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培优班资料

合集下载

高一物理培优资料2

高一物理培优资料2

平江二中高一物理培优资料(二)制卷:何功科 审核:高一物理备课组第2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热点一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运动学问题的求解一般有多种方法,除直接应用公式外,还有如下方法: 1.平均速度法定义式v =x t 对任何性质的运动都适用,而v =12(v 0+v )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2.中间时刻速度法“任一时间t 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t 内的平均速度”,即v t2=v ,适用于任何一个匀变速直线运动,有些题目应用它可以避免常规解法中用位移公式列出的含有t 2的复杂式子,从而简化解题过程,提高解题速度.3.比例法对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与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可利用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重要特征的比例关系,用比例法求解.4.逆向思维法把运动过程的“末态”作为“初态”的反向研究问题的方法,一般用于末态已知的情况.5.图象法 应用v -t 图象,可以使比较复杂的问题变得形象、直观和简单,尤其是用图象定性分析,可避开繁杂的计算,快速得出答案.6.推论法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T 内的位移之差为一恒量,即Δx =x n +1-x n=aT 2,若出现相等的时间间隔问题,应优先考虑用Δx =aT 2求解.【典例1】 (2013·大纲卷,24)一客运列车匀速行驶,其车轮在铁轨间的接缝处会产生周期性的撞击.坐在该客车中的某旅客测得从第1次到第16次撞击声之间的时间间隔为10.0 s .在相邻的平行车道上有一列货车,当该旅客经过货车车尾时,货车恰好从静止开始以恒定加速度沿客车行进方向运动.该旅客在此后的20.0 s 内,看到恰好有30节货车车厢被他连续超过.已知每根铁轨的长度为25.0 m ,每节货车车厢的长度为16.0 m ,货车车厢间距忽略不计.求:(1)客车运行速度的大小; (2)货车运行加速度的大小.反思总结 求解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的一般步骤 1.基本思路2.应注意的三类问题(1)如果一个物体的运动包含几个阶段,就要分段分析,各段交接处的速度往往是联系各段的纽带.(2)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物理量涉及v0、v、a、x、t五个量,每一个基本公式中都涉及四个量,选择公式时一定要注意分析已知量和待求量,根据所涉及的物理量选择合适的公式求解,会使问题简化.(3)对于刹车类问题,当车速度为零时,停止运动,其加速度也突变为零.求解此类问题应先判断车停下所用时间,再选择合适公式求解.【跟踪短训】1.(2013·青岛模拟)一个小球从斜面顶端无初速下滑,接着又在水平面上做匀减速运动,直到停止,它共运动了10 s,斜面长4 m,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为6 m,求:(1)小球在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2)小球在斜面和水平面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热点二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运动规律竖直上抛运动的处理方法(1)两种方法①“分段法”就是把竖直上抛运动分为上升阶段和下降阶段,上升阶段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下降阶段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下落过程是上升过程的逆过程.②“全程法”就是把整个过程看成是一个匀减速直线运动过程.从全程来看,加速度方向始终与初速度v0的方向相反.(2)符号法则:应用公式时,要特别注意v0、v、h等矢量的正负号,一般选向上为正方向,v0总是正值,上升过程中v为正值,下降过程中v为负值,物体在抛出点以上时h为正值,在抛出点以下时h为负值.(3)巧用竖直上抛运动的对称性①速度对称:上升和下降过程经过同一位置时速度等大反向.②时间对称:上升和下降过程经过同一段高度的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相等.【典例2】研究人员为检验某一产品的抗撞击能力,乘坐热气球并携带该产品竖直升空,当热气球以10 m/s的速度匀速上升到某一高度时,研究人员从热气球上将产品自由释放,测得经11 s产品撞击地面.不计产品所受的空气阻力,求产品的释放位置距地面的高度.(g取10 m/s2)【跟踪短训】2.一根轻质细线将2个薄铁垫圈A、B连接起来,一同学用手固定B,此时A、B间距为3L,A距地面为L,如图所示.由静止释放A、B,不计空气阻力,从开始释放到A落地历时t1,A落地前瞬间速率为v1,从A落地到B落在A上历时t2,B落在A上前瞬间速率为v2,则().A .t 1>t 2B .t 1=t 2C .v 1∶v 2=1∶2D .v 1∶v 2=1∶3热点三 对运动图象的理解及应用应用运动图象解题“六看”1.看“轴”⎩⎪⎨⎪⎧x -t 图象纵轴表示位移v -t 图象纵轴表示速度2.看“线”⎩⎪⎨⎪⎧x -t 图象上倾斜直线表示匀速直线运动v -t 图象上倾斜直线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3.看“斜率”⎩⎪⎨⎪⎧x -t 图象上斜率表示速度v -t 图象上斜率表示加速度4.看“面积”⎩⎪⎨⎪⎧x -t 图象上面积无实际意义v -t 图象上图线和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5.看“纵截距”⎩⎪⎨⎪⎧x -t 图象表示初位置v -t 图象表示初速度6.看“特殊点”⎩⎪⎨⎪⎧拐点(转折点)一般表示从一种运动变为另一 种运动交点在x -t 图象上表示相遇,在v -t 图象上表示速度相等【典例3】 (2013·四川卷,6)甲、乙两物体在t =0时刻经过同一位置沿x 轴运动,其v -t 图象如图所示,则( ).A .甲、乙在t =0到t =1 s 之间沿同一方向运动B .乙在t =0到t =7 s 之间的位移为零C .甲在t =0到t =4 s 之间做往复运动D .甲、乙在t =6 s 时的加速度方向相同反思总结 用速度—时间图象巧得四个运动量 (1)运动速度:从速度轴上直接读出.(2)运动时间:从时间轴上直接读出时刻,取差得到运动时间.(3)运动加速度:从图线的斜率得到加速度,斜率的大小表示加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反映了加速度的方向.(4)运动的位移:从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得到位移,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的大小,第一象限的面积表示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第四象限的面积表示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跟踪短训】 3.(2013·新课标全国Ⅰ,19)如图1-2-5所示,直线a 和曲线b 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a 和b 的位移 - 时间(x -t )图线,由图可知( ).A .在时刻t 1,a 车追上b 车B .在时刻t 2,a 、b 两车运动方向相反C .在t 1到t 2这段时间内,b 车的速率先减少后增加D .在t 1到t 2这段时间内,b 车的速率一直比a 车的大4.如图1-2-6所示,汽车以10 m/s 的速度匀速驶向路口,当行驶至距路口停车线20 m 处时,绿灯还有3 s 熄灭.而该汽车在绿灯熄灭时刚好停在停车线处,则汽车运动的速度(v )-时间(t )图象可能是().图1-2-6热点四追及、相遇问题1.分析“追及”问题应注意的几点(1)一定要抓住“一个条件,两个关系”:①“一个条件”是两物体的速度满足的临界条件,如两物体距离最大、最小,恰好追上或恰好追不上等.②“两个关系”是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其中通过画草图找到两物体位移之间的数量关系,是解题的突破口.(2)若被追赶的物体做匀减速运动,一定要注意被追上前该物体是否已停止运动.(3)仔细审题,注意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眼(如“刚好”、“恰好”、“最多”、“至少”等),充分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2.主要方法①临界条件法②图象法③数学法【典例4】一辆汽车在十字路口等待绿灯,当绿灯亮时汽车以a=3 m/s2的加速度开始行驶,恰在这时一人骑自行车以v0=6 m/s的速度匀速驶来,从后边超过汽车,试问:(1)汽车从路口开动后,在追上自行车之前经过多长时间两车相距最远?最远距离是多大?(2)当汽车与自行车距离最近时汽车的速度是多大?反思总结求解追及相遇问题的一般思路【跟踪短训】5.如图1-2-7所示,直线MN表示一条平直公路,甲、乙两辆汽车原来停在A、B 两处,A、B间的距离为85 m,现甲车先开始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1=2.5 m/s2,甲车运动6.0 s时,乙车开始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2=5.0 m/s2,求两辆汽车相遇处距A处的距离.图1-2-7思想方法 2.思维转化法思维转化法:在运动学问题的解题过程中,若按正常解法求解有困难时,往往可以通过变换思维方式、转换研究对象,使解答过程简单明了.1.逆向思维法将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速度变为零的过程转化为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利用运动学规律可以使问题巧解.【典例1】 一物块(可看作质点)以一定的初速度从一光滑斜面底端A 点上滑,最高可滑至C 点,已知AB 是BC 的3倍,如图所示,已知物块从A 至B所需时间为t 0,则它从B 经C 再回到B ,需要的时间是( ).A .t 0 B.t 04 C .2t 0 D.t 02即学即练1 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经4 s 后停止,若在第1 s 内的位移是14 m ,则最后1 s 内的位移是( ).A .3.5 mB .2 mC .1 mD .0 2.等效转化法“将多个物体的运动”转化为“一个物体的运动”.【典例2】 屋檐每隔一定时间滴下一滴水,当第5滴正欲滴下时,第1滴刚好落到地面,而第3滴与第2滴分别位于高1 m 的窗子的上、下沿,如图所示,(g 取10 m/s 2)问:(1)此屋檐离地面多高? (2)滴水的时间间隔是多少?即学即练2 从斜面上某一位置,每隔0.1 s 释放一个小球,在连续释放几颗小球后,对在斜面上滚动的小球拍下照片,如图所示,测得x AB =15 cm ,x BC =20 cm ,求:(1)小球的加速度;(2)拍摄时B 球的速度; (3)拍摄时x CD 的大小;(4)A 球上方滚动的小球还有几颗.附:对应高考题组 1.(2010·天津卷,3)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规定向右为正方向,则该质点在前8 s 内平均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 ).A .0.25 m/s 向右B .0.25 m/s 向左C .1 m/s 向右D .1 m/s 向左 2.(2011·重庆卷,14)某人估测一竖直枯井深度,从井口静止释放一石头并开始计时,经 2 s 听到石头落底声.由此可知井深约为(不计声音传播时间,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 ).A .10 mB .20 mC .30 mD .40 m 3.(2011·安徽卷,16)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Δx 所用的时间为t 1,紧接着通过下一段位移Δx 所用的时间为t 2,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A.2Δx (t 1-t 2)t 1t 2(t 1+t 2)B.Δx (t 1-t 2)t 1t 2(t 1+t 2)C.2Δx (t 1+t 2)t 1t 2(t 1-t 2)D.Δx (t 1+t 2)t 1t 2(t 1-t 2) 4.(2012·上海卷,10)小球每隔0.2 s 从同一高度抛出,做初速度为6 m/s 的竖直上抛运动,设它们在空中不相碰.第一个小球在抛出点以上能遇到的小球数为(取g =10 m/s 2)( ).A .三个B .四个C .五个D .六个 5.(2013·广东卷,13)某航母跑道长200 m ,飞机在航母上滑行的最大加速度为6 m/s 2,起飞需要的最低速度为50 m/s.那么,飞机在滑行前,需要借助弹射系统获得的最小初速度为( ).A .5 m/sB .10 m/sC .15 m/sD .20 m/s 6.(2011·新课标全国卷,24)甲、乙两辆汽车都从静止出发做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一直不变.在第一段时间间隔内,两辆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是甲的两倍;在接下来的相同时间间隔内,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增加为原来的两倍,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减小为原来的一半.求甲、乙两车各自在这两段时间间隔内走过的总路程之比.A 对点训练——练熟基础知识题组一 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规律的应用 1.(单选)某驾驶员手册规定具有良好刹车性能的汽车在以80 km/h 的速率行驶时,可以在56 m 的距离内被刹住;在以48 km/h 的速率行驶时,可以在24 m 的距离内被刹住,假设对于这两种速率,驾驶员所允许的反应时间(在反应时间内驾驶员来不及刹车,车速不变)与刹车的加速度都相同,则允许驾驶员的反应时间约为( ).A .0.5 sB .0.7 sC .1.5 sD .2 s2.(多选)物体自O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B、C、D为其运动轨迹上的四点,测得AB=2 m,BC=3 m.且物体通过AB、BC、CD所用时间相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以求出物体加速度的大小B.可以求得CD=4 mC.可求得OA之间的距离为1.125 mD.可求得OA之间的距离为1.5 m3.如图所示,小滑块在较长的斜面顶端,以初速度v0=2 m/s、加速度a=2 m/s2向下滑,在到达底端前1 s内,所滑过的距离为715L,其中L为斜面长,则(1)小滑块在斜面上滑行的时间为多少?(2)小滑块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v是多大?(3)斜面的长度L是多少?题组二自由落体运动及竖直上抛运动4.(2013·庆阳模拟)(多选)从水平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物体在空中运动到最后又落回地面.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条件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物体上升阶段的加速度与物体下落阶段的加速度相同B.物体上升阶段的加速度与物体下落阶段的加速度方向相反C.物体上升过程经历的时间等于物体下落过程经历的时间D.物体上升过程经历的时间小于物体下落过程经历的时间5.(2013·福建六校联考)(单选)一位同学在某星球上完成自由落体运动实验:让一个质量为2 kg的小球从一定的高度自由下落,测得在第5 s内的位移是18 m,则().A.物体在2 s末的速度是20 m/sB.物体在第5 s内的平均速度是3.6 m/sC.物体在前2 s内的位移是20 mD.物体在5 s内的位移是50 m6.(多选)在塔顶上将一物体竖直向上抛出,抛出点为A,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20 m.不计空气阻力,设塔足够高.则物体位移大小为10 m时,物体通过的路程可能为().A.10 m B.20 mC.30 m D.50 m题组三图象、追及相遇问题7.(2013·大纲卷,19)(多选)将甲、乙两小球先后以同样的速度在距地面不同高度处竖直向上抛出,抛出时间相隔2 s,它们运动的v-t图象分别如图1-2-13所示直线甲、乙所示.则().图1-2-13A.t=2 s时,两球高度相差一定为40 mB.t=4 s时,两球相对于各自抛出点的位移相等C.两球从抛出至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间隔相等D.甲球从抛出至达到最高点的时间间隔与乙球的相等8.(单选)如图1-2-14所示是甲、乙两物体从同一点出发的位移-时间(x-t)图象,由图象可以看出在0~4 s这段时间内().图1-2-14A.甲、乙两物体始终同向运动B.4 s时甲、乙两物体之间的距离最大C.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D.甲、乙两物体之间的最大距离为3 m9.平直道路上有甲、乙两辆汽车同向匀速行驶,乙车在前,甲车在后.甲、乙两车速度分别为40 m/s和25 m/s,当两车距离为200 m时,两车同时刹车,已知甲、乙两车刹车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1.0 m/s2和0.5 m/s2.问:甲车是否会撞上乙车?若未相撞,两车最近距离多大?若能相撞,两车从开始刹车直到相撞经历了多长时间?B深化训练——提高能力技巧10.(多选)如图1-2-15所示,小球沿足够长的斜面向上做匀变速运动,依次经a、b、c、d到达最高点e.已知ab=bd=6 m,bc=1 m,小球从a到c和从c到d所用的时间都是2 s,设小球经b、c时的速度分别为v b、v c,则().图1-2-15A.v b=8 m/s B.v b=10 m/sC.v c=4 m/s D.v c=3 m/s11.(单选)测速仪安装有超声波发射和接收装置,如图1-2-16所示,B为测速仪,A 为汽车,两者相距335 m.某时刻B发出超声波,同时A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B接收到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信号时A、B相距355 m,已知声速为340 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1-2-16A.经1 s,B接收到返回的超声波B.超声波追上A车时,A车前进了10 mC.A车加速度的大小为10 m/s2D.A车加速度的大小为5 m/s2。

高一物理期末精选(培优篇)(Word版 含解析)

高一物理期末精选(培优篇)(Word版 含解析)

高一物理期末精选(培优篇)(Word版含解析)一、第五章抛体运动易错题培优(难)1.一阶梯如图所示,其中每级台阶的高度和宽度都是0.4m,一小球以水平速度v飞出,欲打在第四台阶上,则v的取值范围是()A6m/s22m/sv<<B.22m/s 3.5m/sv<≤C2m/s6m/sv<<D6m/s23m/sv<<【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若小球打在第四级台阶的边缘上高度4h d=,根据2112h gt=,得1880.4s0.32s10dtg⨯===水平位移14x d=则平抛的最大速度1112m/s0.32xvt===若小球打在第三级台阶的边缘上,高度3h d=,根据2212h gt=,得260.24sdtg==水平位移23x d=,则平抛运动的最小速度2226m/s0.24xvt===所以速度范围6m/s22m/sv<<故A正确。

故选A。

【点睛】对于平抛运动的临界问题,可以通过画它们的运动草图确定其临界状态及对应的临界条件。

2.不可伸长的轻绳通过定滑轮,两端分别与甲、乙两物体连接,两物体分别套在水平、竖直杆上。

控制乙物体以v =2m/s 的速度由C 点匀速向下运动到D 点,同时甲由A 点向右运动到B 点,四个位置绳子与杆的夹角分别如图所示,绳子一直绷直。

已知sin37°=0.6,cos37°=0.8。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在A 点的速度为2m/sB .甲在A 点的速度为2.5m/sC .甲由A 点向B 点运动的过程,速度逐渐增大D .甲由A 点向B 点运动的过程,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B .将甲的速度分解为沿绳子方向和垂直于绳子方向,如图所示,拉绳子的速度等于甲沿绳子方向的分速度,设该速度为v 绳,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得,B 点的实际速度cos53B v v =︒绳同理,D 点的速度分解可得cos37D v v =︒绳联立解得cos53cos37B D v v ︒=︒那么,同理则有cos37cos53A C v v ︒=︒由于控制乙物体以2m s v =的速度由C 点匀速向下运动到D 点,因此甲在A 点的速度为1.5m s A v =,AB 错误;CD .设甲与悬点连线与水平夹角为α,乙与悬点连线与竖直夹角为β,由上分析可得cos cos A C v v αβ=在乙下降过程中,α角在逐渐增大,β角在逐渐减小,则有甲的速度在增大,C 正确,D 错误。

高一物理培优资料定稿

高一物理培优资料定稿

高一物理培优资料运动学(一)班级姓名一、匀速直线运动1.巧选参考系某人划船逆流而上,当船经一桥时,船上一小木块掉在河水里,但一直航行至上游某处时此人才发现,立即返航追赶。

当他返航经过一小时追上木块时,发现木块距桥有5400米远,若此人向上和向下航行时船在静水中前进速率相等,求河水流速。

练1:一列长为L的队伍,行进速度为v1 ,通讯员从队尾以速度v2赶到排头,又立即以速度v2返回队尾,求在此段时间内队伍前进的距离。

练2:在平直道路上,甲汽车以速度v匀速行驶。

当甲车司机发现前方距离为d处的乙汽车时,立即以大小为a1的加速度匀减速行驶,与此同时,乙车司机也发现了甲,立即从静止开始以大小为a2的加速度沿甲运动的方向匀加速运动。

则A.甲、乙两车之间的距离一定不断减小B.甲、乙两车之间的距离一定不断增大C.若,则两车一定不会相撞D.若,则两车一定不会相撞2.平均速度、平均速率结合图像下图为甲、乙、丙三个质点同时同地开始沿直线运动的位移一时间图象,则在时间t2内[ ]A.它们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B.它们的平均速率相等C.乙和丙的平均速率相等D.甲的平均速率最大练1:甲、乙两辆汽车沿平直公路从某地同时驶向同一目标,甲车在前一半时间里以速度V做匀速直线运动,1后一半时间里以速度V2做匀速直线运动(V1≠V2);乙车在前一半路程中以速度V1做匀速直线运动,后一半路程中以速度V2做匀速直线运动(V1≠V2).则()A.甲车先到达B.乙车先到达C.甲、乙同时到达D.不能确定练2:甲乙丙三辆汽车以相同的速度同时经过某一个路标,从此开始甲车一直匀速运动,乙车先加速后减速,丙车先减速后加速,它们经过下一个路标时速度又相等,则()A. 甲车先通过下一个路标B. 乙车先通过下一个路标C. 丙车先通过下一个路标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3.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规律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x所用的时间为t1,紧接着通过下一段位移△x所用时间为t2。

高一物理必修一培优 1---3-推荐下载

高一物理必修一培优 1---3-推荐下载

高一物理必修一培优 1匀变速直线运动强化训练1—2—11. 汽车进行刹车试验,若速率从8 m/s 匀减速至零,需用时间1 s ,按规定速率为8 m/s 的汽车刹车后拖行路程不得超过5.9 m ,那么上述刹车试验的拖行路程是否符合规定( )A .拖行路程为8 m ,符合规定B .拖行路程为8 m ,不符合规定C .拖行路程为4 m ,符合规定D .拖行路程为4 m ,不符合规定2. (2011·安徽·16)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Δx 所用的时间为t 1,紧接着通过下一段位移Δx 所用的时间为t 2,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A. B.2Δx (t 1-t 2)t 1t 2(t 1+t 2)Δx (t 1-t 2)t 1t 2(t 1+t 2)C. D.2Δx (t 1+t 2)t 1t 2(t 1-t 2)Δx (t 1+t 2)t 1t 2(t 1-t 2)3. 在一个倾斜的长冰道上方,一群孩子排成队,每隔1 s 就有一个小孩子往下滑,一游客对着冰道上的孩子拍下一张照片,如图1所示,照片上有甲、乙、丙、丁四个孩子.他根据照片与实物的比例推算出乙与甲、丙两孩子间的距离分别为12.5 m 和17.5 m ,请你据此求解下列问题:(g 取10 m/s 2)(1)若不考虑一切阻力,小孩下滑加速度是多少?(2)拍照时,最下面的小孩丁的速度是多大?(3)拍照时,在小孩甲上面的冰道上下滑的小孩子不会超过几个?4. 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前4 s 内经过的位移为24 m ,在第二个4 s 内经过的位移是60 m.求这个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和初速度各是多少?5.一列火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一人在轨道旁边观察火车运动,发现在相邻的两个10 s内,火车从他跟前分别驶过8节车厢和6节车厢,每节车厢长8 m(连接处长度不计),求:(1)火车的加速度的大小;(2)人开始观察时火车速度的大小.6.一辆公共汽车进站后开始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开始刹车后的第1 s内和第2 s内位移大小依次为9 m和7 m.则刹车后6 s内的位移是( ) A.20 m B.24 m C.25 m D.75 m7.刹车问题的处理]汽车以20 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急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5 m/s2,则自驾驶员急踩刹车开始,2 s与5 s时汽车的位移之比为 ( )A.5∶4 B.4∶5 C.3∶4 D.4∶38.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v冲上固定的光滑斜面,到达斜面最高点C时速度恰为零,如图所示.已知物体第一次运动到斜面长度3/4处的B点时,所用时间为t,求物体从B滑到C所用的时间.9.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经4 s停止,若在第1 s内的位移是14 m,则最后1 s内位移是A.3.5 m B.2 m C.1 m D.010.(2011·新课标全国·24)甲、乙两辆汽车都从静止出发做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一直不变.在第一段时间间隔内,两辆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是甲的两倍;在接下来的相同时间间隔内,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增加为原来的两倍,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减小为原来的一半.求甲、乙两车各自在这两段时间间隔内走过的总路程之比.高一物理必修一培优2 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1—2—2考点 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1.自由落体运动实质: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2.竖直上抛运动的研究方法竖直上抛运动的实质是加速度恒为g的匀变速运动,处理时可采用两种方法:(1)分段法:将全程分为两个阶段,即上升过程的匀减速阶段和下降过程的自由落体阶段.(2)全程法:将全过程视为初速度为v0、加速度为a=-g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必须注意物理量的矢量性.习惯上取v0的方向为正方向,则v>0时,物体正在上升;v<0时,物体正在下降;h>0时,物体在抛出点上方;h<0时,物体在抛出点下方.3. 竖直上抛运动的对称性如图1所示,物体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A、B为途中的任意两点,C为最高点,则(1)时间对称性:物体上升过程中从A→C所用时间t AC和下降过程中从C→A所用时间t CA相等,同理t AB=t BA.(2)速度对称性:物体上升过程经过A点与下降过程经过A点的速度大小相等.图1强化训练1—2—21.(2011·重庆·14)某人估测一竖直枯井深度,从井口静止释放一石头并开始计时,经2 s听到石头落底声.由此可知井深约为(不计声音传播时间,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 ) A.10 m B.20 m C.30 m D.40 m2.从某高处释放一粒小石子,经过1 s从同一地点再释放另一粒小石子,则在它们落地之前,两粒石子间的距离将( ) A.保持不变B.不断增大C.不断减小D.有时增大,有时减小3.某同学站在一平房边观察从屋檐边滴下的水滴,发现屋檐边滴水是等时的,且第5滴正欲滴下时,第1滴刚好到达地面;第2滴和第3滴水刚好位于窗户的下沿和上沿,他测得窗户上、下沿的高度差为1 m,由此求屋檐离地面的高度.4. 在地质、地震、勘探、气象和地球物理等领域的研究中,需要精确的重力加速度g 值,g 值可由实验精确测得,近年来测g 值的一种方法叫“对称自由下落法”,它是将测g 归于测长度和时间,具体做法是:将真空长直管沿竖直方向放置,自其中O 点向上抛小球又落到原处的时间为T 2,在小球运动过程中经过比O 点高H 的P 点,小球离开P 点到又回到P 点所用的时间为T 1,测得T 1、T 2和H ,可求得g 等于 ( )A. B.8HT 2-T 214H T 2-T 21C.D.8H(T 2-T 1)2H 4(T 2-T 1)2运动图象1 1-3-1 考点 对运动图象物理意义的理解1.一看“轴”:先要看清两轴所代表的物理量,即图象是描述哪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2.二看“线”:图象表示研究对象的变化过程和规律.在v -t 图象和x -t 图象中倾斜的直线分别表示物体的速度和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运动情况.3.三看“斜率”:x -t 图象中斜率表示运动物体的速度大小和方向.v -t 图象中斜率表示运动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4.四看“面积”:即图线和坐标轴所围的面积,也往往代表一个物理量,这要看两物理量的乘积有无意义.例如v 和t 的乘积v t =x 有意义,所以v -t 图线与横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x -t 图象与横轴所围“面积”无意义.5.五看“截距”:截距一般表示物理过程的初始情况,例如t =0时的位移或速度.6.六看“特殊点”:例如交点、拐点(转折点)等.例如x -t 图象的交点表示两质点相遇,但v -t 图象的交点只表示速度相等.强化训练1-3-11.如图1所示的位移-时间图象和速度-时间图象中,给出的四条图线1、2、3、4代表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图1A .图线1表示物体做曲线运动B.x-t图象中t1时刻v1>v2C.v-t图象中0至t3时间内图线3和图线4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D.图线2和图线4中,t2、t4时刻都表示物体反向运动2. (2010·天津理综·3)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2所示,规定向右为正方向,则该质点在前8 s内平均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 )A.0.25 m/s 向右图2B.0.25 m/s 向左C.1 m/s 向右D.1 m/s 向左3.(2009·广东理科基础·3)图3是甲、乙两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乙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0~1 s内甲和乙的位移相等图3 C.甲和乙的加速度方向相同D.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小4.亚丁湾索马里海域六艘海盗快艇试图靠近中国海军护航编队保护的商船,中国特战队员发射爆震弹成功将其驱离.假如其中一艘海盗快艇在海面上运动的v-t图象如图4所示,设运动过程中海盗快艇所受阻力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海盗快艇在0~66 s内从静止出发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直线运动图4 B.海盗快艇在96 s末开始调头逃离C.海盗快艇在66 s末离商船最近D.海盗快艇在96 s~116 s内做匀减速直线运动1-3-2 运动图象25.2011年12月23日下午瓦良格号三度海试,为飞机降落配备的拦阻索亮相,这使得国产歼15舰载战斗机在航母上起降成为可能.若该机在甲板上加速起飞过程可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某段时间内的x-t图象如图所示,视歼15舰载战斗机为质点,根据图中所给数据判断该机加速起飞过程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经过图线上M点所对应位置时的速度小于2 m/sB.在t=2.5 s时的速率等于4 m/sC.在2 s~2.5 s这段时间内位移等于2 mD.在2.5 s~3 s这段时间内位移等于2 m6.美国国会住房能源和商业委员会的调查小组2010年2月23日就丰田汽车召回事件举行听证会.美国田纳西州退休妇女朗达·史密斯在听证会上诉说了自己2006年10月驾驶丰田雷克萨斯ES350型汽车的生死经历.史密斯当时驾驶那辆开了不到5 000千米的新车行驶在公路上,突然间,汽车莫名地从时速70千米加速到时速100千米.此后大约10千米距离内,无论史密斯怎么刹车都不管用(可看成匀速运动).按照史密斯的说法,“上帝干涉后”车才慢慢停了下来.如果用图象来描述当时这辆车的运动情况,加速阶段和减速阶段可以简化为匀变速运动,下列图象正确的是( )7. 大爆炸理论认为,我们的宇宙起源于137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

高中物理 高一培优讲义运动图像专题(有答案)

高中物理 高一培优讲义运动图像专题(有答案)

运动图像专题一、对运动图象物理意义的理解1.一看“轴”:先要看清两轴所代表的物理量,即图象是描述哪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2.二看“线”:图象表示研究对象的变化过程和规律.在v-t图象和x-t图象中倾斜的直线分别表示物体的速度和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运动情况.3.三看“斜率”:x-t图象中斜率表示运动物体的速度大小和方向.v-t图象中斜率表示运动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4.四看“面积”:即图线和坐标轴所围的面积,也往往代表一个物理量,这要看两物理量的乘积有无意义.例如v和t的乘积vt=x有意义,所以v-t图线与横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x-t图象与横轴所围“面积”无意义.5.五看“截距”:截距一般表示物理过程的初始情况,例如t=0时的位移或速度.6.六看“特殊点”:例如交点、拐点(转折点)等.例如x-t图象的交点表示两质点相遇,但v-t图象的交点只表示速度相等.例1 (2017·湖北二模)如图为甲、乙两质点同时沿同一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关于两质点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0~t0时间内,甲、乙的运动方向相同B.在0~2t0时间内,甲的速度一直在减小C.在0~t0时间内,乙的速度一直增大D.在0~2t0时间内,甲、乙发生的位移不相同例2 (2017·孝义市一模)如图所示是某质点运动的v-t图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在第2 s末,质点的速度方向发生改变B.在0~2 s内,质点做直线运动,在2~4 s内,质点做曲线运动C.在0~2 s内,质点的位移大小为2 mD.在2~4 s内,质点的加速度不断减小,方向发生了改变二、根据运动图像计算物理量例3 我国“蛟龙号”深潜器经过多次试验,终于在2012年6月24日以7 020 m深度创下世界最新纪录(国外最深不超过6 500 m).预示着可以征服全球99.8%的海底世界.假设在某次试验时,深潜器内的显示屏上显示出了深潜器从水面开始下潜到最后返回水面这10 min内的深度图像(a)和速度图像(b),如图所示,则有()A.(a)图中h3代表本次下潜的最大深度,应为60 mB.全过程中最大加速度是0.025 m/s2C.超重现象应发生在3~4 min和6~8 min的时间段内D.整个深潜器在8~10 min时间段内机械能守恒例4 一辆汽车在高速公路上以v0=30 m/s的速度行驶,t=0时刻遇紧急情况后立即急刹车,避险后继续运动,此过程加速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甲所示,取汽车运动方向为正方向,求:(1)汽车在0~9 s内的运动过程中通过的路程;(2)在图乙所示的坐标系中画出汽车0~9 s内的速度-时间图像.三、应用运动图像分析运动变化例5 (2017·怀化一模)如图所示,甲、乙两车同时由静止从A点出发,沿直线AC运动.甲以加速度a3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到达C点时的速度为v.乙以加速度a1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到达B点后做加速度为a2的匀加速运动,到达C点时的速度亦为v.若a1≠a2≠a3,则()A.甲、乙不可能同时由A达到C B.甲一定先由A达到CC.乙一定先由A达到C D.若a1>a3,则甲一定先由A达到C例6 (多选)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木块,被一颗子弹沿水平方向击穿,若子弹击穿木块的过程中子弹受到木块的阻力大小恒定,则当子弹入射速度增大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块获得的速度变大B.木块获得的速度变小C.子弹穿过木块的时间变长D.子弹穿过木块的时间变短例7 (2018·河南新乡月考)一个固定在水平面上的光滑物块,其左侧面是斜面AB,右侧面是曲面AC,如图所示。

高中物理培优讲义

高中物理培优讲义

高中物理培优讲义物理是一门研究自然界物质运动及规律的科学,在高中阶段学习物理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适应周围环境。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高中物理知识,提出以下物理课堂讲义,供学生参考。

一、力学1. 物体力学的基本概念- 质点的概念- 力的概念及基本性质- 牛顿三定律及应用2. 运动学- 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 直线运动的匀速和变速直线运动- 抛体运动的基本规律- 圆周运动的基本概念3. 动力学- 动量及动量定理- 冲量及冲量定理- 机械能及能量守恒定律- 功和功率的概念4. 重力和万有引力- 重力的概念及性质- 万有引力及引力定律- 重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二、热学1. 热力学基础- 温度和热量的概念- 内能的概念及变化定律- 热量传递的基本方式2. 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述- 等容、等压、绝热过程的特点 - 热机效率及其计算3. 热力学第二定律- 熵的概念及增大原理- 卡诺循环及其效率-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4. 气体动理论- 理想气体模型-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及应用- 理想气体的内能、功和热的关系三、光学1. 几何光学- 光的直线传播- 镜和透镜的成像规律- 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 物体在不同光学器件中的成像2. 波动光学- 光的波动模型- 干涉、衍射和偏振现象- 光的干涉条纹和光栅衍射规律3. 光的光子性质- 光的波粒二象性- 光电效应的基本原理- 康普顿效应和光子能量四、电磁学1. 静电场- 电荷的守恒和电场的概念- 静电场的场强和势能- 高中物理中与静电场相关的题目分析2. 电流和电路- 电流密度和电流连续性方程- 电阻、电阻率和电路中的基本规律 - 牛顿第二定律在电路中的应用3. 磁场和电磁感应- 磁场的产生和性质- 安培环路定理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 洛伦兹力和感生电动势4. 电磁波- 电磁波的基本概念- 电磁波的传播特点- 电磁波在生活中的应用和影响通过以上物理课堂讲义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可以更好地掌握高中物理知识,提高解题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高一物理培优辅导——运动图像知识总结

高一物理培优辅导——运动图像知识总结

加速度 反向
x
速度大小 变化,方 向不变
v
初速度
开始 运动
初位置
加速度大 小变化, 方向不变
O
t0
t
O
t
x0 O
t
v0 O
t 抛物线 x x0
3. x-t 图像中的曲线问题 一般曲线 x1 x2 x 瞬时速度 x3 x2 O 平均速度 t1 t2 t x1 O 1 2 3 t 匀加速直线运动 O 1 2 3 4 t 匀减速直线运动 x
变加速 匀加速
v1
v
变减速 匀减速
v v2
匀减速 变减速
v1 O
变加速
v
t0 t (v1+v2)/2 加速度
v1 O
v2 O
v
t0 t (v1+v2)/2 加速度
v
t0 t (v1+v2)/2 加速度
v1 O
v
t0 t (v1+v2)/2 加速度
第 1 页,共 2 页
曲线不表示物体做曲线运动,而是表示物体做变加速直线运动 5. x-t 图和 v-t 图中的交线 x
①曲线不表示物体做曲线运动,而是表示物体做变速 直线运动; 0~t2,路程(2x1-x2)大于位移大小(x2)。 ③一段割线的斜率等于平均速度,某点切线斜率等于 瞬时速度; 4. v-t 图像中的曲线问题 v v2
匀加速
①开口向上的抛物线表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开 口向下表示匀减速;
②注意路程和位移区别。0~t1,路程等于位移大小(x1); ②加速度用逐差法计算:(x3-x2)-(x2-x1)=aT2; ③中间时刻速度等于该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例如 2s 末的速度等于 1s~3s 内的平均速度,v2=(x3-x1)/2T。 v v2

必修一物理培优资料

必修一物理培优资料

必修一物理培优资料### 必修一物理培优资料物理学是研究物质和能量的基本性质及其相互作用的科学。

在高中物理必修一的学习中,我们主要涉及力学、热学、光学和电磁学等基础内容。

以下是针对必修一物理的培优资料,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

#### 一、力学基础力学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分支之一,它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

在必修一中,我们首先需要掌握以下几个关键概念:1. 牛顿运动定律:这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基本定律,包括惯性定律、力与加速度的关系以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2. 功和能:功是力在物体上产生位移时所做的工作,而能是物体运动状态的量度,包括动能、势能和机械能守恒。

3. 动量守恒:在没有外力作用的系统中,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 二、热学基础热学是研究热现象和热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科学。

在必修一中,热学部分主要包括:1. 温度和热量:温度是物体冷热程度的量度,热量是物体间热传递的量。

2.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在热力学过程中的表现,即系统内能的变化等于系统吸收的热量减去对外做的功。

3.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描述理想气体状态的三个基本物理量——压力、体积和温度之间的关系。

#### 三、光学基础光学是研究光的性质及其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科学。

在必修一中,光学部分主要包括:1. 光的反射和折射:光在遇到不同介质界面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这是光学成像的基础。

2. 光的干涉和衍射:光波在相遇时会发生干涉现象,而在通过狭缝或绕过障碍物时会发生衍射现象。

3. 光的偏振:光波的振动方向可以被限制在特定方向,这种现象称为偏振。

#### 四、电磁学基础电磁学是研究电场和磁场及其相互作用的科学。

在必修一中,电磁学部分主要包括:1. 电场和磁场:电场是由电荷产生的,而磁场是由电流或磁体产生的。

2. 电磁感应:变化的磁场会在导体中产生电动势,这是发电机和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3. 电磁波:电磁波是由变化的电场和磁场相互激发而产生的波动,包括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伽马射线。

高中物理全套培优讲义

高中物理全套培优讲义

高中物理全套培优讲义高中物理是许多学生头疼的科目,但是只要大家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就可以轻松提高物理成绩。

今天,我将为大家分享一份高中物理全套培优讲义,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物理。

一、力学力学是高中物理的基础,也是考试中经常出现的考点。

在力学方面,我们需要掌握力的概念、牛顿运动定律、功和能等基本知识。

在解题时,我们需要画出物体受力分析图,找出各个力的来源和大小,并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进行求解。

二、电学电学是高中物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生活中经常接触的领域。

在电学方面,我们需要掌握电荷、电场、电路等基本知识。

在解题时,我们需要画出电路图,运用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基本电学知识进行求解。

三、光学光学是高中物理中比较抽象的内容之一,也是考试中容易出难题的领域。

在光学方面,我们需要掌握光线、折射、反射等基本知识。

在解题时,我们需要画出光路图,运用光的折射、反射等规律进行求解。

四、热学热学是高中物理中比较基础的内容之一,也是生活中经常接触的领域。

在热学方面,我们需要掌握温度、热量、热力学等基本知识。

在解题时,我们需要运用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等基本知识进行求解。

五、原子物理原子物理是高中物理中比较新的内容之一,也是考试中容易出难题的领域。

在原子物理方面,我们需要掌握原子结构、核力、核反应等基本知识。

在解题时,我们需要运用波尔理论、量子力学等基本知识进行求解。

高中物理全套培优讲义是帮助学生提高物理成绩的重要工具。

通过这份讲义,学生可以系统地学习物理知识,掌握解题技巧,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学生还可以通过这份讲义深入了解物理学科的本质和思想方法,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和思维能力。

高中物理全套培优讲义在高中物理的学习过程中,我们经常遇到一些难题和困惑。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提高物理成绩,我们特地编写了高中物理全套培优讲义。

一、引言高中物理是高中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它涉及到力、热、光、电、磁等多个方面。

高一物理培优资料1

高一物理培优资料1

1第三章 相互作用——受力分析和图解法(培优资料1)问题一 物体的受力分析典例1 分析图中物体A 受的力,画出受力图,并说明各力的性质.典例2 如图所示,物体A 、B 在力F 的作用下一起以相同的速度沿F 方向匀速运动,关于物体A 所受的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乙两图中A 均受摩擦力,且方向均与F 相同B .甲、乙两图中A 均受摩擦力,且方向均与F 相反C .甲、乙两图中A 物体均不受摩擦力D .甲图中A 不受摩擦力;乙图中A 受摩擦力,方向和F 相同典例3 在粗糙水平面上放着一个三角形木块abc ,在它的两个粗糙斜面上分别放有质量为m 1和m 2的两个物体,m 1>m 2,如图所示,若三角形木块和两物体都是静止的.则粗糙水平面对三角形木块 ( ) A .有摩擦力的作用,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右 B .有摩擦力的作用,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C .有摩擦力的作用,但摩擦力的方向不能确定,因m 1、m 2、θ1、θ2的数值均未给出D .以上结论均不对典例4 如图所示,木块放在水平地面上,在F =8 N 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1 m/s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当木块以1 m/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8 NB .当木块以2 m/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小于8 NC .当水平拉力F =20 N 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20 ND .将水平拉力F 撤去,木块速度越来越小,是因为木块受到的摩擦力越来越大典例5.如图所示是皮带传动示意图,A 是主动轮,B 是从动轮,两轮水平放置,当皮带按图示方向传动时,重10 N 的物体随皮带一起匀速运动,若物体与皮带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5 N ,则 ( ) A .物体m 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右,大小为5 N B .物体m 受到的摩擦力为零 C .皮带上的P 点所受摩擦力方向向下 D .从动轮上的Q 点所受摩擦力方向向下典例6.一个物块位于斜面上,受到平行于斜面的水平力.F 的作用处于静止状态,如图甲所示,如果将外力F 撤去,则物块( )A .会沿斜面下滑B .摩擦力方向一定变化C .摩擦力的值变大D .摩擦力的值变小问题二 图解法的应用典例7 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物体用两根轻绳悬挂在空中,其中绳OA 固定不动,绳OB 在竖直平面内由水平方向向上转动,则在绳OB 由水平转至竖直的过程中,绳OB的张力的大小将 ( ) A .一直变大 B .一直变小 C .先变大后变小 D .先变小后变大典例8 如图所示,一物块受一恒力F 作用,现要使该物块沿直线AB 运动,应该再加上另一个力作用,则加上去的这个力的最小值为 ( ) A .F cos θ B .B .F sin θC .F tan θD .F cot θ典例9半径为R 的球形物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球心正上方有一光滑的小滑轮,滑轮到球面B 的距离为h ,轻绳的一端系一小球,靠放在半球上的A 点,另一端绕过定滑轮后用力拉住,使小球静止,如图所示,现缓慢地拉绳,在使小球由A 到B 的过程中,半球对小球的支持力N 和绳对小球的拉力T 的大小变化的情况是( ) A .N 变大,T 变小 B .N 变小,T 变大C .N 变小,T 先变小后变大D .N 不变,T 变小。

高一物理培优班资料

高一物理培优班资料

高一物理培优班资料(3)(一)运动的合成与分解1.(2010年广东茂名质检)物体在做曲线运动的过程中,一定变化的物理量是() A.动能B.速度C.加速度D.合外力2.我国“嫦娥一号”探月卫星经过无数人的协作和努力,终于在2007年10月24日晚6点05分发射升空。

如图所示,“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在由地球飞向月球时,沿曲线从M点向N点飞行的过程中,速度逐渐减小。

在此过程中探月卫星所受合力的方向可能的是()3.(2010年中山四校联考)某人以一定速度始终垂直河岸向对岸游去,当河水匀速流动时,他所游过的路程,过河所用的时间与水速的关系是()A.水速大时,路程长,时间长B.水速大时,路程长,时间短C.水速大时,路程长,时间不变D.路程、时间与水速无关4.质量为1 kg的物体在水平面内做曲线运动,已知该物体在互相垂直方向上的两分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分别如图4-1-17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 s末质点速度大小为7 m/sB.质点所受的合外力大小为3 NC.质点的初速度大小为5 m/sD.质点初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方向垂直5.如图4-1-19所示,在一次救灾工作中,一架沿水平直线飞行的直升机A,用悬索(重力可忽略不计)救护困在湖水中的伤员B.在直升机A和伤员B以相同的水平速度匀速运动的同时,悬索将伤员吊起,在某一段时间内,A、B之间的距离以l=H-t2(式中H为直升机A离地面的高度,各物理量的单位均为国际单位制单位)规律变化,则在这段时间内()A.悬索的拉力等于伤员的重力B.悬索不可能是竖直的C.伤员做加速度大小、方向均不变的曲线运动D.伤员做加速度大小增加的直线运动6.如图所示,当放在墙角的均匀直杆A端靠在竖直墙上,B端放在水平地面上,当滑到图示位置时,B点速度为v,则A点速度是。

( 为已知)7.河宽l=300 m,水速u=1 m/s,船在静水中的速度v=3 m/s,欲分别按下列要求过河时,船的航向应与河岸成多大角度?过河时间是多少?(1)以最短时间过河;(2)以最小位移过河;(3)到达正对岸上游100 m处.平抛物体的运动1.在平坦的垒球运动场上,击球手挥动球棒将垒球水平击出,垒球飞行一段时间后落地.若不计空气阻力,则()A.垒球落地时瞬时速度的大小仅由初速度决定B.垒球落地时瞬时速度的方向仅由击球点离地面的高度决定C.垒球在空中运动的水平位移仅由初速度决定D.垒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仅由击球点离地面的高度决定2.质点从同一高度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量越大,水平位移越大B.初速度越大,落地时竖直方向速度越大C.初速度越大,空中运动时间越长D.初速度越大,落地速度越大3.如图所示,光滑水平桌面上,一小球以速度v向右匀速运动,当它经过靠近桌边的竖直木板ad边前方时,木板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

物理高一上册 期末精选(培优篇)(Word版 含解析)

物理高一上册 期末精选(培优篇)(Word版 含解析)

物理高一上册期末精选(培优篇)(Word版含解析)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易错题培优(难)1.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在此过程中()A.速度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小值B.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C.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将还要增大D.位移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将不再减少【答案】BC【解析】【分析】【详解】AB.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在此过程中,由于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所以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物体将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而此时速度达到最大值,故A错误,B正确。

CD.由于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所以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不为零,所以位移继续增大,故C正确,D错误。

故选BC。

2.关于时间间隔和时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第4s末就是第5s初,指的是时刻B.第5s初指的是时间间隔C.物体在5s内指的是物体在第4s末到第5s初这1s的时间间隔D.物体在第5s内指的是物体在第4s末到第5s末这1s的时间间隔【答案】AD【解析】【分析】【详解】A.第4s末就是第5s初,指的是时刻,故A正确;B.第5s初指的是时刻,故选项B错误;C.物体在5s内指的是物体在零时刻到第5s末这5s的时间,故C错误;D.物体在第5s内指的是物体在4s末到5s末这1s的时间,故D正确。

故选AD。

3.一物体做加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4 m/s, 1 s后速度的大小变为5m/s,则在这1 s内该物体( )A.速度变化的大小可能为3m/s B.速度变化的大小可能为9m/sC.加速度的大小可能为3m/s2D.加速度的大小可能为1m/s2【答案】BD【解析】【分析】【详解】取v1的方向为正方向,则v1=4m/s,若v2 =5m/s,速度的变化为v2-v1=1m/s,即速度变化大小为1m/s,加速度为1m/s2,加速度大小为1 m/s2,若v2 =-5m/s,速度的变化为v2-v1 =-9m/s,即速度变化大小就为9m/s了,加速度为-9m/s2,加速度大小为9m/s2.所以选BD.4.心电图是现代医疗诊断的重要手段,医生在心电图上测量出相邻两波峰的时间间隔,即为心跳周期,由此可计算出1分钟内心脏跳动的次数(即心率)。

高一物理培优

高一物理培优

高一物理培优材料71.线速度:描述物体圆周运动快慢的物理量.v =Δs Δt =2πr T. 2.角速度:描述物体绕圆心转动快慢的物理量.ω=ΔθΔt =2πT. 3.周期和频率:描述物体绕圆心 的物理量.T =2πr v ,T =1f. 4.向心加速度:描述 变化快慢的物理量.a n =r ω2=v 2r =ωv =4π2T r . 5.向心力的来源向心力是按力的作用效果命名的,可以是重力、弹力、摩擦力等各种力,也可以是几个力的 或某个力的 ,因此在受力分析中要避免再另外添加一个向心力.6.向心力的确定(1)确定圆周运动的轨道所在的平面,确定 的位置.(2)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找出所有的力沿半径方向指向圆心的 ,就是向心力.7.向心力的公式 F n =ma n =m v 2r = =mr 4π2T 2=mr 4π2f 2 8.相互关系:(1)v = =2πT r = . (2)a n =v 2r =r ω2=ωv =4π2T 2r =4π2f 2r 9.有些题目中有“刚好”、“恰好”、“正好”等字眼,明显表明题述的过程中存在着临界点.1).若题目中有“取值范围”、“多长时间”、“多大距离”等词语,表明题述的过程中存在着“起止点”,而这些起止点往往就是临界点.2).若题目中有“最大”、“最小”、“至多”、“至少”等字眼,表明题述的过程中存在着极值,这些极值点也往往是临界点.10. 竖直平面内圆周运动绳、杆模型(1).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的物体,按运动到轨道最高点时的受力情况可分为两类:一是无支撑(如球与绳连接、沿内轨道运动的过山车等),称为“绳(环)约束模型”,二是有支撑(如球与杆连接、在弯管内的运动等),称为“杆(管)约束模型”.1.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有两个小球固定在一根长为L 的杆的两端,绕杆上的O 点做圆周运动,如图1.当小球1的速度为v 1时,小球2的速度为v 2,则转轴O 到小球2的距离是( )A.Lv 1v 1+v 2B.Lv 2v 1+v 2C.L v 1+v 2 v 1D.L v 1+v 2 v 22.如图2所示,水平转台上放着一枚硬币,当转台匀速转动时,硬币没有滑动,关于这种情况下硬币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受重力和台面的支持力B .受重力、台面的支持力和向心力C .受重力、台面的支持力、向心力和静摩擦力D .受重力、台面的支持力和静摩擦力3.长度不同的两根细绳悬于同一点,另一端各系一个质量相同的小球,使它们在同一水平面内做圆锥摆运动,如图3所示,则有关两个圆锥摆的物理量相同的是( )A .周期B .线速度的大小C .向心力D .绳的拉力4.有一种杂技表演叫“飞车走壁”,由杂技演员驾驶摩托车沿圆台形表演台的侧壁做匀速圆周运动.图4中有两位驾驶摩托车的杂技演员A 、B ,他们离地面的高度分别为h A 和h B ,且h A >h B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 摩托车对侧壁的压力较大B .A 摩托车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较大C .A 摩托车做圆周运动的周期较小D .A 摩托车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较大5.如图5所示,有一质量为M 的大圆环,半径为R ,被一轻杆固定后悬挂在O 点,有两个质量为m 的小环(可视为质点),同时从大环两侧的对称位置由静止滑下,两小环同时滑到大环底部时,速度都为v ,则此时大圆环对轻杆的拉力大小为( )A .(2m +2M )gB .Mg -2mv 2RC .2m (g +v 2R )+MgD .2m (v 2R-g )+Mg 6.自行车的小齿轮A 、大齿轮B 、后轮C 是相互关联的三个转动部分,且半径R B =4R A 、R C =8R A ,如图6所示.正常骑行时三轮边缘的向心加速度之比a A ∶a B ∶a C 等于( )A .1∶1∶8B .4∶1∶4C .4∶1∶32D .1∶2∶47.如图7所示,一个内壁光滑的圆锥筒的轴线垂直于水平面,圆锥筒固定不动,有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A 和B 紧贴着内壁分别在图中所示的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球A 的线速度必定大于球B 的线速度 B .球A 的角速度必定小于球B 的角速度C .球A 的运动周期必定小于球B 的运动周期D .球A 对筒壁的压力必定大于球B 对筒壁的压力8.图8为A 、B 两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向心加速度a 随半径r 的变化的图线,由图可知( )A .A 物体的线速度大小不变B .A 物体的角速度不变C .B 物体的线速度大小不变D .B 物体的角速度不变9.如图3所示,物块P 置于水平转盘上随转盘一起运动,图中c 方向沿半径指向圆心,a 方向与c 方向垂直。

高中物理 高一培优讲义追及和相遇运动专题(word版)(有答案)

高中物理 高一培优讲义追及和相遇运动专题(word版)(有答案)

追及和相遇运动专题一、解决追及和相遇问题的三个关系1、速度关系:在追及问题中,当两者速度相等时,两物体相距最远或最近.这是列关系式的切入点,也是判断能否追上的依据.2、位移关系:根据两物体初始运动的距离,画出运动示意图,建立位移关系.3、时间关系:根据两物体初始运动的时间差,建立时间关系.二、解决追及和相遇问题的常用方法1、物理分析法:从速度相等这一临界条件入手,应用运动规律,建立位移关系式.2、数学函数法:根据位移关系列出二元一次方程,根据方程的解判断能否相遇或相遇几次,求出相应物理量.3、图像法;利用v-t图像的“面积”,分析位移关系.三、解决追及和相遇问题的基本思路分析物体运动过程―→画运动示意图―→找两物体位移关系―→列位移方程题型一:追及和相遇问题中的极值与多解方法提炼:求追及问题中的极值,一般从“速度相等”入手,有两种情况:(1)当后车比前车运动快时,两车距离减小,速度相等时距离最小.(2)当后车比前车运动慢时,两车距离增大,速度相等时距离最大.例1、在水平轨道上有两列火车A和B相距x,A车在后面做初速度为v0、加速度大小为2a的匀减速直线运动,而B车同时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两车运动方向相同。

要使两车不相撞,求A车的初速度v0满足什么条件。

例2 (2017·广东联考)如图所示,直线MN表示一条平直公路,甲、乙两辆汽车原来停在A、B两处,A、B间的距离为85 m,现甲车先开始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1=2.5 m/s2,甲车运动6 s时,乙车开始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2=5 m/s2,求:(1)两辆汽车再经过多长时间相遇;(2)两辆汽车相遇处距A处的距离.题型二、刹车中的追及和相遇问题方法提炼:刹车中的追及问题要注意的两种情况:1.当后面的车辆刹车时,与前面车辆恰好不相撞的条件是:速度相等时刚好追上.2.当前面的车辆刹车时,先要计算刹车停止的时间和位移,根据位移关系,判断相遇情况:(1)若在前车停止前相遇,可以根据位移关系直接列方程求解.(2)若在前车停止后相遇,需要分别计算停车前后运动时间和位移.例3 受台风影响多地暴雨,严重影响了道路交通安全.某高速公路同一直线车道上同向匀速行驶的轿车和货车,其速度大小分别为v1=40 m/s,v2=25 m/s,轿车在与货车距离x0=22 m时才发现前方有货车,若此时轿车立即刹车,则轿车要经过x=160 m才停下来.两车可视为质点.(1)若轿车刹车时货车以v2匀速行驶,通过计算分析两车是否会相撞?(2)若轿车在刹车的同时给货车发信号,货车司机经t0=2 s收到信号后立即以加速度大小a2=2.5 m/s2匀加速前进,通过计算分析两车会不会相撞?例4 遂宁观音湖隧道设计长度为2 215 m,设计速度为50 km/h.一在隧道中行驶的汽车A以v A=4 m/s的速度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发现前方相距x0=7 m处、以v B=10 m/s的速度同向运动的汽车B正开始匀减速刹车直到静止后保持不动,其刹车的加速度大小a=2 m/s2.如汽车A不采取刹车措施,从此刻开始计时.求:(1)A追上B前,A、B间的最远距离;(2)经过多长时间A恰好追上B.例 5 (2019·湖南醴陵二中月考)入冬以来,全国多地多次发生雾霾天气,能见度不足100 m。

高一物理上册 期末精选(培优篇)(Word版 含解析)

高一物理上册 期末精选(培优篇)(Word版 含解析)

高一物理上册期末精选(培优篇)(Word版含解析)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易错题培优(难)1.某班同学去参加野外游戏.该班同学分成甲、乙、丙三个小组,同时从营地A出发,沿各自的路线搜寻目标,要求同时到达营地B,如图所示为其运动轨迹,则关于他们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三组的平均速度大小相同B.甲、乙、丙三组的平均速率大小相同C.乙组的平均速度最大,甲组的平均速度最小D.乙组的平均速率最小,甲组的平均速率最大【答案】AD【解析】【详解】AC、三个质点从A到B的过程中,位移大小相等,时间相同;平均速度是位移与时间段的比值,故平均速度相同,故A正确,C错误;BD、三个质点从A到B的过程中,路程不全相同,时间相同;平均速率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由图象知乙组的平均速率最小,甲组的平均速率最大,故C错误;D正确;故选AD.【点睛】位移是指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路程是轨迹的长度,故从M到N过程中,三个物体的位移相同,但路程不等;平均速率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而平均速度是位移与时间段的比值.2.甲、乙、丙三辆汽车同时在一条南北方向的大街上行驶,甲车上的人看到丙车相对于甲车向北运动,乙车上的人看到甲、丙两辆汽车都相对乙车向南运动,丙车上的人看到路边树木向北运动.关于这三辆车行驶的方向,正确的说法是()A.甲车必定向南行驶B.乙车必定向北行驶C.丙车可能向北行驶D.三辆车行驶方向可能相同【答案】AD【解析】【详解】C.丙车上的人则看到路边上的树木向北运动,说明丙车向南运动,故C错误;A.甲车上的人看到丙车相对于甲车向北运动,说明甲车也向南运动,并且甲车的速度比丙车大,故A正确;BD.乙车上的人看到甲、丙两辆车都相对乙车向南运动,此时有两种可能:一是乙车向南运动,但比甲车和丙车的速度都小;二是乙车向北运动.故B错误,D正确.故选AD.【点睛】解决此类问题时首先抓住以地面、树木或建筑物为参照物判断出其中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再根据它们之间的关系逐个分析,考查了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3.一质点沿一边长为2 m的正方形轨道运动,每秒钟匀速移动1 m,初始位置在bc边的中心A,由b向c运动,如图所示,A、B、C、D分别是bc、cd、da、ab边的中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2 s末的瞬时速度是1 m/sB.前2 s内的平均速度为22m/sC.前4 s内的平均速度为0.5 m/sD.前2 s内的平均速度为2 m/s【答案】ABC【解析】【分析】【详解】A.质点每秒匀速移动1 m,则质点任何时刻的速度大小为1 m/s,故A正确;BD.2s末质点到达B,故前2s2m 2m/s,故B正确,D错误;C. 4s末质点到达C,故前4s内的位移大小为2m,平均速度为0.5 m/s,故C正确;4.如图甲所示,一斜面上安装有两个光电门,其中光电门乙固定在斜面上靠近底端处,光电门甲的位置可移动,将一带有遮光片的滑块自斜面上滑下时,用米尺测量甲、乙之间的距离x.与两个光电门都相连的计时器可以显示出遮光片从光电门甲至乙所用的时间T.改变光电门甲的位置进行多次测量,每次都使滑块从同一点由静止开始下滑,作出xtt-的图象如图乙所示.由此可以得出A .滑块经过光电门乙的速度大小为v 0B .滑块经过甲、乙两光电门最长时间为t 0C .滑块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v t D .图线下所围的面积表示物体由静止开始下滑至光电门乙的位移大小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A.由位移公式得:2012x v t at =+和速度公式0v v at =+变形得: 12x v at t =- 由图可知,滑块经过光电门乙的速度(末速度)大小为v 0,故A 正确;B.由A 项分析与图可知:02vt a=是滑块从静止释放到光电门乙的时间的两倍,不是滑块经过甲、乙两光电门最长时间,故B 错误;C.由A 项分析与图可知:022v a k t ==,故C 错误;D.图是x t t-,不是速度图象,所以图线下所围的面积不表示物体由静止开始下滑至光电门乙的位移大小,故D 错误.5.在物理学中,突出问题的主要方面,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是经常采用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质点就是这种物理模型之一.关于地球能否看作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地球的质量太大,不能把地球看作质点B .地球的体积太大,不能把地球看作质点C .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可以把地球看作质点D .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可以把地球看作质点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一个物体能不能看成质点,要看物体的大小体积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产生影响,地球的质量、体积当对所分析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时,就可以看成质点,所以A 、B 选项都不对.C 、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地球的大小是不能忽略的,没了大小,就没有自转的说法了,所以此时地球不能看成质点,故C 错误.D 、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球的大小相对于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来说太小了,完全可以忽略,此时可以看成质点,所以D 选项正确. 故选D .6.某物体沿水平方向做直线运动,其v -t 图象如图所示,规定向右为正方向,下列判断正确( )A .在0~1 s 内,物体做曲线运动B .在1 s ~2 s 内,物体向右运动,且速度大小在减小C .在1 s ~3 s 内,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向右,大小为4 m/s 2D .在3 s 末,物体处于出发点左方 【答案】B 【解析】 【详解】A .在0s ~1s 内,速度都是正值,说明物体一直向右做直线运动,不是曲线运动.故A 错误.B .在1s ~2s 内,速度都是正值,说明物体向右运动,速度大小在减小.故B 正确.C .在1s ~3s 内,物体的加速度2244m/s 4m/s 2v a t --==-= 说明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向左,大小为4m/s 2.故C 错误.D .由图象的“面积”看出,前2s 内物体向右运动的位移大于第3s 内向左运动的位移,所以在3s 末,物体处于出发点右方.故D 错误.7.如图为一质点运动的v t -图像,则该质点在ls 末时的速度为A .1m/sB .1.5m/sC .2m/sD .3m/s【答案】C 【解析】 【分析】速度---时间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找出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即可求解. 【详解】由图可知,2v t ,所以该质点在ls 末时的速度为2m/s ,故C 正确. 故选C .8.如图所示,两位同学从滑道最高端的同一位置先后滑下,到达低端的同一位置,对于整个下滑过程,两同学的( )A .位移一定相同B .时间一定相同C .末速度一定相同D .平均速度一定相同 【答案】A 【解析】下滑过程中的始末位置相同,即位移相同,由于两者与滑梯间的动摩擦因数不同,所以导致运动情况不同,即运动时间,以及到达末端的速度不一定相同,A 正确BC 错误;位移大小相同,而所用时间不一定相同,所以两者的平均速度不一定相同,D 错误.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研究短跑运动员的起跑动作时,可将运动员看做质点B .研究汽车在上坡时有无翻倒的危险时,可将汽车看做质点C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是以“万重山”为参考系的D .升国旗时,观察到国旗冉冉升起,观察者是以“国旗”为参考系的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 .研究短跑运动员的起跑动作时,运动员看成质点,否则的话就没有人的动作可言了,A 错误;B .研究汽车在上坡时有无翻倒的危险时,汽车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故不能看作质点,B 错误;C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是描述轻舟相对于“万重山”在运动,是以“万重山”为参考系的,C 正确;D .升国旗时,观察到国旗冉冉升起,观察者是以大地为参考系的,D 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物理培优班资料(3)
(一)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1.(2010年广东茂名质检)物体在做曲线运动的过程中,一定变化的物理量是() A.动能B.速度C.加速度D.合外力
2.我国“嫦娥一号”探月卫星经过无数人的协作和努力,终于在2007年10月24日晚6点05分发射升空。

如图所示,“嫦
娥一号”探月卫星在由地球飞向
月球时,沿曲线从M点向N点飞
行的过程中,速度逐渐减小。


此过程中探月卫星所受合力的方
向可能的是()
3.(2010年中山四校联考)某人以一定速度始终垂直河岸向对岸游去,当河水匀速流动时,他所游过的路程,过河所用的时间与水速的关系是()
A.水速大时,路程长,时间长B.水速大时,路程长,时间短
C.水速大时,路程长,时间不变D.路程、时间与水速无关
4.质量为1 kg的物体在水平面内做曲线运动,已知该物体在互相垂直方向上的两分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分别如图4-1-17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 s末质点速度大小为7 m/s
B.质点所受的合外力大小为3 N
C.质点的初速度大小为5 m/s
D.质点初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方向垂直
5.如图4-1-19所示,在一次救灾工作中,一
架沿水平直线飞行的直升机A,用悬索(重力可忽略不计)救护困在湖水
中的伤员B.在直升机A和伤员B以相同的水平速度匀速运动的同时,
悬索将伤员吊起,在某一段时间内,A、B之间的距离以l=H-t2(式中
H为直升机A离地面的高度,各物理量的单位均为国际单位制单位)规
律变化,则在这段时间内()
A.悬索的拉力等于伤员的重力
B.悬索不可能是竖直的
C.伤员做加速度大小、方向均不变的曲线运动
D.伤员做加速度大小增加的直线运动
6.如图所示,当放在墙角的均匀直杆A端靠在竖直墙上,B端放在水
平地面上,当滑到图示位置时,B点速度为v,则A点速度是。

( 为已知)
7.河宽l=300 m,水速u=1 m/s,船在静水中的速度v=3 m/s,
欲分别按下列要求过河时,船的航向应与河岸成多大角度?过河时间是多少?
(1)以最短时间过河;
(2)以最小位移过河;
(3)到达正对岸上游100 m处.
平抛物体的运动
1.在平坦的垒球运动场上,击球手挥动球棒将垒球水平击出,垒球飞行一段时间后落地.若不计空气阻力,则( )
A .垒球落地时瞬时速度的大小仅由初速度决定
B .垒球落地时瞬时速度的方向仅由击球点离地面的高度决定
C .垒球在空中运动的水平位移仅由初速度决定
D .垒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仅由击球点离地面的高度决定
2.质点从同一高度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质量越大,水平位移越大
B .初速度越大,落地时竖直方向速度越大
C .初速度越大,空中运动时间越长
D .初速度越大,落地速度越大 3.如图所示,光滑水平桌面上,
一小球以速度v 向右匀速运动,当它经过靠近桌边的竖直木板ad 边前方时,木板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

若木板开始运动时,cd 边与桌面相齐,则小球在木板上的投影轨迹是( )
4、如图所示,一物体自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顶端沿水平方向抛出后落在斜面上.物体与斜面接触时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ϕ满足 ( )
A .tan ϕ=sin θ
B .tan ϕ=cos θ
C .tan ϕ=tan θ
D .tan ϕ=2tan θ
5.在高处水平抛出一物体,平抛的初速度为v 0,当它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成θ角时,物体的水平位移x 与竖直位移y 的关系是( )
A .x =y tan θ
B .x =2y tan θ
C .x =y cot θ
D .x =2y cot θ
6.(2010年黄冈第二次模拟)如图4-2-20所示,在一次演习中,离地H 高处的飞机以水平速度v 1发射一颗炮弹欲轰炸地面目标P ,反应灵敏的地面拦截系统同时以速度v 2竖直向上发射炮弹拦截.设拦截系统与飞机的水平距离为s ,若拦截
成功,不计空气阻力,则v 1、v 2的关系应满足( )
A .v 1=v 2
B .v 1=H
s
v 2
C .v 1=H s v 2
D .v 1=s
H
v 2
7.(2010年江南十校模拟)如图4-2-21所示,某同学为了找出平抛运动的物体初速度之间的关系,用一个小球在O 点对准前方的一块竖直放置的挡
板,O 与A 在同一高度,小球的水平初速度分别是v 1、v 2、v 3,打在挡板上的位置分别是B 、C 、D ,且AB ∶BC ∶CD =1∶3∶5,则v 1、v 2、v 3之间的正确关系是( )
A .v 1∶v 2∶v 3=3∶2∶1
B .v 1∶v 2∶v 3=5∶3∶1
C .v 1∶v 2∶v 3=6∶3∶2
D .v 1∶v 2∶v 3=9∶4∶1
8.如图所示,某滑板爱好者在离地h= 1. 8 m高的平台上滑行,水平离开A点后落在水平地面的B点,其水平位移s1= 3 m.着地时由于存在能量损
失,着地后速度变为v=4 m/s,并以此为初速沿水平地面滑行
s2=8 m后停止,已知人与滑板的总质量m=60 kg。

求:
(1)人与滑板离开平台时的水平初速度。

(2)人与滑板在水平地面滑行时受到的平均阻力大小。

(空气阻力忽略不计)
9.如图所示,从H=45 m高处水平抛出的小球,除受重力外,还受
到水平风力作用,假设风力大小恒为小球重力的0.2倍,g取10 m/s2.问:
(1)有水平风力与无风时相比较,小球在空中的飞行时间是否相同?
如不相同,说明理由;如果相同,求出这段时间?
(2)为使小球能垂直于地面着地,水平抛出的初速度v0为多少?
10.(2010年广州、肇庆、珠海部分重点中学调研)如图所
示,在距地面高为H=45 m处,有一小球A以初速度v0=10 m/s
水平抛出,与此同时,在A的正下方有一物块B也以相同的初
速度v0同方向滑出,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A、B
均可看作质点,空气阻力不计,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求:
(1)A球从抛出到落地的时间和这段时间内的水平位移;
(2)A球落地时,A、B之间的距离.
11.如图所示,排球场总长为18m,设网的高度为2m,运动员站在离网3m远的线上正
m/s)
对网前竖直向上跳起把球垂直于网水平击出。

(g=102
(1)设击球点的高度为2.5m,问球被水平击出时的速度在什么
范围内才能使球既不触网也不出界。

(2)若击球点的高度小于某个值,那么无论球被水平击出时的
速度多大,球不是触网就是出界,试求出此高度。

(答案:(1)既不触网也不出界的速度范围是:9.5m/s<v≤17m
/s。

(2)高度h=2.13m。


【解析】(1)人和滑板一起在空中做平抛运动,设初速为0v ,飞行时间为t ,根据平
抛运动规律有t
=
10S v t =
解得0
m/s 5m/s v =
==
(2)设滑板在水平地面滑行时受到的平均阻力为f ,根据动能定理有
221
02
fS mv -=-
解得22
2604N 60N 228mv f S ⨯===⨯
【解析】(1)如图所示,排球恰不触网时其运动轨迹为I ,排球恰不出界时其轨迹为Ⅱ。

根据平抛物体的运动规律:
t v x 0=和2
2
1gt h =
可得,当排球恰不触网时有:1111,3t v x m x == ①
,5.025.21m m m h =-=2
112
1gt h =
② 由①②可得:s m v /5.91
=。

当排球恰不出界时有:2222
,1293t v x m m m x ==+= ③
,5.22m h =2
222
1gt h =
④ 由③④可得:s m v /172
=
所以既不触网也不出界的速度范围是:9.5m /s<v ≤17m /s
(2)如图所示为排球恰不触网也恰不出界的临界轨迹。

设击球点的高度为h ,根据平抛运动的规律则有:1
11
,3t v x m x '== ⑤ ,21
m h h -='2
112
1t g h '=' ⑥ 2
222,1293t v x m m m x '==+= ⑦
2
22
2
1t g h h '==' ⑧ 解⑤~⑧式可得所求既不触网也不出界的速度范围是:9.5m /s<v ≤17m /s 高度
h =2.13m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