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二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完整版)高一历史必修一二、三单元试题及答案(人教版)

(完整版)高一历史必修一二、三单元试题及答案(人教版)

高一历史2、3单元测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公元前453年,由三名贵族组成的罗马考察团前往希腊,经过近一年的考察,认为雅典的政治制度是“外观的民主,实质的独裁”。

这种说法的主要理由是()A.雅典的民主制度是一种直接民主制B.广大妇女不能参加城邦的公民大会C.向雅典城邦纳税的外邦人无选举权D.城邦的实权掌握在少数奴隶主手中2.经平民与贵族的斗争而制定,允许拥有奴隶、维护私有财产的成文法典是()A.《十二铜表法》B.英国权利法案C.美国联邦宪法D.德意志帝国宪法3.古代雅典民主制实行抽签选举、轮番而治,这一做法()①有利于全体雅典人参与国家管理②提供了公民参与政治的均等机会③确保了公民大会决策的公正无私④忽视了参与政治者的能力与品德A.①④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4.实行民主制的雅典国家被称作“男性公民的俱乐部”,这意味着雅典国家的主人是()A.全体奴隶主B.除奴隶之外的全体成年男性C.除奴隶和外邦人之外的成年男性D.从事工商业的成年男性5.古希腊民主制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人民主权、轮番而治。

体现这两项内容的制度包括公民大会制和()A.举手表决制、连选连任制B.比例代表制、与会津贴制C.抽签选举制、有限任期制D.政教分离制、公民兵制6.如果让你穿越时空隧道回到公元前6世纪中期的雅典,你不可能有的经历是()A.参加公民大会B.入选四百人议事会C.因破产沦为债奴D.参加审判活动7. 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在其著作《罗马法精神》一书中指出:“罗马帝国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

武力因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消失,宗教随着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科学的发展而缩小了影响,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

”这段话说明( )A.罗马法对世界法律制度的发展影响深远B.世界各国的法律遭到罗马法的任意践踏C.法律是罗马帝国征服扩张的最有力工具D.耶林对罗马法的评价过高,不符合实际8.恩格斯指出:“罗马法……包含着资本主义时期的大多数法权关系”,是“商品生产者社会第一个世界性法律”。

2015高三历史月考试卷必修一

2015高三历史月考试卷必修一

半塔中学2014—2015学年度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 “宗”是一个会意字。

在甲骨文中,宗字作“”,“”象宫室屋宇之形,“”可能表示()A.铁制农具 B.祖先牌位 C.青铜兵器 D.皇帝宝座2.四川省博物馆藏有一块文字残缺的《九域守令图》石碑,其中一段碑文是:“至于□国,天下分而为七。

□并四海,变易古制,始为□县,更□、□分裂,至□灭陈,天下方合为一。

”“□”处缺失的文字应该是()A.周 B.秦 C.汉 D.唐3.一位士人经历一场剧变后,指…这是因为当时国家集权太甚,“万里之远,皆朝廷所制”,地方无力,导致“外寇凭陵时而莫御,仇耻最甚时而莫报”的结果。

这位士人可能经历下列哪一事件()A.秦末农民战争 B.唐中期安史之乱C.金灭北宋的靖康之变 D.清末八国联军侵华4.古希腊城邦雅典的公共墓地主要用于埋葬牺牲的战士。

城邦为他们树立墓碑,刻上牺牲者的名字,但并不写明他们的家世。

这旨在强调:()A.城邦公民的平等 B.军事对城邦的重要性C.共同的宗教信仰 D.血缘对城邦维系的作用5.罗马法是留给人类的宝贵遗产。

下列司法理念中,明显违背罗马法原则的是()A.被告在被确认犯罪之前是无罪的B.被告有权利在法庭上同原告对质C.主要按照以往的判例和法学家解释进行判决D.主要按照法律和法学家解释进行判决6.在谈到明朝内阁的作用时,有学者指出:“内阁成员犯不着为了皇帝去得罪其他文官,事实上他们也没有这个权力。

没有宰相的权力和地位,却要承担宰相的罪责,去充当皇帝的挡箭牌、替罪羊,这是任何明智的人都不会去做的事情。

”这意在说明内阁的立()A. 不利于政府机构间的协调与监察 B.加强了对百官的监察C. 弥补了明太祖废丞相带来的弊端 D.直接导致了皇权削弱7 陈独秀说,中共“一大”对“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中共“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找到了中国革命与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

黑龙江高一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黑龙江高一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黑龙江高一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据甲骨文记载,商代认为“‘帝’是王的祖宗神,商王是‘帝’的嫡系子孙”。

这反映了商代A.王权借神权加强统治B.按血缘亲疏分配权力C.权力向皇帝高度集中D.确立了“家天下”制度2.《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占五十三人。

”由此可知,西周分封制的主要依据标准是A.功绩B.品德C.血缘关系D.才能3.山东素有“齐鲁之邦”之称,这与西周的分封制有关,但山东的简称是鲁而不是齐。

由政治渊源来分析,关于是“鲁”不是“齐”的原因,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A.鲁国的历史更为悠久B.受宗法制正统观念影响C.因孔子收到历代推崇D.由分封制等级体系决定4.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不仅是周朝分封制的基础,对后世也有深刻影响。

这表现在A.一夫多妻习俗长期延续B.皇位继承“立嫡不以长”C.诸子平等的财产继承权D.婚姻中的“门当户对”5.编钟是我国古代的重要乐器。

春秋之前,王公贵族在家里悬挂编钟是有严格规定的,所谓“王宫悬(四边悬挂),诸侯轩悬(三面悬挂),卿大夫判悬(两面悬挂),士特悬(单面悬挂)”,逾制则会招致杀身之祸。

这反映出当时的社会A.等级制度森严B.宗法色彩浓厚C.文化生活丰富D.法律制度严苛6.秦始皇规定:只有皇帝一人才能称“朕”;皇帝的命令称“制”或“诏”;皇帝所用的印称“玺”。

这充分体现了A.皇位世袭B.统领百官C.皇帝独尊D.个人偏好7.秦灭六国后,秦王嬴政兼采古史及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名而称“皇帝”,其首要目的是A.宣扬托古改制B.承袭华夏传统C.突出个人功业D.标榜君权神授8.《三国志》称秦始皇“罢侯置守,设官分职,不与古同”。

这是指秦朝实行了()A.郡县制B.分封制C.井田制D.宗法制9.西汉初年,刘邦封置诸侯王国.封子弟为王,功臣为侯,并规定“非刘氏不王.非有功不侯”。

高一历史必修一试题与解答

高一历史必修一试题与解答

2010—2011上学期第二学段考试高一历史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70分)一、选择题(本部分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在下面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周王姓姬)独居五十三。

”这段材料能够说明西周分封制中分封的主要对象是A.周王的亲族B.在战争中立功的将士C.周王的姻亲D.商朝的王族和贵族2.公元前112年,汉武帝为祭宗庙,要列侯酎金助祭,以所献酎金的分量不足或成色不好为借口,废列侯106人。

(酎:zhòu,酎金,古代诸侯向皇帝交纳的贡金,作祭祀用。

)这则材料说明了A.列侯献酎金的金子有问题B.汉武帝加强对地方的控制C.汉武帝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D.汉武帝贪财暴虐3.“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

”材料中的“它”是指A.西汉郡国并行制度B.唐朝三省六部制度C.元朝的行省制度D.明朝的内阁制度4.明初,朝臣建议建文帝削藩,随后,建文帝的叔叔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起兵,最后占领南京,夺取帝位。

此事说明当时A.实行了分封制B.实行了内阁制C.设立了军机处D.郡县制受到挑战5.史学界对雍正皇帝的评价不一,有人说他是个有作为的君主,还有人说他是一个暴君,无论怎样评价,他设置的军机处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这是毋庸置疑的。

我们之所以说它的设置使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是因为A.军机大臣都是皇帝亲信B.军机处权压南书房C.内阁名存实亡D.军机大臣按皇帝旨意办事,军国大事由皇帝完全独断6.“她虽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但她……在文学、史学、科学、哲学、艺术诸方面都独领风骚,而且还孕育了西方近代文明的一切胚胎。

”其中“她”指的是A.古中国B.古希腊C.古印度D.地中海7.“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

高一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1、2单元)人教版

高一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1、2单元)人教版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次月考〔1、2单元〕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07年4月19日上午,在河南省新郑市举行了主题为“和谐中原,和谐中华”的丁亥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 ,这一深具历史文化内涵的举动渊源于( )A.分封制 B.宗法制C.科举制 D.丞相制2、右图2中秦代砖文为“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践此万岁”。

其中“海内皆臣”反映的历史信息主要是( )A.交通发达,水陆并用B.疆土辽阔,臣民众多图2C.国家一统,皇帝集权D.法律严苛,覆盖全国3、加强对官吏的检察是实现吏治清明的重要措施。

秦汉具有监察职能的官职和机构是( )①御史大夫②刺史③丞相④军机处A.①②B.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4、据史料记载,洪武十七年〔1384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八天内送到皇宫的奏章共1160件。

这些奏章有的讲一件事,有的讲两三件事,共计3291件事情,皇帝平均一天要处理411件事。

在这样的背景下,为有效处理政务,明朝的措施是( )A.设立中朝B.设立丞相 C.设立殿阁大学士 D.设立军机处5、西周时期,为解决血亲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而实行的制度是A.井田制B.分封制C.宗法制D.世官制6、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以下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A.河南、河北B.湖南、湖北C.山东、山西D.广东、广西7、西汉前期相权之重,是后代少见的,所谓“道德出于君,制令传于相”。

汉武帝在制度上克服这一问题的措施是A.设“中朝” B.置枢密院C.置刺史D.设内阁8、2010年第一期《中华文摘》载文指出,20世纪90年代“省管县”改革就在浙江开始试点,到现在已经在全国近20个省进行试点。

回忆历史,阅读下表:秦朝至唐末地方行政建制简表秦朝以郡辖县,地方行政为两级制两汉汉武帝把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东汉形成“州—郡—县”三级制隋朝废郡,地方行政回到两级制唐末形成了道、州、县三级制上表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A.古代中国政治的诡秘多变,反复无常B.地方行政分层决策中的矛盾与困局C.古代王朝执政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D.从秦朝到唐末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强化9、中国古代先后产生了多种选官制度,以下最能表达西汉时期主流选官制度的是〔〕A.“在每州设置大中正,郡县设小中正,中正官以在中央任官的本地人充任。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二次月考测试题(含答案)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二次月考测试题(含答案)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二次月考测试题(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姓名班级第I卷(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 《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可见西周分封的主体是A.异姓亲族 B.同姓亲族 C.功臣 D.先代贵族2.国讳:指举国臣民,甚至包括皇帝本人,都必须遵循的避讳。

本指皇帝本人及其父祖名字,故又称君讳、公讳。

后来扩大,讳及皇后及其父祖的名字、皇帝的字、前代年号、帝后谥号、皇帝陵名、皇帝生肖等等。

这说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A.家天下的王位继承制B.皇帝拥有最高决策权C.重视血缘的强烈观念D.皇权至上,皇帝独裁3.芬利·胡珀在《希腊的现实》中指出:“在雅典,女人、外国人和奴隶都不允许参政。

因此,事实上的公民只是居住在城市里的特定的一小部分人。

”据此可知A.雅典的民主政治是一种较为原始的直接民主B.雅典民主政治的传统包含了平等的成分C.全体居民组成的公民大会是公民权利的体现D.雅典民主是享有公民权的少数人的民主4.有人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实际上是议会的变革,“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

这表明A、革命前后国王的地位没有发生变化,只是议会发生了变化B、革命前后国王与议会不仅互换了位置,而且发生了质变C、革命只改变了统治形式,本质没有改变维多利亚女王在议会进行了《为了大英帝国的利益》的演讲,在女王影响下,议会以271票对262D、革命后议会与国王共同掌权,两者地位相等5.之所以说雅典的梭伦改革与中国的郡县制都是进步的,主要在于A.都奠定了民主政治的基础B.都加强了中央集权C.都打破了世袭特权和垄断D.都缓和了社会矛盾6.中国古代历史上,君权与相权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

下列选项中,体现封建君主直接削弱宰相权力的措施有①秦朝设置御史大夫②唐朝实行三省制③元朝实施行省制④明朝设立内阁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7.阅读“周朝分封制的规定与周天子的实力”表格,从中你可以获得的正确历史信息有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土地1000千亩150千亩100千亩60千亩军队六军三军三军一军①分封制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进行的②分封制调整了奴隶主贵族在财产和权力分配上的矛盾③通过分封制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④分封按照“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进行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8.西塞罗在其《论共和国》中阐述道:“国家的精神目的就是维护正义,物质目的就是保护私有财产。

高一必修一第二次月考试题(第一、二章)

高一必修一第二次月考试题(第一、二章)

高一年级第二次阶段性考试必修一化学试题命题:王磊审题:屈守驰说明:①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②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Cl:35.5S:32 K:39 Fe:56 Mn:55第I卷(选择题,共54分)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共54分)1. 实验室配制浓度为2mol/L的NaOH溶液500mL。

选用容量瓶的规格和所需固体NaOH的质量分别为( )A.100 mL容量瓶、40g B.500 mL容量瓶、40g C.100 mL容量瓶、80g D.500 mL容量瓶、80g 2. 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 分液时,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B. 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镏烧瓶支管口C. 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D. 称量时,称量物放在称量纸上,置于托盘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托盘天平右盘中3. 下列分离、提纯、鉴别物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用丁达尔效应鉴别Fe(OH)3胶体和FeCl3溶液B.用溶解、过滤的方法提纯含有少量BaSO4的BaCO3C.用过滤的方法除去蔗糖溶液中含有的少量淀粉胶体D.用加热、过滤、蒸发的方法可以除去粗盐中的泥沙、CaCl2、MgCl2等杂质4.设N A为阿佛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标准状况下,11.2L以任意比例混合的氮气和氧气所含的原子数为N A②同温同压下,体积相同的氢气和氦气所含的分子数相等③1L 2mol/L的氯化镁溶液中含氯离子为4N A④标准状况下22.4LH2O中分子数为N A⑤32g O2和O3混合气体中含有原子数为2N AA.①②③④B.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⑤5. 在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Ne、H2、O2三种气体,当它们的温度和密度都相同时,这三种气体的压强(p)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p(Ne)>p(H2) >p(O2) B.p(O2) >p(Ne)>p(H2) C.p(H2)>p(O2)>p(Ne ) D.p(H2)>p(Ne)>p(O2) 6.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从1L1mol/L的氯化钠溶液中取出10mL,其浓度仍是1mol/LB. 配制0.5L10mol/L的盐酸,需要氯化氢气体112L(标准状况)C. 0.5 L 2mol/L的氯化钡溶液中,钡离子和氯离子总数为3×6.02×1023D.10g 98%硫酸(密度为1.84g/cm3)与10mL18.4mol/L硫酸的浓度不相同7. 下列各组物质,按化合物、单质、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干冰、铁、氯化氢B.空气、氮气、胆矾C.烧碱、液态氧、碘酒D.生石灰、白磷、熟石灰8. 向氢氧化铁胶体中逐滴加入下列溶液,先产生沉淀后沉淀溶解的是( )A.稀硫酸B.酒精C.饱和硫酸钠溶液D.碳酸钠溶液9. 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 )A.铜B.食盐水C.烧碱D.蔗糖10.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硝酸汞溶液和铝反应:Hg2++ Al=Al3++HgB.氧化铜和硫酸溶液反应:CuO+2H+=Cu2++H2OC. 铜与硫酸锌反应:Cu+Zn2+=Zn+Cu2+D. 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的反应:SO42-+H++Ba2++OH-=BaSO4↓+H2O11. 下列反应中必须加入还原剂才能进行的是( )A.Cl2→Cl-B.Zn→ Zn2+C.H2→H2O D.CuO→CuCl2 12.在2KMnO4 + 16HCl =2KCl + 2MnCl2 + 5Cl2↑+ 8H2O的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1∶8 B.8∶1 C.1∶5 D.5∶1 13.在强碱性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A.Na+、K+、CO32-、Cl-B.Cu2+、Na+、NO3-、SO42-C.Na+、K+、HCO3-、Cl-D.Na+、Mg2+、NO3-、Cl-14. 下列反应中,水作氧化剂,且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2Na + 2H2O = 2NaOH +H2↑ B. 2F2 +2H2O = 4HF + O2 C.H2O+Cl2 =HCl +HClO D. 2H2O2H2↑ +O2↑15. 在甲、乙两烧杯溶液中,含有大量的Cu2+、Na+、H+、SO42-、CO32-、OH-6种离子。

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一、二试卷

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一、二试卷

高一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必修一专题一二)(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1.图1为大禹像。

“禹铸九鼎”和“禹开九州”的古史传说,实际反映了A.禅让制的结束B.夏朝的建立C.商朝的发展D.西周的强盛2.周王分封的诸侯,不包括图1A.先代贵族B.王族C.平民D.功臣3. 图2反映的是西周宗法制下,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级,维系他们之间大宗与小宗关系的纽带是A.财产 B.地域C.宗教 D.血缘4.西周宗法制的核心是A.大宗、小宗制B.礼乐制度图2C.嫡长子继承制 D.世卿世禄制5.《左传》记载,西周初年,周王责令鲁国国君赴镐京贡献鲁国特产;春秋初年,周桓王、周顷王曾先后派人去鲁国求丧葬费、“告饥”、“求车”。

这一转变突出体现了A.周王室衰微B.周王室受到各诸侯的摆布C.鲁国国君服从周王的调遣D.鲁国是当时实力最强大的诸侯国6.“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

”这则纪功刻石说的是A.周天子分封天下B.秦始皇统一六国C.汉武帝开拓疆土D.忽必烈一定乾元7.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始皇称帝是“一场革命”,“秦始皇”为“新制度的第一人”。

“新制度”最突出的特点是A.率土之滨,莫非王臣B.皇权至高无上C.官员直接由皇帝任免 D.书同文,行同伦8.秦朝实行“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所带来的深远历史影响是①建立了秦朝封建专制统治②巩固发展了国家的统一③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④便利了郡县制的推行A.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9.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度,郡守和县令的产生方式是A.世代相袭B.考试选拔C.地方推荐D.皇帝任命10.《元史·地理志》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为统治如此广阔地域,元代实行A.郡县制B.三省制C.行省制D.三司制11.元朝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的中央机构是A.尚书台 B.枢密院 C.宣政院 D.宣慰司12.“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练习题含答案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练习题含答案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联系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2019・江西上烧开学考)1839年,林则徐在广州禁烟时要求外商交出所有鸦片,时任英国商务监督的义律却要求所有英商把鸦片交给他,然后由他把鸦片交给林则徐。

义律的决定被大鸦片贩子马地臣誉为“颇具政治家风范的大手笔”,“中国人已经落入了使他们自己直接面对女王陛下的圈套”。

可见,义律此举的根本目的是()A.使鸦片贸易合法化B.为侵略中国制造借口C.制造中英贸易争端D.实现中英两国平等贸易2,(2019・湖北重点中学联考)《南京条约)签订以后,当时负责与英国交涉的中国官员经计算,发现协定后的关税率平均达到了百分之五,比旧日的自主关税要略高,他们洋洋得意,认为这是他们外交的成功。

这说明()A.不平等条约的危害性有限B.清政府愚味不谙熟国际公法C.清政府积极争取国家主权D.协定关税提高中国关税收入3.(2019・哈尔滨六中段考)马勇在《百年变局:乱世晚清与民国乱象》一书中说,根据《江宁条约》《虎门条约》形成了所谓的“治外法权”,之所以如此,从中国方面看,怎样管理这些在中国的西洋人,中国政府似乎并没有想好,他们不是愿意让渡自己的司法权,而是不知道怎样运用这项权利。

从中可以看出“治外法权”A.严重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B表明了中国人以夷制夷心态C.集中反映了中国政府的软D.全面体现了中外势力勾结的事实4.(2019・四川溪月考)第二次将片故争后・部分官员认为中外冲突的根源在于外国人的利、因此,可以全免关税,让列强放年公使驻京、偿军费、长江通商等条款,这表明,当时清政府部分官员A.平夷观念正在转变B.缺乏近代国家主权意识C.已具有国际法意识D).主张自由贸易以求自强5.(2019·林月考)1860年,外国公使驻京,恭亲王交诉请设“总理各国事务面门”,威丰帝只同意设“总理各国通商事务”,但交诉认为如此洋人”饶舌必多”,奏请掉“通商”二字。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考试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考试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考试试卷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1、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A夏B商C周D秦2、周朝的分封制中,武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A王族B功臣C先代贵族D以上都对3、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A嫡长子继承制B分封制C井田制D以上都不对4、秦朝中央三个最高官职是()①丞相②御史大夫③太尉④郡守A 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5、秦统一后,秦始皇采取了哪些巩固国家统一的措施()①颁布秦律②统一度量衡③统一文字④修筑长城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6、隋唐时期在中央形成的管理体制是()A中朝与外朝B尚书台C三省六部制D行省制度7、元朝在地方实行的地方政治制度是()A行省制度B郡国并行制C三省六部制D派文臣做地方官8、1842年,清政府签订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A《天津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南京条约》9、《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是()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③赔款2100万银元④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税率要与英方商定()A①②③④B②③C②③④D②③④10、全国抗日战争的开端是()A九一八事变B一二八事变C华北事变D卢沟桥事变11、抗战以来,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组织了哪些重大战役()①淞沪会战②太原会战③徐州会战④武汉会战A①②③④B②③C②③④D②③④12、下列口号最能反映五四运动性质的是()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B誓死力争,还我青岛C废除“二十一条”D拒绝在和约上签字13、“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

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

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这首词所描述的历史事件是()A南昌起义B井冈山起义C秋收起义D红军长征14、在抗日战争中,面对国民党顽固派的投降分裂活动,中共采取的方针是()A妥协退让B毫不留情C置之不顾D合理斗争15、假设你是一名导游,你带团重走红军长征路,下列哪个地点不是你们所选择的()A江西瑞金B贵州遵义C陕西延安D江苏南京16、新中国诞生的意义不包括()A结束了几千年封建专制统治的历史B进入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C改变了世界政治制度D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斗争17、“一国两制”的构想首先针对哪一个问题提出,又首先在哪一问题上得到成功的运用()A香港、澳门B香港、台湾C台湾、澳门D台湾、香港18、1955年召开的万隆会议上中国代表团提出了方案,促进会议进程。

2020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二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2020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二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2020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二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1.在这个国家里,许多对立的党派如同形形色色的地貌:山地的居民倾心于民主政体,平原的居民偏向寡头统治,生活在海滨的人民向往一种混合的政体。

但从总体上看他们都在防止另外的党派占优势……以下对此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A.雅典民主政治中派别林立B.雅典内部争斗导致国家衰落C.地理环境对政治影响巨大D.雅典民主政治面临威胁较多2.古代雅典法律规定:每个公民从出生起,城邦就是他的最高监护人,要按城邦的需要来抚养和教育。

这反映出雅典 ( )A.公民培养受强制性约束 B.法律有违人文精神C.父母失去教育子女资格 D.公民教育制度完备3.在古希腊文中,“民主政治”(demokratia)一词由“人民”(demos)和“统治”(kratos)复合而成,因此雅典的民主就是“人民统治”;亚里士多德说:个体只有在属于雅典时,其存在才有意义,不属于雅典的个体非鬼即兽。

这材料说明( )A.雅典民主限制了个人自由B.城邦为个人服务C.近代西方民主与雅典民主的内涵一致D.全体雅典居民都有充分参政的权利5.约公元前420~418年在雅典上演的《伊翁的故事》中,剧中男主角把雅典比之为一个“充满恐怖”的城市,用一种小心谨慎的言语解释他宁愿在达尔斐神庄过一种没有友人的奴仆生活,也不愿做一个自由人和一位公子而生活在像雅典这样的地方。

该剧作者意图( ) A.揭露城邦宗教信仰自由的缺失 B.表达对雅典政治体制的不满C.赞美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D.讽刺雅典社会贫富差距过大6.肖雪慧在《古希腊的政治遗产》中指出,雅典人面对平民与贵族之间的剧烈冲突,寻求到一种公平正义的解决方法,使冲突各方愿意接受妥协、愿意达成均势。

丹麦学者摩根斯·赫尔曼·汉森则认为:“雅典的民主不只是一套宪法制度和一套机构,而是一种生活方式。

”材料说明( )A.雅典走向民主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 B.雅典人以公平正义来解决各种冲突C.平民与贵族的矛盾是社会主要矛盾 D.雅典民主表现为宪制和机构确立7.苏格拉底在被判死刑的前夜说:“是城邦给了我生命,使我受到抚养和教育。

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二试题

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二试题

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二检测一、选择题(共40题,每题2分)1.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依据是A.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打败 B.长期闭关锁国的状况被打破C.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转变 D.民族矛盾开始成为主要矛盾2.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A、保护鸦片贸易B、割占中国领土C、打开中国商品市场D、争取外交礼仪平等3.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确立的标志是A.《天津条约》的签订 B.《辛丑条约》的签订C.《南京条约》的签订 D.《马关条约》的签订4.光绪皇帝曾垂泪撰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并赐予邓世昌“壮节公”谥号。

邓世昌英勇牺牲是在A.三元里抗英B.黄海海战C.威海卫战役D.平壤战役5.近代中国有一份《盟约书》中表示:“为保卫国土,“万死不辞”,“纵使片土之剩,一线之延,亦应保全,不令倭得”。

它反映了A.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B.黄海海战 C.反割台斗争 D.南京保卫战6.在《马关条约》各条款中,对中国民族工商业打击最为沉重的是A.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B.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C.增开重庆、沙市、苏州、杭州为商埠D.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7.右图中的史实发生于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B.鸦片战争时期C.义和团运动时期 D.洋务运动时期8.中国没有完全沦为列强殖民地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人民不屈的反侵略斗争B.清政府组织了强有力的抵抗C.中国地大物博并且人口众多D.列强无力控制中国广大地区9.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一书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

”费正清上述观点A.揭示了鸦片战争的根源 B.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C.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 D.从全球化的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10.“1843年3月3日,英国伦敦的造币厂门前停着五辆大车,每辆都是四匹马拉着,……每辆车都满载着笨重的木箱,里面装满了各式各样的古怪银币。

高一历史必修一试题及答案

高一历史必修一试题及答案

高一历史必修一试题及答案高一历史必修一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计60分)每小题列出的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

”此“制”是指A.嫡长子继承B.分封制C.三公九卿制D.宗法制2、“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

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

”引自《旧唐书》中的这则材料实质上反映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A.君权与相权的矛盾B.中央与地方的矛盾C.中央与少数民族地区的矛盾D.文臣与武将的矛盾3、康熙在1711年亲自给一位巡抚下达的一段旨意:“今天下太平无事,以不生事为贵,兴一利则生一弊。

古人云‘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职此事也。

”康熙的本质用意是要求他A.无为而治,与民休息B.恪尽职守,以民为本C.墨守成规,拒绝改革D.维护皇权,稳定统治4、美国人石约翰在《中国革命的历史透视》一书中写道:“无论如何,起义虽只是象征性、鲁莽的行动,但却是政府和人民联合行动的例证,由此能使西方从中吸取教训。

”下列能够论证上述观点的是A.太平天国运动B.反割台斗争C.义和团运动D.新文化运动5、“学生、平民和城市精英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的被迫撤退,造成促进‘心理统一’的强大压力,并加强了过去联系微弱的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认同感”。

材料中所说的这种“心理统一”和“认同感”促成了A.国民革命的兴起B.土地革命的开展C.抗日战争的胜利D.战略反攻的开始6、辛亥革命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什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

他主要肯定辛亥革命A.增强了民族意识B.__了封建帝制C.确立了共和政体D.实现了民族独立7、美国一位历史学家说:“共产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也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学期10月份月考——专题1、2、3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学期10月份月考——专题1、2、3

高一历史阶段性检测卷(必修一·1-3)班级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三字经》写道:“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这说明周代政治文化具有长期稳定性和延续性。

下列各项中与此特点形成无关的是( D)A分封制的实行 B.宗法制的完善C.礼乐文化的影响D.皇权专制的作用2.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中,诸侯因义务所在,蜂拥而至勤王。

这一典故是下列哪一政治制度的反映( B)A.宗法制B.分封制 C.郡县制D.王位世袭制3.国民党副主席回乡祭祖,中华民族这种认祖归宗、祭拜祖宗的文化习俗最早可追溯到(A)A、夏商周时期B、春秋战国时期C、秦汉时期D、隋唐时期4.《荀子》记载:(周公)监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可见西周分封的主体是(B)A 异姓亲族B 同姓亲族C 功臣 D先代贵族5.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

此其所以为得也。

”这句话指的是(B)A推行分封制 B设立郡县制 C废除郡县制 D废除行省制6.秦始皇对我国历史作出的最重要贡献是(D)A.确立了封建制度B.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C.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度D.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7.君权与相权矛盾是古代中国中央统治集团内部的一对主要矛盾。

下列各项中体现这对矛盾的史实包括①秦代设郡县以分割相权②汉代“内朝”的形成③唐代“三省”的设置④宋代“参知政事”的增设( C )A.①② B.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③④8.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今天的浙江省的地域范围在元朝时归属下列哪一行省管辖(D)A.江西行省B.湖广行省 C.浙江行省D.江浙行省9.下列各项中对军机处的叙述正确的是( B )A.军机处是康熙皇帝为了西北军务而设的中央机构B.军机大臣由皇帝任命,秉承皇帝旨意办事C.军机处是国家的最高决策机构,权力很大D.军机处相当于唐代三省合一的机构10.秦汉以来我国中央和地方关系演变的趋势是:①削弱地方,加强中央②分散地方官吏权力,防止割据③强化地方管理的控制④对边疆地区的治理渐趋严密(C)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11.《南京条约》中清政府被迫在浙江开辟的通商口岸是(D)A、杭州B、镇海C、温州D、宁波12.下列近代侵华战争和不平等条约对应不正确的是( A )A.鸦片战争——《北京条约》 B.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C.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 D.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13.爱国诗人邱逢甲在《春愁》中写到:“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一2015学年度第二次月考试卷(命题人:邱名武 审题人: )高一年级历史(必修一)时间:100分钟 分值:100分说明:本试卷共分Ⅰ、Ⅱ两卷。

请把答案填写在第二卷的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

1.“每逢佳节倍思亲”,追根溯源,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的情结源于 A .禅让制 B .宗法制 C .分封制 D .等级制 2.《清史稿》:“军国大计,罔不总揽。

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盖隐然执政之府也。

”描述的是: ( )A .尚书省B .中书省C .内阁D .军机处 3.《明史》记载:“(明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置殿阁大学士,而其官不备,其人亦无所表见(表现)。

燮理(治理)无闻,何关政本,视前代宰执(指宰相),迥乎异矣。

”殿阁大学士与宰相“迥乎异矣”主要表现在( )A .殿阁大学士仅供顾问,而无实权B .殿阁大学士实际上并未设置C .殿阁大学士地位实际上与六部等同D .担任殿阁大学士的人没有办事能4.下面四幅图最能体现中国历史上秦朝到清朝皇权变化特征的是( )5. 10.标志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6.19世纪末标志列强形成共同宰割中国局面的事件是A.三国干涉还辽B.列强在华划定势力范围C.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D.签订《辛丑条约》 7.中国没有完全沦为列强殖民地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人民不屈的反侵略斗争B.清政府组织了强有力的抵抗C.中国地大物博并且人口众多D.列强无力控制中国广大地区 8.在《马关条约》各条款中,对中国民族工商业打击最为沉重的是 A .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B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C .增开重庆、沙市、苏州、杭州为商埠D .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9.《地道战》、《地雷战》、《小兵张嘎》等电影故事主要取材于 A.鸦片战争 B .抗日战争 C .解放战争 D .甲午战争 10.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是A.平型关大捷B.台儿庄战役C.百团大战D.太原会战 11.“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政治经济活动的法律依据是( ) A.1954年宪法 B.民主革命纲领 C.七届二中全会决议 D.《共同纲领》 12,《共同纲领》第二十五条:“对于国民政府与外国所订立的各项条款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

”这一规定主要体现了下列哪一外交政策( )A.“另起炉灶”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一边倒”D. “求同存异” 13.被誉为“跨越太平洋的握手”,标志着“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这一标志的内涵是 :( )A.中美关系由敌对开始走向正常化B.中美的矛盾消失C.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不利地位D.中国国际环境得到改善 14.解决台湾问题上,只有和平与战争两种选择。

中国政府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是因为: ( ) ①以陈水扁为代表的台湾一小股分裂势力搞“台湾独立” ②某些外国势力干涉中国内政 ③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④采取和平方式符合我们民族和国家的最高利益A.①②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5.下列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中国参加第一次亚非会议 ②中国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③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④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⑤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的地位参加国际会议A .②⑤①④③B .①②③④⑤C .③②⑤①④D .②⑤①③④年级( )班 姓名 第 考场 考号16.2012年2月,习近平在访美演讲中说道“我们会永远缅怀当年以非凡战略眼光和卓越政治智慧打开中美友好合作大门的两国老一辈领导人。

”当年中美友好合作大门打开所产生的影响不包括()A.为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铺平了道路 B.打破了中美的外交僵局C.有利于维护亚太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 D.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17.20世纪70年代,打破中国外交僵局、使中国对外关系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历史()A.参加日内瓦会议B.出席万隆会议C.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D.创立上海合作组织18.假如你有幸游历古代希腊的城邦,你不可能看到的场景有 ( )A.公共场所的演讲和辩论B.奥林匹克运动会C.皇帝出行时壮观的场面D.美轮美奂的雕塑19.促使古代希腊产生奴隶制民主政治的因素有①独特的地理环境②大规模的对外战争③典型的城邦特征④丰富的农业资源A.②③B.①④C.①③D.②④20.公元前430年,30岁的里克尔梅,作为一个普通商人家庭中的男主人。

有一天,他去参加事实上的国家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并在会上发言和表决,还领取了一份国家发放的津贴。

这一情景最可能出现于A.古代雅典B.古代罗马C.古代埃及D.古代印度21.下列关于罗马法的表述,正确的有①罗马法指的就是《十二铜表法》②是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③自然法标志罗马法学的高度成熟④万民法适用于罗马境内各族人民,并取代了公民法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22.关于希腊民主政治与现代西方民主政治之间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A.前者是后者的渊源B.后者直接继承前者的所有成果C.前者决定后者的发展方向D.后者与前者没有任何关联23.被称为希腊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时期的执政官是A.伯里克利B.梭伦C.伯拉图D.克里斯提尼24. 西周时期,一诸侯王娶了一位妻子,为他生了一个女儿;再娶了一个妾,为他生了大儿子;后来妻子又为他生了二儿子,妾为他生了三儿子。

当该诸侯王死后,继承他的王位的是A.女儿B.大儿子C.二儿子 D.三儿子25.按照土地收入和财产多寡划分公民等级并授予相应官职,是梭伦改革的重要措施,其主要意义在于()A.沉重打击了依靠血统关系谋取特权的贵族 B.使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C.完善了雅典民主政治制度 D.满足了所有雅典公民参政的要求26.所有合法公民均可参加的大会是雅典实行直接民主制的具体表现,公民大会每年要召开40次,它能运行的最重要的前提是()A. 雅典城邦小国寡民的特点B. 雅典公民高涨的参政热情C. 雅典国家发放的参政补贴D. 雅典城邦的法律强制参政27.假设某年雅典全国人口约二十万,自由民约为十六万八千人,其中男性成年公民四万五千人,外邦人约三万人,奴隶约一万人。

其中有权参加公民大会的人数是A.约十六万八千人 B.约七万八千人C.约四万五千人 D.约八万五千人28.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分别代表两种不同的文明,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A.两者自然地理环境不同从根本上决定了不同文明B.古代中国呈现集权倾向,而古代希腊则相反C.古代中国的主流是统一,而古代希腊小国林立D.古代中国属大河文明,而古代希腊属海洋文明29.雅典民主政治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但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表现在①其实质是广大奴隶主阶级的民主②妇女被排斥在民主政治之外③它只适合于小国寡民的城邦国家④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为参政方式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30.古希腊人留下这样的名言:“你可以拿走我们的面包,拿走我们的空气,但你不能拿走我们的奥林匹亚精神。

天之下,地之上,便是我们厮守终生的信念,我们别无选择,我们只有使它更快、更高、更强……”这表明他们() A.崇尚精神追求 B.坚守法治原则C.重视民主信念 D.倡导人类平等2013一2014学年度第二次月考答题卷高一年级历史第Ⅱ卷姓名: 班级: 考号: 分数:一、选择题 (本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二、非选择题(共3题,共40分)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20世纪80年代以后,邓小平多次发表谈话,全面阐述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深刻含义: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两种制度长期共存,这是实现祖国统一的必经之路。

材料二 要实现统一,就要有个适当的方式,所以我们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谈,实行第三次合作,而不提中央与地方谈判。

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宣布,但万万不可让外国插手,那样只能意味着中国还未独立,后患无穷。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材料三请回答:(1)材料一中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的目的是什么?20世纪90年代“一国两制”有何体现?(4分)(2)材料二中“万万不可让外国插手”体现了中国政府一种什么原则?(2分)(3)材料三反映了海峡两岸关系怎样的发展趋势?xk (4分)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2分)材料一 : 伯利克里讲到:“我们的政治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在我们的私人生活中,我们是自由的和宽恕的;但是在公家的事物中,我们遵守法律。

这是因为这种法律制度使我们心悦诚服。

——伯利克里在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时的演讲材料二——《华盛顿传》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年级( )班 姓名 第 考场 考号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全体人民”指哪些人? 伯利克里心中的民主制度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4分)(2)《十二铜表法》的制定在当时有何进步作用?(4分)(3)材料三与材料一之间是什么关系。

综合上述材料,分析罗马法对近代欧美各国的立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33. 新中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对外关系的新篇章。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8分)材料一图一毛泽东与斯大林在一起图二《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字仪式(1)材料一体现了新中国奉行怎样的外交政策?为什么要确立这样的外交政策?(4分)材料二在尼克松回忆录中,尼克松回顾道:我知道,1954年日内瓦会议时,杜勒斯拒绝同周恩来握手,使他深受侮辱。

因此,我走完梯级时,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

当我们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2)材料二反映出20世纪70年代初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变化的原因。

(6分)材料四邓小平在1984年5月接见外宾时指出:“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结盟。

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

”(3)材料四反映了新时期中国怎样的外交政策?并指出其影响。

(4分)(4)综合上述内容,就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发展变化,谈谈你的认识。

(4分)高一历史第二次月考答案1—5.BDABD 6—10. CADBB11—15. DBADD 16—20. ACCCA21—25. DAACA 26—30. ACAAA31.(1)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