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江苏高考作文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高考江苏卷作文解析
【原题再现】
花解语,鸟自鸣,生活处处有语言。

不同的语言打开不同的世界,音乐、雕塑、程序、基因……莫不如此。

语言丰富生活,语言诠释生命,语言传承文明。

请根据所给材料作文,
自己拟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审题要点】
审题首先要破题,也就是辨析概念,材料的核心概念是“语言”,什么是语言?语言是以声音、符号为物质外壳,以含义为内涵,由词汇和语法构成并能表达人类思想的指令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语言是民族的重要特征之一,人们借
助语言保存和传递人类文明的成果。

材料第一句中“花解语,鸟自鸣,”就跳出了“人类交流思想的工具”这一狭隘层面,“生活中处处有语言”,这里的“语言”是广义的,具有沟通情感、传递信息功能的媒介都是“语言”。

第二句命题人做了一个打开思路的示范,从艺术、科技对“语言”的外延进行
了拓展,丰富了考生对“语言”内涵的理解:“语言”可以是人类的语言,也可以是大自然的语言,艺术表现的语言等,既指宏观世界(有形、有声)用物质的方式传递隐含的信息,也指微观世界(无形、无形)用隐含的信息传递生命特征,所有能表意的载体都是可亲可敬的语言。

省略号又激起了我们无限的遐想:新的语言现象
的产生(如网络语言),一些语言现象的消亡(如方言)。

“不同语言打开不同世界”说的是解读语言,音乐、雕像、程序、基因用各自的语言诉说自己,我们要用它们的语言去观察它们、理解它们,发现它们传递的信息。

一二两句概括起来就是“解读语言.
为什么要解读语言?第三句话“语言丰富生活,语
言演绎生命,语言传承文明”再次从“语言”功能的角度打开我们的思路,让我们能将语言的存在与生命个体、民族文明、历史传承联系在一起。

“语言丰富生活”,不同的语言世界就是生活的万花筒,传达出生活的风情万种,展示了生活的美好。

“语言演绎生命”,语言蕴含着生命的哲学,流动着语言透视生命的意义,“语言传承文
明”,语言是文明的载体,片言只语都是文明的注脚与传承。

本道作文题写作空间广阔,写作时一定要明确自己的写作对象是解读哪一种“语言”,从社会、家族、自我生活的语言细节中挖掘出语言背后的情感碰撞;也可紧扣“语言丰富生活,语言诠释生命,语言传承文明”这三句话进行分析,还可整
体对“语言”的功能意义和作用进行阐述。

无论选取哪个立意角度,都必须紧扣“语言”的核心话题建立清晰的思维链条,体现出考生对“语言”本质和功能的思考与认知,尽量化大为小,“大题小做”,从一个具体的小角度切入,只要把一个点说清楚就可以了,不必面面俱到,避免泛泛而谈。

2014年,“青春”的话题
作文是对苏教版必修一第一专题“向青春举杯”专题的回响。

2018年“语言”是对苏教版必修四“走进语言的现场”专题的回归。

这给我们一个提示:要回归教材中一个个值得回味的专题,从“青春”到“语言”,从“人生”到历史,从“科学”到“艺术”,语文之路充满诗意、充满哲理,在感性与理性的平衡下健全人格,丰富
人生,考出高分。

【写作提示】
我们处在一个被语言建构的世界里,有些语言是通过声音、影像而呈现,有些则借助诸多有内涵的符号而凝固留存,“生活处处有语言”。

各种语言的载体和呈现方式是不同的,历史的遗迹就是一种语言,在圆明园遗
址公园里散步,我们能透过断壁残垣,看到那个山河破碎的国家苦难岁月,也能从这些历史痕迹里想象出当年无数仁人志士为创建一个新国家而奋不顾身的勇敢与激情。

这些语言的诉说是漫长而深刻的,它们不需要借助外力,也不用太多浮华的雕琢,就能一直铭刻在人们心中。

这可以被称为“历史的语言”。

当我们行走在汶川地震废墟遗址旁的时候,依然能感受到十年前的震痛,但这些痛苦也让我们反思,让我们更坚定地认为团结的力量是可以战胜一切的,这种信念透过这些遗址无声的语言传递给后人,它们是永远不会消逝的声波。

当考古学家在一个个先秦遗址里挖掘到文明的踪迹时,不论是用C-14技术测算
其年代,还是提取了古人的DNA,这些“发现”的过程其实都是在和古代的文明语言对话的机会。

它们告诉后人,文明从来不是在田园牧歌中行进的,这其中有太多的纷争和拼搏,也有太多的悲情和遗憾,但不论如何,文明生生不息,延续至今,这是最值得后人骄傲的事情。

相比历史遗迹的语言的“沉默感”,生活里还有很多
语言更加灵动活泼,它们也构成了世界上最美妙动听的音符。

比如,沉溺于爱情之海的情侣们之间的缠绵之语,在教室里对知识争论得热火朝天的青年学子们的探讨之语,老师们对孩子们敦敦教诲之言.......这些都给我们以更绚烂的生活色彩,让我们在情感和思想的激流中不断奋进,从中汲取无限的正能量。

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我们感受到贝多芬对生命的抗争与不屈;倾听《二泉映月》,我们知道乐曲中不仅有伤感怆然的情绪和昂扬愤慨之情,更有阿炳对生活的热爱和憧憬……
1974年11月,阿拉法特在联合国大会发表演讲时说:“我带着橄榄枝和自由战士的枪来到这里,请不要让橄榄枝从我手中滑落。

”,这
里“橄榄枝和自由战士的枪”有丰富的内涵。

《图片两组》中火车站废墟上失去父母的儿童的哭泣,摄影作品《父亲》中父亲的枯手……这些照片用线条语言向我们传递着震撼。

一池泛不起涟漪的臭水沟,一匹缰绳嵌入肉中的老马,一列缓缓行进的绿皮火车,一辆爷爷骑了40年的“永久牌”自行车,家中储藏室
中一台黑白电视……“生活中处处有语言”。

有时语言形式的变化,看似更加丰富而多样化,但这背后也存在着很复杂的情况,也就是说语言形式的变化也能体现思维与力量的改变。

例如,叙事者如何讲述对象,其语言表达的范式,也决定着它最终的面貌。

在一些宏大叙事里,语言往往呈现为一种“话语范式”,修
改话语则意味着背后话语权的改变。

比如,媒体如何报道一个新闻,或选择正面报道,或为了吸睛而炒作其中负面的新闻点,所造成的影响完全不同。

透过历史的和当下的语言世界,我们能体悟万象的风姿,能发现世界的多样面貌,这的确是很奇妙的体验。

写作思路可以这样安排:
1.确定写哪一种语言。

2.具体描写语言现象。

3.解读语言现象。

4.阐述这种语言的意
义。

【作文素材】
1.辞达而已矣。

——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论语·卫灵公》
春秋·孔子《论语·卫灵公》言辞只要能表达意思
就行了。

辞:要说的话,达:表达到位
2.善滑稽,巧发微中。

——北宋文学家苏轼《石氏画苑记》
宋·苏轼《石氏画苑记》。

滑稽(gǔjī古机):指语言诙谐风趣。

微:精妙,精探。

中:符合,切合。

这两句大意是:善于说幽默风趣的话,发言巧妙精到,切合事态。

说话幽默风趣,以巧妙的语
言来表情达意,这是一种艺术。

可化用以形容喜剧演员、相声演员或其他语言风趣的人。

3.语言是思想的外衣。

——英国作家塞·约翰逊
4.语言是生活的化身。

——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
5.面目可憎,语言无味。

——唐代文学家韩愈《送穷文》
唐·韩愈《送穷文》。

这两句大意是:面目令人讨厌,语言淡而无味。

这本是韩愈自嘲之辞,现既可用以状人,也可用以论文,批评一种言之无物,枯燥乏味,令人生厌的文风。

6.思想是不出声的语言。

——中国现代作家,文学研究家钱钟书《围城》
7.辞达则止,不贵多言。

——南宋哲学家、教育家、
诗人朱熹
8.时间是大公无私的语言。

——俄罗斯作家尤·邦达列夫
9.语言是思想的图像和反映。

——英国生物化学家马·霍普金斯
10.音乐是人类的通用的语言。

——约·威尔逊
11.数理科学是大自然的语言。

——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哲学家伽利

12.互为爱慕的语言是动人的。

——日本小说家剧作家武者小路实笃
13.音乐是唯一的宇宙通用的语言。

——美国心理学家塞·罗杰斯
14.微笑乃是具有多重意义的语言。

——瑞士诗人,小说家施皮特勒
15.鲜花是连儿童都能理解的语言。

——阿·考
克斯
16.明确的语言取决于明确的思想。

——法国作家福楼拜
17.语言是赐于人类表达思想的工具。

——法国作家莫里哀
18.把握好语意,语言就会把握好自己。

——刘·卡罗尔
【优秀作文】
粉墙黛瓦
——时间轴里的浅吟低

鸟鸣花语,虎啸猿啼,世上万物皆有语言,我独钟情中国古建粉墙黛瓦传递的浅吟低唱。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认识你,始于汤显祖。

流水线上生产的城市,复制的威尼斯小镇,克隆的霓虹灯璀璨夺目,我迷失在
钢筋水泥构筑的樊笼里。

于是一个落花时节的暮春,我逃也似地离开了车水马龙的喧嚣城市,踏上一段青青石板路,穿过座座古牌坊,开启我的徽派建筑之旅。

建筑是世界的编年史。

当风靡一时的徽剧俨然明日黄花,传说也已沉寂,只有屹立在皖南大地上的粉墙黛瓦,宛如一位多情的女子在时间轴里辗转流徙,浅吟低
唱着每一块砖,每一片瓦的前世今生。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那是无声的语言,用石头写成的史书。

明清时期如日中天的徽商荣归故里,千金散尽,建成一幢幢精巧别致的住宅,五叠式马头墙高低错落,抑扬顿挫的起伏变化宛如一曲曲田园牧歌,歌唱着桃花源里人家的恬淡闲适。

一代儒商更是将闲情逸致寄托于
雕花梁架、楹联字画、木雕石刻上,在粉墙黛瓦的住宅里营造出别具一格的乡土建筑文化。

黛瓦粉墙疏林外,碧水环山烟雨中。

文学语言描绘的优美胜境总是令人心向神往。

远远望去,粉墙矗矗,栉比而立,掩映在湖光山色之中,犹如水墨丹青妙笔,描摹勾勒出一幅幅画里村庄。

我不是徽州人,可是对
于每一个无家可归的城市流浪儿来说,或许这样的粉墙黛瓦亦可以盛放我的悠悠乡愁。

那日黄昏,我一步一步走向你。

柴扉虚掩,轻扣门环。

咯吱咯吱,一位蹒跚老妪缓缓将门打开,一阵潮腐的空气迎面扑来,仿佛用语言讲述着老宅的今生。

落日的余晖斜射进狭窄的天井,斑驳
的墙壁上挂着已经松落的字画,楹联上的对联,字迹几不可见,也早已消退了鲜艳的红色。

门楼上“八骏图”石雕处野生的杂草,倒也生长得自在茂盛,随处堆在墙角的窗棂,积聚了厚厚一层灰,几只蜘蛛正忙着编织美丽的家园……我的心莫名地一沉,行将倾颓的百年老屋啊,在现代化快节奏的时间轴里,在落寂与自尊,矜持
和无奈的岁月里,守着一个怎样的未来?
暮色苍茫,斜晖脉脉,我辞别了好客的婆婆,穿过座座石牌坊,踏上青青石板路,回首,粉墙黛瓦在归途中渐成粉壁点点,高高的马头墙模糊成斑驳的背影,仿佛妈妈的背影定格,默默无声把游子守望!
荆韵湘语
江苏一考生
诗经是典型的北方语言:黄土上的事,黄土一样的情感,他是中华平淡的多数,宽厚、坚忍。

然而我们最华美的篇章是水的:楚辞。

它的语言是晦涩的,是文人才能跨过的门槛。

在语言愈加简洁随意的今天,“有美一人兮心不绎”,独守着语言最典雅烂漫的用法。

她是
幽而独芳的兰芷,用语言的艰深把自己提升到庸众不及的高度,避免了堕落为俚俗。

当今很多学生在作文里引用诗经,因为诗经是属于大众的,但匪彼君子,断不敢用楚辞作为藻饰。

她的语言传递出曲折的情感。

如果说诗经中的爱慕、悲苦把中国人从野兽中提拔出来,那么楚辞便把文人从庸众中提拔出来。

没有宇宙心的人,断问
不出“日月安属?列星安陈?”没有自尊的人,定吟不出“超无为以至清兮,与泰初而为邻。

”诗人,和读者,把自己提升到宇宙、泰初的视角,岂群小所能为?这是荆勋所传袭的高节:屈宋贾王,甚至是乌江自刎的项羽,孰非自重自爱?荆韵定是超远的《承云》,亢介的《激楚》。

如果人能自我提升到君子的角度,便可越过晦涩曲
折,看到其中的简明与丰富,在语言有时虚伪的时代,有种可贵的诚实。

湘水之畔的人们不善于隐藏情感。

屈原问詹尹“吾宁悃悃款款朴以忠乎?”还含蓄,不多久就压抑不住,大呼“谁知吾之廉贞?”听者并不用揣度,就了然了。

人与人之间真诚,自然生发出默契,是故詹尹曰:“用君之心,行君之意”,而渔夫则莞尔而笑,鼓枻而
去。

言语直白,很轻意到了“不可说”的境界。

诗人用诗语和自然交流:皇天平分四时兮,窃独悲此廪秋。

一语道尽自己的感受。

而人对自然之语的解读也不迟滞:贫士失职志不平。

诗人是可以用自己的语言与自然对话的,这是可以体会物哀的语言。

就是湘水之畔的神明也诚实得可爱,湘君一句“君
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把他思念爱人,又略带猜忌的内心表露地毫无保留,单纯而可爱。

这是恋人不加掩饰的语言。

丰富的是语言之精神:“哀蟋蟀之宵征”,“悲回风之摇蕙兮,心冤结而内伤。

”又把自己降到万物的地位上,去体察物情,诗人的内心敏感而细致。

湘语定是诗人站在万物平等的地位上吟
出的诗。

人皆仰视的荆韵,和众生同具的湘语,奇异地结合而光辉耀眼。

解读语言的魅力
住在都市里,从早到晚,从晚到早,不知要听到多少种类多少次数的叫卖声。

深巷的卖花声是曾经入过诗的,当然富于诗趣,可惜我们实际已不大听到。

寒夜的
“茶叶蛋”“细砂粽子”“莲心粥”等等,声音发沙,十之七八似乎是“老枪”的喉咙,困在床上听去,颇有些凄清。

每种叫卖声,差不多都有着特殊的情调。

我在这许多叫卖者中发见了两种幽默家。

一种是卖臭豆腐干的。

每天下午五六点钟,弄堂口常有臭豆腐干担歇着或是走着叫卖,担子的一头是油锅,
油锅里现炸着臭豆腐干,气味臭得难闻,卖的人大叫:“臭豆腐干!”“臭豆腐干!”态度自若。

我以为这很有意思。

“说真方,卖假药”,“挂羊头,卖狗肉”,是世间一般的毛病,以香相号召的东西,实际往往是臭的。

卖臭豆腐干的居然不欺骗大众,自叫“臭豆腐干”,把“臭”作为口号标语,实际的货色真是臭的。

如此言行一致,名副其实,不欺骗别人的事情,恐怕世间再也找不出了吧,我想。

“臭豆腐干!”这呼声在欺诈横行的现世,俨然是一种愤世嫉俗的激越的讽刺!
还有一种五云日升楼卖报者的叫卖声。

那里的卖报的和别处的不同,没有十多岁的孩子,都是些三四十岁的老枪瘪三,身子瘦得像腊鸭,深深的乱头发,青屑屑
的烟脸,看去活像个鬼。

早晨是不看见他们的,他们卖的总是夜报。

傍晚坐电车打那儿经过,就会听到一片的发沙的卖报声。

他们所卖的似乎都是两个铜板的东西(如《新夜报》《时报》《号外》之类),叫卖的方法很特别,他们不叫“刚刚出版xx报”,却把价目和重要新闻标题联在一起,叫起来的时候,老是用
“两个铜板打头”,下面接着“要看到”三个字,再下去是当日的重要的国家大事的题目,再下去是一个“哪”字。

“两个铜板要看到十九路军反抗中央哪!”在福建事变起来的时候,他们就这样叫。

“两个铜板要看到剿匪胜利哪!”在剿匪消息胜利的时候,他们就这样叫。

“两个铜板要看到日本副领事在南京失踪哪!”藏本事件开始的时
候,他们就这样叫。

在他们的叫卖声里任何国家大事都只要花两个铜板就可以看到,似乎任何国家大事都只值两个铜板的样子。

我每次听到,总深深感到冷酷的滑稽情味。

“臭豆腐干!”“两个铜板要看到xxxx哪!”这两种叫卖声颇有幽默家的风格。

前者似乎富于热情,像个矫世的君子,后者似乎鄙夷一
切,像个玩世的隐士。

语言
几场大雪,几次降温后,立春近在眼前,年味越来越浓。

我的君子兰终于蓓蕾初放,这是兰的语言,好应景。

古人有菊之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有莲之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喜爱君子兰的人亦不少,美句不甚列举。

谦谦
君子,幽幽如兰!《孔子家语·在厄》:“芝兰生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


君子如兰,君子之交浅如水。

人们将真挚纯洁的友谊,称为“兰谊”,故有“金兰结拜”之称;君子嫉恶如仇,则有“兰艾同焚”、“兰摧玉折”之用;君子性情高雅,恩蕙长留,也才有“兰质熏心”,“兰薰桂馥”之赞。

人们常说,君子志趣高雅如兰,生于幽崖绝壑,不求闻达,抱芳守节,馨香环绕。

诗人屈原在《离骚》中曾将兰作为佩饰之物,表示自已洁身自好的情操。

“扈江离与薜芷伫,纫秋兰以为佩”,抒发了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苟合取容的胸怀,表现了一个正人君子的高风亮节与胸襟坦荡。

作为一个做学问的君子,也得像兰花一样
耐得住寂寞,自尊自爱,超越尘世烦恼。

“兰生幽谷,无人自芳”正合乎君子宁静致远,孤独清高,不落俗不拘囿的性格。

孔子喜兰,认为“兰为百香之王”。

兰自洁而洁人,人因兰静心静气而尊贵。

客厅里的那一盆兰花,开得很热闹,一定是忘了还爱着某,或者忘了上一秒还凉着眸。

一朵一朵细致地开,
兰花的一种,叹息的一种。

一心一意孤单地爱,痴情是言,枯萎是语。

君子之交清如茶。

茶如人,有一个蓄势的早年,有一个沸腾而尊的青春,有一个淡定的人生。

饮茶不一定非得要名茶,相反许多好茶都来自山间隐士、来自高人亲手炮制。

人到中年,偷得浮生半日闲,用一壶茶让时间静下来,让生活的千般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