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技术笔记
软考中级网络工程师笔记精要(从头至尾看一遍上午考试就无忧了)
第一章引论1.1计算机网络发展简史A)名词解释:(1)计算机网络:地理上分散的多台独立自主的计算机遵循规定的通讯协议,通过软、硬件互连以实现交互通信、资源共享、信息交换、协同工作以及在线处理等功能的系统。
(注解:此条信息分为系统构成+5个系统功能)。
(2)计算机网络发展的3个时代-----第一个时代:1946年美国第一台计算机诞生;第二个时代:20世纪80年代,微机的出现;第三个时代:计算机网络的诞生以及应用。
(3)Internet的前身:即1969年美国国防部的高级计划局(DARPA)建立的全世界第一个分组交换网Arparnet。
(4)分组交换:是一种存储转发交换方式,它将要传送的报文分割成许多具有同一格式的分组,并以此为传输的基本单元一一进行存储转发。
(5)分组交换方式与传统电信网采用的电路交换方式的长处所在:线路利用率高、可进行数据速率的转换、不易引起堵塞以及具有优先权使用等优点。
(6)以太网:1976年美国Xerox公司开发的机遇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CSMA/CD)原理的、用同轴电缆连接多台计算机的局域网络。
(7)INTERNET发展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69年INTERNET的前身ARPANET 的诞生到1983年,这是研究试验阶段,主要进行网络技术的研究和试验;从1983年到1994年是INTERNET的实用阶段,主要作为教学、科研和通信的学术网络;1994年之后,开始进入INTERNET的商业化阶段。
(8)ICCC:国际计算机通信会议(9)CCITT: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10)ISO:国际标准化组织(11)OSI网络体系结构: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1.2计算机网络分类(1)网络分类方式:a. 按地域范围:可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b. 按拓补结构:可分为总线、星型、环状、网状c. 按交换方式:电路交换网、分组交换网、帧中继交换网、信元交换网d. 按网络协议:可分为采用TCP/IP,SNA,SPX/IPX,AppleTALK等协议1.3网络体系结构以及协议(1)实体:包括用户应用程序、文件传输包、数据库管理系统、电子邮件设备以及终端等一切能够发送、接收信息的任何东西。
H3C网络技术课程学习笔记讲解
H3C⽹络技术课程学习笔记讲解H3CNE⽹络技术课程学习笔记第1章计算机⽹络概述⼀、计算机⽹络的演化计算机⽹络⾄今共经历4个时期:第⼀代:以单个计算机为中⼼的远程联机系统(FED前端机)第⼆代:以多个主机通过通信线路互联(IMP接⼝报⽂处理机)第三代:在OSI标准的基础上,具有统⼀⽹络体系结构(OSI)第四代:将多个具有独⽴⼯作能⼒的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线路、路由功能完善的⽹络软件实现⽹络资源共享和数据通信的系统(Internet)下⼀代:因特⽹、移动⽹、固话⽹的融合(IPv6)⼆、计算机⽹络的类型按地理覆盖范围:lan、man、wan、Intenet按⽹络拓扑结构:星状、环状、总线、混合状、⽹状按管理模式:对等、C/S三、衡量计算机⽹络的性能指标1、带宽:数字信道上能够传送的最⾼数据传输速率2、时延:传播时延+发送时延+处理时延3、传播时延带宽积:传播时延*带宽四、⽹络标准化组织1、美国国际标准化组织(ANSI)2、电⽓电⼦⼯程师协会(IEEE)3、国际通信联盟(ITU)4、国际标准化组织(ISO)5、电⼦⼯业联合会(EIA)6、通信⼯业联合会(TIA)7、Internet⼯程任务组(IETF)第2章OSI参考模型与TCP IP模型分层的有点:1、促进标准化⼯作,允许供应商开发2、各层间独⽴,把⽹络操作划分成复杂性低的单元3、灵活好⽤,某⼀层变化不会影响到其他层,设计者可专⼼开发模块功能4、各层间通过⼀个接⼝在上下层间通信⼀、了解OSI参考模型和TCP/IP模型的产⽣背景1、OSI(开放式系统互连参考模型)是ISO(国际标准化组织)于1978年所定义的开放式系统模型,它描述了⽹络层次结构,保证了各种类型⽹络技术的兼容性、互操作性。
各⽹络设备⼚商按照此模型的标准来开发⽹络产品,实现彼此的兼容。
2、TCP/IP协议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由IEEE提出,是⽬前应⽤最⼴、功能最强⼤的⼀个协议,已成为计算机相互通信的标准。
网络学习笔记
网络学习笔记2021年6月20日23:08第1章交换技术主要内容:1、线路交换2、分组交换3、帧中继交换4、信元交换一、线路交换1、线路交换进行通信:是指在两个站之间有一个实际的物理连接,这种连接是结点之间线路的连接序列。
2、线路通信三种状态:线路建立、数据传送、线路拆除3、线路交换缺点:典型的用户/主机数据连接状态,在大部分的时间内线路是空闲的,因而用线路交换方法实现数据连接效率低下;为连接提供的数据速率是固定的,因而连接起来的两个设备必须用相同的数据率发送和接收数据,这就限制了网络上各种主机以及终端的互连通信。
二、分组交换技术1、分组交换的优点:线路利用率提高;分组交换网可以进行数据率的转换;在线路交换网络中,若通信量较大可能造成呼叫堵塞的情况,即网络拒绝接收更多的连接要求直到网络负载减轻为止;优先权的使用。
2、分组交换和报文交换主要差别:在分组交换网络中,要限制所传输的数据单位的长度。
报文交换系统却适应于更大的报文。
3、虚电路的技术特点:在数据传送以前建立站与站之间的一条路径。
4、数据报的优点:避免了呼叫建立状态,如果发送少量的报文,数据报是较快的;由于其较原始,因而较灵活;数据报传递特别可靠。
5、几点说明:路线交换基本上是一种透明服务,一旦连接建立起来,提供给站点的是固定的数据率,无论是模拟或者是数字数据,都可以通过这个连接从源传输到目的。
而分组交换中,必须把模拟数据转换成数字数据才能传输。
6、外部和内部的操作外部虚电路,内部虚电路。
当用户请求虚电路时,通过网络建立一条专用的路由,所有的分组都用这个路由。
外部虚电路,内部数据报。
网络分别处理每个分组。
于是从同一外部虚电路送来的分组可以用不同的路由。
在目的结点,如有需要可以先缓冲分组,并把它们按顺序传送给目的站点。
外部数据报,内部数据报。
从用户和网络角度看,每个分组都是被单独处理的。
外部数据报,内部虚电路。
外部的用户没有用连接,它只是往网络发送分组。
IP-RAN介绍及关键技术原理学习笔记
IPRAN技术原理介绍1.技术起源RAN的传统传输方式:RAN传输新需求:1.1I PRAN概述IPRAN网络架构:2.IPRAN协议栈2.1I u-cs接口IP传输协议栈Iu-ps接口IP传输协议栈Iu-r接口IP传输协议栈Iub接口IP传输协议栈3.IPRAN组网不同的Iub接口组网:4.IPRAN与PTN的区别IPRAN是用的L3+L2的技术,在核心汇聚层用L3VPN在接入层用的是L2VPN。
这个技术偏向路由器属于2/3层的设备。
在核心层主流用ISIS协议,接入层用OSPF协议。
业务采用多段伪线的方式。
其倒换机制比PTN丰富安全,但存在路由重优化的时间缺陷。
PTN用的L2VPN技术,属于2层设备。
配置采用点到点业务配置方法,保护是基于隧道的保护方式。
传统IPRAN/PTN设备定义:长期以来,PTN阵营和IPRAN阵营互相诋毁,相互攻击对方的弱点。
如果从应用的角度来说,技术的优劣是次要的,关键是要找到最适合自己业务特征的技术,方便业务开展和维护。
传统IPRAN/PTN设备定义IPRAN/PTN原理比较长期以来,PTN阵营和IPRAN阵营互相诋毁,相互攻击对方的弱点。
如果从应用的角度来说,技术的优劣是次要的,关键是要找到最适合自己业务特征的技术,方便业务开展和维护。
传统IPRAN/PTN设备定义IPRAN/PTN原理比较面向连接的技术静态组网,需人工配置,无法自动调整非面向连接的技术动态组网,无需人工配置,网络可以自动调整接口类型低速接口:E1TDM接口:STM-1/4/16以太接口:FE、GE、10GEATM接口:STM-1、STM-4、STM-16低速接口:E1TDM接口:STM-1/4/-16以太接口:FE/GE/10GE、40G、100GATM接口:STM-1、STM-4、STM-16IPRAN对PTN的攻击点1.IPRAN设备安全性优于PTN:经过复杂Internet网络的洗礼,路由器具备更为丰富的设备安全防护特性2.PTN与现有IP、MSTP网络互通时,业务无法端到端建立3.PTN端到端必须用同一厂家设备,网络扩容、优化受限4.IPRAN是分组传送技术发展方向标准化方面:T-MPLS已终止,MPLS-TP发布延迟产业链:支持IPRAN的设备制造商比PTN多互通性:IPRAN标准化程度高,互通良好;PTN设备间无法互通应用:IPRAN在全球综合承载广泛应用;PTN适合纯移动回传;PTN对IPRAN的攻击点1.缺乏快速可靠的网络保护和OAM故障检测机制,网络监控困难。
IP-RAN介绍及关键技术原理学习笔记
IPRAN技术原理介绍1.技术起源RAN的传统传输方式:RAN传输新需求:1.1IP RAN概述IP RAN网络架构:2.I P RAN协议栈2.1Iu-cs接口IP传输协议栈Iu—ps接口IP传输协议栈Iu-r接口IP传输协议栈Iub接口IP传输协议栈3.I P RAN组网不同的Iub接口组网:4.I P RAN与PTN的区别IP RAN是用的L3+L2的技术,在核心汇聚层用L3VPN 在接入层用的是L2VPN。
这个技术偏向路由器属于2/3层的设备。
在核心层主流用ISIS协议,接入层用OSPF协议。
业务采用多段伪线的方式。
其倒换机制比PTN丰富安全,但存在路由重优化的时间缺陷。
PTN用的L2VPN技术,属于2层设备。
配置采用点到点业务配置方法,保护是基于隧道的保护方式。
传统IP RAN/PTN设备定义:长期以来,PTN阵营和IP RAN阵营互相诋毁,相互攻击对方的弱点.如果从应用的角度来说,技术的优劣是次要的,关键是要找到最适合自己业务特征的技术,方便业务开展和维护.传统IP RAN/PTN设备定义IP RAN/PTN原理比较长期以来,PTN阵营和IP RAN阵营互相诋毁,相互攻击对方的弱点.如果从应用的角度来说,技术的优劣是次要的,关键是要找到最适合自己业务特征的技术,方便业务开展和维护。
传统IP RAN/PTN设备定义IP RAN/PTN原理比较IP RAN对PTN的攻击点1.IP RAN设备安全性优于PTN:经过复杂Internet网络的洗礼,路由器具备更为丰富的设备安全防护特性2.PTN与现有IP、MSTP网络互通时,业务无法端到端建立3.PTN端到端必须用同一厂家设备,网络扩容、优化受限4.IP RAN是分组传送技术发展方向•标准化方面:T—MPLS已终止,MPLS-TP发布延迟•产业链:支持IP RAN的设备制造商比PTN多•互通性:IP RAN标准化程度高,互通良好;PTN设备间无法互通•应用:IP RAN在全球综合承载广泛应用;PTN适合纯移动回传;PTN对IP RAN的攻击点1.缺乏快速可靠的网络保护和OAM故障检测机制,网络监控困难。
无线技术学习笔记
5.8GHz
802.11a
802.11b
2.4GHz
802.11n
802.11n
新兴的 802.11n 标准具有高达 600 Mbps 的速率,是下一代的 无线网络技术,可提供支持对带 宽最为敏感的应用所需的速率、 范围和可靠性。802.11n 结合了 多种技术,其中包括 Spatial Multiplexing MIMO (Multi-In, Multi-Out) (空间多路复用多入 多出)、20和 40MHz 信道和双 频带 (2.4 GHz 和5 GHz)。 802.11n采用了一种软件无线电 技术,它是一个完全可编程的硬 件平台,使得不同系统的基站和 终端都可以通过这一平台的不同 软件实现互通和兼容
谢 谢!
汇报人姓名
汇报日期
工作于
5.8GHz 802.11a
802.11g
2001年,工作于2.4GHz频段数据速率 最高达54MHz的802.11g标准获得 通过。802.11g使用了802.11a 的信号调制技术—正交频分复用 技术 。802.11g的优势很明显, 它兼顾了802.11a的高速度和 802.11b的长距离传输的优势
工作于 2.4GHz
由于最初的802.11标准存在诸多缺 陷,1999年IEEE进行了很多更新, 推出了802.11b标准,该标准工作在 2.4GHz频带,采用DSSS,最大数 据传输速率可达11Mbps。
802.11a
802.11b工作于公共频段, 容易与同一工作频段的蓝 牙、微波炉等设备形成干 扰,且速度较低,为了解 决这个问题,在802.11b 通过的同年,802.11a标 准应运而生。该标准工作 于5.8GHz频段,采用正交 频分复用(OFDM)的独 特扩频技术,最大数据传 输速率提高到54Mbps。
4计算机网络基础笔记:局域网
局域网1、局域网定义局域网是在一个局部地区范围内,把各种计算机、外围设备、数据库等相互连接起来组成的计算机通信网2、局域网的传输方式单工通信即单向通信半双工通信即双向交替通信全双工通信即双向同时通信IEEE局域网标准物理层必须保证在双方通信时,一方发送二进制1,另一方接收的也是1,而不是0LLC子层是由传输驱动程序实现的。
LLC子层的具体功能包括数据帧的组装与拆卸、帧的收发、差错控制、数据流控制和发送顺序控制等,并为网络层提供两种类型的服务,即面向连接服务和无连接服务。
MAC子层主要功能是进行合理的信道分配,解决信道的竞争问题,由网络接口卡(NIC:网卡)来实现。
负责把物理层的“0”、“1”比特流组建成帧,并通过帧尾部的错误校验信息进行错误校验;将目标计算机的物理地址添加到数据帧上,当此数据帧传递到对端的MAC子层后,它检查该地址是否与自己的地址相匹配,如果帧中的地址与自己的地址不匹配,就将这一帧抛弃;如果相匹配,就将它发送到上一层中局域网按网络拓扑分类:网络中各台计算机连接的形式和方法称为网络的拓扑结构总线型网络总线型网络采用单一电缆作为传输介质(称为总线),所有站点通过专门的连接器连到这条电缆上,任何一个站点发送的信号都沿着介质传输,并且能够被总线上其他站点接收到。
优点:结构简单,易实现、易维护、易扩充缺点:故障检测比较困难星型网络星型网络中各节点都与中心节点连接,呈辐射状,排列在中心节点周围。
网络中任意两个节点的通信都要通过中心节点转接。
优点:结构简单,控制处理简便,易扩充,单个节点的故障不会影响到网络的其他部分缺点:中心节点的故障会导致整个网络的瘫痪环型网络环型网络中各节点连接到闭环上。
环中的数据沿着一个方向绕环逐站传输,链路大多数是单方向的,即数据在环上只沿一个方向传输。
环路中各节点的地位和作用是相同的,因此容易实现分布式控制优点:结构简单,成本低缺点:网络中的任意一个节点或一条传输介质出现故障都将导致整个网络的故障树型网络树型网络是星型网络的一种变体,节点按层次进行连接。
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重点笔记
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重点笔记第一章计算机基础一、计算机概述计算机的发展阶段:大型机阶段、小型计算机阶段、微型计算机阶段、客户机/服务器阶段、Internet阶段辅助工程:辅助设计(CAD)辅助制造(CAM)辅助工程(CAE)辅助教学(CAI)辅助测试(CAT)二、计算机硬件系统层次:芯片、板卡、整机、网络传统硬件分类:大型主机、小型计算机、个人计算机、工作站、巨型计算机、小巨型计算机现实硬件分类:服务器、工作站、台式机、笔记本计算机、手持设备✧∙∙∙∙∙ 服务器分类:1)处理器体系结构:复杂指令集计算机(CISC)服务器、精简指令集计算机(RISC)服务器、超长指令字(VLIW)服务器2)用途:文件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电子邮件服务器、应用服务器3)机箱结构:台式服务器、机架式服务器、机柜式服务器、刀片式服务器(在标准高度的机架式机箱内可插装多个卡式的服务器单元)✧∙∙∙∙∙ 工作站根据软、硬件平台的不同,分为两类:基于RISC(精简指令系统)和UNIX操作系统的专业工作站;基于Intel处理器和Windows操作系统的PC工作站计算机的技术指标:字长、速度、容量、数据传输速率、可靠性、产品名称与版本✧∙∙∙∙∙ 速度可以用每秒钟处理的指令数表示,经典奔腾的处理速度可达到300MPIS。
✧∙∙∙∙∙ MPIS表示单字长定点指令的平均执行速度,即每秒钟执行一百万条指令✧∙∙∙∙∙ MFLOPS表示单字长浮点指令的平均执行速度✧∙∙∙∙∙ 可靠性通常用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和平均故障修复时间(MTTR)表示奔腾芯片的技术特点:超标量技术超流水线技术分支预测双高速缓存的哈佛结构:指令与数据分开固化常用指令增强的64位数据总线采用PCI标准的局部总线错误检测及功能冗余校验技术内置能源效率技术支持多重处理✧∙∙∙∙∙ 超标量技术:内置多条流水线来同时执行多个处理✧∙∙∙∙∙ 超流水线技术:细化流水、提高主频✧∙∙∙∙∙ 奔腾的内部总线是32位的,但它与存储器之间的外表总线增为64位✧∙∙∙∙∙ 局部总线是解决I/0瓶颈的一项技术——PCI标准✧∙∙∙∙∙ 功能冗余校验技术:通过双工系统的运算结果比较,判断系统是否出现异常操作✧∙∙∙∙∙ 错误检测:在内部多处设置校验偶,以保证数据传送的正确安腾采用简明并行指令计算技术(EPIC)主板的组成:CPU、存储器、总线、插槽、电源主板的种类:① CPU插座:Socket7、Slot1②主板规格:AT Baby-AT ATX③芯片集:TX LX BX④数据端口:SCSI EDO AGP三、计算机软件系统软件是程序以及开发、使用和维护程序所需的所有文档的总和软件的分类:①用途: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系统软件是最贴近硬件的低层软件,其最核心的部分是操作系统②授权:商业软件、共享软件、自由软件软件开发三大阶段:计划、开发、运行✧∙∙∙∙∙ 计划阶段分为:问题定义、可行性研究两个字阶段✧∙∙∙∙∙ 开发阶段分为:前期和后期。
计算机网络 复习笔记
计算机网络复习笔记●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网络时延●传输时延数据从设备传输到通信链路的时间,受制于网络带宽R(单位为bps)●传播时延数据在通信链路上传播的时间,即RTT/2●节点处理时延设备接收数据到发送数据之间处理数据所用的时间间隔●排队时延分组在通信端口排队队列里等待发送的时间●网络构成●网络边缘●端系统与因特网相连的计算机和其他设备,因为位于因特网的边缘,所以被称为端系统,其沟通方式是端对端的●通信方式●C/S模式●P2P模式●网络核心●通信链路接入网的实现(连接端系统和边缘路由器的网络)●数字用户线(DSL)●以太网(双绞线)●Wi-Fi●广域无线接入(蜂窝移动网络)●分组交换机网络核心,即互联因特网端系统的分组交换机和链路构成的网状网络●提供的服务●存储转发传输交换机开始转发之前,必须接收到整个分组●排队时延和分组丢失●排队时延由网络拥塞程度决定●当输出队列满时会导致分组丢失●转发表与路由选择协议●交换方式●电路交换●特点●数据交换前需建立起一条从发端到收端的物理通路●在数据交换的全部时间内用户始终占用端到端的固定传输信道(在这个时间内,信道只能给它用)●交换双方可实时进行数据交换而不会存在任何延迟●分类●频分复用●时分复用●做法●先进行连接建立●开始传送●传送完成后释放链接●分组交换●特点●将要发送的报文分解层若干个小部分,称为分组●存储转发●路线不固定●冗余路由●动态分配带宽●分类●数据报●虚电路●建立虚电路链路●在建立连接时决定链路的路由,在整个连接过程中保持不变●在链路通过的每个节点,预留一定的资源●做法●要传输的数据分成小段●加上首部,生成分组●发送数据●接收方接受数据并还原●分类●网络层:路由器●链路层:交换只因●通信链路●点到点链路●广播链路●分层协议体系●应用层报文(massage)●运输层报文段(segment)●网络层数据报(packet)●链路层帧(frame)●物理层●应用层●应用层协议原理●体系结构●客户-服务器(C/S)体系结构有一个总是打开的主机称为服务器,响应其他客户机的请求,如Web应用程序●P2P(对等)体系结构应用程序在间断连接的主机对之间直接通信,这些主机被称为对等方●混合体系结构●进程通信这里仅讨论不同主机上进程间的通信,这通过交换报文(message)实现相互通信●客户与服务器进程在一对进程之间的通信对话场景中,发起通信的进程被标识为客户,在会话开始时等待联系的进程是服务器。
计算机四级网络工程师学习笔记(很详细)
第1章网络及其系统设计本章要点:1.1 网络的基本概念1.2 局域网、城域网与广域网1.3 宽带城域网的设计与管理1.4 接入网技术1.1 网络的基本概念1.1.1 网络的定义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功能相对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线路相互连在一起、由专门的网络操作系统进行管理,以实现资源共享的系统。
重点:组建计算机网络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资源共享。
这里既包括计算机网络中的硬件资源,如磁盘空间、打印机、绘图仪等,也包括软件资源,如程序、数据等。
1.1.2 网络的发展过程1.终端-通信线路-计算机阶段人们通过通信线将计算机与终端(terminal)相连,通过终端进行数据的发送与接收。
2.计算机-计算机网络阶段以通信子网为中心,多主机多终端。
1969年在美国建成的ARPAnet是这一阶段的代表。
在ARPAnet上首先实现了以资源共享为目的的不同计算机互连的网络,它是今天因特网的前身。
3.计算机网络成熟阶段国际标准化组织于1984年颁布了“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问题的研究,即为OSI参考模型。
4.高速的计算机网络阶段光纤在各国的信息基础建设中被逐渐广泛使用,这为建立高速的网络辅垫了基础。
千兆乃至万兆传输速率的Ethernet已经被越来越多地用于局域网和城域网中,而基于光纤的广域网链路的主干带宽也已达到10G 数量级。
1.1.3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1.以通信所使用的介质分类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2.以使用网络的对象分类公众网络和专用网络3.以网络传输技术分类广播式网络和点到点式网络4.以网络传输速度的高低分类低速网络和高速网络5.按互连规模与通信方式分类局域网、城域网与广域网重点:最常用的两种计算机分类方法为:(1)按传输技术将其分为广播式网络与点-点式网络;(2)按覆盖范围与规模将其分为局域网、城域网与广域网。
1.1.4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1.办公自动化计算机网络能过将一个企业或机关的办公电脑及其外部设备联成网络,可以实现在信息共享和公文流传。
计算机网络学习笔记概述网络技巧 电脑资料
计算机网络学习笔记概述网络技巧电脑资料1、计算机网络向用户提供的两个最重要的功能:(1)连通性;(2)共享2、网络、互联网以及因特网(1)网络(work):由假设干结点(node)和连接这些结点的链路(link)组成,(2)互联网:将网络和网络通过路由器互连起来。
因而也是“网络的网络”。
(3)因特网(Inter):世界上最大的互连网络。
主机(host)是指连接在因特网上的计算机。
综上:网络把许多计算机连接在一起,而因特网那么把许多网络连接在一起。
3、因特网开展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单个网络 ARPANET 向互联网开展的过程。
1983 年TCP/IP 协议成为 ARPANET 上的标准协议。
第二阶段:建成三级构造的因特网:主干网、地区网和校园网(或企业网)。
第三阶段:形成多层次的ISP(Inter Service Provider 因特网效劳提供者)构造的因特网4、Inter 和 Inter 的区别:inter:通用名词,它泛指由多个计算机网络互连而成的网络。
Inter:专用名词,它指当前全球最大的、开放的、由众多网络相互连接而成的特定计算机网络,它采用 TCP/IP 协议族作为通信的规那么,且其前身是美国的 ARPANET。
5、制订因特网的正式标准要经过以下的四个阶段:因特网草案(非RFC文档),建议标准,草案标准,因特网标准6、因特网的组成:(1)边缘部分,用户直接使用,用来进展通信(传送数据、音频或视频)和资源共享;(2)核心部分,由大量网络和连接这些网络的路由器(边缘部分,称端系统(end system))组成。
提供连通性和交换。
7、在网络边缘的端系统中运行的程序之间的通信方式通常可划分为两大类:(1)客户效劳器方式(C/S 方式),即Client/Server方式。
(客户是效劳的请求方,效劳器是效劳的提供方)(2)对等方式(P2P 方式),即 Peer-to-Peer方式。
(对等连接中的每一个主机既是客户又同时是效劳器。
计算机网络高分笔记(整理)
第一章一、选择题【1】比特的传播时延与链路的带宽的关系是()A.没有关系B.反比关系C.正比关系D.无法确定【2】在OSI参考模型中,提供流量控制功能的层是第(1)层;提供建立、维护和拆除端到端的连接的层是(2) _ ;为数据分组提供在网络中路由功能的是(3);传输层提供(4)的数据传送;为网络层实体提供数据发送和接收功能和过程的是(5)。
(1)A. 1、2、3 B. 2、3、4 C. 3、4、5 D. 4、5、6(2)A. 物理层 B. 数据链路层 C. 会话层 D. 传输层(3)A. 物理层 B. 数据链路层 C. 网络层 D. 传输层(4)A.主机进程之间 B. 网络之间 C. 数据链路之间 D. 物理线路之间(5)A. 物理层 B. 数据链路层 C. 会话层 D. 传输层【3】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分类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根据网络所使用的传输技术;另一种是根据()A.网络协议B.网络操作系统类型C.覆盖范围与规模D.网络服务器类型与规模【4】计算机网络从逻辑功能上可分为()I . 资源子网 II. 局域网 III. 通信子网 IV. 广域网A. II、 IVB. I、IIIC. I、IVD. III、IV【5】计算机网络最基本的功能是()I . 流量控制 II. 路由选择 III. 分布式处理 IV. 传输控制A. I 、II、 IVB. I、III、IVC. I、IVD. III、IV【6】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网络是()A.ARPAnetB.因特网C.NSFnetD.CERNET【7】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的传输单位(或PDU)分别是()I . 帧 II. 比特流 III. 报文段 IV. 数据报A. I 、II、IV、IIIB. II、I 、IV、IIIC. I、IV、II、IIID. III、IV、II、I【8】设某段电路的传播时延是10ms,带宽为10Mb/s,则该段电路的时延带宽积为()A. 2×105 bitB. 4×105 bitC. 1×105 bitD. 8×105 bit【9】在OSI参考模型中,第N层与它之上的第N+1层的关系是()A. 第N层为第N+1层提供服务B. 第N+1层将从第N层接收的报文添加一个报头C. 第N层使用第N+1层提供的服务D. 第N层使用第N+1层提供的协议【10】计算机网络可分为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下列属于通信子网的是()I . 网桥 II. 交换机 III. 计算机软件 IV. 路由器A. I 、II、IVB. II、III、IVC. I、III、IVD. I、II、III【11】()是计算机网络中的OSI参考模型的三个主要概念。
全国三级网络技术读书笔记 (6)
互联网提供主机名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用户更方便地使用互联网,好的机制应该解决好三个问题:①全局唯一性;②名字便于管理;③高效地进行映射。
1、无层次命名机制:在无层次命名机制中,主机的名字简单地由一个字符串组成,该字符串没有进一步的结构。而名字-地址之间的映射也可以通过一个对一个的表格来实现。无层次的命名机制(适用于小型互联网)具有一下特点:①随着互联网中主机的大量增加,名字冲突的可能性越来越多;②随着互联网中主机的大量增加,单一管理机构的工作负担越来越多;③随着互联网中主机的大量增加,无论是在每一网点维护一个名字--地址映射表副本,还是采用集中式单一映射表都是低效率的。
6.4.5 FTP访问控制
FTP服务器利用用户账号来控制用户对服务器的访问权限。用户在访问FTP服务器之前必须先登录,登录时要求用户给出用户在FTP服务器上的合法账号和密码。只有成功登录才能访问FTP服务器,并对授权的目录进行访问。FTP的的这种工作方式限制了Internet上一些公用文件及资源的发布,为此Internet上的多数FTP服务器提供了一种匿名FTP服务。匿名账号和密码是公开的。匿名FTP服务是目前Internet上发布软件的常用方法。
6.1.3 实现中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标识一个特定的服务
一个主机可以运行多个服务器程序,所有必须提供一套机制让客户机程序无二义性地指明所希望的服务。之中机制要求赋予每个服务一个唯一的标识,同时要求服务器程序和客户机程序都使用这个标识。在TCP/IP互联网中,服务器程序通常使用TCP协议或UDP协议的端口号作为自己特定标识。
在TCP/IP互联网中,邮件服务器之间使用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相互传递电子邮件。而电子邮件应用程序使用SMTP协议向邮件服务器发送邮件,使用POP3协议或IMAP协议从邮件服务器的邮箱中读取邮件。尽管IMAP是一种比较新的协议,但支持IMAP协议的邮件服务器并不多,大量的服务器仍然使用POP3协议。
网络工程师学习笔记 (完整版)
目录第1章交换技术第2章网络体系结构及协议第3章局域网技术第4章广域网技术第5章网络互连技术第6章网络操作系统第7章网络管理第8章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第9章Internet第10章企业网与Intranet第11章TCP/IP联网第12章Internet与Intranet信息服务第13章网络应用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一、硬件知识1、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硬件系统分为三种典型结构:(1)单总线结构 (2)、双总线结构 (3)、采用通道的大型系统结构中央处理器CPU包含运算器和控制器。
2、指令系统指令由操作码和地址码组成。
3、存储系统分为主存—辅存层次和主存—Cache层次Cache作为主存局部区域的副本,用来存放当前最活跃的程序和数据。
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Cache的基本结构:Cache由存储体、地址映像和替换机构组成。
4、通道是一种通过执行通道程序管理I/O操作的控制器,它使CPU与I/O 操作达到更高的并行度。
5、总线从功能上看,系统总线分为地址总线(AB)、数据总线(DB)、控制总线(CB)。
6、磁盘容量记计算非格式化容量=面数*(磁道数/面)*内圆周长*最大位密度格式化容量=面数*(磁道数/面)*(扇区数/道)*(字节数/扇区)7、数据的表示方法原码和反码[+0]原=000...00 [-0]原=100...00 [+0]反=000...00 [-0]反=111 (11)正数的原码=正数的补码=正数的反码负数的反码:符号位不变,其余位变反。
负数的补码:符号位不变,其余位变反,最低位加1。
二、操作系统操作系统定义:用以控制和管理系统资源,方便用户使用计算机的程序的集合。
功能:是计算机系统的资源管理者。
特性:并行性、共享性分类:多道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
进程:是一个具有一定独立功能的程序关于某个数据集合的一次运行活动。
进程分为三种状态:运行状态(Running)、就绪状态(Ready)、等待状态(Blocked)。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课堂笔记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课堂笔记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学习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这门课程,我对这个充满活力和创新的领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以下是我整理的课堂笔记,希望能与大家分享和交流。
一、计算机网络的基础概念计算机网络,简单来说,就是将多台计算机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换的系统。
它由计算机、通信链路和网络节点等组成。
计算机是网络中的终端设备,负责产生和处理数据。
通信链路则是数据传输的通道,包括有线链路(如双绞线、光纤)和无线链路(如WiFi、蓝牙)。
网络节点可以是交换机、路由器等设备,用于数据的转发和路由选择。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方式多种多样。
按照覆盖范围,可以分为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和广域网(WAN)。
局域网通常覆盖较小的区域,如办公室、学校;城域网覆盖城市范围;广域网则可以跨越国家和大洲。
二、网络体系结构为了实现不同计算机和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需要遵循一定的网络体系结构。
常见的有 OSI 参考模型和 TCP/IP 模型。
OSI 参考模型分为七层,从下到上依次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每一层都有特定的功能,并且相邻层之间通过接口进行通信。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TCP/IP 模型更为广泛使用。
它包括四层,分别是网络接口层、网际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三、物理层物理层是计算机网络的最底层,负责在物理介质上传输比特流。
这涉及到各种传输介质,如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等,以及相关的物理接口标准。
例如,双绞线分为非屏蔽双绞线(UTP)和屏蔽双绞线(STP)。
UTP 价格较低,常用于一般的网络连接;STP 抗干扰能力更强,但成本较高。
光纤则具有传输速度快、距离远、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是高速网络的理想选择。
四、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的主要任务是将网络层的数据封装成帧,并进行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
差错控制通过使用循环冗余校验(CRC)等方法,检测和纠正传输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计算机网络学习笔记(一)之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计算机⽹络学习笔记(⼀)之计算机⽹络体系结构正在学习计算机⽹络,为了⽅便⽇后回忆,在此记录⾃⼰的学习笔记。
先放上思维导图!⽅便记忆1.1⽹络的⽹络计算机⽹络:结点+链路互连⽹:通过路由器把⽹络互连起来,构成计算机⽹络互联⽹:特指Internet,是全球最⼤的、开放的、采⽤通⽤协议进⾏众多⽹络相连的特定计算机⽹络。
特点:连通性和共享主机:与⽹络相连的计算机1.2互联⽹基础结构发展的三个阶段第⼀阶段:从单个⽹络ARPANET向互联⽹发展得过程第⼆阶段:建成三级结构的互联⽹第三阶段:逐渐形成了多层次ISP结构的互联⽹ISP:互联⽹服务提供商1.3互联⽹的组成边缘部分+核⼼部分1.边缘部分由所有连接在互联⽹上的主机(端系统)组成端系统之间的通信:主机A的某个进程与主机B的另⼀个进程进⾏通信两种通信⽅式:(1)客户端/服务端⽅式(C/S⽅式):进程之间的服务与被服务(2)对等⽅式(P2P⽅式):不区分服务与被服务关系⽤户直接使⽤来进⾏通信和资源共享2.核⼼部分重要⼯作者:路由器路由器:实现分组交换,转发收到的分组疑问:什么是分组交换?数据交换是实现数据通过⽹络核⼼从源主机到另⼀个主机!1.为什么需要数据交换?1).链路问题 2).连通性 3).⽹络规模2.什么是交换?动态转接——把⼀条电话线转接到另⼀条电话线,使之连通动态分配传输路线的资源3.数据交换的类型数据交换类型注:计算机交换⽅式绝⼤多数是分组交换,极少数是电路交换,绝不可能是报⽂交换1.4计算机⽹络的类别1.按⽹络作⽤范围:⼴域⽹、城域⽹、局域⽹、个⼈区域⽹2.按⽹络的使⽤者:公⽤⽹、专⽤⽹3.⽤来把⽤户接⼊互联⽹的⽹络1.5计算机性能计算机⽹络的性能速率:数据的传送速度(单位:bit/s)带宽:在单位时间内⽹络中的某信道所能通过的“最⾼数据率”吞吐量: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络的数据量时延:数据从⽹络的⼀端传送到另⼀端所需的时间包括:1)发送时延2)传播时延3)处理时延4)排队时延总时延=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排队时延时延带宽积:传播时延 x 带宽往返时间RTT:从发送⽅到接收⽅总共经历的时间利⽤率:分为信道利⽤率和⽹络利⽤率1.6计算机⽹络的体系结构体系结构=层+协议(协议是⽔平的、服务是垂直的)⽹络协议:为进⾏⽹络的数据交换⽽建⽴的规则(标准或约定)协议三要素:语法、语义、同步(1)语法: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计算机网络是由负责传输数据的网络传输介质和网络设备,使用网络的计算机终端设备和服务器、以及网络操作系统组成的。
2.网络传输介质:双绞线电缆、光钎、微波、同轴电缆。
网络交换设备:以太网交换机。
atm交换机。
帧中继网的帧中交换机、令牌网交换机、fddi交换机。
hub//网络集线器网络互联设备:路由器:转发数据报,不仅提供同类网络之间的互相链接,还提供不同网络之间的通讯。
调制解调器:用于将数字信号调制成频率带宽更窄的信号,以便适用于广域网的频率带宽。
中继器:延长网络电缆和光缆的设备,对衰减了的信号起再生作用。
网桥:被淘汰的网络产品。
用来改善网络带宽拥挤。
交换机完成网桥的功能现在。
3.网络终端和服务器网络终端:网络工作站,是使用网络的计算机,打印机等。
网络服务器是指被网络终端访问的计算机系统。
服务器分为:文件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
打印服务器,web服务器,电子邮件服务器,代理服务器。
网络操作系统:安装在网络终端和服务器上的软件,完成数据发送和接受所需的数据分组,报文封装,建立链接,流量控制,出错重发等工作,现在网络操作系统是和计算机操作系统一同开发的。
4.计算机分类:按照网络覆盖的地理范围分类: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
根据链路传输控制技术分类:典型的网络链路传输控制技术:总线争用技术、令牌技术、FDDI技术,ATM//异步传输模式//技术,帧中继技术和ISDN技术。
分别对应:以太网,令牌网/FDDI 网.ATM网.帧中继网和ISDN 网。
//atm asynchronous transter mode 异步传输模式,ATM采用光钎传输,传输以53个字节为单位的超小数据单元,称为信元。
最大的吸引力之一就是灵活,用户只要用过atm交换机建立交换虚电路,就可以提供突发性、宽频带传输的支持,适应包括多媒体在内的各种数据传输,速度最高到达622mbps。
//我过的chinaframe 是使用帧中继技术的公共广域网,是有帧中继交换机组成的。
使用虚电路模式的网络。
//虚电路:在通讯之前,在通讯所途径的各个交换机中根据通讯地址都建立起来数据输入端口到转发端口之间的对应关系,这样,当带有报头的数据帧到达帧中继网的交换机时,交换机按照报文中的地址依靠虚电路转发数据帧,提供高达数的传输速度,由于其可靠的带宽保证和相对网络的安全性,为大多数银行。
大型企业和政府机关局域网互联的主要网络。
//ISDN是综合业务数据网,宗旨是在传统的电话线路上传输数字数据信号,通过时分多路复用技术,可以在一条电话线上同时传输多路信号。
,传输带宽:144kbps-30mbps。
依靠网络拓扑结构分类:物理拓扑和逻辑拓扑。
物理拓扑描述网络中由网络终端设备和接电组成的几何关系,=分为总线型结构,环形结构,星星结构,树形结构,网状结构。
网络传输介质一电缆传输介质:信号和电缆的频率特征。
1,有三种电信号:模拟信号,正选波信号。
数字信号。
//模拟信号是一种连续变化的信号,正弦波信号实际上还是模拟信号。
但是是特殊的,模拟信号的取值是连续的。
数字信号是0,1变化的信号,数字信号的取值是离散的。
数据即可用模拟信号表示,也可以用数字信号2,不管模拟信号还是数字信号,都是由大量频率不同的正弦波信号合成的。
信号理论:任何一个信号都是由武术个谐波组成的,//谐波(正弦波)数学解释:人呢和一个函数窦娥可以用付里埃级数展开为一个常数和无穷正玄函数。
3,一个信号有效谐波所占的频带宽度,带宽。
4,模拟量的电信号频率非常低。
数字信号的高频成分非常丰富。
5.电缆对过高频率的谐波衰减得厉害的原因是电缆自身形成的电感和电容作用,而谐波的频率越高,电缆自身形成的电感和电容对其产生的阻抗就越大。
结论是,不同电缆具有不同的传输带宽。
一个信号能不能不失真地使用某种类型的电缆,取决于电缆的带宽是否大于信号的带宽。
二非屏蔽双绞线:最常见的网络联接传输介质。
又成为UTP 电缆。
// UTP:4对线,两对作为数据通讯线,另外两队作为语音通讯线。
在电话和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中,一根UTP电缆可以同时提供一条计算机网络线路和两条电话通信线路。
三屏蔽双绞线:STP 结合了屏蔽、电磁抵消、线对扭绞的技术。
具有电缆和UTP的优点。
// 有一种变形SCTP。
就是把线上的屏蔽层取消。
免除了线对屏蔽层的接地工作。
stp的端接需要可靠的接地,不然会引入更严重的噪音。
因为屏蔽层此时会像天线一样去感应所有周围的电磁信号。
1,双绞线有很高的频率响应特征,可高达600mhz。
//快速以太网的传输速度是100Mbps(bits per second),其信号的频宽约70MHz;ATM网的传输速度是150Mbps,其信号的频宽约80MHz;千兆网的传输速度是1000Mbps,其信号的频宽100MHz。
因此,用5 类双绞线电缆能够满足所有常用网络传输对频率响应特性的要求。
四双绞线的端接:根据EIA/TIA-T568 标准的规定,PC机的网卡和路由器使用1、2线对用作发送端,3、6 线对用于接收端。
交换机和集线器与之相反,使用3、6 线对作为发送端,1、2 线对作为接收端。
、、交换机和集线器的发送端口与接收端口的设置与电脑网卡的设置正好相反的目的是使电脑与交换机和集线器的连接线缆的端接简化。
、、根据TIA/EIA-568 标准,双绞线电缆长度不得超过100 米。
五光缆:是高速、远距离数据传输重要的传输介质。
用于局域网骨干路线,远程互联。
由于UTP 电缆的距离限制(100 米),骨干网仍然要使用光缆(局域网上多用的多模光纤的标准传输距离是2 公里)。
、、单模光纤的直径非常小,只有一个光的波长。
单模光纤只有一个入射角度,光纤中只有一条光线路。
单模光纤的特点是:纤芯直径小,只有5 到10 微米。
几乎没有散射。
适合远距离传输。
标准距离达3 公里,非标准传输可以达几十公里。
使用激光光源。
多模光纤的特点是:纤芯直径比单模光纤大,有50 到62.5 微米,或更大。
散射比单模光纤大,因此有信号的损失。
适合远距离传输,但是比单模光纤小。
标准距离2 公里。
使用LED 光源。
我们可以简单的记忆为:多模光纤纤芯的直径要比单模光纤约大10 倍。
六无线传输1,无线传输频段:无线电波和微波。
主导地位的是2.4g的微波。
//计算机网络使用的频段频率划分主要用途300Hz 超低频ELF 3KHz 次低频ILF30KHz 甚低频VLF 长距离通讯、导航300KHz 低频LF 广播3MHz 中频MF 广播、中距离通讯30MHz 高频广播、长距离通讯300MHz 微波(甚高频VHF)移动通讯 2.4GHz 微波计算机无线网络3 GHz 微波(超高频UHF)电视广播 5.6GHz 微波计算机无线网络30GHz 微波(特高频SHF)微波通讯300GHz 微波(极高频EHF)雷达2,无线局域网wlan 需要设备两种,无线网卡,无线集线器。
//目前流行的WLAN 速度平均为10Mbps。
WLAN 的传输速度随距离而变化。
七网络联接。
1.网络联接的工作原理:集线器的工作原理非常简单。
当集线器从一个端口收到数据包时,它便将简单地把数据包向所有端口转发。
于是,当一台计算机准备向另外一台计算机发送数据包时,实际上集线器把这个数据包转发给了所有计算机。
发送主机发送出的数据包有一个报头,报头中装着目标主机的地址(称为MAC 地址),只有那台MAC 地址与报头中封装的目标MAC 地址相同的计算机才抄收数据包。
所以,尽管源主机的数据包被集线器转发给了所有计算机,但是,只有目标主机才会接收这个数据包。
2.网络链接的基本技术:数据封装-计算机网络通讯的基础。
//数据报在传送之前,需要被分成一个个的数据段,然后为每个数据段封装上三个报头(帧报头、IP 报头、TCP 报头)和一个报尾。
被封装好了报头和报尾的一个数据段,被称为一个数据帧。
将数据分段的目的有两个:便于数据出错重发和通讯线路的争用平衡。
一个局域网的数据帧中封装了6 个地址:一对MAC 地址、一对IP 地址和一对port 地址。
MAC 地址是用于网段内寻址的地址,而IP 地址则用于网间寻址。
报头中的目标端口地址(port 地址)正是用来为目标主机指明它该用什么程序来处理接收到的数据的。
由此可见,要完成数据的传输,需要三级寻址:MAC 地址:网段内寻址IP 地址:网间寻址端口地址:应用程序寻址一个数据帧的尾部,有一个帧报尾。
报尾用于检查一个数据帧从发送主机传送到目标主机的过程中是否完好。
报尾中是发送主机放置的称为CRC 校验的校验结果。
接收主机用同样的校验算法计算的结果与发送主机的计算结果比较,如果两者不同,说明本数据帧已经损坏,需要丢弃。
3.mac地址:是一个6字节的地址码,每块网卡中都有一个mac地址。
生产厂家固化4.网卡:是主机向网络发送和接受数据的直接设备。
//网卡抄收完一帧数据后,将利用数据帧的报尾(4 个字节长)进行数据校验。
校验合格的帧将上交给IP 程序;校验不合格的帧将会被丢弃。
一个802.3帧的长度最小是64字节,最长是1518字节。
ATM 技术一帧(改称为一个信元)有53 个字节,除5个字节报头,一个信元中含有48 个字节的数据。
5。
交换机:用以替代集线器将pc、服务器、和外设连接成一个网络。
//交换机的核心是交换表。
交换表是一个交换机端口与MAC 地址的映射表。
//交换机有两种数据帧将会向所有端口转发:广播帧和用交换表无法确认转发端口的数据帧。
//当交换机级联的时候,连接到其它交换机的主机的MAC 地址都会捆绑到本交换机的级联端口。
这时,交换机的一个端口会捆绑多个MAC 地址.八网络协议与标准1.OSI模型: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这种倒金字塔型的结构正好描述了数据发送前,在发送主机中被加工的的过程。
待发送的数据首先被应用层的程序加工,然后下放到下面一层继续加工。
最后,数据被装配成数据帧,发送到网线上。
2.OSI 在7 层中规定的网络功能:第7 层应用层提供与用户应用程序的接口。
为每一种应用的通讯在报文上添加必要的信息。
第6 层表示层定义数据的表示方法,使数据以可以理解的格式发送和读取。
第5 层会话层提供网络会话的顺序控制。
解释用户和机器名称也在这层完成。
第4 层传输层提供端口地址寻址(tcp)。
建立、维护、拆除连接。
流量控制。
出错重发。
数据分段。
第3 层网络层提供IP 地址寻址。
支持网间互联的所有功能。
--路由器,三层交换机第2 层数据链路层提供链路层地址(如MAC 地址)寻址。
介质访问控制(如以太网的总线争用技术)。
差错检测。
控制数据的发送与接收。
--网桥、交换机第1 层物理层提供建立计算机和网络之间通讯所必须的硬件电路和传输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