 界 制 造业 价值 链 高 端 五 是 从
的 重 要 支 撑 和 实 现 路 径 。智 能 制 造 的 目标 是 构 建 未 来 工 厂 。 智能制造将使制造过程的物料流 、 信 息流、 能量 流 和 资金 流高 效 、 调 、 协 顺 畅 .从 而 大 大 提 升 制 造 业 的 效 率 和 效
未来十年 中国制造业的发展
对 于 未 来 十 年 我 国制 造 业 的走 势 , 我 有几 个 基 本 判 断 。第一 中国 制 造 业 在未 来 十 年 内仍 然是 国 民经济 增 长 的 重 要动 力 第 二 我 国 制 造 业 在 未 来 的 十
年 内仍 将 保 持 一 定速 度 的持 续 增 长 j 第
全 国外 贸 出 口总 额 的 9% ,从 业人 员 占 0
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
我 国制 造业 已 发展 成 为 国民经 济 的
4 中 制 业 息 2 1- , 0 国 造 信 化・ 1a21 0 E
我 国全 部 工业 从 业 人 员 的 9 %。 制造 业 0
主 要产 品 的产 量 已居 世界 第 一 ( 表 1 。 见 )
 ̄ 0 51 54.
44. 17 4
99t 12 5


汽车 4 31 6 1
17 30
19 4 1 0 5 8

l l
麓 电设 鲁 ‘ 瓦 , )千 机床 C 台 , 万
生产 型 制 造 转 到 服 务 和产 品 并重 、 为客 户 提 供 增值 服 务 和解 决 方 案 为主 体 的服 务 型 制 造 四是 从 世 界 制 造 业价 值 链 低
值 约 占全 国 G P的三 分 之一 上 交税 金 D 占全部 工 业 的 9% ,工业 制 成 品 出 口 占 0

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理解和认识

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理解和认识

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理解和认识
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可以被理解为中国制造业的升级和转型过程。

传统的中国制造业主要依靠廉价劳动力和低成本生产优势,生产的产品大多数量多质量一般。

而中国智造则强调技术创新、智能制造和高质量产品的生产。

中国智造的核心是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的提升。

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战略,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同时,中国也加强了知识产权保护,以提供更好的创新环境。

中国智造注重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例如,在智能制造方面,中国企业开始引入机器人、自动化设备等先进技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减少人工错误。

在产品质量方面,中国企业开始注重研发和设计,提高产品的品质和附加值。

中国智造也强调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制造。

中国企业开始关注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通过绿色技术的应用和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中国智造的目标是提升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工业转型。

它不仅是中国制造业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通过中国智造,中国企业可以更好地适应全球竞争,并在全球价值链中占据更高的位置。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例子 -回复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例子 -回复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例子-回复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例子,是中国近年来迅猛发展的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大国,一直以来以低成本、大规模生产而著称,但由于成本逐渐上升和国际市场竞争激烈,中国开始加快转型,提升创新能力和技术含量,从而实现由制造业向智能制造、智慧制造的转变。

一、中国制造业的现状中国制造业在全球市场占有重要地位,但长期以来主要依赖低端产品、中低技术的生产模式,存在着劳动力成本上升、环境污染等问题。

在当前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和贸易保护主义上升的背景下,中国制造业面临的压力日益加大。

二、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为了应对制造业发展面临的艰难局面,中国开始着手进行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加速,智能制造越来越成为国际制造业的发展趋势。

中国意识到必须从规模型经济向质量、效率和创新型经济转变,加快推进制造业的智能化和信息化。

三、中国智造的支撑环境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大力推动产学研结合,提高科技创新的活跃性和质量。

建立了一系列研发机构和科技创新平台,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创新资源。

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提升数据分析、云计算等核心技术的发展水平。

四、中国智造的典型案例(一)以华为为例华为是中国知名的科技公司,始终将技术创新视为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近年来,华为在5G技术研发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成为全球领先的通信设备制造商。

华为在研发上的投入非常大,聚焦于核心技术的突破和自主知识产权的获取。

通过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使得华为在智能制造领域具备了较高的竞争力。

(二)以远大智能装备为例远大智能装备是一家专注于智能制造设备研发和生产的公司。

该公司针对制造业的技术需求和市场需求,积极推动设备智能化,研发了一系列高质量、高性能的智能制造设备。

远大智能装备的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为中国制造业的智能升级做出了积极贡献。

思想汇报结合时政热点

思想汇报结合时政热点

思想汇报结合时政热点思想汇报:加强国家能力建设,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近年来,不断发展壮大的中国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变革是不可忽视的。

我国逐渐由产品大国迈向制造强国,但还有一段距离远未到达的目标是从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智造。

当前,全球制造业竞争日益激烈,中国面临着许多挑战。

一方面,原材料价格上涨、人工成本提高、环境治理等问题使得中国制造的竞争力下降。

另一方面,技术创新和智能化制造的浪潮正在席卷全球,其他国家也在不断加大投入,加速推动技术升级和产业升级。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制造业必须加强国家能力建设,在加快技术创新的同时,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

首先,加强国家能力建设是实现中国智造的重要前提。

国家需要有强大的科技创新实力和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能力,只有这样,中国制造业才能实现从跟随他人创新到引领潮流的转变。

要实现这一目标,各级政府要加大对科研机构和企业的支持力度,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投入。

同时,还要鼓励企业增加自主研发投入,培养和引进高层次的科技人才,提升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

其次,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需要加强产学研结合,提高科技创新的实际效益。

科研机构和高校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深化产学研结合,通过技术转移和人员流动等方式,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同时,要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利用,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鼓励和保护创新者的权益,使得创新成果能够更好地转化为生产力。

第三,加快推进智能化制造是实现中国智造的重要途径。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智能化制造已经成为全球制造业发展的主流。

中国制造业要实现从传统制造到智能制造的重大转变,必须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

要加强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研发和应用,推动工业互联网的建设,实现设备、物流、管理等各个环节的智能化。

同时,还要加强相关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从事智能化制造的人员素质和技术水平。

最后,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申论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申论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申论一、引言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推进,我国制造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地位逐步提升。

然而,传统制造业的发展模式存在产品质量难以保证、品牌形象提升受阻、国民热衷海外消费等问题。

为实现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必须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

本文将围绕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转变,分析其背景、挑战及对策,探讨如何推动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二、背景分析1. 国际竞争压力增大:近年来,发达国家纷纷提出重振制造业的战略,新兴市场国家也在加快发展制造业。

在国际竞争愈发激烈的背景下,我国制造业需要提高竞争力,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变。

2. 国内资源环境约束:随着人口红利逐渐消失,资源环境约束加强,传统制造业的发展模式已不再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3. 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挑战1. 创新能力不足:尽管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创新能力不足成为制约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因素。

2. 产业链条不完善:我国制造业产业链条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上下游企业协同创新能力较弱,制约了制造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3. 人才短缺: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新兴领域对人才需求较高,但我国目前人才储备尚不足以满足产业发展需求。

四、对策建议1. 加强创新能力培育:政府和企业应加大研发投入,提高创新能力。

同时,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2. 完善产业链条:政府要发挥引导作用,推动产业链条上下游企业加强合作,实现产业链条的优化升级。

3. 培育人才队伍: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人才素质。

同时,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培养一批具备创新能力、国际视野的制造业人才。

4. 推动智能化改造:加强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新兴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5. 提升品牌形象:加强品牌建设,提升品牌形象,增强消费者对国产品牌的信心。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
蓝色创 业谷 按 照一 器多区、分类 集 群 模 式 布局 培育起一 批 众创空间、专业 孵 化 器 和中试 生 产 基 地,打造了威 海 市 3D打印创新应用服务中心、智能投影谷 等专业孵化器。
目前,3D打印应用服务中心共有已 授权和申请中的发明专利45项,授权实 用新型专利42项,授权外观专利24项,
以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为核心的第 三 次 工 业革命即 将 到 来,从加 工贸易起 步、以资源环境过度消耗为代价、依 赖 低 廉 劳 动力成 本、缺 乏 核心 技 术 和自主 品牌之痛的“中国制造”形象正在远去, “中国智 造”将成 为中国制 造 业由大 到 强、实 现 跨 越 式 发 展、在创 新 和 综 合 竞 争力进入世界前列的新名片。
在 蓝色创 业 谷 创 新 创 业 孵 化平台 的 作用 下,三合 永 新 能 源、先 临 三 维、 德瑞博新能源汽车、威翼光电等一大批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 术企业在 这 里 发 展 壮 大。截 止 到 现 在,进 驻 企 业 1 2 0 多 家,技 术领 域 涉及 到 高 端 装 备 制 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领域,成为众 多“中国智造”企业的温床。
从 19 5 6 年 开 始 至今,中国重 汽已 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重型汽车生产基 地,产品出口全 球 9 6 个 国家,连 续1 2 年 位 居 全 国重卡行业 出口首位。在中国重 汽的每一个工 业园区里,“用人品打造 精品,用精品奉献社会”这句标 语总会 出现 在 最 显眼的位 置。这不 仅仅是 一 个宣传口号,更 是 对“中国制造”沉甸 甸的责任。
4 6 - 社会 - SOCIETY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
如何提升“中国制造”的质量水平,夯实“中国制造”的质量基 础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重大问题,同时也是实现“中国智造”的重 要保障。

2023国考申论范文:品质人才双管齐下——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

2023国考申论范文:品质人才双管齐下——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

2023国考申论范文:品质人才双管齐下——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科技的飞速进步,中国制造业正面临着巨大的转型升级的压力和机遇。

要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转变,品质人才的培育和双管齐下的措施是不行或缺的。

本文将从制造业现状出发,分析品质人才的重要性,以及实行双管齐下措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制造业现状与品质人才需求目前,中国制造业整体进步水平已连年提升,但与世界先进制造业大国相比仍有差距。

一方面,中国制造业仍以中低端产品为主,技术含量不高,产品创新能力较弱;另一方面,制造业在落后于发达国家的同时,也面临着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环境压力增大等挑战,迫切需要实现制造业的升级换代。

在这一背景下,品质人才的培育对于中国制造业的持续进步至关重要。

品质人才在产品工艺和质量管理上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能够推动企业提升产品的质量,提高生产工艺的稳定性和环境友好型,并通过创新思维推动产品升级和技术进步。

二、品质人才培育的重要性1. 提升产品质量品质人才具备优秀的产品测试、分析和诊断能力,能够准确找出产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通过加强质量管理和工艺改进,将产品的缺陷降至最低,提升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满足市场需求。

2. 发挥创新潜力品质人才重视细节,擅长发现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案,具备独立沉思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他们能够运用前沿的科学技术,深度开掘产品潜力,实现技术创新和冲破。

3. 推动技术进步品质人才具备广泛的知识面和综合的技能,能够增进不同领域的交叉融合,推动技术的跨界应用和颠覆性创新。

他们在精通基础知识的同时,也需要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搭建起多领域、跨机构间的创新合作平台。

三、双管齐下的措施要实现品质人才的培育,需要实行双管齐下的措施,即教育培训和企业实践相结合、学校与企业紧密合作。

1. 教育培训(1)大力提高教育质量。

加强教育教学改革,重视培育同砚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在教育体系中设立相关课程或专业,为同砚提供品质人才培育的基础。

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

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
2008年底,发源于美国的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 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模式,这次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迅速传导至我国的实体 经济。外部需求萎缩、原材料成本上升、出口退税政策变化、融资困难加剧 等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使得我国中小企业生存环境异常严峻。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定位于低劳动力成本为特点的 中国制造,高耗能、劳动密集型生产是其主要特征。长期以来,其产业位势 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下游,在供需两方面受制于国际市场。国际金融危机的出 现,使我国中小企业在研发创新、生产制造、营销服务、人力资源管理和财 务管理等方面的积弊进一步暴露出来,并严重制约着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
图表:调查企业性质分布
三资 9.4%
民营 71.0%
国有 19.6%
图表:调查企业行业分布
其他 14.9%
服装 13.1% 食品 4.7% 医药 8.4% 化工 6.5%
机械 16.8% 汽配 17.8%
电子 17.8%
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 3
然而,历史总是公平的,在带来困难的同时,往往蕴藏着机遇。 如果我国的中小企业能够清醒地意识到上述问题,积极转变思路、采 取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在经历短期的阵痛之后,抓住经济调整后的发展机 遇,实现再次腾飞,那么由这次金融危机所引发的一系列不利影响,就能够 成为我国中小企业认识自己、改造自己、走出困境的历史机遇。 2010年3月开始,计世资讯与金蝶软件合作,通过现场访问、电话访 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对我国中小企业展开调查,希望了解我国中小企业的 现状与发展、中小企业所面临的困境以及中小企业自身为走出困境所做的努 力。其目的是对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生存状况进行全面理性的深层次思考, 并对一些企业所做的卓有成效的努力进行提炼和归纳,以期能够为国内的中 小企业提供可资借鉴的参考。

智能制造: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

智能制造: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

智能制造: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引言智能制造是指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运用智能设备和智能算法实现制造过程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制造模式。

在中国,制造业一直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为经济增长和就业提供了重要支撑。

然而,传统的制造模式面临着生产效率低下、成本高昂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智能制造的兴起为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也推动了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变。

智能制造的优势智能制造以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为特征,具有以下优势:1.提高生产效率:智能制造利用智能设备和算法实现了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2.降低成本:智能制造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特点可以减少人力成本和人为错误,降低制造成本。

3.提高产品质量:智能制造能够通过数据分析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和纠正生产过程中的问题,提高产品质量。

4.增强灵活性:智能制造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可以实现按需定制和快速响应市场需求。

5.降低环境污染:智能制造利用先进的环保技术和管理手段,减少了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

智能制造的应用领域智能制造的应用涵盖了各个领域,包括汽车制造、电子制造、机械制造等。

以下是几个具体的应用案例:汽车制造智能制造在汽车制造行业的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汽车制造企业可以利用智能设备和传感器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生产问题。

同时,智能制造还可以帮助汽车制造企业实现汽车的智能化,包括自动驾驶、智能导航等功能。

电子制造电子制造行业也是智能制造的重要应用领域。

通过智能设备和智能算法的应用,电子制造企业可以提高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有效减少人为错误,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同时,智能制造还可以帮助电子制造企业实现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实现智能家居产品的生产。

机械制造智能制造对于机械制造行业的影响也十分显著。

机械制造企业可以利用智能设备和算法实现生产线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另外,智能制造还可以帮助机械制造企业实现数字化生产和远程监控,提高生产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申论范文:品质人才双管齐下——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

申论范文:品质人才双管齐下——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

精品文档供您编辑修改使用专业品质权威编制人: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________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团队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或复制使用后,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全文可编辑,以便您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同时,本团队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资料,如办公资料、职场资料、生活资料、学习资料、课堂资料、阅读资料、知识资料、党建资料、教育资料、其他资料等等,想学习、参考、使用不同格式和写法的资料,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office materials, workplace materials, lifestylematerials, learning materials, classroom materials, reading materials, knowledge materials, party building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申论范文:品质人才双管齐下——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近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令世人瞩目标成就,从“中国制造”逐步向“中国智造”转变。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例子 -回复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例子 -回复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例子-回复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转变是中国经济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科技进步和创新意识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关注产品质量、创新能力以及国际竞争力。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以几个例子为主题,展示中国制造业如何转变为中国智造业,并探讨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第一个例子是华为。

华为作为中国最大的电信设备制造商之一,一直致力于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

在全球范围内,华为一直是5G技术的领导者。

华为的成功关键在于其持续不断的研发投入,以及对技术创新的重视。

华为也积极开展与全球顶尖大学的合作,并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优秀人才。

这些举措使得华为能够在全球市场上与其他手机厂商竞争,并成为中国智造的代表之一。

第二个例子是小米。

小米是一家以智能手机和消费电子产品闻名的中国公司。

小米在产品设计和用户体验上注重创新,并把消费者需求放在首位。

小米不仅仅制造手机,还提供了一整套生态系统,包括智能家居设备、智能穿戴设备等。

小米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成为全球销量排名前列的智能手机品牌之一。

小米的成功证明了中国企业不仅可以通过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同时也能够赢得国际竞争力。

第三个例子是海尔。

作为中国最大的家电制造企业之一,海尔一直以来致力于推动智能家居的发展。

海尔利用物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使其产品变得更加智能化和便捷。

海尔还引入了用户共创平台,鼓励用户参与产品设计和创新。

海尔通过持续不断的创新,成功打造了一系列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智能家电产品。

以上三个例子展示了中国制造业如何从传统制造转变为智能制造的过程。

这个转变的原因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首先,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推动创新和技术发展。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举措,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创新能力,同时提供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等政策措施。

这些政策的推动为中国制造业的创新提供了坚实基础。

其次,中国企业逐渐重视产品质量和用户需求。

传统上,中国制造业以低成本和大规模生产闻名。

然而,随着品牌竞争的加剧和消费者意识的提高,中国企业开始注重提高产品质量,并积极与消费者互动和沟通。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

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之于当代青年的责任摘要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融入世界经济的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有一天你发现,在国外的大大小小的商场里面,大多贴上了“made in China”的标签,世界经济越来越离不开中国,因为中国源源不断的提供着中国制造的商品。

但是中国制造正面临质量不好,大路货,技术基础差的现状。

过度投资生产,将阻碍国内消费,阻碍建构消费驱动的、创新型的经济。

中国制造急速扩张,但是传统的生产方式却给我带了巨大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并且随着中国制造在世界的普及,西方的贸易壁垒更为森严。

中国制造必须要转型。

从创新、改革入手,提高生产效率、资源利用率、向环境友好型的制造业转变。

关键词中国制造,中国智造,转型,大学生引言二十一世纪,中国作为劳动力大国,已经使“中国制造”遍布全球,从细小的螺丝螺帽到大型的设备机器,从最简易的纺织到精密仪器,中国制造为世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廉价”的中国制造究竟能走多远?西方森严的贸易壁垒、度开发带来的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机器人取代人工劳动力……中国正迫切地需要一个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转型。

为什么要转型?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融入世界经济的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有一天你发现,在国外的大大小小的商场里面,大多贴上了“made in China”的标签,世界经济越来越离不开中国,因为中国源源不断的提供着中国制造的商品,但是如果你问一个外国人,对中国制造的印象如何?那么无疑就是,“廉价”,就像德国制造给人以“质量好”,日本制造给人以“技术领先”一样,“廉价”是中国制造的一个标签。

我们总是要说,物美价廉,事实上,真正能做到物美价廉的很少,中国制造在廉价的同时,也顶着一顶这样的帽子,那就是,质量不好,大路货,技术基础差。

中国自身也忧虑产能过剩。

如果产能过剩企业不能卖出产品,他们将铤而走险不履行偿贷责任。

如果企业继续过度投资生产,将阻碍国内消费,阻碍建构消费驱动的、创新型的经济。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例子 -回复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例子 -回复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例子-回复文章题目: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崛起:云从技术的新革命引言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迅速崛起为全球制造业的中心。

然而,在全球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中国正逐渐从简单的制造业转向高端智能制造领域。

在新的产业革命中,云从技术成为推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驱动力。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介绍中国制造业向中国智造的转变,并探讨云从技术在此过程中的作用。

一、中国制造业的崛起中国在过去几十年间成为全球制造业的工厂,以其低成本和大规模生产的优势在全球市场中连续获得竞争优势。

这使得中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的龙头,众多跨国公司纷纷将制造基地转移到中国。

中国制造业的迅速崛起对中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也暴露了一些问题。

二、中国制造业的问题与挑战1. 低附加值产品问题:中国制造业主要以生产低附加值产品为主,产品竞争力依赖于低工资和廉价原材料。

这导致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仍然处于较低的位置。

2. 研发和创新投入不足:中国在研发和创新投入方面相对落后。

中国制造业缺乏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高端技术和产品主要依赖于国外引进。

3. 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随着中国制造业规模的扩大,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日益突出。

传统制造业模式对环境的破坏以及对能源和原材料的浪费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

三、中国智造的崛起中国政府意识到中国制造业的困境和挑战,积极推动中国制造业向智能制造转型。

中国智造的核心是提升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并加强研发和创新能力。

一项重要的推动力是云从技术(Industrial 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IoT)的快速发展。

1. 云从技术与中国智造的关系云从技术是指通过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将各个环节的设备、工厂和供应链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管理和高效运营的技术体系。

云从技术为中国智造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有助于解决传统制造业面临的问题。

2. 云从技术的应用领域a) 智能制造:云从技术可通过实时数据采集与分析,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控制和优化。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
在这场消费变局变化之前,中国制造一直是跟随世界的脚步“追着跑”。尽管中国 已经是全球制造业规模最大的国家,全世界近一半的主要工业品都打着“中国制造”的 标签,但是“中国制造”依然没有完全摆脱“低端锁定”“无芯无脑”的刻板印象。新 的消费变局使得中国制造业有更大的机会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 |CHINA INDUSTRY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总编辑 曾纯
这样的用户需求变局,让全球所有的制造企业,包括GE、海尔、西门子在内,都 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竞争的焦点在于谁更了解客户,谁能更好地满足用户个性化的需 求。而客户的“个性化”的需求又与制造企业的“规模化”制造形成了矛盾,谁能更 好、更智能地解决这些矛盾呢?
要适应这样的需求,不管2C企业还是2B企业,都得建立以用户交互为核心的商业 模式。以用户为中心,意味着企业必须成为“社会化商业企业”,企业与生态链、与用 户在同一个平台上建立“零距离”的关系,拆掉企业“围墙”,从内部协同实现社会化 协同,因为只有社会化的大范围协同,才有可能快速、个性化、高质量地满足用户需 求。这是“用户的鼠标点击决定工业形态”的时代,要求商业和生产实现一体化。
除了消费者“口味”变化带来的产业变局外,我们看到的另一个巨大变量来自基础 技术变局。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移动通信等技术,将在我们正在进入的智能时 代“无孔不入”,深刻影响未来的产业变革,它们“赋能”各行各业,为产业创新提供 强劲的动能。
在2019世界制造业大会期间举办的“国家制造强国建设专家论坛”上,各位嘉宾围 绕“‘中国智造’新路径”进行的种种阐释,恰好为我们展示了从“中国制造”到“中 国智造”的发展逻辑和实现途径。
卷首语
From the Editor

变中国制造为中国“智”造

变中国制造为中国“智”造

变中国制造为中国“智”造“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遍及全球,中国拥有了“世界工厂”的地位。

但是,世界对“中国制造”毁誉参半,中国对自己的“世界工厂”地位褒贬不一。

据称,在国际上将中国称为“世界工厂”的说法最早源自2001年日本通产省发表的白皮书。

再往前追溯,英国、美国和日本以其强大的创新和制造能力,也曾先后扮演过“世界工厂”的角色,源源不断地制造出各种产品、机器和设备。

英国于19世纪中期成为“世界工厂”,它创立了以蒸汽机为动力、分工合作与规模生产的近代工厂,掌握了国际分工的主动权,是全球制造中心和财富集散中心。

类似英国,美国也是通过执新一轮工业革命之牛耳而成为“世界工厂”的。

美国用一系列知名品牌来标识自己“世界工厂”的地位,创立了“泰勒制”与“福特流水生产线”,奠定了现代工厂的基础。

战后的日本则是通过“重化学工业化”、“加工贸易立国”和“技术立国”,成为新兴的“世界工厂”。

它不仅实现了企业生产方式的革命,如“丰田模式”,还实现了资本主义组织方式的革命,即所谓“日本式经营”,如终身雇佣、年功序列和企业内工会等。

就英、美、日的历史经验来看,“世界工厂”一般应具备这样一些条件:该国的工业生产能力、研发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已位于世界同类企业和行业的前列;工业品出口额必须占到世界总额的较大比例,能影响甚至决定世界市场的供求关系、价格走向及未来市场的发展趋势;该国的工业生产不仅为世界大规模地提供各类物品,而且为世界贡献了批量科学技术及全新的管理经验,使世界工业文明跃上新的台阶。

可以说,与昔日“世界工厂”相比,当今中国的“世界工厂”无论从质还是量的方面衡量都仍有相当大的差距。

“Made in China”长期以来似乎是廉价产品的代名词。

中国目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比例很低,诸多行业的对外技术依存度超过50%,而作为前“世界工厂”的美国和日本,这一比例却仅占5%左右。

很多无自主品牌、无自主设计、无核心技术的“三无”中资企业,仅靠代工生产来赚取微薄的利润。

中国制造2025的名词解释

中国制造2025的名词解释

中国制造2025的名词解释
中国制造2025(Made in China 2025)是中国政府于2015年发布的一项战略计划,旨在推进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促进中国经济由“速度型增长”转向“质量型增长”,乃至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变。

该计划提出了九大重点领域:信息技术与高端装备、航空航天及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铁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和医疗装备。

通过支持技术研究与开发、加强标准与认证、优化产业结构、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以及推动国际合作等一系列措施,力求推动中国制造业向高端智能制造转型。

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是到2025年,使中国制造业整体水平进入全球前列,中国成为全球制造强国。

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降低生产和运营成本,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推动经济结构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

然而,中国制造2025计划也引发了一些争议。

有人担心该计
划会导致中国的产能过剩问题加剧,引起国际贸易摩擦,并被指责为一种经济国家主义。

因此,中国政府在推进该计划过程中也不断进行调整和改进,力求达到合理平衡和国际合作。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申论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申论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申论“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中国制造”逐渐走向“中国智造”。

这一趋势的实现离不开科技进步、创新能力的提升以及产业升级。

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来探讨“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过程以及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科技进步的推动科技进步是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大力支持研发机构和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近年来,中国在5G通信技术、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前沿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为中国制造业的升级创造了条件。

以华为为例,作为中国领先的通信设备制造商,华为在全球范围内享有盛誉。

华为不仅在产品质量上做到了世界一流,更是在5G技术领域取得了领先地位。

这些科技创新的突破使中国的制造业从低端产品生产转向高端智能制造。

二、创新能力的提升创新能力的提升是实现中国智造的重要动力。

创新能力的提升不仅包括技术创新,还包括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等方面。

在制造业的转型过程中,中国企业将创新作为核心竞争力,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和技术人才培养,不断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

例如,中国的电动汽车行业正在经历从制造到智造的转变。

以特斯拉中国为例,特斯拉中国在电动汽车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并且在中国建立了大规模的生产基地。

这表明中国的汽车制造业正逐渐向智能化、智能制造的方向发展。

三、产业升级的驱动实现中国智造离不开产业升级的推动。

过去,中国的制造业主要集中在低附加值的领域,产品多以低成本、大规模生产为主。

但随着人工成本的上涨和国内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中国制造业必须升级为更具附加值的智能制造业,以满足消费者对高质量、个性化产品的需求。

近年来,中国家电行业正经历着从制造到智造的转变。

传统的家电制造商开始注重产品创新和智能化升级,通过加强与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企业的合作,开发更加智能化、高效节能的产品。

这种产业升级的转变使中国的家电品牌在全球市场上更加有竞争力。

总结而言,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是一个必然的历程。

浅谈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的因由

浅谈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的因由

从中国制造迈进中国智造之缘起中国,坐拥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生产国、水泥生产国、汽车生产国等名号,其世界工厂的身份是铁一般的事实。

但因我国的制造业长期处于国际制造业分工的下游,缺乏核心竞争力的中国制造不免被冠以质量低劣、低价倾销的恶名。

而随着改革的深化,中国的劳动力已不再廉价,资源消耗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亦不再奏效,为此,我国不得不提出推进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的战略决策。

在我看来,这一战略决策的提出除了有着直接的触发口、导火线,同样也有着根本性的要求、本质上的追求。

从表面上看,各发达国家陆续将设在中国的制造业基地回迁是倒逼着中国制造业转型的一大诱因。

如福特、通用将一部分制造业搬回美国;苹果斥资1亿美元在国内生产MAC电脑;日本的松下、大金、夏普等公司将制造业回迁本土;优衣库、耐克、富士康、三星纷纷在东南亚和印度开设新厂,加快了其撤离中国的脚步。

受美联储加息的影响,我国境内资本不止外流,越来越多的企业会选择撤资逃离。

而越南、印度等系列发展中国家,正慢慢去扮演产业链低端,通过低劳动力成本的优势来获得外国一些制造业外加工的机会,进而慢慢侵蚀中国制造业的份额,中国尴尬了,必须转型。

然而,我国现今仍旧处于发展中国家的阶段,在经济转型导致的企业缩减效果的作用下,企业数量势必减少,就业岗位也必然减少。

但实际上,我国的服务业尚没有足够的市场,因而非但制造业岗位会被淘汰,就连服务业部分岗位也不例外。

最好的例子就是阿里巴巴正在消灭零售实体店。

零售门店的从业人员正面临巨大的失业威胁。

同时,另一诱因在于中国制造业在里子上也面临着接连遭遇尴尬的困境。

随着国内劳动力、土地、能源成本上升,国内诸多制造型企业深陷短视的漩涡中,不忌后果、相互倾轧,地区间重复竞争问题严重。

再者,“民工荒”现象顽固且深刻,高级技工十分稀缺,经济转型过程中,阵痛频频,挑战四伏。

再有,随着国家产业政策发生变化,出口退税这一新规无疑对本土绝大缺乏核心竞争力的制造业进行了变相的打压,于是,制造业转型升级这条路,非走不可。

如何从中国制造升级到中国质造

如何从中国制造升级到中国质造

如何从中国制造升级到中国质造从中国制造升级到中国智造再到中国质造。

虽然三个中国zhi造的音相同,但其内涵大不一样。

回顾中国的制造历史经历了三个阶段。

改革开放初期是中国制造,技术基本掌握在外国手中。

而在有了互联网之后,就变成了中国智造,中国也开始掌握了一部分技术,不在完全依赖国外技术,这个时期大家可以靠研发而不是单纯的体力。

如今,中国制造已经进入了第三个阶段——中国质造,这个时候来讲,中高端消费群体已经不满足于低价但质量不好的产品,而是更偏向于性价比高的产品。

买奶粉讲究进口奶粉,认为进口奶粉有保障,小孩长得快;买手机要买苹果,苹果系统就是好用,不是国内机可比的;买汽车要买进口的,进口汽车安全耐操。

这就是目前的现状:从家居用品到交通工具等等,国民观念就是进口的比国产的好。

韩国的KC认证、日本的PSE认证。

欧洲的的CE认证,美国的FCC、UL认证。

德国的TUL、GS,这些基本上是国际认证的。

而中国的CCC 认证,只是中国的认证,得不到世界的认可。

“中国质造”已经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了,不仅使国民丧失信心,也将有损中国在国际中的形象。

谈谈我在工作中“中国质造”是怎么样的:我就是一位生产线的一线员工,从事品检一职。

我们公司是做电子元器件贴片,公司规模大,拥有员工3000多人。

订单也是络绎不绝,白班夜班交替,拼命的赶交期。

作为品检,我的职责就是检测每块板子贴片是否有缺料,缺陷,移位等等,一条线基本上都会配备2-3个品检,一天平均下来往往要看1000片左右,由于电子元器件比较多,还很小,看一片都要发费一分钟的时间。

但是为了达到每天的产量,我们基本上就是大致一看就OK了。

有些轻微的缺陷,位移基本上可以正常使用,但是时间长了就不敢保证。

公司也因质量问题丢失了好几个大客户,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老板也严厉批评了我们品质部经理,要求把质量把控好。

不久,车间突来拉来了好多设备,大家都很好奇,只看到机器上写着:深圳市思普泰克科技有限公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李毅中原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课程前言如何突破核心技术,实现产业升级转型,企业如何适应国际国内经济变革的新情况、新问题,应该思索我们自己理念和行为可以有哪些变化创新?我准备了发言,讲讲三个问题。

第一,说一说当前国民经济的增速由高速转向中高速这个历史阶段。

第二,说一说全球经济的深度调整变革给我们带来的压力和机遇。

最后,我想说一下我们怎么样适应新形势新情况新常态,企业如何创新,增强应变能力。

一、国民经济增速由高速转向中高速的历史阶段先讲第一个问题,国内经济经历了30多年高速发展,进入了中高速发展的历史阶段,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发展速度的转换期、调整改革的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的消化期,合起来讲是三期叠加,增加了经济运行的复杂性。

长期积淀形成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和结构性矛盾凸显出来制约经济健康发展,已经到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

有哪些问题?我不展开说,点个题目。

比如说科技创新能力不足,资源环境严重过载,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实际上不是部分行业,是多数行业都是过剩的,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高,数量很大,规模很大,但是质量效益不高,以及实力经济脱实向虚,地方负债过量,银行潜在风险,社会分配不公等,这些问题点起来不少。

首先肯定成绩,看到深层次问题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

那么用什么办法?只有用全面深化改革,因此改革和调整就不惜可能要禁受的阵痛,甚至要付出伤筋动骨的代价。

综合分析国民经济的潜在增速已经回落,有必要加强改进宏观调控,把发展的深度适当降下来,这样有利于我们减轻对自然环境压力,有利于我们记住精力去搞改革去搞调整。

所以对此我们应该有冷静的镇定的分析思考,经济运行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深层次矛盾交织在一起,虽然增加困难和压力,但是如果我们把握住发展速度的上下限,符合市场规律,这就是新形势下的新常态,我们企业要以积极的态度看待当前的新问题、新的情况,进而谋求自己的生存发展,创新应该成为动力的源泉。

从当前的经济形势来看也证明了我们上面的判断,国家统计局刚刚发布了一到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状况,就工业来看,第一是工业增速跟前几年比明显放缓,但是缓中趋稳,缓中有进,稳中来提质。

地区和行业的差异也逐渐增大,1-9月工业是8.5%,但是8月、9月比较低,8月6.9%,9月回来一点,说明下行趋势和压力仍然比较大。

从2008年到2013年工业增幅我给大家报个数,是12.9%,11%,15.7%,13.9%,10%,9.7%,已经降到8.5%,从08年以来大趋势是工业增速逐渐回落的。

从行业看增速较快行业集中在装备制造,有10.8%,电子制造也有11.9%,能源工业比较低,大概一到三季度只有4.5%。

分地区看各省市差别大,特别是能源资源原材料集中的省份,一到三季度增速明显的滑落,有的已经滑出了合理的范围,至于哪些省不点名。

同时在经济速度放缓同时,我们结构调整有新进展,比如节能减排、淘汰落后、化解产能过剩、质量品牌、三网融合等等见到了成效,据我们的能耗统计,一到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了6.69%,即6.7%,单位GDP能耗降了4.6%,工业降的更多,工业是6.7%。

互联网物联网应用逐渐扩大,高技术的制造业的增加值增长12.3%。

刚才讲工业是8.5%,其中高技术行业12.3%,几乎高了四个百分点。

一到三季度经济形势第二点是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回落,结构调整正在深入,长期以来依靠投资拉动经济,虽然取得很大成效,但是在经济总量迅速扩大同时也出现问题,投资规模过大、增幅过快、投资效率下降、产能过剩。

所以这几年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见到一定成效。

去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高达43.65万亿,GDP多少?GDP56.9万亿,投资44万亿,这么一比0.77,这个数字不太大。

当然我们投资其中有一些当年直接消费的,大概有2/3资本化,最后算我们投资率GDP里的投资率将近一半,长期以来要降低投资率、提高消费率没大用,投资太大。

经过调整以后,去年这么大的投资量,增幅是19.3%,不低,但是已经比十一五的增幅下降多少?下降了6个百分点,已经往下调了。

今年1到9月份全社会投资增长16.1%,继续回落,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3.5,房地产投资增长12.5%,虽然仍然在继续回落,但还是不低的。

钢铁,有色金属,水泥,平板玻璃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投资不但没有增长,投资还下降了。

应该说这是宏观调控走出一步,也是我们调整所期望达到的状况,调整是必须的,但是现在也引来了一些担忧,这样下去会不会影响我们经济增长的速度?所以这些问题应该两分法的看。

有效投资是拉动经济的关键,保持一定的合理的增幅是必要的,但是如果我们忽视了结构调整,忽视了提高效益,仍然去确保低水平的重复,违背了常态,恐怕事与愿违,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工业经济的第三个情况,是企业生产经营混乱,成本费用上升,盈利状况的分化。

企业状况应该是有起有落,有喜有忧,你不可能要求所有的企业箭头永远向上,有起有落,有忧有喜这是常态。

当前市场不足,1到9月份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虽然增长12%,不算低,但是打开看,其中食品、服装、鞋帽、家电、日用品的增幅都在10%左右,没有到12%,一到九月份进出口折成美元,以美元统计的话,我们还是增长了3.3%,其中出口增长5.1。

其中大家知道美元是贬值了,美元贬值相对于人民币升值,按美元算我们增长率高,按人民币算增长率还没这么高。

生产者产品出厂价格指数就PTI,连续31个月负增长,工厂企业生产产品价格就全国来说连续31个月下降,不知道为什么CPI是连续上升,大家分析下这钱到底让谁赚了。

企业付出了代价,消费者都付了钱,没有得到好处。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期末应收帐款增加11.3%,产成品库存增加了15.6%,财务费用增长了14.6%,但是销售收入只增长了8.3%,前面三个指标的增幅远元高于同期销售收入的增幅,这就说明经济状况不是太好。

企业反映银行抽贷、压贷、停贷的现象增加,当然银行有银行的难处,我讲我们工业企业大家的反映。

企业成本费用一到三季度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成本多少?86.06,比上半年又增长了1毛6,吃掉了利润。

企业五险一金总量达到工资总额的一半,我们企业给员工发工资,发1000块,要付50块五险一金。

我不客气讲这个数字全世界比较高。

当然企业利润还是在不断地增加,但是行业差距增大。

1到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7.9%。

现在有两个数,1到8月份是10%。

昨天我得到新的数据,说一个月的增幅是7.9%。

这个要分析一下为什么这两个数字有这么大的差别,是不是9月份有效率更差一点?销售利润率5.5%,工业企业的销售利润率只有5.5%。

其中市场状况比较好的行业比如汽车、轻工、纺织、电子制造利润增长比较多,原材料行业的利润增长有限,同比还是回落的,增幅在回落的。

冶金、有色、石油利润只增长了1%、2%,特别是煤炭行业利润下降了46.1%,煤炭协会三季度煤炭产量下降7%。

1-3季度的利润下降了46.1%,煤炭行业又回到了困难的境地。

以上第一个问题就是说,对当前经济运行新情况、新问题、新常态应该怎么看。

二、全球经济深度调整变革带来的压力和机遇第二个问题,全球经济深度调整变革给我国经济带来双重压力和新的机遇,先说美国。

美国吸取了由于次贷危机,先是它两房公司倒台,接着雷曼兄弟公司倒台,接着5个银行倒台,制造了金融危机,波及美国全国,影响全世界。

美国吸取深刻教训,通过对去工业化,和过度依赖虚拟经济的反思,它在09年提出再工业化、重振制造业、本土回归等新的战略,相应出台一系列的支持实体经济的改革措施,应该说已经见到了成效。

据了解它的新战略,有以下几个主要的内容:第一是2009年提出的重振制造业,是美国经济长远发展的重要战略,相继出台了制造业促进法案,企业税收改革方案。

第二措施是加大对先进制造业投入,比如高端设备制造、清洁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等等,鼓励企业创新。

第三个措施,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和我们一样,高铁、道路桥梁、智能电网、航空系统、城市基础设施等等。

第四,大力促进出口。

奥巴马提出从2010年开始,五年之内出口要翻番。

第五个措施,加强对企业扶持,行业也有这个问题,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此外还十分重视人才培养,加大对高校理工科、社区大学的投入,他们重视技术工人、蓝领层的培养,这和德国异曲同工。

美国上述措施已经见到成效,制造业在美国GDP比重去年达到了13.9%,比2009年上升了两个百分点,制造业对GDP增幅的贡献率2012年、2013年分别提高到27.5%和44%,有资料报告,2013年制造业对GDP增幅贡献甚至高于同期服务业的贡献。

2013年美国制造业出口额比09年增长了49%,增长了几乎一半。

近几年据了解,大概有14%的美国公司把他们的生产工厂从国外迁回到本土,从而创造了新的就业岗位,目前美国失业率降到6.1%,更长远的意义的是,美国现在有一批高端新兴产业发展迅速,将继续占领全球制造业的制高点。

过去制造业迁走,现在发展高端制造。

再说德国,德国提出工业4.0理念,并于2013年纳入了高技术战略2020,旨在通过互联网将新技术提升,对新技术提升制造业水平,确保德国制造未来继续引领全世界制造业的新潮流。

制造业将基于新一代技术,实现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流行化,工业进入了4.0阶段。

什么叫工业4.0?它的战略内容比较专业,讲起来比较拗嘴。

终端系统、智能控制系统、通信设施,把它组合起来,这样使我们的制造业的设备,制造业的物理单元就活了,有计算、设计、通信、精准控制、远程协调和自制自动的功能,把机器物理单元和智能控制结合起来形成一体,用什么结合?用物联网,互联网。

这个大系统实现人和人,人和机器,机器和机器、制造和服务之间关联。

智能制造另外一个概念,智能制造由用户全流程参加,产生了个人定制、众包设计,就是用户要参加设计,众包设计,群众的众,包括的包,这是新理念,创造多品种、小批量、柔性化生产方式。

过去少品种、大批量、连续化、规模化,产生了个人定制,同时出现了一个多品种、小批量、柔性化这样的生产模式。

尽管德国拥有世界一流装备和技术,但是为了保持竞争优势继续占领全球制造业制高点,德国提出工业4.0战略,实现第三次工业革命中先声夺人。

德国的远见卓识应该值得我们借鉴。

再看我们新兴经济体和资源产国,他们怎么样进行变革和调整?发展中国家大部分有劳动力和市场优势,不少国家还有丰富的资源,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正在向发达国家迈进。

资源富足的国家,巴西铁矿,澳大利亚铁矿,印度的铁矿,南非的煤矿、铁矿和一些有色金属,像欧佩克的石油,资源富足国家他们积累了雄厚资本,不再甘心出口资源和低级原材料,要深加工,发展自己的现代工业体系,在高起点建立自己的工业,经济实力和竞争力得到了加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