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分析题库+解析很全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一、根据下列文字材料回答116~120题。
2003年从事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企业共计1.65万家,比1999年翻了一番。各类企业在数量上保持了增长态势,其中国有企业数量比1999年增长11%,合资企业数量增长23%,外商与港澳台商独资企业数量增长了1.5倍,集体企业数量增长了1.2倍,私营企业数量增长了30倍。
外商独资企业除了数量跃居首位,其产品出口额也以接近50%的速度增长,并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的主要提供者。2003年,外商与港澳台商独资企业出口金额达到683亿美元,是1996年出口额的16倍,年均增长49%,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62%;中外合资与港澳台合资企业2003年出口金额为236亿美元,年均增加28%,占总额21%;国有企业出口额从1996年的37亿美元增至2003年的115亿美元,年均增长率17%,但2003年仅占总份额的10%。私营企业出口25亿美元,是1996年9万美元的近3万倍,年均增长率高达331%。
1996年,外商与港澳台商独资企业、中外合资与港澳台合资企业和国有企业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中所占比重都在30%左右,目前,外商与港澳台商独资企业在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方面已居主导地位。
116.根据上述资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外商与港澳台商独资企业逐渐主导了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
B.私营企业已成为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一只不可忽视的新生力量
C.1996至2003年间,国有企业出口额在逐年下降
D.1999至2003年间,我国从事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企业数量迅猛增加
117.1996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总额大约为()。
A.37亿美元B.62亿美元C.128亿美元D.236亿美元
118.1996至2003年间,从事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企业数量增长最快的是()。
A.国有企业B.私营企业C.合资企业D.集体企业
119.如果2003年相对于2002年的企业出口额增长率等于年均增长率,则2002年合资和独资企业的出口额是国有企业的倍数为()。A.6.6倍B.4.6倍C.2.6倍D.1.6倍
120.从1996至2003年间,关于各种企业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所占的比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私营企业所占比重几乎没有变化B.集体企业所占比重下降了近20个百分点
C.外商与港澳台商独资企业所占比重增加了15个百分点D.中外合资与港澳台合资企业所占比重下降了15个百分点
116.C 【解析】根据资料提供的数字信息,判断出答案为C。
117.C 【解析】计算出96年外商与港澳台独资企业、中外合资与港澳台合资企业和国有企业的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额度,既可得知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总额,正确答案为C。
118.B 【解析】私营企业数1999年~2003年间增长了30倍。
119.A 【解析】(683/1.49+236/1.28)/(115/1.17)=6.54(倍)。
120.B 【解析】国营企业出口额1996所占比重为30%,2003年仅10%。
二、下列是×季度某公司产品计划完成情况的统计表,请回答表后121~125题。
×季度某公司产品计划完成情况
产品
单位
(元)
产量(件)产值(元)
计划实际计划实际实际(扣除超计划部分)甲300 120 100 36000 30000 30 000
乙200 60 60 12 000 12 000 12 000
丙50 10 15 500 750 500
丁500 20 10 000
合计48 500 52 750 42 500
121.未完成计划的品种占()。A.1/4 B.1/3 C.1/2 D.全部
完成
122.创产值最多的产品是()。A.甲B.乙C.丙D.丁
123.计算产品计划完成程度的正确算法是()。
A.
48500
52750
×100%B.
42500
48500
×100%C.
48500
42500
×100%D.
52750
42500
×100%
124.下述判断正确的是()。
A.甲产品完成了计划数的100%B.乙产品完成了原计划的60%
C.丙产品完成了原计划的150%D.丁产品完成了计划的200%
125.根据本季度生产计划完成情况,对下季度生产应实施()。
A.增加甲产品计划数,减少乙产品的生产计划B.乙产品的计划不变,增加丙产品和甲产品的计划C.增加丁产品计划,同时维持甲产品在原有水平,减少乙产品的生产计划
D.增加丁产品和丙产品的计划,乙产品维持原有水平,减少甲产品的计划
121.B 【解析】看图可知,计划完成的产品是甲、乙、丙三种产品,其中甲没有完成计划,占
三种产品的三分之一。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B。
122.A 【解析】由图表可知,创产值最多的产品是甲,故答案为A。
1
123.C 【解析】实际值(扣除超计划部分)÷计划值×100%,即48500
42500
×100%,故选C。
124.C 【解析】可分别计算:A.100/120×100%≈83.3%;B.60/60×100%=100%;C.15/10×100%=150%;D.丁产品的计划未知,故不知其完成了计划的多少。选项C正确。
125.D 【解析】因甲实际产值比计划要低,乙持平,丙高出150%,丁实际产值完全在计划外,故选D。
二、根据下面的统计表回答121~125题
能源消费总量和构成
年份能源消费总量(折标准燃
料)(万吨)
占能源消费总量的%
煤炭石油水电天然气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60 275
24 947
62 646
66 040
70 904
77 020
72.10
72.75
74.02
74.27
75.31
75.92
20.85
20.00
18.58
18.07
17.45
17.02
3.99
4.51
4.92
5.26
4.91
4.83
3.06
2.74
2.48
2.40
2.33
2.23
121.能源消费总量最少的一年是()。A.1981 B.1982 C.1983 D.1984 122.1984年消耗的天然气为多少万吨?(折合为标准燃料)()。
A.1 584.96 B.1 538.80 C.1 547.12 D.1 545.03
123.1986年能源消耗总量比1982年高多少?()。A.16 745 B.52 073 C.49 125 D.6 116
124.能源消费构成中,从1981年到1986年变化比例最大的是()。A.煤炭B.石油C.水电D.天然气
125.在能源消费构成中,比例一直处于上升趋势的是()。A.煤炭B.石油C.水电D.天然气
121.B 【解析】比较六年的能源消费总量,发现1982年的24947万吨最少,故答案为B。122.A 【解析】由材料知,天然气占能源消费总量的2.4%,故折合为标准燃料是:66040×2.4%=1584.96(万吨)。
123.B 【解析】由于1986年能源消费总量为77020万吨,1982年为24947万吨,故二者之差为:77020-24947=52073(万吨),B项正确。
124.B 【解析】可以分别计算出煤炭、石油、水电、天然气1981年、1986年的差值,会发现石油的变化幅度大,故答案为B。
125.A 【解析】对比数据不难发现只有煤炭呈上升趋势,故答案为A。
(二)西部部分省市区固定资产(2006年1-10月)
省市区单位年内本月止累计比上年同期增长(%)重庆亿元1531.12 28.00
四川亿元3120.84 32.50
贵州亿元786.02 21.20
云南亿元1412.66 32.40
西藏亿元165.51 13.50
陕西亿元1900.32 34.30
甘肃亿元787.02 22.17
青海亿元337.36 15.10
宁夏亿元338.23 12.60
新疆亿元1024.06 17.90
内蒙古亿元2893.05 34.6
91.2005年1~10月,贵州省的固定资产投资额与甘肃省相比:A.较低 B.较高 C.恰好相等
D.无法比较
92. 2006年1~10月,四川、重庆两地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上年同期增长了约百分之几?A.29 B.30
C.31
D.32
93.下列关于表中西部省市区2006年1~10月固定资产投资的说法错误的是:
A.固定资产投资最多的三个地区的固定资产同比增长率也最大
B.固定资产投资最少的三个地区固定资产同比增长率也最小
C.总体上说,固定资产投资较多的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率也较高
D.固定资产投资较多的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率也较高,反之亦然
94.2006年1~10月,表内西部省市区中,不同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差距最大达
A.2955.33亿元
B.2065.21亿元
C.1878.36亿元
D.1722.98亿元
95.以2006年10个月的固定资产投资水平估算后两个月的固定资产投资水平,以2006年的前10个
月的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率估算固定资产投资的年增长率,可估算出2008年固定资产投资额在4000亿元以上的表中西部省市区有几个?A.1 B.2 C.3 D.4
91.【答案】B。解析:2005年贵州省固定投资额为786.02÷(1+21.2%)≈648.5,甘肃省为787.02
÷(1+22.17%)≈644.2,故贵州省较高。
92.【答案】C。解析:两地去年同期投资总额为1531.12÷(1+28%)+3120.84÷(1+32.50%)≈3551.5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