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装帧的历史发展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中国书籍的发展
(二) 简帛时代
1.简策 简策是中国古代最具有代表性的书籍的形式,也是中国
最早具有书籍形态的装帧形式。“简”即竹简,“策” 即为现今的“册”,即用规整的刻写了文字的竹片串联 成册,然后从后向前卷起,在最前面的一片竹简反面刻 有书名,卷起后形成简策的封面,从此形成了书籍的量 词— “卷”。 这种在竹木上的刻写形式,成本较为低廉,因此,在造 纸术出现之前,一直被中国人长期并广泛的使用。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西方书籍的发展
《青年》(Jugend)(德国) “青年风格”是德国“新艺术”运动的代表,《青年》杂
志是“青年风格”名称的来源之处,它与《潘》、《朴 实派》杂志被称为青年派作品发表和传播的三大园地。 青年风格在德国经历了两个明显的阶段:1900年前为前 期,风格侧重于自然主义和表现派,大多以植物花卉为 设计主题,“仙客来”式的植物造型以及“辫绳”式的 结构成为其代表;1900年后为后期,青年风格开始转向 更抽象、更具活力的几何风格。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中国书籍的发展
5.包背装 包背装是在蝴蝶装的基础上进行改良的装帧形式,将书
页文字向外对折,折叠处为书口,用纸捻装订成册,再 以一张纸绕书背粘贴,形成书籍的封面封底,这样的装 订形式,是书籍在翻阅中更加连贯。 6.线装 线装书与包背装并没有很大的差别,在明朝中叶,人们 开始用线代替纸捻来装订书籍,使书籍更加牢固,同时 ,也不再采用包背式的封面形式,开始采用单页的封面 与封底分别固定在书的两面。
随着汉代造纸术出现,中国的书籍步入了一个崭新的时 代,到了隋唐初期,雕版印刷术出现,使书籍得到飞速 的普及与发展。此时的书籍在装帧设计上开始追求艺术 效果,并逐渐融入了绘画的装饰,书籍有了艺术的价值 。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中国书籍的发展
由于纸张使用方便、加工工艺简单、成本较低,纸张形 式的书籍一直延续至今,但其在不同的时代表现为不同 的形态。
在这个时代,书籍开始不仅限于宗教书籍,Biblioteka Baidu些科教读 本、游记等书籍纷纷出现。1486年《圣地朝拜》印刷出 版,它是史上最早的游记书籍。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西方书籍的发展
进入16世纪,随着世界各艺术流派的兴起和发展,巴洛 克主义的神秘色彩、洛可可式的浪漫情调、古典主义的 自然情怀等,打破了传统的艺术观念,创造了崭新的艺 术形式与法则。与此同时,书籍的设计也随之快速地发 展,与众不同的材料、别致的工艺、各种形式与手法被 设计师们纷纷应用在了书籍的设计中,书籍也成为各种 风格、流派最好的传播媒介。为了便于阅读,书籍从大 开本逐渐向小开本发展,直到18世纪,书籍成为人们生 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人们出现了阅读的热潮。
第二章 书籍装帧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 中国书籍的发展 第二节 西方书籍的发展
第一节 中国书籍的发展
(一)刻写时代
1.龟册 中国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顾名思义,这种文字被记载
在龟甲、兽骨之上。在出土的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中,就 发现刻有“册六”的甲骨,并有穿孔,以便于串连成册 ,所以这类成册的甲骨被称为“龟册”。 2.玉版 《韩非子·喻老》中记有“周有玉版”,经过考古,也发 现在周朝人们采用玉石刻写文字。然而由于这种材料昂 贵,只有王公贵族才能使用,因此这类“玉版”并不多 见。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西方书籍的发展
公元前2世纪,小亚细亚出现以羊皮纸作为材料的书籍。 这些书籍以抄写法典、经文为主,开本形式不同,装帧 形式考究,此时的羊皮书在内页的版式设计上,也有了 固定的版心、工整的行距,文字为横向书写,为了便于 阅读,大开本的书籍采用两栏或多栏的版面形式,在装 帧上开始采用册页式的装帧形式,这时的书籍形态已经 比较接近现代的书籍。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西方书籍的发展
奥伯利·比亚兹莱(Aubrey Beardsley)(英国) 比亚兹莱是“新艺术”运动的先驱,在书籍插图设计方
面更是无可取代。他强调自然中不存在直线,也没有完 全的平面,在装饰上突出表现曲线和有机形态,其风格 是以飘逸的曲线和黑白对比为主要特征的独特图形。 科罗曼·莫瑟(Koloman Moser)(奥地利) 奥地利的“新艺术”风格代表是“分离主义”,其代表 人物首推莫瑟,碎小的几何图形密密麻麻的分布是分离 派的典型特征,莫瑟善于应用简单的线条、黑白的强烈 对比让人们体会到突破感,他代表的分离派理性地将物 体归纳成简单的几何形态。
(三)纸张时代
1.卷轴装 在最初有纸张的时候,人们还是继续采用与简帛书一样
的卷装结构,经过在纸张上的书写,然后以卷轴形式卷 装成册,在中国最繁荣的隋唐时代一直是以这样的形式 制作书卷,而当时随着诗词歌赋、书法绘画的流行,人 们开始广泛地阅读、收藏书卷,所谓 “读万卷书”指的 就是这种卷轴书。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14世纪末,由来自荷兰的林堡兄弟主持设计的手工出版 作坊在法国成立,成为当时最为先进的出版作坊。这时 出版的书籍主要是一些宗教书籍,采用手工抄写、编排 和装帧,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西方书籍的发展
林堡兄弟在书籍的设计中插入了很多精美的插图,并较 多地创造性地采用了首写字母装饰,设计典雅大方,并 且使文字的段落清晰,在装饰性同时增加了文字的阅读 性。
帛书有的折叠存放,有的卷成帛卷,以卷装形式收藏, 展开时都为长卷。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中国书籍的发展
由于纺织品重量较轻,因此,帛书更便于携带以及收藏 ,在书写方面,帛书也更为方便,且可以根据书写内容 的长短,自由裁剪。然而,这种丝帛材质成本高、产量 少,只有贵族方能使用。帛书与简策一直同时存在,因 此,简策与帛书的时代,被人们称为中国的“简帛文化 ”时代。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中国书籍的发展
4.蝴蝶装 蝴蝶装始于唐代末期,盛行于宋元时期,这种形式的装
帧已经使书籍真正的进入到册页装的时代。 蝴蝶装是将单面印刷好的书页,由中间对折,依次排列
成册,然后利用钻胶将书页固定在包背式的封面上,这 样的书页翻阅起来犹如蝴蝶的翅膀翻飞一般,因此被称 为“蝴蝶装”。这种装帧方式使书籍更加便于收藏,但 是在翻看的时候必须连翻两页,同时无装订线的结构使 书页容易脱落。
第二节 西方书籍的发展
多采用“工艺美术”运动中典型的缠枝花草图案和精细 的插图,首写字母也进行华贵的装饰设计。莫里斯的风 格华丽典雅,画面异常饱满,却又充满绚丽的情调,具 有强烈的歌德复兴特征。
阿瑟·马克穆多(Arthur H. Markurdo)(英国) 马克穆多是位建筑家,他是追随莫里斯的“世纪行会”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西方书籍的发展
被人们称为活字印刷的里程碑。由于活字印刷的出现, 书籍可以被大量并快速地复制,书籍迅速在社会流传, 这时的书籍成为人们主要的信息传播媒介。 其实,在 这个时期的书籍尤其注重花卉图案的装饰,这种书籍从 印刷所出来的时候还不是完整的书籍,在印刷后,还需 要手工完成书籍的最后的装饰绘制,如带有装饰的手写 字母、装饰花边、插图等。
欧洲最早的雕版印刷的书籍是一些宗教书籍,有大量绘 制精美的插图,甚至有些插图多于文字,书籍整体的装 帧设计考究。
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印刷术得到快速发展,书籍为新 思想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454年一名叫古登堡的 德国人,用金属活字印刷术,印制了四十二行本《圣经 》,这本由每页的行数为名称的宗教书籍,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西方书籍的发展
人类自从有了文字,就有了早期的书籍形式出现。 在公元前4000年,美索不达米亚创造了人类最早的楔形
文字,当时的苏美尔人用三角形的凿子在泥板上刻写出 楔形文字,待泥板干燥后进行窑烧,形成如同书页一样 的字板,经过组合,装入袋或箱中,这种由泥板一页一 页组合的泥板书籍,也是书籍早期形态。 到了公元前2500年,埃及把他们创造的象形文字书写 在一种莎草纸上,并用木头或象牙棒将纸卷成卷轴装, 这种形式的书籍与我国的卷轴书十分相似。
的书籍设计,开展了“书籍设计的文艺复兴”。科什是 当时德国的字体设计家,他借鉴中世纪的书法特征进行 字体的设计,书籍的设计古朴典雅。 进入19世纪以来,书籍得到全面的普及,书籍的设计也 是风格多样,出现了各种设计流派。例如,以浓郁的装 饰风格图形为主题的“新艺术”风格书籍设计;以非对称 的直线几何形为主题的“风格派”书籍设计;以全新、怪 诞、抽象和符号性为主的“达达主义”的书籍设计等。 各种设计流派的崛起,可谓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西 方书籍装帧艺术进入了现代书籍装帧时代。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西方书籍的发展
威尔·H.布拉德利(William H.Bradly)(美国) 布拉德利是美国“新艺术”运动的代表,他的设计在比
亚兹莱的绘画基础上加以创新,开创了一种独特的插图 手法,以重复的线条进行图案设计,打破之前的仅仅用 黑白对比进行造型的特点,黑白在他的设计中只做衬托 线条、色彩。 埃尔·李西斯基(EI Lissitzky)(俄国) 李西斯基是现代平面设计的重要创始人之一,影响非常 深远,尤其是构成主义风格的影响最大。他在德国期间 ,设计了大量的书籍,他还广泛采用了照片拼贴来设计 ,并进一步发展了这种技术。
第一节 中国书籍的发展
2.经折装 经折装是在卷装书后的一个装帧飞跃,它使书籍开始走
向翻页的装帧结构形式。 最初这种装订形式是由佛教 传进中国的,书籍的内容以经文为主,因此被称为经折 装。 这种书籍将长卷的纸张反复折成几寸宽,首尾固定在厚 纸板上。经折装的封面有两种形式,有封底封面分开的 ,也有封底封面连接的,加上封面的设计,这种书籍的 形态已经更加接近现代书籍的装帧形式,因此经折装的 书籍也是中国书籍装帧史上向册页式书籍的过渡。
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英国) 威廉·莫里斯被称为“现代书籍艺术的开拓者”,是“书
籍设计的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他领导的“工艺美术 运动”带动了革新书籍艺术的风潮,他还建立了凯姆斯 科特印刷工场印刷书籍,他将金属活字、木刻插图和装 饰混合使用,他注重扉页与章节页的设计,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中国书籍的发展
但是,这种书籍的形式也存在着较多的使用问题,庞大 的体积与重量使其不便携带,因此有了人们形容读书读 得多为“学富五车”的说法。由于这种简策串连的绳子 在长期的使用中极易断开,出现“错简”现象,使得简 策不便于收藏,人们一直不懈地寻找着新的书写材料。
2.帛书 帛书是以白色的丝织品为书写材料。在装帧的形式上,
团体的代表人物,他对当时复兴印刷和出版的高水平起 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马克穆多的设计较早采用植物作为 设计主题,线条流畅、富有张力,为之后的“新艺术” 运动风格奠定了基础。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西方书籍的发展
鲁道夫·科什(Adolf Koch)(德国)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科什在德国采取复古哥特式风格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中国书籍的发展
线装书的形式是书籍装帧发展成熟的标志,这种形式的 书籍直至中国近代被长期使用,甚至在现代也有一些古 籍书、字帖、书画也采用这样的装帧形式。
由于线装书的纸张材料多采用较薄的纸张,书册比较柔 软,这时出现了书籍的函套,函套的结构形式多样,材 料应用也较为丰富,此时的书籍装帧的整体设计越发地 考究了起来。
19世纪中,工业革命使印刷、制版的技术发展迅猛,但 是工业化的进程限制了设计的发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西方书籍的发展
人们开始向往中世纪的浪漫,希望通过中世纪的手工艺 传统恢复设计的水平。英国书籍设计掀起了一股复兴的 浪潮,他们努力恢复中世纪手抄本的装饰特点,这股浪 潮被称为“书籍设计的文艺复兴”,之后迅速影响了欧 美各国的书籍设计。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中国书籍的发展
3.旋风装 旋风装是经折装与卷轴装的一个结合,书籍以一张长卷
为底,书籍首页装裱在长卷右侧,第二页向左展开固定 在长卷,其他书页依次在前面的书页下向左排列,这种 书籍在卷起时与卷轴基本相同,但旋风装的书籍承载的 书籍内容更多,书卷更短,方便阅读。在《墨庄漫录》 一书中,描绘这种旋风装的书籍为“逐页翻飞,展卷至 末,仍合为一卷”。又有人们认为,旋风装的书籍是将 书写好的书页逐次粘贴在卷轴如同鳞片一样,因此又被 称为“龙鳞装”。这种书的装帧工艺复因此,只是很短 暂的在唐代应用过。
第一节 中国书籍的发展
(二) 简帛时代
1.简策 简策是中国古代最具有代表性的书籍的形式,也是中国
最早具有书籍形态的装帧形式。“简”即竹简,“策” 即为现今的“册”,即用规整的刻写了文字的竹片串联 成册,然后从后向前卷起,在最前面的一片竹简反面刻 有书名,卷起后形成简策的封面,从此形成了书籍的量 词— “卷”。 这种在竹木上的刻写形式,成本较为低廉,因此,在造 纸术出现之前,一直被中国人长期并广泛的使用。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西方书籍的发展
《青年》(Jugend)(德国) “青年风格”是德国“新艺术”运动的代表,《青年》杂
志是“青年风格”名称的来源之处,它与《潘》、《朴 实派》杂志被称为青年派作品发表和传播的三大园地。 青年风格在德国经历了两个明显的阶段:1900年前为前 期,风格侧重于自然主义和表现派,大多以植物花卉为 设计主题,“仙客来”式的植物造型以及“辫绳”式的 结构成为其代表;1900年后为后期,青年风格开始转向 更抽象、更具活力的几何风格。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中国书籍的发展
5.包背装 包背装是在蝴蝶装的基础上进行改良的装帧形式,将书
页文字向外对折,折叠处为书口,用纸捻装订成册,再 以一张纸绕书背粘贴,形成书籍的封面封底,这样的装 订形式,是书籍在翻阅中更加连贯。 6.线装 线装书与包背装并没有很大的差别,在明朝中叶,人们 开始用线代替纸捻来装订书籍,使书籍更加牢固,同时 ,也不再采用包背式的封面形式,开始采用单页的封面 与封底分别固定在书的两面。
随着汉代造纸术出现,中国的书籍步入了一个崭新的时 代,到了隋唐初期,雕版印刷术出现,使书籍得到飞速 的普及与发展。此时的书籍在装帧设计上开始追求艺术 效果,并逐渐融入了绘画的装饰,书籍有了艺术的价值 。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中国书籍的发展
由于纸张使用方便、加工工艺简单、成本较低,纸张形 式的书籍一直延续至今,但其在不同的时代表现为不同 的形态。
在这个时代,书籍开始不仅限于宗教书籍,Biblioteka Baidu些科教读 本、游记等书籍纷纷出现。1486年《圣地朝拜》印刷出 版,它是史上最早的游记书籍。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西方书籍的发展
进入16世纪,随着世界各艺术流派的兴起和发展,巴洛 克主义的神秘色彩、洛可可式的浪漫情调、古典主义的 自然情怀等,打破了传统的艺术观念,创造了崭新的艺 术形式与法则。与此同时,书籍的设计也随之快速地发 展,与众不同的材料、别致的工艺、各种形式与手法被 设计师们纷纷应用在了书籍的设计中,书籍也成为各种 风格、流派最好的传播媒介。为了便于阅读,书籍从大 开本逐渐向小开本发展,直到18世纪,书籍成为人们生 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人们出现了阅读的热潮。
第二章 书籍装帧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 中国书籍的发展 第二节 西方书籍的发展
第一节 中国书籍的发展
(一)刻写时代
1.龟册 中国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顾名思义,这种文字被记载
在龟甲、兽骨之上。在出土的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中,就 发现刻有“册六”的甲骨,并有穿孔,以便于串连成册 ,所以这类成册的甲骨被称为“龟册”。 2.玉版 《韩非子·喻老》中记有“周有玉版”,经过考古,也发 现在周朝人们采用玉石刻写文字。然而由于这种材料昂 贵,只有王公贵族才能使用,因此这类“玉版”并不多 见。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西方书籍的发展
公元前2世纪,小亚细亚出现以羊皮纸作为材料的书籍。 这些书籍以抄写法典、经文为主,开本形式不同,装帧 形式考究,此时的羊皮书在内页的版式设计上,也有了 固定的版心、工整的行距,文字为横向书写,为了便于 阅读,大开本的书籍采用两栏或多栏的版面形式,在装 帧上开始采用册页式的装帧形式,这时的书籍形态已经 比较接近现代的书籍。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西方书籍的发展
奥伯利·比亚兹莱(Aubrey Beardsley)(英国) 比亚兹莱是“新艺术”运动的先驱,在书籍插图设计方
面更是无可取代。他强调自然中不存在直线,也没有完 全的平面,在装饰上突出表现曲线和有机形态,其风格 是以飘逸的曲线和黑白对比为主要特征的独特图形。 科罗曼·莫瑟(Koloman Moser)(奥地利) 奥地利的“新艺术”风格代表是“分离主义”,其代表 人物首推莫瑟,碎小的几何图形密密麻麻的分布是分离 派的典型特征,莫瑟善于应用简单的线条、黑白的强烈 对比让人们体会到突破感,他代表的分离派理性地将物 体归纳成简单的几何形态。
(三)纸张时代
1.卷轴装 在最初有纸张的时候,人们还是继续采用与简帛书一样
的卷装结构,经过在纸张上的书写,然后以卷轴形式卷 装成册,在中国最繁荣的隋唐时代一直是以这样的形式 制作书卷,而当时随着诗词歌赋、书法绘画的流行,人 们开始广泛地阅读、收藏书卷,所谓 “读万卷书”指的 就是这种卷轴书。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14世纪末,由来自荷兰的林堡兄弟主持设计的手工出版 作坊在法国成立,成为当时最为先进的出版作坊。这时 出版的书籍主要是一些宗教书籍,采用手工抄写、编排 和装帧,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西方书籍的发展
林堡兄弟在书籍的设计中插入了很多精美的插图,并较 多地创造性地采用了首写字母装饰,设计典雅大方,并 且使文字的段落清晰,在装饰性同时增加了文字的阅读 性。
帛书有的折叠存放,有的卷成帛卷,以卷装形式收藏, 展开时都为长卷。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中国书籍的发展
由于纺织品重量较轻,因此,帛书更便于携带以及收藏 ,在书写方面,帛书也更为方便,且可以根据书写内容 的长短,自由裁剪。然而,这种丝帛材质成本高、产量 少,只有贵族方能使用。帛书与简策一直同时存在,因 此,简策与帛书的时代,被人们称为中国的“简帛文化 ”时代。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中国书籍的发展
4.蝴蝶装 蝴蝶装始于唐代末期,盛行于宋元时期,这种形式的装
帧已经使书籍真正的进入到册页装的时代。 蝴蝶装是将单面印刷好的书页,由中间对折,依次排列
成册,然后利用钻胶将书页固定在包背式的封面上,这 样的书页翻阅起来犹如蝴蝶的翅膀翻飞一般,因此被称 为“蝴蝶装”。这种装帧方式使书籍更加便于收藏,但 是在翻看的时候必须连翻两页,同时无装订线的结构使 书页容易脱落。
第二节 西方书籍的发展
多采用“工艺美术”运动中典型的缠枝花草图案和精细 的插图,首写字母也进行华贵的装饰设计。莫里斯的风 格华丽典雅,画面异常饱满,却又充满绚丽的情调,具 有强烈的歌德复兴特征。
阿瑟·马克穆多(Arthur H. Markurdo)(英国) 马克穆多是位建筑家,他是追随莫里斯的“世纪行会”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西方书籍的发展
被人们称为活字印刷的里程碑。由于活字印刷的出现, 书籍可以被大量并快速地复制,书籍迅速在社会流传, 这时的书籍成为人们主要的信息传播媒介。 其实,在 这个时期的书籍尤其注重花卉图案的装饰,这种书籍从 印刷所出来的时候还不是完整的书籍,在印刷后,还需 要手工完成书籍的最后的装饰绘制,如带有装饰的手写 字母、装饰花边、插图等。
欧洲最早的雕版印刷的书籍是一些宗教书籍,有大量绘 制精美的插图,甚至有些插图多于文字,书籍整体的装 帧设计考究。
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印刷术得到快速发展,书籍为新 思想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454年一名叫古登堡的 德国人,用金属活字印刷术,印制了四十二行本《圣经 》,这本由每页的行数为名称的宗教书籍,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西方书籍的发展
人类自从有了文字,就有了早期的书籍形式出现。 在公元前4000年,美索不达米亚创造了人类最早的楔形
文字,当时的苏美尔人用三角形的凿子在泥板上刻写出 楔形文字,待泥板干燥后进行窑烧,形成如同书页一样 的字板,经过组合,装入袋或箱中,这种由泥板一页一 页组合的泥板书籍,也是书籍早期形态。 到了公元前2500年,埃及把他们创造的象形文字书写 在一种莎草纸上,并用木头或象牙棒将纸卷成卷轴装, 这种形式的书籍与我国的卷轴书十分相似。
的书籍设计,开展了“书籍设计的文艺复兴”。科什是 当时德国的字体设计家,他借鉴中世纪的书法特征进行 字体的设计,书籍的设计古朴典雅。 进入19世纪以来,书籍得到全面的普及,书籍的设计也 是风格多样,出现了各种设计流派。例如,以浓郁的装 饰风格图形为主题的“新艺术”风格书籍设计;以非对称 的直线几何形为主题的“风格派”书籍设计;以全新、怪 诞、抽象和符号性为主的“达达主义”的书籍设计等。 各种设计流派的崛起,可谓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西 方书籍装帧艺术进入了现代书籍装帧时代。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西方书籍的发展
威尔·H.布拉德利(William H.Bradly)(美国) 布拉德利是美国“新艺术”运动的代表,他的设计在比
亚兹莱的绘画基础上加以创新,开创了一种独特的插图 手法,以重复的线条进行图案设计,打破之前的仅仅用 黑白对比进行造型的特点,黑白在他的设计中只做衬托 线条、色彩。 埃尔·李西斯基(EI Lissitzky)(俄国) 李西斯基是现代平面设计的重要创始人之一,影响非常 深远,尤其是构成主义风格的影响最大。他在德国期间 ,设计了大量的书籍,他还广泛采用了照片拼贴来设计 ,并进一步发展了这种技术。
第一节 中国书籍的发展
2.经折装 经折装是在卷装书后的一个装帧飞跃,它使书籍开始走
向翻页的装帧结构形式。 最初这种装订形式是由佛教 传进中国的,书籍的内容以经文为主,因此被称为经折 装。 这种书籍将长卷的纸张反复折成几寸宽,首尾固定在厚 纸板上。经折装的封面有两种形式,有封底封面分开的 ,也有封底封面连接的,加上封面的设计,这种书籍的 形态已经更加接近现代书籍的装帧形式,因此经折装的 书籍也是中国书籍装帧史上向册页式书籍的过渡。
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英国) 威廉·莫里斯被称为“现代书籍艺术的开拓者”,是“书
籍设计的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他领导的“工艺美术 运动”带动了革新书籍艺术的风潮,他还建立了凯姆斯 科特印刷工场印刷书籍,他将金属活字、木刻插图和装 饰混合使用,他注重扉页与章节页的设计,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中国书籍的发展
但是,这种书籍的形式也存在着较多的使用问题,庞大 的体积与重量使其不便携带,因此有了人们形容读书读 得多为“学富五车”的说法。由于这种简策串连的绳子 在长期的使用中极易断开,出现“错简”现象,使得简 策不便于收藏,人们一直不懈地寻找着新的书写材料。
2.帛书 帛书是以白色的丝织品为书写材料。在装帧的形式上,
团体的代表人物,他对当时复兴印刷和出版的高水平起 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马克穆多的设计较早采用植物作为 设计主题,线条流畅、富有张力,为之后的“新艺术” 运动风格奠定了基础。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西方书籍的发展
鲁道夫·科什(Adolf Koch)(德国)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科什在德国采取复古哥特式风格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中国书籍的发展
线装书的形式是书籍装帧发展成熟的标志,这种形式的 书籍直至中国近代被长期使用,甚至在现代也有一些古 籍书、字帖、书画也采用这样的装帧形式。
由于线装书的纸张材料多采用较薄的纸张,书册比较柔 软,这时出现了书籍的函套,函套的结构形式多样,材 料应用也较为丰富,此时的书籍装帧的整体设计越发地 考究了起来。
19世纪中,工业革命使印刷、制版的技术发展迅猛,但 是工业化的进程限制了设计的发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西方书籍的发展
人们开始向往中世纪的浪漫,希望通过中世纪的手工艺 传统恢复设计的水平。英国书籍设计掀起了一股复兴的 浪潮,他们努力恢复中世纪手抄本的装饰特点,这股浪 潮被称为“书籍设计的文艺复兴”,之后迅速影响了欧 美各国的书籍设计。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中国书籍的发展
3.旋风装 旋风装是经折装与卷轴装的一个结合,书籍以一张长卷
为底,书籍首页装裱在长卷右侧,第二页向左展开固定 在长卷,其他书页依次在前面的书页下向左排列,这种 书籍在卷起时与卷轴基本相同,但旋风装的书籍承载的 书籍内容更多,书卷更短,方便阅读。在《墨庄漫录》 一书中,描绘这种旋风装的书籍为“逐页翻飞,展卷至 末,仍合为一卷”。又有人们认为,旋风装的书籍是将 书写好的书页逐次粘贴在卷轴如同鳞片一样,因此又被 称为“龙鳞装”。这种书的装帧工艺复因此,只是很短 暂的在唐代应用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