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效风力资源分布
我国风力发电场的分布情况
![我国风力发电场的分布情况](https://img.taocdn.com/s3/m/6688c1c82b160b4e777fcf58.png)
我国风力发电场的分布情况我国有效风能分布图根据图中国风力资源分布状况图,我国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以下地区:(1)三北(东北、华北、西北)地区丰富带,风能功率密度在200~300瓦/米2以上,有的可达500瓦/米2以上,如阿拉山口、达坂城、辉腾锡勒、锡林浩特的灰腾梁等、可利用的小时数在5000小时以上,有的可达7000小时以上.这一风能丰富带的形成,主要是由于三北地区处于中高纬度的地理位置有关.(2)东南沿海及附近岛屿包括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和海南等省(市)沿海近10 公里宽的地带,年风功率密度在200W/m2米以上.(3)内陆个别地区由于湖泊和特殊地形的影响,形成一些风能丰富点,如鄱阳湖附近地区和湖北的九宫山和利川等地区.(4)近海地区,我国东部沿海水深5米到20米的海域面积辽阔,按照与陆上风能资源同样的方法估测,10米高度可利用的风能资源约是陆上的3倍,即7亿多千瓦.根据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绘制的全国平均风功率密度分布图,中国陆地10m高度层的风能总储量为32.26亿KW,居世界第一位。
我国陆上实际可开发风能资源储量为2.53亿千瓦,近海风场的可开发风能资源是陆上3倍,则总的可开发风能资源约10亿千瓦。
也就是说,如果中国的风力资源开发60%,那么仅风能就可以支撑中国目前每年全部的电力需求。
中国的风电资源不仅丰富,而且分布基本均匀。
东南沿海及其岛屿、青藏高原、西北、华北、新疆、内蒙古和东北部分地区都属于风能储藏量比较丰富的地区,而甘肃、山东、苏北、皖北等地区也有相当大比例的风能资源可以有效利用。
我国陆地上从新疆、甘肃、宁夏到内蒙古,是一个大风力带;同时还有许多大风口,如张家口地区,鄱阳湖湖口地区、云南大理等。
这些为风能的集中开发利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到2008年底,中国的风电装机容量达到1200万千瓦,现在在全世界是位居第四位,装机容量近三年来是连续成倍增长。
如果按照现在这样的增长速度,到2010年底,可能会达到3000万千瓦。
世界及中国风能资源分布
![世界及中国风能资源分布](https://img.taocdn.com/s3/m/f12a8134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1b.png)
中国风资源பைடு நூலகம்布
中国风能资源较丰富省区10m
省区 内蒙古
风能资源 10;000kW
6178
省区 山东
风能资源 10;000kW
394
新疆
3433
江西
293
黑龙江
1723
江苏
238
甘肃
1143
广东
195
吉林
638
浙江
164
河北
612
福建
137
辽宁
606
海南
64
世界及中国风能资源分布
一 全球风资源总体介绍
地球上的风能资源十分丰富;根据相关资料统计;每年来自外层空 间的辐射能为1 5×1018kWh;其中的2 5%即3 8×1016kWh的能量被大气 吸收;产生大约4 3×l0l2kWh的风能;
地区
北美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
西欧 东欧和独联体
中东和北非 撒哈拉以南非洲
美国风资源分布图
南 美 洲
澳 洲
三 中国风资源分布状况
根据全国风能详查和评价结果;我国陆上50m高度年平均风功率密度大 于等于300瓦/平方米的风能资源理论储量为73亿千瓦; 风能资源丰富和较丰 富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两个大带里; 第一是三北东北 华北 西北地区丰富带; 第二是沿海及其岛屿地丰富带; 另外在一些地区由于湖泊和特殊地形的影响; 风能也较丰富;成为内陆风能丰富地区;
30
4188
20
1056
11
243
6
29143
27
风能资源受地形 的影响较大;世界风能 资源多集中在沿海和 开阔大陆的收缩地带;
8级以上的风能 高值区主要分布于南 半球中高纬度洋面和 北半球的北大西洋 北
光照和风力分布的特点
![光照和风力分布的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3744a2cf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86.png)
光照和风力分布的特点
我国的光照资源(日照时数)分布不均,东南少,西北多。
我国风能资源比较丰富的区域主要有三个地区。
第一个地区是“东南沿海地区”,我国拥有漫长的大陆海岸线,海岸线长度超过1.8万千米,东南沿海地区冬夏季风都十分明显,同时又有海陆风的影响,沿海地区特别是海面阻力很小,风力十分强劲。
我国沿海海面拥有丰富的风能资源,是建设海上风电场的理想区域。
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也很大。
第二个地区是“东北和西北地区”,我国东北地区的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的西部地区,以及西北地区的内蒙古全境,加上新疆的东部地区,是我国风能资源最为丰富的区域。
这一地区靠近我国冬季风的策源地,也就是靠近“亚洲高压”,冬半年风力强劲。
同时这一地区的地形以高原地形为主,内蒙古高原是主要的地形单元,加上地广人稀,是我国建设风电场的理想区域,也是目前我国风电发展的重点区域。
这一地区靠近我国能源主要的消费市场,比如我国的华北地区。
第三个地区是“青藏地区西北部”,这一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西北部地区,地势海拔高而且平坦,气候十分干旱,地表植被稀疏,对风力的阻挡较弱,风力较为强劲。
但是青藏地区由于海拔高,大气十分稀薄,风能的能量密度较低,利用难度较大。
风力资源在能源开发中的地理分布
![风力资源在能源开发中的地理分布](https://img.taocdn.com/s3/m/d2060d85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5d.png)
风力资源在能源开发中的地理分布一、引言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成为各国共同关注的焦点。
风力能作为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具有广泛的分布区域和巨大的潜力。
本文将探讨风力资源在能源开发中的地理分布情况。
二、亚洲地区亚洲地区是全球最主要的能源消费地区之一,而风能在其中的开发和利用处于相对较早的阶段。
根据研究数据显示,亚洲地区的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中国、印度、韩国和日本等国家。
其中,中国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风能资源,特别是东北地区和青海地区具有巨大的风力潜力,已经成为全球风力发电的重要基地之一。
三、欧洲地区欧洲地区是全球风力能开发的领头羊,世界上第一个商业化的风力发电厂就坐落在丹麦。
欧洲各国具有相对稳定的风能资源,尤其是北欧国家和英国地区。
荷兰、瑞典和德国等国家也积极开展风力发电项目,利用风力资源满足本国能源需求,并通过输电线路将部分电力出口至周边国家,实现能源互联互通。
四、北美地区北美地区是全球风力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美国是世界上风力发电装机容量最大的国家,特别是在德州和明尼苏达等地拥有巨大的风能资源。
加拿大也在积极开展风力发电建设,特别是在艾伯塔省和安大略省等地区。
五、拉美地区拉美地区也拥有丰富的风能资源,特别是在巴西、墨西哥和智利等国家。
巴西已经成为拉美地区风力发电的领导者,通过积极引进先进的风力发电技术,满足了国内能源需求,并将部分电力出口至周边国家。
墨西哥和智利也在风力发电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六、非洲地区非洲地区的风力资源较为分散,但也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
尤其是位于非洲东海岸的肯尼亚和埃塞俄比亚等国家,以及南非和摩洛哥等国家都拥有丰富的风能资源。
这些国家已经在风力发电领域取得了积极的成果,并逐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七、亟待解决的问题虽然风力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分布广泛,但是在风力发电项目的规划和建设过程中,仍然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例如,风力资源密集的地区通常位于偏远山区或海洋,对输电线路的建设提出了挑战;同时,风能的不稳定性也存在一定的风险,需要通过储能技术等方案来解决。
世界及中国风能资源分布
![世界及中国风能资源分布](https://img.taocdn.com/s3/m/8129540152ea551810a68743.png)
北美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 西欧 东欧和独联体 中东和北非
撒哈拉以南非洲 太平洋地区 (中国) 中亚和南亚
19339 18482 4742 23049
7876 3310 1968 6783 2566
2209 4188 1056 243
41 18 42 29 32
世界及中国风能资源分布
一、全球风资源总体介绍
地球上的风能资源十分丰富,根据相关资料统计,每年来自外层 空间的辐射能为1.5×1018kWh,其中的2.5%即3.8×1016kWh的能量被 大气吸收,产生大约4.3×l0l2kWh的风能。
全球风能资源分布
地区 陆地面积(km2) 风力为3~7级所占的 风力为3~7级所占的 面积(km2) 面积比例(%)
全球陆上年平均风速分布图
二、全球区域风资源分布
欧洲 欧洲是世界风能利用最 发达的地区,其风资源非 常丰富。欧洲沿海地区风 资源最为丰富,主要包括 英国和冰岛沿海、西班牙、 法国、德国和挪威的大西 洋沿海,以及波罗的海沿 海地区,其年平均风速可 达9m/s以上。整个欧洲大 陆,除了伊比利亚半岛中 部、意大利北部、罗马尼 亚和保加利亚等部分东南 欧地区以及土耳其地区以 外(该区域风速较小,在 4至5m/s以下),其他大 部分地区的风速都较大, 基本在6至7m/s以上。
亚 洲
非 洲
中北美洲 北美洲地形开阔平 坦,其风资源主要分 布于北美大陆中东部 及其东西部沿海以及 加勒比海地区。美国 中部地区,地处广袤 的北美大草原,地势 平坦开阔,其年平均 风速均在7m/s以上, 风资源蕴藏量巨大, 开发价值很大。北美 洲东西部沿海风速达 到9m/s,加勒比海地 区岛屿众多,大部分 沿海风速均在7m/s以 上,风能储量也十分 巨大。
风能资源分布的地理分析
![风能资源分布的地理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729e54e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379bf6c.png)
风能资源分布的地理分析在当今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背景下,可再生能源备受关注。
其中,风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形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利用。
然而,风能资源分布的地理分析对于风能的利用和开发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风能资源分布的地理特点进行分析与解读,以期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全球风能资源分布特点风能的分布受到地球环境、地形地貌、季节变化以及地理位置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全球范围内,风能资源的分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风能资源呈现地域差异性由于地球环境的复杂性,风能资源在地球各个地域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
比如,海洋地区由于受到洋流、海气交互作用等因素的影响,相对于内陆地区具有更高的风速和更强的风力资源。
而沿海地区则受到海陆风的影响,风能资源丰富。
此外,高山地区和山谷地区由于地形起伏复杂,山风效应的存在使得局部风能资源丰富。
2. 纬度和季节对风能资源分布的影响纬度和季节也是影响风能资源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常情况下,赤道附近和中高纬度地区的风能资源较为丰富,而副热带地区的风能资源较为稀缺。
此外,季节的变化也会对风能资源的分布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在季风气候区,夏季风和冬季风的交替使得风能资源具有较明显的季节变化。
3. 地表类型和地形地貌对风能资源利用的限制地表类型和地形地貌也对风能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带来一定限制。
例如,沙漠和高温地区由于缺乏植被覆盖和地表水汽含量低,风能资源相对较少。
在地形地貌方面,山地地区由于狭长的山谷和陡峭的山坡,对于风能的利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而平原地区和海洋地区则更易于风能资源的开发。
二、中国风能资源分布的地理特点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其风能资源分布也呈现出一定的地理特点。
1. 东部沿海地区风能资源丰富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风能资源较为丰富,主要受到东亚季风和海陆风的影响。
这片地区的风能潜力巨大,如冬季的黄海风电和夏季的东海风电,具备较高的风能开发价值。
2. 西北和西南地区风能资源较为丰富西北和西南地区由于地形起伏、山地和高原的存在,风能资源相对较为丰富。
我国风力发电场地分布情况
![我国风力发电场地分布情况](https://img.taocdn.com/s3/m/ccdbc9730066f5335a81215a.png)
我国风力发电场的分布情况我国有效风能分布图根据图中国风力资源分布状况图,我国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以下地区:(1)三北(东北、华北、西北)地区丰富带,风能功率密度在200~300瓦/米2以上,有的可达500瓦/米2以上,如阿拉山口、达坂城、辉腾锡勒、锡林浩特的灰腾梁等、可利用的小时数在5000小时以上,有的可达7000小时以上、这一风能丰富带的形成,主要就是由于三北地区处于中高纬度的地理位置有关、(2)东南沿海及附近岛屿包括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与海南等省(市)沿海近10 公里宽的地带,年风功率密度在200W/m2米以上、(3)内陆个别地区由于湖泊与特殊地形的影响,形成一些风能丰富点,如鄱阳湖附近地区与湖北的九宫山与利川等地区、(4)近海地区,我国东部沿海水深5米到20米的海域面积辽阔,按照与陆上风能资源同样的方法估测,10米高度可利用的风能资源约就是陆上的3倍,即7亿多千瓦、根据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绘制的全国平均风功率密度分布图,中国陆地10m高度层的风能总储量为32、26亿KW,居世界第一位。
我国陆上实际可开发风能资源储量为2、53亿千瓦,近海风场的可开发风能资源就是陆上3倍,则总的可开发风能资源约10亿千瓦。
也就就是说,如果中国的风力资源开发60%,那么仅风能就可以支撑中国目前每年全部的电力需求。
中国的风电资源不仅丰富,而且分布基本均匀。
东南沿海及其岛屿、青藏高原、西北、华北、新疆、内蒙古与东北部分地区都属于风能储藏量比较丰富的地区,而甘肃、山东、苏北、皖北等地区也有相当大比例的风能资源可以有效利用。
我国陆地上从新疆、甘肃、宁夏到内蒙古,就是一个大风力带;同时还有许多大风口,如张家口地区,鄱阳湖湖口地区、云南大理等。
这些为风能的集中开发利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到2008年底,中国的风电装机容量达到1200万千瓦,现在在全世界就是位居第四位,装机容量近三年来就是连续成倍增长。
[转载]中国的风能资源区域划分(图)
![[转载]中国的风能资源区域划分(图)](https://img.taocdn.com/s3/m/52f3d6d1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57.png)
[转载]中国的风能资源区域划分(图)原⽂地址:中国的风能资源区域划分(图)作者:华夏风电中国的风能资源区域划分(图)1、东南沿海及其岛屿,为我国最⼤风能资源区这⼀地区,有效风能密度⼤于、等于200W/m2的等值线平⾏于海岸线,沿海岛屿的风能密度在300W/m2以上,有效风⼒出现时间百分率达80~90%,⼤于、等于8 m/s的风速全年出现时间约7000~8000h,⼤于、等于 6 m/s的风速也有4000 h左右。
但从这⼀地区向内陆,则丘陵连绵,冬半年强⼤冷空⽓南下,很难长驱直下,夏半年台风在离海岸50km时风速便减少到68%。
所以,东南沿海仅在由海岸向内陆⼏⼗公⾥的地⽅有较⼤的风能,再向内陆则风能锐减。
在不到100km的地带,风能密度降⾄50W/m2以下,反为全国风能最⼩区。
但在福建的台⼭、平潭和浙江的南麂、⼤陈、嵊泗等沿海岛屿上,风能却都很⼤。
其中台⼭风能密度为534.4W/m2,有效风⼒出现时间百分率为90%,⼤于、等于3 m/s的风速全年累积出现7905h。
换⾔之,平均每天⼤于、等于3 m/s的风速有21.3h,是我国平地上有记录的风能资源最⼤的地⽅之⼀。
2、内蒙古和⽢肃北部,为我国次⼤风能资源区这⼀地区,终年在西风带控制之下,⽽且⼜是冷空⽓⼊侵⾸当其冲的地⽅,风能密度为200~300W/m2,有效风⼒出现时间百分率为70%左右,⼤于、等于3 m/s的风速全年有5000h以上,⼤于、等于6m/s的风速在2000h以上,从北向南逐渐减少,但不象东南沿海梯度那么⼤。
风能资源最⼤的虎勒盖地区,⼤于、等于3 m/s和⼤于、等于6m/s的风速的累积时数,分别可达7659h和4095h。
这⼀地区的风能密度,虽较东南沿海为⼩,但其分布范围较⼴,是我国连成⼀⽚的最⼤风能资源区。
3、⿊龙江和吉林东部以及辽东半岛沿海,风能也较⼤风能密度在200W/m2以上,⼤于、等于3m/s和6m/s的风速全年累积时数分别为5000~7000h和3000h。
中国风能分布
![中国风能分布](https://img.taocdn.com/s3/m/8c0ae911f18583d049645938.png)
2
在沿海每年夏秋季节都可受到热带气旋的影响,当热带气旋风速达到 8 级 (17.2m/s)以上时,称为台风。台风是一种直径 1000km 左右的圆形气旋,中心 气压极低,台风中心 0-30km 范围内是台风眼,台风眼中天气较好,风速很小。 在台风眼外壁天气最为恶劣,最大破坏风速就出现在这个范围内,所以一般只要 不是在台风正面直接登陆的地区,风速一般小于 10 级(26m/s),它的影响平均 有 800~1000km 的直经范围,每当台风登陆后我国沿海可以产生一次大风过程, 而风速基本上在风力机切出风速范围之内。是一次满发电的好机会。
R' = 0.785R/10 = 2.53 亿 kW。
4
夏季(6~8 月)东亚地面气压分布开势与冬季完全相反。这时中、高纬度的 蒙古高压向北退缩的已不清楚,相反地印度低压继续发展控制了亚州大陆,为全 年最盛的季节。大平洋副热带高压等时也向北扩展和向大陆西伸。可以说东亚大 陆夏季的天气气候变化基本上受这两个环流系统的强弱和相互作用所制约。
随着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西伸北跳,我国东部地区均可受到它的影响,在此 高压的西部为东南气流和西南气流带来了丰富的降水,但由于高、低压间压差小, 风速不大,夏季是全国全年风速最小的季节。
在春季这几种气流在我国频繁的交绥。春季是我国气旋活动最多的季节,特 别是我国东北及内蒙一带气旋活动频繁,造成内蒙和东北的大风和沙暴天气。同 样地江南气旋活动也较多,但造成的却是春雨和华南雨季。这也是三北地区风资 源较南方丰富的一个主要的原因。全国风向已不如冬季风那样稳定少变,但仍以 偏北风占优势,但风的偏南分量显著的增加。
< 1500-350
最新我国风力发电场地分布情况
![最新我国风力发电场地分布情况](https://img.taocdn.com/s3/m/93e5a540d4d8d15abf234ea2.png)
我国风力发电场的分布情况我国有效风能分布图根据图中国风力资源分布状况图,我国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以下地区:(1)三北(东北、华北、西北)地区丰富带,风能功率密度在200~300瓦/米2以上,有的可达500瓦/米2以上,如阿拉山口、达坂城、辉腾锡勒、锡林浩特的灰腾梁等、可利用的小时数在5000小时以上,有的可达7000小时以上.这一风能丰富带的形成,主要是由于三北地区处于中高纬度的地理位置有关.(2)东南沿海及附近岛屿包括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和海南等省(市)沿海近10 公里宽的地带,年风功率密度在200W/m2米以上.(3)内陆个别地区由于湖泊和特殊地形的影响,形成一些风能丰富点,如鄱阳湖附近地区和湖北的九宫山和利川等地区.(4)近海地区,我国东部沿海水深5米到20米的海域面积辽阔,按照与陆上风能资源同样的方法估测,10米高度可利用的风能资源约是陆上的3倍,即7亿多千瓦.根据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绘制的全国平均风功率密度分布图,中国陆地10m高度层的风能总储量为32.26亿KW,居世界第一位。
我国陆上实际可开发风能资源储量为2.53亿千瓦,近海风场的可开发风能资源是陆上3倍,则总的可开发风能资源约10亿千瓦。
也就是说,如果中国的风力资源开发60%,那么仅风能就可以支撑中国目前每年全部的电力需求。
中国的风电资源不仅丰富,而且分布基本均匀。
东南沿海及其岛屿、青藏高原、西北、华北、新疆、内蒙古和东北部分地区都属于风能储藏量比较丰富的地区,而甘肃、山东、苏北、皖北等地区也有相当大比例的风能资源可以有效利用。
我国陆地上从新疆、甘肃、宁夏到内蒙古,是一个大风力带;同时还有许多大风口,如张家口地区,鄱阳湖湖口地区、云南大理等。
这些为风能的集中开发利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到2008年底,中国的风电装机容量达到1200万千瓦,现在在全世界是位居第四位,装机容量近三年来是连续成倍增长。
如果按照现在这样的增长速度,到2010年底,可能会达到3000万千瓦。
全国风力发电厂分布情况
![全国风力发电厂分布情况](https://img.taocdn.com/s3/m/6be9f22c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a2.png)
全国风力发电厂分布情况
全国风力发电厂分布情况较为分散,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西北地区和华北地区。
具体分布情况如下:
1. 沿海地区:沿海地区具有较为适宜的风能资源,因此分布有较多的风力发电厂。
主要包括东北地区的辽宁、山东、河北等省份,以及东南沿海地区的福建、广东等省份。
2. 西北地区:西北地区的草原、戈壁和沙漠地带拥有广阔的风能资源,被认为是中国最适合建设风电的地区之一。
主要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省份。
3. 华北地区:华北地区由于其开阔的平原地貌和较强的风力资源,也拥有相对较多的风力发电厂。
主要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等省份。
此外,其他地区如东北地区的黑龙江、吉林等省份,中部地区的湖南、湖北等省份以及西南地区的四川、云南等省份也有少量的风力发电厂分布。
总体而言,风力发电厂分布面广,但仍然存在地区不均衡的情况。
中国风能资源概况
![中国风能资源概况](https://img.taocdn.com/s3/m/c3c9cbfa0242a8956bece4ed.png)
中国风能资源概况2007-10-9 23:29:10 世界风力发电网信息中心我国幅员辽阔,海岸线长,风能资源比较丰富。
据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估算,全国平均风功率密度为100W/m2,风能资源总储量约32.26亿kW,可开发和利用的陆地上风能储量有2.53亿kW(依据陆地上离地10m高度资料计算),海上可开发和利用的风能储量有7.5亿kW。
中国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及附近岛屿,新疆、内蒙古和甘肃走廊、东北、西北、华北和青藏高原等部分地区,每年风速在3m /s 以上的时间近4000小时左右,一些地区年平均风速可达7m/s以上,具有很大的开发利用价值。
我国面积广大,地形地貌复杂,故而风能资源状况及分布特点随地形、地理位置不同而有所不同,据此可将风能资源划分为四个区域(包括海上建设的风电场)。
(1) 北部(东北、华北、西北)地区风能较丰富带风功率密度在200~300W/m2以上,有的可达500W/m2以上,如阿拉山口、达坂城、辉腾锡勒、锡林浩特的灰腾梁、承德围场等,可利用的小时数在5000小时以上,有的可达7000小时以上。
这一风能较丰富带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北部地区处于中高纬度的地理位置。
由于欧亚大陆面积广大,北部地区气温又低,是北半球冷高压活动最频繁的地区,而我国地处欧亚大陆东岸,正是冷高压南下必经之路。
北部地区是冷空气入侵我国的前沿,在冷锋(冷高压前锋)过境时,在冷锋后面200km附近经常可出现6~10级(10.8~24.4m/s)大风。
对风能资源利用来说,就是可以有效利用的高质量大风。
这一地区的风能密度,虽较东南沿海为小,但其分布范围较广,是我国连成一片的最大风能资源区。
(2) 沿海及其岛屿地区风能丰富带沿海及其岛屿风能丰富带,年有效风功率密度在200W/m2以上,风功率密度线平行于海岸线,沿海岛屿风功率密度在500W/m2以上,如台山、平潭、东山、南鹿、大陈、嵊泗、南澳、马祖、马公、东沙等,可利用小时数约在7000~8000小时。
中国风力资源的分布
![中国风力资源的分布](https://img.taocdn.com/s3/m/df29ae18e518964bce847c24.png)
中国风力资源的分布摘要: 我国面积广大,地形条件复杂,风能资源状况及分布特点随地形、地理位置不同而有所不同。
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及附近岛屿以及北部地区,另外,内陆也有个别风能丰富点,且海上风能资源也非常丰富。
根据中国风力...我国面积广大,地形条件复杂,风能资源状况及分布特点随地形、地理位置不同而有所不同。
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及附近岛屿以及北部地区,另外,内陆也有个别风能丰富点,且海上风能资源也非常丰富。
根据中国风力资源分布状况图,我国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以下地区:(1)北部(东北、华北、西北)地区风能丰富带北部(东北、华北、西北)地区风能丰富带包括东北三省、河北、内蒙古、甘肃、青海、西藏和新疆等省/自治区近200km 宽的地带。
(2)沿海及其岛屿地区风能丰富带冬春季的冷空气、夏秋的台风,都能影响到沿海及其岛屿,加上台湾海峡狭管效应的影响,东南沿海及其岛屿是我国风能最佳丰富区。
沿海地区经济发达,沿海及其岛屿地区风能资源丰富,风电场接入系统方便,与水电具有较好的季节互补性。
然而沿海岸的土地大部份已开发成水产养殖场或建成防护林带,可以安装风电机组的土地面积有限。
(3)内陆风能丰富点在内陆一些地区由于湖泊和特殊地形的影响,形成一些风能丰富点,如鄱阳湖附近地区和湖北的九宫山和利川等地区。
(4)海上风能丰富区我国海上风能资源丰富,东部沿海水深2m 到15m 的海域面积辽阔,按照与陆上风能资源同样的方法估测,10m 高度可利用的风能资源约是陆上的3倍,即7 亿多kW,而且距离电力负荷中心很近。
随着海上风电场技术的发展成熟,经济上可行,将会成为重要的可持续能源。
我国风力资源十分丰富,但其分布与电力需求存在着不匹配的情况。
东南沿海地区电力需求大,风电场接入方便,但沿海土地资源紧张,可用于建设风电场的面积有限。
广大的三北地区风力资源丰富和可建设风电场的面积较大,但其电网建设相对薄弱,且电力需求相对较小,需要将电力输送到较远的电力负荷中心。
中国风能分布及风电
![中国风能分布及风电](https://img.taocdn.com/s3/m/71ce74331a37f111f0855b29.png)
1风能资源中国风能资源丰富,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发展潜力巨大。
据最新风能资源普查初步统计成果,中国陆上离地10 m高度风能资源总储量约43. 5亿kW ,居世界第1位。
其中,技术可开发量为2. 5亿kW ,技术可开发面积约20万km ,此外,还有潜在技术可开发量约7 900万kW。
另外,海上10 m高度可开发和利用的风能储量约为7. 5亿kW。
全国10 m高度可开发和利用的风能储量超过10亿kW,仅次于美国、俄罗斯居世界第3位。
陆上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三北地区(东北、华北、西北)、东南沿海及附近岛屿。
1. 1“三北”(东北、华北、西北)地区风能丰富带包括东北三省、河北、内蒙古、甘肃、青海、西藏和新疆等省/自治区近200 km宽的地带,风功率密度在200~300 W /m 2以上,有的可达500 W /m 2以上,可开发利用的风能储量约2亿kW ,占全国可利用储量的80%。
另外,该地区风电场地形平坦,交通方便,没有破坏性风速,是中国连成一片的最大风能资源区,有利于大规模开发风电场。
但是,建设风电场时应注意低温和沙尘暴的影响,有的地方联网条件差,应与电网统筹规划发展。
1. 2东南沿海地区风能丰富带东南沿海受台湾海峡的影响,每当冷空气南下到达海峡时,由于峡管效应使风速增大。
冬春季的冷空气、夏秋的台风,都能影响到沿海及其岛屿,是中国风能最佳丰富区。
中国有海岸线约1 800 km,岛屿6 000多个,是风能大有开发利用前景的地区。
沿海及其岛屿风能丰富带,年有效风功率密度在200 W /m2以上,风功率密度线平行于海岸线,沿海岛屿风功率密度在500 W /m2以上,如台山、平潭、东山、南麂、大陈、嵊泗、南澳、马祖、马公、东沙等,年有效风速(4~25 m /s)时数约在7 000~8 000h。
2这一地区特别是东南沿海,由海岸向内陆是丘陵连绵,风能丰富地区仅在距海岸50 km之内。
1. 3内陆局部风能丰富区在2个风能丰富带之外,风功能密度一般在100W/m 2以下,年有效风速( 4~25 m /s)时数在3 000 h以下。
中国风能资源储量与分布
![中国风能资源储量与分布](https://img.taocdn.com/s3/m/8a033f4777232f60ddcca184.png)
德意志银行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预计,全球风电 发展正在进入一个迅速扩张的阶段,风能产业将保 持每年20%的增速,到2015年时,该行业总产值将增 至目前水平的5倍。 从目前的技术成熟度和经济可行性来看,风能 最具竞争力。
海上有丰富的风能资源和广阔平坦的区域,使得近海风力发电技术成为近 来研究和应用的热点。多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在近海风力发电场的商业化运行 是国内外风能利用的新趋势。随着风力发电的发展,陆地上的风机总数已经趋 于饱和,海上风力发电场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点。海上发电是近年来国际风力 发电产业发展的新领域,是“方向中的方向”。
风能最为一种安全可靠的、无污染的新能源,日 益受到国际上风能资源丰富的国家和地区的重视 和大规模发展,成为近年来世界上发展最快的能 源工业。 我国风能资源丰富和比较丰富的地区,一是东南 沿海及其岛屿;二是三北地区(东北、华北、和 西北的总称)地区。新疆达坂城、内蒙古和广东 南澳等风电场的装机容量都已分别超过5万千瓦, 占全国的50%以上。
地球表面大量空气流动所产生 的动能。由于地面各处受太阳辐照 后气温变化不同和空气中水蒸气的 含量不同,因而引起各地气压的差 异,在水平方向高压空气向低压地 区流动,即形成风。风能资源决定 于风能密度和可利用的风能年累积 小时数。风能密度是单位迎风面积 可获得的风的功率,与风速的三次 方和空气密度成正比关系。据估算, 全世界的风能总量约1300亿千瓦, 中国的风能总量约16亿千瓦。
根据中国风力资源分布表(分5类地区),请你撰写一份文档。
![根据中国风力资源分布表(分5类地区),请你撰写一份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4298f964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db.png)
根据中国风力资源分布表(分5类地区),请你撰写一份文档。
根据中国风力资源分布表(分5类地区),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在风力资源方面具有丰富的潜力。
本文档将就中国不同地区的风能资源进行分析和评估。
首先,我们将了解中国风力资源分布的五个类别区域。
这五个类别分别是:极好、优良、中等、一般和较差。
这些分类是基于中国不同地区的平均风能密度。
在极好区域,风能资源非常丰富。
这些地区通常是山区或海岸线附近,有良好的地形和气候条件,使得风力发电成为一个可行的选择。
这些地区的风能密度在500瓦特/平方米以上。
优良区域的风能资源相对较高。
这些地区通常是高地或丘陵地带,具有较好的地形特征以及适宜的气候条件。
这些地区的风能密度在400-500瓦特/平方米之间。
中等区域的风能资源一般。
这些地区通常是平原或半山地带,虽然风力资源不如极好或优良区域丰富,但仍具备一定的风能开发潜力。
这些地区的风能密度在300-400瓦特/平方米之间。
一般区域的风能资源较为有限。
这些地区通常是平原或内陆地区,风力资源相对较弱,不太适合进行大规模的风能利用。
这些地区的风能密度在200-300瓦特/平方米之间。
最后,较差区域的风能资源非常有限。
这些地区通常是内陆或人口密集区域,地形和气候条件限制了风能的利用。
这些地区的风能密度在200瓦特/平方米以下。
综上所述,中国的风力资源分布广泛,从极好到较差不等。
根据不同地区的风能状况,我们可以制定适合的风能开发策略。
在拥有丰富风能资源的地区,可以重点发展大型风力发电项目;在风能资源相对较低的地区,可以考虑其他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综合考虑,中国在风能开发方面仍然具有巨大的潜力和机会。
谢谢阅读本文档,希望能帮助您了解中国风力资源的分布与评估。
世界及中国风能资源分布
![世界及中国风能资源分布](https://img.taocdn.com/s3/m/58f7ad592e3f5727a5e962d2.png)
中亚地 • 草原,大部分地区都在6至7m/s,蕴含的风能十分丰富 区 阿拉伯 • 沙漠大部分地区都在6至7m/s 半岛及 其沿海
亚 洲
蒙古高 • 风速能达到9m/s,但空气密度低,风功率密度很低 原 南亚次 • 风速均在6至7m/s以上,气候复杂多变,不利于风能开发 大陆沿 海 亚洲东 • 风速均在6至7m/s以上,甚至部分区域的风速甚至达到8到9m/s。地震台风海啸等自然灾 部及其 害较多,不利于风能开发 沿海地 区
世界及中国风能资源分布
一、全球风资源总体介绍
地球上的风能资源十分丰富,根据相关资料统计,每年来自外层 空间的辐射能为1.5×1018kWh,其中的2.5%即3.8×1016kWh的能量被 大气吸收,产生大约4.3×l0l2kWh的风能。
全球风能资源分布
地区 陆地面积(km2) 风力为3~7级所占的 风力为3~7级所占的 面积(km2) 面积比例(%)
加 勒 比 海 地 区 岛 屿 沿 海
南 美 洲 智 利 和 阿 根 廷 沿 海
非 洲 南 端 沿 海
南美洲中 部的东海 岸、南亚 次大陆沿 海以及东 南亚沿海
赤道地区 的大陆沿 海:中美 洲的西海 岸、非洲 中部的大 西洋沿海 以及印度 尼西亚沿 海
二、全球区域风资源分布
欧洲 欧洲是世界风能利用最 发达的地区,其风资源非 常丰富。欧洲沿海地区风 资源最为丰富,主要包括 英国和冰岛沿海、西班牙、 法国、德国和挪威的大西 洋沿海,以及波罗的海沿 海地区,其年平均风速可 达9m/s以上。整个欧洲大 陆,除了伊比利亚半岛中 部、意大利北部、罗马尼 亚和保加利亚等部分东南 欧地区以及土耳其地区以 外(该区域风速较小,在 4至5m/s以下),其他大 部分地区的风速都较大, 基本在6至7m/s以上。
中国大陆风资源分布统计
![中国大陆风资源分布统计](https://img.taocdn.com/s3/m/f714d2f06529647d2728529c.png)
中国大陆风资源分布统计简介1.中国大陆风资源总体介绍中国幅员辽阔,海岸线长,风能资源丰富。
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和2004-2005年,中国气象局分别组织了第二次和第三次全国风能资源普查,得出中国陆地10m高度层风能资源的理论值,可开发储量分别为32.26亿kW和43.5亿kW、技术可开发量分别为2.53亿kW和2.97亿kW的结论。
此外,2003-2005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组织国际研究机构,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开展了风能资源评价的研究,得出中国陆地上离地面50m高度层风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可以达到14亿kW的结论。
2006年国家气候中心也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中国风能资源进行评价,得到的结果是:在不考虑青藏高原的情况下,全国陆地上离地面10m高度层风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为25.48亿kW,大大超过第三次全国风能资源普查的数据[1]。
根据第三次风能资源普查结果,中国技术可开发(风能功率密度在150W/m2及其以上)的陆地面积约为20万km2。
考虑风电场中风电机组的实际布置能力,按照低限3MW/km2、高限5MW/km2计算,陆上技术可开发量为6亿~10亿kW。
根据《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报告》,中国大陆沿岸浅海0~20m等深线的海域面积为15.7万km2。
2002年中国颁布了《全国海洋功能区划》,对港口航运、渔业开发、旅游以及工程用海区等作了详细规划。
如果避开上述这些区域,考虑其总量10%~20%的海面可以利用,风电机组的实际布置按照5MW/km2计算,则近海风电装机容量为1亿~2亿kW。
综合来看,中国可开发的风能潜力巨大,陆上加海上的总量有7亿~12亿kW,风电具有成为未来能源结构中重要组成部分的资源基础[2]。
但是由于我国国土面积广大,地形地貌十分复杂,故而风能资源状况及分布特点随地形、地理位置不同而有所不同。
本文将借助Interface Vortex在线分析软件对我国的风速分布状况进行大致的统计说明,以作为今后风资源开发利用的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有效风力资源分布调查
中国风力资源十分丰富。
根据国家气象局的资料,我国离地10米高的风能资源总储量约32.26亿千瓦,其中可开发和利用的陆地上风能储量有2.53亿kW,50米高度的风能资源比10米高度多1倍,约为5亿多kW。
近海可开发和利用的风能储量有7.5亿kW。
中国有效风能分布图
根据图中国风力资源分布状况图,我国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以下地区:
(1)三北(东北、华北、西北)地区丰富带,风能功率密度在200~300瓦/米2以上,有的可达500瓦/米2以上,如阿拉山口、达坂城、辉腾锡勒、锡林浩特的灰腾梁等、可利用的小时数在5000小时以上,有的可达7000小时以上。
这一风能丰富带的形成,主要是由于三北地区处于中高纬度的地理位置有关。
(2)东南沿海及附近岛屿包括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和海南等省(市)沿海近10公里宽的地带,年风功率密度在200W/m2米以上。
(3)内陆个别地区由于湖泊和特殊地形的影响,形成一些风能丰富点,如鄱阳湖附近地区和湖北的九宫山和利川等地区。
(4)近海地区,我国东部沿海水深5米到20米的海域面积辽阔,按照与陆上风能资源同样的方法估测,10米高度可利用的风能资源约是陆上的3倍,即7亿多千瓦。
我国风力资源分布与电力需求存在不匹配的情况。
东南沿海地区电力需求大,风电场接入方便,但沿海土地资源紧张,可用于建设风电场的面积有限。
广大的三北地区风力资源丰富和可建设风电场的面积较大,但其电网建设相对薄弱,且电力需求相对较小,需要将电力输送到较远的电力负荷中心。
海上风电资源丰富且距离电力负荷中心很近。
随着海上风电场技术的发展成熟,经济上可行,发展前景势必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