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制度选择理论的最新研究综述.doc
张志超_汇率制度理论的新发展_文献综述
汇率制度理论的新发展国际学术界对汇率制度的研究有了新的进展新兴经济体的汇率制度问题成为关注的焦点东亚危机经济学家对于汇率制度的看法发生了深刻变化成为判断一国汇率制度是否适当的重要标准 关键词新兴市场国家 张志超 zhichaozhang@durham.ac.uk导言 我们目前正经历着汇率制度研究多年来最重要的发展特别是近 一国际学术界对汇率制度理论的研究在许多方面新文献不断涌现对掌握国际学术的前沿课题和研究动态 布雷顿森林体系降生时期认为一战和二战之间经济的不稳定上世纪60年代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转而赞成浮动汇率制为这一观点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由于高通货膨胀在许多国家盛行当时流行的合理预期和动态一致性理论认为并且这种承诺是有公信力(credible) 的话而不必有产出和就业的损失名义锚理论风行一时以此来加强中央银行的货币稳定计划(Frankel, Schmukler, and Serven, 2000)国际学术界的注意力但是完全改变了国际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一般指发展中国家中那些与国际金融市场有密切联系的国家或经济体新兴经济体是指国际资本流动较为开放的发展中经济体因新兴经济体危机而激发的近期汇率理论研究的再次兴起 新兴经济体较重大的危机以后则有1997年的东亚货币危机关于新兴经济体这些金融危机的起因尽管各方列出的原因各不相同在国际资本流动高度发达的情况下肯定有问题国际学术界开始从可持续性和危机预防的角度特别是新兴经济体的汇率制度本文将集中介绍这方面的主要理论和有关的学术讨论将分别介绍关于害怕浮动论fear of floating 退出战略exit strategy以及关于汇率制度与经济绩效的研究 二原罪论原罪论原罪是指这样一种状况甚至也不能用本币进行长期借贷 (Hausmann,Panizza and Stein, 2000由于金融(currency 市场的这种不完全性(incompleteness), 一国的国内投资不出现货币错配mismatch) 因此魔鬼的选择要么借美元而招致货币错配币不可兑换因这不仅仅是由于该国货为即使一国货币可兑换仍有可能借外币来用于国内项目几乎在所有非经合组织国家中都有发生原罪一国金融变得脆弱(financial fragility) 当本币贬值时容易陷入财务困境如果因借本币出现期限错配的情形其借款成本也会大增汇率或利率稍有波动进而银行也被拖入这种状况他们如感到形势不妙便事先逼债或抽逃资金这一理论揭示了发展中国家较易发生金融危机发达国家的企业可以在国际市场上借取本国货币贷款 非常关键的是不是因为公司和银行不谨慎而是因为对外债务必须用外币来记值的国家因为如假定在外币对冲的市场上便是假定该国可以在国外借到用本国货币记值的国外贷款期限错配的出现而是因为它们发现无法如此做金融市场的不完全是金融脆弱的根源原罪论其新颖之处还在于汇率政策方面由于 的存在而这点在过去未受人重视但在其资产负债表上这种负债须记为本币比如说本币贬值如其对外借款余额很大乃至破产如政府变动利率例如会明显地加重企业负担所以原罪在汇率政策方面第一个直接后果便是更不愿贬值其次压力当投机袭来之时政府无法用货币贬值来缓解最后只得听任金融崩溃原罪论无论采取浮动汇率制度或固定汇率制度因为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状况及造成的种种不利后果都会存在因一般企业对外负债都以美元进行如某一经济体并未全部采用美元 最重要的政策结论就是由于汇率难以浮动再加上无论现有的固定汇率制或浮动汇率制都无法解决原罪问题最好的办法换言之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方法是放弃本国货币而采用某种国际货币 三害怕浮动论提出了(the fear 原罪论由Calvo 和Reinhart(2000)of floating hypothesis) 害怕浮动可定义为这样一种现象却将其汇率维持在对某一货币(通常为美元) 的一个狭小幅度内 的主要发现实际上其货币大部分并未能真正浮动如美国这些国家实际观察到的汇率变动率相当低并不是因为这些经济体未受到实际或名义的冲击同美国和日本相比(2) 这种很低的汇率可变动性因它们的国际储备的变动性相当高这不应当发生也高于那些确实实行浮动汇率制的国家(名义和实际)利率的变动性异乎寻常地高根本不能同日而语可以有两种解释这些国家不但在外汇市场进行干预第二钉住(4) 由于那些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分类属于管理浮动制的国家同实行一种不具公信力的汇率制很相似所谓的 的说法是一种迷思害怕浮动的现象非常普遍深入 的原因有多种当情况有利时新兴市场国家会不愿让其货币升值荷兰病荷兰病某一部门的繁荣会损害其他部门的发展当条件发生有利的变化时因此大量资源被吸引入该部门或者他们将增加消费因此利润受压对其他部门造成不利的影响荷兰病其次来看贬值时的情况它们会更强烈地抵制本币贬值总的说来贬值有紧缩效应 这些国家公信力不足(1) 在这些国家波动性很大这些国家在国际金融市场上主权评级低(3) 在本国经济中存在部分美元化的现象其对外债务多以美元记值由于长期公信力不足造成的这些问题便会出现下述情况政府往往倾向于让汇率稳定对政府的公信力亦有利特别是下跌的可能性这些国家不但将更难进入国际金融市场(3) 在债务美元化的情况下原罪论贬值会通过资产平衡表效应甚至可能拖垮整个国内银行体系为防止银行挤兑风潮为此采取的一个方法汇之间实行指数化贬值会对此造成冲击新兴经济体对贬值也是竭力抵抗的Calvo和Reinhart(2000) 还证明汇率变动不居对贸易的影响贬值通过国内物价而传递到国内通货膨胀的程度这些也是新兴经济体不愿汇率波动 的主要结论有二许多国家声称离开了可调节的钉住汇率制度由于 其实采用的是的钉住汇率制新兴市场国家由于有结构性的不适于浮动的理由 在当前国际学术界极受重视害怕浮动惟从学理的角度来说而这在近期的汇率制度研究中已证明起到了重要作用(Poirson, 2001) 及围绕它的理论争论 在目前关于汇率制度的新理论中中间制度消失论最富挑战性惟一可持久的汇率制度介于两者之间的中间性汇率制度(intermediate regimes)软爬行钉住都正在消失或应当消失未来我们将会看到就是选择 的钉住汇率制形成所谓(the hollow middle) 两极汇率制度论中空汇率制度理论two poleshollowing out 虽然目前十分轰动这一理论的首倡者1998) De Grauwe (1997) 等在更早期的文献中空论他认为目标区制度和各种类型的可调节钉住不具有公信力或同所建议的宏观经济政策不相协调尤其是如此其实是针对1992-1993年间欧洲汇率机制危机的这次危机表明Crockett (1994) 对此有类似看法为达到特定汇率目标而酌情处置的政策规则各国做一选择Obstfeld和Rogoff (1995) 也断言在浮动汇率和采用一个共同货币之间跨过峡谷深渊的最好办法中间制度消失论日益增长的资本流动性换言之的钉住汇率制变得不可行这一理论并未直接给出分析性阐述(analytical rationale) 由于资本自由流动下的(trilemma)或者真正的固定汇率制不可能的三位一体原理这一原理指出政府不可能同时实现汇率稳定必须放弃其中的一个一国难以阻挡其发展(除非实行资本管制)一国政府实际所能做的硬率制) 在这种情况下类似于寻求运筹学中单纯形方法的(corner solutions), 即位于约束条件边界的交点上的最优解虽然根据这一原理汇率稳定和金融市场国际一体化三个目标但是为什么不可以在其中的两个目标中各放弃一半同时有一半的货币政策独立性FrankelRogoff (1985) 就曾推导出在封闭经济的条件下对名义货币政策目标的最优中间承诺度Krugmen (1991) 曾论证过一国可采用中等波幅的目标区汇率制一国也可以采用这样一种管理浮动制一半可用政府的外汇市场干预来吸收中央银行只需端点解他认为, 在钉住汇率的情况下因而会过分持有未对冲的外币债务其本币收入不足以偿还这些债务并对经济带来破坏性影响ZW(2但它未涉及 的问题原罪论所以在资本高度流动的情况下一种是把汇率固定如阿根廷因为这可使银行和企业有动机去对冲外汇风险这是一种比较弱的分析方法东亚国家的银行和企业不关注外汇风险通过政策选择人为地使外汇风险增大的做法也未必妥当中间制度消失论当一些国家采取钉住汇率制并发现有问题之后或改变其汇率制度损失已经造成中间制度但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硬人们也可以劝告政府尽可能早地改变汇率制度这一论据也是建立在政府行为非理性的假设上 因此过度积累未对冲的外币债务和政治上的困难这三种论据端点解不能使人完全信服Schmukler和Serven (2000) 以及FrankelSchmukler和Serven (2000)做出了新的尝试可核验性中间制度消失论他们指出要使这宣布有公信力从而公众自己能立刻检查出政府实际所实行的制度确实就是宣布要实行的制度(verifiability) 是指市场参加者能从所观察到的资料中它体现了政策的透明性而只有有了公信力而处于 上的汇率制度或完全自由的浮动制比较容易自己进行核查各国会最终选择这些可检查的汇率制度而放弃中间制度结果证实随汇率制度的复杂程度而增加则由所需估计的参数数目来衡量波动幅度需要指出的是可核验性只是试图为 提供一个可能的理论根据Frankel (1999) 曾强调端点解它只在一定的时间内对某些国家适用 关于 的研究 鉴于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而改为采用另一种更合适的汇率制度实际上据Klein和Marion(1994)的研究大部分国家钉住某一货币的时间都很短在拉美和加勒比国家的87项钉住事例中其中有一半以上的钉住在第一年年底放弃从钉住的固定汇率制中退出 关于 的研究从根本上说是基于成本和收益方面的考虑能引导国内的通货膨胀预期做向下的调整有许多经验分析已证实但是随着通货膨胀的降低另一方面在存在通货膨胀惯性的情况下一国的实际汇率趋于升值如果实际汇率的升值不被实体经济因素的相应变动和调节(如生产力提高)所抵消最终而最佳的退出战略事实上高通货膨胀的国家在实行钉住汇率制度后不久Dornbusch, 1997Tornell and Velasco, 1998 除了时机之外以及怎样退出和退往何处的问题其主要结论是较高的汇率弹性是有利的这时的退出战略的成功可能性较大有关国家需改善和加强其财政和货币政策由于大部分的退出钉住都发生在危机时期过度贬值一个重要含义是政策拥有较高的公信力时退出汇率的名义锚换言之以及在新的浮动汇率制度下则退出的成功可能性较大当局的公信力较高智利和波兰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退出钉住实行弹性汇率制该研究同时指出发展中国家退出固定汇率制常发生在拖延了很长时间之后货币处于严重压力之下在投机冲击下被迫进行并且货币当局的公信力也受到很大损害一国如要退出固定汇率制这时市场一般不会认为当局是被迫退出由于在许多发展中国家退出也可选择在其货币趋于升值时进行在退出后有助于减少通货膨胀预期但当局应当从一开始就明确宣示也可能下跌由于汇率不再用作名义锚为了提高退出的成功可能性使通货膨胀维持在较低水平具体做法可以赋予中央银行操作上的独立性以及加强金融部门的健全性退出固定汇率制就不太容易政府政策的公信力几乎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损害这时政府应用加强货币和财政政策的办法来减少对外不平衡和恢复政策的公信力事实上这种情况下政府应尽早决定如决定保卫现行制度以避免损失国际储备或积累大量的政府远期负债同时作为一种谨慎性的安排一旦需要时便改变汇率制度如果紧缩性政策无法保卫现行汇率制度在危机时实施资本管制但不可能长远有效须特别关注本国金融部门的状况和企业的外币负债财务状况并及早把所能做到的全部做到应避免采用政府的公开担保或注资解困总之经理和一般债权人此外提高财政政策的纪律性和透明度重要的不是货币和财政政策应加强到什么程度使这些政策有坚实的基础 当决定退出时可采取缓慢的步骤如是在压力或危机下被迫退出因而须迅速行动过度贬值其基本方法是采用一个综合性的加强货币和财政政策的计划并宣布执行一系列的经济改革政府应采取有关措施能够了解政府对汇率水平的承诺程度和关心程度至于一国从钉住汇率制退出来以后应采用何种制度 六已积累了大量的文献 (Baxter and Stockman, 1989; Ghosh, et al.,1997; Edwards and Savastano, 1999)首先而不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登录的法定(de jure) 制度来进行有关的研究扩展了研究领域拓展到了与金融体系的关系考察了从1960年至1997年约140个国家的情况如实行钉住制的国家分为单一钉住其他官方一篮子钉住和秘密的一篮子钉住等又可再分为无调整较有弹性的制度则分爬行钉住管理浮动和独立浮动等尽管具体分类不尽相同也为其他研究者所采用2001) 传统上一般集中在考察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这两项指标实行钉住汇率制的国家其波动性也较小即 和 而后者则在给定货币增长率时但是名义汇率制度的弹性程度与产出和就业的波动性负相关也就是说产出和就业的波动较大实行钉住汇率制国家的低通货膨胀另一方面人均经济增长率只有很小的不同钉住制国家的增长率要稍低些以后2000) 还发现其通货膨胀表现要优于实行钉住汇率制的国家货币局和自由浮动都优于钉住国家2001) 的研究他们详细研究了各国实际实行的汇率制度并据此对汇率制度与经济绩效的关联进行了经验分析如将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的情形相比较但是通货膨胀率要高于固定和浮动汇率制国家如实行固定汇率制正面的 即由于通货膨胀率较高以及受到对实体经济的冲击结果使其变为中间汇率制国家实行钉住汇率制的发展中国家不但增长率低此外要低于浮动汇率制国家JP2那些声称实行钉住汇率制但实际实行中间汇率制的国家 Levy-Yeyati 和Sturzenegger(2001) 最新的研究进一步证实实行固定汇率制的国家有较低的经济增长率和较高的产出波动Obstfeld和 Rogoff (2000) 还指出他们的模型中当发生对生产率的冲击时从而不允许产出进行相应的调节他发现在东亚国家中并不明显而如果控制了(survivor bias) 之后事实上浮动汇率制下的通货膨胀表现还要好一些至于经济增长但在控制了 之后 在传统的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这两项指标之外在纯理论研究方面Chang和Velasco (2000) 指出但如在该体系中流动性不足在经验研究方面在控制了宏观经济和外部因素之后但一国如发生银行业危机实行较僵硬汇率制度的国家要承受较高的危机成本 没有证据显示汇率制度对银行业危机的财政成本有影响JP2主要和危机前信贷繁荣的大小有关未发现对此有影响总结 国际学术界对汇率制度的研究在资本高度流动条件下由于墨西哥危机俄罗斯危机和巴西危机的相继爆发汇率制度在资本流动条件下的可持续性和危机的预防 指出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比较脆弱这一理论的新颖之处在于原罪汇率变动会产生资产平衡表效应同时不管何种汇率制度原罪接着指出这未必确实害怕浮动许多号称实行弹性汇率制的国家软新兴市场国家有充分理由不让汇率过分波动在这些国家而这同这些国家的经济政策长期缺少公信力有关害怕浮动论由于新兴经济体有结构性的不适于浮动的理由这未必对拉美以外的新兴经济体适用并且已有经验研究支持 基于资本高度流动使得政府对汇率的承诺变得十分脆弱这一所观察到的事实中间制度消失论惟一可持久的汇率制度是自由浮动制或是具有非常强硬承诺机制的固定汇率制(如货币联盟和货币局制度) 包括钉住汇率制如可调节的钉住幅度(目标) 汇率制以及管理浮动制但是在分析上不可能的三位一体过度积累未对冲的外币债务和政治上的困难这三种论据端点解迄今尚未能使人完全信服可核验性在学术界尚未见到太多的支持一国怎样退出现行汇率制度研究表明是在钉住汇率的边际收益等于其边际成本的时点上退出在实行钉住汇率制度后不久在时机选择上应选择外汇市场较平静的时期特别是当有大量资本内流时可采取缓慢的步骤如在危机下被迫退出并应迅速采取一些政策以防止 和轮番贬值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发展根据各国事实上的汇率安排来进行有关的研究扩展了研究领域拓展到了与金融体系的关系目前处在关键时期但在上世纪60年代随后国际货币制度在70年代进入普遍浮动学术研究的钟摆又摆回到较多地关注固定汇率制特别是最近兴起的 使中间制度进入了研究的中心视野特别是较为自由的浮动汇率制国际学术研究的钟摆是否会再次摆回到浮动汇率制 参考文献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Vol. 23,pp. 377-400. Calvo, Guillermo A., and Carmen M. Reinhart(1999)Fixing for Your Life. NBER Working Paper 7993. Chang, Robert and Andres Velasco(2000)Financial Fragility and the Exchange Rate Regime. Changing Capital Markets: Implications for Monetary Policy, Symposium sponsored by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Kansas City, Jackson Hole, August 1993. De Grauwe, P.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2489, Washington, D.C.: The World Bank. Dornhusch, Ridiger(1997)The Folly, the Crash, and Beyond: Economic Policies and the Crisi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NBER Conference on Woodstock, USA, October 19-21. , and M. Savastano(1999)Exchange Rates in Emerging Economies: What Do We Know? What Do We Need to Know?International Monetary Arrangements for the 21st Century, Washington, DC: Brookings Institution. (1998)The Only Game in Town.Toward a New Financial Architecture: A Practical Post-Asia Agenda, Washington, DC: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 and Ricardo Hausmann(1999)Exchange Rates and Financial Fragility. IMF Occasional Paper 168. , and A. Rose(1998)Staying Afloat When the Wind Shifts: External Factors and Emerging Market Banking Crisis. NBER Working Paper 7338. Frankel, Jeffrey A., Eduardo Fajnzyler, Sergio Schmukler, and Luis Serven(2000)Verifying Exchange Rate Regimes.NBER Working Paper 7901. Ghosh, Atish, Anne\|Marie Gulde, and Hoger Wolf(1998)Currency Boards: The Ultimate Fix. Economic Policy: An European Forum, Vol. 15, No. 31, pp. 269-335. , Anne-Marie Gulde, Jonathan Ostry, and Hoger Wolf(1997)Does the Nomina l Exchange Rate Matter?Systematic Implications.Financial Turmoil and the Choice of Exchange Rate Regime. Inter\|American Development Bank Working Paper 418. Klein M., and N. Marion(1997)Explaining the Duration of Exchange-Rate Pegs.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CVI, pp. 669-682. Levy-Yeyati, Eduardo and Federico Sturzenegger(2000)Classifying Exchange Rate Regimes: Deeds vs. Words.Mimeo, http://www.utdt.edu/ ̄fsturzen/Publications.htm. Moreno, Ramon(2000)Pegging and Macroeconomic Performance in East Asia.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Vol. 9, No. 4, pp. 73-96. (2000)New Directions for Stochastic Open Economy Models.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Working Paper WP/01/46. Reinhart, Carmen M.(2000)The Mirage of Floating Exchange Rates.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00 (November), pp. 1169-1189. Summers, Lawrence(1999)Building an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Architecture for the 21st Century.Finance and Development,Vol. 23, September, pp. 15-18. Tornell A., and A. Velasco(1998)Fiscal Discipline and the Choice of a Nominal Anchor in Stabilization.截稿杜亚平 。
2021汇率制度选择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范文1
2021汇率制度选择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范文 1汇率制度的分类 1.1 事实分类与名义分类 直到20 世纪 90 年代末,大多数关于汇率制度选择的文献还是比较注重官方的汇率制度(Alexis Cruz Rodrigu-ez,2009)。
然而,大部分国家具体实践的汇率制度与其官方宣布的汇率制度有所出入。
鉴于此,出现了汇率制度的名义分类(de Jure)和事实分类(de Facto)。
陈三毛(2007)指出名义分类的问题在于不能真实反映一国的实际汇率行为,而事实分类的问题有分类结果相关性不高、分类数据是事后信息等。
胡列曲(2007)对 IMF 分类、RR 分类、LYS 分类、Frankel 分类等方法进行了比较和评价,认为IMF、RR、LYS 分类最详尽,且 RR 分类具有事实分类的优点。
Mustapha、Marian (2013)指出 IMF 分类方法会降低汇率制度实施的透明度,而且使有效追踪、汇率制度演变的监测和分析、研究绩效及政策含义带有偏见。
1.2 汇率制度的言与行 汇率制度的"言与行"是一个国家名义汇率政策与事实汇率政策相互作用的结果(Vladimir Sokolov)。
一国汇率制度选择应同时考虑其言与行,根据一国政府在汇率制度上的言行一致与不一致这一角度来划分汇率制度(刘晓辉、索彦峰,2009)。
"言行不一致"主要分为两种情况: "难以钉住"与 "害怕浮动".这两种现象是事实存在的,并且还涉及政府的公信力问题。
1.3 小结 综上所述,由于分类的标准、角度及技术方法的不同,汇率制度的分类方法有很多。
不同的分类方法各有可取之处,因此,在研究汇率制度选择与宏观经济绩效的问题上,要视具体情况来选择汇率制度的分类方法。
2汇率制度选择的理论回顾 2.1 结构性方法 关于结构性方法的理论开始于20 世纪 60 年代蒙代尔的理论。
汇率制度选择理论研究论文
汇率制度选择理论研究论文汇率制度选择理论是经济学领域中的重要研究领域,它主要探讨各国在选择汇率制度时所考虑的因素,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汇率制度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因此深入研究这一问题,对指导国家金融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国际间经济联系的不断加深,购买力平价理论、资产市场逆差理论、货币替代理论等各种汇率制度选择理论相继涌现。
其中,最为具有代表性的是比较优势理论、传统蒙德尔-弗洛伦斯模型、基于资本流动的理论和汇率稳定理论。
以下为简要介绍:1.比较优势理论:它是由亚当·斯密在古典经济学中提出的。
它认为,各国因其较佳的比较成本条件,应专注于生产其最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以获得贸易上的优势。
根据它的理论基础,汇率制度的选择应受制于外部经济因素和产业竞争力的差异。
2.传统蒙德尔-弗洛伦斯模型:它主要以汇率水平和利率水平为双重调节手段,同时关注经济中央银行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它认为,汇率制度选择与收入比与价格比之间的关系有关。
3.基于资本流动的理论:随着国际资本市场逐渐呈现国际化的趋势,资本流动逐渐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基于资本流动的理论则认为,汇率制度的选择应取决于国家促进和吸引资本流动的程度。
4.汇率稳定理论:随着全球化程度的逐渐加深,各国之间经济联系不断加强,汇率的波动和变动也逐渐受到更多关注。
汇率稳定理论认为,在国际经济中,寻求汇率稳定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政策选择。
综上所述,不同的汇率制度选择理论主要根据不同的经济因素进行设计,以期实现国家经济的稳定发展。
对于各具特色的国家而言,在选择汇率制度之前,应该充分了解其主要经济特点和问题,并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和调控手段,从而达到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目的。
人民币汇率研究综述
人民币汇率研究综述人民币的汇率是指人民币与其他国家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国际贸易的增长,人民币汇率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综述人民币汇率的研究进展和相关影响因素。
人民币汇率的研究涉及到很多方面,包括汇率决定因素、汇率波动机制、汇率政策等。
人民币汇率决定因素是研究的重点之一。
人民币汇率受到国内外经济因素的影响,如经济增长率、通胀水平、利率水平、国际收支状况等。
货币政策和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也对人民币汇率产生重要影响。
过去几十年来,人民币汇率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
一方面,学者们提出了不同的经济模型来解释人民币汇率的变动。
传统的宏观经济模型通常采用购买力平价理论、利率平价理论等来解释汇率波动。
一些新兴的模型如资产定价模型、市场微观结构模型等也逐渐被应用于人民币汇率研究中。
这些模型不仅能够更好地解释汇率波动的原因,还能提供对未来汇率走势的预测。
人民币汇率研究还探讨了人民币汇率与其他经济指标之间的关系。
人民币升值可能会对出口和进口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国际贸易和经济增长。
学者们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人民币升值对出口的影响并不是简单的负面效应,而是具有一定复杂性。
人民币升值可以提高进口商品的价格竞争力,同时降低进口成本,有利于改善贸易结构。
人民币升值还可能对国内经济产生通胀压力,需要适时采取调控措施。
在人民币汇率政策层面,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管理人民币汇率。
这些措施包括定点中价机制、蓝筹股外汇储备的管理和调整等。
通过这些措施,中国政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人民币汇率的波动,维护国内经济的稳定。
由于全球化和金融市场的复杂性,人民币汇率也受到国际市场的影响,政府的调控能力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人民币汇率研究对于了解中国经济和国际经济的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人民币汇率的决定因素和影响机制,可以更好地预测人民币汇率的走势,为政府和企业的决策提供参考。
人民币汇率研究也有助于推动国际金融领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发展。
汇率制度选择理论综述
汇率制度选择理论综述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汇率制度是国际货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汇率制度选择理论也一直是国际经济学界的热点问题。
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各种新的汇率制度选择理论层出不穷,例如中间汇率制度消失论、发展中国家汇率选择的“原罪论”、害怕浮动论等等。
笔者拟从一个较新的角度来对汇率制度选择理论进行梳理,希望能够提供一些新的分析思路。
一、汇率制度与经济增长一般来说,固定汇率制度的支持者认为,长期稳定的汇率水平有助于人们建立稳定的预期,为国内外投资者的决策制定提供一个确切的基础,促进国际贸易和跨国投资的发展;而未来汇率变动的不确定性会对投资决策制定产生负面影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国际贸易和投资。
虽然企业可以在远期外汇市场上和期货市场上进行对冲操作以规避风险,但这意味着交易成本的上升。
在发展中国家中,由于外汇市场不成熟,套利渠道的相对缺乏,它们在浮动汇率面前尤其显得束手无策。
极端的易变性意味着货币错配(Currency Misalignment)仍然发生,而这将导致资源配置不当,减少投资和外贸,引起经济增速降低,这对于缺乏远期套期保值的国家来说尤其如此(Bird and Rajan ,2001)。
而浮动汇率制度的倡导者声称,作为本国货币的外国价格,汇率可以在外汇市场上由供求决定,由市场力量决定的价格信号往往是最优的,有利于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
同时,很多经验研究证明,汇率的短期易变性对于贸易的影响是极小的。
而且,被观测到的汇率易变性可能是不可避免的实际风险。
即使该风险在外汇市场受到压制,它也会在其他场合以更不令人愉快的方式爆发出来(Frankel, 1996)。
(例如,美国为避免因实际供求因素导致的美元升值的措施,可能会引发通货膨胀。
)汇率制度选择的中间派和灵活派则认为,汇率变动对产出的影响是不确定的,而且可能与经济实体的特点及初始条件有关。
汇率制度选择的理论综述
出农 民工 中 ,从 事 制造 业 的 占3 . % 建筑 业 的 占1. % 91, 7 3 ,服 务 业 的占l.% 18 。从工资水平看,2 0 年农 民工收入最低的行业为住宿 09 餐饮 业 、 服 务业 和制 造 业 ,他 们 的月 均 工资 分 别 为 16 元 、 1 7 24 26 元和 13 元 。 另从 统 计 的有 关 数据 来 看 , 目前 我 国农 村 劳动 力 中 31 接受过短期职业培训的占2 % 0 ,接受过初级职业培训的占34 ,接 .% 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占0 1% . 3 ,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高达 7.% 6 4 。对于绝大多数的农民工而言专业技能教育几乎是空白,这 也决定了我国制造业整体水平不高,建筑业质量不高的事实。 国家应加大农 民工职业教育投入 ,尤其是农村毕业的初高中 生 ,把 它作 为 社 会发 展 、解 决 劳动 就 业 、 维护 社 会 稳 定 、维 护群 众利 益 的一 件 大 事来 抓 。 以教育 和 培 训 作 为有 效 途 径 ,提 升 农 民 工市 民化的人力资本 ,提高农 民工群体的市场竞争力。通过培训 农 民工 可 以提 高 他们 的素 质和 技 能 ,有助 于他 们 尽 快适 应 城 市 的 发展和生活 ,同时对经济社会 的发展也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加 大对农 民工的技术能力培训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 4 建立针对农 民工的住房保障制度和强有力的劳动权益保障 . 制度。我国住房保障制度启动较晚,从当前住房保障制度实施情况 看,住房保障制度除住房公积金外 ,主要通过经济适用房来体现, 农 民工处于非正规就业状态,不享有住房补贴、住房公积金,国 家应建立非盈利性的组织机构统筹规划、开发建设、管理经济适用 房 ,通过建 立和完 善住 房保 障制度 ,解 决农 民工 的住 房 问题 。 除此以外 ,农民工的劳动权益保障问题也亟待解决 。农民工 权益的损害使他们难 以在城市立足,虽然一些农民工的生活和收 入比农村农 民要好 ,但是他们仍然处于城市社会的底层,难 以获 得城市身份和公平的待遇 ,缺乏城市归属感,势必会加大他们进 入城市的难度,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受阻,同时也放慢 了
人民币汇率研究综述
人民币汇率研究综述近年来,人民币汇率变化一直备受关注,因为人民币汇率在中国经济和全球经济中扮演重要角色,其汇率变化对中国和全球经济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本文将对近年来人民币汇率研究进行综述,探讨其汇率形成原因、影响因素以及政策调控等方面。
一、汇率形成原因1.国际因素人民币汇率受到国际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
国际间贸易往来、投资和资本流动都将影响一个国家的汇率。
当外汇供应较多时,汇率可能会走高;相反,若外汇供应不足,汇率可能会走低。
同时,国际政治和经济环境变化、国际金融危机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民币汇率。
2.市场需求供给汇率受市场需求和供给关系的影响。
外部经济和贸易关系会引起市场对外汇的需求和供给变化,从而对人民币汇率产生影响。
国内经济因素对人民币汇率起着重要影响。
国内货币政策、内部经济政策、流动性条件和经济增长率都可能会对人民币产生影响。
此外,中国与其他国家签署的贸易协议、政策变化以及制度因素也将影响人民币汇率。
二、影响因素1.贸易余额贸易余额是影响人民币汇率的重要因素。
中国的贸易顺差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扩大,这也导致人民币升值的情况相对稳定。
2.外国投资外国对中国的投资也会对人民币汇率产生直接影响。
外国投资的增加将会导致人民币升值。
这是由于外国资本的流入会增加人民币的需求,从而提高其价格。
3.政府政策中国政府通过采取不同的政策来影响人民币的汇率。
政策中可能包括政府的货币政策、贸易关系、外汇管理和其他方面。
三、政策调整人民币的汇率调整对中国的经济环境和全球经济都有很大影响。
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来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相对稳定。
其中包括增加人民币的流动性、减少对外债务、外汇储备的保持,以及其他措施。
总的来说,人民币汇率在中国经济和全球经济中扮演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对全球金融市场和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
因此,对于人民币汇率的研究,不仅仅是中国经济的考察,也是全球经济的探究,这也需要我们加强对其的研究和监管。
汇率制度的选择研究
汇率制度的选择研究【摘要】为了深入研究汇率制度的选择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随后,重点分析了汇率制度对经济的影响,比较了固定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的特点与优缺点,探讨了选择汇率制度的因素以及不同国家的汇率制度选择情况。
在提出了关于汇率制度选择的建议,探讨了未来研究方向,并总结了本文的研究结论。
通过对汇率制度的深入分析和研究,可以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决策参考,促进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的稳定与繁荣。
【关键词】汇率制度、经济、固定汇率制度、浮动汇率制度、选择因素、国家比较、建议、未来研究、研究结论1. 引言1.1 研究背景汇率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约束货币价值与其他货币或一篮子货币的方式和机制。
汇率制度的选择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成为了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关注的焦点。
随着不同国家之间贸易和金融的密切联系,选择合适的汇率制度对于维护国家经济的稳定和促进经济增长至关重要。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国际汇率制度的选择也成为了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
不同的汇率制度会对经济产生不同的影响,而如何权衡固定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之间的得失,成为了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课题。
研究汇率制度的选择对于理解国际经济的运行机制以及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汇率制度对经济的影响、固定汇率制度与浮动汇率制度的特点与优缺点、选择汇率制度的因素以及不同国家的汇率制度选择。
通过深入研究各种不同的汇率制度及其影响因素,为未来的汇率制度选择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1.2 研究意义汇率制度选择一直是国际经济领域的研究热点,不同国家选择不同的汇率制度对经济的发展和稳定具有重要影响。
深入研究汇率制度选择的意义在于:1. 为制定和调整国家汇率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通过对各种汇率制度的优缺点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帮助政府更好地制定汇率政策,适时调整汇率制度,以实现国家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2. 为国际贸易和投资提供参考依据。
汇率制度选择理论的最新研究综述
择 的时 候 要 与 一 国 国情 紧密 联 系 在 一 起 。 丁浩源 等 ( 2 0 1 2 ) 基于 2 0世 纪 9 0年 代 的亚 洲金 融危机和 2 0 响 。结 果 表 明 , 通 胀 目标 制 在 降 低通 胀 率 方 面 优 于 固 定汇 率 制 , 至 世纪 7 O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这两个事件 , 得 出了与传统观点 少和 固定汇率制效果一样好 ,而 中间汇率制度和灵活 的汇率制度 不一致的结论。 其研究表 明, 浮动汇率制不能显著的促进经常账户 下 的通 胀 率 在 大 多 数情 形 下 更 高一 些 。 ’ 的调节 , 原因可 能在于 , 现 实中不存在汇率变化改善经常账户 的弹 A n d e r s e n&M a l c h o w -  ̄ o l l e r( 2 0 1 4 ) 比较 了丹麦和其他 1 8 性条件, 也可能是因为汇率变化 的价格产地机制不完全。 因而让经 个非欧元区 O E C D经济体 2 0 0 8 — 2 0 1 2的经 济增长表现 。 这些 国家 中 常 账 户 盈 余 的 国家 有 固定 汇 率 制 调 整 为 浮 动 汇 率 制 不 能 改 善 全 球 只 有 丹 麦 实 行 固定 汇 率 制度 , 同 时也 是 经 济 增 长 表 现 最 差 的 国家 性 的经 常 账 户 失衡 问题 。 陈建 &宋 祺 ( 2 0 1 4 ) 分 析 了东 亚 新 兴 经 济 之一 , 这样 的 结 果主 要 是 因为 缺 乏 货 币 政 策 的独 立 性 。 丹 麦 的 固定 体 钉 住 汇 率 制 度 的 持久 性 , 在 资本 大 量 流 动 的情 况下 , 固 定 汇 率 制 汇 率 制 度 似 乎 加 重 了丹 麦 的经 济 危 机 ,固 定 汇 率 制 在 巨大 逆 向冲 存 在 一 定 缺 陷 。 对 于 这 些 新 兴 经济 体来 说 , 目前 钉 住 汇 率 制 的成 本 击 的余 波 中加 重 了经 济增 长 的 负担 。H o l t e m o l l e r&M a l 1 i e k 递增而受益递减,这些 国家应该逐步放开资本流 出并控制资本流 ( 2 0 1 3 )通 过研究 6 9个样本 国家 2 O世 纪 9 0年代 R E E R相对于均 入 。当经济和金融体系发展 到一定阶段时 ,再 向浮动汇率制度转
汇率决定理论研究综述
汇率决定理论研究综述071014027 郭欢汇率是影响内部经济均衡和外部经济均衡的关键变量,因此,几百年以来,汇率如何决定,这一直是国际金融领域探求的一个重要命题。
特别是在20世纪70年代浮动汇率制合法化后,人们更是试图通过对汇率决定机制的探知来有效预测汇率。
其间,汇率决定理论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应该说,随着现实中汇率行为越来越复杂,汇率决定理论的内容也在不断复杂,以求把握汇率内在的变化机理。
本文将对汇率决定理论的发展脉络、内容前沿作系统性地概述,并作出精要的评判。
一早期的汇率理论1 国际借贷理论国际借贷理论(Theory of International Indebtedness)是由英国学者葛逊(George Goschen)于1861年提出的。
亦称国际收支说或外汇供求说。
核心观点:该理论认为国际间的商品劳务进出口、资本输出入以及其他形式的国际收支活动会引起国际借贷的发生,国际借贷又引起外汇供求的变动,进而引起外汇汇率的变动。
因而国际借贷关系是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
在一定时期内,如果一国国际收支中对外收入增加,对外支出减少,对外债权超过对外债务,则形成国际借贷出超;反之,对外债务超过对外债权,则形成国际借贷入超。
借贷按流动性强弱可分为固定借贷与流动借贷。
只有,只有流动借贷才对外汇供求进而对汇率产生影响。
物价水平、黄金存量、信用关系和利率水平等也都会对汇率产生影响,但它们都是次要因素。
评价:该学说在金本位制度下是成立的。
此理论对汇率变动原因的解释(由外汇供求关系亦即流动借贷引发),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事实证明,国际收支失衡是导致汇率变动的主要原因之一。
但它并没有回答汇率由何决定这个问题,也无法解释在纸币流通制度下由通货数量增减而引起的汇率变动等问题。
2购买力平价说购买力平价理论最初由英国经济学家桑顿在1802年提出,其后成为李嘉图的古典经济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最后由瑞典经济学家古斯塔夫·卡塞尔(G·Cassel , 1866~1945)加以发展和充实,并在其1922年出版的《1914 年以后的货币与外汇》一书中作了详细论述。
汇率制度的选择研究(制度范本、DOC格式)(20210110033938)
汇率制度的选择研究摘要:目前,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国际压力越来越大,一些研究机构、学者、政府官员和企业也纷纷对此发表看法。
我们认为,人民币升值问题归根结底是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问题。
那么,现有的盯住汇率制度是否适合当前的经济形势?如何从盯住汇率转向更为合适的汇率制度?怎样决定适合中国经济发展、金融体制改革的人民币汇率制度?从当前对汇率制度选择和世界汇率制度演变的研究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有益于解决以上问题的途径。
本文首先对盯住汇率制度进行分析,介绍脱离盯住汇率制度的影响因素,之后从总体上讨论决定汇率制度选择的长期因素以及上世纪90 年代以来世界汇率制度的演变,最后提出当前汇率制度选择的BBC 准则以及可供中国选择的几种汇率制度。
一、脱离盯住汇率制度从盯住汇率制度的脱离,既可以转向更为灵活的汇率制度也可以在现有制度下进行调节,可以分为两种情形:一种是由于“外汇市场压力”而导致的正常脱离,另一种是由经济状况恶化而导致金融危机、经济危机,从而被迫脱离盯住汇率制度。
具体而言,从盯住汇率制度向更灵活的汇率制度的转变可以分为以下五种:1)从任何盯住汇率制度转向浮动汇率制度;(2)从硬汇率盯住(hard peg)转向软汇率盯住(soft peg) ; (3)从固定的盯住汇率转向水平盯住或爬行盯住;(4)从爬行盯住或水平盯住转向爬行带汇率制度; ( 5)在汇率带制度中扩大浮动带的范围。
从盯住汇率制度向不灵活的汇率制度的转变可以分为以下四种: (1) 从软汇率盯住转向硬汇率盯住;( 2)从任何汇率带制度转向固定的盯住汇率;(3)从爬行带转向爬行盯住或水平带汇率制度; (4)在汇率带制度中缩小浮动带的范围。
对正常脱离而言,伴随着贸易开放和宽松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更易向灵活的浮动汇率制度转变。
这是由于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往往面临资本流动较大的波动性,因此日益增加的贸易开放程度也相应地增加了该国受到贸易条件(TOT)冲击的风险,而采用更灵活的汇率制度可以缓解或吸收这些冲击,抵御外来资本流动所带来的金融风险。
人民币汇率研究综述
人民币汇率研究综述人民币汇率一直是国内外经济学者和政策制定者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人民币汇率问题已经成为国际金融市场的焦点之一。
本文将对人民币汇率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探讨其影响因素、变动机制以及对国内外经济的影响等方面,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份全面而深入的人民币汇率问题概述。
我们来看一下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因素。
人民币汇率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
货币政策、经济增长、外汇储备和国际贸易等因素是影响人民币汇率的主要因素。
货币政策作为最主要的调控手段,对人民币汇率有着直接的影响。
中国央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利率和外汇市场干预等手段来对汇率进行干预和调控。
经济增长和国际贸易的发展也会对人民币汇率产生重大影响。
经济增长和外贸顺差会带动人民币升值,而经济增速放缓和外贸逆差则可能导致人民币贬值。
外汇储备作为国家经济实力的体现,也对人民币汇率有着相当大的影响。
接着,我们来分析一下人民币汇率的变动机制。
在国际金融市场上,人民币的汇率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
根据基本的供求关系理论,当市场的需求大于供应时,人民币会升值;当市场的供应大于需求时,人民币则会贬值。
除了市场供求因素外,国家政策的调整和外汇市场的预期也会对人民币汇率产生直接的影响。
在中国政府的干预下,人民币的汇率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政策调整的影响。
外汇市场的预期也会影响到人民币的实际汇率。
我们来分析一下人民币汇率对国内外经济的影响。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崛起,人民币的汇率也成为全球经济的一个重要指标。
人民币的升值会带来一系列的影响,包括对国内外贸易的影响、对外商投资的影响,对国内通货膨胀的影响等等。
人民币的升值还会对国内企业的竞争力和国内市场的结构产生重要影响。
人民币的汇率还直接关系到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人民币汇率问题是一个复杂而且具有重要意义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未来的研究还可以深入探讨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影响、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和策略、人民币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地位等等。
人民币汇率研究综述
人民币汇率研究综述人民币汇率是指人民币兑换其他货币的比率,是国际金融市场上的重要指标之一。
随着中国经济的日益壮大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对全球经济格局和各国贸易关系都有着深远影响。
本文将对人民币汇率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探讨其影响因素、波动特点以及政策调控等方面的内容。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因素。
人民币汇率的形成和波动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国际投资贸易状况、国内外货币政策、经济增长速度、通货膨胀率、利率政策、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就业状况等。
国际贸易和投资是影响人民币汇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对外贸易和投资的规模庞大,对人民币汇率起着直接的影响。
国内外货币政策的调整也会对人民币汇率产生影响。
人民银行及国际金融机构的货币政策调整,会对人民币的供求关系和流动性造成影响,从而引起人民币汇率的波动。
经济增长速度、通货膨胀率、利率政策等宏观经济指标的变化也会对人民币汇率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人民币汇率的形成和波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一下人民币汇率的波动特点。
人民币汇率的波动主要表现在长期趋势和短期波动两个方面。
在长期趋势上,人民币自1994年以来实行了逐步的汇率机制改革,汇率制度逐步市场化,实现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逐步升值。
而在短期波动方面,人民币汇率受到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汇率会出现一定的波动。
特别是在2015年8月11日,人民银行宣布实行市场化汇率形成机制,此举导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出现大幅贬值,引发国际金融市场的震荡。
人民币汇率的波动特点表现为长期逐步升值和短期波动交替出现的状态。
最后我们来讨论一下人民币汇率的政策调控。
人民币汇率的政策调控主要由人民银行和国务院有关部门来执行。
人民银行通过外汇市场的干预和利率政策的调整来维护人民币汇率的稳定。
在长期趋势上,中国政府采取逐步市场化的方式进行人民币汇率改革,通过改革开放吸引外资,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地位,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应用文-汇率制度选择与经济绩效研究综述
汇率制度选择与经济绩效研究综述'一、引言汇率制度选择一直是国际金融领域最具争议的研究课题之一。
西方学者对汇率制度选择的论争始自20世纪中期,以Kindleberger为代表的一批学者极力推崇固定汇率制,认为浮动汇率容易造成汇率的不稳定,而以Friedman(1953)为代表的另一批学者则极力主张浮动汇率制,认为即使汇率不稳定,也主要在于主导国际贸易的基础不稳定,而固定汇率虽然名义上稳定,但它也可能使经济中其他因素的不稳定性变得持久和强化。
Mundell(1961)跳出固定与浮动孰优孰劣的巢臼,提出“最优通货区”(Optimal currency areas) 理论。
1973年McKinnon & Shaw分别提出“金融抑制论(Financial repression)和金融深化论(Financial deepening)”,自此经济学家开始关注中国家汇率制度的选择,提出了“经济论”和“依附论”。
20世纪90年代以后,不仅转轨型国家经济制度、产权制度的变革引致汇率制度的变迁与选择,而且新兴经济体的货币危机、欧元诞生等更使汇率制度选择再度成为研究的。
在围绕汇率制度选择的争论中,逐渐形成了几个有代表性的假说:原罪论、害怕浮动论、两极论、中间制度消失论和退出战略。
本文在对上述汇率制度选择假说进行梳理基础上,通过对其经济绩效进行比较,研究是否存在一种汇率制度,其经济绩效要明显优于其它汇率安排。
二、汇率制度选择:几个争议性假说(一)原罪论(Doctrine of the original sin)在“原罪论”的假说中,原罪是指一国货币不能用于国际借贷(外国银行或其他机构不能用该货币提供贷款),甚至在本国市场上也不能用本币进行长期借贷(Hausmann,Panizza & St n,2000;chengreen & Hausmann,1999)。
于是,本国企业或政府在用外币进行借贷或投资时,就会面临一种“魔鬼的选择”:要么借外币美元而招致货币错配,要么用短期贷款来做长期用途而出现期限错配。
汇率制度选择的文献综述
政策效应带来 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3 关于 中 国汇率 制度 选择 的个 人观 点
在 阅读 过 大量 文献 后 ,笔 者 对 中 国汇 率制 度 选择 问题进 行 了思 考 。我认 为 , 中短期 看来 ,角 点汇 率制 度 ” 不适 合 的 , 从 “ 是 我 们 需要 一 个过 渡 和路径 的 安排 , 走 向独立 浮动 汇率 制 。 最终 2 0 年7 1 t我 国开始 实行 以市场 供求 为基 础 、 考一 篮 05 月2 , E 参 子 货 币进行 调节 、 管理 的浮 动 汇率制 度 。 有 从 短期 看 来 , 参 考一 篮 子货 币进 行 调节 是 正确 的 , 中 实施 其 美元、 日元 、 欧元 应作 为 主要货 币篮 子 。从 贸易 量上 看 , 盟是 我 欧 国 最大 的 贸易 国 ,美 国和 日本 分 别 是我 国的最 大 贸 易 出 口国和 最大 贸易 进 口国。 07 , 国对 外 贸易额 占G P 6 . 。 20 年 我 D 的 0 % 这 2 样的经济格局决定 了人 民币的汇率制度 的核心是保持人 民币汇 率 的稳定 , 进对 外 贸易 , 定 经济 。 以促 稳 从 中期 来 看 , 国必 将逐 渐开 放 资本 账户 。资本 自由流动将 我
开放 经 济 中 , 国只 能 同时实 现其 中的 一个 或 两个 目标 , 一 而不 能 同时 实现 三个 。2I纪 9年 代 以来 , 界上 许多 国家 开始 转 向实 ot O ! 世 行资 本 自由流 动 ,bf d R gf 据这 一现 象在 19 年提 出了 O s l 和 oo ̄ e l 95
活的汇率机制不仅为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的操作提供一个方 便 、 效 的政 策 工具 , 且还 可 以 缓解 外 来 冲击 的 不利 影 响 。中 有 而
人民币汇率研究综述
人民币汇率研究综述人民币汇率作为我国宏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备受关注。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和走势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研究。
目前,对人民币汇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汇率演变的历史分析、人民币汇率的理论模型、外汇市场参与者行为分析、汇率波动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以及人民币汇率风险管理等方面。
本文将对这些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一、汇率演变的历史分析人民币汇率的历史演变是人们了解人民币汇率的基础。
自70年代初开始,我国开始实行人民币双轨制,即官方汇率和市场汇率共存。
直到1994年,我国宣布放开外汇管制,开始实行市场化汇率形成机制。
经历了一段起伏波动的过程,2005年7月21日开始,人民币汇率从8.28元/美元开始执行单一浮动汇率制度。
目前,人民币汇率在市场中的流动性和自由度得到了极大提高。
二、人民币汇率的理论模型人民币汇率的理论模型主要是为预测汇率变动提供依据。
其中比较重要的有购买力平价理论、利率平价理论、资本账户平衡理论和货币供应量平衡理论。
他们在不同时间和情境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三、外汇市场参与者行为分析外汇市场参与者行为分析是了解市场运动方向的一个重要途径。
市场参与者主要包括商业银行、企业、基金、投资机构等。
各类参与者之间的行为和策略不同,对市场走势有着很大的影响。
通过研究这些参与者的行为,可以更好地把握汇率走势。
四、汇率波动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汇率波动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是经济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汇率波动不仅会对进口和出口行业造成影响,也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利润和国际间的竞争关系。
经济增长会对汇率波动的走势产生影响,同时汇率波动也会影响国家的经济增长。
因此,研究汇率波动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是很重要的。
人民币汇率的波动会给企业和金融机构带来很大的风险。
人民币波动会影响到企业融资成本、资产负债率、商品价格等。
因此,企业和金融机构需要采取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
汇率制度的选择研究(制度范本、doc格式)10页word文档
汇率制度的选择研究摘要:目前,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国际压力越来越大,一些研究机构、学者、政府官员和企业也纷纷对此发表看法。
我们认为,人民币升值问题归根结底是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问题。
那么,现有的盯住汇率制度是否适合当前的经济形势?如何从盯住汇率转向更为合适的汇率制度?怎样决定适合中国经济发展、金融体制改革的人民币汇率制度?从当前对汇率制度选择和世界汇率制度演变的研究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有益于解决以上问题的途径。
本文首先对盯住汇率制度进行分析,介绍脱离盯住汇率制度的影响因素,之后从总体上讨论决定汇率制度选择的长期因素以及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汇率制度的演变,最后提出当前汇率制度选择的BBC准则以及可供中国选择的几种汇率制度。
一、脱离盯住汇率制度从盯住汇率制度的脱离,既可以转向更为灵活的汇率制度也可以在现有制度下进行调节,可以分为两种情形:一种是由于“外汇市场压力”而导致的正常脱离,另一种是由经济状况恶化而导致金融危机、经济危机,从而被迫脱离盯住汇率制度。
具体而言,从盯住汇率制度向更灵活的汇率制度的转变可以分为以下五种:(1)从任何盯住汇率制度转向浮动汇率制度;(2)从硬汇率盯住(hard peg)转向软汇率盯住(soft peg);(3)从固定的盯住汇率转向水平盯住或爬行盯住;(4)从爬行盯住或水平盯住转向爬行带汇率制度;(5)在汇率带制度中扩大浮动带的范围。
从盯住汇率制度向不灵活的汇率制度的转变可以分为以下四种:(1)从软汇率盯住转向硬汇率盯住;(2)从任何汇率带制度转向固定的盯住汇率;(3)从爬行带转向爬行盯住或水平带汇率制度;(4)在汇率带制度中缩小浮动带的范围。
对正常脱离而言,伴随着贸易开放和宽松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更易向灵活的浮动汇率制度转变。
这是由于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往往面临资本流动较大的波动性,因此日益增加的贸易开放程度也相应地增加了该国受到贸易条件(TOT)冲击的风险,而采用更灵活的汇率制度可以缓解或吸收这些冲击,抵御外来资本流动所带来的金融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汇率制度选择理论的最新研究综述
摘要:本文对近几年国内外汇率制度选择的最新研究进行了综述,学者们对不同类型的国家进行了细分,挑战了传统理论,并且通过实证检验来寻找最有效的汇率制度,为不同类型国家的汇率制度选择提供了理论指导。
关键词:汇率制度选择新兴市场国家经济绩效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国家参与到全球范围内的市场竞争之中,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更加频繁,使得汇率成为了一个被更多人关注的重要经济变量。
汇率制度的选择需要契合国家政治、经济的发展状况。
在主流观点中,判断一种汇率制度是否适合一般依照两种标准:宏观经济绩效标准和微观主体福利标准。
本文综述了最近几年与汇
率制度选择理论有关的最新文献,可以发现,最新的文献大多进行实证研究,研究主体不断拓展,有些学者集中研究某一个国家,而有些通过多国的分析比较得出结论。
二、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近年,国外学者的视角逐渐从发达国家转移到新兴市场国家,甚至涉及到一些经济欠发达的非洲国家。
许多文献通过一国或者多国的数据对传统国际金融理论进行检验,得出了不完全一致的结果,并结合经济实际对结果进行了解释。
Coulibaly Davis (2013) 研究了非洲法郎金融共同体的作用,结果表明这种金融共同体对通胀有帮助,但是对经济增长没有明显作用。
证据表明,在南撒哈拉沙漠国家,盯住汇率政策有利于财政政策的实施,但是对货币政策不利。
当一个国家实行固定汇率制时,经济体受益于更好的财政收支平衡。
但由于盯住汇率政策似乎对经济增长有负面作用,应当选择一个没有锚定特定通货的货币联盟或者更加灵活的汇率制度。
Hiroyuki Yamada (2012) 研究了新兴和发展中国家汇率制度和通胀目标制对于通胀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通胀目标制在降低通胀率方面优于固定汇率制,至少和固定汇率制效果一样好,而中间汇率制度和灵活的汇率制度下的通胀率在大多数情形下更高一些。
Andersen Malchow-Moller (2014) 比较了丹麦和其他18个非欧元区OECD经济体2008-2012的经济增长表现。
这些国家中只有丹麦实行固定汇率制度,同时也是经济增长表现最差的国家之一,这样的结果主要是因为缺乏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丹麦的固定汇率制度似乎加重了丹麦的经济危机,固定汇率制在巨大逆向冲击的余波中加重了经济增长的负担。
Holtemoller Mallick (2013) 通过研究69个样本国家20世纪90年代REER相对于均衡汇率水平的偏离,发现了汇率制度在解释货币高估或者低估时的角色。
结论表明更加灵活的汇率制度可以降低汇率失调的程度,进而降低发生危机的可能性。
Chinn Wei (2013) 通过实证检验得到了与传统观点不同的结论,文中并没有发现灵活的汇率制度和经常账户的调整速度没有稳健的或者单向的关系。
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对经常账户调整速度起作用的不是名义汇率,而是实际汇率,因此灵活的名义汇率制度和经常账户的调整速度之间没有稳健的关系。
Li Tsai (2013) 估计了含有虚拟变量的即期利率模型,实证结果表明放松的汇率政策通过冲销效应和金融资产收益率的变化,增加了以市场为基础的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然而,对于预测未来的正常事件,由于存在正常事件带来的风险预期,所以降低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同样地,其关于预测未来的稀少事件,对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比较模糊。
Pancaro (2013) 发现存在更大国际收支逆差和产出缺口的国家在所有汇率制度下经历逆转的可能性更大。
然而,增长率下降幅度更小、国家信用增长更高、美元利率更高一级更
加封闭的国家只在较为固定的汇率制度下经济逆转的可能性升高。
三、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国内文献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中国,许多文献在研究方法和计量模型上有所创新。
关于各种汇率制度经济绩效的研究更加细致,大部分文献就汇率制度在某一方面的经济绩效进行了较为深入细致的分析。
吴骏等(2014)运用了修正后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分别阐述了资本流动管制较严格和资本项目可兑换情况下,我国经济遭受实际冲击以及金融冲击时的汇率制度选择。
最后得出结论,中国在资本流动管制较严格和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情况下,实行浮动汇率制度在稳定本国经济方面都优于固定汇率制度。
周先平等(2013)运用SV-TVP-SV AR模型,发现在人民币计价结算背景下,汇率变动对于宏观经济的冲击有所下降,价格、出口和产出等变量受汇率变动的影响下降并趋于稳定。
因此僵化的汇率制度不利于进出口企业的发展,可以实行更加弹性的汇率制度。
杨海珍等(2013)针对不同汇率制度下货币危机的发生情况进行了分析,比较了实行不同汇率制度平稳运行的时间,及其对
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效果。
结果表明,在运行平稳度方面,固定汇率制最优,其次是中间偏固定汇率制,自由浮动的汇率制度表现较差。
对于经济增长的效果方面,中间偏固定和中间偏浮动的汇率制度优于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
在对于通胀的效果方面,自由浮动汇率制最优,其次是固定汇率制,中间偏浮动和中间偏固定的汇率制度排在后面。
不同汇率制度在经济效果上各有优劣,因此在选择的时候要与一国国情紧密联系在一起。
丁浩源等(2012)基于20世纪90年代的亚洲金融危机和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这两个事件,得出了与传统观点不一致的结论。
其研究表明,浮动汇率制不能显著的促进经常账户的调节,原因可能在于,现实中不存在汇率变化改善经常账户的弹性条件,也可能是因为汇率变化的价格产地机制不完全。
因而让经常账户盈余的国家有固定汇率制调整为浮动汇率制不能改善全球性的经常账户失衡问题。
陈建宋祺(2014)分析了东亚新兴经济体钉住汇率制度的持久性,在资本大量流动的情况下,固定汇率制存在一定缺陷。
对于这些新兴经济体来说,目前钉住汇率制的成本递增而受益递减,这些国家应该逐步放开资本流出并控制资本流入。
当经济和金融体系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再向浮动汇率制度转变。
夏良科(2012)研究了汇率水平及其不确定性对企业海外投资的短期冲击和长期影响,结论表明,来说,本币升值有利于本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结论只对经济发展程度较高且实行自由浮动
汇率制度的经济体长期有效。
而对于实行参考一篮子货币汇率制度的中国和新加坡,以及实行顶住汇率制度的香港都没有相关的支持证据。
从汇率对企业海外投资作用的时滞性来看,参考一篮子货币汇率制度的时滞最小,其次是浮动汇率制,盯住汇率制的时滞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