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课件(实用完美版)
合集下载
(完整版)《离骚》PPT(完整)

《离骚》理解性默写 1.《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 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诗人直抒胸臆、表白心志写自己对美好德行的 追求,至死不改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写自己受到的不公正的待遇,而原因竟是自己太 注意修身!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屈原同周围群小之 间的尖锐冲突,也可以看到君主不分贤愚忠奸的 昏庸1、。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
2、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3、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 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9、《离骚》中写自己虽崇尚美德约束自己,少年 仍然遭到贬黜的两句: ________,________。 10、《离骚》中用香草做比喻说明自己遭贬黜是 因为德行高尚的两句: ________,________。 11、诗人怨恨楚怀王昏聩糊涂,轻信谣言的语句 是 ________,________。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高耸的样子
修长的样子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芳香 光泽
光明纯洁的本质
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
回头看 放眼四望
指辽阔大地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繁多
芳香浓烈
更加明显。章, 通“彰”
参考译文
要把头上的冠戴加得高而又高,要 把项下的环佩增得长而又长。芳香 和污垢纵使会被人混淆呀,只我这 清白的精神是丝毫无恙。我忽然又 回过头来放开眼界,打算往东西南 北去四处观光。我的花环是参差而 又多趣呀,馥郁的花气啊会向四方 远飏。
9、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10、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11、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离骚》PPT优秀课件

回顾文本
朗读第一段,总结屈原的“内美”体现在哪些方面。
③ 名字蕴含政治理想。“正则”“灵均”,都与 “平”有语意上的关联。帛书《十六经》记载了 黄帝问其大臣的一段话:“唯余一人,兼有天下, 今余欲畜而正之,均而平之,为之若何?”可见, 正、均、平,皆为古人的政治理想。
小结
诗人因出身高贵而自负、自傲、自爱,这是他高洁的 自我形象的一个内因,却也是构成他悲剧命运的一个 因素。
离骚(节选)
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 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 以为佩。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 洲之宿莽。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 人之迟暮。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 道夫先路!……
朗读第一段,总结屈原的“内美”体现在哪些方面。
① 出身高贵。诗人自叙族源出身。颛顼为中国远古 部落联盟首领,传说的“五帝”之一。《史 记·屈原列传》:“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② 出生吉祥。太岁在寅,庚寅而生,表明他是在寅 年寅月寅日生的。生逢三寅,是吉祥的征兆。所 以朱熹说:“生得日月之良,是天赋我美质于内 也。”(《楚辞集注》)
4 第四段 打算隐退,高洁自守
离骚
文章主旨
《离骚(节选)》中,诗人自叙其身世、遭遇,表达了对 高洁人格的坚守和对高远理想的追求,并将个人命运与 国家兴衰紧紧联系在一起。
楚怀王荒唐没有准则,听信小人谗言。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时俗追求取巧,时俗破坏规矩。
如果时世昏暗,屈原如果能融于时俗,或者是随波逐流,那他可 能不至于受到如此的排挤和打击。设喻“鸷鸟之不群”“方圜之 能周”强调了一种态度,我就是不能融,而且“固然”从前世, 我本来就不能融,“方圜……相安”反问,我完全不能容,而且, “伏清白以死直兮”到死都不能融。所以他不能融于这种时俗。
离骚优秀ppt课件

楚王昏庸无能的控诉。
心理学角度的解读
诗人心理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离骚是屈原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诗人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对楚国政治黑暗和楚王昏庸无能 的悲愤和控诉,以及对自身遭遇的忧国忧民的情怀。通过对诗人心理的分析,可以深入了解其创作动机和情感体 验。
文学心理
离骚所蕴含的文学心理也是其重要特色之一。诗人运用寓言、象征、隐喻等文学手法,将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相 结合,创造出独特的文学形象和意境。通过对离骚文学心理的分析,可以深入了解其艺术特色和文学价值。
历史学角度的解读
时代背景
离骚创作于楚国晚期,当时楚国政治黑暗,社会动荡不安。诗人屈原身世浮沉,历经坎 坷,最终因遭谗言而被流放。这些历史背景为离骚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历史价值
离骚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也是一部珍贵的历史资料。通过离骚,我们可以了解当时楚 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状况,探究屈原的思想和情怀,以及他对楚国政治黑暗和
离骚优秀ppt课件
• 离骚简介 • 离骚内容解析 • 离骚的影响与传承 • 离骚的多元解读 • 离骚与楚辞的关系 • 离骚的诵读与欣赏
01
离骚简介
作者介绍
屈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被誉为“ 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人物,是中国 文学史上最早的浪漫主义诗人。
屈原的诗歌以离骚为代表,表现了他 对楚国政治黑暗和楚王昏庸无能的愤 慨,以及对楚国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05
离骚与楚辞的关系
楚辞概述
楚辞是战国时期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诗人创作的一种新诗体,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楚辞作品以《楚辞》命名,是屈原创作的一部诗歌总集,包括《离骚》、《九歌》、 《九章》等篇章,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珍贵遗产。
楚辞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
心理学角度的解读
诗人心理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离骚是屈原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诗人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对楚国政治黑暗和楚王昏庸无能 的悲愤和控诉,以及对自身遭遇的忧国忧民的情怀。通过对诗人心理的分析,可以深入了解其创作动机和情感体 验。
文学心理
离骚所蕴含的文学心理也是其重要特色之一。诗人运用寓言、象征、隐喻等文学手法,将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相 结合,创造出独特的文学形象和意境。通过对离骚文学心理的分析,可以深入了解其艺术特色和文学价值。
历史学角度的解读
时代背景
离骚创作于楚国晚期,当时楚国政治黑暗,社会动荡不安。诗人屈原身世浮沉,历经坎 坷,最终因遭谗言而被流放。这些历史背景为离骚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历史价值
离骚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也是一部珍贵的历史资料。通过离骚,我们可以了解当时楚 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状况,探究屈原的思想和情怀,以及他对楚国政治黑暗和
离骚优秀ppt课件
• 离骚简介 • 离骚内容解析 • 离骚的影响与传承 • 离骚的多元解读 • 离骚与楚辞的关系 • 离骚的诵读与欣赏
01
离骚简介
作者介绍
屈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被誉为“ 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人物,是中国 文学史上最早的浪漫主义诗人。
屈原的诗歌以离骚为代表,表现了他 对楚国政治黑暗和楚王昏庸无能的愤 慨,以及对楚国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05
离骚与楚辞的关系
楚辞概述
楚辞是战国时期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诗人创作的一种新诗体,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楚辞作品以《楚辞》命名,是屈原创作的一部诗歌总集,包括《离骚》、《九歌》、 《九章》等篇章,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珍贵遗产。
楚辞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
《离骚》ppt课件完整版

对后世诗歌创作的影响 该诗不仅在艺术手法和审美追求上对后世诗歌产 生了深远影响,而且为后世诗人提供了丰富的创 作灵感。
对中国文化传统的贡献 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离骚》对 传承和弘扬中国文化传统做出了巨大贡献。
05
知识拓展:楚辞及其他 作品介绍
楚辞概述及其特点分析
楚辞的起源和发展
楚辞是战国时期楚国的一种诗歌形式,以屈原、宋玉等为代表, 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优美辞藻与深邃意境呈现
优美辞藻
诗篇中运用了大量的优美辞藻,如“蕙纕”、“揽茝”、“余独好修以为常”等, 这些辞藻既展现了作者的文学才华,也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深邃意境
通过细腻入微的描写和富有哲理的思考,诗篇呈现出深邃的意境。如“路漫漫其修 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表达了作者对人生道路的深刻思考和不懈追求。
个人遭遇
屈原在政治斗争中失势, 流放期间深感国家前途渺 茫,个人理想破灭。
《离骚》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开创浪漫主义诗歌先河
《离骚》以丰富的想象和独特的艺术 手法,表达了作者深沉的爱国情感和 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对后世影响深远
屈原的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 位,对后世的诗歌、散文等文学创作产 生了深远影响。
世界。
象征手法的运用
大量运用象征手法,将自然景物、 历史人物和神话传说等融入诗歌,
形成独特的象征体系。
强烈的个性和情感
诗人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强烈的 个性和情感,抒发对现实社会的
不满和追求理想社会的愿望。
独特审美追求和创新精神
对美的独特追求
01
诗人对美的追求与众不同,注重表现内在的美和精神的美,而
非外在的形式美。
楚辞的特点
对中国文化传统的贡献 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离骚》对 传承和弘扬中国文化传统做出了巨大贡献。
05
知识拓展:楚辞及其他 作品介绍
楚辞概述及其特点分析
楚辞的起源和发展
楚辞是战国时期楚国的一种诗歌形式,以屈原、宋玉等为代表, 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优美辞藻与深邃意境呈现
优美辞藻
诗篇中运用了大量的优美辞藻,如“蕙纕”、“揽茝”、“余独好修以为常”等, 这些辞藻既展现了作者的文学才华,也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深邃意境
通过细腻入微的描写和富有哲理的思考,诗篇呈现出深邃的意境。如“路漫漫其修 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表达了作者对人生道路的深刻思考和不懈追求。
个人遭遇
屈原在政治斗争中失势, 流放期间深感国家前途渺 茫,个人理想破灭。
《离骚》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开创浪漫主义诗歌先河
《离骚》以丰富的想象和独特的艺术 手法,表达了作者深沉的爱国情感和 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对后世影响深远
屈原的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 位,对后世的诗歌、散文等文学创作产 生了深远影响。
世界。
象征手法的运用
大量运用象征手法,将自然景物、 历史人物和神话传说等融入诗歌,
形成独特的象征体系。
强烈的个性和情感
诗人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强烈的 个性和情感,抒发对现实社会的
不满和追求理想社会的愿望。
独特审美追求和创新精神
对美的独特追求
01
诗人对美的追求与众不同,注重表现内在的美和精神的美,而
非外在的形式美。
楚辞的特点
《离骚》ppt课件

触犯了楚国贵族集团的利益,因此楚国贵族集团中的顽固派不 断打击和排挤屈原,使屈原为之奋斗的政治理想得不到实现。 于是,屈原就用诗歌倾吐自己的忧愁幽思,表达不愿与世俗同 流合污的志向。
二
理解文意
诵读第一自然段,看看作者写了哪些内容?
①出身高贵
②出生祥瑞
颛顼为远古部落联盟首 领,传说的“五帝”之一。 《史记屈原列传》:“屈原者, 名平,楚之同姓也。”对楚 国的兴亡负有义不容辞的责 任。
下而求索。”
——2018.6.13在山东考 察时说
憧憬,再到孙中山“家给 人足,四海之内无一夫不 获其所”的夙愿,都反映
了中华民族对摆脱贫困、
丰衣足食的深深渴望。
——2021年2月25日在全国脱 贫攻坚总结大会上的讲话
三 艺术特色
文中的“香草美人”具有什么象征义?
汉代王逸《离骚》序:
“《离骚》之文,依《诗》取兴, 引类譬谕,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 恶禽臭物,以比谗佞。”
从全文来看,屈原怀才不遇的原因有哪些?
外部原因:
君王昏庸 小人当道
社会污浊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怀王三十年,屈原回到郢都。同年,秦约怀王 武关相会,怀王被秦扣留,后客死秦国,顷襄王即 位后继续实施投降政策,屈原再次被逐出郢都,流 放江南。顷襄王二十一年,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 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身殉自己的政治理想。
《离骚》代表了“楚辞”的最高成就,是屈原的代表作, 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第一首由诗人自觉创作、独立完成的 带有自传性质的长篇抒情诗,也是中国古典文学史上最长、 最伟大的抒情诗。
二
理解文意
诵读第一自然段,看看作者写了哪些内容?
①出身高贵
②出生祥瑞
颛顼为远古部落联盟首 领,传说的“五帝”之一。 《史记屈原列传》:“屈原者, 名平,楚之同姓也。”对楚 国的兴亡负有义不容辞的责 任。
下而求索。”
——2018.6.13在山东考 察时说
憧憬,再到孙中山“家给 人足,四海之内无一夫不 获其所”的夙愿,都反映
了中华民族对摆脱贫困、
丰衣足食的深深渴望。
——2021年2月25日在全国脱 贫攻坚总结大会上的讲话
三 艺术特色
文中的“香草美人”具有什么象征义?
汉代王逸《离骚》序:
“《离骚》之文,依《诗》取兴, 引类譬谕,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 恶禽臭物,以比谗佞。”
从全文来看,屈原怀才不遇的原因有哪些?
外部原因:
君王昏庸 小人当道
社会污浊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怀王三十年,屈原回到郢都。同年,秦约怀王 武关相会,怀王被秦扣留,后客死秦国,顷襄王即 位后继续实施投降政策,屈原再次被逐出郢都,流 放江南。顷襄王二十一年,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 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身殉自己的政治理想。
《离骚》代表了“楚辞”的最高成就,是屈原的代表作, 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第一首由诗人自觉创作、独立完成的 带有自传性质的长篇抒情诗,也是中国古典文学史上最长、 最伟大的抒情诗。
《离骚》优秀课件

对社会公正的呼吁
总结词
通过对《离骚》中诗人屈原的社会理想和公正观念的分析,引导学生理解社会公正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社会责 任感和人道主义精神。
详细描述
在《离骚》中,诗人屈原表达了自己对于社会不公和邪恶的愤怒与批判,同时也展现了自己对于社会公正和正义 的追求。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分析,可以引导学生理解社会公正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人道主义精神 ,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
象征手法的运用,使作品寓意 深刻,富有哲理和启示意义。
对比与反衬手法的运用
通过对比和反衬手法,突出了屈 原的个性和思想特点。
通过对比自己与他人的行为和思 想,彰显了屈原的高尚品质和与
众不同之处。
反衬手法的运用,使作品更加生 动有趣,引人入胜。
铺陈与夸张的表现手法
铺陈手法的运用,使作品气势磅 礴,情感丰富。
日期:
《离骚》优秀课件
汇报人:
目录
• 《离骚》简介 • 《离骚》的文学特点 • 《离骚》的思想内涵 • 《离骚》的艺术风格 • 《离骚》的社会意义与价值 • 《离骚》的传承与应用
01
《离骚》简介
《离骚》的作者与创作背景
总结词
屈原,楚国贵族出身,官至左徒,因遭谗言被贬谪而流亡,最终投汨罗江而死 。
02
《离骚》的文学特点
浓郁的抒情与个性化的表达
抒情性
作品以第一人称“我”为叙述主体,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 对现实的不满和壮志难酬的痛苦。
个性化表达
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和修辞,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文学风格和个 性特点,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丰富的象征与隐喻
象征
作品中大量使用象征手法,如“美人”、“芳草”、“夕阳”、“风雨”等,寓意深刻,富有诗意。
《离骚》ppt课件(3)完美版

修辞手法
象征
诗人运用象征手法,通过 具体的事物来表现抽象的 概念,使诗歌更具深度和 内涵。
比喻
诗人运用比喻手法,将抽 象的情感和思想具体化, 使诗歌更易于理解和感受 。
拟人
诗人运用拟人手法,将事 物人格化,使诗歌更具有 生命力和表现力。
04
《离骚》的影响与评价
对后世的影响
文学影响
屈原的《离骚》开创了中国古代 抒情诗的先河,对后世文学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许多诗人如李白
崇尚美政
屈原在《离骚》中提出了美政思想,主张选拔贤能、任人唯贤,启 示我们要有公正、廉洁的执政理念。
05
《离骚》的实践与应用
在文学创作中的应用
引用《离骚》中的诗句
在文学创作中,可以引用《离骚》中的诗句来丰富作品的 文化内涵,提高作品的文学价值。
借鉴《离骚》的创作手法
《离骚》采用了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如夸张、象征、寓 言等,这些手法可以借鉴到现代文学创作中,使作品更具 艺术感染力。
描述了屈原的内心世界、对楚国政治 黑暗的揭露、对理想社会的追求等。
主题思想
02
01
03
表达了屈原对楚国政治黑暗的不满和忧愤。 体现了屈原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和向往。 展现了屈原高尚的人格魅力和爱国情怀。
内容与主题的关系
《离骚》的内容是屈原对楚国政治黑暗的揭露和批判,主题思想 则是表达了屈原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和向往,二者相互呼应,共同 构成了《离骚》的完整思想体系。
汲取《离骚》的创作灵感
《离骚》作为古典诗歌的巅峰之作,其深邃的思想、丰富 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可以为现代文学创作者提供灵 感,启发他们思考和探索。
在思想教育中的应用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离骚》中表达的忧国忧民、忠君爱国的思想,是爱国主义精神的 体现,可以用于思想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离骚 课件(共45张PPT)

miǎn
tún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忳郁
chà chì
kè
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鸷
yuán
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心而
gòu
抑志兮,忍尤而攘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xiàng
二、了解《楚辞》
1.定义 “楚辞”是战国时代以屈原代表的楚国人创
作的诗歌,它是《诗经》三百篇后的一种新诗体。 至汉成帝时,刘向整理古籍,把屈原、宋玉等人 的作品编辑成书,定名为《楚辞》,从此以后, “楚辞”就成为一部总集的名称了。
2.“楚辞”的来源 (1)楚辞的形式,从直接的因素来说,它渊源于中国江淮流域楚地
观点二:不同意否认屈原的爱国意识。上种观点是站在我们今天的角 度去看待的。我们现在之于屈原的时代,相距上千年,我们不能苛求那个 时代的屈原像我们今天这样考虑问题。施行政策,具有和我们一样的思维、 观点以及胸怀世界的气度,那个时代的屈原,为了国家的前途,为了人民 的生活,忧心哪焚,奔走呼号,这不就是爱国的表现还能是什么?在他的 心中,楚国就是他的祖国,楚国的人民就是他的同胞,我们能非议他的爱 国精神吗?
作家作品
据《汉书·艺文志》所记25篇,具体篇 目,据王逸《楚辞章句》为: 《离骚》 《九歌》(11篇)、《九章》(9篇)、 《天问》《远游》《卜居》《渔父》等。
其中,晚年创作的《离骚》是《楚辞》 中的名篇,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 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抒情诗。
相关节日——端午节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 午日节、五月节、五日节、艾节、端五、重午、 午日、夏节,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
《离骚》优秀课件实用..共40页

13、遵守纪律的风气的培养,只有领 导者本 身在这 方面以 身作则 才能收 到成效 。—— 马卡连 柯 14、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 精神以 及同全 世界劳 动者的 团结一 致,是 取得最 后胜利 的保证 。—— 列宁 摘自名言网
15、机会是不守纪律的。——雨果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Thank you
《离骚》优秀课件实用..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马卡 连柯(名 言网)
15、机会是不守纪律的。——雨果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Thank you
《离骚》优秀课件实用..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马卡 连柯(名 言网)
离骚优秀ppt课件【优质PPT】

就是这样。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哪有方枘和圆凿能够相合的啊?哪有道
不同能够相安? 分析:自己和群臣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
2023/5/14
(7)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我受着委屈而压抑着意志啊,我忍受
着责骂和侮辱。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保持清白为正道而献身啊,本来就是
独爱美并且习以为常。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即使把我肢解了我还是不会改变啊,难 道我的志向还会因受挫折而改变?
分析:诗人为自己坚持真理而自豪, 并坚信自己,至死不变。
2023/5/14
重点词语积累
①兮:语气助词,相当于“啊”,“楚辞”中大量用 “兮”,有时在句中,有时在句末。
②替:废弃、贬斥。申:加上罪名。蕙纕、揽茝,比喻高 尚的德行。
2023/5/14
诵读指导
《楚辞》以六、七言为主,兼及四、 五、八、九言,并多用楚地口语“兮”字。 朗读时,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好它的 节奏特点。以第一节为例:
长太息 / 以 / 掩涕兮,——哀 / 民生/ 之/多艰。余 / 虽好修姱/以/鞿羁兮,—— 謇/ 朝谇/而/夕替。
模仿上面所举诗句节奏,朗诵《离骚》诗 章。
前代的圣人所推崇的。
分析:诗人虽然抑郁难平,但情绪趋 向平稳,并坚定自己的信念,决心以前贤 为榜样。这样,诗人就有了精神力量。
2023/5/14
(8)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后悔选择道路时没有看清啊,我久久
伫立而想返回。 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掉转我的车马返回原路啊,趁着这迷
途还不算远。 相:选择。延:久久。伫: 久立。反: “返” ,返回。
(5)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我忧郁失意啊,只有我在此时走投无路。 分析:无奈而痛苦的浩叹。
不同能够相安? 分析:自己和群臣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
2023/5/14
(7)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我受着委屈而压抑着意志啊,我忍受
着责骂和侮辱。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保持清白为正道而献身啊,本来就是
独爱美并且习以为常。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即使把我肢解了我还是不会改变啊,难 道我的志向还会因受挫折而改变?
分析:诗人为自己坚持真理而自豪, 并坚信自己,至死不变。
2023/5/14
重点词语积累
①兮:语气助词,相当于“啊”,“楚辞”中大量用 “兮”,有时在句中,有时在句末。
②替:废弃、贬斥。申:加上罪名。蕙纕、揽茝,比喻高 尚的德行。
2023/5/14
诵读指导
《楚辞》以六、七言为主,兼及四、 五、八、九言,并多用楚地口语“兮”字。 朗读时,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好它的 节奏特点。以第一节为例:
长太息 / 以 / 掩涕兮,——哀 / 民生/ 之/多艰。余 / 虽好修姱/以/鞿羁兮,—— 謇/ 朝谇/而/夕替。
模仿上面所举诗句节奏,朗诵《离骚》诗 章。
前代的圣人所推崇的。
分析:诗人虽然抑郁难平,但情绪趋 向平稳,并坚定自己的信念,决心以前贤 为榜样。这样,诗人就有了精神力量。
2023/5/14
(8)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后悔选择道路时没有看清啊,我久久
伫立而想返回。 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掉转我的车马返回原路啊,趁着这迷
途还不算远。 相:选择。延:久久。伫: 久立。反: “返” ,返回。
(5)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我忧郁失意啊,只有我在此时走投无路。 分析:无奈而痛苦的浩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怨恨君王的荒唐啊,始终不能体察我的忠/苦心。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众女:喻指许多小人。 蛾眉:高尚德行
谣诼:造谣、诽谤
淫:淫荡的事,形容词作名词
许多小人嫉妒我的高尚德行啊,诽谤我好做 淫荡的事。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固:本来
时俗:世俗 工巧:善于取巧,古今异义 偭:违背 而:表承接。 错:通“措”,措施 改错,古今异义
诵读课文,注意诵读节奏
骚体诗与《诗经》相比有所不同。《诗经》 以四字句为典型句式,句中节奏为“二二”; 骚体诗的典型句式则有六字与五字两种(语气 词“兮”除外),一般是每句诗两至四个节拍, 随文切分,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 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 替。“兮”为语助词,它不仅加强了生活色彩, 而且使诗歌的调子回荡顿挫,婉转动人,读时 应拉长语气,体现出整个句子的似断实连,若 连若断。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沁园春:雪》
“风、骚”泛指文学,原指《诗 经》中的《国风》和《楚辞》中的 《离骚》。它们分别是中国诗歌史上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 源头。
解题
《离骚》代表了“楚辞”的最高成就。它不 仅是屈原的代表作,同时也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 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政治抒情诗。 “离”,通“罹”,“遭遇”之义;“骚”, “忧愁”义。“离骚”,即“遭遇忧愁”的意思。 司马迁解释“离骚”为“离忧”;班固解释为 “遭遇忧患”;王逸解释为“离别的愁思”;也 有人解释为“牢骚”。现多采用班固的解释。
雄鹰和凡鸟不能同群啊,从古时候以来本来 这样。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方:方枘
孰:何 圜:通“圆”,圆凿,形作名 异道:不同道 周:合
相安:相处,相容
哪有方枘和圆凿能够相合的啊?哪有道不同 能够相处的?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屈:动词使动,使…受委屈 抑:动词使动,使…受压抑 尤:责骂 攘:忍受 诟:侮辱
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人,杰 出的政治家,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 爱国诗人。他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到个 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我国浪漫主义诗 歌的奠基人。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 怀王、楚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在 楚怀王时期。因出身贵族,又“博闻强志 ,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早年深受楚怀 王的宠信,曾任楚国的左徒和三闾大夫。 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辅佐怀 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连齐抗秦,使 楚国一度出现了国富民强、威震诸侯的局 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和楚国腐 朽的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他遭到 小人诬陷,被楚怀王疏远,并两次遭放逐 。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秦将白 起攻破楚国的郢都,屈原悲愤不已,遂自 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我烦闷失意啊,只有我在此时走投无路。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溘:突然,忽然 不忍:不能容忍 流亡:随流水而消逝,古今异义 此态:那种世俗小人的丑态
我宁愿突然死去来随流水消逝,也不能容忍 做出那种世俗小人的丑态。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鸷:凶猛的鸟。鸟:一般的鸟 前世:古时候,古今异义 不群:不合群 固然:本来这样
状语后置,以蕙纕替余,以揽茝申之。
既因为我用香蕙作佩带而贬黜我啊,又 因为我采集白芷而给我加上罪名。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所善:所崇尚的美德 虽:即使 九死:多次死亡
这也是我心中所崇尚的美德啊,即使(为之) 多次死亡也不后悔。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灵修:指怀王 察:体察 浩荡:荒唐,没有准则。古今异义 (水势广阔而壮大)
我使自己的心受委屈并使自己的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伏:守,保持 死直:为正道而死。死:动词为动,为…而死
厚:推重,赞许。形容词作动词
保持清白为正道而献身啊,本来就是前代的 圣人所推崇的。
第1段写作思路 一、诗人形象:忧国忧民 二、诗人遭遇:忠而被贬 三、自表心志:余心所善,九死未悔 四、被贬外因: 1、君子荒唐 2、小人造谣 3、时俗工巧 4、风俗伤败 五、被贬内因: 1、处境艰难,不为丑态 2、不与小人同流合污 3、效法先贤伏清死直
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他创立了 “楚辞体”,代表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 》、《九章》、《招魂》、《远游》、《卜居》、《渔 夫》等许多不朽的作品。其作品洋溢着对楚地楚风的眷 恋和报国为民的热情,文字华丽,想象奇特,比喻新奇 ,内涵深刻。 骚体诗源于战国时期楚国,由屈原创立,是一种运 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 有浓厚地方色彩的诗体。因其中屈原的《离骚》影响最 大,后世称这种诗体为“骚体诗”或“楚辞体”,称这 种诗体的诗歌为“骚体诗”,历代文士多有仿作。西汉 刘向编辑的《楚辞》中收录了大量战国及西汉人的骚体 诗作。 骚体诗在形式上打破了《诗经》以四言为主的体制 ,在民歌的基础上又继承了散文的笔法,句式长短参差 ,形式比较自由,多用“兮”字以助语势,富有抒情意 味和浪漫色彩。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太息:叹息 以:表修饰 掩涕:掩面拭泪 兮:楚地方言土语,为语气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 “啊”。 哀:为……悲伤,形容词为动用法 民生:百姓的生活。 之:主谓之间,取独 多:形容词作动词,有很多。 艰:形容词作名词,灾难。
我长声地叹息,掩面拭泪啊,为百姓 的生活有很多灾难而悲伤。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被动句
虽:虽然 好:爱慕、崇尚 修姱:修洁而美好 謇:句首语气词 鞿羁:束缚、约束。名词作动词
朝、夕:在早晨,在晚上。名词作状语。 谇:谏诤 替:废弃、贬斥
我虽然崇尚美德来约束自己啊,可在 早上进谏而在晚上就被贬黜。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替:贬黜 申:加上 以:因为 蕙:香草名,香蕙。 纕:佩带 揽:采集 茝:香草名,白芷
世俗本来适合于投机取巧啊,违背规矩而任 意改变措施。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绳墨:准绳、准则
周容:苟合取容
追曲:随意歪曲 竞:竞相 以为:把……作为,宾语前置, 以周容为度
违背准绳而随意歪曲啊,竞相把苟合取悅于 人作为法度。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忳:忧闷。 郁邑:通“郁悒”忧愁苦闷 侘傺:失意的样子 穷困:走投无路,古今异义 状语后置,吾独乎此时穷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