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蝗种苗繁殖技术

合集下载

养蚂蚱怎么养殖技术

养蚂蚱怎么养殖技术

养蚂蚱怎么养殖技术引言蚂蚱是一种常见的昆虫,它们具有高度的适应性以及繁殖能力强的特点。

由于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养殖蚂蚱已经成为一种新兴的养殖产业。

本文将介绍养殖蚂蚱的技术要点,包括蚂蚱的选种与繁殖、饲料的选择与管理、生态环境的调控以及疾病防治等方面的内容。

1. 蚂蚱的选种与繁殖1.1 选种:选择健康、体形完整的成年蚂蚱进行繁殖。

可以考虑选用养殖场养殖的品种,如高产种、快繁种等。

1.2 繁殖:繁殖蚂蚱可以通过自然繁殖或人工繁殖。

自然繁殖可供应种蚂蚱较少,所以建议采用人工繁殖。

人工繁殖主要通过分枝法或分箱法进行。

2. 饲料的选择与管理2.1 饲料的选择:蚂蚱的主要饲料包括谷类、麦麸、豆粕等。

选用优质的饲料可以提高蚂蚱的生长速度和素质。

2.2 饲料的管理:饲料的投喂应定量、定时进行,避免过度喂养或不及时补充。

同时,饲养过程中注意饲料的储存,保持饲料的新鲜度。

3. 生态环境的调控3.1 温度调控:蚂蚱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0-30摄氏度。

在蚂蚱的饲养环境中,要保持温度的稳定,并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

3.2 湿度控制:蚂蚱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湿度条件。

通常,蚂蚱的生长湿度为50%-70%。

可以通过加湿器或者适当增加水的使用量来控制湿度。

3.3 光照管理:蚂蚱需要适度的光照来促进其生长发育。

一般情况下,每天提供8-12小时的自然光照即可。

需要注意避免强光直射。

4. 疾病防治4.1 疾病的预防:建立健康的饲养环境,保持良好的卫生卫生条件是预防疾病的关键。

定期清理蚂蚱的饲养箱、更换饲料等措施有助于减少疾病的发生。

4.2 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一旦发现蚂蚱出现不正常的症状,应及时进行诊断与治疗。

常见的蚂蚱疾病包括感染病、寄生虫等,可以采取合理的药物治疗或其他物理方法进行控制。

结论通过正确的选种与繁殖、科学的饲料管理、适宜的生态环境调控以及疾病的防治,可以有效提高养殖蚂蚱的产量和质量。

在养殖过程中,养殖者应保持对蚂蚱的观察与调控,以确保养殖效益的最大化。

养殖水蛭的注意事项及技术

养殖水蛭的注意事项及技术

养殖水蛭的注意事项及技术养殖水蛭的注意事项及技术水蛭养殖是利用野生水蛭等已经被人类驯化的生物,目前有金钱宽体水蛭、菲牛蛭等野生水蛭生物的生理机能,通过人工饲养、繁殖,使其将饲料等生物转变为生物能,以取得水蛭的机体和药材等生物产品的生产。

那么养殖水蛭需要注意什么问题?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养殖水蛭的注意事项及技术,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养殖水蛭的注意事项及技术养殖水蛭注意事项一是做好相应的知识储备。

计划养殖前先参加学习培训,到养殖场实地参观学习,再动手养殖。

二是因地制宜。

根据各地具体气候和水域条件,充分利用现有的适合水蛭养殖池塘,节省建设投入,降低风险。

三是充分发挥肥料的作用。

积极培肥水质,为水蛭提供天然饵料。

但要控制肥料施用的质量和次数,确保水质和饵料丰富,但不宜过肥,否则容易造成水蛭缺氧,从而影响其的生长发育。

四是合理饲喂。

提高饲料利用率,利用本地天然饵料资源。

五是要有合适的苗种来源。

野外采集要注意品种选择。

六是做好水蛭病害防治工作。

遵循水蛭的生活习性和生病规律,做好疾病预防工作,促使水蛭健康成长;在水蛭生病后,切忌盲目用药或乱用药。

水蛭养殖技术设防逃网为防止水蛭逃跑,引种后不得直接将水蛭投放到池塘里。

在池塘内侧设置水蛭防逃网,高度在80厘米以上。

在池塘周边选择一块阴凉潮湿的地方,将水蛭放到里面,让其自行爬进池塘。

大量放养水生植物因水蛭怕阳光直射,应放养水葫芦和浮萍,既可作为田螺饲料,又可遮光,有助于水蛭在上面产卵。

供给充足饲料每公顷水面应投入约750公斤田螺。

此外,每周为水蛭投放不含盐的畜禽血块1次,放置时间不超过两天。

将血块放在木块上,使其浮在水面上,水蛭嗅到味后便可爬上采食。

繁殖期注意观察水位水蛭在覆盖物下的泥土中繁殖,繁殖期内,若水漫过土床约7天,水蛭卵就会因缺氧而死,应注意察看。

及时捕获一般在10月捕获。

打捞出来的水蛭按大、中、小规格分开,中等的应马上加工成干品后出售;小的另外放在一个池中继续养殖。

水蛭怎样繁殖与孵化

水蛭怎样繁殖与孵化

水蛭怎样繁殖与孵化水蛭是一味常用中药,功能破血、逐瘀、通经,治蓄血、积聚、妇女闭经、干血成痨、跌打损伤、目赤痛、云翳等。

那么水蛭是怎样繁殖与孵化的呢?下面店铺就带大家一起来详细了解下吧。

水蛭怎样繁殖与孵化答:水蛭雌雄同体,异体受精,每个成熟的水蛭都有繁殖能力。

水蛭交配一般在疏湿的土壤中进行。

交配后一个月开始产卵茧。

5月中旬至6。

月上旬、平均温度19~24~C时为产卵盛期。

卵茧产出后经16-25日孵出幼蛭。

在人工养殖情况下,可把卵茧选出来,放在适宜的环境下集中孵化。

在卵茧孵化时期,要尽量避免在平台上走动,以免踩破卵茧。

平台面可覆盖一层水草,以保持湿润,若到下雨天气要疏通溢水口。

水不能没过平台,要保持3-5厘米距离。

幼蛭孵出后2-3天内主要靠卵黄维持生活,3天后即采食。

初孵出的幼蛭主要取食蚌、螺的血液、汁液(粘液):在一个蚌体内,会钻人十多条幼水蛭。

随着幼体的长大,它们会吞食蚌、螺蛳的整个软体部分。

水蛭经济价值水蛭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具有活血、散瘀、通经的功效。

在临床上多用于治疗经闭、血瘀腹痛、跌打损伤、瘀血作痛等病症。

近来有用活水蛭吸取术后瘀血,使血管畅通;又用水蛭配其他活血解毒药,试用于治疗肿瘤;用活水蛭加纯蜂蜜制成一种注射剂,经结膜注射能治疗角膜斑翳、初发期和膨胀期的老年白内障。

水蛭的生物学特性(一)形态日本医蛭体略呈圆柱形,长3—5厘米,宽4—6毫米。

背面呈黄绿色或黄褐色,有5条黄白色纵纹,背中线有1阔白色条纹延至后吸盘,纵纹的两侧有密集的黑褐色细斑,腹面暗灰色,无斑纹,背面的纵纹和细斑随个体也常有变化。

体环103节,环带不显著,占4/5环节。

雄性和雌性生殖孔分别位承31、32、36、37之间的环沟,两孔相间5环,**长,露出时呈线状。

眼5对,排列成马蹄形/。

前吸盘较大,口内有3个颚,颚脊上有1列细齿,食道纵折6条;后吸盘碗状,朝向腹面,肛门位于其背侧。

宽体金线蛭体长6一g厘米,最宽处8—11毫米。

水蛭的人工育苗技术 水蛭的人工繁殖技术 - 养殖技术

水蛭的人工育苗技术 水蛭的人工繁殖技术 - 养殖技术

水蛭的人工育苗技术水蛭的人工繁殖技术-养殖技术水蛭,俗名蚂蟥,在《神农本草经》中已有记载,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在内陆淡水水域内生长繁殖,是中国传统的特种药用水生动物,其干制品泡制后中医入药,具有治疗中风、高血压、清瘀、闭经、跌打损伤等功效。

在水蛭养殖生产中,人工育苗是最关键的环节之一。

只有掌握水蛭人工育苗技术,大量地繁殖后代,有足够的苗投入池中,才能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

下面一起具体来了解一下:水蛭的人工育苗技术水蛭的人工繁殖技术。

一、种蛭的来源1.野外捕捞每年4月上旬至5月上旬,从天然水域捕捞成蛭作为种蛭。

我国北纬32°~38°水流缓慢的小溪、沟渠、坑塘、水田、沼泽、湖畔以及温暖湿润的草丛处均有野生水蛭,可采用人工直接捕捞与引诱捕捞两种方法获得种蛭。

2..从养殖单位购买购种季节。

水蛭每年春季和秋季各产卵1次。

人工育苗所需的种蛭必须在春季采购,育出的苗正好与养殖生产需要蛭苗衔接上。

人工水蛭养殖首批放苗时间在5月中下旬,春季育出的蛭苗放养后,到10月上中旬可收获加工成干品。

春季温度越来越高,养殖环境比较好控制,水蛭的饵料也易获得。

购种最佳时间。

对长江中下游地区来说,春季购种最佳时间段是3月底至4月,超过了5月1日,购回的种蛭就会少产1个卵茧。

根据笔者的经验,为了缩短暂养时间,购蛭种的最佳时间应在4月15日前。

二、种蛭的挑选种蛭可从成年水蛭中挑选,种龄在2年以上,且种龄一致、体重15~20克/条;以活泼健壮、体躯饱满、体表光滑、有弹性的个体为佳,即放在手心里或用手指触碰会立即缩成团。

水蛭是雌雄同体,异体交配。

在繁殖季节,水蛭身体前部雌雄生殖孔间都有明显隆起的生殖带,繁殖以后生殖带消失,所以进种时要特别注意,以免误进已繁殖或未达到性成熟的个体。

三、种蛭的运输1.运输方法目前种蛭运输方法有干运法和湿运法。

干运法。

此法有两种方式:一是装袋运。

将种蛭装入80目尼龙筛绢袋中(规格为30厘米×40厘米),每袋装5公斤,扎紧袋口,然后放入比袋稍大、两端留有通气孔的塑料泡沫箱中,箱底放少量水草或少量水以保持箱内湿润。

水蛭种苗的养殖方法

水蛭种苗的养殖方法

水蛭种苗的养殖方法水蛭别称蚂蝗,在《神农本草经》中已有记载,其干制品泡制后中医入药有治疗中风、高血压、清瘀、闭经、跌打损伤等功效。

有不少的养殖户看中了其中效益开始养殖起水蛭,那么,水蛭怎么养?下面我们就先来给各位介绍下水蛭种苗的养殖方法。

饵料投喂水蛭人工养殖以投放饵料以螺蛳为主,每亩可一次性投放螺蛳25公斤,让其自然繁殖供水蛭自由取食,饵料不足时可喂些蚯蚓、昆虫等,同时每星期喂一次动物血。

水质调节水蛭池塘养殖虽然水体较大,不容易腐败,但也要注意水质,以黄褐色、淡绿色的水体较好,水深60厘米,水体透明度10~20厘米,pH值呈现中性或微酸性。

产卵孵化水蛭产卵期应尽量保持安静,不惊动正在产卵的成蛭以免出现空茧。

孵化期间应避免在平台上走动以免踩破卵茧,同时平台面要保持湿润。

幼蛭培育水蛭幼苗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差,水温应保持在20~30℃之间,同时消化器官性能较差,因此应注意投料的营养性和适口性,而且应勤换水。

分级饲养水蛭饲养过程中应把大、中、小水蛭及时分离,可设小水蛭池、中水蛭池、种蛭池,种蛭池设置在中、小水蛭池中间,池壁安装过滤让其自行过滤分离。

越冬管理水蛭在气温降至10℃以下时停止取食,钻入泥土中或树叶层中冬眠,选择个体大、生长健壮的留种,一般每亩留种25~30公斤,集中投入种蛭池中越冬。

疾病防治水蛭容易得细菌性传染病,特别是在秋天,先是头尾皮肤红肿,然后相继死亡,每7~10天用0.2~0.3毫克/升的二溴海因全池泼洒一次可以有效防治此病。

捕捞采收水蛭一年可采收两次,6月中、下旬将已繁殖两季的种蛭捞出加工出售,10月中、下旬时早春放养的一般都已长大,可考虑捕捞一部分,但大部分宜在第二年捕捞。

水蛭怎么繁殖

水蛭怎么繁殖

首先是种蛭的选择
用于繁殖的水蛭,年龄一般在2年以上,体重约为30克,选择活泼好动(用手触摸迅速收索身体)身体健壮的个体。

这类的水蛭怀卵多,孵化率较高种水蛭的投放量按照陆地面积计算,一般一平方1.5千克左右。

种蛭入水后应该保证充足的食物来源。

繁殖技术
水蛭产卵茧后,就可以将其捕捉至其他饲养池进行饲养或者加工。

繁殖池直接可当做孵化池,让卵茧直接在穴道中孵化,大约12-15
日幼蛭可以被孵化。

新生的幼蛭呈木黄色,体背部两侧排列7条紫灰色细纵文,在它逐渐成长的过程中,纵纹的色泽会慢慢变化,成年水蛭的色纹会逐渐形成。

由于刚孵化的幼苗抵抗力差,病害率高。

而且要对幼苗进行精细的饲养,避免因为天气、水温、饵料和天敌等因素造成成活率的下降。

孵化的幼蛭3天之后便可以进行取食,此期间内,幼蛭的食物幼蛭主要以河蚌、螺丝的血液和汁液作为食物,当然还有水中的浮游生物,需要向何种不断地追加肥料,在池内有水中的浮游生物的前提下,需要不断追加肥料。

水中的浮游生物快速繁殖,大量幼蛭会让水中的食物快速消耗,鸡粉粪、或者牛羊粪整袋成为水底。

直接吞食河蚌、螺蛳的软体部分作为食物还要等到幼蛭的发育生长之后。

水蛭人工繁殖技术

水蛭人工繁殖技术

水蛭人工繁殖技术水蛭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具有良好的药用价值。

传统上,水蛭主要是从野生水蛭中采集获得,但随着对水蛭药用价值认识的不断提高,人们逐渐开始研究水蛭的人工养殖技术。

目前,水蛭人工繁殖技术已经逐渐成熟,成为水蛭养殖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蛭的生态特征水蛭是一种寄生动物,寄生在水生动物身上。

水蛭寄生后不会对寄主造成伤害,但会吸取寄主体内的血液。

水蛭寄生后会不断脱落和再生新的环节,因此水蛭的寿命相对较长,可以达到数年之久。

水蛭在野外分布广泛,但数量较少,采集难度较大。

水蛭寻找寄主的能力强,通常会在夜间出现,吸取寄主的血液后会迅速离开。

因此采集水蛭的难度较大。

水蛭的繁殖方式水蛭的生殖方式主要有两种: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性生殖水蛭的性生殖方式与哺乳动物相似,需要雌雄两性交配来产生后代。

水蛭的交配通常发生在水中,雄性会将精液注入雌性体内,经过一段时间的孕育,雌性便会在体内产下水蛭幼虫。

无性生殖水蛭的无性生殖指的是环节、头、尾等部位的再生。

水蛭可通过这些部位的再生,产生新的个体。

这种繁殖方式通常发生在水蛭的环节处,当头或尾部分离水蛭时,它们可以继续生长和再生,最终形成一个新的水蛭个体。

水蛭人工繁殖技术为了满足市场对水蛭的需求,并避免过度采集野生水蛭,人们逐渐开始研究水蛭的人工养殖技术。

水蛭人工繁殖技术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控制水蛭的生长环境和营养供应,促进水蛭的繁殖和生长。

养殖场环境建设水蛭是一种对水质要求较高的动物,养殖场的环境建设是水蛭养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养殖场应该选择水流清澈、生态环境优美、水源新鲜的场址,养殖池应该具有较好的自然通风和阳光照射条件。

在建设养殖场时需要注意防止水池水流速度太快或太慢,以及水草过多等问题。

種苗培育水蛭活体作为种苗,也称为“母蛭”。

水蛭种苗的获取途径有两种:采集野生水蛭或购买现成的种苗。

采集野生水蛭的品种和数量不易掌握,因此推荐采用购买现成的种苗。

饲料补给水蛭是一种以血液为食的动物,因此在养殖过程中需要为其提供足够的食物。

水蛭种苗繁殖孵化技术

水蛭种苗繁殖孵化技术

水蛭种苗繁殖孵化技术水蛭一般在内陆淡水水域内生长繁殖,是中国传统的特种药用水生动物,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下面来看水蛭种苗繁殖孵化技术。

水蛭人工繁殖技术1、繁殖池的建造根据多少亩量来投放,一般一亩投一千斤,池四周池壁设1~1.5米高,平台健在池中间,平台上口宽80厘米,一亩一千斤需要平台130米,一米可产下500个卵,一千斤比例是1000*30*2=60000卵,平台长度为5米一个,安130米去算,一亩需要26个,平台,平台要分开,分布均匀,这样水蛭产卵分布的比较均匀,水深20—40厘米,平台高出水面25--30厘米,平台面保持湿润。

做平台的土应疏松沙质土壤,便于蚂蟥打洞,切忌用黄粘土,齐平台面应设溢水口,防止下雨水淹没平台造成繁殖失败。

2、种蛭的选择用于作种繁殖和种玛蟥,体重20克左右,体质健壮,活泼好动,用手触之即迅速缩为一团。

这样的蚂蟥怀卵量多,孵化率高,种蚂蟥入池后要保持水质肥厚,要有充足的浮游生物和螺狮供其取食。

3、繁殖在长江中下游一带,蚂蟥产卵茧的时间从5月初开始,持续到6月中旬(随个体差异而不同),5月中旬为其繁殖高峰期。

产卵茧期应保持安静,避免在岸边走动震动,否则,正在产卵茧的蚂蟥会受惊而逃走,造成空茧。

4、孵化管理蚂蟥产卵茧结束后,把卵挖出来人工孵化,种即可收取捕捉加工,刚孵出的幼蛭体形很象成体,呈软木黄色,体背部的两侧各排列着7条紫灰色的细纵纹。

随着幼蛭的生长,纵纹间的色泽逐渐变化,形成5条由两种斑纹相间组成的纵纹而变化成成体的色纹,即可投放幼嫩的蚌类和螺狮供幼蚂蟥取食,幼蚂蟥孵出后两,三天内主要靠卵黄维持生活,三天后即可采食。

初孵出的幼蛭主要小螺狮的内脏,随着幼体的长大吃螺狮的整个软体部分,幼蚂蟥生长迅速,半个月后,平均增长达15毫米以上,即可转入大池中饲养成成蚂蟥。

水蛭孵化技术1、自然孵化水蛭产出的卵茧在泥土中数小时后,茧壁逐渐硬化,壁外的许多泡沫逐渐遇风而干燥,泡沫之间原先的壁破裂,只剩下一些连接成五角或六角的短柱所组成的蜂窝状或海绵状保护层。

水蛭养殖技术 水蛭资料

水蛭养殖技术 水蛭资料

水蛭养殖技术水蛭资料水蛭养殖技术水蛭资料【常见问题】如何高效养殖水蛭?【专家解答】一、水蛭种苗的放养水蛭种苗放养的时间普通选择在清明先后一个月,这时投放的水蛭种苗普通在 4 月下旬至 5 月初即可产卵。

也有的在秋季投放,让水蛭适应过冬环境,来年自然开食和产卵。

种蛭要鲜活无伤痕。

水蛭个体普通在 9 克摆布即性成熟,可以交配产卵。

但是个体在 35 克以上的老蛭应予以淘汰。

对有内、外伤的水蛭一时还识别不出来,需暂养 4~5 天后即可鉴别。

无论是哪个季节投放,都一定要将水蛭养殖基地提前 40 天以上建好并消毒,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需要给大家说明的是,水蛭在产卵期间不吃食物,因此不用耽心水蛭的饵料问题。

100 平方米以内的集育种和养殖于一体的池塘,在放养水蛭时,按每平方米茶色蛭、宽体金线蛭各 1 公斤摆布,菲牛蛭、日本医蛭各 1000 条摆布。

如果大面积养殖,就按照 667 平方米放养水蛭50~100 公斤。

每立方米的土方水蛭养殖平台可以投放 15 公斤摆布,无土产卵每立方米平台可以投放 20~25 公斤。

(一)种苗选择:将水蛭集中在水池中或者脸盆等器皿中存放,经过 5 个小时以后,水蛭普通就会自然舒展,受伤的、活力不强的水蛭就会自然下沉。

将吸附在池壁边缘的水蛭集中捞起来,投入器皿中, 20 分钟以后,可以在距离水蛭 30~50 厘米的地方向水蛭吹气,活力强的水蛭会立刻反应,头部回缩,这样选择就可以确保水蛭是健康的,活力强的。

(二)幼苗放养:尽量不要远距离购买幼苗,因为小苗的放养季节都在 6 月以后,这时气温都在25℃以上,运输途中超过 12 小时成活率很难保证,而且幼蛭的运输条件要求极高,不能冬眠运输,不能缺氧,不耐高温。

短距离运输水蛭幼苗,可直接把幼苗放在桶或者者瓶子里并加之适量的水,水应该采用育种池子里的,这样可以避免因不适应外界温度而引起伤亡。

(三) 巡塘:放完苗后约 2 小时应巡塘,这时你会发现刚入池的水蛭多数往平台的泥土中钻,有的在水中无拘无束地游,还有的在寻觅食物,这都属于正常现象。

稻田水蛭养殖技术

稻田水蛭养殖技术

稻田水蛭养殖技术稻田水蛭是一种常见的水生软体动物,它的体长可达3厘米,生活主要分布在淡水湖泊、江河中,分布广泛,是中国北方从事水蛭养殖的重要物种。

稻田水蛭养殖技术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稻田水蛭繁殖技术、育苗技术、饲养技术及养殖管理技术。

一、稻田水蛭繁殖技术稻田水蛭繁殖技术包括两部分:繁殖基础研究和繁殖工程。

1、繁殖基础研究:研究稻田水蛭的生殖生理、性别分化、品系特性、交配结合、高产繁育育种、繁殖药使用以及繁殖过程中饲养条件的优化。

2、繁殖工程:根据本地的水体环境特点选择合适的繁殖技术措施,如自然繁殖、人工繁殖、系统控池繁殖以及繁殖鱼缸,设计适合的繁殖设施、繁殖策略,以及控制繁殖库存量,以提高繁殖效率。

二、育苗技术稻田水蛭育苗技术主要涉及稻田水蛭育苗场的设置、育苗场池塘设计、饲料(自然饵和人工饵)的选择和管理技术、疫苗接种以及苗种状况的检测等。

1、稻田水蛭育苗场的设置:要按照育苗技术的要求,选择育苗场的位置,建造混合育苗池,设计滤水系统、水位控制系统以及池塘防护网等。

2、育苗场池塘设计:育苗场须有良好的水质。

水温要保持在20-25℃,水位由进水管调控,水质要求无病原体,PH值维持在6-8之间。

3、饲料(自然饵和人工饵)的选择和管理技术:育苗期要选择有营养的饵料,如蚯蚓、虾、小虾、头足类等自然饵,也可以添加人工饵,如粉虾、鱼粉等。

此外,管理技术非常重要,需要定期检查饵料的新鲜程度,建立饲料领用制度,精细管理育苗池的水温、氧气含量,定期检查饲料数量。

4、疫苗接种:要及时在稻田水蛭育苗场进行疫苗接种,可以通过灌注法、投放法和杀虫剂法等方式接种疫苗,以防止稻田水蛭遭受病毒、细菌等病原体侵害。

5、苗种状况的检测:要定期检测育苗池内稻田水蛭的生长状况,以掌握育苗水蛭的健康状况,控制病虫害的发生,使水蛭具备抗病性。

三、饲养技术稻田水蛭的饲养技术除了要求饲料营养平衡外,还要关注水体环境和水蛭繁殖技术的优化,以及饲养管理技术,使水蛭能够得到良好的发育和饲养,以达到生长快速、品质优良的目的。

水蛭应如何进行人工繁殖

水蛭应如何进行人工繁殖

水蛭应如何进行人工繁殖水蛭俗称蚂蟥,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市场需求量大,而自然资源量日趋减少,人工养殖势在必行。

现店铺将水蛭的人工繁殖技术简述如下。

水蛭的人工繁殖:繁育池准备水蛭繁殖繁育池一般建在避风向阳,排灌方便,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的地方。

池塘消毒宜采用强氯精等药物,不能使用生石灰及其它有害药物。

池宽5~8m,水面宽3~5m,长10m左右,水深可保持0.5—1m。

水面四周设宽0.5—1m的平台,池塘溢水口低于平台3~5cm,平台高出水面2~10cm。

平台用土为富含腐殖质的沙壤土,便于水蛭打洞产卵茧,平时平台要防积水,防干旱,雨后防水淹。

水蛭的人工繁殖:种蛭的选择与放养选择健壮粗大,活泼好动,用手触之能迅速缩为一团,2冬龄,体重20~30g的成蛭作为种蛭。

种蛭入池时间在4月上中旬,放养量视平台面积及水体容量而定,一般每平方米平台可放种蛭1.5kg,约40~50条。

种蛭入池前须用漂白粉消毒:药液浓度8~10mg/l,水温在.10~l5℃时,消毒20~30分钟。

池内要有充足的螺蛳、河蚌等饵料生物供种蛭取食,池水水质保持肥爽。

水蛭的人工繁殖:幼蛭的繁育水蛭属环节动物,雌雄同体,异体交配,体内受精,产卵茧孵化幼蛭。

每条种蛭都同时具备雌雄生殖器官.1.产卵茧亲体交配1个月后,种蛭开始产卵茧。

由生殖孔分泌2层粘液,形成外部的卵茧壁,包在生殖孔周围,从雌生殖孔产出的卵存于茧壁与身体之间的空腔内,并向茧中分泌蛋白液。

亲体逐步向后方蠕动退出,形成卵圆形的卵茧,卵茧大小一般为22~33mm×15~24mm,重1.1~1.7g。

卵茧在平台中土层内数小时变硬,茧壁外层泡沫风干,成为蜂窝状或海绵状的保护层。

水短1年可产卵茧1~2次,每次产卵茧1~4个。

在种蛭产卵茧期间,应保持环境安静,防止种蛭受惊而逃,造成空茧。

2.交配水蛭交配时,2条种蛭头端方向相反,各把雄生殖孔对着对方雌生殖孔,完成受精交配.3.孵化种蛭产卵茧后捕出,繁殖池转为孵化育幼池。

水蛭(蚂蝗)养殖技术之水蛭引种的方法

水蛭(蚂蝗)养殖技术之水蛭引种的方法

水蛭(蚂蝗)养殖技术之水蛭引种的方法水蛭(蚂蝗)养殖技术之水蛭引种的方法出处: 作者: 中国水产养殖网 2011年04月24日中国水产人论坛——最专业的水产论坛,水产人自己的家园,交流养殖技术、行情动态、病害防治、行业动态等信息~点击进入中国水产人论坛>>一、人工引种人工引种是饲养者从已经饲养成功的养殖户或养殖场(基地)购买种水蛭的一种措施。

在引种时应慎重选择品种,要严格挑选符合中药材标准的种类进行饲养,减少盲目性和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目前饲养最广泛的是日本医蛭、宽体金线蛭和茶色蛭。

但不管选用哪一种水蛙进行饲养,都要对原饲养场进行调查分析,并与自己已建好的饲养场进行对比,得出是否适合饲养的结论。

在个体选择上应注重选活泼健壮、体躯饱满、体表光滑、既有光泽又有弹性的个体。

健康的体躯不但成活率高,抗病虫害能力强,而且繁殖力也旺盛。

引种时,最好从就近单位选择优良品种。

如从外地引种,最好和有关科研部门取得联系,征求他们的意见,取得指导和帮助,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二、野外采集(一)采集的环境和时间任何一种动物都有着自己既定的生活环境,脱离开适宜生存的环境条件,或环境骤然发生变化,便会造成大量死亡,甚至灭绝。

水蛭的生活环境,也是经过长期的演化、遗传和适应才固定下来的,因此应根据水蛭的生活习性去采集。

采集的环境场所,就是野外水蛭经常出没的地方,如水流相对较大的地方等。

采集的时间最好是在水蛭的活动高峰时期,如上午8,10 时,下午4 , 6 时。

(二)采集的方法和使用工具采集水蛭的方法和工具有多种多样,应做到随机应变,自行选择和创新。

一般可采用人工直接采集与食物引诱采集两种方法。

用食物引诱,是一种节省人力及时间的采集水蛭的方法,它是按照水蛭的活动季节、生活规律、活动时间和吸食习性设置诱捕器捕捉。

根据医蛭喜欢吸食脊椎动物血液的习性,可用大牲畜的干骨头,沾上鲜猪血(茶色蛭应用牛血)引诱,当大量的水蛭爬到骨头上时,可用鱼网捞出骨头,使骨头和水蛭分开。

水蛭幼苗养殖技术

水蛭幼苗养殖技术

水蛭幼苗养殖技术
水蛭幼苗养殖技术是一项重要的养殖技术,对于水蛭的生产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水蛭幼苗养殖技术的具体内容:
一、选种和繁殖
1.选种:选取已经经过疗养的雌蛭,体形丰满,颜色正常,无病害,年龄在2-3年之间为宜。

2.繁殖:将选好的雌蛭放进配合好的孵化器中,孵化器内温度应在20-25℃之间,湿度在80%以上,孵化期约为20-30天。

孵化后的幼蛭直接投入养殖池中。

二、养殖池的建立和管理
1.养殖池的建立:将选好的养殖池放在室外,直径为1.5-2米,深度为0.8-1米左右,水深不宜过深。

2.养殖池的管理:池水的温度应保持在20-25℃之间,养殖池内应保持一定的水流,每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不宜超过50%。

同时,应保证水质清洁,避免出现污染。

三、饲料的选择和喂养
1.饲料的选择:水蛭幼苗主要以小鱼、虾、蚯蚓等为食,也可以加入适量的饲料。

2.喂养方法:每天喂养2-3次,每次喂养量不宜过多,以避免浪费和污染水质。

同时,要注意观察水蛭的健康状况,如出现异常要及时处理。

四、疾病的防治
水蛭幼苗易受水生动物的病害感染,尤其是细菌性和真菌性病害。

要注意养殖池的卫生和水质,如出现病害情况,应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如增加换水次数、改变饲料等。

如情况严重,要及时联系专业兽医进行治疗。

通过以上的水蛭幼苗养殖技术,可以提高水蛭幼苗的养殖效率和质量,为水蛭产业的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水蛭养殖技术

水蛭养殖技术

水蛭养殖技术水蛭是高产、可靠性强的经济养殖鱼类,其具有高品质肉和高营养价值,同时还可以充当饲料源营养和有机肥料,是目前国内热门的养殖物种。

然而,有关水蛭养殖的技术并不完善,想要获得良好的效果,就必须正确选择养殖方法和技术。

下面就介绍一些水蛭养殖的技术知识,以便对于养殖者参考和使用。

一、水蛭繁殖1、繁殖季节水蛭繁殖一般在温暖季节和温度从20~28℃之间时进行。

春季好于夏季和秋季,夏季可以在底水温16~18℃之间繁殖。

2、繁殖方法根据水蛭的繁殖特性,可以将其分为两种:一种是集群繁殖,一种是个体繁殖。

集群繁殖技术是在较大的池塘中放置一定数量的雌、雄水蛭,繁殖成功后,会产出大量的后代。

而个体繁殖技术主要是利用人工方法,将雌雄水蛭的卵和精子分开,使卵能够发育成具有遗传性状的下一代水蛭,生产出大量的水蛭种子。

二、水蛭培育1、选择养殖水域水蛭的养殖要选择一个有良好的水质的水域,其中水温最好在20~28℃之间,而且pH值和钠离子浓度应该在一定范围内,以保证水质稳定,以满足水蛭生长发育的需求。

2、育苗技术水蛭育苗技术首先要保证水质,控制好温度和pH、溶解氧、浊度等,维持水中的病原体的稳定性,以防止育苗过程中的病害发生。

其次,要建立水蛭育苗的养殖环境,维持恒温,并及时添加去蔗糖,解决水蛭种苗出现的无氧环境,减少病害发生。

最后,要定期检查水蛭育苗池水质,控制水温,以保证水蛭育苗的良好发育。

三、水蛭喂食1、喂食物料水蛭喂食可以使用多种物料,如增氮芽胞多糖、植物性饲料、植物油、动物油等,可以使水蛭发育良好。

水蛭的喂养方式也有所不同,像自动喂食机和人工喂食等。

2、喂食时间在水蛭的喂养过程中,要按照上午6:00、中午13:00、下午18:00为水蛭供给食物,供给量按水蛭排泄的食物确定(可不完全吃完),并及时将排泄物清除,以控制水质,保持水质稳定,使水蛭有良好的发展。

四、水蛭病害防治1、检查水质养殖水蛭之前,首先要检查水质,对比温度、pH值、溶解氧等指标,控制范围在恒定的条件下,避免引发病原体的暴发。

水蛭孵化育苗方法

水蛭孵化育苗方法

权利要求(10)1、一种水蛭孵化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选种,选体节明显、分泌黏液较多、色泽鲜艳、生殖器明显、身体强壮的水蛭作为种蛭;第二步种蛭消毒,给种蛭消毒,10分钟后把种蛭轻轻投放到产卵池;第三步投种,把消毒后的种蛭放入带网箱的产卵池中;第四步交配、产卵,在日平均温度10℃以上后水蛭开始交配,并在日平均温度15℃以上后开始产卵;在交配产卵期间要保持种塘水位30-40cm之间,并保持周围环境清静;第五步茧卵整理,在水蛭产卵后10天开始人工采集茧卵,采集的茧卵放入保温箱中,采集分2-3个批次进行,一星期一批;在保温箱底放一层保湿泥土,茧卵放在保湿泥土上,再在茧卵上盖布,在布上放一层保湿泥土;第六步入孵化房孵化,把保温箱放入孵化房中,保持温度在20-30℃、湿度70-80°;第七步孵化出苗,孵出的苗放入育苗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蛭孵化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中所述的种蛭是二年至三年生长且体重达到20克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蛭孵化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步中所述的消毒是用2%。

高锰酸钾稀释液消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蛭孵化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三步中投种时间为3月10日至4月10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蛭孵化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投种后三天内投放洁净的螺蛳给水蛭食用,投放密度为每平方米lkg。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蛭孵化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温箱是侧壁或盖带有空气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蛭孵化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以上所述的第五步中保温箱的底层湿泥土厚度为1.5cm,上层湿泥土厚度2c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蛭孵化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温箱是底面平整,保温箱带透气孔的中空箱体,保温箱内侧容积高度一般在8cm 以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蛭孵化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以上所述的第三步投种,投种按每平方米80-100条种蛭密度投放。

蚂蟥怎样繁殖,蚂蟥繁殖技术介绍

蚂蟥怎样繁殖,蚂蟥繁殖技术介绍

蚂蟥怎样繁殖,蚂蟥繁殖技术介绍蚂蟥是雌雄同体,异体受精,每条蚂蟥均可繁殖。

蚂蟥的产卵时间,长江中下游在4月下旬至6月中旬。

种蛭每年可产2次卵于卵茧中,受精卵直接在茧内发育,每次产1-4个卵茧,一般每条卵茧产幼蚂蟥10-20条,多达30多条。

平均每条种蛭每次可繁殖60-80条。

每条卵茧外层呈海绵状,多产在池埂内半湿不干疏松沙土中,如果松土过干或积水过湿,都会造成卵茧的受精卵死亡。

因此,种蛭养殖池水位不宜太深,以防浸过或雨后淹没埂内松土。

同时也要保持疏松沙土湿润,防止干旱,以免影响繁殖。

此外,种蛭在产卵茧期应保持安静,防止种蛭受惊而逃,造成空茧。

受精卵在卵茧内自然孵化,卵茧产出后约11-25日即孵出幼蛭。

3天后即可自行采食独立生活。

初孵出的幼蛭主要取食蚌、螺蛳的血和汁,随着幼体不断的增长即可吞食蚌、螺蛳的整个软体部分。

半个月后可将幼蛭转移到大池中饲养。

早春放养的幼蛭,到9-10月已长成成体,即可收捕加工药用。

但须选留种蛭集中到育种池中饲养,越冬时,可进行排水越冬,排水后可在池面上加盖稻草或其他作物秸秆防冻,并能保持泥土湿润;也可带水越冬,但须将池水适当加深,以防池水全部结冰。

蚂蝗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蚂蝗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蚂蝗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摘要:蚂蝗是一种重要的饲料和食用昆虫。

本文介绍了蚂蝗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包括饲料选择、繁殖环境搭建、育苗技巧、日常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通过正确养殖蚂蝗,可以提高产量和品质,满足市场需求。

正文:蚂蝗(英文名:grasshopper)被广泛用于饲料和食用等领域,其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直接影响到养殖效果和产量。

养殖蚂蝗需要掌握以下要点。

1. 饲料选择:蚂蝗的饮食来源主要是植物,因此选择适宜的饲料来源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以谷类、禾本科植物、豆科植物等为主要饲料。

可以根据蚂蝗的不同生长阶段和季节变化进行饲料调整,确保其营养需求得到满足。

2. 繁殖环境搭建:蚂蝗在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下能够更好地生长和繁殖。

养殖场所的温度最好保持在25-30摄氏度,湿度在50%-70%之间,充足的日照也有利于蚂蝗的生长。

此外,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避免积水和过度污染。

3. 育苗技巧:蚂蝗的育苗阶段对于后期养殖的成功至关重要。

首先,选择优质的种卵,并注意消毒处理,避免病虫害传播。

其次,在育苗土壤或容器中播种种卵,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促使孵化。

孵化后,要及时清理残羽和幼虫粪便,保持育苗环境的整洁。

4. 日常管理:定期给予蚂蝗新鲜的饲料,保持饲养场所的清洁与整洁。

蚂蝗是擅长跳跃的昆虫,因此要选择高度适当的养殖容器,以防止蚂蝗逃逸。

另外,定期观察和记录蚂蝗的生长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对于有疾病的蚂蝗要进行隔离,以免传染给其他个体。

5. 病虫害防治:蚂蝗养殖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病虫害问题,影响养殖效果。

常见的病虫害有螨虫和细菌感染等。

对于螨虫,可采取喷洒农药或利用可食用植物的精油进行防治。

细菌感染则需要减少环境的污染和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

定期检查和诊断疾病,并及时采取措施,是防治病虫害的关键。

结论:蚂蝗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对于提高产量和品质至关重要。

选择适宜的饲料、搭建良好的养殖环境、掌握育苗技巧、日常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措施,能够有效提高蚂蝗养殖的成功率和经济效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蛭的繁殖,是十分重要的生物学特性。

其繁殖的特点.直接关系到水蛭种群的发展,也关系到人工养殖水蛭的品种改良与选育。

掌握水蛭的繁殖特性。

对于水蛭的养殖者来说、是十分必要的,水蛭的繁殖特性,包括性发育。

交配、产卵与孵化。

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蚂蝗种苗繁殖技术的相关情况。

(一)性发育水蛭的性发育与个体生长基本同步,当个体生长基本完成时.性发育也就成熟:水蛭雌雄同体,异体受精,雄性成熟较早。

在自然界,如果水蛭的生长发育,不受特别的丁扰,一般6个月左右,就能达到性成熟性成熟的标志是交配行为的发生.,并不是精、卵的完全成熟。

(二)交配水蛭和其他动物一样.只有通过交配,才能完成繁殖:在长江中下游地区,4月中、下旬,当平均温度在13~15℃时,开始交雕。

交配时通常躲在水沟,池塘边的土块下进行交配,两条的头端方向相反,腹面紧贴.各自的雄性生殖孔对着对方的雌生殖孔,并通过细线状的阴茎插入对方的雌生殖孔输送精子,交配持续时间约2小时。

(三)产卵水蛭属卵科动物,发育成熟的水蛭经交配后约1个开月始产卵茧。

产卵茧时由生殖带分泌一种稀薄的黏液,夹杂空气而成肥皂沫状,再分泌另一种黏液,成为一层卵茧壁,包在生殖带周围,卵从雌生殖孔产出,落入茧壁和身体之间的空腔内,并向茧中分泌一种蛋白质,身体逐渐向右方蠕动退出,在退出的同时,前吸盘腺体分泌物形成栓,塞住茧前后两端的开孔。

整个产卵过程约半小时,卵茧产在泥上中数小时后,茧壁变硬,茧壁外的泡沫风f,壁破裂,只留F五角形或六角形短柱组成的蜂窝或海绵状保护层。

卵茧外形成椭圆形,直径约1.5~2厘米,酷似蚕茧.水蛭在自然状态下每年产卵3次以七,4~10月份是其繁殖交配期,每次产2~3个卵茧.卵茧经16~25天,便可孵出幼蛭,每个茧内可孵出20~25条幼蛭,全年可产幼蛭lOO 条以上,繁殖数量多少,因个体大小、月龄大小、营养、环境等而不同,个体同样大的水蛭在不同的营养和环境下。

(四)水蛭卵茧的采集与孵化水蛭在每年开春后的4月中下旬歼始产卵。

这时在饲养池周围平台上开始产卵。

潮湿泥土中就可
发现有1.5厘水左右孔径的小洞,沿小沿向内挖取,即可采到泡沫状的卵茧。

采集时,要小心,不要用力挖繁殖数量也不同。

马鞍山市创源水蛭养殖合作社是一家水蛭养殖中心,位于当涂县全国文明城镇石桥镇,自2010年以来,从水蛭单一养殖,发展成为专业从事水蛭苗种选育、孵化、养殖、加工和销售的多元化水蛭产业中心,建立水蛭卵茧人工孵化室2000余㎡,蛭苗种标准化繁育基地32亩,年产苗种1000万尾,水蛭标准化高效养殖基地1900亩。

创源水蛭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加快技术成果转化推广,解决水蛭养殖中的技术难题,不断加强研发力度,目前已获得水蛭养殖模式、水蛭人工饲料水蛭疾病防治等方面的发明专利31项。

2017年,中心实现水蛭年产量1800多万条,销售收入突破6000万元,亩均增收1.5万元,合作社成员人均增收1万元以上,被评为
“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

更多详情请点击官网马鞍山市创源水蛭养殖合作社进行进一步咨询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