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节肢动物概论
合集下载
医学节肢动物概论课件

医学节肢动物的公共卫生意义和国际合作
公共卫生意义
医学节肢动物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不可忽视,其传播的疾病可 能造成广泛的公共卫生危害。
国际合作
针对全球性的节肢动物传播疾病问题,各国应加强合作与交 流,共同研究防治措施和方法,提高全球人民的健康水平。
05
学习和研究医学节肢动物的 建议和展望
学习医学节肢动物的建议
医学节肢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繁殖方式
具有无性与有性两种繁殖方式,前者进行裂体繁殖,后者进行孤雌生殖;雌虫可 产卵茧或卵胎棒,在宿主皮下或组织内卵化。
生命周期
包括卵、幼虫、蛹和成虫等阶段,有些种类有宿主转换。
医学节肢动物的生态习性和分布
生态习性
喜温暖、潮湿、荫蔽的环境,如草丛、石缝、沼泽等;喜群居,常营寄生或 捕虫学、动物学等基础知识,并对医学节肢动物常见类群进行深入了解。
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和鉴别能力
医学节肢动物在形态、生活习性等方面具有高度的多样性,学习者需要通过实践观察和鉴别不同种类。
建立全面的知识体系
学习者需要了解医学节肢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并掌握相关防治知识和技能。
未来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01
完善疾病监测和预警 体系
建立健全医学节肢动物相关疾病的监 测和预警体系,及时掌握病情动态, 为防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02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医学节肢动物具有跨国传播的特点, 因此需要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 应对全球性的挑战。
03
提高公众认知和意识
加大对医学节肢动物及防治知识的宣 传教育力度,提高公众的认知和意识 ,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防控氛围。
医学节肢动物与人类健康
医学节肢动物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和传播的疾病
医学节肢动物概论

2 、间接危害 医学节肢动物对人体最大的 危 害携带病原体,传播疾病。 害携带病原体,传播疾病。 传播疾病的节肢动物称之为传 传播疾病的节肢动物称之为传 播媒介( 播媒介(vector)(或病媒节肢动物 )或 媒介节肢动物) 或媒介节肢动物 由医学节肢动物传播的疾病叫 虫媒病。 虫媒病。
我国主要虫媒病
立克次氏体病
流行性斑疹伤寒 鼠型斑疹伤寒 恙虫病 普氏立克次氏体 莫氏立克次氏体 恙虫立克次氏体 人虱 印鼠客蚤 地里纤恙螨 红纤恙螨 蜱
Q热 热
贝氏立克次氏体
细菌病 鼠疫 鼠疫杆菌 印鼠客蚤、 印鼠客蚤、 方形黄鼠蚤、 方形黄鼠蚤、 长须山蚤 硬蜱、 硬蜱、革螨
野兔热
土拉伦斯菌
螺旋体病 虱媒回归热 蜱媒回归热 莱姆病 俄拜氏疏螺旋体 波斯疏螺旋体 伯氏包柔疏螺旋体 人虱 钝缘蜱 全沟硬蜱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三带喙库蚊( 三带喙库蚊(唾液腺和肠 叮咬人或动物而使其感染。 内)增殖并能经卵传递 叮咬人或动物而使其感染。 恙螨的幼虫感染恙虫病立克次氏体, 恙螨的幼虫感染恙虫病立克次氏体,垂直传播到 子代才具有感染力。 子代才具有感染力。
在不全变态中,有些种类, 在不全变态中,有些种类,它们的幼体与成 虫的外部形态和生活习性相似,但体积较小, 虫的外部形态和生活习性相似,但体积较小,性 器官尚未发育, 器官尚未发育,性器官在虫体的生长过程中逐渐 渐变态。 发育至成熟,这类不全变态称为渐变态 发育至成熟,这类不全变态称为渐变态。 渐变态节肢 动物的幼体称为若 动物的幼体称为若 虫。属于渐变态的 医学昆虫有虱子、 医学昆虫有虱子、 蜚蠊、臭虫等。 蜚蠊、臭虫等。
⑷ 寄生
许多医学节肢动物可以寄生于人畜 体内或体表。蝇类幼虫寄生引起蝇蛆病 体内或体表。蝇类幼虫寄生引起蝇蛆病 (myiasis),此病多见于热带、亚热带和 ,此病多见于热带、 牧区。潜蚤病(tungiasis), 此病好发于 , 牧区。潜蚤病 人足趾间等部位,见于热带美洲和非洲。 人足趾间等部位,见于热带美洲和非洲。 疥螨寄生可引起疥疮 疥螨寄生可引起疥疮 (scabies),此病广 , 布世界。蠕形螨寄生引起蠕形螨病 布世界。蠕形螨寄生引起蠕形螨病 (demodicidosis),粉螨、跗线螨等侵入 ,粉螨、 尿道可引起肺螨病 肠螨病、 肺螨病、 肺 、肠、尿道可引起肺螨病、肠螨病、 尿螨病等。 尿螨病等。
医学节肢动物概论课件

医学节肢动物概论课 件
目录
• 引言 • 医学节肢动物的种类与分布 • 医学节肢动物的危害与防治 • 医学节肢动物的研究进展 • 结论
0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引言
医学节肢动物的概述
医学节肢动物是一类具有外骨骼的动物,包括昆虫、蜘 蛛、蜈蚣等。它们通常具有六条腿或八条腿,是地球上 种类最多的动物群体之一。
医学节肢动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分解 有机物、传播种子和花粉等。同时,一些医学节肢动物 也是人类的重要疾病传播媒介,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02
医学节肢动物的种类与分布
医学节肢动物的种类
医学节肢动物种类繁多,主要包括昆虫纲和蛛形 纲动物。昆虫纲动物如蚊子、蝇、白蛉等,蛛形 纲动物如蜱、恙螨等。
这些动物因与人类关系密切,常常传播疾病,对 人类健康造成威胁。了解其种类有助于更好地防 治和控制疾病的传播。
医学节肢动物的分布
医学节肢动物分布广泛,全球各地均有分布。其中,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分布更为密集,这与适 宜的气候条件有关。
02 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包括环境治理、化学防制、 物理防制和生物防制等手段,有效控制医学节肢 动物的密度和传播疾病的风险。
02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全球范围内医学 节肢动物的传播和防控挑战。
对医学节肢动物的研究展望
深入研究医学节肢动物的生物学 特性、生态习性和传播疾病机制,
为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04
医学节肢动物的研究进展
医学节肢动物的研究现状
01
全球范围内,医学节肢动物的研 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特别 是在分类、生物学特性、生态学 等方面。
02
针对医学节肢动物的防治技术也 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为控 制和预防相关疾病的传播提供了 有力支持。
目录
• 引言 • 医学节肢动物的种类与分布 • 医学节肢动物的危害与防治 • 医学节肢动物的研究进展 • 结论
0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引言
医学节肢动物的概述
医学节肢动物是一类具有外骨骼的动物,包括昆虫、蜘 蛛、蜈蚣等。它们通常具有六条腿或八条腿,是地球上 种类最多的动物群体之一。
医学节肢动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分解 有机物、传播种子和花粉等。同时,一些医学节肢动物 也是人类的重要疾病传播媒介,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02
医学节肢动物的种类与分布
医学节肢动物的种类
医学节肢动物种类繁多,主要包括昆虫纲和蛛形 纲动物。昆虫纲动物如蚊子、蝇、白蛉等,蛛形 纲动物如蜱、恙螨等。
这些动物因与人类关系密切,常常传播疾病,对 人类健康造成威胁。了解其种类有助于更好地防 治和控制疾病的传播。
医学节肢动物的分布
医学节肢动物分布广泛,全球各地均有分布。其中,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分布更为密集,这与适 宜的气候条件有关。
02 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包括环境治理、化学防制、 物理防制和生物防制等手段,有效控制医学节肢 动物的密度和传播疾病的风险。
02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全球范围内医学 节肢动物的传播和防控挑战。
对医学节肢动物的研究展望
深入研究医学节肢动物的生物学 特性、生态习性和传播疾病机制,
为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04
医学节肢动物的研究进展
医学节肢动物的研究现状
01
全球范围内,医学节肢动物的研 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特别 是在分类、生物学特性、生态学 等方面。
02
针对医学节肢动物的防治技术也 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为控 制和预防相关疾病的传播提供了 有力支持。
医学节肢动物概论PPT课件

实验室感染
指在实验室内以人工感染的方法证明病原 体能够在某种节肢动物发育或增殖至具有 感染性并能够感染易感的实验动物。
自然感染
指在流行地区流行季节采集可疑的节 肢动物,在实验室分离到自然感染的 病原体。 对于寄生原虫或蠕虫,还需要查到感 染期虫体,如微丝蚴。
我国主要虫媒病
1)蜱媒病:森林脑炎、新疆出血热等
2)恙螨传播:恙虫病等
3)蚊媒病:疟疾、丝虫病等 4)蚤传播:鼠疫等 5)虱传播:虱媒回归热等
医学节肢动物的防治
1、采用综合防治的策略 害虫综合治理(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 2、综合防治的目标是种群 降低媒介昆虫的种群数量,缩短其寿命,将 其控制在不足以传播疾病的程度。
生物性传播
病原体必须在节肢动物体内经过一定时间 的发育或(和)繁殖才具有感染力,从而 引起疾病的传播。
生物性传播
发育式
病原体必须在媒介节肢动物体内经过 一定的发育阶段,仅有形态改变而无数量
的增加。
如丝虫幼虫在蚊体内的发育
生物性传播
繁殖式
病原体在媒介节肢动物体内大量繁 殖,数量增加而无形态上的改变。 如鼠疫杆菌在蚤体内的增殖。
90倍显微镜下的寄生蜂
遗传防治
通过改变或移换昆虫的遗传物质,以降 低其繁殖势能或生存竞争力,从而达到 控制或消灭一个种群的目的。
法规防治
检疫 卫生监督 强制防治
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主要经营:网络软件设计、图文设计制作、发布广 告等
公司秉着以优质的服务对待每一位客户,做到让客 户满意!
化学防治46第二代杀虫剂有机磷化合物和氨基甲酸酯如敌敌畏敌百虫等化学防治47敌敌畏保鲜青菜化学防治48第三代杀虫剂拟除虫菊酯如电蚊香片等电热液体蚊香电蚊香化学防治49昆虫生长调节剂干扰节肢动物正常发育优点生物活性高作用特异性强对非靶标生物无毒或毒性小化学防治5090倍显微镜下的寄生蜂51通过改变或移换昆虫的遗传物质以降低其繁殖势能或生存竞争力从而达到控制或消灭一个种群的目的
12 医学节肢动物概论

卵 幼 虫 蛹 头 成 蚊
返回
按蚊
伊蚊
库蚊
蚊生活史:
返回
返回
返回
蚊 刺 吸 式 口 器
返
返回
上 下
传播疾病的方式: ① 机械性传播:病原体在形态数量 上均未发生变化;
② 生物性传播:病原体在节肢动物体 内经历了发育、增殖、 发育增殖等阶段
主菜单 概论 昆虫纲 概述 蚊
上 下
病原在节肢动物体内 发育的四种类型
1、发育式:病原体只有发育,无 繁殖,如丝虫蚊体期。 2、增殖式:病原体只有数量的增加,
上 下
节肢动物的生态学
可分为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 群落生态学和生态系 统生态学等。 1、个体生态学:研究环境因 素对生物生长、发育等生理行为的 相互关系及影响。 常见的环境因素为:温度、湿 度、光照、生物因素
主菜单 概论 昆虫纲 概述 蚊
上 下
2、种群与群落生态学:
种群:在一定空间(或地域)
上 下
蚊与疾病的关系
1、丝虫病:班氏丝虫病:淡色库 蚊、致倦库蚊、中华按蚊。 马来丝虫病:中华按 蚊、嗜人按蚊、东乡伊蚊。 2、疟疾:微小按蚊、大劣按蚊、 中华按蚊、嗜人按蚊 3、乙型脑炎:三带喙库蚊、白纹 伊蚊。 4、登革热:白纹伊蚊、埃及伊蚊
上 下
蚊的防制:
1、环境防制:改变蚊孳生的环境 和小生态环境。 2、化学防制:杀虫剂、如菊酯类 杀虫剂、有机磷类 等、蚊香。 3、生物防制:Bti—14,Bs制剂, 养鱼,大链壶菌等。 4、物理防制:安装纱门、纱窗、 超声波驱蚊等。
上 下
内部构造: 与流行病学有关的系统主要 为消化系统和生殖系统。
主菜单
概论
昆虫纲
概述
蚊
返回
按蚊
伊蚊
库蚊
蚊生活史:
返回
返回
返回
蚊 刺 吸 式 口 器
返
返回
上 下
传播疾病的方式: ① 机械性传播:病原体在形态数量 上均未发生变化;
② 生物性传播:病原体在节肢动物体 内经历了发育、增殖、 发育增殖等阶段
主菜单 概论 昆虫纲 概述 蚊
上 下
病原在节肢动物体内 发育的四种类型
1、发育式:病原体只有发育,无 繁殖,如丝虫蚊体期。 2、增殖式:病原体只有数量的增加,
上 下
节肢动物的生态学
可分为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 群落生态学和生态系 统生态学等。 1、个体生态学:研究环境因 素对生物生长、发育等生理行为的 相互关系及影响。 常见的环境因素为:温度、湿 度、光照、生物因素
主菜单 概论 昆虫纲 概述 蚊
上 下
2、种群与群落生态学:
种群:在一定空间(或地域)
上 下
蚊与疾病的关系
1、丝虫病:班氏丝虫病:淡色库 蚊、致倦库蚊、中华按蚊。 马来丝虫病:中华按 蚊、嗜人按蚊、东乡伊蚊。 2、疟疾:微小按蚊、大劣按蚊、 中华按蚊、嗜人按蚊 3、乙型脑炎:三带喙库蚊、白纹 伊蚊。 4、登革热:白纹伊蚊、埃及伊蚊
上 下
蚊的防制:
1、环境防制:改变蚊孳生的环境 和小生态环境。 2、化学防制:杀虫剂、如菊酯类 杀虫剂、有机磷类 等、蚊香。 3、生物防制:Bti—14,Bs制剂, 养鱼,大链壶菌等。 4、物理防制:安装纱门、纱窗、 超声波驱蚊等。
上 下
内部构造: 与流行病学有关的系统主要 为消化系统和生殖系统。
主菜单
概论
昆虫纲
概述
蚊
医学节肢动物概论课件

外部形态特征
昆虫纲特征
具有头、胸、腹三大部分,头上有触角,有六条腿,两对翅膀等。
蛛形纲特征
身体分为头胸部(前体)和腹部(后体),头胸部前端通常有8个单眼等。
内部结构特征
消化系统
包括口器、食道、嗉囊、胃、肠、肛门等部 分。
循环系统
包括心脏、血管、血窦等部分。
呼吸系统
包括气孔、气管、肺等部分。
生殖系统
莱姆病、斑疹伤寒等。
防治措施
避免蜱虫叮咬,使用驱虫剂等。
苍蝇
常见种类
家蝇、绿蝇、麻蝇等。
防治措施
保持环境卫生,使用蝇拍等。
生态习性
喜食腐败食物,繁殖能力强。
传播疾病
霍乱、伤寒、痢疾等。
蟑螂
01
常见种类
美洲大蠊、德国小蠊等。
传播疾病
无直接传播疾病,但可携带细菌 、病毒等病原体。
03
02
生态习性
喜栖息于温暖、潮湿的环境中。
医学节肢动物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医学节肢动物通过叮咬、刺蜇等方式将病原体传播给人类,引发各种疾病,如流行 性乙型脑炎、登革热、地方性斑疹伤寒、流行性斑疹伤寒等。
此外,医学节肢动物还能引起各种皮肤和神经系统等疾病,如虫咬性皮炎、胆道蛔 虫病等。
在一些地区,医学节肢动物还是引起癌症的重要因素之一。
02
医学节肢动物的生物学 特征
医学节肢动物的繁殖和大量出 现也可能引起社会不安和公共 卫生问题。
控制和防治医学节肢动物的措施
加强环境管理
减少适合医学节肢动物生存的环境, 如垃圾堆积、污水排放等。
使用化学防制方法
使用杀虫剂或驱虫剂来消灭或减少医 学节肢动物的数量。
物理防制方法
节肢动物

*蠕形螨(毛囊、皮脂腺)
永久性寄生螨,寄生于毛囊、皮脂腺(额、 鼻、颏、颧、外耳道)。接触感染。 带虫者 多见,属条件致病虫体。 实验诊断:挤压涂片法、透明胶纸粘贴法 防治原则:加强个人卫生、口服外用联合
尘 螨
过敏原,引起尘螨性过敏 实验诊断:免疫学方法。 尘螨性哮喘 过敏性鼻炎
我国重要传播媒介 埃及伊蚊、白纹伊蚊 全沟硬蜱 亚东璃眼蜱
病疹伤寒 立克次体病 鼠型斑疹伤寒 恙虫病
汉坦病毒
普氏立克次体 莫氏立克次体 恙虫立克次体
革螨
人虱 印鼠客蚤 地里纤恙螨、红纤恙螨
Q热
细菌病 鼠疫 野兔热 虱媒回归热 螺旋体病 蜱媒回归热
贝氏立克次体
医学节肢动物 概 论
1.节肢动物特征
虫体左右对称,附肢分节,排列成对。
外骨骼由几丁质和醌单宁蛋白组成。 发育经历蜕皮和变态。
2.医学节肢动物:
直接或间接危害人类健康的节肢动物。
3.医学节肢动物学
研究医学节肢动物形态、分类、生活史、生态、地 理分布、致病或传播规律以及对这些节肢动物防制方法 的科学。
我国重要传播媒介 埃及伊蚊、白纹伊蚊 全沟硬蜱 亚东璃眼蜱
病毒病
森林脑炎 新疆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斑疹伤寒 立克次体病 鼠型斑疹伤寒 恙虫病
汉坦病毒
普氏立克次体 莫氏立克次体 恙虫立克次体
革螨
人虱 印鼠客蚤 地里纤恙螨、红纤恙螨
Q热
细菌病 鼠疫 野兔热 虱媒回归热 螺旋体病 蜱媒回归热
贝氏立克次体
1.发育式
传病方式: 机械性传播、生物性传播
2.繁殖式 3.发育繁殖式 4.经卵传递式
我国主要虫媒病
蜱媒病 恙螨传播的虫媒病 蚊媒病 蚤传播的虫媒病 虱传播的虫媒病
医学节肢动物概论

●分头、胸、腹3部分。触角1对,足 3对, 常具2对翅膀。
●种类多,是医学节肢动物中研究最深入部 分,与医学有关昆虫称为医学昆虫(medical insect),研究医学昆虫的科学叫医学昆虫学 (Medical Entomology) 。
●常见医学昆虫有:蚊、蝇、白蛉、蠓、蚋、 虻、蚤、虱、臭虫、锥蝽、蟑螂、桑毛虫、 松毛虫、毒隐翅虫,等 。
⑷ 寄生:许多可寄生于人畜体内或体表。 ●蝇类幼虫寄生可引起蝇蛆病(myiasis),多 见于热带、亚热带和牧区。 ●潜蚤寄生引起潜蚤病(tungiasis), 好发人 足趾间,热带美洲和非洲多见,数以万计。 ●疥螨寄生引起疥疮 (scabies),广布世界。 ●蠕形螨引起蠕形螨病(demodicidosis),粉 螨、跗线螨等侵入肺 、肠、尿道可引起肺螨 病、肠螨病、尿螨病等。
●附肢(足、触角、触须 等)也分节,“节肢动物” 的名称由此而来。
2.2 体表骨骼化,因而其体壁又称为外骨骼。
●节肢动物的骨 骼主要由几丁质 等组成。
2.3 循环系统开管式,体腔又称为血腔。 ●循环系统是开管式的循环系统。 ●体腔内充满了血液,因而又叫血腔。 ●血液一般无红细胞,不具载氧功能,体内 气体交换通过呼吸系统完成。
●变态可分2大类型,即全变态和不全变态。
4.3全变态
●全变态(complete metamorphosis) 生活史 有卵、幼虫、蛹、成虫等时期,各期在外部形 态、生活习性上显著不同,特点是经历1个蛹期。
●全变态医学昆虫有 双翅目、蚤目、鳞翅 目、膜翅目、鞘翅目 等。
成虫 蛹 卵
幼虫
4.4不全变态
◆森林脑炎病毒——全沟硬蜱体内增殖并能经 卵传递——叮咬人或动物而使其感染。
●节肢动物幼虫感染病原体,但不传播,经卵 传递至下一代幼虫才有传播能力。 ◆恙螨的幼虫感染恙虫病立克次氏体,垂直传 播到子四代仍具有感染力。
●种类多,是医学节肢动物中研究最深入部 分,与医学有关昆虫称为医学昆虫(medical insect),研究医学昆虫的科学叫医学昆虫学 (Medical Entomology) 。
●常见医学昆虫有:蚊、蝇、白蛉、蠓、蚋、 虻、蚤、虱、臭虫、锥蝽、蟑螂、桑毛虫、 松毛虫、毒隐翅虫,等 。
⑷ 寄生:许多可寄生于人畜体内或体表。 ●蝇类幼虫寄生可引起蝇蛆病(myiasis),多 见于热带、亚热带和牧区。 ●潜蚤寄生引起潜蚤病(tungiasis), 好发人 足趾间,热带美洲和非洲多见,数以万计。 ●疥螨寄生引起疥疮 (scabies),广布世界。 ●蠕形螨引起蠕形螨病(demodicidosis),粉 螨、跗线螨等侵入肺 、肠、尿道可引起肺螨 病、肠螨病、尿螨病等。
●附肢(足、触角、触须 等)也分节,“节肢动物” 的名称由此而来。
2.2 体表骨骼化,因而其体壁又称为外骨骼。
●节肢动物的骨 骼主要由几丁质 等组成。
2.3 循环系统开管式,体腔又称为血腔。 ●循环系统是开管式的循环系统。 ●体腔内充满了血液,因而又叫血腔。 ●血液一般无红细胞,不具载氧功能,体内 气体交换通过呼吸系统完成。
●变态可分2大类型,即全变态和不全变态。
4.3全变态
●全变态(complete metamorphosis) 生活史 有卵、幼虫、蛹、成虫等时期,各期在外部形 态、生活习性上显著不同,特点是经历1个蛹期。
●全变态医学昆虫有 双翅目、蚤目、鳞翅 目、膜翅目、鞘翅目 等。
成虫 蛹 卵
幼虫
4.4不全变态
◆森林脑炎病毒——全沟硬蜱体内增殖并能经 卵传递——叮咬人或动物而使其感染。
●节肢动物幼虫感染病原体,但不传播,经卵 传递至下一代幼虫才有传播能力。 ◆恙螨的幼虫感染恙虫病立克次氏体,垂直传 播到子四代仍具有感染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6/15
我国主要虫媒病
1)蜱媒病:森林脑炎、新疆出血热等 2)恙螨传播:恙虫病等 3)蚊媒病:疟疾、丝虫病等 4)蚤传播:鼠疫等 5)虱传播:虱媒回归热等
2020/6/15
医学节肢动物的防治
1、采用综合防治的策略 害虫综合治理(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2、综合防治的目标是种群 降低媒介昆虫的种群数量,缩短其寿命
3
医学有关:溪蟹、蝲蛄及剑水 蚤等
2020/6/15
甲壳纲
2020/6/15
甲壳纲
2020/6/15
节肢动物对人体的危害
危害
直接危害
2020/6/15
间接危害
直接危害
1.骚扰和吸血 2.螫刺和毒害 3.过敏 4.寄生
2020/6/15
间接危害
间接危害
节肢动物作为媒介病原体引起的疾病
媒介节肢动 物传播虫媒病的医学节肢动物
2020/6/15
节肢动物主要类群
昆虫纲
蛛形纲
蠕形纲
类群
甲壳纲
倍足纲
2020/6/15
唇足纲
2020/6/15
昆虫纲主要特征
1 体:头、胸、腹 2 触角1对,复眼1对,足3对 3 医学有关:翅亚纲
2020/6/15
翅亚纲
双翅目
虱目
蚤目
双翅目
蚊
蝇
2020/6/15
双翅目
2020/6/15
蚤目
如按蚊和疟疾。
2020/6/15
实验室感染
• 指在实验室内以人工感染的方法证明病原 体能够在某种节肢动物发育或增殖至具有 感染性并能够感染易感的实验动物。
2020/6/15
自然感染
• 指在流行地区流行季节采集可疑的节 肢动物,在实验室分离到自然感染的 病原体。
• 对于寄生原虫或蠕虫,还需要查到感 染期虫体,如微丝蚴。
DDT
化学防治
第二代杀虫剂 有机磷化合物和氨基甲酸酯 如敌敌畏,敌百虫等
2020/6/15
化学防治
2020/6/15
敌敌畏保鲜青菜
化学防治
• 第三代杀虫剂 拟除虫菊酯 如电蚊香片等
2020/6/15
电热液体蚊香、电蚊香
化学防治
• 昆虫生长调节剂 干扰节肢动物正常发育 • 优点
生物活性高 作用特异性强 对非靶标生物无毒或毒性小
法规防治
• 检疫 • 卫生监督 • 强制防治
2020/6/15
2020/6/15
虫媒病
由医学节肢动物传播的疾病
2020/6/15
节肢动物传播疾病的方式
◈机械性传播 ◈生物性传播
发育式 繁殖式 发育繁殖式 经卵传递式
2020/6/15
节肢动物传播疾病的方式
机械性传播
• 病原体在媒介节肢动物的体表或体内既无 形态改变,又无数量增加,但仍具有感染 力,通过媒介的活动将携带的病原体机械 地传播、扩散。如蝇。
,将其控制在不足以传播疾病的程度。
2020/6/15
3、防治方法
(1) 环境防治 (2) 物理防治 (3) 化学防治 (4) 生物防治 (5) 遗传防治 (6) 法规防治
2020/6/15
环境防治
“
浙江省安吉县无蚊村
2020/6/15
环境防治
• 垃圾村里面的真实生活
2020/6/15
环境防治
2020/6/15
跳蚤
虱目
2020/6/15
头虱
耻阴虱
蛛形纲主要特征
体:头胸部和腹部;
1
头、胸、腹愈合为躯体 无触角.成虫和若虫有4对足
2
2020/6/15
医学有关:蜱、螨类及蝎和某些蜘
3
蛛等
蛛形纲
• 尘螨
2020/6/15
• 疥螨
甲壳纲主要特征
1 体:头胸部和腹部
2
触角2对,足5对,无翅 大多为水生
2020/6/15
概论
2020/6/15
主要特征 主要类群
对人体的危害 防治
2020/6/15
2020/6/15
2020/6/15
2020/6/15
2020/6/15
爬在钉头的小叶甲虫(40倍)
2020/6/15
节肢动物主要特征
1 两侧对称,躯体及附肢均分节 2 体表骨骼化 3 开放式的循环系统 4 发育过程多经历蜕皮和变态
2020/6/15
节肢动物传播疾病的方式
生物性传播
• 病原体必须在节肢动物体内经过一定时间 的发育或(和)繁殖才具有感染力,从而 引起疾病的传播。Leabharlann 2020/6/15生物性传播
发育式
病原体必须在媒介节肢动物体内经过一 定的发育阶段,仅有形态改变而无数量的 增加。 如丝虫幼虫在蚊体内的发育
2020/6/15
2020/6/15
环境防治
2020/6/15
垃圾村
物理防治
2020/6/15
化学防治
• 第一代杀虫剂 有机氯类 • 第二代杀虫剂 有机磷化合物 • 第三代杀虫剂 拟除虫菊酯 • 昆虫生长调节剂
2020/6/15
2020/6/15
化学防治
• 这是2019年1月18日拍摄 的生活在南极洲阿德利岛 上的企鹅。美国研究人员5 月9日说,在全球大部分国 家禁用杀虫剂DDT数十年 后,南极阿德利企鹅体内 仍检测出这种有毒物质, 且含量多年来始终不降。 他们认为,这是因为DDT 被“储存”在冰川中,持 续影响南极生态环境。
生物性传播
繁殖式
病原体在媒介节肢动物体内大量繁殖 ,数量增加而无形态上的改变。 如鼠疫杆菌在蚤体内的增殖。
2020/6/15
生物性传播
发育繁殖式
病原体在节肢动物体内不仅有阶段性发 育,而且还通过繁殖使数量增加。 如疟原虫在雌性按蚊体内。
2020/6/15
生物性传播
经卵传递式
有的病原体在节肢动物体内不仅繁殖 ,而且还可侵入卵巢,经卵传递到下一代 甚至更多代,以致其后代的体内也存在这 些病原体,因而不断传播疾病;同时,这 种经卵传递的病原体可在节肢动物的不同 发育阶段传播疾病。 如森林脑炎病毒,可经全沟蜱传播。
2020/6/15
生物防治
• 利用生物或生物的代谢产物以防治害虫
• 特点为:不污染环境,对害虫有长期的 抑制作用
• 捕食性杀虫剂 • 致病性生物
2020/6/15
90倍显微镜下的寄生蜂
遗传防治
通过改变或移换昆虫的遗传物质,以降 低其繁殖势能或生存竞争力,从而达到 控制或消灭一个种群的目的。
2020/6/15
2020/6/15
病媒节肢动物的判定
生物学
流行病学 实验室感染
病原学 自然感染
2020/6/15
生物学的证据
A、与人的关系密切 B、有较大的数量,有种群优势 C、有较长的寿命,以保证病原体有完
成发育和增殖所需要的时间
2020/6/15
流行病学的证据
该节肢动物的地理分布和季节消 长应与虫媒病的流行地区和流行季节 一致或基本一致。
我国主要虫媒病
1)蜱媒病:森林脑炎、新疆出血热等 2)恙螨传播:恙虫病等 3)蚊媒病:疟疾、丝虫病等 4)蚤传播:鼠疫等 5)虱传播:虱媒回归热等
2020/6/15
医学节肢动物的防治
1、采用综合防治的策略 害虫综合治理(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2、综合防治的目标是种群 降低媒介昆虫的种群数量,缩短其寿命
3
医学有关:溪蟹、蝲蛄及剑水 蚤等
2020/6/15
甲壳纲
2020/6/15
甲壳纲
2020/6/15
节肢动物对人体的危害
危害
直接危害
2020/6/15
间接危害
直接危害
1.骚扰和吸血 2.螫刺和毒害 3.过敏 4.寄生
2020/6/15
间接危害
间接危害
节肢动物作为媒介病原体引起的疾病
媒介节肢动 物传播虫媒病的医学节肢动物
2020/6/15
节肢动物主要类群
昆虫纲
蛛形纲
蠕形纲
类群
甲壳纲
倍足纲
2020/6/15
唇足纲
2020/6/15
昆虫纲主要特征
1 体:头、胸、腹 2 触角1对,复眼1对,足3对 3 医学有关:翅亚纲
2020/6/15
翅亚纲
双翅目
虱目
蚤目
双翅目
蚊
蝇
2020/6/15
双翅目
2020/6/15
蚤目
如按蚊和疟疾。
2020/6/15
实验室感染
• 指在实验室内以人工感染的方法证明病原 体能够在某种节肢动物发育或增殖至具有 感染性并能够感染易感的实验动物。
2020/6/15
自然感染
• 指在流行地区流行季节采集可疑的节 肢动物,在实验室分离到自然感染的 病原体。
• 对于寄生原虫或蠕虫,还需要查到感 染期虫体,如微丝蚴。
DDT
化学防治
第二代杀虫剂 有机磷化合物和氨基甲酸酯 如敌敌畏,敌百虫等
2020/6/15
化学防治
2020/6/15
敌敌畏保鲜青菜
化学防治
• 第三代杀虫剂 拟除虫菊酯 如电蚊香片等
2020/6/15
电热液体蚊香、电蚊香
化学防治
• 昆虫生长调节剂 干扰节肢动物正常发育 • 优点
生物活性高 作用特异性强 对非靶标生物无毒或毒性小
法规防治
• 检疫 • 卫生监督 • 强制防治
2020/6/15
2020/6/15
虫媒病
由医学节肢动物传播的疾病
2020/6/15
节肢动物传播疾病的方式
◈机械性传播 ◈生物性传播
发育式 繁殖式 发育繁殖式 经卵传递式
2020/6/15
节肢动物传播疾病的方式
机械性传播
• 病原体在媒介节肢动物的体表或体内既无 形态改变,又无数量增加,但仍具有感染 力,通过媒介的活动将携带的病原体机械 地传播、扩散。如蝇。
,将其控制在不足以传播疾病的程度。
2020/6/15
3、防治方法
(1) 环境防治 (2) 物理防治 (3) 化学防治 (4) 生物防治 (5) 遗传防治 (6) 法规防治
2020/6/15
环境防治
“
浙江省安吉县无蚊村
2020/6/15
环境防治
• 垃圾村里面的真实生活
2020/6/15
环境防治
2020/6/15
跳蚤
虱目
2020/6/15
头虱
耻阴虱
蛛形纲主要特征
体:头胸部和腹部;
1
头、胸、腹愈合为躯体 无触角.成虫和若虫有4对足
2
2020/6/15
医学有关:蜱、螨类及蝎和某些蜘
3
蛛等
蛛形纲
• 尘螨
2020/6/15
• 疥螨
甲壳纲主要特征
1 体:头胸部和腹部
2
触角2对,足5对,无翅 大多为水生
2020/6/15
概论
2020/6/15
主要特征 主要类群
对人体的危害 防治
2020/6/15
2020/6/15
2020/6/15
2020/6/15
2020/6/15
爬在钉头的小叶甲虫(40倍)
2020/6/15
节肢动物主要特征
1 两侧对称,躯体及附肢均分节 2 体表骨骼化 3 开放式的循环系统 4 发育过程多经历蜕皮和变态
2020/6/15
节肢动物传播疾病的方式
生物性传播
• 病原体必须在节肢动物体内经过一定时间 的发育或(和)繁殖才具有感染力,从而 引起疾病的传播。Leabharlann 2020/6/15生物性传播
发育式
病原体必须在媒介节肢动物体内经过一 定的发育阶段,仅有形态改变而无数量的 增加。 如丝虫幼虫在蚊体内的发育
2020/6/15
2020/6/15
环境防治
2020/6/15
垃圾村
物理防治
2020/6/15
化学防治
• 第一代杀虫剂 有机氯类 • 第二代杀虫剂 有机磷化合物 • 第三代杀虫剂 拟除虫菊酯 • 昆虫生长调节剂
2020/6/15
2020/6/15
化学防治
• 这是2019年1月18日拍摄 的生活在南极洲阿德利岛 上的企鹅。美国研究人员5 月9日说,在全球大部分国 家禁用杀虫剂DDT数十年 后,南极阿德利企鹅体内 仍检测出这种有毒物质, 且含量多年来始终不降。 他们认为,这是因为DDT 被“储存”在冰川中,持 续影响南极生态环境。
生物性传播
繁殖式
病原体在媒介节肢动物体内大量繁殖 ,数量增加而无形态上的改变。 如鼠疫杆菌在蚤体内的增殖。
2020/6/15
生物性传播
发育繁殖式
病原体在节肢动物体内不仅有阶段性发 育,而且还通过繁殖使数量增加。 如疟原虫在雌性按蚊体内。
2020/6/15
生物性传播
经卵传递式
有的病原体在节肢动物体内不仅繁殖 ,而且还可侵入卵巢,经卵传递到下一代 甚至更多代,以致其后代的体内也存在这 些病原体,因而不断传播疾病;同时,这 种经卵传递的病原体可在节肢动物的不同 发育阶段传播疾病。 如森林脑炎病毒,可经全沟蜱传播。
2020/6/15
生物防治
• 利用生物或生物的代谢产物以防治害虫
• 特点为:不污染环境,对害虫有长期的 抑制作用
• 捕食性杀虫剂 • 致病性生物
2020/6/15
90倍显微镜下的寄生蜂
遗传防治
通过改变或移换昆虫的遗传物质,以降 低其繁殖势能或生存竞争力,从而达到 控制或消灭一个种群的目的。
2020/6/15
2020/6/15
病媒节肢动物的判定
生物学
流行病学 实验室感染
病原学 自然感染
2020/6/15
生物学的证据
A、与人的关系密切 B、有较大的数量,有种群优势 C、有较长的寿命,以保证病原体有完
成发育和增殖所需要的时间
2020/6/15
流行病学的证据
该节肢动物的地理分布和季节消 长应与虫媒病的流行地区和流行季节 一致或基本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