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衔接教育问题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学衔接教育问题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各位学生家长,你们好,首先我代表七(1)班的全体师生对各位的光临表示欢迎,同时对你们对我们工作的支持表示感谢!其实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通过初中三年的教育让孩子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最终考上理想的高中。这就需要我们共同努力,互相配合,家校合作。这三年的时间我们要多交流,多沟通。我们的电话号码已经写在黑板上了,欢迎大家到学校来或通过电话和我联系。

在以前就有家长问过我说孩子上了初中成绩为什么变化这么大,有的孩子小学时不是很好,但初中后上升很快,但有的孩子正好相反。下面我就这个问题来说一下小学初中的不同,以及如何做好过渡。

一、小学毕业班与初中衔接教学(近期家长应指导孩子做的几方面:)

初中阶段是中小学教育教学的中间阶段,也是学生身体发育的成熟期,心理形成的定型期,行为习惯的养成期,学习知识的关键期。做好初中教学与小学、为初中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小学教育重在夯实基础,在此基础上注意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方式,良好的行为习惯,浓厚的学习兴趣;初中则是在小学积累基础上的重新开始,初中教育与小学教育不仅有学习上的衔接,还有习惯的衔接、心理的衔接、兴趣的衔接等等;小学和初中都要创造条件提前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相互了解、相互适应,变“突变”为“渐变”,在“渐变”中实现“无缝”衔接和平稳过渡。如何搞好中小学教育衔接呢首先让我们看一看中小学教育方面的差异,然后再寻找对策。一、中小学教育方面的差异:研究发现,初一新生在学习中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不适应,也就是中小学之间的差异。1、不适应中小学教材的变化。2、不适应中学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3、不适应初中学习方法的变化。4、不适应家长辅导方式的改变

(一)、不适应中小学教材的变化:首先,在课程设置上小学虽设有多门课程,但考查科目多,考试科目仅限于语文、数学、自然、英语。主要学习的其实就是语文、数学两科,因此课时多,课堂密度小,新知识学习节奏慢。而初中开设的课程有10门之多,仅中考必考文化课科目就有五门。中小学生在校时间相差无几,但相比看,中学科目多,课堂信息量大,节奏快。其次,在教学要求上,初中在注重基础的同时突出能力培养。特别是从新课改实施,明确要求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强调学生“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强调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发展。这样学生就由小学被动接受知识转向中学主动猎取知识,并将知识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

寻求理论解释,这对中学生来讲确实是一个大的飞跃。第三、习题的编排上。小学的习题与例题相似性大,易于摹仿,考试题目与习题区别度小,而中学的习题与例题变化较大,层次突出,强调“活学活用”。“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以及开放性试题的引入仅靠一味摹仿例题,背会习题是不够的,所以考试后我们经常听到学生感叹:这些题都背过了可还是考不高。所以要学会思考,要学会学习,是对初中生的要求,在这一点上学生感到难度较大。有的学生非常形象地说:“小学学习,我们可以细嚼慢咽,仔细品味,但在中学的感觉是狼吞虎咽,感到吃不了,既便吃得了,也消化不了”。

(二)、不适应中学教师教学方法。首先,不适应教师的管理方法。从群体管理上看,小学主要是语文、数学两科,六年小学生活师生朝夕相处,情深意浓,而进入初中,学生要接受十几位老师的共同教育,通常一天要换五、六位老师,学生对老师感到陌生,由于教师紧缺,除语、数、兼任一个班的课外,英语两个班,其余教师兼任3—4个班的课,老师对学生也感到陌生。师生间交流的机会明显减少,加上班额又大,课节多,个别辅导也困难重重,老师们感觉:找学生谈话都不容易。从班级管理看,小学的班主任基本是全方位全过程管理,是一种“保姆式”的管理,而中学阶段,根据初中学生身心发育的特点及教育规律,实行自主型教育方式,提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协调发展”。班主任是引导者、指挥者、学生见班主任的机会相对少了,爱打“小报告”的在初中也行不通了,感到不习惯。有的同学说:“小学时,班主任时时和我们在一起,告诉我们该干什么,该怎么做,进入了初中,好像一下子没人管了,觉得很不踏实。”这种情况下,有的同学学会了逢场作戏。班主任“在”与“不在”,是否是班主任的课都有了讲究,以至于有的同学班主任的课学的好,作业按时完成,其他的课视教师的严厉程度而定。其次,不适应教师的教学方法。1、不适应中学教师的讲课。随着新课改的开展,教师的角色在不断发生变化,教师由知识传授者变为引导者、组织者,导致学生由小学时跟着教师教鞭走,到拿起书本自己走这一变化学生适应难度大。“靠天吃饭”行不通,“靠自己吃饭”才是初中生,这是每一位学生应该知晓的。另外,初中老师讲课节奏快、内容多,需要学生做好课堂笔记,课前预习、课下复习、强化记忆,需进一步培养学生记笔记的习惯。2、不适应教师课堂提问。过去的课堂提问是有所侧重的,学生为提问而积极准备。而在初中探究式、发现式的新课堂里学习,小组间发言成为主要形式,小组代表发表讨论的结果,另外加上初中学科内容多、时间紧、任务重、班额大,同一问题的提问面也明显减小,有的同学甚至几节课都得不到提问,因此有的学生误认为初中课堂轻松多了,自我要求降低,于是导致轻轻松松地学习,糊里糊涂的不及格。

3、不适应作业布置的模糊性。小学作业量化性强,一遍、两遍……,中学既有可量化的书面作业,更有大量的无法量化的模糊作业,如初中强调的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自我检测、课外阅读、动手实践等,这些不可量化的作业要靠学生主动完成,但由于学生年龄小,部分学生沿袭过去的传统,仅做可量化的作业,这样,有的学生反倒觉得上初中

后轻松怡然,并不像人们所感到的紧张。实质上完全不然,请家长注意及时提醒督促。(作业后让学生自己预习、复习等)4、不适应教师辅导的整体性。小学教师辅导以个别辅导为主,由于初中教师授课班级多、课节多、班额大,所以在坚持集体辅导和个别辅导相结合的同时,更侧重于集体辅导。由于方式的变化,初一学生误认为:中学教师管得松,有机可乘,出现了课上不认真听,课下不按时完成作业,抄袭作业等现象。这些学生学习的结果就是成绩直线下滑。

(三)、不适应中学学习方式的变化。新课程改革下倡导中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学习”,学习过程成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同时,近几年,中考命题发生显着的变化,总的说已由知识立意转向了能力立意,仅靠小学阶段的接受学习,死记硬背已远远不适应中考形势的变化。

(四)、不适应家长辅导方式的改变。随着学科门类的增多,知识难度的加深,家长的辅导方式也与小学发生了变化,不再与孩子共同学习,不再给学生辅导,有的学科也没法辅导,所以只能对孩子一味地督促。而上了中学的孩子最烦的就是家长过多的督促,而得不到实质性的帮助。总之,由于中小学教育的差异,以及“新学校、新教师、新同学”,全新的陌生环境,会给学生的心理、交往、学习等方面带来一系列的影响和变化,希望家长能结合这些差异帮助学生找准应对措施,树立信心,迎接新生活的挑战。针对中小学教师衔接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学校也会采取相应措施。

二、学校的教育对策:

1、师资力量:今年的七年级教师的配备是我校初中历年来比较好的一届。语文老师是王利老师,很多家长都认识,语文教的很好,工作能力强,同时还是我校的团委书记。英语老师是晏立红老师。她是这个暑假刚选聘到我校的,原来在王店中学担任英语学科的教研组长。这次全县范围招聘老师竟争很大,能考上教学水平那是不用多说。思品学科是刘建超老师,他是去年九年级下来的,九三班的班主任,本学期又是七五班班主任,教学水平很高。我是数学教师,来实验学校今年是第七年了,一直是班主任。原来在栏杆中学,一直是代九年级的数学。这几个学科的教师年龄都在30-40岁,都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2、学生分班情况:学校原来在六年级时曾说过,小学部的六个班到初中后要单独编班,现在七年级的前六个班就是本部的班打散后重新组合的,基本上全部都是原来我校的学生。新学期开学后开展入学教育周活动,帮助学生熟悉学校。在新生入校为期一周的军训和入学教育活动中,我们要穿插进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学习,自我推荐等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