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材
2024年度电子电工基础教材型号规格
![2024年度电子电工基础教材型号规格](https://img.taocdn.com/s3/m/2c311a98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52.png)
教材页数
不同型号教材的页数不同,基础型教材通常在200页 左右,进阶型和专业型教材可能超过500页。
插图数量
教材中插图数量丰富,有助于学员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相关知识。
章节设置
不同型号教材的章节设置不同,但通常都包括基础知 识、电路分析、电子元器件、实践应用等内容。
2024/3/24
9
适用范围
学历教育
7
型号分类
基础型教材
适用于初学者,内容涵盖电子电 工基础知识、基本电路和常用电 子元器件等。
进阶型教材
适用于有一定基础的学员,内容 涵盖高级电路分析、复杂电子元 器件应用和数字电路等。
专业型教材
适用于电子电工专业学员或从业 人员,内容涵盖专业领域的深入 研究和应用实践。
2024/3/24
8
规格参数
适用于电子电工相关专业的学历教育,如中 专、大专和本科等。
职业培训
适用于电子电工从业人员的职业培训,如技 能提升、岗位适应等。
自学参考
适用于对电子电工感兴趣的自学者,可作为 学习参考和辅导资料。
2024/3/24
10
03
基础知识讲解
2024/3/24
11
电子技术基础
电子元件
介绍电阻、电容、电感等基本电 子元件的原理、特性及使用方法
16
实验操作步骤
01
设计电路
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设计合 适的电路图,并选择合适的元 件和测量仪表。
02
连接电路
按照电路图将元件和测量仪表 正确连接,注意连接顺序和极 性。
03
通电测试
接通电源,观察电路中的现象 和测量仪表的读数,记录实验 数据。
04
断电检查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案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f19cd5c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0e.png)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2. 掌握电路的基本组成、分析和设计方法。
3. 熟悉常用电子元器件的特性、选用和应用。
4. 掌握电子电路的安装、调试和维护方法。
5.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电工电子技术概述1.1 电工电子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1.2 电工电子技术的应用领域1.3 电工电子技术的学习方法第二章:电路基本概念与分析方法2.1 电路的基本元素2.2 电路的基本定律2.3 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第三章:常用电子元器件3.1 电阻器3.2 电容器3.3 电感器3.4 二极管3.5 晶体管3.6 集成电路第四章:基本电路设计与应用4.1 放大电路4.2 滤波电路4.3 整流电路4.4 振荡电路第五章:电子电路安装与调试5.1 电子电路安装方法5.2 电子电路调试与故障排查5.3 电子电路维护与保养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
2. 通过实验和项目案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3. 采用小组讨论、问题解答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新意识。
4. 定期进行考核,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掌握情况。
四、教学资源1. 教材:《电工电子技术基础》2. 实验设备:电路实验箱、电子元器件、测试仪器等3. 网络资源:相关课件、视频、案例等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报告等2. 考试成绩:期末考试、期中考试等3. 综合评价: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团队协作精神等六、教学安排第六章:交流电路6.1 交流电的基本概念6.2 交流电路的参数6.3 交流电路的分析和设计6.4 交流电路的实际应用第七章:电机与控制7.1 电机的基本原理和结构7.2 电机的运行和控制7.3 常用电机及其应用7.4 电机控制电路的设计与分析第八章:电力电子技术8.1 电力电子器件8.2 电力电子电路的基本拓扑8.3 电力电子电路的设计与应用8.4 电力电子技术的实际应用案例第九章:信号与系统9.1 信号的分类与分析9.2 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9.3 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9.4 数字信号处理基础第十章:电工电子技术实验与实践10.1 实验目的与要求10.2 实验内容与步骤10.3 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六、教学方法6. 采用案例教学,结合实际应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交流电路、电机与控制、电力电子技术等知识。
人民邮电出版社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案第一章教材
![人民邮电出版社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案第一章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083a88aa2af90242a895e5b9.png)
电流的大小:取决于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
单位:安培(A)、千安(kA)、毫安(mA)、微安(μA) 1 kA=103A=106 mA=109μA
在进行电路分析计算时,电流的实际方向有时难以确定,为此
可以预先假定一个电流方向称为参考方向(也称正方向),并在电 路中用箭头标出。当电流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一致时,则电流为 正值;反之,电流为负值。
锰铜合金 康铜合金 镍铬合金
电木 橡胶
电阻率(Ω·m) 1.6×10-8 1.7×10-8 2.9×10-8 5.3×10-8 1.0×10-7 4.4×10-7 5.0×10-7 1.0×10-6 1010~ 1014 1013~1016
用途 导线镀银 导线(主要的导线材料)
导线 白炽灯的灯丝、电器触头
1.4.3 电源的外特性
1. 电源的外特性 电源端电压随负载电流变化的关系特性称为电源的外特性,其关 系特性曲线称为电源的外特性曲线。
2. 电路的三种状态 (1) 通路
电流: I E Rr
电源端电压 :U E Ur E Ir
(2)开路
电流 I=0 电源端电压 U=E
(3)短路
电流 I E
1 MΩ=103kΩ=106Ω
1.3.2 电阻定律
导体的电阻不仅与导体自身的材料有关,而 且与导体的长度成正比,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成反 比,这个结论称为电阻定律。
R l S
式中ρ ——导体的电阻率,单位为欧·米(Ω·m),它 是反映材料导电性能好坏的物理量。
表1.3
几种常见材料在20℃时的电阻率
材料名称 银 铜 铝 钨 铁
1.5.2 电功率(P)
单位时间内电流所做的功称为电功率。
PW t
电工电子技术完整课件全套课件
![电工电子技术完整课件全套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65dae68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b8.png)
02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数字信号与数字电路概述
1 2
数字信号的特点与分类 介绍数字信号的基本概念、特点,以及常见的数 字信号分类,如二进制、多进制等。
数字电路的基本组成与工作原理 阐述数字电路的基本组成元素,包括逻辑门、触 发器等,以及它们的工作原理和逻辑功能。
3
数字电路的分析与设计方法 介绍数字电路的分析方法和设计步骤,包括逻辑 代数、卡诺图化简、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等。
比例运算、加法运算、减法运算和积分运算等。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非线性应用
03
阐述集成运算放大器在非线性电路中的应用,如电压比
较器、方波发生器等。
直流稳压电源设计
整流电路
介绍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和主要 类型,包括半波整流、全波整流
和桥式整流等。
滤波电路
详细讲解滤波电路的作用和主要 类型,包括电容滤波、电感滤波
包括传递函数、频率特性、根轨迹法等。
经典控制理论在自动控制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包括PID控制器设计、超前校正和滞后校正等。
经典控制理论的局限性 对于复杂系统难以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难以实现最优控制等。
现代控制理论在复杂系统建模和仿真中的应用
现代控制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包括状态空间法、最优控制、鲁棒控制等。
现代控制理论在复杂系统建模和仿真中的应用
包括系统辨识、状态估计、最优控制设计等。
现代控制理论的优点
能够处理多输入多输出系统,能够实现最优控制和鲁棒控制等。
智能控制方法简介
01
智能控制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包括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遗传算法等。
02
智能控制方法的应用
包括机器人控制、智能家居控制、智能交通控制等。
全套课件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第二版)--李中发
![全套课件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第二版)--李中发](https://img.taocdn.com/s3/m/069446a401f69e314232946c.png)
简称功率。
p dW dt
功率与电流、电压的关系:
关联方向时: p =ui
非关联方向时: p =-ui
p>0时吸收功率,p<0时放出功率。
I=2A
+ U=5V -
(a)
I=-2A
+ U=5V -
(b)
I=-2A
+ U=5V -
(c)
例:求图示各元件的功率. (a)关联方向, P=UI=5×2=10W, P>0,吸收10W功率。 (b)关联方向, P=UI=5×(-2)=-10W, P<0,产生10W功率。
伏安关系(欧姆定律):
关联方向时: u =Ri
非关联方向时: u =-Ri
iR
符号:
+ u -
功率:
p ui Ri2 u2 R
2.电感元件
电感元件是一种能够贮存磁场能量的元 件,是实际电感器的理想化模型。
伏安关系: 符号: i
L
u L di dt
+ u -
只有电感上的电流变化时,
u L di dt
理想电压源
u Us
O
t
us +-
Us +-
理想电流 i源
Is
O
u
is
1.3 基尔霍夫定律
电路中通过同一电流的每个分支称为支路。 3条或3条以上支路的连接点称为节点。 电路中任一闭合的路径称为回路。
i1
R1 +c us1 -
a i2
i3
R2
R3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d
e
us2
-
b
图示电路有3条 支路,2个节点, 3个回路。
2024版电工电子技术全套课件(完整版)
![2024版电工电子技术全套课件(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4d944a02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87.png)
电气控制原理
详细阐述电气控制的基本原理,包括电气控制系统的组成、 工作原理、控制方式等。
基本控制环节
深入讲解电气控制中的基本控制环节,如启动、停止、保 护、联锁等,并分析其实现方法和特点。
2024/1/29
24
可编程控制器(PLC)原理及应用
PLC概述
简要介绍PLC的定义、发展历程、 应用领域等基本概念。
PLC原理
详细阐述PLC的工作原理,包括硬 件组成、软件编程、工作原理等方 面。
2024/1/29
PLC应用
深入讲解PLC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 应用,如顺序控制、过程控制、运 动控制等,并分析其实现方法和特 点。
25
典型电气控制系统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一
信号发生器
信号发生器的分类、工作原理及 性能指标。
晶体管毫伏表
晶体管毫伏表的工作原理及使用 注意事项。
6
02
直流电路与交流电路
2024/1/29
7
直流电路分析方法
01
02
03
基尔霍夫定律
介绍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 电压定律,以及其在电路 分析中的应用。
2024/1/29
电阻的串并联
详细讲解电阻的串联、并 联及混联电路的分析方法, 包括等效电阻、电压和电 流的计算。
介绍一个典型的电气控制系统案例,分析其控制需求、设计方案、 实现方法等。
案例分析二
再介绍一个不同类型的电气控制系统案例,同样分析其控制需求、 设计方案、实现方法等。
案例总结
对两个案例进行总结,归纳出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思路、实现方法、 注意事项等。
2024/1/29
26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完整ppt课件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完整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f77ed51d15abe23492f4d85.png)
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
直流电流、电阻的测量
4. 直流电流的测量 (1)测量时,万用表必须串入被测电路,不能并联。 (2)必须注意表笔的正、负极性。测量时,红表笔接电路断口高电 位端,黑表笔接低电位端。 (3)在不清楚被测电流大小情况下,量程宜大不宜小。严禁在测量 中拨动转换开关选择量பைடு நூலகம்。 5. 电阻的测量 (1)正确选择电阻倍率档,使指针尽可能接近标度尺的几何中心, 可提高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2)严禁在被测电路带电的情况下测量电阻。 (3)测量时,直接将表笔跨接在被测电阻或电路的两端,注意不能 用手同时触及电阻两端,以避免人体电阻对读数的影响。 (4)测量热敏电阻时,应注意电流热效应会改变热敏电阻的阻值。
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
第1单元 电路基础
1.
直流电路
2
电容与电感
3
磁场及电磁感应
4
单相正弦交流电路
5
三相正弦交流电路
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
1.1 实训室认识及安全电压
1.2
电路
1.3
电路常用物理量
1.4
电阻元件与欧姆定律
1.15.5
电电阻阻的的连连接接
1.6
基尔霍夫定律
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
实训室认识及安全用电
图3.16 ZC-8型接地电阻测定仪外形及附件
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
使用方法
ZC-8型接地电阻测定仪测量连接如图3.18所示。
图3.5 直流电流的测量
图3.6 用分流器扩大量程
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
电压的测量
测量电压时,电压表必须与被测电路并联。 1.交流电压的测量 测量交流电压通常采用电磁式电压表。 在测量量程范围内将电压表直接并入被测电路即可,如图3.8所示。 用电压互感器来扩大交流电压表的量程,如图3.9所示。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程-第2版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程-第2版](https://img.taocdn.com/s3/m/95496339650e52ea55189834.png)
参考方向相同时取正值,反之,取负值,最终结果与支路电 流的参考方向无关。 若电路图中结点数目多于两个,则式(1-4-2)不可直接使用, 可列出联立方程或变换到两个结点求解。 3、对各支路应用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可求出各支路电流; 4、求解电路的其它待求物理量。
请判断上图中电动势E的方向及I’的值
四.直流电路的计算机仿真分析方法
1.手电筒电路仿真分析演示 在Multisim中打开源文件(1-2-3.ms10)
单击运行按钮 单击图中的开关闭合开关
仿真分析初步的思考 上面的仿真做了什么工作?
求出了电流!!!
上面的仿真结果是否可以验证该电路设计是否 正确?
需要根据实际要求确定!!!
电流的参考方向用箭头表示; 电压的参考方向一般用极性“+”、“-”来表示,也可
用双下标表示。
如Uab表示其参考方向是a指向b,a点参考极性为“+”,b
点参考极性为“-”。 选定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是电路分析的第一步,只有参
考方向选定以后,电压电流之值才有正负。当实际方向与参 考方向一致时为正,反之,为负。
二端网络N1、N2内部而言,流过5Ω电阻上的电流Is、I0不同, 显然是不等效的
二.电阻元件的联接概述
对于复杂电路,纯粹用 基尔霍夫等定律分析过于 困难
需要根据电路的结构特点去 寻找分析与计算的简便方法
电阻元件是构成电路的基本元件之一,采用不同的联接方法, 电路的结构便不一样,其分析方法也就可能不同。在实际使用 中,电阻元件的联接方式主要有:串联联接、并联联接、三角 形联接、星形联接、桥式联接方式等。
J__《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电子教案_电工电子技术课件_第
![J__《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电子教案_电工电子技术课件_第](https://img.taocdn.com/s3/m/2181b0b3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97.png)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电子教案_电工电子技术课件_第一章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为学生提供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掌握电路的基本组成、电路定律和分析方法。
教学目标:1. 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组成;2. 掌握电路定律和分析方法;3. 能够分析和解决简单的电路问题。
教学内容:1.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组成电路的定义电路的元件电路的类型2. 电路定律欧姆定律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基尔霍夫电流定律3. 电路分析方法串联电路分析并联电路分析混联电路分析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实例引入电路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介绍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组成,解释电路定律和分析方法。
3. 演示:通过示例电路图,演示电路定律的应用和电路分析的过程。
4.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电路实验,运用所学的电路定律和分析方法解决问题。
5.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准确地描述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组成;2. 学生能够应用电路定律进行电路分析;3. 学生能够解决简单的电路问题。
教学资源:1. 电路图和实验设备;2. 电路定律和分析方法的教材或课件;3. 练习题和解答。
扩展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电路设计比赛,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2. 邀请相关行业的专业人士进行讲座,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电子教案_电工电子技术课件_第二章教案概述:本教案主要介绍电子元件的基本原理和特性,包括电阻、电容和电感。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电子元件的工作原理,并掌握它们的符号和特性。
教学目标:1. 了解电阻、电容和电感的基本原理;2. 掌握电子元件的符号和特性;3. 能够分析和解决与电子元件相关的问题。
教学内容:1. 电阻电阻的定义和符号电阻的计算和单位电阻的特性2. 电容电容的定义和符号电容的计算和单位电容的特性3. 电感电感的定义和符号电感的计算和单位电感的特性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引入电子元件的概念。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程》(第2版)分析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程》(第2版)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a4968a44431b90d6d85c70c.png)
四.直流电路的计算机仿真分析方法
1.手电筒电路仿真分析演示 在Multisim中打开源文件(1-2-3.ms10)
单击运行按钮 单击图中的开关闭合开关
仿真分析初步的思考 上面的仿真做了什么工作?
求出了电流!!!
上面的仿真结果是否可以验证该电路设计是否 正确?
需要根据实际要求确定!!!
《电工 电 子 技 术 基 础 教 程》 (第2版)
主 编: 陈 新 龙
几点建议
1 本课件按照100学时组织,参考学时安排是 以多媒体结合粉笔教学方式进行设计的,建议 使用本课件时多媒体结合粉笔教学。 2 由于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各专业要求及学时差 别非常大,使用本课件时应根据各专业的特点、 学生的基础进行适当的调整。 3 每一章课件的开始是该章教学的简要说明, 具体的每一课中还给出了具体知识点的调整建 议。建议教师调整前先将本书全部课件浏览一 遍
流的实际方向 端电压的方向规定为高电位端(即“+”极)指向
低电位端(即“-”极),即为电位降低的方向。 电源电动势的方向规定为在电源内部由低电位端
(“-”极)指向高电位端(“+”极),即为电位升高 的方向
虽然电压电流的方向是 客观存在的,然而,常 常难以直接判断其方向
常可任意选定某一方向作 为其参考方向 (电路中所标 的电压、电流、电动势的方向 一般均为参考方向 )
的电流大小和方向均不 随时间发生变化的电路
该电路在一段时间 内电流大小和方向均 不随时间发生变化, 该电路为直流电路
电池电压能在一段时间 之内能保持不变
2.电路模型的引入
实际电气设备包括 电工设备、联接设备 两个部分。
将电池视为内阻为R0 , 电动势为E的电压源;忽 略筒体,开关视为理想开 关;小灯泡视为电阻 。 则手电筒模型如图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材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a1ac50fa915f804d2a16c145.png)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材(第一版)主编:马润渊张奋目录第一章安全用电 (1)第二章直流电路基础 (2)第三章正弦交流电路 (21)第四章三相电路 (27)第五章变压器 (39)第六章电动机 (54)第七章常用半导体 (59)第八章基本放大电路 (65)第九章集成运算放大器 (72)第十章直流稳压电源 (75)第十一章数制与编码 (78)第十二章逻辑代数基础 (81)第十三章门电路和组合逻辑电路 (84)第一章安全用电学习要点:了解电流对人体的危害掌握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掌握触点急救的方法1.1 触电方式安全电压:36V和12V两种。
一般情况下可采用36V的安全电压,在非常潮湿的场所或容易大面积触电的场所,如坑道内、锅炉内作业,应采用12V的安全电压。
1.1.1直接触电及其防护直接触电又可分为单相触电和两相触电。
两相触电非常危险,单相触电在电源中性点接地的情况下也是很危险的。
其防护方法主要是对带电导体加绝缘、变电所的带电设备加隔离栅栏或防护罩等设施。
1.1.2间接触电及其防护间接触电主要有跨步电压触电和接触电压触电。
虽然危险程度不如直接触电的情况,但也应尽量避免。
防护的方法是将设备正常时不带电的外露可导电部分接地,并装设接地保护等。
1.2 接地与接零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是为了防止人体接触绝缘损坏的电气设备所引起的触电事故而采取的有效措施。
1.2.1保护接地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或构架与土壤之间作良好的电气连接称为接地。
可分为工作接地和保护接地两种。
工作接地是为了保证电器设备在正常及事故情况下可靠工作而进行的接地,如三相四线制电源中性点的接地。
保护接地是为了防止电器设备正常运行时,不带电的金属外壳或框架因漏电使人体接触时发生触电事故而进行的接地。
适用于中性点不接地的低压电网。
1.2.2保护接零在中性点接地的电网中,由于单相对地电流较大,保护接地就不能完全避免人体触电的危险,而要采用保护接零。
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或构架与电网的零线相连接的保护方式叫保护接零。
《电工电子技术》全套课件(完整版)
![《电工电子技术》全套课件(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64da6979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24.png)
介绍在使用集成运算放大器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如电源的选择、输入信号的幅度限制等。
直流稳压电源设计实例
直流稳压电源的基本原理
阐述直流稳压电源的工作原理及组成,包括整流电路、滤 波电路和稳压电路等。
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步骤
介绍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步骤,如确定电源类型、选择整 流电路和滤波电路、设计稳压电路等。
电工电子技术在现代 社会中的应用
课程目标与要求
01
02
03
04
掌握电工电子技术的基 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能够分析和解决简单的 电路问题
了解电子元器件的基本 特性和应用
具备一定的实验技能和 动手能力
基础知识:电路基本概念
01
02
03
04
电路的定义与组成
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基本概念
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的应 用
正弦交流电基本概念及表示方法
正弦交流电的产生和描述
01
阐述正弦交流电的产生原理,包括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和正弦交
流电的波形、频率、幅值等基本概念。
正弦量的表示方法
02
介绍解析法、曲线法、相量法和复数表示法等多种表示正弦量
的方法,以及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
正弦交流电的相位和相位差
03
阐述相位和相位差的概念,以及它们在正弦交流电分析中的意
、特性及应用
03
电力场效应晶体管( MOSFET)的原理、特性及
应用
04
05
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 )的原理、特性及应用
整流与逆变技术原理及应用
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分 类
逆变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分 类
可控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 及控制方式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第1章 电路基本概念及基本定律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第1章 电路基本概念及基本定律](https://img.taocdn.com/s3/m/dc054eba1eb91a37f0115c18.png)
对于简单电路,可以用欧姆定律进行分析。对于除简单电路以 外的电路,就得运用基尔霍夫定律。基尔霍夫定律揭示了回路中各 部分电压之间和结点上各个电流之间的规律。
(1)支路
电路中通过同一电流的分支电路
有源支路
无源支路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第1章 电路基本概念与定律——基尔霍夫定律
a
(2)结点 (3)回路 (4)网孔 (5)网络
性质和外特性;
接着从分析复杂电路角度出发,讨论约束电路中回路电压和结点电流基尔霍夫定律,
为下一章推导电路分析方法莫定基础。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第1章 电路基本概念与定律——电路模型
1.1 电路模型
一、实际电路的组成和作用 电路 由实际电气元件按一定方式连接而成的一个整体,以 形成电流通路,从而实现某种特定的功能。
• (3)在电子测量和信号检测中的应用
示 波 器
万 用 表
虚 拟 仪 器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 《电工学简明教程》(第三版). 秦曾煌. 2015年. 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 1.《电工学》. 唐介. 高等教育出版社 2.《电工与电子学》. 叶挺秀. 高等教育出版社 3.《电工学(上下册)》(第六版). 秦曾煌.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上册《电工学上电工技术》,下册《电工学下电子技术》 4.《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第六版)康华光. 高等教育出 版社; 《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第六版)康华光. 高等教 育出版社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电路技术 §1- 5
电子技术 §6- 11
课程部分简介
直流电路 交流电路 模拟电子技术 数字电子技术
电路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 电路的分析方法 电路的暂态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材(第一版)主编:马润渊张奋目录第一章安全用电....................................................... 1...第二章直流电路基础................................................... 2...第三章正弦交流电路....................................................................... 2..1 .第四章三相电路....................................................................... 2..7 .第五章变压器....................................................................... 3..9 .第六章电动机....................................................................... 5..4 .第七章常用半导体....................................................................... 5..9 .第八章基本放大电路....................................................................... 6..5 .第九章集成运算放大器....................................................................... 7..2 .第十章直流稳压电源....................................................................... 7..5 .第十一章数制与编码....................................................................... 7..8 .第十二章逻辑代数基础....................................................................... 8..1 .第十三章门电路和组合逻辑电路......................................... 8..4第一章安全用电学习要点:了解电流对人体的危害掌握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掌握触点急救的方法1.1 触电方式安全电压:36V和12V两种。
一般情况下可采用36V的安全电压,在非常潮湿的场所或容易大面积触电的场所,如坑道内、锅炉内作业,应采用12V的安全电压。
1.1.1直接触电及其防护直接触电又可分为单相触电和两相触电。
两相触电非常危险,单相触电在电源中性点接地的情况下也是很危险的。
其防护方法主要是对带电导体加绝缘、变电所的带电设备加隔离栅栏或防护罩等设施。
1.1.2间接触电及其防护间接触电主要有跨步电压触电和接触电压触电。
虽然危险程度不如直接触电的情况,但也应尽量避免。
防护的方法是将设备正常时不带电的外露可导电部分接地,并装设接地保护等。
1.2 接地与接零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是为了防止人体接触绝缘损坏的电气设备所引起的触电事故而采取的有效措施。
1.2.1保护接地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或构架与土壤之间作良好的电气连接称为接地。
可分为工作接地和保护接地两种。
工作接地是为了保证电器设备在正常及事故情况下可靠工作而进行的接地,如三相四线制电源中性点的接地。
保护接地是为了防止电器设备正常运行时,不带电的金属外壳或框架因漏电使人体接触时发生触电事故而进行的接地。
适用于中性点不接地的低压电网。
1.2.2保护接零在中性点接地的电网中,由于单相对地电流较大,保护接地就不能完全避免人体触电的危险,而要采用保护接零。
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或构架与电网的零线相连接的保护方式叫保护接零。
第二章直流电路基础学习要点:了解电路的作用与组成部分;理解电路元件、电路模型的意义;理解电压、电流参考方向的概念;掌握电路中电位的计算;会判断电源和负载。
并理解三种元件的伏安关系。
掌握基尔霍夫定律,会用支路电流法求解简单的电路。
理解电压源、电流源概念,了解电压源、电流源的联接方法,并掌握其等效变换法。
掌握电阻串联、并联电路的特点及分压分流公式,会计算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和等效电阻;能求解一些简单的混联电路。
2.1电路和电路模型2.1.1电路电路是由各种元器件为实现某种应用目的、按一定方式连接而成的整体,其特征是提供了电流流动的通道。
根据电路的作用,电路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用于实现电能的传输和转换。
另一类是用于信号处理和传递。
根据电源提供的电流不同电路还可以分为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两种。
I开关;(S1灯炮电褥;中间环节I负竄图2.1手电筒电路综上所述,电路主要由电源、负载和传输环节等三部分组成, 如图2.1所示手电筒电路即为一简单的电路组成;电源是提供电能或信号的设备,负载是消耗电能或输出信号的设备;电源与负载之间通过传输环节相连接,为了保证电路按不同的需要完成工作,在电路中还需加入适当的控制元件,如开关、主令控制器等。
2.1.2电路模型理想电路元件:突出实际电路元件的主要电磁性能,忽略次要因素的元件;把实际电路的本质特征抽象出来所形成的理想化的电路。
即为实际电路的电路模型;用一个或几个理想电路元件构成的模型去模拟一个实际电路,模型中出现的电磁想象与实际电路中的电磁现象十分接近,这个由理想电路元件组成的电路称为电路模型。
如图2.2所示电路为图2.1手电筒电路的电路模型。
电路的构成:电路是由某些电气设备和元器件按一定方式连接组成。
(1)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换成电能的装置及向电路提供能量的设备,如干电池、蓄电池、发电机等。
(2)负载:把电能转换成为其它能的装置也就是用电器即各种用电设备,如电灯、电动机、电热器等。
(3)导线:把电源和负载连接成闭合回路,常用的是铜导线和铝导线。
(4)控制和保护装置:用来控制电路的通断、保护电路的安全,使电路能够正常工作,如开关,熔断器、继电器等。
2.2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电路中的物理量主要包括电流、电压、电位、电动势以及功率。
2.2.1电流及其参考方向带电质点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电流的大小等于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电流的实际方向习惯上是指正电荷移动的方向。
电流分为两类:一是大小和方向均不随时间变化,称为恒定电流,简称直流,用I表示。
二是大小和方向均随时间变化,称为交变电流,简称交流,用i表示。
对于直流电流,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截面的电荷量是恒定不变的,其大小为QIT(2-1)对于交流,若在一个无限小的时间间隔dt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dq,则该瞬间的电流为dqi dt (2-2)在国际单位制(SI)中,电流的单位是安培(A )。
在复杂电路中,电流的实际方向有时难以确定。
为了便于分析计算,便引入电流参考方向的概念。
所谓电流的参考方向,就是在分析计算电路时,先任意选定某一方向,作为待求电流的方向,并根据此方向进行分析计算。
若计算结果为正,说明电流的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相同;若计算结果为负,说明电流的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相反。
图2.3表示了电流的参考方向(图中实线所示)与实际方向(图中虚线所示)之间的关系。
—i -R i - Ra -------- 1■!---- °b a ------------ I I---------- b参考方向* "参考方向(a)i 0 (b)i 0图2.3 电流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例2.1如图2.4所示,电流的参考方向已标出,并已知l i = —1A , |2=1A,试指出电流的实际方向。
解:l i = —iA<0,贝y |i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应由点B流向点A。
l2=1A>0,贝y |2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同,由点B流向点A。
5 匕一A --------- 1| ---- 口B A ----------- 1| ----- °B图2.4 例2.1图2.2.2电压及其参考方向在电路中,电场力把单位正电荷(q)从a点移到b点所做的功(W)就称为a、b两点间的电压,也称电位差,记dwU ab(2-3 )dqWU AB ------------对于直流,则为Q(2-4)电压的单位为伏特(V )。
电压的实际方向规定从高电位指向低电位,其方向可用箭头表示,也可用“+” “- ”极性表示,如图2.5所示。
若用双下标表示,如 U ab 表示a 指向b 。
显然U ab U ba 。
值得 注意的是电压总是针对两点而言。
R, R ,a -------- 11 ------ b a ------------ -I 1 ---------- b+u -图2.5 电压参考方向的设定和电流的参考方向一样,也需设定电压的参考方向。
电压的参考方向也是任意选定的, 当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相同时,电压值为正;反之,电压值则为负。
例2.2 如图2.6所示,电压的参考方向已标出,并已知 U i =1V , U 2=— 1V ,试指出电压的实际方向。
解:U i =1V>0,贝U U i 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同,由A 指向B 。
U 2=— 1V<0,贝y U 2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应由A 指向B 。
U i U 2A --------° B A -------。
B图2.6 例2.2图2.2.3电位在电路中任选一点作为参考点,则电路中某一点与参考点之间的电压称为该点的电位。
电位用符号V 或v 表示。
例如A 点的电位记为V A 或V A 。
显然,V A V AO,V A V AO 。
电位的单位是伏特(V )。
电路中的参考点可任意选定。
当电路中有接地点时,则以地为参考点。
若没有接地点时, 则选择较多导线的汇集点为参考点。
在电子线路中,通常以设备外壳为参考点。
参考点用符 号“丄”表示。
有了电位的概念后,电压也可用电位来表示,即U AB V A V B U AB V AV B因此,电压也称为电位差。
还需指出,电路中任意两点间的电压与参考点的选择无关。
即对于不同的参考点,虽 然各点的电位不同,但任意两点间的电压始终不变。
例2.3图2.7所示的电路中,已知各元件的电 压为:U 1=10V , U 2= 5V , U 3= 8V , U 4=— 23V 。
若分别选B 点与C 点为参考点,试求电路中各点的 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