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反应工程
聚合反应工程

聚合反应工程的重要性
01
02
03
工业生产
聚合反应是工业生产中重 要的化学反应之一,广泛 应用于塑料、橡胶、纤维、 涂料等领域。
新材料开发
通过聚合反应工程可以开 发新型高分子材料,满足 各种特殊需求,如高性能、 低成本、环保等。
优化生产过程
聚合反应工程研究有助于 优化聚合反应过程,提高 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 低能耗和物耗。
备的长期稳定运行。
04
聚合反应工程应用
高分子材料合成
高分子材料合成
聚合反应工程在合成高分子材料方面 具有广泛应用,如合成塑料、合成橡 胶和合成纤维等。
合成橡胶
聚合反应工程在合成橡胶方面也发挥 了重要作用,如合成丁苯橡胶、合成 橡胶等,这些橡胶在汽车、航空航天 和建筑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塑料合成
通过聚合反应工程,可以合成各种类 型的塑料,如聚乙烯、聚丙烯、聚氯 乙烯等,这些塑料在日常生活中有着 广泛的应用。
案例分析
以涤纶合成为例,通过聚酯聚合反应,对苯 二甲酸和乙二醇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聚合, 最终形成高分子量的聚酯。该案例中,聚合 反应工程的关键在于反应速度的控制和聚酯 的分子量调节。
涂料与粘合剂应用案例
涂料与粘合剂应用
聚合反应工程合成的涂料和粘合剂具有良好的粘附性、耐久性和绝缘性,广泛应用于建 筑、电子、航空航天等领域。
橡胶的性能改进
通过聚合反应工程,可以改进橡胶的 性能,如提高橡胶的耐热性、耐油性 和耐老化性等。
合成纤维
纤维的合成
聚合反应工程在合成纤维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合成各种类型 的纤维,如涤纶、尼龙、腈纶等。
纤维的性能改进
通过聚合反应工程,可以改进纤维的性能,如提高纤维的强度、耐 磨性和抗皱性等。
聚合反应工程基础(全套课件567P)

1.1.1 高分子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
2. 结构系统命名法:由(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 IUPAC)提出
I 26
1.1.2 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特点
H--NH(CH2)6NH--CO(CH2)4CO--OH
重复结构单元
结构单元
结构单元
n
例2:尼龙66 的重复单元与结构单元
----( CH2--CH=CH--CH 2 -)--(-CH --CH-)---2 y x
n
例3:丁苯橡胶 的重复结构单元与结构单元
I 24
1.1.2 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特点
实际上,分子量的大小并无明确的界限,一般
-- -- - --< 1,000 < - - - - - - < 10,000 < - - - - - < 1,000,000 < - - - - 低分子物 低/齐聚物 (Oligomer) 高聚物 (Polymer)
PS
PVC PTFE PAA PET
polystyrene
Polyvinyl chloride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polyacrylic acid polyester
聚甲基丙烯酯 甲酯
聚醋酸乙烯 聚乙烯醇 聚丁二烯 聚丙烯腈
PMMA
PVAc PVA PB PAN
polymethylmet hacrylate
主要参考书目
1. 陈甘棠著,《聚合反应工程基础》,中国石化出版社,1991 2. 史子瑾主编,《聚合反应工程基础》,化学工业出版社, 1991 3. C.McGreavy(Ed),“Polymer Reactor Engineering”,Blackie
聚合反应工程华东理工大学3.3.缩聚生产工艺

n H2N-R-NH2 + n HOOC-R’-COOH
H-(HNRNH-OCR’CO)n-OH + (2n-1) H2O c. 两功能基不同并可相互反应:如羟基酸聚合生成聚酯
n HO-R-COOH
H-(ORCO)n-OH + (n-1) H2O
(i) 平衡线型逐步聚合反应
指聚合过程中生成的聚合物分子可被反应中伴生的小分 子降解,单体分子与聚合物分子之间存在可逆平衡的逐 步聚合反应。
catalyst 260-300 0C
HOH 2CH2CO ( C O
C OCH 2CH2O )nxH + (n-1) HOCH2CH2OH O
特点: ▲ 反应温度高(200 ~ 300℃); ▲ 反应时间长; ▲ 需在惰性气氛下进行; ▲ 反应后期需高真空。
优点:产品后处理容易,设备简单,可连续生产。 缺点:要求严格控制功能基等摩尔比,对原料纯度要求高;
(4) 聚合产物的分子量是逐步增大的。 最重要的特征:聚合体系中任何两分子(单体分子或
聚合物分子)间都能相互反应生成聚合度更高的聚合 物分子。
逐步聚合反应分类
聚合产物 结构不同
线型逐步聚合 热力学 非线型逐步聚合
平衡线型逐步聚合 不平衡线型逐步聚合
(1) 线型逐步聚合反应
参与反应的单体只含两个功能基(即双功能基单体),聚合 产物分子链只会向两个方向增长,生成线形高分子。
聚合产物分子链形态不是线形的,而是支化或交联型的。 聚合体系中必须含有带两个以上功能基的单体。
缩聚反应单体类型及特点
(1) 带有同一类官能团(a—R—a)并可相互作用的单体。同类分子之间反应。 不存在原料配比对产物分子量的影响。
(2)带有相同官能团(a—R—a)但本身不能进行缩聚反应,只能同另一类型 (b—R—b)单体进行反应。必须严格控制两种单体的等摩尔比。 (3) 带有不同类型官能团(a—R—b),它们间可进行反应生成聚合物。此类 单体也不存在原料配比问题。 (4) 带有不同类型官能团但它们之间不能相互进行反应,只能同其他类型的单 体进行缩聚反应。此类单体也存在原料配比问题。
第一章 聚合反应工程基础1-2

40年代,霍根(Hougen)、华生(Waston)著作《化学过程原理》 法兰克-卡明聂斯基著作《化学动力学中的扩散与传热》问世 1957年,荷兰阿姆斯特丹第一次欧洲反应工程会议——确立 了化学反应工程的名称
• 计其达.《聚合过程及设备》化工出版社,1981;
第二章 化学反应工程基础
2.1 化学反应和反应器分类
2.1.1 化学反应分类
表2-1 按化学反应的特性分类
反应机理 反应的可逆性 反应分子数 反应级数
简单、复杂反应 可逆、不可逆反应 单分子、双分子、三分子反应 一级、二级、三级、分数级反应
反应热效应 放热反应、吸热反应
1.3 聚合物合成材料的发展
1910年,美国正式工业化生产酚醛树脂,随后相继合成出丁 苯橡胶、丁腈橡胶、氯丁橡胶、尼龙-66、聚酯纤维、高压聚乙 烯和聚氯乙烯,产量和品种在世界大战中得到快速发展。 1920年,H. Staudinger提出了“高分子化合物的概念,建立 了大分子链的学术观点并系统研究了加聚反应。
聚合反应工程基础
第一章 绪论 1.1 课程简介 一)课程产生背景
高分子化学 高分子物理
化学反应工程
聚合反应工程
连接桥梁
二)课程研究对象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研究对象:工业规模的聚合过程 • 关键问题:聚合反应动力学
聚合物系的传递过程 聚合反应器设计、放大
三)聚合反应工程的任务
创新与选择最适反应器型式 确定最优工艺条件 估算反应器尺寸大小
1994年,全世界三大合成材料的产量超过1.4×104万吨,按体 积计算超过钢铁。
聚合反应工程基础教学设计

聚合反应工程基础教学设计前言聚合反应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反应过程,涉及了广泛的应用领域,包括材料科学、制药、生物技术等。
因此,聚合反应工程已成为化工专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开展聚合反应工程的基础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围绕聚合反应工程基础教学设计展开讨论。
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聚合反应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技能。
具体包括以下目标:1.理解聚合反应的定义、性质和机理;2.掌握聚合反应的常见实验方法和技术;3.学习聚合反应工程的计算方法和模拟技术;4.能够在实验中熟练操作并完成相关实验数据处理、分析和判断;5.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素养,为其日后的从业和学术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教学内容聚合反应工程基础课程,涵盖以下内容:第一章聚合反应的基本概念与分类1.1 聚合反应的定义和性质1.2 单体、聚合度和分子量1.3 聚合反应的分类第二章聚合反应的机理与动力学2.1 聚合反应的机理2.2 速率方程和动力学模型2.3 温度和催化对聚合反应速率的影响第三章聚合反应的实验方法和技术3.1 聚合反应实验的原理和方法3.2 聚合反应实验的基本操作技巧3.3 聚合反应实验数据的处理、分析和判断第四章聚合反应工程的计算方法和模拟技术4.1 聚合反应工程的计算方法4.2 聚合反应工程模拟技术和应用第五章聚合反应在工业和研究领域的应用5.1 聚合反应在化工领域的应用5.2 聚合反应在材料科学、生物技术、制药等领域的应用教学方式1.理论课程采用传统讲授和互动探讨相结合的方式,以问题为导向,结合生活和实际情景,强化理论知识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2.实验课程采用小组实践和实验竞赛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脑筋,并通过数据处理和实验报告,检查学生对实验知识和能力的掌握情况。
3.课堂练习和课外作业的安排,通过编程和计算实战题目,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聚合反应工程原理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评价1.考核方式:理论考试、实验考核和课堂作业评估2.考核内容:课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实验实践的能力、数据处理和报告撰写能力、编程和计算技能。
聚合物反应工程基础第二版习题答案

聚合物反应工程基础第二版习题答案1.说明聚合反应工程的研究内容及其重要性。
研究内容:①以工业规模的聚合过程为对象,以聚合反应动力学和聚合体系传递规律为基础;②将一般定性规律上升为数学模型,从而解决一般技术问题到复杂反应器设计,放大等提供定量分析方法和手段;③为聚合过程的开发,优化工艺条件等提供数学分析手段。
简而言之:聚合反应工程研究内容为:进行聚合反应器最佳设计;进行聚合反应操作的最佳设计和控制。
2.动力学方程建立时,数据收集方式和处理方式有哪些?收集方式:化学分析方法,物理化学分析方法处理方式:积分法,微分法。
3.反应器基本要求有哪些①提供反应物料进行反应所需容积,保证设备一定生产能力;②具有足够传热面积;③保证参加反应的物料均匀混合4.基本物料衡算式,热量衡算式①物料衡算:反应物A流入速度-反应物A流出速度-反应物A 反应消失速度-反应物A积累速度=0(简作:流入量-流出量-消失量-积累量=0)②热量衡算:随物料流入热量-随物料流出热量-反应系统与外界交换热量+反应过程的热效应-积累热量=05.何谓容积效率?影响容积效率的因素有哪些工业上,衡量单位反应器体积所能达到的生产能力称之为容积效率,它等于在同一反应,相同速度、产量、转化率条件下,平推流反应器与理论混合反应器所需总体积比:η=Vp/Vm=τp/τm。
影响因素:反应器类型,反应级数,生产过程中转化率有关6.何为平推流和理想混合流?①反应物料在长径比很大的反应器中流动时,反应器内每一微元体积中流体均以同样速度向前移动,此种流动形态称平推流;②由于反应器强烈搅拌作用,使刚进入反应器物料微元与器内原有物料元瞬时达到充分混合,使各点浓度相等且不随时间变化,出口流体组成与器内相等此流动形态称理想混合流。
7.实现反应器的热稳定操作需满足哪些条件?①Qr=Qc,Qr体系放出热量;②②dQc/dT>dQr/dT,Qc除热量;③③△T=T-Tw<RT2/E,E反应活化能,T反应器温度,Tw冷却液温度8.何为返混?形成返混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返混:指反应器中不同年龄的流体微元间的混合;原因:①由于物料与流向相反运动所造成,②②由于不均匀的速度分布所引起的,③由于反应器结构所引起死角、短路、沟流、旁路等。
聚合反应工程基础

聚合反应工程基础
聚合反应工程是一项对聚合反应做出反应结果的工程,是一种合成技术,旨在改善已有物质的性能,从而获取新物质。
与它相关的反应条件是:反应成分、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反应时间和反应环境等因素。
反应成分是指反应时有害物质和原料,需要考虑事先性能和安全性;反应温度对反应有重要影响,选定的反应温度可能会影响反应的速度和产物的性质;反应压力也是影响反应的重要因素,一般情况下越高的压力会使反应终止更快;反应时间是指反应发生的时间,反应时间的不同可能会影响反应的结果;反应环境一般有液相反应和气相反应,液相反应对热反应有一定的特点,气相反应则更加灵活,在重要的应用领域可能会产生有用的物质。
通过调整上述反应因素,我们可以实现理想的反应结果,从而获取理想的物质。
聚合反应工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调节上述反应条件,以获得最终产品的最佳性能,重点是获得较高的生产效率。
同时,随着反应条件的变化,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变化也会有所不同,这些变化也需要观察并进行改进。
总之,聚合反应工程主要是通过调节反应条件,使反应物和生成物在必要的条件下,实现理想的反应结果,以及高效的生产效率,为后续工程提供资源资源。
第3章聚合反应工程分析

第3章聚合反应工程分析聚合反应工程是指将原料分子通过化学反应,以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时所涉及的反应、传质和传热等非单个分子过程综合在一起,进行反应器设计、工艺设计以及反应器操作等的工程学科。
聚合反应工程分析则是指对聚合反应过程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旨在优化反应条件,提高聚合反应的效率和产率。
在聚合反应工程分析中,首先需要对反应机理进行研究和确定。
聚合反应通常遵循几种常见的反应机理,例如自由基聚合反应、阴离子聚合反应、阳离子聚合反应等。
通过研究反应机理,可以确定反应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和速率控制步骤,为进一步的分析和优化提供基础。
接下来需要进行聚合反应动力学分析,即研究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温度以及其他操作条件的关系。
通过动力学分析,可以确定反应的速率方程和活化能,为反应器设计和工艺设计提供依据。
常用的动力学模型有比如扩散控制模型、化学反应控制模型、传质控制模型等。
聚合反应工程分析还需要考虑反应过程中的传质和传热问题。
在反应过程中,反应物和产物之间会发生传质现象,需要考虑反应物的扩散和溶解等过程。
传热问题则涉及到反应器的冷却和加热等方面,需要合理设计反应器的结构和操作条件,以保证反应的进行和产物的质量。
此外,聚合反应工程分析还需要考虑工艺参数的优化。
通过对反应条件、催化剂种类和用量、反应物浓度以及反应温度和压力等参数的优化,可以提高产物的选择性和产率,并降低能耗和废物排放。
在聚合反应工程分析中,还需要考虑一些其他因素,如反应器的选择和设计、反应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环境影响等。
反应器的选择和设计需要根据反应物性质和反应条件等因素进行考虑,以确保反应的高效进行。
而反应过程的安全性和环境影响则需要遵循相关的安全和环境法规,保护生产环境和操作人员的安全。
总之,聚合反应工程分析是对聚合反应过程进行全面研究和分析的工程学科。
通过对反应机理、动力学、传质传热和工艺参数等方面的分析,可以优化聚合反应的条件和过程,提高产物的质量和产率,以实现经济、高效和环保的生产。
《聚合反应工程》课件

安全与环保实践:在实际操作中,严格按照安全与环保要求进行操作,确保生产过程 的安全与环保。
安全与环保检查:定期对生产现场进行安全与环保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确保 生产过程的安全与环保。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应用领域:广泛应 用于建筑、汽车、 电子、医疗等领域
聚合反应工程实验 技术
反应器:用于进行聚合反应的容器,包括搅拌器、加热器等 温度计:用于测量反应温度,确保反应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 压力计:用于测量反应压力,确保反应在适宜的压力下进行 流量计:用于测量反应物料的流量,确保反应物料的供应和排出 真空泵:用于抽真空,确保反应在无氧环境下进行 冷却器:用于冷却反应物料,确保反应物料的温度在适宜的范围内
聚合反应工程安全 与环保
实验前,确保所有设备、仪器和试剂都经过安全检查 实验过程中,穿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如防护眼镜、手套和口罩 实验结束后,及时清理实验现场,确保无残留物 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反应情况,如有异常,及时采取措施
减少废气排放:采用先进的 废气处理技术,如催化燃烧、 吸附等
废水处理:采用先进的废水 处理技术,如生物处理、膜 处理等
聚合反应工程PPT课 件
汇报人:
目录
添加目录标题
聚合反应工程概述
聚合反应工程基础知 识
聚合反应工程实验技 术
聚合反应工程应用实 例
聚合反应工程前沿技 术与发展趋势
添加章节标题
聚合反应工程概述
聚合反应工程是 研究聚合反应过 程及其控制的一 门学科
聚合反应是指由 单体分子通过化 学反应形成高分 子聚合物的过程
聚合反应工程主 要包括聚合反应 机理、聚合反应 动力学、聚合反 应器设计、聚合 反应过程控制等 方面
聚合反应工程

3.1.1 聚合反应的类型
根据反应机理分类
逐步聚合反应
连锁聚合反应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内容,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内容,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1
2
3.1 概 述
逐步聚合反应的特点:
活化能和反应速率大致相同,反应早期,大部分单 体很快聚合成二、三、四聚体等低聚物,短期内转 化率就很高。随后,低聚物间继续相互反应,分子 量不断增加,直至转化率很高(>98%)时,分子量 才达到较高的数值。
在极性溶剂中,由于Li—C键易解离,被溶剂化,下列平衡向右移动: 形成π络合物,单体可以在1,3两个位置加成,当向3位加成时,得到1,2产物: 在极性溶剂中1,2产物比例增加。
(3)、嵌段共聚物
1956年,Szwarc发现苯乙烯活性聚合,并且第一个用阴离子活性聚合制备了S-Ip嵌段共聚物,现在这种方法已成了合成嵌段共聚物的主要方法之一,特别是合成 S-Bd 嵌段共聚物,包括二段(SB)、三段(SBS或BSB)、四段(SBSB)、星型(SB)xA等。SB性能与聚苯乙烯相似,要作为弹性体必须经过硫化交联,主要用途是加入天然橡胶、丁苯橡胶或氯丁橡胶,一起加工硫化,有利于提高产品的加工性能和提高质量。SBS是热塑性弹性体重要的工业产品(最早出现在1965年),它有橡胶性能,又具有热塑性。室温下它与硫化橡胶没有区别,但没有共价键交联结构,可以溶剂加工,温度升高时成为流体,可以注射成型,应用范围广。
与单体浓度的平方成正比。 聚合总速率以单体消耗速率表示,并且不考虑引发反应消耗的单体,则聚合速率近似等于增长速率。
3.2.2.2 阴离子聚合
阴离子聚合的特征是快引发、慢增长、无终止和无转移。所谓慢增长是与快引发相对而言,实际上阴离子聚合的增长速率常数比自由基聚合还要大。
第三章 聚合反应工程分析(3-1,2,3,4,5,6,7)

第二节 聚合反应速度的工程分析
一、活性链浓度[P· ]与聚合反应机理
在连锁聚合时,若反应机理尚不清楚,分析 [P· ]与转化率x(或[M])间的关系.对判断 聚合反应机理是有帮助。
第二节 聚合反应速度的工程分析
第二节 聚合反应速度的工程分析
第二节 聚合反应速度的工程分析
第二节 聚合反应速度的工程分析
第二节 聚合反应速度的工程分析
二、平均聚合度 P 与反应机理 聚合体系中是否存在链转移反应对[P· ]是没有影 响的,但对产物的聚合度及聚合度分布有明显的 影响。因此,要正确刊断反应机理还应弄清平均 聚合度与聚合机理间的关系。 在间歇操作时。由实验测得的数均聚合度与实际 上是各瞬间生成物聚合度的平均值。与反应速率 有关的是瞬时数均聚合度 P a 。
第三节 聚合物的聚合度及聚合度分布表示法
第三节 聚合物的聚合度及聚合度分布表示法
第三节 聚合物的聚合度及聚合度分布表示法
第三节 聚合物的聚合度及聚合度分布表示法
第三节 聚合物的聚合度及聚合度分布表示法
第三节 聚合物的聚合度及聚合度分布表示法
第四节 连锁聚合反应的平均聚合度及聚 合度分布
第三章 聚合反应工程分析
第一节 概
述
聚合反应机理多样,动力学关系复杂,因而操作 条件的细微变化,往会使聚合速率、聚合度和聚 合度分布共聚物组成及序列分机以致聚合物结构 与性能产生差异。 弄清和掌握聚合过程并非易事,特别是高聚物体 系传递过程的研究还很欠缺,使问题的深入受到 限制。 按反应机理来分,聚合反应可以分为连锁聚合反 应和逐步聚合反应二大类。
2.第二阶段——反应恒速期 此阶段由于胶束的消失,体系中不再有新的乳胶 粒产生使总的乳胶粒保持不变。且随着聚合反应 的进行,单休液滴小的单体不断扩教入乳胶粒中, 使粒子中的中体浓度维持不变,故此阶段的聚合 速串保持恒定。直至单体液滴消失,聚合速率下 降反应转入第三阶段。
聚合反应工程

聚合反应工程聚合反应工程是化学工程学科中的一个分支,研究的是聚合反应的工艺与过程。
本文将从聚合反应工程的定义、原理、应用和未来发展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定义聚合反应工程是指在控制条件下,通过引发剂或催化剂的作用,将单体分子通过化学键的重组反应形成分子量较大且具有规则结构的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过程。
聚合反应工程研究的重点在于控制聚合过程的反应速率、聚合程度和聚合产物的分子量分布。
原理聚合反应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单体引发:通过引发剂或催化剂的作用,使单体分子发生自由基聚合或离子聚合反应。
2.自由基聚合:聚合反应中最常见的是自由基聚合。
自由基聚合反应是指通过引发剂引发自由基的形成,并由自由基引发自由基聚合。
3.离子聚合:离子聚合分为阳离子聚合和阴离子聚合。
离子聚合反应是通过引发剂引发离子的形成,并由离子引发离子聚合。
4.聚合速率控制:聚合反应的速率主要受到聚合度、温度、浓度和溶剂等因素的影响。
5.分子量分布控制:在聚合反应工程中,需要控制聚合产物的分子量分布,以满足特定的应用要求。
应用聚合反应工程在许多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包括:1.聚合物合成:聚合反应工程在合成高分子聚合物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
通过控制聚合反应的条件和参数,可以合成具有特定性能和结构的聚合物材料,广泛应用于塑料、橡胶、纺织品等行业。
2.药物制剂:聚合反应工程在药物制剂方面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通过聚合反应工程的研究,可以合成控释药物、胶囊等药物制剂,提高药物的疗效并减少副作用。
3.燃料电池:聚合反应工程在新能源领域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聚合反应工程的研究,可以合成用于燃料电池中的聚合物电解质,提高燃料电池的效率和稳定性。
4.生物医学工程:聚合反应工程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聚合反应工程技术,可以制备生物材料、组织工程支架等,用于修复和替代人体组织和器官。
未来发展聚合反应工程将会在未来的发展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深入的研究,其发展方向主要包括:1.绿色化:聚合反应工程将会在绿色合成方面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聚合反应工程

聚合反应工程一、概述聚合反应工程是指将聚合反应与化学工程原理相结合,通过设计、优化和控制反应过程,实现高效、经济和环保的生产过程。
聚合反应工程包括聚合反应的机理研究、反应器设计和操作控制等方面。
二、聚合反应机理研究1. 聚合反应机理的确定聚合反应机理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单体分子之间发生的化学变化以及生成高分子分子链的过程。
确定聚合反应机理是进行聚合反应工程设计和优化的关键。
通常采用实验方法和计算模拟方法来确定聚合反应机理。
2. 反应活性中心研究在聚合反应中,活性中心是生成高分子链的关键。
因此,研究活性中心的生成条件、结构和稳定性等对于提高聚合速率和控制分子量分布具有重要意义。
3. 分子量分布控制在聚合过程中,生成高分子链长度不一致会导致产品品质下降。
因此,需要采取措施控制分子量分布,如引入调节剂等。
三、反应器设计1. 反应器类型选择聚合反应器的类型包括批式反应器、连续流动反应器和搅拌式反应器等。
选择适合的反应器类型可以提高聚合速率和控制分子量分布。
2. 反应器尺寸设计反应器尺寸设计需要考虑聚合速率、产量和传热等因素,以保证生产过程高效、经济和安全。
3. 反应器操作条件控制反应器操作条件包括温度、压力、搅拌速度等,这些条件对于聚合速率和分子量分布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需要进行优化和控制。
四、操作控制1. 过程监测过程监测是指对聚合反应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并及时调整操作条件以保证产品品质。
常用的监测方法包括红外光谱法、核磁共振法等。
2. 控制策略设计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确定最优的操作条件来控制聚合反应过程。
常用的控制策略包括PID控制、模型预测控制等。
五、总结聚合反应工程是一门综合性强的学科,需要深入研究聚合反应机理,合理设计反应器和控制操作条件,以实现高效、经济和环保的生产过程。
第三章 聚合反应工程分析

1
将(3-22)代入上式,得:
1 [P ] ( )[ P ] 1
1
(3-25)
式中,
k P [M ] / ktd [M ] 动力学链长
?
• 动力学链长----定义为每个活性中心从引 发开始到终止所消耗的单体分子个数 • 因此,动力学链长可用增长速率和引发 速率之比求得
32聚合反应速度的工程分析321活性链浓度p与聚合反应机理连锁聚合中引发和转移消耗的单体忽略可得实验决定拟稳态假设成立时的px关系式引发反应终止反应x关系式对应曲线i1t1t212曲线1i2t1t2121x12曲线2i3t1t21x曲线3i4t31x曲线3i5t5为常数曲线4拟稳态假设成立时p?x曲线拟稳态假设不成立时的px关系式引发反终止反应p?x关系式间歇操作连续操作i1t5p?4k12曲线5p?2k1x12i4t5p?2k12曲线612i5t3拟稳态假设不成立时p?x曲线聚合度dpxndegreepolymerization
一、平均聚合度
数均聚合度
Pn
j[ P ]
j 2 j
[ P ]
j 2 j
[ M ]0 [ M ] [ P]
重均聚合度
PW
j 2 [ Pj ]
j 2
j[ Pj ]
j 2
j 2 [ Pj ]
j 2
[ M ]0 [ M ]
Z均聚合度
PZ
j
此时
f n ( j)
P
j
P
k td [ Pj ][P ] k f [ Pj ][Y ] k td [ P ] k f [ P ][Y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题二 1.
在一等温操作的间歇反应器中进行某一级液相反应,
13min 后反应物转化掉70%。
今若把此反应移至平推流反应器或全混 流反应
器中进行,为达到相同的转化率,所需的空时和空速各是多少?
2. 在555K 及0.3MPa 在平推流管式反应器中进行反应:A ——-P,已知进料中含30%A (摩尔百分数),其余为惰性物料,
3
加料流量为6.3moi/s ,动力学方程式为 _r A = 0.27n A mol/m *s ,为了达到95%专化率,试求:
(1)
所需空速为多少? (2)反应器容积大小。
3. 液相反应A —— -P 在一间歇反应器中进行,反应速度如下表所示:
(1) 若 C A0=1.3mol/l , C Af =0.3mol/l ,则反应时间为多少? (2)流反应器中进行,C A0=1.5mol/l , F A0=1000mol/hr ,求 x A =0.80
时所需反应器大小。
(3)当C A0=1.2mol/l ,F A0=1000mol/hr ,X A =0.75时,求所需的全混流釜式反应器大小。
4.
均相气相反应 A —— '3P,服从二级反应动力学。
在 0.5MPa 350C 和
V 0=4m i /hr 下,采用一个2.5cm 内径、2m 长的实验
反应器,能获得60%专化率。
为了设计工业规模反应器,当处理量为
320n n /hr ,进料中含50%惰性物料时,在2.5MPa 和350C 下
反应,为了获得80%专化率,(1)需用2.5cm 内径、2m
长的管子多少根? ( 2)这些管子应以平行或串联联结?假设流动状况为 平推流,忽略压降,反应气体符合理想气体行为。
5丙烷热裂解为乙烯的反应可表示为
C 3H8—— -GH+CH (忽略副反应)在 772C 等温反应时,动力学方程式为
-dp 』dt=kp A
其中k=0.4hr -1。
若系统保持恒压,P=0.1MPa V 0=800l/hr (772C ,0.1MPs ),求当X A =0.5时,所需反应器体积。
6理想气体分解反应 A -P+S 在初始温度为 348K 压力为0.5MPa 反应器容积为 0.25M 3下进行,反应的热效应在 348K 时为 -5815J/mol ,假定各物料的比热在反应过程中恒定不便,且分别为 C PA =126J/mol?K, C PP =C PS =105J/mol ?K ;反应速度常数如下表所
示:
(-:)X PA P B -吳)mol/hr *m 3
其中
k = k 0 exp (— E / RT ) k 0
=1.26*10
-4
E=21.8*103,K=7.18*10 -7exp (29.6*103/RT ),已知 P A 0=0.05MPa, P B0=0.05MPa ,
P P 0=0, P=0.1MPa 。
求最优温度与转化率的关系。
8. 一级反应A -P ,在一体积为V P 的平推流反应器中进行,已知进料温度为
150C ,活化能为84kJ/mol ,今如改用全混流反应
器,其所需体积为 V m ,则V m /V p 应为如何?若转化率分别为 0.6和0.9,如要使V m =V p ,反应温度应如何变化?如反应级数分 别为n=2, 1/2, -1时,全混流反应器的体积将如何变化?
A+B *
> P ,反应的动力学方程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