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
城管数字化管理工作计划

一、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管理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为了提高城市管理效率,提升城市品质,实现精细化管理,我们特制定以下城管数字化管理工作计划。
二、工作目标1. 构建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实现城市管理数据化、智能化。
2. 提高城市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3. 优化城市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4. 增强城市管理透明度,提高公众满意度。
三、工作内容1. 平台建设(1)完善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实现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展示等功能。
(2)整合各部门资源,实现数据共享,打破信息孤岛。
(3)开发移动端应用,方便管理人员和公众随时查看和管理信息。
2. 数据采集(1)建立城市基础数据库,包括地理信息、人口信息、设施信息等。
(2)利用无人机、摄像头等设备,对城市环境进行实时监控,采集数据。
(3)鼓励公众参与,通过举报、投诉等方式,收集城市管理问题信息。
3. 数据分析与应用(1)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城市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和潜在问题。
(2)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对城市管理进行预测和预警。
(3)根据分析结果,制定针对性的城市管理策略和措施。
4. 问题处理(1)建立问题处理机制,明确问题接收、处理、反馈流程。
(2)根据问题类型,分配责任部门,确保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3)对处理结果进行跟踪和评估,不断优化问题处理流程。
5. 宣传与培训(1)加强数字化城市管理知识的宣传,提高公众对数字化城市管理的认知度和参与度。
(2)对管理人员进行数字化城市管理培训,提升其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
四、工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数字化城市管理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监督指导工作。
2. 加大资金投入确保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的资金需求,为平台建设、设备采购、人员培训等提供保障。
3. 强化队伍建设选拔和培养一批具备数字化管理能力和素质的专业人才。
4. 创新管理模式积极探索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
五、工作进度1. 第一阶段(2023年1月-3月):完成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搭建,开展数据采集和初步分析。
建设部关于推广北京市东城区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的意见-

建设部关于推广北京市东城区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的意见正文:----------------------------------------------------------------------------------------------------------------------------------------------------建设部关于推广北京市东城区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的意见各省、自治区建设厅,北京、重庆市市政管委,上海市建委,天津市市容委,新疆建设兵团建设局:北京市东城区在城市管理中,依托数字城市技术,创建了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
新模式通过实行“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和“城市部件管理法”,使城市管理的区域精细化,管理部件的内容数字化、管理事件的处置精确化;通过建立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和城市综合管理委员会,创建了管理与监督职能相分离的新型城市管理体制,使城市管理系统结构更加科学合理,提高了城市管理水平和城市运行效率。
现就推广北京市东城区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提出如下意见:一、推广工作的重要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建设取得了快速发展,城市基础设施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环境不断改善。
为适应城市建设快速发展的需要,各城市从城市管理的体制、机制、方式等各个方面进行了探索,但一些城市管理的水平还不高,并在各部门之间职责不清、职能交叉,管理方式粗放,管理效率不高等问题。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进一步加强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不断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和社会稳定。
城市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社会公共利益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关系到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创新城市管理体制和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是建设和谐社会对城市管理工作的要求。
北京市东城区通过创建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及时发现和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维护群众利益,为人民群众创造安居乐业的环境,密切了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在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基础。
电子政务第七章数字化城市管理

并直观显示 。 观显示 。
以单元网格.社区、 街道.行政区等区 域为划分标准, 按不同周期统计 各单元区域的评 价分值,生成评 价结果,并在地 图中直观显示 。
PPT文档演模板
电子政务第七章数字化城市管理
职能部门考核
PPT文档演模板
电子政务第七章数字化城市管理
监督员考核
PPT文档演模板
电子政务第七章数字化城市管理
天津河西区、大港区,重庆高新区,河北石家庄市和邯 郸市、山西长治市和晋城市,山东即墨市,江苏常州市和无锡 市,浙江嘉兴市、台州市和诸暨市、河南郑州市、广西南宁市、 云南昆明市和安宁市。
PPT文档演模板
电子政务第七章数字化城市管理
•试点案例——3.2其他城市动态
许多城市/区根据自身发展情况和需求也开展了 “数字城管”相关工作,主要有:
3.1 建设部推广 3.2 其他城市动态 3.3 系统运行和资料图片
PPT文档模板
电子政务第七章数字化城市管理
•试点案例——3.1建设部推 广
2005年建设部第一批试点城市/区,包括:
深圳市、成都市、杭州市、扬州市、烟台市和北京朝阳 区、武汉汉江区、上海长宁区、上海卢湾区、南京鼓楼区。
2006年建设部第二批试点城市/区包括:
PPT文档演模板
电子政务第七章数字化城市管理
•“数字化城市管理”概述——1.2传统管理模式
传统城市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PPT文档演模板
一、被动
表现:很难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发现问题手段主要
靠群众举报、信访,媒体曝光,领导检查等,发现方 式比较落后。
原因:没有/没有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来支持。
PPT文档演模板
电子政务第七章数字化城市管理
北京东城区网格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

北京东城区网格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导读:数字城管新模式是采用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和城市部件、事件管理法相结合的方式,研发“城管通",创新信息实时采集传输的手段,创建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和指挥中心两个轴心的管理体制,再造城市管理流程,实现精确、敏捷、高效、全时段、全方位覆盖的城市管理模式。
一、项目概述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城市管理滞后几乎成为各个国家、各个城市的共性问题。
北京市东城区与全国各城市的发展情况一样,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特别是“十五”期间,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城市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仍然很突出,主要是管理体制、机制不顺和理念滞后,政府管理缺位,条块分割,专业管理部门职责交叉和不明确,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评价机制,造成了信息滞后、管理被动,粗放、突击式、运动式管理成为常态。
创新城市管理模式迫在眉捷。
2003年底,北京市东城区成立了以区委书记为组长的创新城市管理模式课题组,针对《依托数字城市技术创建城市管理新模式》课题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运用“数字城市”理论和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协同论等思想和方法,依托目前已经比较成熟的信息技术,结合东城区城市管理的实际,提出了网格化城市管理的构想,按照这一构想,东城区将依托网络信息技术、地理编码技术和移动信息技术,推出全区域、全时段的网格化城市管理解决方案以及与之配套的“网格化城市管理信息平台及应用系统”。
东城区将借助城市管理信息系统,采用“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和“城市部件管理法"相结合的方式,在城市管理中运用网格地图的技术思想,以一万平方米为基本单位,将东城区25。
38平方公里划分成10个街道、137个社区、1593个网格单元,由350名城市管理监督员对所分管的万米单元实施全时段监控。
每个城市管理监督员随身携带具有无线传输和定位功能的信息采集器(即“城管通” 手机),分布在所划分的区域内巡查。
监督员使用“城管通"手机,居民只要拨打城市管理特服号139********,就可以把遇到的城市管理中的如井盖丢失、垃圾乱堆乱放等问题,及时报告给东城区城市管理监督中心,东城区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将通过专用网络迅速通知担负城市管理职能的有关部门。
深圳市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纵览

n
u ;
r
ba
n
m a n a
ge
m e n
s t ; c
he
m
a
0
引
2005
言
年 住 房 和 城 乡建设 部 确
,
2006
年
10
月
20
日通 过 了 住 房 和
。
上 可 以概括为 统 理
、
、
“
一
接 人 分布受
、
城 乡 建 设 部专 家 组 的 验 收
定 深圳 市 等
10
验 收意
分级处 置 监 管分离 综合评
一
,
,
,
,
。
,
从事政 务信 息化 规 划 信
、
A bs tr
p
e rv
a c
n
t
:
Ac
c o r
din g
ge
ts
to
the
tr i a
s c
l pra
m a
c t ic e
in
r e c e n
t tw o
e
ye
s u
a r s
,
the
dig ita l
r
u r
ba
l
n
n
m u n
m a n a c
,
丰富
“
,
统
一
接入 分 布受 理 分级
、
、
体 制 建 设 :两 级 监 督 执行
一
,
级
处 置 监 管分 离 的 管 理 体 系 对 全
、
”
,
高速 发 展 城 市 之
数字化城市管理

数字化城市管理的核心是实现城市资源 的数字化和管理过程的智能化
• 数字化:通过传感器、监控设备等技 术手段收集城市各类资源的数据信息 • 智能化: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 术对收集到的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 为城市管理提供智能决策支持
数字化城市管理的核心要素
数据采集:通过传感器、监控设备等 技术手段收集城市各类资源的数据信
数字化城市管理对智慧城市建设的推动作用
优化城市资源配置
• 数字化城市管理提高城市资源配置效率 • 为智慧城市建设创造良好条件
提升城市服务水平
• 数字化城市管理提高城市公共服务水平 • 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数字化城市管理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创新应用
智能交通
• 数字化城市管理为智能交通提供实时交通信息和智能控制 • 提高城市交通运行效率,缓解交通拥堵
云计算技术在数字化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数据存储与处理
• 利用云计算技术实现海量城市数据的存储和处理 • 提高数据处理能力,降低数据处理成本
云服务与共享
• 通过云计算平台,实现城市数据的云服务和共享 • 促进城市各部门之间的协同作战,提高城市管理效率
03 数字化城市管理的实施策略
建立健全数字化城市管理政策法规体系
绿色建筑
• 数字化城市管理为绿色建筑提供能源消耗监测和智能调控 • 提高建筑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智慧社区
• 数字化城市管理为智慧社区提供智能家居和智能安防服务 • 提高社区居民生活品质,提升社区管理水平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Docs
产业发展
• 数字化城市管理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 为城市经济和社会进步作出贡献
05 数字化城市管理对智慧城市建设的贡献
城市网格化管理

网格化管理城市网格化管理是城市管理方式的一种创新,目前主要有两种模式。
模式一:数字化网格管理模式.该模式依托统一的城市管理数字化平台,将管理辖区按一定的标准划分成单元网格,通过加强对单元格中部件和事件的巡查,建立监督和处置相分离的主动发现、及时处置城市管理问题的一种模式。
模式二:非数字化网格管理模式。
该模式是将基层执法单位管辖范围划分成若干网格,根据网格内工作量大小,配备适量的执法管理人员和装备,由网格队员全面行使各项行政执法及管理职能的一种模式。
网格的构建一、单元网格的划分对市区道路实行分类分级管理。
建议市局制定《潍坊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道路划分等级标准》,将市区主次干道划分管理等级和管理标准,并按道路的不同类别实行差别管理,做到有主有次、堵疏结合,既保障了全市大范围环境秩序的整洁有序,同时也缓解了执法力量薄弱的不足(一)划分原则。
市区联动、集中力量、突出重点,重点抓好中心城区主次干道、重点路段和重要区域的管理工作。
(二)划分方式。
按照市区自然地理布局和行政区域划分。
为避免管理资源的浪费,一条路段原则上划归一个网格管理.(三)网格分类。
按照单元网格区域大小、主次干道数量多少和管理任务的轻重,将网格分为A、B、C三类。
分类原则为:A类网格:处于中心城区,含两条以上主干道的,或一条管理任务较重的主干道;B类网格:辖区内无主干道,或含一条基础设施较好、管理任务相对较轻的主干道;C类网格:处于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或乡镇区域。
(四)路段分级.按照"主干道严管、次干道严控、背街小巷规范管理”的原则,将网格内路段分为三级。
分级原则为: 一级路段:中心城区主干道、重点路段和重要区域;二级路段:次干道或部分基础设施较好、管理难度较小的主干道;三级路段: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路段和乡、镇、村区域。
二、网格管理职能单元网格主要行使综合执法职能,具体内容如下:(一)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流动摊点及时取缔;无乱牵乱挂、乱涂乱画;店招标牌等设置规范,无擅自设置户外广告设施;无出店占道经营;道路清扫保洁、垃圾清运及时;临街门店自备垃圾容器符合要求(小型餐饮门店必须自备垃圾桶、废纸篓、泔水桶,冷饮、水果等其他门店必须自备垃圾桶和废纸篓),无随意倾倒垃圾问题;其他违反市容环境卫生管理规定行为得到及时纠正和查处。
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探讨

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探讨摘要:现代化城市就是一个在有限的地理空间上聚集着大量的物质财富与丰富的建筑以及众多人群的统一载体。
随着城市的规模越来越大数量也越来越多,城市管理的模式将面临新的挑战。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动了城市管理从传统的模式向数字化发展,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城市管理科学发展观的集中体现。
关键词:城市管理;数字化;信息技术城市数字化管理模式是我国独创的,是现代化城市管理的一种新模式,是把城市管理和信息技术融合在一起,采用网格划分和事件管理、城市部件等方式,通过建立城市管理的数据库实现管理对象的标准化和数字化以及管理流程再造和体制创新,通过建立公共政府信息平台实现信息的共享和资源的整合,解决管理波动、职能交叉、信息滞后等在城市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使城市管理达成由静态向动态、由粗放向精细、由分散向综合、由开放向闭合、由单一向互动、由被动向主动的转变,从而降低城市管理的成本、提升城市管理的品质、提高城市管理的水平。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近些年,城市管理理念和模式的变革已经成为政府和学术界共同探索的重要课题。
深入研究数字化城市管理这种新的管理模式,对促进城市管理现代化,提高社会公共服务和管理城市的水平,以及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数字化城市管理有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优化生产关系。
从生产的产值来看,现今社会的生产方式已经基本城市化,人民群众的生产关系以及从事的生产活动主要发生在城市,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矛盾运动促使了城市本身的迅速发展,城市已经成为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容器和载体。
数字化城市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应用实践,有助于进一步优化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
其次,数字化城市管理对城市竞争力的提升实现城市的短期战略目标有重要促进作用。
城市管理的各个环节就像机器零部件,只有每个零部件都良好的工作才能增强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能增强本地投资环境的吸引力、增强本地产品的竞争力,随着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实践的发展肯定会为优化组合市场要素创造条件。
城市数字化管理模式探索与实践_李宏

一、引言近年来,随着苏州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进,城市规模日益膨胀、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城市管理的任务越发繁重。
与此同时,城市管理的手段相对单一落后,传统的城市管理模式和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新学、精细、长效”,为社会公众创造和谐、整洁、安全、优美的城市环境。
二、建设目标“数字城管”是城市管理领域的一次创新实践,苏州市提出“创新城市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全面实施数字三、建设内容苏州市“数字城管”项目建设主要包括七个方面的建设内容:确定苏州市数字城管工作流程、建设苏州市数字城管综合数据库、建立苏州市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建设苏州市数城市数字化管理模式探索与实践◎ 苏州市规划编制信息中心 李 宏摘要:本文介绍了苏州市在城市数字化管理模式探索过程中所开展项目建设的目标、内容、设计思想等内容,并详细介绍了项目总体方案设计、技术体系架构,提出了苏州市城市管理监督指挥、考核评价和便民咨询服务等多元功能的全新数字城管新模式。
最后介绍了苏州“数字城管”模式的特点及取得的良好效果。
关键词:数字城管;GIS;单元网格;城市部件交警视频监控系统的共享。
总体设计建设是一个不断创新、,它必须与城市的既管理现状紧密结合,同时通过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促进管理体制机通过对先行城市的实在充分借鉴成功经验的基础根据苏州市城市管理和信息化工立足长远规划发展,坚持务实、按照“明晰职责、规范的指导思想进行设计,形成了苏州市特有的工作模式。
苏州市数字城管模式大胆探索创机制,寓服务于管理,以管理促服务1、集中受理:在“12345”便民服务中心的基础上建立综合平台,照指挥和监督两大功能轴进行处置同时对来信来访、领导信箱、公众监督媒体曝光、领导批办以及义务信息员和城管队伍巡查上报的多种信息来源进行统一受理,核查立案。
2、分级指挥:市与各责任部门各区之间分别建立两级指挥中心,核查立案的事部件通过指挥平台向责任区、部门进行指挥协同;随着系统的延伸和扩展,指挥协同功能将逐步覆盖到街道(乡镇)、社区。
数字城管运行实施方案

数字城管运行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管理工作也面临着更加复杂的挑战。
传统的城市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城市管理的需求,数字城管作为一种新型的城市管理方式应运而生。
数字城管以信息化、智能化为核心,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升城市管理的效率和水平,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生活环境。
二、目标。
数字城管运行实施方案的目标是通过数字化、信息化手段,提升城市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实现城市管理工作的精细化、高效化,为市民提供更好的城市服务。
三、关键措施。
1. 建设智能化监控系统。
在城市的关键区域部署高清晰度监控摄像头,利用人脸识别、车牌识别等技术,实现对城市各项活动的实时监控和数据采集。
通过智能化监控系统,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各种违法违规行为,提升城市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2. 构建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
建设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整合城市各部门的信息资源,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办公。
通过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能够实现城市管理工作的精细化管理和高效协同,提升城市管理的整体水平。
3. 推动智能化交通管理。
利用智能交通信号灯、智能公交车辆等技术手段,优化城市交通管理,提升交通运行效率,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通过智能化交通管理,能够提升城市交通运行的智能化水平,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的交通出行服务。
4. 加强城市环境监测。
建设数字化环境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城市的空气质量、水质情况等环境指标,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通过加强城市环境监测,能够及时发现环境问题,保障市民的生态环境安全。
5. 提升城市应急管理能力。
建设数字化城市应急管理系统,整合城市各类应急资源,提升城市应急管理的能力。
通过数字化城市应急管理系统,能够更加迅速、高效地响应突发事件,保障城市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四、保障措施。
1. 加强技术支持。
加强数字城管相关技术的研发和创新,不断提升数字城管的技术水平,保障数字城管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城市数字治理的概念与模式研究

城市数字治理的概念与模式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城市数字治理逐渐成为城市发展的一个关键议题。
城市数字治理是指利用数字技术和数据资源,以市民生活的需求为导向,通过数字化手段来提升城市管理能力、提高市民生活品质的一种治理模式。
本文将围绕城市数字治理的概念和模式展开研究和探讨。
首先,城市数字治理的概念。
城市数字治理是基于信息技术和数据资源的新型城市治理方式,旨在提高城市运行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以及提升市民生活质量。
它以城市为中心,通过数字化手段整合城市各项资源,从而实现城市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精细化、高效化的目标。
城市数字治理强调政府、企业和居民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数据交流,以形成多方合作的局面,共同推动城市发展。
其次,城市数字治理的模式。
城市数字治理模式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字服务体系构建、数字化决策支持和数字风险管理。
首先,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数字治理的基础,包括通信网络、数据中心、智能硬件等,为数字化、网络化的城市治理提供支撑。
其次,数字服务体系构建是城市数字治理的核心,涉及城市各领域的服务数字化和智能化,包括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教育等。
第三,数字化决策支持是城市数字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供数据支持和决策参考,帮助政府制定科学决策。
最后,数字风险管理是城市数字治理的重要环节,包括数据隐私保护、网络安全等方面的风险管理,为城市数字治理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在城市数字治理的实践中,一些案例和模式值得关注。
例如,新加坡的《智慧国家蓝图》,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城市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实现交通、住房、教育等领域的智能化和数字化。
中国的“智慧城市”建设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如杭州的“城市大脑”项目,通过数据的整合和分析,为城市管理提供决策参考。
此外,以数据驱动的城市治理模式也备受关注,通过数据收集和分析,为城市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战略指导。
数字化城市管理的概念和模式

数字化城市管理的概念和模式一、数字化城市管理概念数字化城市管理是指以信息化手段和移动通信技术手段来处理、分析和管理整个城市的所有部件和事件信息,促进城市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交通流的通畅与协调。
换句话说,就是把像井盖、路灯、邮筒、果皮箱、停车场、电话亭等城市元素都纳入城市信息化管理的范畴,给每样公物配上一个“身份证”,如果街道上的井盖坏了,家门口的路灯不亮了,不用打投诉电话,在移动GPS定位系统的跟踪搜索下,有关部门就会在第一时间发现并把问题解决掉。
二、数字化城市管理的模式1.一级监督、一级指挥。
市级监督、区级指挥的管理模式是在市级设立全市统一的监督中心,在各区设臵指挥中心。
其中,市级监督中心对城市管理进行高位监督,区级指挥中心履行具体的城市管理指挥职能。
该模式适合于城市管理内容的重心在区级部门的城市。
2.一级监督、两级指挥。
市级监督、市区两级指挥的管理模式,是在市级成立全市统一的监督中心、指挥中心,在各区设立区级指挥中心。
在区级政府形成监督体系较为困难的情况下,市、区两级的指挥体系可以保证城市管理的执行力度。
该模式适合区级政府管理力度不足的中型城市。
3.两级监督、一级指挥。
市区两级监督、区级指挥的管理模式,是在市级设立市级监督中心,在区级设立区级监督中心、指挥中心。
在这种模式下,市、区两级均具有较强的管理力度,可以形成较强的监督体系。
该模式适合于区级政府具有足够管理力度的中型城市。
4.两级监督、两级指挥。
市区两级监督、市区两级指挥的管理模式,是在市级设立市级监督中心、指挥中心,在各区设立区级监督中心、指挥中心。
由市级监督中心对城市管理进行全面监督,市级指挥中心进行统一指挥。
同时,在区级层面,要求区级政府的各项职能相对比较完善,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行成相对独立区级监管体系。
该模式适合于大型城市,如北京、上海等直辖市。
5.综合监督管理模式。
综合监督管理模式是在县(区)一级设立综合监督管理中心,并进行独立考评的城市管理模式。
数字化城市管理理论和实践初探

作 者简 介 :蔡
虹 (9 5 ) 17 一 ,女 , 山西 太原 人 , 山西 综合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讲 师 。
・
背景下, 数字化城市管理的共性特点也十分明显。笔者总结 为以下四点 :( 一)全面覆盖。1 .从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 监管、时间段上看, 可以全天 2 小时不问断监控; .从数 4 2 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监管区域看实现了城市建成区内看全区 域、无缝隙的监控; .从监控部门或行政区来看可以根据 3 城市管理的的实际需要实现对所有涉及到城市管理业务部门 和区域的总体监管。在某些城市甚至于已经出现延伸到城市 管理行业部门以外的监管。比如:成都市对地震灾情的统计
一
、
果直接服务于城市管理领域; 使得多级政府以城市管理行业 为突破口真正实现了深入基层,主动服务,以人为本,提高 效率的行政管理理念;使得基础部件的普查 、 更新、信息采 集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基础数据的数据源提供成为新的经济 增长点, 进而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 使得原有的分散在各个 部门 信息化资源, 如: 的 比 公安视频 监控资源, 政府电 子政
第 4期 ( 总第 7 7期 )
21 0 0年 7 月
山西 广 播 电视 大 学 学 报
J u n l f h n iRa i o r a o a x d o& T U i e s S V n v ri
No 4 .
ul 2 0 v. 01
摘 要 :数 字 化 城 市 管 理 是 一 种 新 型 的城 市 管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息化 管 理 新 模 式 。 在 对 全 国 数 字 化 城 市 管 理 新 模 式推 广 情 况 进 行 充 分 调 研 的基 础 上 ,试 对 其 理论 基础 、 系统 特 点 、发 展 方 向作 一 探 讨 。 关 键 词 :数 字 化 城 市 管 理 ;计 算 机 信 息 ;理 论 ;实 践 中图 分 类 号 :G 1 文 献 标 识码 :B 文 章 编 号 :10 -8 5 (00 4 0 5 —0 72 0 8 30 2 1 )0 — 0 0 2
谈谈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

74中国城市经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城市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城市面貌日新月异,有些地区的城市建设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但是,从整体层面上看国内许多城市管理水平明显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城市管理工作在管理水平、管理机制和管理模式方面远远不能满足飞速发展的城市现代化建设需要,也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城市市容市貌的整洁、绿化、美化、卫生、有序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求。
因此,创新城市管理机制,建立一套现代化的城市管理模式势在必行,本文就建立和推广信息化(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做一些初浅的探讨。
一、传统城市管理模式所存在的弊端当前,政府部门普遍感到我们的城市越来越难以管理了,究其原因,主要是传统城市管理模式存在的弊端所引起的。
传统城市管理模式的弊端主要体现在:(一)城市管理各专业部门之间职责不清,职能交叉,且缺乏统一调度,有的事情无人管,有的事情多头管,有利益的事都抢着管、抢着办,没有利益的、难办的事就互相推诿或拖着不办;(二)在城市管理方式上过多地依赖突击式和运动式管理,城市管理缺少一套行之有效的长效机制;(三)管理粗放,城市管理信息的获取和处理均显得被动和滞后,且处理问题的效率低下,有的城市管理问题长时间得不到妥善解决,不能做到精确、高效、处理及时;(四)对涉及城市管理各职能部门的工作成效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及合理的、可操作性强的监督及奖惩机制,对各职能部门的制约和监督流于形式。
二、“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的基本概念数字化城市管理主要是指基于“万米单元网格城市管理法”的一种管理新模式。
“万米单元网格城市管理法”是在城市管理中运用网格地图的技术思想,以一万米为基本单位,将所辖区域划分成若干个网格单元,由城市管理监督员对所分管的万米单元网格实施全时段监控,同时明确各级地域责任人为辖区城市管理责任人,谈谈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文/罗建宾从而对管理空间实现分层、分级、全区域管理的方法。
这种管理模式以万米单元网格为基础,以城市管理要件为载体,以快速先进的信息采集和信息管理为手段,以多种数字城市技术为支撑,以两个轴心和管理流程再造为保证,以评价体系为护航,从而在理念、流程和方法上实现全面革新,有机地形成了一套高效的城市管理法。
互联网智能城市城市管理的数字化转型

互联网智能城市城市管理的数字化转型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应用,城市管理领域也逐渐实现了数字化转型,进而促进了互联网智能城市的建设与发展。
本文将探讨互联网智能城市中城市管理的数字化转型,并阐述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与挑战。
一、数字化城市管理的概念与特点数字化城市管理即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城市管理各个环节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实现城市数据的实时监测、分析和共享,提高城市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其具有以下特点:1. 数据化决策:通过对城市各个方面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实现科学决策,减少主观偏差,提高决策效果。
2. 共享合作:数字化城市管理强调各个环节的信息共享和合作,实现城市管理各个部门间的协同作业,提高整体运营效率。
3. 精细化管理:通过数据分析,实现对城市管理的精细化,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工作效率,满足市民多样化需求。
二、数字化转型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数字化转型对城市管理带来了多方面的影响,推动了城市发展的进步和提升。
1. 提升城市管理效率:数字化转型使得城市管理部门能够实时获取到各项数据,从而更加精确地了解城市状况,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提高了城市管理的效率。
2. 优化城市资源配置:借助数字化技术,可以对城市资源进行全面的监测和评估,帮助决策者科学地进行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和运营效益。
3. 改善市民生活质量:数字化城市管理可以提供更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如智能交通、智能停车系统、智能灯光等,不仅提升了市民生活品质,还促进了城市形象的提升。
4. 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数字化转型可以帮助城市管理者更好地监测和管理环境资源,减少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推动城市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变。
三、数字化转型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数字化转型虽然带来了诸多好处,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需要科学合理的应对策略。
1.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数字化城市管理依赖于大量的个人和城市数据,如何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和防范隐私泄露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需要建立完善的数据安全体系和隐私保护机制。
汕头市数字化城市管理

汕头市数字化城市管理指挥手册汕头市数字化城市管理指挥中心二〇二〇年月前言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主要组成部分,城市也是伴随人类文明与进步发展起来的。
城市管理是城市发展的永恒主题,一个城市的管理水平体现着一个城市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发展程度。
改革开放以来,汕头市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管理内容不断增加,而城市管理在城市发展中的影响和作用也日益突显,但现有的城市管理水平已远不能满足城市运行的需要。
面对日趋繁重的城市管理任务,必须改变传统的城市管理方式,通过提高城市管理的信息化程度和科技含量来促进城市管理的提升。
汕头市数字化城管系统建设项目是根据《汕头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实施方案》(汕府办〔2017〕35号),结合本市实际,以理顺城市管理体制和机制为抓手,参考北京、宁波、株洲等省内外先进城市的数字化项目建设的经验,采用精细化的管理方法,应用数字化、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强化城市管理问题的发现、处置机制和指挥、协调力度,以及时解决城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升城市管理各相关部门的工作效能和服务水平。
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然要求,是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城市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
而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建设,将打破现有的传统城市管理模式,形成大城管格局,能有效地改善全市的投资环境、旅游环境和市民生活环境,使城市管理走向信息化、科学化、精细化的轨道,不但可以提高各部门在城市管理方面的办事效率,节约管理成本,同时可以方便市民参与到城市管理中来,树立政府为民服务的良好形象。
数字化城市管理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创新城市管理的重要举措之一,它依托计算机网络技术、地理信息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等多项数字城市技术;应用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城市部件与事件管理法相结合的管理方式;借助信息采集器(城管通)、视频监控等先进管理手段,再造城市管理流程,创建城市管理综合评价体系,最终实现精确、快捷、高效、全时段、全方位覆盖的城市管理新模式。
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建设导则(试行)文件

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建设导则(试行)前言自2005年在全国推广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以下简称数字城管)以来,数字城管实现了城市管理从粗放到精细、从静态到动态、从开环到闭环、从分散到集中的转变,全面提高了城市管理水平。
数字城管探索建立了监管分离的双轴心管理体制,创建了将城市管理对象精确定位的万米单元网格法和城市部件事件管理法,建立了科学的城市管理工作流程和绩效评价机制,构建了一个适应新体制、新方法和新机制的集成化城市管理信息平台,是对城市管理体制、机制及管理手段的重大变革和创新。
为更好地推广数字城管的基本经验,提高系统建设质量和效益,确保数字城管建设健康发展,特制定本导则,以指导和规范各地数字城管建设工作。
1.总则推进数字城管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各地要以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为出发点,以城市管理问题为导向,以群众满意为标准,构建数字城管系统;数字城管系统建设要注重适用性、可拓展性和可兼容性,为实现数字城管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推进数字城管建设,要坚持标准、循序渐进。
各地要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城市管理需要,贯彻执行部颁行业标准和技术指南,合理确定管理模式和管理范围,科学制定建设方案;建设数字城管应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经济欠发达城市可从最基础城市管理做起,重点理顺机制、体制,引进先进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逐步完善数字城管软硬件系统,逐步扩大覆盖范围和管理领域,建设适应当地发展水平、经济实用的数字城管。
推进数字城管建设,要注重实效,坚持创新。
数字城管在提升问题发现能力的同时,需要加大处置资源的数量,提升处置资源的质量,在提升问题处置能力上求实效;建设数字城管系统,必须重视推动改革和完善城市管理机制,建立监督和管理分开、问题发现及时、处置标准明确、监督考核相对独立的城市管理机制。
推进数字城管建设,要坚持群众参与,科学评价。
要将市长公开电话和12319服务热线与数字城管有机结合,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城市管理;要建立科学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科学运用系统数据,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积极推进将数字城管考核结果纳入政府的绩效考核、行政效能监察体系,充分发挥群众监督、舆论监督作用,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数字化城市管理建设是**区委、区政府确定的一项重点工程项目,由区城市管理监督中心负责建设。
目前,工程所有建设项目均已完成,并于**月15日试运行,通过试运行,系统运行稳定,区委、区政府决定**月1日正式运行,这标志着XX市第一个在区正式运行,新模式的运行将使XX区城市管理实现数字化、网格化、专业化、标准化。
一、区的基本框架围绕构建,区在学习借鉴外地经验的同时,从实际出发,经过反复调研论证比较,初步确定数字化城管区域为:东到**路,西到**高速,北到**区交界,南到昌国路,约80平方公里,按照“一级政府、二级管理、三级网络”的城市管理机制的总体构想,确定了张店区数字化城市管理的整体框架,可以概括为“发现及时、处置迅速、解决有效、监督有力”。
1、管理现状模式:双轴并行,监督到位。
区里设城市管理监督中心,负责数字化城市管理的信息采集、问题立案、核查和绩效评价,并对系统流程的各个环节进行全程、全覆盖监督检查。
同时,区里设城市管理指挥中心,负责数字化城管问题的派遣和处置。
另外,在有关部门、街道(相关镇)设置数字化城管处置终端。
2、管理网络模式:分层构筑、条块结合。
区政府城管监督中心、指挥中心为一级网络平台,区相关部门(单位)和街道(相关镇)为二级网络终端。
3、信息采集模式:选聘239名监督员由区城市管理监督中心直接管理,对信息采集和处置后的核查两个重要环节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控,确保数据真实可靠。
4、问题处置模式:部件、事件“以条为主,块块协同”。
区城管指挥中心为城管问题的派遣中枢;各联动单位建立专业处置队伍对问题进行专业化处置;区城管监督中心对城管问题查处流程进行全程动态监控。
5、绩效评价模式:双轨运行,以外促内。
整个评价体系由内评价系统和外评价系统两个部分组成。
内评价系统指系统生成的运行数据;外评价系统指12319等公众评价形成的数据。
对内、外评价系统的评价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后,获得客观公正的绩效评价结果。
二、区整合应用先进数字技术和管理方法区数字化城市管理是整合应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视频监控系统等多项数字化技术,采用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和城市部件管理法相结合的方式。
研发“城管通”,创新信息实时采集传输手段,实现城市管理空间细化和管理对象的准确定位,再造城市管理流程,整合城市管理资源,创新信息实时采集传输手段,加上动态、实时的评价体系,实现了定位精确、反应快速、适时控制、远程管理,全方位、全时段覆盖的城市管理运行新模式。
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指在城市管理中,运用网格地图的技术思想,以一万平方米为基本单位,将所辖区域划分成若干个网格状单位,由城市管理监督员对所分管的网格单元实施全时段监控,同时明确各级地域责任人为辖区管理人,从而对管理空间实现分层、分级、全区域管理的方法。
张店区数字化城管划分为99个责任区(仅统计地图边界内的6办3镇,750个单元网格,其中科苑**个,公园80个,和平84个,车站66个,体育场134个,杏园92个,**镇15个,**镇91个,**个。
城市部件管理法指把物化城市管理对象作为部件进行管理,运用地理编码技术,将城市部件按照地理坐标定位到万米单元网格地图上,通过网格化城市管理信息平台对其进行分类管理的方法。
张店区共普查各类部件6大类(包括公共设施、道路交通、市容环境、园林绿化、房屋土地设施、及其它设施)92小类,151135个,赋予每个部件代码,标注在相应的万米单元网格图中。
如每一个井盖、每一杆路灯、每一个邮筒以及公交站牌、城市雕塑等,都拥有一个唯一的编号,相当于居民持有的“身份证”,实现了城市管理空间细化和管理对象的准确定位,整合了城市管理资源。
“城管通”是集手机、无限网络和GPS(卫星定位系统)等多项技术于一体,为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员采集其管理区域内部件和事件信息,以及接收和报送来自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分配的任务而研发的专用工具。
区已经建立起“发现及时、处置迅速、解决有效、监督有力”的城市管理新模式。
三、再造城市管理新流程的工作流程包括七个环节,即信息收集、案卷建立、任务派遣、任务处理、处理反馈、核实结案和综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