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智能预警系统设计
灾害防治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地质灾害监测与预警系统的构建与应用
灾害防治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地质灾害监测与预警系统的构建与应用标题:地质灾害监测与预警系统的构建与应用研究背景:地质灾害是指由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引起的地质现象,如滑坡、泥石流、地震等,给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造成巨大的危害和影响。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加剧,地质灾害的发生频率和规模不断扩大,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威胁。
因此,构建地质灾害监测与预警系统,实现对地质灾害的实时监测和预警,对于减少灾害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意义:地质灾害监测与预警系统是防灾减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以下意义:1. 提高国家防灾减灾能力:通过实时监测和预警,可以及时发现地质灾害的苗头和趋势,为政府和有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提高国家防灾减灾的能力。
2. 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地质灾害具有突发性和破坏性,通过监测和预警,可以提前预警灾害的发生,引导民众及时撤离危险区域,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 促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地质灾害的发生往往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通过监测和预警,可以及时发现地质环境的异常变化,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构建适用于不同地域和类型地质灾害的监测与预警系统,实现以下目标:1. 设计适用于不同地域和类型地质灾害的监测与预警系统方案。
2. 开发适用于不同监测手段的数据采集和分析处理方法。
3. 研究基于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的预警模型和方法。
4. 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应用和分析,验证系统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以下方法:1. 文献回顾:收集和阅读有关地质灾害监测与预警系统的文献,了解现有系统的优缺点和发展趋势。
2. 理论分析:对地质灾害监测与预警系统的设计、开发和应用进行理论分析,明确研究的关键问题和解决路径。
3. 系统设计:根据理论分析和实际需求,设计适用于不同地域和类型地质灾害的监测与预警系统方案。
4. 数据分析:开发适用于不同监测手段的数据采集和分析处理方法,包括数据预处理、特征提取、模型构建等。
试析地质灾害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与模型评价各个因素的值分配到不同 网格上, 将各个 因素按 照 用户给定的权重进行 图形叠加, 生成新的图形 。
3 地质灾害信息 系统的实现
1 地质灾 害信息 系统 的设计 目标
2 0 0 8年 5月 的 汶 川 I 地震给 四川 1 人 民 的生 命 财 产 造 成 了 重 大的损失 , 也给全 国人 民带来 了巨大 悲痛 。地质灾 害的预测和
防治是 一项庞大而 复杂 的工 程, 因为其具有 动态变化 性 , 所 以 涉 及的数据与信息数据量 也是巨大 的, 运用传统 的手段 进行预 测 防 治 已经 不 能 适 应 当前 工 作 。 因 此 , 建 立 地 质 灾 害信 息 系 统 是十分重要的一项任 务。近来, 我 国地理信息系统 ( G I S ) 不断发 展, 数字制 图技术也 日趋成熟 , 这 就使得建立 地质灾害信 息系 统成为可能。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就是实现地质 灾害数据 的信息 化处理 , 即借 助成熟的 G I S技术 , 从灾害空问信息的有效获取 、 存储、 查 询和 空间分析入手 , 以提供灾情动态和实时环境评价 、 危险性 区划、 损 失 评 估 和 防 治 对 策 选 择 为 主 要 目标 , 以 达 到 防 灾减灾的 目的。解决地质灾害数据信息处理技 术和灾害 区划空 间模型是系统最 重要 的两 个问题。在重大的地质灾害调查 中,
戤 搬 何 息 输 出
图 1 地质灾害信息 系统功能结构 图
2 . 2 地质 灾害 数据信 息 的标准化
数 据 库 建 设 的 基 础 和 前 提 和 实 现 数 据 共 享 的前 提 是 实 现 地质 灾害数据信息 的标准化。一般矢量 的图形数据存储涉及 到 文件 和逻辑两层。空间数据库呈树状结结构, 由包含多个逻辑 层 的 多个 文 件 组 成 。图形 存 储 标 准 化 的 核心 问题 是 确 定 合理 的 图 形 分层 方 案 。
“天地井”一体化泥石流综合监测预警平台的建设及其应用
“天地井”一体化泥石流综合监测预警平台的建设及其应用目录一、内容概览 (2)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3)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4)二、平台建设技术与架构 (5)2.1 总体技术框架 (7)2.2 核心技术组件 (8)2.3 数据处理与存储技术 (9)三、天地井一体化监测预警系统设计 (10)3.1 井上监测站设计 (12)3.2 井下监测站设计 (13)3.3 数据传输与通信系统 (14)3.4 监测数据融合与智能分析算法 (15)四、平台功能实现与优化 (16)4.1 数据采集与传输功能 (17)4.2 数据分析与预警功能 (18)4.3 用户界面与操作指南 (19)4.4 系统测试与性能评估 (21)五、平台应用案例分析 (22)5.1 山区某泥石流监测预警应用案例 (24)5.2 滑坡灾害监测预警应用案例 (25)5.3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应用案例 (26)六、结论与展望 (27)6.1 研究成果总结 (29)6.2 存在问题与改进方向 (30)6.3 未来发展趋势与应用前景 (31)一、内容概览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日益加剧,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为了提高泥石流灾害防治能力,保障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泥石流监测预警工作,提出了“天地井”一体化泥石流综合监测预警平台的建设及其应用的战略部署。
“天地井”一体化泥石流综合监测预警平台是一种集地面观测、地下监测、通信传输、数据处理和预警发布于一体的综合性监测预警系统。
该平台通过实时采集地面观测数据、地下监测数据、气象数据等多源信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实现对泥石流灾害的实时监测、预警和预报,为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提供科学、准确的灾害信息,为泥石流灾害防治提供有力支持。
“天地井”一体化泥石流综合监测预警平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地面观测系统:包括泥石流易发区的道路、桥梁、隧道等基础设施的实时监测,以及泥石流径流量、土壤侵蚀量、植被覆盖度等指标的观测。
地质灾害预警系统建设方案
地质灾害预警系统建设方案1. 引言地质灾害是影响人类安全和生产活动的一种重要自然灾害。
为了及时有效地预警和应对地质灾害,建设一个高效的地质灾害预警系统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地质灾害预警系统的建设方案。
2. 系统设计2.1 系统目标地质灾害预警系统的目标是提供及时准确的地质灾害预警信息,帮助人们做好防灾准备,并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2.2 功能需求地质灾害预警系统应具备以下功能:- 实时监测地质灾害相关参数,如地震震级、降雨量、土壤湿度等;- 分析和处理监测数据,快速准确地识别地质灾害风险;- 发送预警信息给相关部门和民众,包括预警等级和应对建议;- 提供灾害防护建议和紧急救援指南。
2.3 系统架构地质灾害预警系统的架构应包括以下组件:- 数据采集子系统:负责采集地质灾害相关数据;- 数据处理子系统: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生成预警信息;- 预警发布子系统:将预警信息及时发布给相关部门和民众;- 用户界面子系统:提供灾害防护建议和紧急救援指南,方便用户获取相关信息。
3. 实施计划3.1 阶段一:系统需求分析和设计在这个阶段,我们将详细分析和理解用户需求,设计系统的功能和架构,并确定系统的技术要求和硬件设备。
3.2 阶段二:系统开发和测试在这个阶段,我们将根据需求分析和设计结果进行系统开发,并进行严格的测试,确保系统的功能正常运行和稳定性。
3.3 阶段三:系统部署和运维在这个阶段,我们将把系统部署到实际的工作环境中,并进行持续的运维和维护,确保系统始终能够正常运行并提供准确的预警信息。
4. 预期效果通过建设地质灾害预警系统,我们预期能够实现以下效果:- 提供及时准确的地质灾害预警信息,帮助人们做好防灾准备;- 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提高政府应对灾害的能力,有效地减少防灾救灾成本;- 提升公众对地质灾害的认知和应对能力。
5. 结论地质灾害预警系统的建设对于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减少灾害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小龙潭矿区露天矿边坡地质灾害预警监测系统
露天采矿技术 2 0 1 3 年第6 期
和 矿 山测 量 工作 。
・
8 0 ・
露天采矿技术 2 0 1 3 年第6 期
系统 。
成 为确保 露天 矿安 全 高效生产不 可缺 少 的一个重 要
部分 。 随着科 学 技术 的发展 , 边坡 监测水平 正不 断提
2 ) 地面 G P S自动 监测 系统 。
高, 各 种新 型 的 、 先 进 的监 测设 备不 断 涌 现 , 监 测 方 法 更趋 完 善 、 全面 , 监测 精度 不 断 提高 , 监 测 系统 自
⑤系统接 口开放性原测 :系统输出的数据信息
采用 国际或 国 内通 用 的标准格式 ,便 于 系统 功能扩
充 和监测 成果 的开 发利 用 。
2 ) 预警 监 测 系统设计 方案 。 露天矿 边 坡地质 灾 害预警 监测 是边坡 稳定 研究 工作 中的一项 重要 内容 。 通 过监测 和分 析 , 可 以圈定 可 疑边坡 的不 稳定 区段 ,确定 不稳 定边坡 的滑坡类
①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料和现有资源的基础上 ,
建立 高精 度 的 固定 式测 斜仪 ( 地下 岩移 监测 ) 监测 网
收稿 日期 : 2 0 1 3 — 0 3 — 1 7 作者简 介: 陈路 良( 1 9 7 4 一 ) , 男, 云南陆 良人 , 地 质高级工
型 ,特别是确定不稳定的蠕动边坡的滑移面及滑移 体变形破坏过程中的滑移速度和方 向,从而为变形
地灾监测预警系统设计
华测地质灾害监测系统上海华测导航技术有限公司2013年7月目录第一章地质灾害滑坡体监测设计的原则、依据和技术指标 (1)2.1监测的内容和任务 (1)2.2监测设计的原则、依据和技术指标 (1)2.3监测依据 (3)2.4系统技术指标 (4)第二章滑坡立体监测设计 (5)2.1 拟设计监测的主要的参数 (5)2.2 滑坡体监测拓扑图 (6)2.3 现场监测各子系统 (8)2.3.1 高精度GPS自动化监测 (8)2.3.2 滑坡体表面裂缝监测之振弦式裂缝计 (24)2.3.3 滑坡体表面裂缝监测之拉线式裂缝计 (28)2.3.4滑坡体固定测斜深部位移监测 (30)2.3.5 孔隙水渗压计水位监测 (36)2.3.6土压力计 (39)2.3.7 土壤温湿度监测 (43)2.3.8气象监测站 (44)2.4北斗传输 (45)第三章、软件介绍 (46)第四章、服务体系 (50)4.1 保修、维修和升级服务 (50)4.2 技术培训 (51)4.3 技术服务 (51)第一章地灾监测技术指标2.1监测的内容和任务1)针对不同地质灾害点具体特征、影响因素,建立较完整的监测剖面和监测网,使之成为系统化、立体化的监测系统;2)及时快速的对不同地质灾害点的现状做出评价,并进行预测预报,将可能发生的危害降到最低限度;3)能够为各个滑坡体建立起地表位移变化、内部位移变化和水位变化的系统监测网络,建立管理平台,各级地质环境监测主管部门都能实时的了解滑坡体的安全状况,以便及时采用相应的管理措施。
4)监测滑坡体地表形变区的位移变化动态,内部位移变化的动态和滑坡体内部水位变化动态对其发展趋势做出预测预报;5)对比评价不同条件下的监测数据,进一步预测地表形变区域变形的趋势,指导场地规划建设。
6)及时反应出地表形变区的安全情况,为地质环境监测主管部门提供可靠的依据。
2.2监测设计的原则、依据和技术指标本监测系统是一个集结构分析计算、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传感器技术等高新技术于一体的综合系统工程。
防灾减灾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防灾减灾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在当今社会,各种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频繁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为了有效地应对这些灾害,提高防灾减灾的能力和效率,设计和实现一个高效的防灾减灾信息系统显得尤为重要。
一、防灾减灾信息系统的需求分析1、数据采集需求系统需要能够采集各种与灾害相关的数据,包括气象数据、地质数据、水文数据、人口分布数据、建筑物分布数据等。
这些数据来源广泛,需要通过与相关部门和机构的合作,建立稳定的数据采集渠道。
2、数据分析需求采集到的数据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以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例如,通过对气象数据的分析,预测可能发生的气象灾害;通过对地质数据的分析,评估地质灾害的风险;通过对人口和建筑物分布数据的分析,确定灾害可能影响的范围和程度。
3、预警发布需求当系统分析出可能发生灾害或灾害风险达到一定程度时,需要能够及时、准确地向相关部门和人员发布预警信息。
预警信息应包括灾害的类型、可能发生的时间和地点、预计的影响范围和程度等。
4、应急指挥需求在灾害发生时,系统需要为应急指挥提供支持,包括提供灾害现场的实时信息、制定应急救援方案、调配救援资源等。
5、公众服务需求系统还应面向公众提供服务,如灾害知识普及、灾害预警查询、应急避难场所查询等,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防灾减灾信息系统的总体设计1、系统架构采用 B/S(浏览器/服务器)架构,便于用户通过浏览器访问系统。
系统分为数据采集层、数据存储层、数据分析层、应用服务层和用户界面层。
2、数据库设计建立一个综合的数据库,包括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灾害专题数据库、应急资源数据库、历史灾害数据库等。
数据库应具备数据的存储、更新、查询和管理功能。
3、功能模块设计(1)数据采集与管理模块:负责采集各类灾害相关数据,并进行整理和入库。
(2)数据分析与预警模块: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生成预警信息。
(3)应急指挥模块:为灾害应急指挥提供决策支持。
基于LoRa技术的矿山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设计
基于LoRa技术的矿山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设计朱允伟,曹 巍,安平利,刘宏运(北京荣创岩土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100000)摘 要:由于原有系统对于矿山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不够及时,延迟时间较长,为此提出基于LoRa技术的矿山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设计。
在系统硬件方面设计了预警器,根据系统需求对预警器进行了选型以及参数设计;在系统软件方面设计了监测模块、预警模块、LoRa无线通讯模块。
通过实验证明,此次设计系统延迟时间小于传统系统。
关键词:LoRa技术;矿山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预警器;LoRa无线通讯模块中图分类号:S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1)05-0207-2Design of mine geological disaster monitoring and early warning system based on Lora TechnologyZHU Yun-wei, CAO Wei, AN Ping-li,LIU Hong-yun(Beijing rongchuang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Co., Ltd.,Beijing 100000,China)Abstract: Because the original system for mine geological disaster monitoring and early warning is not timely enough, and the delay time is long, the design of mine geological disaster monitoring and early warning system based on Lora technology is proposed. In terms of system hardware, the early warning device is designed, and the selection and parameter design of the early warning device are carried out according to the system requirements; in terms of system software, the monitoring module, early warning module and Lor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odule are design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lay time of the designed system is less than that of the traditional system.Keywords: Lora technology; mine geological disasters; monitoring and early warning system; early warning device; Lor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odule地质灾害的形成主要受到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影响,由于人类活动对地质结构造成破坏,改变了原有的地形、地貌以及地质结构,打破了原有的地质平衡从而引发地质灾害。
昭通彝良地质灾害信息系统设计与应用
统 … 。组件式 GS充分 利 用 了组 件 的可 重 复使 用 特性 ,利用 GS组 件可 以很 大 程 度 地 提 高 I I
GS应用 软件 的开 发效 率 和质量 。 I .
M P I 由中 国地 质大 学吴 信才 教 授 为核 心 的科研 小 组经 过多 年研 制 开发 而成 的具 有 A GS是 自主知识 产权 的 GS系统平 台 ,20 年 推 出的新 一代 组 件式 开 发平 台集 成 了更 多 的先 进 技 I 01 术 ,功能 更加 强 大 ,使 用 更加便 利 ,具有 二 次开 发方便 、易于集 成 、无 限扩展 等特 点 。 作 为组件 式 G S软 件 开 发 工 具 ,以 “ 件 +对 象 ” 的 形 式 ,MA GS支 持 多种 开 发 软 I 控 PI
( 明 理 工 大 学 ,昆 明 昆 609 ) 50 3
摘
要 :基 于 M P 1 A G S组件 ,设计开发 彝 良地 质灾 害信 息 系统 ,能帮助 工作 人员 了解境 内
地 质 灾 害 空 问 分 布 、地 质 灾 害 治 理 等 情 况 ,实 现 了对 相 关 资 料 的管 理 。
维普资讯
2 7 第2卷 第4 4~4页 0年 6 0 期4 4 5 9
云 南 地 质
C5—0/ 1N0 —8 N3 1 1 S 14 1 5 4 P S 0 8
昭通 彝 良地 质 灾 害信 息 系统 设 计 与 应 用
罗秋 良 , 高建 国 ,陶 莉 ,臧 小 豹 ,何 锐
.
彝 良地质 灾害信 息 系统
(完整word版)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方案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方案目录第一章项目概述 (3)1.1项目背景 (3)1.2建设目标 (3)1.3需求描述 (4)第二章总体架构 (5)2.1系统架构 (5)2.2预警发布 (6)2.2.1发布权限 (6)2.2.2预警发布内容 (6)2.2.3预警信息发布对象 (7)2.3预警发布方式 (7)2.4预警发布通信方案 (7)第三章详细实现 (8)3.1概述 (8)3.2系统架构 (8)3.3水雨情监测系统 (10)3.3.1中心监控平台 (12)3.3.2前端采集设备 (13)3.4无线预警广播系统 (16)3.4.1预警中心系统 (16)3.4.2预警终端 (17)3.4.3预警信息发布流程 (17)3.4.4预警组网方式 (18)3.4.5相关设备的准备及安装 (22)3.5LED发布系统 (23)第四章总结 (26)第一章项目概述1.1 项目背景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
泥石流具有突然性以及流速快,流量大,物质容量大和破坏力强等特点。
发生泥石流常常会冲毁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甚至村镇等,造成巨大损失。
泥石流一般发生在半干旱山区或高原冰川区。
这里的地形十分陡峭,泥沙、石块等堆积物较多,树木很少。
一旦暴雨来临或冰川解冻,大大小小的石块有了足够的水分,便会顺着斜坡滑动起来,形成泥石流。
而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丘区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二。
据调查,全国所有的县级行政区中,有75%在山区,而这75%的山区县级行政区聚集了全国56%的人口。
由于山丘区居住的人口数量多、密度大、分布广,以及典型的季风气候导致的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和复杂的地形地质因素等,每年汛期,随着暴雨或冰川融化,极易形成泥石流。
居住在山丘区的广大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都将面临山洪、泥石流和山体滑坡等灾害的严重威胁,其中7400万人直接受到影响。
基于GIS的省级地质灾害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ma a e n y tm h o g / n / e w r d l ih d v lp d i tg a e e o dy wi . T b s d o p S n g me ts se t r u h C S a d B S n t o k mo e c e e o e n e r t d s c n l t C# NE a e n Ma GI . wh h
2 总体 设 计
2 1 总 体 设 计 思 路 .
以 We G S为技 术 手 段 , 系统 工 程 观 点 出发 , 地 bI 从 把 质 灾害 的调 查 、 察 所 产 生 的信 息 以及 监 测 预 警 信 息 与 勘
政 府 防治管 理 、 调度 指挥 所 产 生 的信 息 进 行 整合 、 成 , 集
3 应用 服务 层 )
屙 f数 据的空间查 询 3种形 式 。即利用 M p I 生 aGS提供 的方 法查询 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 以及利用 S L Q 查询属性数据 。
3 地 图表 导入 功能 )
在地 质灾 害空 间 数 据 库 的基 础 上 , 助 We 务 器 借 b服 和 WeG S 台开发 省级 地质 灾 害信 息 分 级管 理 子 系统 、 b I平 地质 灾害 速报 及 综 合 统 计 子 系 统 、 质 灾 害 综 合 信 息 发 地
台山突发地质灾害应急管理系统设计的初探
对各地质灾害隐患点信息进行全面管理 ,信息
面 涵 盖隐 患点 位 置 、 码 、 型 、 间 、 患级 别 、 编 类 时 隐 稳
定状态、 隐患规模、 地貌地质信息 、 危害评估 、 发展趋
31 数据管理 . () 质灾 害隐 患点管 理 1地
预报预警信息的发布:通过分析气象局发送的 气象信息 。结合地质情况确定各地质灾害防治区预 警信息, 利用网站、 短信、 传真等多种渠道发布。 PL o (发布子程序 : rok ) 分析数据资料属于哪级
地质 灾害 险情 和灾情 事 件 。通 过人 机交互 处理 后进 行对 应 的预警 发布 。
的处 警动作 编码 。
S y n ) 控 子 程 序 : 来 判 断 系统 接 收 的数 pO (监 用
据资 料是否 触 发地质 灾 害险情 和灾 情事 件 ,并 给予
处警 。
程序 获取触 发事 件后 ,可 以进 行各 种报 警 动作 ( 发送 编码 等 ) 。
3 功 能 实现
主要介 绍如何 实现 三方 面功能 : 一是 数据 管理 .
(0 0 0 1 B 如 此类 推 。布 防和处 警参 数编码见 表 0 0 11 ) 。
1 。
() 1 布防参数
根据 《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 国务院 34 ( 9 号令) 、 《 国务 院 办公 厅关 于 印发 国家 突 发 地 质灾 害 应 急 预
案 的 函》 国 办 函 [0 5 3 ( 20 7号 ) 地 质 灾 害按 危 害程 3 ,
是对 地质 灾 害 隐患点 管理 和 地质 灾 害监 测 管理 : 二
u d t o (更 新 日志 子程 序 : 发 地质 灾 害 险 pa Lg) e 触
地灾监测预警系统方案
地灾监测预警系统技术方案厦门四信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目录一、概述 (3)1.1 设计背景 (3)1.2 需求分析 (3)二、系统总体设计 (3)2.1系统组成 (4)1)数据采集系统 (4)3)数据传输系统 (4)4)数据处理系统 (4)5)监测预警系统 (4)7)其它辅助系统 (5)2.2系统拓扑图 (5)三、监测基本内容和方法 (6)3.1 监测内容 (6)3.2 监测方法 (7)3.3 监测周期 (7)3.4 监测频率 (7)四、地质灾害监测系统 (7)4.1自动雨量监测站 (7)4.2深部位移监测站 (9)4.3地表位移监测 (10)4.4地下水位监测 (11)4.5 地声传感器监测 (12)五、平台软件系统 (13)1、数据采集软件功能模块 (14)2、数据处理软件功能模块 (14)3、数据展示功能模块 (14)4、预警信息发布功能模块 (16)一、概述1.1 设计背景我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严重、受威胁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地质条件复杂,构造活动频繁,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等灾害隐患多、分布广,且隐蔽性、突发性和破坏性强,防范难度大。
特别是近年来受极端天气、地震、工程建设等因素影响,地质灾害多发频发,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1.2 需求分析随着现代化测绘仪器和技术的出现,地质灾害监测技术取得一些进步,但与这种设备配套的随机软件较少,且不太合乎我国的测量规范,实际使用非常不便,使得很多地质灾害监测单位依然采用人工操作、全站仪自动精密照准、人工记录、人工计算这种传统方式,外业观测完成后,内业整理数据往往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使得监测的数据不能够实时反映地质灾害的状态。
另外,地质灾害发生前,往往是气象条件和地质条件非常恶劣的情况下,传统的变形监测不能实时获取监测目标状态,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不以保障。
在此背景下,需要建立一套集远程测量、远程数据自动获取、数据处理、数据分析和预测预报于一体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提高地质灾害监测自动化水平、实时获取监测目标状态能力、分析和预测预报效果。
地质灾害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_张礼中
内容 提 要
,
S 技 术的实 现 地 质 灾害 数据 管理 信 息化 的专题 型应 用 信 地 质灾 害信息 系统是 基 于 G I
。
息 系统 重 点 在 于 解决 地 质 灾 害数据 信息 处理 技 术 和 灾 害 区 划 空 间 分析 模型 两 方 面 的 问魔 本 文 在 分析
地 质 灾害 数据特 点的 基 础 上 给 出描述 地 质 灾害 的数据 范 畴 从 地 质 灾害数据 库 系统 建设 地 质 灾 害数
。
、
,
,
2
地 质 灾 害 信 息 系 统 的 设计
s 工 具 和 应用 G I S 系统 在 功 能 上 没 有 本 质 的差 别 主 要 体 现 在 通 用 性 和 从 某种 意义 上 来 讲 G l
,
,
, ,
。
专 用性 上 即 从 通 用 界面 到 专 用 界 面 从通 用 模 型 到 专业 模 型
.
,
据结构 及 羞 本功 能 进 行 了介 绍
关. 词 地 质灾 容
信 息 系统
数据 库
标准 化
随着科 学 技 术 的发 展 人 类 改 造 自然 的 能 力 已 达 到 空 前 的规 模 人类 工程 活 动业 已作 为一 种 重
, ,
要 的地 质 营力来 影 响 地 质 环 境 人 们对 地 质 环 境 的破 坏 所 形 成 的 地 质 灾 害 严 重地 影 响着 人 类 生活
,
,
为 两 大类 ① 空 间 数 据 代 表 了 矢 t 结 构 的 图
图
F ig
.
:
1
地 质灾容 信息 系 统功能结构 图
ls fo
t
形 , ② 属 性数据 代 表 基 于 空 间 图元 的 各 种数
自然资源综合动态智能监管系统设计与实现
自然资源综合动态智能监管系统设计与实现1. 引言1.1 背景介绍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包括土地、水资源、动植物资源和矿产资源等。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面临着巨大挑战。
传统的自然资源监管方式效率低下、成本高昂,难以满足对资源监管的精细化、动态化要求。
为了解决传统监管方式存在的问题,设计并实现了自然资源综合动态智能监管系统。
该系统结合了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实现了对自然资源的实时监测、数据分析和智能预警。
通过系统的数字化管理,可以更加准确地掌握自然资源的利用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资源破坏行为,保障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本研究旨在探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自然资源监管的效能,为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通过本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有望为政府部门和企业提供更加高效、精准的资源监管手段,促进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1.2 研究意义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保障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自然资源的开采和利用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资源浪费、环境破坏、生态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
建立一套自然资源综合动态智能监管系统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自然资源是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对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建立监管系统,可以及时掌握资源开采和利用情况,预防资源过度开发和浪费现象,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自然资源的开采与利用往往涉及到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等方面的问题,建立智能监管系统可以有效监控资源开发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智能化的进步,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建立自然资源监管系统,可以提高监管效率和准确性,降低人力和物力成本,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推动资源监管工作的现代化和智能化。
研究自然资源综合动态智能监管系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社会意义。
地质灾害防治中的监测技术与预警系统研究
地质灾害防治中的监测技术与预警系统研究摘要:本文研究了地质灾害防治中的监测技术与预警系统,重点探讨了监测技术在地质灾害防治中的应用、预警系统的设计与建设等方面的问题。
通过对现有监测技术和预警系统的综述和分析,提出了一些改进和完善的建议。
研究结果表明,监测技术与预警系统在地质灾害防治中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提高地质灾害的预警能力和防治效果。
然而,目前仍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改进和提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地质灾害;监测技术;预警系统;防治效果;改进建议1.引言地质灾害是人类社会发展中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其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和环境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地质灾害包括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多种形式,其发生往往具有突发性和破坏性,给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因此,地质灾害的监测与预警成为了当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的重要课题。
2.地质灾害监测技术2.1 传统监测技术地质勘探技术是传统地质灾害监测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地质勘探技术,可以对地下地质结构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获取地质灾害发生的潜在因素信息。
例如,通过钻探和岩芯采集,可以了解地下岩层的性质和稳定性,从而预测滑坡和岩崩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
此外,地质雷达和地震勘探等技术也可用于发现地下断层和岩石破裂等地质灾害隐患,为预防和防治提供依据。
地下水监测技术在地质灾害的预测和防治中具有重要作用。
地下水位的变化与地质灾害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通过监测地下水位、水压和水质等参数的变化,可以提前发现地下水涌出、滑坡和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的迹象,从而采取相应的预警和防治措施。
例如,地下水位的突然上升可能导致滑坡发生,因此密切监测地下水位的变化可以帮助预测滑坡的潜在风险。
2.2 新兴监测技术GPS技术在地质灾害监测中的应用日益普及。
通过布设GPS监测点,可以实时测量地表和地下构造的运动变化。
GPS技术可以提供高精度的位移和形变数据,用于监测地震活动、地表沉降和滑坡位移等。
地质灾害可视化预警系统建构及应用设计
地质灾害可视化预警系统建构及应用设计地质灾害是指由地球内部或外部的自然因素引起的一系列地质过程,如地震、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给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
为了减少地质灾害对人们生命财产的损失,科学家们一直致力于研究和预测地质灾害,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来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
地质灾害可视化预警系统是一种以数据为基础、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将地质灾害监测和预警信息以可视化方式呈现出来的系统。
通过将地质灾害相关的各种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和可视化显示,系统能够快速准确地预警地质灾害,并提供决策支持,帮助相关部门和个人采取适当的防范和救援措施。
建构地质灾害可视化预警系统的关键步骤包括数据采集、数据整合和处理、模型构建和预测、系统设计和开发等。
首先是数据采集。
可视化预警系统的数据来源包括人工采集和自动监测两种方式。
人工采集主要通过现场观测、测量和调查,获取地质灾害相关的数据,如地质构造、地貌特征、水文地质等。
自动监测主要通过传感器、遥感技术和卫星观测,获取地质灾害发生前兆的数据,如地震活动、地表变形、地下水位等。
采集到的数据需要经过质量检查和数据清洗处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其次是数据整合和处理。
地质灾害相关的数据通常分布在不同的数据源中,如地质勘探资料、地震监测数据、遥感图像等。
将这些数据整合到一个统一的数据库中,并进行数据预处理和数据挖掘等技术处理,以便后续的模型构建和预测分析。
然后是模型构建和预测。
根据已有的地质灾害数据和相关的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地学原理,采用数学模型和统计方法,建立地质灾害的预测模型。
常用的模型包括神经网络模型、回归模型、时间序列模型等。
通过对模型的训练和测试,可以预测地质灾害的发生概率和时间,为后续的预警工作提供依据。
最后是系统设计和开发。
根据需求分析和功能要求,设计地质灾害可视化预警系统的界面、功能和数据交互方式。
通过使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将地质灾害相关的数据和预警信息以图形化方式呈现出来,帮助用户快速理解和应对地质灾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质灾害智能预警系统设计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一、系统架构地质灾害智能预警系统包括地质灾害基础数据管理子系统、地质灾害预报预警分析子系统、地质灾害综合管理及应急指挥子系统、数据交换子系统和系统管理4个部分。
(1)地质灾害基础数据管理子系统地质灾害基础数据管理子系统实现各种专题数据的初始建库的数据检查与入库管理和对已有空间矢量数据的访问,提供数据检索、查询、专题符号化、数据浏览、空间分析等功能。
根据各地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的特点和山洪灾害预警决策的需求,利用通信、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应用等技术手段,建设省级或市级或县级防汛指挥部门山洪灾害防治信息汇集与预警平台,为收集山洪灾害防治区水雨情数据信息以及其它部门的相关信息、信息查询、山洪预报决策、预警等服务。
(2)地质灾害预报预警分析子系统预警子系统建设是在监测信息采集及预报分析决策的基础上,根据预警信息危急程度及山洪可能危害范围的不同,通过适宜的预警程序和方式,将预警信息及时、准确地传送到山洪可能危及区域,使接收预警区域人员根据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及时采取预防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
(3)地质灾害综合管理及应急指挥系统地质灾害综合管理信息及应急指挥子系统包括有地质灾害隐患点基本情况管理、灾情信息管理、社会经济管理、预警应急支持体系、灾点搬迁治理情况、预警应急信息、防灾综合信息、灾调基础数据及地质灾害远程会商等数据与地灾图形发布,为地质灾害预报预警提供数据支持。
(4)数据交换子系统数据交换子系统包括内外网数据交换和外部数据交换。
内外网数据交换系统支持通过手工或网闸自动摆渡的方式进行内网网数据交换。
内外网网络网络部署根据国家、自治区相关文件规定,政府部门实行内外网网络隔离。
本系统中,地质灾害基础数据管理子系统、地质灾害预报预警分析子系统、地质灾害综合管理及应急指挥子系统等系统部署在内网,外网部署PDA、外网地质灾害信息发布子系统,内外网系统的数据交换通过辅助手工方式或通过网闸自动交换实现。
二、功能需求1、角色分析本系统的用户有以下几种,市、县(区)国土局、乡镇国土所的工作人员,这些用户统称为专业用户。
专业用户是系统的主要用户,是对系统的数据进行管理、分析、发布的人员。
社会公众只是具备浏览系统发布成果的权限。
系统管理员是对系统的用户、用户权限以及系统维护的进行管理。
2、业务功能基础数据管理子系统图形通用功能:提供图形操作的通用功能。
基础地理数据管理:管理基础地理数据,提供基础数据检索和专题分析。
基础地质数据管理:管理基础地质数据,提供基础地质数据的分析。
雨量站点信息管理:管理气象和水文提供的雨量站点信息和降雨量数据。
地灾专题数据管理:管理地质灾害调查、监测、发灾、防治数据。
影像数据管理:提供对国土局数据中心已有的不同时相的正射影像及高程数据的访问,并与各种基础数据进行叠加显示,从而更加直观地反映地质灾害点的现场情况。
综合信息管理:调用基础地理数据、基础地质数据库、雨量数据库等基础数据库,分析区域孕灾环境、雨量信息、人口与经济等基础信息。
地质灾害监测数据管理:管理地质灾害隐患点或者重大地质隐患点的监测信息。
其他信息管理:管理人类工程活动信息、矿山地质环境信息、地震数据信息。
图2-1 地质灾害基础数据管理子系统用例图预报预警分析子系统预报预警模型维护:管理地质灾害预报预警需要的社会经济信息和人类工程活动信息数据。
雨量数据维护及统计分析:气象、水文、水利雨量数据的查询、过程时段的统计及导出。
灾害预报预警分析:应用预警模型进行预警分析,生成相关预警信息。
预警成果专家修正:提供灵活、方便的图形编辑工具,支持预报预警专家结合经验对预报预警成果图进行修正。
预警成果签批发布:将预警结果按照国家相关图件要求输出为信息发布用的成果文件和自动分析生成预报预警信息,并经签批后在国土资源政务内网及外网、PDA上发布,供国土资源部门相关人员及社会公众查询、浏览。
图2-2地质灾害预报预警分析子系统用例图综合管理及应急指挥系统灾点基本信息管理:实现地质灾害隐患点、防治方案等基础信息的网络远程上报、维护、更新、发布管理。
灾情信息管理:实现地质灾害灾情速报、灾情信息的网络远程上报、维护、更新、发布管理。
预警应急体系管理:管理应急管理体系,建立省、市、县三级的应急领导机构、办事机构的防灾网络信息。
灾点搬迁治理管理:管理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搬迁、工程治理情况数据。
灾点应急信息管理:利用网络技术,在预警信息发布后,对相关应急体系人员提供防灾指引,及时启动应急预案。
要求能形中标互沟通,提供应急信息上报、更新、维护,应急方案的发布实施。
防灾综合信息管理:管理和发布各级地质灾害防治部门发布的防灾快递、明传电报、防灾新闻、属地法律法规等信息。
统计报表:统计预警信息反馈表、灾情报告表、地质灾害一览表、灾害灾情汇总表、成功预报实例报表、隐患报告表、灾害治理情况一览表等报表。
地质灾害远程会商:结合视频会议系统,将灾害点图文数据、应急支持数据、预报预警数据及相关图象资料等通过视频会议系统同步发布,支持保存每位专家的会商意见和会商过程。
GPS定位跟踪显示:管理GPS设备资源,并提供GPS坐标实时传输到数据中心,结合图形动态显示所持GPS设备人员或车辆的路线轨迹,支持数据历史回放。
灾调基础数据管理:管理灾调基础数据,包括灾调表信息、防治规划、易发区图等信息。
地灾图形发布管理:发布灾点分布图、防治规划图、易发区分布图等图形,供行政管理人员查看。
图2-3地质灾害综合管理及应急指挥子系统数据交换子系统内、外数据交换:地质灾害预报预警及应急指挥系统内网系统和外网系统间的数据交换同步工具。
外部数据交换:涵盖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把水利、水文、气象等部门的过程雨量、预报雨量的数据传送到国土部门的服务器;二是把灾害预警结果传送给气象部门,供气象部门制作预报预警产品。
图2-4 数据交换子系统用例图3、系统非功能需求软件需求系统运行的软件环境主要有操作系统、WEB服务器、后台数据库和GIS服务器。
Windows操作系统具有友好的操作界面,整体易用性较好,选用Windows Server版本作为服务器操作系统。
WEB服务器采用+dotNet实现,后台数据库采用大型关系型数据库Oracle10g,GIS平台选用ESRI产品,空间数据库引擎采用ArcSDE ,WEB GIS软件采用ArcIMS ,企业级GIS服务器采用ArcGIS Server,前端软件包括ArcInfo 和ArcGIS Engine-Developer 。
硬件需求本系统的硬件需求主要要WEB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
其中WEB服务器采用IBM X3650M2机架式服务器(标配1个四核Intel Xeon X5560处理器,8MB共享三级缓存;6GB 内存),可以满足系统运行要求。
数据库服务器采用IBM X3650M2机架式服务器(标配2个四核Intel Xeon X5560处理器,8MB共享三级缓存;12GB内存),可以满足系统数据库运行要求。
三、系统总体功能1、总体架构图 3-1 系统体系架构图(1)在网络层上,以市国土资源广域网为主,以Internet外网网络和3G/GPRS无线网络为辅。
政府机关单位用户通过内网访问,未接入政务网的政府机关、社会用户和PDA系统用户通过互联网访问系统。
两个网络实行物理隔离,通过数据交换子系统(通过网络交换设备,如网闸等设备进行内外网交换)或手工方式实现数据交换。
(2)在数据层上,内网数据中心采用Oracle数据库+ 存储管理,按照统一的标准,对海量空间和属性数据管理,外网数据中心采用Oracle数据库存储,侧重于属性数据管理。
背景数据、规划与调查数据库、更新数据、地灾管理数据库等各类数据为核心提供业务系统运行所需的数据支撑。
(3)在业务层上,围绕业务建立并集成业务应用系统,开发地质灾害预报预警分析子系统、地质灾害综合管理及应急指挥子系统、PDA查询子系统。
(4)门户层:通过系统门户,采用CA认证、密码认证、电子印章等技术安全手段,实现地质灾害信息管理与监测预警系统统的网上安全访问,提提供地灾灾情上报、信息查询,发布地灾信息功能,等为社会各界、相关政府部门提供服务。
2、总体功能图3-2地质灾害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功能结构图灾点基本信息管理系统提供的地质灾害点其本信息管理功能主要用于对地质灾害点的基本情况进行管理及维护,包括:显示和维护本行政区内所有地质灾害点(包含隐患点)的数据库记录,包括行政区、统一编号、野外编码、类型、灾点名称、XY坐标值、地理位置、发现时间等信息;可以查看选定隐患点的特征信息,灾害级别、稳定状态、隐患规模、隐患级别、微地貌特征(坡高、坡度)、灾点处的岩土体特征、地下水汇水面积(km2)、地下水出露和变化情况(水位、泉流量、浑浊程度)、不稳定(潜在位移)土方量(m3)、灾点变形迹象(拉裂、下错、滑动等)等信息;获取隐患点危害信息。
威胁人数、威肋户数、威胁财产等信息;调出地灾分布图,并聚焦到图上该灾害点,获得隐患点位置信息;灾害点还可以关联多媒体文件及灾调表、图件信息等,包括平面图、剖面图、照片、录像等附件信息;发展趋势及防治措施等。
以及两卡(防灾明白卡、避险明白卡)的发布及维护、灾害信息反馈等信息。
灾情信息管理本功能是在地质灾害点基本信息的基础上,提供给用户,对灾害点发生的灾情进行维护、上报、管理的功能模块。
本功能提供录入表格,代用户对灾情信息的进行录入、编辑、数据维护等操作,并且可对信息进行查询检索。
除了文字信息,系统还支持多媒体信息的上传和导入,可将照片、音频、视频等信息上传到系统中,这样用户就可将在现场拍摄到的信息作为灾情信息的一部分上报了。
预警应急体系管理预警应急支持管理是利用数据库和GIS分析技术,根据预警分析结果,针对应急预案、灾害点及其周边信息和应急管理体系进行综合管理、分析,形成应急方案,为应急指挥提供专业技术支持。
灾点搬迁治理管理本功能是在地质灾害点基本信息的基础上,提供对地质灾害搬迁工程信息的管理。
系统提供搬迁工程的查询、检索功能,并将查询结果在页面的下部罗列出来,在该界面上还可进行新增、删除工程信息等操作。
主要内容包括:(1)实现对实际搬迁户数、人口、实际安置地点、搬迁实施起始时间;安置点评估、勘察、可研、设计、施工、监理文件、报告、图、表;资金总额、来源、使用情况等信息的管理。
(2)地质灾害点经过搬迁处置结束后,灾点状态将设为稳定,不再作为地质灾害隐患点处理。
在地质灾害点基本信息的基础上,实现对地质灾害治理信息的管理。
系统提供治理工程的查询、检索功能,并将查询结果在页面的下部罗列出来,在该界面上还可进行新增、删除工程信息等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