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与水环境,第2章
莱茵河流域环境变化与水资源管理
莱茵河流域环境变化与水资源管理第一章:介绍莱茵河是欧洲最重要的河流之一,其流域覆盖了瑞士、德国、法国、荷兰等国家,总长度近1300公里。
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大和宏观经济变革的不断发展,莱茵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当地的水资源管理措施也未能跟上环境变化的步伐。
此文将分析莱茵河流域的环境变化和水资源管理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第二章:环境变化1. 气候变化和降雨量的下降近年来,欧洲地区发生了频繁的干旱灾害,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莱茵河流域的水资源供应短缺。
阿尔卑斯山融雪的时间提前,使得河水流量变低,并影响到了植被的生长及河水蒸发水平。
2. 水污染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加速发展,化学工业和废弃物排放等行为日益增多,导致莱茵河水质恶化。
主要的水污染源包括农业、工业、城市污水和航运。
3. 湿地开垦和土地利用变化许多湿地被开垦用于城市建设和农业用地,这导致了地下水位下降和河流水量减少。
此外,由于土地开垦和拓展使得自然水文系统被破坏,这也是水污染、河水流量减少和土地侵蚀等问题的主要原因。
第三章:水资源管理1. 水资源调配由于莱茵河流域各国家的利益不同,水资源调配一直都是棘手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开展有效的国际合作,以推动各国共同解决水资源问题。
2. 水资源保护为了保护莱茵河流域的水资源,各国政府需要加大环保和执法力度,同时应引入水资源管理制度,包括水资源定量控制、水污染控制等,以便优化水资源利用和防止生态环境破坏。
第四章:解决方案1. 推进国际合作莱茵河流域国际水资源管委会在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各国政府应推进此组织的实施,以共同解决莱茵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
2. 建立水资源保护基金莱茵河流域各国政府可建立水资源保护基金,为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治理提供经费。
此项措施可出示更多的环境保护职位,带动当地政策、商业、社会以及企业,降低环境治理的成本。
3. 建立水资源交易市场通过建立水资源交易市场并制定市场价格,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水资源规划与管理1-7章
第二节 水资源管理的基本内容
三.水资源管理的原则
1.坚持依法治水 2.坚持水资源国有的原则 3.坚持局部服从整体的原则 4.坚持市场经济原则
第二节 水资源管理的基本内容
四.水资源管理的准则
1.综合效率 2.技术效率 3.实施的可靠性 4.可持续发展
第三节 水资源规划与管理的联系及工作流程
一.水资源规划与管理的联系及区别
第三节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1、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定义
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是一种行政管理制度 ,它是指根据区域水资源潜力,按照水资源利用 的底限,制定水资源开发、利用、排放标准,并 用最严格的行政行为进行管理的制度。
第三节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2、主要内容
三条红线: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用水效率控制红 线;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 四项制度:用水总量控制制度;用水效率控制制度;水 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
第二节 水资源数量评价
2、降水量计算
(2) 流域或区域面上的平均降水量计算方法有:
a.算术平均法:此法简单,但当降水量随地形变化 较大时,精度较差;只有当地形起伏不大,且降水 量观测站分布较均匀时,计算效果较好。
第二节 水资源数量评价
2、降水量计算
(2) 流域或区域面上的平均降水量计算方法有: b.等值线法:一般来说,等值线法是计算流域(或 区域)平均降水量的较完善方法,因为它考虑了地 形变化对降水的影响。因此,当地形变化较大,区 域内有足够数量的降水量观测站,又能够根据水资 料结合地形变化绘制出降水量等值线图时,采用等 值线方法是比较理想的。 c.泰森多边形法:当流域内待选的降水量观测站比 较少,绘制降水量等值线又比较困难时,可以选用 本方法。
水资源规划第2章 水资源综合利用
我国已建的浙江富春江和湖北 葛洲坝水电站等,就是这种布置 形式。
河床式水电站布置方式
1.3. 坝内式水电站
如果坝址河道很窄,也可 将发电厂房设在坝体内部。
这种水电站称为坝内式水电 站。
我国已建的湖南风滩水电站
等就是这种布置形式。
三、河川水能资源的基本开发方式
落差是单位重量水体的位能,而河段中流过的水 体重量又与河段平均流量成正比。
集中水能的方法就表现为: (1)集中落差 (2)引取流量
通常采用的集中水能的方式主要有: • 坝式: 坝后式、河床式、坝内式、坝旁式 • 引水式 • 混合式 • 其他方式: 跨流域开发方式、集水网道式、潮汐式、
失相对不大,有可能筑中、高 坝抬水,来获得较大的水头。
这时因水电站厂房本身不能 挡水,就应将其布置在坝下游 侧,与挡水坝分开,用压力引 水管连接坝和厂房。
这是最通常的坝式开发方式。 如黄河上的刘家峡水电站、 长江上的三峡水电站等。
坝后式水电站布置方式
1.2 河床式水电站
采用坝式开发时,若地形、地 质等条件不允许筑高坝,也可筑 低坝或水闸来获得较低水头。
在电力工业中,电站发出的电力功率称为出力, 因而也用河川水流出力来表示水能资源。
水流出力是单位时间内的水能。所以,在图1-1中 所表示的河段上,水流出力为:
N 1 2 E1 2 9.81QH1-2 T
(2-4)
(2-4)常被用来计算河流的水能资源蕴藏量。
二、河川水能资源蕴藏量估算和我国水能资源概况
断面处 流Qi
(m3/s)
河段平 均流量
Q0 (m3/s)
河段水 流出力 N0(kW)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第二章水循环与水资源开发情况1、地球上水循环(自然的水文循环):水的蒸发,降水,径流过程水量平衡:地球上任一区域在一定时间内,进入的水量与输出水量之差等于该区域内的蓄水变化量的关系。
2、我国水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1)水资源开发过度,生态破坏严重(2)城市供水集中,供需矛盾尖锐(3)地下水过量开采,环境地质问题突出(4)水资源污染严重,水环境日益恶化(5)水资源开发利用统筹规划和有效管理3、地下水过度开采引起的问题:(1)区域地下水位持续下降,降落漏斗面积不断扩大(2)泉水流量衰减或断流(3)地面降沉(4)海水入侵(5)水位大幅下降,地面失衡,在覆盖型岩溶水源地和矿区产生地面塌陷。
第三章水资源量评价1、决定区域水资源状态的三要素:降水,径流,蒸发2、河流径流的水情和年内分配主要取决于补给来源:雨水补给,地下水补给(占年径流量25%~30%),积雪、冰川融水补给。
径流的特征值(参数):流量Q t--单位时间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水量(m³/s),径流总量W t--在一定的时段内通过河流过水断面的总水量(m³),径流模数M--单位流域面积上产生的流量(m³/(s·km2)),径流深度R t--设想将径流总量平铺在整个流域面积上所得的水深(mm),径流系数α--某时段内的径流深度与同一时段内降水量之比(%或小数计)3、地下水:储存在地表以下空隙(孔隙,裂隙,溶隙)中的水地下水的形成因素:岩石的空隙性,岩石中水的存在形式(结合水,重力水,毛细水),具有储水与给水功能的含水层。
4、地下水的分类: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表3-4)5、地下水循环:补给(含水层自外界获得水量的过程),径流(地下水在岩石空隙中的流动过程),排泄(含水层失去水量的过程)无限往复进行构成地下水循环6、地下水资源分类的国家标准:(1)储存量——指储存于含水层内的重力水体积。
(2)补给量——天然或开采条件下,单位时间进入含水层的水量。
《水资源》教案设计
《水资源》教案设计第一章:水资源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的定义和分类使学生掌握水资源在地球上的分布情况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意识1.2 教学内容水的概念与特性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分类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与利用节约用水的重要性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水资源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利用地图和图片展示水资源分布情况通过实例介绍节约用水的方法1.4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水的重要性讲解水资源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展示水资源分布的地图和图片分享节约用水的实例小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节约用水第二章: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的利用方式使学生掌握水资源保护的方法培养学生珍惜水资源的意识2.2 教学内容农业灌溉用水工业和生活用水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水资源保护的方法和措施2.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讲解水资源的利用方式利用视频和图片展示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通过小组讨论探讨水资源保护的方法和措施2.4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讲解水资源的利用方式展示水资源保护的视频和图片小组讨论:水资源保护的方法和措施总结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第三章:水资源的污染与治理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的污染原因使学生掌握水资源的治理方法培养学生关注水环境保护的意识3.2 教学内容水资源的污染原因及其危害水资源污染的监测与控制水资源的治理技术与方法环境保护的重要性3.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讲解水资源污染的原因及其危害利用实验和图片展示水资源污染的监测与控制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探讨水资源的治理技术与方法3.4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水资源的污染与治理讲解水资源污染的原因及其危害展示水资源污染的监测与控制方法小组讨论:水资源的治理技术与方法总结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第四章: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方式使学生掌握水资源合理利用的方法培养学生关注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意识4.2 教学内容地表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地下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海水淡化与水资源利用水资源合理利用的方法与措施4.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讲解水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方式利用实验和图片展示水资源合理利用的方法与措施通过小组讨论探讨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4.4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讲解水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方式展示水资源合理利用的方法与措施小组讨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总结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意义第五章: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使学生掌握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培养学生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5.2 教学内容水资源保护的意义与方法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原则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案例分析个人和社区在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5.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讲解水资源保护的意义与方法利用视频和图片展示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原则通过小组讨论和个人陈述探讨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案例分析5.4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讲解水资源保护的意义与方法展示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原则小组讨论: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案例分析个人陈述:个人和社区在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总结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意义第六章:水资源的法律法规与政策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水资源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使学生掌握水资源政策的主要精神培养学生遵守水资源法律法规的意识6.2 教学内容水资源法律法规的体系与主要内容我国水资源政策的历史与发展水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与措施水资源法律法规的执行与监督6.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讲解水资源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利用案例分析法讲解水资源政策的主要精神通过小组讨论探讨水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与措施6.4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水资源法律法规与政策的重要性讲解水资源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展示水资源政策的主要精神小组讨论:水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与措施总结水资源法律法规的执行与监督的意义第七章:水资源的科学管理与调度7.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科学管理的基本方法使学生掌握水资源调度的基本技术培养学生参与水资源管理的意识7.2 教学内容水资源科学管理的方法与体系水资源调度的基本技术及其应用水资源管理信息化与智能化的发展趋势水资源管理的公众参与与沟通7.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讲解水资源科学管理的方法与体系利用软件演示水资源调度的基本技术及其应用通过小组讨论探讨水资源管理信息化与智能化的发展趋势7.4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水资源科学管理与调度的重要性讲解水资源科学管理的方法与体系演示水资源调度的基本技术及其应用小组讨论:水资源管理信息化与智能化的发展趋势总结水资源管理的公众参与与沟通的意义第八章:水资源的危机与应对策略8.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国水资源面临的危机使学生掌握应对水资源危机的策略和方法培养学生面对水资源危机时的责任感和紧迫感8.2 教学内容世界和中国水资源危机的现状与特点水资源危机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应对水资源危机的策略和方法水资源危机应对的案例分析8.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讲解水资源危机的现状与特点利用数据和图表展示水资源危机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通过小组讨论探讨应对水资源危机的策略和方法8.4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水资源危机与应对策略的重要性讲解水资源危机的现状与特点展示水资源危机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小组讨论:应对水资源危机的策略和方法总结水资源危机应对的案例分析的意义第九章:水资源的跨区域协调与合作9.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水资源跨区域协调的必要性使学生掌握水资源跨区域合作的基本原则培养学生参与水资源跨区域协调与合作的意识9.2 教学内容水资源跨区域协调的背景与挑战水资源跨区域合作的基本原则与方法我国水资源跨区域协调与合作的实践与经验水资源跨区域协调与合作的案例分析9.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讲解水资源跨区域协调的背景与挑战利用案例分析法讲解水资源跨区域合作的基本原则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探讨我国水资源跨区域协调与合作的实践与经验9.4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水资源跨区域协调与合作的重要性讲解水资源跨区域协调的背景与挑战展示水资源跨区域合作的基本原则与方法小组讨论:我国水资源跨区域协调与合作的实践与经验总结水资源跨区域协调与合作案例分析的意义第十章:水资源教育与公众参与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水资源教育的基本内容使学生掌握水资源保护的公众参与方法培养学生水资源保护的意识和行动力10.2 教学内容水资源教育的基本内容与方法水资源保护的公众参与途径与方式水资源保护的公众参与案例分析水资源保护的青少年行动与实践10.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讲解水资源教育的基本内容与方法利用案例分析法讲解水资源保护的公众参与途径与方式通过小组讨论探讨水资源保护的公众参与案例分析10.4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水资源教育与公众参与的重要性讲解水资源教育的基本内容与方法展示水资源保护的公众重点解析本《水资源》教案设计涵盖了水资源的基本概念、分类、分布、利用、保护、污染治理、法律法规、科学管理与调度、危机应对、跨区域协调与合作以及公众参与等方面。
地下水环境 第 2章-水文循环中的地下水
第二章水文循环中的地下水§1 自然界中水的分布、循环1.1 自然界中水的分布1.1.1 地球上水储量的分布水储量是从静止的观点来考虑水的储存体积;地球上的水储量为13.6亿km3,其中海洋水量占96.54%。
只有3.46%的水分布于陆地。
陆地上的水虽然相对少得多,但它在与人类有关的自然地理环境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这说明,地球上的水储量在空间上的分布极不均匀。
1.1.2 地球上淡水储量的分布∙全球的淡水储量很少,仅占总储量的2.53% ,分布同样不均匀。
∙地下淡水量是可观的,地下淡水不仅量大,而且分布较广;但大部分埋藏深难利用,仅很少部分浅层水可供利用。
∙目前人类较易利用的淡水量仅占全球淡水的0.3%,仅占全球总储水量的十万分之七。
1.1.3 地球上的水资源∙水资源是从循环和更新的观点来计算水资源量,其特点是:可流动性和可再生性。
∙地球上的水资源主要指两部分:地表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
∙水资源量的表示:地表水资源量多以多年平均河川径流量来表示;地下水资源是以可恢复的浅层地下水的天然资源来表征。
∙全球淡水资源分布:淡水资源短缺,地区分布极不平衡。
由分布图可以看出:淡水缺乏地区主要分布在非洲大部、亚洲南部、澳洲、北美部分地区。
∙我国水资源分布:分区:一级区共10个,分为两部分:北方六区和南方四区,两部分的水资源量具有明显差别。
根据2006年水资源年报,全国水资源一级区水资源量见表。
可见,南方四区的面积远小于北方六区,而水资源总量却是后者的4倍以上。
反映我国水资源分布的极不均匀。
∙1.2 自然界中水的循环∙自然界的水循环是由大循环和小循环组成的。
小循环指由海洋表面蒸发的水汽,又以降水形式落回海洋;或由大陆表面蒸发的水汽仍以降水形式落回地表,这种就地蒸发、就地形成降水的局部循环称小循环。
而大循环则指发生在海陆之间的水循环,即由海洋表面蒸发的水汽,随气流带到大陆上空,形成降水落回地面,再通过地表及地下径流返回海洋。
水资源管理条例
水资源管理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和改善我国水资源管理工作,合理利用水资源,开展水资源保护和水环境建设,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我国境内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工作,包括水资源的水文监测、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水环境的保护和治理等方面。
第三条水资源管理应当遵循节约优先、保护优先、合理开发和环境友好的原则,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并在各方面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
第四条水资源管理部门应当加强与地方政府和各有关部门之间的协调和配合工作,并不断推动水资源管理工作的创新和发展。
第二章水资源监测与评价第五条水文监测是水资源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水文监测应当贯穿于水资源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包括水文监测站的建设、设备维护和数据监测等方面。
第六条水资源的评价应当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进行,为了客观准确地评价水资源的状况和趋势,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水资源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
第七条水文监测和水资源评价结果和数据应当及时公开,供社会各界参考和利用。
第三章水资源开发与利用第八条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当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利用,遵循节约优先的原则,避免浪费和滥用。
第九条在水资源开发和利用方面应当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避免对水资源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第十条实行水资源价值规费制度,对水资源进行合理的收费,增加资源的经济利用效益,推动节约用水的工作。
第四章水环境保护与治理第十一条应当对水环境进行保护和治理,改善水质,保护生态环境,为加强全国水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第十二条水环境保护和治理应当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加强对污染源的监测和管控,强化污染防治工作。
第十三条对于水环境污染企业应当加强监管和监测工作,强化罚款和追究责任的力度,依法开展处罚工作。
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十四条违反本条例的规定,被行政机关责令改正的,必须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以处以罚款或者吊销水资源使用许可证。
第十五条违反本条例的规定,被行政机关认定为影响水资源的安全、节约和环保要求的,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中国农业大学_807环境化学与环境监测_《环境化学》课件_第二章 水环境化学
表面张力 溶解能力 介电常数 电离度 密 度 透明度 热传导 氢键 偶极矩 存在状态
2. 3 水质标准和水质指标
2.3 水质标准和水质指标
一、水质标准 水质标准是环境质量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环境质 量标准就是环境中的污染物具有法律效力的限量。包括 环境水质标准和污水排放标准两大类。前者又分为饮用 水质标准、渔业用水质标准,工业用水质标准等多种; 后者如工业“三废”排放标准等。理论上讲,排放标准 首要应当以保障环境水质标准为基本目标。 水质标准的确定是以保护人体健康和生态平衡为目的, 用客观的科学数据表示各污染物在适合于一种较高要求 的生态系统生存的水体中所允许的限量。同时还要考虑 具体的自然条件和国家的经济技术条件等因素。所以各 国的水质标准有明显的差异
凝固点 (摄氏度) 沸 点 (摄氏度) 偶极矩 (德 拜 ) 汽化热 (千焦/摩) 融化热 (千焦/摩) 生成热 (千焦/摩)
化合物
H2O H2O推测 H2S H2Se H2Te
0 (-95) -85.2 -65.7 -51
100 (-80) -60.3 -41.3 -2.2
1.84 (2.58) 1.10 0.40 <0.20
2.1 水在地球上的分布及水循环
一、天然水的分布 二、水循环
三、我国水资源状况
2.1
水在地球上的分布及水循环
全 球 水 量 分 布 比 例
2.1 水在地球上的分布及水循环
表2-1 地球上各种水的储量
序 号 类 别 水储量 (万亿m3)
1338000 23400 12870 10530 16.5 24064.1 300.0 176.4 85.4 91.0 11.47 2.12 1.12 12.9 1385984.61 35029.21
2环境科学概论第二章PPT课件
元素或难分解的化合物,以致随着生长发育,浓缩系数不断 增大的现象
生物放大:biomagnification,指生态系统中,某中元素或
难分解化合物在生物机体中的浓度随营养级的提高而逐步增 大的现象
第四节 水体污染与自净
二 水体自净 受污染水体经过水中物理、化学与生物作 用,使污染物浓度降低,并逐步恢复到污 染前的水平 什么时间开始?
一 水体污染
2. 水体污染机制
物理作用:改变物理性状、空间位置 化学、物理化学作用:成分间及发生化学性质、价态变化,
但未参与生物作用
生物作用:生物的生理生化作用及及食物链的传递作
用、转化作用和富集作用
生物作用
生物富集作用:bioconcengtration,又称生物浓缩,生物或
处于同一营养级的生物种群,从周围环境中蓄积某种元素或 难分解化合物,使生物体内该物质的浓度超过环境中浓度的 现象
第二节 水体与水体污染
二 水质 1. 天然水
悬浮物质:细菌、藻类、原生动物、泥沙、粘土 胶体物质:溶胶、高分子化合物、其他不溶性物质 盐类:Ca、Mg、Na、Fe、Mn
气体:O2、CO2、H2S、N2、其他
第三节 水质污染指标
水体富营养化
存在天然和人为两种类型 共性:水体中N、P营养物质富集,(容易)
一 、水环境污染防治对策 二 、废水处理方法
一 水环境污染防治对策
1. 控制污染物排放量及减少污染源排放工业废水
量 1)控制水环境质量标准
水质标准 工业废水排放标准
2)减少耗水量
1)控制水环境质量标准
水质标准:为了保障人体健康、维护生态平衡、保护水资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第二章 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 第二节 水资源与国家安全
城镇居民用水铺张浪费现象也十分严重
三、我国水资源安全保护措施
1.兴修水利,优化水资源配置。 2. 节约用水,构建_节__水__型___社会。
3.水污染防治。
四、跨境水资源与国家安全
1.问题 随着全球人口增长和经济社会发展,水资源紧缺有加剧的趋势。各个国家都需要 更多的水资源,因缺水而引发的社会动荡和地区冲突频繁发生。 2. 措施 跨境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牵涉到所在国家的发展与安全。对_国__际__性___河流的开发 利用,关系到沿河各国的切身利益。各国需要相互理解,彼此尊重,协调一致,统一 制定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方案,促进沿河国家的合作共赢。
思维拓展
造成我国水资源重复利用率低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 公众普遍节水意识不强;工农业发展水平较低,耗水量大;工厂、农区缺乏自有处 理设施,而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将处理后的污水排放于环境之中,较少进入二次利用环节。
易错辨析
水资源问题并不仅仅只表现在水资源短缺、利用率低、污染等方面;还表现在一个地 区水资源过多,则会造成洪涝灾害。
知识链接
澜沧江—湄公河跨境水资源合作意义:利于加强流域内自然资源环境保护;利于缓解 中国与湄公河五国水资源使用冲突和矛盾;利于深化流域国家的友好合作;利于促进 流域经济社会发展。
02 重难探究·能力素养全提升
探究点 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及安全保障措施
情境探究
情境一 新加坡人口约564万(2022年),经济发达,淡水资源严重不足。该国国 土面积约733.1平方千米,其中主岛面积约630平方千米,地形单调,平均海拔约15米, 岛上河流最长不过10千米。
(3) 请你为该国再提出一种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办法,并说明理由。 提示 ①从马来西亚进口淡水。马来西亚面积较大,高温多雨,有较多淡水。两国之间 的海峡狭窄,输送淡水成本低。②海水淡化。该国经济比较发达,四周环海。③废水 回收利用。该国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大,生活、生产废水产生量大。
水资源与水环境
(一)地球上的水
1.水的形成: 氢与氧在适宜的条件下化合生成羟基(OH),羟基再经过复 杂变化成水。
2.地球上水的分布: 地球总面积为5.1亿平方公里,其中海洋面积为3.613亿平 方公里,约占地球总面积的70.8%。海洋的总水量为 13.38亿立方公里,占地球总水量的96.5%,折合成水深 可达3700米,如果平铺在地球表面,平均水深可达2640米。 除海洋外,还有湖泊、河流、沼泽、冰川等。地表约四分 之三被水所覆盖。
节水生活从我做起。
(二)水资源
1.涵义:
广义水资源: 世界上一切水体,包括海洋、河流、 湖泊、沼泽、冰川、土壤水、地下水及大气中的 水分,都是人类宝贵的财富,即水资源。
狭义水资源:狭义的水资源不同于自然界的水体, 它仅仅指在一定时期内,能被人类直接或间接开 发利用的那一部分动态水体。
特性:
1.水资源的循环再生性与其有限性水资源与其它资源 不同,在水文循环过程中使水不断的恢复和更新,属 可再生资源 。 2.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作为水资源主要补给来源的大 气降水、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等都具有随机性和周期 性,其年内与年际变化都很大;它们在地区分布上也 很不均衡,有些地方干旱水量很少,但有些地方水量 又很多而形成灾害,这给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带来 很大的困难。 3.利用的广泛性和不可代替性 水资源是生活资料又是 生产资料,在国计民生中用途广泛,各行各业都离不 开它。从水资源利用方式看,可分为耗用水量和借用 水体两种。
水污染为题在中国更为棘手
水质恶化导致水生生物大量死亡
水污染已经严重影响到人类的 生存和成长
减少水污染 让人类赖以生存
水体污染影响工业 生产、增大设备腐 蚀、影响产品质量, 甚至使生产不能进 行下去。水的污染, 又影响人民生活, 破坏生态,直接危 害人的健康,损害 很大。所以我们人 类要想长久的生存 在地球上,必须减 少或杜绝水污染。
水资源与水环境
促进生态修复
积极推进水环境生态修复工程, 恢复湿地、湖泊等自然生态系统
,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
公众参与
加强公众对水资源和水环境保护 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
识和参与度。
04
水资源管理策略与实践
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01
02
03
保障人类生存需求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的基本 需求,缺乏水资源将严重 影响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
保护措施
加强水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 行,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减少污染源 排放,加强水资源管理和节约用水等。
治理方法
采取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方法对 水环境进行治理,包括清淤疏浚、生 态修复、污水处理等措施,以恢复和 改善水环境质量。
03
水资源与水环境的相互关系
水资源的利用对水环境的影响
过度开采
通过添加化学药剂来降低水体中的有害物质含 量,如氧化还原、沉淀等。
生物方法
利用微生物、植物等生物资源来净化水质,如 生物膜法、生态浮床等。
水环境治理的政策与法规
制定法律法规
制定和完善水环境治理 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 各级政府、企业和个人
的责任和义务。
推行排污收费制度
对排放污水者征收一定 的排污费用,以经济手
建立完善的水质监测体系,采取物理 、化学和生物手段治理水污染,保障 水质安全。
节水技术
推广节水灌溉、工业冷却、家庭用水 等节水技术,提高水利用效率,减少 浪费。
水质监测与治理
利用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GIS) 进行水资源监测、评估和规划,提高 管理效率和科学性。
水资源管理的政策与法规
水权制度
建立水权制度,明确水 资源所有权和使用权, 规范水资源开发利用行
环境导论第二章第二节水污染与水环境管理
物理指标
5.电阻率:电极截面积为1cm2,两电极之间的距离为1cm时的电阻,
ρ ,单位Ω*cm;
6.电导率:单位距离上的电导,表示水中电离性物质的总数,κ 单位S/cm; 7. EC值:可用来测量液体肥料或种植介质中的可溶性离子浓度。单 位mS/cm ,测量温度通常为25℃。正常EC值在1-4mS/cm。 基质中可溶性盐含量(EC值)过高,可能会形成反渗透压,将根系 中的水分置换出来,使根尖变褐或者干枯。
大量合成洗涤剂
2.面污染源
农业面源污染
城市径流污染
3.线污染源
输油、气管道
污水沟道 道路 矿物、尾渣等输送线
三、主要的水污染物质
1.悬浮物
使水体变浑,影响水生植物的光合 作用,吸附有机毒物、重金属等, 形成危害更大的复合污染物沉入水 底,日久形成淤积,妨碍水上交通 或减少水库容量,增加挖泥负担。
硫酸盐
常用水质指标
• 物理指标
• 化学指标
• 生物指标
物理指标
1
.悬浮固体:悬浮于水中固体物质,SS,mg/L;
2.溶解性总固体:溶于水的各种无机物质和有机 物质的总和,TDS, mg/L; 3.浊度:悬浮物和胶体物质使水产生的浑浊度,
NTU(1L水中含有1mgSiQ2所构成的浊度为一个
标准浊度单位,简称1度);
4.重金属
重金属是具有潜在危害的重要污染物质, 从20世纪50年代前后日本出现的水俣病 和骨痛病,均已查明是由于汞、镉污染 引起的公害病。重金属的环境污染已受 到人们极大的关注。
5.难降解有机物
6.石油类
指难以被微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能 在水中长期稳定地存留,并通过食 物链富集,最后进入人体。它们中 的一部分化合物即使在十分低的含 量下仍具有致癌、致畸和致突变的 作用 。
202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全文
202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全文以下是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的全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水资源安全,促进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适用于全国内陆河流、湖泊、水库、河口、近海水域和地下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
第三条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应当实行统一规划、分级管理、分类保护、科学利用、综合治理的原则。
第四条国家保护水资源,实行河长制、湖长制、库长制,规范水资源使用和污染排放行为,维护水资源的持续可持续利用。
第五条地方各级政府应当依据当地的水资源优势和特点,确定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总量控制和分配办法、水资源税、水价等经济手段。
第六条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应当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的效率和质量。
第七条国家保护生态环境,防治水污染,维护水资源的生态安全,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功能。
第二章水资源的使用第八条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应当遵循经济性、高效性、节约性、环保性原则,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第九条优先保障生态水需求,严格控制超生态水的开发和利用。
第十条鼓励采用节水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实行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推广节水型社会。
第十一条应当采用可再生能源代替耗水大的能源,减少水的使用量。
第十二条禁止乱占、乱用和滥用水资源,禁止将有毒有害物质和污染物排放到水环境中。
第三章水资源的保护第十三条科学规划和合理利用水资源保护区,保护地下水资源源头区、水源涵养区和水生态保护区。
第十四条加强对水资源的监测、调查和评价,建立水资源信息网络等,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第十五条建立水源地保护制度,保护水源地的水质和水量。
第十六条建立水污染防治制度,采取控制污染物排放、减量排放、治理污染等措施,保护水环境。
第十七条加强水生态系统保护,维护和恢复水生态系统功能,保护生物多样性。
第四章水地利用第十八条水资源利用应当遵循公平、合理、协调、可持续原则,优先满足居民、生态、农业用水需求。
水资源管理与水环境保护
水资源管理与水环境保护第一章:水资源管理的意义和基本原则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
如何科学管理、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已成为当今世界和每个国家必须正视的重大问题。
水资源管理的核心是要合理配置、科学利用和全面保护水资源。
在实践中,应当遵循以下四个基本原则:1.合理利用:每一滴水都应被充分利用且不浪费。
2.统筹协调:在水资源分配和利用时,应充分考虑各种不同的需求与利益,避免冲突和浪费。
3.保护优先:应当加强水资源的保护与管理,确保水质量和水量的持续性。
4.可持续发展:应当发展和利用水资源,通过维持水文循环和其他方式保持水质量和水量的可持续性。
第二章:水资源管理的关键长期以来,水资源管理的关键在于了解和掌握水资源的具体情况和使用现状。
此外水资源管理的关键还包括:1. 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确保水质量的安全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 水资源的科学利用:采用科学技术手段和管理模式,推动水资源的全面利用。
3. 水资源的管理和分配:确保水的公平合理分配和优先保障水的作用和价值。
4. 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完善:建立科学的、健全的和完善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和体制,保障水资源管理的顺畅发展。
第三章:水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水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是保证水质量和水环境卫生的重要手段。
在水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中,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1. 提高环保法规的法律约束力。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明确各方的权利义务,有效地保证水环境的安全。
2. 加强排放污染物的管制。
进一步强化管控力度,加强监测和排放管理,提高污染物的处理效率和及时性。
3. 关注重点区域的污染防治。
加强地区性和行业性污染防治,特别是应注重重点区域和特殊地理环境的防治工作。
4. 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和产品。
鼓励使用清洁水资源消耗产品,提高生产过程的生态环境友好型。
第四章:可持续水资源管理的原则可持续水资源管理是在保证水资源的持续性和利用质量的前提下,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并维护社会公正和生态平衡的一种管理模式。
岳阳县坪费湖流域水资源利用与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工程清淤施工方案
岳阳县坪费湖流域水资源利用与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工程清淤施工方案编制单位:日期: 2023年7月8日1第一章工程概况一、工程名称:岳阳县坪费湖流域水资源利用与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工程清淤二、工程地点:坪费湖位于岳阳县西部,中洲垸上游,行政区域包括中洲乡和黄沙街镇。
地理坐标为东经113°4’30”~113°12’18”,北纬28°58’~29°02’。
距岳阳县城约10km,村村公路相通,旁有G240和岳临高速通过,交通较为便利。
施工位置工程地点平面位置示意图三、工程内容及范围:坪费湖进行清淤扩容,本次清淤范围为岳阳县费家湖水面范围内,费家湖长约4.0~4.3km,宽约0.6~1.4km,面积约4.176km2,清淤计算高程为-30m。
费家湖清淤区边界划定原则为:以目前正常水位25.9m为界限,下游侧为费家湖大堤,上游侧尾部为费家湖三垸堤防。
根据这个原则,选定的计算范围长4.2km,宽0.6~1.4km,面积约4.176km2。
资源储量估算量为各高程以上评估边界在水平面投影范围内的储量,不考虑堤防安全距离及开挖坡比。
四、工期要求:合理安排进度,确保实现工期目标,满足工期要求,满足发包人要求。
五、质量要求:清淤工程完成后,工程合格以岳阳市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验收认可为标准,一次验收合格。
第二章施工部署方案一、施工临时场地布置原则1、施工生产设施及办公生产营地布置在临时征地范围内;2、合理利用临时用地,尽量少占地,占地时间尽可能缩短;3、场地规划和布置符合有利于生产、方便生活、易于管理、经济合理的原则,并符合国家有关安全、防火、卫生和环保等的专门规定;4、一切临时建筑物和施工设施的布置,满足主要工程任务的施工要求,互相协调避免干扰,尤其不能影响工程的施工和运行。
二、生活营地及办公用房根据工地实际情况,可将项目部设置在以沿河临近村庄内,以便于业主、甲方及时沟通,又便于地方关系协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径流量的年际变化有丰枯交替的特点,连续丰枯的情况 更值得注意。黄河(陕县站)曾出现1922年~1932年连续11 年的枯水段。海河近60年的连旱连丰更为频繁。永定河(官厅 站)在1926年~1933年连续8年出现偏旱。
2.1.2.4 年径流量的季节变化 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关键取决于河川
径流补给来源的性质和变化规律。地下水补 给来源的河川径流量的季节变化相对比较小, 而以降水作为主要补给来源的我国大部分河 流的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取决于降水量的变化。
雨水补给是指降水以雨水形式降落,当降雨强度大 于土壤入渗强度后产生的地表径流,雨水汇入溪流和江 河之中,使河水流量得到补充的过程。我国绝大部分河 流补给都以雨水补给为主。此类河流受降水年际和年内 分配的影响明显。
2、地下水补给
地下水对河川径流的补给是又一种补给类型。从水 源上分析,地下水同样来自大气降水补给,但与降水对 河川补给的最大差异在于地下水的补给是经过地下水的 调节作用后再对河川径流的补给,这样就使河川径流的 水情和季节分配发生了重要变化。
2.2.2 河流的组成 2.2.2.1河流分段 2.2.2.2河流组成
2.2.1 水系及流域 2.2.1.1水系
干流、支流和流域内的湖泊、沼泽彼此连接组成 一个庞大的系统,称为水系。水系的名称通常以它的 干流或注入的湖泊、海洋命名,如长江水系、太湖水 系等。
干流和支流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一个水系里面, 一般以长度或水量最大河流作为干流,注入干流的河 流为一级支流,注入一级支流的为二级支流,以此类 推。如长江水系,长江确定为干流,汉水、嘉陵江、 乌江和湘江等是一级支流,丹江和南河等是二级支流, 淇河和淅水则为三级支流。
2.1.1降水 2.1.2径流
2.1.2.1河川径流的补给 2.1.2.2径流的区域分布 2.1.2.3径流量的动态变化 2.1.2.4年径流量的季节变化 2.1.3蒸发
2.1.1 降 水
降水作为水资源的收入项,决定着不同 区域和时间条件下地表水资源的丰富程度和 空间分布状态,制约着水资源的可利用程度 与数量。
第二章 地表水资源的形成
(1)地表水为河川径流、冰川、湖泊、沼泽 等水体的总称。 (2)水资源的收支项主要为:降水、蒸发和 径流。其中降水为收入项,蒸发和径流为支出 项。 (3)对一定地域的水资源而言,其丰富程度 是由降水量的多少来决定的,人们所能利用的 是河川径流量。
2.1 降水、径流和蒸发
降水、径流和蒸发是决定区域水资源状 态的三要素。三者之间的数量变化关系制约着 区域水资源数量的多寡和可利用的数量。
3、冰川、雪融水补给
冰川、雪融水补给是指大气降水以固态 形式降落到地表后不立即补给河道,在气候 变暖、气温升高时,冰川和积雪融化补给河 道的过程。此种补给类型在全国所占的比重 不大,平均年径流量约50km3,约占全国年径流 量的1.9%,水量有限。
2.1.2.2 径流的区域分布 受年降水量时空分布变动的影响,
(1)均方差σ
均方差的表达式为:
( ) ∑n xi − x 2
σ = i=1
n −1
式中:σ——均方差; x——均值,其表达式为:
∑ x = x1+ x2 +/+ xn = 1 n xi
n
n i=1
xi——观测序列值,i=1,2,3…n; n——样本个数。
(2)变差系数Cv
Cv = σ
x
年降水量变差系数Cv值越大,表示年 降水量的年际变化越大;反之就越小。
降水量的年际变化程度常用年降水量的 极值比Kn或年降水量的变差系数Cv值来表示。
1、年降水量的极值比Kn
年降水量的极值比Kn可表示为: Kn=xmax / xmin
式中:xmax——最大年降水量; Xmin——最小年降水量。
Kn值越大,表明年降水量变化越大;Kn值越小, 说明降水量年际变化小,降水量年际之间均匀。
水面蒸发量 /mm
地区
>2000 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沙漠区
青藏高原,西北内陆地区,华北平原中部, 1200~1600 西辽河上游区,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南
部沿海和台湾省西部,海南省和云南大部
800~1000 长江以南的广大山区
600~800 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千山山脉
陆面蒸发量主要是指某一地区或流域内 河流、湖泊、塘坝、沼泽等水体蒸发、土壤 蒸发以及植物蒸腾量的总和,即陆地实际蒸 发量。
干旱指数的地区分布与年降水量、年径流深度的分带 性具有密切的关系,如表2-2所示。
表2-2 干旱指数、径流深度、径流系数表
降水分带
年降水量 /mm
十分湿润 带
湿润带
>1600
800~ 1600
半湿润带 400~800
半干旱带 200~400
干旱指 数γ
<0.5 0.5~
1.0 1~3
3~7
径流系数 α
以及地形及地质条件的综合影响,年径流 量的区域分布既有地域性的变化,又有局 部的变化。从全国范围看,年径流分布的 总体趋势是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2.1.2.3 径流量的动态变化
年径流量的多年变化一般用年径流量的变 差系数Cv值表示。
年径流量的多年变化主要取决于年降水量 的多年变化,还受到径流补给类型及流域内的地 貌、地质和植被等条件的综合影响。
流域的分水线是流域的周界。由于水文地质条 件和地貌特征的影响,地面和地下分水线(或分水岭) 可能不一致。如图2-1所示。
图3-1
(2)流域
流域是指汇集地面、地下径流的区域,是相对域, 即是断面Ⅱ以上的 地面、地下集水区, 它们的径流将由断 面Ⅱ流出。断面Ⅰ 控制的流域则是断 面Ⅰ以上的集水区 域,但由于它下切 深度浅,其上产生 的径流将有一小部 分从断面下的透水 层中排出,而并未 经过河流断面Ⅰ。
宽度及流域形状系数等描述。 (1)流域面积 流域面积是指流域地面集水区
的水平投影面积。通常先在1/50000或1/100000的地 形图上画出流域的地面分水线,然后用求积仪量出它 所包围的面积,这就是流域面积。
(2)流域长度和平均宽度 流域长度就是流域 的轴长。以流域出口为中心画许多同心圆,由每个同 心圆与流域分水线相交点作割线,各割线中点连线的 长度即为流域长度。流域面积F除以流域长度L得到流 域的平均宽度B,即B=F/ L。
陆面蒸发量受蒸发能力和降水条件两大 因素的制约。全国陆面蒸发量的分布趋势和 年降水量一样,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干旱指数γ是衡量一个地区降水量多寡、进行水资源 分析的一个重要参数。其定义为某一地区年水面蒸发量 E0与年降水量P的比值:
γ=E0/P 干旱指数γ表示某一特定地区的湿润和干旱的程 度。值大于1.0,表明蒸发量大于降水量,该地区的气候 偏于干旱,γ值越大,干旱程度就越严重;反之气候就 越湿润。 我国干旱指数γ在地区上的变化范围很大。最低值 小于0.5,如长江以南、东南沿海等地;最大值可达100, 如吐鲁番盆地的托克逊站,干旱指数高达318.9。
2.1.3 蒸发
蒸发主要包括水面蒸发和陆面蒸发。
水面蒸发主要反映当地的大气蒸发能力, 与当地降水量的大小关系不大,主要影响因 素是气温、湿度、日照、辐射、风速等。因 此在地区分布上,一般冷湿地区水面蒸发量 小,干燥、气温高的地区水面蒸发量大,高 山区水面蒸发量小,平原区水面蒸发量大。
表2-1 我国水面蒸发强度地区分布
(3)流域形状系数 流域平均宽度B与流域长度L之比为流域形 状系数KB,即:
KB=B/ L=F/ L2
扇形流域KB较大,狭长流域KB较小,它在一 定程度上以定量的方式反映了流域的形状 。
3、流域的自然地理特征
流域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土壤、植被、地 质、湖沼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流域水文的变化过程。
就全国而言,年降水量变化最大的地区是华北 和西北地区,丰水年和枯水年降水量相比一般可达3 倍~5倍,部分干旱地区高达10倍以上。南方湿润地 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比北方要小,一般丰水年的降 水量为枯水年的1.5倍~2.0倍。
2、年降水量变差系数Cv
数理统计中用均方差与均值之比作为衡量系列数
据相对离散程度的参数,称为变差系数Cv,又称离差系数 或离势系数。变差系数为一无量纲的数。
(4) 增加植被能减缓地面径流、增加入渗和地 面径流量。森林覆盖率加大可使年降雨量有所增加, 同时也增加了流域蒸发量。
根据干、支流的分布和组合情况,水系 可分为扇形、羽毛形、平行状和混合形等形 态。
水系形态对河流水情有重要影响。扇形 水系的汇流时间短,洪水集中,容易形成洪 灾。羽毛形水系的各支流洪水交错汇入干流, 近水先去,远水后来,洪水比较缓和。
2.2.1.2 流域
1、分水线和流域 (1)分水线
当地形向两侧倾斜,使雨水分别汇入两条不 同的河流中去,这一地形上的脊线起着分水的作用, 称为分水线或分水岭。分水线是相邻两流域的分界 线。例如降在秦岭以南的雨水流入长江,而降在秦 岭以北的雨水则流入黄河,所以秦岭是长江和黄河 的分水岭。
年径流 深/mm
占国 径流分 土面
带 积比 例/%
>0.5 >800 丰水带 7.8
0.25~ 0.5
0.1~ 0.25
<0.1
200~ 800
多水带 26.1
50~200 过渡带 18.6
10~50 少水带 20.9
干旱带 <200
>7
<10 干涸带 26.6
2.2 河流概况
2.2.1 水系及流域 2.2.1.1水系 2.2.1.2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