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拔与温度、空气密度的关系(20110731)
海拔高度与温度的关系是什么
海拔高度与温度的关系是什么海拔高度与温度关系是什么标准大气压下,海拔每升高1km,气温下降6℃,对流层中气温随海拔增加而降低,因为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地面,离地面越远,得到的地面辐射越少。
拓展资料:海拔是指地面某个地点或者地理事物高出或者低于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是海拔高度的简称,如海拔越高的地方,空气越稀薄,气压也越低,这个地方水的沸点就降低了。
为什么海拔越高气温越低1 因为气压低,空气稀薄。
海拔高的地区的大气保温较差,导致热量大量散失2 海拔高的地方,云层少,晚上对地面的逆辐射作用弱,温度低由于海拔高,白天吸收地面辐射少,因为,随海拔的升高温度越低,3 大气的温度主要来自地面的长波辐射。
海拔高的地方,空气稀薄,白天,对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就少,温度低;晚上,大气的保温作用差,温度低。
因此,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在对流层内,海拔大约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度。
通俗地说:我们感受到的温度变化并不是直接来源于太阳的热量,而是来源于大地上空的空气,大地吸收了太阳的热量,向周围的空气中散发,因此,空气是自下而上逐渐变暖的。
所以,山越高,得到大气中的热量越少,自然温度就越低;另外,山越高,空气愈稀薄,保存的热量也越少。
因此,我们登上离太阳较近的高山时,感觉到不是太热,而是太冷。
影响气温的因素有哪些1.纬度(决定因素):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日较差,年较差(低纬度地区气温日、年较差小于高纬度地区)2.地形(高度、地势):阴坡、阳坡,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平原、谷地、盆地(如:谷地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高大地形对冬季风阻挡,同纬度山地比平原日较差、年较差小等)3.海陆位置:海洋性强弱引起气温年较差变化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5.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气温日、年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6.下垫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绿地气温日、年较差小于裸地7.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
海拔与空气密度计算公式
海拔与空气密度计算公式
1.空气密度的概念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每立方米空气所具有的质量就是空气密度。
空气密度是影响气体压力的重要因素。
2.空气密度与海拔的关系
空气的密度大小与气温、海拔等因素有关,海拔越高气压、温度、密度越低,反之海拔越低气压、温度、密度越高。
标准空气密度采用的空气密度是在0℃、0海拔、1个标准大气压指标下的数值,密度约为1.293kg/m3。
而通常情况下,我们一般会取20摄氏度时的空气密度1.205kg/m3。
在实际工作中,我国地大物博,环境多变,企业所处环境气候、海拔等因素也会发生变化,因此企业在鼓风机选型中需要适时根据这些变化做出调整。
3.空气密度的计算
根据海拔及温度的变化,空气密度的具体计算公式为∶空气密度
p=1.293*(实际压力/标准物理大气压)*(273/热力学温度),热力学温度=摄氏温度+273。
即︰根据上述公式,我们能简单快速的了解自己所处的空气密度情况,以便在鼓风机选型中作出针对性的选择。
海拔气压温度之间的关系
海拔、气压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引言海拔、气压和温度是大气科学中重要的概念,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
本文将探讨海拔、气压和温度之间的关系,并解释其原理。
1. 海拔与气压的关系海拔是指地面或物体相对于平均海平面的高度。
在大气中,随着海拔的增加,气压会逐渐减小。
这是由于大气层在垂直方向上存在重力场,使得地面处的空气分子比较密集,而高空处空气分子相对较稀薄。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气体的压强与密度成正比。
因此,在低海拔回合高处,由于空气分子稀薄,单位体积内的空气质量较小,所以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强也相应减小。
由此可见,海拔越高,所受到的大气压力就越小。
具体来说,在标准大气条件下(即15摄氏度、1013.25毫巴),每上升100米高度,气压就会下降约12毫巴。
2. 海拔与温度的关系海拔对温度也有一定的影响。
随着海拔的增加,气温逐渐降低。
这是因为大气中的温度分布不均匀,随着高度的增加,大气层中所含的热量也减少。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能量的增减等于系统所做的功加上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
而在大气中,温度是代表了分子平均动能的物理量。
当空气受到压缩时,其分子间碰撞频率增加,从而导致了分子动能(即温度)增加;相反地,当空气膨胀时,分子碰撞频率减小,导致分子动能(即温度)降低。
由于海拔高处空气稀薄,在相同体积内所含有的空气质量较小。
因此,在高海拔回合低处相比较而言,单位体积内空气所含有的总能量也较少。
这就意味着高处空气的平均动能(即温度)较低。
总体而言,海拔越高,温度越低。
根据气象学的研究,每上升100米高度,温度平均下降约0.65摄氏度。
3. 气压与温度的关系气压和温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
一般情况下,气压的变化会导致温度的变化,反之亦然。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压强和温度成正比。
当气压增加时,分子间碰撞频率增加,分子动能也随之增加,从而使得温度升高。
相反地,当气压减小时,分子动能降低,导致温度下降。
温度随海拔变化关系
温度随海拔变化关系
温度随海拔变化关系是一个重要的气象学话题,它有助于我们理解海拔和气温之间的相互关系。
海拔越高,温度就会越低,这是因为空气压力的变化。
当地面的海拔升高时,空气压力将会降低,而温度也会随之降低。
此外,随着海拔的升高,太阳辐射强度也会降低,这也是导致温度下降的原因之一。
海拔高度和温度之间的关系通常被称为“温度-高度位置”(THL)关系。
根据这个模型,每千米海拔上升,温度都会下降大约6.5°C。
例如,如果地面温度为20°C,则在1000米的高度上,温度将会降低到13.5°C。
同样,在2000米的高度上,温度将会降低到7°C。
当然,温度与海拔的关系并不总是如此,这是因为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也会影响温度。
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季节性变化,这意味着冬天温度会比夏天要低。
此外,气候和地表特征也会影响温度,例如,有些地方气温会受到森林覆盖和海岸线的影响,使温度比较稳定。
另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也会影响温度与海拔的关系,例如地转速、热带环流、大气环流等。
地转速可以影响海拔高度和温度之间的关系,热带环流可以促进热量的传输,而大气环流则可以影响气温的分布。
总之,温度与海拔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复杂的话题,不仅受到空气压力的影响,还受到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
因此,要准确地预测温度与海拔之间的关系,必须考虑到所有可能影响的因素。
海拔与大气密度和温度间的换算关系
海拔高度与大气密度和温度间的换算关系1根据大气压力和空气密度计算公式,以及空气湿度经验公式,可得出大气压、空气密度、湿度与海拔高度的关系。
注:标准状态下大气压力为1,相对空气密度为1,绝对湿度为11g/m0从表中可以看出,海拔高度每升高1000m,相对大气压力大约降低12%,空气密度降低约10%,绝对湿度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降低。
绝对湿度是指每单位容积的气体所含水分的重量,用mg/L或g/m3表示;相对湿度是指绝对湿度与该温度饱和状态水蒸气含量之比用百分数表达。
2、空气温度与海拔高度的关系在无热源、无遮护的情况下,空气温度随海拔高度的增高而降低。
一般研究所采集的温度与海从表中可以看出:空气温度在一般情况下,海拔高度每升高1000m,最高温度会降低5C,平均温度也会降低5C。
大气密度(atmosphericdensity )单位容积的大气质量。
空气密度在标准状况( 0°C( 273k),101KPa)下为1.293g L-1 o空气的密度大小与气温等因素有关,我们一般采用的空气密度是指在0摄氏度、绝对标准指标下,密度为1.297千克每立方米(1.297kg/m3).大气压力随海拔高度而变化,由经验公式P=P0( 1-0.02257h ) 5.256 (kPa)式中h —海拔高度(kn).用上面公式,算出压力,然后根据密度二P*29/(8314*T),其中P的单位是帕,T的单位是K,通常也就是273.15+t不同温度下干空气算公式:空气密度=1.293(实际压力/标准物理大气压)*(273/实际绝对温度),绝对温度=+273 通常情况下,即30摄氏度时,取1.165KG/M3-60摄氏度时,取1.65KG/M3。
海拔越高水汽含量的关系
海拔越高水汽含量的关系
通常情况下,海拔与温度的关系是海拔越高,温度越低。
因为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直接
热源是地面,离地面越远,得到的地面辐射越少,温度也就越低.每上升米,温度下降0.6摄氏度。
温度与海拔的关系式为:t=20-(6*h)。
每升高1km,温度下降6℃,则1千米高处,温度是20-6=14℃;2千米高处,温度是20-6×2=8℃;所以,高度h(km)的高处,温度t=20-6h。
任一地的将近地面大气(对流层),温度均随其海拔高度的增高而减少——因为温度
的热源就是地面。
一般来说:温度也是随高度增加而递减;越高越冷。
同一水平面上,气压与温度呈负
相关;同一水平面上,相对较热的地方是低压,相对较冷的地方是高压。
也有例外的,比
如副极地地区因为冷暖气流相遇,气流抬升,反而形成低压,而副高所在地区由于高空气
压堆积,导致气流下沉,反而在热的地方形成了高压,这都是动力原因形成的。
气压与海拔
任意地的气压值均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降低——气压是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大气压力,在数值上等于单位面积上的垂直空气柱所受到的重力。
海拔就是指地面某个地点或者地理事物高于或者高于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就是海拔高
度的缩写,例如海拔越高的地方,空气越浑浊,气压也越高,这个地方水的沸点就减少了。
高海拔地带,如果需要烹饪食物,由于气压较低,所以需要使用高压锅等器具来进行
烹饪,不然会出现水烧不开、食物煮不熟等情况。
气温随海拔变化的规律
气温随海拔变化的规律
通常情况下,气温与海拔的关系是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因为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地面,离地面越远,得到的地面辐射越少,气温也就越低.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摄氏度。
气温与海拔的关系式,是t=20-(6*h),每升高1km,气温下降6℃,则1千米高处,温度是20-6=14℃,2千米高处,温度是20-6×2=8℃。
所以,高度h(km)的高处,温度t=20-6h。
任意地的近地面大气(对流层),气温均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降低——因为气温的热源是地面。
一般来说:气温也是随高度增加而递减;越高越冷。
同一水平面上,气压与气温呈负相关;同一水平面上,相对较热的地方是低压,相对较冷的地方是高压。
也有例外的,比如副极地地区因为冷暖气流相遇,气流抬升,反而形成低压,而副高所在地区由于高空气压堆积,导致气流下沉,反而在热的地方形成了高压,这都是动力原因形成的。
海拔和密度的关系
海拔和密度的关系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海拔和密度这对奇妙的组合。
你说这海拔啊,就像是个爱调皮的小孩,一会儿高一会儿低的。
咱要是跑到高山上去,那海拔蹭蹭往上涨,空气都变得稀薄啦!这时候密度也来凑热闹了。
就好比咱平时喝的那糖水,水多的时候糖就显得不那么浓,密度小呗。
可要是把水给蒸发掉一些,那剩下的糖水就变稠啦,密度可不就大了嘛。
海拔和密度就有点像这糖水的变化呢。
你想想看,在平原上,空气满满的,各种气体分子都舒舒服服地待着,密度相对就大一些。
可到了高海拔地区呢,空气分子好像也被吓得跑掉了一些,密度自然就小啦。
这可不光是理论哦,咱生活中也能感受到呢。
你去过高山吧?是不是感觉呼吸有点困难呀?那就是因为海拔高了,空气密度变小了,氧气也没那么多啦。
这就好像你本来每天能吃一大碗饭,突然给你变成了小半碗,能不饿嘛!咱再打个比方,海拔就像是个舞台,密度就是舞台上的演员。
舞台低的时候,演员们满满当当站了一大片,热热闹闹的。
可舞台升高了,演员就稀稀拉拉的了,显得冷冷清清。
而且这海拔和密度的关系还挺重要呢!飞机能飞起来,不也得靠空气密度的变化嘛。
还有那些气象变化,也和它们有关系。
你说这大自然多神奇呀,就这么两个看似不相关的东西,其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它们就像一对好朋友,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咱平时可能不太注意这些,但仔细想想,生活中的好多现象都和它们有关呢。
这就像是一个隐藏的小秘密,等着我们去发现。
所以啊,别小看了这海拔和密度,它们可是大自然这个大舞台上很重要的角色呢!它们的变化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下次当你爬山或者坐飞机的时候,不妨想想它们的关系,是不是觉得挺有意思的呢?是不是觉得大自然真的很神奇,很值得我们去探索和发现呢?反正我是这么觉得的!。
海拔气压温度之间的关系
海拔气压温度之间的关系海拔、气压和温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随着海拔的升高,气压和温度都会发生变化。
本文将从海拔、气压和温度的定义、影响海拔气压和温度的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三个方面展开讨论。
我们来了解一下海拔、气压和温度的定义。
海拔是指地球表面某一点相对于平均海平面的高度差。
气压是大气对单位面积的压力。
温度是物体分子运动的速度和能量状态的指标。
三者在地球大气层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海拔、气压和温度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海拔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大气层的厚度和密度,从而影响气压和温度。
随着海拔的升高,大气压力逐渐减小,因为海拔升高时,大气层的厚度减小,同样的气体质量被分布在更大的体积中,所以单位面积上受到的气压就会减小。
同时,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也会下降。
这是因为随着海拔的升高,大气层的密度减小,分子之间的碰撞减少,热量的传导变得困难,导致温度下降。
海拔、气压和温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气压与温度成正比。
当海拔升高时,气压减小,温度也会相应下降。
这是因为当气压减小时,气体分子的平均自由程增加,分子之间的碰撞减少,热量传导减弱,导致温度下降。
因此,在高海拔地区,气压和温度都较低。
除了海拔的影响外,气压和温度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例如,地球自转引起的地转偏向力导致赤道地区气压较高,极地地区气压较低。
地球的纬度也会影响气压和温度的分布,赤道附近气压和温度较高,而极地地区气压和温度较低。
此外,季节、地形、大气环流等因素也会对气压和温度产生影响。
海拔、气压和温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随着海拔的升高,气压和温度都会下降。
海拔的高低、地球自转、纬度、季节、地形和大气环流等因素都会对气压和温度产生影响。
深入研究海拔、气压和温度之间的关系,对于气候变化、天气预报和气象学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本文对读者对海拔、气压和温度之间的关系有所了解,并能进一步探索这个有趣而复杂的领域。
空气密度和海拔高度的关系(一)
空气密度和海拔高度的关系(一)空气密度和海拔高度的关系密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物质的质量,通常用公式ρ = m/V计算,其中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
空气密度的定义和影响因素•空气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大气所含的空气分子数量,通常用公式ρ = n/V计算,其中ρ表示空气密度,n表示空气分子数量,V 表示体积。
•空气密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温度、压力和湿度。
海拔高度对空气密度的影响•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空气密度会逐渐减小。
•海拔较低的地方,大气压力较大,空气分子较为密集,所以空气密度较大;而海拔较高的地方,大气压力较小,空气分子较为稀疏,所以空气密度较小。
空气密度和海拔高度关系的原因•空气密度和海拔高度的关系主要是由大气压力随海拔高度变化所导致的。
•大气压力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逐渐减小,这是因为在地球表面上方,大气的重力作用逐渐减弱,导致大气分子相互撞击的频率减小,从而降低了空气分子的密度和压力。
空气密度和海拔高度关系的应用•空气密度和海拔高度的关系在许多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例如航空航天、气象学和山地运动等。
•在航空航天领域,对空气密度和海拔高度关系的研究可以用于飞机的设计和性能评估,以及导航和气象预报等方面。
•在气象学中,空气密度和海拔高度的关系对于预测天气、气候模拟和气象灾害的研究非常重要。
•在山地运动中,空气密度和海拔高度的关系影响着人们在高海拔地区的呼吸和身体适应能力,对于登山、滑雪和攀岩等运动的安全和表现有着重要的影响。
总结•空气密度和海拔高度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空气密度逐渐减小。
这是由于海拔较高的地方大气压力较小,导致空气分子相互撞击的频率减小,降低了空气分子的密度和压力。
这一关系在航空航天、气象学和山地运动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