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写作常见问题
记叙文常见考点及解题技巧
![记叙文常见考点及解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f0abbe45e45c3b3567ec8bd6.png)
记叙文常见考点及解题技巧考点一:概括内容要点。
概括事件:“核心人物”+“事件(经过)”+“结果或影响”。
考点二、品味句子和关键词。
1、赏析词语格式:××词语+有力地(生动地、逼真地)写出了……+表现了人物……的性格(或情感)2、赏析修辞格式:这句子运用了……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或突出了)……+表达(表现)了人物……性格(或情感)【注】常见修辞及作用:①比喻:生动形象。
②拟人:把某种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③对比:突出强调了……。
④夸张:突出了……⑤反问:加强语气,感情鲜明⑥排比:增强语势,加强表达效果。
⑦反复: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⑧设问:提醒注意,引起思考,突出某些内容。
3、赏析描写:格式:A、这是对人物的……的描写,表现出人物……的心情或精神品质。
B、这是景物描写,渲染了……的气氛,烘托出人物……的心情或者为正文……做铺垫,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C、这是侧面描写,通过对……的描写从侧面表现出(主要人物)……的特点。
考点三: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用方法指导:1、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原则,联系上下文推知其语境义,切忌断章取义。
2、品析词语的表达效果,先要解释词义,再分析该词语在表现人物方面的作用。
3、分析句子的作用要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去分析。
内容上主要考虑对刻画人物、表现主题的作用如开篇点题、开门见山、表现人物心情、性格、点明(或揭示)文章主题。
结构上主要考虑总领全文、引起下文、承上启下、伏笔、铺垫、前后照应、总结全文等考点四、分析人物的性格第一、分析塑造人物的方法。
如正面描写---分析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肖像、细节描写。
如侧面描写---抓人物之间的关系,如烘托、对比、反衬第二、分析故事情节,根据人物所做的事情来分析人物形象。
第三、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看文中有无对其人性格特征直接概括的词语考点五:分析语段的作用。
基本思路: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分析其作用。
记叙文写法及注意事项
![记叙文写法及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1b750cff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97.png)
记叙文写法及注意事项一、什么是记叙文记叙文是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记叙文是用来描述事物的文章。
时间,人物,地点,发展,经过,结果是记事文的六要素。
记叙文写作,是将亲身感受和经历,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给读者。
记叙文包括的范围很广,如记人,记事,日记、游记、传说、新闻、通讯、小说等,都属于记叙文的范畴。
记叙文写的是生活中的见闻,要表达出作者对于生活的真切感受。
二、记叙文六要素时间:时间可以是过去、现在和将来,也可以是一天的任何时间,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是有具体的时间。
地点:地点就是所记叙的事情发生的地方,可以说是故事的承载体。
有的可以从作文题目确定地点。
人物:人物是记叙文的核心,所有的故事都是围绕人物展开的。
而人物的精神面貌,形态,思想,特征等都必须通过笔表现出来。
事情的原因:记叙文最重要的就是讲故事,而故事就必须有起因才能叫做故事。
起因是造成事情发生的重要关系。
事情的经过:这一个要素简而言之就是这件事情是怎样发生的,或者说是事情发生的内容是什么。
事情的结果:顾名思义,结果就是一件事情最后的发展情况。
有些记叙文可能是开放性的结局没有结果,有的事情的结果就是一目了然三、如何写好记叙文1、要交代清楚事情发生的地点、时间,要把事情的经过、原因写明白。
一件事总是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这六个方面的内容。
因此把这方面写清楚了,才能是别人明白你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2、然而,交代这六个方面的内容不应该呆板,要根据文章的需要灵活运用,时间、地点并不是非要直接点名不可,有时候可以通过描写自然景物的特征及其变化,将时间间接表示出来。
如“公鸡喔喔叫了起来”,就是指天亮了,“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就是指傍晚。
3、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并做到突出重点。
在记叙文的六个方面中,起因、经过和结果是事情最主要的环节,为了把事情写清楚、明白,在记叙中一定要写好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特别是要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给人留下完整而深刻的印象。
初中记叙文常见考题答题格式完整版
![初中记叙文常见考题答题格式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69d1a97c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27.png)
初中记叙文常见考题答题格式一某句话或某段话在文中的作用:可以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考虑..语句在结构上的作用:总起全文、引起下文、埋下伏笔、作铺垫、推动情节发展、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等;语句在内容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强调某方面内容、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等..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进行分析..1、比喻:答题格式:把什么比作什么;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2、排比:答题格式:句式整齐;读起来琅琅上口;增强语气;强调了+对象+特性或表达某种强烈感情..3;设问:答题格式:无疑而问;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4、夸张: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给人鲜明而强烈的印象..5、反复: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感情..6、拟人:把什么人格化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事物的什么特点..7﹑反问:加强语气;强调了…等;8﹑对偶:句式整齐;结构对称;音韵和谐;读起来琅琅上口..三句子含义的解答: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等修辞手法或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意思;就可以了..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六段意的概括归纳记叙类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格式:时间+地点+人+事..七人称类的考题提问方式:使用这种人称写的好处是什么或:为什么要改变人称答题模式:第一人称:便于直抒胸臆;读起来有一种亲切感和真实感;第二人称:拉近和读者的距离;便于感情交流;进行抒情;第三人称:不受时空等方面的限制;叙述自由..八“方式、手法”的区分①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②表现手法:联想、想像、象征、比较、对比、衬托、烘托、反衬、先抑后扬、以小见大、托物言志、借物喻理、寓理于物、借物喻人、状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作用:1象征手法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含蓄形象地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2对比手法通过比较;突出事物或描写对象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3衬托侧面烘托手法和正面描写.. 以次要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4讽刺手法..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5欲扬先抑和先扬后抑.. 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6前后照应首尾呼应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7设置悬念能引起读者注意;引出文章的说明内容等..九五种感觉描写的角度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等..十、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顺叙的作用:使文章脉络清楚;有头有尾;给人鲜明印象..倒叙的作用:造成悬念;避免平铺直叙;启发思考;引起读者兴趣;增强文章的生动性..插叙的作用:先回答插进什么内容;再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回答..十一、人物描写:1、人物描写的方法:肖像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活动描写;2、人物描写的角度: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十二﹑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1、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2、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1、揭示背景;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 2、为下文作铺垫;推动情节作发展; 3、渲染气氛; 4、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十三﹑有关鉴赏人物形象的题型:提问方式:请简要分析文中的主人公的形象..答题模式:一般要分几个方面来分析;每个方面一般由要点和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组成..十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十五﹑材料组织特点紧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剪裁得体;详略得当..十六﹑记叙线索及作用线索明线和暗线———核心人物、核心事物、核心事件、时间、地点、作者的情感等..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十七﹑为文章拟标题..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依据有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 3核心事件4作者情感十八﹑品味题目可以从:A内容或主题上 B结构上看是否充当线索 C语言的新颖性上等方面进行回答..十九﹑语言特色结合语境和修辞方法从下列语句中选择: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感强、诙谐幽默..必须结合具体语句分析..一般指口语的通俗易懂;书面语的严谨典雅;文学语言的鲜明、生动、富于形象性和充满感情色彩..二十﹑问指示代词“这、那”所指内容:多从代词前面文字中找答案..二十一﹑问文章写作特色:可从文章选材、结构布局、语言、立意等角度考虑;要结合该文写作的手法..①选材:材料典型、真实、详略得当、表现、突出了中心..②结构布局:布局合理、巧妙、结构严谨..③语言:朴实或生动、形象、准确;或豪放或婉约;或清新或凝重;或直白或含蓄或流畅;修辞的运用等..④立意:思想深刻、新颖;以小见大、富有哲理等..⑤表现技巧:一是修辞手法:共八种.. 二是表达方式:有五种..其中描写可细分为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侧结合、乐景写哀等..抒情包括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三是表现手法:衬托、对比、联想、想象等.. 四是结构手法:包括开门见山、卒章显志、以小见大、先抑后扬等..二十二﹑问阅读后的体会、体验、启示、见解要注意观点正确、健康;注意言之有理;一定要用典型事例证明.. 即提出、分析、解决问题..按总分总的顺序答题: A、指出本文蕴含着的思想意义以及你从文中得到的收获、体会、明白的道理;可找出文中能表现作者情感的句子和文章主题的句子回答..B、结合文中和生活中具体的事例、材料加以举例说明;阐明理由 .C、所以我们应该怎样怎样..二十三﹑问文章内容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 强调三个部分:内容是什么;文章怎么样;作者怎么样..答: A、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表达了什么主题..二十四文章开头的赏析:1文章开篇的写作手法有:A、可以用诗经里的赋比兴手法..比如说;兴;是先言他物的..B、也可以用引用的手法..如名句、箴言之类的..C、也可以先声夺人;用一系列的排比句;气势强烈……D、或是采用题记的方法..显得隽永深刻;又有文采 .E、开头用景物描写也不错;渲染你所需要的气氛和基调..F、开门见山..G、倒叙2作用可以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来分析..二十五﹑具体词语的含义与作用方法:联系词语本义;解释在文中的含义;找出其指代的具体内容.. 答:“××”一词原指…;这里指…;起到了…的作用..二十六﹑品味句子和关键词..最好找词语点评或整体点评:即怎样写、写得怎样和写出什么、给读者怎样的感受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或效果..答:A、分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若没有;则应选择有生命力的词语进行..B、表面意义表面上的意思和表达效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特点或从正面和侧面点评..C、深层含义联系上下文、主题、作者意图;蕴涵有什么道理、思想、感情等肯定了/褒扬了/赞美了/歌颂了或批判了/讽刺了/否定了/反驳了;或者给了我们……的印象、启示、道理等..。
记叙文写作常见问题及纠正指导
![记叙文写作常见问题及纠正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4ef9ec25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b0.png)
记叙文写作常见问题及纠正指导写作是一项重要的能力,无论是在学术领域还是在生活中,我们都需要用到写作。
然而,很多人在写作中常常犯一些常见的错误。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写作问题,并给出纠正指导,希望能帮助大家提高写作技巧。
第一个常见问题是语法错误。
语法错误在写作中非常常见,尤其是对于非英语母语的人来说。
这些错误包括主谓不一致、时态错误、冠词用法错误等等。
发现和纠正这些语法错误的方法有很多种,比如可以请教老师或者使用语法书籍,还可以通过参加写作班或者进行语法练习来提高自己的语法水平。
第二个常见问题是拼写错误。
拼写错误也是写作中的一个常见问题。
这些错误包括单词拼写错误、标点符号错误等等。
拼写错误会给读者留下不专业的印象,因此我们应该尽量避免这些错误。
纠正拼写错误的最佳方法是使用拼写检查工具,如计算机上的拼写检查软件或在线拼写检查器。
第三个常见问题是句子结构问题。
在写作中,有时候我们会使用过长或过短的句子,或者句子结构不清晰,使得读者难以理解。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增加或减少句子的成分,使句子更加清晰和简洁。
句子结构的多样性也是增加写作表达力的一种技巧,我们可以通过学习一些写作技巧来改善句子结构,如使用并列句、复合句等等。
第四个常见问题是篇章结构问题。
有时候我们在写作时会没有清晰的篇章结构,导致文章内容杂乱无章。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用“引言-正文-结论”的篇章结构,将内容组织成合理的段落。
在每个段落中,可以使用主题句来概括段落的主要内容,使读者更容易理解。
第五个常见问题是表达不清楚。
有时候我们的思想很清晰,但是在写作时却无法准确地表达出来。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加强写作技巧和阅读能力,多读一些优秀的作品,学习他们的表达方式。
此外,我们还可以请别人帮助修改我们的作品,帮助我们找出表达上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写作是一门艺术,需要不断的练习和提高。
通过解决常见的写作问题和采取合适的纠正指导,我们可以逐渐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记叙文答题模式总结大全
![记叙文答题模式总结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6a821ffb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2c.png)
记叙文答题模式总结大全
记叙文是一种以叙述事件发生过程为主要目的的文章形式,在写作时一般按照时间顺序或者事件发展的逻辑顺序进行叙述。
记叙文答题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故事叙述模式:讲述一个具体的故事,包括人物、地点、时间和事件等要素,通过情节的展开和发展来吸引读者。
这种模式常见于小说、传记等文体。
2. 回忆叙述模式:以作者的个人经历或者回忆为内容,通过回忆过去的事情来叙述一段经历或者讲述一个故事。
这种模式常见于自传、回忆录等文体。
3. 描述叙述模式:重点在于描写事物的外貌、特征、性质等方面,通过连贯的叙述方式来展现事物的形象和特点。
这种模式常见于游记、景物描写等文体。
4. 报告叙述模式:以客观、实事为基础,通过详细的事实和数据来叙述某个事件或现象,并分析其原因和影响。
这种模式常见于新闻报道、实地调查等文体。
5. 议论叙述模式:通过对某个观点或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价来叙述一段内容,既包含客观性的叙述,也包含主观性的评价。
这种模式常见于评论、议论文等文体。
总之,记叙文答题模式可以根据叙述的目的和结构来进行区分,可以选择最合适的模式来展现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4d138311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8f.png)
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一、记叙文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1.文章体裁:此文是一篇:诗歌、小说、散文(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剧本、说明文、议论文2.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3.找主题句:找首段或尾段的议论抒情句。
4.概括文章内容方法:看题目、人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
答: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
5.材料组织特点:紧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剪裁得体,详略得当。
6.划分层次:(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2)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3)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4)总分总(掐头去尾)7.记叙线索及作用线索:(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时间(5)地点(6)作者的情感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8.为文章拟标题。
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6)作者情感9.填写读书卡片。
按各项要求上原文寻找,再填写。
注意原文的标题、作者、出版社等项(有时在括号内)。
10.记叙顺序及作用(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4)平叙(略)11.语言特色结合语境和修辞方法从下列语句中选择: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感强。
注:必须结合具体语句分析。
12.写作手法及作用?(1)拟人手法: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2)比喻手法: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记叙顺序的易错点
![记叙顺序的易错点](https://img.taocdn.com/s3/m/2e3dafc6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07.png)
记叙文的记叙顺序是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中的一个重要考点,常见的考查方式是辨别文章中哪些是顺叙,哪些是倒叙,或者指出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下面是关于记叙顺序的一些易错点:
1.混淆倒叙和插叙:倒叙是从事件的结尾开始叙述,然后逐渐追溯到事件的开始;而插叙是在叙述
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暂时中断叙述线索,插入与主要事件相关的另一件事情。
2.忽略顺叙的特点:顺叙是最常见的记叙顺序,从头到尾按时间顺序叙述事件。
由于过于常见,有
时容易被忽略。
3.不理解“补叙”的概念:补叙是在文章结尾部分,对前文提到的人或事作出补充交代。
它与插叙不
同,插叙所补充的内容并非事件的主要部分,而是与主要事件相关的一些次要细节;而补叙的内容则是事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因种种原因前文未能叙述。
4.对“平叙”理解不足:平叙又称分叙,是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
这种叙述方法一般是先叙
述一件事情,再叙述另一件事情,另一件事情可能发生在同一时间,也可能发生在不同的时间。
5.对“补叙”和“分叙”的混淆:补叙与分叙在记叙文的写作中都是一种必要的笔法。
它们既有相同点,
也有不同点。
相同点在于两者都需要对不同的两件事进行叙述。
不同点在于分叙时,两件事所占的篇幅相当,时间相距不长;而补叙时,第二件事只是一个片断,或是事情的一个侧面。
综上所述,在判断记叙文中的记叙顺序时,应仔细阅读文本,理解作者的叙述方式,避免混淆各种记叙顺序。
如需更多关于记叙顺序的资料,可以阅读语文教辅书或请教语文老师。
初中记叙文写作常见问题及纠正指导
![初中记叙文写作常见问题及纠正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21912176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89.png)
初中生记叙文写作常见问题与纠正指导对初中生来说,记叙文写作已有一定基础了,但在写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下面就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常见问题与原因分析(一)首尾不入题目文章的开头、结尾入题,才能使文章结构严谨、内容集中、中心突出,给读者留下眉目清楚、主题鲜明的感觉。
但许多同学在写作中却往往不注意这一点,入题的意识很差,常常是想怎么写就怎么写,缺乏认真思考。
这里特别值得提出的是,有些同学不明确倒叙式开头的记叙文,开头一般得入题,并且结尾要回到现实中来;顺叙式的记叙文,开头可入题也可不入,而结尾部分是必须入题的。
(二)记人和记事的记叙文不分有些同学不讲究记人和记事的记叙文在写法上的区别,常常是看到一个题目就没头没脑地写下去,结果把一篇文章写得非牛非马,成了个“四不像”。
原因在于他们不明确记人为主的记叙文,开头结尾应该突出强调的是人;记事为主的记叙文,开头结尾突出强调的才是事。
另外,记人为主的记叙文也要记事,通过事件的叙述、描写突出人物的性格(记事为记人服务);记事为主的记叙文也要写到人,目的是通过人物的交代和细节的描写使事件的记叙更具体、更完整,深刻地揭示事件意义,表现文章主题。
(三)选材不典型,重点不突出选材不典型是部分同学写作中存在的通病,许多同学愿意写别人的材料,不愿写自己的材料。
事实上随着年级的升高,作文命题越来越倾向于写自己熟悉的生活。
而不善于运用自己生活中的材料,不理解、不认识自己熟悉的生活是很难完成写作任务的。
例如,《生活告诉我》一文,许多同学不选自己亲身经历过的材料,特别是自己的生活材料,却去写别人的事迹材料,全篇罗列张海迪、女排姑娘或别的英雄人物的事迹等等,而自己的事迹、感受一点也没涉与。
另外,重点不突出也是部分同学在写作表达上常犯的毛病。
例如,《感动》一文,有些同学把部分笔墨集中于此,只习惯于在主体部分中完整记叙事件的过程,最后,在结尾处用一句话简单概括:“这就是令我感动的一件事”,觉得这样就可以了,文中很难看到习作者深受感动的情景或感动的心理活动描写,也就是说没明确揭示“感动”的原因。
解读高中记叙文写作弱化的原因及对策
![解读高中记叙文写作弱化的原因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a375249e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e1.png)
解读高中记叙文写作弱化的原因及对策高中记叙文是学生在语文课程中常见的一种文体,它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经历或者观察,以叙述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思想或者经历。
在高中阶段,学生在记叙文写作中往往存在一些弱化的现象,导致作文表达不够生动或者深入。
接下来就来分析一下高中记叙文写作弱化的原因及对策。
一、记叙文写作弱化的原因1. 缺乏真实感受和体验在高中阶段,学生的生活往往被学业压力和学校规章制度所左右,导致他们缺乏真实的感受和体验。
这种情况下,学生在记叙文写作中往往无法传递出真实的情感和体验,使作文显得平淡无味。
2. 缺乏观察力和思考力由于学生在高中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知识,他们往往缺乏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和思考。
这种情况下,他们在记叙文写作中往往无法从生活中的细节中找到灵感,也无法对所经历的事物进行深入的思考,导致作文缺乏新意和深度。
3. 缺乏文学修养和写作技巧记叙文写作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文学修养和写作技巧,然而在高中阶段,许多学生由于缺乏相应的文学阅读和写作实践,导致他们在记叙文写作中往往无法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和叙事结构,使得作文显得平庸和啰嗦。
1. 加强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学校可以通过丰富的课外活动和生活体验,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真实感受和体验,使他们能够在记叙文写作中有更多的素材和情感表达。
老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多关注身边的人和事,让他们有更多的话题来源和写作灵感。
2. 提高观察力和思考力学校和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一些实地调研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力和思考力。
也可以通过阅读一些优秀的记叙文作品,引导学生学会从生活的细节中发现美,提高他们的写作素养。
3. 提高文学修养和写作技巧学校和老师可以通过开展文学课堂和写作指导,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和写作技巧。
也可以在课外安排一些写作实践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练习和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解决高中记叙文写作弱化的问题,需要学生、学校和老师共同努力。
学生要多关注生活,增加体验和感受,老师要加强指导,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力,学校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写作机会和平台,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尝试和实践。
初中生记叙文写作改进策略
![初中生记叙文写作改进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e41dfc6e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d8.png)
初中生记叙文写作改进策略记叙文是初中生常见的一种写作类型,但是有些同学在写作时常常感到无从下手或是写作水平较低。
这里给大家提供几种改进策略,希望能帮助大家在记叙文写作方面有所提高。
一、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记叙文中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关键,它直接决定了文章的质量和读者的阅读体验。
如何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呢?可以多读优秀的记叙文作品,注意观察作者的表达方式,学习使用比喻、象征、对比等修辞手法,提高文章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此外,还可以多练习写作,写作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在不断的写作实践中才能够逐步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可以从简单的写作开始,例如写一件自己经历过的小事情,注意用生动的语言、丰富的词汇和多种修辞手法来表达。
二、叙述结构的合理调整良好的叙述结构可以使文章更加条理清晰,容易理解。
应该避免过于混乱的叙述,比如经常跳跃到过去和现在,让读者感到困惑和难以理解。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可以根据写作的需要,合理调整文章结构,使得叙述连贯、有条理。
最好采用线性叙述结构,即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叙述。
如果必须使用非线性叙述结构,也应该进行适当的标记和提示,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
三、注重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记叙文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能够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真实感。
可以注重观察周围环境,思考细节的重要作用,例如地点、时间、活动等方面,描述人物的外貌、动作、心理感受等等。
不过注意不要过度夸张和描述,要注重掌握度的问题。
细节描写应该是合适和自然的,而不是简单的罗列和炫耀。
四、掌握好故事结构记叙文最终的目标是通过故事的叙述来达到感染读者的目的。
所以,故事结构是很重要的。
故事结构主要包括起因、过程和结果三部分。
在写作中一定要注意遵循这个结构,使得文章具有完整的逻辑性和情节性,增加文章的吸引力。
以上就是初中生记叙文写作改进策略,通过这些方法学生可以逐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合理调整故事结构和注重细节描写等方面的写作技巧,提高自己的记叙文写作水平。
记叙文写作问题解决策略
![记叙文写作问题解决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f046cca9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e8.png)
记叙文写作问题解决策略
记叙文写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1. 内容平淡无奇:如果感觉自己的记叙文内容过于平淡,可以尝试增加一些戏剧性。
比如,可以采用欲扬先抑、设置悬念、误会法等方法,让情节更加曲折。
2. 缺少生动的细节:细节是记叙文的灵魂,但很多人在写作时往往忽略了这一点。
可以通过细致的描写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比如对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等方面进行深入刻画,让读者有更深刻的感受。
3. 缺乏明确的主题:主题是记叙文的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灵魂。
在写作过程中,应该始终围绕主题展开,让读者明确地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
4. 人物形象不够鲜明:在记叙文中,人物形象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通过具体的事例、生动的细节和深入的心理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让人物更加鲜明、立体。
5. 结构不够紧凑:有些人在写作时会出现结构松散、逻辑不严密的问题。
可以通过列提纲、分段等方式来优化文章结构,使文章更加紧凑、连贯。
6. 用词不当或过于简单:用词是写作的基本功,如果用词不当或过于简单,会影响文章的表现力。
可以尝试使用一些形容词、副词等修饰语来丰富语言表达,让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7. 缺乏真实感:记叙文需要以真实为基础,如果文章缺乏真实感,会让读者产生质疑。
在写作时,应该尽可能地还原真实场景、人物和情感,让文章更加可信。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记叙文写作问题及解决方法,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当然,写作水平的提高需要长期的积累和实践,需要不断地阅读、写作、修改和完善。
记叙文写作误区及规避策略
![记叙文写作误区及规避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a18a03f6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de.png)
记叙文写作误区及规避策略在写记叙文时,很容易犯一些常见的误区,这些误区往往会导致文章质量下降,影响文章的阅读效果。
为了避免这些问题,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记叙文写作误区及规避策略。
误区一:过于翔实的描写在记叙文中,描写情景和环境是必要的,但是如果描写过于翔实而降低了文章的节奏和紧凑度,那么就会让读者感到乏味。
此时,我们需要在描写时考虑到细节的必要性,剔除那些无关紧要的描述。
规避策略:在写作时要尽量避免过多的描写,突出重点,突出影响。
同时要注意合理安排语言的顺序,不要使文章在细节上过于繁琐。
误区二:情节过度复杂有些人在写记叙文时,会使用大量复杂的情节和人物关系,层层嵌套,却没有一个真正意义的关联。
这让读者非常困惑,难以理解文章的主旨和内容,降低了文章的可读性。
规避策略:写作时要注意逻辑清晰,情节紧凑,一个人物和情节只针对一个主题,不要把太多东西混合在一起,使文章内容晦涩难懂。
误区三:过度夸张许多记叙文写作者试图通过夸张来激发读者情感,但容易使文章流于表面和降低真实感,让读者感到虚无缥缈。
规避策略:在描写情感时要真实,充分表达人物情感,不夸张也不简化情感的表达。
同时要注重细节的真实,将事情描述得更加真实。
误区四:语言过于生硬记叙文需要具备让人产生视觉、听觉、味觉等多方面感官刺激的能力,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但如果用语过于生硬和简单,就会令读者失去感官体验。
规避策略:在写作时要注意用词得当,将语言具体、形象化,无论是描写环境、人物形象的描述,还是情感表达,都要注重其感性、形象化,让读者能够身临其境。
总之,记叙文写作需要注意重点突出、情节紧凑、真实感、生动形象的表达,让读者感到身临其境,从而更能打动读者。
干净利落的记叙文不但让读者愉悦地欣赏,而且让他们对主题和故事产生深刻的印象和领悟。
记叙文作文常见错误
![记叙文作文常见错误](https://img.taocdn.com/s3/m/001948d4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ed.png)
记叙文作文常见错误
英文回答,One common mistake in narrative writing is using too much passive voice. For example, instead of
saying "The cake was eaten by me," it's better to say "I
ate the cake." This makes the writing more direct and engaging.
Another mistake is not providing enough detail or description. For instance, instead of saying "I went to the beach," it's better to say "I strolled along the sandy shore, feeling the warmth of the sun on my skin and
listening to the soothing sound of the waves."
中文回答,记叙文写作中常见的错误之一是使用过多的被动语态。
例如,不要说“蛋糕被我吃了”,而是说“我吃了蛋糕”。
这
样写更直接、更引人入胜。
另一个错误是缺乏细节或描述。
比如,不要说“我去了海滩”,而是说“我漫步在沙滩上,感受着阳光洒在皮肤上的温暖,聆听着
海浪的悠扬声音”。
浅谈记叙文写作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浅谈记叙文写作的常见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637d27d0a58da0116c174959.png)
一
例如写《 我的爸爸》 有 的同学开头这样写 “ , 世上只有妈
妈好” 这话是不错 的, , 而要赞颂 “ 我的爸爸 ”如果这样开头 , , 入题就太慢 了。 因此 , 最简单可行的方法就是开 门见山 , 直接 点题 。这种方法不但会使文章不兜 圈子就直奔主题 , 而且直
处 方—— 加大课外 阅读量 , 拓宽文路 , 在新 、 上下 功 奇
夫。
处方——架设 桥梁 , 巧妙过渡。 结构指的是文章中组织材料和编排材料的具体形式 , 它 就是一篇文章的骨架 ,没有 了它各种材料 就如一团乱麻 , 不
能 形 成 一 篇 文 章不 说 , 题也 就更 无 从 揭 示 了。 主 因此 说 , 排 安
的选取 。写文章并不是不加选择就可 以任意运用 , 材料 的选 择直接影响情感 的感 染力 , 立意的表现力 , 因此选材 是写好 文章的必要 环节 。对常见 的材料要善于转换角度 去写 , 寻找
新 的发 现 。 三 、 头 废 话 太 多 。 题 太 慢 开 入 处方 — — 开 门见 山 , 直接 点题 。
象 、 动、 生 富有很强的感染力 。如朱 自清的《 中“ 春》 小草从 土
里偷偷地钻出来” 一句 , 作者巧用拟人修辞 , 不仅写出来 春草
选 材很 精彩 不落俗套 , 让读者感 到既出乎意料 , 又在情理之
中, 自然会 刮 目相看 了。
材料是文章的血 肉 , 文章的成败主要 因素之一在于材料
的嫩绿 、 绵软 , 而且也表现 了小草旺盛的生命力 。红 的像火 , “
粉的像霞 , 白得 像雪” 一句 , 用 比喻修辞 , 运 生动形象地写 出
来 了果树 之花争相斗艳 的姿态。 反之 , 如果使用原生态语言 ,
一、记叙文写作常见问题
![一、记叙文写作常见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8b92a600f78a6529647d5370.png)
课题 记叙文写作训练之一: 记叙文写作常见问题主 备 人: 审 核 人: 课时编号: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教学目标 系统了解记叙文写作中的常见问题,教师复备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方法指导 讲练结合课时数 1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南师大教授、江苏语文高考阅卷组组长何永康说:……甚至在公开场合“恳请”高中语文老师抓紧记叙文教学,并希望初中生及早起步。
但几乎没有什么反应。
原因何在?“议论文”比“记叙文”好教!只要确立一个论点,正面说说,反面说说,再举几个例,一篇议论文就写成了,而且据说会拿一个“保险分”。
记叙文写作就不同了,百人百性,万物变化,叙写起来必定千差万别,很难套用什么现成的“模式”,故教师只能一一审视,“个案”处理,费时而又费神。
然而,我可以负责地说一句:高考作文不看好议论文,许多优秀之作总是记叙文。
因为,大规模的、批量进行的高考作文阅卷,最忌讳答卷内容的机械重复——大家都说那几句“公理”、“常理”、“大道理”,大家都列举那几个尽人皆知的经典“例证”(如今年的“牛顿”最牛、“苹果”丰收)!记叙文则不同,只要你写了“人”,就得有个“张三李四王二麻子”,就得有个自在生发、演进的生活“小故事”,阅卷者就可能处于一种“常读常新”的状态之中!《安娜•卡列尼娜》的开头说:“幸福的家庭都彼此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本人在此套用一下:“高考议论文往往是‘幸福的家庭’,彼此相似;高考记叙文往往是‘不幸的家庭’,千差万别。
”亲爱的考生们,你们选哪一种呢?在平时的记叙文写作训练中,我们发现,同学们存在许多问题,今天我们把同学们记叙文写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综合起来,希望同学们对照自己的写作,去发现问题,改正问题。
二、情况分析:高中生记叙文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首尾不入题目文章的开头、结尾入题,才能使文章结构严谨、内容集中、中心突出,给读者留下眉目清楚、主题鲜明的感觉。
但许多同学在写作中却往往不注意这一点,入题的意识很差,常常是想怎么写就怎么写,缺乏认真思考。
2023学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考试划重点题(部编版) 记叙文写作(难点)(解析版)
![2023学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考试划重点题(部编版) 记叙文写作(难点)(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daea0c00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f7.png)
九年级语文期末考试划重点记叙文写作(难点)专题概述和解题方法指导记叙文就是记载、叙述我们在生活中看到、听到、经历过、接触过的一些有人物和事件的文章。
写好记叙文,应掌握记叙的四个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起因、发展、结果)。
运用这些要素时,应注意时间、地点必须具体、明确;人物的出场要能推动情节的发展,记叙的事情不论大小,都应把事情的起因、发展和结果写完整。
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手段,以写人叙事为主要内容的文章,大体可以分记人记事两大类,写时要根据需要来确定内容和中心。
写人时,要通过具体、生动的事实来表现人物,切忌冗长、空洞的鉴定式的介绍说明,要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肖像和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述,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才能使文章生动感人。
叙事主要通过描述事件的前因后果来表达某种思想和意旨。
这就涉及记叙的顺序,只要运用得好,便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而在一篇文章中,往往不只使用一种方法,常常是综合运用只要运用得恰当,就能使文章的结构更多变,安排更灵活,从而达到较好的艺术效果。
记事和写人不能截然分开,只能相对地有所侧重。
记事不能没有人,写人也离不开事,因为任何事件中都必然有人物活动,而人物也只有在事件中才能表现得活泼有力。
记事为主的文章,事件应记叙完整,写人为主的文章,重点在于表现人物,事件则不一定写完整。
一、准确审题。
常见的记叙文的审题方法有以下几种:1.抓关键词语法,也叫重点词语分析法。
抓住关键词语进行分析,就能弄明白要表达的中心。
如《一件有趣的事》,“有趣的事”就是本篇文眼,应抓住“有趣”写事,有的事很有意义,但缺少趣味性,就不能写。
2.添加因素法,也叫补充条件法。
有的题目限制不具体,似乎无处下笔,这时,审题时给题目添加限制的条件,写作内容明确,就可以写作了。
如《变》,可以写人的变化,也可以写成事的变化,还可以添加诸如“家乡的”“祖国的”“班级的”等因素去写。
3.以小化大法,也叫缩小范围法。
有的题目比较宽泛,可写的范围太大,要通过审题缩小范围,使所写范围进一步明朗化。
中考记叙文常见题型及答题模式
![中考记叙文常见题型及答题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daced836eff9aef8951e062c.png)
中考记叙文常见题型及答题模式一、标题含义答题模式:①表层含义:(结合文章主要内容作答)②深层含义(紧扣文章中心作答)典型例题:《对一只蝴蝶的关怀》(故事内容:初三毕业那个夏天,两个同学救起一只落水的蝴蝶。
)答题范例:答:①表层含义:两个同学救起落水的蝴蝶。
②深层含义:赞美了两个同学善良的心灵,呼吁人们应该像两个男孩一样心存大爱。
二、标题作用答题模式:①概括全文主要内容。
②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③初步揭示文章中心:(要把中心简要答出来)④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主要人物等。
⑤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①③⑤作用必答,②④作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例题:请分析《对一只蝴蝶的关怀》这个题目的作用答:作用是①概括全文主要内容。
②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③初步揭示文章中心:赞美了两个同学善良的心灵,呼吁人们心存大爱。
④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三、给文章拟标题解题方法:紧扣中心修饰语+关键词例题:以“两个男孩救起落水的蝴蝶”这个故事为例,题目可拟写为《温暖的营救》,“温暖的”是修饰语,“营救”是关键词。
四、概括全文主要内容答题模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时间、地点可有可无)例题:概括《对一只蝴蝶的关怀》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答:内容是初三毕业那个夏天,两个男孩救起一只落水的蝴蝶。
五、概括部分内容解题思路:锁定区域+提炼概括(找出需要概括内容的段落,从相应段落中提炼概括)六、归纳人物形象解题方法:①抓主要事件(从人物身上发生的事情去归纳形象)②分析描写方法(从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心理描写等方面分析)③关注侧面烘托④抓直接概括人物形象的关键字词。
必须结合全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决不能只看部分段落。
例题一:请概括刘老师的人物形象。
(此问直接答形象即可)答:刘老师是一个对工作认真负责、关心学生、正直善良的老师。
例题二:请结合全文内容分析,刘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
(此题先总体归纳人物形象,再对应人物形象逐条分析。
记叙文知识点归纳总结
![记叙文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c0f415b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e5.png)
记叙文知识点归纳总结记叙文是一种以叙述事物发生经过为主要手法的文学体裁。
它通过讲述故事,描绘场景和人物来表达主题,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
记叙文的写作技巧和特点各有不同,本文将对记叙文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并提供一些写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一、记叙文的基本结构1. 开篇:记叙文的开篇通常通过描写背景、引发读者兴趣或提出问题等方式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2. 具体事件:记叙文的主体是一系列具体的事件,事件之间需要有关联性,并围绕主线展开。
3. 冲突与发展:记叙文中的冲突可以是人物之间的矛盾、与环境的对抗或内心的矛盾等。
通过冲突的发展,故事得以推进。
4. 高潮:记叙文的高潮部分是故事发展到最为紧张、精彩的部分,读者的注意力达到顶点。
5. 结尾:记叙文的结尾可通过总结、反思、警示或留下悬念等方式,给读者一个深刻的印象。
二、描写技巧与方法1. 生动的场景描写:通过详细、形象的描写,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感受到故事发生的环境。
2. 人物刻画:通过对人物的外貌、性格、行为和语言等方面的描写,使人物栩栩如生,增加故事的可信度。
3. 对话的运用: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展示他们的思想、情感和态度,使故事更加生动。
4. 时间的流逝:合理运用时间的变迁,通过描述不同时期的事件和场景,使故事更加完整。
5. 比喻与象征:适时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丰富叙述的意境,加深读者的印象。
三、记叙文的写作技巧1. 精心选题:选取一个生活中发生的真实事件或构思一个有趣的故事,以吸引读者的兴趣。
2. 把握篇幅:记叙文的长度可以灵活掌握,要注意不要过长或过短,以保持读者的阅读兴趣。
3. 注意结构:记叙文要有明确的开篇、主体和结尾,结构清晰,叙述流畅。
4. 多用细节:通过描写细节,可以使故事更加生动、真实。
5. 练习节奏:写记叙文时,应注意节奏的变化,适时调整叙述的速度和紧张程度,以增加阅读的吸引力。
四、常见问题与注意事项1. 避免事无巨细地叙述每一个细节,应选择对故事发展有关键作用的事件进行描写。
谈记叙文写作中的矛盾冲突——以一篇记叙文的修改为例
![谈记叙文写作中的矛盾冲突——以一篇记叙文的修改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f8550584336c1eb91a375de8.png)
谈记叙文写作中的矛盾冲突——以一篇记叙文的修改为例摘要】在记叙文写作过程中,叙事中的矛盾冲突怎样写是常见的问题之一。
本文主要从矛盾冲的分级、展开、化解等方面谈一谈上述问题。
【关键词】记叙文写作矛盾冲突在一篇记叙文中,矛盾冲突是常见的构成要素之一,这个要素对推进叙事,调整叙事节奏,增加故事的曲折性,展现人物性格、思想等有着重要作用。
不过,怎样写矛盾冲突不仅是记叙文写作过程中的难点,而且也是记叙文写作教学中的难点。
如果对这个问题进行追问,那么,或许可以从以下几个基本问题入手:文中有哪些矛盾冲突?哪些矛盾冲突需要展开写?怎样展开写?笔者以一篇记叙文的修改为例谈一点拙见。
例文:“烦死了!”“砰——”一声,门关上了。
我坐在门旁,泪水从眼眶中溢出,悄无声息的落在衣服上。
我和我最好的朋友吵架了。
她经常忘记带笔袋,每次都向我借学习用品。
久而久之,即便她带了笔袋,却依旧向我借,每当她想到还时物品大多数已经坏了或笔芯没水了。
今天早上她把我最心爱的钢笔摔坏了,我忍无可忍,便于她理论并产生了一些口舌之争。
心情极差的我背着沉重的书包走在回家的路上。
生机勃勃的小草是那么的垂头丧气;枝繁叶茂的大树是那么的杂乱无章,一切都是凄凉的。
回到家中,母亲见我一脸难过便上前询问。
心情极差的我对她十分的不耐烦,没一会儿就对母亲吼了一句“烦死了”,吼完就进入房间,锁上房门,倒在床上,闭上眼睛。
往日母亲对我的种种关心爱护一幕幕在脑海中显现,令我追悔莫及。
不知不觉中我睡着了。
清晨,一阵芳香扑鼻而来,我睁开双眼,一看!是茉莉花!上面附着一张卡片:虽然我不知道昨天你发生了什么,但风雨后便是晴天,但愿这茉莉的芳香能够洗去你昨天的难过,让你开启快乐的一天。
阳光无需寻觅,伴随茉莉花,它照在我的身上。
蓦然回首,这一路芳香扑鼻,阳光灿烂。
教师不知作文教什么。
我答,学生先写,你仔细看作文,就知道教什么了。
①的确,仔细读完这篇作文,笔者以为如果以这篇文章为教学例文,可以挖掘出不少写作教学的点,不过文中矛盾冲突未能展开的不足相对明显,所以以此为切入点谈一谈怎样写矛盾冲突的话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记叙文写作常见问题及纠正指导
对高中生来说,记叙文写作已有一定基础了,但在写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下面就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常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首尾不入题目
文章的开头、结尾入题,才能使文章结构严谨、内容集中、中心突出,给读者留下眉目清楚、主题鲜明的感觉。
但许多同学在写作中却往往不注意这一点,入题的意识很差,常常是想怎么写就怎么写,缺乏认真思考。
这里特别值得提出的是,有些同学不明确倒叙式开头的记叙文,开头一般得入题,并且结尾要回到现实中来;顺叙式的记叙文,开头可入题也可不入,而结尾部分是必须入题的。
(二)记人和记事的记叙文不分
有些同学不讲究记人和记事的记叙文在写法上的区别,常常是看到一个题目就没头没脑地写下去,结果把一篇文章写得非牛非马,成了个“四不像”。
原因在于他们不明确记人为主的记叙文,开头结尾应该突出强调的是人;记事为主的记叙文,开头结尾突出强调的才是事。
另外,记人为主的记叙文也要记事,通过事件的叙述、描写突出人物的性格(记事为记人服务);记事为主的记叙文也要写到人,目的是通过人物的交代和细节的描写使事件的记叙更具体、更完整,深刻地揭示事件意义,表现文章主题。
(三)选材不典型,重点不突出
选材不典型是部分同学写作中存在的通病,许多同学愿意写别人
的材料,不愿写自己的材料。
事实上随着年级的升高,作文命题越来越倾向于写自己熟悉的生活。
而不善于运用自己生活中的材料,不理解、不认识自己熟悉的生活是很难完成写作任务的。
例如,《生活告诉我》一文,许多同学不选自己亲身经历过的材料,特别是自己的生活材料,却去写别人的事迹材料,全篇罗列张海迪、女排姑娘或别的英雄人物的事迹等等,而自己的事迹、感受一点也没涉及。
另外,重点不突出也是部分同学在写作表达上常犯的毛病。
例如,《感动》一文,有些同学把部分笔墨集中于此,只习惯于在主体部分中完整记叙事件的过程,最后,在结尾处用一句话简单概括:“这就是令我感动的一件事”,觉得这样就可以了,文中很难看到习作者深受感动的情景或感动的心理活动描写,也就是说没明确揭示“感动”的原因。
(四)写法上,概括叙述多,细致描写少
许多同学习惯于对人物的活动、事件的过程作概括的叙述,而不愿意,或者不善于作具体细致的描写。
究其原因,概括的叙述较之具体细致的描写,要简单省劲一些,这些情况经常出现在一些有惰性的同学的写作中。
(五)语言表达差
其中原因有如下几点:1.生活单调,集体性的活动少。
许多同学对单调的生活认识理解不足,写起文章生拖硬拉,没有真情实感;2.平时写文不善动脑,只是照搬照抄,一旦脱离了作文选而独立成文,便出现文不从字不顺的现象;3.个别同学语文基础太差,语言不通的
现象也存在。
二、常见问题的纠正指导
针对高中同学写作中出现的上述几方面问题,现在集中谈谈对其纠正过程中应着重注意的几方面问题。
(一)审题与选材
记叙文写作中出现的选材不当、写作重点不突出、记人记事不分,其主要原因是审题不当、对标题把握不准。
审题通常指的是,审体裁、审范围、审重点(题眼)、审人称等。
不少同学常常忽略的其中审重点和审范围。
例如,《变化在我身边》写作的重点是我身边的变化而不是我本身的变化,《一句名言鼓舞着我》重点不是一句名言的内容及由来,而我在名言鼓舞下的思想和行为,《值得回忆的一个人》写作的重点是主人公之所以值得回忆的思想和言行。
为了突出重点,表现中心,选用的材料必须典型。
选用的材料可根据标题酌情安排。
例如,写整体(像《温暖的班集体》)选材力求点、面结合;写个人,则或选一件典型事例,或写某人2—3 个生活片断。
(二)开头与结尾
记叙文的结构,通常有“凤头”、“猪肚”、“豹尾”之说。
所谓凤头,指的是文章开头应给人以美感;猎肚,指的是内容充实;豹尾指的是文章结尾要圆滑有力。
这里只说说写好文章的开头和结尾。
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写好了文章开头对整篇文章的成功至关重要。
因为开头是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
自古至今,许多
文学家都十分重视写好文章的开头,我们学写记叙文也必须千方百计地写好开头。
无论是倒叙式还是顺叙文,都务必写得优美而有吸引力,不写那些与标题无关或距题目太远的话。
文章结尾是给人留下的最后一个印象,它对决定文章的圆满成功也起了重要作用。
俗言道:“编筐编篓,重在收口。
”我们也务必用功写好文章的结尾。
文章结尾要做到紧扣标题或文章中心,不得跑题。
力求使结尾写得自然、简炼、耐人寻味,给人启迪。
(三)表达与语言
记叙文的表达方式以记叙、描写为主,兼以议论和抒情。
文章的主体部分,在表达上必须紧紧围绕并突出本文的中心。
写一件事则要重点突出、层次清楚,写几个生活片断则要求详略安排得当,避免平均用力;具体表达中要注意写到细处去,通过人物或事件的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性格或事件中心;语言方面,力求生动、形象、灵活,使文章形象精彩。
(四)借鉴与改造
鉴于目前的实际情况,要坚决杜绝照搬抄作文选的做法。
初学者可以仿写,但必须弄明白作文选中的作文在立意、选材、结构、语言诸方面的优点,逐渐独立成文。
还可以参考优秀作文的选材、结构安排和表达技巧,但必须经过改造,使之为我所用。
我们坚决反对不分青红皂白胡乱搬用精彩选段或整篇文章的行为,因为标题变了,写作重点必然变,相应的表达方式方法也得变。
三、示例
下面是一位同学写的《值得回忆的同桌——李华》一文的开头、结尾,处理得较好。
(开头)时间的齿轮转得可真快呀!时间老人不管我们的态度如何,毫
不留情地把我们带到了新的学期。
面对新的同桌,似乐非乐的我又想起了我的老同桌——李华。
(结尾)啊,李华,原谅我的鲁莽吧。
我愿收回那天恶毒的话,用我今天真诚的道歉来弥补我的过失。
让我们重新张开那友谊的风帆吧!你是永远值得我回忆的。
另一篇是《我真想哭》。
的宿舍,感受着这陌生的黑暗与寂静。
我真想哭啊!
(结尾)器是一种懦弱的表现,但它却是人的一种本能,当一个人在悲痛、烦闷、愁肠百结时,他就需要哭,需要发泄。
现在我终于懂得了,我真想痛痛快快地大哭一场。
下面是某同学写《感动》一文中的一个片断,写得具体、细致、感人。
那是深秋一天的下午,天气骤变,你(王老师)的胃病又犯了。
当时,您正在讲课,只见您的脸色有些发黄,样子挺可怕的,你还是硬撑着讲下去。
同学们被您的精神深深地感动着,许多同学的眼角闪烁着晶莹的泪珠。
前排一位女同学忍不住站起来对您说:“老师,您快去医院看看吧!”大家也纷纷应和着:“老师,您去休息吧,我们这节上自习。
”只见您的嘴角露出一丝微笑,摇了摇头,挥手示意刚才
站起来的那位同学坐下。
说:“我不要紧,咱们继续上课。
”
还有《值得回忆的同学》和《值得回忆的老师》中的几个片断,写得生动、精彩。
A“唉——”随着我的一口粗气喘出,李华朝我这边瞧了瞧,似乎明白了,便凑近我的耳边嘀咕了几句。
我的心里豁然开朗,手中的笔也像得到了命令似地“唰、唰、唰”,很快便攻克了这道难关。
我朝她微微一笑,表示感激,我们便结识了。
B 我曾羡慕过他的那双眼睛。
要知道,这两扇窗户显示了映射的是一个多么美妙而莫测的世界呀!那里面有数学的计算,又有哲学的思考;有历史的阐释,又有未来的预测;有微观的分析,又有宏观的综合。
灵感之光,智慧之火,才智之泉,一起在这里汹涌、闪烁、激荡、升华!
我也曾幻想有他那一张嘴。
好像是一眼永不干涸的泉眼,循循诱导的话语从那里淙淙流出。
这泉水滋润着我们心灵上的土地,冲刷掉了那里的浊水污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