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的生长PPT课件

合集下载

微生物的分布PPT医学课件

微生物的分布PPT医学课件
门螺杆菌和胃八叠球菌等少量耐酸菌。
小肠 由于受各种消化液的杀菌作用,细菌较少,
特别是在十二指肠受胆汁的作用细菌极少;
大肠和直肠 因消化液减弱,食物产残渣停留时间
较长,并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因此,微生物种 类,数量最多,通常以大肠杆菌、拟杆菌、消化 球菌、乳酸菌等为主。
1/14/2024
31
消化道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虽多, 但也可因饲料的种类、饲养管理条 件和机体健康状况而有所变动。
(四) 水体中的病原微生物
通过水体传播的病原微生物主要有沙门氏菌属、 志贺氏菌属、霍乱弧菌等。
1/14/2024
11
影响水体微生物分布的因素
• 有机物含量 • 温度 • 水的深度 • 日光与水体的溶解氧量
1/14/2024
12
淡水微生物
淡水的pH值多数为6.5-8.5,因而适于多数水生微 生物的生长。大多来源于土壤、空气、污水等。一 般 1 有机物含量多,温度适中的地方微生物多;深层水 中厌氧微生物较多,而表层水中好氧微生物较多; 2 远离人群的水体中,微生物少,且以自养型为主; 在人口密集的区的湖泊和河流内,微生物多,且多 是腐生型细菌和原生动物
(一)乳汁的微生物
乳汁含有多种营养成分,也是微生物最好的培 养基。 乳汁被微生物污染的主要来源取决于动物的皮 肤被毛,挤乳的容器、工具等,饲料、垫草、 粪便和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也是不可低估的。 患乳房炎及其他疾病的动物的乳中有大量的细 菌,常可发现葡萄球菌、链球菌、结核杆菌、 布氏杆菌。
1/14/2024
马腺疫链球菌 结核杆菌
口蹄疫病毒
水的性质 生存时间(d)
蒸馏水
24~72
蒸馏水
3~81
蒸馏水

食品微生物ppt课件

食品微生物ppt课件

强化食品包装材料卫生管理
选择符合卫生标准的包装材料,对包 装材料进行严格的清洗、消毒和储存。
加强食品销售环节卫生管理
保持销售场所的清洁卫生,定期对销 售场所进行消毒处理,避免食品在销 售过程中受到污染。
06
食品微生物在食品工业中的应 用
Chapter发酵食品的源自作发酵原理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食品 原料中的糖类、蛋白质等有机物 转化为醇、酸、酯等风味物质。
食品微生物ppt课件
目录
• 食品微生物概述 • 食品中常见的微生物 • 食品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 • 食品微生物的检测方法 • 食品微生物的污染与控制 • 食品微生物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01
食品微生物概述
Chapter
微生物的定义与特点
微生物定义
微生物是一类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 的微小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 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等。
食品微生物与食品安全的关系
食品微生物是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
食品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直接影响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食品微生物检测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食品中微生物的检测,可以及时发现并控制有害微生物的污染,保障食品的 安全性。同时,也可以通过检测有益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来评估食品的营养价值 和风味品质。
发酵食品种类
包括面包、啤酒、葡萄酒、酱油、 醋等。
发酵工艺控制
需要控制温度、湿度、酸碱度等 条件,以保证微生物的正常生长
和代谢。
酶制剂的生产与应用
酶制剂种类
包括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等,能够加速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各 种化学反应。
酶制剂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用于改善食品质地、提高食品营养价值、降低食品加工成本等。
销售环节污染

《微生物生长》PPT课件

《微生物生长》PPT课件

选择培养基分离法
2020/12/31
编辑ppt
4
1.平板 划线法
2020/12/31
编辑ppt
5
2020/12/31
编辑ppt
6
2020/12/31
编辑ppt
7
2020/12/31
编辑ppt
8
2020/12/31
编辑ppt
9
2.稀释倒平皿法
2020/12/31
编辑ppt
10
2020/12/31
在不补充营养物质或移去培养物, 保持整个培养液体积不变条件下, 以时间为横坐标,以菌数为纵坐 标,根据不同培养时间时细菌数 量的变化,可以作出一条反映细 菌在整个培养期间菌数变化规律 的曲线。
2020/12/31
编辑ppt
28
2020/12/31
生长曲线可 分:
延滞期 lag phase
对数期 log phase
19
2020/12/31
编辑ppt
20
3.薄膜过滤计数法
常用微孔薄膜过滤法测定空气和水中的 微生物数量。
2020/12/31
编辑ppt
21
此法适用于测定量大、含菌浓度很低的流体
样品,如水、空气等。 2020/12/31
编辑ppt
22
4.比浊法
为测定菌悬液中细胞数的快速方法。原 理是悬液中细胞浓度与混浊度成正比, 与透光度成反比,可用分光光度计测定 光密度,对照标准曲线求出菌液浓度。
编辑ppt
11
3. 单细胞分离法
采取显微分离法从混杂群体中直接分离单个细胞进行 培养以获得纯培养 。
在显微镜下使用单孢子分离器进行机械操作,挑取单 孢子或单细胞进行培养。也可以采用极细的毛细管在 载玻片的琼脂涂层上选取单孢子并切割下来,然后移 到合适的培养基进行培养。

沈萍微生物学第六章PPT课件

沈萍微生物学第六章PPT课件

2021/6/7
23
2. 丝状微生物群体生长曲线
2021/6/7
19
影响衰亡期的因素及实践意义
•与菌种的遗传特性有关: 有些细菌的培养经历所有的 各个生长时期,几天以后死亡, 有些细菌培养几个月乃 至几年以后仍然有一些活的细胞;
•与是否产芽孢有关:产芽孢的细菌更易于幸存下来;
•与营养物质和有毒物质有关:补充营养和能源,以及 中和环境毒性,可以减缓死亡期细胞的死亡速率,延 长细菌培养物的存活时间。
菌丝球不等。
2021/6/7
21
图示 丝状真菌的沉淀生长
起始培2养021/6时/7 菌丝体
培养18小时后的菌丝体 22
影响因素:
接种体积的大小、接种物是否凝集、以及菌丝体是 否易于断裂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决定着丝状微生物是 丝状生长还是沉淀生长。
工业发酵意义:
丝状微生物在液体培养中的生长方式在工业生产中 很重要,因为它影响发酵过程的通气性、生长速率 、搅拌能耗及菌丝体与发酵液的分离难易等。
2021/6/7
7
达到 生物 量阈 值
DNA 复制 启动
间隙期G
达到 长度 阈值
细胞 分裂 过程 启动
DNA复制与分离
染色体复制期C
分裂蛋白和 横 隔前体成分
横隔 形成
细胞 分裂
分开的 DNA拷贝
分裂期D
时间(min)
三、细菌的分裂与调节
细胞周期各期启动机制(以大肠杆菌为例):
DNA复制启动:细胞必须达到某一阈值体积或起始物质量。
2021/6/7
3
第一节 细菌的个体生长
•单细胞微生物个体生长表现为细胞体积的增加 和细胞内物质含量的增加两个方面, 当细胞生 长到一定时期,就分裂成为两个子细胞。 •多细胞微生物个体生长则反映在构成个体的细 胞数目增加和每个细胞个体生长两个方面。

第七章微生物的生长与环境条件ppt课件

第七章微生物的生长与环境条件ppt课件

根据公式:G = (t2 - t1 )/3.3 ·lg (x2 /x1)
t2 - t1 = (4 - 0)× 60 min = 240 min
x2 = 108
x1 = 104
lg(x2 /x1 ) = lg108 ~ lg104 = 8 - 4 = 4
代入上式 G = 240/3.3 × 4 = 240/13.2 = 18 min
二、孢子生长
无性孢子繁殖 孢子的生长包括: 孢子肿胀(外源肿胀,不需营养;内源肿胀,需要营养); 萌发管形成; 菌丝生长。
有性孢子繁殖 第一阶段是质配(plasmogamy) 第二阶段为核配(karyogamy) 第三阶段是减数分裂(meiosis)
第三节 环境条件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生长是微生物与外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环境条件的 改变,在一定限境条件的某些改 变;当环境条件的变化超过一定极限,则导致微生物的死亡。 研究环境条件与微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意义重大。本节将较 多地涉及各种物理、化学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抑制与致死的 影响。
用最高稳定期的培养物接种
抑制DNA合成法
利用代谢抑制剂阻碍DNA合成相当一段时间,然后再解除 其抑制,也可达到同步化的目的。试验证明:氨甲蝶呤、 5-氟脱氧尿苷、羟基尿素、胸腺苷、脱氧腺苷和脱氧鸟 苷等,对细胞DNA合成的同步化均有作用。
总之,机械法对细胞正常生理代谢影响很少;而诱导同步分裂 虽然方法多,应用较广,但对正常代谢有时有影响,而且对其 诱导同步化的生化基础了解很少,化学诱导同步化的本质还是 一个尚待研究的问题。
在对数生长期内,细菌数目的增加是按指数级数增加的,即 20 →2 1 →22 →23 ……2n 这里的指数 n 为细菌分裂的次数或者增殖的代数,也就是一 个细菌繁殖n代产生2n 个细菌。 如果在对数期开始时间 t1的菌数为 x1 ,繁殖 n 代后到对数 期后期t2的菌数为 x2,则代时(Generation time,G)(即 每增加一代所需要的时间)应为:

医学微生物学ppt课件完整版

医学微生物学ppt课件完整版
病毒缺乏独立的代谢和能量系统 ,必须利用宿主细胞的酶系统、 原料和能量进行复制。
形态多样 结构简单 寄生生活
严格细胞内寄生
病毒粒子形态各异,有球形、杆 状、砖形、蝌蚪形等。
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复 制和增殖。
病毒的复制与变异
复制周期
包括吸附、注入、脱壳、生物合 成、组装与释放等步骤。
变异机制
病毒的变异机制包括错误复制、 基因重组和基因重配等。
通过接种疫苗可以预防某些由微生物引起的疾病,如麻疹、流感等 。
微生物与药物的关系
微生物是药物的重要来源
许多抗生素、抗真菌药物等都来源于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
微生物在药物生产中的应用
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可以生产多种药物,如青霉素、维生素等。
微生物与药物相互作用
某些药物可以影响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同时微生物也可以影响药 物的吸收、分布和代谢。
06
实验诊断与防治原则
Chapter
实验诊断方法与技术
细菌学诊断方法
包括细菌培养、生化反应、血 清学试验等,用于鉴定细菌种
类和检测细菌感染。
病毒学诊断方法
包括病毒分离、病毒抗原检测 、病毒核酸检测等,用于鉴定 病毒种类和检测病毒感染。
免疫学诊断方法
包括抗原抗体反应、免疫荧光 技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 用于检测病原体特异性抗原或 抗体。
03
人类通过培养有益微生物和消灭有害微生物来维护自身健康,
如疫苗接种、消毒灭菌等。
02
细菌学
Chapter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细菌的基本形态
球菌、杆菌、螺形菌
细菌的结构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
特殊结构
荚膜、鞭毛、菌毛、芽孢

微生物微生物的生长讲课文档

微生物微生物的生长讲课文档
第十九页,共84页。
• 在对数生长期内,细菌数目的增加是按指数级数增加的,即 20 →2 1 →22 →23 ……2n
• 这里的指数 n 为细菌分裂的次数或者增殖的代数,也就是一个细菌 繁殖n代产生2n 个细菌。

如果在对数期开始时间 后期t2的菌数为 x2,则
t1的菌数为
x1
,繁殖
n
代后到对数期
在一定范围内,菌悬液中的细胞浓度与混浊度成正比,即与光密度成正比,菌数 越多,光密度越大。因此,在一定波长下测定菌悬液的光密度,就可反映菌液的 浓度。
特点:快速、简便;但易受干扰。
2、重量法
细胞干重测定:单位体积的培养液中的微生物细胞的干重。
3、 生理指标法
①总氮量:用化学分析方法测出微生物细胞中蛋白质或氮元素的含量。
第十页,共84页。
二. 以数量变化对微生物生长情况进行测定
1、培养平板计数法 测定微生物的活菌数viable count 稀释平板测数法dilute plate count
以CFU(colony forming units)表示
•稀释培养测数法(又称最大概率法,MPN most probable number)(参见实验教材)
第十七页,共84页。
认识延迟期的特点及原因对实践的指导意义:
◆在发酵工业上需设法尽量缩短延迟期;
采取的缩短lag phase 的措施有: ①增加接种量; (群体优势----适应性增强) ②采用对数生长期的健壮菌种; ③调整培养基的成分,在种子基中加入发酵培养基的某些
成分。 ④选用繁殖快的菌种
◆在食品工业上,尽量在此期进行消毒或灭菌
*利用选择培养基进行直接分离
*富集培养
第七页,共84页。

微生物生长曲线ppt课件

微生物生长曲线ppt课件
微生物的生长曲线
——汤俊华
精选ppt
1
一 微生物生长曲线 二 生长曲线的四个时期 三 生长曲线各个时期的特点 四 测定细菌生长曲线 四 生产应用
精选ppt
2
微生物生长曲线是以微生物数量(活 细菌个数或细菌重量)为纵坐标,培 养时间为横坐标画得的曲线。一般说, 微生物(细菌)重量的变化比个数的 变化更能在本质上反应出生长的过程。 曲线可分为三个阶段即生长率上升阶 段(对数生长阶段)、生长率下降阶 段及内源呼吸阶段。
成因 微生物刚刚接种到培养基之上,其代谢系 统需要适应新的环境,同时要合成酶、辅酶、其他 代谢中间代谢产物等,所以此时期的细胞数目没有 增加。
对数期:
(1)菌体以几何数增加,增长速度快;
(2)细胞代谢能力最强;
(3)细菌很少死亡或不死亡。
成因 经过调整期的准备,为此时期的微生物生
长提供了足够的物质基础,同时外界环境也是最佳
精选ppt
8
单细胞微生物的发酵具有四个阶段,即Ⅰ调整期(延滞期)、 Ⅱ对数期(生长旺盛期)、Ⅲ平衡期(稳定期)、Ⅳ死亡期 (衰亡期)。 生长曲线可表示细菌从开始生长到死亡的全过程的动态。不同 的微生物有不同的生长曲线,同一种微生物在不同的培养条件 下,其生长曲线也不一样。因此,测定微生物的生长曲线对于 了解和掌握微生物的生长规律是很有帮助的。 测定微生物生长曲线的方法很多,有血球计数板法、平板菌落 计数法、称重法和比浊法等。本实验采用比浊法测定,由于细 菌悬液的浓度与混浊度成正比,因此,可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 细菌悬液的光密度来推知菌液的浓度。将所测得的光密度值 (OD600)与其对应的培养时间作图,即可绘出该菌在一定 条件下的生长曲线。注意,由于光密度表示的是培养液中的总 菌数,包括活菌与死菌,因此所测定的生长曲线的衰亡期不明 显。

《微生物生长规律》PPT课件

《微生物生长规律》PPT课件

7
2. 微生物的同步生长
目前使用的方法: (1)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的超薄切片
完整版课件ppt
8
(2)同步培养(synchronous culture )技术
设法使某一群体中的所有个体细胞尽可能都处于
同样细胞生长和分裂周期中,通过分析此群体在各阶 段的生物化学特性变化,来间接了解单个细胞的相
应变化规律。
④ 合成代谢十分活跃,核糖体、酶类和ATP合成加速, 易产生各种诱导酶;
⑤ 对外界不良条件如NaCl溶液浓度、温度和抗生素等理 化因素反应敏感。
细胞处于活跃生长中,只是分裂迟缓。
在此阶段后期,少数细胞开始分裂,曲线略有上升。
完整版课件ppt
21
2. 迟缓期出现的原因
调整代谢
微生物接种到一个新的环境,暂时缺乏分解和催化 有关底物的酶,或是缺乏充足的中间代谢产物等。为产 生诱导酶或合成中间代谢产物,就需要一段适应期。
以培养时间为横座标
作图
以菌数为纵座标
得到的一条反映细菌在整个培养期间菌数变化规律的曲线!
完整版课件ppt
16
延滞期
指数期
稳定期
衰亡期
根据微生物的生长速率常数(growthrateconstant),即
每小时的分裂次数(R)的不同,一般可把典型生长曲线粗分为
延滞期、指数期、稳定期和衰亡期等4个时期 。
工业微生物
第六节微生物的生长规律
微生物的特点: 个体微小
肉眼看到或接触到的微生物是成千上万个 单个的微生物组成的群体。
微生物接种是群体接种,接种后的生长是 微生物群体繁殖生长。
对细菌群体生长规律的了解是对其进行研究与利用的基础
完整版课件ppt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ppt课件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ppt课件
2、发酵工业应尽量延长该期,以达到较高 菌体密度。
3、生理代谢及遗传研究的最佳时期。 4、观察研究细菌的性状均应选用该期细菌,
可获得准确结果。
精品
19
细菌的稳定期
由于对数期细菌大量增殖,使营养物质消耗,酸、醇、 毒素或过氧化氢等有害代谢产物累积,PH、氧化还原 电势等环境条件改变,细菌繁殖速度下降。
有些菌丝体会发生自溶。
精品
28
病毒的复制周期
病毒以自我复制方式进行繁殖。
自我复制:病毒以基因组为模板,在DNA聚合酶或RNA 聚合酶以及其他必要因素作用下,经过复杂的生化合 成过程,复制出子代病毒的基因组,病毒的基因组则 以转录、翻译过程,合成大量的病毒结构蛋白质并装 配成完整的病毒颗粒,以出芽或细胞裂解方式释放到 细胞外,在感染其他细胞。这种增殖方式即为自我复 制。
病毒在易感细胞中的复制步骤包括:吸附、穿入、脱 壳、生物合成、组装、成熟和释放等。
病毒完成一个复制周期约10小时。
精品
29
小结
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条件 个体生长繁殖的特点 群体生长繁殖规律
➢ 单细胞微生物的生长曲线 ➢ 丝状真菌的生长曲线 ➢ 病毒的复制周期
精品
30
➢ 每种微生物有适合自己生长的PH三基点值, 例如:大肠杆菌:最低PH是3;最适6-8;最 高9.5。
精品
5
适宜的酸碱度(PH)
碱性微生物(多数细菌、放线菌。)
喜欢偏酸的环境,细菌:7-7.5.霍乱弧菌8.0-酸环境,霉菌:最适PH4.0-5.8;酵母菌:3.86.0.
该阶段细菌生长迅速,细胞每分裂一次的代时 短,进行平衡生长,菌体内酶系活跃,代谢旺 盛,呈几何级数增加,在生长曲线图上活菌数 量呈直线上升,达到顶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1)温度
温度对微生物生长和代谢有很大影响。 不同微生物生长的温度范围在-12~100 oC 根据微生物生长的温度范围不同,可将微生 物分为:
低温型微生物 高温型微生物 中温型微生物
23
微生物的生长温度类型
oC
24
致死温度
超过微生物的最高生长温度可引起微生物的死 亡,在其它条件固定时,超过微生物最高生长温度 越多,杀死微生物的时间越短。
13
(3)稳定期 细菌活力下降,世代时间延长,部分细菌停
止分裂繁殖,新细菌的增加和老细菌的死亡数量 趋向平衡,活菌总数保持相对的稳定,培养液中 活菌数达到最大值。这是因为营养物质的消耗; 代谢产物的积累;环境温度、pH值、氧化还原
电 位改变,不利于微生物的生长造成的。
稳定期的细菌开始形成储藏物质和积累代谢 产物,开始形成芽胞,它是积累代谢产物的重要
阶段,适宜收获菌体。
14
(4)衰亡期
死亡菌数急剧增加,新增菌数较少, 活菌数构成的生长曲线开始下滑,总菌数 较稳定。此期的菌形态多产生畸形,大小 不一,生理特性也多出现混乱现象。这是 因为营养、代谢产物、环境等生存条件进 一步恶化造成的。
衰亡期适宜收获代谢产物和芽胞,也是 生产上选种和育种的好时期。
12
t2 - t1 世代时间 G =
n t2:细菌数目为X1时的培养时间 t1:细菌数目为X2时的培养时间 例: 某菌正处于对数期,在60分钟时取样,测菌 数为100/ml,在159分钟时取样,测菌数为 10000/ml,求它的世代时间。
159 – 60 G=
3.3(lg10000 - lg100) = 99÷3.3(4 - 2) = 15 分钟
7

纤维素分解菌的最大或然数法
• 稀释度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 试验管数 5 5 5 5 5 5
• 反应管数 5 5 5 4 1 0

五次重复测数统计表
• 数量指标 近似值 数量指标

100
2
10-1 10-2 100
近似值 10-1 10-
•0
1 0 0.18 5 0
微生物的生长曲线:以菌数的对数值或生长速度为 纵坐标,以培养时间为横坐标作图所得曲线。

总菌数


数 值
对数期 稳定期 衰亡期 活菌数
0 适应期
培养时间
10
(1)适应期 又称延迟期,细菌的数目保持不变,甚至稍有减 少。分裂迟缓,代谢活跃。 适应期的长短与微生物的种类、菌龄、生长状态 与接种前后的环境条件有关。在生产实践中,为 了缩短适应期,常采用的措施有:选择生长繁殖 快的菌种,加大接种量,选择菌种活力旺盛时期 (对数期)接种,减小环境差。
15
二次生长
在培养液中同时存在两种均能为微生物 利用的主要营养物质时,微生物将首先利用 其中较易利用的营养物质开始生长,进入稳 定期后微生物经短暂的适应后将利用第二营 养物质再次开始新的对数期增长并进入稳定 期,从而表现为二阶段式的双峰生长曲线。
16
•活
•菌
•数
乳糖耗尽
葡萄糖耗尽 •
• 时间

大肠杆菌的二次生长曲线
17
7.4 连续培养
当微生物培养物进入对数期或稳定期后,
连续供给其新鲜培养液,同时不断地移出多
余的培养体和代谢产物,从而使微生物始终
处于较适宜的条件下生长繁殖,这种方式叫
连续培养。
连续培养因性质和目的不同分为:
恒浊连续培养
恒化连续培养
18
(1)恒浊连续培养 通过光电装置自动测定并调节加入培养
液的流速来保持培养物浊度恒定的培养方 法。它可以实现微生物的高速生长,并提供 大量形态与生理特征一致的细胞。在发酵工 业中,为了获得大量菌体及与菌体平行的代 谢产物时,往往采用此法。
第七章 微生物的生长与控制
主要内容: 介绍微生物生长发育的规律及生长
繁殖条件的控制;微生物生长的测定方 法,同步培养和连续培养的方法。重点 细菌的典型生长曲线及其在生产中的应 用;同步培养和连续培养。
1
7.1 微生物的分离纯化方法
(1)稀释倒平皿法 (2)平皿划线法 (3)稀释涂布法 (4)选择培养基分离法 (5)单细胞挑取法 (6)利旺盛,个体形态和生理特性比 较稳定一致。细菌的代谢活性最强,繁殖一代需要 的世代时间最短,而且稳定。此期适宜接种和基本 代谢的研究。
细胞数目 20 21 22 23 24~2n
X2 = X1. 2n lgX2 = lgX1 +n lg2 繁殖代数 n = 3.3 (lgX2 - lgX1)
20
恒浊连续培养
恒化连续培养
21
7.5 环境条件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环境条件影响着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代谢。 环境条件的改变可以对微生物的生长产生促进、 抑制作用或导致微生物的死亡、变异等。环境条 件也直接影响着微生物代谢产物的改变。
反过来微生物可以适应环境或抵抗环境的 改 变,对环境产生反作用。
影响微生物生长的环境条件主要有物理、化 学和生物因素,常包括:温度、水分、pH、 O2、Eh、辐射和化学药剂等。
0 2.3
•1
0 0 0.20 5 1
0 3.3
•3
1 0 1.1 5 4
0 13
•4
1 0 1.7 5 4
1 17
纤维素分解菌数量 = 17×105个 8
(B)生物量的测定
• (1)细胞干重法 • (2)总氮量测定法 • (3)DNA含量测定法 • (4)代谢活性法
9
7.3 微生物纯培养的群体生长规律
19
(2)恒化连续培养
控制加入培养液的流速恒定,使培养室中营 养物质的浓度保持恒定,从而保持微生物恒定的 生长速率。一般找一种微生物必需的营养物质作 为限制因子,通过控制限制因子的流速恒定即 可。常用的限制因子有氮源如氨基酸、氨,碳源 如葡萄糖、麦芽糖及生长素,无机盐等。恒化连 续培养多用于微生物的科研与教学中。
2
3
4
5
7.2 微生物生长的测定
细胞数量的测定 细胞生物量的测定 (A) 细胞数量的测定 (1)直接测定法 (2)菌落计数法 (3)比浊法 (4)液体稀释培养计数法
6
在细胞数量测定的时候,样品往往先经处 理,如打碎、稀释、浓缩等。
液体稀释培养计数法适用于测定一个在混 杂的微生物类群中不占优势,但却具有特 殊生理功能的类群,如能分解纤维素、硝 化、硫化、自生固氮等。它须通过该生理 功能的表现来判断该微生物的存在和大概 数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